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煤气锅炉点火程序控制规程

时间:2019-05-14 04:32:3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4煤气锅炉点火程序控制规程》,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4煤气锅炉点火程序控制规程》。

第一篇:#4煤气锅炉点火程序控制规程

#4煤气锅炉点火程序控制规程

编写

审核

批准:

三钢(集团)三明化工有限公司热电厂

二O一二年五月

#4煤气锅炉点火程序控制规程

一、锅炉点火前检查工作

锅炉点火前由锅炉运行班长组织进行以下检查工作:

1.检查试验锅炉联锁保护装置及电气联锁正常并投入。

2.在点火前,应检查风道及煤气管道上所有风门、挡板及阀门位置的正确性(应在启动前位置),检查烟道闸板门应在开启位置。

3.锅炉本体、煤气管道及所有附属设备经检查无异常情况后,经值长同意后,即可启动引、送风机,适当调整引、送风机入口挡板,全开燃烧器的高炉煤气喷嘴二次风门,对锅炉炉膛及烟道进行通风吹扫,控制炉膛负压在-50~-100Pa,吹扫时间不少于5分钟,以免可燃气体在炉内积聚发生爆炸,吹扫后关小二次风门。

4.与公司调度联系,了解生活煤气及高炉煤气的压力、质量情况,明确生活煤气和高炉煤气供应系统已处于正常状态。

5.引入生活煤气前,必须先向生活煤气管通氮气进行吹扫,打开生活煤气支管的放散管阀门,待生活煤气支管的放散管冒出氮气后,管道吹扫完毕,关闭氮气管阀门。

6.待生活煤气管道吹扫完毕后,经值长同意后方可进行送生活煤气,开启生活煤气总管减压阀前隔离阀、电动快切阀,调整减压阀开度,控制减压阀后生活煤气压力在0.02~0.03MPa,引生活煤气进入两支管,待支管的放散管冒出煤气后,关闭放散阀。

二、点火命令下达程序

锅炉运行班长逐项确认以上点火的检查工作全部完成后,填写《点火前检查确认表》并签字后送交当班值长。

值长接到《点火前检查确认表》后,应确认所有工作完成,确认后通知化验人员到现场进行炉内气体取样,取样的部位为四个烧嘴的点火枪插入口处。

化验人员对气样进行可燃物分析,经分析合格后,由化验人员出具合格化验单并签字送交值长,值长接到合格化验单后,方可签字并下达《点火操作票》给锅炉运行班长。在化验人员进行化验期间,锅炉运行班长应确认锅炉的引、送风机的连续运行通风。

三、点火操作步骤

#4锅炉的燃烧器采用三级点火装置(即先点燃点火枪,接着用点火枪点燃生活煤气喷嘴,再用生活煤气喷嘴点燃高炉煤气喷嘴)。

1.点火枪的点火:锅炉班长接到值长下达的《点火操作票》后方可进行点火操作,第一步先将点火枪放置在空旷处,接着开启点火枪的生活煤气进气隔离阀,将已燃着的点火把伸到点火枪前,缓慢开启点火枪的生活煤气进气阀,用点火把点燃点火枪;

2.点火枪燃烧稳定后,将点火枪伸入点火孔内,再开启生活煤气喷嘴的生活煤气进气阀,用点火枪点燃生活煤气喷嘴,适当开启生活煤气喷嘴补气风门。当确认该燃烧器生活煤气喷嘴燃烧正常后,关闭点火枪的生活煤气进气阀,从点火孔内拔出点火枪。依次点燃其余燃烧器的生活煤气喷嘴,此时应注意调整减压阀开度,控制减压阀后生活煤气压力在0.02~0.03MPa,适当调节引、送风机挡板及燃烧器生活煤气喷嘴补气风门,保持炉膛压力在0~-50Pa。

3.待全部燃烧器生活煤气喷嘴燃烧正常,预热30分钟后,检查炉前的高炉煤气压力正常(不得低于3kPa),适当开大生活煤气喷嘴的生活煤气进气阀,调整生活煤气管减压阀开

度,控制减压阀后生活煤气压力在0.04~0.05MPa,再打开第一个燃烧器的高炉煤气快切阀及电动调节阀,用生活煤气喷嘴的火焰点燃该燃烧器的高炉煤气喷嘴,适当调节该燃烧器的高炉煤气喷嘴二次风门,待该燃烧器燃烧正常后,依次点燃其余燃烧器的高炉煤气喷嘴。如果点火失败,应立即关闭该燃烧器的高炉煤气快切阀及电动调节阀,并适当加大炉膛负压进行炉膛吹扫,吹扫时间不少于5分钟。

4.各燃烧器应逐个点燃。所有燃烧器应分别用生活煤气喷嘴的火焰点燃,严禁用燃着的高炉煤气火焰点燃相邻燃烧器或对面的燃烧器。

5.投入火嘴顺序,应先投相对角的两个火嘴,然后再投其余两个喷嘴,以保持燃烧室内温度均匀。如升压太快,可将喷嘴交替投入,每交替一次的时间,应尽可能缩短,以免烟温偏差过大,如因操作不当或其它原因,过热蒸汽温度突升时,应暂停一部分高炉煤气喷嘴,降低升火速度,必要时,可停所有高炉煤气喷嘴,保持生活煤气喷嘴运行,待正常后,再重新投入高炉煤气喷嘴。

6.在点火过程中应密切注意监视燃烧器的燃烧情况,若三级点火装置点火失败,应立即关闭所有高炉煤气,并适当增加炉膛负压进行吹扫,吹扫时间不少于5分钟,待按上述程序确认炉内无可燃气体后方可重新点火。

7. 点火时如非必须,禁止在炉膛人孔门及燃烧器附近停留,看火时身体侧向一边,以防火焰喷出伤人,点火后必须用煤气检测仪对现场进行煤气检漏,发现有煤气泄漏应及时消除。

8. 确认高炉煤气已点燃且燃烧正常后,可适当开大燃烧器的高炉煤气电动调节阀及二次风门,依次逐渐加大引风量、送风量和高炉煤气量,次序不能混乱,并观察燃烧情况。

9. 确认高炉煤气已点燃且燃烧正常后,可根据情况适当关小生活煤气喷嘴的生活煤气进气阀,调整生活煤气管减压阀开度,将减压阀后的生活煤气压力控制在0.02~0.03MPa。

10.各煤气燃烧器稳定燃烧后,根据锅炉汽温、汽压上升速度要求,可开大各组煤气燃烧器电动调节阀,并及时调节二次风量和炉膛负压,使燃烧稳定。

第二篇:循环流化床锅炉点火问题论文

【摘 要】循环流化床锅炉在点火问题中普遍存在点火难、易燃焦、磨损严重的问题,循环流化床锅炉投运早、容量大、经验少,自机组投运以来曾多次出现问题,影响了机组的安全经济运行。如何成功的进行点火启动方式是循环流化床锅炉进一步运行下去的前提保障。并依据现状,总结一些提高其经济性的运行调整经验,以便在实际运行中加以实施,充分发挥循环流化床锅炉的优势。

【关键词】循环流化床 锅炉 点火 经济性

一、前言

随着近几年电力工业的高速发展和环保力度的逐步加大,特别是洁净发电技术的推广应用,循环流化床技术(CFB)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和普及。提高大型循环流化床锅炉运行的安全性、经济性、环保性和可靠性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

循环流化床锅炉在启动运行中,还普遍存在着点火难、易结焦和磨损严重的问题,即人们常说的“三关”。

二、点火关

对于不同的煤种和炉型结构,点火启动方法各有差异,但其共性还是主要的。国产35-75t/h循环流化床锅炉一般都采用轻柴油点火,有床上点火和床下点火两种方式。

首先,锅炉安装完毕验收合格后,应做冷态试验,其目的是检验炉子流化状况,了解布风装置阻力特性,发现锅炉在设计安装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办法。冷态试验内容主要包括:点火油枪雾化试验、布风均匀性试验、布风板阻力特性试验、料层阻力试验等。

