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建筑学概论》——安静的初恋
《建筑学概论》——安静的初恋“观察自己生活的地方,去爱它,理解它,这就是建筑学概论的开始。”——《建筑学概论》
每个人都会有着不同的爱情经历,可是往往最让我们刻骨铭心的那份悸动,就是初恋。初恋是无可非议的,初恋是人生第一朵绽开的鲜花,如初升的朝阳一样美好。因为在初恋中,包含了我们的懵懂;我们的纯真;还有那颗最纯净的心。谁没有过少年时初恋的美好回忆?
《建筑学概论》这部电影事实上是一部在上映之前未被看好的作品,但在3月22日在上映后,在韩国本地的累计观影人次超过400万,打破了韩国爱情片的最高票房纪录,也让圈内人士跌破眼镜。
影片讲述的是已成为建筑设计师的胜民接到一个翻修旧屋的项目,而委托人正是当年的初恋情人瑞英。多年之后的见面会觉得对方好陌生,在工程进展过程中,两人重新认识对方,当开玩笑般的说出了从前鼓足勇气也没有说出来的话时候,一切都变得清淡了,变味了。从羞涩的陌生到认识熟悉,再到熟悉的陌生,这都是时间在掌控,过程或许是三五年,或许是十年八年,但更多的还是一别一辈子,并于时空的交错中。没有过多的分支,讲述着现在,穿插着过去,有种怀旧的感觉,这更让人感觉简单,但爱情故事本来就是这样的,只属于两个人的,没有过多的庞杂干扰,让人置身其中。男女主角都是对方的初恋,初恋是深刻的,无法忘掉的,但更多的是遗憾,是无法治愈的创伤。分开多年后突然闯入对方的生活,一切都是因为好奇,想看看对方过得怎样,了解现在,回忆过去,但毕竟时光不能倒流,也不想轻易的更改面前的状况,就只剩下安静的回忆,将遗憾留在心中,因为这就是现实的生活。影片也就是这样徐徐的拉开了序幕。爱情和建筑有什么关系?似乎是两个不着边的话题,但在这部影片中,建筑学专业出身的导演李勇周,巧妙地将“建筑”与“爱情”联系在一起,用导演自己的话来解释就是“爱情和建筑之间存在很微妙的关联,二者都是从无到有,通过精心设计和搭建才能成就一个„家‟,建筑成就的是住所,爱情成就的则是精神港湾”。建立爱情犹如建造房屋,二者都需要精心的准备,才会有满意的结果。爱情就像建造房屋一样。爱情需要长久就像房屋需要坚固;爱情需要信任就像房屋
首要的是安全可靠,其次才是美观;爱情需要维持就像房屋需要维修,并不是将它重建变得好看就是最好,因为那样的房屋只会让我们感到“陌生”。对于爱情,了解对方做好准备很重要,对于房屋,画好图纸做好基础很重要。爱情很像建造房屋还在于,当自己内心的房屋建造好能容纳下一个人的时候,也就是迎接爱情降临的时候。而我们的初恋就是在这房屋建造中基础的基础了。英雌,导演为影片取了个相当生涩的片名《建筑学概论》,它遵循了日韩纯爱片的唯美路线:赏心悦目的男女主角、柔和清新的画面、舒缓怀旧的氛围(1990年代流行歌曲、发胶等),加之生动精致的细节,尽显初恋情怀、惆怅青春和无奈现实。
但仅有这些是不够的,影片之所以成功,最根本的原因是尊重生活本身。这部带有时代质感的作品也有着一个俗套的故事,不过导演并没有过度美化初恋,也没有刻意煽情,而是通过“过去”和“现在”的时空“对话”,架构起“建筑”与“爱情”之间的桥梁,最终还原了一段15年前的纯美恋情。
不只是这些,影片能够将“过去”和“现在”的穿插,完美的融合在一起,也是其成功的一大亮点之一。以“过去”和“现在”穿插进行的方式在电影和电视剧的形式上本来就是比较少见的,而通常以“过去”和“现在”穿插进行的电影和电视剧总是会将其只侧重其中之一,而忽略了另一个的重要性,如:博取了众多观看者眼泪的《假如爱有天意》当中,就是将侧重点放在了“过去”这一点上了,以“现在”来讲述过去;在电视剧《爱情雨》当中,虽然“过去”和“现代”的融合相对平均一些,但是它将实际侧重点放在了“现代”。所以说,影片《建筑学概论》通过“过去”和“现在”的时空“对话”,架构起“建筑”与“爱情”之间的桥梁,还原了一段15年前的纯美恋情,并且将时光不能倒流,不想轻易的更改面前的状况,就只剩下安静的回忆,把遗憾留在心中,因为这就是现实的生活,既不偏离中心,也不将任何一段架空,使得两者都能够完美的被诠释,这也是该影片的成功之一吧。
整部影片很安静,没有过度的渲染,没有过度的煽情。时光是什么,时光也许就是一件褪色的T恤,也许就是自己踢坏的那扇大门。告诉了我们有时候遗憾也是一种美好。
《建筑学概论》并非描写了失去的初恋,而是再为假装纯真时的胆怯
和那瞬间的犹豫而反省。纪念那用耳机分享爱情的时节。
第二篇:建筑学概论
《建筑学概论》影评
名字很学术,内容很清新,讲述了初恋的美好和青涩时错过的遗憾。爱一个人最无奈的不是无法忘记,而是将这个人习惯变为自己的习惯,将这个人爱自己的程度化作衡量爱的尺度。如同故事里主人公的相遇,相爱,误会,分手多年,就想电影海报上的那句话:我们都是谁的初恋。
初恋,各种ex就像是一颗颗不定时炸弹,时刻给现任造成威胁,可是呀,要是认为感情能挽回一切的话,当初又怎么会分开。感情的沉淀,过滤,只是为了让我们更好地拥抱现在,而不是频频回头凝视。
不一定相遇就得一起,不一定相爱就得一起,或许仅仅是那一点缺憾,让人更觉得回忆难以捉摸。所有的细节,所有的单纯,所有的泪水,所有的怨念,所有的遗憾,在柔和的音乐中,和明亮的光彩下,一切都那么美好。
一个深情专一的人,不会忘记自己的第一个恋人,一个专注于建筑学概论的人,不会忘记自己独立完成的第一栋房子。在对的时间遇见对的人,这是童话,在错的时间遇见对的人,这才是青春——其实,真正的情况是,当我们有能力分辨对错的时候,我们早就错过了。
第三篇:建筑学概论整理
建筑学概论
2009-11-8gumtree
建筑是指供人们进行生产、生活和各种社会活动的建筑物。
原始社会:材料,只是些石头,树枝和草皮。
奴隶社会:我国,建筑物主要是宗宙、宫殿一类的房屋,建筑材料主要是石材、砖头、木材。
封建社会:建筑物的重量减轻了,跨度也大了,内部空间也高了。法国的巴黎圣母院和罗马的圣彼得教堂都是在当时建造的。我国的长城和西安的大雁塔、小雁塔,也是当时的代表作。新建材有:金属、玻璃、琉璃。
