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快资源整合实施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陕煤资整发(2008)1号

时间:2019-05-14 04:34:0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加快资源整合实施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陕煤资整发(2008)1号》,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加快资源整合实施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陕煤资整发(2008)1号》。

第一篇:关于加快资源整合实施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陕煤资整发(2008)1号

陕煤资整发„2008‟1号

陕西省煤炭资源整合工作领导小组

关于加快煤炭资源整合实施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

各设区市人民政府,省煤炭资源整合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安全监管总局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做煤矿整顿关闭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7‟82号)精神和省政府批准的各市煤炭资源整合方案,我省纳入煤炭资源整合的矿井480多处。国务院安委会要求,煤炭资源整合矿井3月底前要划定采矿范围,规范进入整合改造程序。为了加快工作步伐,减小报批环节对煤炭资源整合工作的影

响,防止诱发安全生产事故,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加快开工前相关工作的进度。煤炭资源整合矿井要同时抓好企业注册、有关技术文件的编制和报批等前期工作,特别是矿井开采范围划定工作,直接影响开采设计、安全设施设计等设计文件的委托、报审和项目开工,是煤炭资源整合工作的初始环节。市县政府和相关部门要及时协调解决工作中的问题,加快工作步伐和进度。

二、开采设计实行分级审批。为了防止开采设计审批对煤炭资源整合工作的影响,开采设计实行分级审批。设计能力在30万吨(含30万吨)以上的矿井的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开采设计等由省煤炭资源整合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联合审批。设计能力在30万吨以下的矿井的开采设计,由市煤炭资源整合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审批。各市政府和煤炭资源整合工作领导小组要积极组织开展有关技术文件的联合审批工作。

各级煤炭资源整合办公室、煤炭、煤矿安全监察、国土资源、环保部门对上报的设计(评价)文件应在10日内办结批复。

整合矿井必须严格按批准的设计方案施工。因自然因素需变更设计方案时,需征得原设计审批部门同意。牵扯井筒、大巷、采煤方法、提升、运输、排水系统和“一通三防”安

全措施等重大变更的项目,还应经省煤炭科学研究所组织专家论证。

三、加强技术方案的专家评审工作。为了加强煤炭资源整合矿井设计方案的技术评审把关工作,保证设计方案科学合理性,省煤炭资源整合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委托省煤炭科学研究所牵头,组织省内煤炭设计、高校、科研和管理方面的专家组成专家组,统一对矿井资源整合技术方案进行评审论证。省、市对矿井煤炭资源整合技术方案批复前,必须有省煤炭科学研究所出具的专家论证意见。

四、积极采用先进适用技术。资源整合矿井技术方案要认真执行设计规范,提高办矿标准,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矿井能力要坚持“能大则大”原则,省政府批复的整合矿井的能力不能变小。要采用壁式采煤方法,高瓦斯矿井必须布置专用回风井。巷道应推广使用锚杆、锚喷、锚网、锚索、砌碹或金属支架支护;采煤工作面应采用单体液压支柱、悬移顶梁液压支架或综采液压支架支护,禁止采用木支护和金属摩擦支柱支护。有条件的要积极采用机械化采煤和运输技术。“两堂一舍”和矿区环境绿化必须有详细设计,和主体工程“三同时”。

五、严格投产验收工作。资源整合矿井的生产系统、安全设施和环保等验收工作,按“谁审批,谁验收”的原则执

行。各市政府和煤炭资源整合工作领导小组要积极组织开展联合验收工作。

六、加强整合矿井的管理工作。资源整合矿井的安全监管工作,按矿井隶属关系由煤炭管理部门负责。项目开工要经负有安全监管责任的部门同意。要落实县级政府向资源整合矿井派驻安监员工作,建立巡回检查制度,严防未经同意开工建设和边建设边生产。各级煤炭资源整合办公室要建立报表和信息调度制度,督促企业加快工作步伐。

七、此文未尽事宜按《煤炭资源整合实施阶段工作安排意见》(陕煤资整发[2007]1号)等文件执行,陕煤资整发

[2007]1号文件与本文相低触之处,以此文为准。

(代章)

