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资源整合后劳动力就业状况情况[共5篇]

时间:2019-05-14 04:31:5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企业资源整合后劳动力就业状况情况》,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企业资源整合后劳动力就业状况情况》。

第一篇:企业资源整合后劳动力就业状况情况

晋盂煤业有限公司

关于煤矿企业资源整合后劳动力

就业状况情况

晋盂公司在煤炭资源整合后,下属煤矿企业有11个,其中东

坪煤业、石店煤业现已复产;跃进煤业、路家村煤业、万和兴煤业、兴发煤业现已复工;众城煤业、辰通煤业、清城煤业、南湾煤业现未复工。坤宁煤业属新建煤矿,未开始基建。

就复工复产而言,整合后比整合前招用劳动力有所增加,整

合前劳动用工数为6892人,整合后劳动用工人数为7221人,新招用329人。今年以来新招94人,其中新招农村劳动力29人,新招高校毕业生28人,新招其他及城镇失业人员为37人。

未复工复产的煤矿整合前均属乡镇和个体煤矿,所用人员为

临时用工,2010年底合同到期后,自行解散回原籍。

现在,东坪煤业、石店煤业、跃进煤业职工子女中未实现就

业的劳动力有1090人。

晋盂煤业有限公司

2011年6月9日

第二篇:关于农村劳动力就业状况调查报告

关于农村劳动力就业状况调查报告

温家宝总理在2011年12月27日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培养一代新型农民,鼓励有文化和农业技能的青壮年农民留在农村,事关农业长远发展,要作为一项基础性重大工程来抓。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第一产业对吸纳农村劳动力和促进农民增收的空间已十分有限,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涌现,如果这些农村的剩余劳动力不能获得很好的安置,将会影响新型农村的健康发展,农民的稳定增收和农业的不断进步,进而影响到社会的和谐稳定。为了更好地了解农村劳动力的状况及分析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等方面的存在的问题并初步提出一些建议,我们调查小组分别对韩家结庄、黄家庄村进行实地采访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提出一些建设性意见。

一、农村就业劳动力的现状

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农村劳动力的在思想上有了根本上的转变,综合素质也有了很大的提升,“一个人外出打工,全家人脱贫致富”的顺口溜在农村广为流传,鼓励了越来越多的新型农民走出农村,走向城市。综合分析我们小组的调查结果,可以看出目前农村劳动力出现以下现状及特点。

1、从年龄、性别结构上看,16-18岁的占农村就业劳动力总量的2%;19-50岁的占76%,50岁以上的占22%。由此可见农村劳动力以19-50岁的青壮年为主,占总量的绝大部分,其它岁数段的劳动力所占的比例相对较少。劳动力性别方面,男性劳动力约占60%,女性约占40%,总体上呈现南多女的现象。

2、从受教育程度看,根据调查结果分析得知农村就业劳动力中,小学学历及以下的约占30%;初中学历约占57%,;高中(中专)学历约占11%;大专及以上学历约占2%。从这些调查数据可以看出,韩家结庄和黄家庄村的劳动力学历以小学初中学历为主,约占总人数的87%。

3、从劳动力就业方向看,两个村根据2011年统计数据,30%左右的村民从事农业,70%左右的村民从事非农业。在从事非农业的70%村民中,从事建筑业的比例最高,占40%;从事的制造业的约占20%;从事批发、零售、餐饮服务等职业的约占30%,其它的约占10%,由此可见农村劳动力就业正在向非农业方向转变,在非农业中就业的种类正在向多元化发展。

4、从就业的地域上看,适龄劳动力主要在本村周边的市县就业,约占村民总数的60%,而外出到本市之外就业的村民约占总数的40%,在外出到外市就业的村民主要以发达地区比如说上海、广东等东部经济发达的省份为主,流向趋于固定性。

二、农村劳动力就业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劳动力的流动趋势主要由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转移,但在劳动就业转移的过程中仍存在着一些问题。

