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衡阳县烤烟生产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衡阳县烤烟生产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周新铭
近日,县价格成本调查队与县烤烟办的同志一起,深入走访栏栊、库宗、金兰等乡镇的部分烟农和9户烤烟登记户,对广大烟农普遍关心的烟价问题进行了面对面的座谈,烟农一致认为,烟农要增收,烟价要提高,种烟才有积极性。现就烤烟生产、成本、价格等调研的主要情况综述如下:
一、烤烟生产基本情况
烤烟生产在衡阳县有着悠久的历史,据《湖南通志》记载,早在清乾隆年间,库宗桥一带盛产“衡烟”,因“烟香、色鲜、味好”而作为贡烟上京,一时美誉“海内上品”远销海外。为了承传烤烟优势,助推农民种烟增收致富,县委政府采取大力措施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烤烟生产。据调查统计,2005年全县在石市、栏栊、大安、库宗、金兰等乡镇开始试种烤烟2100亩取得成功。因种烟收入与种粮比较效益略高一些,烟农即便辛苦,也愿意种烟,第二年种烟面积有所扩大。2006年全县有9个乡镇636户承担了12485.1亩烤烟种植,其中金兰镇种烟1449亩、库宗乡种烟3381亩、洪市镇种烟3449.1亩、栏栊乡种烟1633亩、杉桥镇种烟760亩、演陂镇种烟426亩、大安乡种烟1099亩、西渡镇种烟168亩、石市乡种烟120亩。2007年受政策调整影响,全县种烟面积减少4415亩,分布于7个乡镇的280个烟叶户承担着8070亩烟叶的种植任务,其中金兰镇种烟1100亩、库宗乡种烟2500亩、洪市镇种烟1300亩、栏栊乡种烟1200亩、杉桥镇种烟70亩、演陂镇种烟1600亩、大安乡种烟300亩,目前烟叶长势良好,烟农热情高涨。
二、烤烟基地建设的基本经验
1、领导重视、政策扶持是成功的保障
一是县政府将烤烟生产作为一项富民工程基地,成立了以县长为组长、主管农业的副县长为副组长的领导小组,下设烤烟生产基地办公室,制定了县长、乡长、村长、组长“四级负责制”。由于领导重视,部门紧密配合,各乡镇的大力支持,使烤烟生产有了可靠的组织保证。
二是政策上给予扶持。为保护烟农积极性,县政府出台了给予烟农良种、肥料、农膜、农药等补贴的政策措施,对于烤烟单产高、质量好、出售量大的烟农,得到的补贴更多,据初步测算,烟农亩均可获得各种补贴收入达400余元。
2、质量当家,科技做主是成功的动力
烤烟品质的好坏,是决定农民增收致富的一个关键,更是打开市场之门的一把钥匙,只有提高烟叶品质,才能保证烤烟生产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是利用先进技术,培育优质烟苗。优质烟苗有利于增强烟叶的抗逆性和抵御灾害能力。统一实行集约化育苗,全面推广棚漂浮育苗技术,提高移栽壮苗率,灵活掌握移栽时间,确保壮苗移进大田。
二是选择优质烟区,提前整地起垄。对自然条件较好的烟区,与烟农签订好种烟计划合同,划定好种植区域,适度集中,合理轮作,对落实好种烟计划的烟农,适度提前整地起垄,这样做,有利于增加土壤熟化、降低病虫害的发生率,促进烟苗根系生长,又能减缓烟叶移栽时劳动力紧缺的矛盾,提高移栽质量。三是适时打顶留叶,实行成熟采收。对施肥过量的烟株,推迟打顶时间,节
距拉大有利于多余养分消耗,对脱肥烟株要尽量减少养分的无谓消耗,以促进上部烟叶开片并提高烟叶产量和质量,对长势正常烟株见花打顶,有效地调控烟株养分供应和长势。