二○○八年三月四日

主题词:能源 煤炭资源整合△事项通知抄送:省政府

陕西省煤炭资源整合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2008年3月4日印发

共印:30份

第二篇:关于“三旧”改造实施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粤国土资试点发〔2011〕199号

关于“三旧”改造实施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

粤国土资试点发〔2011〕199号

发布时间:2011-11-24

各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顺德区人民政府:

自《关于推进“三旧”改造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若干意见》(粤府〔2009〕78号)(以下简称粤府〔2009〕78号文)、《转发省国土资源厅关于“三旧”改造工作实施意见(试行)的通知》(以下简称粤府办〔2009〕122号文)印发以来,全省各地积极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部署,规范有序推进“三旧”改造工作,并取得明显成效。与此同时,各地也反映在推进“三旧”改造过程中遇到了一些新的情况和问题,为切实解决推进过程中所遇到的新情况和问题,规范和加快推进“三旧”改造工作,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就“三旧”改造实施工作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建立“三旧”改造地块标图建库动态调整机制

“三旧”改造地块标图建库是落实“封闭运行,结果可控”要求,确保“三旧”改造工作规范推进的重要举措。各地可根据用地调查及规划调整等变化,合理调整“三旧”改造范围与改造地块数据库,并严格按照《关于建立“三旧”改造地块标图建库动态调整机制的通知》(粤国土资试点发〔2011〕175号)的要求,实施“三旧”改造地块标图建库调整工作。

二、加强对“三旧”改造规划实施的指导

各地要按粤府办〔2009〕122号文要求,加快完成“三旧”改造规划的编制、审批和备案工作。同时,以半年为周期,根据“三旧”改造地块

数据库的动态增减调整,相应调整“三旧”改造专项规划,经市政府批准后报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国土资源厅备案,实施计划也应建立常态申报和动态调校机制。

各地应根据《城乡规划法》及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印发《关于加强“三旧”改造规划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的通知(粤建规函〔2011〕304号)(以下简称“指导意见”)要求,优化与“三旧”改造相关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调整、审批程序,通过召开城市规划委员会专题会议,集中审议“三旧”改造地块所在区域的控制性详细规划、“三旧”改造单元规划、规划设计条件等,切实提高规划审批效率。

对尚未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三旧”用地,各地要结合“三旧”改造专项规划和城乡发展需要,加快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确保2012年底前实现“三旧”改造用地范围内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全覆盖。对改造条件成熟、改造需求迫切的重点项目涉及的“三旧”用地,可按“指导意见”要求采取编制“三旧”改造单元规划的做法,按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法定程序批准后,作为“三旧”改造方案的规划设计条件依据。对已有经审批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三旧”改造用地,符合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优先抓紧实施改造;对不突破控制性详细规划强制性内容的,可由各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依相关程序调整控制性详细规划,加快推进项目实施改造;对不符合控制性详细规划且突破强制性内容的,应按法定程序调整控制性详细规划,尽快列入计划改造。对已编制但未经法定程序确定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三旧”改造用地,应加快推进该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审批工作。

三、规范“三旧”改造实施具体操作办法

(一)查清“三旧”改造涉及土地、房屋现状。各地应对“三旧”改造涉及土地、房屋详细调查,逐宗查清使用人及使用现状,造册汇总,并经公示无异议,由市、县人民政府盖章确认后,可作为该项目完善用地手续报批时使用现状证明材料。对有合法权属来源证明文件的土地、房屋,应及时依法办理确权登记、补偿;对无合法权属来源证明文件的土地、房屋以及超过法定面积标准使用的土地或两宅以上(含两宅)占用的土地,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结合当地实际,区分不同情况如用地发生时间等,制订合理的补偿办法,确保和谐改造。

(二)明确历史用地发生时间认定依据。对无合法手续且已使用的建设用地,用地发生时间由市、县人民政府根据当地实际,依据土地利用现状图、工商登记证明、房屋租赁协议、土地房屋违法处罚凭证、航空影像图、卫片等相关证据,统一规范和严格执行用地发生时间认定标准,确保其真实性。

(三)合理确定“三旧”改造项目用地出让面积。按照“封闭运行,结果可控”及先行先试、有利于推进改造的原则,符合“三旧”改造政策并已纳入标图建库范围的 “三旧”改造项目可根据“三旧”改造专项规划、改造方案、改造资金筹措等合理确定改造项目用地出让面积,避免出现圈地和闲置。

