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当爱情之花在作文中绽放
当爱情之花在作文中绽放
【摘要】新课标下的写作要求感情真挚,作文的真实主要是情感真实,学生体验着自己的体验,感悟着自己的感悟,当学生在作文中涉及爱情内容时,我们是不是应该对一些写作观念重新认识。
【关键词】新课标写作感情真挚爱情
当我第一次在学生的作文中看到有关爱情的内容时,有点儿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学生也太大胆了,竟然肆无忌惮地在作文里谈情说爱。也许是真情流露,也许是有感而发,这篇文章很优美,朦朦胧胧的纯真爱情洋溢在字里行间,让人回味。那么,作文内容涉及爱情,到底是真情的流露,还是违规写作,我该怎样评价,让我产生了困惑。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可见“真情实感”、“感情真挚”是课标倡导的关于初中语文写作的基本理念。显然,爱情作文是学生来自生活、发自内心、抒写个人独特体验的文章。处于花季中的学生,生理发育和性心理趋于成熟,但是与父母的交流越来越少,他们需要感情上的沟通,在父母那里得不到情感的寄托,于是就在同龄人中寻找沟通对象,使他们对异性产生了好奇和兴趣,与异性相处时会产生微妙的感觉,于是他们渴望尝试爱情。《语文课程标准》告诉我们:“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作文就是我手写我心的过程,是自我情感的展示和个性的张扬。据说很多作家的写作之路是从写情书开始的,因为思想得到了解放,情感就张开了自由翱翔的翅膀。但长期以来,爱情作文都被视为“洪水猛兽”,认为这样的文章思想不健康,很容易就一棍子打死。
随手翻翻我们的语文课本,不乏涉及爱情的篇章,如《关雎》、《蒹葭》、《致女儿的信》等。在当今的开放时代,学校不再是一片净土,无论是文学作品、影视节目中,学生们都能感受到爱情的影子,早恋也成了家长和老师头疼的问题。1
爱情是一个敏感的话题,我意识到初中阶段是爱情萌芽的时期,如果处理不当,肯定会给学生带来负面的影响。
一直以来,我都不敢底气十足地把早恋这朵羞答答的玫瑰拿出来谈谈,一是怕伤了学生脆弱的心灵,二是怕自己措辞不当,有损老师的尊严。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作为老师我们不能回避这个敏感的话题,越是避而不谈,越是能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学生们就越想尝试。爱别人和被别人爱其实都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早恋固然不妥,但一旦发生了早恋,也并非不可饶恕。只不过处在青春期的中学生由于生理和心理尚不成熟,正处于求学时期,不具备处理恋爱、婚姻的各方面条件。当然,恰当地与异性相处,交异性朋友,相互帮助,共同进步也不应该受到任何非议。
其实,人与人之间的情感除了亲情、友情之外,还有爱情,作为语文老师我们有责任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爱情这个十分敏感的话题。我们不妨开展一次以“爱情如歌”为主题的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活动,首先,我让学生搜集历代名人的爱情故事、关于爱情的诗歌、文章等,这一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学生搜集的资料包罗古今,纵横中外,这些全都是对爱情最好的诠释。通过展示搜集来的资料,让学生们品味人类最美好的情感,真实地感受爱情的伟大力量。接着,我们进行了一次讨论,涉及的问题有“爱情是什么?”、“什么才是真正的爱情?”、“中学生该怎样对待爱情?”。学生们畅所欲言,交流感想,不再讳莫如深。最后,我让每个学生写好一篇小作文《我说早恋》,学生在作文中大谈中学生早恋的弊端,认为早恋不是真正的爱情,让我十分欣慰。爱情作文作为新事物,我们要辨证地看待,不能一刀切,更不能放之任之。通过这样的活动引导学生正视爱情,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的情感观念,不再让他们谈爱色变。我想,对于爱情作文,这样的教育和引导并不矛盾。
我意识到语文教学对学生进行爱情教育是十分必要的,这不是教导学生谈情说爱,而是让学生在进入青春期之后理性地对待躁动的情绪,树立健康的爱情观,成为一个品德高尚的人,一个真正的人。