第二,烘、煮炉完成以后,根据冷态试验参数决定点火方案。点火前,在炉床上铺设一层点火底料,其厚度一般为350—800mm左右,料层太厚,虽着火初期比较稳定,但点火所需的流化风量大,加热升温时间长,还易造成加热不匀的现象;料层太薄,虽着火时间短、省油,但布风不均匀,底料局部被吹穿可能造成结焦,且着火初期床温不稳定,易受断煤或堵灰的影响,发生灭火或结焦事故。底料粒度一般在0—5mm之间,如果太细,大量细颗粒易被流化风带走,使料层变薄;颗粒太粗,启动时需较大风量才能将底料流化起来,点火升温困难。一般来说,底料中的细颗粒流化时处于底料的上层,作为着火期的引火源,大颗粒起着在爆燃中吸收燃料热量、自身燃烧后又能储热维持床温的作用。底料热值一般应控制在2093—4186KJ/Kg(500—1000Kcal/Kg)范围内。热值太高,点火时温升速度快,点火难以控制,易造成超温结焦;若热值太低,床温升高困难,易发生挥发性析出并燃尽,但床温仍达不到着火温度的情况。

第三,点火过程分底料预热、着火和过渡三个阶段。首先启动引风机、一次风机,各风门开到冷态试验确定的正常流化位置,保持一定的炉膛负压,投油枪,注意观察烟气发生器出口烟温(≤950—1000℃),否则开大冷风门降温。底料预热过程应缓慢升温,采用油量和风量控制床温,待床温升至400—450℃时,可少量间断投煤,密切注视床温变化。当床温升到700℃以上时,若给煤正常,燃烧稳定时可解列油枪。一般来说床温在300℃以下时,因物料吸热量大,温升较快,到300—450℃时温升较慢,450℃以上时投煤一段时间后温升又开始加快,说明投入的煤开始着火,床温接近600℃时,加入炉内的煤开始大量着火,此时应加大流化风量,控制温升速度以防止结焦。当锅炉负荷达到30—40以上时可投入二次风助燃。值得注意的是,点火燃料宜采用发热值较高的烟煤,特别是燃煤中不要掺入煤矸石、造气炉渣、石灰石等其它不易燃烧的燃料或原料。

一次成功的点火过程主要应注意的是床料厚度、床料筛分特性以及床料性质及配比,操作中严格控制点火风量。实践证明,每一种型式的循环流化床锅炉其点火特性都有一定的差别,需要运行管理人员在实际操作中不断摸索和总结,找出最佳点火升温方案,确保一次点火成功。

三、点火料

合适的底料能够有效的控制锅炉的点火时间,降低燃料和工厂用电的消耗量,并能积蓄最多的热量,着火后能够安全过渡到稳定燃烧,克服不安全因素,并达到最佳经济点。因此点火底料的选取和合适厚度是非常重要的。

点火时,油燃烧的热烟气经过布风板加热床上的底料,底料起到蓄热作用。底料的粒度应在0—13mm之间,厚度在400±50mm左右。底料备好后,就应确定所需的临界流化风量,就是把炉料从因定状态变成流化状态时最小风量,这是避免点火结焦的重要参考因素。在这里,如果底料的粒度大,那么它就和热烟气的接触面积小,热交换的热量就减小,底料被加热的时间就长;同时粒度大所需临界沸腾风量就大,被风带走的热量也就增加,两者同时都是增加了点火的时间,如果这个时间超出了规定的点火时间,这就浪费了燃料油和工厂用电。料的厚度如果偏大

四、投运返料,所需的临界风量也大,所需要的热量还是增加,把料加热到能够投煤的时间自然也就加长,同样也是延长了点火时间,耗费了原料。如果料的厚度较小,所需的风量和热量减小了,但是容易造成点火时间短,水冷壁及汽包的温升过快,会给锅炉带来不安全因素和减少锅炉的使用寿命。同时底料少投煤着火后还会出现燃烧不稳和长时间带不上负荷等现象的发生。

返料系统控制是流化床锅炉的重要操作流程,返料系统能否正常运行往往决定锅炉的点火成败。U型返料系统一般通过调节一二级返料风风门开度来控制循环物料量。在投煤以后应经常监视返料情况及返料床温度,通过观察,当循环量不足时,料柱压力下降,料位高度减小;当循环量加大时,料柱压力上升,料位高度增加。锅炉在投运前通常打开二级返料器风门端盖,放掉旋风筒及返料阀内的积灰,以免在开启返料风后,大量低温返料灰进入燃烧室,造成床面流化不良,床温下降,出现灭火及结焦现象。技术人员曾经通过调节U型返料装置的放灰量来调节进入炉内的循环物料量,后来发现放灰管经常堵塞,现放灰管已停止使用。在开启一二级返料风风门至适当开度后就不再进行调节,留有少量裕量以备床温较高时调节,让其返料风量和风压随着一次风机入口调节挡板开度的变化而变化,实践证明返料量具有自动调整功能。

五、结束语

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点火是锅炉运行的重要环节,实践证明,在点火以前应选择合适的点火底料确保料层厚度、颗粒度大小及炉渣热值等符合要求,认真完成油枪雾化及布风板均匀性等冷态特性试验。在点火过程中,加强床温、风量表、氧量表及风室压力等重要参数的监视和控制,勤调、微调给煤量及送风量,保持合适的风煤配比,严格按升温升压曲线运行,就能够确保点火成功。

参考文献:

[1]陈建明.循环流化床锅炉床面油枪动态点火[J].电站系统工程,1997,(1).[2]连文锻.YG-75/5.29-M4循环流化床燃烧[J].福建能源开发与节约,1997,(1).[3]容銮恩.电站锅炉原理[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1997.[4]靳志宏.谈循环流化床锅炉床温的调整和控制[J].河北煤炭,1998,增刊.[5]李忠学等.YG-75/3.82-M1型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用无烟煤的运行体会[J].工业锅炉,1997,(3).

第三篇:火力发电厂锅炉点火节能技术探讨论文

摘要:无油点火可大幅改善火力发电厂锅炉的节能性和高效性。通过理论联系实际,深入探讨了火力发电厂锅炉点火节能技术的原理和应用,如等离子点火等技术。由于目前锅炉点火节能技术仍需借助煤油,不能真正实现无油点火,诸多问题亟待解决。发电厂锅炉点火需要使用节能技术,利用先进科学技术实现节能目标,对同行技术改进有参考作用。

关键词:火力发电厂;锅炉;点火节能技术;应用;无油点火

现阶段,大多火力发电厂仍主要采用大油枪进行锅炉点火。据大量数据分析研究显示:每年电力系统用于锅炉调试、启动、助燃方面的用油量达到千万吨以上,在我国的总耗油量比例中超过15%。在浪费大量燃油资源的同时,也加大了发电成本。节约煤炭资源,保护环境任务艰巨,燃煤发电作为主要能源供给模式,近年来不会发生太大改变,所以降低发电成本,减少能源浪费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对于各火力发电厂大力推广并采用的点火节能技术,本文重点对其进行了研究。

1点火节能技术原理及分类

1.1基本原理

发电厂锅炉点火一般通过大油枪来启动,其工作原理是:首先,将炉膛加热到一定温度,使喷入的煤粉能够被直接点燃;其次,待各项机组参数都能够达到既定要求时,将煤粉投入到锅炉内进行燃烧。目前火力发电厂主要采用节油点火器来点火,其中包括油燃烧器、等离子炬等,通过这些工具,可将送入燃烧器的气流加热到煤粉能够燃烧的温度,使煤粉和焦炭同时燃烧。当燃烧器喷口形成稳定燃烧的高温火核时,再添加煤粉,使锅炉能够按照规定曲线标准启动,实现正常发电运行[1]。在锅炉启动初期,主要采用煤粉代替油进行点火。

