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从混沌到有序》有感
读《从混沌到有序》第四章有感
在姜婉老师的指引下,我认真地拜读了《从混沌到有序》这本书,这本书是国际著名科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普里戈金教授与斯唐热博士合写的一本关于当代自然科学哲学问题的重要著作。本书作者根据自然科学发展的最新成果,特别是耗散结构等非平衡系统自组织理论的新进展,讨论了自然界的可逆性和不可逆性、决定性和随机性、简单和复杂、进化和退化、有序和无序等一系列重要问题,对热力学第二定律作了新的解释,论述了“时间之矢”的意义,总结了近三百年来自然科学发展的历史,提出应把自然科学各个门类,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中国和西方的文化传统结合起来,形成新的科学观和自然观。《从混沌到有序》
第四章为能量与工业时代,主要讲述热力学与其发展过程,包括能量守恒定律,卡诺循环,热力学第一定律,第二定律,熵及其相关的理论,达尔文进化论等。不同于大学物理课程仅仅对理论的介绍,本章更注重热力学发展过程和相互的关系,给我们展现了极其生动活泼的科学发展过程及各理论之间的联系,使我们理工科的研究生了解科学的发展过程,对自然科学树立正确的观念,积极从事科学研究,这对我们研究生的学习和以后从事科研工作是特别有帮助的。
对于我们研究生,宏观与微观是任何物质的两个方面,要求我们进行科学研究必须从宏观和微观的统一性去把握;耗散结构理论对我们进行科学选材有重要启示作用;自然科学的发展规律和过程、自然科学的哲学精神对我们进行科学研究很有帮助。我们就从这四个方面进行论述。
宏观与微观的统一
宏观和微观是相对的概念,是根据研究对象来划分的,一般视为大的系统为宏观,小的系统为微观。沿着微观尺度,科学正向粒子的深层结构及生物技术、生命科学开拓;沿着宇观尺度,科学正向人类征服宇宙的方向开拓。
1847年,焦耳迈表述了热力学第一定律,揭示了各种能量间的转化关系。威廉·汤姆孙等人表述了热力学第二定律,揭示了热过程进行的方向和规律。玻耳兹曼的研究结果意味着,不可逆的热力学变化是一个趋向于概率增加的态的变化,而且吸引中心态是相应于最大概率的一个宏观态。以后,随着对热的本质的认识,由宏观进入了微观,将概论引入热力学,建立了统计热力学。
热力学总结出来的经验定律根本不考虑物质的微观结构,所以有高度的普遍性,适用于一切物质,所研究的系统是一个连续体,用连续函数来描写,而且只讨论宏观量之间的关系,不深入讨论现象的本质。同时热力学主要研究平衡态和可逆过程;对于非平衡态和不可逆过程只给出定性的和方向性的估价,而且不能解决涨落问题。统计物理学是从物质的微观结构出发,对微观量求统计平均值。这个统计平均值就是热力学的宏观物理量。所以,统计物理方法建立了物体的微观状态和宏观状态之间的关系,讨论了宏观量的本质,解释了涨落现象和从非平衡态到平衡态的不可逆过程。当粒子数很大时,涨落很小,热力学和统计物理学的结果是一致的。但当系统的尺寸很小,粒子数较少时,涨落现象显着,或在相变临界点附近,热力学理论将不适用。所以,统计物理学是理论更严格、更抽象,适用范围更广泛的学科。既不要怀疑热力学的可靠性,它已经历了200多年的科学检验,很多热力学参量是可以直接测量的;同时也不要迷信统计物理学的万能性,因为从微观统计计算宏观特性常常遇到很大的困难。因此﹐只有把微观和宏观,动力学规律与统计学规律﹑决定性和随机性﹑必然性和偶然性结合起来﹐才能正确描述系统的量变与质变﹑无序与有序相互更迭的发展过程。宏观与微观是辨证统一的整体,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相辅相成,相互补充,不可或缺。微观研究为宏观研究奠定基础,而宏观研究又可以带动和提升微观研究。宏观与微观是任何事物都具有的两方面,对于我们研究生来说,要把宏观与微观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宏
观上,对以后的科学研究的方向要有全面的了解,能从整体上把握,在微观上,对所研究的课题有很深的理解,从细节着手。
耗散结构理论
对于一个与周围环境没有任何交换的孤立系统,熵流按照定义等于零。只剩下熵产生这一项,并且系统的熵只能增加或者保持不变。于是这里不再有把不可逆变化看作是可逆变化的近似的问题,增加着的熵相当于系统自发地进化。对一切孤立系统,未来就是熵增加的方向。
有什么系统能比整个宇宙更“孤立”呢?这个概念构成了1865年克劳修斯对热力学两个定律所作宇宙学表述的基础:
宇宙的能量是常量。
宇宙的熵趋于最大。
由克劳修斯,玻耳兹曼从热力学第二定律引出的结论与达尔文创立的生物进化论存在着尖锐的矛盾。因为,热力学第二定律揭示了自然界普遍存在着可逆和不可逆两种过程。它告诉人们:物质的演化总是朝熵增加、向混乱的方向进行。可是,进化论则告诉我们:生物的进化总是由低级到高级,朝熵减少、向有序的方向进行。前者给出了“宇宙热寂说”的结论,即退化的时间箭头,而后者则与之相反,给出了进化的时间箭头。
那么,自然界到底是往无序还是向有序的方向发展变化呢?这个带有根本性的问题严峻地摆在物理学家面前。普里戈金等科学家创立了一种新的关于非平衡系统自组织理论———耗散结构理论。