资本主义社会:大机器工业取代了手工业,出现了钢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这二种结构使得建筑物的高度和跨度可以更大,结构的重量可以更轻。法国的萨伏依别墅,追求阳光、空气和绿化三者合一的美学效果。新建材有:水泥、混凝土、钢材。近代:电梯和新的结构形式,高层建筑便蓬勃发展起来。北京人民大会堂,建筑面积为17万m2比故宫全部面积还要大。建筑的基本构成要素,建筑界说的“建筑三要素”。它是指:建筑功能、建筑的物质枝术条件和建筑形象。建筑功能就是指建筑物应有的使用功能。建筑的物质技术条件包括:材料、结构、设备、施工技术等。建筑形象是指建筑物的体形、立面处理、内外空间的组织、色彩的应用等内容。
我国的建筑方针在1951年就提出来了,当时的内容是“适用、经济、美观”。1956年,改为“适用、经济、在可能的条件下
砖木结构的建筑消耗木材多,且防火、防震能力差。砖混结构的建筑(混合结构的建筑)整体性、防火性都有很好,只是自重较大。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建筑不仅整体性、防火、防震能力都好,而且承载能力强。钢——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建筑与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相比,不同的是,前者的屋架是钢制的,而后者是钢筋混凝土的。由于钢屋架具有强度大,刚度大、自重轻的优点。钢结构的建筑耐高温且抗震性好,特点是:施工速度快,但造价大。
在墙承重结构的建筑中,屋架和楼板上的荷载是通过承重的墙体传至基础的,防震性能差,所以主要用于层数不多,层高较低的民用建筑中。骨架结构的建筑有柱有梁,这些柱子和梁组合在一起,墙体不承重,只起围护、分隔作用。骨架结构形式分:门架和框架两种。门架也称刚架。它的柱和梁采用预制的方法浇注在一起,并且梁是向上倾斜的,使得结构下部的空间增大,门架与门架之间是通过纵向梁进行联系的。框架也是由梁和柱构成的,框架中的梁是主梁,框架与框架之间用联系梁(次梁)连在一起。内骨架结构与骨架结构不同的是:内骨架结构中,梁的两端是支承在外墙上,中间才设有支承梁的柱子,也就是说在内骨架结构中,房屋的荷载是由内柱和外墙共同承受的。
能承受由楼板传来的水平剪力的墙叫做剪力墙。(水平剪力来自于风力和地震力的水平荷载。)是用钢筋混凝土制造的截面厚度不变的实心墙体。
筒体结构体系的建筑特征:用框架和剪力墙围合成竖向的井筒,再以各层楼板将井筒四周相互连接起来,从而形成一个空间构架。
大跨度结构建筑是指跨度在30m以上的建筑。
分级的目的:是根据所要建造的建筑物的等级采用相应的建筑标准和定额,选用相应的结构和材料。建筑物的等级可分别根据建筑物的耐久程度和耐火程度来分。
根据建筑物的耐久年限可分为四级:一级建筑100年以上,二级建筑50——100年,三级建筑25——50年,四级建筑20年以下。
根据建筑物耐火程度的高低,建筑物的耐火等级也分为四级。其中耐火等级为一级的建筑物的耐火能力最强(高),四级最弱(低)。建筑物耐火程度的高低决定于房屋主要构件的燃烧性能和它们的耐火极限。不燃烧性是不起火、不燃烧、不碳化的性能,难燃烧性是难起火、难燃烧、难碳化,燃烧或微燃烧会立即停止的性能。注意:难燃烧体不一定就是用难以燃烧的材料做成的。燃烧性是起火或燃烧,且火源被移走后,仍会继续燃烧的性能。
构件的耐火极限是指构件按“时间——温度标准曲线”进行耐火试验,从开始受到火的作用时起,到构件失去支持能力、完整性被破坏、失去隔火作用时止的这段时间,用小时表示。
建筑工业化就是指用现代化的生产方式来建造房屋,也就是象其它工业那样,用机械的手段来生产定型产品。工业化建筑的类型可根据施工工艺或结构类型和施工工艺的综合特征来分。砌块建筑是指用尺寸大于普通粘土砖(120×115×53)的预制块材作为砌墙材料的一种建筑。大板建筑是指用大墙板、大楼板、大屋面板来建造的建筑。框架轻板建筑是指用框架、轻质墙板和楼板组成的建筑。大模板建筑是指用工具式大模板来现浇混凝土墙体和楼板的一种建筑。其它有滑模建筑、升板建筑、升层建筑、盒子建筑。工业化建筑体系是建筑工业化发展道路上的一个高级阶段。它是将某类或某几类建筑,从设计、生产工艺、施工方法到组织管理等各个环节配套,形成一个工业化生产的完整过程。
1955年便制定了《建筑统一模数制》,作用有两个:一方面是用来减少构配件的型号、种类;另一方面用来协调统一在设计、生产、施工时,建筑物、建筑构配件、建筑制品之间的相互尺寸。基本模数:是模数制中的基本尺寸单位,其值为100mm,以符号M(M0)表示。导出模数:有扩大模数和分模数两种。模数数列:是以选定的模数基数为基础而展开的数值系统。模数基数一共有9个,即基本模数和导出模数中的每一个。
标志尺寸是建筑物的设计尺寸,标志尺寸应符合模数数列的规定。构造尺寸是建筑配件和建筑制品的设计尺寸,构造尺寸也应符合模数数列的规定。实际尺寸是指建筑物、建筑构配件及建筑制品建成、制成后的实有尺寸。
定位轴线是用来确定房屋主要结构或构件的位置和尺寸的。
中柱:纵、横向定位轴线标定在中柱的中心线处。边柱:a.横向定位轴线标在柱的中心线处。(放梁或屋架)b.纵向定位轴线:柱外缘与墙内壁重合时:标定在柱子的外缘处;柱外缘与墙外壁重合时:标定在柱子的中心线处。对于一些与主要承重构件有联系的次要构件,应该标注附加的定位轴线,其编号采用分数表示。
居住建筑是供人们生活起居用的,所以公寓、专家楼、住宅和宿舍都属于居住建筑。
公共建筑是供人们从事社会公共活动用的,这类建筑很多,根据其用途,可分为十几小类,如:商业建筑、科教建筑、办公建筑等。
房屋的基本建设程序:是一栋房屋从开始拟定建设计划到建成投入使用必须遵循的程序。提出建设报告、上报计划、接到、审核、同意、回复、在文件中明确了用地范围,(用红线划定)、熟悉内容、深入现场、调查研究、资料。中小型房屋,其设计过程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个阶段是初步设计阶段,第二个阶段是施工图设计阶段,对于大型的技术上复杂的房屋,可以在两个阶段之间增加一个技术设计阶段。初步设计阶段:认可的设计草案。施工图设计阶段:是对初步设计阶段内容的进一步具体化,为施工提供条件。技术设计阶段;其任务是解决各个专业之间的技术问题,为施工图设计做准备。房屋施工:准备、主体工程、装修。准备阶段的任务:三通一平、定位放线。