1.2节油点火技术的分类

1.2.1微油气化点火技术

微油气化点火技术通过高能气化油枪,将空气压缩到一定阶段后对燃油进行雾化,然后将其点燃。其中,大部分燃油将被气化,在此状态下进行燃烧,形成稳定的高温火核。煤粉通过该高温火核时,温度迅速升高,着火燃烧导致点燃更多的煤粉,实现分级燃烧,逐级放大,最终达到点燃炉膛内煤粉的目的。微油气化点火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投资成本低。目前该技术在发电厂,尤其是在锅炉改造过程中被大规模采用。

1.2.2等离子点火技术

等离子点火技术最大的特点就是不需要利用油来进行点火。煤粉燃烧器的点火源就是高温等离子体,其工作原理是首先将一级燃烧筒内的气流进行压缩、点燃,然后再点燃二级、三级风粉混合物[2]。这一原理与微油气化点火技术相类似,但是它们之间有一个明显区别:等离子点火技术启动锅炉可做到无油直接投粉,进而大大节省了燃油耗用量。

1.2.3小油枪点火技术

小油枪点火技术最大的特点是将小油枪安置在煤粉燃烧器的喷口处,利用其燃烧能量来点燃煤粉,从而完成油煤的混合燃烧。但是,由于小油枪出力不足,所以在临近位置需要大油枪完成助燃工作。

1.2.4少油点火技术

少油点火技术将油燃烧器通向煤粉燃烧器的中心,但需要与喷口保持一段距离。点火后,将煤粉燃烧器的一次风粉经过燃烧的油火焰,达到其最低着火温度,使其瞬间开始燃烧,同时散发出大量热量,然而在此基础上仍需对其进行持续加热,直至达到某一煤种的着火温度,使得煤炭内的颗粒能够燃烧起来,进而启动锅炉。这种油燃烧器通常与航空发动机采用同一配置,是一种低压强制配风油燃烧器。其主要工作原理是对配风进行分级,致使其发出火焰,火焰温度通常在1520℃左右,而中心温度会更高一些,油的燃尽率可达99%以上[3]。

1.2.5高温空气无油点火技术

常温空气经过鼓风机的加热器进行加热,将温度上升至1000℃左右。正是由于高温的影响,加热后的空气分散出很多氧离子,这些离子足够微小,能够与煤粉气流进行换热,使其能够以多相燃烧的方式快速着火。点火后的高温能够提供大量热量和氧气,使得燃烧器正常工作。这项技术是在多级点火技术的基础上衍生而来的,是实现煤粉大量燃烧的一个主要途径。

2微油点火与等离子点火技术比较

微油点火与等离子点火,是目前应用最多的两项锅炉点火节能技术。从投资效益的角度来看,等离子无油点火技术更胜一筹。一般情况下,如果采用其他点火技术,如通过普通油枪完成点火,那么基建期的耗油量大约在1200t,按照市场油价5000元/t来估算,燃油费的总支出预计达到600万元左右。而若采用等离子无油点火技术,则节省了1200t的油量,大幅降低了基建期成本。对于一些有基建期的发电厂来说,在这个时期内即可收回成本。同时,等离子无油点火技术通常适用于新建的电厂,投资回收期短[4]。该技术对煤质要求较高,耗电较大,阴极头寿命短,但点火初期就可投运电除尘,有利于环境保护。相比较而言,微油点火燃烧技术虽然系统结构简单,投资少,且比较适用于现有机组的技术更新,可以实现收益最大化,但点火初期对除尘器电极有污染。

3点火节能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3.1等离子点火技术

随着电力需求越来越大,以大量的基建机组还在建设在所有点火技术中,等离子点火技术的发展前景相对而言比较明朗。然而,目前暂无法实现冷炉冷粉点火的目标,必须要在风道口安装一个暖风器,先将风进行加热,使温度要达到170℃左右,进而启动点火磨煤机。在点火前,要用油枪对锅炉进行预热。受限于这一不足,还不能做到真正的无油点火,传统的燃油系统还未真正实现改头换面。当前,各大火力发电厂提高竞争力的主要方式是不断降低成本、减少原油使用,而等离子点火技术成为了这些发电厂的最中意选项,这也造成了等离子市场的不断扩大。许多专家对当前的等离子点火技术开展了很多研究,也提出了许多弥补其不足的措施。其中,最主要的一个措施是无论启动是在冷态,还是温态下,都要在达到最佳的一次风速时增加二次风量,使得燃烧器不会结焦,从而加强燃烧稳定性。当前,许多企业了解并应用这项技术,包括巨化公司热电厂、广州恒运热电厂等。巨化公司热电厂是通过增大燃烧器的风筒截面积(增加比控制在33%左右),使燃烧器达到一定冷却效果,同时碰口和风筒的温度也会随之下降。为了进一步避免燃烧室出现结焦渣情况,需割除中隔板,并在风筒下部安装排渣器,自动排出焦渣,增强点火成功概率。广州恒运热电厂采用一级气膜冷却技术,它虽是点火技能中的一项小技术,但不仅可以缓解燃烧器的烧蚀现象,而且煤粉贴壁流动、挂焦的现象也将很少出现。在国际市场上,等离子点火技术也蕴藏着巨大发展潜力。许多油量不多的国家,如南非、印度、加拿大等,都对这项技术有很大兴趣,但由于技术发展不够成熟,导致市场份额不高[5]。在真正实现无油点火后,其在发电市场上将有一片更好的前景。

3.2高温无油点火技术

高温无油点火技术作为一项新型点火技术在许多领域中有所发展,但主要是在炼钢及化工领域有很好的应用。该技术在以化石燃料为主的发电站锅炉中还处于试验阶段,只有少数电站锅炉采用这种技术进行点火。为了能够更好地应用无油点火技术,需要对当前的点火技术进行改造,其原理是对最下层的煤粉燃烧器和二次风喷口的构造进行重新调整,将原来全部摆动的整组燃烧器改成部分摆动,燃烧器也要替换为高温空气无油类型的,该技术要与PRP燃烧装置相互结合使用,改装后的装置可以对一次风进行预热,加强火焰稳定性,实现煤的稳定燃烧。高温点火技术在应用过程中尚存在许多未解决的问题和一些制约因素,其中包括:(1)煤粉在锅炉内燃烧的结焦问题;(2)电热管材料的寿命问题。它们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高温点火技术的应用。所以相关人员还需加大研究力度,不断改进这项技术。大量研究表明,环流风能可以对煤粉着火过程的内壁结焦现象起到抑制作用。除此之外,煤粉只有在一定煤粉浓度范围内才会稳定着火,如果浓度过高,会将着火的距离不断拉大,使火势不稳定[6],因此参数设定也是十分重要的,并不是所有锅炉参数都是相同的,而是与许多因素有关,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现在国内已经研发出循环高温点火技术,其结构设计比较独特,在电磁感应下可以将空气加热到800~900℃以上,以实现循环流化床锅炉点火。

3.3微油点火燃烧技术

我国当前对微油点火燃烧技术的应用还是比较广泛的,但总体来说还是存在许多缺点,主要包括:(1)点火源是在一次风管的内部,在燃烧的过程中不能实现有效控制,初期点火能量不足,需要借助大油枪;(2)在冷态下启动,煤粉不能实现完全燃烧,残留物中含碳量比较高;(3)喷口处易发生结焦情况;(4)油枪的油压、空气压缩的压力很难掌控在一个精确的范围内。值得一提的是,昆明第二发电厂在使用这项技术时,针对当前技术的不足,并结合自身具体情况,对油枪系统进行了改造:(1)将一次风量提高至120m3/s左右,煤粉的着火时间可以往后推移,从而减弱燃烧器附近的负荷;(2)在供油量方面,可将燃油压力降低至1.2MPa,但是还要保持有一只主油枪;(3)空气的压缩量也要进行适当控制,压缩空气的压力保持在0.4MPa左右。(4)为了能够使得火焰达到最合适的着火距离,以改善结焦问题,可利用暖风机保证出口风温的稳定。安庆皖江发电厂采取的方式则不尽相同:如通过引入热风的方式进行制粉,减少对油量的使用[6]。在点火过程中,给煤量要控制在一个适宜范围内,以对气流温度的维持起到一定帮助作用。同时,可以采用二级过滤的方式解决燃油系统中的杂质对油枪枪口的堵塞。