1、劳动力的在就业上存在盲目性。农村剩余劳动力到外地就业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开始不断向外转移,但是由于基层就业信息网络尚未健全,使农村富余劳动力在就业时缺乏足够的信息渠道和就业指导,导致盲目性很大。据初步调查统计,在农民外出务工过程中,经中介组织推荐的仅占20%。这些劳动力在就业上的无序化带来很多负面作用,它会给各级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进行劳动力宏观调控、开展有组织劳务输出和城乡统筹就业等工作增加了难度,降低了劳动力资源利用率。同时增加了流动成本,一些急于实现流动就业的青年,不从自身条件或家庭条件出发,也不办理相关证件,仅凭个人意愿或偏信虚假劳动信息而盲目外出求职,最后往往造成自身找到的工作不理想,甚至上当受骗,损害了自身的利益,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极大浪费。

2、农村劳动力综合素质普遍较低,制约了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领域。农村劳动力由于城乡教育资源的不均衡,综合素质整体偏低,主要表现在文化素质低、劳动技能低。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农村劳动力受教育水平普遍集中在小学、初中,特别是40岁以上的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程度和技能水平问题,表现的尤为突出。由于综合素质偏低,导致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规模和速度变慢,同时制约了劳动力转移的领域。从目前的情况可以看出,务工农民绝大多数从事的是劳动强度大、技术含量低、工资收入少的工种。而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受教育程度低,综合素质不高的农村劳动力,就业选择就会受限,使得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空间狭小,只能选择从事一些简单的体力劳动,造成一些岗位就业竞争激烈、工资水平低下、文化程度低、缺少劳动技能、市场适应能力弱、就业竞争力差的现象。

3、农村劳动力就业稳定性差。根据调查,一半左右的的农村劳动力已更换过企业,在同一企业连续工作1年以上的只占40%左右。稳定性差、流动性大是困扰用工单位的一大难题。由于城乡二元体制的限制,几乎所有地方在户籍、医疗、公共就业服务、住房、子女上学以及养老等方面存在地区歧视,农村劳动力无法得到与城镇居民平等的权利和待遇,同工不同酬、同工不同权的现象也时有发生,农民工缺乏长期安心城镇就业的信心,就业稳定性差造。还有由于农村土地有偿流转机制不活,缺乏具体的操作规范,加上当前农村社会保障体制不健全,土地已成了农村劳动力的失业保障和养老保险,使得农民工不愿意彻底放弃土地,以致成为城乡流动就业的兼职农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用人单位的正常生产,不利于就业的稳定性。

4、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不利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调查显示农民参加各种保险的比例不高。除了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比例较高,其他的社会保险不仅农民工自己参保的少,企业更是很少为员工购买,农村劳动力参加工伤保险、失业保险和生育保险的比例更低。绝大部分农民游离于现代社会保障制度之外,如此一来土地就承担了农民生存、发展、就业及养老等重任,具有了社会保障功能。农村劳动力一旦离开土地外出谋生,遇到失业,基本生活就难以保障,其它诸如养老、医疗、子女上学和住房等现实问题更会变得难以解决,所以村民不敢贸然割断与土地的联系,在没有一个长期稳定的好工作时,农民一般不会轻易放弃自己的承包土地,造成“离乡不离土,进厂不进城”,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村劳动力的大规模外出就业。

三、对策和建议

农村劳动力由于综合素质方面以及一些客观因素的限制,在外出就业等方面存在着劣势,我们小组在总结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以下对策和建议。

1、建设农村劳动力就业信息共享平台。各级政府要注意投入足够的人力、物力、财力建设信息共享平台,在基层政府所在地的建立劳动力市场,实现城乡就业信息资源共享,使农村劳动力在求职登记、职业指导、职业介绍等方面接受统一的就业服务,财政部门要安排必要的经费,使农村劳动力在转移就业的全过程享受免费服务,人口较多的行政村也要成立劳动保障室,配备劳动保障协管员,明确职责,并接受乡镇劳动保障站的业务指导,使就业信息能够在用工者与求职者之间形成对接。

