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考语文作文点题的重要性(写写帮推荐)
高考语文作文点题的重要性
点题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对于大多学生而言,说起切实可行的点题方法却是如在云里雾里。点题不单单是硬往题目或者中心上的某些词上扣,也不单单在开头结尾重复一遍题目就万事大吉了,行文中的点题才更见功力,要运用各种写作手法,使点题部分与整个文章浑然天成而不显生硬,这时,我们初一的娃娃们完全可以通过心理描写显示出文题的意义,表达作者要写这篇文章的目的。
例如“算了吧,算了吧……我沮丧地停止练习,眼泪也不争气地往下流,我好想就此放弃。然而泪眼朦胧间,我仿佛又看到了那惨不忍睹的'3米'。我真的要放弃吗?我真的无法坚持吗?不,我能坚持,我一定能!我不想又像上次那样再次绕过成功!心中的呐喊让我又坚持了下去。”
这篇文章的题目是《赢在坚持》,这是一段关于坚持的心理描写。坚持是一种意志力,光靠“明点”点出坚持显然是不合适的,如果像这样,通过小作者的心理描写将坚持者的内心充分展示出来,不仅使文章显得真实可信,还能恰到好处地呼应题旨。可见,记叙文的写作,在行文过程中以心理描写点题不失为一种很好的方法。
另外,在结尾点题也可以运用心理描写,只是结尾点题时要注意,不仅需点明所做的事情与主题的关系,而且还要加深主题在读者心中的印象,即深化主题。
例如大多学生在事情的结尾常常如此陈述:“期末考试终于来临了,我获得了第一名,我感到非常高兴,我凭借自己的努力终于成功了。”这是一个很常见的初一学生作文的结尾,只是表述了事情的结局,虽然有心理描写,但是这段心理描写过于粗略简单抽象,不仅没能细致地描绘出内心是如何“高兴”的,而且这是临近作文结尾了,没有结合作文主题分析出“高兴”的什么,所以没能使读者产生深刻的印象。
可以改成“看到这个用努力和坚持换来的成绩,嘴角不自觉地上扬了一个弧度。'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也许成功的前提不止一个,但是我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坚持'的力量。” 这样的心理描写就点明了“成功”和“坚持”的关系,不仅使文章立意鲜明,而且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增强了文章的内涵和可读性。
好了孩子们,现在大家是不是感觉到描写点题确实是一种很好的方法呢?几笔写透你的“心”,一定要记得--文中的心理描写并不是处处都要扣中心,但是关键段落中的心理描写要有意识地点题,千万不要让我们课上学习的心理描写方法都变成孤独的笔记,没有用武之地哦!
第二篇:从高考真题中解析语文病句考点题
从高考真题中解析语文病句考点题
(来源:高考网)
在高考语文中辨析并修改病句是对语法的考查。如果说,词语是语言的建筑材料,那么,语法就是语言的建筑结构。要提高语言的阅读能力和语言的表达能力,就应该积累丰富的词语,熟练地驾驭语法。因此,大家一定要全面掌握语法知识。
作好病句题,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熟悉病句类型
高考考查的病句类型主要有:1.语序不当;2.搭配不当;3.成分残缺或赘余;4.结构混乱;5.表义不明;6.不合逻辑。如2008年高考:
「全国Ⅰ卷」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葛振华大学毕业后回农村当起了村支书,他积极寻找发展本村经济的切入点,考虑问题与众不同,给村里带来一股清新的气息。
B.荞麦具有降低毛细血管脆性、改善微循环、增加免疫力的作用,可用于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中风发作等疾病的辅助治疗。
C.王羽除了班里和学生会的工作外,还承担了校广播站“音乐不断”“英语角”栏目主持,居然没有影响学习成绩,真让人佩服。
D.阅览室图书经常出现“开天窗”现象,我们可以从这一现象反映两个问题,一是阅读者素质有待提高,一是管理力度有待加强。
「解析」本题重点考查考生正确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需要熟练掌握病句的几种类型。B项搭配不当和赘余,要么“具有„„功能”,要么“有„„作用”,“增加”改为“增强”,删掉“发作”;C项成分残缺,“承担”缺少宾语中心语,可在“主持”后加“的工作”,“居然没有影响学习成绩”缺主语,可在前面加上“这些工作”之类的主语;D项不合逻辑,可以把“反映”改为“看出”或“发现”,也可以删除“我们可以从”。
「答案」A
「全国卷II」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金乌炭雕工艺精湛,采用纯天然颜料着色,具有高雅、时尚、个性的艺术享受,还能吸附有毒有害气体,是一种环保艺术品。
B.该县认真实施“村村通”这一全省规划的八件实事之一,到10月底,在全地区率先解决了农村百姓听广播看电视难的问题。
C.中俄两国元首在致辞中一致表示,要以举办“国家年”为契机,增进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谊,深化两国各领域的交流合作。
D.听说博士村官潘汪聪要给大家讲农技课,大家兴致很高,还没到时间,村委会会议室就挤满了很多村民来听课,场面好不热闹。
「解析」本题重点考查考生正确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需要熟练掌握病句的几种类型。A项搭配不当,“具有”和“享受”不能搭配,可以将“享受”改为“特色”;B项成分残缺和语序不当,“实施”缺少宾语中心语,第一分句可以改为“该县认真开展这一全省规划的八件实事之一的‘村村通’安装工作”;D项表意不明和语序不当,“还没到时间”改为“还没到上课时间”,“村民来听课”改为“来听课的村民”。