(四)统筹平衡“三旧”改造项目间的利益。各地要重视处理好‘三旧’改造与保护利用的关系,特别是要重视做好有历史价值建筑区域和历史文物的保护利用。应根据“三旧”改造专项规划、统筹平衡各类改

造项目的利益,促进各类改造项目有效实施。对提供公共服务设施、市政基础设施等公益设施,或提供城市公共空间、保障性住房、历史文物保护的“三旧”改造项目,各级政府可从土地出让金中安排相应的项目资金予以扶持,或采取容积率奖励和异地补偿等多种方式,实现“三旧”改造项目间的利益平衡,统筹推进“三旧”改造工作。

(五)合理处置“三旧”改造个案中的“三地”超标问题。“三旧”改造项目涉及的边角地、夹心地、插花地面积大于3亩或累计面积超过改造项目用地面积10%,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规划的,可由市、县人民政府将项目改造方案连同相关说明(包括超标“三地”一并纳入改造项目的必要性、社会经济预期效益等)一并报省人民政府根据个案处理原则进行审批,纳入“三旧”改造范围,享受“三旧”改造有关“三地”的政策。

(六)依法完善涉及占用国有农用地的“三旧”改造用地手续。“三旧”改造用地属占用国有农用地没有合法用地手续且已使用的历史用地,完善手续可参照粤府〔2009〕78号文十七条执行,无需办理征收手续。

(七)细化完善集体土地历史用地手续政策。各地可参照粤府办〔2009〕122号文中完善征收手续的历史用地报批程序和材料要求,制订本市市级权限内“三旧”改造完善集体土地历史用地手续的具体操作办法。

四、优化工作机制,加快“三旧”改造项目用地报批

对市级审批权限内的“三旧”改造项目,市、县人民政府要尽快确定“三旧”项目的改造主体,督促改造主体提交项目改造方案,及时组织

相关部门对项目改造方案采取集中审查和对改造项目前期手续采取并联审批等方式,简化审批流程,缩短审批时间,尽快推动改造项目实施。对“三旧”改造项目涉及完善征收手续的历史用地和申请将旧村庄集体建设用地转为国有建设用地,市、县人民政府要尽快确定“三旧”项目的改造主体,及时组织相关部门制订项目改造方案,并由地级以上市级人民政府或授权市、县“三旧”改造工作机构出具综合意见,按粤府办〔2009〕122号文中相关材料要求一并上报省人民政府。

二O一一年十月十二日

第三篇:关于加快推进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11〕60号)

关于加快推进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的通知

(国土资发〔2011〕60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厅(国土环境资源厅、国土资源局、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财政厅(局)、农业(农牧、农村经济)厅(局、委、办),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国土资源局、财务局、农业局:

为贯彻落实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中发[2010]1号,以下简称中央1号文件)有关要求,切实加快推进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充分认识加快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的重要意义

《土地管理法》实施以来,各地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积极开展土地登记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对推进土地市场建设,维护土地权利人合法权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受当时条件的限制,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总体滞后,有的地区登记发证率还很低,已颁证的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大部分只确权登记到行政村农民集体一级,没有确认到每一个具有所有权的农民集体,这与中央的要求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不相适应。明晰集体土地财产权,加快推进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任务十分紧迫繁重。

(一)加快推进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是维护农民权益、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的现实需要。通过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有效解决农村集体土地权属纠纷,化解农村社会矛盾,依法确认农民土地权利,强化农民特别是全社会的土地物权意识,有助于在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推进过程中,切实维护农民权益。

(二)加快推进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是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用地制度、提高土地管理和利用水平的客观需要。土地确权登记发证的过程,是进一步查清宗地的权属、面积、用途、空间位置,建立土地登记簿的过程,也是摸清土地利用情况的过程,从而改变农村土地管理基础薄弱的状况,夯实管理和改革的基础,确认农民集体、农民与土地长期稳定的产权关系,将农民与土地物权紧密联系起来,可以进一步激发农民保护耕地、节约集约用地的积极性。

