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燃烧与灭火》课堂教学实录
《燃烧与灭火》课堂教学实录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一)通过对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灭火方法的分析,从化学反应的角度认识灭火的原理和燃烧的条件,理解燃烧与灭火的联系、灭火方法。
(二)能运用燃烧的知识和灭火的原理解决日常生活中简单的防火问题,掌握基本的逃生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一)通过学生自主提出问题、自主设计实验、动手实验、自己归纳现象和结论,使学生初步学会观察实验、对比、控制变量等科学探究的方法。
(二)通过活动与探究,培养全体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合作与交流能力,在学生体验科学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一)通过观看火灾视频使学生体会到:人只有掌握了自然规律,才能更好地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和事故发生时的基本逃生能力。
(二)学生通过小组的合作与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以及勤于思考、勇于实践和创新的精神。
(三)通过对燃烧条件的探究使学生明白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的辨证唯物主义思想。
(四)在认识燃烧与灭火这对矛盾的过程中,让学生知道控制化学反应的条件,就能控制化学反应的进行,人类就是通过控制化学反应条件,使化学反应为人类所用。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教学重点及其施教策略
教学重点:燃烧的三个基本条件
施教策略;通过猜想、实验探索、观察思考、讨论归纳来加深学生的认识。
二、教学难点及其施教策略
教学难点:通过实验探究燃烧的条件
施教策略;结合灭火的原理,教师启发点拨和师生共同讨论来分散难点
教学方式:运用启发—探究式教学方式
一、通过实验、日常生活现象及多媒体课件等创设情境、使学生产生探究的欲望,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过程。
二、通过启发、诱导,使学生采用分析、比较和归纳的科学方法获取灭火的知识结论,让学生在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和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认识和掌握燃烧的条件,并形成一些基本的科学观念及学科观念。
学习方式: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一、自主学习:学生通过感受日常生活在的实例,从中发现问题,调动解决问题的欲望,从而积极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
二、合作学习: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和探究实验,取长补短,积极地相互支持、配合,既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又培养了竞争意识与竞争能力。
三、探究学习:在进行燃烧条件的探究时,自主、独立的发现问题并进行实验、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发展情感与态度,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
教学资源与设备:
仪器与药品:小蜡烛(2支)、水、镊子、酒精灯、烧杯、棉花、小石子、小木条、滤纸。教学媒体选择:多媒体演示台、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
(师)看着同学们一张张朝气蓬勃的面孔,我很高兴与同学们一起来上这一节课。
表演小魔术:
这是一块棉质的手帕,我用75%的酒精水溶液浸湿,将其点燃,同学们猜想手帕会有什么现象?(生)手帕会燃烧,手帕不会燃烧。
(师)事实怎么样呢?我们通过实验来探究一下。师操作(以一张白纸作背景)。
(生)观察现象。
(师)为什么手帕烧不坏呢?想知道其中的奥妙吗?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来学习燃烧与灭火。(板书:第一节:燃烧与灭火)
【新授】
(师)燃烧和灭火是同学们生活中司空见惯的现象,我们今天要站在化学的角度来认识它们。在现代社会中,火的应用非常广泛。请同学们列举火对人类的功劳。
(生)取暖、做饭、烧水、发射火箭、冶炼金属、实验室加热药品
(师)火在带给人类文明的同时,一旦在时间和空间上失去控制,又会怎样呢?
请看大屏幕,播放火灾视频
(师)同学们,看着这惊心动魄的画面,你们想到了什么?
(生:可怕、增强防火意识、灭火)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的确,当火灾发生时我们多么希望能够迅速灭火。请同学们列举你所知道的灭火方法及原理。
水、原理?
沙子、原理?
灭火器、原理?
酒精灯、原理?
油锅、原理?
高层建筑 原理?