主要房间的平面设计是根据房间的使用特点、室内的家具和设备布置、室内的交通活动要求、采光通风的要求来确定房间的形状和大小、门窗的位置和大小。
采用矩形平面房间有一些优点:①便于家具,设备的布置②便于在设计时进行平面组合③也便于结构布置和施工。观众厅、比赛大厅多选用钟形、扇形、六边形的平面形状,也可以采用圆形,正方形,五边形,三角形的平面形状。
在设计时,只要能够使大床既可以沿着开间方向布置,又可以沿着进深方向布置,那么,室内的其它家具布置也就灵活了。确定多开间房间的平面尺寸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通过排列计算来确定房间尺寸、另一种是通过分析估算法来确定房间尺寸。例2:确定中学普通教室的尺寸。设计要求如下:
①黑板的长度应≥3.0m
②每班人数为50人左右,每个学生占地1.1—1.4m
2③排距≥900毫米(以便学生起立,就座方便)
④第一排课桌的前沿距黑板≦2m(以便在教室的前方布置讲台及便于前面的通行,这样也可以减少粉笔灰对学生的影响,对学生的视力也有利)
⑤第一排两侧学生看黑板较远一边的视线与黑板面所成的夹角≦30,以便保证学生看黑板时不致于产生眩光和斜(携)视 ⑥组和组之间的纵向通道的宽度为550—600mm,以保证两个学生侧身能够通过。
⑦靠墙的课桌应与墙面之间留有100mm的间距,以保证学生书写方便。
⑧最后一排的课桌的后沿距黑板的距离≧8.5米,以保证学生在正常的视力和采光照明条件下,可以看清黑板上100×100mm的字。
⑨靠后门这一组的最后一排的座位后面应留有1020mm 距离,以便通行,设门。
⑩课桌选用长550mm的单人桌或1050~1100mm的双人桌子。
解:教室平面形状选用矩形。
当采用矩形教室时,一般按2人一组,这样可以保证每个学生直接从纵向通道上到达自己的座位而不会影响他人,每排安排8个座位,这样可以防止第一排边座的学生看黑板最远边缘的视线与黑板面的夹角小于30度。根据这一排法,教室内应安排7排座位。分4组。有三个纵向通道。则有:
①教室的宽度(进深)=4×桌长+3×过道宽度+2×边座与墙之间的间距+墙厚=4×1050+3×550+2×100+240=6290mm 不符合模板的要求,所以调到6300mm
②教室的长度=2000+(排数-1)×排距+1020+墙厚
=2000+(7-1)×900+1020+240=8660mm
因8660mm不符合摸数制的规定,将其调整到9000mm,并将教室划分成3个开间,每个开间尺寸为3000mm,学生数为:6×8+2=50
验算:
人均面积:6.3×9.0/50=1.134 m2/人
从最后一排课桌的后沿到黑板面的距离=2000+排距×(排数-1)+桌宽
=2000+900×(7-1)+400=7800mm<8500mm
③校核α=?如α〈30°,应如何调整尺寸。
如果教室采用正方形,则第一排可安排8个座位,从第2排起可安排10个座位,按照上述方法,同样可以确定教室的尺寸。门的数量及宽度:小房间1扇门宽度900—1000mm大房间宽度不小于900mm观众厅B=bN/AT、B=0.024N/T
对那些有爆炸、火灾危险的实验室、观众厅之类的大门和太平门都应向室外开,以保证室内人员的安全。其他的门,一般都向室内开,这样不会影响公共交通。
窗的大小:窗户的大小会影响到室内的光线的强弱,一般根据房间的地面面积来确定。对于不同的用途的房间,采光要求也是不一样的。
采光面积是窗户中能透光的玻璃的面积(采光面积即透光面积)。
窗的位置:学生的左侧
窗的开启:开启窗户是为了通风换气,一般情况下,根据采光要求设置的窗户,只要有一半可以开启,就满足通风换气的要求。
交通系统是由建筑物的出入口、门厅、走道及楼梯组成的,其作用是把建筑物的各个组成部分及建筑物的内外有机地联系起来,从而保证使用方便,疏散安全。
走道的任务是在建筑物中将水平交通联系在一起。在进行走道设置时,可以将走道设置在建筑物的一侧,也可以设置在建筑物中间。当设置在中间时,有一侧房间的朝向不好。走道的宽度应能保证两股人流同时通行,所以,其宽度不应小于1.1m,(单人行走时的宽度约为550mm)
门厅设在建筑物的出入口处,它是建筑物内的主要交通枢纽,它起着接纳和分配人流的作用。
当一栋楼房设有2部以上楼梯时,一部为主要楼梯,其他为次要楼梯。楼梯的底层应直接通向出入口。
平面组合就是把建筑物的全部房间,按其使用功能的不同,分成若干个功能区域,并通过适当的交通方式,将其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通道式特点是:使用空间和交通联系空间分隔明确。通道式组合方式又分为以下三种形式:内廊式、外廊式、连廊式:这种组合方式是将几个分散的建筑连接起来,形成一个整体。穿套式:这种组合方式是将各个房间直接衔接在一起,相互连通,使用面积与交通面积结合起来使用,特点是面积利用率高,房间之间联系方便。展览馆,商店常用这种形式。大厅式组合是以巨大的主体空间为中心,其他附属、辅助房间环绕在主体的周围布置。特点是:主体特出,主从关系明确,房间之间联系紧密。适用于剧院、体育、铁路客站等建筑。单元式组合是以楼梯间或电梯这些垂直交通空间来联系各个房间,以形成一个独立的单元,一栋建筑可以由一个或几个相同的或不相同的单元组合,这种组合的特点是平面集中、紧凑,单元之间无干扰,故适用于住宅建筑。庭院式:这种组合方式是将房间沿着某一空间四边或三边布置,中间形成庭院,其特点是幽雅,安静。
由于建筑物的用途和使用对象不同,对建筑物的层数也有不同的要求。
房间的净高是指室内地面到顶棚底下表面之间的高度。如果房间内有暴露的梁,则净高只能算到梁的底面。楼层层高是指上下相连两层楼地面之间的高度。
采光要求:除了与平面中窗户的宽度和位置有关外,还与窗户在剖面中的高低有关。例如:对于单侧采光的房间,房间的进深与窗户的上沿至地面的距离之比不能大于2。
层高的确定:在大量性民用建筑中,当层高<4.2m时以100mm做级差,层高≥4.2m时以300mm做级差。
室内外地面高差和窗台高度:室内外地面高差一般取300~600mm,并应内高外低,这是为了防止室外雨水流进室内,同时也可以防止因建筑物的沉降而使室内地面标高过低,影响使用;从美观方面要求,室内外也应一定的高差。窗台的高度应根据室内使用要求,人体尺寸,和家具设备的高度来确定。
