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师业务考试《课标》练习

时间:2019-05-14 05:50:3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初中物理教师业务考试《课标》练习》,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初中物理教师业务考试《课标》练习》。

第一篇:初中物理教师业务考试《课标》练习

初中物理教师业务考试《课标》练习

1、物理课程不仅应该重视科学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注重将物理科学的新成就及其对人类文明的影响纳入课程,而且还应重视对学生()、()、()以及()的培养。

2、物理课程的构建应该注重让学生经历()、()的认识过程,经历基本的(),注重物理科学与其他学科的融合,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3、关于物理课程的性质:物理学是研究()、()和()的自然科学,它由()和()两部分组成。物理课程的价值主要表现在()个方面,其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领略自然现象中的美妙与和谐,培养学生终身的探索兴趣”,是通过()来实现的。

4、关于课程的基本理念,《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强调:(1)注重全体学生的发展,改变()的观念;(2)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

(3)注重(),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4)注重学科渗透,关心科技发展;(5)构建新的()。

5、《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把培养目标定位为:提高全体学生的();把课程目标划分为()、()、()三个方面;把内容标准分为科学探究和科学内容两个方面,其中内容标准包括()、()和()三大主题。

1、《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规定了物理课程的总目标,并从三个方面提出了物理课程的具体目标要求。这三个方面包括:()、()、()。

2、将下表中左右两侧内容的序号对应地填写在括号中:()、()、()。例如(2、C)

课程目标分类

1.知识与技能 具体要求 A、初步了解物理学及其相关技术产生的一些历史背景,能意识到科学发展历程的艰辛与曲折,知道物理学不仅指物理知识,而且还包含科学研究方

法、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B、能书面或口头表述自己的观点,初步具有评估和听取反馈意见的意识。有初步的信息交流能力。2.过程与方法

C、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能体验战胜困难、解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决物理问题时的喜悦。

3、通过一定的过程与方法使学生形成相应的能力,这是义务教育物理课程目标之一。请将下表中左右两侧内容的序号对应地填写在括号中:()、()、()、()、()、()。例如(2、C)

过程与方法 对应的能力培养

1.经历观察物理现象的过程,能简单描述所观察物理现象A、有初步的信息收集能力。的主要特征。

2.能在观察物理现象或物理学习过程中发现一些问题。B、有初步的观察能力。

3.通过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学习拟订简单的科学探究计划

和实验方案,C、有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能利用不同渠道收集信息。

4.通过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初步认识科学研究方法的重要

性,学习信 D、有初步的提出问题的能力。息处理方法,有对信息的有效性作出判断的意识。

5.学习从物理现象和实验中归纳简单的科学规律,尝试应

用已知的科 E、有初步的信息交流能力。学规律去解释某些具体问题。

6.能书面或口头表述自己的观点,初步具有评估和听取反F、有初步的信息处理能力。馈意见的意识。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中的内容标准规定了义务教育阶段物理课程的基本学习内容和应达到的基本要求。内容标准由()和()两部分组成。

2、将()列入内容标准,旨在将学习重心从过分强调知识的()向知识的()转化;从学生()向()转化。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敢于创新的探索精神。

3、《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的科学内容分为三大部分(见下表),这也构成了科学内容标准的一级主题。请你将对应的二级主题填写完整。

物质运动和相互作用能量

1、能量、能量的转化和转移

2、机械能、内能、()

3、能量守恒

4、()

1、物质的形态和变化

1、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

2、()

2、()

3、物质的结构与物体的尺度

3、声和光

4、()

4、()

4、在义务教育阶段物理课程的学习中,科学探究的要素包括()、()、()、()、()、()、()七个方面。探究过程可以涉及所有要素,也可以只涉及部分要素。

5、下表中列出了对科学探究能力的一部分要求,请你在表中左侧填写出这些要求所对应的科学探究的要素(或称环节)。

科学探究要素

1、《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了五方面的教学建议。其中提到:要重视科学探究的教学;提倡使用身边的物品进行实验。请你写出一个探究性实验的名称,并写出其中用到的一件身边的物品(非实验室器材)。

实验名称();用到的身边物品

()。

2、不论是教科书的编写还是教学实践中都应该注重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将课程资源归纳为四大类,包括()、()、()、()。

3、《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关于“学生学习评价”提出了三方面的建议,包括评价的()、评价的内容、评价的形式。其中评价的内容又包括()、()、()三个方面。

4、《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在附录中将“知识目标”归纳为三个水平层次,分别是()、()、();对“技能目标”的要求是能独立操作;对“体验性目标”归纳了三个水平层次,分别是()、()、()。

对科学探究能力的基本要求(只列出了一部分)●能注意探究活动中未解决的矛盾,发现新的问题。●尝试改进探究方案。●尝试选择科学探究的方法及所需要的器材。●能书面或口头表述与物理学有关的问题。●能写出简单的探究报告。●能思考别人的意见,改进自己的探究方案。

第二篇:2015年初中物理教师业务考试试卷

2015年初中物理教师业务考试试卷(5)

一、学科基础知识(第1—5小题每小题2分,第6—8小题每空2分,第9小题10分,共40分。选择题是单项选择)

1、在消防知识中有一个词叫做“物理性爆炸”,是指在没有发生化学反应的情况下发生的爆炸,下列各项描述中属于物理性爆炸的是()

