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容器质量管理

时间:2019-05-14 04:27:0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压力容器质量管理》,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压力容器质量管理》。

第一篇:压力容器质量管理

压力容器质量管理

压力容器是指盛装气体或者液体,承载一定压力的密闭设备。为了与一般的常压容器相区别,压力容器还必须满足以下三个条件:一是工作压力应大于等于0.1MPa;二是容器内径大于等于0.15m,且容积大于等于0.025m3;三是盛装介质为气体、液化气体以及介质最高工作温度高于或者等于其标准沸点的液体。

压力容器属于特种设备,之所以称为特种设备,是因为其涉及到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危险性较大。所以压力容器在制造生产及使用过程必须符合国家颁布的一系列安全监察管理条例。根据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颁发的《锅炉压力容器制造许可条件》可将压力容器制造的全过程分为设计、材料、焊接、热处理、工艺、理化、无损检测和质检等质量控制系统,其中焊接质量控制系统是质量管理中最重要的关键环节。

对于压力容器焊接质量管理应该首先检查焊接工艺评定,焊接工艺评定是制定焊接工艺的依据。只有精确地进行焊接工艺评定之后才能编制出正确的焊接工艺,才能进行压力容器的焊接。焊接工艺评定应以可靠的钢材焊接性能试验为依据,并在压力容器焊接之前完成。焊接工艺评定应按照《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JB4708-2000《钢制压力容器焊接工艺评定》、GB150-1998《钢制压力容器》及GB151-1999《管壳式换热器》等标准的要求进行评定。焊接工艺评定完成后应根据焊接工艺评定时所进行的钢材焊接性能试验的各项参数及技术要求填写焊接工艺评定报告,并编制焊接工艺指导书。在压

力容器的焊接生产过程中只有做好焊接工艺评定,编制好焊接工艺指导书,才能从根本上保证焊接质量的可靠性。

在进行焊接工艺评定、编制好焊接工艺指导书之后,下一步就应该对压力容器焊接生产之前的一系列准备工作进行质量监督检查。这里面就包括对焊接材料、设备的质量检查,焊工技术等级资格是否符合相关规范或文件的要求等内容。其中焊接材料的质量检查也是一个相当重要的环节,焊接材料是压力容器焊接生产质量保证的基本条件,焊接材料的质量和正确使用直接影响到压力容器的生产周期和制造成本。首先在焊接材料的选用时应严格按照焊接工艺评定及焊接工艺指导书的要求,选用合理的焊接材料;其次在采购焊接材料时必须要有生产厂家盖有印章的材料质量证明书;最后在焊接材料的使用和保管时应注意:焊接材料应该随用随领,用多少领多少,并详细做好焊接材料发放记录,焊接材料应妥善保管,应特别注意防潮。一般情况下应分库储存,应设置一个一级库,生产车间应设置二级库,一级库向二级库发放焊接材料,二级库向一线生产人员发放焊接材料。焊接材料在储存过程中应建立台账,按品种、规格分区域存放,焊材库应配备温度计、湿度计、焊材烘干机等设备。压力容器焊接设备的好坏也会直接影响到压力容器的焊接质量。焊接设备的选用应根据焊接工艺指导书及压力容器焊接生产的实际情况,不同的材料、不同的焊接方法对焊接设备的要求都不一样,只有详细了解各种焊接设备的特性才能根据实际情况选用正确的焊接设备。进行压力容器焊接生产的焊工必须按照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颁发的《锅炉压力容器焊工

考试与管理规则》进行考试,考试合格才能在有效期内担任合格项目范围内的焊接工作。这里所说的“担任合格项目范围内的焊接工作”是指并不是只要有焊工证的焊工就能进行所有压力容器的焊接,而是指其只能进行合格项目的焊接,这是焊工技术等级资格检查的一个重点,目前全国大多数焊接生产过程对焊工技术等级资格的审查都容易忽视这一点。

做好压力容器焊接生产前期的质量监督检查之后,就进入到压力容器质量管理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压力容器焊接生产过程中的质量管理。压力容器焊接过程中的质量检查主要是指检查焊接工艺的执行情况,压力容器焊接生产过程必须严格按照焊接工艺评定和焊接工艺指导书的要求,选择正确的焊接方法、焊接材料及各项技术参数,包括坡口角度、钝边、对接间隙、焊接电流、电压、焊接速度等。焊接参数决定了焊接过程中的焊接线能量,对于低合金高强钢、低温钢和不锈钢都要求采用小线能量焊接,对于易淬火钢采用小线能量焊接时冷却速度快,易产生冷裂纹,应进行焊前预热、控制层间温度和焊后缓冷等工艺措施。压力容器焊接试板是对焊接过程检验的一种重要手段,是对压力容器的主体材料、焊接工艺和焊工技能的综合检验。压力容器焊接试板应按照JB4744-2000《钢制压力容器产品焊接试板的力学性能检验》的规定进行试板的制备和检验。压力容器焊接试板必须与主体焊缝同材料同工艺并连在纵缝上与纵缝同时由同一个焊工施焊,有热处理要求的压力容器,其试板必须与压力容器同炉热处理。焊接质量可追溯性控制也是压力容器焊接质量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做好压力容器焊接质量可追溯性控制能够在压力容器的制造和以后的运行中出现质量问题时,有资料、有依据进行焊接接头质量分析。进行压力容器焊接质量可追溯性控制应该首先在焊接过程中详细做好相关资料的书面记录,包括焊缝名称或编号、施焊焊工姓名、焊工证钢印号、焊接材料牌号、规格、焊接参数、返修情况、无损检测结果、后热处理、消氢处理和焊后热处理等,这些记录应在压力容器的档案中备案。

压力容器焊缝质量的检查是压力容器焊接质量管理的关键所在。焊接质量检查时应首先进行外观质量检查,只有外观检查合格的焊缝才能进行无损检测。外观检查就是通过肉眼观察或借助焊接检验尺检查焊缝表面的缺陷。焊缝常见的表面缺陷有咬边、焊瘤、凹坑、未填满、错边、烧穿等。焊缝外观质量检查时应按照设计图纸及相应的技术标准规定的尺寸对焊缝进行仔细检查,尺寸检查可与目视检验同时进行。对外观质量检查合格的焊口可以进行无损检测,无损检测对压力容器的质量控制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可以说无损检测是原材料出场、压力容器制造、在役运行容器检修过程中控制容器制造质量、评价容器能否安全运行不可缺少的工序。压力容器焊缝无损检测应依据JB4730-200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等相关规范的要求。压力容器焊接生产过程中常用的无损检测方法有:射线检测、超声检测、磁粉检测、渗透检测等。在对压力容器焊缝进行无损检测时,因为各种检测方法本身存在局限性,不可能同时适用于所有焊缝和所有缺陷,所以为了提高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必须在检测前根据被检焊缝的材质、结

构、形状、尺寸,预计可能产生什么种类,什么形状的缺陷,在什么部位、什么方向产生;通过分析以上种种情况,再根据无损检测方法各自的特点选择最合适的检测方法。在必要的时候不要只采用一种无损检测方法,而应尽可能多的同时采用几种方法,以便保证各种检测方法互相取长补短,从而获得更多的焊缝质量信息。

压力容器质量管理涉及的范围相当广泛,焊接质量管理只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关键环节。此外在压力容器焊接生产结束之后还应进行压力试验,在压力容器运行过程中也应定期检修。

第二篇:压力容器材料质量管理的几点建议

压力容器材料质量管理的几点建议

作者:周夏1,苏国来

2出处: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07-7-21 下午 06:11:49

浏览次数:1809

收藏

【关键词】压力容器 材料质量

【摘要】提出了保证压力容器制造材料质量的几点技术和管理上的建议,对压力容器制造单位有借鉴作用。

------------------

浏览字体设置:-10pt+

10pt 12pt 14pt 16pt

选材不当、材料误用、材料缺陷等材料原因是造成压力容器设备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加强对材料质量控制与管理,确保材料的合理选用、实物质量和正确使用,是保证压力容器产品质量的前提条件。下面以钢制压力容器为例,结合有关法规、标准和我们多年来的工作经验与切身体会,就压力容器材料质量管理中容易忽视的地方浅谈几点看法。

1对压力容器设计者的建议

由于我国的材料标准多是以供方为主编制的,未能完整地反映压力容器等用户方对材料的要求,所以,设计者应规定制造单位采购材料的限制性技术要求,应在图纸上明确注明材料的产品标准、需要的材料级别(如:换热管级别、钢板的表面加工等级)及必要时的附加要求(例如:按文献[4]容器免除压力试验时,必要时对材料提出的提高化学成分、力学性能和检验的要求应予规定)。有关法规、标准上明确提出的超声检测等材料附加技术要求在图样上不另行注明也不算错,但笔者建议最好写上,以免制造者采购材料时不注意;由具体容器的预定工况或其它设计考虑的材料附加技术要求,必须考虑全面并在图样技术要求或明细栏内注明。对于一、二类压力容器,必要时,由设计者提出对受压元件用材的复验要求[2],而不仅仅是法规、标准上规定时才提出。

材料选用不合理是发生压力容器安全事故的原因之一,选用压力容器用材料不宜“创新”,要“经验”、“借鉴”先行。例如:引进尿素装置的二段蒸发加热器列管材料都用超低碳不锈钢316L,保证了设备的长周期使用;而我国某容器厂设计人员为了降低制造成本采用了普通不锈钢1Cr18Ni9Ti,结果半年即损坏了[5]。

对于凸形封头,设计图样上最好同时注明其允许的成形后最小厚度,以免生产单位选定毛坯钢板的厚度时,为了保证文献[4]和配套封头标准上 “成形后的厚度不小于该部件的名义厚

度减去钢板厚度负偏差”的规定,而简单地增加毛坯钢板的厚度,以致许用应力厚度界限或热处理厚度界限问题出现。也可以注明名义厚度中已包括百分之多少的冲压成形减薄量,如兰州石油机械研究所出的压力容器图纸就采取的这种标注方法,给制造厂选材带来了很大方便。

Q235-A·F和Q235-A钢板不能用于受压元件,但可用于换热器折流板、容器支座等受力元件。

2提报材料采购计划时的注意事项

因为钢板、钢管、锻件和螺柱等材料标准上的交货状态(热处理状态)、冲击试验要求和超声检测等内容许多是需方要求时才保证或由供需双方商定,所以采购这些材料时应明确以上要求,不应让业务人员仅按其材料标准编号去采购。图样上无要求时,按文献[2]第二章、文献[4]第4章或其它压力容器产品标准的相关规定注明;图样上有相应要求时,按图样。

厚度大于4mm的高合金钢板,应注明为压力容器用钢板;厚度不大于4mm的高合金钢板,应注明表面质量组别[4],容器厂采购此类材料时往往忽略这种要求,以致买回来的钢板表面缺陷处的厚度小于了钢板的允许最小厚度。对于00Cr17Ni14Mo2材料,应根据需要注明是尿素级或普通级。

对于选用“GB6479-2000 高压化肥设备用无缝钢管”标准的钢管的,应注明尺寸精度为较高级。

对于换热管,特别是与管板“胀接”或“焊接+胀接”连接的,应注明换热管的级别或规定换热管的外径偏差。

由于焊材牵涉焊材标准及压力容器焊接需要的一些特殊要求,焊材采购计划经焊接责任工程师审核比较合适。

对封头、锻件等材料的采购,一般来说,只是由业务人员与供方签订那种格式化的买卖合同不能反映压力容器所需的全部的技术要求。例如对封头应按“JB/T4746-2002钢制压力容器用封头”标准及容器图样、工艺要求就封头类型、代号、规格、材质以及端部坡口加工要求、封头与筒体对接时的基准(按外圆周还是内圆周)、封头成型后要求的最小厚度、焊后热处理要求、焊接接头无损检测方法、时机与合格级别等内容签订详细的技术协议。

3供方的确定

合格供方的确定很重要,特别是如果把中间经销商作为供方来选择的话。要注重供方经销物资的质量,更要注重经销物资的人的品质,卖者比买者更清楚产品实际的质量情况(这种情况被经济学称为买者和卖者的“信息不对称”),卖者很容易依仗买者对产品内部情况的不了解欺骗买者。现在的钢材市场比较混乱,一些经销商为了不当得利,经常弄虚作假、以次充好,对他们一定要注意。人们可以借助对人的品质的辨别来推定商品质量的可信度:曾经利用信息不对称欺骗过别人的人,他所卖的商品是假、伪、劣商品的可能性就很大;而一直童叟无欺的人,我们就更有把握认为,从他那里买的东西货真价实。

对于特厚的容器板、大口径的管材、超低碳不锈钢、双相不锈钢等特殊材料,不宜通过经销商购买,应了解全国生产情况,直接到经调查其质量保证能力、规模和信誉俱佳的生产厂去采购,不要走入单纯比价的误区。对于大量使用和关键设备选用不锈钢时,应认真考察生产厂家的质量可信度,不能简单地信任供方提供的产品样本、营业执照等资料。

要有对材料生产厂家设备、质量管理体系(不仅仅是一张认证证书,要调查其是否在真正运行)和历史业绩的要求。

对大钢厂直接进行考察、评审,象非标容器制造厂等单批采购小用户或采购小数量的材料时不好办(大钢厂会不理睬),宜由国家对钢厂强制质量认证并严格监督。这时也可以尽量从守信经营的一级代理商处进货,或集中订货分批进货分批付款。