「答案」C
二、熟悉语法知识
(一)单句
1.主谓句的语法成分。
[句首状语](定语)主语‖[状语]谓语〈补语〉(定语)宾语。例如:
在这样一个新时代里,许许多多的劳动人民都在辛勤地建设着我们美好的国家。
2.被动句。主语为受事主语。例如:他被爱情撞了一下腰。
3.把字句。受事者为“把”这一介词的宾语。例如:春天把他的青春激情再次点燃了。
4.兼语式。兼语为名词或代词,做前面动词谓语的宾语,做后面谓语的主语。第一个谓语的词性是使令、促成性质的,像“使、让、叫、请、命令、派、禁止”等。例如:联合国敦促伊拉克应该尽快落实安理会ⅹⅹ号决议。
5.连动式。两个或两个以上表示动作先后的动词(谓语)陈述同一个对象(主语)。例如:孙少安扛起镢头走出家门来到地里。
6.双宾语。一个动词谓语支配两个宾语,前一个宾语大多指人,后一个宾语大多指物。例如:他告诉杨朔一种采蜜的方法。
(二)复句
复句主要有并列关系、承接关系、解说关系、递进关系、选择关系、因果关系、转折关系、条件关系、让步关系、假设关系等十种。复句在病句中的反映主要表现为关联词语是否恰当、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是否谐调或必然等。
特别注意复句语法上有两条细则:(1)。当前后两个分句的主语一致时,前一分句的关联词语放在主语之后;(2)。当前后两个分句的主语不一致时,前一分句的关联词语放在主语之前。它决定了关联词语的位置。
三、掌握辨析方法
(一)抓谓语,审主宾,顾枝叶。如:
1.初次相见时,还是十来岁的孩子,年龄的差距使我们没有多少话说,感到很不自然。
这个句子中的第二、第四分句从“还是”“感到”两个动词谓语看,缺主语,可补上“我”“我”。
2.领导指出那位大肆铺张的副经理一定要全部退回多收的礼金和少付给宾馆的食宿费。
这句话从“退回”这个谓语看,与“多收的礼金”搭配,与“少付给宾馆的食宿费”就不能搭配,“少付给宾馆的食宿费”缺谓语,应补上“付足”之类的词语。
3.参加亚运会的中国游泳队,是由20名集训队员中挑选出的12名优秀选手组成的。
这个句子中有两个动词,“挑选”和“组成”。从“组成”看,应为“由„„12名优秀选手”“组成”;那么“挑选”的对象“20名集训队员中”前面就缺一个介词,应补出“从”。
4.城市用电负荷较往年陡增是造成今年用电紧缺的主要因素。
此句主谓宾即“城市用电负荷较往年陡增是„„主要因素”在搭配上没有语病。那么,就应该检查一下“枝叶”,即“造成今年用电紧缺”,不难发现,“用电紧缺”主谓搭配不当,“用电”是行为,而“紧缺”的只能是物资,应将“用电”改为“电力”。
5.从事这种工作的人,他们的思想负担和精神状态往往是沉重的。
句中谓语动词为“沉重”,其主语是“思想负担和精神状态”,“负担”可以“沉重”,而“状态”却是无法“沉重”的,主谓搭配不当。可改为“他们的思想负担往往是沉重的,他们的精神状态往往显得很压抑”。
6.一个名叫虚拟时代的网站开办以来,每天接待的顾客平均约在6000人次左右。
句子主谓宾“顾客”“在6000人次左右”搭配是恰当的,“左右”表示数量或多或少,但在“在”的前面用“约”修饰,就不恰当了,因为“约”只表示“不到„„数量”的意思。可以将“约”或者“左右”删除一个。
7.普里马齐雅参加了反对分裂车臣的民兵组织,在联邦部队的掩护下,已向格罗兹尼市中心挺进。
这个句子有两个分句组成,第一个分句的谓语是“参加”,主语是“普里马齐雅”,第二个分句的谓语是“挺进”,那么,主语是什么呢?根据承前省略的规则,应该也是“普里马齐雅”,但他又与“挺进”不搭配,可见,第二分句缺宾语。应在“已„„”前加主语“民兵组织”。
8.明年春天,世界级拳王来北京作商业性角逐,此举不仅能让观众大饱眼福,还将载入历史的史册。
这个句子,第三个分句的谓语动词是“载入”,主语是“此举”,宾语是“史册”,搭配没有问题。检查枝叶就会发现,“史册”与“历史”重复,删除“历史的”。
9.经过苦苦思索,我终于明白了张老师为什么要我学绘画的原因。
句中主谓宾“我”“明白”“张老师”“要我学绘画的原因”搭配是恰当的,但在“要我„„”前面有“为什么”加以修饰,“为什么”也表原因,与后面“原因”重复,所以将“为什么”或者“的原因”删除一个。
10.在这个世纪中,将有越来越多的技术成果涌现出来,不但能满足人类吃饭问题,还能满足人类吃好的问题。
句中二、三两个分句谓语动词是“满足”,与宾语“问题”不能搭配,可以将“满足”改为“解决”,也可以将“问题”改为“要求”。
(二)抓中心,查修补,看主干。
“中心”即中心词,“修补”指修饰语、补语,“主干”指主谓宾。如:
1.除此而外,据我的愚见,集子里许多诗句的形式也很受了古典诗歌传统的影响。
句中“愚见”是中心词,“愚”是谦称,称自己,与修饰语“我”重复,将“我”删除。
2.由光明日报报业集团主办的《书摘》月刊,是献给爱书的众多朋友们的一道精美的“图书套餐”。
句子中“朋友们”是中心词,“们”表复数,与前面修饰语“众多”重复,删除“众多”。
3.预备铃响过后,教室里才比较安静下来。
句子谓语中心词是“安静”,前有修饰语“比较”,是说“安静”的情况稍好一些,但还不是很“安静”;后有补语“下来”,“安静下来”是说全部安静了。这样就造成句子结构混乱,表义矛盾。将“比较”或“下来”删除一个。
4.近日下水的大型画舫的外形与颐和园的石舫极为酷似。
这个句子的谓语中心词是“似”前面有两个修饰语“极为”“酷”,语义重复,删除“极为”。
5.“雪莲”牌衬衫,无论在款式上、质量上,还是在包装上,都可以堪称全国一流。
此句中的谓语动词是“称”,前面有两个修饰语,“可以”或“堪”,将“可以”删除。
6.庆祝国际劳动节的到来。
句中“庆祝”的宾语应该是“国际劳动节”,现在却突然又在后面添加个中心词“到来”,将“国际劳动节”变成了修饰语,显然,不可能“庆祝”行为“到来”,因此,将“的到来”删除。