(三)加快推进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是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迫切需要。加快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依法确认和保障农民的土地物权,进而通过深化改革,还权赋能,最终形成产权明晰、权能明确、权益保障、流转顺畅、分配合理的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是建设城乡统一的土地市场的前提,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城乡统筹的动力源泉。

二、切实加快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强化成果应用

各地要认真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加快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等确权登记发证工作,力争到2012年底把全国范围内的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证确认到每个具有所有权的集体经济组织,做到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全覆盖。要按照土地总登记模式,集中人员、时间和地点开展工作,坚持依法依规、便民高效、因地制宜、急需优先和全面覆盖的原则,注重解决难点问题。

(一)完善相关政策。认真总结在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方面的经验,围绕地籍调查、土地确权、争议调处、登记发证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深入研究,创新办法,细化和完善加快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的政策。严禁通过土地登记将违法违规用地合法化。

(二)加快地籍调查。地籍调查是土地登记发证的前提,各地要加快地籍调查,严格按照地籍调查有关规程规范的要求,开展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调查工作,查清农村每一宗土地的权属、界址、面积和用途等基本情况。有条件的地方要制作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地籍图,以大比例尺地籍调查为基础,制作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特别是建设用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地籍图。县级以上城镇以及有条件的一般建制镇、村庄,要建立地籍信息系统,将地籍调查成果上图入库,纳入规范化管理,在此基础上,开展土地总登记及初始登记和变更登记。建立地籍成果动态更新机制,以土地登记为切入点,动态更新地籍调查成果资料,保持调查成果的现势性,确保土地登记结果的准确性。

(三)加强争议调处。要及时调处土地权属争议,建立土地权属争议调处信息库,及时掌握集体土地所有权、宅基地使用权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权属争议动态,有效化解争议,为确权创造条件。

(四)规范已有成果。结合全国土地登记规范化和土地权属争议调处检查工作,凡是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证没有确认到具有所有权的农民集体经济组织的,应当确认到具有所有权的农民集体经济组织;已经登记发证的宗地缺失档案资料以及不规范的,尽快补正完善;已经登记的宗地测量精度不够的,及时进行修补测;对于发现登记错误的,及时予以更正。

(五)加强信息化建设。把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同地籍信息化建设结合起来,在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快确权登记发证的同时,一并将地籍档案数字化,实现确权登记发证成果的信息化管理。建设全国土地登记信息动态监管查询系统,逐步实现土地登记资料网上实时更新,动态管理,建立共享机制,全面提高地籍管理水平,大幅度提高地籍工作的社会化服务程度。

(六)强化证书应用。实行凭证管地用地制度。土地权利证书要发放到权利人手中,严禁以统一保管等名义扣留、延缓发放土地权利证书。各地根据当地实际,可以要求凡被征收的农村集体所有土地,在办理征地手续之前,必须完成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在征地拆迁时,要依据农村集体土地所有证和农村集体土地使用证进行补偿;凡是依法进入市场流转的经营性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必须经过确权登记,做到产权明晰、四至清楚、没有纠纷,没有经过确权登记的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一律禁止流转;农用地流转需与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工作做好衔接,确保承包地流转前后的集体所有性质不改变,土地用途不改变,农民土地承包权益不受损害;对新农村建设和农村建设用地整治涉及宅基地调整的,必须以确权登记发证为前提。

充分发挥农村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成果在规划、耕保、利用、执法等国土资源管理各个环节的基础作用。农村集体土地登记发证与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农用地流转、土地征收等各项重点工作挂钩。凡是到2012年底未按时完成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登记发证工作的,农转用、土地征收审批暂停,农村土地整治项目不予立项。

三、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督促落实

(一)加强组织领导。国土资源部会同财政部、农业部成立全国加快推进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国土资源部地籍管理司,由成员单位有关方面负责人、联络员及工作人员组成,具体负责推进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的日常工作。省级人民政府国土资源部门要牵头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负责本地区工作的组织和实施。市(县)政府是农村集体土地登记的法定主体,市(县)成立以政府领导为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国土资源部门承担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负责编制实施方案,分解任务,落实责任,明确进度,定期检查,抓好落实。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应当覆盖到本行政区内全部集体土地。

(二)周密部署安排。各省要抓紧摸清本地区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现状,研究制定具体工作方案,明确工作目标和任务,加强人员培训,落实责任制,加快农村集体土地所