森林、原理?转移走可以燃烧的物质
(师)化学上把可以燃烧的物质简称为可燃物。
(师)同学们列举了这么多的灭火方法,并分析了这些方法的原理。请同学们归纳概括灭火的原理。
板书灭火原理:降温、隔离氧气、隔离可燃物
(师)如果家中起火,你自己无法控制,而且暂时对你没有威胁,你的第一个念头是什么?(报警),你知道火警电话是多少?(119)有的人看到火灾,心慌意乱,只说了我们这里起火了,快来呀!就放下电话,结果接警的人什么信息都没得到。你会报警吗?
请一位学生模拟表演拨打火警电话
(报警应讲清的:详细地址、起火部位、着火物质,火势大小,报警人姓名及电话号码。)
(师)这位同学从容镇定地完成了报警,表演得很好。报警电话已经打完,在救火车没来之前,我们应如何进行灭火或逃生?请同学们说说看。
(生)(1)火势不大,应利用家中简易灭火器材,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和扑救火灾
(2)油锅着火,盖锅盖关闭煤气阀门
(3)家用电器或线路着火,要先切断电源,不可直接泼水灭火
(4)救火时不要贸然开门窗,以免空气对流加速,火势蔓延。
(师)同学们说的不错。让我们再来看看动画模拟的“火场逃生”。
动画模拟“火场逃生”。
【在线测试】
(师)家里情况比较熟悉,所以灭火或逃生比较容易。假如当你来到一个陌生的场所,为防范火灾,你应注意哪些事项?
(生)回答:查找安全通道、灭火器的位置等。
(师)回答不错,请看消防员给我们的提示。
[播放课件]模拟现场
(师)由刚才的活动来看同学们已经初步掌握了灭火和防火的方法,而且也知道了针对不同的火灾,我们要采取最适合的灭火方法。那么灭火归根到底是阻止了什么现象的发生?
(生)回答:燃烧现象
(师)物质燃烧需要哪些条件呢?让我们一起通过科学探究来解决这一问题。
提问:进行科学探究的步骤?
(生)回答:
1、提出问题
2、建立假设
3、收集证据
4、获得结论
5、交流评价)
(师)显示电脑中的科学探究步骤。我们要研究的问题是什么?
(生)燃烧需要哪些条件呢?
(师)点击,屏幕上出现探究的问题。
(师)请同学们猜想,燃烧需要哪些条件?
(生)①可燃物 ②氧气 ③必须达到一定的温度
(师)点击,屏幕上出现猜想的结果。
(师)同学们进行了猜想,那么事实怎样呢,让实验来说话吧。现在每个桌上都放着一部分实验用品:两个烧杯,其中一个盛有水,一个镊子、小蜡烛(2支)、水、酒精灯、棉花(2团)、小石子、煤块、小木条。请同学们利用老师提供的实验用品小组先来讨论设计方案,提醒同学们在设计方案时要控制变量,要做对比实验。
(生)小组设计、讨论。
(师)看着同学们讨论的这么激烈,我真高兴大家对这些内容这么感兴趣。下面我们交流一下吧。(生)交流。组长每交流一个方案,就找学生评价其优缺点。可能有以下几种方案:
(1)证明可燃物的实验设计:①分别夹取一根小木条和一块小石子,在酒精灯上点燃。②分别夹取一根小木条和水(玻璃),在酒精灯上点燃。
(2)证明氧气的实验设计:分别点燃两支蜡烛,并将一支蜡烛用烧杯罩住
(3)证明温度的实验设计:①分别在酒精灯上点燃木条和煤块②分别在酒精灯上点燃棉花和沾了水的棉花
(师)我们现在已确定出了实验方案,下面我们来做实验,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分组来做,第一排的同学证明燃烧要有可燃物,第二排的同学证明燃烧需要有氧气,第三排的同学证明要有一定的温度,第四排的同学可随意选择。每一组的同学做完自己的实验也可以选择其他组的实验来做。实验中要注意安全。
(生)交流实验结果
(师)由刚才同学的讨论,我们发现了燃烧还需要温度这个条件,而且是一定的温度,我们把可燃物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叫做着火点。着火点是物质的一种性质,不同的物质燃烧所需要的温度不同。
(师)请同学们归纳燃烧的条件。
(生)生归纳:
(师)板书:燃烧的条件:可燃物、氧气、温度要达到着火点
(师)那么这三个条件是同时具备还是具备一个或两个呢?