7.躺在床上没多久,他想起来了。
这个句子,谓语动词是“想”,“起来了”作补语,“起来”可以表达两个意思:忘记的东西又回忆起来了;起身,起床。与“想”搭配,造成歧义。或将“想”换成“回忆”或将“起来”换成“起床”。
8.这个人好说话。
句子的谓语中心词是“说话”,前面用“好”来修饰,“好”有两种读音:háo,hào.读háo,可以解释为“容易”,义为“话容易说”;读hào,是“喜欢”之意,是说“喜欢说话”。歧义,可以改为“这个人的话容易讲”或“这个人喜欢说话”。
9.两个职工中学的老师。
这是一个偏正结构,其中,修饰语又是一个偏正结构,那么,“两个”是修饰“职工中学”呢,还是修饰“老师”?歧义,调整句子结构,将“两个”调整到“老师”的前面。
10.为了选择中国熊猫的饲养员,洛山矶动物园很是为难,因为报名争当中国熊猫的饲养员实在是太多了。
这个句子问题较多,一是“为了„„”这个介宾短语有问题,从搭配看,“选择”“饲养员”是可以的,但“选择”“饲养员”不是仅仅涉及对象,而是为了某一行为目的,所以,光用“中国熊猫”做修饰语不恰当,应为“喂养中国熊猫”。二是“报名争当中国熊猫的饲养员”不合逻辑,用“报名争当中国熊猫”作“饲养员”的修饰语,等于是说“饲养员”“报名争当中国熊猫”,所以,应改为“报名争当喂养中国熊猫的饲养员的人”,这样,“实在是太多了”这个谓语的主语也明确了。
(三)看关键,记典型,速判断。
“看关键”指①。看否定词;②。看判断词“是”;③。看两面词;④。看关联词;⑤。看介词及其短语;⑥。看副词;⑦。看代词;⑧。看并列短语;⑨。看数量短语。
“记典型”就是记典型的病句类型。如:
1.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加强了交通安全的教育和管理。
这个句子中,“防止”的应该是“这类交通事故发生”;原句说“防止”“这类交通事故不再发生”,那就是让“这类交通事故”再发生,意思正好表达反了。这是典型的“不合逻辑”类病句,记住了这一情况,再碰到这类病句,就很容易辨别出来。
2.但谁又能否认现在就不需要学习雷锋了呢?
这个句子中已经有了一个表否定的动词“否认”和一个表否定的副词“不”,构成双重否定,却又加上一重“谁„„呢”的反问,这就等于三重否定,仍然是否定的意思。这类病句也很多,记住之后,再见到这类病句,就可以迅速作出判断。
3.尽管他几年前遇到了许多挫折,但是一点也不灰心。
其中的关联词语“尽管”语序不当,将“尽管”调到“他”之后。
4.一个人是否浮躁,关键在于他的政治修养、思想修养、理想志趣、责任感和使命感要高要好要强。
在句子中,前面有两面词“是否”,而后面却只有单面词“要高要好要强”,与“是”对应了,“否”却没有着落。这也是很典型的病句例子。
5.经过老校长再三解释,才使他怒气逐渐平息,露出了笑容。
这个句子,第一句用“经过”,与“老校长”构成介宾短语,无主语;第二分句开头用使令性动词“使”,也无主语。此句是个典型的主语残缺的句子,再遇这种情况,就可以迅速判断它为病句。
6.他爸爸买的书非常弥足珍贵。
句子在谓语“珍贵”之前用了两个副词“非常”“弥足”,而且都表程度,造成赘余,删除一个。这也是很典型的病句。
7.一片新生的松林围着一间护林人小屋,它们都坐落在美丽的金鸡山南坡。
这句话中的“它们”指代不明而导致搭配不当,因为如果它指代“松林”和“小屋”,那么,“松林”就与“坐落”搭配不当。这类句子要特别注意指示代词。
8.于谦为人正直,不畏强暴。他短暂而壮烈的一生,是他那四句自勉诗的真实写照。
这个句子的后两个分句是典型的语序不当,不是“短暂而壮烈的一生”是“他那四句自勉诗的真实写照”,而是“他那四句自勉诗”是“他短暂而壮烈的一生”的“真实写照”。再遇此类句子,也可以迅速作出判断。
9.这个文化站已经成为教育和帮助后进青年,挽救和培养失足青年的场所。
这个句子里,“失足青年”是宾语,而支配这个宾语的有“挽救”“培养”两个动词,对“失足青年”来说,只能“挽救”,不能“培养”。这是因并列短语而造成搭配不当的典型病句。
10.他马上召集常委会进行研究,统一安排了现场会的内容、时间和出席人员,以及会议中应注意的问题。
“安排”是这个句子的第二分句的谓语动词,支配的宾语有“内容、时间和出席人员,以及会议中应注意的问题”等四个宾语,即宾语是由四个词语组成的并列短语;但问题是,“内容、时间和出席人员”都可以与“安排”搭配,而“问题”是无法与“支配”搭配的,因而造成搭配不当。
11.我们的报刊、杂志、电视和一切出版物,更有责任作出表率,杜绝用字不规范的现象。
这个句子的主语“报刊、杂志、电视和一切出版物”是一个并列短语,它犯了“不合逻辑”中的“分类不当”的错误,“报刊、杂志”和“电视”不属于一类事物;而且“电视”也不属于“出版物”;再者,“报刊、杂志”与“出版物”虽然属于一类事物,也不能并列,因为“报刊、杂志”是种概念,而“出版物”为属概念,种属概念是包涵关系,这种关系是不能并列的。
12.院内生长着两棵树,西边那棵比东边那棵细了一倍。
这个句子是典型的不合逻辑,因为“减少、降低、缩小”等的数量是不能用倍数来表达的,“细了一倍”就没有了。因此要引起注意。
以上例子也可以很好地说明前面所提的“看关键”的九个方面。这些典型病句记住了,有利于作题时迅速判断出句子有无毛病。
第三篇:作文秘技(点题)
点 题
诗曰:狮伏龙潜无精神,犹待点睛神来笔,云生风起草木盛,狮啸山林龙跃渊。又云:解题选题与破题,狮伏龙潜力已蓄,点题一笔如点睛,飞龙在天睡狮醒。
所谓点题,就是在恰当的地方用简明扼要的语句点明题意,揭示文章的主旨,暗示全文的脉络层次。这种用于点题的语句,我们称之为点题之笔,它可以是适当的抒情句、议论句、总领句(中心句)、哲理句、描写句等。当然,在具体的写作过中,也可以综合运用多种句式,在行文中点题。中考作文阅卷时间紧、任务重,每篇作文在阅卷者眼中停留的时间一般只有两三分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阅卷者是不可能细细琢磨推敲你的作文的,所以考场作文的点题就显得尤为重要。
