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煤焦油的利用及脱色除味技术工艺探讨
煤焦油的利用及脱色除味技术工艺探讨
2008-07-25 18:34
在当前原油价格大幅上涨的背景下,石油化工原料成本不断攀高,石化产品竞争力大大削弱,“高油价时代”的到来,为长期处于竞争劣势的煤化工业提供了一个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在晋、陕、内蒙古等地,煤化产业作为传统煤化工的一个组成部分,煤焦油加工产业在迎来良好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煤焦油的腐蚀问题以及气味对大气的污染;
煤焦油是一个组分上万种的复杂混合物,目前已从中分离并认定的单种化合物约500余种,约占煤焦油总量的55%。煤焦油中的很多化合物是塑料、合成橡胶、农药、医药、耐高温材料及国防工业的贵重原料,也有一部分多环烃化合物是石油化工所不能生产和替代的,因此如何来利用煤焦油也是带给我们值得思考的问题。
目前市场上大量再用煤焦油做为工业燃料油用,也出现了好多问题。正因为如此:因此简单的盲目的将煤焦油利用溶剂油稀释而作为燃料油来用,存在着很大的风险,不但给用油单位的设备带来损害(堵塞喷嘴腐蚀橡胶垫),然而由此带来的环境污染不可估量。因为煤焦油中存在着硫氰化合物因其气味对人们的正常生活及健康状态带来了极大的危害,因此作为正常的燃料油柴油来用,首先要解决煤焦油洗油中的硫氰化合物,以及焦油碱焦油酸等不稳定的因素;解决堵塞喷嘴腐蚀橡胶垫的原因。这样即达到了煤焦油脱色也消除了异味,解决了燃烧当中的不利因素和对大气的污染。
在以往的煤焦油处理中普遍采用酸洗脱色.蒸馏脱色,但是硫氰化合物的异味依然消除不掉,因此也就是人们困扰的刚蒸馏出来的馏分煤焦洗油颜色相当好,但是过了几天后颜色越来越深,异味基本上没有消除掉;对此问题我们做了实地操作和试验;一是利用引发氧化加速反应;二是利用试剂吸取硫氰化合物达到脱色除臭的目的;当进行了以上工艺后,放掉沉淀物进行通风,是油中的异味散发掉;效果很好。
我们利用提取了工业萘的萘洗油,加入我们的脱色剂经过搅拌后,进行静放沉淀,时间相对长一点,在常温常压下,加剂搅拌30分钟左右,静止沉淀60-120分钟,煤焦洗油有褐红色洗油脱色成米黄色,而且煤焦油的刺激臭味也同时被除去,脱除后的颜色,(根据用户提供的煤焦油的不同质量和不同加工工艺,分别可达到红色、黄色、米黄色、浅黄色,接近于国标柴油色度3.5,由于色度下降,同时脱除了硫氮等非烃化合物,其气味、胶质、残炭、硫含量、酸碱度、安定性等多项指标均得到改善,每吨煤焦油脱色剂成本150元左右。
利用原质煤焦油(水上油最佳)按照我们的工艺提取了沥青渣油后,加入我们的脱色剂,经过搅拌在很短的时间内,煤焦油由黑色变为为燃料油的颜色(根据用户的要求改变工艺可达无色),异味彻底消失,色泽稳定,在30度的太阳下照射性能稳定,色泽不变。欢迎用户带样前来当面试验。咸阳寒冰--******
第二篇:橡胶油、塑料油、煤焦油、轮胎油脱色、脱臭技术doc
橡胶油、塑料油、煤焦油、轮胎油脱色、脱臭技术
轮胎油、橡胶油,煤焦油是指一些利用废旧的轮胎以及各种废橡胶杂料高温裂化生产的一种低档烧火油,一般它的密度是0.89-0.93。色度是黑红色,凝点是负5度-负8度,它的主要馏分为柴油,含有6%-8%的汽油馏分,少量的重油馏分,由于轮胎油、橡胶油中含有大量的胶质,如果裂解时气相加入催化剂,必将导致催化剂提早失效,造成生产成本过高,这是一种不可取的油品生产方法,所以轮胎油、橡胶油必须经过精制以后才能用于高要求场合中,现在轮胎油、橡胶油的精制方法主要有两种:
煤焦油又称煤膏,是煤干馏过程中得到的一种黑色或黑褐色粘稠状液体,具有特殊的臭味,可燃并有腐蚀性。是一种高芳香度的碳氢化合物的复杂混合物。煤焦油是煤炭在焦化过程中产生的。煤焦油含有上万种成分,其中很多有机物是生产塑料、合成纤维、染料、橡胶、医药、耐高温材料等的重要原料,因此煤焦化工业以其不可替代性在21世纪煤化工中占有重要位置。