(生)同时具备,缺一不可。
(师):板书:同时具备
(师)在这三个条件中,哪个是首要条件?即燃烧的内因?哪个是外因?
(生)可燃物是内因,温度、氧气是外因。
(师)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没有可燃物就不能燃烧。
(师)前面我们还学习了木炭、铁丝、蜡烛等物质在氧气中的燃烧,我们能不能根据这些反应的共同特征对燃烧下个定义呢?点击电脑,完成表格内容。
(生)填写表格。
(师)综合归纳燃烧的定义。
(生)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发光发热的氧化反应。
(师)从上面的学习中,同学们想一想灭火与燃烧有什么联系?
(生)灭火就是破坏了燃烧的条件。
(师)灭火就是破坏了燃烧的条件而达到停止燃烧的目的,从这一点来看控制化学反应的条件,就能控制化学反应的进行。人们就是控制化学反应的条件,让化学反应多为人类作贡献。
(师)我们的古人真得很聪明,火上加一横就是灭,意思是与氧气隔离。那么古人造的成语又有什么新的含义呢?
【试试看】
1、旧词新解
钻木取火煽风点火水火不容杯水车薪釜底抽薪
(生)分析
(师)从上面的练习中,我们知道水火是不相容的,那么能不能让水火相容呢?请看下面的小实验。
2、白磷、红磷及水中白磷的燃烧:在烧杯中倒入开水,把一小块白磷放入水中,在烧杯口上放一铜片,在铜片的左端放少量红磷,右端放一小块白磷。
同学们会观察到什么现象并思考为什么?
①、若要让铜片上的红磷燃烧应采取什么措施? 为什么?
②、若要让热水中的白磷燃烧应采取什么措施?为什么?生上台做实验。
(师)看来什么事都不是绝对的,燃烧只要同时具备三个条件,就是水火也相容。
3、(师)请同学们来分析刚上课时的小魔术,手帕为什么烧不坏呢?
(生)分析小魔术的秘密。
【反思与评价】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在知识、能力等方面有哪些收获、启示、发现?
【课外学习】
对于燃烧与灭火的知识,你还有什么疑问吗?
由于时间的关系,有关燃烧与灭火的知识建议同学们到各省的消防网上收索资料。
【学以致用】:
公共场所灭火设施的调查
调查一个公共场所,如商场、电影院、汽车站、学校等的灭火设施(或消防设施)情况。并写出包括以下内容的调查报告:1被调查对象的自然状况(名称、地点等)。2被调查对象拥有的灭火设备的种类和数量。3灭火设备放置的位置。4根据你的知识和调查结果对被调查对象的灭火设施作出评价和建议
第二篇:燃烧与灭火的教学实录
(各区县教师教学技能达标活动第一名展示10分钟,包括在黑板书写板书、边讲解设计、说明导入设计、激励方式,燃烧与【教师】同学们知道赤壁之战中蜀吴联军靠什么取胜的吗?
【学生】火
【教师】对,是火,火,代表热情,亚运会和奥运会等都要点燃圣火,人类自从发现并利用了火,就结束了茹毛饮血的原始人生活。西方的魔幻小说认为火是一种元素,其实,火是某些物质燃烧时常伴随发生的一种现象。火善用之则为福,这些是人类利用火的图片,厨房、钢铁的冶炼、火箭升空;火不善用之则为祸,这些是一些火灾的图片,大兴安岭火灾、衡阳大火、这是11月15日上海静安区某高层住宅大火,死亡人数达58人,多数是老人和儿童。这是12月5日四川草原大火,死亡人数22人,多数为救援官兵。
【教师】燃烧能造福人类,燃烧的失控也会为人类带来灾难,那么我们如何利用和控制燃烧呢?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今天我们就来深入的学习燃烧与灭火【板书】的第一课时。【学习目标】灭火的原理同学们知道什么灭火的原理和燃烧的条件吗?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请同学们点燃你们桌面的蜡烛,看看利用我们现有的条件最多有几种方法可以使之熄灭。【学生实验】点燃蜡烛,尝试用各种方法使之熄灭,并总结现在能有几种方法使之熄灭。【教师】上课也不能只是你们做实验啊,老师也参与一下交流,老师也有两种方法,请大家仔细观察——剪刀剪掉烛芯、碳酸钠和稀盐酸生成二氧化碳使蜡烛熄灭。
【总结】学生说,教师写的过程分类。
【教师】其实使蜡烛熄灭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灭火的原理,下面就请请同学们根据实验进行讨论。看可以猜想出的灭火原因有哪些?