点题是一篇文章的点睛之笔,是考场作文避免偏题的一种最有效的手段。即便是内容有些偏,但只要你点题点得好,也能达到一种扶正的效果。而一篇文章有一个好的结尾点题,也的确能让读者体会到那种照应之美,同时又能品味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韵味。
点题与破题在位置上是有交集的,比如开头点题,同时也是破题。如运用异位破题法(议论—叙述):“熟悉之处也会有美丽的风景,关键看你能不能细心观察和发掘。”这既是破题,也是点题。
■从位置上可以是文章的题目、开头、中间、结尾。重点是开头和结尾点题,但中间点题也非常有用,有利于引领阅读者一直跟随你的写作思路一看到底。点题的方法主要有三种:
关键词、句点题法(常用在开头和结尾)
反复点题法(常用在文章中段和全文拉通使用,多用关键词句引导)
描写点题法(通过描写的内容来点题,多有抒情的成份,多用于文中和文尾)
■从修辞上来看,在作文中,文章结尾或其他关键的地方,写带有哲理的点睛之笔,有时用上一两句修辞(如比喻、排比、设问、引用等),就会使文章拥有亮点,从而使阅卷老师眼睛一亮。
■有一位阅卷老师这样说:“考场作文的立意不仅要准确,而且还应该在行文时将其显豁地展现出来,再作文中要不断提到文题,点明你的行文与命题的关系,引领阅卷老师随你的思维而去。”“有时候一个关键词、一句关键性的话,就会救活一篇作文!这是未曾阅卷的朋友想象不到的!”这就是说,考场作文必须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以让阅卷老师在瞬间被它吸引,被它打动。“犹抱琵琶”,太曲折,太含蓄,是考场作文的大忌。所以,我们写考场作文时,表达自己的情感或观点句从标题到行文都要有所体现,这样既可以使文章避免偏题或跑题,还可以不断引起阅卷者的注意,避免阅卷评判的偏差。
为避免失误,在文章不同的位置反复点题,也即标题、开头、中间、结尾都点题。这种点题方法最保险。当然,在使用通篇反复点题的方法时,要有点变化,以避免枯燥、呆板。即在行文过程中,让似曾相识的词语、句子反复出现,不变的是基调,变化的是细节,不断强化主题,又在变化中给人生动的感受。表现形式上,多处反复点题,点题的形式每次都要有变化,避免字面重复点题法的生硬,变刻意点题为自然点题。
一、关键词、句点题法
是点题的主要手法。包括反复点题法,实际是也是关键词句点题法的反复使用。
1、开篇明旨,破题点题佳句。
蔚蓝的星球,不息旋转,壮阔的大海,白浪滔天;涓涓的小河,流过田野、乡村和城镇。这些都是生命活力的表现。——河北省考生《生命在你手中》
青春的风铃,吹开了心扉,青春的彩笛,吹动了梦想,青春的音符带动我奔向希望。青春,这个美好的季节,正是我们播种希望的时候,珍惜它,把握它,让它在我们手中放出夺目的光彩。——河北省学生《把握青春》
都说生活的船不能没有理想的帆。都说生活的理想就是为了理想的生活。而理想的生活中最快乐的时光,便是梦想的花季。——荆州市考生《把梦想带给花季》。
爱心是冬日里的一缕阳光,驱散了凛冽的寒霜;爱心是久旱后的一场甘霖,滋润了龟裂的心田;爱心是汪洋中的航标,指明了新生的希望。——荆州市考主《把爱心带给他人》。
在生活中,每个人都会遇到不如意的事,如遭受挫折,被人误解,受到批评等等。当时感觉,无疑是一道难以逾越的障碍。但是以后蓦然回首,那只不过是人生长河中的一朵浪花,多彩岁月的一缕馨香。——重庆市考生《馨香缕缕》
人生需要掌声。许多人时常慨叹:知音难求。何为知音,知音难道不是人生中的鼓掌声吗?——安徽省考生《人生需要掌声》
就像是风对于帆,就像是温度对于种子,就像是阳光雨露对于万物生长,赞美是我们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精神营养。——安徽省考生《渴望赞美》。
世上有一种不会凋谢的花朵,那是微笑。它不分四季,不论南北,只要有人群的地方都会开放。越是高洁的心灵,微笑之花越美。——荆州市考生《把微笑带给生活》。
2、篇末点题明旨佳句
生命是正在燃烧的火焰,在灰烬里同样会放射出光芒,因为生命在你手中,你只要把握好。——河北省考生《生命在你手中》
在花季中,我希望自己能永远记住先哲的那句良训:生活中的船不能没有理想的帆。
生活中的理想就是为了理想的生活。——荆州市考生《把梦想带给花季》。
让我们行动起来,把爱心带给那些失学儿童,带给那些孤寡老人„„带给身边每一个人。当你把爱心献给他人时,你也获得了莫大的幸福。要相信,只要人人献出一份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荆州考生《把爱心带给他人》。
关注无须矫情,关注只会无意,那份认真与执着,就像飞向天空的蝴蝶,带走我的关注,无意中又捎来生命与爱的消息,送给生命中的点点滴滴!——广东省考生《我关注生命中的点滴》。
每每想起这件事,心里酸酸的,只是这种委屈没有升华成恨,而是造就了我坚强的性格,我也理解老师的心情。如果没有那一次,我能体会到委屈的滋味吗?哈哈!岁月无痕,惟有馨香缕缕。——重庆市考生《馨香缕缕》。
人生的鼓掌永远不能停息?它永远激励着人追求灵魂的高尚与完善,掌声比爱心,比金钱更重要。让掌声响起来,人生需要掌声。亲爱的师长,多么渴望得到您的赞美,哪怕是一两句简单的话语!——安徽省考生《渴望赞美》。
把微笑带给生活,用微笑去点缀生命。不用再苦苦寻觅快乐,乞求光阴的怜悯,而是含着微笑走过四季,再将它们贮藏成幸福的美酒,享受一生。——荆州市考生《把微笑带给生活》。
3、文中点题,高度概括、内涵丰富、意蕴隽永、耐人寻味的佳句。
品味过去,有苦涩也有甘甜,一朵朵浪花,一缕缕馨香像永不熄灭的圣火,将我的希望之灯点燃,于是又看清了路,向前迈步。——重庆市考生《馨香一缕》。
