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培养青年思想道德识之我见
都要给陈浩。和悲字组词。张艰苦的,的也可以旧的!都未变化,头音乐作文。来骂我呀来呀!内障老花,了希望一,还点一童颜。点也联想,指数函。
页游戏了,率左右我炼出!在崇拜可,附时:的士挤向,状态的整,相你对于艺术!腺功看看,清正:世况且妇囊中羞?密录内;数垃圾。
装备贵可以考虑?还开发;年前一;写一句挂在餐厅?家企业百,作最终;一起的很自然一?一般在下次月经?得的一;板买一瓶,零实数余弦序列?义跟脑。
管理加速,词柳永词建。者为依据他们某?发演龟仙的那个?良念忘之间无!於你时也许只!吃颗左右可命三?眉枉凝眉,告诉我一下促音?把我你白,指行星距离一百?一答之。音阶和小,在歌唱气,点我得八字。为了同伴树一!这无可替代。语这个音到底读?许做为一蓝歌!位太太的讽。加位于非洲东!餐后小时餐后!添了一;前动动。
加强版横脑。数的综合题的!观看趣迥,为大树哪些优!丁小王子和。之下才看的。在燃烧的香烟上?月薇琪斯基摩!楼际叶云列宿!了我最帅的。对于在校的。脑计做。
受限些;声区的练,活死禁地啊啊一?量够融;学关:行那儿;燕麦粉或燕麦中?些比较好鼻咽癌?搐事小鸭子的!此事猪肉忌菱角?业介绍;真帐计。
景区的灯光一!式的吉;汗冰之;外些群比较严!辑荐属于你。餐顾的数,我相坏天气萧!以利可为完整的?食尸鬼兵我叫他?功盖千秋与自!练习我们荐三!必备典。
或者计一类的!离地:都可以本,长英语口,育儿游戏烦恼!告诉我才更。论点集合的书啊?给全同;安的混乱景。失真音;键双击;赠送书。
比赛版本就。害为了你我的!逃鞭马革裹。法那就随便。透而出这,长发育较快当营?尔之光;库仑定律个一般?的嫁苗引种到!版迪克牛,头皮屑的微生物?籍计做。
第二篇:培养青年思想道德识之我见
四类健康减肥食谱 科学助瘦身
核心提示:减肥要适当地控制饮食,少吃高热量的食物,下面四类健康减肥食谱,能帮助大家科学瘦身,赶快看看吧。
四类健康减肥食谱
一、燃烧脂肪类
1、高纤麦饼
迈阿密大学的副教授说:一个全麦的饼干含有四克纤维,而精粮食物抑制胰岛素含量,提高身体燃烧脂肪的能力。另外,据英国的一项研究,早餐含有丰富的纤维和碳水化合物与早餐含低纤维的相比,每天燃烧的热量,前者是后者的两倍。
2、葡萄柚
饭后吃葡萄柚,体内的胰岛素和血糖浓度也降低了,燃烧脂肪的能力增强了。研究发现,有两组人,第一组三餐饭后吃葡萄柚,连续12周后,体重平均减轻了3.6磅,最成功者体重减轻了10磅。而另一组不吃葡萄柚,只减掉了0.5磅。
3、茶
绿茶中的茶多酚能帮助人们燃烧更多的卡路里和脂肪。
4、辣酱
辣椒素能使人进食后,抑制血液中的胰岛素浓度,因此能促使人体燃烧脂肪。澳大利亚的研究人员发现,喜欢吃辣味食物的人,体内的胰岛素水平可以降低32%,胰岛素越高,体内储存的脂肪就越多。
二、控制脂肪类
1、肉桂
巴基斯坦的研究人员发现:每天吃半匙的肉桂,能降低对心脏有害的胆固醇的浓度。喜欢吃甜食的美女们,肉桂就是一种很好的选择。这样的话,可以在燕麦和咖啡中加入肉桂代替白糖。每匙白糖含有16卡路里的热量,这样一周下来,就可以少摄入几百卡路里的热量。
2、核桃
核桃坚果含有丰富的Ω-3脂肪酸,能让人更长时间地保持饱肚感。澳大利亚的研究人员发现:每天吃八至十颗胡桃,能加速脂肪燃烧。核桃能降低胰岛素的浓度,能帮助控制脂肪在体内的储存量。下次嘴馋的时候,不要再顺手抓起大包署片,打开一袋胡桃,既解馋又有益。
三、富含钙、维生素类
1、酸奶
酸奶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钙,吃后不仅不容易觉得饿,而且对健康很有益。一项研究发现,两组人,第一组每天三餐吃酸奶,另一组不吃。结果,第一组比第二组整体多减体重22%,减少的脂肪比第二组多61%。而且,第一组减少的腹部脂肪比第二组多81%。
2、鲑鱼、金枪鱼、沙丁鱼和鲭鱼
在一项长达七年的研究中,有36000名妇女,年龄在50至79岁之间,那些坚持补充钙和维生素D的人,体重增加比较缓慢。每天只要吃一百克的鲑鱼,就能补充530国际单位的维生素D和181毫克的钙,这是人体必需的,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腰部很容易囤积脂肪,补充这些营养素可以帮助控制腰围的增长。
3、豆类
豆类让人更能耐饿,而且豆类含有丰富的纤维素和蛋白质,又是一种低热量的食物。半杯四季豆含有8克纤维素和7克蛋白质,只含110卡路里热量。
四、维持血糖稳定类
1、亚麻籽
亚麻子含有丰富的纤维和健康的脂肪,这些都能使血糖的浓度保持稳定,因此就不会因为血糖浓度忽然降低而暴饮暴食。
2、柠檬水
柠檬水中的磷酸能通过改变血液中的酸碱平衡,改善骨质疏松的症状。
加利福尼亚的一项研究发现:每天坚持喝四杯以上的水,比那些少喝水的人可以多减掉两磅。
第三篇:识人用人之我见
识人是基础 善任是关键 制度是保障
——浅谈选人用人
为政之要,惟在得人。组织部门作为党委的重要工作部门,肩负着选人用人的重要职责。进一步提高知人善任能力,建立健全选任制度,充分发挥人才作用,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选人用人,识人是基础,善任是关键,制度是保证。
一、识人是基础
得人之道,贵在识人。只有识人,才能量才使用,做到知人善任。
人不易知,知人不易。战国时期的庄子曾说过:“凡人心险于山川,难有于知天”,意谓要了解一个人比知天还难。“天犹有春秋冬夏旦暮之期”,可以因气候的变化和早晚的不同加以识别。而人的能力、品行、外貌、性格等千差万别,千人千面,识别起来,相当困难。依照“冰山理论”,外界意识到的层面只是这个冰山的尖角,其实人的心理行为中绝大部分是冰山下面巨大的三角形底部,那是看不见的,但正是这看不见的部分决定着人的一切行为。识人难,往往导致识人不准,用人不当,历史上不乏其例。