对于进口材料,如304、316L等,除了应遵守文献[4]第A1.3条规定外,应了解好到底有哪几个国家的哪几个主要公司在生产,哪家质量好并适合我国容器用材的需要,不应盲目地认为进口的就一定好。

材料滞销时,对容器厂选择供方可能比较有利。但材料紧俏时,切勿饥不择食。

4材料验收

利益驱动和信息不对称会使经销商和部分钢铁厂铤而走险,弄虚作假、私改材料质量证明书后再复印后提供给用户。

某钢铁厂对Q235等碳素钢厚钢板,在其材料质量证明书和材料本身标识上有时候不写其产品标准“GB3274-88”(碳素结构钢和低合金结构钢热轧厚钢板和钢带),而只是写“GB700-88”(碳素结构钢),这时要注意:后者仅是前者引用的一部分内容,它并不包括前者内容中的材料尺寸规格偏差、交货状态及表面质量等的要求。

某容器厂采购员向钢材经销商采购一段材质为00Cr17Ni14Mo2、规格为φ325×

10、产品标准为“GB/T13296-91锅炉、换热器用不锈钢无缝钢管”(实际上技术人员提的是“GB/T14976-94流体输送用不锈钢无缝钢管”)的管子,该经销商就把买来符合GB/T14976-94标准相应材质、相应规格的管子质量证明书上的标准号给改成了GB/T13296-91,并堂而皇之地在改后复印的材料质量证明书上盖上了其检验章和经办人章;其实GB/T13296-91标准规定的管子最大外径是φ159,该容器厂质检人员验收时一看就有点怀疑,经查结果是伪造的质量证明书,经销商这时承认确实是做了手脚。某钢厂原轧制的16MnR球罐用板,后因超探不合格,降二级判为16Mn板出售,质量证明书上已将GB6654改为GB1591,且没有提供冲击功数值;钢板经销商利用复印技术在16Mn后加了一个“R”,当容器厂检验人员发现标准号不对和没有冲击功数值时,经销商又用复印技术将GB1591改为GB6654并添上了冲击功数值,经过进一步追查,该容器厂在此之前的几批钢板也属假冒且已制成容器出厂,使工厂蒙受了几十万元的经济损失和名誉损失[1]。

建议对只能提供材料质量证明书复印件的,除了按文献[2]相关规定处理外,另由其法人代表签字并盖私章,并注明原件存于何处。当由于采购量少于该质量证明书所适用的材料数量或

由于质量证明书上有多个批次的材料而容器厂又没有都买,经销商因此不能把质量证明书原件交给用户时,可以要求经销商按规定提供复印件的同时提供原件,经容器厂质检人员核对原件、复印件之间无差异后,将原件交回经销商,由容器厂质检人员在复印件上加注“复印件与原件一致”。对质量证明书有怀疑的,可将其邮寄或传真给原生产厂质量检验部门,通过他们分辨真伪。对于提供复印件的材料质量证明书上注有“复印件无效”或“无本厂鲜红质检章无效”以及类似内容的,只有在当时急需且无法从其它渠道采购到符合要求的材料时,才可按文献[2]规定对其复验,否则不予接受。

管壳式换热器中,一般高压介质走管程,低压介质走壳程。如果管程为高压气体,一旦管子破裂,高压气体进入壳程,则会使壳体超压而破坏,甚至发生事故。为预防万一,对换热管材料,除了入库验收时对其尺寸外观和质量证明书要进行检查外,使用前宜逐根试压,试验压力取图纸规定的容器管程的试验压力。

鉴于国内压力容器制造厂的情况及其经常面临需要短时间交货的市场压力以及厂长、经理的个人素质(专业知识有限、常存侥幸心理、长官意志等),材料验收入库从体系上应设为停止点,到时候就要“停”下来。有的厂按照或参照ISO9000标准建立了质量管理体系,同时在压力容器制造过程控制中引入了“紧急放行”,但对压力容器受压元件用材不宜实施紧急放行,材料质量证明书未到、未进行入厂验收或必需的检验、复验程序没有完成验证其合格前,即使生产急需也不得投入使用。某公司就经常出现这样的情况:材料到了,说质量证明书马上就到,于是在经理的授意下采取了“紧急放行”,其实事情往往是,到设备做完了,合格的材料质量证明书也不能到。某公司给某化肥厂维修的尿素一分塔,用00Cr17Ni14Mo2材料做的下锥体是外协的,该下锥体材料和成品由于急用也就没有出、入库验收,结果设备修完后,化肥厂使用不到一个月经测厚其下锥体部位就快腐蚀透了,停车拆下后送山东大学检测结果证明该材料根本不含Mo,含碳量比0Cr18Ni9还高,这次停车给该化肥厂造成了重大损失。

对可能因材料问题造成日后重大安全、经济损失的,应复验,费用可与压力容器用户协商。

需要时在供方所在地的检验只能作为初验,且进厂后应由另一人进行入库验收。

对于进口材料,在取得质量证明书的同时应取得进口商检证书。

5材料使用

材料要可追踪,多数较大的容器厂均编有自己的比较完善的保证材料可追踪性的标识和标识移植规定,实际生产中基本做到了贯彻实施;但也有一些厂的情况不容乐观。笔者到某厂去监造一热管换热器,按设计图纸,上面几排热管应为耐高温的萘热管,下面的均为一般的水热管,但设备组装成半成品后,从结构、尺寸、颜色看不出萘热管和水热管有何区别,也没有任何标记用以区分,该厂也拿不出辨别萘热管和水热管的相关规定。

奥氏体不锈钢在制造过程中如受到严重的污染和磕碰划伤,制成容器经酸洗钝化处理后采用蓝点法检查不容易通过;容器投入使用后在腐蚀介质作用下,有可能产生局部腐蚀或应力腐蚀,其后果非常严重。为了保护奥氏体不锈钢在加工过程中不受损坏,最好参照原化学工业部批准发布的“HG/T2806-1996 奥氏体不锈钢压力容器制造管理细则”标准建立专门的封闭、半封闭式无污染车间[6],坚持全过程自始至终的防护。

切割复合钢板时应防止损伤复层:用机械切割法时,基层放下面,复层放上面;用氧气切割法和等离子切割法时,复层放下面,基层放上面。

6人员要求

材料质控责任师和材料检验员要熟悉相应钢材、焊材标准及文献[2]-[4]等的相关规定,熟练使用材料检验用的计量器具,对理化试验要有所了解。材料质控责任师和材料检验员不宜经常更换,新上岗人员要具备一定的素质,经过必需的培训。材料质控责任工程师和材料检验员必须要责任心强,要原则性强,“怕担责任”。

7维修压力容器材料要求

有的厂,由于材料不符合要求,就把压力容器定为维修容器或者不提交压力容器检验单位监检,企图以此逃避有关法规和标准的管辖,这是非常错误的。其实维修压力容器时,对所替换的受压元件用材也应按照压力容器法规、标准的要求进行质量控制,不会因为是维修容器就改变了压力容器的性质。

参 考 文 献

[1] 张声主编.压力容器制造单位质量保证人员实用手册.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1999

[2] 质技监局锅发[1999]154号 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3] 国质检锅[2003]194号 锅炉压力容器制造许可条件

[4] GB150-1998 钢制压力容器

[5] 池树增.尿素装置二段蒸发加热器损坏原因探讨.小氮肥设计技术,2001(4)

[6] 陈建俊.我国部分主要压力容器制造厂的制造能力和技术进展.中国锅炉压力容器安全,2002(3)

注:本文刊登在《中国锅炉压力容器安全》04年第5期上

本篇文章来源于 “中国气体分离设备商务网”

href='http:///vThesis/ViewThesis.asp?DocID=Y2007M07D21H17m58s41'>http:///vThesis/ViewThesis.asp?DocID=Y2007M07D21H17m58s41

第三篇:压力容器制造过程中的材料质量管理专题

压力容器制造过程中的材料质量管理

摘要:压力容器在生产中应用比较广泛,由于其在使用中参数范围过大,因此国外都非常重视压力容器的制造以及使用过程中的管理,其中比较重要的就是对材料的质量管理,以便确保其安全和可靠地运行。本文首先对压力容器进行了简要的概述,接着介绍了材料采购质量管理分析,重点探讨了材料检验质量管理、材料保管、使用管理和材料回收管理。

关键词:压力容器、制造过程、材料质量管理

材料质量是决定压力容器质量的重要因素,而且用于制造压力容器的材料种类众多,不同用途的压力容器对材料的要求也是各不相同,如果材料选择不当或者选择错误了,可能会给需要制备的压力容器的后期使用带来很严重的安全隐患。所以在压力容器制造的过程中,为了使压力容器更好的工作,就必须对压力容器制造的库存材料进行充分选择和利用。

一、压力容器概述

1、压力容器材料的选择。

在选择制造压力容器的材料时,先要充分结合压力容器的使用条件:压力、温度、介质特性、焊接性能以及冷热加工工艺性能等。

2、压力容器的制造过程。

制造压力容器的过程分为七个主要的步骤:设计、铆接和机加工、材料、焊接、无损探伤、计量量化、检验,这七个步骤之间既有协调性又有制约性,构成了压力容器的制造。

3、压力容器的基本要求。

压力容器的基本要求就是在安全的基础上能够更加长久的有效的运行。

①在内压力的作用下,压力容器要具有一定的强度,保证不被破坏;

②在外压力的作用下,具有足够的抗压性,能够在受到外力时还能保证原本的形状;

③要具有密封的特性,在有反应搅拌时不会出现泄漏的问题;

④要方便制造、检测和维修,还要具有足够长的寿命;

⑤要考虑介质对材料的腐蚀以及介质的化学特性。

二、材料采购质量管理分析

1、建立保证材料质量的体系。

材料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压力容器能否安全的运行,为了更好的提高材料的质量,就要将材料的整体质量保持在受控的状态,即对材料的质量进行全面的控制,建立保证材料质量的体系,并且还要重点监督会影响到压力容器质量的材料,从而才能达到良好的控制效果。

同时要充分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以及压力容器项目的许可证,建立一个能够单独进行管理的材料质量体系,对制造压力容器需要的材料、加工采购分包件等程序做出相??的规定,对材料的质量进行全方位的管理。

2、明确制造材料的技术规定。

①要严格控制压力容器中受压零件的质量,受压零件的材料一定要符合相应的技术要求,其性能和化学元素的含量一定要符合相关规定。

②压力容器制造时需要的材料,其规格和质量都要满足国家的相关标准,要具有监察部门的认可和批准;生产材料的企业要对用户出示质量合格认证,同时在材料上加盖钢印等标志,材料的合格证书内容要完整。此外还要具有质检单位的相关证明。

3、对供货方的评价、评审工作。

①为了从根本上保证材料能够符合施工的要求和规定,单位的供应材料部门应该组织各个部门对供货方进行全面的评审,并且生产、技术和质检的部门都要参与其中,各司其职,得出最终的评审结果。

②对供货方的评价:首先供应材料部门要对供货方的运行状况、材料的质量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介绍,以及其他施工单位使用其供货方材料的情况,通过分析能够大致选出几家较好的供货方;然后检查供货方承压零件是否具有国家的认可;最后对于一些施工中具有重要作用或数量非常大的材料,供应材料部门要亲自到供货方进行实地调查。

③选择供货方:供应材料部门要遵守择优选择的原则,选择信用评价高的、供货关系好的供货方,对于同一种材料要挑选两到三家供货方,将供货方的情况编制成明细,通过相关的部门进行对比选择。

④对供货方进行监督管理:供应材料部门要建立完善的供货方档案,同时质监部门要对供货方进行监督管理,档案中要涵盖供货方的情况、产品的资料、审评结果等。

4、材料的采购。

①采购材料内容:申请计划表、物资计划表、采购合同等;采购材料文件的内容:材料的型号、大小、规格、图样、价格、数量等。

②编制采购文件:首先生产部门要统计材料的数量,编制计划表,通过审核之后交给供应材料部门;然后供应材料部门依照计划表以及现有库存的状况指定采购计划,交给负责人进行审核;最后采购部门依照计划表确定供货商,签收供货合同。

③采购材料:采购人员首先要依照采购计划进行采购,并且采用正确的采购技术,不能自主改变;采购时供应商要提交完善的质量文件,要符合工程的相关规定,要对材料进行仔细的检查,不能采购损坏或变形的材料。另外还要检查材料质量的相关文件。

三、材料检验质量管理

1、检查证明质量文件。

制造单位要严格检查材料的证明质量文件,保证采购的材料同设计文件相匹配,检查的内容要依照技术材料的相应指标来进行,包括产品的型号、材料的批号、化学材质以及交货的情况等。另外还要检查实物的标识与证明质量文件是否匹配,对于比较特殊的零件要检查生产单位监察安全机构是否具有注册标识,证明质量文件包含的内容要完整,还要有检验质量的公章。

2、材料的外形。

对压力容器制造中使用的受压零件以及外购零件要严格检查外形和规格,要保证材料的外形、质量、尺寸等都满足实际要求,不能出现与规定相违背的情况,如:材料上的裂缝、焊接不良等问题。另外还要检查材料的误差是否在允许的范围之内,工程中不能使用外观不合格的材料。

3、对材料进行复检。

需要进行复检的情况有下面三种:制造压力容器时使用的钢板在设计或是用户提出时要进行复检;规定文件中要求的要进行复检;制造企业要明确材料的功能和化学材质时也需要进行复检。复检通过的材料要分门别类,放在合格的区域;不合格的材料要进行标记,放在不合格的区域等待处理。

四、材料保管、使用管理

1、材料保管。

①要依照待检区域、合格区域、不合格区域将材料进行分区管理。同时按照材料的化学成分和规格进行保存,并要做好标记;

②保管材料的位置要符合相关的标准,要保证通风干燥,材料要保证不锈不霉;

③对于有色的金属材料要放在特定的位置,而且要保证不能被污染、损伤;

④一、二级库房要设计湿度计,在需要的时候也可以使用一些除湿的方法。

2、发放材料。

发放材料的过程是由领料单据作为凭证的,发放人员要按照领料单据严格进行材料标号的验收,然后签字确认才能发放材料。

3、材料使用控制

材料在使用过程中,必须进行标记移植,并经材料检验员确认。余料退库时同样需要标记移植,检验员确认。

五、材料回收管理

对于已经领取的材料,在使用之后剩下的材料可以将使用的部分材料办理退库,通过退库管理人员根据标准要求在剩余材料商实行移植标记,经过检验材料进行确认以后就可以办理相关的退库手续。

综上所述,压力容器具有不同于其他机械产品的特点,由于其使用条件的特殊性,故而对制造的要求也相对较高。在压力容器的制造过程中,对材料检测环节的控制尤为重要。为有效的跟上市场需求的步伐,对压力容器制造的各个环节全面了解,并在此基础加以改进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

参考文献

[1]刘彩梅.压力容器制造质量控制[J].科教创新导报,2010,(14):62-64.