2、多组织培训,不断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要想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综合素质,最主要的是要提高他们在思想上的重视程度,引导他们积极参加职业学校的教育,以此提高他们的技能,提高在未来职场上的求职技能。同时,各级政府和劳动培训机构要加大农村劳动力的培训力度,在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的教育和培训体系,按照市场需求,扩大社会办学的范围,积极发展职业教育、电视教育、函授教育等多样化的继续教育项目,通过多种形式的教育和培训,鼓励和帮助农民学习掌握新技能,不断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综合素质。

3、提高外出务工村民的维权意识。要与司法等部门联合加强劳动法、社会保险等相关法律法规、政策的宣传,以提高广大劳务人员的自我防范能力。同时要采用多种方式和途径,在流动人员相对集中的地区或城市建立相应的管理、服务组织或机构,为农村劳动力提供相关法律政策咨询、劳务信息、就业指导等一系列的就业跟踪服务,帮助他们解决工作和生活上所遇到的一些实际困难,如劳资纠纷、劳动争议、突发事件处理等,以此提高他们维权意识,保护自身的利益。

4、完善社会保障机制。要继续巩固社会养老保险全覆盖成果,加大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力度,使他们的切身利益能够得到维护。同时要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建立起适合所有城乡劳动者在不同用人单位之间自由流动的社会保障机制。进一步完善被征地农转非人员养老保障制度,维护村民的合法权益。对于土地方面,由于土地是农民赖以生存的依靠,各级政府要把被征地农转非人员纳入就业扶持政策实施范围,并对农村劳动力自主创业给税费减免等优惠措施,要求征地企业按一定比例安置被征地农村劳动力,已解决农村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向非农产业转移,是增加农民收入、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保持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措施,虽然现在劳动力就业还存在一些问题,但是只要积极采取措施,不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就能很好的解决他们的就业问题,促进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第三篇:县农村劳动力资源状况调查报告

XX县农村劳动力资源调查报告

XX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办公室

根据省、市阳光工程办公室要求,为全面摸清我县农村劳动力资源总数、年龄和文化结构、产业分布、就业地域和求职意向等基本情况,便于阳光工程有针对性开展农民培训与转移就业,促进农民增收,我们会同有关部门,开展了全县农村劳动力资源调查,现将调

查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XX县地处湘中,是典型农业大县,是国家商品粮基地县和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辖区面积171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64.4万亩,林地120万亩;人口90万,其中农业人口790,农村劳动力52.2万人,且每年新增1万余名农村劳动力。

二、农村劳动力资源现状

XX县农村劳动力为52.2万人。其性别构成为男30.8万人,女21.4万人,分别占劳动力的59,41;文化结构为初中以下5.7万人,初中29.8万人,高中以上16.7万人,分别占总劳动力数的11,57,32;年龄结构为18岁—25岁15.7万人,25—35岁13.1万人,35—45岁13.1万人,45—55岁12.5万人,分别占总劳动力数的30,25,21,24。全县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为15.1万人,占农村总劳动力的28.9,劳均年收入2900多元。

外出务工农村劳动力为27.9万人,其中长期外出务工(6个月以上)为11.3万人,短期外出务工(6个月以内)为3.2万人;在外出人员中,受过职业技能培训者13.2万人,占47.2,人均年收入12000-40000元。

外出务工人员就业地点分布为广州、深圳、珠海、东莞、惠州、中山、江苏、北京、上海、浙江、厦门、昆明、西安、拉萨;中越、中缅、中苏边境城市和劳动力资源少或劳动力素质极低沙特阿伯、阿联酉、埃塞俄比亚等国。

根据统计分析,我县外出农民工有以下特点:

(一)外出农民工素质较低。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外出农民工文化水平较低,高中以上的万16.7人,占32;初中文化的29.8万人,占57;小学以下的5.7万人,占11。二是有一技之长的农民工少,只有2.9万人,仅占外出农民工的10.4。