第二篇:让想象之花在作文中盛开_1_
在语文教学中张开想象的翅膀
平顶山市叶县廉村镇中张新丽
爱因斯坦说过:“人的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只是是有限而想象力是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使知识进化的源泉。严格地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这段话精辟的概括了想象力的作用。想象力是智慧的信使,语文教学必须重视学生想象力的培养,助学生振动想象的翅膀,让他们在自由的天空中翱翔。
一、表象积累,丰富想象力
想象力的形成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要正确理解词、图样、标志的含义,一是要有丰富的表象储备。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扩大学生的知识范围,多积累表象,为想象力的形成打好基础。除学生广泛地阅读各类书籍和参加社会实践外,作为语文教学,我认为可从一些具备精品性质的语言材料中吸取营养,唤起学生的感知再认,从而积累记忆的表象。具体做法如下:
1、成语的积累。成语是人们长期使用的形式简洁意思精辟的短语,有极高的知识涵盖力。因此掌握成语是积累记忆表象的一条捷径,对成语的掌握可分三步训练。
(1)成语含义训练。老师通过设计让学生准确的说出、写出一些成语的含义。一些成语如:“指鹿为马” “朝三暮四”、“墨守成规”等都是有其出处的,须了解其出处来源,才能正确理解其意义。
(2)成语积累训练。可进行成语归类比赛,如:“龙”字开头的成语归类:龙飞凤舞、龙争虎斗、龙腾虎跃……;也可以成语接龙比赛,如:龙腾虎跃—跃然纸上—上天无路……通过比赛来让学生在联系中找到共性和个性。
(3)成语新说训练。有意让学生“曲解”成语意义,跳出其原有约定俗成之框。如把“一唱三叹”理解为唱一声叹三声;又如谐音趣解,把“步步为营”理解为每前进一步都要赢(步步为赢),“技压群雄”理解为学习成绩超过了其他高手(绩压群雄);又如创新意义把“一步登天”理解为这是航天科技发展的最终目标,把“杞人忧天”理解为杞人有环境保护意识;再如反义理解把“骑虎难下”理解为骑虎未必难下,只要你有本事。此训练意在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
2、诗词的积累。古诗词是华夏文化的精髓,不仅在知识上有高度的浓缩性,1
而且其意象、意境之美充分体现了诗人驰骋难羁的想象力。加强诗词的积累也是在为培养想象力夯实基础。
(1)诗词的补空训练。给上句补下句如“明月出天山,___。”给下句补上句如“ __ _ , 早有蜻蜓立上头。”;填对应词如“ ___ 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2)诗词归类训练。可把诗词按不同标准归类,这里主要是说把名句归类。如写梅花的可找“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毛泽东《卜算子·咏梅》),“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卢梅坡《雪梅》),“遥知不是雪,惟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等,还可分写月的、写月下怀乡的、写月下思人的、写春花的、写冬雪的等等。让学生在查阅归类中找到乐趣,积累材料。
(3)再造诗境训练。其目的是让学生运用各种感官再造诗中的意象意境。可进行诗歌配乐朗诵比赛、背诵比赛,诗境绘画比赛,古诗配新曲演唱比赛等兴趣活动,尤其是后两种形式让诗与画、诗与学生熟悉的流行曲相结合,效果很明显。
二、强化训练,提高想象力
联想是想象的初级阶段,是由此物到彼物的心理过程。近年来各省市的中考命题中也常设计这方面的训练。这方面训练可注意两种形式──仿句和造句。
1、仿句训练。仿照给出句子,按一定内容(如相关、相近、相反)、形式(如字数、句式、修辞)或语气等要求进行仿写造句。如近年中考中设计的题型。
(1)依照《春》最后三个比喻句子,写一个写春的句子。
(2)仿照《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写一个句子。
(3)如果生命是水,尊严就是流动;如果生命是火,尊严就是燃烧。如果生命是 鹰,_________。在横线上补充一个恰当的句子。