A.煤矿中因遭到明火而发生的瓦斯爆炸 B.高压锅因排气孔堵塞而爆炸 C.节日的烟花在空中爆炸 D.厨房中因燃气泄漏而爆炸

2、想象思维是创造力的源动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根据不同的知识点灵活点拨、拓展,培养学生的想象思维。例如,在进行“温度计”教学时,就有学生提出过这样有问题:常用温度计有水银温度计、酒精温度计和煤油温度计,它们都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水也是液体,为什么温度计里不装水呢?从物理的角度考虑,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水的比热容较大 B.水有反常膨胀现象 C.水没有颜色

D.水的凝固点是0℃,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不能测0℃以下或100℃以上的温度

3、同学们在学习运动和力的关系时,了解到物体运动时所受空气阻力的大小与物体运动快慢有关,物体运动越快,受到的空气阻力越大,同学们认真观察了竖直向上抛出的篮球的运动情况(如图所示),并讨论了篮球从抛出到落回地面过程中的受力情况,下面几种看法正确的是()A.刚抛出时篮球受到的合力最大 B.落地前瞬间篮球受到的合力最大 C.整个运动过程中,篮球受到的合力先减小后增大

抛出点

D.整个运动过程中,篮球受到的合力先增大后减小

4、如图所示,浸在水中的A物体的质量为3kg,B物体的质量为2kg,且整体处于静止状态,弹簧测力计自身重力不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6、9N B、物体A浸在水中的体积为500cm C、物体A处于平衡状态 D、物体B受到的重力和B对绳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5、如图所示,将灯L1、L2按图甲、乙两种方式接在电压均为U的两个电路中,在甲图中灯L1的功率为4W,在乙图中灯L1的功率为9W.设灯丝电阻不变.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甲、乙两图中灯L1两端的电压之比是2∶3 B.L1、L2两灯灯丝电阻之比是2∶1

3最高点

落地前

C.甲图中灯L1、L2的功率之比是2∶1 D.甲、乙两图电路消耗的总功率之比是3∶2

6、物理知识的迁移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应用物理知识解题。物理教材中,单元、章节后均有习题。其二,应用物理知识解释自然现象,例如,日食和月食现象可用光的直线传播原理解释。物态变化原因可用分子运动论来解释等。其三,应用物理知识设计制作各类产品。例如,根据 原理制成了保温瓶,根据 原理制成了发电机、电子测量仪表等。

7、地震波的传播形式有横渡和纵波.地震时从震源同时传出横波、纵波,横波和纵波的传播速度分别约为3.7×10³m/s和9.1×10³m/s.某地发生地震,一地震观测站距震源4.55×10m,则先传到观测站的地震波形式是(选填“横波”或“纵波”此波从震源传播到观测站的时间约为 s.

8、小商品市场上有一种圆形软塑料皮碗,“物理航空母舰实验”小组买回后,利用塑料皮碗测教室中的大气压。具体做法:①将皮碗挤压在竖直的厚玻璃上,用刻度尺和三角板测出皮碗直径为d,则皮碗面积S=π(d/2)

②将细线挂在皮碗的尾部,沿着垂直于玻璃的方向向外拉皮碗,当皮碗恰好掉下时记下测力计读数为F,则大气压强P0=F/S=4F/πd你认为此小组利用__________原理测教室中的大气压,体现_________物理研究方法。小组测出教室中的大气压P=0、8×10Pa,向老师请教结果,老师用气压计测得的值为1、0×10Pa,请你找出两处实验不妥之处并提出改进建议:

不妥处之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改进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妥处之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改进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如图所示,在学校举行的田径运动会上,质量为60 kg、身高为1.7 m的某运动员参加跳高比赛时的示意图.跳高前先将软绳的一端系在该运动员的腰部(重心处),另一端穿过固定在地面上的小环,然后,将绳子拉直后让运动员尽力往上跳.刚起跳时,该运动员的重心离地面的高度为身高的0.6倍,当运动员跳到最高点时,拉直的绳子从小环到该运动员腰部的总长度为1.8 m.(g=10 N/kg)则:

(1)在这个过程中,运动员重心上升的高度是多少?运动员跳高所做的功是多少?

(2)月球表面的引力是地球表面引力的1/6,如果该运动员按同样的方式起跳,那么,他在月球上能跳起的高度为多少?

552

24二、课程标准(每空2分,共10分)

1.《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将内容标准分为 和科学内容两部分,其中科学内容包括物质、运动和相互作用以及 三个部分。2.物理学由 和 两部分组成。3.学生评价的内容应与 一致。

三、教材分析与处理(15分)

理解总功、有用功和额外功三个概念,是解决机械效率问题的关键。你能想到哪些办法帮助学生建构总功、有用功和额外功这三个概念?请设计一个你认为最佳的教学片段,并说明操作要点和设计意图。

四、教学评价(10分)

《摩擦力》的教学设计片段

依据“从生活走向物理”的教学理念,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提出有关摩擦力的问题,简单介绍摩擦力的概念之后,提出“摩擦力的大小跟什么有关”的问题,然后引导和组织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根据探究实验的程序帮助学生完成整个实验探究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强调指出: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摩擦力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在这个实验过程中,通过弹簧测力计拉动木块,在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当学生找出结论之后,教师在提出:请同学们开动脑筋,运用已学过的知识,能不能设计出一套更好、更合理、更准确的测量方法。具体过程如下:

师:“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咱们探究出来了,根据自己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有谁能指出咱们实验过程中不太容易操作的地方?

