第一篇:幼儿游戏论
幼儿游戏论
课程的性质和地位
1.《幼儿游戏论》是学前教育专业的重要专业课,与儿童心理学、学前教育学及各领域教育联系紧密。
2.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幼儿园游戏的分类、发展、价值;理解和掌握各类游戏的组织与指导。
参 考 资 料
1、《儿童游戏通论》刘焱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学前儿童游戏》邱学青著 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3、《幼儿游戏与玩具》许政涛主编北师大出版社2001年版
4、《儿童游戏与心理辅导》徐光兴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
5、《儿童游戏论——文化学、心理学和教育学三维视野》曹中平著宁夏人民出版社
6、《幼儿游戏理论》华爱华著上海教育出版社
7、《游戏与儿童早期发展》约翰逊等编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8、《幼儿园游戏指导—光明幼儿园自选游戏实验的思路与方法》北师大出版社1999年
9、幼儿教育类杂志:《学前教育研究》《幼儿教育》《学前教育》《早期教育》《幼教园地》
讨 论:
1.你小时候最喜欢玩的游戏是什么?
2.有什么特点?
3.你认为游戏的本质特征是什么?
第一讲 儿童游戏的特征
一.不同领域对游戏的认识
1.文化视野----游戏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
2.社会学视野----游戏是社会结构和价值观的一种表现
3.语言学视野----游戏是与运动、动作有关,游戏是一种轻松、松散、休闲、自在的娱乐
活动
4.生物学视野----游戏是儿童的本能活动
5.人类学视野----游戏是了解人类发展的途径
6.心理学视野----心理行为的一种表现
二.游戏的特征
(一).游戏的基本特征
1.积极的情绪体验----游戏是一种快乐的行为
2.内在动机----游戏是一种自发的行为
3.具有自主性----游戏是一种主动的行为
4.特殊的真实与想象-----游戏是一种假装的行为
5.重过程,轻结果----游戏是一种过程性行为
6.内在规则与秩序-----游戏是一种有序的行为
(二)游戏的外部行为特征
第一,表情特征
1.非游戏的表情特征----愤怒、哭、厌烦、无聊、茫然、发呆
2.游戏的表情特征----专注认真、平和轻松、微笑、嬉笑、夸张变形、放声大笑 第二,动作特征
游戏动作的三种基本类型:探索类动作
象征类动作
嬉戏类动作
第三,角色扮演
幼儿角色扮演的三种基本类型:机能性角色
互补性角色
虚幻性角色
第四,言语特征
幼儿在游戏中的言语,大致分以下三种类型:
1.伙伴间的交际性言语
——如“我们来玩过家家吧”“这个能借我玩一下吗?”
2.角色之间的交际性言语
——如“医生,我的孩子生病了,您给看看”
3.以自我为中心的相向性独白
——如“这是小兔子的家,小黄狗在看家……”
第五,材料特征
1.儿童的游戏往往依赖于具体的游戏材料或玩具来进行。
2.有无玩具或游戏材料也经常成为人们判断儿童是否在游戏的一个指标。
(三)游戏的内部心理动因
1.游戏动机
内部动机
——儿童游戏是“我要玩”,是儿童主动、自发自愿的活动。
直接动机
——玩即是目的。
内部控制
——儿童可以自己控制活动的过程与方式方法。自己决定玩什么、怎么玩,以及和谁玩,决定对活动材料、伙伴、内容的选择,决定对待和使用活
动材料的方式方法。
2.游戏体验
一般认为游戏性体验可以分为以下几种主要成分:
(1)兴趣性体验
——一种情不自禁地被卷入、被吸引的心理状态。
(2)自主性体验
——可以自由选择、自主决定的性质所引起的主观体验。
(3)胜任感体验/成就感
——对自己能力的体验
(4)幽默感
——由嬉戏、玩笑、诙谐等引起的快感。
(5)驱力愉快
——身体活动的需要和中枢神经系统维持最佳唤醒水平。任何游戏活动中,前三种成分都是不可缺少的心理成分和构成因素
(四)游戏的外部条件因素
1.儿童有自由选择的权利和可能
2.活动的方式方法由儿童自行决定
3.活动的难度与儿童的能力相匹配
[归纳总结]:
游戏是发生于一定情景之中,外部有可观察的行为表现,内部有特定心理体验的儿童主动自愿、自主自由的活动。
三.儿童游戏的特质
1.游戏是儿童的需要
• 游戏是儿童身体活动的需要
• 游戏是儿童认知活动的需要
• 游戏是儿童社会交往活动的需要
2.游戏是儿童的工作
3.游戏是儿童的权利
• 儿童有满足游戏愿望的权利
• 儿童有自主游戏的权利
• 儿童有充分游戏的权利
第二篇:《幼儿游戏论》习题答案
华中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学前儿童游戏》练习测试题库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儿童权利公约》 2.福禄培尔 3.恩物,作业 4.乌申斯基 5.湖北幼稚园 6.陈鹤琴 7.三段论式 8.格鲁斯 9.惟乐原则 10.贝特森 11.游戏 12.社会性因素 13.皮亚杰,同化,顺应 14.同化 ;情感需要
15.维果斯基,低级心理技能,高级心理机能 16.艾里康宁
17.内驱力理论;生理机制 18.觉醒 19.探究;游戏
20.游戏是儿童的社会性活动 21.纽曼
22.控制、真实性、动机 23.克拉思诺,佩培拉 24.表情;动作;言语;材料 25.微笑 26.娃娃游戏 27.练习性游戏
28.机能性角色;互补性角色;想象的或虚幻性角色 29.探索;象征
30.游戏物质环境;游戏心理环境 31.动机;体验 32.象征性游戏 33.感觉运动游戏 34.帕登
35.创造性游戏;有规则游戏
36.感觉运动性水平;象征性水平;规则性水平37.以物代物;以人代人
38.扮演意识;角色认知 39.游戏的内容;游戏情节 40.游戏情节;游戏的形式 41.儿童需要;游戏动机;游戏行为 42.游戏场地;游戏时间 43.同伴关系;社会文化背景 44.年龄差异;个性差异 45.形象玩具(主题玩具)46.角色游戏
47结构游戏(称建构游戏)48独立自主性
49游戏的教育化;教育的游戏化 50教育性原则;主体性原则
51、智力游戏
51、自我效能感 53合作游戏策略
54、命题构造;自由构造
55、教育性原则;主体性原则
二、单项选择题 1.C 2.C 3.C 4.B 5.B 6.D 7.A 8.A 9.D 10.A 11.C 12.C 13.C 14.B 15.B 16.C 17.A 18.B 19.C 20.C 21.C 22.B 23.B 24.B 25.A 26.C 27.D 28.C 29.D 30.A 31.A 32.B 33.C 34.D 35.B 36.A 37.B 38.D
三、多项选择题 1.ABCD 2.ABC 3.ABCD 4.ABCD 5.CD 6.ABCD 7.ABCD 8.ABCD 9.ABCD
10、AD
11、ABD
12、ABCD
13、ABCD
14、BCD
15、AB
16、AD
17、CD
18、BCD
19、ABCD 20、ABCD
21、ABCD
22、ABCD
23、AB
24、ABCD
25、AC
26、ABCD
27、BCD
28、ABCD
29、BC 30、AB
31、BC
32、ABC
33、AD
34、AC
35、AB
36、ABD
37、BCD
38、ABCD
39、CD 40、ABCD
四、名词解释
1、游戏
游戏是发生于一定情景中,外部有可观察的行为表现,内部有特定心理体验的儿童主动自愿、自主自由的活动。
2.娃娃游戏
在游戏的研究领域,有人把精神分析的理论和行为主义的刺激——反应理论结合起来,创造了一种叫做“娃娃游戏”(doll-play)的研究式样。一般的模式是给幼儿一大堆娃娃,它们穿着各种服饰以标志身份,如家庭中的父亲、母亲、兄弟、姐妹等等。这些娃娃和一些游戏材料组成了某种生活情景,如家庭环境。然后让被试在玩娃娃时,讲一个关于这些娃娃的故事。研究人员通过对儿童的行为表现的观察,对儿童所讲述的故事的分析以及在与儿童的谈话中,可以记录到大量的人格方面的因素,如攻击性、深层的情绪障碍问题等。3所谓同化,是指在某个情景中,儿童使用他已经获得的图式或技能从事并完成活动。4.顺应是儿童为了完成某种目标而尝试新的图式或技能。