煤焦油分为高温煤焦油和低温煤焦油。
高温干馏(即焦化)得到的焦油称高温煤焦油,低温干馏得到的焦油称低温煤焦油。两者的组成和性质不同,加工利用方法也各异
1,精制剂精制法,具体操作方法是:在煤焦油,轮胎油、橡胶油里加入精制剂――搅拌――沉淀――加入抗氧化剂――沉淀或不沉淀,这种工艺精制出来的轮胎油、橡胶油,煤焦油密度不会改变,密度0.90以下的轮胎油、橡胶油精制以后颜色是红黄色,密度0.90以以上的轮胎油、橡胶油精制以后颜色是红色,凝点不会改变,一般会有10%的损耗。此类轮胎油、橡胶油可以用在柴油灶、柴油蒸锅、柴油锅炉等等场合做烧火油用。
2,二次催化裂解法,具体操作方法是:将轮胎油打入催化裂解釜――液相加入催化剂、气相加入催化剂――催化裂解――絮凝――沉淀――加入抗氧化剂―― 沉淀或不沉淀,轮胎油、橡胶油不管密度多少,精制以后颜色是水白至淡黄,密度0.84左右,凝点负20度以下,一般会有10%的损耗。此类轮胎油、橡胶油可以调合优质燃料油或柴油,产生很高的经济效益。
第三篇:三十三 除颤技术
三十三
除颤技术
【目的】
纠正患者心律失常
【准备】
护士:着装整洁,仪表端庄,会熟练使用除颤仪 环境:宽敞、安静、安全。
用物:除颤仪,导电糊(或浸湿生理盐水的纱布),治疗碗内清洁纱布1块,弯盘。【方法】
1、评估:了解室颤的类型及有无伴随症状。
2、备齐用物,携至床旁。
3、核对床号,准确判断室颤类型,暴露病人胸部。
4、取下电极板,打开除颤仪电源,涂抹导电糊,选择非同步除颤及除颤能量360WS(双向波选择能量200WS),按下充电按钮。
5、准确安放电极板,一个电极板(STERNUM)置于胸骨右缘第二肋间(心底部),另一电极板(APEX)放在左侧腋前线第五肋间(心尖部),电极板与胸壁紧密接触,嘱所有人离开病床,再次确认室颤类型,两手同时按压放电开关、除颤。
6、再次观察心电监护仪,室颤波形有无改变。
7、恢复窦性心律后,继续给予持续心电监护,整理病人及床单位。
8、若除颤无效,继续胸外心脏按压2min,并根据医嘱用药,产生粗颤,然后再重复电击,再次观察。
9、仪器清洁、消毒,指定地点充电、备用。
10、洗手、记录。
第四篇:通用技术_工艺_习题
工艺常识教学设计
知识要点:
1、常见工艺分类:加工工艺、装配工艺、检测工艺、铸造工艺,表面加工工艺等。
2、常用工艺:木工工艺、钳工工艺、机械加工工艺、焊接工艺、铸造工艺、锻造工艺、冲压工艺等等。
3、金属材料的加工工艺
划线:划出基准——划尺寸线——划轮廓线——冲眼(了解工具划线)锯割:割断金属材料,了解操作要领 挫削:少量切削,加工小的面 钻孔:台钻,麻花钻
连接:常用连接方法:铆接、黏接、焊接、螺栓、螺母、平头螺丝、元宝螺帽、垫圈、弹簧垫圈
4、工具及设备
(1)木工工具及其设备
①木工使用的量具有:钢卷尺、直尺、角尺、钢直尺
②木工画线工具有:木工铅笔、木工圆规、画线规、墨斗等
③木工常用设备:工作台、钻孔机、带锯床、平刨机、木工车床等 ④锯、刨、凿、羊角锤、锉刀、钉冲等等(2)钳工工具及设备 ①钳工手工工具及量具:
划线工具:划针、划规、样冲、角尺、钢直尺、手锤、錾子、锉刀 攻丝工具:手用丝锥和攻丝绞手,用于在孔内加工螺纹 套丝工具:板牙及板牙架,用于在轴或杆上加工螺纹 ②钳工常用的基本设备:钳台、虎钳、砂轮机、钻床等 知识回顾
典型例题一(08年高考题)
节约用水应从身边做起。某同学设计 了能使生活废水充分利用的冲厕方案。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4)制作木制支架需要哪些工具? ①锯子②刨子③台钳④凿子⑤螺丝刀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③④⑤ D.①②④
典型例题二(09年高考题)
型例题三