(二)从业单一。在建筑业和加工业从事体力劳动是我县外出农民工的主要职业,共有19万人,占总外出农民工的68.4。

(三)外出务工长期的多,短期的少。全县长期外出务工20.5万人,占74.8;短期外出务工7.4万人,占25.2。

(四)从业地点相对集中。我县外出农民工相对集中在广东省,共有17.1万人,占总外出农民工的61.2,其余的10.8万人,占总外出农民工的38.8,散布在本省、浙江、福建及其他省区。

三、存在问题

(一)农村劳动力素质不高,缺乏劳动技能,影响向非农产业和城镇的转移,难以在城镇实现稳定就业。我县外出务工的27.9万人中,有相当数量的人没有稳定的职业和居所。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只占20.4。

(二)外出农民工以从事体力劳动为主。在建筑业、加工业等职业中从事体力劳动是我县外出农民工的主要职业,共有19.8万人,占总外出农民工的71.1,人均月收入900——1000元。

(三)对农民工有序就业管理服务工作滞后。一是对农民工就业前的职业技能培训,各级财政没有资金投入,造成农民工岗前培训工作难以开展,就业难度大。二是农民工就业盲目无序,缺乏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有信息的合理流动、有序就业。三是对外出农民工,特别是举家外出的农民工承包土地的使用缺乏有效管理,导致土地撂荒和土地纠纷。

四、对策及思路

一、依托阳光工程,不断挖掘地方特色。

阳光工程在我县的开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也逐步成为农民转移就业的平台。从近二年的培训转移就业农民学员来看,所开展的专业培训有:汽车驾驶、建筑、电工、焊工、计算机应用、餐饮等。XX是全省的农机大县,也是全国有名的“小农机之乡”,农机生产企业达到三百多家,每年所需的从业人员要三万多名,我们可以全力打造“农机加工”树本地特色品牌,扩大本地就业。家政服务行业社会需求层次很多,我县涉及这方面的人数偏少,还有着广泛的发展空间,但在低层次上我县劳动力没有竞争优势,那么我们就可以考虑在高层次的需求领域同别人开展竞争,打造XX品牌。还可以利用已输送至国外从事建筑业的有利条件,重点培育和打造“建筑湘军”,树境外劳务输出品牌。

二、强化技能培训,定向打造劳务品牌。

整合农民工培训资源,劳动保障、科技、教育、建设、财政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能,全力配合农业部门,切实做阳光工程各项工作。各阳光工程培训基地在阳光办的领导下,可以用灵活多样的形式,在不同层次上开展

第四篇:县农村劳动力资源状况调查报告及其分析

仪陇县农村劳动力资源及外出务工状况

调 查 报 告

为全面摸清我县农村劳动力资源总数、年龄和文化结构、产业分布、就业地域和求职意向等基本情况,便于有针对性开展农民培训与转移就业,促进农民增收,县总工会会同有关部门,开展了全县农村劳动力资源和外出务工情况调查,现将调查汇报如下:

一、农村劳动力资源现状

仪陇县地处川北低山与川中丘陵过渡地带,是典型的农业大县。全县幅员1767平方公里,辖58个乡镇、875个行政村,其中耕地63万亩,林地135万亩;人口110万,其中农业人口96万人。

仪陇县农村劳动力为57万人。其性别构成为男28.7万人,女28.3万人,分别占劳动力的50.4%、49.6%;全县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为27万人,占农村总劳动力的47.4%,劳均年收入4000元左右。

外出务工农村劳动力为30万人,其性别构成为男20.25万人,女9.75万人,分别占劳动力的67.5%、32.5%;年龄结构为16-20岁1.68万人,21-30岁7.95万人,31-40岁12.75万人,41-50岁6万人,50岁以上1.62万人,分别占

5.6%、26.5%、42.5%、20%、5.4%;文化程度为初识字1.05万人,小学4.55万人,初中9.1万人,高中6.3万人,中

1专6.9万人,大专及以上2.1万人,分别占3.5%、15.2%、30.3%、21%、23%、7%;技能拥有情况为无技能8.7万人,初级16万人,中级4.6万人,高级0.54万人,技师0.16万人,分别占29%、53.4%、15.3%、1.8%、0.5%;人均年收入为 12000-40000元。