5、内部动机
动机作为推动人去活动的心理力量,指向于解释个体活动的原因。我们可以把活动动机分为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内部动机是指活动本身来自于活动主体自身的需要。
6、游戏性体验
儿童作为游戏的主体,在游戏中总会产生对于这种活动的主观感受或内部的心理体验,它影响着儿童对于游戏的态度(如积极或不积极)和评价(喜欢或不喜欢),这种在游戏中产生的主观感受或心理体验,就是游戏性体验。游戏性体验对于判断一种活动是不是游戏至关重要。事实上,游戏性体验是所有游戏不可或缺的重要心理成分。
7、象征性游戏(符号游戏)
这是学前儿童典型的游戏形式,是幼儿阶段最常见的。它带有“好像”和“假装”的特点。儿童在这种游戏中,把一种东西当做另一种东西来使用。学前儿童在象征性游戏中可以脱离当前对实物的知觉,以表象代替实物作思维的支持,进行想象,并会用语言符号进行思维。象征性游戏也使儿童能够在虚拟的情境中满足在现实生活中不能实现的愿望和要求。
8、接受游戏
又称“鉴赏游戏”,是儿童作为受众(观众、听众等)以理解为主的游戏。如听童话故事、看图画、欣赏卡通片等。
9、本体性游戏
是指儿童自主自发表现出的一种活动,其目的隐含于游戏活动本身,或者说游戏本身即是目的,所以也称之为目的性游戏。
10、工具性游戏
是指作为教育教学活动的手段或工具的游戏,也称手段性游戏、教学游戏,其直接目的不在于游戏本身,而在于通过有利于儿童发展的游戏形式促使教育教学活动的有效进行、教育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
11、感觉运动游戏
也称机能性游戏、练习性游戏或实践性游戏,是最早出现的游戏形式,它是在感知运动发展阶段出现的,主要是两岁前的婴幼儿进行的游戏。其游戏的动因在于感觉或运动器官在使用过程中所获得的快感,主要由简单的重复动作或运动所组成。
12、创造性游戏
创造性游戏是探索游戏的更复杂的表现形式,其目的倾向于从获取信息较为更大程度的娱乐满足。这类游戏较多地体现儿童主动的、创造的主体特征,突出游戏是儿童自主自愿的、创造的活动。包括角色游戏、结构游戏、表演游戏等。
13、以人代人(即角色扮演)
以人代人是指儿童在游戏中通过自己的形体动作、表情、言语等来模仿或假装成他人或某一非属于自己真实身份的角色的行为及其特征,即角色扮演。它是儿童象征性认知功能的一种表现形式。
14、以物代物
以物代物是用一种东西代替另一种不在眼前的物体,并且能够用被代替物的名称命名当前的物体。
15、角色行为
角色行为是以他人为参照系,根据表象来模仿别人的行为。它既是角色扮演的最基本的成分,也是最早出现的成分。最早发生的不成熟的角色行为表现为角色的动作。这种角色的动作最早在婴儿阶段发生,但往往是一种自我模仿。
16、游戏的教育化
是指用教育目标来关注游戏,以教育的内容和任务来分类组织游戏活动,以儿童游戏的年龄特点为依据,加强对游戏的引导,使游戏对儿童的发展能够迎合教育的方向。
17、主体性原则
从幼儿的立场上考虑,幼儿园游戏实施时应遵循主体性原则。组织实施游戏时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及身心发展水平,根据不同年龄班的幼儿身心和心理发展状况,选择合适的游戏内容,其难度应适中,还应考虑到确保游戏的安全性,保证游戏的趣味性和充分尊重幼儿的积极主动性,保证幼儿游戏的活动性和注意游戏的发展性。
18、教学游戏
以教学方式来组织儿童的游戏,是教学游戏的组织形式。这种游戏实施的组织,实质上是以游戏的形式开展活动实施教学,完成特定的教育教学目标,即教学的游戏化。
19、机能性角色
这是儿童通过模仿范例或对象(如司机)的一两个最富特色的典型角色动作(如转方向盘)来标志他所模仿的对象。20、活动区的相容性
所谓相容性是指在布置活动区时要考虑各个区域的性质,尽量把性质相似的活动区安排在一起,以免相互干扰。
21、自制玩具 自制玩具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儿童在教师指导下利用原料制作自己喜爱的玩具;二是指教师根据教育活动的需要,有目的地制作玩教具,以补充现成玩教具的不足或缺陷。
22、恩物 “恩物”,按福禄培尔的意见是神赐给儿童的东西。“恩物”实际上是一种适合儿童特点的恩赐物,是幼儿做游戏和进行作业时用的玩具和材料。“恩物”主要有6种。他的后继者又陆续编制,发展为10种,另有10种作业。有时两者统称为“恩物”,合计20种。
五、简单题
1、特征:(1)游戏是儿童主动的自愿的活动(2)游戏是在假象的情景中反应周围生活
(3)游戏没有社会的实用价值,没有强制性的社会义务,不直接创造财富(4)游戏伴随着愉悦的情绪
2.外部条件:(1)儿童有自由选择的权利和可能(2)活动的方式方法由儿童自行决定(3)活动的难度(任务)与儿童的能力相匹配(4)儿童不寻求或不担忧游戏以外的惩罚 3.历史前景:
答:儿童游戏研究始于19世纪下半叶,这是与当时科学理论发展的历史背景分不开的。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细胞、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和生物进化,改变了人们对世界的看法和思维的方法。曾经被认为是静止的、固定的、僵硬的一切东西,都被证明是在永恒地流动和在循环中运动、变化着的。最早的游戏理论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并在达尔文生物进化论思想的直接影响下出现。
4、发展趋势
纵观一百多年来儿童游戏的心理学理论和研究的演进,我们可以看到这样几个发展趋势:
(1)从理论的发展来看,理论本身由纯思辨的性质向实证的性质转变。早期的一些游戏理论都是主观思辨的产物,缺乏实验依据。20世纪开始,逐渐重视在实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假说,形成理论体系。这种变化在埃里克森(Erikson)等精神分析学家的工作中已见端倪,到皮亚杰那里逐渐明显,在伯莱因、贝特森等人的研究中更为明朗。
(2)从游戏价值观的变化来看,对游戏的发展价值的认识由思辨的、不全面的 有所侧重的,发展到确切的、全面的认识。如果说20世纪50年代左右受精神分析学派的影响,比较注重游戏的情感发展价值,70年代受皮亚杰等认知学派的影响,比较注重游戏的认知发展价值,那么,80 年代,人们则开始注意游戏对于儿童身心各个方面的发展价值。
(3)研究的范围逐渐拓宽,人们不仅注意纯理论的问题,而且逐渐注意应用问题。开始重视研究像影响儿童游戏的条件因素(如亲子关系、同伴关系、家庭环境以及物质环境的组织与安排等)这样一些应用性较强的课题。但是,如何把理论研究与教育实践更好地结合起来,仍然是一个有待于解决的问题。
(4)从研究的技术来看,由不注重条件控制的自然主义的研究发展到注重条件控制的实验室研究。现在又出现了把两种方法结合起来的有条件控制的自然观察的方法。
5、福禄培尔关于儿童游戏的理论
德国福禄培尔(F.Frubel)是世界上第一个系统研究了儿童游戏,并把游戏作为幼儿园教育基础的教育家。他详细论述了儿童游戏的整个体系,并且阐明了游戏在教育上的巨大意义。他认为游戏是幼儿期儿童生活的一个要素,是幼儿内在本质的外部表现。游戏作为幼儿独特的自发活动,是发展幼儿自主性的最好的活动形式,不仅对于幼儿的生活与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而且也构成了幼儿教育的基础。游戏是儿童认识世界的工具,是其快乐生活的源泉,是培养儿童道德品质的手段,在游戏过程中最能表现(或发展)儿童的积极性和自主性。他在《人的教育》一书中指出:“儿童早期的游戏,不是无关重要的。它是非常严肃的,而且是具有深刻意义的„„儿童早期的各种游戏,是一切未来生活的胚芽;因为整个人就是在游戏中,在他最柔嫩的性情中,在他最内在的倾向中发展和表现的。”为了发展儿童的积极性、创造性和自主性,福禄培尔认为必须应用各种游戏、作业和练习。
6、皮亚杰游戏理论的主要观点