生:在拉动木块的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时,不能保证木块完全做匀速直线运动。生:有时在木块运动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示数在变。

生:木块在做运动时,有时会被绊住,导致读数不准确。......师:那哪些同学能利用我们前面学的知识来改进这些地方呢?接下来分组讨论,看那些小组能设计出更好、更合理、更准确的测量方法。学生分组讨论:

生:根据相对运动的原理,咱们可以把弹簧测力计和木块固定,拉动木板,观察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师:大家讨论一下这种方式行吗?如果行,好在哪里? 学生讨论: 生:这种方法比咱们做实验用的方法好,有点在如果拉动木板,木块就不会动,弹簧测力计示数就比较

稳定。

生:用这种方法读出来的结果更接近真实值。

生:而且这种方法还可以得出“摩擦力的大小与木板拉动的速度无关”的结论。师肯定大家的讨论结果。请对上述教学片断进行评价。参考答案:

一、学科基础知识

1、B

2、D

3、A

4、C

5、D 6.热传递 电磁感应

7、纵波 5

8、二力平衡与P=F/S 转换 不妥之一:皮碗与玻璃间可能有少量空气 改正:蘸点水再挤压在玻璃上 不妥之二:皮碗漏气,拉力小于大气压力 改正:换用柔软的皮碗

9、(1)0.78 m 468 J(2)4.68 m

二、课程标准(每空2分,共10分)

1.科学探究 能量 2.实验 理论 3.课程目标

三、教材分析与处理(15分)略

四、教学评价(10分)

通过对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再一次完整体会探究实验的整过程,体验探究实验中的快乐和成就感,提高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对未知事物的探索精神。最重要的是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把摩擦力与前面学过的相对运动有机地结合起来,找出更合理,更好的实验方案,真正做到了学以致用。同时,通过小组每个成员的合作交流,让学生体会到团结协作精神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为创建和谐校园奠定基础。通过探究实验,充分挖掘了学生的潜能,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通过争论“摩擦好不好”,使学生了解生活、生产中利用有利摩擦和防止有害摩擦的实例以及增大和减小摩擦的途径,养成用所学知识联系生活、生产问题的习惯,加强了物理与生活、科学技术和社会的联系,从而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物理教学理念。(观点合理即可得分)

第三篇:2014年初中教师达标测试课标试题(物理)

2014年初中教师学科基本素质达标测试

物理试题(课标与案例)

(满分:50分时间:30分钟)

注意事项:请用规定的笔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纸上,直接答在试题上无效。

一、选择题。1~10题每题有一个正确答案,11~12题有一个或多个正确答案,请选择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空白处。少选、多选或错选均不给分。每小题2分,共24分。

1.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规定了学生必做的实验是(20)

A.18个B.19个C.20个D.21个

2.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旨在提高全体学生的a

A.科学素养B.知识储备C.道德品质D.探究能力

3.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掌握程度可分为三个维度,即了解、认识和c

A.掌握B.知道C.理解D.灵活运用

4.下列行为动词,不是用来表示认知性目标的是d

A.了解B.认识C.理解D.独立操作

5.对学生某一阶段学习情况进行评价的方法是b

A.作业评价B.测验C.作品评价D.成长记录

6.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是d

A.自主学习B.合作学习C.探究学习D.包含A、B、C

7.既是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一种重要而有效的学习方式,在设置义务教育物理课程的内容时又将其纳入“课程内容”的是c

A.自主学习B.合作学习C.科学探究D.传统意义学习

8.下列叙述中,属于课程目标中“过程与方法”的是c

A.具有初步的实验操作技能,会使用简单的实验仪器和测量工具,能测量一些基本的物理量

B.会记录实验数据,知道简单的数据处理方法,会写简单的实验报告,会用科学术语、简单图表等描述实验结果

C.通过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学习拟订简单的科学探究计划和实验方案,有控制实验条件的意识,能通过实验收集证据,会利用多种渠道收集信息,有初步的信息收集能力

D.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勇于探究日常用品或新器件中的物理学原理,有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的意识,乐于参与观察、实验、制作、调查等科学实践活动

9.下列不属于探究活动中“设计实验与制定计划”的要求的是d

A.明确探究目的和已有条件

B.尝试选择科学探究方法及所需要的器材

C.尝试考虑影响问题的主要因素,有控制变量的意识

D.会阅读简单仪器的说明书,能按要求进行操作

10.在初中物理教学中,使学生“能书面或口头表述自己的观点,初步具有评估和听取反馈意见的意识。有初步的信息交流能力”的课程目标属于a

A.过程与方法目标B.知识与技能目标

C.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D.知识与价值观目标

11.科学内容分为物质、运动和相互作用及能量三大部分,我们将其称为一级主题,其下又分解为二级主题。下列各项中属于“运动和相互作用”的二级主题的是acdb

叙永县2013年初中教师学科基本素质达标测试物理试题(课标)共6页第1页

A.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B.电和磁C.机械运动和力D.声和光

12.下列对《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基本理念的理解中,正确的是a

A.《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课程标准改革的理论基础

B.《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的五条基本理念是相互联系的统一体

C.《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基本理念已经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基于脑科学的学习”

D.《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基本理念体现了建构主义和自组织理论等现代教育理论的基本观点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6分。

1.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包括前言、课程标准、和四部分内容及“附录”。

2.义务教育物理课程以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从课程基础性、实践性、时代性等方面提出了课程基本理念,从、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三方面提出了课程目标。