第四篇:《移动式压力容器充装质量管理手册》

关于颁布 《移动式压力容器充装质量管理手册》 的通知

《移动式压力容器充装质量管理手册》 是本单位充装质量管 理体系的全面阐述,是开展移动式压力容器充装工作所必须遵循 的规范性文件,以《移动式压力容器充装质量管理手册》规范质 量活动的全过程,全体人员必须认真贯彻学习,认真执行。《移动式压力容器充装质量管理手册》是我公司依据TSG R4002-2011 《移动式压力容器充装许可规则》 制定订的质量管理 手册,现予颁布,自201X年X月X日起执行。在执行过程中如 遇到问题,请及时向技术负责人反映。

法人代表: XXX 201X年X月X日

第一章基本要求 第一节 质量管理手册的管理 1.1.1概述 本《移动式压力容器充装质量管理手册》(以下简称手册)是本单位开展移动式压力容器充装活动的规范性和纲领性文件,为保证质量手册的权威性、严肃性和完整性,对手册的制订、修改、发放、宣贯和保管予以控制。1.1.2职责 1.1.2.1手册的编号、发放、登记、宣贯、更改和存档由公司资料、档案管理员负责。1.1.2.2手册的编制、修改由技术负责人组织进行。1.1.2.3手册由法人代表批准颁布。1.1.3要求 1.1.3.1手册由技术负责人组织有关人员起草、讨论和修订。1.1.3.2手册采用活页装订方式。1.1.3.3手册分受控和非受控两个版本。1.1.3.4手册发放范围:法人代表、技术负责人、安全员、检查人员及充装有关人员。手册发放时要注明受控状态并登记“发放编号”,由持有者签收。1.1.3.5持有者应妥善保管手册,不得在手册上涂改,不得外借。如发生遗失,应及时申报和登记,经技术负责人批准后补领。持有者调离本单位时,应将手册退还并办理登记手续。

1.1.3.6各版手册均应在资料室长期保存一份,并标记版本信息和使 用有效期。1.1.3.7在执行过程中,遇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对手册进行修改: a.本单位机构或管理职责有重大变化。b.编制手册所依据的有关法规、标准有较大变动。c.在执行中发现手册内容不适用于本单位的实际情况。d.发生其他必须修改的情况。1.1.3.8 手册的更改一律采用换页、插页的方式,由资料管理员统一向手 册(受控文本)的持有者发放更改通知和相应的更改页来实现。收回的原 页,应作相应记录并进行作废处理。未经管理者代表批准,任何部门和个 人均无权擅自对手册进行修改。1.1.3.9手册由技术负责人组织宣贯并负责解释,技术负责人对各部门执 行手册的情况实施监督。第二节 质量管理手册编写的依据 1.2.1《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令第373号)1.2.2《江苏省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2004修改版)1.2.3《移动式压力容器安全监察规定》(TSG R005-2011)1.2.4《移动式压力容器充装许可规则》(TSG R4002-2011)1. 2. 5 《气瓶安全监察规程》(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质技监局锅发[2000]250 号)1.2.6《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及施工规范》(GB50156-2006)

1.2.7《永久气体气瓶充装站安全技术条件》(GB17264-1998)1.2.8《液化气体气瓶充装站安全技术条件》(GB17265-1998)1.2.9《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2006)1.2.10《液化石油气充装站安全技术条件》(GB17267-1998)1.2.12《液化气体气瓶充装规定》(GB14193-1993)1.2.13《永久气体气瓶充装规定》(GB14194-2006)1.2.14《气瓶使用登记管理规则》(TSG R5001-2005)1.2.15《气瓶警示标签》(GB16804-1997)1.2.16其它有关法律、法规、标准等。

第三节.充装质量保证体系控制图和充装工艺流程图 1.3.1充装质量保证体系控制图 1.3.2充装工艺流程图

第四节充装和检查记录表 各种记录、报表是对充装过程及结果的全面反映,要求必须详尽、全面、及时、真实,禁止做虚假记录、报表,禁止涂改各种记录、报 表。以下为充装部分记录表格。

第二章 管理职责 第一节管理职责的基本要求 1.1.1.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分工明确,责任落实。1.1.2建立完善的安全质量管理体系,质量手册得到批准颁布。1.1.3各岗位人员得到任命。1.1.4人员基本要求 1.1.4.1技术负责人 技术负责人任职资格:具有大专以上(含大专)学历,取得含压力容器安全 管理项目的《特种设备人员证》 ;具备相关法律法规及专业知识; 1.1.4.2安全员(安全负责人):具有大专以上(含大专)学历,取得含压 力容器安全管理项目的 《特种设备人员证》 ; 具备相关法律法规及专业知识; 1.1.4.3其他人员 设备管理员、充装人人员、检察人员等均应参加质监部门的专业培训,并 取得有关部门颁发的资格证书。1.1.5管理评审 1.1.5.1每年至少进行一次管理评审,保证质量体系的适应性、充分性和有 效性。1.1.5.2管理评审应进行记录并保管,对不符合气瓶充装资源条件的应及时 补充完善。

1.1.6组织机构图

第二节 管理人员任命书 公司各部门: 为了建立和完善本公司的移动式压力容器充装安全质量保证体系,加强移动式压力容器充装全过程的质量控制和安全技术管理工作,经 研究决定任命下列管理人员。XXX同志为本公司CNG母站技术负责人; XXX同志为本公司CNG母站安全负责人; XXX林同志为CNG母站站长; 法人代表:XXXX

第 三节 质量方针质量目标 3.1质量方针 3.1.1目的 确定本单位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确保充装工作安全,推动本单位移 动式压力容器充装管理水平的不断完善和提高.3.1.2范围 适用于本单位的各个岗位.3.1.3质量方针 XXXXX压缩天然气有限公司安全质量方针为:安全第一、预防 为主、科学管理、全员参与。3.1.4质量目标 XXXX压缩天然气有限公司安全质量目标为:充装安全操作 100%、充装质量合格率100%、充装资料合格率100%、用户满意率 95%

第四节岗位责任制 4.1总经理岗位责任制 4.1.1组织制定本公司的安全质量方针、目标,建立各项管理规章制度,并 对安全管理工作和质量管理工作负全责。4.1.2批准颁布《移动式压力容器充装质量管理手册》并组织实施。授权本 公司充装技术负责人开展工作,并为安全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和运行配备 足够的资源。4.1.3对相关人员进行任命,并授予足够的权限,保证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 运行。4.1.4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法规、标准,熟悉充装介质及安全管理知识,保障安全生产,确保充装质量。4.1.5负责组织实施《移动式压力容器充装质量管理手册》,定期进行安全 教育,贯彻和落实各项规章制度,确保充装质量和安全。不断完善充装质 量管理体系建设,提高充装安全和质量管理水平。4.1.6检查督促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组织开展安全检查及时消除事故隐 患,做到安全生产。4.1.7及时如实按规定处理和上报事故。4.2技术负责人岗位责任制 4.2.1熟悉移动式压力容器充装的法规、标准、安全技术规范及专业技术知 识,对本单位充装的安全质量技术工作负责。4.2.2负责本单位的设备管理工作,充装设备、工艺设备建档率、专管率和 完好率达到规定要求。在用特种设备的使用登记率、检验合格率达到100%。4.2.3负责组织制订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和事故应急预 案。4.2.4组织编制、修订《移动式压力容器充装质量管理手册》,并负责贯彻 执行,确保充装质量得到有效控制。4.2.5督促做好充装资料的管理工作,使其得到正确的使用,并妥善保管。4.2.6协助领导做好职工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意 见,督促整改,不断强化职工的安全意识。4.2.7对本单位出现的事故隐患和发生的事故,应认真分析和处理并落实整 改措施。4.2.8按时向业务主管部门和质量技术监督局、安监局、消防等部门书面报 告充装情况和安全状况。4.2.9认真执行上级有关充装的安全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负责充装的安 全技术管理工作。了解、分析、研究并掌握充装系统安全状况。

4.3安全员(安全负责人)岗位责任制 4.3.1认真学习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标准,熟悉安全生产技术和要求,协 助领导做好各项安全工作和日常的安全管理工作。4.3.2负责宣传贯彻上级部门有关安全管理的政策、法令、法规和本单位进行领 导有关安全生产的指示、要求。4.3.3负责组织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知识教育和安全技术培训。4.3.4经常进行安全巡回检查,发现违章作业和不安全因素,应立即处理,直至 停止其作业。4.3.5参加安全检查工作,对查出的不安全因素,督促进行认真整改,防患于未 然。4.3.6及时向领导汇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动态。4.3.7对发生的事故,参加分析和处理工作,做到四不放过,并按规定做好事故 的统计上报工作。4.3.8负责消防器材的新增、更换与保管工作,建立消防器材台帐;负责消防器材的检查、维护工作,确保消防器材安全可用。4.3.9负责本站保卫人员的管理工作,并负责各项安全标志的维护工作。

4.4站长职责: 4.4.1在公司的领导下,全面负责加气母站安全、生产、管理工作。4.4.2组织员工认真执行《移动式压力容器重装管理手册》、生产管理规定,严格按照工艺和操作规程作业,杜绝事故发生,确保安全生产。4.4.3贯彻公司的各项指示精神,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全面完成公司 下达的各项任务。4.4.4组织开展以“四懂”(懂机构、懂原理、懂性能、懂用途)、“三会”(会使用、会保养、会排除故障)为主的岗位练兵活动,提高员工 的技能 水平; 4.4.5负责组织实施加气母站生产计划,增收节支,严格控制生产成本,节 能降耗; 4.4.6带领全体员工遵章守纪,保持良好站风和站容站貌;母站员工考勤考 核,母站员工管理; 4.4.7负责设备的日常保养和维护工作,使之处于良好状态; 4.4.8母站所有生产报表、资料、单据完善、收集、保管、存档; 4.4.9完成公司安排的其他各项工作。

4.5设备管理员岗位责任制 4.5.1协助技术负责人做好设备(含压力容器)、仪器、计量器具、安全附 件的管理和维护保养工作,确保其完好、准确、灵敏、可靠。4.5.2负责建立压力容器、设备、计量器具、安全附件的台帐和技术档案工 作,明确专人管理,确保专管率。4.5.3负责制订压力容器、计量器具、安全附件周期检定台帐,并负责对计 量器具进行送检。4.5.4定期对压力容器、充装设备、计量器具、安全附件的完好状况进行检 查。做好安全附件校验及更换工作,以保证安全附件灵敏可靠。4.5.5编制压力容器和计量、设备检验的维修、保养计划,督促做好设备的 日常维护保养工作,及时维修设备,防止设备带病运行。4.5.6参与设备事故的分析和处理工作,对违章使用设备有权予以制止。

4.6检查员岗位责任制 4.6.1认真学习气瓶检查的相关法规、标准、安全技术规范,熟悉天然气的 性质、移动式压力容器的基础知识,掌握检查要求,认真做好充装前、充 装后的检查工作。4.6.2认真执行充装前、充装后的检查操作规程,确保气瓶检查工作质量。4.6.3做到充装前检查不符合要求的移动式压力容器不准进入充装岗位,充 装后复查不符合要求的应及时采取正确处理措施,并报告相关人员不。4.6.4认真及时填写检查记录。

4.7充装工岗位责任制 4.7.1认真学习移动式压力容器充装的相关法规、标准、安全技术规范,熟 悉天然气的性质、移动式压力容器的基础知识,掌握充装要求,认真做好 气瓶工作。4.7.2充装前认真核查充装设施的可靠性,确保其安全、准确、灵敏、可靠。4.7.3充装前应对待充装容器进行复查,严禁充装过期、不合格容器。4.7.4认真执行容器充装操作规程,确保容器检查工作质量。4.7.5加强对充装过程的检查,发现温度、压力、声音异常或有泄漏,应立 即停止充装,待查明原因或处理后方可继续充装。4.7.6充装过程中应思想集中,充装参数应符合规定要求,严禁超量、超压。4.7.7认真及时填写充装记录。