四是推广先进工艺,提高烘烤质量。烤烟提质增效,基础在田间在烘烤。引导烟农向烘烤管理要效益,采用新工艺,科学烘烤,提高质量。针对不同烟叶品种的特性,对烟农进行技术培训,努力提高烘烤水平,普遍推广了“低温调湿变黄、稳温排湿烤熟、通风脱水干叶、控温控湿干筋”的烘烤技术,使烟农生产的烤烟达到“黄、干、香”的品质,以尽量减少因烤烟不当造成的损失。
3、市场运作,规模种烟是发展的方向
为了发展烤烟生产,县政府提出了“政府引导、政策扶持,规模种烟、集约经营”的指导思想,为逐步改变“户自为战”的传统种烟模式指明了方向。金兰镇陈町村党支部书记陈磊,2006年种烟40亩,2007年种烟50亩,都是采取工厂化经营的管理方式获得成功。用陈磊自已的话说:“如是不是采取工厂化经营,我既管不好,又会亏老本”。他2006年种的40亩烤烟,除去一切成本,自已纯收入22000元,亩平纯收入550元。他介绍经验说:“工厂化经营可以提高种烟产量和质量,特别能克服烘烤紧张时所缺劳力的困难,有利于提高种烟技术,稳定烤烟生产的发展”。总结集约化经营的优点是易于扩张组织生产,规模效益好,形成产业链条,整体创效益的能力强,抗风险能力强,即使种烟某一环节亏损,其它环节仍然可以赚钱,整个产业链条仍会盈利。金兰镇规模种烟的经验获得成功,不但在全县得到大面积的推广,而且更能给农民带来种烟效益和财富,深受农民欢迎。
三、存在问题
一是生产成本增加比较效益偏低。据调查,2006年亩烤烟总产值1800元、亩成本1602元,其中亩物质与服务费用602元,亩人工成本900元,亩士地成本100元。虽然种烟成本增加,但大部分烟农仍然认为种烟效益比种粮效益好,即使亏损,但至少可以拿到种烟的人工费用和各种物质补贴,另外种烟还有收购合同作保证,比起其它经济作物来,风险较小,收益也相对稳定。种烟与种粮、种棉进行比较,收入仍显偏低,烟农选择种烟,实属一种无奈。见下表:
二是烟叶收购价格偏低,等级差较大。据烟农普遍抱怨,烟叶收购价格偏低,一般在每公斤9元左右。在烟叶定级时,又分得特别细,等级又多,群众不可理解。金兰镇陈町村主头组烟农陈元志,去年种烟33亩,由于前期烟叶遭冰雹袭击后,烘烤烟叶时又没掌握技术,烤出来的烟叶质量达不到验级的标准,去年收不抵支仅仅只收入6000元,亏损特别严重。在烤烟分等验级中,又缺乏技术手段,仍是眼观判断等级标准和收购价格,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造成收购环节同档次烤烟的价格差异较大,定级的随意性严重挫伤了烟农积极性。
三是种烟劳动强度大,雇工困难。烤烟生产除了投入大、生产环节要求高外,劳动强度比种粮强度大,特别是烘烤烟叶时,非常紧张,并且高薪也雇不到工。据初步调查,80%以上的烟农都是50岁以上的年纪,年轻人大都外出打工。栏栊乡大石村1060人,1079亩耕地,种烟200亩,外出打工的青壮劳动力有550人,在家种烟16户,年龄都在55岁以上,连外地承租该村土地种烟的老板骆新森,年龄也有50岁了。例如烘烤一房烟,需要4个以上强壮劳动力进行分工合作,时间要求在一天一夜里完成烤房任务,是最紧张,最费劳动力的,一般年轻人愁辛苦,体力吃不消,不愿干烘烤烟的工作。大石村龙门组烟农刘假生,今年54岁,全家5口人,种烟6亩,2个子女在广州打工,烘烤时,他在本村张贴广告,也招不到人,就从十里外的岘山乡雇人换工,每天付工资60元,还给别人讲了一谷箩的好话。刘假生心有感慨地说:“烤烟烘烤雇不到工,真是急死人了”。
四、思考与对策