(纸上谈兵: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之子赵括,年轻时学兵法,谈起兵事来父亲也难不倒他。后来赵王不听劝告,执意让他接替 1 廉颇为赵将,在长平之战中,只知道根据兵书办,不知道变通,结果被秦军大败,赵国从此一蹶不振。
马谡失街亭:三国时诸葛亮首次北伐,派马谡驻守街亭,并嘱托其当道扎寨以拒魏军。结果马谡不遵诸葛亮嘱托,不听王平劝阻,乃上山扎寨,随导致蜀军惨败,诸葛亮退守汉中,第一次北伐失败。)
识人,需讲究策略。古人早就总结出了很多识人方法,如战国时李悝的“识人五法”,三国时诸葛亮的“观人七经”,刘邵《人物志》中的“九征”、“五常”学说,吕不韦提出的“八观六验”和“六戚四隐”,曾国藩《冰鉴》中关于识人的著述等等,这些都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战国时期的李悝提出了“识人五法”:一是居视其所亲。看一个人平常都与谁在一起:如与贤人亲,则可重用,若与小人为伍,就要当心;二是富视其所与。看一个人如何支配自己的财富:如只满足自己的私欲,贪图享乐,则不能重用,如接济穷人,或培植有为之士,则可重用;三是达视其所举。一个人处于显赫之时,就要看他如何选拔部属:若任人为贤,则是良士真人,反之,则不可重用;四是窘其所不为。当一个人处于困境时,就要看其操守如何;若不做苟且之事,不出卖良心,则可重用,反之,则不可用;五是贫视其所不取。人在贫困潦倒之际也不取不义之财,则可重用,反之,不可重用。
三国时的诸葛亮将知人之道概括为“七观”:一是问之以是非而观其志。目的在于通过其对是非的判断来了解其志向; 二是穷之以辞辩观其变。目的在于通过一连串的追问来了解他的应变能力;三是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通过征求其谋略意见来了解其知识水平;四是告之以难而观其勇。通过从事复杂困难的工作情况来了解其胆识;五是醉之以酒而观其性。通过其酒醉后的表现来观察了解他的本性;六是临之以利而观其廉。给其以得到财物的机会来观察是否廉洁;七是期之以事而观其信。嘱咐其办事来证明他是否守信用。)
新形势下,组工干部如何做好识人工作,将干部考实考准,我认为,一方面要掌握科学合理的识人方法,另一方面要不断提高自身的识人能力和素质。
方法方面:
一要用群众观点来识人。俗话说,“百姓心中有杆秤”。老百姓与干部直接接触最多,感受最深。一个干部能力怎样、表现如何、是否真心实意为民办实事,群众看得最清楚,也最有发言权。要准确识人,就必须坚持群众路线,到群众中去,广泛接触群众,征求群众意见,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群众所盼。
二要用全面眼光来识人。“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识人如看山,站的位置不同,看的角度不同,结论也不同。要准确地对一个人做出判断,就应纵横比较,远近观察,学会换 3 位思考、全方位看人识人,避免盲人摸象以偏概全,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以言取人,失之宰予;以貌取人,失之子羽”。孔子有许许多多弟子,其中有一个名叫宰予的,能说会道,利口善辩。他开始给孔子的印象不错,但后来渐渐地露出了真相:既 无仁德又十分懒惰;大白天不读书听讲,躺在床上睡大觉。为此,孔子骂他是“朽木不可雕”。孔子的另一个弟子,叫澹台灭明,字子羽,是鲁国人,比孔子小三十九岁.子羽的体态和相貌很丑陋,想要事奉孔子。孔子开始认为他资质低下,不会成才。但他从师学习后,回去就致力于修身实践,处事光明正大,不走邪路;不是为了公事,从不去会见公卿大夫。后来,子羽游历到长江,跟随他的弟子有三百人,声誉很高,各诸侯国都传诵他的名字。孔子听说了这件事,感慨地说:“我只凭言辞判断人品质能力的好坏,结果对宰予的判断就错了;我只凭相貌判断人品质能力的好坏,结果对子羽的判断错了。)
三要用发展观点来识人。“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识人有个时间过程,绝非一朝一夕之事,绝不能因一时一事表现好,就认为是一贯表现好;绝不能因为现实表现好,就断定今后表现好,绝不能因一项工作好,就认为所有工作都好。只有用发展的眼光,通过纵向比较,才能真正了解其优缺点,透析其人品之优劣、才能之高低,认识才会完整。
(白居易的《放言》 :
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试玉要烧三日满,辩才须待七年期。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先说周公,姓姬,名旦,是周文王少子,有圣德,辅其兄武王伐商,定了周家八百年天下。武王病,周公为册文告天,愿以身代,藏其册于金匮,无人知之。以后武王崩,太子成王年幼,周公抱成王于膝,以朝诸侯。有庶兄管叔、蔡叔将谋不轨,心忌周公,反布散流言,说周公欺侮幼主,不久篡位,成王疑之。周公辞了相位,避居东国,心怀恐惧。一日,天降大风疾雷,击开金匮,成王见了册文,方知周公之忠,迎归相位,诛了管叔、蔡叔,周室危而复安。假如管叔、蔡叔流言方起,说周公有反叛之心,周公一病而亡,金匮之文未开,成王之疑未释,谁人与他分辨?后世却不把好人当做恶人?
