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浙江大学物理化学(乙)考研大纲
浙江大学《物理化学(乙)》
教学大纲
一、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建立一个系统、完整的物理化学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框架,掌握热力学、动力学、电化学、统计热力学中的普遍规律,学生学到有关知识的同时能学到探索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
1绪论
气体的PTV性质
2热力学第一定律
基本概念,定律表述,热,内能,焓,热容,可逆体积功计算,节流膨胀,反应热 3热力学第二定律:
卡诺循环,过程可能性判据,热力学第二定律,熵及熵变计算,第三定律,吉布斯自由能与亥姆霍兹自由能及其改变量计算,热力学基本方程及麦克斯韦关系式,特性函数,克-克方程.
4.多组分系统热力学:
拉乌尔定律,偏摩尔量,化学势,理想稀溶液,稀溶液的依数性,逸度及系数,活度及系数,标准态
5.化学平衡:
标准平衡常数,化学反应等温方程,化学平衡及其平衡常数的计算方法,化学反应平衡移动原理.
6.相平衡:
相律,单组分体系相图,二组分体系相图,超临界状态,三组分系统. 7.电化学
电解质溶液,电导,电迁移,电化学热力学,电极电势,能斯特方程,可逆电池电动势及其应用,原电池设计,电解和极化
8.统计热力学初步
统计分布,统计平均,玻尔兹曼统计分布定律,熵的本质及玻尔兹曼公式,配分函数及其热力学函数的统计计算,统计热力学应用-平衡常数计算等
9.表面现象(界面现象)及胶体化学
表面自由能(表面张力),表面热力学,溶液与固体表面上的饿吸附作用,吸附等温式,表面活性剂,溶液的性质及其稳定性,高分子溶液
10.化学动力学基础
基本概念:化学反应速率,速率方程,简单级数反应动力学规律,反应级数测定,速率常数计算,复杂反应动力学,基元反应速率理论
三、参考书
1)《物理化学》(第四版)(上,下),天津大学物理化学教研室编,宋世谟,庄公惠,王正烈修订,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2)《物理化学》(第五版)(上、下),傅献彩、沈文霞、姚天扬、侯文华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物理化学》第四版,(上,中,下),胡英主编, 高教社出版,2000
第二篇:2018年浙江大学845自动控制原理考研大纲
《自动控制原理》(科目代码845)考试大纲
这个大纲是2017年9月25日浙大控制官网才出的,虽然是新的,但是和以前基本一模一样,没有变化。参考书目:
(1)各出版社出版的各种自动控制原理教材及习题集
(2)孙优贤、王慧主编.自动控制原理.北京:化工出版社,2011年6月(3)胡寿松主编.自动控制原理(第四版、第五版、第六版).分别于2001年2月、2007年6月、2013年5月由科学出版社的(该书初版于1979年,前三版均由国防工业出版社出版,亦可作为参考书)
特别提醒:本考试大纲仅适合报考2018级浙江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专业课考《自动控制原理》(科目代码845)的考生。该门课程的满分为150分。
一、总的要求
全面掌握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与原理,深入理解与掌握自动控制系统分析与综合设计的方法,并能用这些基本的原理与方法举一反三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二、基本要求
(1)自动控制的一般概念:掌握自动控制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与自动控制系统组成、分类,能熟练地将具体对象的控制系统物理结构图表示抽象成控制系统的方块图表示,能清楚地分析其中各种物理量、信息流之间的关系。
(2)动态系统的数学模型:能建立给定典型环节与系统的数学模型,包括微分方程、传递函数、状态空间等模型;能熟练地通过方块图简化方法与信号流图等方法获得系统总的传递函数;能根据要求进行各种数学模型之间的相互转换。