4结束语

综全文所述,当前火力发电厂在点火技术方面,最主要的目标是实现节能最大化。由于该技术的局限性,虽已取得良好效果,但仍有较大提升空间。现在市场上的无油点火技术还不甚成熟,需加强许多细节层面上的处理。因此,为了能够早日研发出无油点火节能技术,相关技术人员要加大研究力度,逐步解决相关问题,使点火技术朝着更加节能、安全的方向发展,实现节约燃油资源,保障人民安全,推动电力行业的长远发展。

作者:赵有飞 单位:中国华电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第四篇:锅炉节能技术监督管理规程

锅炉节能技术监督管理规程

编者按

近日,国家质检总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局发布了《锅炉节能技术监督管理规程》,将于2010年12月1日起实行。该规程依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高耗能特种设备节能监督管理办法》的规定,对锅炉设计、制造、安装、改造、维修和使用等环节的节能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对规范锅炉节能工作具有重要意义。现将该规程的部分内容刊登如下,供读者学习参考。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锅炉节能工作,促进锅炉安全性与经济性的统一,根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高耗能特种设备节能监督管理办法》,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

本规程适用于《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规定范围内以煤、油、气为燃料的锅炉及其辅机、监测计量仪表、水处理系统、控制系统等(以下简称锅炉及其系统)。

燃用其他燃料的锅炉、电加热锅炉和余热锅炉的节能监督管理参照本规程执行。

第三条

本规程规定了锅炉及其系统节能方面的基本要求。对于适用范围内的锅炉,其设计、制造、安装、改造、维修、使用、检验检测等均应当执行本规程的规定。

各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负责监督本规程的执行。

第四条

鼓励生产单位研究利用新技术、新工艺,提高锅炉及其系统能源转换利用效率,以满足安全、节能、环保的要求。

达到工业锅炉热效率指标(见附件A)规定目标值的各类工业锅炉产品,可以作为评价工业锅炉节能产品的条件之一。

第二章

设 计

第五条

锅炉及其系统的设计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节能法律、法规、技术规范及其相应标准的要求。锅炉设计文件鉴定时应当对节能相关的内容进行核查,对于不符合节能相关要求的设计文件,不得通过鉴定。

各类工业锅炉设计热效率值应当满足附件A中限定值要求;电站锅炉热效率值应当满足相应标准规定或用户技术要求。

第六条

锅炉设计应当包括热力计算、烟风阻力计算、水动力计算等内容,以明确锅炉及其系统的经济性。

第七条

锅炉设计说明书应当包括锅炉安全稳定运行的工况范围、设计燃料要求、燃料消耗量、设计热效率、锅炉金属消耗量、配套的辅机参数,以及排烟温度、给水温度、过量空气系数等与锅炉经济运行有关的主要参数指标及其设计依据。

锅炉安装使用说明书中应当包括系统设计概况、安装指导要求和经济运行操作说明等内容。

第八条

锅炉排烟温度设计应当综合考虑锅炉的安全性和经济性,符合以下要求:

(一)额定蒸发量小于1t/h的蒸汽锅炉,不高于230℃;

(二)额定功率小于0.7MW的热水锅炉,不高于180℃;

(三)额定蒸发量大于或者等于1t/h的蒸汽锅炉和额定功率大于或者等于0.7MW的热水锅炉,不高于170℃;

(四)额定功率小于或者等于1.4MW的有机热载体锅炉,不高于进口介质温度50℃;

(五)额定功率大于1.4MW的有机热载体锅炉,不高于170℃。

第九条

锅炉排烟处的过量空气系数应当符合以下要求:

(一)流化床锅炉和采用膜式壁的锅炉,不大于1.4;

(二)除前项之外的其他层燃锅炉,不大于1.65;

(三)正压燃油(气)锅炉,不大于1.15;

(四)负压燃油(气)锅炉,不大于1.25。

第十条

锅炉燃烧设备、炉膛结构的设计应当符合以下要求:

(一)设计合理,与设计燃料品种相适应,保证安全、稳定、高效燃烧;

(二)锅炉配风装置结构可靠、操作方便,风压、风量能够保证燃料充分燃烧且配风调节灵活有效;

(三)层燃锅炉燃烧设备宜采用漏料少、漏风量小、料层厚度分布均匀的结构,并选择合理的通风截面比,其炉拱能够有效组织炉内烟气流动和热辐射,以满足新料层的引燃和强化燃烧的需要,保证燃料稳定着火和燃尽。

第十一条

根据不同燃料特性和锅炉结构,合理布置受热面,选取合理、经济的烟气流速,减小烟气侧的阻力。

第十二条

锅炉结构应当方便受热面清理,对于额定蒸发量大于或者等于10t/h和额定功率大于或者等于7MW的燃煤锅炉,对流受热面易积灰时,应当设置清灰装置。

第十三条

锅炉炉墙、烟风道、各种热力设备、热力管道以及阀门应当具有良好的密封和保温性能。当周围环境温度为25℃时,距门(孔)300mm以外的炉体外表面温度不得超过50℃,炉顶不超过70℃,各种热力设备、热力管道以及阀门表面温度不得超过50℃。

第十四条 合理设置检修门(孔),便于受热面清灰、清垢、保养和维修。锅炉门(孔)、窥视孔、出渣口应当采用密封结构,保证锅炉漏风系数在设计要求之内。

第十五条

锅炉计量、检测、控制仪表的配置应当满足《锅炉仪表配置要求》(见附件B)的要求。锅炉本体以及尾部相连接烟风道应当预留能效测试、控制计量孔(点),用于检测、记录锅炉运行状况。

第十六条

锅炉房系统设计时,应当在保证安全性能的前提下,充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水、电、自用热以及其他消耗,促进热能回收和梯级利用。

锅炉房设备布置时应当尽量减少管道、烟风道的长度及其弯头数量,以减少流动阻力。

第十七条

应当根据用户热负荷需求及其变化特点合理选择锅炉炉型、数量和容量,使锅炉在最佳能效工况下运行。

第十八条

当用户热负荷波动较大且频繁时,应当采取均衡负荷的措施,实现有效调节。

多台锅炉的系统宜配置集中控制装置,保证锅炉运行平衡,处于经济运行状态。

第十九条

锅炉介质参数的选取应满足使用要求,不应使锅炉的额定出口压力和温度与使用的压力、温度相差过大。

第二十条

锅炉辅机配置应当与锅炉匹配,满足锅炉及其系统高效运行的要求。

水泵配置应当满足以下要求:

(一)热水锅炉循环水泵,根据系统安全、设计阻力和循环流量进行选择,热水锅炉房循环水泵数量不得少于2台;

(二)热水锅炉系统补水泵的选择能适应系统补水的需要,补水量一般不宜大于系统循环水量的1%;

(三)蒸汽锅炉给水泵宜采用变速装置;采用变速装置时,应单元制运行。

锅炉风机参数的选取应当根据锅炉的额定出力、燃料品种、燃烧方式和烟风系统的阻力计算,并且根据空气含氧量、烟气的温度和密度以及当地的气压进行修正。

第二十一条

蒸汽锅炉连续排污水的热量应当合理利用,宜根据锅炉房连续排污总量设置连续排污扩容器和排污水换热器。对总容量大于或者等于10t/h的蒸汽锅炉房,应当设置排污扩容器或者排污水换热器,以便回收排污水的热量,减少排污损失。