4.8.调度计量交接岗位职责 4.8.1在站长的直接领导下,遵守法律、法规,各项规章制度,服从安排,全面完成自身的各项本职工作;统计确定各用户单位日、周、月计划用气 量,向西气东输申报及公司相关人员报告; 4.8.2与各用气单位落实当日用气计划完成情况,协调当日变更气量销售,确保当日销气任务完成; 4.8.3每日按照要求与西气东输进行气量交接,保管好相关单据、凭证; 4.8.4按规定认真填写报表单据,做到资料齐全,数据准确,不得弄虚作假; 4.8.5对于本岗位相关工作信息应尽到保密义务; 4.8.6完成站长交待的其它工作

第三章 管理制度 第一节安全管理制度

安全检查制度 1 分级落实安全检查制度。1.1 班组、员工坚持每日岗位安全检查,当班班长或安全员对作业现场进行监督,发现违章行为和不安全因素时,及时予以制止并向上级反映;发现问题和隐患,及时整改或制定防范措施,并在站长日志及相关台账上做好记录。1.2 公司每月组织一次安全检查、加气站每周组织一次安全检查,对加气设备、供电设施、电气设备、消防器材、治安防范和台账记录等进行检查,重点排查加气站设备、管道、阀门井管沟有无油污、天然气泄漏。1.3 公司主管部门每月组织加气站安全检查,检查的站数不少于辖区站数的1/3,并确保每个季度对所辖加气站都能进行一次全面的安全检查。1.4对存在的问题和隐患,制定有效的防范和整改措施,并落实到具体部门、具体责任人,限时整改。1.5 根据季节特点和重大节日对加气站进行专项安全检查。春季以防雷、防静电、防解冻跑漏为重点;夏季以防暑降温、防食物中毒、防台风、防洪防汛为重点;秋季以防火、防冻保温为重点;冬季以防火、防爆、防煤气中毒、防冻防凝、防滑为重点;元旦、春节、五一劳动节、十一国庆节前以安全、治安防范、消防、设备、应急预案等为重点,特别是公司管理值班人员、员工的值班安排和应急预案的落实情况。1.6 周检查、月检查和专项安全检查在《安全管理记录》台账中详细记录检查的时间、内容、人员和结果。.2 检查的主要内容:安全责任制落实情况、作业现场安全与卫生状况、设备技术状况、灭火作战及应急预案情况和隐患整改情况等。3 对各级安全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和隐患,实行登记,加气站能自行解决的,迅速整改;加气站无力解决的,及时书面报告公司,同时采取有效 的防范措施,配合公司限期整改。

安全培训制度 1 目的和范围 为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基本方针,规范各单位 领导干部、管理人员、员工的安全行为,防止和减少各类事故的发生,制 定本规定。本规定适用于公司所属个各部门(单位)。2 术语和定义 3 职责 3.1生产运行部是培训教育管理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开展公司员工 培训管理工作,并指导各部门(单位)开展员工培训管理工作;负责组 织编制培训计划,并对培训效果进行监督与管理。3.2 生产运行部负责培训管理以及安全生产职业资格证书的培训和管理。3.3生产运行部负责对外来实习、参观、考察、临时用工等人员进行培训教 育。4 管理内容 4.1管理人员安全教育 4.1.1公司各级领导和各部门负责人,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要求,参加政府 和行业组织的安全生产教育培训。4.1.2公司的安全管理人员,应参加政府的安全培训并取得上岗资格,新上 岗的安全工作人员应先进行培训,取得岗位资格证书后方能上岗。

4.1.3安全技术管理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由公司生产运行部组织,参加由地市级以上政府有关部门组织或认可的岗位培训班。4.2安全教育培训的主要内容是 4.2.1国家和行业有关职业安全卫生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制度和标准。4.2.2安全管理、安全技术、职业卫生和安全文化等知识。4.2.3易发事故的基本知识。4.2.4有关事故案例及事故应急管理等。4.2.5 安全教育培训时间不得少于40学时。4.2.6本部门、本岗位职业安全卫生职责。4.2.7安全管理、安全技术、职业卫生和安全文化等知识。4.2.8有关事故案例及事故应急管理等。4.3生产岗位员工安全教育 4.3.1班组长的安全教育培训由生产运行部组织实施,经考核合格后方能任职。4.3.2安全教育培训时间不得少于24学时,安全教育培训的主要内容是。4.3.3国家和行业有关职业安全卫生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制度和标准。4.3.4安全技术、职业卫生和安全文化等知识。4.3.5本班组和有关岗位的危险危害因素、安全注意事项、本岗位安全生产职责。4.3.6典型事故案例及事故应急处理措施等。4.3.7所有新员工上岗前应接受三级安全教育,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 4.3.8 一级安全教育时间不少于24学时,安全教育的主要内容是 4.3.8.1国家和行业有关安全生产和职业安全卫生法律、法规; 4.3.8.2通用安全技术、职业卫生基本知识,包括一般机械、电气安全、消防和气体防护等常识; 4.3.8.3本单位安全生产的一般状况、性质、特点和特殊危险部位的介绍; 32 4.3.8.4行业和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五项纪律(劳动、操作、工艺、施工和工作纪律); 4.3.8.5典型事故案例及其教训,事故预防的基本知识。4.3.9二级安全教育时间不少于24学时,安全教育的主要内容是 4.3.9.1本单位的生产概况,安全卫生状况; 4.3.9.2本单位主要危险危害因素,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4.3.9.3安全设施、个人防护用品、急救器材性能和使用方法,预防工伤事故和职业病的主要措施等; 4.3.9.4典型事故案例及事故应急处理措施。4.3.10三级安全教育时间不少于8学时,安全教育的主要内容是 4.3.10.1岗位生产工艺流程、工作特点和安全注意事项; 4.3.10.2岗位职责范围,应知应会; 4.3.10.3岗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岗位间衔接配合的安全注意事项; 4.3.10.4岗位事故预防措施,安全防护设施、个人防护用品的性能、作用和使用操作方法。4.3.11员工调动工作后应重新进行入厂三级安全教育,单位内工作调动、转岗、顶岗以及脱离岗位六个月以上者,应进行二、三级安全教育,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从事新岗位工作。4.3.12凡从事特殊工种作业的人员,应按国家有关要求进行专业性安全技术培训,经考试合格,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证后方可上岗,并定期参加复审。4.3.13在新工艺、新技术、新装置、新产品投产前,主管部门应组织编制新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并进行专门培训。有关人员经考试合格,方可上岗操作。4.3.14发生事故时,按《事故管理规定》的要求,对事故责任者和相关员工进行安全教育,吸取教训,落实防范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发生。4.4日常安全教育 4.4.1各场站应开展以班组为单位的安全活动。安全活动应有针对性、科学性,做到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防止流于形式和走过场。班组安全活33 动应做到有领导、有计划、有内容、有记录。对活动形式、内容、要求应有明确规定。部门负责人和安全员应对安全活动记录进行检查、签字,并写出评语。4.4.2班组安全活动(二级教育1次\周)是班组的一项重要工作,应认真组织,严格考勤制度,保证出勤率,不应无故缺席,有事须经单位领导批准。4.4.3公司领导每季参加一次班组安全活动,部门负责人和管理人员每月参加一次班组安全活动。4.4.4生产运行部应结合班组安全生产实际,制订班组安全活动计划,做到有计划、有安排。4.4.5班组安全活动内容 4.4.5.1学习国家和政府颁发的有关安全生产法令和法规; 4.4.5.2学习有关安全生产文件、安全通报、安全技术规程、安全管理制度及安全技术知识; 4.4.5.3结合行业事故汇编和安全信息,讨论分析典型事故,总结和吸取事故教训; 4.4.5.4开展防火、防爆、防中毒及自我保护能力训练,以及异常情况紧急处理和应急预案演练; 4.4.5.5开展岗位安全技术练兵、比武活动; 4.4.5.6开展查隐患、纠违章活动; 4.4.5.7开展安全技术座谈,观看安全教育电影和录相; 4.4.5.8其他安全活动。4.5其他人员的安全教育 4.5.1公司办公室的负责人、员工的安全教育,按照上述有关要求执行。4.5.2 非生产岗位且风险小的季节性临时工的安全教育时间不应少于8学时,内容为:生产工艺特点、入厂须知、所从事工作的性质、安全注意事项和事故教训、有关的安全规章制度等。4.5.3 外来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按《承包商安全管理规定》执行。4.5.4 参观人员的安全教育,由接待部门负责,内容为本单位的有关安全 规定及安全注意事项。4.6组 织 管 理 4.6.1公司各级主要负责人,对本部门的安全教育工作负责。生产运行部、综合办公室负责组织实施安全教育培训工作,编制安全教育大纲、教材和 班组安全学习材料。4.6.2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应纳入本部门教育培训计划和中长期规划,应 保证所需人员、资金和物资。4.6.3对认真开展安全教育培训并在防止伤亡事故、减少职业危害方面做出 成绩的单位和员工,应予以表彰和奖励。4.6.4对未按本规定要求进行安全教育培训的部门进行处罚,安全教育培训 不到位造成事故的,应追究有关领导的责任。5相关文件 5.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5.2《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6记录

安全生产例会制度 1 目的和范围 为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有效防范安全生产事故 的发生,结合本单位实际,特制定本制度。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属各部门(单位)。3 职责 3.1 生产运行部是安全生产例会管理程序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公司级的 安全生产例会的组织、学习和培训工作。4 管理内容 4.1每月召开一次安全生产工作例会,会议时间应相对固定。4.2安全生产例会的参会对象为单位领导、部门负责人、班组长等。4.3 会议主要内容 4.3.1传达贯彻国家、行政主管部门各种文件精神; 通报分析安全生产形势,研究部署安全生产工作,制定安全生产工作计划。4.3.2各部门上报安全生产工作月总结(上月例会工作任务完成情况总结,包含采取措施、先进经验和典型做法等)。4.3.3结合本部门工作实际,提出工作重点,安排下一步工作任务。4.3.4 参会人员须做到 4.3.4.1按时参加会议并汇报工作,同时上报主要工作任务情况的文字材 料;4.3.4.2汇报工作时间不超过10分钟; 4.3.4.3文字材料500字内; 4.3.4.4认真听会并做好会议记录,备有安全生产工作专用记录本; 4.3.4.5参会人员原则上不得请假,如有特殊情况,须向单位负责人请假。4.3.5遵守会议纪律 4.3.5.1参会人员必须提前10分钟到场,不得迟到或早退; 4.3.5.2开会时必须将手机设置为关机或震动状态: 4.4考核 安全生产例会工作内容、完成任务情况、会议记录将列入考核内容,与相关人员奖金挂钩。5 相关文件 5.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5.2《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安全生产管理规定》

安全奖惩实施细则 1 目的和范围 为落实公司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度,贯彻公司管理体系的正常运行,体 现“奖罚分明”的原则,使全体员工齐心协力共同搞好安全工作,实现公 司的安全责任目标,特制定本规定。本细则适用于公司各部门负责人、主管、安全员及全体员工。2 术语和定义 经济损失:指发生事故后设备、机械等修理费用或报废估价,恢复生产 所需人工、材料,人员伤亡医疗、赔偿、善后费用,受伤人员休息人工费 等方面费用,不包括相关部门处罚。3 职责 3.1 安全管理小组会负责提出奖惩意见,报主管安全副总审批。3.2综合办公室负责在工资中发放/扣除安全奖惩的扣款。3.3 财务部门负责扣除安全罚款。4 管理内容 4.1对于认真遵守公司各种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和各项规定,及时制止、纠正 违章作业现象和消除事故隐患,安全生产运营情况良好,实现零事故的各 级安全第一责任人实行重奖。4.2对于维修、操作人员的安全奖励,主要奖励对安全管理、消除事故隐患 等方面做出一定贡献的人,不搞平均主义。4.3有以下行为之一者,给予100-1000元奖励 4.3.1勇于制止违章作业,表现突出者。4.3.2发现、纠正重大事故隐患。4.3.3事故即将发生时采取果断措施,制止事故发生或减少事故损失。4.3.4事故发生后,积极主动保护现场,抢救伤员,表现突出者。4.3.5采取先进的安全健康技术措施,解决重大安全问题者。4.3.7对安全管理、安全措施积极主动提出建议,经实践效果良好的。4.3.8对公司、部门各级安全第一责任人奖励实行安全记录累加的奖励办 法,凡发生人身轻伤事故、严重未遂事故、1万元及以上机械设备事故、重 大火灾事故,对于安全记录未达到100天被中断时无奖。对于安全情况良 好,安全记录达到100天以上的,按安全记录天数,给予以下人员奖励 4.3.8.1给予安全主管每天16元奖励; 给予安全管理小组每人每天14元奖 励; 4.3.8.2给予综合办公室、销售部经理、财务主管每天12元奖励; 4.3.8.3给予基层员工人每天10元奖励; 4.4.1考核分在第一名且考核分不低于90分的部门,可以给该部门集体奖 励2000-40000元。4.4.2考核分在第二名且考核分不低于87分的,可以给部门位集体奖励 1000-2000元。4.4.3考核分在第三名且考核分不低于85分的,可以给该部门集体奖励 800-1000元。4.4.4考核分低于80分的取消考核资格。4.5.6事故处罚 4.5.1轻伤事故处罚 4.5.1.1给予事故主要责任者300-500元罚款,性质严重者降岗位工资一档,时间半年; 4.5.2.2给予事故次要责任者及领导责任者200-300元罚款。4.5.3机械、设备事故处罚 4.5.3.1损失5000元以下机械设备事故,给予事故主要责任者100-500元 处罚,给予次要责任者和领导责任者100-300元。4.6对下列员工违纪违规行为的处罚 4.6.1禁火区吸烟,一次罚款1000元,调离原岗位。4.6.2酒后上班,罚款500元,调离原工作岗位。4.6.3未按规定穿戴劳动保护用品,罚款20-100元。4.6.4上班打瞌睡,离岗和干与生产无关的闲事,罚款200-500元。4.6.5使用汽油等易燃液体擦洗设备、用具和衣服,罚款100-500元。4.6.6禁火区未办理动火许可证,违章动火,罚款1000-5000元。4.6.7不按照生产岗位安全操作法进行操作,罚款100-1000元。4.6.8不按时巡回检查、不按时作好原始记录的,罚款50-200元。4.6.9弄虚作假,报表数据不真实的,罚款50-200元。4.6.10违法公司各项安全管理制度的,罚款50-1000元 4.6.11出现一次“三违”事故(事件)的,根据情节和后果对相关负责人 和安全员进行处罚,情节严重的,可直接予以辞退或免除现有职务。4.7对部门违纪违规行为的处罚 4.7.1对公司的各种文件不进行宣传贯彻的,对部门负责人罚款50-200元。4.7.2 不按时召开安全例会的,对负责人罚款50-200元。4.7.3 对安全检查出的整改事项不按期整改的,对负责人罚款50-200元。4.7.4不服从上级领导和安全部门安全检查的,不积极主动配合工作的,对 负责人罚款50-200元。5相关文件 5.1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报告特别奖励办法》、5.2《中石油CNG加气站标准化运营管理规范》 6记录