按照耗散结构理论,一个远离平衡的开放系统,无论是力学的、物理的、化学的、生物学的,还是社会的、经济的系统,如果某系统不断地与外界交换物质和能量,在外界条件变化过渡到一定程度,系统内部某个参量变化过渡到一个临界值时,经过涨落系统可能发生突变,即非平衡相变。那么,该系统将会由原来的混乱无序状态转变为一种在时间上、空间上或功能上的有序状态。
耗散结构可以泛指一系列远离平衡状态的开放系统,它们可以是力学的、物理的、化学的、生物学的系统,也可以是社会的经济系统。耗散结构理论的提出,对于自然科学以至社会科学,已经产生或将要产生积极的重大影响。耗散结构理论促使科学家特别是自然科学家开始探索各种复杂系统的基本规律,开始了研究复杂性系统的攀登。其实,我们研究生做科学研究时经常碰到类似耗散结构的系统,了解耗散结构理论,对我们研究生以后的科研工作有很大的指导作用。
自然科学的发展规律和过程
热力学的发展是自然科学发展的一个缩影,从热力学发展可以看出自然科学的发展规律和过程,自然科学的发展规律和过程如下:
1. 科学的发展过程总是由表及里,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
马克思的认识论告诉我们,就人类的一般认识而言,认识的发展过程总是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由浅及深,由简到繁逐步地深化和提高人的认识层次的,科学作为一种高级的认识形式和认识形态也必然服从这一基本的认识规律。热力学的发展也遵循同样的认识规律,1811年傅里叶只是作出了温度与热量的简单的关系,还未触及本质的关系,所以才有1847年焦耳的能量守恒定律,但这远远不够,能量守恒定律并不能解释所有热力学的问题,这样热力学第二定律和熵诞生,但熵无法解释“宇宙热寂说”,于是普里戈金等科学家提出耗散结构理论。邓小平同志说过:“实践发展永无止境,理论创新也永无止境。我们要突破前人,后人也必然会突破我们”,说明的是科学发展是不断前进的。2,科学的发展过程不是凭空进行,而是必须以已有的科学成果为发展的起点。
人的认识过程表现为逐渐积累的认识模式。认识对象的越来越复杂和高级,认识
者本身的认识能力和认识者精力的有限性,都迫使认识者不得不以已有的科学成果为发展的起点。当人们没有能力解释科学时,就借助于虚构来解释科学,这种解释也是建立在人类已有的认识基础之上的。随着认识的不断深入,开始在细节上发展对科学的认识,并作出高度的概括和总结。任何人不可能凭空进行科学研究,总是建立在这样那样的基础之上。克劳修斯的熵概念是建立在已有的许多热力学和其他学科的基础上,包括焦耳的能量守恒定律和卡诺的热力学第二定律。我们没有必要对已有的科研成果进行研究,而是以其为起点,来进行突破和创新。牛顿最为人熟知的一句名言是这样说的:“如果我看得更远的话,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这句话通常被用来赞叹牛顿的谦逊,更重要的是说明牛顿的认识是在前辈科学家如伽俐略等的基础之上。
2. 科学的发展过程是不断否定的过程。
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中否定之否定规律告诉我们,事物的发展是通过他自身的辩证否定实现的,事物都是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的统一。经过否定之否定,事物运动就表现为一个周期,在更高的阶段上重复旧的阶段的某些特征,由此构成事物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周期性螺旋式上升和波浪式前进的发展过程,体现出事物发展的曲折性。否定之否定规律的表现形态是多种多样的。由否定之否定的发展过程,它是事物自己完善自己、自己发展自己的一个有规律的过程,是一个前进和上升的发展过程。正于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对牛顿的经典力学的否认,而发展了力学。傅里叶定律通过对拉普拉斯、拉格朗日理论的否定,来达到热力学的发展,当然并不否认拉普拉斯、拉格朗日对科学的贡献。由科学发展的否定的过程可知,科学的发展过程是非常曲折的,有时还必须与所谓的科学权威做斗争,傅里叶定律通过对拉普拉斯、拉格朗日理论的否定的时候,正是拉普拉斯学派统治欧洲科学的时候,拉普拉斯、拉格朗日和他们的门生联合起来,竭力批评傅里叶的理论。在科学的发展过程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尊重权威,同时有不能迷信权威,要有怀疑精神和批判精神。
进行科学研究,必须了解科学发展过程,对于我们研究生来说,有重要指导意义,可以使我们对自然科学树立正确的观念,积极从事科学研究。
自然科学的哲学精神
本书是一本关于当代自然科学哲学问题的重要著作,着重讨论了自然科学中的哲学精神。科学技术哲学是对科学技术进程及其相关问题的哲学反思。自然科学在破和立的过程中所体现的哲学精神,主要有以下的表现。
首先是探索自然奥秘的求知精神。拉普拉斯、拉格朗日的体系被傅里叶打破后,自然留给人们以无穷的奥秘,人们不再承认任何禁区和权威,大胆探索,探索的目的不是解释和论证,而是发现新的未知的原因,近代科学家没有传统的包袱和现存的答案,只相信通过自己的探索而建立的知识,科学家求知不仅满足个人的好奇心,也有着为全人类的功利目的。科学认识自然的目的是为了控制自然、改造自然。科学家关注于能够直接改变事物的原因,以及能够控制事物生成和运动的力量。