第二十二条

锅炉及其系统应当杜绝跑、冒、滴、漏,充分利用冷凝水、二次蒸汽和连续排污水的热量,并且采取措施尽可能提高可回收冷凝水的回收利用率。

第二十三条

以天然气为燃料的锅炉,宜采用半冷凝或者全冷凝尾部热交换装置,回收烟气中的热量。

第二十四条

锅炉设计文件中应提出符合有关技术规范及其相应标准的水质要求。

第二十五条

锅炉的煤闸板、风机轴承、循环水泵轴承的冷却水和水力除渣冲灰用水应当尽可能循环使用。

第三章

制造、安装、改造与维修

第二十六条

锅炉制造单位应当保证锅炉产品能效达到规定指标要求,不得制造国家产业政策明令淘汰的锅炉产品。

第二十七条

锅炉制造单位应当向使用单位提供锅炉产品能效测试报告。能效测试工作应当由国家质检总局确定的锅炉能效测试机构(以下简称测试机构)进行。

工业锅炉产品按照《工业锅炉能效测试与评价规则》(TSG G0003)中定型产品热效率测试方法进行热效率测试(以下简称定型测试)。定型测试热效率结果应当不低于附件A规定的限定值,对于附件A未涵盖的锅炉,定型测试热效率结果应当不低于设计值的要求。

电站锅炉产品按照相应标准进行能效测试,测试结果应当满足相应标准规定或者技术要求。

第二十八条

锅炉定型测试可以在制造厂或者使用现场进行。

批量制造生产的工业锅炉(指同一型号、生产多台的情况),定型测试完成后制造单位应当及时将测试报告提交监督检验机构。在定型测试完成并且测试结果达到能效要求之前,制造数量不应当超过3台,否则监督检验机构不得向该型号锅炉继续出具监督检验证书。批量制造的工业锅炉通过定型测试后,只要不发生影响锅炉能效的变更,不需要重新进行定型测试。非批量生产的工业锅炉,应当逐台进行定型测试。

工业锅炉定型测试应当在安装完成6个月内进行;电站锅炉能效测试一般在安装完成后调试试运行期间进行。

第二十九条

工业锅炉定型测试结果不符合能效要求时,应当采取下述措施:

(一)制造单位对该产品进行改进,使其符合能效要求,并且由同一测试机构重新测试确认,否则不得继续制造该型号的锅炉产品;

(二)测试机构将该产品不符合能效要求的情况书面告知监督检验机构,监督检验机构不得向该型号锅炉继续出具监督检验证书。

电站锅炉测试结果不符合能效要求时,制造单位应当对该产品进行改进以满足相关要求。

第三十条

锅炉及其系统的安装、改造与维修,不得降低原有的能效指标。锅炉改造与重大维修可能导致锅炉及其系统能效变化时,应当由锅炉使用单位(或委托有能力的机构)进行能效测试或者评价,证明锅炉及其系统能效状况没有降低。

第三十一条

锅炉制造单位,除按照锅炉安全技术规范要求提供与安全有关的技术资料外,还应当提供与节能有关的技术资料,至少包括以下内容:

(一)锅炉设计文件鉴定时对节能相关的内容进行过核查的证明材料;

(二)锅炉产品热效率测试报告。

第四章

使用管理

第三十二条

锅炉使用单位对锅炉及其系统的节能管理工作负责。从事节能管理工作的技术人员应当具有锅炉相关专业知识,熟悉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安全技术规范及其相应标准。

第三十三条

锅炉使用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并且实施锅炉及其系统节能管理的有关制度。节能管理有关制度至少包括以下内容:

(一)节能目标责任制和管理岗位责任制;

(二)锅炉及其系统日常节能检查制度,并且做好相应检查记录并且存档;

(三)锅炉燃料入场检验分析与管理制度,并且按照设计要求正确选用燃料;

(四)计量仪表校准与管理制度;

(五)锅炉及其系统维护保养制度;

(六)锅炉水(介)质处理管理制度;

(七)锅炉操作人员、水处理作业人员节能培训考核制度,锅炉作业人员锅炉经济运行知识的教育培训、考核工作计划,并且有培训、考核记录。

第三十四条

锅炉使用单位应当建立能效考核、奖惩工作机制,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积极推行合同能源管理、安排进行定期能效测试,对不符合节能要求的应当及时进行整改。

第三十五条

锅炉使用单位应当对锅炉及其系统所包括的设备、仪表、装置、管道和阀门等定期进行维护保养,发现异常情况时,应当及时处理并且记录。

第三十六条

锅炉使用单位应当对锅炉及其系统的能效情况进行日常检查和监测。重点检查和监测的项目,包括锅炉使用燃料与设计燃料的符合性、燃料消耗量,介质出口温度和压力,锅炉补给水量和补给水温度,排烟温度,炉墙表面温度,以及系统有无跑、冒、滴、漏等情况。

第三十七条

锅炉使用单位应当加强能源检测、计量与统计工作。有条件的工业锅炉使用单位应当定期对锅炉及其系统运行能效进行评价,评价方法参照《工业锅炉能效测试与评价规则》(TSG G0003)。

第三十八条

锅炉使用单位每两年应当对在用锅炉进行一次定期能效测试,测试工作宜结合锅炉外部检验,由国家质检总局确定的能效测试机构进行。

第三十九条

锅炉操作人员应当根据终端用户蒸汽量、热负荷的变化,及时调度、调节锅炉的运行数量和锅炉出力,有条件的锅炉房可安装锅炉负荷自动调节装置。

第四十条

电站锅炉的正常排污率应当符合以下要求:

(一)以除盐水为补给水的凝汽式电站锅炉不高于1%;

(二)以除盐水为补给水的供热式电站锅炉不高于2%;

(三)以软化水为补给水的供热式电站锅炉不高于5%。

第四十一条

工业锅炉的正常排污率应当符合以下要求:

(一)以软化水为补给水或者单纯采用锅内加药处理的工业锅炉不高于10%;

(二)以除盐水为补给水的工业锅炉不高于2%。

第四十二条

锅炉水(介)质处理应当满足锅炉水(介)质处理安全技术规范及其相应标准的要求。

第四十三条

锅炉使用单位应当按照《高耗能特种设备节能监督管理办法》的规定,建立高耗能特种设备能效技术档案。有条件的单位应将锅炉产品能效技术档案与产品质量档案和设备使用档案集中统一管理(相同部分档案资料可保存一份)。锅炉能效技术档案至少包括以下内容:

(一)锅炉产品随机出厂资料(含产品能效测试报告);

(二)锅炉辅机、附属设备等质量证明资料;

(三)锅炉安装调试报告、节能改造资料;

(四)锅炉安装、改造和维修能效评价或者能效测试报告;

(五)在用锅炉能效定期测试报告和运行能效测试与评价报告;

(六)锅炉及其系统日常节能检查记录;

(七)计量、检测仪表校验证书;

(八)锅炉水(介)质处理检验报告;

(九)燃料分析报告。

第五章 检验检测和能效测试

第四十四条

从事锅炉能效测试工作的机构,由国家质检总局确定并统一公布。

第四十五条

锅炉能效测试机构应当保证能效测试工作的公正性,以及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溯源性,并且对测试结果负责。

第四十六条

检验检测机构在对锅炉制造、安装、改造和重大维修过程进行监督检验时,应当按照节能技术规范的有关规定,对影响锅炉及其系统能效的项目、能效测试报告等进行监督检验。

第四十七条

在用工业锅炉定期能效测试应当按照《工业锅炉能效测试与评价规则》(TSG G0003)中锅炉运行工况热效率简单测试方法进行(电加热锅炉除外)。当测试结果低于附件A中限定值的90%,或者用户要求对锅炉进行节能诊断时,应当按照《工业锅炉能效测试与评价规则》(TSG G0003)中锅炉运行工况热效率详细测试方法进行测试,并对测试数据进行分析,提出改进意见。

