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异家庭子女五篇范文

时间:2019-05-14 05:10:4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离异家庭子女》,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离异家庭子女》。

第一篇:离异家庭子女

2012年济南市中小学心理辅导优秀案例评比

送评材料

题目:

类别:作者:王学玲单位:山东章丘第二职业中专联系电话:

离异家庭子女的心理辅导案例

背景描述:

近年来,国内外的学者都十分关注孩子出生后与父母分离对其成长的影响的问题研究,他们一致认为,孩子出生后与父母分离,将使其产生精神上的痛苦和焦虑,影响其整个一生的人格风貌。一般认为,“破裂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最大。破裂家庭有两种情况:一种为父母死亡,一种为父母离婚。这两种情况对孩子来说都是很不幸的,而父母离婚可能比父母死亡对子女的性格影响更大。破裂家庭中的孩子往往很悲观,性格孤僻,心情苦闷,一遇不顺心的事,易钻“牛角尖”,但也可能具有坚强、果断、自立的一面。一项调查发现,54.7%的犯罪少年是因为缺乏父母教育或父母离异而造成品德不良。对210名犯罪少年的调查还表明:因家庭关系破裂,向外寻找“友谊”、“温暖”而犯罪的占84.1%。所以,学校和教师对生于这类家庭中的孩子应予以更多的关注。

案例介绍:

小东,今年17岁,从小就跟着爷爷奶奶一起长大。在刚出生不久,父母就离婚了。母亲回了她东北的老家,而爷爷奶奶为了不给父亲再婚时添麻烦,他们把抚养小雨的责任承担了下来。其小小年级得不到足够的父爱或母爱,缺乏家庭温暖,与父母在感情上也缺少沟通,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我行我素的性格。从小学到现在学习成绩一直不够理想,而且经常出现逃学现象,母亲对他也感失望。同班同学见他少言寡语,难为常人理解,也极少与他交往。

案例分析:

这是一个现代社会普遍存在的家庭婚姻问题,它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造成了很大的不良影响。教育家马卡连柯就此指出:“没有父母的爱,所培养出来的人,往往是有缺陷的人。” 家庭在孩子的性格和行为习惯的形成上有着重要和深远的影响。缺少父母之爱的孩子,感受不到家庭的温暖,就会经常处于紧张忧虑之中,这严重影响他们的正常发展。

本案例中的小东,父母虽然爱他,但因为家庭破裂,对他的关心和照顾也只重于衣食住行,对他的情感需求却无暇过问。父母即便是关心他的学习,关注他的未来,但也只是看他作业有没有做,考试成绩好不好。好就以简单的物质奖励,差了就责骂。殊不知,孩子最需要的是温暖、和谐的家庭氛围,父母的紧张关系让他感觉到一种危机,他又怎么能够专心于

学习呢?没有好的家庭环境,又缺乏明确的学习动机,导致学习成绩差。他不爱说话,有什么想法也放在心里,想不通了就以逃学来躲避,逐渐成为一个不受集体欢迎的人,造成学习、社交等方面的心理障碍。

措施方法:

1、维护其自尊心

由于造成他这种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原因是缺乏家庭温暖。在校又不爱与其他学生交流,导致他总是以戒备的眼光看别人,总感觉别人看不起他,逐渐失去自信心,从而导致产生一系列的问题。所以,要从根本上重建他的自尊心。鉴于这样的孩子大多个性较强,不愿别人提起自己的家庭,所以我闭口不谈他的家庭,而只是告诉他父母是如何爱他,他是一个幸福的孩子。当他使性子不吃饭时,我发动班里同学帮他拿饭盒,劝他吃,他有感于同学情意,吃了饭。

2、建立其自信心

首先让他明白自己在学习上是不比别人差的。我先与其父母交流,掌握他的生活背景,再与他本人谈心,告诉他“应懂得爱惜自己,如果自己都看轻自己,又有谁会看得起你”。对于他不太与人交往这种情况,我则告诉他朋友的友谊应怎样建立:“你付出了感情,别人就会回报你,不要怕付出,有付出才会有收获,大胆地表达你的感情,勇敢地释放出你的爱。”对于他内向的性格,我则现身说法:“老师小时候也是一个内向的人,总担心自己不够好,不好意思开口,不主动和同学交往,朋友也很少,内心很寂寞,后来我就试着去推销自己,别人要借东西了,我主动借给他;带了好吃的东西了,也主动去分给别人,慢慢的,同学都喜欢和我交谈了,他们有的东西也常拿来和我分享。再后来在和他们聊天的时候得知其实我原来并不差,而只是对自己没有信心。你现在也是这种情况,你要知道,你很棒的,不要封闭自己,把你的能量全部展示出来,老师看好你,支持你,不要让我失望!”现在,他能与同学友好相处,有时还能帮助同学做事,自信心在逐渐恢复。