【学生】火浇、扇子扇、吹属于降低温度;烧杯盖和二氧化碳属于与氧气隔离;剪掉烛芯属于隔离可燃物;
【教师】那湿抹布呢?灭火的原因有哪些?
【学生】既有降低温度,又有与氧气隔离
【教师】看来有些灭火的方法所属的原理并不一定单一的
【教师】啊,隔离可燃物可以灭火,那我们可以猜想出燃烧的需要什么条件呢? 【学生】燃烧需要可燃物
【教师】降低温度可以灭火,可以猜想出燃烧需要什么条件?
【学生】需要一定的温度 【教师】化学中把可燃物燃烧需要的这个最低的温度叫做着火点,并且不同的可燃物的着火点是不同的,如:白磷着火点是40℃,红磷的着火点是240℃。【教师】与氧气(或空气)隔绝,可以灭火可以猜想的燃烧的条件是与可燃物需要与氧气(或空气)接触。
【教师】这些呀,都是我们猜想的,我们的猜想到底正不正确呢?遇到不能确定的问题怎么办?
【学生】实验
【实验】老师在烧杯中放入开水,在两支试管中分别放入红磷和白磷,猜能不能燃烧?哪个能燃烧?(看实验现象)
【教师】你看到了什么现象? 【学生】试管中的白磷燃烧①
试管中的红磷不燃烧②
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③
【教师】通过这三组实验现象的对比,我们可以确认猜想中的哪个燃烧的条件是正确的? 【学生】①和②对比可以确认温度达到着火点
① 和③对比可以确认氧气
【教师】恩,刚才确认了两个燃烧的条件,那可燃物呢?能不能确认出来?谁能说一说? 【教师】不能确定,老师问你,我感觉到烧杯都烫手了,为什么不燃烧呢?是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吗?老师也没有见过烧杯燃烧,说明烧杯不是可燃物,看来燃烧还是需要可燃物的,另外水也不是可燃物,所以水也没有燃烧。
【总结】燃烧的三个条件都确认了,我们再看看我们猜想的灭火原理都成立吗? 【学生】成立
【教师】最近这些年有种教育理念叫做“STS”“S”是指科学;“T”是指技术;“S”是指社会,意思是科学知识转化为技术,更好的为社会服务。总之就是学以致用的意思。假如,今天大家表现好了,回到家,妈妈为了奖励你,给你做了一道菜——水煮肉片,一不小心,油锅着火了,(有同学说了,老师,你们家油锅猜着火了呢,呵呵,老师只是举个例子),你打算怎么灭火?属于什么原理?还有别的办法吗?想想,油锅的旁边还有一堆刚刚洗过的白菜呢?
【举例子】听说哈尔滨用上了来自大庆的天然气,打听一下,天然气泄漏有味儿吗?,我们居安思危,如果,回家时发现,天然气泄漏了,应该怎么办?遇到问题的时候也可以往知识点上想一想,用熟了就成为技能了,【教师】同学们都弄懂了吗?没有问题了就该我问你了:听说2000年悉尼奥运会圣火是在水中点燃,这能是真的吗?是不是假的啊,我们看看视频
【实验】 【教师】今天我们学习了灭火的原理和燃烧的条件,主要是为了应用,火灾谁都不希望发生,但是万一要是发生了,请同学们结合实际用正确的方法灭火,大胆冷静。据说大多数火灾中的人员伤亡都是因为没有正确的逃生方法造成的,那么遇到不可抗拒的火灾除了及时正确的报警外,如何正确而有效的逃生呢?我们下回接着分析!