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1 目的和范围 为了预防和减少火灾事故危害,保护员工人身及财产安全, 特制定本规定。本规定适用于公司消防安全管理。3 职责 3.1公司生产运行部是消防安全管理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制定、修订公司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并对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负责消防设施、器材的管理;负责组织建立和健全防火档案;负责消防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和培训,并对各部门(单位)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和培训情况进行监督、检查。3.2 生产运行部负责组织施工单位按照消防设计进行施工及其施工质量的管理;负责收集建设项目消防验收所需资料;负责落实消防验收中所提问题的整改。3.3生产、销售和综合办公室应当履行下列消防安全职责 3.3.1组织贯彻消防法规、标准,执行公司有关消防安全制度,在操作规程中要编制相应的消防操作内容。3.3.2确定所属各部门、岗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并在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中明确防火安全责任。3.3.3针对本部门的特点对员工进行消防安全宣传教育。3.3.4组织防火检查,及时消除火灾隐患。3.3.5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配置消防设施和器材,设置消防安全标志,并定期组织检验、维修,确保消防设施和器材完好、有效。3.3.6保障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及专用消防通道的畅通,并设置符合国家规定的消防安全疏散标志。3.3.7定期分析本部门消防安全情况,研究解决实际问题。3.4义务消防队的职责 3.4.1学习宣传消防法规,定期参加消防训练,参加消防演习。3.4.2协公司落实消防安全制度,进行经常性的防火检查。3.4.3教育义务消防队员熟悉本岗位的火灾危险性,明确危险点和控制点, 维护本公司消防设施和消防器材,熟练掌握灭火器材的使用方法。3.4.4扑救初起火灾,协助专职消防队扑救火灾。4 管理内容 4.1 管理要求 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消防工作方针,全面落实“谁主管,谁负责”的消防管理原则,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实施多层次、全方位的 消防监督检查与管理。4.2 公司实行消防安全第一责任人制度 4.2.1各部门负责人是本部门消防安全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本部门的消防 安全工作。4.3 建设项目消防安全管理 4.3.1公司新建、改建、扩建、建筑内部装修以及用途变更工程项目,应进 行消防审核和验收。4.3.2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完成后,生产运行部组织消防专业人员 进行预审查,对提出的修改和完善意见,补充到基础设计消防专篇中。4.3.3基础设施编制完成后,生产运行部组织各专业和邀请政府公安消防部 门人员对消防专篇进行初步设计审查,专家在审查会上提出的问题,除形 成会议纪要外,生产运行部督促设计单位必须逐项进行回复,并落实到设 计文件中。4.3.4基础设计消防专篇等完成一周内,生产运行部应该组织主抓项目人员 填写《建筑消防设计防火审核申报表》,同时收集消防审核报批材料(基础 设计消防专篇、项目概算批文、初步设计审查修改意见、装置改造前消防 验收合格手续、工程消防设计总图),报政府消防部门进行建筑工程消防设 计审核申报。4.3.5报审材料受理后合格后,财务部门负责与政府消防部门核对建设项目 消防设施建设费。在消防建设费缴纳后,由公安消防部门出具《建筑工程消防设计审核意见书》。4.3.6在施工过程中,消防设施如有设计变动,需要将设计变更重新申报到政府消防部门。4.3.7消防设施施工完成后,生产运行部应及时通知相关部门组织消防设施检测。对于检测发现的问题,由生产运行部组织进行整改,保证消防设施与生产装置同时投入使用。4.3.8在建设项目竣工前,生产运行部应该组织主抓项目人员填写《建筑工程消防验收申报表》,同时组织收集消防验收报批材料(包括监理组织施工、设计单位和二级单位自行验收合格报告,施工单位各种资质证书,消防产品的出厂合格证和检测报告,消防工程竣工图,施工调试开通记录,隐蔽工程纪录,设计、施工变更内容记录),改造项目二级单位要有消防设施管理制度、演练记录、人员消防培训记录,消防支队提供灭火作战计划。4.3.9消防验收材料齐全后,上报政府消防部门,由政府消防部门组织各专业人员进行消防验收,组织项目管理部门(项目管理部门通知监理、施工单位参加)、设计管理部门(设计管理部门通知设计单位各专业)、检测单位、项目改造所在单位、消防支队等参加。4.3.10 对于要进行整改的项目,由生产运行部、设计单位和施工管理单位分别限定时间进行整改。项目整改完成后,向政府消防部门提交整改情况报告申请复验,再次进行验收。4.3.11政府消防部门出具《消防验收合格意见书》后,建设项目方可开工投产。4.4 各部门应当按照统一要求建立防火档案,消防档案应当包括消防安全基本情况和消防安全管理情况。消防档案应当详实,全面反映部门消防工作的基本情况,并附有必要的图表,根据情况变化及时更新。各单位应当对消防档案妥善保管,并报安全技术部备案。4.5各部门应当将消防布局、消防泵站、消防供水、消防通信、消防通道、消防装备等内容的消防规划纳入部门总体规划,保证消防经费。消防设施、消防装备不足或者不适应实际需要的,应当增建、改建、配置或者进行技术改造。4.6生产、储存和装卸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的装置、罐区、和泵房、充装站、供应站、调压站等应符合防火防爆要求,安放明显的安全标志,严禁携带火种和无关人员、车辆入内。4.6.1运输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的车辆应设置“道路运输危险物品车辆标志”,安装防静电接地装置、阻火器,配备足够的灭火器材。4.7应当保障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畅通,并设置符合国家规定的消防安全疏散指示标志和应急照明设施,保持防火门、消防安全疏散指示标志、应急照明、机械排烟送风、火灾事故广播等设施处于正常状态。4.8应当每日进行防火巡查,并确定巡查的人员、内容、部位和频次。巡查的内容应当包括 4.8.1有无违章情况。4.8.2疏散通道是否畅通,安全疏散指示标志、应急照明是否完好。4.8.3器材和消防安全标志是否在位、完好。4.8.4门是否处于关闭状态,防火卷帘下是否堆放物品影响使用。巡查人员应当及时纠正违章行为,妥善处置火灾危险,无法当场处置的,应当立即报告。发现初起火灾应当立即报警并及时扑救。4.9 对于消防监督部门查出的火险隐患,要逐项登记,凡是部门能够整改的,要定责任人、定措施,限期整改。凡部门难以解决的重大隐患,必须采取临时措施,保证安全,并上报公司主管部门解决。重大火险隐患,要建立台帐,对消防监督部门发出的火险隐患整改通知书,要及时向主管领导报告,并报公司主管部门备案。4.10消防基础设施建设、维修必须由有公安消防部门颁发的消防工程施工、维修许可证的单位承担,并报公司安全技术部审核、备案。4.11消防基础设施建设和装备、器材,应满足国家及有关行业消防法规、标准规范要求。要积极采用和推广成熟的消防新技术、新产品。4.12加强对现有消防设施、器材的管理,确保各种消防设备、设施、装置、器材完整好用。43 4.13要认真开展经常性的消防宣传活动,将员工消防培训教育纳入到本单位安全教育培训中,充分利用宣传媒体、宣传手段,宣传消防法规,普及消防知识,剖析火灾案例。结合119宣传日、重点节日及季节特点,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员工消防安全意识和防灭火技能。宣传教育和培训内容应当包括: 4.13.1有关消防法规、消防安全制度和保障消防安全的操作规程; 4.13.2本部门、本岗位的火灾危险性和防火措施; 4.13.3有关消防设施的性能、灭火器材的使用方法; 4.13.4报火警、扑救初起火灾以及自救逃生的知识和技能。4.13.5对新入厂及转岗员工和进入生产区的各类人员进行安全教育时,应有相应的消防安全知识内容。下列人员应当接受消防安全专门培训 4.13.5.1单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消防安全管理人员; 4.13.5.2专、兼职消防管理人员; 4.13.5.3控制室的值班、操作人员; 4.13.5.4其他依照规定应当接受消防安全专门培训的人员。4.13.5.5其中控制室的值班、操作人员应当持证上岗。4.14应当按照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进行演练,并结合实际,不断完善预案。消防演练时,应当设置明显标识并事先告知演练范围内的人员。4.15发现火警时,任何部门和个人都应迅速准确地报警,讲清起火单位、地点、燃烧物等有关情况,迅速组织扑救,并派人接应消防车,有关单位和个人必须给报警人提供方便,任何单位和个人均不得谎报、瞒报和拖延报告火警。4.16发生火灾的部门必须立即组织义务消防队控制和扑救火灾,组织其他人员疏散,避免造成不必要的人员伤亡。4.17在组织和指挥火灾现场扑救时,应及时设立临时灭火指挥部,由安全生产小组负责人或上级负责人任总指挥。灭火总指挥有权根据扑灭火灾的需要,决定下列事项 4.17.1使用各种水源。44 4.17.2截断电、可燃气体和液体的输送。4.17.3划定警戒区,实行局部交通管制。4.17.4利用临近建筑物和有关设施。4.17.5为防止火灾蔓延,拆除或破损毗邻火场的建筑物、构筑物。4.17.6向供水、供电、医疗救护、交通运输等有关单位请求灭火救援。4.17.7向邻近公安消防部门请求增援。4.18 灾事故的报告统计执行公司事故管理有关规定。4.19 生产运行部按照安全生产奖惩制度等对本规定的执行情况进行考核。5相关文件 5.1《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6记录