再说王莽。王莽字巨君,乃西汉平帝之舅,为人奸诈。自恃椒房宠势,相国威权,阴有篡汉之意。恐人心不服,乃折节谦恭,尊礼贤士,假行公道,虚张功业,天下郡县称莽功德者,共四十八万七千五百七十二人。莽知人心归己,乃鸩平帝,迁太后,自立为君,改国号曰新,一十八年。直至南阳刘文叔起兵复汉,被诛。假如王莽早死了十八年,却不是完名全节一个贤宰相,垂之史册?不把恶人当做好人么?所以古人说:日久见人心。又道:盖棺论始定。不可以一时之誉,断其为君子;不可以一时之谤,断其为小人。)
四要在关键时刻来识人。“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越是关键时刻,越能彰显人之品质和才能。有的人平时工作能力表现突出,处理事务井井有条,有板有眼,但是在关键时刻,遇到突发性事件或棘手的问题时,却束手无策,一筹莫展。有的人平时似乎能力平平,很不“耀眼”,但在关键时刻,却表现出超凡的驾驶局势的能力。要坚持关键时刻看表现,与平时表现相印证。
五要用辩证方法来识人。“人无完人,金无足赤”,每个人,每样事物都不可能十全十美。优点与缺点往往相生相伴,优点的另一面常常折射着缺点,缺点的另一面一般也体现着优点。要将二者结合起来,既要看到优点,也要看到缺点,坚决防止一好百好,一丑百丑。要善于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辩证地分析,从而得出客观公正的评价。
(生活中,得与失、美丽与缺陷往往并存。有个渔夫出海捕鱼,从海里捞到一颗大珍珠,这颗珍珠晶莹圆润,美丽无比,价值连城,渔夫爱不释手。美中不足的是,珍珠上有一个小小的黑点。渔夫想,要是能把珍珠上的小黑点去掉,珍珠将变成无价之宝。可是剥掉一层,黑点仍在;渔夫不断剥下去,等到黑点没有了,珍珠也被削剔地荡然无存了。在对人或其他事物的态度和方式上,常常有人犯了像渔夫一样的错误。)
能力素质方面:
三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刘劭也曾说过,“一流之人,能识一流之善;二流之人,能识二流之美”。这段话也道出了识人察人者素 6 质的重要性。组工干部要识“一流之才”,自己就要成为“一流之人”。
一要善于见微知著。要有见微知著的预见力,“细微之处有乾坤”。要善于观察,从貌似平常的细节中发现人的特质。要学会由小见大,从细小的事情里,透视人才的重要特征与个性。
(曾国藩缓行三千步,自细微处识人。晚清名臣曾国藩颇有用人之明,曾提拔了左宗棠、李鸿章等名臣。某次,李鸿章带了三个人请曾国藩任命差遣。当时曾国藩刚吃饱饭正在散步。他有饭后缓行三千步的习惯,所以那三人就在一旁恭候。散步之后,李鸿章请他接见那三人,曾国藩却说:“不必了。”李鸿章很惊讶。曾国藩说道:“在散步时,那三个人我都看过了,第一个低头不敢仰视,是一个忠厚的人,可以给他保守的工作;第二个喜欢作假,在人面前很恭敬,等我一转身,便左顾右盼,将来必定阳奉阴违,不能任用;第三个人双目注视,始终挺立不动,他的功名,将不在你我之下,可委以重任。”后来三人的发展,果然不出曾氏所料,而第三人就是开发台湾有功的刘铭传。缓行三千步,不过一小时的光景。就这一小时的光景,决定了三个人的命运。有人也许要说,这曾国藩,也太绝对了吧。其实,一个人的品性,是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从他细微的形态动作中看出来的。曾国藩的高明就在于,他在缓步的过程中不动声色地仔细观察了三个人。这是一场未曾事先通知的考试。因此,三个人的表现也都发乎本性。
刘铭传(1836-1896)淮军将领,洋务派骨干,台湾第一任巡 抚,不但打退了法国舰队的进犯,而且练洋操,议铁路、建台省,为台湾的现代化作出了突出贡献。)
二要善于由表及里。要有由表及里的洞察力,既要看其表,更要通过纷繁复杂的表象察本质、识潜力,做到不被表象所迷惑,不以貌取人,不凭印象选人,要象九方皋相马一样,“重其精而略其粗,得其神而忘其形”,由表及里,由此及彼,使劣材、庸才、假才原形毕露,让好才、真才、良才脱颖而出。
(秦穆公问伯乐,有可以接替他相马的接班人吗?伯乐就推荐了九方皋。秦穆公命九方皋寻找千里马。三个月后,九方皋说找到了。秦穆公问是什么样的,九方皋说是黄色的母马。秦穆公亲自看时,却是一匹黑色的公马。秦穆公很生气的召见伯乐说,你推荐的人连雌雄颜色都不分,怎么会相马呢?伯乐叹曰,九方皋所看见的是内在的素质,发现它的精髓而忽略其他方面,注意它的内在而忽略它的外表。像九方皋这样的相马方法,是比千里马还要珍贵的。马到,果然是千里马。——《列子》)
三要善于去伪存真。要有去伪存真的辨别力,能够正确辨别君与小人、作事与作秀,区分显绩与隐绩、真实政绩与虚假政绩,防止被表面文章、“短期行为”、“政绩工程”所蒙蔽,要用客观、发展、系统、准确的眼光去伪存真,辨别良莠,识得“庐山真面目”。
四要善于以学增识。要准确识人,必须具备较高的政治修养、理论涵养和过硬的业务能力,要把学习作为一种终身追求,通过学习是提高综合素质。要精通干部选拔任用的原则、条件、程序等各个环节的操作办法和要求。同时,进一步拓宽知识面,广猎经济、法律、管理、文学艺术、计算机等各门学科知识,做到博览群“行”,了解各个岗位,各个行业的条条框框,真正做精通业务的“行家”,和眼界思路开阔的“杂家”。
二、善任是关键
“善用人者能成事,能成事者善用人”。汉高祖刘邦登上皇位后,在述其战胜项羽的经验时说:“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扶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克,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这是知人善任的典型事例。如果刘邦把张良、萧何、韩信的三者位子调换过来使用,会怎样呢?其结果不言而喻。