电站锅炉定期能效测试按照相应标准规定的方法进行。

第六章 监督管理

第四十八条

锅炉生产单位和使用单位应当接受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监督管理,积极配合相关能效测试工作,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

第四十九条

办理锅炉使用登记时,使用单位应当提供锅炉产品能效相关情况。已进行过产品能效测试的,应当提供测试报告;需要在使用现场进行能效测试的,应当提供在规定时间内进行测试的书面承诺和时间安排,以便于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进行监督检查。

锅炉能效指标不符合要求的,不得办理使用登记。

第五十条

锅炉能效测试机构、设计文件鉴定机构,应当按照规定取得相应项目的测试和设计文件鉴定资格,接受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监督检查,并且对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设计文件鉴定结论的正确性负责。

第五十一条

锅炉能效测试机构发现在用锅炉能耗严重超标时,应当告知使用单位及时进行整改,并报告所在地的质量技术监督部门。

第五十二条

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应当和节能主管部门密切配合,争取地方人民政府的支持,对不符合锅炉节能法规及其相应标准要求的情况,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第五篇:电力锅炉检修规程(100MW-300MW)

电力锅炉检修规程(100MW-300MW)

本规程规定了锅炉主辅设备、检修及维护工艺标准、检修技术组织措施、检修验收、质量标准。

本规程适用于双辽发电厂锅炉检修岗位。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条文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电力部《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热机部分,1994年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电力部《电力工业技术管理法规》1984年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工业部《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1995年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火力发电厂锅炉机组检修导则》2001年版。

《电力工业锅炉安全监察规程》

第一篇 锅炉本体受热面检修锅炉本体简介及主要技术参数:

1、2号炉型号:HG-1021/18.2-HM5 3、4号炉型号:HG-1025/17.5-HM5

该型号锅炉采用美国CE燃烧工程公司的引进技术,为亚临界压力一次中间再热自然循环单汽包锅炉。采用平衡通风及六角切圆燃烧,燃料为褐煤。锅炉以MCR为设计参数。在机组电负荷 为332MW(330.3MW)情况下,锅炉最大连续蒸发量为1021t/h(1025t/h),机组电负荷为300MW时锅炉的额定蒸发量为910t/h。

锅炉呈“Π”型布置,前部为炉膛,炉膛四周布满了膜式水冷壁,顶部布置鳍片式顶棚管过热器,炉膛上方布置了壁式再热器和大节距的分隔屏过热器以增加过热器与再热器的辐射特性,并起到切割旋转的烟气流,以减少进入过热气器炉宽方向的烟温偏差的作用。壁再布置于前墙和两侧墙水冷壁外部,分隔屏沿炉宽方向布置四大片。在炉膛上方折焰角前以横向节距686mm沿炉宽方向布置了20片后屏过热器。在折焰角后水平烟道和后墙水冷壁悬挂管之间以横向节距228.6mm沿炉宽方向布置了60片的末级再热器;在后屏过热器和水冷壁悬挂管之间的,以横向节距457.2mm沿炉膛宽方向布置了30片后屏再热器;在后墙水冷壁对流排管和前包墙管过热器之间以152.4mm的横向节距沿整个炉宽方向布置了90片末级过热器;立式低温过热器和水平低温过热器位于尾部烟道内,立式低温过热器位于水平低温过温器上方,一共91片,以152mm横向节距沿炉宽方向布置。

1.1 省煤器检修

1.1.1 简介

膜式省煤器在锅炉尾部烟道下部,管排平行于侧墙,水流与烟气逆流,省煤器沿炉深度方向分为3组(3、4号炉为2组),管径为Φ42×5.5(3、4号炉为Φ42×5),在锅炉横向方向由102.5排错列布置的水平蛇形管组成,所有蛇形管都从入口集箱引入,终止于出口集箱。鳍片规格:宽60mm,厚4mm。

省煤器设备规范:

表1—1 省煤器设备规范

名称 规格 材质 数量

省煤器入口集箱 Φ406×65 SA-106B 1

省煤器吊挂集箱 Φ219×40 SA-106B 4

省煤器出口集箱 Φ324×55 SA-106B 1

省煤器蛇形管 Φ42×5.5(Φ42×5)20G 2×205排=410根

省煤器导管 Φ273×32 SA-106B 2

省煤器导管 Φ219×25 SA-106B 3

省煤器吊挂管 Φ60×12 20G 4×46根=184根

1.1.2 省煤器检修工艺

1.1.2.1 省煤器冲洗

1.1.2.1.1 在水冲洗之前,应办理工作票,确认排烟温度降至40℃以下,才可进入内部冲洗。

1.1.2.1.2 水冲洗时工作人员分工明确,确定指定监护人。

1.1.2.1.3 进入烟道之前,应先打开人孔门进行通风。

1.1.2.1.4 省煤器冲洗应自上而下进行,逐层逐排冲洗,致使管排间无积灰,管子露出金属光泽。

1.1.2.1.5 冲洗省煤器时,应注意保证省煤器除灰系统正常运行,灰斗应无堵塞现象。

1.1.2.1.6 省煤器冲洗后,应及时捡出管排上的各种杂物,保持管排清洁,防止杂物阻塞,影响烟气流动而产生涡流,造成管子磨损加剧。

1.1.2.1.7 省煤器冲洗前后,检修人员应清点人员和工具,关闭人孔门前,应再进行一次同样的检查。

1.1.2.2 省煤器管子检查及更换

1.1.2.2.1 宏观检查管子外型磨损、腐蚀情况。即有无局部胀粗、凹陷、腐蚀、伤痕、重皮、过热、磨损等,磨损超过壁厚的的1/3应进行换管,割管检查应防爆、防磨检查情况及化学监督要求确定割管部位及割管数量、长度。

1.1.2.2.2 省煤器管子磨损应着重检查部位

a 烟气最先接触的1-3排管子。

b 蛇形管弯头外侧容易形成“烟气走廊”的部位。

c 靠墙部位管子,烟气流速和浓度相对较高的烟气转弯外侧受热面。

d 管子支吊架及管夹周围。

e 人孔门、吹灰器孔附近的管排。

f 管排及管子防磨装置脱落、鼓起、歪斜、变形部位。

g 产生局部“烟气走廊”或杂物堆积的管排。

h 高、中温段省煤器连接管弯头的迎风面。

1.1.2.2.3 用定距卡板检查管子的胀粗情况;用测厚仪测量管子磨损、腐蚀情况并作好记录。

1.1.2.2.4 管子内壁垢蚀情况检查,一般需打开入口联箱手孔口联箱手孔和割管样化学检查,省煤器入口联箱引出管段应着重检查。

1.1.2.3 省煤器换管及割管检查、检修工艺

a 割管准备。准备好割管检修所需工具,如手持切割机、角向磨光机、坡口机及电磨等工具,接好行灯及电源。

b 割管。用手持切割机割下需更换或割管检查的管段,对更换管段打好坡口,记录好所需新管段实际尺寸及配制新管段材质。

c 检查及更换。检查割管部位管子内壁垢蚀情况,测量管子壁厚,并作好记录。新管更换前应进行外观检查,内外壁表面应无划痕、裂纹等缺陷,符合有关标准规定。新管更换时,用坡口机打坡口,留出对口间隙2-3mm,管口部位15mm范围内外壁打磨,露出金属光泽,用对口卡子进行对口,对口管子内、外壁应平齐,折口、错口等符合焊接要求,焊