外出务工人员就业地点分布为省内3.3万人,广东9.3万人,北京4.14万人,江苏2.55万人,上海2.04万人,其他省市8.4万人,国外0.27万人,分别占11%、31%、13.8%、8.5%、6.8%、28%、0.9%;

根据统计分析,我县外出务工人员有以下特点:一是自发外出,无序流动。有关资料显示,除境外劳务输出通过劳动部门外,我县90%以上的农村劳动力转移主要依靠亲朋好友或自发外出。由于不规范的劳务输出,这部分民工的劳动权益往往很难得到保障,极易造成用人单位拖欠民工工资、发生劳动争议等侵权行为。二是文化层次低。我县农村外出务工人员中,30.3%为初中文化,21%具有高中文化,小学文化或文盲人员高达18.7%,大专文化以上仅占7%。文化偏低,使他们难以进入较高层次的产业,往往在低层次的产业中竞争,工资收入低,生活工作条件差,劳动福利待遇得不到较好保障,处于劣势求生状况。三是开发难度大。我县二、三产业发展滞后,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制约了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而外出务工,又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常年性转移人数尚需巩固,进一步增加外出人数,又因为有的地

方经济基础差、交通不便、信息不灵,大量富余劳动力难以转移。

二、工会组织服务农民工的具体做法

1.积极引导入会,不断增强农民工的归属感。我县针对外出务工人员多的实际,于2006年依托县劳务办成立了外出务工人员工会联合会,为了最大限度把外出务工人员组织到工会中来,我们紧紧抓住节假日和春节大量务工人员返乡的时机,通过召开座谈会、联谊会,在电视、广播媒体开办专题节目等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大力宣传建立工会组织的重要意义和工会组织的重要作用,宣传工会会员的权利和义务等,如今我县已有5万余名外出务工人员加入工会组织。同时,为更好地为农民工服好务,我们加强了工会干部队伍的教育培训,提升工作能力和水平,积极发挥北京、新疆、广州、上海、江苏、浙江等劳务办事处作用,在我县农民工相对较多、较集中的地方建立工会小组等形式的基层工会组织20余个。

2.积极开展培训,不断提高农民工技能水平。县外出务工人员工会联合会设有培训部、培训中心等部门,把努力提高农民工会员自身素质和水平作为了一项重要工作,有针对性地为他们开展了培训服务。一是加大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力度。把广大会员急需的实用技术、良种良法教给他们,把农业科技知识信息送到千家万户。二是加大技能培训力度。每年从工会会费中提取20%,作为培训基金,为需要技能培

训的广大会员提供免费培训,并能达到全部就业,提高他们专业技能。三是进行引导性培训。强化法律法规、职业意识、择业意识等方面的引导培训,提高外出务工人员的竞争意识,增强适应劳动力市场的竞争能力。努力实现由体力型向智力型、技术型转变,由沿海向境外转变,由建筑业向高新技术行业转变,转变劳务收入增长方式。

3.完善会员信息,不断加强农民工会籍管理。我们在农民工入会时就规范了程序,所有入会会员都建卡立档,统一进行造册登记和编号,由县总工会核发《会员证》;同时,将所有会员信息录入电脑,建立会员信息库,并及时更新信息,切实做到了“四统一”(即会员登记卡、会员编号、会员证书、信息库相统一)。对会员实行流动管理、会籍管理灵活,实行劳动关系在哪里,会员组织关系就到哪里,凭《会员证》确认会员关系,外出务工会员在外出时由我们出具介绍信,将工会组织关系介绍到用人单位工会,管理上以当地工会组织管理为主,县外出务工人员工会联合会及设在当地的工会小组管理相结合的方式。

4.切实维护权益,不断增强工会组织凝聚力。我们始终把代表和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作为一项基本职责。一方面加强了《劳动法》、《工会法》、《劳动合同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的宣传学习,使他们明确自己的权利和义务,有效提高他们运用法律武器维护和保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另一方面加强与输入地工会组织的接续和协调、合作。