其次是重视观察和实验的求实精神。科学家注重把经验当作发现和检验的方法。科学的经验是实验,不是常识,科学的方法是归纳,不是类比。实验的方法按照科学理论设定并限制感觉经验,具有目的性、选择性、可操作性、可重复性的特点,从而使经验观察结果起到发现和证实的作用。近代科学家对经验进行科学设计的方法是认识的一大进步,它填补了感性和理性的差距,用实践结果回答了感觉经验何以能够产生抽象概念的问题。
再次是通过精确的量化而达到的确定性。玻耳兹曼从分子无规则运动的概率得出熵,牛顿得出力学方程都是通过精确的量化而达到的确定性。近代科学之所以能够成功地用数学语言精确的描述客观规律,原因有二,一是人们观念的转变,人们相信,用数学建立的模型不
是主观创造,对经验加以理想化的处理和客观规律的发现是一致的。二是数学和物理学发展的一致性。最后是理解世界的机械论图式。早期自然科学的范式是牛顿力学,它只承认推动和被推动的因果链,不承认上下的等级区分,世界是一架大机器,自然物按照相同的规律运动,没有上下之分。上帝被设想为这架机器的设计师和第一推动者。按照机械论的图式,宇宙间的引力被想象为机械力,人的感觉运动被想象为外物刺激感官,推动神经和心灵的机械运动。
自然科学的哲学精神对我们研究生科学研究有重要指导作用,使我们在科学研究中能够进行反思,使我们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参考文献:
1.耗散结构http://geoteach.jyjy.net.cn/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917
2.现代科学技术导论。宗占国。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
3.科学哲学导论。张之沧。人民出版社。2004年
4.自然辩证法参考读物。刘兵,李正风,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5.西方哲学简史。赵敦华。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第二篇:《从混沌到有序》读后感
《从混沌到有序》读后感
《从混沌到有序》是一本关于当代自然科学哲学问题的著作。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最主要的收获就是关于“系统”这一概念的理解和普里戈金坚韧的科研精神及严谨的科学态度。这本书主要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讨论经典科学的胜利以及这个胜利所带来的文化上的后果。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两种文化”即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之间的抵触。第二部分讨论了两种互相矛盾的物理宇宙观:经典动力学的静止观点和与熵联在一起的进化观点。促进了普里戈金不懈研究,从而发表了耗散结构理论。本书第三部分的主题是时间(和不可逆性一样)是一种幻影我们要重新发现时间。
作者总结了三百年来近代自然科学发展的历史,把科学的演进放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中加以考查,指出应当把动力学与热力学、物理学与生物学、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西方文化传统与中国文化传统结合起来,在一个更高的基础上建立人与自然的新的联盟,形成一种新的科学观和自然观。
根据书中的介绍,系统秩序的出现不是偶然的,它总是和它所反抗的外在世界的变化息息相关。在系统产生的过程中,哪一个要素能够被优选出来成为统治者决定系统的性质取决于最初的生成状态,因为任意两个要素都是在竞争中存在的,在其中一个要素与周围众多要素的竞争中,个体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只有在它顺应了众多要素的发展意志以后,它才有可能成为统治者并将自己的意志强加在每一个要素身上,从而出现系统的秩序。系统的存在与发展都是以顺应外
在世界的变化并和整个世界融为一体为先决条件的。外在世界是在规律变化中存在的,系统也是在不断顺应这种变化中存在,然而系统性质却随着中心要素的相对稳定而基本不变,这使得系统适应环境变化有一定极限,一旦超过这个极限,系统就会随着中心要素的改变而成为另一种性质的系统,或者由于中心要素的不稳定而进入混沌状态。
这跟我们现实生活中的团队合作很相似,在一个团队中,总会出现一个精神领袖,也就是“中心要素”。要想成为领袖就必须先融入团队集体,在融入的过程中要把一部分的个人利益屈从于集体利益,然后带领整个团队集体与别的团队竞争,获得共同的利益。从而让自己的价值得到很好的实现。