3.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的科学内容分为物质、部分。

4.根据物理实验的形式进行分类,物理实验可分为型。

5.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包括:①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科学素养;②;③注意学科渗透,关心科技发展;④;⑤注重评价改革导向,促进学生不断发展。

6.科学内容标准中,一级主题的“物质”有四个二级主题,分别是:物质的形态和性、物质的与物体的尺度、新材料及其应用。

7.建构主义的学习观主要有以下几点:①学生的科学学习不是从零开始,而是基于原有知识经验背景的建构;②科学学习不是接受现成的知识信息,而是基于原有经验的概念;③科学学习既是个体的建构过程,也是建构过程。

8.义务教育教材《物理》教师教学用书在“第二部分 各章说明和教学建议”的“节”编写一般体例为:

一、本节三维目标要求;

二、重点与难点;

三、;

四、;

五、教学资源。也有部分“节”只有其中的三至四个部分内容。

三、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计10分。正确打 “√” 错误打“×”。

1.在《标准》中,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

2.教科书和其他参考书是学生获取信息的唯一渠道。

3.物理教材的编写的依据是《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

4.学生学习评价的目的是促进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发展。

5.“物质的属性”的内容标准之一是:(1)知道质量的含义。(2)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其中第(2)点是关于基本技能方面的要求。

6.教科书的章名是二级标题,节名是三级标题,教科书每节中的小标题是四级标题,而四级标题可以近似地看成是知识点。

7.教育科学出版社“物理教师备课系统”(教师教学用书赠送光盘)为教师们提供了“教学设计、图片资源、视频资源及其它资源”。

8.在义务教育阶段,物理课程不仅应该注重科学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注重将物理科学的新成就及其对人类文明的影响等纳入课程,而且还应重视对学生终身学习愿望、科学探究能力、创新意识以及科学精神的培养。

9.美国的“2061计划”指出:公众科学素养标准包括三方面内容:科学世界观、科学探索和科学事业。

10.“以学生为本”、“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等课程理念和“三维教学目标”都体现了脑科学的基本理论。

第四题,案例分析与评价题:

12.阅读下面的教学片断:

“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教学片断

⑴通过复习内能、内能与温度的关系,提出问题:如何改变物体的内能?

⑵转化为具体问题:如何增大物体的内能?进一步变为如何提高物体的温度?

⑶让学生将自己课前搜集的材料实例列在黑板上:用火炉煮饭、搓手、利用热水袋取暖、打气筒发热„„

让学生将自己设计的小实验演示给大家看。

甲同学:用火柴烧铁钉。

乙同学:弯折金属丝。

„„

教师及时将这些实例列在黑板上。

⑷让学生针对黑板上的诸多实例进行小组讨论,对温度升高的实例进行分类。

第一类:用火炉煮饭、利用热水袋取暖„„

第二类:搓手、弯折金属丝„„

让学生再回到增大内能这一问题上,得出结论:使物体的内能增加,可采取两种办法:让物体吸热,对物体做功。

⑸引导学生运用逆向类比法,提出减小内能的假说:让物体放热,让物体对外做功。①请从落实三维目标的角度对上述案例进行评价。

②从课程标准倡导的理念分析评价。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内能的概念,能简单描述温度和内能的关系。

2.知道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法。

3.知道热传递过程中,所传递内能的多少叫做热量,热量的单位是焦耳。

4.知道做功可以使物体内能增加或减少的一些事例。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探究、观察、实验找到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法。

2.通过演示实验说明做功与物体内能的变化关系。

3.通过查找资料,了解地球的温室效应。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探究使学生体验探究的过程,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2.通过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并使学生通过实验理解做功和内能变化的关系。

3.通过分析、类比、学会用类比的方法研究问题。培养良好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精神,帮助学生树立勇攀科学高峰的理想和志向。

【重点难点和关键】

重点:内能概念的建立;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

难点:正确理解内能的概念。

关键:做好探究实验,从实验中分析,总结完成知识的建构。

第五题,教材分析题: 13题: 阅读下面材料(人教版教科书关于“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片断)

维持运动需要力吗?

你一定有过这样的体验:在平地上骑自行车的时候,即使不踩踏板,车也会前进一段距离,但因为没有继续用力,它最终还是要停下来;列车关闭发动机后,运动一段距离会停下来;自由摆动的秋千会停下来„„。

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对类似现象进行了思考。他认为:如果要使一个物体持续运动,就必须对它施加力的作用。如果这个力被撒销,物体就会停止运动。而伽俐略通过实验表明:物体的运动并不需要力来维持,运动之所以会停下来,是因为受到了摩擦阻力。到底哪个说法正确呢?

①分析学生学习“牛顿第一定律”时的认识障碍,提出针对性的教学思路。

②牛顿第一定律得出的过程中蕴含了哪些科学方法?