第三篇:燃烧与灭火教学实录
《燃烧与灭火》教学过程实录 燃烧条件的探究
1.1 引导铺垫、引入课题
[师] 图片展示的画面在什么样的情景下见过? [生] 做饭时炉灶里的火等
[师] 火是某些物质在燃烧时伴随产生的一种现象
[师] 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它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例如我们利用燃烧放出的热量炼钢炼铁等。你还能举例说明吗?
[生] 利用煤气燃烧放出的热量做饭;停电时,可以利用蜡烛燃烧发出的光照明 1.2 提出问题、讨论交流 [师] 那究竟什么是燃烧?
[师] 下面请大家点燃一支蜡烛,让我们近距离地感受一种物质的燃烧。这里有几个温馨提示(投影展示),开始你们的寻找之旅吧
[生] 小组讨论、汇报 [生] 发光、放热、[生] 有新物质生成
[师] 所以燃烧一定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生] 化学变化
[生] 一定有可燃物、助燃物
[师] 我们现在接触的助燃物是什么? [生] 氧气
[生] 一定是氧化反应
[师] 食物腐败是氧化反应吗?和燃烧相比呢? [生] 燃烧很剧烈
[师] 现在哪位同学能描述一下燃烧的定义?
[生] 燃烧是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剧烈的氧化反应 2 探究燃烧需要满足哪些条件才可能发生?
2.1 提出问题、做出猜想
[师] 知道了什么是燃烧,可满足哪些条件燃烧才可能发生? [生] 可燃物 [生] 氧气
[生] 物理课上曾经介绍过,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 [师] 能解释一下什么是着火点吗? [生] 物质燃烧所需要达到的最低温度 2.2 设计实验、验证猜想
[师] 下面请同学们根据实验盒中的物品,在学案上设计方案,并动手实验验证猜想(学生实验,教师巡视并给予指导)
[生] 我们组探究的是可燃物,我们把小石头和小木条分别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发现小木条燃烧、小石头不燃烧,说明燃烧需要可燃物。
[师] 还有别的设计方案吗?
[生] 我们选择的是小蜡烛和小石头对比,也得到了相同的结论。
[生] 我们小组点燃了两支蜡烛,将其中一支蜡烛用集气瓶罩住,发现被罩住的蜡烛逐渐熄灭,空气中的蜡烛正常燃烧,说明燃烧需要氧气
[师] 还有别的设计吗?
[生] 我们小组点燃了一支小木条,将它用湿抹布盖住,小木条同样熄灭,证明燃烧需要氧气。
[生] 我们小组点燃一支小木条,将其伸入水中,小木条熄灭。因为水的温度低,使小木条温度降至着火点以下,所以熄灭,证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
[生] 我觉得他们的设计不严密,水中几乎没有氧气,小木条熄灭有可能是缺少氧气导致的。
[师] 那你有更好的设计吗?
[生] 我们小组的方案是:常温下小蜡烛在空气中不燃烧,用火柴点燃时因为温度升高而燃烧,说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3 探究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
3.1 提出问题、做出猜想
[师] 燃烧需要满足哪些条件一定能发生呢?
[生] 可燃物、氧气、温度达到着火点三者同时具备。3.2 分析实验、得出方法
[师] 你刚刚设计的方案能验证吗?小组内讨论一下。(约2分钟)
[生](支支吾吾)我们认为可以吧。常温下的小木条不燃烧但与氧气接触,点燃后因为温度又达到了着火点,所以可以证明三个条件需要同时具备。
[生] 我认为他们的实验不完善,她的实验只说明燃烧必须温度达到着火点,没有验证蜡烛在没有氧气但温度达到着火点的情况下是否能燃烧?
[师] 大家听明白了吗?我们来更严谨、更明确地分析一下他的想法。(屏幕展示分析过程)这种方法叫做控制变量法。下面组内成员交流一下你对控制变量法的理解
[师] 你怎么理解控制变量法? [生] 控制多个不变,一个改变 [师] 其他同学有补充吗?