一是促进劳动合同签订、集体合同以及社会保险等的落实。二是切实解决好有关劳资纠纷、工伤事故等的处理。五年来,通过工会组织与相关部门协调解决46件,为外出务工人员挽回经济损失达2300万元,使他们的合法权益得到了维护。

三、进一步做好农民工工作的对策建议

1、强化技能培训,定向打造劳务品牌。由于手段和资源的限制,工会无论在技能培训还是在劳务输出等诸多方面都难以发挥更大的作用,所以必须整合农民工培训资源,劳动保障、科技、教育、建设、财政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能,全力配合做好阳光工程各项工作。要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在不同层次上开展对农民的培训。初级培训主要面向企业扩大生产规模或新办企业所需增加的劳动力;中级培训可以对熟练工在原有技能上的新突破,以满足企业技改或熟练工自身发展的需要;高级培训则主要面向省内、国内、外劳动力市场,让我县农民走出去后有较强的竞争力。

2、强化市场导向,引导形成劳务品牌。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工作中,坚持“政府推动、部门监管、学校主办、农民受益”的原则,强化市场导向、典型带动,发展劳务品牌。逐渐推动劳务输出向组织化、精品化、规模化发展。积极寻求区域劳务协作,不断形成和壮大泛珠三角、华东、华南三大劳务协作区,在沿海大中型企业广泛建立劳务输送基地,培养劳务开发经济人队伍,努力使之成为劳务输出的信息窗口、服务窗口和维权窗口,强化输出地、输入地的对接。

3、搞好公共服务,发展壮大劳务品牌。利用阳光工程项目,以农业部门为主体,政府出资,有关部门大力配合,建立一个面向全县的农村劳动力市场,实行培训、就业、维权三位一体的工作机制。为农民工免费提供政策咨询、就业信息、就业指导等方面的服务。统一开发建立农村劳力资源数据库,实现互通、资源共享,并将劳动力信息网络延伸到乡镇,形成覆盖城乡的培训就业信息服务网络。促进我县农村劳动力资源规范、有序、合理、高效配置。

4.加强农民工法律知识的吸收,使其学会用法律的手段来保护自己

第五篇:城乡劳动力就业状况调研报告1

***城乡劳动力就业状况调研报告

为及时掌握***区的城乡劳动力具体情况及未就业人员数量,全面提升我区的就业服务工作水平,实现城乡劳动力就业。日前,我们对城乡劳动力就业情况进行了全面的调研工作,比较全面地掌握了全区劳动力资源就业情况,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城乡劳动力就业的基本情况

***局依托辖区*个乡镇,*个办事处,依据“镇不漏村、村不漏户、户不漏人”的原则,对城乡劳动力就业状况进行了统计。根据统计情况,我区城乡劳动力户数为****户,人数为*****人,其中男性为****人,女性为******人,第一产业*****人,第二产业*****人,第三产业*****人。未就业人数*****人,其中男性****人,女性****人,未就业人数中有就业意愿的****人,其中男性****人,女性***人,有参加培训意愿为****人。培训专业主要是财会、电气焊、服装、护理、计算机、家政、驾驶、美容美发等。从统计的情况来看,城乡就业形势有所缓和,形势比较乐观,但未就业人数总量依然偏大,压力不容忽视。

二、城乡劳动力就业的突出问题

一是从劳动力资源现状分析,求职总量偏高,素质普遍偏低,技工严重短缺。从劳动力技能状况看:城镇的新成长劳动力和就业转失业的人员,因技能单一而不适应就业市场的需求,导致就业再就业困难;转移的农村劳动力,因就业技能单

一、文化水平偏低以及年龄、身体等因素,用工单位很难录用。

二是从统计的情况来看,目前,我区****名有培训愿望的人员中,申请培训财会、电脑、驾驶所占的比例很大,通过培训后,实现就业的难度大。一方面,部分专业如驾驶、电脑等专业,不像过去是一种职业,而现在应作为一种技能来实现就业。另一方面,申请培训的人员中,没有从社会所需的岗位选择培训专业,他们的就业目标还是定位在办公室及后勤等管理岗位,而通过辖区企业用工需求来看,企业需要这部分专业的岗位很少,难以满足这部分人员实现就业。