封闭没有发展,平衡也没有发展,这是耗散结构理论的基本结论。一个孤立封闭的系统,只会自发地发生熵增,自发地走向崩溃瓦解。发展是通过涨落达到有序,自组织的机制就是通过涨落的有序,这是耗散结构理论的又一个重要结论。涨落也被称作起伏,通常被看作是噪声、干扰。从系统的存在状态上看,涨落是对系统的稳定的平均的状态的偏离;从系统的演化过程来看,涨落是系统同一发展演化过程之中的差异,也表现出发展成果中的不平衡。涨落普遍存在,只要是由大量子系统或要素组成的宏观系统,其中就必定存在着一定的涨落。涨落可以是系统的创新之源,涨落也可以是系统发展的建设性因素。在一定的条件下,当一定的涨落得到系统整体的响应时,小的涨落就被放大成为引起系统整体进入新的有序态的巨涨落。
这一规律对我们的社会系统也完全适用。当今社会存在许多不正之风,贪污腐败现象司空见惯,对我们的社会和谐产生了消极影响。普里戈金告诉我们,只有开放才能吸收负熵流,抵消系统自生的正熵,减少总熵量。开放是形成耗散结构的首要条件,开放越大,系统与外界的物质、能量、信息交流越多,系统活力就越大。行政正是如此,在一个封闭的体系内必然出现“熵现象”,产生混乱和无序,滋生腐败和不正之风。政务公开就是行政管理开放的基本形式。同时这也是对我们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正确性的一个很好注解。
这本书中讲的许多知识读起来感觉陌生,不过读后整体的感觉是这本书给我们一个很高的角度俯视自然界。使得我对一些身边能感触到的实际存在,有了一个更理性的认识。特别是通过书中对系统产生与发展理论的叙述,我对团队合作和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意义有了进一步的理性认识。
班级:研2-103班学号:1011120580姓名:张松松
第三篇:作文教学:从混沌走向有序
我曾将中学作文教学称为“三无行为”,即:无序、无招、无效。
无序。目前作文教学随意性极大,各类语文教材中在作文教学上均缺少系统的安排,教师日常作文教学更是常无章法。一个学期随便安排几个题目(认真些的教师或许会在书报杂志上筛选一番)交学生写作即算应付过去。这样的作文教学大概禁不起如下追问:本学期为什么要布置这些作文?这些作文何以一定要在这样的学期与这样的班级中布置? 教学是高度复杂的行为系统,但我们如此即兴随意的“作文教学”还有一点章法和程序可言吗?任何一项活动,如果不具备较为明确合理的程序就说明它还处于前科学阶段。
无招。张志公先生曾以一个笑话来批评语文教学:一人为臭虫所苦,一日忽闻所谓除虫秘方,喜而求教.却只得两字秘诀——勤捉。我们的作文教学是否也堕落到这个层次了呢?我不敢妄下断语。但在急切渴望提高作文水平的学生面前,不是确乎有许多语文教师只能提出“多读多写”之类的建议吗?但是,读什么?写什么?读多少?写多少?如何读?如何写?我们有多少语文老师能够面对这样的追问给学生一个稍微合情合理的答复? 当然,语文教师也为学生提供了不少写作“方法”.但是这些所谓的“方法”大多限于一般的行文技巧层面:如何拟题,如何开头,如何起承转合,如何增加文章的文采等等。这些知识当然有作用.但是,这些内容组合起来真的就能够形成作文能力吗?作文教学有没有一些最根本的东西?作文教学应该教给学生哪些最基本的东西?目前还没有一个比较明确的答案。
如果希望作文教学能够更加科学化,那么我们必须为作文教学确定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可操作的知识(内容与方法)系统。
无效。由于以上原因,作文教学之低效(或无效)早已成不争之事实。经过数年语文学习,最后还写不出一篇中规中矩的文章,这样的学生不在少数;而少数作文水平较高的学生,又几乎异口同声地说自己作文能力的提高很少得益于学校的作文教学。这些现象不能不令人深思:作文教学出路何在? 为回答这一问题,我以为,以下两点我们注定无法回避:合适的作文教学内容,恰当的作文教学序列。
一、作文教学内容研究
指导学生写作,可教的内容很多:从遣词造句到谋篇布局,从选材立意到文章风格等。但是,如果从课程论与教学论的视角看.能够成为课程与教学内容的知识必须具备以下特点:本学科最基本的核心元素.适合学生心理智力发展水平的元素.能够对学生日后的人生发展起关键作用的元素。能够同时具备以上三元素者必然是课程教学内容的不二选择。
据此标准,我们可以大致确定作文教学的基本内容。1.书写
书写是写作的第一步,虽说层级最低,但高中生未达标者仍不计其数,因此也必须认真解决。这是真正对学生负责的态度。如果一个班级有大半学生连书写都不能过关.教师就必须将这断裂的链条补上而不能超越实际提出过高要求。将写字教育作为高中写作教学内容之一,与其说是经验.不如说是悲哀,因为这一目标其实在小学、初中阶段就应该实现的。但问题既然出现,教育者就必须面对并设法解决。为此,笔者所在学校近年来将书写作为写作教学的第一环节并开展了扎实的教学活动,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绩。况且,书写也绝不只是一种简单的技能,它还具备极为丰富的教育内涵,其价值尚有待教育者做充分的发掘。2.范文