接完毕,焊口检验合格后,恢复割开的支吊架。

1.1.2.4 省煤器联箱检查

1.1.2.4.1 省煤器联箱手孔应根据化学监督要求进行分割。

1.1.2.4.2 检查联箱内部垢蚀情况,并清理锈蚀及杂物。

1.1.2.4.3 修制坡口,恢复联箱手孔。

1.1.2.5 防磨装置及吊卡、定位卡检查

1.1.2.5.1 检查各吊架、吊挂板、定位梳形板、间隔卡、防磨板等受力、变形及腐蚀情况。

1.1.2.5.2 省煤器管排冲洗干净,露出金属本色,杂物清理干净。

1.1.2.5.3 省煤器管排冲干净,露出金属本色,杂物清理干净。

1.1.2.5.4 省煤器落灰管、灰斗畅通,无阻塞。

1.1.2.5.5 管子局部磨损不超过壁厚的1/3,面积不大于10mm2,可堆焊补强,磨损超标或普遍磨损严重应更新管。

1.1.2.5.6 管子表面不许存在裂纹及严重腐蚀,蚀坑深度不超壁厚的1/3。

1.1.2.5.7 割管时应使切口距联箱70mm以上,距弯头起弧点100mm以上,距焊口200mm以上。

1.1.2.5.8 坡口角度30-35°,钝边0.5~1.0mm;对口间隙2-3mm。

1.1.2.5.9 蛇形管弯头与包墙距离不小于50mm。

1.1.2.5.10 配制管段材质、规格须符合要求。

1.1.2.5.11 联箱内部无水垢、污物。

1.1.2.5.12 省煤器支吊架、管卡、防磨装置应完整,牢固。

.1.2.6 省煤器灰斗及除灰装置检修

1.1.2.6.1 检修项目

1.1.2.6.1.1 省煤器灰斗检修

1.1.2.6.1.2 除灰装置检修

1.1.2.6.2 检修内容

1.1.2.6.2.1 省煤器管排冲洗完毕后,把灰斗内积灰冲净。

1.1.2.6.2.2 对灰斗内杂物进行清理。

1.1.2.6.2.3 对灰斗漏风部位进行焊接密封。

1.1.2.6.2.4 检查灰斗人孔门密封情况,漏风部位重新更换密封填料。

1.1.2.6.2.5 灰斗落灰插板门进行检查,开关灵活好用,密封填料更换。

1.1.2.6.2.6 检查箱式冲灰器,对内部杂物进行彻底清理。

1.1.2.6.2.7 检查箱式冲灰器供水门,应开关灵活无卡涩,门杆密封无漏水现象,法兰垫损坏漏泄应进行更换。

1.1.2.6.2.8 检查箱式冲灰器各激流喷嘴磨损情况,对堵塞的喷嘴应取出异物。

1.1.2.6.2.9 检查灰管路有无磨损减薄漏泄情况,对弯头易磨损部位割孔检查磨损情况,磨损超过管壁的1/2应更换新管。

1.1.2.6.3 质量标准

1.1.2.6.3.1 灰斗内无任何杂物、积灰。

1.1.2.6.3.2 灰斗各部位无漏风现象。

1.1.2.6.3.4 各人孔门密封完好无漏风。

1.1.2.6.3.5 各阀门开关灵活密封点无漏泄。

1.1.2.6.3.6 箱式冲灰器内部干净、无杂物,各激流喷嘴无堵塞。

1.1.2.6.3.7 灰管路磨损超过壁厚的1/2应换新管。

1.2 水冷壁检修

1.2.1 水冷壁简介

炉膛四周为全焊式膜式水冷管,管径为φ63.5×8,节距S=76.2mm,材质为SA-210A1。后水冷壁经折焰角后抽出35根作为后水冷壁吊挂管,管径为φ76×13,材质为SA-210A1,水冷壁延伸侧墙及水冷壁对流排管的管径φ76×9,材质为SA-210A1。

为保证亚临界锅炉水循环可靠,根据几何特性和受热面特性将水冷壁划分为32个回路,前后墙及两侧墙各8个回路,水冷壁计算回路共54个,经精确水循环计算确定,从冷灰斗拐点以上3m到折焰角处,以及上炉膛中辐射再热器区域未被再热器遮盖的前墙和侧水冷壁管采用内螺纹管(其余部分为光管)。

在锅筒底部设置了四根Φ559×62集中下降管,由下降管底端的Φ610×85分配集箱接出78根Φ159×18的分散引入管进入Φ273×50水冷壁下集箱。

给水经分散引入管进入水冷壁下集箱后,自下而上沿炉膛四周不断加热,最后以出口含汽率Xc为0.198~0.504的汽水混合物进入Φ273×50水冷壁上集箱,然后由98根Φ159×18的引出管引至锅筒进行汽水分离。

表1—2 水冷壁有关规范见表

名称 规格 材质

集中下降管 Φ559×62 SA-106B

下降管分配集箱 Φ610×85 SA-106B

水冷壁下集箱 Φ273×50 SA-106B

水冷壁上集箱 Φ273×30 SA-106B

水冷壁 Φ63.5×8 SA-210A1

水冷壁吊挂管 Φ76×13 SA-106B

水冷壁对流排管 Φ76×9 SA-106B

1.2.2 准备工作

1.2.2.1 准备好所用材料:Φ63.5×8的水冷壁管,包括光管和内螺纹管,Φ

8、Φ

10、Φ12圆钢。

1.2.2.2 接好临时性固定照明或行灯。

1.2.2.3 清除水冷壁挂焦。

1.2.2.4 从人孔门处观察结焦情况,将易掉的焦块打掉。

1.2.2.5 炉膛内搭设好脚手架或检修平台,搭设时应指定工作负责人。

1.2.2.6 水冷壁除焦时,先将人孔门处挂焦全部清除,人员进入炉内,清除工作位置正上方焦块,避免工作中焦块掉落伤人。利用检修平台除焦时,应自上而下进行,人处于焦块上方,选择合适位置除焦,避免伤人。除焦时指定监护人,随时保持联系。

1.2.2.7 进行修前水压,仔细检查并做好记录

1.2.3 水冷壁检查

1.2.3.1 检查水冷壁管过热、胀粗情况。

1.2.3.2 检查燃烧器附近管屏等水循环不良及炉膛热负荷最高区域的管子、局部管壁过热处。

1.2.3.3 利用定距卡板检查测量水冷壁胀粗及磨损情况,作好记录。

1.2.3.4 检查水冷壁磨损情况。

1.2.3.5 检查燃烧器煤粉喷嘴附近,二次风喷口、吹灰器孔附近,打焦孔四周及水冷壁折焰角处下部等为主要检查内容,并作好记录。

1.2.3.6 水冷壁膨胀系统检查

1.2.3.6.1检查水冷壁上、下联箱及炉墙膨胀指示器是否牢固,指针刻度盘冷态时指针应指到零位,否则应核定零位。

1.2.3.6.2 检查水冷壁水平刚性梁、平衡杆、垂直刚性梁膨胀有无卡阻及变形情况。

1.2.3.7 水冷壁管屏密封结构检查

1.2.3.7.1 检查鳍片与管子对接焊缝及热影响区是否有裂纹。

1.2.3.7.2 检查上下左右管屏之间水冷壁联接结构焊缝有无脱焊、开裂缺陷。

1.2.3.7.3 检查冷灰斗及折焰角处与侧水冷壁密封焊缝有无拉裂等缺陷。

1.2.3.7.4 炉顶、折焰角、燃烧器冷灰斗各部位支吊架检查,支吊架应完好、无松动、脱落现象。

1.2.3.8 检查水冷壁管子内壁结垢及腐蚀情况。

1.2.3.8.1 在热负荷最高区域,一般在燃烧器上部割取800-1200mm长管段一根。

1.2.3.8.2 在冷灰斗部位,割取800-1200mm长管段一根。

1.2.3.8.3 割取的管段应轻拿轻放,不允许碰撞或摔打,送化学监督检查,在割取管段中取一定长度,用酸洗去除水垢后,计算出内径单位面积结垢量。

1.2.3.8.4 检查管材的金相组织变化及机械性能情况。

1.2.3.9 联箱检查

1.2.3.9.1 按照化学和金属监督要求切割水冷壁联箱手孔端盖,切割处应用石笔划出与手孔接头中心线垂直的切口。

1.2.3.9.2 切割后检查联箱内结垢及腐蚀情况。

1.2.3.9.3 联箱手孔接头修坡口,手孔盖送机加加工坡口,坡口角度30°-35°,对口间隙2-3mm,钝边0.5-1mm。

1.2.3.9.4 对口点焊后,再进行焊接,手工钨极氩弧焊打底,电焊盖面。

1.2.4 膜式水冷壁检修工艺

1.2.4.1 检修前各项安全措施应全部执行后方可开始工作。检修前保证检修地点照明充足,备好检修工器具,搭设合格的脚手架,拆除有关护板,保温,确定割管部位及数量。