第二节安全责任制度 安全生产责任制 1 目的和范围 为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基本方针,规范各级 领导、管理人员、员工的安全行为,防止和减少各类事故的发生,制定本 规定。本规定适用于镇江东源压缩天然气有限公司。2.职责 公司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应由公司安全生小组组织制定,应将安全生产 责任规定纳入体系管理。各岗位操作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应在对岗位 进行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估的基础上予以确定。3.管理内容 3.1各级领导、管理人员、员工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和相应的考核奖惩办法;3.2 各级领导、管理人员、员工,应在各自的工作范围内落实安全生产职责,对实现安全、文明生产负责; 3.3安全生产责任制应明确领导、管理部门、岗位员工所要承担的安全工作责任、权利、义务和具体安全工作内容,应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及相关要求,满足政府及上级主管部门管理要求,应涵盖本单位生产、经营、活动的范围。3.4公司级领导、各部门部门、母站应按照“一岗一责”、“一职一责”的原则,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各分管领导,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和“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对其分管工作的安全生产负直接领导责任。各职能管理部门应在各自的业务范围内,对安全生产负管理责任。3.5公司分管副总安全职责 3.5.1分管副总是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对分管的安全生产工作负全面责任。3.5.2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上级各项安全生产要求,合理配置安全资源,完成安全工作目标和安全责任制的考核指标。3.5.3审定安全生产工作计划、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并组织实施,建立、健全并定期检查和考核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情况。3.5.4建立健全安全管理机构。定期召开安全工作会议,及时解决安全生产中的重大问题。3.5.5督促、检查安全生产工作,认真履行安全承包职责,及时消除安全生产事故隐患。3.5.6 审定或组织制定公司重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组织实施。3.5.7及时向总经理如实报告安全事故。3.6安全主管职责 3.6.1监督贯彻执行国家及上级有关部门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和规定。3.6.2组织对执行安全生产责任制情况的督查,并定期提出考核意见。3.6.3指导、协调安全监督,进行现场安全监督检查。3.6.4监督新、改、扩建工程项目安全评价和“三同时”的实施,督促重大事故隐患的整改及重大事故的处理。3.6.5监督管理体系的审核及评审工作。3.6.6定期向安全管理小组提交安全监督工作报告。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安全监督工作。3.7安全技术负责人安全职责 3.7.1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上级各项安全生产要求,对安全技术工作负主管责任。4.7.2组织研究解决安全生产工作中的重大技术问题,组织编制、审定安全技术标准、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和重大安全技术措施。3.7.3负责新、改、扩建(工程)项目安全生产“三同时”的安全技术工作,并组织审查和检查落实。3.7.4组织进行重大危险源的辨识、评价,制定控制措施和应急预案,并定期评审和实施有效监控。3.7.5 负责组织设备、基建系统专业安全检查,对查出的事故隐患及时进行整改。参与事故调查处理工作。3.7.6负责将本单位事故隐患治理项目及时列入计划,并按计划实施。3.7.7、检维修项目进行风险识别和评价,严格组织对外来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并监督检查。3.7.8向领导提交安全生产责任制述职报告,汇报分管范围内的安全生产情况和建议。3.7.9组织制定安全教育培训计划和实施工作,负责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工作,以及负责组织新入厂员工三级安全教育和转岗员工的安全教育。3.7.10负责编制安全技术措施计划,并对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的实施进行检查督促。3.7.11负责对动火、有毒有害作业、缺氧环境作业等重大特殊作业项目、施工作业方案和有关作业报告(票)的审核,并组织现场监护。3.7.12负责组织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和推行工作。3.7.13负责编制安全生产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和考核。3.7.14负责危险化学品、锅炉特种设备有关安全技术管理和监督工作,组织相关专业的安全检查。3.7.15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安全管理工作。3.8财务部门的安全职责 3.8.1安全技术措施项目经费的提取,并按计划落实到位。3.8.2负责安全生产保证基金的收缴和返还资金的财务管理工作。3.8.3保证安全教育培训、劳动防护用品、保健津贴和防暑降温及其它安全费用及时到位,并监督执行。3.8.4定期向主管领导提交安全生产责任制述职报告,汇报分管范围内的安全生产情况和建议。3.8.5完成领导交办的其它安全工作。3.9 生产运行部门的安全职责 3.9.1负责生产运行过程中的安全生产协调工作,及时传递重要安全生产信息。3.9.2负责设备的建档、检验和安全运行等管理工作。3.9.3负责制定设备的操作规程,组织编制设备检修的安全措施,并组织检查和实施。3.9.4负责应急预案的建立和完善,统一指挥应急保障、救援的协调、信息传递、应急物资调配等工作。组织落实现场抢险、各类生产异常险情中的安全技术控制措施,参与事故调查处理。3.9.5负责组织防洪、防汛、防震、防冻保温等生产安全管理工作。3.9.6定期向主管领导提交安全生产责任制述职报告,汇报分管范围内的安全生产情况和建议。3.7.7完成领导交办的其它安全工作。3.10办公室安全职责 3.10.1负责落实签订从业人员劳动合同中的安全条款工作。3.10.2负责工伤保险和组织工伤伤残等级的鉴定管理工作。3.10.3向领导提交安全生产责任制述职报告,汇报分管范围内的安全生产情况和建议。3.10.4根据安全生产小组组长要求,协调公司各部门工作。3.10.5负责安全生产重大信息对外发布工作。3.10.6负责收集、报告安全生产信息。3.10.7定期向主管领导提交安全生产责任制述职报告,汇报分管范围内的安全生产情况和建议。3.10.8负责交通安全、车辆及驾驶员的安全管理工作。3.10.9负责职业健康的安全管理工作。3.10.10负责事故现场调查及上报工作,建立健全事故档案。3.10.11负责制定劳动防护用品、保健津贴、防暑降温费用发放标准及管理办法,审批计划并组织实施。3.10.12组织对新、改、扩建项目及在役生产设施、装置、装备的安全评价,参加新、改、扩建工程项目中有关安全的设计方案审查。3.10.13组织安全生产检查,并按有关规定对“三违”行为进行处理,对事故隐患治理进行监督。3.10.14组织或参加重大事故调查、分析、处理的工作,负责安全管理报表的编制和事故的统计、上报、批复、结案工作,负责认定工伤事故的管理工作。3.10.14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制定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安全技术标准等。3.10.15定期向主管领导提交安全生产责任制述职报告,汇报分管范围内的 安全生产情况和建议。3.10.16完成领导交办的其它安全工作。4.1各部门的岗位操作人员安全职责。4.1.1认真学习和严格遵守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服从管 理。4.1.2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掌握本员工作所需的安全生产知识,熟练 本岗位操作技能,具备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能力。4.1.3了解作业现场、工作岗位存在的危害因素、防范措施和事故应急措施。发现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应当立即向现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或 者本单位负责人报告。4.1.4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5 相关文件 5.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5.2《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6记录

第三节 职工教育培训制度 1.目的和范围 通过对员工进行教育培训工作,提高理论知识和提升操作技能,逐步提 高员工认知和技术素养水平,培养出一支懂专业知识、技能操作水平一流 的队伍。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各部门 2职责 2.1员工教育培训工由公司生产运行部主要负责,办公室、财务部,相应配 合,部门领导为第一责任人,负责职工教育培训工作。2.2综合办公室负责该制度的实施、监督、落实与考核; 50 2.3财务部根据培训计划申请培训费用,确保培训资金足额到位; 2.4生产运行部全面负责员工技术技能提高专业培训,申购专业培训教材、资料;组织行业、行政部门要求的专业专项培训; 3.内容 3.1坚持每月召开一次职工教育例会。要求部门领导、技术人员和全体职工 参加。3.2制定职工教育工作计划和全年授课计划包括课时、授课内容、授课 教师。3.3采取内部讲座、以会代训、学习交流等灵活多样的形式。既要重视派人参加行业组织的各类培训,又要积极组织好本单位的培 训,内外结合,培训与自学结合。3.4举办理论和操作技术业务知识专题讲座,请专家或专业技术人员讲课,也可以采取业务部门轮流讲课的办法。3.5为了保证培训效果,每次培训结束,都要认真地进行一次考核。3.6对于员工外出参加专业培训,返回公司后必须写培训总结,培训资料统 一交于公司管理使用; 3.7要编制具体职工教育培训工作计划,按计划逐步实施到位 3.8切实加强监督和指导,对职工教育培训工作要列入全年工作考核内容,作为评先的内容之一。3.9新进员工的培训 3.9.1公司新员工入职后,综合办公室应对其进行公司相关管理规章制度学习、让其了解公司经营状况; 3.9.2新员工办理入职手续后,公司应对其进行安全教育培训(三级安全教 育),并经安全考试; 3.9.3生产运行部对新员工进行专业知识培训,让其掌握工艺流程、设备工 作原理、设备参数、设备操作规程等; 3.9.4母站应对新员工进行设备性能、操作流程、工作规范、应急措施、生 产报表记录填写等培训; 3.9.5新员工应经过系统全面培训。经公司、母站共同考核合格后方能进入 工作岗位实习操作; 3.10.特种作业人员培训 3.10.1满足特种作业岗位人员要求,加强相应岗位专业知识培训; 3.10.2特种作业人员必须参加行政部门、行业机构所要求的专项培训,并 取得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

第四节设备安全技术档案管理制度 1 目的与范围 对各种设备、设施的各项技术专项资料进行管理;为员工的培训和设备维护维修及技术改造奠定基础。本制度针对公司所有设备中有保存价值的技术资料进行专项保护和约束。2 术语与定义 操作规程是指设备设施按其设计的功用性能在一定条件下按设计制造的固有程序进行运行的正常操控。3 职责 3.1 生产运行部负责本制度的编制、修改;负责对该制度的贯彻、实施和检查、督促。3.2 生产运行部负责建立单位生产设备的总台账,并对其购置合同、技术资料等文件进行收集、整理、分类保管存档。3.3各生产运行部负责建立本单位生产设备的台账,并对其购置合同、技术资料等文件进行整理、分类保管存档。3.4母站负责设备的维修、保养记录的填写和管理,内容填写要真实,书写干净整洁。4 管理内容 4.1 对公司设备的技术资料进行存档管理;设备技术资料管理做到内容全、版本与使用设备相匹配、检查方便、妥善保管; 4.2 应用计算机进行设备技术资料的管理,积极推动并逐步实现技术资料的计算机信息化管理; 4.3 设备的技术资料应根据设备的重要程度,实施分类管理;如通用类和专用类等; 4.4 技术资料要齐全,并且要包括相应设备所适用的各种法规、各类标准及操作规程等。标准装置、标准器具及实验用仪器、仪表等的说明书、图纸同样要指定人员管理; 4.5 建立健全计量标准档案,保管好计量标准的建标报告和批准文件; 4.6 定期进行技术资料的清理、核对和归档工作;对损坏的技术资料应及时进行修补和复制;4.7 公司有关员工借阅与工作有关的资料,要按借阅程序办理相关的借阅 手续;并在规定时间范围内归还(如15天时间内归还); 4.8 非本公司相关岗位员工借阅重要设备的重要资料时,没有公司主管领 导的同意不得借阅。5 相关文件 5.1 《设备使用说明书》 5.2 《设备工艺简图》 6 记录

第五节设备保养检查制度 1 目的与范围 为保证公司生产设备维修的科学性、专业性、计划性、安全性和可靠 性,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加强设备的维修管理工作,特制定本制度。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在生产运行上所有在用的设备的维修管理。2 术语和定义 项修:就是设备达到一定使用期限时对设备某项目的维修。3 职责 3.1 生产运行部负责本制度的编制和修改,负责对该制度的贯彻实施。3.2 生产运行部负责对设备进行必要的、科学的、有计划的、可靠的专业 化维修,以保证设备原有的使用性能来满足生产需要。3.3当班员工在设备日常使用过程中,按设备的技术要求进行经常性维护保 养,并对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各部位的保养所表现出来的运行特征做准确、明了的描述和技术参数的采集、记录。4 管理内容 4.1母站设备维修前,设备管理人员和专业维修人员要按维修计划和设备的 实际技术状况,编制设备维修方案或计划书;在设备维修过程中要推广采 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 4.2 母站设备日常维修,由站站长负责组织落实;分步对设备进行全面检 查、清洗及调整;修复和更换磨损件、以及不能维持使用到下次修理的零部件时,维修后必须满足生产工艺要求;非正常性大修必须报设备主管人员审核,主管领导批示同意后方可进行; 4.3 设备需要维修时,设备管理员针对设备使用的实际情况,做出初步的项目修理方案,设备管理部门审核后并确定最终方案;设备管理部门根据设备结构、使用特点及存在问题,对达不到工艺要求的某些项目进行针对性修理; 4.4对设备进行恢复性修理,各设备使用单位要根据设备运行情况提出大修初步计划;设备管理部门对计划进行审核并完善后报公司领导批准; 4.5修理后的设备要符合设备原有的性能;设备的压缩及液压能力要达到出厂标准,保证使用到下一次大修; 4.6设备维修要求及主要标准 4.6.1凡中修以下的维修任务(如:例行保养),由母站自行完成,如独立自行完成有困难,可向生产运营部申请支持; 4.6.2凡中修及中修以上的维修任务(母站不能独立完成的维修内容),由生产运行部牵头,相关部门及生产厂家参加实行定时维修; 4.6.3凡进行的各类维修或例行保养,必须认真做好登记,同时将维修结果上报生产运营部; 4.6.4凡涉及到设备性能的改进、技术改进的维修改造,必须经生产运行部同意方可进行。4.6.5设备维修分类 4.6.5.1设备例行保养 执行《设备使用及日常维护保养管理制度》。4.6.5.2设备中修内容及有关标准 1)母站中修 中修标准 压缩机根据型号不同,其中修标准执行使用说明书; 中修内容 维修内容除包括进行小修内容外,还应包括以下内容: a、清洗冷却水套及各冷却器。b、除去排气管道上的积垢。c、检查和调整各部间隙,必要时修理或更换轴瓦。d、修磨活塞、活塞杆、密封环及紧固螺钉。e、检修十字头,必要时更换十字头销和十字头体。f、更换冷却器损坏的管子。g、清洗油管、油泵、注油器、更换已损坏的零件。i、修理或更换管道附件。j、检查联轴器、更换柱销弹性套。4.6.5.3设备大修 1母站大修 大修标准 压缩机根据型号不同,其中修标准执行使用说明书; 大修内容 维修内容除包括中修内容外,还应包括以下内容: a、机器全部进行分解清洗。b、镗磨气缸或更换气缸套。c、修复或更换曲轴。d、修理或更换活塞、连杆和活塞杆。e、更换大头瓦、主轴轴承、修理轴承座。f、更换各部轴承,更换活塞环、密封填料环刮油环,并调整其间隙。g、清洗和修理各部管道、冷却器、油水分离器。4.6.5.4设备急修 1)设备如遇紧急故障时,应立即向生产运营部汇报,公司根据实际情况,具体制定抢修方案,进行及时抢修; 2)设备发生紧急故障时,必须立即停止生产,并及时上报生产运行部及有 关领导,在确保安全的原则下进行抢修,以防事态扩大;