有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等确权登记颁证工作,2012年底基本完成把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证确认到每个具有所有权的农民集体经济组织的任务。

建立全国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进度汇总统计分析和通报制度。请省级领导小组办公室于2011年6月底将本地区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进展情况报办公室,此后按季度定期上报工作进度情况,并逐步建立网上动态上报机制,办公室将采取多种方式加强督促检查。

(三)切实保障经费。相关地方政府要按照中央1号文件要求,统筹安排,将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有关工作经费足额纳入财政预算,保障工作开展。

(四)加强土地登记代理机构队伍建设。借助土地登记代理机构等专业力量,提高确权登记发证的效率和规范化程度。

(五)宣传动员群众。各地要通过报纸、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大力宣传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的重要意义、工作目标和法律政策,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和工作氛围。争取广大农民群众和社会各界的理解支持,充分发挥农村基层组织在登记申报、土地确权、纠纷调处等工作中的重要作用,调动广大农民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国土资源部将适时召开加快推进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现场会,总结、推广、宣传典型经验,为全国提供示范典型。

国土资源部财政部农业部

二〇一一年五月六日

第四篇:国土资源部关于进一步加快宅基地使用权登记发证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8)146号

国土资源部关于进一步加快宅基地使用权登记发证工作的通知

国土资发〔2008〕146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厅(国土环境资源厅、国土资源局、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房屋土地资源管理局):

为深入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依法保护宅基地使用权人的合法权益,加强宅基地管理,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部决定在当前宅基地使用权登记发证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力争在2009年底前,基本完成全国宅基地使用权登记发证工作,做到权属纠纷基本解决,农民合法使用的宅基地全部发证到户。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提高认识,加强宣传

宅基地使用权登记涉及农村千家万户,关系到广大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加快宅基地使用权登记发证工作,是依法保护宅基地使用权人合法权益的重要措施,是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的重要手段,也是集体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和土地统一登记的重要基础和保障。通过开展宅基地使用权登记,可以有效规范农村住宅建设,防止乱占滥用耕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维护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各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要站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保护广大农民群众合法权益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快宅基地使用权登记发证工作的重要意义。采取多种形式,加大宣传和工作力度,争取广大农民群众和社会各界的理解和支持,增强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登记发证工作的紧迫感,集中力量,克服困难,确保宅基地使用权登记发证工作如期完成。

二、认真部署,狠抓落实

宅基地使用权登记工作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各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要积极争取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的重视和支持,切实加强对本地区宅基地使用权登记工作的组织领导,把宅基地使用权登记工作作为当前一项重要工作,认真部署落实。要按照2009年底前基本完成全国宅基地使用权登记工作的要求,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制定工作计划,明确工作目标和任务,层层落实责任制。

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快推进宅基地使用权登记发证工作。有条件的地区应将宅基地使用权的调查纳入到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工作中,查清宅基地的权属、界址和面积,为宅基地使用权登记发证提供地籍调查成果。对宅基地权属存在争议的,要依法、及时进行调处,维护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对新申请宅基地的,当事人在办理宅基地用地审批的同时申请土地登记,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要做到即批即办,在住宅建成并实地检查合格后,报人民政府核发土地权利证书。对已有的宅基地,要充分利用已有宅基地权属来源材料,加快办理登记发证。

要充分发挥宅基地使用权登记结果在国土资源管理中的基础作用。在征地拆迁时,要依据宅基地使用权证书进行补偿。开展集体建设用地流转试点和集体建设用地整理工作,必须首先完成宅基地使用权登记发证工作。

要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增强服务意识,提高工作效率,积极为农民群众办理登记提供热情周到的服务。要充分发挥乡镇基层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在宅基地使用权登记中的服务和保障作用,有条件的地区,可在乡镇国土资源管理所设立专门的收件窗口,方便农民群众申请办理宅基地使用权登

记。要将宅基地使用权证书发放到农户手中,严禁以统一保管等各种名义扣留、延缓发放土地权利证书。要结合土地登记规范化建设,加强宅基地使用权登记发证资料的管理,保证宅基地使用权登记资料的全面、完整和规范。要严格执行宅基地使用权登记收费标准,不得通过宅基地使用权登记收费增加农民的经济负担。