写作能力的养成需要一定的图式。巴金将自己学习写作的经验归结为“能够熟练背诵《古文观止》中所有文章”,他认为自己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等能力均是在背诵过程中自然习得的。无独有偶,张志公先生也曾总结了古人语文学习的类似经验:“为了培养学生具备基本的读写能力.至少要教他们读熟二百来篇古文.再少不够.过多也不必。”(《传统语文教育初探》第126页,上海教育出版社1962年版)但现实状况是.学生从小学到高中,除了能够背诵若干文言文章外.几乎没有学生能够完整背诵一篇白话文章。许多学生虽然读过不少文章。但几乎没有一位学生能够琅琅成诵哪怕非常简单的白话文章!如此焉能形成基本的写作能力? 因此,必须精选一些适宜学生水平的文质兼美的文章令学生反复诵读直至烂熟于心。必须使这些文章的语言风味、表达方式完全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表达习惯。根据笔者的经验,中学生形成最基本的写作图式至少需要十篇左右范文做基础。笔者多年来为学生推荐“必背精粹现代文十篇”。要求学生自高一至高三时时诵读,务求烂熟于心,并要求在写作中注意仿照、化用、借鉴直至创造性运用其中的文句及章法。具体篇目如下: 1.蔡育曙《学会珍惜》;2.冰心《笑》;3.邓虹《汉字是我家》;4.史铁生《秋天的回忆》;5.彭程《停止与开始》;6.方叶《泊》;7.王剑冰《绝版的周庄》;8.周涛《大树和我们的生活》;9.陈荣力《流浪的二胡》;10.吴克诚《熬药》。(可根据实际调换)另外.还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几篇“个性化背诵文章”,亦按这一要求熟读成诵并做到灵活运用。如此,学生便有十余篇体裁不同、风格各异并且文质兼美的现代文积累,教师的写作指导也有了坚实的着力点。
没有渗透到学生心灵的文章为底子.就没有语言感觉,就没有写作的图式,写作教学就缺少最起码的基础。3.段落
段落是文章中的关键部件,它上接篇章,下联词句,对阅读理解起着重要作用。能够理解一个段落,就大致可以理解一篇文章;同样,能够写好一个段落,也就很容易写好一篇文章。段落既是语句整合的产物,又是篇章的基本要素,它是写作教学的关键所在。
段落因为篇幅短小而又具体而微.既可训练语言,又可训练思维,特别适宜读写训练。事实上,当年张志公先生就曾经极力赞许介绍过北京四中姚德垚先生的“段落教学法”。我们在实践中也真切地体会到:以段落为写作教学的抓手,确实是一条写作指导的捷径:段落指导法简单易学,便于操作,效果良好。因此,段落写作理应成为写作教学内容。4.思维
思维是作文的灵魂。作文实质上就是运用文字来表情达意,进行交流。要交流,首先得有内在的思想,必须想得清楚,合理有序;然后才谈得上如何具备相应的表达形式。因此,我以为,如果不重视培育思维而一味强调表达手法那就是舍本求末。
目前为数不少的充斥华丽辞藻而缺乏思想感情的学生作文.其实多半是只重表达而忽略思维这一作文教学指导思想的结果。因此,作文教学必须致力于培育学生的内在思想.使学生能够想得清楚,想得有条理。
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一项重大工程。需要写作研究者和语文教师深人研究实践,这里无法详论。但我们必须认识到:每个学生都能够思考。而如何使得学生高效思考、善于思考并且乐于思考却需要教师的培养与指导。笔者有一些作文思维训练策略,运用多年,亦颇有效,现简述如下供同仁参考:
首先,设法“让思维充满乐趣”——从生活中选取鲜活有趣的事例来激发学生思考;其次,通过一些制度性的要求(如要求写“日思录”),强制学生每天思考直至养成习惯;第三,通过教授一些思维方法知识为学生的思考搭建平台来帮助学生思考。(详见拙文《抓住作文教学的根本》,载本刊2006年第8期)经过一年有效的训练,可以养成学生基本的思维能力与思维习惯。5.布局谋篇遣词造句等内容
此类知识多有方家详论。兹不赘述。
二、作文教学序列研究
任何活动要保证效率,就必须形成一个基本的操作程序,作文教学亦不例外。“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之说.只能让大多数一线教师无所适从。我们固然不必拘泥于序列,但总结若干流程与序列对于教学实践确实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作文教学的序列研究应该着眼于两个层面:整体序列与微观流程。
整体层面上,一位语文教师或一个教研组,应该根据作文能力形成的规律以及本校学生实际作文水平。制定一个基本的作文教学规划。以高中教学为例.至少应该对三年的作文教学有一个通盘考虑:高
一、高
二、高三分别教什么,如何教? 微观上.每一次作文指导应该有行之有效的教学流程.“命题一指导一写作一批改一讲评”这一传统的流程尽管不尽完善,但实际教学中真正能够将这些环节落到实处者也为数不多。因此,有必要认真研究充实内容,使“命题、指导、批改、讲评”等教师辅导系统更有操作性,更加切实有效。
基于这一认识.我与我的同事拟定了一个“校本作文教学指导纲要”用以规范指导全校语文教师的作文教学.具有较好的效果。
高一阶段
任务:大作文每学期4篇,小作文与随笔结合:能在60分钟内完成800字的较复杂的记叙文或简单的说理文。
要求:卷面整洁,语言清通,结构完整,层次分明,主旨明确。
操作:开设书写教学课,全员达标;重点进行思维训练.以撰写“日思录”和开展“课前3分钟口头作文”为平台;重点指导学生学习段落写作;作文教学以少量、多做、选批、全面浏览、重点讲评为原则,采取教师选批或部分面批、学生自改互批等方式。
高二阶段
任务:大作文每学期6篇,小作文与读书心得结合:60分钟内能写800字以上、高考标准中等水平以上的作文。
要求:观点鲜明、内容充实、语言流畅、结构合理。
操作:重点进行篇章写作指导,每次作文重点讲评一篇例文;口头作文要求达到审题正确、思路清晰、表达流利;阅读推荐书籍,撰写读书笔记。