小兰要把一段钢管截短并使其两端光滑,用到的主要工具有:
知识回顾一:
1、常用的木工工具:锯子、刨子、錾子、凿、锉、直尺、角尺、钢卷尺、手枪钻等。
钳工工具:划线工具:(划针、钢直尺、划规、角尺、样冲)、钢锯、锉、台虎钳、台钻等。
2、图片:
(1)锯:锯子是用来把木料锯断或锯割开的工具。
操作要领:
1、站立和握锯姿势要正确
2、推锯加压,回拉不加压
3、锯程要长
4、推拉要有节奏
(2)刨:刨子是用来对木材表面进行刨削,使其光滑、平直的工具。刨身长短可分为长、中、短三种,刨身越长,越能将材料刨得平直。
(3)凿子
凿于有平凿、圆凿等,主要用于凿削抹眼或其他局部形状的铲削。
(4)锉刀
锉削操作要领:
1、锉削时要注意身体和手臂的协调
2、在推锉过程中,左手的施压要由大变小,右手的施压要由小变大,使锉刀平稳而不上下摆动。
(5)角尺
(6)样冲(7)虎钳
虎钳是用来夹持工件的,有台虎钳、机用平口钳及手虎钳等。台虎钳固定在钳台上,机用平口钳是放在钻床等机床的工作台上夹持工件的,手虎钳则用于夹持轻巧的小工件,并用手把持。
(8)钻床
钻床是用来对工件进行钻孔、扩孔、或孔、绞孔和攻丝等操作的设备,有台钻、立钻、摇臂钻三种。
安全操作警示:
二要:操作要集中注意力;钻孔要戴防护镜。
二不:不准带手套;不能用手直接扶持小工件,薄工件。(9)金属加工中的划线工具 典型例题四
小兰家的茶几的一个铁质脚断裂了,她最好采用那种连接方式进行修补()
A 焊接 B 榫接
C 胶结 D 铆接 典型例题五:
号称“天下第一名钟”的景云钟,制造于唐景云年间,每年除夕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放的新年钟声就是以景云钟录制的。景云钟的制造主要应()工艺。A 锻造 B 冲压
C 钳工 D 铸造 典型例题六:
在利用手工工具制造螺丝杆的时候,应选用的工具是()A 锤子和錾子 B 锉刀和样冲
C 手用丝锥和攻丝扳手 D 板牙和板牙架 知识回顾二:
1、木工、金属加工中的常用连接方法
(1)木工中的常用连接方法:榫接、钉接、胶结等。(2)钳工中的常用连接方法:
2、金属的加工工艺包括划线、锯割、锉削、钻孔、连接和表面处理。
划线:就是在待加工的材料上用相应的工具划出加工部件的轮廓线或基准点或基准线。一般步骤为:(1)划出基准(2)划尺寸线(3)划轮廓线(4)冲眼。工具一般有:划针、钢直尺、角尺、划规和样冲。
锯割:手锯的安装和握法,起锯方法和操作要领。
锉削:为了使工件符合设计所要求的形状、尺寸和粗糙度,往往需要进行锉削,铣削和磨削。其中锉削加工操作方便,使用广泛。有扁平锉、半圆锉、圆锉、三角锉。
钻孔:用钻头在实体材料上打孔的方法,称为钻孔。常用的设备是台钻,钻头是麻花钻。钻孔的操作步骤:(1)划线定位(2)装夹工件(3)装夹钻头(4)钻孔。连接:通过固定连接和半固定连接的方法可以实现金属件之间的连接 表面处理:表面刷光,喷涂油漆、镀层。
3、螺纹的加工方法:攻丝工艺和套丝工艺
(1)攻丝:在工件上制作内螺纹称为攻丝。用到的工具为丝锥和丝锥扳手。(2)套丝:在工件上制作外螺纹为套丝。用到的工具为板牙和扳手。
巩固练习一
1、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使岳阳楼闻名天下。它是一座三层的纯木结构建筑。其木结构的各个构析,先表面处理,后进行榫卯连接。用于表面抛光的工具是()A、锯 B、刨子 C、锉 D、凿子
2、某班在技术活动中要制作台灯,制作台灯支架需要一节细钢管,下面工具中适合截取、加工这段钢管的工具是()
①斧头 ②锤头 ③台虎钳 ④锉刀 ⑤刨子 ⑥钢锯 A、①③⑥ B、②⑤⑥ C、①③④ D、③④⑥
3、刘勇家里的木质靠背椅的靠背出现了无法修复的损坏,详见示意图中圆圈部分。现要对这张椅子进行简单的木工处理,使它变成一张小茶几。完成这个任务最适合的工具()A.锯子和木锉
B.刨子和手钻
C.凿子和手钻
D.刨子和凿子