[生] 当有多个影响因素时,把要探究的因素设为变量,其他因素控制相同条件 3.3 方法提升、学以致用
[师] 在三个条件中,哪个因素是燃烧需要具备的最基本条件? [生] 可燃物
[师] 下面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两种可燃物及其他一些物品,请同学们利用控制变量法设计实验验证:可燃物的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与氧气接触和温度达到着火点。下面开始你们的设计。
[生] 讨论交流,设计方案
[师] 下面哪个小组来汇报一下你们的设计?(投影展示学生的设计方案,学生解释说明)
两种基本实验设计:
第一种:a、白磷放在铜片上,整体置于装冷水的烧杯上;白磷放在铜片上,整体置于装热水的烧杯上;b、白磷放在热水中;白磷放在铜片上,整体置于装热水的烧杯上。
第二种:白磷、红磷置于铜片两端,整体置于装有热水的烧杯上。
[生] 我认为他们的设计存在缺陷。红磷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直接逸散到空气中会污染空气
[师] 说的好不好!同时人吸入体内也会对人体造成伤害。那么你能进行改进吗? [生] 将白磷、红磷置于试管中,并塞上橡胶塞,放入水中 [师] 下面我们按照佟萧阳的设计方案演示实验,不过老师稍加改进,请大家在观察实验现象的同时思考一下我的这种改进有哪些优点。
[生] 小气球可以防止白磷燃烧放出的热量使胶塞弹出的危险 [师] 如何使水中白磷燃烧? [生] 向水中通入氧气
[师] 如果我们的分析正确,那水中就会产生火,真的是这样吗?
演示:向水中白磷罩一个充满氧气的试管 探究灭火原理
4.1 设计灭火方法、提炼原理
[师] 下面请大家来完成一个熄灭蜡烛的小体验,请大家在一分钟之内设计熄灭蜡烛的方法,看看哪组的方法又多又有效。
[生] 我们用集气瓶罩住燃烧的蜡烛,蜡烛熄灭。隔绝的氧气
[生] 我们还设计了用嘴吹灭的方法。灭火原理是人呼出的气体中有大量的二氧化碳,可以隔绝氧气
[生] 我认为吹灭蜡烛不是隔绝氧气,而是空气流动带走热量,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的缘故
[生] 我们小组用剪刀将燃烧的烛芯剪断,通过清除可燃物使火熄灭
[生] 我们组用湿抹布扑盖蜡烛使其熄灭,原理是隔绝氧气,同时也有降温作用。[生] 我们小组用小石头将蜡烛砸灭,原理是隔绝了氧气。
[师] 大家设计了这么多熄灭蜡烛的方法,实际在我们的生活中最简单的灭火方法是什么?
[生] 吹灭。
[师] 根据燃烧的条件,大家思考一下,我们是如何实现灭火的? [生] 破坏燃烧条件之一即可 [师] 从而再次证明燃烧条件是? [生] 三个条件同时具备。4.2 巩固基础、学以致用
[师] 老师这里有四个不同的情境,选择任意一个都会使你陷入险境,你能从容面对吗?敢不敢挑战一下?
[生] 我选情景4。扑灭森林大火可以把火焰周围的一圈树给砍掉,清除可燃物使火熄灭 [师] 这种方法叫做设置隔离带。
[生] 我选情景3。酒精失火可以用湿抹布扑盖,隔绝氧气的同时还能降温 [生] 我选情景2。油锅起火可以用锅盖盖灭,原理是隔绝氧气 [师] 还有最后一个情景,没有选择了,谁来挑战一下?
[生] 做完饭后,可以关闭阀门使液化石油气熄灭,原理是清除可燃物 5 课堂总结
[师] 大家的今天的表现非常棒。最后希望大家通过我们今天的学习不但能够安全用火,更能完美控火,美好生活!