1、适当提高烤烟收购价格。从烟农收益上看,没有烟草部门的补贴,烟农收益仍然偏低。建议国家烟草专卖局把最低烤烟价格提到今年加上实物价格补贴后的水平,改暗补为明补,合理制定烟叶收购价格特别是等级差价,充分运用价格杠杆调动烟农积极性,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2、大力推广农场化烤烟生产模式。根据调查,6个承担烤烟种植任务的乡镇,目前只有金兰镇实行了农场化模式,成片大规模种植,生产成本低,比较效益高,这种模式应大力推广,要尽快改变“户自为战”的传统烤烟生产模式,要将有限的技术、资金、劳力等要素有机地统一起来,推行社会化服务,切实解决烟农劳动强度大的问题。
3、继续加大对烟农的政策扶持和技术指导力度。烟叶种植前期投入大,大部分烟农都是资金短缺,需要烟草部门加大资金和物资的扶持力度,预付款的发放、专用物资的供应等扶持措施,要继续给予惠顾。烟农从育苗到烘烤,都迫切要求乡镇领导干部和技术人员全程指导,服务到家到田头为烟农排忧解难,化解烟叶生产风险,确保产量和质量的提高。
4、加强烟叶的分级分等的监管工作,要防止烟草收购部门随意压级压价、严厉惩处人情烟关系烟,切实维护烟农利益。
(作者单位:衡阳县物价局)
第二篇:烤烟生产
烤烟育苗
在加拿大,大多数烟苗是在温室里的苗床上培育出来的。在排水性良好的沙质土壤上覆盖一层8~10厘米厚的腐殖土,就形成了苗床。为了抑制杂草和病害包括烟草花叶病等,腐殖土必须经过熏蒸消毒。烟籽撒种密度从每平方米0.13克到0.17克不等。每克烟籽大约12350粒到14100粒。大多数烟农是将烟籽浸泡几天,使之在水中分散,然后喷施在苗床上。
土壤熏蒸前后要施用化肥,每100平方米的苗床地需施用4∶30∶8
不同的温度和湿度的结合,会使苗床土板结、变硬,一个最原始,也是最好的办法就是给苗床松土。正常情况下,松土是在种植前两个星期左右进行。
好的烟苗我们形容为壮、齐,茎的直径大约5~7毫米,株高为12~15厘米,根系发达,有5~7片叶子,烟苗地上部分与根部的鲜重比在12∶28。
这样的烟苗能够很快在大田继续生长,尽早成熟,成为具有较高产质量的烟叶。
烟苗栽培在营养袋比栽培在苗床里有更好的生存特性:存活率高、生长一致、早熟。
烟草花叶病
烟草花叶病是由病毒引起的,是最易传染也是最严重的病害。这种病害是通过树液或汁液从受侵染的烟株传染到健康烟株的,也容易通过烟草制品来传染,比如卷烟、废弃的烟叶和烟株垃圾。
在苗床期或大田早期,发病时会引起烟叶产量的大幅度降低。烟草花叶病阻碍了烟株的正常生长,直接影响到烟叶的质量效果,这种影响甚至会发生在生长后期。
对于控制花叶病病毒而言,化学药品是无效的,可以采取以下的预防措施:
1.苗床土或工具的熏蒸消毒。将苗床土铺成15厘米厚,升温至摄氏82度,熏蒸30分钟;2.苗床要使用清洁水;3.在育苗或移栽时,避免吸烟或触摸烟株;拿烟苗前,要用肥皂把手洗净;4.移栽时要用清洁的水;5.用于番茄、胡椒和茄子的工具或机械,在烟叶移栽前要用肥皂彻底洗净;6.烟草不能与烟草、胡椒、茄子或番茄轮作;7.烟株湿的时候,不要耕作,只有在烟株干的时候,才能进行大田作业;8.在苗床期或在大田移栽后的几个星期里,如果烟株显示出病毒征兆,就要将其拔掉,并彻底销毁;9.某些品种易感花叶病,因此,在温室苗床及其周围要适当加强种子管理,同样,在烟田及其周围加强管理也是很重要的;10.烟叶采收后,要拔掉和销毁烟茎和烟根。因为尽管死去的根组织所残存的病毒比活着的烟株所带的病毒要少,但仍然能够提供足够的病毒,重新影响下个季度移栽的烟苗。
第三篇:烤烟生产情况
龙山县烤烟产业建设情况汇报
一、基本情况
龙山县是全州烤烟第一大县,也是全省的烤烟强县。自1963年以来,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烤烟产业逐步壮大成为我县农业支柱产业。从1995年到2011年,16年间,全县年均种烟7.8万亩,收烟18万担,种烟面积、收购总量、烟农收入和烟叶税最高水平分别为13.5万亩、30.7万担、1.8亿元和3495万元。目前,全县23个乡镇、162个村、3883户烟农,落实种烟面积75062亩,户均达到19.3亩,完成了60%以上的起垄盖膜和20%的子床假植任务。