(4)完成对偶句创作:品千古美文。
还可以进行歌曲、短篇佳作(如《陋室铭》、《如梦令》)的仿写。
2、造句训练。这类训练主要是训练学生如何找到事物的普遍联系,在异中求同,可设计以下训练。
(1)题外话──课文标题大串题。如一次我叫学生用一册几篇课题来串成一段话,几个学生分别写道:
在一个幽静的“春”之夜,我穿着“皇帝的新装”,提着一盏灵巧的“小橘灯”,走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路上,忽然我发现墙头有一个朱自清的“背影”,我相信“这不是一颗流星”,而是永远印在我心中的一颗璨灿的文学之星。
那是一个“春”天的晚上/天空划过一丝光亮/“这不是一颗流星”/是织女和牛郎/他们穿着“皇帝的新装”/提着“小橘灯”/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路上倘徉/他们的“背影”在风中摇晃/他们的心情多么舒畅
(2)流行榜──歌曲自由大串联。流行歌曲是学生最熟悉的艺术作品,绝大部分学生都熟悉不少歌词,让学生来串,他们会有极大兴趣。我在班上训练时,不少学生可用上百句歌词来串成一篇中心突出,文采斐然的美文。
(3)大杂烩──随意词语大串联。这类训练可先写两三个词或短语,然后逐渐增加,使学生联想、想象能力循序渐进的提高。
三,指导朗读,激发想象力
语文教学,离不开阅读。以简单、单一的文字呈现,学生在感知课文时,透过文字激发无穷的想象力,脑海中定会波涛汹涌,留下刻骨铭心的记忆。在教《黄河颂》第一段时,首先我让学生齐颂、轮颂,部分学生读,部分点评。很自然得出“滚滚、奔、澎湃、万丈”重读。并让学生读到这里时,想象黄河一泻万里、势不可挡的气势。“从昆仑山下奔向黄海之边,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一句,问:“运用什么修辞?黄河在这里像什么?”学生有的说像“斧子”,有的说像“巨人”等等,我顺势让学生再读,标出此句重读的音,学生很快的标示出来“奔、劈”,要领掌握了,读出雷霆万钧的气势也就不那么难了。
四、习作训练,展开想象力
想象力要充分地表现出来必须得有一股“痴”劲,要多做“梦”,达到忘我境界,才能梦想成真,想象训练可分三步。
1、续写作文。续写是让学生在原作的基础上进行合情合理的重新创作,学生的想象力,创新能力往往在续写中得以充分表现。一次我让学生续写牛汉的《我的第一本书》,学生的创新思维表现得淋漓尽致:有的写:二黄毛与日本鬼子进行殊死的搏斗,英勇牺牲,村里为他立碑纪念,收到几代人的敬仰。有的写:二黄毛抗日战争中,冲锋在前,为部队立下大功,部队为他开了庆功会,他身挂红花,荣耀至极,后来转业回家,娶妻生子,过着幸福的生活„„学生的想象力居然出现“百花争鸣”的动人场景。
2、看图作文。看图作文既可考查学生对画面内容的概括力,更可考查学生对画外内容的想象力。一些风景画、连环画主要是画面内容的描绘,而一些漫画则主要是看学生从中受到何启发。看图作文很能看出学生个性思维,同样的题材“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3、科幻作文。要训练学生的想象力,还要敢于让学生去对陌生的未知世界进行想象,要鼓励学生去幻想。1999年的高考作文《假如记忆可以移植》就是一个大胆的尝试。可给学生提供一定的材料,让某一点触发其想象的闸门,从而展开想象去写。如《二零三零年元旦,月球上我等你》、《三十年后的相聚》、《假如我是火星使者》、《人脑与电脑的对接方法》等等。有步骤地进行想象训练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活动。既要注意激起学生的兴趣,又要注意其思维水平,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还应注意,每次训练后都要让学生总结得与失,让学生在讨论中展开想象的翅膀。想象训练具有“作文脑操”性质,既有套路,又要常练常新,我在教学工作中将继续努力去探究它的规律。
一人千般想,十人万种思。学生的想象空间一旦真正的开启后,其想象的丰富多彩是成人难以想象的,踏一叶能闯荡大海,驾一片云敢翱翔太空,看甲骨会论说远古,睹今朝畅想未来……中外古今,人间天上,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想象就会在学生篇篇习作中表现无遗。思绪无边,想象无限。丰富的想象能力不仅是习作中学生应具有的能力,也是新世纪人才所必须具备的思维素质。
第三篇:普法之花在赤壁绽放
普法之花在赤壁绽放