第四篇:《燃烧与灭火》
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认识燃烧,了解燃烧条件;了解灭火原理,看懂与燃烧有关的图标,知道并能说出一
些灭火方法和原理
2、德育目标 渗透内因与外因的辨证关系
3、技能目标 在积极探索的实验中,培养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分析和抽象概括能力
4、情感目标 在探究实验的过程中,培养科学的探究态度,及相互交流,互相合作的精神,渗透创新意识。在归纳对比的过程中渗透物质变化的内因与外因的辨证统一的观点
二、重点与难点
1、重点认识燃烧,了解燃烧的条件,了解灭火原理
2、难点如何通过探究实验,并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让学生总结出正确的结论
三、难点突破重点突出
突破难点的措施 通过对燃烧条件的探究和与灭火原理的推理,突出燃烧条件是燃烧的外因;在通过灭火方法的提出与灭火原理的对照进一步突出燃烧条件是燃烧的必要条件
突出重点的方法 学生查阅相关资料,探究实验后的交流及教师的引导和适时点拨来突破难点
四、教学模式
探究式教学法 感受知识—— 提出问题——探究活动—— 互动交流——总结、归纳,解决问题——情感交流(评价和感受)
五、学法指导指导学生实验、观察、分析、归纳、查阅资料
六、教学媒体选用:常规仪器(略)、录像片、多媒体。
七、教学过程:
(一)开阔视野,感受燃烧
1、看图片,了解燃烧的发展与应用
2、作实验,观察燃烧的现象,归纳燃烧的含义
3、引导思考,提出燃烧的条件
(二)科学探究,实验互动
1、据燃烧条件,设计实验:可燃物与非可燃物的比较;温度对燃烧和空气对燃烧的影响
2、互动交流 比较 归纳出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与氧气接触是燃烧的必要条件
3、课件演示燃烧条件:可燃物、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和与氧气接触,三者同时具备。(演示 碳燃烧可燃物燃烧条件)
4、演示 有益燃烧和有害燃烧,并依据燃烧条件进一步提出灭火原理。设计并验证灭火方法(用灭火原理或燃烧条件解释,同时,演示一些灭火方法)
(三)创新应用
1做实验时,酒精灯翻倒,酒精在1、应用 发生下类情况,你会采取什么方法灭火?为什么?○
2办公室吸烟,引起纸屑燃烧。○3线路老化短路引起火灾。桌面上燃烧起来。○
2、阅读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进行安全教育
3、创新应用依据现有环境和条件,设计灭火方法或自救方法
(四)评价与激励
(五)巩固与练习
八、板书设计有益燃烧(承启下节 燃料和热量)
燃烧条件 燃烧
有害燃烧
第五篇:燃烧与灭火课件
各位老师、各位评委大家下午好:我是25号 王江涛 来自淮北市古饶中学。很高兴能有这次学习的机会。我说课的内容是第七单元课题一《燃烧与灭火》第一课时。
下面我将从以下六个方面来进行。
一、教材分析
1、本课题在本单元中的地位
本课题是本单元的内容呈现体系结构的基础。其重点是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和方法。而难点是燃烧的条件实验探究;及由燃烧的条件推理灭火的原理和方法以及树立辩证认识问题的意识。
2、本课题与课程标准中模块的关系
本课题属于化学与社会发展中的化学与能源和资源的利用块,它是高中学习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的基础。主旨要引导学生体会化学科学与社会发展的关系,认识化学学习的重要性。
3、本课题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认识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提高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增强安全意识。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等活动,学习对获得的事实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
二、教学立意
本课题的学习必须突破知识点教学的局限性,重视学习思维能力的培养,从发散思维角度认识燃烧、燃料、能源及环境这条主线,这样既可以对前六单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行新情境条件下的应用性归纳总结,又能与下册第十二单元呼应,启发并引导学生从化学走向社会。从而更好提高学生的化学科学素养
三、学情分析
1、已有知识:
学生已经知道燃烧是一种化学变化,学生在生活中接触到了许多