1.2.4.2 用气割将需要更换管段部位的鳍片割开,在焊口部位上、下25mm范围内鳍片沿管壁全部割除,便于焊接焊口。

1.2.4.3划线割管,修制坡口。修制坡口时用坡口机打坡口,用管口磨光机或电磨将管口内外壁磨光,露出金属光泽。

1.2.4.4 配管。新管配制前,应进行外观检查,管径材质应符合要求。对膜式内螺纹管应检查其内螺纹是否清晰,内螺纹是否偏离管子中心,内螺纹线高度0.4-0.6mm,不符合要求不得使用。

1.2.4.5 对于内螺纹管,应把焊口区域上的内螺纹部分磨平,做好钝边,将新管与原管对正点焊后进行焊接,先焊下口,焊口对接前鳍片,不得点焊,以免焊接膨胀拉伤管子。

1.2.4.6 将新管鳍片密封部位用圆钢或扁钢密封焊。鳍片焊接时,先焊管段中间部位,然后再焊上、下焊缝以均匀吸收长度方向上的焊接热应力。

1.2.4.7 水压试验合格后,恢复护墙保温及护板。

1.2.5 水冷壁检修质量标准

1.2.5.1 水冷壁挂焦清理干净,折焰角无积灰。

1.2.5.2 水冷壁管的局部硬伤不超过原管径的10%可以补焊,如果有普遍磨损严重是,超过壁厚的1/3应更换新管。

1.2.5.3 水冷壁管胀粗超过原管径的3.5%时应更换新管。

1.2.5.4 对由于大焦块下落砸扁的管段,应换新管。

1.2.5.5 内螺纹管其内螺纹清晰,螺纹高度约0.4~0.6mm。

1.2.5.6 水冷壁管切口应距焊口200mm以上,距联箱外壁应≥70mm,距弯头起弧应点100mm以上。

1.2.6 水冷壁管子坡口对口焊接技术要求

1.2.6.1切口端面与管中心线垂直,在距端面200mm处,中心线最大偏差不超过0.5mm。

1.2.6.2 坡口30-35°,钝边2.5~3mm。

1.2.6.3 对口间隙2.5~3mm。

1.2.6.4 管端至少有30-50mm长度内、外壁打磨出金属光泽。

1.2.6.5 焊接操作必须保证在无应力下进行,焊工由合格的人员担任。

1.2.6.6焊接所用管材、焊丝、焊条应符合要求。

1.3过热器及再热器检修

1.3.1 过热器简介

锅炉过热器由五个主要部分组成:a)末级过热器;b)后屏过热器;c)分隔屏;d)立式低温过热器;e)水平式低温过热器;后烟道包墙和顶棚过热器。

末级过热器位于水冷壁排管后方的水平烟道内,一共有90片,管径为Φ51,以152.4mm的横向节距沿炉宽方向布置。

后屏过热位于炉膛上方折焰角前,一共有20片,管径为Φ60(外圈管)、Φ54以686mm横向节距沿整个炉宽方向布置。

分隔屏位于炉膛上方,前墙水冷壁和后屏过热器之间,共四排,每排6片小屏布置,管径为Φ51,从炉膛中心开始,分别以3430,2743,2566mm的横向节距沿整个炉膛宽度布置。

后烟道包墙和顶棚过热器部分由侧墙、前墙和后墙及顶棚组成,形成一个垂直下行的烟道。后烟道延伸包墙形成一部分水平烟道。炉膛顶棚管形成了炉膛和水平烟道部分的顶棚。

1.3.2 再热器简介

再热器由三个主要部分组成:a)末级再热器;b)后屏再热器;c)墙式辐射式 器。

末级再热器位于炉膛折焰角后的水平烟道内,在水冷壁后墙悬吊管和水冷壁排管之间,共60片,管径为Φ63,以228.6mm的横向节距沿炉宽方向布置。

后屏再热器位于后屏过热器和水冷壁悬吊管之间,共30片,管径为Φ63,以457.2mm横向节距沿炉宽方向布置。

墙式再热器布置在水冷壁前墙和水冷壁侧墙靠近前墙的部分,高度为19872mm,在其最下端分隔屏下4267mm,前墙辐射再热器有196根Φ50管,两侧墙辐射再热器有202根Φ50管,以S=50.8mm的节距沿水冷壁表面密排而成。

下载#4煤气锅炉点火程序控制规程word格式文档
下载#4煤气锅炉点火程序控制规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山东三建中山项目部锅炉点火一次成功

    山东三建中山项目锅炉点火一次成功2月13日,山东三建广东中山项目锅炉点火一次成功,设备各项参数及技术指标完全符合点火标准要求,为后续5号余热锅炉酸洗、机组总启动相关工作奠......

    ZYC1.5-1.0-0.7型锅炉自动点火典型故障及其处理经过

    ZYC1.5/1.0-0.7锅炉自动点火典型故障及其处理经过 中海货轮公司嘉安山轮机长 刘远城 ZYC1.5/1.0-0.7型燃油废气立式水管组合锅炉为目前“嘉”字船所配套使用。因其设备先......

    锅炉节能技术监督管理规程-讲义稿

    TSG G0002—2010《锅炉节能技术监督管理规程》 (宣贯讲义根据国家质检总局特设局张建荣处长讲稿整理) 一、总则部分(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 (一)目的 依据 目的:为了规范锅炉节能工作,......

    130th循环流化床锅炉运行规程

    130t/h循环流化床锅炉运行规程(试行) 批准: 审核: 编写:前 言 本规程根据以下资料编写: 1、济南锅炉厂YG-130/3.82-M6型循环流化床锅炉《设计说明书》和《使用说明书》。 2、《电......

    钢铁企业锅炉水碱度的检验规程

    锅炉水碱度的检验规程1 方法要点 水中形成碱度的物质主要有氢氧化物、碳酸盐、重铬酸盐,特殊情况下也代表磷酸盐、硅酸盐、硼硅酸盐的含量,而这些物质由于碱性的强弱不同,可用......

    锅炉操作工安全运行规程 Microsoft Word 文档

    锅炉操作工安全运行规程 1.司炉人员必须对锅炉的受压容量及其所有附件,都要彻底的熟悉和掌握。 2.锅炉升火前,锅炉检修和清洗完毕后,锅炉的出汽管、给水管、及排气管上的临时堵板......

    125MW机组锅炉运行规程(共5则范文)

    125MW机组锅炉运行规程 SD118-84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电力部 关于颁发《125MW机组锅炉运行规程》 (SD118-84)的通知 (84)水电电生字第16号 现颁发《125MW机组锅炉运行......

    燃气式壁挂锅炉的安装规程

    燃气式壁挂锅炉的安装规程 1. 准备工作 1.1 收集信息: 1.1.1 与客户交流信息,在规范允许的前提下,考虑客户的要求。 1.1.2 查看安装间的各类管线、家具与设施的走向、位置,钢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