认知发展的心理学派的代表人是皮亚杰是在研究象征性功能的形成和发展的问题时,注意到儿童的游戏。他试图通过研究儿童的游戏和模仿,找到沟通感知运动与运算思维活动之间的桥梁。因此,他的游戏理论,与他的认知发展理论有着密切的联系,可以说就是他的认知发展理论的组成部分。他的主要论点是,认为游戏是一种在已有经验范围里的活动,是对原有知识技能的练习和巩固,是智力(认知)活动的一个方面或表现形式,儿童游戏的动力基础在于智慧的发展形式,即用认知发展理论的术语来说,游戏是同化超过了顺应。另外,游戏的发展水平与儿童智力(认知)的发展水平相适应;在智力发展的不同阶段,游戏的类型不同。儿童之所以游戏,特别是象征性游戏,是因为儿童难以适应周围现实世界,为达到必要的智力(认知)上的平衡和情感上的满足,而不是本能。
7、游戏指导的“三段论式”
我国幼儿园实际工作中,形成了一套来自前苏联学前教育学的领导游戏的“三段论式”的方法模式,即对主题角色游戏的组织上分成开始——进行——结束三个阶段。在开始阶段,教师的任务是了解幼儿游戏的愿望(扮演什么角色),帮助幼儿布置游戏环境;在游戏进行过程中帮助幼儿扩展游戏情节;在游戏结束时对幼儿的游戏与游戏中的行为表现进行总结评价。
8.成熟说
成熟说代表人物是荷兰心理学家、生物学家拜敦代克(F.Buytendijk)。这是一种根据心理动力理论建构起来的游戏理论。其主要的论点是,认为游戏是儿童操作某些物品以进行活动,是幼稚动力的一般特点的表现,而不是单纯的一种机能,如儿童经常表现出运动的无方向性、冲动性、好动等。因此,游戏不是练习,如孩子玩走路是游戏,而孩子学走路是练习。
9、游戏的宣泄说
蒙尼格(MENNINGER)发展了弗洛伊德的思想,提出游戏的宣泄说。他强调了游戏在发泄内在冲动和减轻焦虑的益处,认为游戏的价值就在于能发泄被抑制的侵犯性冲动。蒙尼格认为,在人们身上,存在着一种本能的攻击性驱力,这种驱力在不断地寻求表现。它的直接的表现在哪里被否定,就会在哪里形成病症。人们之所以游戏,正是因为游戏是发泄这种攻击性驱力的合法的、为社会所允许的途径。对于成人来说,体育运动、竞赛是攻击性驱力的最好出路。对于儿童来说,他们的游戏则是翻译攻击性驱力的最好途径。蒙尼格相信,游戏这种非现实性的活动的最重要的价值是它为释放被抑制的攻击性提供了机会。
10、游戏作为一种主体性活动的特征表现
游戏是主体性活动,而且也是因为主体性的本质特征,游戏才直观具体地表现为儿童的主观性、独立性和创造性活动。
(1)游戏是儿童的主动的活动。游戏是儿童主动的而非被动的活动。游戏活动的动机来自于儿童本身,而非来自外部的命令或要求。因此,游戏着的儿童,身心总是处于主动积极的状态,与无聊、厌烦、无所事事、顺坐等消极被动的状态有着明显的区别。
(2)游戏是儿童的独立性活动。游戏是儿童独立活动的基本形式。儿童在游戏活动中,按照自己的主体地位,决定对活动材料、伙伴、内容的选择,决定对待和使用活动材料的方式方法,自己决定玩什么,和谁玩以及怎么玩。从而使周围环境按儿童作为主体所确定的方式与主体构成特定的关系。
(3)游戏是儿童的创造性活动。在游戏中,儿童拥有考虑手段与目的联结的多种可能性的自由,儿童可以按照自己的愿望与想法来使用玩具与游戏材料,表现与整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体现个体独特的创造性。
11、游戏是伴随着愉快体验的严肃表现
游戏是伴随愉快体验的严肃表现。工作性质的严肃性与游戏中的严肃表现是有区别的,关键是不能将伴随着的外部情绪表现与内部情感体验混为一谈。工作性质的严肃性常常给工作的人带来紧张和压力,从而带来消极情绪体验。而游戏中那紧张、认真的严肃表现,是游戏者出于自我需要的满足而自发的,是被愉快的后效所支持的,从而体验的是积极的情绪。因为儿童在游戏中充分地估计了自我的力量,为自已设置着小小的障碍,为自己找来了不确定的因素,同时以一种自信和一种严肃认真的态度为排除这些障碍、减少不确定的因素创造着机会。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严肃的态度里已有了愉快的因素。反之,当工作和学习成为一种满足自我需要的自觉行动时,被迫随的紧张和压力就会减轻,严肃转化为乐趣,也就具有了游戏的体验。
12、游戏的外部可观察行为因素
活动者(即活动主体)的表情、动作、言语、身份以及活动(操作)对象等通常是活动的外显因素。通过对儿童在游戏活动中的表情、动作、角色、言语、材料(玩具)等外显行为的观察,可以认识游戏的外部特征。(1)表情。表情是人们常常用来判断一种活动是不是游戏的一项外部指标。皮亚杰就曾经用微笑作为游戏发生的标志,用以区分探究和游戏。(2)动作。在游戏活动中,儿童对物体或游戏材料的使用往往不同于日常生活中对物体的使用方式,具有非常规性、重复性和个人随意性的特点。(3)角色扮演。角色扮演是一种特殊的游戏动作,是儿童以自身或他物为媒介对他人或他物的动作、行为、态度的模仿,也可以说是一种象征性动作。(4)言语。儿童的游戏往往有言语相伴随。注意倾听幼儿的言语,也可以帮助我们判断儿童是否在游戏。(5)材料。儿童的游戏往往依赖于具体的游戏材料或玩具来进行。儿童年龄越小,对游戏材料的逼真性程度要求越高。在研究中发现,许多大班幼儿用“玩就是玩玩具”来定义“玩”。
在游戏中儿童的表情、动作、言语以及活动材料等构成了游戏的外部行为特征。这些行为特征作为一个整体,告诉我们“这是游戏”。
13、儿童游戏中的内部主观心理因素
游戏构成的内部要素是游戏行为发生的内在依据或内部原因,它主要包括作为游戏主体的儿童的动机与体验。(1)游戏的动机。动机作为推动人去活动的心理力量,指向于解释个体活动的原因。(2)游戏性体验。儿童作为游戏的主体,在游戏中总会产生对于这种活动的主观感受或内部的心理体验,它影响着儿童对于游戏的态度(如积极或不积极)和评价(喜欢或不喜欢),这种在游戏中产生的主观感受或心理体验,就是游戏性体验。游戏性体验对于判断一种活动是不是游戏至关重要。事实上,游戏性体验是所有游戏不可或缺的重要心理成分。如果说游戏的外部行为特征和动机特征都是外在于游戏者的,是他人的观察、判断与解释,那么,只有游戏性体验才是内在于游戏者的,是游戏者在游戏过程中的实实在在的“获得”。人们正是因为有这样体验才喜欢游戏。
14、以认知为主线的学前儿童游戏发展的三种水平
按认知发展划分的各种游戏类型的典型特征即展示出以认知为主线的游戏其发展的不同水平和演化进程。(1)学前儿童游戏的最初发展——感觉运动性水平。儿童最初形式的游戏是一种机能性游戏(即感觉运动游戏)。感觉运动性是婴儿阶段(特别是2岁前)游戏的基本特征。(2)学前儿童游戏的典型发展——象征性水平。儿童从出生后第二年即进入感知运动性认知发展的末期,儿童游戏的性质就开始发生变化。从主要由敲打、摇晃、啃咬等动作图式构成的感知运动游戏向模仿真实生活转变。(3)学前儿童末期的游戏新发展——规则性水平。象征性这一学前儿童游戏最典型的发展,在幼儿末期出现了新的趋势。规则游戏的大量出现是发生在学前儿童末期以后,如带有智力活动特点的下棋、猜谜语、打扑克等。当然,带有感知运动特点的简单的规则游戏在幼儿阶段就开始发生。
15、游戏情节
游戏情节是指贯穿于游戏过程的富有故事性或艺术性的具体细节,是构成游戏内容的基本要素。游戏情节在不同类型活动中的作用也不尽相同,以此为依据可将情节分为以下三类:①趣味性情节。这类情节一般源于幼儿生活中的各种轶事或富有童趣的事件。②故事性情节。这类情节一般源于幼儿文学作品中的形象性描述。基于功能是保证游戏的戏剧性。③社会性情节。此类情节一般源于社会现实生活经验的创造性加工。其基本功能在于满足幼儿对社会及生活 的认识性需要。
16、影响学前儿童游戏的个体因素
性别、年龄、能力、个性、健康的构成影响学前儿童游戏的个体身心因素。(1)性别。学前儿童游戏因性别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和发展倾向。这种游戏上的性别差异在儿童出生后的第二年中就开始出现,以后随年龄增长而日趋明显。学前儿童游戏的性别差异主要表现为对玩具、游戏的活动类型和游戏的主题及扮演角色等方面的不同偏爱。(2)儿童的游戏不仅具有性别上的差异,也有年龄上的差异。因体能、认知、语言、社会性等身心发展的诸多方面处于不同的阶段,不同的年龄的儿童游戏也表现出不同的具体方式和发展水平。(3)个性差异。儿童游戏在年龄上的差异主要表现为游戏发展的不同水平或层次,而由于儿童的个性(气质、性格、能力等)以及情感、社会性等心理特征所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倾向性不同,也使得儿童在对游戏的兴趣上和游戏的风格等方面表现出不同的倾向性特征,即在游戏上表现出明显的个体差异。(4)健康和情绪等其他个体偶然因素的影响。儿童活动时的健康及情绪状态等其他个体偶然因素也对游戏的行为直接产生影响。