(3)线性时不变连续系统的时域分析:熟悉一阶、二阶及高阶系统的特征,掌握基于微分方程模型的时域分析,包括微分方程的求解、拉普拉斯变换的应用;状态空间模型的求解与分析;系统时间响应的性能指标计算;系统的稳定性分析、稳态误差系数与稳态误差的计算等。
(4)根轨迹:掌握根轨迹法的基本概念、根轨迹绘制的基本法则及推广法则;能正确绘制根轨迹并利用根轨迹分析方法进行系统性能的分析,根据性能要求进行设计。(5)频率分析:掌握频率特性基本概念,包括开环系统的典型环节分解与开环频率特性曲线及其分析;会根据伯德图得到传递函数模型;能利用奈奎斯特稳定判据进行分析,能进行系统的稳定裕度分析。
(6)线性系统的超前及滞后校正:了解线性系统的超前及滞后校正方法,能理解并简单地应用。
(7)线性时不变离散系统的分析与校正:掌握离散系统的基本概念,包括采样与采样过程、Z变换与反Z变换等;掌握描述离散系统的数学模型;能进行离散系统的稳定性分析与稳态误差计算;了解离散系统的动态性能分析,明白离散系统与连续系统在概念上与分析方法上的异同。了解数字调节器的分析与设计。
(8)线性系统的状态空间分析与综合:掌握线性定常系统的状态能控性、状态能观性以及典型标准型的概念;能进行线性定常系统的线性变换;能熟练地进行线性定常系统的状态反馈控制器与状态观测器设计。
(9)非线性控制系统:了解非线性控制系统基本概念与描述函数方法,初步掌握李亚普诺夫稳定性分析方法。
三、进阶要求
能将自动控制原理的概念、理论与方法灵活地应用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我是邓学长,现在在卖专业课资料,我的叩叩7-1-4-2-6-1-5-6-6。
第三篇:2018年宁波大学881物理化学考研大纲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
2018年宁波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科目
考 试 大 纲
科目代码、名称: 881物理化学
一、考试的总体要求
1.对本门课程中重要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原理掌握其含义及适用范围;
2.掌握物理化学公式应用及公式应用条件。计算题要求思路正确,步骤简明。
二、考试内容及比例
1.气体、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范德华方程、压缩因子定义。
热力学第一、第二定律及其数学表达式;pVT变化、相变化与化学反应过程中W、Q、U、H、S、A与G的计算;熵增原理及三种平衡判据。
了解热力学基本方程和麦克斯韦关系式的简单应用;克拉贝龙方程及克-克方程的应用。
2.多组分热力学及相平衡
偏摩尔量、化学势的概念;理想气体、理想稀溶液的化学势表达式;逸度、活度的定义以及活度的计算。
拉乌尔定律和亨利定律;稀溶液依数性的概念及简单应用。
相律的应用;单组分相图;二组分气-液及凝聚系统相图。
3.化学平衡
等温方程;标准摩尔反应Gibbs函数、标准平衡常数与平衡组成的计算;温度、压力和惰性气体对平衡的影响;同时平衡原理。
4.电化学
电解质溶液中电导率、摩尔电导率、活度与活度系数的计算;电导测定的应用。
原电池电动势与热力学函数的关系,Nernst方程;电动势测定的应用;电极的极化与超电势的概念。
5.化学动力学
反应速率、基元反应、反应分子数、反应级数的概念。
零、一、二级反应的动力学特征及速率方程积分式的应用;阿累尼乌斯公式;对行、平行反应(一级)速率方程积分式的应用;复杂反应的近似处理法(稳态近似法、平衡态近似法)。
催化作用的基本特征;光化反应的特征及光化学第一、第二定律。
6.界面现象与胶体化学
弯曲液面的附加压力与Young-Laplace方程;Kelvin公式;溶液的表面吸附;润湿与铺展现象及杨氏方程;化学吸附与物理吸附;Langmuir吸附等温式。
了解胶体的光学性质、动力性质及电学性质;掌握胶团结构的表示,电解质对溶胶的聚沉作用;了解乳状液的稳定与破坏。
三、试卷题型及比例
概念题(选择、填空、简答、证明)、计算题
四、考试形式及时间
考试形式均为笔试。考试时间为3小时。
第四篇:物理化学专升本考试大纲
材料专升本“物理化学”课程考试大纲
课程编号:I0100233 学时数:58(含课外学时)学分数:3.5 适用专业:材料