4、把120mm长的金属管加工为80mm长的金属管,合理的加工方法是()A.锯割、锉削
B.刨削、锉削
C.钻孔、锯割
D.钻孔、锉削
5、刨子是木工常用的工具,刨身越_____________(填“长”或“短”),越能将材料刨得平直。巩固练习二
1、钳工工艺是一种常用工艺,下面不属于钳工加工方法的是()A、攻丝 B、锉 C、錾 D、刨削
2、刘海的自行车,多处表面都已严重锈蚀,他想让维修店的工人师傅通过金属的表面方法提高自行车的美观程度,在下列处理工艺中最合理的是()A、在生锈的地方直接刷上油漆
B、在生锈的地方先进行表面刷光并打上底漆,后喷涂 C、在生锈的地方进行镀层处理
D、在生锈的地方用砂纸刷光再镀层
3、图1中的大树历经数百年风雨,依然根深叶茂,原因是其结构的______________较好;突然有一天,小明在树下发现一根折断的大树枝,原来折断面处被蛀虫钻出一个洞,导致树枝被风折断,这是蛀洞破坏了结构的_____________;为了充分利用这块木头,小明决定做一个马扎(图2),为使它更加坚固耐用,在图2所示连接处选用的最好的连接方式是_______________。综合练习
1、金属材料划线的一般步骤为()
①冲眼 ②划尺寸线 ③划出基准 ④划轮廓线
A、①②③④ B、③①②④ C、③②④① D、④①③②
2、属加工中常用的划线工具——样冲,样冲的用途是()A、用于划出直线线痕 B、用于划直线的导向工具 C、用于检查锉削平面的垂直度
D、用于在钻孔中心冲出冲眼,防止钻孔中心滑移
3、在金属材料的加工的划线工艺中,不需要用到的的工具为()A划规 B、划针 C、钢直尺 D、手锯
4、钳工工艺是一种常用工艺,下面不属于于钳工加工方法的是()。A、攻丝 B、锉 C、錾 D、刨削
5、两块木板之间的连接不能采用()A、铆接 B黏接 C、焊接 D、螺钉
6、小明的铝合金书架断裂了,他最好采用那种连接方式进行修补:()A、焊接 B、榫接 C、胶接 D、铆接
7、关于锉刀的使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截面比较小的锉刀在使用时,施力不要过大 B.锉刀和锉柄上防止油脂污染 C.锉刀用后,应妥善放置,不应重叠摆放 D.锉削产生的切屑要用嘴吹掉
8、以下关于金属加工的方法错误的是()
A、利用手锯对金属进行加工时,推据加压,回拉不加压; B、冲眼时冲尖对准划线的交点或划线;
C、一般都是用钢直尺来检查锉削平面的垂直度; D、在推锉过程中,左手的施压由大变小,右手的施压要由小变大;
9、以下不属于金属材料加工工艺的是()A、刨削 B、划线 C、锯割 D、切削
10、小强家里的木质靠背椅的靠背出现了无法修复的损坏,现要对这张椅子进行简单的木工处理,使它变成一张茶几,他完成这个任务最合适的工具是()A、锯子和木锉 B、刨子和手钻 C、凿子和手钻 D、刨子和凿子
11、小强家的木质书桌桌面已经严重掉漆,而且有很多地方坑洼不平,他决定对桌面进行简单的维修。下列维修工序中最合理的是()。A、刨平®打磨®上漆 B、上漆®打磨®刨平C、上漆®刨平®打磨 D、打磨®上漆®刨平
12、刘海的自行车,多处表面都已严重锈蚀,他想让维修店的工人师傅通过金属的表面处理方法提高自行车的美观程度,在下列处理工艺中最合理的是()。A.在生锈的地方直接刷上油漆
B.在生锈的地方先进行表面刷光并打上底漆,后喷涂
C.在生锈的地方进行镀层处理
D.在生锈的地方用砂纸磨光
13、以下哪一项不是工艺:()
A.汽车的装配流程 B.景泰蓝的上色方法 C.可口可乐的生产配方 D.手工制的艺术品
14、以下属于正确的钻孔步骤的是()
①装夹钻头 ②装夹工件 ③划线定位 ④钻孔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③②①④ D③①②④
15、下列有关钻孔时的安全操作警示,其中错误的是()A、钻孔操作要集中注意力;
B、钻孔时要戴防护眼镜,以防钻屑飞出伤害眼睛; C、钻孔时应带手套操作;