高三阶段
任务:高考作文训练每学期8篇(含月考),片段或专项作文训练10次;60分钟内写800字以上、高考标准中等水平以上的作文。
要求:审题准确、构思灵活、内容充实、语言有味。
操作:分阶段按专题(审题、结构、语言、材料等方面)进行指导;每周开展“作文短平快”活动(快速构思、拟写列提纲)。作文讲评:选取优秀作文,师生讨论其长处并汇编《优秀作文选》;解剖作文中的病例.确保消灭不合格作文;加强面批.注重个别指导。
三、结论
加涅说过:“教学是一组经过精心设计的用以支撑学生内部学习的外部行为。”作文教学自然如此。教师所有的努力对于学生而言都是外部行为(当然,这些行为应该经过精心设计与组织).这些行为最后是否有效都要看是否促进了学生的内部学习,是否促进了学生作文能力的发展与作文水平的提升。
当然.作文教学内容与序列也都是变动不居的,应随学生、教师的不同而有所调整,绝对不能凝固僵化。
对作文教学内容与教学序列的研究体现了我们对作文教学效率的追求,本文介绍的教学内容与序列也许不少地方有待讨论,但是,这种诉求与努力是作文教学研究的正确方向。我们期待有更多的同仁加入到这一研究行列中来。
第四篇:从无序到有序,讲稿
无序到有序
今年9月份,我们校更名为省教科院附小,对于我们学校的发展来看是一个很好机会。
今天在这里,既然是交流活动,我就直说我的感受,希望领导和大家不要介意某些用词和观点,我没有任何的针对性。
刚开始知道更名,非常的兴奋,感觉到我们学校有了扬眉吐气的机会了。我在工会主席好几年了,在区里的各种活动中,明显有种非贵族感觉。举办各种文体活动,他们是主要参赛对象,规则他们商定,我们没什么说话权;进行工作介绍,他们学校请到什么知名的专家讲座、培训,提高出了什么先进的工作理念,等等,搞的我们一些学校根本没办法张口,好象他们的工作叫工作,我们的都是小打小闹,上不了台面。我很不服,而且是非常的不服。所以我们工作文体活动中,我每次都十分认真对待,我们在各项比赛中,都争取拿好成绩,让他们不得不服。但是有些地方,我们确实和人家有差距,人家请的来的,我们请不到,人家请的起,我们请不起,人家的宣传渠道我们没有,人家有的关系网,我们没有。但是我知道,随着我们校名的更换,随着教科院的介入,这一切应该会发生变化。
期盼的同时,也有担心。这种担心来源于同区其他学校类似的经历。我担心,一者,只换其名,没有其实;二者,只重宣传,不重行动;三者,只重理论,忽视实践。但是,这半年来的情况却是:教科院的领导能注重基本教学,花时间听遍全校所有老师的课,以了解基本的教学情况;不仅聘请重要级的教育专家来讲现代教育理念,如顾明远教授,还请了很具实践操作性的童玉婷老师来介绍小课题的研究方法;不仅集会上讲科学研究,还能在论文和课题上给予细致的指导。我的担心在慢慢的减少,信心却越来越多。
下面我讲一点我在校本培训上的收获吧。
魔方科学是这个学期一开始,就重点关注的改革内容之一。开始时,听着专家们在讲要颠覆传统教学模式等言论,吓的我一声不响。不仅是响声的“响”,也包括想法的“想”。不敢想,也不敢做,当然也不知道怎么做。马上去查阅资料,但也找不到,一片迷茫。后来,我们成立科学工作坊,确定了专门的指导老师,还聘请了杭州市教研员徐春健做为我们的指导教师。在那个讨论会上,教科院两位专家、徐教师以及我们几个科学老师一起研究魔方科学的发展方向,并制定的阶段的工作目标,让我们的研究具有了很强可操作性。我们有了探究的方向,有了具体的目标,我们就可以把教学研究搞起来。
还记的教研会上《镜子里的世界》一课,这么一堂课,让我印象颇深,也受益良多。这堂课在开始的设计中,我和组内两位科学老师,就有不同的意见,后来我们请了教研员,帮我们指导,又请了教科院的两位徐老师、沈老师来我们指导,发现大家的观点都不同,而且各有其理。那么,这堂课倒底怎么上?哪种方式更符合魔方科学的主旨呢?在磨课的半个月里,我头脑中始终在思考在纠结?甚至在睡梦中,都会出现教学情景。直到教研会那天的点评中,朱永祥院长评这课时讲到了“从无序中找到有序”这句话,让我一下有种猛醒的感觉,黑暗中的我似乎看到了一丝光亮。我反复的不断的琢磨这句话,因为我知道这句话一定有我想要的答案。后来我去查资料,什么是有序什么是无序,得到这样的认识:
特定时空中运动着的物质就其运动的结构形态而言,表现为特定的“序”,就客观运动着的物质而言,“有序”是绝对的。但“序”在人们的认识中,则表现为“有序”与“无序”。人们认识中的“有序“,是指对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特定时空环境下,运动着的物质总体一致性的表现有了一定认识的结果;而”无序“是对指事物发展过程中,运动着的物质尚未认识清楚所得出的认识结果。在事物的发展中,对运动着的物质的认识达到新阶段时,原有的“无序”又以新的“有序”的认识结果反映在人们的认识中,这时表现为新的“有序”;同时仍然存在着新的“无序”。对“序”的认识越深刻,工作也就越主动。
到了这里,我可能仍然没有找到具体的答案,也许本身就没有固定的答案。但是,这却增加了我的认识,我们的教学,不就是引导学生学会从无序找到有序,然后产生更多的无序,再去寻找有序的过程吗?学生在从无序中找有序,我们教师,我们的教学不也是如此吗?
这不仅让我对教学有了新的认识,也让我对教育科研有了新的认识。特级教师高万祥在他的著作中这样写道,“一个普通教师和优秀教师的最大区别,就是有没有科研追求和科研能力”。我用这句话,鼓励我自己,也把它献给大家。