3、增强其责任感

在与他有了一定程度的情感交流后,我的心理辅导工作开始触及他的内心。我和他谈起他的家庭,鼓励他把心中的想法勇敢地说出。我告诉他,逃避并不能解决问题:“你是个聪明的孩子,你也已长大,不能再使小孩性子,应该做一个对自己、对父母负责任的人。父母虽然感情不和,但对你的爱是不变的,你的行为应该对得起他们的爱,不要让他们对你失望。如果你做得足够好,你也许能使父母破镜重圆,这难道不是你想要的吗?你大了,该为父母

分忧,而不是为他们添烦恼。”他听后,很有感触,和我也逐渐亲近起来,听他母亲说在家也能帮助家里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4、明确努力方向

我的耐心和爱心终于赢得了他对我的信任,我和他就一起制定了今后的努力目标:

(1)每天微笑待人,上学时看到老师和同学都要主动问好;

(2)主动与同学交谈,多多使用礼貌用语,中午帮助周围的同学拿饭;

(3)上课认真听讲,每天至少问老师一个关于学习方面的问题,作业独立

完成,并且在学校完成,时间晚了由老师送回家,尽一切努力把成绩提上去。

对于以上目标的实现,我采用了行为强化法:对于他的每一个进步都给予鼓

励,对于其不足、尚未达到要求的地方,给予足够的耐心,基本不采取批评的办法。看到自己的一个个进步,他的自尊心、自信心也一步步树立起来。另一方面,我还从他的家庭入手,在进行家访时,多谈其进步,指出如果大家继续努力、共同配合,小雨非常有前途,让其父母看到自己的付出是值得的。之后,他的父母对小雨就更加关心和爱护了,并积极配合学校做好各方面的工作。

效果与思考:

对该生采取以上措施后,他的学习积极性有了很大的提高,逐步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和习惯,原来经常不做作业,现在即使偶尔不做,也会立即补上,也不再逃学了,由于学习认真了,学习成绩也有了较大的提高。同时他与同学的人际关系也逐渐好转、和谐。

从上述案例我得到的启示是:

1、父母离异家庭是孩子心理障碍的高发区,教师应对这些儿童更多的关怀,殷切的关怀远远胜于高高在上的说教,应多谈心,多做孩子的听众。

2、教师应有高度责任感和事业心,用真诚和爱心与学生建立良好的朋友关

系。必须尊重学生的人格,以平等的态度对待他们,不可单纯说教。

3、教师必须具备心理学专业知识和心理辅导与咨询的理论与方法。要有较

强的观察能力、言语表达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必须掌握与学生交往的技能、指导的技能和矫正的技能。在进行心理辅导的时候,必须具备耐心,细致、不厌其烦的心理品质。

4、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时,应对具有各种心理特点的学生加以分析,提出相应的要求,由此形成教师的期待。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认为教师对学生的期待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学生从而努力提高了学习成绩。教师的期待、关心、赞许使学生获得了

内驱力,从而起到激发其通过努力学习,提高成绩来维持其在教师或家长心目中地位的作用。身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教师,应时刻心系学生,把微笑和爱洒向每一个学生,让孩子心灵的天空更蓝,更美。我们要始终关注学生心理,把心理健康教育贯穿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之中。要创设符合心理健康教育所要求的物质环境、人际环境、心理环境,寻找心理健康教育的契机,注重发挥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人格魅力和为人师表的作用,建立起民主、平等、相互尊重的新型师生关系。新世纪的教师,应该为培养充满信心、富有爱心、勇于挑战,乐于奉献的优秀人才而努力;为构建和谐、美好的社会大家园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第二篇:离异家庭子女改名申请

更 名 申 请

***派出所:

我叫***,性别:*,*族,家住***村。****年*月**日出生,现年**周岁,身份证号为120**************,因随母亲改嫁到*家而取此名。现我母亲已和*家解除婚约,我与*家不再存在任何关系,我本人欲将姓名更改为***(随母姓),请予批准。

申请人:**

****年**月**日

改 名 申 请 书

***派出所:

我叫***,是***村村民,我的儿子居民户口簿上名字为**,*,*族,****年*月**日出生,身份证号120*************。现同意其根据本人意愿正式向贵所提出的将原姓名**更改为***的申请,恳请贵所予以批准。

申请人:***

****年*月**日

第三篇:离异家庭子女教育问题调查

离异家庭子女教育问题调查:受伤花蕾多些阳光雨露

【在线投稿】【关闭窗口】2012年02月16日 07:20:55 来源:山西日报

近些年来,人们的婚姻观念逐渐发生变化,离婚式的单亲家庭也日益增多。据忻州市忻府区婚姻登记中心对单亲家庭及其子女状况进行的调研发现,全区有超过五成单亲家庭是离异造成的。