。①认识障碍:力是物体运动的原因(或亚里士多德的观点);(3分)

教学思路:⑴从实验入手,做好小车在不同水平面的运动实验;(2分)

⑵分析、推理、帮助学生建立力和运动的关系。(3分)

②控制变量法;在实验的基础上分析推理等。(4分)

③热爱科学、实事求是、敢于质疑、勇于实践、开拓创新等(3分)

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同时也是学生较难理解的一个知识点。正确理解“功”的概念,对学生学习能、机械效率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①分析学生在“功”的概念建立过程中的已有知识(经验)和建构障碍。

②简述“功”的概念在力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③列举事例或用力学模型图帮助学生建立“功”的概念。

①已有知识:⑴对力的作用效果有了初步认识,知道力的作用具有方向性;

⑵掌握了力的测量和画力的示意图的方法;

⑶具备本节内容的数学运算技能;

⑷有了初步的实验探究能力。(4分)

建构障碍:⑴对力的作用效果的理解限于“瞬时”性,而对力作用的积累效果几乎是空白;⑵缺乏能的转化知识,很难理解功的实质;

⑶对“功的计算”在实际情景中难于识别力和距离。(3分)

②“功”是物理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它描述的是力的另一种效果,它是“运动和力”与“能量”的桥梁,对学习机械效率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功的实质是能量的转化和转移。(4分)

③列举的事例或力学模型图应围绕:⑴是否有“成效”;⑵功包含两个必要的因素;⑶从做功和不做功两方面列举。(4分)

第六题,教学设计题:

结合新课程基本理念,完成“磁生电”中“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片断教学设计(课程标准对这部分内容的要求是“通过实验,探究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请写出教学目标及师生活动安排。

材料中对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培养功能

“教学目标参考答案为: 知识与技能:知道电磁感应现象,知道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由于课标对这部分内容的要求是“通过实验,探究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只有过程性要求,没有终结性要求,所以不要求学生利用右手定则进行判断)

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磁生电的条件,培养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提高学生观察实验现象的能力,以及分析实验现象,总结概括出实验结论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自然现象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认识科学研究方法的重要性。使学生初步具有热爱科学、勤于思考、乐于动手、勇于探索新知识的意识和

第四篇:江西教师招聘考试课标

江西教育厅公布义务教育阶段新课标

近日,教育部公布了义务教育阶段19个学科科目的新课程标准具体内容,其中语文对小学生会写汉字的要求有所降低,但是却增加了需要背诵的篇目。基础教育阶段的英语(论坛)课程按照能力水平设为9级。今年秋季新学年,新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正式启用,中小学生将有望用上据此修订的新教材。

三四年级会写字减400个

虽然新旧语文课标均要求中小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应认识3500个左右常用汉字,新课标降低了小学生会写汉字的要求。依据新课标,三、四年级学生须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左右,其中会写1600个左右,而旧课标则要求学生会写2000个左右。新课标对一、二年级学生会写字的要求也从原来的800到1000字统一成低限——800字。

增加20篇背诵篇目

语文新课标要求学生九年课外阅读总量须达400万字以上,推荐背诵的优秀篇目共有136篇,对比旧课标,语文科目在小学和初中阶段都增加了背诵篇目。其中小学阶段增加了6篇,初中阶段增加了14篇。新课标推荐学生课外阅读科普科幻作品,各类历史、文化读物及传记,以及科学常识的普及性读物等。

背诵推荐篇目 ■1至6年级(6篇)

长歌行(青青园中葵)汉乐府;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贺知章;滁州西涧(独怜幽草涧边生)韦应物;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天街小雨润如酥)韩愈;三衢道中(梅子黄时日日晴)曾几;观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朱熹。

■7至9年级(14篇)

十五从军征(十五从军征)汉乐府;木兰辞(唧唧复唧唧)北朝民歌;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陈子昂;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崔颢;卖炭翁(卖炭翁)白居易;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李清照;南乡子(何处望神州)辛弃疾;满江红(小住京华)秋瑾;《庄子》一则(北冥有鱼„„亦若是则已矣);《礼记》一则(虽有佳肴);《列子》一则(伯牙善鼓琴„„吾于何逃声哉?);与谢中书书,陶弘景;湖心亭看雪,张岱;河中石兽,纪昀。

“课标之所以这样修订,或许是因为那几百个字不常用,没必要非让学生会写。”教育专家分析。部分老师则认为此举是出于减负的考虑,减少死记硬背的内容,增加灵活运用的知识。而增加背诵篇目是为了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传承传统文化。

书法教育强调“软硬兼修”

根据教育部的要求,一至三年级着重培养学生硬笔书写能力,首先要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从三年级开始,过渡到硬笔软笔兼学。在这次公布的新课标中,对三到九年级的学生提出了毛笔书法的要求。其中规定,三到四年级的学生除了能用硬笔熟练书写正楷字,还要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五到六年级学生能用毛笔书写楷书,而七到九年级的学生,能够临摹名家书法,体会书法的审美价值。

基础教育阶段英语分九级

在新课标中,整个基础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按照能力水平设为9个级别。设置分级课程目标借鉴了国际上通用的分级方式,力求体现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认知特点。按照设计,在义务教育六年级结束时要达到二级标准,可以用简单的英语做游戏,在老师的帮助下表演小故事或短剧,认识600-700个单词等;五级为初中毕业时需要达到的标准,这时候可以独立起草短文、短信,认识1500-1600个单词等。七级为高中毕业时要求达到的基本要求,而八级和九级是为愿意进一步提高英语水平高中生设定的目标。

新课标指出,可以对教材内容作适当的补充和删减,要避免仅仅为满足考试需求而对教材进行取舍。对过去一味死记硬背的办法也不再提倡,要求积极利用多媒体和网络等现代教学资源帮助学生营造逼真语境,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教学内容和形式要更直观、生动、形象。

>>解读

重视培养创新意识

据了解,目前中小学使用的课标是教育部2001年颁布的,经过10年的使用,教育部门发现一些内容、要求有待调整和完善。教育部有关负责人表示,此次修订完善义务教育各学科课标,是为适应新时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高教育质量。