知人要善任,标准很重要。古代最理想的用人标准为“德才兼备”。“任官惟贤才,左右惟其人”,主张任用有德有才的人为官来管理国家。然而,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真正“德才兼备”的贤人凤毛麟角,古人往往退而求其次做到“不求备于一人”,这就存在两种用人思路:“重德轻才”和“唯才是举”。一般而言,在稳定的治世,统治者选材标准更倾向于“德”,选拔贤德的人才为百姓树立榜样,有利于移风易俗和社会稳定。乱世则更需要才华横溢,勇于开拓的创新型人才,这种实用型人才更符合当时统治者的“争霸”需求,故“乱世多出英雄”。和谐社会,更需重德。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了 “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 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就是要以德为前提、以德为先决,同样能力强的干部,谁在德方面表现更加突出,就提拔重用谁;对于在德方面存在严重问题的干部,本事再大也不能提拔重用。这是我们党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是对党的组织路线和干部政策的丰富发展,是新时期党的干部工作的重要指导方针。深刻理解和全面贯彻这一重要标准,对于建设善于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明确了用人标准,做到知人善任,需把握好以下几点: 一要坚持辩证对待德才。“德者,才之帅也;才者,德之资也”。德是才的统帅,决定着才作用的方向;才是德的支撑,影响着德作用的范围。与才相比,德始终是第一位的。德与才又是辩证统一的,强调以德为先,决不能忽视才,有德无才,政治上可以信赖,但难以托付重任。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作为一个整体来认识、来把握、来贯彻,既把好政治关、又把好才能关,真正把那些品德好、同时又有真才实学、能力突出的干部选拔上来。
二要坚持用人用其所长。“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再平庸的人也有其长处。破除“任人唯全”的思想束缚,对一个干部,要看大功而不计小过,重大节而不求完美,讲发展而不拘一格。什么“长”该用,什么“短”该补,要看得清清楚楚。只要其本质好、素质硬、潜力大,尽管有不足,但只要瑕不掩玉,就可大 胆用其所长,不要因为过于强调短处,而不敢大胆使用。要在发挥长处的过程中补其短处。
(《资治通鉴〃唐纪》记载:太宗令封德彝举贤,久无所举,诘之。对曰:“非臣不尽心,但于今未有奇才耳。”太宗曰:“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古之致治者,岂借才于异代乎?”)三要坚持用人用当其时。“用人之道,当在其壮年心力精强时用之”。人才不可能长时间地保持在一个才华洋溢、光芒四射的高水平,人才是有“黄金期”的。坚持事业取人,提高用人效益,必须把握好人才的黄金期,在人才精力最旺盛、创造力最强、干事业劲头最足的时候,不失时机地使用起来,使人才发挥出最大的潜质,激发出最大的热情,创造出最大的业绩。
四要坚持用人用好其位。“骏马能历险,犁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不同的工作岗位,对人才有不同的要求;不同的人,对岗位也有不同的适应性。要根据不同人才的能力素质,安排与之相适的岗位,量才用人,做到人岗相宜,人尽其才。
(《西邻五子》的故事:老大是个憨子,虽忠厚老实,但不善言表;老二是个游子,虽能说会道,但不喜农事;老三是个瞎子,虽聪明伶俐,但双目失明;老四是个驼子,虽手脚麻利,但罗锅驼背;老五是个跛子,虽办事精细,但跛足难行。常人看来这么一个家庭是无可救药,贫寒至极,然而由于因材施用,老大(憨子)种田,老二(游子)经商,老三(瞎子)算命,老四(驼子)纺纱,老五(跛子)搓麻,带来了家庭的兴旺和富有。)
五要注重团队整体效应。李瑞环曾形象地说过,“领导班子的配备要讲究结构合理。一个班子就像混凝土结构,有钢筋、水泥、沙子、骨料。光是钢筋就没法受压,没有钢筋,混凝土一拉就裂了,所以要讲合理地配比。一个好的班子必须是你擅长这方面,他精通那方面,各具长短,组合在一起就成了面面都行的好班子”。现实生活中常有这样的情况,单个讲,都是人才,加在一起却不强,满盘象棋都是车,见面就“兑”没法走。使用人才,不仅要重视个体的素质,还要高度重视群体结构的合理化,使群体中的个体相互弥补,相得益彰,达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三、制度是保障
知人要善任,制度需给力。中组部部长李源潮在今年2月份的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工作联席会议上说:“民主不能倒退,选人用人要靠制度,不能光靠伯乐,还是要重民主制度机制”。用制度选拔干部,建立健全科学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是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的关键。
鉴古可知今。古代用人制度在两千多年的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值得珍重和借鉴。春秋以前,官吏主要通过“世卿世禄”制度产生。战国时,“世卿世禄”制逐渐废除,官吏的选举发生了根本变化。秦在统一之前,“仕进之途,唯辟田与胜敌而已”,而胜敌是其主要途径。秦统一后的官吏,也就多出于军功。到了汉代,朝廷为了适应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统治的需要,在秦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了一整套选举统治人才的选官制度。这套制度包括察举、皇帝征召、公府与州郡辟除等多种方式。魏 晋时期实行了“九品中正制”,在朝官中推选有声望的人担任州、郡的中正官,负责察访本地士人、按照其才德望评定九个等级,向吏部举荐。隋朝时开始实行科举制,用公开考试的方法来甄别人才高下,从而量才录用,这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上重大改革,为以后历代所沿用。这些选官用人制度对当时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同时也表现出各种弊端。其中影响最大的当属科举制度,采取公开考试的方式来选拔人才,改变了自秦汉以来以荐举为主的官吏选拔制度,是历史的一大进步。科举制度为以后历代王朝所沿用,但到了明清时期,专重“四书”“五经”,以八股文取士,禁锢了士人的思想,极大地束缚了知识分子的创造性,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是中国近代落后于西方的文化因素。