剖面组合应在平面组合的基础上进行,它的任务是考虑层高,层数在高度方向上的安排方式。在同一层的所有房间高度相等时可以采用叠加组合的形式。当同一层的房间在高低上有所不同,而又不能相迁就时,可以采用错层组合的形式。房屋各部分的作用:有的起围护作用(防止风雨对室内的侵袭,保温隔热作用),如:外墙,屋顶等。
有的起排水作用,如:天沟→雨水管→散水→明沟(地沟)等。
有的起保护墙身的作用,如:勒脚、防潮层、踢脚板、卫生间墙上的墙裙。
有的起采光通风作用,如:窗户、门(次)、高窗等。
有的起通行作用:如:走道、门(主)、台阶、楼梯 等。
有的起承重作用:如基础、墙、楼板层、柱、梁、屋顶等。
有的起装饰作用:顶棚、客厅墙上的墙裙等。
建筑图纸包括:
总平面图平面图图立面图剖面图根据需要画出几个剖面图。
绝对标高: 内地面的绝对标高为4.10m。
对支承桩来说,建筑物的荷载是通过桩基础传给地层深处的坚硬土层的,也就是说:桩一直深入到地下的坚硬土层中。而对磨擦桩来说,建筑物的荷载是通过桩与周围土层的磨擦来传给地基的。
为保证相邻建筑的安全和正常使用,新建建筑物的基础不宜深于原有建筑物的基础。当要深于原有设施的深度时,两个基础之间应保持一定的距离,一般取两个相邻基础底面高差的2倍。
墙的作用主要有三点:1.承重作用:承受屋顶、楼板等构件传下来的垂直荷载以及风力和地震力。2.围护作用:防止室外风、雪、雨、沙对室内的侵袭,保证房内具有良好的生活、工作、学习环境。3.分隔作用:就是根据使用要求,把建筑物分割成或大或小的房间,满足使用要求。此外,有些墙体还应具有保温,隔热,隔音,防火,防水的功能。
骨架结构建筑物中的墙分为:填充墙:砌在柱与梁之间的墙,自重由骨架承受。自承重墙:支承在自身基础或基础梁上的墙,自重直接传给基础。幕墙:以板材型式悬挂于骨架上的外墙,如:玻璃幕墙,金属板材幕墙等。
过梁设在门、窗洞口的上面,用来承受门、窗上部的荷截并将该荷载传到门窗两侧的墙上,防止压坏门框和窗框的。
在墙体(外墙,部分内墙)中设置圈梁,是为了提高房屋的空间刚度和整体性,增强墙体的稳定性,防止由于地基的不均匀沉降或较大振动而产生不良影响。(用于砖混结构中和砖木结构中)
构造柱与结构柱不一样,它不承受竖向荷载,其作用与圈梁一样是对房屋起加固作用的。圈梁布置在水平方向上,而构造柱是布置在垂直方向上的,并应与圈梁衔接在一起。
变形缝是伸缩缝、沉降缝和防震缝的总称。隔墙是指那些不承重的内墙,它是用来分隔建筑物内部空间的。
楼板层由地面、楼板和顶棚三部分组成。板式楼板:承载力小,多用于跨度较小的房间。梁板式楼板:由板、次梁、主梁组成。由于现浇,梁与板连成一体,共同承受荷载,承载能力大。所以这种楼板适用于跨度和房间面积都比较大的房间。井字梁楼板:由梁、板组成,但梁无主、次之分,纵向和横向所设的梁截面形状相同,纵向梁和横向梁形成了“井”字形,“井”字格的尺寸在2.5×2.5(m)以内,井字梁楼板多用于方形、或近似方形的大厅中,厅的跨度可达10m左右。无梁楼板:这种楼板下无梁,楼板是直接支承在墙和柱子上的。楼板下的柱子一般布置成方形网络形状,间距为6m左右。为了增大柱的支承面积,减小板的跨度,可在柱的顶部加柱帽和托板。
首层地面由地面、垫层和基层组成。
楼梯段上设置踏步,踏步的顶面称为踏面,侧面称为踢面。每段楼梯段踏步级数不得超过18级,不少于2级。
楼梯平台,一方面是为了连接上面和下面的楼梯段,另一方面是为了让人上、下楼梯时,能起到缓冲、休息和转弯的作用。休息平台的宽度应不小于楼梯段的宽度(这儿的宽度都是指净宽度)。栏杆间的净空宽度不应大于120mm。楼梯的坡度一般在20°—45°的范围内,26°—35°时最安全、舒适。
楼梯段上部的净空高度是指楼梯踏步中心到上面楼梯段的下皮之间的距离。这个距离应大于或等于2.0m。平台梁下的净空高度是指平台梁的下皮到下面一层平台地面之间的距离。这个距离应该大于或等于2.0m。
例题: 某住宅楼的层高为2.8m,楼梯间的宽度为2.7m,进深为4.2m,室内外的地坪高差为0.6m,请设计一双跑楼梯,并要求首层楼梯的休息平台作为通道使用,(出入口)。
解: 取踏步高175mm,宽260mm,台阶高150mm,平台板及梁的高度为300mm。
设:H为楼梯平台下所需的净空高度mm,h1 为第一楼梯段的垂直高度mm(即休息平台距室内地面的高度),h2为室外台阶内移总高度mm
所以H+300=h1+h2H=h1+h2-300
由于要求H≥ 2000
所以 h1+h2-300≥ 2000h1+h2≥2300
∴h1≥2300- h
2可见:第1楼段的垂直高度,取决于室外移至室内的台阶数,取台阶内移3阶(室外台阶不可全部移至室内)
则:h1≥2300-150*3=1850
∴h1≥1850
第一楼梯段的踏步数:h1850110.6(步)175n117
5∴n1=11(步)
∴h1=175*11=1925(mm)
第二楼梯段的踏步数:
2800n116115n2=175(步)
预制钢筋混凝土楼梯,根据预制构件的特点,可分为: 插板式楼梯、斜梁式楼梯、梯段式楼梯。
屋顶也称屋盖,是房屋最上层的外部围护构件。屋顶一般分为:承重构件、围护构件两部分。屋顶根据外形和坡度不同有:平屋顶、坡屋顶、曲面屋顶三种形式。平屋顶并非是平的,为了保证排水畅通,有一个较小的坡度,一般在5%以下。平屋顶最多有八层,分别为保护层,防水层,结合层,找平层,保温层,隔汽层,承重层(结构层)和顶棚层。隔汽层设在保温层的下面,两道热沥青,或做一毡一油或一毡二油。隔热:保温层也可起到隔热效果,但这种方法用在南方不是很理想。通常采用带通风夹层的屋顶来进行隔热。坡屋顶是指坡度大于5%的屋顶,实际坡度一般都在10%以上。坡屋顶主要是由承重层和防水层组成,有的根据需要还设置顶棚层和保温层。坡屋顶的承重系统有两种:一种是横墙承重 即“硬山架檩”,在这种承重系统中,将横墙砌到檐口之后再继续向上砌,并形成山尖形状,用来支撑屋面并承受其上面的荷载。另一种是屋架承重,在这种承重系统中,屋顶的承重层由屋架和屋面承重基层两部分组成。屋架:也叫桁架,其形式有三角形和梯形等多种形式。屋面的承重基层:由檩条、椽子和望板组成,其作用是承受屋面上的各种荷载。
坡屋顶做顶棚层,可以使室内顶面平整、美观,而且顶棚内还可以用来安装电线或设备管道,也可以作为房间使用,如果顶棚上面的空间,作为房间使用时,这样的顶棚层叫阁楼,不作房间使用时,则称闷顶。顶棚层由主阁栅、次格栅、吊筋和面层组成。