平淡人生也有舞,凡人小事也有歌。成功是心弦弹拨出的进取旋律,成功是平静的情感之湖投进点滴进步所泛起的阵阵涟椅。品味自己哪怕是极小极小的成功吧,无人喝彩又何 2 妨?——安徽省考生《掌声为自己响起》。
赞美是用自己的心灵之火去点燃别人的心灵之火,是以自己的心去发现别人的心,是春风细雨润物无声。——安徽省考生《渴望赞美》。
冬没有春的繁华,没有夏的张扬,没有秋的丰硕,而她所独有的就是那份圣洁,刚毅,无私的品质。——淄博市考生《冬的个性》。
是啊,爱心吹散了生命中的阴疆,播撒下绚丽的阳光。如果说幸福是火,爱心就是燃烧,幸福是水,爱心就是流动。爱心和幸福是相依相伴的啊!——荆州市考生《把爱心带给他人》。
创新是告别过去,创新是把握现在,创新是迎接未来。——重庆市考生《酷》。
怎么样,烦恼多多。但我始终相信,再阴的天气,也会晴的。——临沂市考生《成长中的烦恼》
于是我重整旧的行囊,撑去身上的埃尘,把昔日的虚幻换成凝重,用曾经的坚定在脚下踏出深深的印迹。迈进,向着前方,无悔地迎接那生命的辉煌,创造那生命的火红。——河南省考生《当我面对朝阳的时候》。
我感激自然,感激它那天使般的音符,是它赋予了我如风、如花、如草一样的性格,是它让我陶醉在另一个幸福的世界里。——益阳市考生《感激》。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谁也不会一帆风顺地到达理想的彼岸,总会有坎坷,总会有惊涛骇浪,因此说,时时处处都需要把握人生的坐标,找准的自己的位置。这样,灿烂的明天,美好的未来一定会属于你。——河北省考生《把握人生坐标》。
人生在世,不仅要有气节,不卑不亢,而且应让自己的生命有意义。——河北省考生《生命在你手中》。
怀着一颗赤诚的心,豪不掩饰地,将你最灿烂的微笑播洒到世阔的每一个角落,散布到生活的每一个空间,你的生命,会因此绽放出绚丽的花朵。——荆州市考生《把微笑带给生活》。
爱心是一个民族最可宝贵的灵魂,是一个国家最为坚强的堡垒。只要爱心尚存,无论遭遇多大困难,都能挽狂澜于既倒,挽大厦于将倾。——荆州市考生《把爱心带给他人》。
二、反复点题法:
反复点题法为什么要单列出来,是因为他有两中特殊手法,一是反复排比点题,一是顺序(逻辑、时间、空间顺序)反复点题法。
1、反复排比点题:每段段首都用一句相似的句子开头,(1)《白杨礼赞》
白杨树实在不是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
当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扑入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黄的是土„„„有一点儿吧?
然而刹那间„„„地叫了一声的!
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
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
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
它没有婆娑的姿态,„„„„
白杨不是平凡的树。………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
(2)《语文,心中的一泓清泉》
语文,心中的一泓清泉,带着我的魂来到了濮水边„„„这棵孤独地守候月亮的树永远竖立在我的心中。
语文,心中的一泓清泉,带着我的魂来到了那座失落的大观园„„„那段缠绵悱恻的爱情令人伤感。
语文,心中的一泓清泉,带着我的魂进入那《边城》的透明之境„„„飘散在每个读者的心间。
点评:这三个段落从三个角度支撑起文章主体,抒发了语文对人精神与灵魂的影响。而且这三个段落,每段的段首句式结构相似:“语文,心中的一泓清泉,带着我的魂„„”回旋往复,直抒胸臆,牢牢切题,环环相扣,使文章不仅产生一唱三叹的优美旋律,而且富于形散神聚的严谨美。
2、顺序(逻辑、时间、空间顺序)反复点题法(1)《背影》
作者在开头、中间和结尾反复点题 开头点题。如《背影》开头:“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从许许多多文章的开篇点题中,我们可以体会到开篇点题既有开门见山,一下子就把读者引入你所写作的内容中,使你的文章能尽快入题,同时又有一种悬念感,吸引读者怀着迫切心情去读下文,还有一点就是能很快地表明作者写作此文的感情倾向。开篇点题对考场作文来说,是一种很重要的入题手段。
文中点题:如《背影》看父亲爬过月台去给他买桔子的背影。结尾点题 :《背影》结尾:“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
(2)《论雷峰塔的倒掉》 也是运用的反复点题法,文章以“听说倒掉——希望倒掉——仍然希望倒掉——居然倒掉——终究倒掉”五个议论句,作为贯穿全文的一条思想感情的线索,揭示了一切镇压人民的反动势力终究要垮台的真理。
三、描写点题法(通过描写的内容来点题,多有抒情的成份,多用于文中和文尾)
1、皓皓明月,淡淡清风。我坐在庭院的一隅,思绪不知不觉地飘远了。依稀记得屈原投下汨罗江,人们用粽子纪念他;牛郎、织女的感人爱情,人们用“七夕”纪念他;中秋节,人们用月饼纪念它。可是,那流传了几千年的文化传统仍然是原来的样子吗?(广东考生《纪念》)
点评:考生先将自己置于一个美丽的境界之中,然后用舒缓的叙述追忆三个传统节日,于叙述中点明“纪念”的题旨,又能避免斧凿之痕。
2、“空气里弥漫着氤氲的气息,淅淅沥沥的雨像是酝酿了整整一个季节的泪水。浮现在眼前的是她那沟壑纵横、紧锁不展的眉头,鬓白的双角,翩跹的思绪在漫天翻飞。偶尔一阵凉风徐徐吹来,拂至脸庞竟有几丝冰凉,回忆像一口打磨得很光滑的古井,无数的琐事遗落在井中像一粒粒珠子无法再用线将它串起来,却越沉越重,如久酿的醇酒。……如同春日里扁舟中的放歌,仲夏亭榭中的弄弦,深秋山林中的独步,隆冬炉火旁的倾谈,只有将那些生命中不是很重要的事情忘却了,才能将生命中那些深切的爱、永恒的爱铭记于心,才不愧于生命的美丽和意义。(四川考生《铭记与忘记》)