17、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
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是儿童生活的特点,而且游戏也是有益于他们身心全面发展和主体性发展的活动,因此,在幼儿园要创造既符合教育目的的要求,又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特点的生活,就必须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游戏是童年幸福的象征,学前教育中对游戏的实施,就是要满足儿童身心发展的需要,为儿童创造符合他们年龄特点的幼儿园生活。学前教育对游戏的实施,强调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乃是教育向儿童生活的回归。
18、交流技巧:
积极健康、温馨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儿童获得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基本保障。在形成幼儿此种心理的过程中,良好的师生关系形成的一个基本环节或特征就是教师与幼儿的语言和非语言的充分交流。通过有技巧的交流向幼儿传递温暖、支持和教育等信息,最能够使他们获得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这样的交流技巧主要是:①用积极的语言暗示,引导幼儿形成积极的主体导向。②用合适的身体位置与幼儿交谈。交谈时教师与幼儿的水平距离和垂直距离都不宜太远。③亲密的身体接触。④轻柔的语调和语气。⑤积极的倾听方式。在“多支持”的积极气氛中,成人往往很注意倾听孩子的讲话。
19、游戏常规
游戏常规是指在学前教育班集体中开展游戏活动时,对儿童不适宜行为和适宜行为的禁止和允许的经常性规定。它主要包括使用玩具的常规以及对其他游戏行为的规定。游戏常规的建立不是对儿童游戏的限制和束缚,目的是在于培养儿童良好的游戏行为习惯,形成规范,从而保证儿童在群体中的游戏得以顺利进行,让班级中的每一个儿童都能在安全、和谐的游戏氛围中,充分发挥各自的主体性,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游戏中的创造性活动中去。合理的游戏常规是培养儿童优良道德品质的需要,也是有效地开展儿童游戏活动的制度保证。
20、双重身份
教师在儿童游戏过程中的身份既是教育指导者又是游戏伙伴。教师在与儿童游戏的过程中,应注意以自身的这种双重角色身份影响儿童的行为。
一方面,教师应作为儿童的游戏伙伴,以平等身份参与游戏过程,与幼儿共同探索操作,相互交流,共同遵守游戏规则。教师的这种游戏伙伴的平等身份,可缩短儿童与成人“两个世界”间的距离,使孩子们觉得亲切适意,而非拘禁畏惧,从而营造一总宽松和谐的人及环境和精神心理气氛。
另一方面,教师又需注意发挥教育者的主导作用,清楚地意识自己的职责,在游戏过程中有目的地对幼儿施加积极的影响。如启发丰富幼儿的知识经验,引导儿童思维,克服困难,解决游戏重的问题,纠正幼儿的不良行为,培养和促进其健康的个性。教师在对游戏进行教育引导时,不能仅仅作为纪律维护者或规则的体现者,站在儿童游戏外监督裁判其行为,而应注意挖掘游戏中的潜在教育因素,充分实现和发挥游戏的教育价值。教育指导者的身份要求教师对待儿童的游戏不能放任自流,纵然不直接进入儿童的游戏中,也始终是有意识的教育者。
教师这两个身份是辩证的统一,在一定程度上教师教育指导作用的发挥是否得当是以儿童主体性发挥得是否充分为衡量指标的,当然,儿童主体性的发挥又是离不开教师的教育影响的。
六、论述题
1、试分析心理学领域和教育学领域对儿童游戏研究的差异有哪些?
在儿童游戏研究发展的历史上,心理学家侧重于对自然发生的游戏现象进行阐释,进行较“纯粹”的理论研究,教育家侧重于游戏作为教育手段的研究和实践探索,这两个线索的发展,是具有相对独立性的,特别是在研究的最初时期,这两者的发展并不同步和合拍。由于游戏的教育实践早已发生和存在,心理学家的游戏理论的产生并不早于教育家们在游戏实践性问题上的思考和游戏运用的探索和尝试。
2、试述评皮亚杰对游戏理论的贡献。
皮亚杰开创了从儿童认知发展的角度研究儿童游戏的新途径,他反对把游戏看做是一种本能活动,并通过长期的观察和研究而提出了认知发展的游戏理论。另外,他把游戏看作儿童认知方式,把游戏和儿童的认知发展紧密结合在一起,为教育作用于游戏提供了理论基础。在他的理论中,游戏发展的阶段理论是皮亚杰的游戏理论中的闪光的、最有价值的部分。
3、结合维果茨基关于游戏发展价值的理论,谈谈你对游戏的智力发展价值的认识。维果茨基认为,游戏在儿童的发展中起着巨大的作用:游戏创造了儿童的最近发展区。(1)游戏使思维摆脱了具体事物的束缚。游戏使孩子学会了不仅按照对物体和情境的直接知觉和当时影响去行动,而且根据情境的意义去行动。儿童在游戏中的以物代物,正是将意义同直接经验分离。当然,分离是逐步发展的,早期替代物类似于他们所要替代的物体,随着发展,不太典型的物体替代品就日益成为可能,替代物与被替代物越不相似,则越“符号化”,也即意味着思维的抽象化。正是游戏使儿童的思维逐步摆脱具体事物的束缚,心理机能就是这样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所以,游戏是思维摆脱具体实物的束缚,逐渐内化的一个过渡阶段。(2)游戏有助于意志行为的发展。在游戏中,儿童把自己的愿望和一个想象中的自己联系起来,即把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和该角色在现实生活中的行为规则联系起来,心甘情愿地服从于来自现实生活的规则,并放弃直接的冲动,从而有助于意志行动的发展。儿童最大的自制力产生于游戏之中,因此,游戏对于儿童道德行为的发展产生着积极的影响。
4、试分析把游戏的本质概括为儿童的主体性活动具有的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把游戏的本质概括为儿童的主体性活动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1)把游戏看做是儿童的主体性活动,强调了儿童在游戏活动中内部的主观体验即主体性体验的决定性地位,有助于深化对游戏活动结构的整体和全面的认识。
(2)把游戏看做是儿童的主体性活动,充分地对游戏活动中儿童能动地驾驭和控制作为活动对象的客体的自主性、独立性、创造性的主体性属性予以承认和肯定,以主体性在活动中的表现和程度对活动的性质进行本质上的辨别,不再把儿童的游戏和非游戏的非主体性活动相互混淆,深刻揭示了游戏本身所固有的、区别于其他活动的本质特征。
(3)把游戏看做是儿童的主体性活动,揭示游戏中儿童主体性发挥和发展的功能特性,展现出游戏满足儿童身心发展需要,促进儿童主动性、独立性与创造性发展,有益于对儿童主体性的培养,从而实现游戏活动的独特功能和价值。
(4)把游戏看做是儿童主体性的活动,充分肯定了儿童自身作为游戏主体的兴趣、需要、能力等在游戏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同时并不排除作为活动对象的客体(即周围的人和事物)对儿童游戏主体性发挥和发展的制约。
(5)把游戏看做是儿童的主体性活动,促使我们在引导儿童游戏的实践中,必须以尊重儿童的主体性为其根本前提和基础。从儿童自身的兴趣、需要和能力水平的实际情况出发,充分发挥儿童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而不是主观臆断地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儿童,对以儿童为主体的游戏活动进行过多的和不恰当的干涉。
将游戏的本质概括为主体性的活动,是人们对游戏本质的看法和认识的再一次深化和提升,是人们在当前对游戏本质进行科学探索的新尝试。它为我们重新认识和讨论游戏的属性、价值、结构提供了科学的基础和前提,并指导着游戏在教育中的实施运用。
5、试述学前游戏教育实施中应为儿童建立怎样的游戏常规?