第六节安全附件和安全装置定期校验检查制度 1 目的和范围 为确保公司安全技术装备、生产设备设施的安全附件的设计、建造、采购、安装、操作、维护和检查等满足削减和控制风险和影响的要求,特制定本规定。本规定适用于公司及所属各部门(单位)安全设备设施的控制和管理。2术语和定义 安全装备系指为保障安全生产、预防事故、防止事故扩大,以及在应急情况下抢险救灾而设置的设备、设施、器材等;安全附件系指为保证设备安全运行所配置的安全装置。3 职责 3.1安全装备和安全附件由安生产运行部实行归口管理,安全装备和安全附件实行安全监督和专业管理相结合的管理方法。3.2建立完整的安全装备台账,监督检查安全装备和安全附件的配备、校验与完好情况。3.3定期组织对安全装备和安全附件的使用、维护、保养情况的专业性安全检查。3.4监督检查建设项目中安全装备和安全附件“三同时”执行情况,组织或参加安全装备和安全附件的设计审查和竣工、投产前的检查、验收工作。组织或参加更新、停用(临时停用)、拆除、报废安全装备和安全附件的技术论证和审查备案。3.5参加安全装备的考察调研,提出建议和意见; 3.6审核并申报基层单位增设安全装备的事故隐患治理项目。3.7参加建设项目中消防设施配置方案的设计审查,以及竣工、投产前的检查、验收工作; 3.8负责消防设施更新、停用(临时停用)、报废的审查备案工作。建立完整的消防设施档案和台账; 3.9组织编制和修订消防设施的安全技术操作规定。4管理内容 4.1在新改扩建工程设计时,安全装备和安全附件应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安装、使用。4.2设计中应选用工艺技术先进、产品成熟可靠、符合国家标准规范、有生产经营许可的安全装备和安全附件,其功能、结构、性能和质量应满足职业安全卫生要求。应努力提高设计中采用的安全装备和安全附件的自动化水平,改善劳动条件。4.3不得选用未经鉴定、带有试用性质的安全装备和安全附件; 4.4在防爆场所选用的安全装备和安全附件,应取得国家指定的防爆检验机构发放的防爆许可证,并应达到安装、使用场所的防爆等级要求。4.5设备部门的管理责任 4.5.1建立完整的安全装备和安全附件档案,制定其检修、维护、保养及更新制度。参加安全装备和安全附件配置方案的设计审查工作,以及更新、停用(临时停用)、拆除的技术论证和审查工作; 4.5.2负责组织安全装备和安全附件施工及投用前的检查、验收;负责审核、制定年(季)度检修计划;负责运行状况、检维修质量的检查;将安全装备和安全附件的完好使用情况列为设备考核评比的内容,确保安装率、使用率、完好率达到百分之百; 4.5.3组织编制、修订安全装备和安全附件的技术操作规程,其工艺指标必须符合安全生产要求; 4.5.4建立严格的安全联锁系统的管理制度。生产期间安全联锁系统应100%投入使用。严禁擅自摘除安全联锁系统进行生产。确需摘除,应经直属企业主管领导或总工程师负责审查和批准,同时应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并指派专人负责落实; 4.5.5负责报警器校验的单位和人员应取得国家和行业规定的相应资质。校验用标准气体,校验仪器、校验方法和校验周期等应符合规范要求。4.6财务、供应部门的管理责任 4.6.1财务部门应保障新改扩建工程项目的安全装备和安全附件的费用专款专用;并优先保证安全生产需要而新增安全装备和安全附件资金的落实; 4.6.2生产运行部对安全装备的采购应保证质量。不得选用没有生产许可证 厂家的产品,不得选用没有产品质量合格证的产品及没有经过鉴定的产品,不准采取试用的方法购进新型安全装备。4.7施工管理部门的管理责任 4.7.1严格执行建设项目“三同时”规定,确保安全装备和安全附件与主体 工程同时施工; 4.7.2严格施工队伍和工程监督的管理,确保按图施工; 4.7.3负责竣工资料齐全和安全装备性能良好地投入使用。4.8使用单位的管理责任 4.8.1认真落实安全装备和安全附件管理使用的有关规定,执行安全装备和 安全附件的更新、检修、停用(临时停用)、报废、拆除申报程序,未经主 管领导和部门批准,严禁擅自拆除、停用(临时停用)安全装备和安全附 件; 4.8.2按照安全装备和安全附件的用途及配置数量,安装、放置在规定的使 用位置,确定管理人员和维护责任,不允许挪作他用; 4.8.3定期对安全装备和安全附件进行专项检查,确保完好; 4.8.4结合生产实际,组织对操作人员进行正确使用安全装备和安全附件的 技术培训,经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定期开展岗位练兵和应急演练,提高 员工使用安全装备的能力; 4.8.5对竣工资料不全或未达到安全装备和安全附件设计性能的工程项目,在移交时有权拒绝接管。5相关文件 5.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5.2《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5.3《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 6记录

第七节计量器具定期检定制度 1 目的与范围 为满足公司生产需要进行的专项管理工作,以规范公司产品销售的量 化管理,提高计量器具的标准化使用效率;树立企业形象。本制度适用于本公司生产运行系统计量器具的检测检定管理。2 术语及定义 2.1 台帐在这里就是公司计量管理人员用于管理、统计生产运行系统日常 计量检定工作的各种记录、文件、资料和报表的统称。2.2 计量检定标志指通过国家计量检定部门检定合格的标识。3 职责 3.1 生产运行部是计量器具周期检验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本制度的编制 和修改以及该制度的贯彻实施,负责各种计量器具的周期检验。3.2 生产运行部计量管理者负责编制周期检定计划表;负责计量器具 的周期计量检定工作;检定过的计量器具帖计量检定标志,并与政府计量 执法管理规定相对接;定期接受规范检查。4 管理内容 4.1 计量管理者负责建立全部计量器具台帐,台帐的项目必须明细; 4.2 凡属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由计量管理人员统一登记造册,向市质量 技术监督局的专业部门申报,并到指定的法定计量检定机构进行周期检定; 4.3 列入A类、B类的计量器具,要明确计量检定(校准)周期,按周期到 计量检定机构进行计量检定(校准); 4.4 计量管理者按月检查周期检定的实际情况,统计计量器具周期检定的 受检率和合格率。5 相关文件 《使用说明书》 6 记录

第八节 设备润滑管理制度 1 目的与范围 定期对各种设备、设施按规定要求进行专项润滑;以达到设备运行的安全要求,实现设备机械事故及故障的有效控制;提高设备完好率和使用率。本制度是对全公司所有设备在润滑管理上进行的专项约束和规定。2 术语与定义 润滑点:设备设施上润滑点是指在设备内相应配合的两部件间,因相对位移而需加注相应润滑油形成润滑油膜以承接机械部件之间的摩擦磨损而设置的注油部位。3 职责 3.1 生产运行部负责本制度的编制和修改,负责对该制度的贯彻实施。3.2 生产运行部负责对设备实行润滑专项管理,达到生产安全和设备经久耐用之目的。4 管理内容 4.1 设备润滑管理实行五定原则,即: 定点:确定每台设备的润滑部位和润滑点,保持设备清洁、完好,进行定点给油; 定质:按照润滑图表规定的油脂牌号用油,润滑材料及掺配油品必须经检验合格;润滑装置和加油器具保持清洁; 定量:在保证良好润滑的基础上,实行日常耗油量定额和定量换油,做好废油回收退库工作,治理设备漏油现象,防止浪费; 定期:按照润滑图表或卡片规定的周期加油,添油和清油,对储油量大的油箱,应按规定时间抽样化验,视油质状况确定清洗换油,循环过滤及抽验周期。定人:按润滑图表上的规定,明确设备站长、维修工或管理员、操作员工对设备日常加油,添油和清洗换油的分工,各司其责,互相监督,并确定取样送检人员。4.2 站长、维修人员及设备操作员工在设备润滑上的分工原则为: 4.2.1 站长:负责监督检查员工为储油箱定期添油,清洗过滤和换油,为润滑泵和注油泵内添加油脂,按计划或上级部门领导要求取油样送检等; 4.2.2 维修人员:对润滑装置与滤油器的修理、清理与更换;在维护维修中,负责拆装部位的清洗换油(脂)及治理平时的渗油、漏油等; 4.2.3 当班操作员工:负责润滑泵或注油器对设备润滑点的加油(脂)并 监察油泵运行状况以及按要求开关油路各阀,通过油窗监视油位并对异常 情况做好记录等。5 记录

第九节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持证上岗制度 1.目的:为规范公司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及安全管理人员的取证及复审工作,以《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特种设备安全监察 条例》为依据,确保特种作业人员能够持证上岗。2.特征作业岗位人员设置 依据《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移动式压力 容器充装许可规则》特种作业人员的规定,我公司特种作业岗位、人 员数量按照以下设置 2.1电工作业人员(1人):高中及级以上毕业,具有电工作业专业知识,掌握电气行业相关规范。指对电气设备进行运行、维护、安装、检 修、改造、施工、调试等作业(不含电力系统进网作业)。2.2 压力容器作业人员(3人):取得压力容器操作项目的《特种设备作业 人员证》,掌握相关法律、规章、安全技术规范。掌握作业规程、熟悉 事故应急预案、一般事故处理方法等知识,牢记设备运行参数。压力 容器每个生产操作岗位每班次持证作业人员应不少于1人; 2.3 移动式压力容器充装作业人员(6人):取得移动式压力容器充装操作 项目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了解充装介质的法律、规章、安全技 术规范,了解移动式压力容器基本知识,熟悉各种移动式压力容器充 装规程,掌握一般事故处理方法,牢记充装各项参数。根据《移动式压力容器充装许可规则》,每班应配备不少于2名移动式压力容器充装作业人员。2.4 安全管理人员(1人):取得压力容器安全管理项目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掌握充装介质法律、法规、安全技术规范,掌握安全知识、移动式压力容器充装要求,熟悉单位应急预案,掌握一般事故处理方法,熟悉事故上报程序。2.5技术负责人(1人):中专及以上学历,有移动式压力容器充装经验,取得压力容器安全管理项目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掌握充装介质法律、法规、安全技术规范,掌握充装介质的专业技术知识与压力容器知识,熟悉本单位充装工艺流程;具有组织、协调、处理一本技术能力,熟悉本单位应急预案,具有一定处理事故能力。3.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的取证 作业人员的取证原则: 3.1人员数量上依据《移动式压力容器充装许可规则》的规定执行; 3.2鉴于岗位的重要性和所承担的责任,要求公司申报取证人员名单时,考虑操作工的综合素质,确保合适的人员在合适的岗位上从事合适工作; 3.3所有特种作业岗位人员必须按要求参加行政职能部门组织的特种作业人员培训; 3.4参加特种作业人员培训人员必须通过相关考试取得《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培训不合格未取证员工自费参加下次培训,期间不能在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岗位任职; 4.特种设备人员、证件管理 4.1特种设备人员,必须一人一证; 4.2特种设备人员工作岗位必须与所持特种设备作业证相吻合,4.3如果一人同时持有两个证,在两个岗位工作时间、工作流程不发生抵触的情况下,可以根据工作需求兼顾两个岗位工作;4.4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离开本岗位6个月以上,重新返回上岗之前必须重 新参加相关培训考试合格后方能再次上岗; 4.5特种设备人员证件原件应由工公司统一保管;人员上岗期间携带证件 复印件加盖公司公章,随身携带; 4.6特种人员证件在到期之前,根据证件核发部门的要求,公司管理部门 及时进行复审工作,通知原取证人员配合;

第十节充装资料管理制度 1.目的 充装资料是充装过程完整的记录,是充装过程、结果的反应,是经营结算的原始依据、凭证。确保充装资料具有可追溯性。2.充装资料的要求 2.1公司应制定充装操作各环节相应的记录单据、表格、报表; 2.2充装资料必须由充装操作者岗位人员填写,并签字; 2.3充装资料必须及时、准确填写,充装作业完成,相应充装资 填写完毕; 2.4充装资料不得涂改;记录必须清晰、完整; 3.充装资料管理 3.1充装填写记录、表单、报表等原始资料必须专人收集整理; 3.2母站站长应监督、检查充装资料填写情况; 3.3每月应将充装资料分别装订成册,归档保管; 3.4因工作需要查阅充装资料,公司内部需取得部门负责人同 意,公司外部需经公司领导同意; 3.5公司员工不得将公司充装资料给无关联单位人员查看、携 带; 3.6充装资料保存应2年;充装资料的处置需报公司领导。