燃烧现象,学习氧气时对燃烧有了一定的认识,学习二氧化碳的性质时知道了灭火的一些方法,还知道氢气不纯时遇明火会爆炸,总之他们对燃烧已经有了模糊的印象,只不过还没有形成比较系统、规范的概念和方法而已。
2、已有能力
学生已经进行过多次探究活动了解了对比、讨论、归纳等方法,能够完成本课题的实验探究。通过实验探究和教师实验视频,加上老师的引导,不难完成对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的归纳与总结
3、可能出现的困难:
1、对着火点的概念理解不够:有学生可能认为,灭火的方法之一是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可通过表格说明着火点是物质的一种性质,我们通常是降低可燃物的温度到着火点以下,使火熄灭。
2、对爆炸的认识出错:有学生可能认为,爆炸一定是化学变化。可以用多幅两种爆炸的图片使学生对比分析
3、对燃烧的定义概念固定:有学生可能认为,燃烧一定要氧气。但氧气并不是唯一的助燃剂,没有氧气同样可以燃烧。给学生探索的期待与启迪。
四、教法、学法分析
1、情境激发—引导实验探究—得出结论——联系生活应用
2、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3、合作讨论、归纳总结、对比分析、得出结论。
4、两条主线:化学科学知识的提高——化学科学技能的提高;提高化学科学素养
五、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首先展示几幅图片,使学生了解合理利用燃烧是人类文明史的重要标致之一,燃烧是产生动力的主要源泉,燃烧与我们的生活以及社会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一幅森林大火的图片使学生意识到燃烧并不都是有利的。由此提出问题:什么是燃烧?如何灭火?这样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培养学生辩证思考问题的思维和方法。
(二)温故知新,明确概念
由学生已有的知识总结得出燃烧的特征、实质、概念。引导学生分析燃烧概念的关键词。明确不是所有发光、放热的变化都是燃烧;根据教材信息明确着火点的概念。
(三)合作探究,分析推理
观看“烧不坏的手帕”魔术,提问手帕为什么没有被烧坏呢?引发学生思考燃烧的条件。首先视频展示:实验7-1,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实验的现象、讨论分析原因,初步总结燃烧的三个条件。然后引导学生实验探究并完成探究实验报告。由学生总结燃烧的三个条件。同时展示燃烧“火三角”明确三个条件必须同时满足才可以燃
烧。接着展示关于火灾的图片和信息引发学生思考火也会给人们带来灾难。那么如何灭火呢?
首先视频展示消防员灭火。提出问题:灭火的原理是什么?引导学生讨论,明确燃烧的实质就是破坏燃烧的条件!,引导学生通过探究熄灭蜡烛的不同方法并完成探究报告。讨论、分析得出灭火的原理。然后通过几个生产生活中的燃烧和灭火方法的分析巩固对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的认识。
在这一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使他们动手操作,动
脑思考,语言表达。使他们对获得的信息有一个详细的感知过程。从而从多方面提高他们的化学科学素养。
(四)联系实际,灭火自救
当火灾发生时消防员都用了哪些方法灭火呢?观看视频:消防员扑灭火灾的片段——提出问题:当你遇到火灾时应采取哪些措施呢?引导学生积极发表观点。播放视频:火灾自救方法。(约1分15秒)然后介绍几种灭火器的使用方法。播放视频:灭火器的使用方法[新闻20101020第一时间](约48秒)
引导学生阅读
三、易燃易爆物的安全知识;阅读资料卡片的内容
观看视频实验7-2;展示几种消防图标
在这一过程中学以致用,使学生感受化学就在身边,学习化学知
识可以提高对生活中各种现象的科学认识。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自觉性,也提高了他们的化学科学素养和生活能力。
(五)知识小结,布置作业
组织学生畅谈本节课的体会侧重学法的交流与感受、反
思与评价,并鼓励学生提出新的问题,激励学生探究性学学习的热情,并带着问题走出课堂。
六、板书设计
一、燃烧的条件
二、灭火的原理与方法
1、物质具有可燃性1.隔离可燃物
2、与氧气充分接触 2.隔绝氧气
(需同时具备三个条件)(去掉其一即可)
三、易燃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谢谢各位我的说课结束了
3、温度达到着火点3.降温到该物质的着火点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