儿童游戏的常规一般主要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爱护玩具,不随便毁坏玩具
托儿所和幼儿园里的玩具是全体儿童公共拥有和使用的,要让孩子爱护玩具,不能随意损坏、摔打、踩踏,更不能拿来投掷去打别的同伴。
(2)玩具共享,不能独占或抢夺
儿童在游戏中,需要什么玩具,就取什么玩具。防止儿童一个人独占一堆玩具,不让别的孩子使用。当自己需要玩某种玩具时,不能任意去抢夺别人正在使用的玩具,要学会用语言协商,征得他人的同意后才能拿去。在玩具不够用时,要学会轮流和等待,不要让儿童私自将自己喜欢的玩具带回家。
(3)学会整理玩具,不随处乱放或乱扔
游戏结束时,要让孩子逐步学会收拾玩具,做到用毕送还原处或放入玩具筐,便于他人取用或下次再玩。不要让儿童玩完后,随处乱放、乱扔或散落一地就了事。一般而言,对于小班,教师要请儿童帮助老师一起来收拾整理;对于中班,应以儿童为主收拾整理,教师帮助儿童做困难较大的整理工作;对于大班,要让儿童养成独立、自觉收拾整理的习惯。
(4)友好合作和共处,不干扰或捣乱他人
在孩子们共同的游戏活动中,特别是合作性较强的有角色扮演的游戏中,儿童要学会协商地设计主题和分配角色,而不是只考虑个人的愿望,懂得主要角色轮流担任,能够相互兼让,使每个儿童都有锻炼和表现自己的机会。在各自相对独立的小组游戏和个人游戏之间,儿童可以相互建立、协商,但不强行干涉别人的设想,不捣乱别人正在进行的游戏。对别人的游戏成果如搭建的作品要珍惜。
(5)活动时认真积极,不三心二意
儿童在游戏过程中,要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动中去,能够积极主动,不随便中断活动,持续性、目的性较强。这既是儿童游戏时的一般常规,也是儿童游戏发展水平的反映。
6、试结合我国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谈谈在我国家庭中倡导和开展亲子游戏的策略。
根据我国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在我国家庭中倡导和开展亲子游戏的策略应包括以下几点:
(1)向家长宣传和说明游戏的重要性,破除“游戏不同于学习”的传统观念。只有当家长认识到游戏的重要性时,他们才会真正重视并参与游戏。
(2)家长应当民主地、平等地对待子女。体罚、溺爱或把孩子当玩具逗玩都是不尊重儿童的表现。只有民主、平等地对待孩子,家长才可能在游戏中和孩子结成平等的玩伴关系,才可能尊重儿童的需要与兴趣。游戏中不能由家长单方面说了算,使游戏对孩子来说成为一种被迫行为。
(3)家长在游戏中应培养与鼓励儿童的创造性与独立性,不要“望子成龙”过切,处处“越俎代疱”,去代替孩子游戏,代替孩子动脑筋想办法,克服困难。不要养成孩子离不开大人的依赖态度与习惯。
(4)在开展亲子游戏的同时,鼓励与支持儿童的独立游戏以及与伙伴的交往与游戏,培养儿童独立游戏的兴趣和能力,培养儿童和伙伴交往以及游戏的兴趣与能力。
第三篇:学前游戏论
名词解释
角色扮演:是一种特殊的游戏动作,是儿童以自身或他物为媒介对他人或他物的动作、行为、态度的模仿,也可以说是一种象征性动作。
游戏的概念:游戏是发生于一定情景之中,外部有可观察的行为表现,内部有特定心理体验的儿童主动自愿、自主自由的活动。
感觉运动游戏:也称机能游戏、练习性游戏或实践性游戏,是最早出现的游戏形式。它是感知运动发展阶段出现的,主要是两岁前,即还不会说话的婴儿进行的游戏。
象征性游戏:是学前儿童典型的游戏形式,是幼儿阶段最常见的。带有“好像”和“假装”的特点。象征性游戏是儿童以模仿和想象扮演角色,完成以物代物、以人代人为表现形式的象征过程,反映周围现实生活的一种游戏形式。
结构游戏:是儿童利用各种不同的结构材料,如积木、积塑、泥、沙、雪等来建构物体的游戏。
规则游戏:是两个以上的孩子在一起,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的,往往具有竞赛性质的游戏。如下棋、拔河等。规则游戏是以规则为中心摆脱了具体情节,用规则来组织游戏。
无所用心的行为(或偶然的行为):儿童无所事事,独自发呆,不参加游戏。主要花费时间于自发行为、无休止的随机活动。(不是游戏)
袖手旁观行为:儿童在近处观察同伴的活动,听他们谈话或向游戏的参加者提出问题和建议。(不是游戏)
单独的游戏:具有专心地、独立地操作玩具的特点,且使用的玩具与其他儿童的不同。(非社会性游戏)
平行的游戏:儿童相互模仿,操作相同的或相近的玩具或开展相类同的活动。(非社会性游戏)
联合游戏:和同伴一起做游戏,谈论共同的活动,但没有围绕具体目标进行组织,也没有建立起集体的共同目标。(社会性游戏)
合作游戏:以集体共同的目标为中心,有达到目标的方法,活动有严格的组织,小组里有分工,常有较明显的组织者或领导者。(社会性游戏)
机能游戏:针对婴幼儿好动、好奇、爱听音乐等特点,以刺激婴幼儿各种感官、机能发展为主的游戏形式。这种游戏多出现在婴儿期和幼儿前期。(主动游戏)
想象游戏:儿童根据自己的想象,以再现模仿成人生活、劳动为主要内容的游戏。又叫角色或象征性游戏。(主动游戏)制作游戏:利用积木、泥团、插塑、纸、沙等物品为制作材料而进行的具有创造性的结构游戏。(主动游戏)
接受游戏:又称鉴赏游戏,是儿童作为受众以理解为主的游戏。如听童话故事、看图画、欣赏卡通片等。(被动游戏)角色游戏:以模仿和想象,通过扮演角色创造性地反映周围生活的游戏。
结构游戏:利用积木、积塑、沙、泥等结构材料进行建造的游戏。
表演游戏:按照童话、故事中的角色、情节和语言进行创造性表演的游戏。
智力游戏:以生动有趣的形式,使幼儿在自愿和愉快的情绪中,增进知识、发展智力的游戏。体育游戏:以发展基本动作为主的游戏。
音乐游戏:在音乐伴奏或歌曲伴唱下所进行的游戏。
娱乐游戏:以娱乐为主的游戏。本体性游戏:指儿童自主自发表现出的一种活动,其目的隐含于游戏活动本身,或者说游戏本身即目的,所以也称为目的性游戏。这种游戏强调的是游戏本身的内在价值。如角色游戏、结构游戏、表演游戏、自由游戏等。
工具性游戏:指作为教育教学活动的手段或工具的游戏,亦称手段性游戏、教学游戏,其直接目的不在于游戏本身,而在于通过有利于儿童发展的游戏形式促使教育教学活动的有效进行、教育教学任务(或目标)的顺利完成。这种游戏强调的是游戏外在的工具价值即教学价值。
情景转变:情景转变是使行为脱离它原有的真实生活情景即动作脱离真实背景。
以物代物:是用一种东西代替另一种不在眼前的物体,并且能够用被代替物的名称命名当前的物体。
以人代人(角色扮演):以人代人是指儿童在游戏中通过自己的形体动作、表情、言语等来模仿或假装成他人或某一非属于自己真实身份的角色的行为及其特征。
角色行为:是以他人为参照系,根据表象来模仿别人的行为。角色意识:是指能区分自我与角色,知道自己是在假装别人,即能在游戏中辨别真假。角色认知:是角色意识进一步发展的结果。它指的是对角色行为职责和角色之间关系的理解,这是对一种社会生活现实逻辑的理解和认识,并与孩子的认知发展和生活经验有关。独自游戏阶段:独自游戏是指儿童在游戏中自己玩自己的,单独地玩。学步期或其前后。这一阶段婴幼儿以自我为中心,不大觉察其他人的存在,独自玩着自己的玩具,不理会他人。没有明显的社会性特征。平行游戏阶段:大约从3岁左右开始,游戏的性质发生变化,逐渐具有社会性。这个阶段游戏的特点是相互模仿,形成了初步的玩伴关系。联合游戏阶段:大约4岁以后,幼儿能够留意身旁其他幼儿的活动,有时会互借玩具,有时会加入到对方的游戏,并且互相交谈。但没有共同目标,没有真正的组织者或领导者。开始表现出明显的社交行为。合作游戏阶段:合作游戏是社会性程度最高的游戏。幼儿在5岁以后开始出现较多的合作游戏。
游戏内容是指儿童在游戏中所反映的现实生活中的事物或现象的范围规定
游戏主题是指反映游戏内容范围的中心议题,常常表现为游戏的题目。
游戏情节指贯穿于游戏过程的富有故事性或艺术性的具体细节,是构成游戏内容的基本要素。
行为动机:行为动机是人的需要与行为之间互动作用得以实现的心理中介或桥梁。
社会性的定义:一般而言,社会性是指人们进行社会交往,建立人际关系,理解、掌握和遵循社会行为准则,以及人们控制自身行为的心理特征。形象玩具:又称主题玩具,是模仿物体(物品、动物、人物等)原形而制作的玩具。技术玩具:也称为科学玩具,属于形象玩具,它是借助于发条、惯性、电池、无线电遥控、声控、光控、磁控、温控等而活动的玩具。这些玩具有助于对儿童进行科学启蒙教育,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智力玩具:主要有拼图、魔方、棋类、纸牌等。侧重于促进儿童智力的发展,在智力游戏中较为常用。