请各省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于2008年底前将本地区宅基地使用权登记发证工作的部署和开展情况报部。部将组织人员对各地宅基地使用权登记发证情况进行检查。宅基地使用权登记发证完成情况将作为国土资源管理特别是地籍管理考核的一项重要依据。

三、明确政策,依法登记

各地应严格依照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切实解决宅基地使用权登记发证工作中存在的政策问题,严把宅基地使用权登记关口。

(一)严格落实农村村民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的法律规定。除继承外,农村村民一户申请第二宗宅基地使用权登记的,不予受理。

(二)严格执行城镇居民不能在农村购买和违法建造住宅的规定。对城镇居民在农村购买和违法建造住宅申请宅基地使用权登记的,不予受理。

(三)严格执行宅基地面积标准。宅基地面积不得超过省(区、市)规定的标准,对宅基地超占面积的,在办理登记时按下列情况处理:

1.1982年《村镇建房用地管理条例》实施前,农村村民建房占用的宅基地,在《村镇建房用地管理条例》实施后至今未扩大用地面积的,可以按现有实际使用面积进行登记。

2.1982年《村镇建房用地管理条例》实施起至198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时止,农村村民建房占用的宅基地,超过当地规定的面积标准的,超过部分按当时国家和地方有关规定处理后,可以按实际使用面积进行登记。

3.198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后,农村村民建房占用的宅基地,超过当地规定的面积标准的,按照实际批准面积进行登记。其面积超过各地规定标准的,可在土地登记簿和土地权利证书记事栏内注明超过标准的面积,待以后分户建房或现有房屋拆迁、改建、翻建、政府依法实施规划重新建设时,按有关规定作出处理,并按照各地规定的面积标准重新进行登记。

国土资源部

二○○八年七月八日

第五篇:浙江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进一步规范非煤矿山安全生产许可证有关事项工作程序的通知

浙江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进一步规范非煤矿山安全生产许可证有关事项

工作程序的通知

发布时间: 2007-08-07 15:47 发布单位: 矿山处

浙安监管矿〔2007〕158号

各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非煤矿山安全生产许可证制度实施以来,各级安全生产监管部门按照许可证申办条件和要求,严格把关,积极做好许可证申办资料和矿山现场的审查工作,促进了全省非煤矿山安全生产许可证制度的顺利实施。为进一步规范非煤矿山《安全生产许可证》管理工作,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安全生产许可证》有效期内的重新申办

由于矿山安全生产许可主体发生变化后,《采矿许可证》和《安全生产许可证》有效期不统一,在《安全生产许可证》有效期内因矿山有偿转让、重新拍卖等原因,导致矿山业主、采矿许可范围、开采规模和工艺发生变化的,须按以下要求重新申办《安全生产许可证》。

(一)新的矿山业主取得采矿许可后,矿山开采规模(不超过原设计能力30%)、工艺基本没有变化的,在申办《安全生产许可证》时,可由业主单位提供按原设计或开采方案组织生产的承诺,并由原设计或开采方案编制单位出具该矿安全生产设备、设施等安全条件与原设计或开采方案基本一致的有关证明文件;由原安全评价编制单位出具安全生产条件能确保安全生产的证明文件,并经市级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审核后,可不另行提供“三同时”实施证明文件。

(二)新的矿山业主取得采矿许可后,矿山生产规模(变化超过原设计能力30%)、或开采工艺等安全安全生产条件发生重大变化的,其建设项目安全设施应按规定提供“三同时”实施证明文件,并依照《安全生产许可证》办理程序和要求,提供相关文件资料。

二、《安全生产许可证》的变更

在《安全生产许可证》有效期内,矿山开采主体未变,而矿山企业因法人代表、企业名称变化和许可范围有调整,(生产规模不超过原设计能力30%)须申请办理《安全生产许可证》变更手续。生产规模调整超过原设计能力30%或易地建矿和矿山开采主体发生变化的,不办理变更手续,由矿山业主重新申办《安全生产许可证》。变更手续按如下要求办理:

(一)申报材料:

1.《金属与非金属矿山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变更申请书》;

2.《矿山企业延期(变更)审批表》(见附件);

3.变更前、后的工商营业执照、采矿许可证复印件;