在单层厂房的平面形式中,单跨平面是最基本的平面形式。当产生车间需要较大的面积时,可组成双跨、三跨及更多跨相连的厂房平面形式。对于一些工艺流程需要纵横方向相交的生产车间,可以组成纵横跨相互垂直布置的平面形式。
柱子处一般都标有定位轴线,柱子纵向定位轴线间的距离称为跨度,横向定位轴线间的距离称为柱距。选择柱网就是确定厂房的跨度和柱距。
厂房室内地面应比室外地面高出150mm,这样可以防止雨水流入车间,这个高差,也不会影响车辆的进出。无吊车厂房的柱顶标高,是根据最大生产设备的高度和安装、检修时所需的净空高度来确定的。
单层厂房的承重结构:
根据承重结构所用的材料分类:
砖混结构:这种结构是由带壁柱的砖墙和钢筋混凝土屋面梁(或屋架)组成,壁柱可以设在墙外,也可设在墙内。由于其强度有限,故砖混结构只适用于跨度不大于15m。钢筋混凝土结构:跨度可达30米。钢—钢筋混凝土结:跨度较大(>30m)。钢结构:抗振性很强且耐高温,主要用在大型,重型,高温,及振动荷载大的那些厂房中。
根据承重结构的构造方式不同分类:
根据厂房承重结构的构造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排架结构和刚架结构两类。排架结构:厂房的排架结构分横向排架结构和纵向排架结构两部分,横向排架结构是从厂房的横剖面去看的,其承重结构由基础—柱—屋面梁(或屋架)—柱—基础组成,若干个横向排架组合起来,它们可以承受屋面荷载、前后墙上的水平风荷载及吊车启动、刹车时所产生的横向水平冲力。纵向排架结构则是根据厂房纵向柱间情况来看的,承重结构由基础、柱、吊车梁、柱间支撑及屋架间支撑等构件组成。刚架结构:刚架结构的主要特点是:屋架(屋面梁)与柱合并为一体,成为一个构件,如果跨度较大,为了便于吊装可制成三段。目前常用的刚架结构有两种:(1)装配式钢筋混凝土门式刚架结构:这种结构适用于跨度不超过18m,檐高不超过10m及吊车吨位在10T以下的中小型厂房、仓库,也可用于车站站台的雨棚骨架。(2)钢结构:厂房中的屋架与柱之间的连接是刚接的形式,这可以提高厂房的横向刚度。
单层厂房的基础主要有独立基础和条形基础(带形)两类,目前独立基础应用最多。独立基础又有多种形式。如:倒圆锥壳基础、板肋式基础、阶梯形基础和杯形基础。其中以杯形基础最为常见。
吊车梁是支撑在柱的牛腿(肩梁)上的,吊车梁上铺设钢轨,吊车在钢轨上运行。由于吊车梁要受到水平和垂直两个方向的力的作用,因此,吊车梁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都要与柱连接在一起。
屋顶结构的主要构件有:屋架(屋面梁)、檩条和屋面板等。屋面梁具有制作简单,施工方便,质量好,结构稳定等优点,但用料多,重量大,所以屋面梁的跨度受到限制,对于非预应力的屋面梁,其跨度不应超过15m,预应力的不应超过18m。骨架结构中的外墙除了承受自重外,不承受外来荷载,所以外墙在厂房中只起围护作用。
在设置基础梁时,应考虑以下一些:1.基础梁的顶面应低于室内地面50-100mm,以防影响开门。2.基础梁的顶面应高于室内散水坡,这样做可以起到防潮层的作用。3.如果柱基础埋得较深,可在基础梁与基础之间加垫由C15的混凝土块,混凝土块的表面应比梁截面宽些。4.在基础梁的四周应铺松散材料,作为保护层,或在梁底下留有空隙。这样可以使墙体随基础一起沉降,而且在土壤冻结时,基础梁也不会受到不良影响,这样可以确保厂房安全。
山墙的抗风结构:当墙体高于15m时,墙体就可能自行破裂倒塌。设置梁来承受上部墙体的重量,这种梁叫联系梁。联系梁是支承在柱子的外伸牛腿上的,并与柱子连接在一起(连接方法可以是螺栓连接和焊接)。
圈梁一般设置在柱顶,吊车梁,窗过梁等处。圈梁是搁置在墙体上的,圈梁不承受墙体的重量,这一点与联系梁不同。墙体垂直方向上的稳定性则是通过在柱子上每500-600mm伸出锚拉钢筋来解决的。
抗风柱的上部用弹簧钢板或加劲板与屋架相连,下部设置基础,于是一部分风荷载由抗风柱上端通过屋顶系统传到厂房的纵向骨架上去,另一部分风荷载由抗风柱直接传至基础。
如果厂房很高,则风荷载很大,还应在山墙的内侧设置水平方向上的抗风梁,来提高山墙抗风结构的承载能力。
天窗是指设在屋顶上的用来采光或通风的窗户。天窗按其用途可分为采光天窗、通风天窗、采光通风天窗。天窗按结构形式可分为矩形天窗、矩形避风天窗、下沉天窗。
第四篇:建筑学概论
建筑学简介
建筑学专业是培养掌握建筑工程基本理论知识,具备建筑工程现场的施工技术和工程管理能力,从事建筑工程一线技术与管理工作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就业方向:毕业生能在建筑设计院所、建筑设备安装工程公司、建筑工程监理单位、建筑公司,从事建筑工程的辅助设计、工程现场技术与管理工作。
罗马柱式堪称欧洲古典建筑的典型构件,可视作欧风建筑的代名词。1977年落成的巴黎蓬皮杜文化艺术中心向全世界宣告了高技派的诞生。二者在我国建筑界,以至文化界均产生了诸多争论。随着时代的脉动、科技的日新月异,罗马柱式所代表的欧风建筑正逐渐失去其存在的根基。相反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在世界范围内大凡有影响的建筑物,或多或少与高技派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高技派建筑在我国正以其勃勃生机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前景。
罗马柱式堪称欧洲古典建筑的典型构件,从古希腊、古罗马至今,其形式已沿用2000多年,可视作欧风建筑的代名词。1977年1月落成的巴黎蓬皮杜文化艺术中心引起了世界各国人士的广泛关注,并从此向全世界宣告了高技派的诞生。近年来,欧风建筑与高技派代写论文在我国各地均可见于各类建筑。二者在我国建筑界,以至文化界均产生了诸多争论。有人对欧风建筑情有独钟,称其庄重典雅;相反,也有人将其贬为缺乏时代性的复古主义。而对于高技派建筑,有人伸出双手热烈拥抱,但也有人破口大骂,称其为不顾周边环境的标新立异。随着时代的脉动、科技的日新月异,罗马柱式所代表的欧风建筑正逐渐失去其存在的根基。相反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在世界范围内大凡有影响的建筑物,或多或少地与高技派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当今的众多著名建筑师大都出自高技派,究其缘由,皆因时代的发展带来了强大的物质基础。