结构造型玩具:主要指积木、积塑、橡皮泥、粘土、沙等各种结构造型材料,既有人为的,也有天然的。
体育玩具:主要是指在体育活动中所使用的各种设备、器械、材料等。这类玩具有助于发展儿童的基本动作和运动技能,增强体质,促进身体发育。音乐玩具:指各种能发出悦耳声响的玩具。如小铃铛、喇叭、铃鼓等。
娱乐玩具:是模拟动物和人的滑稽造型和动作的玩具,可逗儿童发笑,使其产生愉快情绪,从而使大脑得到充分的放松。专门化玩具:根据儿童游戏的需要,专门设计制作的,可直接充当游戏的成员或设备。(即模拟实物的玩具,其构型精美逼真,功能的确定性强,游戏的主题也比较固定,在性质上具有专门化的特点)
非专门化玩具:由日常生活中的废旧物品或一些天然材料,以及某些结构造型材料组成,无固定的用途,其玩法确定性不强,可称为非专门化玩具。父母的育儿方式:指父母的行为特点和个性品质造成的对子女的教育态度。有无伙伴:儿童在游戏时有无伙伴直接影响着儿童的游戏行为。游戏时有无伙伴也会影响到游戏的社会性行为水平,玩伴会增强游戏的社会性和合作性。
伙伴的熟悉程度:儿童与熟悉的伙伴一起游戏更倾向于合作、分享,且象征性游戏的发生频率和时间均显著较高。伙伴的熟悉与否影响到儿童游戏的状态和过程。
伙伴的不同年龄:让不同年龄的儿童在一起游戏可以促进儿童的合作、分享、谦让等社会性行为的发展,能够使年长的和年幼的学前儿童都能在跨年龄的情景中整合自己的行为。可使年长儿童更好地发挥和发展游戏活动的组织能力,年幼儿童可以学到开展合作游戏的更多方法和经验。
伙伴的性别:幼儿与同性别的孩子游戏时,更多尝试探究,更多地选择新颖的玩具或物体,在熟悉的玩具上注意持续的时间较少;与异性的伙伴游戏则有助于性别角色互补,是促进幼儿性别角色社会化的一个因素。
教育的游戏化是指以游戏的特点来组织教学,在教学的过程中谋求游戏般的乐趣,使枯燥的说教变成生动有趣的活动,从而使幼儿获得游戏的心理体验。
游戏的教育化是指用教育目标来关注游戏,以教育的内容和任务来分类组织游戏活动,以儿童游戏的年龄特点为依据,加强对游戏的引导,使游戏对儿童的发展能够迎合教育的方向。
教学游戏的组织形式以教学方式来组织儿童的游戏,是教学活动的组织形式。这种游戏实施的组织,实质上是以游戏的形式开展活动实施教学,完成特定的教育教学目标,即教学的游戏化。也称手段性游戏。活动组织方式:教学游戏的开展是以集体形式为主。
游戏类型:以成人编定的、有一定规则的有规则游戏,如智力游戏、体育游戏、音乐游戏 游戏常规的含义:游戏常规是指在学前教育班集体中开展游戏活动时,对儿童不适宜行为和适宜行为的禁止和允许的经常性规定。它主要包括使用玩具的常规以及对其他游戏行为的规定。
平行游戏:教师通过模仿学前儿童的游戏来对学前儿童游戏施加影响。它最大限度地避免了指导成为干扰的可能性。共同游戏:教师直接参与到儿童的游戏中,与儿童一起共同地游戏,如和幼儿一起下跳棋,和幼儿一起捉迷藏,到娃娃家做客,同时进行游戏指导。平行游戏策略:教师接近儿童,并与他们用相同的游戏材料一同玩一样的游戏,但教师不与儿童相互交往,不参与儿童游戏。
合作游戏策略:当儿童专注游戏时,教师以合作者身份加入到游戏过程,仍然由儿童掌握游戏的进行。
建议:教师通过言语试探地或协商性地要求或暗示儿童去做什么和如何做,重在对学前儿童游戏行为的引导。
评论:教师通过言语,自己或与儿童共同评论游戏中的儿童及行为,表扬和肯定正确的,也可以指出不足或提出建议。评论以鼓励、表扬为主。描述:教师用语言描述儿童的行为,使儿童对自己的行为以及行为的意义有更明确的意识,同时,教师的语言也为儿童描述自己的行为提供了范例。
询问:指教师鼓励婴幼儿用言语描述自己的行为或所发生的事情。
重述:指教师在与学前儿童的交谈中,采用有变化的句子结构,重述儿童刚才所讲的话,为儿童提供正确的句子结构,或不同的句型,使儿童了解到可以用不同的话说同一件事。提问:是指教师采用问题的形式,鼓励和引导儿童探索、思考与表达。所提问题以开放性问题为宜。
活动性游戏:侧重于培养小儿各种基本的动作操作的技能,促进婴儿眼手协调能力的发展,是婴儿游戏活动的最基本表现形式。也有助于婴儿增强体质和形成活泼开朗的性格。此类游戏主要通过基本动作和机体运动表现出来。游戏实例:抓抓蹬蹬、练爬、走小路、上楼梯取物、跳高高、球出山洞、打狐狸、写写画画、假装活动、撕纸放风筝等
发展语言的游戏:婴儿的发展语言游戏是发展儿童口语能力的有效形式。它主要训练小儿正确的发音能力、理解语言的能力,使儿童随年龄的增长,逐渐能较清晰地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游戏实例:模仿乐器声、指五官、找玩具、儿歌或绕口令、说反义词、语句对答或猜谜、看图说话等 感官游戏:婴儿游戏中的感官刺激及婴儿感官的运用及训练,可促进儿童视觉、听觉、触觉、味觉等感官能力的综合发展,也为较高层次的认知能力的发展奠定基础。较单纯的感官的游戏,多在婴儿的早期进行。如:寻找声源、看镜子、猜动物的叫声、试冷热、尝一尝什么味、摸一摸是什么等。智力游戏:婴儿的智力游戏重在儿童解决问题的能力的练习。游戏中给孩子设置简单的与其智力相适宜的问题情景,让其积极地动脑、动手,在探索和创造活动中,提高婴儿的观察、注意、记忆、想象、思维等认知能力。智力游戏多在婴儿后期进行,且应注意婴儿兴趣的激发和引导。游戏实例:拼图、训练记忆的游戏、穿珠子、粘贴小动物、搭建房子。
音乐及娱乐游戏:包括听音乐、玩带响的玩具和乐器玩具以及玩造型滑稽的形象玩具等。这些游戏可以初步萌发婴儿对节奏和旋律的感受力,丰富婴儿快乐的情感体验,培养婴儿对美的感受和情趣,促进其良好个性的发展。游戏实例:摇摇拍拍、玩不倒翁、捉迷藏、客人来了等。
模拟构造:指模仿结构实例的构造活动,目的在于使幼儿学习建构技能与造型技能,培养模仿能力与操作能力。包括结构物的模拟,图纸中结构物的模拟,实物、玩具等形象的模拟,绘画等平面形象图的模拟。命题构造:是有指定主题的造型活动,其目的在于培养幼儿结构的目的性,发展幼儿构思
能力。包括单一结构命题,主题结构命题
自由构造:是指幼儿按自己的意愿进行的创造活动,其目的是发挥幼儿的独立性、自由想象与创造性。
表演者游戏的概念:表演游戏是幼儿根据故事、童话内容进行表演的游戏,即儿童扮演作品中的角色,用对话、动作、表情等富有创造性的表演,再现文学作品。也是一种创造性游戏。
有规则游戏的概念:是由成人创编,以规则为中心的游戏。是幼儿园教学的有效手段或形式。
智力游戏:有规则游戏的一种;智力游戏是成人根据一定的智育任务而设计的有规则游戏。体育游戏:有规则游戏的一种;体育游戏是指以促进身体正常发育和技能协调发展为主要目的的游戏。
音乐游戏:有规则游戏的一种;是在音乐或歌曲伴唱下进行的游戏。具有音乐和动作相配合的特点。
亲子游戏的概念:亲子游戏是家庭内成人(父母等)与儿童之间发生的游戏。它既是儿童游戏的一种重要形式,也是亲子交往的一种重要方式
游戏指导的“三段论式”即对主题角色游戏的组织上分成开始——进行——结束三个阶段。同化:同化是指在某个情景中,儿童使用他已经获得的图式或技能从事并完成活动。
顺应是儿童为了完成某种目标而尝试新的图式或机能。
第四篇:选择题(学前游戏论)
2012年
1.拜敦代克认为游戏不是单纯的机能,而是______动力的一般特点的表现。10 A.先天 B.幼年 C.理性 D.幼稚
2.福禄贝尔认为游戏可以______和发展神的本源。9 A.表现 B.表达 C.表演 D.表明
3.霍尔将儿童对游戏的爱好和参与理解为生物进化复演规律的______适应。9 A.客观 B.被动 C.主动 D.主观
4.加维提出了游戏行为有几个特征?26 A.5 B.4 C.3 D.2 5.游戏的发生必须是以动作和______发展的一定水平为前提的。A.身体 B.智能 C.生理 D.心理
6.游戏对学前儿童______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86 A.能力 B.智力 C.智能 D.智商 7.剩余精力说的代表人物是9 A.霍尔 B.皮亚杰 C.夸美纽斯 D.席勒
8.玩具从其功能特点,大体划分为______类。102 A.四 B.五 C.六 D.七
9.在教育中实施游戏,一方面要发挥教育影响的______,另一方面又要尊重儿童作为游戏主体的地位,发挥其主体性,这是学前游戏教育实施的基本原则。123 A.主动作用 B.主导作用 C.主体作用 D.主要作用