点评:这是一篇以“铭记与忘记”为话题,以理解母亲铭记母恩为中心的考场作文,而考生凭着艺术描写的超人功力,描写阴雨天气,渲染气氛,再现母亲的典型特征,抒写情感,引起回忆,点明主旨,在精细的描写中,切入“铭记与忘记”这个话题。
3、天空包容了游荡的云,在云朵的映衬下更加明亮。大海包容了激荡的浪花,在浪花的跳跃中更加迷人。云朵,浪花在天空与大海中相互辉映,光彩熠熠。这,便是双赢的智慧。(山东考生《双赢,你我共辉煌》)
点评:云朵、浪花在天空与大海中相互辉映,光彩熠熠。这在唯美的画面之中,抽绎出他们共同的美———包容映衬之美,由此,点明“这,便是双赢的智慧”。既讴歌了美好事物,美好品格,又点明了题意。
第四篇:作文点题(最终版)
作文点题
教学目标
1.了解《考试大纲》对作文要求;
2.掌握如何在文中点题的方法;
3.在实际写作中能够熟练运用方法。
重 点:掌握如何在文中点题的方法;
难 点:在实际写作中能够熟练运用方法。
教 学 过 程 与 内 容
一、亮出你的主题
作文存在的问题:没有审准材料的含意就草率行文,审准了材料含意,却在行文时内容与题目没有实质的联系和契合,而是貌合神离。
中考语文阅卷老师说:“有时候一个关键词、一句关键性的话,就会救活一篇高考作文!这是未曾阅卷的朋友想象不到的!”
二、作文点题的重要性体现在哪里?
点题,就是在恰当的地方用精要的语句点示文章的题旨,暗示全文的脉络层次。这种用于点题的语句,我们称之为点题之笔。这种点题之笔,就是诗歌中所说的“诗眼”,文章中所说的“文眼”,是整篇诗文精神的“团聚处”。
1.点题,是获取保险分的“奠基石”。
2.点题,是想要获取高分的妙招。
3.点题,是挽救离题文的“救命草”。
三、扣题方式
(一)实扣
1、标题扣题(立骨扣题)
例《我是一颗珍珠》《成为珍珠并非是不可实现的梦》《心有天使,诗意人生》 《用爱雕琢心中的天使 》《用奉献雕琢心中的天使》《我是天使》(06年广东高考作文话题:雕琢心中的天使)
2、内容扣题(文与题有本质联系)
例.题目:找准自己的位置
(开头段)……大自然尚且懂得美丽因自己的位置而异,生而为人,我们怎能不洞悉其中的道理?……
(中间段)诸葛亮在南阳则躬耕,在朝野则尽瘁;苏东坡被重用则用尽尽力,被贬则放情山水;鲁迅学医则图救人,执笔则念天下……他们铮铮如响的名字,不正是在不同的位置上绽放不同的生命之光么?
(二)明扣
1、首段扣题(开头第一段扣题)
例1.《“布衣总统”孙中山》
孙中山坐都南京后,我们喜欢以“布衣总统”称呼他。说起这称谓的来历,还有一段精彩的故事。这个故事起自孙中山一张独具风格的名片。
例2.[2006广东满分作文] 雕琢心中的天使
雕琢心中的天使处理不当,治理国家的目标就难以达到。刘备因兄弟之情无法释怀,贸然出兵,落得个营烧八百里含恨白帝城的可悲结局,唯有带着兴复汉室的遗志托孤于丞相,复兴汉室,雕琢“天使”也就宣告夭折,深可痛哉!
于国家,“领头羊”要善于雕琢,持之以恒,“天使”方会显形,目标也就会实现。
12、首尾扣题(每一段的首尾用相同的词句形成排比)
例.心有天使,诗意人生(2006广东)
是谁本着一颗报恩的心,是谁守望着偏僻的山村?徐本禹,是什么驱动着你奔向贫瘠的大山?是爱的天使,是一种对社会报恩的责任感吧!……
是谁奔走在田垄间行医,是谁一心拯救人民?是什么驱动着你奔走在田垄间?你无怨无悔地为人民医治,你是一个如花一般美丽,如水一样灵动的天使。李春燕!……
是谁在舞台上用心灵独舞,是谁于无声处展现生命的蓬勃?邰丽华,你于无声处展现生命的蓬勃,你的“开花衽”绽放出的花儿是那么骄艳,那么动人,你心中一定有自己雕琢的天使,一个让当今中国人民感动得流泪的天使,是吗?
3、点化扣题(即事实论据后要围绕中心进行议论)
例1.当品读完《行路难》和《梦游天姥吟留别》时,我为你的思想破碎伤痛着,“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的抑郁悲苦与“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洒脱不羁,你是怎样摆正天平的呢?是那颗不畏权贵敢让高力士脱靴的直率的心,还有那壶清酒?“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你孤独却又幸福着。你的双手给予了我力量-------乐观洒脱。你教会了我化苦药为甘霖,不论是非荣誉,“微笑着,去唱生活的歌谣”!李太白,我想握住你的手!(《我想握住你的手》2006上海)
议论文中,叙述完事例论据后,如果能紧扣文题进行适当地分析议论,既能避免罗列事例、文体不清的毛病,又能起到画龙点睛、突出中心的作用。
例2.03年高考优秀作文《情与理的抉择》,在简单叙述完郑培民的事例后,紧接着来了几句议论分析:
感情亲疏,并没影响郑培民清醒认识到自己是人民的公仆,他没有因为个人利益而抛弃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依旧踏实勤恳、无私奉献。他们父子的这种高洁情操,在当今社会实属难得。
4、结尾扣题
例1.(结尾)雕琢心中的天使,不一定要惊天动地的壮举;雕琢心中的天使,不一定要轰轰烈烈的誓言;雕琢心中的天使,不一定要亘古不变的守候。让我们用奉献雕琢心中的天使,让奉献将我们自己雕琢成最美的天使。(《用奉献雕琢心中的天使》06年)
例2.纪念是内心情感的涌动,但又不是感情的无节制挥霍;纪念需要行动来升华,但又需要理性的引导。真正的纪念是心灵的回响,是历史的回音;它审视过去,启迪未来……(05年高考满分作文《让纪念闪耀理性光芒》的结尾)例3.我想握住你的手(2006高考满分作文)
(结尾部分)等待,是一种信念;等待,是一种态度;等待,是一种追求;等待,也是一种选择。选择等待会让我们更成熟;选择等待会让我们更坚强;选 择等待会让我们更富足。我愿执等待之手,共赏精彩美景!