建筑的发展与社会的变迁高技派的代表人物诺曼?福斯特(N?Foster)曾对建筑的时代性进行了准确的论述:“无论何时,建筑都是社会价值和社会技术发展变化的反映”。回顾近现代建筑发展的历程,就能够更好地理解他话中的含意。1851年为世界博览会建造的伦敦“水晶宫”展览馆,开辟了建筑形式的新纪元。该建筑在当时古典建筑盛行的时期,一改过去封闭、厚重、墩实的建筑形式,第一次全部采用铁架、玻璃和木材,给人以晶莹剔透之感。建筑面积多达74000平方米,采用装配式施工,施工周期仅用了不到9个月。“水晶宫”的出现,曾轰动一时,人们惊奇地认为这是建筑工程的奇迹,反映了英国从16世纪工业革命以来的社会价值和社会技术的发展和变化。20世纪初,建筑科学技术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特别是19世纪先后出现的钢与钢筋混凝土技术,但在许多人的脑海里还是保留着以前的固有思维———古典式样。许多大型建筑内部已经采用钢或钢筋混凝土结构,但外形却依然古色古香,大量运用罗马柱式。同时还出现了很多运用新技术建造的古典折衷主义建筑,这些建筑的形式已经完全与它的内部结构相脱离,完全丧失了内外逻辑的关联性。于是人们开始探索与内部结构相协调的建筑新形式。这一时期从欧洲到美洲轰轰烈烈地掀起了对新建筑的探索,诞生了众多的运动、学派和联盟。最终以“包豪斯”为代表的现代主义运动几乎一统天下,开始了现代主义运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荣耀与兴盛。现代主义建筑以“少就是多”为指导思想,摒弃了所有的附加装饰,为二战结束后世界范围内的大量建设立下了汗马功劳,短时间内解决了众多建筑的有无问题。假设在这一时期采用以罗马柱式为代表的欧风建筑来进行建造,简直就是一个不可想象的事情。但随着世界范围经济的全面复苏,人们又开始不满于现代建筑的单调与乏味,开始探索建筑的文化属性,探索建筑对人的精神的作用力。20世纪60年代末,以罗伯特?文丘理为代表提出了后现代主义理论,与现代主义大唱反调。出版了《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后现代主义曾轰动一时,其夸张变形、尺度异常的罗马柱式曾一度占据了各类建筑杂志的大量篇幅,大有再来一次“新复古主义”之势。随着时间的流逝,后现代主义似乎又一下子销声匿迹了。近20年来,以现代主义理论为根基,兼收各家之长的高技派却如雨后春笋,茁壮成长起来。
高技派的诞生与成长高技派诞生于1977年的巴黎蓬皮杜文化艺术中心。吴焕加先生1978年曾撰文“巴黎蓬皮杜文化艺术中心与当代一种建筑流派”,较为详尽地介绍了对该中心的各种评价。法国《世界报》认为它是“一个纪念物,表现了法兰西伟大的纪念堂和象征之一”。法国《分钟报》却大唱反调,讥讽说“我们巴黎人生来聪明,竞选择了这样一个文化猴戏”。美国《纽约时报》认为“蓬皮杜中心象是一条灯火辉煌的横渡大西洋的邮船,它能驶往任何地点,碰巧来到了巴黎。„„它是对保守派的诅咒,也是对爱国者的当面挑战”。法国《今日建筑》的编者对如此纷乱的对立看法也不禁感叹到:“在埃菲尔铁塔之后,从来还没有一座法国建筑在世界上引起了如此矛盾的兴趣”。通过以上这些众多的评价,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的结论:首先可以看出高技派作为一种建筑流派诞生了;其次这一流派打破常规与时代合拍,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第三这一流派还存在诸多不足,有待进一步完善。以巴黎蓬皮杜文化艺术中心为代表的早期高技派关注纯粹的“技术美”。随着生态环境的恶化和全球性能源危机的日渐突显,以节约能源、资源,减少污染为核心内容的可持续发展的建筑理念,成了一大批建筑师追寻的目标。新一代高技派正转向真正的功能主义,建筑的技术美、建筑的灵活性、城市文脉、生态环境成了他们关注的新焦点。建筑的技术美与建筑的灵活性是高技派一贯的做法。暴露结构及表现构件的精美已成了高技派的招牌。工厂加工构件、现场装配的施工方法保证了施工周期及其精致的细部与节点。
在当今欧美发达国家,工厂加工的金属构件已占据了整个建筑工程的相当比例,达到了标准化以及市场化。这样可以让建筑师将全部精力投放于整体构思之上。建筑的灵活性体现在建筑内部空间可灵活划分,可根据需要进行扩展而不影响原有建筑的正常使用。在技术上这种灵活性要依靠先进的结构和现代化的设备体系来实现。对于城市文脉的关注,使得高技派建筑不再像蓬皮杜文化艺术中心那样完全以自我为中心,从“在城市中表演”到“为城市而存在”,这一转变无疑是十分深刻的,它使得高技派超越了一种简单的外在风格,从后现代主义的“文脉主义”吸取养分,从而步入了更高的境界。诺曼?福斯特1984年设计完成了位于法国南部的卡里艺术中心(Carred’Art),该中心位于历史名城尼姆斯(Nimes)市中心的19世纪歌剧院的废墟上,与著名的古罗马时期的卡里神庙仅咫尺之遥。怎样使新建筑融入历史街区,成了其设计成功与否的关键。在这里福斯特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全新的答案,“它尊重历史,同时又真实地体现出自己的时代风格,而不是一种折衷的产物”。就连平日对高技派牢骚满腹的查尔斯?詹克斯(C?Jencks)也不得不承认艺术中心“几乎做到了各要素之间的完美结合”。对于生态环境的关注是新一代高技派建筑思想中最强有力的核心内容。他们利用最先进的结构、设备、材料和工艺,结合不同地区的特殊气候条件,因地制宜,努力创造理想的人工建筑环境。艺术的建筑学,从广义上来说,是研究建筑物及其环境的学科。建筑学是研究建筑物及其环境的学科,它旨在总结人类建筑活动的经验,以指导建筑设计创作,构造某种体形环境等等。建筑学的内容通常包括技术和艺术两个方面。