第十一节 事故上报制度 1.目 的 生产工艺区是公司安全生产运营重点场所,为了加强安全生产监 督管理,提高广大员工的安全生产意识,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进一步提高各岗位员工安全防范技能和处理突发事故的能力,确保部 门安全生产责任目标的顺利完成。发生事故时能够及时快速上报事故,减少事故损失。制定本办法。2.范围:本办法适用于日常安全生产运营过程中,发现隐患及处理的 全过程。3.主要管理内容: 3.1兼职安全员、维护操作人员在每天生产过程中,对进站车辆进行 检查,并按要求登记。对发现的各类事故隐患应按照站内事故处理预 案及时、妥善处理,无法当时处理的,应立即报告安全员、站长,并 报主管领导和相关部门,经研究决定后进行处理。对处理情况和结果 上报主管领导及相关部门,并做好相关记录。3.2班组长、安全员在日常生产过程中,必须对机器设备、工艺管线 进行检查,发现隐患应及时停机并报知维修人员,经维修人员排查确 定后,记录在册,提出处理方案,上报技术负责人,经同意后实行。无法自行处理的,应立即报告并主管领导和相关部门,联系生产厂家 技术人员,研究决定后进行处理。对处理情况和结果上报主管领导及 相关部门,并留档备查。3.3技术负责人组织设备管理人员、专兼职安全员进行安全生产检查 过程中发现安全隐患,应立即组织人员进行整改,并落实整改情况,将整改记录存档备查,同时,将整改函抄报主管领导及相关部门。无 法自行处理的,应立即报告主管领导和相关部门,并联系生产厂家技 术人员,研究决定后进行处理。对处理情况和结果上报主管领导及相关部门,并留档备查。3.4公司组织的安全生产大检查中提出的安全隐患及处理意见,站内 应高度重视,立即组织相关人员进行整改,并落实整改情况,将整改 记录存档备查,同时,将整改函抄报主管领导及相关部门。无法自行 处理的,应立即报告主管领导和相关部门,并联系生产厂家技术人员,研究决定后进行处理。对处理情况和结果上报主管领导及相关部门,并留档备查。十三节 充装过程检查制度 1.目的:为确保充装操作流程规范、充装安全,避免充装过程出现意外事 故,提早发现、处置充装过程出现的异常状况,达到100%安全充装。2.充装前的检查 2.1外观检查:充装车辆停到充装停车位后,检察人员应对充装车辆外观 进行查看,如果发现有明显异常情况应及时告知驾驶人员及公司调度人员,问清情况后在确定是否充装; 2.2检查证照资料手续是否齐全: 移动式压力容器使用证、危险品运输证、驾驶、押运人员证照等相关必备材料应齐全,对于证照、资料不全或过期 未年审者不能进行充装; 2.3充装车辆设施检查:查看充装车辆瓶组是否有余压、充气阀门、排污 阀门操作是否灵活、有无泄漏;差看充装车辆瓶组压力表、温度表是否完 好、显示是否正常;对于存在严重泄漏、表计显示不正常车辆严禁充装; 3.充装中检查 3.1检查充装连接管道接口、阀门、表计是否有泄漏,发现泄漏点立即停 止充装,按照要求处理合格后重新充装; 3.2检查压力、温度是否在允许范围内,禁止超温、超压充装; 3.3查看充装计量显示是否正常;查看充装设备是否正常; 4.充装后检查 4.1检查充装连接管道接口、阀门、表计是否有泄漏; 4.2检查压力、温度是否正常; 4.3车辆外观检查; 5.充装检查记录完整。

第四章 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第一节充装操作规程 1 范围和目的 为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方针,保证设备的安全、正常运行,特制定此操作规程。本规程适用于公司CNG加气母站加气柱的操作。2 程序内容 2.1 岗位任职条件 2.1.1 原则上要求中专或高中以上文化程度,身体健康,掌握充装介质的基本知识、了解移动式压力容器基本知识、掌握本单位移动式压力容器充装规定、能够进行设备操作。取得移动式压力容器充装作业项目《特种作业人员证》 2.2 岗位职责 2.2.1 熟练掌握本岗位的操作技能,对工作有高度的安全意识和强烈的责任心。2.2.2 严格执行国家颁布的各种法律、法规,遵守公司和本部门的各种规章制度和有关要求。2.2.3 按照CNG加气母站的各类技术标准、规范和安全操作规程要求,进行CNG充装工艺操作。2.2.4 做好安全巡检及站内供气设备的日常维护和一般检修工作,确保CNG加气站生产运行安全及所有设备、设施完好。2.2.5 严格执行岗位责任制,遵守劳动纪律,坚守工作岗位。2.2.6 对本工作范围内的安全防火负直接责任,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做好汇报工作。2.2.7 填报各种设备的安全运行记录和交接班等相关记录,认真履行交接班工作流程。2.2.8 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2.3 岗位操作规程 2.3.1 待拖车停稳后,与拖车金属部分进行静电接地线连接,并保证连接良好;2.3.2 检查加气软管快充接头“O”型圈的良好; 2.3.3 检查加气柱放空阀门,将快充接头与拖车接头连接,保证连接良好; 2.3.4 先打开拖车各小瓶阀,后打开拖车球阀,最后打开充气柱主球阀; 2.3.5 按充气柱按扭,进行充气,观察充气状况,进行各项参数的记录; 2.3.6 撬车管束压力达到充装压力后按下加气柱停止按钮,停止加气; 2.3.8 先关闭加气柱主球阀,后关闭拖车主球阀,最后关闭拖车各小瓶阀; 2.3.9 打开加气柱放空球阀,将高压软管内气体放空,取下快充接头; 2.3.10 将充气软管放置原处,拆下静电接地线; 2.3.11 做好充装记录; 2.4 巡回检查及主要检查内容 2.4.1 设备运行期间每一个小时进行巡回检查。2.4.2 检查各仪表运行是否正常,并记录设备运行先关参数。2.4.3 检查设备各安全附件是否正常。

第二节充装复检操作规程 3.目的:为确保充装操作流程规范、充装安全,避免充装过程出现意外事 故,提早发现、处置充装过程出现的异常状况,达到100%安全充装。4.充装前的检查 2.1外观检查:充装车辆停到充装停车位后,检察人员应对充装车辆外观 进行查看,如果发现有明显异常情况应及时告知驾驶人员及公司调度人员,问清情况后在确定是否充装; 2.2检查证照资料手续是否齐全: 移动式压力容器使用证、危险品运输证、驾驶、押运人员证照等相关必备材料应齐全,对于证照、资料不全或过期 未年审者不能进行充装; 2.3充装车辆设施检查:查看充装车辆瓶组是否有余压、充气阀门、排污 阀门操作是否灵活、有无泄漏;差看充装车辆瓶组压力表、温度表是否完 好、显示是否正常;对于存在严重泄漏、表计显示不正常车辆严禁充装; 67 3.充装中检查 3.1检查充装连接管道接口、阀门、表计是否有泄漏,发现泄漏点立即停 止充装,按照要求处理合格后重新充装; 3.2检查压力、温度是否在允许范围内,禁止超温、超压充装; 3.3查看充装计量显示是否正常;查看充装设备是否正常; 4.充装后检查 4.1检查充装连接管道接口、阀门、表计是否有泄漏; 4.2检查压力、温度是否正常; 4.3车辆外观检查; 5.充装检查记录

第三节设备操作规程 压缩机操作规程

一、运行前的检查和准备:

1、清除机组外部的油污、水、毛巾等污物、杂物、工具等。

2、检查曲轴箱、电机与机座连接螺栓及联轴器螺栓是否有无松动 现象。

3、检查控制柜上各种显示,控制仪表及安全保护装置工作是否正 常。

4、检查润滑系统各部位用油是否是正确,油位是否合适。较长时间停用或新机初次使用,应启动预润滑油泵向各润滑点注油,排净油路空气当环境温度低于5℃时,应将机组预热。

5、检查冷却水系统的水位是否正确。

6、检查进气管压力是否正确,进站管线总阀、调压计量撬、干燥撬 运行状况是否良好。68

7、检查电气系统的连接是否可靠,自控系统是否灵敏可靠。检查开关,按钮操作是否灵活。

8、检查电控柜各自动控制及停机保护参数是否正确。

9、长期停用或压缩系统经过检修或新投放使用的机组应打开放空阀各进气阀,用0.15-0.30Mpa左右压力的天然气置换压缩机缸及其管路系统的空气,然扣关闭进气及放空阀,开启旁通阀。

二、正常生产运行中的操作与检查 正常运行操作 启动机组:

1、首先正确将冷却塔风机启动正常。

2、确定无妨碍机组支的情况,加气机发出启机信号。

3、按下启动按钮,机组按设定程序启动,确认进气阀开启,旁通阀关闭,机组运行平稳机组进入自动监控程序。

4、机组启动后应注意检查机组运行情况。正常运行中检查

1、启动后,检查机组各级进、排气压力、温度是否正常机组应该无漏气,漏油、漏水、超温、超载等异常情况。

2、检查压缩机缸、曲轴箱、中体、及冷却器、风机等部位有无不正常发热异响等,如有异常应及时处理。

3、检查曲轴箱及润滑油箱液位,注油器的工作情况及各润滑部位的温度是否正常。

4、检查、监听各进排气系统管路、阀件、气阀、压力容器、安全阀等工作是否正常。

5、按随机文件提供的电气设备安装说明书,检查电气设备的工作情况。停机组

1、根据加气槽车情况确定停机压力,按照手动或自动设定停机程序停止压缩机组。

2、冬季较长时间停车,如环境温度低于5℃时,应将水冷却系统中的准却水放掉或采取其它防冻措施以免冻裂冷却器等。紧急停车

1、当机组在运行中突然发生下述情况之一时需实行人工紧急停车。A压缩机系统、润滑系统、或水冷却系统突然损坏,严重漏气、漏水、漏油。B机组主要零部件或运动件损坏或机组突然发生异常振动或异常响声。C机组控制参数超过设定值,但控制系统失灵。D使用现场出现燃烧爆炸事故。E电气设备出现火花、异声、异味、过热等现象。69 F加气站工艺流程发生故障或其它原因需要的紧急停车。

2、机组需要紧急停车时,应立即按下现场仪表柜(或电控柜等其他 部位)上急停按钮,使机组紧急停车。

3、紧急停机后,应立即关闭进气阀门,给机组卸载、放空。

4、立即采取措施,防止事故扩大。检查事故原因,并向上级汇报。自动控制保护停机 机组自动状态下有自己停机保护功能

1、机组运行中任一参数超过所调定的值时,机组将自动停机,并有 声光报警提示;

2、机组出现自动停机后,应查清故障原因。在故障未处理好之前,不得将按钮复位或再启动。

第五篇:压力容器(本站推荐)

1.压力容器运行期间的检查

压力容器运行期间的检查是压力容器动态监测的重要手段,其目的是及时发现操作上或设备上所出现的不正常状态,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或消除,防止异常情况的扩大和延续,保证容器安全运行。

对运行中的容器进行检查,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工艺条件方面。主要检查操作条件,包括操作压力、操作温度、液位是否在安全规程规定的范围内;容器工作介质的化学成分、物料配比、投料数量等,特别是那些影响容器安全的成分是否符合要求。

(2)设备状况方面。主要检查容器各连接部位有无泄漏、渗漏现象;容器的部件和附件有无塑性变形、腐蚀及其他缺陷或可疑迹象;容器及其连接管道有无振动、磨损等现象。

(3)安全装置方面。主要检查安全装置以及与安全有关的计量器具(如温度计、投料或液化气体充装计量用的磅秤等)是否保持完好状态。如压力表的取压管有无泄漏或堵塞现象;弹簧式安全阀的弹簧是否有锈蚀、被油污粘结等情况,冬季装设在室外的露天安全阀有无冻结的迹象;这些装置和器具是否在规定的允许使用期限内。

对运行中的容器进行巡回检查要定时、定点、定路线,操作人员在进行巡回检查时,应随身携带检查工具,沿着固定的检查线路和检查点认真检查。

2.作业人员的职责

1,熟悉所操作压力容器的技术性能,并能熟悉掌握操作方法,做到精心操作,及时维修,正确保养。,2.切实执行压力容器操作规程和各项规章制度,确保压力容器的安全经济运行,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发现压力容器有异常现象危及安全时,有权采取紧急停车措施,并及时报告有关部门领导。

下载压力容器质量管理word格式文档
下载压力容器质量管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压力容器自查报告

    自查总结 王宗定 1.压力容器。我院压力消毒锅,严格执行压力容器管理办法,新购置设备全部到市质量监督局备案登记后使用,严格执行专业人员下科室检查督导,专业人员每周下科室小......

    压力容器材料选择

    Q235-A钢号已于2002年7月1日取消。 Q235-B按照GB150-1998的规定。压力等级,材质的腐蚀性,当然参照GB150,或者GB713, 能,但要指出S,P含量,现在是Q235B了,不是Q235-B Q235B为镇静钢,常......

    压力容器制度

    压力容器维护保养制度 1、压力容器使用的维护与保养必须坚持“预防为主”和“日常维护与计划检修相结合”的原则做到正确使用、精心维护与坚持日常保养,使压力容器投用后经常......

    压力容器总结

    我国目前完全纳入《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使用范围的压力容器应同时具备下列三个条件: 1)高工作压力 Pw≥0.1MPa(不含液体静压) 2)内直径(非圆形截面指其最大尺寸)不小于0.15m......

    压力容器管理制度

    压力容器使用安全管理制度 一、公司压力容器安全管理各级主要责任人员的职责 (一)、公司主管设备负责人(或主要技术负责人)的职责 1、认真学习国家有关的方针政策,以指导自己的工......

    压力容器考试题

    动力中心压力容器操作工考试试卷 班组姓名 一、填空题(本题60分) 1、 压力表接头不准漏气,表盘内不准有 2、 维修、调试、擦拭设备是应首先 ,在进行工作。 3、 压力容器安全装置......

    压力容器管理制度

    压力容器管理制度15篇 压力容器管理制度1 1、目的作用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都属于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规定的特种设备范畴,为了加强对这一类设备的操作、维护、保养......

    压力容器5则范文

    为了规范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特种设备的事故报告、调查和处理工作,减少事故损失,根据《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以及《锅容管特事故处理规定》(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