对照新老课标,市教委基教二处处长李奕表示,新课标特别提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学习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与高中课程标准形成更好衔接,有利于老师们更为系统地开展教学。

比如,以地理学科为例,新课标要求地理教学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并提出自己的观点、看法,为学生自主学习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新课标还鼓励学生走出教室,提倡开展野外、校外考察和社会调查,鼓励学生走进大自然、进入社会,使学生亲身体验地理知识产生的过程。

而在其他学科的新课标中,也始终贯穿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增加学习主动性的教育理念。(记者 周逸梅)华图教育教师培训

华图教育作为一家有良好声誉和社会责任感的本土优秀教育企业,华图经过十年的文化沉淀和业务发展,从一个教师试培训班到全国近30所直属分校,从教师招录培训到教师资格培训、教师职称培训、教师进修培训和教师学历培训,从教师培训第一品牌到教师培训行业标准的制定者。

咨询QQ:9695000 附件: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义务教育日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义务教育俄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年版)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2011年版)义务教育初中科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义务教育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

第五篇:初中物理教师如何进行课改

初中物理教师如何进行新课改

一、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是历史赋予我们的新使命

新课程改革把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提到核心位置,这是适应教育面向未来的重要举措。作为物理教师应更加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必须改革妨碍与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不相适应的教育手段和体制,不断更新教育观念、采用新的教育模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把物理知识的“教”和“学”放到一个新的“三维坐标系”中,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我们物理教师只有具备“四会”即“会说、会教、会研究、会指导”的能力,才能适应我国基础教育新一轮的教育改革,为我国培养合格的四有新人。

二、贯彻新的教育理念,自觉实施教育改革

(一)、走进新课程

在新课程中教师的教学不仅是教学生“学”的过程,更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活动过程,课程的实施不仅是知识传递的过程,更是能力创新与提升的活动。

1.自觉贯彻新课程标准

多年物理教学行为和习惯使我们摆脱不了原来物理教学大纲对我们多年的影响,因为旧教学大纲对教学内容的规定是硬性的,它严格规定了知识点及各知识点的准确的要求,对于没有达到大纲要求和超纲有十分明确的界限。而新课程标准对物理内容的规定则比较广泛,很多情况下对知识的学习没有给出硬性的规定,给教师留下了更多的自主空间,让不同的教师根据各自的不同特点去创造性的开展物理教学,同时由以往重一维目标向三维目标转化,使我们在课改的道路上有了新的“航标”,更加坚定了我们投入课改的信心。

2.自觉适应新教材的变化

新课程标准的精神是,“改变学科本位的观念”,不过分强调物理学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这样,编者在新教材内容顺序的安排上就有了一定的自主性,可以从三维的课程目标和学生的兴趣出发做出决定,所以人教版教材顺序做了一些调整,如把“电学”放在了八年级,而“力学”放在了九年级。新教材一些章节把老教材一章的内容捏合成一节,而对电阻的串并联,二力的合成,电荷,静电等问题,新教材却没有体现,这些变化都体现了教材编写指导思想的变化。但是这些变化却让我们老师觉得非常不适应,到底怎么教呀?老教材中有的内容而新教材没有体现的是否还要给学生加进去,如不加进去,学生做题是否顺利,考试会不会考?另外,新教材课后习题过少,社会调查、网上搜集、布置作业感觉困难等。现在看来我们老师对教材的这些不适应,主要来自于自身对教材的理解、把握和钻研的不够。经过两年的教学实践,我们充分理解了新教材编者的意图和变化。

3.自觉使用新的教学手段

随着教育改革的前进和现代信息化技术的提高,教育设备的配备越来越现代化,尤其是课堂教学进入了一个现代化的领域中。教学多媒体的应用已经是现代化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再加上五彩缤纷的多媒体课件制作软件或现成的课件,为课堂多媒体教学注入了活力。多媒体教学利用丰富逼真的图象,生动形象的动画,优美动听的音乐,虚拟的实验场景大大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思维的发展。尤其是人机互动为课堂教学的高效率、大容量,为愉快教育提供了技术的保证。

4.自觉更新教育理念

教育的现代化时代已经来到我们面前,作为多媒体,它对于教学的实用性和重要性已经是显而易见。多媒体教学是教育的需要,时代的呼唤。增强时代意识,认真把握“教育现代化”这一理念,让我们的教育步入“数字化”的天地。

5.自觉尝试教学的新方法

在教学中我们尝试了“做游戏”、“听音乐”等各种活动,当然不是单纯为了展示物理课堂的“多彩”,而是传授物理知识,探究物理规律,同时我们收到了前所未有的效果。

(1)物理课上做游戏(如“双耳效应”)

(2)物理课上听音乐(声现象、声音传播)(3)物理课上学成语(如“震耳欲聋!”)(4)物理课上学画画(如“颜色”)

(5)物理课上学数学(“平面镜成像”的规律)

每次上物理课,同学们总是喜形于色,乐此不疲,其根本原因是构建了多彩的物理课堂,不同程度地渗透了“改变学科本位的观念”、“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等新的教学理念。

(二)、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课程改革的总目标是围绕着学生的发展目标而设计和确定的。无论如何,新课程的核心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教师要还给学生一个自主的学习空间,不断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给予学生全面展示个性力量的时间和平台。实施质量标准的多样化,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在课程教学中多用鼓励性的语言,充分调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及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激励学生奋发向上的自信心,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三、引导学生实现行为习惯的转变