传统的建筑学的研究对象包括建筑物、建筑群以及室内家具的设计,风景园林和城市村镇的规划设计。随着建筑事业的发展,园林学和城市规划逐步从建筑学中分化出来,成为相对独立的学科。建筑学服务的对象不仅是自然的人,而且也是社会的人;不仅要满足人们物质上的要求,而且要满足他们精神上的要求。因此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变化,政治、文化、宗教、生活习惯等等的变化,都密切影响着建筑技术和艺术。如上所述,古希腊建筑以端庄、典雅、匀称、秀美见长,既反映了城邦制小国寡民,也反映了当时兴旺的经济以及灿烂的文化艺术和哲学思想;罗马建筑的宏伟壮丽,反映了国力雄厚、财富充足以及统治集团巨大的组织能力、雄心勃勃的气魄和奢华的生活;拜占廷教堂和西欧中世纪教堂在建筑形制上的不同,原因之一是由于基督教东、西两派在教义解释和宗教仪式上有差异;西欧中世纪建筑的发展和哥特式建筑的形成是同封建生产关系有关的。封建社会的劳动力比奴隶社会贵,再加上在封建割据下,关卡林立、捐税繁多,石料价格提高,促使建筑向节俭用料的方向发展。同样以石为料,同样使用拱券技
术,哥特式建筑用小块石料砌成的扶壁和飞扶壁,这同罗马建筑用大块石料建成的厚墙粗柱在形式上大相径庭。此外,建筑学作为一门艺术,自然受到社会思想潮流的影响。这一切说明建筑学发展的原因、过程和规律的研究绝不能离开社会条件,不能不涉及社会科学的许多问题。建筑学是技术和艺术相结合的学科,建筑的技术和艺术密切相关,相互促进。技艺在建筑学发展史上通常是主导的一方面。在一定条件下,艺术又促进技术的研究。就工程技术性质而言,建筑师总是在 可行的建筑技术条件下进行艺术创作的,因为建筑艺术创作不能超越技术上的可能性和技术经济的合理性。埃及金字塔如果没有几何知识、测量知识和运输巨石的技术手段是无法建成的。人们总是可能使用当时可资利用的科学技术来创造建筑文化。现代科学的发展,建筑材料、施工机械、结构技术以及空气调节、人工照明、防火、防水技术的进步,使建筑不仅可以向高空、地下、海洋发展,而且为建筑艺术创作开辟了广阔的天地。建筑学在研究人类改造自然的技术方面和其他工程技术学科相似。但是建筑物又是反映一定时代人们的审美观念和社会艺术思潮的艺术品,建筑学有很强的艺术性质,在这一点上和其他工程技术学科又不相同。建筑艺术主要通过视觉给人以美的感受,这是和其他视觉艺术相似之处。建筑可以像音乐那样唤起人们某种情感,例如创造出庄严、雄伟、幽暗、明朗的气氛,使人产生崇敬、自豪、压抑、欢快等等情绪。汉初萧何建造未央宫时说,“天子以四海为家,非壮丽无以重威”,可以说明这样的问题。德国文学家歌德把建筑比喻为“凝固的音乐”,也就是这个意思。但是建筑又不同于其他艺术门类,它需要大量的财富和技术条件,大量的劳动力和集体智慧才能实现。它的物质表现手段规模之大,为任何其他艺术门类所难以比拟。宏伟的建筑建成不易,保留时间也较长,这些条件导致建筑美学的变革相对迟缓。建筑艺术还常常需要应用绘画、雕刻、工艺美术、园林艺术,创造室内外空间艺术环境。因此,建筑艺术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艺术。
第五篇:建筑学概论论文
建筑学概论论文
——建筑结构与造型班级:建筑学1101姓名:薛婷婷学号:11160112
2建筑学概论论文
——建筑结构与造型
摘要:建筑的结构与造型是建筑所面临的两个最基础的问题,结构保障建筑的安全性,而现代建筑在满足结构安全需求的同时对建筑造型的要求是亟待的,尤其是高层建筑。现代高层建筑造型艺术的问题伴随着高层建筑的日益增多也开始凸显:大量的高层建筑造型出现雷同或者开始失去地域性特征,城市的个性也随之逐渐泯灭;一些高层建筑一味追求“新、奇、怪”的效果,而不顾结构的安全性和经济性,为此要付出将其建造出来的巨大经济代价或者潜在的结构危险。而中国古代园林在满足人们观赏要求的同时,在数百年间仍在风雨中屹立不倒,可见古人在考虑到园林优雅造型的同时并没有忽略结构上的安全性。关键词:现代建筑 园林 结构 造型
一、名城扬州与扬州园林
扬州自古以来便凝结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尤其是到了清朝以后,乾隆皇帝的屡次巡视,大小盐商的聚集,让这古城又一次凸显了文化底蕴。园林作为这个江南小城不可缺少的点缀,犹如浩瀚星空中最为璀璨的那一颗。扬州盐商的财力惊人,为向皇帝逢迎讨好,不惜钱财,在全国各地聘请能工巧匠、构园名家,客观上也起到了将全国不同的造园流派集于一地,相互交流的事实。清代沈复在他的《浮生六记》中曾称赞扬州园林是“奇思幻想,点缀天然,即阆苑瑶池,琼楼玉宇,谅不过此”。扬州园林北有北京承德的皇家园林可借,南有苏州杭州的私家园林可鉴,再加之自己的独特创新,阴柔阳刚的结合,从而使得扬州园林具有南秀北雄的相互融合的特点,这当是它自立于中国园林之林的重要原因。而其中何园集扬州园林的精髓于大成,并很好地融合了西洋建筑的元素,成为中国园林史上的一个奇葩。两种风格、韵味完全不同的建筑,与园林建筑比邻而建,怎样才能使之协调,园主人是化了不少心思。这里面最关键的是“串楼”,通过由叉路口交汇而成的千余米复道回廊,有机地把中西合璧的建筑和扬州园林揉合在一起,相互映衬,互不干扰,这在中国园林中是极为鲜见的。何园“串楼”的作用和形态,被中国桥梁专家赞誉为是现代交通立交桥最早的雏型。它把中西合璧的建筑协调统一在扬州园林之中,使人一点不感到古怪和不伦不类,这使扬州园林增添了无限新意。何园是有实物考证的中西合璧建筑的最早探索,也是极为成功的一次尝试,至今给我国建筑界留下了许多有益的启示。
二、浅析建筑结构
建筑结构是形成一定空间及造型,并具有承受人为和自然界施加于建筑物的各种荷载作用,使建筑物得以安全使用的骨架。而一般建筑结构选型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适应建筑功能的要求、满足建筑造型的需要、充分发挥结构自身的优势、考虑材料和施工的条件以及尽可能降低造价等。而建筑结构可根据外形特点、结构所采用的材料、结构所采用的材料以及结构受力特点分为很多类。
三、建筑造型