三是从统计情况和电话抽查部分培训人员素质来看,有培训愿望的人员中,“40、50”以上人员占有一定比例,没有技能的人员数量也很大,根据《*****加强就业培训****规划实施方案》中要求的初级职业技能培训时间为****课时,其中实际操作培训不少于****,培训时间短。通过召开培训机构负责人会议反映的情况来看,部分培训专业的培训时间最长为****个月,费用最高为****元,这样通过《实施方案》实现技能提升培训,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四是通过就业资金支付培训机构的培训费用过低,培训机构的积极性不高。就业资金的使用和管理,省、市有着严格的管理和规定,地方政府很难对培训费用标准进行调整。

目前,培训费的支付标准为初级技能培训****元/人,中级技能培训****元/人,高级技能培训***元/人,创业培训费用为*****元/人。其中:新成长劳动力的培训费用由区财政承担***%,就业转失业人员培训费用由区财政承担***%,失地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由区财政承担***%。培训费用难以满足培训机构的费用支出,培训机构的积极性不高。

五是由于就业渠道的多样化,*****通过电话回访发现,部分乡镇(办)上报的未就业人员有培训意愿的人员已经实现就业,实际有培训意愿人员数目偏低,造成了参加培训班的人员不足,而对这部分人员的培训状况很难掌握。

三、实现城乡劳动力就业的对策建议

一是建议*****政府从就业资金支付以外的支付渠道来补充培训费用,调动培训机构的积极性。

二是人社部门及各镇、办事处应该边培训边对接,及时搭建企业与有就业愿望人员对接平台,将用工对接常态化。同时,每半个月将企业岗位需求信息以电子版的形式发到各镇(办)、社区和村,让广大求职者不出社区就能了解到最新的就业信息,真正实现就业岗位进社区的信息平台。

******就业办公室

****年*月**日

下载企业资源整合后劳动力就业状况情况[共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企业资源整合后劳动力就业状况情况[共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劳动力资源调查报告

    农村劳动力资源调查报告 为全面摸清我县农村劳动力资源状况,掌握劳动力资源数量、年龄、文化结构、产业分布、就业地域和就业意向等基本情况,更加有针对性地做好农村劳动力就......

    中国劳动力就业状况目前存在三大问题

    中国劳动力就业状况目前存在三大问题 聚焦中国劳动力就业状况 35%以上的“海归”存在就业问题,一多半大学毕业生对薪水不满意,高校就业率统计存在虚假。2006就业论坛日前举行,有......

    关于农村劳动力就业情况

    关于农村劳动力就业情况 的调查报告 农村是劳动力最大的提供市场,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充分开发利用农村剩余劳动力对促进农民增收,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实现农村又好又快发展,促......

    劳动力资源调研报告

    为全面掌握我市劳动力资源情况和企业技能人才状况,研究劳动力资源对我市就业工作的影响,探索优化劳动力资源配置,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的思路,我市各级劳动保障部门集中时间、集中......

    农村劳动力资源调查报告

    农村劳动力资源调研报告 30多年来市场经济使得整个中国的结构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传统的农业国已经发生变化,传统农业渐渐被现代农业取代。 以我所在的陶唐乡邱坊村为例,全村3230......

    劳动力资源准备(五篇)

    劳动力资源准备(1)劳动力的准备,应根据编制的劳动力需用计划进行落实,保证供应符合施工需要的人力资源,并按照开工日期和劳动力需要量计划,组织劳动力分期、分批进场。同时,要进行......

    材料、机械设备和劳动力资源计划

    劳动力资源配备计划 劳动力配备计划 按照本工程特点,结合施工工序的先后安排及各施工段工程量,确定本工程各施工阶段建筑、安装的劳动力配备。在劳动力配备上采取以下几条组织......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及返乡创业状况调研思考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及返乡创业状况调研思考 5月11—15日,**调查队对全县10个农村抽样调查点所在的村组进行了一次劳动力转移就业及外出农民工返乡创业情况调查。此次调查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