先修课程:《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 考核方式:闭卷考试120分钟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物理化学》是材料,化工,轻工,纺织,制品等专业的主要理论基础课。是在物理、化学、高等数学基础上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而又为后续课化工原理,化工热力学,化工反应工程打下良好的基础。起一个承前启后的作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较牢固地掌握物理化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及基本计算方法;同时还应得到一般科学方法的训练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进一步扩大知识面,加深对先行课程如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的理解;并为化学化工类各专业的后续课程学习和进一步掌握新的科技成果打下必要的基础。
平时成绩、期末考试成绩共同评定为课程总成绩。平时成绩(作业、出勤等)占总成绩的30%,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70%。
先修课程为《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后续课程为《表面活性剂化学》、《化工工艺学》等。
本课程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分为掌握、理解、了解三个层次:
掌握:要求学生能够全面、深入理解和熟练掌握所学内容,并能够用其分析、初步设计和解答与应用相关的问题,能够举一反三。
理解:要求学生能够较好地理解所学内容,并且能够进行简单分析和判断。了解:要求学生能够一般地了解所学内容。
整个教学过程由授课、作业和自学三个环节组成。授课采用口授、自学形式。作业未完成者不得参加考试。
注解:由于本专业物化课程课时数有限,所以第八章、第九章、第十章和第十二章为学生自学内容,另后续课程《表面活性剂化学》将讲授第十章界面现象。
二、教学内容与要求
理论教学(学时:58学时)
第一章 气体
(一)教学内容
1、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2、道尔顿分压定律及阿马格分容定律
3、真实气体状态方程
4、临界状态及对应状态原理
(二)考试要求:
掌握:熟记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及会应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计算气体的P、V、T,气体的密度,平均分子量;熟记道尔顿分压定律及阿马格分容定律并能进行相应的计算。
理解:压缩因子Z,临界状态及对应状态原理。了解:真实气体状态方程及相关计算。
第二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
(一)教学内容
1、物化中的基本概念
2、热力学第一定律,恒容热,恒压热,相变焓
3、单纯P、V、T变化和相变过程的计算
4、燃烧焓,反应焓,生成焓的概念及反应焓的计算
5、可逆体积功的概念及计算
(二)考试要求
掌握:熟记热力学能、热力学第一定律、恒容热、恒压热、摩尔定容热容、摩尔定压热容、相变焓、标准摩尔生成焓、标准摩尔燃烧焓、标准摩尔反应焓和可逆过程的概念;熟练掌握系统发生单纯P、V、T变化,相变化,化学变化体系的W、Q、△U、△H的计算;熟记可逆体积功的概念及计算。
理解:物化中的基本概念 了解:真实气体的节流膨胀
第三章 热力学第二定律
(一)教学内容
1、卡诺循环的内容
2、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内容
3、熵的概念及计算
4、热力学第三定律的内容
5、亥姆霍兹函数,吉布斯函数的概念及计算
6、热力学基本方程
7、克拉佩龙方程的应用
(二)考试要求