10.游戏与______是现代学前教育实践的两种重要手段。125 A.教学 B.教育 C.教材 D.教导
11.福禄贝尔认为游戏是儿童______存在的自我活动的表现。9 A.外部 B.内部 C.心理 D.先天
12.在对游戏进行评价时遵循______性原则。A.公平B.公正 C.教学 D.教育
13.学前游戏教育实施的组织从形式上包括______游戏和教学游戏。150 A.教材 B.自定 C.自选 D.自编 14.最初象征性游戏开始发生在57 A.1—1.5岁 B.3岁 C.4岁 D.5—6岁 15.社会性程度最高的游戏是45 A.平行游戏 B.联合游戏 C.独自游戏 D.合作游戏
16.在游戏中,把木棍当马骑,这个属于______游戏。43 A.感觉运动 B.象征性 C.规则性 D.联合性
17.孩子运用积木、积塑、泥、沙等多种材料,构造出各种形体,如高楼、飞机、桌子等,这种属于______游戏。44 A.感觉运动 B.结构性 C.规则性 D.联合性
18.按照童话、故事中的角色、情节和语言进行创造性表演的称为191 A.娱乐游戏 B.角色游戏 C.表演游戏 D.结构游戏 19.学前儿童在5岁以后开始出现较多的______ A.独自游戏 B.平行游戏 C.联合游戏 D.合作游戏 20.下棋、猜谜等是______ A.智力游戏 B.语言游戏 C.结构游戏 D.合作游戏
21.儿童在游戏中的言语,按照功能划分,大致有以下______33 A.协商性语言 B.以自我为中心想象性独白 C.角色之间的交际性语言 D.伙伴之间的交际性语言 E.提议性语言
22.游戏性体验可分为哪几种______?37 A.兴趣性体验 B.自主性体验 C.胜任感、成就感体验 D.幽默感体验 E.驱力愉快体验 23.以儿童认知的不同阶段,学前游戏可分为______43 A.规则游戏 B.结构性游戏 C.象征性游戏 D.感觉运动游戏 E.联合游戏 24.学前游戏将儿童社会性发展的行为划分为以下几种______?44 A.袖手旁观的行为 B.单独的游戏 C.平行的游戏 D.合作游戏 E.联合游戏 25.主动性游戏有哪几种______?46 A.机能游戏 B.想象游戏 C.制作游戏 D.合作游戏 E.鉴赏游戏 2013年
1.德国思想家席勒和英国心理学家斯宾塞将游戏看作是______9 A.剩余精力的无目的的消耗
B.种族的过去活动习惯的延续和再现 C.未来生活需要的活动的准备
D.潜意识中的本能和欲望在活动中的宣泄
2.第一次以抽象的思辨方式,充分肯定儿童的生理性机制及功能在游戏中的作用,这种观点属于______10 A.游戏的生物性本质观 B.游戏的社会性本质观 C.游戏的主体性本质观 D.游戏的历史性本质观 3.角色游戏指导的首要任务是______194 A.分配游戏角色 B.做好开展角色游戏的环境与条件准备 C.教会儿童扮演游戏角色 D.确定游戏规则
4.关于儿童在游戏时的表情,正确的说法是 ______ A.茫然发呆 B.总是专注认真的 C.总是在笑 D.有多种表情
5.“医生,我的孩子生病了,请您给看看”,儿童在游戏中出现的类似言语属于______34 A.伙伴之间的交际性语言 B.角色之间的交际性语言 C.以自我为中心的想象性独白 D.互补性语言
6.学前儿童的游戏划分为感觉运动游戏、象征性游戏、结构游戏和规则游戏四种,其划分依据是______43 A.按学前儿童的认知发展分类 B.按儿童在游戏中的社会行为表现 C.按儿童在游戏中的体验形式 D.按游戏的主题
7.游戏中儿童相互模仿,操作相同或相近的玩具或开展相类同的活动。彼此间和谐相处,但他们仍在独自游戏,活动中没有合作行为,这种游戏是______45 A.单独游戏 B.平行游戏 C.联合游戏 D.合作游戏
8.儿童在游戏中展现于外的一切行为表现的方式,它构成游戏的外壳。这一概念被称为______68 A.游戏内容 B.游戏形式 C.游戏规则 D.游戏主题
9.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和现代动机心理学关于内在动机的研究,儿童第一层次的需要是______76 A.维持生命、安全和机体生长发育的需要 B.认知水平的需要 C.社会性需要 D.自我发展的需要
10.2岁以内的婴儿,应为他们提供______44 A.智力玩具 B.形象玩具 C.发展感觉运动的玩具 D.结构玩具 11.教师通过模仿学前儿童的游戏来对儿童游戏施加影响,这种游戏指导方式称为______164 A.平行游戏指导 B.共同游戏指导 C.旁观者指导 D.非言语指导 12.婴儿游戏的组织实施方式要注重______184 A.以集体指导为主 B.以小组指导为主 C.以个别指导为主 D.以集体指导与小组指导相结合 13.有规则游戏的几个基本因素中,游戏顺利进行的前提,也是评价有规则游戏是否有效的依据是______220 A.游戏的任务 B.游戏的玩法 C.游戏的规则 D.游戏的结果 14.亲子游戏的早期阶段和启蒙阶段是______224 A.婴儿时期 B.学前时期 C.幼儿时期 D.儿童时期
15.相关研究表明,低结构课程(如英国的开放教育方案)班级中的儿童比高结构课程(如蒙台梭利学校方案)班级中的儿童进行更多的______119 A.练习性游戏 B.建构性游戏 C.操作性游戏 D.想象游戏 16.保证儿童游戏权利得以实现的决定性条件是______151 A.游戏教育实施计划的制定 B.提供充足的游戏时间,并合理安排 C.建立合理的游戏常规 D.培养儿童良好的游戏行为习惯
17.我国学前游戏理论与实践全面向苏联学习是在下列哪一个阶段?247 A.第一阶段,20世纪20年代至建国初期 B.第二阶段,建国初期到十年浩劫之前 C.第三阶段,“十年浩劫”时期 D.第四阶段,“十年浩劫”后至今
18.世界上第一个系统研究了儿童游戏,并把游戏作为幼儿园教育基础的教育家是______9 A.夸美纽斯 B.皮亚杰 C.福禄培尔 D.蒙台梭利
19.根据室内游戏区创设要求,不适宜与积木区邻近设置的活动区是______142 A.娃娃家 B.美术区 C.图书区 D.音乐区
20.运用人类学、逻辑学和数的理论来研究游戏,试图揭示游戏的意识与信息交流过程实质的理论是______305 A.认知发展学派 B.精神分析学派 C.游戏的元交际理论 D.维果茨基理论 21.把游戏的本质概括为儿童的主体性活动的重要理论意义在于______17 A.强调成人与教育影响在游戏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决定性作用 B.肯定了游戏作为教育手段的有效性
C.促使我们在引导儿童游戏的实践中,必须以尊重儿童的主体性为前提 D.肯定了儿童在游戏活动中内部的主观体验即主体性体验的决定性地位 E.展现出游戏促进儿童主动性、独立性与创造性发展的独特功能与价值 22.坚持游戏的社会性本质观的心理学家是______289 A.维果茨基 B.弗洛伊德 C.霍尔 D.艾里康宁 E.格鲁斯 23.玩具的教育性取决于______144 A.玩具的复杂程度 B.玩具装潢是否漂亮 C.玩具价钱的贵贱 D.玩具本身是否一物多用,富于变化,有启发性 E.儿童的身心发展水平24.游戏的觉醒理论告诉我们______302 A.环境刺激是觉醒的重要源泉
B.在缺乏刺激——觉醒水平低下时,发生的行为是游戏 C.在新异刺激——觉醒水平增高时,发生的行为是探究 D.托幼机构的环境刺激越丰富越有利于儿童发展 E.应注意托幼机构环境刺激的适当性、合理性 25.游戏活动在动机系统上具有以下特征______35 A.内部动机 B.直接动机 C.外部动机 D.间接动机 E.内部控制 2014年
1.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我国,许多研究者开始尝试把游戏活动的本质概括为______15 A.社会性活动 B.主体性活动 C.生物性活动 D.体验性活动
2.儿童利用各种材料建构物体的游戏,诸如泥工、折纸、堆雪人等,我们称之为______44 A.感觉运动游戏 B.结构性游戏 C.象征性游戏 D.规则性游戏 3.成熟说的理论基础是______254 A.内驱力说 B.精神分析理论 C.心理动力理论 D.活动学说