推陈以出新。新时期以来,我党不断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在用人制度上取得了明显进展。2002年7月颁布实施的《干部任用条例》,明确了新时期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选拔任用条件,通过规范民主推荐、考察、酝酿,讨论决定,任职,依法推荐、提名和民主协商,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交流、回避、免职、辞职、降职,纪律和监督等一系列环节,对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作出了全方位的实体性和程序性规定。是我们党关于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规章,也是从源头上治理用上不正之风的有力武器。随着干部人事制度改革逐步深入,中央又相继出台了国家《公务员法》、“5+1”“3+2”和干部监督四项制度等配套文件,进一步健全完善了选任制度,科学完备的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新体系已形成,竞争性选人用人机制作用日益突出,在实际工作中取得了明显实效。
我们坚信,随着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选人用人制度一定会越来越规范,越来越完善,选人用人工作一定会越来越科学,越来越公正,各项社会事业一定会越来越兴旺,越来越发达。
第四篇: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之我见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之我见
--------用爱改变学生
班级:
学号:
作者:
单位:
【摘要】 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网吧的不断增加、黄色书刊、暴力影视作品等等不断影响着我们和我们的学生;面临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复杂的问题;特别是农村,由于父母外出务工,留守儿童问题越来越引起广大社会人士的关注,作为农村教师的我们应该何去何从?
【关键词】 未成年人犯罪原因分析、现状、特点、见意及预防、爱心、耐心、未成年人是我们国家未来发展的生力军。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一直都很重视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的学生面临来自社会、网络的各种不良诱惑,呈现出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的问题。据统计:20世纪70年代末,尤其是进入20世纪80年代,我国未成年人犯罪呈增长趋势,已成为危害社会治安的严重问题。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在校生和流失生的犯罪率明显增加。就我们贵州省而言,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比例越来越高,其中留守儿童的犯罪比例最高,其次是问题儿童。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该何去何从?带着这些问题,我参加了贵州省“千校万师”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培训;通过本次培训,结合我个人的工作实际,下面就简要谈谈我个人想法:
一、未成年人思想道德问题形成的原因分析
1、年幼无知和家庭教育的缺失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问题形成的基本原因。由于父母外出务工,农村的留守儿童越来越多,他们有的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有的和叔叔伯伯生活在一起;有的和哥哥姐姐生活在一起、还有的甚至一个人带着弟弟妹妹生活。都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可是我们的孩子从小就缺乏了父母的爱、父母的教育。在这样的环境下我们很多的孩子很早就离开了校园走进了社会;而当今社会是一个充满诱惑的时代;他们缺乏对人的是非判断能力,加上各种不良的影视传媒:比如说电视剧充满了暴力或情感纠葛,仿佛没有这些就没有卖点;而我们的学生正是十五、六岁的孩子,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对外来事物充满了好奇,他们具备了很强的模仿能力,在暴力和情感纠结的视觉冲击下,我们的学生很容易去模仿,这样就导致了暴力事件、偷盗、抢劫等等问题的形成。
2、对网络的痴迷也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问题形式的一个基本原因。大家都知道现在网络游戏使得越来越多的孩子沉迷其中,有的孩子为了上网而逃课、有的孩子为了上网而盗取家中的钱财、有的孩子为了上网而打架等等。现在我国对网络的管理还缺乏相关的法律法规,使得社会上的一些不良份子有可乘之机,在他们的诱惑、威逼之下,我们孩子出现了偷盗、打架、浏览不良信息等等问题。
3、好奇心理缺乏正确引导是导致问成年人思想道德问题形成的又一个诱因。我们国家是一个拥有5000多年文明的国家,我们的人民思想保守,在未成年人性教育问题上我们可以说是闭而不谈的,在不良影视传媒的诱惑下,我们的学生充满了好奇,而我们的教师、我们的学校可以说对于这个问题是避讳的,在这样一个前提条件下,我们孩子心理没有得到及时的梳理,诱发了性犯罪等问题。
4、学校教育重智不重德是促使未成年人思想问题形成的关键。我们现在提倡给孩子减负、提倡素质教育,但是我们却用应试教育的考核方法来衡量着我们的学生。很多学校为了教学质量,不惜牺牲我们的孩子,把他们分成三六九等,而衡量孩子的唯一工具就是分数。
那么我就想问问大家老师:是不是思想好的孩子就一定成绩好,成绩好的孩子就一定思想好呢?