二、主要措施
一是加强示范区建设。全县共创办了6个标准化生产核心示范区、23个标准化生产示范样板、280户标准化生产示范户。示范区、示范样板、示范户做到了有目标、有标识牌、有组织机构、有责任人、有工作措施。各乡镇、各站组充分发挥老户和村干部的“传帮带”作用,组织新老烟农结“对子”,号召村干部带头示范,确保了核心区与辐射区、示范区与推广区、乡与乡、村与村、户与户、丘与丘一个规格标准,一样质量水平。
二是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全县所有涉农项目优先向宜烟区域集中,向基本烟田倾斜,尤其是优先实施了烤烟专业村的“通畅”工程、“农网改造”工程和水利工程,同时优化环境,确保了行业内部“烟棚”、“烟房”、“烟路”等烟基工程的顺利实施,切实配套了烟用农业机械,为推进烤烟产业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1
三是发展中介性组织。先后组建成立了茨岩塘镇同蕊、召市镇金朝两个烤烟专业合作社,由合作社统一租赁土地,实行集约化生产;统一组织农户以资入社,实现了种植在“户”,连片种植的目标;统一组建了专业化育苗、机耕起垄、病虫防治、采烤分级等专业化服务队,实现了服务在“社”,降低了种植成本。
四是推行标准化生产。采取带尺子、比子、绳子和秤杆子的“四子”法,做到配肥施肥不离秤、起垄移栽不离尺,用比子定行距宽窄、用绳子定株距稀密。全县一律按技术要求测土配方、计量用肥,统一执行1.1米×0.5米和1.2米×0.45米的规格,确保每亩栽足1200株,单株有效叶控制在20片左右,大田生育期控制在120至130天之间。全面推行上部烟叶一次性采烤技术及中温中湿烘烤工艺,增强了烟叶“生理性”成熟与“工艺性”成熟的一致性,有力地提高了烟叶品质,提高了效益,促进了烟农增收。
五是强化督查考核。县里成立了以县委组织部部长为组长,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为成员的烟叶标准化生产领导小组,并与乡镇、与站组签订了《标准化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出台了《龙山县烟叶标准化工作考核管理办法》,完善了烟农户籍化管理措施,促使标准化工作到“户”、到“丘块”,同时明确由县委督查室、政府督查室、烟办、烟草公司共同督促检查、考核,促进了工作落实。
三、下步打算
一是明确目标任务,扩大种植规模。继续巩固全州烤烟第一大县的地位,借助2012年全国“卷烟上水平”战略机遇,抓好
重点乡镇烟叶生产区建设,大手笔、大举措推进现代烟草农业发展。2012年必须按照种烟面积7.5万亩、收购烟叶20万担、收购值实现2.4亿元、创税收4500万元、中等烟比例达93%以上、烟叶等级合格率达80%以上的目标任务来谋划,确保各种烟用物资、烟苗供应以及相关配套措施同步跟进。
二是提升烟叶质量,打造烟叶品牌。围绕“原料供应基地化、烟叶质量特色化、生产方式现代化”的目标,不断推进科技创新,着力优化品种结构,利用山地气候优势,全面提升龙山烟叶的影响力和竞争力。以整乡推进、单元建设为主要形式,把烟叶生产项目建设与改善农村生产条件结合起来,把提高烟叶原料保障能力与增加农民收入结合起来,把烤烟种植现代化与推进农业现代化结合起来,不断提高烟叶生产现代化水平,增强优质烟叶保障能力。整合各部门力量,积极拓展市场,坚持以工业企业原料需求为导向,瞄准主打配方、主要品牌、主流市场,不断扩大龙山烟叶的市场份额。