D、不能用手直接扶持小工件、薄工件钻孔,以免造成伤害事故。
16、锯割时安装锯条和加压的方法正确的是()
A、锯齿斜向前装,推锯时不加压,回拉时加压;锯程要尽量短 B、锯齿斜向后装,推锯时加压,回拉时不加压;锯程要足够长。C、锯齿斜向前装,推锯时加压,回拉时也加压 ;锯程要尽量短 D、锯齿斜向前装,推锯时加压,回拉时不加压;锯程要足够长。
17、()是指利用工具和设备对原材料、半成品进行技术处理,使之成为产品的方法。A、结构 B、造型 C、工艺 D、表面处理
第五篇:技术工艺管理制度
技术、工艺管理制度
一、技术管理制度
1、按生产部提供的产品生产、试制计划,根据客户的要求,进行设计、拟定技术标准,及时制作样板及缝制样品。
2、在制定技术标准过程中,要精心细致,不得麻痹大意,提出的技术资料要有明确的规格、尺寸、缝制要求及特殊要求。对已投产过的技术标准,再次投产时,如个别技术要求有变动,必须在技术标准内加以改变,并要有明显的标志,不得口头更改标准。技术标准制定后,由技术室组织会审。
3、对特殊和复杂的产品,设计时由于某些原因不能按合同要求生产,需要修改时,应征得合同签订部门的意见,取得对方同意后方可修改。方案确定后,设计不得自行更改。
4、在设计样品时,要尽量考虑利用先进工具和专用设备代替手工劳动,提高生产效率。技术室要积极协同车间抓好先进工具设备的推广应用。
5、在设计样品时,要同时编制工艺规程计划,用以指导班组生产,提高工艺的先进性。
6、在试制样品时,对各工序的部件要认真进行耗用工时及原辅材料的耗用定额的测定,试制样品结束后,提出准确的每件产品耗用工时的数据及原辅材料的耗用定额,及时转交生产部,作为确定计划定额的重要依据。
7、生产车间索取技术资料时,必须办理领退交接手续,并向车间交待清楚技术标准或提出有关注意事项,做到标准工艺、标准样品、标准排版三统一。
8、产品投产后,技术室要指派专人协同车间深入生产班组进行技术指导,并组织对车间首件产品进行技术质量鉴定,合格后交质检部验收。如不符合技术标准应及时提出改进措施。
9、积极做好技术情报工作,注意收集先进技术、先进工艺及装备,在企业加以推广,认真做好员式合理化建议的整理、归纳和推广工作。
二、技术室样板管理制度
1、按客户要求及生产指示,进行初步设计,设计完成后,由技术主任组织有关人员进行审定。
2、新产品设计通过审查后,应积极准备样板制作,并确定所用原辅材料。
3、样品室完成样品加工任务后,经审查达到原设计要求,决定投产前,样板室应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按规格做好系列纸样,编制产品代号并登记造册。
(2)提供产品所需各种原辅材料清单,通知生产部门,作为购进和下达材料定额的依据。
(3)提供投产产品所用各种材料:三样卡、工具、标准、样品。
(4)提供所需包装物及包装要求。
4、做好一些原始记录,各种资料要分类造册,妥善保管。
5、积极做好新产品标样及工艺标准研究工作。
6、向生产车间提供资料要做到标样、样品、工艺三统一,无特殊情况时应同时交付生产车间。
三、技术室样品管理制度
1、按技术室下达的新产品试制计划进行新产品的缝制工作,并对试制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技术问题提出修改意见。
2、在加工缝制前,对所选用的各种原辅材料进行耐温、缩水、色差、拉力、压力等各种试验,并提交试验报告。
3、试制中使用的材料,必须与生产用材料完全一致,防止在生产中发生错误。如果制作中需代用材料,必须有明显标志,标明“代用”字样,防止发生配料事故。
4、在试制过程中,要认真测定原辅材料定额,加工各部件耗用工时,试制完毕,交生产部,作为测定下达各项生产指标的依据。
做好新产品的工艺制定工作,并将结果送交有关部门鉴定。
四、工艺技术管理
(一)工艺纪律
1、车间生产必须严格贯彻“先工艺后生产,没有工艺不准投产”的原则,任何部门和个人不得在无生产工艺的情况下强行安排生产。