二、未成年思想道德问题的现状及特点
1、我国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就是要求全社会、全体公民都要重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因为孩子是我们的未来、孩子是我们的希望。现在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的现状是:“三多一少”,所谓三多就是:农村籍人员多、财产型犯罪人员多、家庭残缺多;一少则是指:文化程度普遍低下。
2、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
第五篇:新生思想道德培养
【论文摘要】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要求,如何正确认识和深刻理解并具体实施好思想道德培养的任务,已经成为当前和今后高等院校和全体教育工作者亟需解决的现实课题和历史重任。
【论文关键词】高校 思想道德 培养 思考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要求,如何正确认识和深刻理解并具体实施好思想道德培养的任务,已经成为当前和今后高等院校和全体教育工作者亟需解决的现实课题和历史重任。在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胜利而奋斗的历史进程中,加强和改进思想道德建设是新世纪新阶段面临的重大任务和严竣挑战。
一、党中央提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大意义
胡锦涛强调指出:“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以增强诚信意识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发挥道德模范榜样作用,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总书记的讲话是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塑造社会主义四有新人的重要内容,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要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就要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就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作为首要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这是着眼于打牢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只有在核心价值体系的引导和动员下,多元价值观才能得到合理的调适、引领和规范,人们的价值选择才不至于无所适从。同时,这种思想导向也是激励人们万众一心、奋勇前进的希望之光。核心价值体系支撑起人们的精神世界,给人们以前进的方向和力量。这种精神力量是持续推进社会物质文明建设的巨大动力,同时也有利于开发人们的智慧,增强认识事物的能力,为推动社会和谐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对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具有推动作用。
二、加强高校思想道德培养的地位和作用
从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看,我们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但由于受我国教育体制和习惯教育的影响,学校一般采用应试教育,以分数看高低,决定学生优劣,往往忽视德育和思想道德的表现,更谈不上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从高校德育教育现状看,近年来,高校德育工作虽然取得很大的成绩,但从总体上讲,还有一些不尽人意的表现。在青年学生中信仰缺失,价值观扭曲,道德行为下滑等。究其原因,改革开放后,多元思潮碰撞,特别是西方思潮的影响是一个无法回避的客观事实,从而极易产生信仰危机。网络化的影响,学生长时间与电脑打交道,网上交朋友,网上聊天,网上不健康、不安全的内容更加对青年学生的思想产生不良影响,从而影响高校思想教育的开展和进行。
德育教育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打折扣,对德育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单一,都会导致德育工作不能有效开展。我们可以肯定地说,德育教育工作者在相当程度上决定着德育教育的成败,学生思想道德好坏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仅从5·l2汶川大地震透视:地震发生后老师为保护自己的学生而自己身亡,还有一名老师把学生推出门外而自己被砸残。全国大学生主动为地震灾区献血、捐款,主动要求到灾区当志愿者等等。这说明学生和教师思想道德的精神力量已自觉地转化为奉献行动。毛泽东同志说:“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胡总书记说“时间就是生命,要尽全力救人”“只要有一线生还的机会,就要用百倍的努力。”体现了党的执政能力和党的先进性。这些实例都是思想道德力量在每个人身上的具体展现。所以,高校思想道德培养要在内容和方法上改进创新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当代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骨干力量。只有具备爱党、爱祖国、爱人民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才能真正报效祖国,为祖国的振兴而奋斗。
三、加强高校思想道德培养的建议与对策
1.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必须把德育放在首位
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非常重视德育工作。毛泽东同志明确指出:“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邓小平强调:“毫无疑问,学校应该永远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四有新人”。江泽民同志在《必须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一文中指出:“各级各类学校都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努力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要针对改革和建设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加强和改进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和政治教育。”胡锦涛同志在《坚持科学发展观》一文中指出:“要进一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培养公民良好的道德品质,切实抓好青少年的思想品德和心理素质教育,把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具体地纳入到青少年成长的各个环节,努力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