三是强化基地建设,夯实产业基础。以土地整理、烟水烟路配套、密集烤房和育苗大棚建设为重点,切实加快烟叶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烟叶标准化生产。加大涉农项目资金整合,将烟基工程建设与水利设施建设、通达通畅工程、农网改造、旅游产业开发、新农村建设相结合,高标准规划、高质量建设,确保建设一处,受益一处。
第四篇:对某区烤烟产业化持续发展的调查与思考对策
对某区烤烟产业化持续发展的调查与思考对策
烟草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每年烟草行业为国家提供的税收占我国总财税收入的××××%,居全国各行业之首,在国民经济收入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目前,烤烟产业已成为××区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的主导发展产业,据统计××××年全区烤烟种植面积××万亩,完成烤烟农特税收××××万元,占财政收入的××%,完成烤烟生产产值××万元,占农业产值的××%,烟叶经济收入对地方经济的贡献愈来愈大。逐步成为农民增收致富和财税增收的一条主渠道,对直接推动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经济具有重要的建设意义,但在发展欣喜的同时,烤烟产业面临如何进一步持续发展的新课题,又严峻地摆在我们各级干部和广大烟农的面前,不容忽视的一项重要产业保持持续有效长期的产业化发展进程,是我们需要充分重视的高度战略,当前制约烤烟产业持续壮大的诸多因素迫切亟待解决,为此笔者对全区烤烟生产情况进行了调查,探讨有益助烟富民兴区的一些发展路子。
一、全区烤烟发展的历史及现状
××区烤烟种植始于××*年改革开放以后,各区乡干部为引导农民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增加收入,在××等地组织发动农民种植烤烟,兴起这一产业,××*年全区烤烟种植发展到××亩,农民通过开始种烟得到了些实惠,但由于当时烤烟生产管理、收购体制不健全,加上计划体制影响,烟叶价格、市场不稳定,收购中出现一些压级压。
没有科学合理轮作,导致土地土壤理化性状遭到破坏失衡,烤烟病虫害严重,如黑颈病、花叶病等普遍发生,而预防的原则又必须实行轮作休作解决这一问题,药物防治无效果,因而影响了烟叶产量和质量的下降,农民继续种植和扩大种植的积极性受到了挫伤影响,信心不足,调动不了高涨情绪,如××乡连石村的李支书说,××××年全村种植烤烟××亩,××××年下滑到××亩,××镇善马牛村××××年种植××亩,××××年只种植××亩,××乡××片区村下滑××%,××镇老烟村××村、××村等,全区××××年比××××年减少种植面积××××万亩。究其原因就是烤烟种多年,土壤不适应,烟叶产量品质下降,烟农说烟株会蔫死病严重,其实就是黑颈病、花叶病问题难以解决。
*、开辟发展新烟区农村劳动力缺少,举步维艰。由于近几年农村劳务输出发展势头很好,青壮年外出务工呈上升趋势,出现了留守儿童、孤寡老人现象严重,农村劳动力资源十分紧张,导致组织发动农民种植烤烟工作困难,如××乡××××年烤烟种植面积××亩,××××年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发展烤烟工作,把烤烟作为农民脱贫致富和增加乡财政收入的一个突破口,但由于外出务工人数增多,共外出××*个,农户中大部分只有老人、儿童留守家中,无劳动力承担发展种植烤烟,烤烟生产属劳动技术密集型的产业,乡政府感到发展非常吃力,××××年种植面积仅达××××亩,××乡外出务工××××人,××××年、××××年烤烟种植面积只有××*亩,收效不大。