2、每批产品进入生产线前,由技术部提供样品、样板、工艺制单及样卡,生产操作以工艺制单为准,缺一不可投入生产。
3、技术部投放的各种技术资料必须由技术室主管把关,审查无误签字后方可使用。否则,造成的一切损失由技术部主管负责。
4、产品投产前,生产部通知技术室到车间上技术课。技术室人员经常深入到生产线中进行巡查辅导,对发现的问题要及时解决,并通报生产部和质量总检。
5、生产工艺一经下发,生产部门必须严格执行,任何部门或个人不得擅自改动。凡因不执行工艺而造成产品质量不合格要求的,应追究质量责任。
6、工艺文件如模糊不清或有技术性失误,应及时通知工艺主任,待认定后方可生产。
7、任何人或部门不得擅自复制、转借、出售工艺文件和样板给外单位或个人,一经发现,严肃处理。
8、技术室人员要认真监督产品工艺执行情况,发现问题要及时解决,不得互相推诿。
9、凡需修改工艺内容,技术室必须以《工艺更改通知单》正式通知生产部门。
10、各种工艺文件如没有按照有关规定会签,生产部门有权拒绝安排生产。
(二)工艺文件的编制与执行
1、产品生产工艺由技术室工艺员编制,内容包括:设计图(工艺图)、面辅料样卡、工艺流程、工艺制单、设备条件、操作要求、消耗定额、包装要求等。
2、工艺编制要做到技术先进、合理可行、前后吻合、完整统一,并使用法定计量单位。
3、工艺员应在所编工艺文件上签字,对所编工艺负责。
4、工艺审核人员对编制后的工艺认真审核,保证工艺的正确性、可行性。审核确定无误后,应在工艺文件上签字,对所审核的工艺负责。
5、生产工艺制单要及时发至生产部、质量总检、有关生产车间和班组。
(三)文艺文件及样板管理制度
1、工艺人员编制工艺应认真贯彻国家标准和其它有关标准,努力提高标准化、系列化、通用化水平。
2、编制工艺和打制样板应严格按照用户合同和产品设计的要求进行工作,不得随意更改用户要求。更不得漏项和文意错项。
(四)首件产品技术鉴定制度
1、每批产品投产前,技术部应召集生产部、质量总检及有关生产车间和班组长、检查员召开技术工艺统一会议。
2、由技术部向与会人员讲解重点工艺要求,注意事项及操作要领,解答与会人员提出的各种技术问题,进行技术统一。
3、由技术部向生产部、有关车间、班组及质量总检发放工艺制单及车间所
用的各种样板。
4、技术部工艺人员应到车间对生产班组进行产前技术指导,讲解工艺要求,对关键工艺要操作示范。
5、产品进入生产后,应由质量总检主持召集技术部、生产部及有关人员到班组进行首件产品技术鉴定并封存首件产品。生产车间及班组应及时按照首件技术鉴定的意见纠正生产中存在的工艺问题,保证批量生产的工艺技术质量。
(五)工艺检查制度
1、各级工艺管理人员及操作工人,必须进行标准生产,确保产品工艺质量。
2、技术部每星期对各车间生产产品抽查一次,每月对车间生产工艺执行情况和原始记录进行抽查,发现问题应及时纠正。
3、技术部主管或工艺师每天对车间工艺执行情况巡回检查一次,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并提出整改措施。
4、技术部每月对车间工艺执行情况进行考核,考核结果报主管厂长。
5、技术部每月对部内技术人员当月各项工作进行内部检查考核,并按有关规定处理。
五、技术资料管理制度
1、各种技术标准、各种样板、样品等都要分别建立帐卡,统一分类编号,集中管理。
2、生产车间到技术科领取技术资料时,必须当面核对文件的名称、数量、份数,然后签字盖章,明确责任。
3、各部门领取的技术资料,在一种产品生产结束后,在一周内全部退还技术室。
4、车间不得擅自复制、自制小型样板等一切资料,车间所需要各种资料,均由技术定统一制作发放。
5、缝纫、裁剪车间用各种样板、资料,均由车间技术员统一审核、发放、回收和处理。
各部门要做好技术保全和保密工作,各种资料巨按“秘密”级保密文件处理,任何人不准随便泄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