1、接收式的学习转变为探究式

长期以来,受传统式教学的影响,课改以前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讲学生被动式地接受,对教师提出的有些问题从不探究和质疑。这样,久而久之给学生养成不愿大胆思考问题的习惯,严重地扼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和能力的培养。经过近几年的教育实践和新课程的理念的更新,在教学中自觉应用探究式、合作式的学习方法,引发了学生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发生了质的转变。两年来,我们六个一线物理教师不断研究、探索在每节课上先设计一个生活中的物理问题,先让学生猜想、假设、分析、实验、归纳、概括、交流、结论、评估。改变过去“一言堂”,:“填鸭式”的被动局面,真正体现了团结、协作的集体精神、相互学习、敢于批评、争论不休的良好学习氛围。使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中主动接受知识,而且使学生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同时也为班级学生思想教育形成强有力的凝聚力,收到了一箭双雕的效果。

2.促使学生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的提升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深刻认识到学生的主体性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实现的,经历自主探索活动,通过新旧经验间的相互作用,来充实、丰富和改造自己的认知结构,具体表现为以下三个特征:(1)自主性。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自主性,主要表现在具有独立的主体意识和明确的学习目标,能自我调控,主动接受新的教育理念。通过一系列自主的学习活动,积极地把书本上介绍的科学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精神财富,并能用于实践。(2)能动性。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能动性,主要表现在能够主动地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和认知结构,去吸收、改造。将所学的新旧知识进行重新组合,有选择地把它们纳入已有认知结构中去。(3)创造性。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创造性,与人们平时所说的创造性有所不同,它首先强调的是人格,而不是其成就。它强调的是性格上的品质,例如大胆、勇敢、自主性、自我认可等等,即强调创造性的态度和创造性的人。

1)“问题互动”式的学习

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我们努力创设问题情境,提出相关的中心问题(此类问题一般学生往往不能马上回答)。接着,通过一系列实验和问题,交叉地指导学生的学习活动,逐步来解决问题。例如,对于初中物理“奥斯特的发现”一课,通过演示实验,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研究目标,即通电导体的磁场与哪些因素有关?进一步引导学生亲自参与设计通电螺线管的实验。通过实验探究、师生互动、信息交流,最后由学生小结归纳,解决提出的问题。这样一系列的活动,激起了课堂教学中一个又一个的认知冲突,从而促使学生自主构建知识结构。2)“讨论互动”式的学习

在教学中我们认为应重新分配上课的时间,把大部分时间留给学生去思考、去讨论、去质疑、去总结,充分实现师生间、学生间的互动作用。例如,对于初中物理“测小灯泡的电功率”一节,先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要求各组谈谈如何测?以及所需器材、公式和在生活、科技领域中的应用。课堂交流时,学生纷纷发言,从思路到器材,从公式(P=UI)到方法,还有的学生大胆分析了先算出电流做的功,然后利用时间计算(P=W/t),甚至有些学生提出小灯泡电功率多次测量求平均值行不行?等问题。这样通过小组讨论,合作交流,教师引导,优化扩展,真正实现了“师生双向互动”,有利于学生加速建构良好的知识结构。

3.在情景中教学转变学生的行为习惯

今天上课为什么这样安静呀!“老师你昨天留给我们的问题:硬币怎样越过三八线?我们急切需要知道答案”,嗷!我说怎么这样安静。当我成功地把硬币吹过三八线时,教室里一下沸腾了。由于物理中的情景教学可以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后来,上课迟到的没有了,课前乱跑的没有了,课前嗡嗡声没有了,只有鸦雀无声地等待老师情景教学。情景教学是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催化剂。

四、师生关系得到了进一步改善

1、教师地位的变化

作为新课改的教师应该适应新课程,教师的地位不应是站在讲台上“高高居上”,而走到学生中间去,不断指导、帮助,与每一个小组“对话”,不断听取学生“回音”及信息,常常会使学生感觉到老师在身边,问题“躲一边”。教师上课的地位变了,“学生主动参与,师生双向互动”也活了。从而扎实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教师角色的变化