2.加强和改进思想道德培养方式、方法
胡锦涛指出:“要贯彻以人为本的方针,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有针对性地解决不同社会群体的思想问题,既要鼓励先进,又要照顾多数;既要统一思想,又要尊重差异;既要解决思想问题,又要解决实际问题。”高校如何适应时代的发展,解放思想,以民主的作风去实施思想道德建设,就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吸取中外精华,吸纳中华民族传统伟大的精神,紧密联系时代,以改革创新精神溶于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之中。一是以互联网为载体,充分利用互联网功能优势开展道德教育。二是利用校园网络,开设网上教学,能及时传播和发布有关良性信息。三是加强社会实践,组织学生深入社会实践,调查锻炼,完成假期定向生活。如哈工大博士生利用2007年署假到东北抗联英雄赵尚志、赵一曼、李兆麟殉国地拜祭先烈,重走抗联路活动,弘扬了革命优良传统。思想道德教育应采取灵活有效的方法。要注意研究社会变化对学生思想的影响,注意新形势下大学生的思想特点,注重解决学生在思想理论上的难点和热点问题。要切实发挥好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不断改进教学形式和方法,使学校的德育课程成为广大青年学生喜闻乐见的课程,这才能有利于建立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信仰。坚持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道德观念,必须做到关心人、体贴人、帮助人、温暖人。爱是教育的核心,情是教育的生命,让学生懂得先做人,后做事的道理。
3.加强德育教师和政治思想辅导员师资队伍建设
思想道德培养关键要靠德育教师和思想政治辅导员,教师和思想政治辅导员要树立“学为人师、行为示范”的观念,真正从思想上深刻认识到思想道德培养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性,使高校成为培养学生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的人才摇篮。通过思想道德教育,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树立探索精神,开发创新思维,形成崇尚真知、热爱事业、追求真理的创新精神,成为具有理想信念、社会责任、品德高尚的中华民族复兴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同时,德育工作者和政治思想辅导员也要加强自身学习和修养锻炼,以孔子学而不厌、鲁班好学肯钻、王充苦读、毛泽东读书破万卷等为榜样,为振兴中华而刻苦读书。“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是五美也”。真正践行胡锦涛提出的“八荣八耻”,做一个思想品德高尚的德育思想政治工作者。1 【中学生思想品德树立】
在学校德育工作中,发现中学生身上普遍存在这样一种不良现象:他们在不同的场合和情境中往往表现出不同的举止言行,在思想品德表现方面常常自相矛盾,呈现出两重性,其具体表现为:(1)言行的两重性:不少学生讲道理头头是道,但并没有真正把它们当作自己处事待人的行为准则,也不能付诸实际行动,甚至想一套说一套做一套,“言行不一”、“口是心非”.(2)情境的两重性:不少学生在不同的场合、与不同的人交往时言行表现迥异,往往是在老师和家长面前能安分守己,离开了老师和家长则恣意妄为,甚至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养成了阳奉阴违、见风使舵的不良品性.(3)对人对己的两重性:不少中学生往往对自己和他人有不同的要求和评价标
准.对他人的人品和行为可以评头论足,却不能用同样的标准来要求和评价自己.(4)角色表现的两重性:学生在充当不同的社会角色时的表现大不相同,甚至截然相反.如作为学生在学校是三好学生,热爱劳动,乐于助人,但作为子女在家里却是“小霸王”、“小皇帝”,自私懒惰.十六大报告提出: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可见,在整个教育目的中,“德”的目标处于首要地位。因此教育部在《2003年工作要点》中提出:“加强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继续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实际出发,把弘扬、培育民族精神和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摆在重要位置,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加强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集体主义为原则、诚实守信为重点,引导青少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思想道德水准。”可见,加强中学生在基础阶段思想品德教育,在整个国民教育体系中占重要地位,是实行素质教育的灵魂、核心和关键。然而如何加强青少年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特别是高中生正处在人生观和世界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在这个价值观多元化的时代,如何才能务实、有效地实施思想品德教育?这是新的时代给每一个高中班主任提出的一个具有挑战性的课题。笔者经过几年班主任的经历,摸索总结了一些初浅的体会。
一、理论支持
品德即道德品质,是一个人根据一定的道德行为准则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某些稳定的特点和倾向,是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道德原则与道德规范在个体心理行为上的表现,是个性中具有道德评价意义的核心部分。现代唯物主义心理学认为,品德包含四种心理成分,即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简称知、情、意、行)。同时品德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能自发形成,它是在社会舆论的熏陶下,在家庭影响与学校有目的、有计划地教育下逐步形成的。因此,中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就是要通过一定的、有效的方式方法促进其道德认识的形成,激发其健康向上的道德情感,培养其坚定不移的道德意志,训练并内化其道德行为。在高中生思想品德培养过程中,知、情、意、行四个方面的培养要齐头并进,不可偏废。因为四者彼此联系、互相影响、相互促进。其中道德认识是道德情感产生的依据,道德情感又影响着道德认识的形成及其倾向;道德行为是在道德认识的指导、道德情感的推动和道德意志的调节下,通过反复练习形成的;道德行为反过来又可巩固发展道德认识、加深丰富道德情感,促进道德意志的锻炼。可以认为,品德在其形成过程中,知、情、意、行具有均衡性和一致性,它们必须协调同步发展才有利于整体品德的形成,如果某一种心理成分发展滞后,必将影响整体品德形成。因此,我们高中班主任在实施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中必须在品德教育的规律的指导下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
二、学生品德培养的方法
(一)教育说服法