建筑是凝结着人类文明历史与科学技术的智慧结晶。其本身也是个复杂综合体。一个城市建筑业的发展同时标志着它的综合实力和社会精神面貌。为了能与社会发展、时代步伐相适应,建筑学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设计技能技巧以及设计构思等课题已日益受到关注。随着现代化科技和建筑艺术的进步,很多新的建筑设计理论在实践中不断产生。其中建筑造型设计更是建筑学专业所研究探索的重点之一。建筑造型是指构成建筑空间的三维物质实体的组合。研究建筑造型的目的是为了使建筑具有整体的美感,同时又具有多样化与秩序性,因此需要用美学的基本原理对建筑进行形态塑造。相似、变形、对比和均衡是常用的基本手法。相似是指物体的整体与整体、整体与局部、局部与局部之间存在着共通的因素,相似是形成整体感的重要条件;变形是对基本造型要素作形态上的变化,在建筑造型中变形表现为许多方面,如变尺度、变形状、变位置、变角度、变虚实和变高度等,在建筑设计中需要运用对比以克服单调。建筑造型的对比常指大小、高低、横竖、曲直、凹凸、虚实、明暗、繁简、粗细、轻重、软硬、疏密、具象与抽象、自然与人工、对称与非对称以及形状、方向、色彩、材料的质感与肌理、光影等;均衡是处理建筑造型视觉平衡感的手段,体量、数量、位置和距离的协调安排是形成均衡的基本方法。对称均衡与非对称均衡是建筑造型中的两种相互补充的组合方式。对称的形式具有安定感、统一感和静态感,可以用于突出主体、加强重点、给人以庄重或宁静的感觉。
四、空间的形态构成空间的形成,标志着人们对空间的认识,已从“空间经验”转化为“空间概念”,也即从空间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空间的理性认识。只有长、宽两个维度,呈现的是平坦的无实际厚度或深度的形象。平面的立体感觉,通常都是通过透视原理创造的虚幻空间或矛盾空间。而立体或空间的形态则是拥有轮廓、结构、体量、色彩、肌理等要素,具有四度空间的特性。形态的范围在现实生活中呈现为正负关系的立体形态和空间形态,同时还包括视窗艺术中的虚拟形态。构成,是指一定材料的形态元素,按照视觉规律、力学原理、心理特性、审美法则进行的创造性的组合。
五、建筑造型与材料
现代建筑造型设计中由于各种设计思潮的涌现,以材料为表现元素表达设计者的审美情趣与哲学思想已成为潮流与发展趋势。如晚期现代主义运用高科技的材料金属、反射玻璃来表现他们的“技术乐观主义”;后现代运用传统材料与新材料的组合强调历史与现实的联系;解构主义以高科技材料表达他们追求冲突、碰撞、扭曲、斜置、破碎的美学思想;更多的高层建筑仍是沿袭着现代主义的风格,用材料如实地反映着功能与结构的特性。虽然各种新型材料被广泛用于建筑,但总的说来,还是在混凝土、玻璃、金属、天然石材等材料之间进行组合,许多优秀的建筑都是运用这些材料加以精心组合从而创造出各具风格的外观造型。
六、结构·建造·建构
有一种观点认为,建构是建筑学最为基本的问题之一,它一直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贯穿在人类的建筑文化之中。爱德华·塞克勒(1880 - 1976),原籍奥地利,毕业于维也纳技术大学建筑学院,曾在伦敦大学瓦尔堡研究院(the Warburg Insitute)从事研究并获博士学位。塞克勒十分重视历史知识在建筑学发展中的作用。事实上,塞克勒重点分析的三个案例以及随后提及的诸多情况(包括密斯、柯布的现代建筑)都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当然,也有那么一些“为数不多的建筑案例,结构原理的实施近乎完美,建造合理有效,同时兼具清晰直白的建构表现”,不过称其“为数不多”实际上已经是在承认矛盾和冲突是更为普遍的现象。就此而言,建构是建筑批评领域中一个值得关注的因素,完全可与那些曾经被挑选出来进行特别讨论的因素相提并论,空间就是其中之一。然而需要谨记的是,以分析为目的的批评行为无论选择哪个话题,都是在孤立地看待问题;单纯从建构的角度谈论建筑就像单纯从空间的角度谈论建筑一样片面。建筑批评应该把建筑体验作为一个整体进行阐释。无论建筑创作还是建筑批评,那些从存在的完整性出发、又回归到存在的完整性的尝试才是最成功的尝试,它既不纯然受制于意识,也不完全服从于智力分析。
七、中国现代建筑的中国表达
近百年来,就中国建筑的表达问题,争论不休,各种做法,未能令人满意。中国的房子盖了千千万,却没有出现世界级的建筑大师和现代作品,直到王朔的出现。当然原因并不全在(甚至主要不在)建筑师方面。但是摆脱传统性、民族性的表达,还是需要传统性.民族性的表达,才能使中国现代建筑立于世界之林?以1900年一个新世纪的开始作为起点,1900年以后,一方面清政府推行“新政运动”,废科举、兴学堂,旧衙门改新政府等等,这时学堂建
筑和政府建筑都采用西洋建筑形式,并扩展到普通民用和商业建筑,这个趋势在满清王朝被推翻之后继续仔在。另一方面,欧美教会吸取“民教冲突”的教训,在中国加强“基督教本土化”,一个突出的表现是各地教会学校和教会医院的建筑采用中国传统“大屋顶”的形式。近百年来中国现代建筑走过的路及其各种观点,可以在图中找到轨迹。而且可以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当中国的现代化达到一定程度后,中国建筑必然要召唤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但不会是也不应该是历史的重演。中国现代建筑的传统性和民族性的表达,需要跳出具体的形象,跳出习用的词语,在对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和审美意识进行深入的批判性(哲学意义上的批判)认识的基础上,要作抽象的思辩和精神的凝炼,探索能和现代建筑艺术和审美意识契合的在精神层面上表达中国的建筑创作之路。做到:“不是”:形象上、技术上不是;“就是”:精神上、意识上就是。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提到,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探索中国现代建筑的传统性、民族性的表达,也需要经过这三种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