——赤壁市“七五”普法法治建设工作巡礼
在幕阜山余脉,镶嵌着一颗璀璨的明珠——湖北赤壁。来到这里,您不仅会看到一座现代化的美丽城市,更能感受到那浸润于城市中的温馨和谐、平安惬意。这是一块人杰地灵的土地,一片革新图治的热土,一方盛开法治之花的沃土!53万赤壁儿女正在追逐真诚信仰和忠实践行着的法治中国梦。
“七五”普法以来,我市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大力开展法治宣传,全面深化依法治理,有力地保障和促进了全市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民主法制建设,为构建美丽赤壁、平安赤壁、法治赤壁营造了良好的法治环境。
四项措施强势推进
一是强化领导,抓部署。“七五”普法启动以来,市委、市政府把法治建设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来抓,切实做到党政主要领导负总责、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多次召开市委常委会,听取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情况汇报,研究部署“法治赤壁”建设工作,确保以普法教育为龙头、普法责任清单为抓手的的法治建设工作有序进行。
二是注重服务,抓调研。几年来,我们针对普法教育中的难点问题,多次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及时提出各阶段普法教育推进法治建设的措施和建议,为市委、市政府依法决策提供法律支撑服务。
三是突出重点,抓督查。为扎实有效地推进普法工作进程,不定期采取听取汇报、查资料台账、到村居(社区)走访调查等形式,对全市各单位普法教育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督查,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纳入了全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连续9年纳入了综治考评和政府目标责任制绩效考核。
四是搭建平台,抓实施。全市先后吸纳2200余人组建了政府法律顾问团、普法讲师团、法律明白人义务宣讲团、普法宣传小分队和法治文艺宣传队,依托法治赤壁大讲堂、道德讲堂、十九大精神宣讲团、市委中心组集体学法、法律明白人培训等宣讲平台,落实了常态化法治讲座工作机制,促进了公职人员法治思维养成;依托法治主题班会、校园法律知识讲座、法治德育课堂、宪法集体诵读等学校课堂平台,扎实开展在校青少年普法讲读活动,提升了广大青少年宪法法律意识。全市共依托电视、报纸、广播开设各类普法专栏,积极推进“互联网+法治宣传”,利用“两微一端”、“今日头条”号、普法微信公众号推送各类普法稿件,营造了浓厚的普法工作氛围。
普法主线布局谋篇 以抓好普法重点对象的普法教育来带动全民的普法教育,以“法律六进”、法治创建、法治文化阵地建设为三条主线,不断提高公民的法治观念和法律素质。
1、“法律六进”主线全面深化
一是以抓好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学法为重点,深入开展“法律进机关”活动。建立健全了领导干部学法用法的各项制度,明确了各级党委(党组)中心组集中学法的目标和要求。市委中心组每季度一期法治讲座,带头学法。市委、市政府把领导干部述职述法述廉纳入考核,与领导干部任免、晋升、奖励挂钩。市人大坚持对拟任职国家公职人员进行任前法律知识考试考查。市委组织部、市委党校、市人社局将法律知识培训列入各级干部培训计划。司法执法部门普遍举办相关法律法规法治讲座及培训班,市普法办积极组织全市公职人员参加全省网上无纸化学法考试,市纪委监委举办宪法、监察法知识大赛、司法局举办“普纪普法基层行”活动,财政局举办财政法规知识大赛等活动。市工商、质监、国税、地税建立了“一月一考法”学法治度。市财政局、城管执法局、环保局、民政局等单位每年都进行专门法治培训,提升了工作人员的法律素养。
二是以抓好青少年法治教育为重点,深入开展“法律进学校”活动。全市各学校普遍配备了法治副校长或校外法治辅导员,实现了法治教育内容、课时、师资、教材“四落实”;通过法治课、法治讲座、主题班会、心理咨询、法治文艺、法治电影、法律知识竞赛、播放法治宣传片、模拟法庭、参加监所警示教育等形式,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法治教育。