4.游戏是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需要,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儿童游戏的前提是______78 A.身体活动需要和安全需要的满足 B.尊敬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的满足 C.基本生存需要和安全需要的满足
D.社会性交往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的满足
5.幼儿园实施游戏教育时不仅应当遵循主体性原则,而且应当遵循______128 A.发展性原则 B.趣味性原则 C.安全性原则 D.教育性原则
6.3-4岁的幼儿是形象思维能力形成和发展时期,而且运动能力增强,下列较为适合他们的玩具是______145 A.镶嵌板、图片接龙、拼图等 B.摇鼓、音乐盒、小熊打鼓等 C.积木、皮球、电动玩具等 D.娃娃玩具、秋千、转椅等
7.教师站在儿童的游戏之外,以现实的教师身份干预儿童的游戏,教师的这种指导身份是______165 A.教育者 B.参与者 C.旁观者 D.评论者
8.某教师为大班积木区制定的教育目标为:“能为所建造的物体命名”,这一目标存在的问题在于 ______ A.太笼统、太空泛 B.不易达到 C.不符合大班儿童年龄特征 D.不够清晰 9.为儿童选购玩具最基本的标准是______146 A.具有多样化和新颖性 B.经济适用 C.符合儿童身心发展水平D.符合卫生和安全要求 10.婴儿阶段(特别是2岁前)游戏的基本特征是______144 A.感觉运动性 B.象征性 C.规则性 D.社会性
11.“你能给老师讲讲你画的是什么吗?”,这属于游戏现场指导中间接的言语方式中的______167 A.评论 B.建议 C.描述 D.询问 12.教学游戏也称作______150 A.目的性游戏 B.本体性游戏 C.手段性游戏 D.自选游戏
13.在某个情景中,儿童使用他已经获得的图式或技能从事并完成活动。这种情况皮亚杰称之为______270 A.同化 B.顺应 C.平衡 D.协调
14.建国初期到“十年浩劫”之前,对我国学前儿童游戏理论与幼儿园教育实践产生巨大影响的游戏理论是______248 A.精神分析学派 B.社会文化历史学派 C.认知发展学派 D.元交际理论 15.经典游戏理论中在20世纪初处于游戏理论高峰的理论是______254 A.生活预备说 B.成熟说 C.生长说 D.复演说
16.认为游戏产生于儿童独立性及能力增长,与想参与他还不能胜任的成人活动愿望之间冲突的游戏理论是______296 A.行为主义学派 B.认知发展学派 C.社会文化历史学派 D.精神分析学派
17.在“食堂”角色游戏中,教师当食品卫生检查员,来到食堂检查卫生,指出了食堂的杂乱现象,扮演食堂服务员的儿童接受了意见,搞起了卫生。这种游戏指导方式称为______164 A.平行游戏指导 B.共同游戏指导 C.旁观者指导 D.非言语指导
18.教育史上系统研究游戏的价值并为儿童尝试创立游戏实践体系的第一个教育家是______9 A.福禄贝尔 B.斯宾塞 C.席勒 D.格鲁斯
19.“医生,我的孩子生病了,请您给看看。”,儿童在游戏中出现的类似言语属于______34 A.医患就诊语言 B.角色之间的交际性语言 C.以自我为中心的想象性独白 D.伙伴之间的交际性语言
20.人们常常用来判断一种活动是不是游戏的一项外部指标是 ______ A.表情 B.动作 C.言语 D.玩具
21.游戏的外部可观察的行为因素包括______34 A.表情 B.动作 C.言语 D.角色扮演 E.材料
22.游戏性体验是指儿童在游戏过程中所产生的主观感受或内部心理体验,它主要包含______37 A.兴趣性体验 B.自主性体验 C.成就感 D.幽默感 E.驱力愉快 23.游戏在促进学前儿童智力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为______86 A.扩展和加深儿童对周围事物的认识 B.促进儿童语言的发展 C.促进儿童想象力的发展 D.促进儿童思维能力的发展 E.提供轻松愉悦的心理氛围
24.影响学前游戏的个体因素有_____120 A.性别 B.年龄 C.个性 D.健康 E.情绪
25.与其他形式的游戏相比较,角色游戏更突出的两个最基本特点是______191 A.社会性 B.独立自主性 C.特殊的想象活动 D.非生产性 E.愉悦性 2015年
第五篇:学前游戏论作业
第八章 幼儿园游戏的组织与指导
一、名词解释
角色游戏:是幼儿依据自己的兴趣和意愿,借助模仿和想象,通过扮演角色创造性地反映其生活环境、生活体验和生活感受的游戏。
表演游戏:是幼儿根据各种故事内容进行表演的游戏,即幼儿扮演故事中的角色,用对话、独白、动作、表情等进行表演。
结构游戏:又称建构游戏、建筑游戏,是幼儿使用各种结构材料,如积木、积塑、沙石、泥、雪、金属材料等,通过想象构造物体形象的游戏。
规则游戏:是教育者根据教育目标和幼儿身心发展特点有组织、有计划创编的,以规则为中心的游戏。
二、选择题
1.老师问一个在玩“娃娃家”的男孩:“你在做什么?”男孩回答:“我煮它吃过了。”老师说:“哦,你把饭煮好,还喂娃娃吃过了。”这种语言指导策略属于(D)A.建议 B.评论 C.描述 D.重述
2.发展幼儿角色游戏的基础是(ABCD)A.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 B.提供适合的游戏场所 C.选择合适的游戏材料 D.提供充足的游戏时间
3.指导幼儿表演游戏中,选择的文艺作品要符合的两个基本要求,一是便于幼儿理解,并富有教育意义;二是(D)A.情节性
B.戏剧性 C.娱乐性
D.表演性
三、简答题
1、角色游戏(表演游戏、结构游戏、规则游戏)中教师的指导策略有哪些? 答:
一、以游戏者的身份介入
二、借助游戏材料介入
三、借助语言介入
四、应用题
观察幼儿游戏,分析各类游戏开展过程中游戏材料的投放情况,并对教师的指导进行分析。答:P65 幼儿园小班角色游戏材料投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好的材料承载着教育者的期望和智慧,是吸引幼儿注意、帮助幼儿学习、引导幼儿互动、延续幼儿兴趣的媒介。
一、角色游戏材料投放存在的问题
角色游戏材料投放成为活动的颈瓶,根据对幼儿角色游戏的追踪观察记录和分析,我将幼儿在角色游戏中的困难和教师在指导过程中的问题概括为以下几种:
1.来自幼儿的“争抢玩具”现象、无人问津”现象、“游离游戏”现象、“喜新厌旧”现象、“无序活动”现象。
2.来自教师的“适时调整”问题、“取舍材料”问题、“盲区指导”问题、“无从下手”问题。
二、角色游戏材料投放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从幼儿问题分析出的原因。表现为材料投放不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材料投放不够形象生动、情景性不够,不能激发幼儿活动的愿望;材料投放数量不够,无法开展平行游戏;材料投放简单划一,没有层次性,不能满足不同发展水平和兴趣需要的幼儿;材料投放混乱,各种材料混合摆放,造成幼儿活动中的混乱。
2.从教师问题分析出的原因。表现为材料投放没有及时更新,致使幼儿没有兴趣参与活动或是活动无法深入开展;材料投放从教师考虑的角度出发,缺乏幼儿角色材料选择的参与度;材料投放源自生活但不等同于生活,教师要从游戏的角度出发投放材料,但也要考虑高于生活;材料投放缺乏隐性指导作用,不能较好的促进幼儿游戏中的发展;材料投放没有起到一定的提示作用,帮助幼儿形成角色意识,确立角色行为责任。
三、角色游戏材料投放的对策
对策一:投放足够多数量的游戏材料,避免游戏中“争抢玩具”的现象。对策二:投放材料前要学会先和幼儿的沟通,避免“无人问津”的现象。
对策三:投放材料前捕捉孩子的游戏兴趣点,避免“游离游戏”的现象。
对策四:投放材料应根据幼儿认知发展水平,避免“喜新厌旧”的现象。对策五:投放材料重视材料角色的标示作用,避免“无序活动”的现象。
小班角色游戏材料投放中出现的问题,也使我们看到,有些问题不是马上就能迎刃而解的,甚至有些问题还是一直在困扰着我们的老师。怎样培养教师在游戏观察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等等,需教师在平时的课堂中积累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