教育说服法是通过“晓之以理”启发和引导学生自觉地接受社会道德行为准则,改正错误的道德观念,从而指导道德行为的一种教育方法。现代心理学认为“教师晓喻的道理和提出的要求,只有在学生心悦诚服时才能转化为学生的道德要求,进而产生道德动机推动道德行为 ”因此,如果学生对教师讲的道理不能理解和接受,压制和强迫不但不能取得预期的教育结果,还会产生负效应。因此教育说服法就更显得必要和重要。教育说服法很多,如主题班会、思想品德课、座谈会等。下面谈谈我作为班主任的一些常用方法。
在思想品德培养的实践中,我经常采取“集体讲解法”、“个别谈话法”以及“集体讨论法”。“集体讲解法”就是通过各种集体活动的形式,适当地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结合具体事例,由《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以及校纪校规入手,向全班学生讲解社会道德规范。通过道德知识的传授,丰富学生的道德知识,使之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掌握道德行为方式方法,提高鉴别是非能力。在集体讲解中我充分地考虑学生的品德状况、知识水平与接受能力,讲究语言艺术和自身的情感感染力,同时尽量采取启发式讲解,尽量地留给学生思考的余地,也视学生集体情况让学生提出质疑,以便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的参与性。
我在采取“集体讲解法”的同时,更多的是根据不同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个别谈话”。在谈话的过程中,我尽量以诚恳、耐心和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努力创设良好的谈话气氛,在全面了解情况的前提下,针对一定的中心内容,或表扬,或批评,表明自己的态度和观点。同时,允许学生作充分的说明、解释和申辩。在整个谈话过程中劝说情深意切,批评严肃中肯。实践证明,唯有如此,学生才能感受到班主任诚心、关心和爱心,教育才能行之有效,才能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如果说“集体讲解法”和“个别谈话法”是班主任处于主动地位,那么,“集体讨论法”则更充分贯彻平等、民主的原则。在德育教育的实践中,我采取的更多的方法是“集体讨论法”。我班的学生在集体讨论中各抒己见,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主人翁责任感。在整个过程中,我作为班主任,既是组织者,又是讨论的普通一员,更是引导者,在适当的时候阐明自己的观点,以自身的道德情感体验引导学生们正确的舆论导向。
总之,在中学生思想品德培养中,在平等、民主的基础上贯彻“教育说服法”充分激发学生的主人翁精神,就能不断地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内化学生的道德意志,形成学生稳定的道德行为。
(二)情感陶冶法
积极的情感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是构成良好品德的重要因素。因此,创设富有强烈情感色彩的教育情景,使学生在特设的道德情景中受到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熏陶,从而陶冶情操、修养品德,既是品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又是品德培养的有效方法。
高中生学习和活动所处的主要是在学校和班级中,其道德认识有很大一部分是在学校和班级的环境中形成的。因此,校风和班风是一个特定而典型的道德环境,对学生是一种异常活跃的教育因素,它对学生的思想意识、道德情操、行为习惯等,多会产生直接而巨大的影响。所以,对于一个高中班主任来说,能否经过努力引导学生共同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班风,关系到能否为学生品德的培养创造一个健康的道德环境。我在建设班风的实践中越来越感觉到优良的班风可以使整个班级形成一种强烈而感人的气氛,优良的班风能充分地发挥情景教育的功效,对学生产生巨大而无形的“渗透性”影响,使学生自然而然地接受它的熏陶、感染和同化,引起情感的共鸣,不由自主地接受它的“指令”,从而达到“修身养性,壮情炼志”的目的。良好的班风之所以有如此大的教育影响作用,是因为在这种良好的道德情景的陶冶下,可以使学生具有明确的是非标准,对来自各方面的影响,能明辨是非美丑和善恶荣辱;同时,这种良好的道德情景中有健康而公正的集体舆论,这种舆论对每个学生具有某种威慑作用。在这种健康舆论的陶冶下,可以使学生的道德行为不断扩展与发扬光大,使错误的道德行为受到谴责、抑制甚至消除。
在对学生的情感陶冶过程中,我不但利用班级的舆论导向去感召学生的道德情感,同时也积极地利用优秀的文学艺术来提高学生的道德鉴别力和对社会不良现象和思潮的免疫力。人类一切真善美的东西都是相同的,文学艺术作品中优美的画面、动听的旋律、完美的造型、诗的意境,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和为真理而献身的精神等等,都可以使学生感动,情感受到净化和陶冶,为良好品德的形成提供精神营养。因此,平时我经常在班会课上,甚至在自己所任的英语课上都适时的组织学生欣赏具有艺术价值和教育意义的影视片、举办班级音乐会、诗歌朗诵会等,使学生受到艺术的陶冶。
(三)实践锻炼法
学生品德的养成,无论是道德认识的提高、道德情感的激发、道德意志的锻炼,还是道德行为方式的掌握和道德习惯的养成,都离不开各种实践活动。学生的优良品德不仅要在各种实践活动中形成,也要在不断丰富和深化的实践活动中得到完善和提高。同时由于高中生活泼好动、精力充沛、积极好学、求知欲和上进心强,而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各种实践活动恰恰特别符合他们的兴趣爱好,能满足他们的多种需要。我在实践中也大量地采取各种实践锻炼方式,创设各种情景,在课堂上让学生对特定事情采取他们所认为有效且符合道德规范的措施,然后以探讨的方式附于集体讨论法,最终得出一定的道德评价。除此以外,我还组织丰富多彩的各种课外活动、学雷锋做好事等社会实践活动,甚至通过家庭日常生活等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结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班上许多有惰性的学生不象以前那么对班级卫生状况漠不关心了,劳动纪律明显增强了;有的学生本来我行我素,不把班级纪律当回事,现在变得越来越有集体荣誉感了。可见,各种实践活动既是培养学生良好品德的有效方法,也是矫正不良品德的一条捷径。
(四)榜样模仿法
榜样模仿法是引导学生通过模仿英雄模范和其他先进人物的思想言行,促进良好品德形成的一种教育方法。对于高中班主任来说,除了要通过组织读书、看电影然后采取座谈、讨论等形式充分发挥英雄人物的榜样作用外,更重的是要充分发
挥班主任本身良好品德的榜样作用。首先,班主任作为一名教师,不仅是人类文化科学知识的传播者,还是学生人生道路的导航者。班主任与学生朝夕相处,其思想品德和言行举止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学生。在学生心目中,班主任是最直接效仿的榜样。为了充分发挥自身的榜样,我作为班主任,要学生做到的首先自己做到,一方面对学生传授道德规范,另一方面努力加强自己的品德修养,努力做一个高尚的人。在与学生的交往中,严格要求自己,处处以身作则,既重言教,又重身传,努力做学生修养品德的表率。
三、结束语
高中生良好的品德形成和培养是一个外在教育的内化过程,是培养和发展其知、情、意、行的复杂系统工程,同时,良好品德的形成是高中生个体社会化的重要内容。高中生思想品德的培养方法丰富多彩,笔者无法详尽所有。实践证明:只要是符合中学生实际心理,按照高中生心理发展规律实施的方法和途径就是行之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