第五篇:读《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有感
读《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有感姓名:
学号: 班级:
学院:
【摘要】中国近代史对我们而言不仅是一段屈辱的历史,更是一段抗争的历史。从太平天国到五四运动,由旧民族主义过渡到新民主主义阶段。虽然中国的命运仍没有改变,但不管是落后的农民阶级腐朽的统治阶级,“先进”的资产阶级还是更为突出优秀的无产阶级都在历史上留下了不朽的痕迹,正因为他们的不懈努力,才有了后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时刻。中国的前途与命运不是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而是掌握在绝大多数人的手里。所谓“人心齐,泰山移,”理所当然,“我们的祖国并不是人间乐园,但是每一个中国人都有责任把她建设成人间乐园。”让我们向历史学习,学习他们无畏一切为国奉献的精神吧!的确如此,国民心态对于一个国家的强弱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只有中国人民用自己的努力,用自己的力量才能够更好地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并且在经济全球化和世界政治格局发生重大变化的时期,中国要想成为世界强国,就要面对自己所处的国际地位、国际形象有一个准确的把握,在民众中构成一个正常、自信、仁和、积极进取的大国心态。
近代中国的历史是被侵略、被掠夺、被压迫的历史,而其根本内容是帝国主义列强武装侵略中国,在经济上掠夺中国,在政治上支配中国。中国处于被侮辱、被损害、被宰割的地位。帝国主义列强曾使中国局部地区殖民地化,并且使中国丧失了作为独立国家的完整主权,成为一个半殖民地的国家。但近代中国毕竟没有完全沦为殖民地,其原因是在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这种反抗斗争的发展,终于使中国摆脱了半殖民地、殖民地的命运,取得了民族的独立,恢复了全部国家主权。所以,近代中国的历史又是一部反抗外国资本主义,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压迫的历史。
理所当然,中国的独立落在了每一个中国人民的身上。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资产阶级、无产阶级都在不同程度上改变着中国的命运。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人民身上所肩负的责任。
其一,我们必须明白,清晰的认识到发生在1851—1864年的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
从道光三十年十二月(1851年1月)开始的太平天国农民大革命运动,截止同治三年(1864年)天京沦陷,共十四年,它的余波又继续了四年。这次大革命是中国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的近代的第一个革命高潮。
伟大的太平天国农民革命运动虽然失败了,但是它极大地惊动了封建社会的旧秩序,促进了封建社会的崩溃。它向外国资本主义侵略者显示了中国广大劳动人民中蕴藏着不可估计的强大的革命力量,起了阻止中国殖民地化的作用。在太平天国大革命和两次鸦片战争中充分暴露了中国封建统治阶级的极端腐朽性,也充分暴露了西方资本主义侵略势力的极端反动性。从西方国家来的资产阶级侵略者,在世界的东方充当了绞杀人民进步事业的主要角色,他们和腐朽的封建统治者开始结成了反革命的同盟。在洒着千千万万农民哥革命的勇敢战士的鲜血的大地上国内外反动势力联合起来建立起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统治秩序,但是一切反动势力都不能阻止由太平天国大革命所启导出来的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一代代继承下去。(《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简本)》1982年出版 页73)
其二,为了中国摆脱帝国主义的侵略,我们也不能忽略第二次革命高潮(甲午中日战争期间),的1898年的戊戌变法和1900年的义和团运动。
经过甲午战争,这种资产阶级性质的变法迅速发展成为一个相当有声势的政治运动。这就是梁康所领导的维新运动。维新派用各种方式制造舆论,组织社会团体,初步形成政党式的组织。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维新派的宣传、组织活动,的确起了重大的作用。虽然是混合着封建思想的不纯粹的资产阶级改良主义,但比起传统的封建思想来,毕竟是新鲜的和锐气的。它冲破封建社会腐败沉闷的空气,激起人们关心国家命运的热情,启发了人们探索救亡之道的积极性,一时社会大变。他们把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卷入政治运动之中,使他们在思想上资产阶级化,他们又通过学会、学校、报刊而使资产阶级政治化。他们在宣传组织活动所起的影响,超越了他们自己的意愿,为后来资产阶级革命作了准备。(《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简本)》1982年出版 页313)