三是以抓好村民群众普法为重点,深入开展“法律进乡村”活动。根据农民居住分散、不易集中、农时季节性强等特点,采取各种有线广播、宣传栏、宣传车、电影、戏剧小节目等进村入户开展多形式宣传,不定期组织农村法律明白人进行培训活动。农村法治宣传月、流动法庭、以案说法、普法小分队、一村一法律顾问、法律明白人选任培训等工作机制,培养了一大批崇尚法律的新型农民和社区居民。
四是以提升社区居民法律素质为重点,深入开展“法律进社区”活动。每年利用“三八”维权周、3〃15消费者维权日、4月税法宣传月、6月安全生产宣传月、6〃26国际禁毒日等宣传节点,开展经常性法治宣传教育,在全市倡导遵纪守法、崇尚法治的浓厚氛围。积极开展法律服务进社区活动,组织法律服务机构与社区签订法律服务协议,发放法律服务联系卡,广泛开展公民道德和法治宣传,弘扬良好的社会风尚。赤马港社区文艺、碳素社区、桃花坪社区文艺演出队等群众性业余法治文艺团体,自编自导自演了一大批生动活泼、贴近生活的法治文艺节目。
五是以推动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和务工人员学法为重点,开展“法律进企业”活动。经信局、国税局、地税局、环保局、工商局、安监局、质监局等涉企执法部门,组织“送法进企业”活动,重点抓好企业经营管理者、职工学法用法等规章制度和法治宣传载体及法治教育活动。
六是以扩大法治宣传覆盖面为重点,深入开展“法律进单位”活动。各单位采取多种形式,在医院、广场、超市、车站等人员流动频繁的公共场所,利用宣传栏、横幅标语、法律咨询、发放宣传材料、专栏、微推等形式开展宣传活动。市普法讲师团2年多来累计开展法治宣讲210余场次。
2、法治创建主线重点突出
为认真落实省、市“七五”普法规划关于法治创建工作的要求,开展多层次多形式法治创建工作任务,我市突出重点,全面开展多层次多形式法治创建实践活动,并做好法治创建工作示范单位的培育、申报工作。
3、法治文化阵地建设多头并进。
一是继续运行传统法治文化阵地。法治大讲堂已经深受群众认同,赤壁警讯栏目广受好评,顺口溜文化深得群众喜爱。西凉湖和黄盖湖拆围、打击“两抢一盗”、扫黑除恶、道路交通整治、禁毒等多轮专项法治宣传教育活动。2016年以来,全市共开展主题宣传活动50余次,送法下乡活动150余次,发放宣传资料8万余份。
二是大力夯实户外媒体公益法治宣传阵地。城区27个不同规格的LED显示屏统筹做好法治公益广告发布,增加户外公益广告中法治宣传公益广告的比重,市委宣传部、文明办在赤壁文明网进行公益法治广告宣传。
三是继续强化法治文化实体阵地建设。按照“一体建设、分步实施、整体推进、打造亮点”的工作思路,以法治文化主题公园为龙头的实体阵地建设不断推出。法治文化公园的宣传栏内容进行不定期更新。检察院的法治教育基地、第五初级中学的法治文化校园、康华集团的法治文化企业、碳素社区的法治文化社区等一大批实体法治文化阵地不断涌现。黄盖湖大湾村的全市首个村级法治文化公园正在建设中,七月底即可投入使用。
四是不断探索新媒体普法的切入点。根据全国“七五普法”规划提出的“探索利用互联、手机等新兴媒体开展法治宣传教育”要求,我市充分发挥网站、微信、微博的传播和互动功能,出实招打造新媒体时代的互动式普法。提出了网民共同参与法治宣传的工作思路,不断推动社会管理创新向法治化方向迈进。
普治结合提质增效
经过全市上下的扎实工作,推动我市普法工作实现了四个转变:
一是在组织保障管理上,实现了从粗放式向精细化转变,紧扣“法治赤壁”建设总体规划,推进建设民主法治乡镇、法律援助工作站、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依法办事示范窗口单位。通过推行地方、基层和行业依法自治,推进公正执法、公正司法。
二是在普法教育模式上,实现了从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坚持推广“菜单式”普法,强化需求反馈和订单授课的工作理念,增强了法律知识讲授的针对性;
三是在普法责任落实上,实现了从“一家普法”向“谁执法谁普法”的大普法格局转变;
四是在考核机制上,实现了普法软任务向硬指标的转变。展望未来,我们已经站在新时代的历史起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已经点燃了赤壁人民参与法治建设的热情。赤壁人民将在市委政府坚强领导下,在人大政协监督和社会各界参与下,不断谱写法治赤壁建设的崭新篇章。一个经济发展、政治清明、文化昌盛、社会公正、生态良好的法治赤壁,正在昂首走向全市,走向全省、走向全国、走向未来!