掌握:熟记卡诺定理、熵、熵判据、热力学第三定律、规定熵、标准熵、亥姆霍函数、吉布斯函数的概念;熟练掌握单纯PVT变化、相变化和化学变化过程中△S、△A△G的计算;熟练应用熵变判断、亥姆霍函数判据、吉布斯函数判据判断过程变化的方向及条件,掌握克拉佩龙方程及应用。
理解:热力学基本方程和麦克斯威关系式,热功转换规律及热机效率。了解: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内容,卡诺循环,偏摩尔量,化学势。
第四章 化学平衡
(一)教学内容
1、等温方程及标准平衡常数
2、平衡常数测定及平衡组成计算
3、标准摩尔吉布斯函数的计算
4、温度对标准平衡常数的影响
5、影响平衡常数的因素
(二)考试要求
掌握:掌握用化学反应等温式判断化学反应的方向和限度的方法;掌握平衡常数和平衡组成的计算;掌握等温方程和等压方程的表达式及计算。
理解:了解压力和惰性气体对平衡组成的影响。了解:了解真实气体化学平衡及溶液中的化学平衡
第五章 多组分系统热力学与相平衡
(一)教学内容
1、拉乌尔定律、亨利定律
2、理想液态混合物
3、稀溶液的依数性
4、理想溶液
5、理想稀溶液中溶剂与溶质的化学势
6、相律
7、单组分系统相平衡、二组分理想液态混合物的气-液平衡相图、二组分液态部分互溶系统的气-液平衡相图、二组分固态不互溶凝聚系统的相图、生成化合物的二组分凝聚系统相图。
(二)考试要求
掌握:掌握拉乌尔定律、亨利定律的概念和相关计算;熟记理想液态混合物的混合性质和理想稀溶液的四个依数性;掌握相律公式及应用;掌握单组分系统相图、二组分理想液态混合物的气—液平衡相图、二组分固态不互溶凝聚系统相图的绘制、相图的认知、相图的分析,能熟练标出相图各区的稳定相、点线面表示的意义,熟练绘制步冷曲线。
理解:二组分液态部分互溶系统的气-液平衡相图
了解:二组分真实液态混合物的气—液平衡相图
第八章 化学动力学基础
(一)教学内容
1、反应速率的几种定义及测定
2、化学反应的速率方程
3、速率方程的积分形式
4、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5、活化能
(二)考试要求
掌握:掌握化学反应速率、反应速率常数及反应级数的概念;掌握基元反应及反应分子数的概念;掌握零极、一级和二级等反应的速率方程的积分和微分形式及其微分方程的计算及应用。掌握阿伦尼乌斯方程及其应用。掌握活化能的概念。
理解:对行反应、连串反应和平行反应的动力学特征;由反应机理建立速率方程的近似方法(控制步骤法、稳态近似法、平衡态近似法)
了解:链反应机理的特点及支链反应与爆炸的关系
三、其它
四、教材和参考资料
1.教材:
《物理化学》,肖衍繁
李文斌编,天津大学出版社(第二版)
2.参考资料:
[1]《物理化学》,宋世谟主编,天津大学出版社 [2]《物理化学》,傅献彩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3]《物理化学简明教程》,印永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执笔人 :李爱阳 教研室主任签字: 系主任签字:
第五篇:华南理工大学材料物理化学硕士研究生考试大纲
《材料物理化学》考试大纲
本课程是无机非金属材料学科的一门主要基础理论课程。它从物理化学基本原理入手,阐明无机非金属材料形成过程中的组成、结构、化学反应、物性之间的规律及相互关系。
一、主要要求如下:
1 了解材料的结构及结构对性能的影响。
2 了解表面、界面的微观结构和宏观的界面行为。
3能够应用热力学原理分析无机非金属材料形成和应用过程中的问题并能解释相关机理。
4认识相律,学习用相平衡知识分析各类系统的变化过程和规律。
5了解固体材料中的扩散特点、规律和在无机非金属材料结构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影响。
6通过对高温过程的各种变化机理和外界因素的讨论,了解这些过程对材料结构、性能等方面的重要意义。
二、主要内容如下:
1.晶体结构
2.晶体结构缺陷
3.熔体和玻璃体
4.热力学应用
5.表面与界面
6.相平衡
7.扩散
8.固相反应
9.相变
10.烧结
三、教材和主要参考资料
《材料物理化学》张志杰 等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
《材料科学基础》张联盟 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