在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一个称为义和团的自发的农民运动像火山爆发一样,以山东为中心涌现出来。这个火山的爆发,按时间说,几乎紧跟着戊戌维新运动的失败以后,它构成中国近代史前期第二次革命高潮的重要组成部分。
义和团的勃起正是在甲午战争后中国面临帝国主义瓜分危机的时候,又是在最靠近封建统治势力的中枢神经的地区。
光绪帝二十七年(1907年)四月,川东一带出现了义和团的揭帖,提出“灭清、剿洋、兴汉”的口号,号召人民起义。次年,从资阳县开始,川东各地,以至川北、川南的一些地方爆发了,焚毁教堂的群众斗争。同时,在直隶省南部的广宗、巨鹿也发生了以景廷宾为领袖的武装起义,这次起义扩展到山东、河南两省边境的一些省份在这些地方潜伏下来的义和团群众参加了这次起义。川东和直隶省南部的两次斗争虽然可以说是义和团运动的余波,然而它们又是把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同反对已经完全成为帝国主义工具的清朝统治者的斗争相结合起来的先声。
其三,发生在第三次革命高潮的辛亥革命失败了。虽然没能产生预期的独立和民主,但是这场阵痛并不是白白度过的。把延续两千年的帝制推翻,在中国的国土上树起了民主共和国的旗帜,这并不是一件小事情。从次以后,任何反民主的潮流,要在中国恢复帝制和建立独裁统治的人和集团,都不能不遭到人民的反对而归于失败。
辛亥革命,如同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所指出的是,“在比较更完全的意义上开始了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为了建立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而斗争”的革命。太平天国,戊戌变法和义和团运动,都含有反对外国侵略者,反对封建势力的意义,但是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领导的辛亥革命确是在比较完全的意义上开始了这个革命。
辛亥革命的失败预示着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将要进入新的阶段,在更高的水平上继续展开。
其次,发生在1919年的五四运动,使得爱国运动在广度和深度上的迅速发展,特别是工人、群众以罢工的形式参加斗争,不但是北京政府,而且是帝国主义感到十分震惊。
通过五四群众运动,中国思想界经历了一场巨大的激荡。坚持资产阶级个人主义观点的人们在运动的高潮中渐渐地退出了斗争,在斗争中最坚决的,能够起领导作用的是开始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人们。在五四运动以前,新文化运动所举起的旗帜是资产阶级的民主主义和个人主义。经过五四运动,介绍、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成为不可抗拒的潮流。新文化运动发展为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新青年》杂志渐渐转变为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阵地就是这种发展的一个标志。
在五四运动中学生群众起了先锋作用。占中国人口中最大数的农民没有卷入这个运动。这个运动的突出意义是工人阶级显示了它的力量。先进的知识分子,那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即从俄国无产阶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得到的启发,又从五四运动的经验中认识到中国无产阶级的历史地位。五四运动宣告了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和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的革命的开始。
从中我们可以认识到:近代中国革命的胜利归功于各个阶级的努力(当然也不排除经济原因的影响),正是一次次的革命的发展,才使今天我们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经过长期的艰苦奋斗,终于完成了历史任务,使中国摆脱了帝国主义的枷锁,从而为中国的近代化、现代化开辟了宽广的道路。
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青年人,我们要铭记:每一个中国人都有责任把她建设成人间乐园。
参考文献:《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简本)》
胡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