第四篇:感恩之花在人间绽放
感恩之花在人间绽放
从”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到”乌鸦反哺“再到”羔羊跪乳“,感恩都是人间真情的一种表白。从古至今,感恩被世人传颂,感恩之花是世间最美的一枝。
三国时期,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诸葛亮为报这知遇之恩,替刘备设计了夺取中原土地的妙计。刘备死后,诸葛亮又辅佐刘禅,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白娘子为了还许仙一个恩情,帮助许仙克服一次次危险,最终才有了矢志不渝的承诺和忠贞的爱情。这段佳话谁又能说不是感恩促成的呢?
李密一篇《陈情表》感动了多少炎黄子孙?李密为报祖母的养育之恩,放弃官位,毅然决然地守候在祖母的病床前端水送药。”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多么真挚的表白!
父母给了我们黑色的眼睛,我们用它去寻找光明。生活,可以贫困,但不能潦倒,我们要用父母赋予我们的黑色眼睛去寻找心中的光明。打开心灵的窗户,感受风的自在与清凉,眺望原野的生机与开阔。再回头看看,身后有我们的父母在默默地守护和支持着我们,他们给了我们生命、幸福和快乐,我们能给他们什么呢?我们应该用我们的双手,用我们的行动去回报他们。即使忧愁如山,烦恼如海,我们也应该不懈奋斗。父母的心思很简单,但很赤诚,”百善孝为先“,让我们铭记这句话,生活中,小事上,对父母尊敬一点,这又何尝不是”孝“呢?只要每个人都奉献一点爱,懂得感恩,那么,阳光雨露必将播撒人间。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父母给了我们生命和关爱,社会给了我们舞台,老师给了我们知识,朋友给了我们友谊和支持。世界万物都是上天的恩赐,感恩之花应该在人间绽放,这枝花将开得更鲜艳,更绚烂!
高三:向阿梅
第五篇:文明礼仪之花在校园绽放
让文明礼仪之花在校园盛开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讲话的题目是:《让文明礼仪之花在校园盛开》。
那么,什么是文明礼仪呢?文明礼仪是精神文明的一个重要内容,是一个人道德品质的外在表现,是衡量一个人教育程度的标尺。文明是一种进步,是思想的科学,行为的端正,习惯的改善,修养的提高,品质的提升,是自觉的控制,是人性的超越。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华民族素来是一个温文尔雅,见义勇为,谦恭礼让的文明礼仪之邦。华夏儿女的举手投足、音容笑貌,无不体现一个人的气质与素养。“不学礼无以立,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 文明礼仪是我们学习、生活的根基,是我们健康成长的臂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说的就是教师首先要教育学生要做一个真诚的人,而学生的学习也应该首先学做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做到“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文明在我们口中。文明的学生,一定是讲礼貌的人。亲近礼貌用语,远离污言秽语,他懂得要想别人尊重自己,自己首先要尊重别人,因为尊重他人与尊重自己同样重要。
文明在我们手中。文明的学生,一定是有着良好卫生习惯、爱护公共财物的人。他爱学校的一草一木,他会自觉维护校园环境,而不会乱丢面纸、塑料袋,因为他愿意把美好留给他人和自己。
文明在我们心中。文明的学生,一定是一个有爱心和责任感的人。他会尊敬师长、友爱同学,关爱身边的人和事,他会懂得感恩,感恩父母长辈的养育,感恩老师的教导、感恩同学的帮助„„ 文明的学生,一定是一个诚信的人。对人守信、对事负责,作业不抄袭、考试不作弊。
我们憧憬,我们期望:
同学们能够随处弯腰捡起一片躺在地上的废纸,把它投进了垃圾箱。捡起的不仅是一片废纸,还是一份责任,一种好风尚!
高年级的班级排着整齐的队伍走在楼梯上,遇到别的班级主动避让。让出的不仅是几尺宽的楼梯,更是一份安全,一种礼让!
几个同学聚在一起谈心,畅谈人生远大理想;几个同学跳跳皮筋、打打球,心情多么欢畅;几个同学在静静地观看墙报,把伙伴的作品一一品评鉴赏„„同学们,请让我们的课间多一些快乐的欢笑,少几声刺耳的尖叫;请让我们的课间多一些有趣的游戏,少一些疯狂的奔跑;请让我们的校园多一份文明与优雅,少一些鲁莽和粗俗。
今天,就让我们在国旗下庄重立下誓言:轻声慢步右行,维持有序课间,提升个人素养,争做文明学生!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铸就小学这座神圣而美丽的知识殿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