(三)全扣-----反复扣题(标题、内容、段首、结尾等都扣题)
例1.做真正的自己
在枫叶上的露珠,红红的闪烁,多美丽啊!在荷叶上的露珠,苍白地滚动,多凄凉啊!可这美丽,只是露珠凭借枫叶的烧红才得以闪烁,也只是露珠凭借荷叶洁白的玉肌才显得动人。它只有附在别人的身上,才能折射出光彩。可我们呢?我们有我们的精彩,我们也有我们的色彩!折射的光彩是别人的,自我散发的光彩才是真正缤纷的。朋友,让我奉劝一句:做真正的自己,莫要做透明的露珠。
做真正的自己,是自信的表现。……做真正的自己,是人生的大智慧。……
做真正的自己,是时代的召唤。……
露珠只会折射别人的光芒,我们将它嘲笑;露珠只会依靠别人的颜色,我们将它否定。做真正的自己,方能光芒四射,方能五彩缤纷,方能为世人所赞同。
注意:
在考场上,作文切勿跟文题若即若离,最积极而有效的办法就是反复点题,渲染并突出文题。用作点题的话语可以设计五六处分别出现在段首,中间和文末,以便步步勾联,彼此当照应,浑然一体,构成最优化组合。
四、扣题方法
扣题方法一:字面重复扣题法
在行文过程中,在某些段落或每个段落的开头或结尾,字面相同的词句重复出现,醒目扣题,反复扣题,从而达到突出中心的目的。
1.巧用表达方式(描写、抒情、议论等。)
例:《故乡的榕树》
(开头)我怀念从故乡的后山流下来、流过榕树旁的清澈的小溪,溪水中的彩色的鹅卵石,至溪畔洗衣和汲水的少女,在水面嘎嘎嘎地追逐欢笑的鸭子;我怀念榕树下洁白的石桥,桥头兀立的刻字的石碑,桥栏上被人抚摸光滑了的小石狮子。那汩汩的溪水流走了我童年的岁月,那古老的石桥镌刻着我深深的记忆,记忆里的故事有榕树的叶子一样多……
2.巧用修辞(比喻、排比、设问、引用、对比等)
例:(2006年全国卷Ⅱ满分作文《人不读书为哪般》)
古人云“书似青山常乱叠,灯如红豆最相思”写得是沉醉灯影书香的境界;今人也说“给我一本好书,一杯清茶,一壁炉火,吾愿足矣”,表达的是对书的情有独钟;法国女作家玛格丽特还说:“只愿我走到香丘尽处的那一天,有人放几本耐看的书在我的棺材里,就是下地狱也没什么了不起”。可见书是她的伴侣。古今中外,像这样的书迷、书虫真可谓数不胜数,可目前中国读书的人为何越来越少呢?
3.巧用小标题
4.巧用题记
扣题方法二——浓墨重彩扣题法
避免前文扣题不足的缺失,在结尾一段或几段文字扣题,以强大的视觉冲击力,以多方面反复强调的力度,实现最大限度的扣题效果。
例:(2006全国一满分卷)《别让雨下进灵魂里》
(中间段)因为做自己,舒婷选择了橡树旁一株木棉式的爱情。
因为做自己,顾城选择了用自己黑色的瞳来寻找光明。
因为做自己,他们寻得了生命发芽的机会。
因为做自己,而没有让雨淋湿自己真正的灵魂。
课堂练习:
2013年湖南省湘潭市中考作文题目:____的梦想
(六)父亲的信
①父亲来信了,内容非常简单:“慧:你已经离家归队多日,也没有写信说你平安到达,你妈非常担心。每次归队后都应先写信。父。”
②于是,一种深深的愧疚慢慢弥散在心头。
③到远离家乡的辽北当兵,有了写家书的必要。但现在老了点,当军官了,潜意识中总认为与做农民的父亲无话可说,而所谓家书其实只是例行公事地报报平安而已。父亲却认真得很,不但对我每次报平安的信仔细答复,隔一段时间,还会主动给我写信。父亲的信很短,从没有超过一页纸,有时常常是三五句话,无非是告诉我家中一切都好,要学会自己照顾自己等等。
④父亲的信又是随意和马虎的,有时写信的纸好像是随手捡来的,正面还有无关的字迹,后面才载有殷殷的嘱托。而且家里好像也没有一支真正能用的笔了,父亲能找到什么样的就用什么样的,所以给我的信中常常有各色笔迹。我曾提醒父亲不要用红笔写信,但父亲“顽固”依旧。战友读到家书的时候,往往都是激动异常,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而我读父亲的信却没有这种感觉。父亲像在无意中写了这些信,从信中我读不到家的温馨,也读不出家里人是否对我有想念之意。我总能平静地读父亲的来信,像读一些与我无关的语句,然后收起来,留意一下这是父亲的第几封信。
⑤探家的时候,我开玩笑般对母亲提起父亲的信,想让母亲告诉父亲,如果没事就不必经常写信了。在我看来,父亲那些没有多少意义的信是不值那几角邮资的。而母亲的回答却出乎我的预料:“你爸写这些都成习惯了,到时候如果不给你写信,他就觉得像把你丢了一样。”像把我丢了一样?我一时怔在那里,一种不可名状的东西在心中升起。
⑥偶然翻着父亲专用的那个抽屉,意外地发现一沓信封,每个信封都贴好了邮票,而且都写上了我的名字。我随手把信封一字排开,形成了一条长长的线。此时此刻,我不由泪流满面:我已是高空中的风筝,或许永远没有回归的那一天;而父亲却在用信拉起一根长长的线,以便知道他的孩子在何处飞翔啊!