*、烤烟生产机构不够健全,职能作用发挥不明显、突出。为推动烤烟产业发展,××区于××年开始成立全区烤烟生产办公室,常设机构牵头负责抓全区烤烟发展,各乡镇也相应成立了烤烟办公室负责抓此项工作,目前区乡烤烟生产办公室职责进行基本明确,以组织农民生产种植为工作中心,协调产前、产后服务以及协调收购工作,烟草公司行业系统在各烟区设立烟叶收购站负责组织收购烟农烟叶产品,执行国家定购合同价格、等级、标准及完成与农户签订合同种植收购量,两套工作机构体系职责明确,分工明晰,运行良好,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互统一。但由于烤烟生产业发展办公室机构设置未达到政府职能部门的健全,烟办主任、副主任基本上是工作员又是评判员和技术员,全区烤烟生产就靠四五个人工作指挥运转,显然力不从心,如在烤烟生产上的技术问题也是烟办主任去亲自讲解、辅导,是不能顾及的,在烤烟收购中出现烟叶站评定等级同烟农有纠纷,需要仲裁组与评判,仲裁组也仍然由烟办的*个领导去组成,这也不科学,缺少科学性和公正权威性,评价体系不健全将导致每年烤烟收购的矛盾突出,开仓关仓时有发生,秩序良好,井然得不到尽快扭转,此项问题也将影响种烟农民的积极性。如××××年发生在××烟叶收购站点上,××村××自然村烟农多次与收购站发生烟叶价格纠纷,导致第二年该自然村××多户烟农未签订种植合同。
三、烤烟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对策及建议、尽快改革烤烟耕作制度,下大力推行科学合理轮作、培育良性循环地力,促进长效持续生产。我区烤烟生产属油烟两熟制,农民种一季油菜,种一季烤烟,土地连续耕作导致土壤地力得不到休养和恢复,连续多年种烤烟,又没实行轮作,土壤生理得不到调节,易滋生传播病毒,烤烟黑颈病、花叶病感染严重,药物防控效果甚微,发病面积逐年扩大,农民种植烤烟积极性下降,导致种植面积锐减,使全区烤烟种植徘徊不前,增幅停滞,转入第二个烤烟生产低谷。为振兴全区烤烟发展,兴起第二轮烤烟种植高潮,必须尽快推行合理轮作制,采取种一季绿肥,种一季烤烟的方式,唯有肥烟生产技术措施大力推进,我省××地区在烟地推广种植绿肥、马铃薯,改良土壤取得良好效果。××××年××镇在种烟村计划推广肥烟种植××亩,得到烟农积极响应,但由于绿肥种子没解决,农民要出钱购绿肥种子,积极性受到了影响,此项技术措施未在全区得到很好推广。在同烟农坐谈中,很多种烟户都很相信科学种烟技术,希望采取推广措施新技术帮助他们提高烤烟产量的质量。据测算,种一季油菜,按亩产××斤计算,扣除人工肥种投入,纯收入只是××—××元,种油菜在季节上贻误了烤烟移栽最佳时期,*月烟(早烟)在产量、品质上对比*月烟提高*到*等级,产量也较高,取消油菜种植,种植绿肥,保护烟地,一是做到种地和养地结合,提高土壤地力,减少烤烟病虫害的发生;二是解决油烟争取茬口季节冲突,保证种上*月烟,每亩可增加的烤烟经济收入××*元以上,完全可以弥补减少油菜收入的损失,更主要能解决烤烟持续种植发展的问题,做大做强形成产业规模。
*、加大对烤烟推行技术革新的有效措施。
第五篇:关于发展烤烟生产的几点思考
关于发展烤烟生产的几点思考
烤烟作为我县的一大特色产业,其优势并为完全体现并不被大多数群众所认可。要按县党代会提出“做优农业”的这一思路要求,并持之以恒发展成为全县第一大优势产业,谈几点不成熟的想法:
一、理性认识烤烟生产的现状
烤烟生产在我县二十多年的发展历程,可谓“潮起潮落”,既有“烟上干部上”的风光,也有“烟下干部下”的辛酸;既有“烟好百姓欢”的情景,更有“烟败百姓骂”的场面。因此,理性认识烟叶产业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是以国家大的发展背景上看,我国正处在工业化时代,农业产业发展处于相对弱化状态,而烤烟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要实现生产“工厂化”很困难。
二是烤烟的效益比较低,从全县的情况,每亩收入仅在2000元左右;但从两季粮食生产收入也可达2000元的收入,但粮食生产工序简单得多,劳动强度小得多,这导致了群众种烟积极性不高。
三是农村劳动力缺乏,也是制约烤烟生产的主要因素。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涌向城镇是今后的一大趋势,在农村粗放型种植现象越来越普遍,像烤烟这种属于精化细生产、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就更困难。
四是烤烟生产投入大,一亩烤烟从肥料、农药、农膜、烤煤的现金投入在1000元主左右,烟农种植成本大,前期负担重,让烟农望而生畏。
五是政府、烟草行业、烟农在利益分配上极不均衡,可以说烟农处于利益链的最末端,但担当风险最大。
总之,尽管烤烟生产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但并不是一个成熟的产业,一个群众自觉自愿接受的产业。很多时候还是依赖于行政化的手段去推动发展,因此协调好政府、行业、烟农之间利益分配很重要。
二、发展烤烟的思路
市场经济就是效益经济,核心讲究效益,烤烟生产更是如此。因此,现阶段发展烤烟的思路要从追求规模向追求效益上转变,要让效益带动规模发展,否则就会出现“起起落落”的现象,而不是渐进式发展。今后,烤烟形成一个成熟的产业,就自然而然走上公司+协会+农户的发展模式。
三、几点思考
1、解决好利益分配机制。烤烟属于弱势产业,至少现阶段需要大力扶持的一个产业,因此应该更多地让利于烟农,尤其烟叶税收分成这一块应该更多地返税于烟农和乡镇。
2、解决好投入机制。目前,烟叶的投入主要以烟农为主,尤其是烟农还未种植就让烟农每亩负担300元的贷款,而烟叶生产属“露天工厂”,假如遭遇不测,可以说是血本无归。我个人认为最好的方法就是前期每亩300元的投入应行业投入为主,中后期农膜、农药、烤煤投入以烟农为主,这样才能将行业和烟农彼此有个约束,否则烟农始终处于弱势地位,发展也很难有后劲。
3、解决好收购的问题。收购问题也是一个老大难的问题,这是一个体制问题,因为在收购上缺乏竞争;同时烟草点的工作人员在人、财、物上均属行业管理,政府管理显得苍白无力,因此收购实际上是行业说了算,政府、烟农有时就毫无办法,只能听之任之。
4、解决好遗留问题,近几年,我县把烤烟发展作为考核乡镇工作最主要的指标。可以说,为了烟,乡镇负担了很多债务,很多乡镇逼迫“拆东墙补西墙”,为乡镇工作埋下了许多隐患。因此建议县委、政府可以到乡镇做些调研,便于县委、政府参谋决策,也有利于乡镇轻装上阵工作。
5、解决考核方法。正因为烤烟正处于发展阶段,应着重考核烤烟的效益,侧重亩平产量、亩平产值;同时兼顾考核面积,这样防止了人为的弄虚作假,乡镇的恶性竞争。不能简单一味以烟叶贷款数量,所谓定案面积作为重要指标来考核。同时要对行业要有可行的考核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