4.变更法人代表的,应提供法人代表考核合格证明材料;

5.有新建、改建、扩建项目的,还应当提交项目通过竣工验收的批文。

(二)办理程序:

1.申请

(1)申报企业按上述要求准备申报材料;

(2)申报企业应当在工商营业执照、采矿许可证变更手续办理完毕后10个工作日内,送县(市、区)和市级安全监管部门审核并出具审核意见。

(3)企业或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将企业的申报资料连同当地安全生产监管部门签署的审核意见一并送省安全生产监管局办事大厅。

2.受理

由省安全生产监管局办事大厅窗口工作人员审查申报材料的合法性、有效性、完整性和真实性,当场开具“补正、受理或不予受理”的通知书。

3.审查颁证

对于已受理的,省安全生产监管局将对矿山企业提交的有关资料进行审查,提出审查意见。并在受理申请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作出是否同意变更安全生产许可证的决定。对同意变更安全生产许可证的企业名单,在作出决定后的10个工作日内,在省安全生产监管局网站上予以公布。凭受理单和原《安全生产许可

证》正、副本,领取《安全生产许可证》。不合格的,予以书面通知。

三、《安全生产许可证》的延期

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的矿山企业(含工程建设所需矿山)应当于《安全生产许可证》有效期满前3个月提出《安全生产许可证》延续申请。在《安全生产许可证》有效期内未提出延期申请的,到期后注销原《安全生产许可证》。需重新领证的,按新办矿山程序申办《安全生产许可证》。在办理《安全生产许可证》延续手续期间有《安全生产许可证》更事项的,可将延续、变更事项一并办理。非煤矿山《安全生产许可证》延期事项的程序和要求如下:

(一)申报材料

1.《金属与非金属矿山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申请书》、《矿山企业延期(变更)审批表》及核发《安全生产许可证》所需材料(同《安全生产许可证》的核发事项内的所需材料);

2.符合《非煤矿矿山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第二十二条直接办理延期手续条件或取得国家安全生产监管总局、省安全生产监管局核发安全生产标准化企业称号的,应填报《金属与非金属矿山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延期申请书》,并提交《申请安全生产许可证直接延期的报告》,载明申请直接延期的理由。

3.矿山设计批准文件复印件。

(二)办理程序

1.申请

(1)企业在《安全生产许可证》有效期截止前3个月,将按上述要求准备的材料送县(市、区)和市级安全监管部门审核并出具审核意见。

(2)由企业或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将企业的申报资料连同当地安全生产监管部门签署的审核意见一并送省安全生产监管局办事大厅。

2.受理

由省安全生产监管局办事大厅窗口工作人员审查申报材料的合法性、有效性、完整性和真实性,当场开具“补正、受理或不予受理”的通知书。

3.审查颁证

(1)对于已受理的,省安全生产监管局将组织或委托省安全生产协会、市安全生产监管局组成审查组,对矿山企业提交的有关资料、现场安全状况等一并进行审查,提出审查意见。

(2)省安全生产监管局对审查组提出的审查意见进行审核。

省安全生产监管局在受理申请之日起45个工作日内作出是否同意延续《安全生产许可证》的决定。对同意延续矿山《安全生产许可证》的,在作出决定后的10个工作日内,在省安全生产监管局网站上予以公布。凭受理单和原《安全生产许可证》正、副本,领取《安全生产许可证》。不合格的,予以书面通知。

四、其它事项

(一)非煤矿山工程建设期的延期

经批准的矿山工程建设期原则上不得办理延期手续,如遇特殊情况,允许适当延期。年开采50万吨以下的露天矿委托市安全生产监管局进行审查,报省安全生产监管局备案;其它企业需审批延期事项的,须经当地安全生产监管部门签署意见,报省安全生产监管局审批。

(二)《安全生产许可证》的注销

对安全生产许可主体发生变化或因资源枯竭等原因停止开采和因违法违规被吊销采矿许可证的矿山,当地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应及时收缴其《安全生产许可证》,并提请我局办理《安全生产许可证》注销手续。

附件:矿山企业延期、变更审批表

二○○七年八月三日

下载关于加快资源整合实施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陕煤资整发(2008)1号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加快资源整合实施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陕煤资整发(2008)1号.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