要把这一个新的教育理念带进物理课堂、指导物理教学、培养高素质人才,以适应时代发展的新要求,教师除了要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综合性知识外,还必须从观念、能力、方法、系统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角色更新。(1)观念角色的更新。①确立整体发展的学生观。教学中每一个学生又都有自己的长处:有的善于实验操作,有的善于小制作、小创造,有的善于调查研究,有的善于资料查阅,有的善于发现问题,有的善于归纳总结……这就要求教师把施教的光芒辐射到全体学生,并努力培养他们独特的才能和志趣,从而塑造学生的创造个性。②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观。只有教师把新的教育理念带进物理课堂,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新要求,也只有转变传统教育中的师生观,才能构建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民主、平等、合作的新型师生观。(2)能力角色的更新。①大胆变革处理教材的能力。教师应根据整体性原则变革处理好教材,将有关内容组成一个完整的有机整体,达到对教材内容的整体感知、整体理解和整体应用,改变孤立地、单一地处理教学内容的现象。②富有艺术性的指导能力。教师不能仅将现成的概念、定理、定律、公式提供给学生,让学生去证明,而应改变教学程序,先设计一系列问题,让学生逐步从疑问中得出正确的结论。同时在创新教育中学生会不断产生新的矛盾和新的问题,甚至是误区,教师应有敏锐的感受能力和灵活的应变能力,维持学生积极向上的思维状态。真正组织学生进行研讨,帮助学生疏通思想、理清思路,引导他们进行抽象和概括,从而形成物理概念和规律,完成知识的内化。(3)方法角色的更新。①不断改进教法善于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这是创新教育的基本要求。在教学中大多数教师只关注自己如何提问,却很少顾及怎样引导学生提问,这种“生从师问”的局面下形成的学习心理依然处于消极的、被动的。②自始至终贯穿学法指导。我们在物理教学中进行创新教育,在教学中应自始至终贯穿学法指导,使学生学会学习,从而达到“授之以渔”的教学目的。我们指导学生经常对自己的学习活动进行反思、监控和调整。让学生记“错题集”,让学生写学习方法总结,可以定期总结经验与教训。学生每天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回顾与反思,及时纠正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改正学习方法,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与学习能力。我们就是这样经过不断的反思,矫正,使我们课改沿着一个正确的轨道健康发展。我们倡导教师加强自身反思学习的同时,更积极倡导合作学习,合作不局限于本校,要走出校门合作。学习“洋思中学”先进理念,谈感受、谈思路,从而启发全体教师更向新课改迈进。经过实践我们发现,善于反思的老师,善于学习的老师在课改中角色转变都很快。

3.尊重学生的人格是改善师生关系的突破口

初三总复习,教师为了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我们主要采取尊重学生不歧视、不放过任何一个“学困生”。其中有一个“学困生”感叹地说:“其它课上我都睡觉,只有物理课我特别有兴趣,这与物理老师尊重我们,帮助我们复习学会最基本的知识是分不开的。”教学中为了突出第一轮夯实基础,教师把全班学生分为A、B两个组。分为A、B组的好处是好帮中、良促良、师帮辅、抓差生;教师灵活调控A组给10分钟时间默记本章的主要内容,B组给5分钟剩余5分钟可小声讨论做试卷。然后默写重点知识10个,每一个为10分测评当堂记入平时成绩册。这样做的好处使学生积极参与整个教学过程,也体现了态度、过程、能力的评价。在教学过程中设计A、B不同层次典型练习题展开思维训练,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一股好帮中、良促良、差有师,勇于奋进、努力拼搏良好的学习氛围。这样做的目的使学生感到平等、民主、和谐有不被抛弃的自信心、自豪感。从而使教学全面开花,可多结丰硕之果。同时,也使师生情、同学情油然而生!

4.语言的魅力是改善师生关系的润滑剂

教师的语言有没有亲和力和感染力是上好一堂好课的关键。教学中我们的李老师以学者的风范感染学生,用长者的心态对待学生,以幽默、风趣的语言处理问题。对待优等生从不纵容和藐视他们,对待学困生也从不歧视和讽刺挖苦他们。因为他知道每一个学生都是一张白纸,需要我们精心地去渲染,去呵护,他们才能真正把老师看作“父母”或“人类的塑造者”。

经过本次课改,我们的教学行为、语言、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学生学的轻松了,老师教的快乐了,课堂充满了生机与活力,用我们一位老教师的话说,就是每天面对不同的学生,不同的学生又会碰撞出不同的心声。

感受课改,更新理念,为 学 生 的 发 展 奠 基

贾 村 联 区

兵2011、7

下载初中物理教师业务考试《课标》练习word格式文档
下载初中物理教师业务考试《课标》练习.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初中课标试题

    一.名词解释 1.什么是听力测试命题的“真实性原则”? 所选材料内容贴近生活,而且真实可信,只有真实可信的语言材料,才能激活学生的“知识库”,对听力内容作出合乎逻辑的正确判断和......

    最新初中音乐教师业务考试试题

    最新初中音乐教师业务考试试题学校姓名成绩一.填空.(每空1分总计40分)1.在歌(乐)曲中,我们常常看到#.b.这样的记号,那么“#“是(升)记号,“b“是(降)记号.在乐曲中的还原记号是.他们......

    初中音乐教师业务考试试题

    初中音乐教师业务考试试题【基5】 一.填空.(每空1分总计40分) 1.在歌(乐)曲中,我们常常看到# .b . 这样的记号,那么"#"是(升)记号,"b"是(降)记号.在乐曲中的还原记号是( ).他们统称为(......

    2014年8月教师业务考试试题——物理

    2014年8月教师业务考试试题——物理 教师 :学校: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6分) 1、 物理学是人类科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物质、和的自然科学。 2、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作为......

    初中物理评课稿大全

    整体感觉 老师从新课程的理念出发,采取了分阶段逐渐深入的教学模式,由浅入深给学生创设了一个开放的课堂,动态的课堂,充分让学生开展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在轻松,平等的氛围里让......

    初中物理教师招聘说课课题

    初中物理教师招聘说课课题 课题一、液体的压强(人教版九年级十四章第二节) 课题二、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一节) 课题三、光的反射(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

    2014教师业务考试

    西秀区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业务水平考试 实施方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关于“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应当对教师的政治思想、业务水平、工作态度和工作成绩进行考核”的......

    初中物理公式考试精品

    初中物理常量和物理公式汇编 【力学部分】△1速度:V=S/t v 2v1v2 v1v2 (等路程时)vv1v2(等时间时) △2重力:G=mg△3密度:ρ=m/V  212(等质量时) 12 12 (等体积时)△4压强:p=F/S△5液体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