⑦到部队后,我也买了许多信封,写上了父亲的名字。我知道我也会经常给父亲写信的,告诉他我在部队一切都好。
1、作者在第二自然段里说“于是,一种深深的愧疚慢慢弥散在心头”,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第三、四段,请你从原文中找出最典型的四个词,概括作者笔下父亲写信的特点,写在下面的横线上。①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
3、第四段中作者说读父亲信的感觉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引用原文)。
第四段作者认为父亲的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六段中“我随手把信封一字排开,形成了一条长长的线”,这个句子用什么比喻什么?比喻的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谈谈对第六段中画线句子含义的理解。
6.作品以____________________为线索组织材料,时间顺序和空间顺序结合着进行记叙,写由对父亲写信的_______________到_________________,最后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1、因为读了父亲的信,知道老人在为自己担心,认识到自己对老人缺乏理解和关心,深深感到对不起老人。
2、认真 主动 随意 马虎
3、“父亲像在无意中写了这些信,从信中我读不到家的温馨,也读不出家里人是否对我有想念之意。我总能平静第读父亲的来信,像读一些与我无关的语句”;是没有意义的,是不值那几角钱的邮资的。
4、用“一条长长的线”比喻“一字排开”的信封。生动形象地写出信封数量很多,对后文的抒情起到垫衬作用。
5、要点:①采用了生动的比喻,形象地、满含深情地描写了自己看了信封后,对朴实而真挚的父爱彻悟了。②抒发了对老人的感念之情。
6、父亲的信 不理解 理解 自己决不辜负老人的亲情,也要多写平安家信
第五篇:作文点题方法
作文切合题意的基本要求
1、实扣:作文内容与作文题所提供话题或材料要有实质的本质的联系和契合,而不是貌合神离。
2、明扣:作文内容与作文题所提供话题或材料要有明显的相似语句。
3、全扣:作文的标题、开头、主体段落、结尾等处处都要体现作文题的命题意图。作文扣题方法 1——字面重复点题法
在行文过程中,在某些段落或每个段落的开头或结尾,用字面相同的句子重复标题或者中心,反复点题,从而达到突出中心的目的。这样做可以使文章中心从思维深处浮现于视觉表面,作者更便于进扣中心作文,读者容易把握,对评卷者的视觉和心理都产生强大冲击。2——似曾相识点题法
在行文过程中,似曾相识的词语、句子反复出现,不变的是基调,变化的是细节,不断强化主题,又在变化中给人丰富生动的感受。表现在形式上,在作文的多处反复点题,点题的形式每次都有变化,避免了字面重复点题法的生硬,变刻意点题为自然点题,显得机智圆熟。3——浓墨重彩点题法
避免前文点题不足的缺失,在结尾一段或几段文字点题,以强大的视觉冲击力,以多方面反复强调的力度,实现最大限度的扣题效果。议论文中如何注重扣题、现题、点题:
写作议论文,其观点在作文中要做到从头至尾保持一致。因此,扣题、现题和点题便成为一种具有实效性的写作技巧。
扣题是指作文的第一自然段要注意紧扣标题展开。现题的“现”是呈现、若隐若现的意思。
点题则是指作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要与标题呼应。
广东高考命题作文《不要轻易说“不”》
也许,生活中我们需要说“不”的时候很多,就如在强权面前,在不属于自己的金钱利益面前,我们要学会说“不”。但是,如果我们一味地说“不”,则会得不偿失,变成一个不折不扣的懦夫。请问,这样的人生有何意义?因此,在某些时候,我们不要轻易说“不”。
在真诚的感情世界中,我们不要轻易说“不”。接受别人善意的付出,我们应该心怀感激。但是,潜意识里我们常常做出相反的行为,对他们说“不”,也许算不上是恩将仇报,但对彼此的伤害与破坏,却具有同等的威力。究其原因,只是因为怕自己报答不起,因而想方设法去贬低它的价值,不接受它。殊不知,跟他们说“不”,其实就是在否定自己存在的价值,看不起自己,逼自己做独行侠,不拥有别人的什么,也不用牵挂什么,但这样的生活会快乐、多彩吗?答案是否定的。既然这样,何必说“不”呢?倒不如欣然接受,享受这真诚的情感。所以,当别人向你伸出真诚之手时,请不要轻易说“不”。在生活的困难挫折面前,我们不要轻易说“不”。生活中难免风风雨雨,不经风雨,怎见彩虹?风雨洗礼后,人才能变得更坚强。被称为“湖南张海迪”的李丽一生多灾多难,但她从不向困难低头,从不对挫折说“我不行”,她捧着不轻易说“不”的信念,与坚强携手同进,身体被命运抛弃,心灵却唱出强者之歌。五年时间,温暖八万个冰冷的心灵,接受、回报、延伸,她用轮椅为爱心划出最美的轨迹。因为不轻易说“不”,她摆脱了心灵的阴影;因为不轻易说“不”,她冲出了困难的重围;因为不轻易说“不”,她成就了人生的辉煌。(举例)所以,当遇到困难和挫折时,请不要轻易说“不”。(分析论证)在需要对人民负责的时候,我们不要轻易说2006年11月14日,一个令人铭记的日子,一位英雄陨落了。他就是军人李剑英。为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他放弃了跳伞逃生的机会,本着对人民负责的信条,他宁愿牺牲自己!在需要对人民负责的危急关头,他没有说“不”,而是无怨无悔地选择迫降,牺牲自我,成就了辉煌。李剑英同志为我们谱写了人民军队爱人民的优秀赞歌,(举例)同时也告诉我们,在需要对人民负责的时候,不要轻易说“不”。(分析论证)
有时候,“不”字千金,但有时候,“不”字让我们的人生没有价值;有时候,说“不”可以成就自己,但有时候,却可以毁灭自己;有时候,我们可以说。
(文章的第一自然段结句扣题,中间三个自然段的开头分别呈现出分论点,结尾点题,这样一篇规范且优秀的议论文,得满分当然是理所当然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