离异的家庭虽千差万别,但其中不乏共性。在普通人的眼里,离异家庭子女是特别的,他们孤僻、自卑、暴躁,容易沉浸在愤怒情绪中不能自拔;另外,在智力发育、同伴、亲子关系、情绪障碍、人格发展、异性认识、自我控制和行为等方面问题多多。所以说,离婚是一个家庭的悲剧,这是人们的共识。

李飞之心缘何“飞”

2009年8月初,家住忻州市区的李大勇和吴小叶闹离婚,原因非常简单,因为吴小叶怀疑丈夫有外遇。当时李大勇41岁,吴小叶39岁,他们的独生子李飞14岁,在忻州市某中学上学。李大勇和吴小叶共同创业,拥有了一个资产将近千万元的大型酒店。按理说,这样的家庭是幸福的,可这种幸福被李大勇的外遇**打碎了。法庭上,财产分割进行得非常顺利,可对于儿子的抚养权问题却互不相让。最后法庭让孩子自己决定。这可难为了李飞。父母都非常爱他,离开谁都舍不得。在法官的一再催促下,他抬起一直低着的头:“他们两个人,我都不离开,我想去谁家就去谁家!”孩子的决定,让法官犯难了,离婚案中还没听说过有这样安排孩子的。于是,法官问李飞:“要是父母都不管你怎么办?”李飞摇着头回答:“绝对不可能,他们都非常喜欢我,肯定会心疼我的。”孩子的决定,当时父母也都同意了。

开始,夫妇俩都争着“讨好”儿子,儿子要星星不敢摘月亮,可是时间一长,他们二位又有了新的归宿。这一下,李飞去爸爸家也不得劲了,因为那儿有了新阿姨,他回到爸爸家可不像以前那样“无法无天”了。去妈妈家更不好意思,以前妈妈和他说话总是笑眯眯的,现在有了新叔叔,李飞觉得和妈妈共同语言没有了,干脆搬到学校成了住校生。这样的日子过了一年多,李飞开始从心底厌恶亲情、厌恶关心,还下意识有了报复心理:随意乱花父母的钱。“你们不是抢着给我钱吗?我就瞎花钱!”请同学们吃和玩,大方得很。有一次,他请十几个同学去酒吧消费,一次花掉2000多元,眼睛都不眨一下。还经常惹事生非。他逃课上网吧,老师找来父母问话,他根本不当回事。他还谈恋爱,让老师生气,让父母伤心。

到了2010年初,李飞的父母都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可他们已经束手无策。一见面总是互相指责,指责对方惯坏了儿子。看到父母还在为责任争吵,李飞突然明白了,觉得和他们呆在一块更加痛苦,“他们爱我其实是爱他们自己,既然他们都不爱我,我就离开他们算了。我走了,也就眼不见心不烦!”终于过年时他们发现宝贝儿子离家出走了。后来,在警方的配合下好不容易在省城一家网吧找到了李飞,可这时的李飞已经彻底厌学了,不是上网打游戏,就是和社会上的狐朋狗友混在一起。现在,李飞的父母一提起儿子,就只能唉声叹气!

孩子受伤谁之过

忻州市荣军医院心理门诊部主任范连梅说,父母离异的孩子,多数沉默寡言,害怕与人交往,担心别人问起父母的情况。据调查,父母离婚后的孩子自由散漫、进取心差,表现得更加明显。此外,这些孩子由于缺乏照管和体贴,营养和卫生习惯较差。更可怕的是,由于得不到应有的家庭温暖,他们只能到社会中去寻求慰藉,容易走上歧途。离婚家庭的子女所受到的影响使他们的心理、性格、行为出现了异常,称为离婚子女综合征。

对于离婚给孩子成长带来的危害,按照范连梅主任的临床观察,只有1/4的父母离婚之后能够从本着为孩子着想的态度在子女教育问题上达成共识;而有的甚至在离婚五六年后,双方还在相互折磨,这样对子女的影响和伤害更大。范主任告诫:离婚后和平相处对于为人父母是何等重要,因为只有这样,孩子因他们的离婚而受伤的心灵才能更容易得到抚慰。

时下,离婚率升高已成为一个普遍的现象,有多少儿童流落街头无人抚养与收管。据了解,一些孩子因个性发展不全面,甚至走向了犯罪的深渊。孩子的身心发展因抚养人的不同而产生差异,由父亲抚养,因为父亲忙于事业工作,生活往往简单化,使孩子得不到应有的关心和照顾。由母亲抚养,虽然可以在生活上得到细腻的照顾,但是没有父亲的影响,心理上总不免产生缺失。如果让两个家庭的老人抚养,因祖辈们年老体弱和文化观念上的局限性,孩子得不到智力上的引导和个性上的发展。凡此种种,都给孩子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而孩子的早期经历对未来发展、个性健康成长将起着重要作用。心境忧郁,性格孤僻被父母抛弃的子女,多数沉默寡言、情绪低沉,害怕与人交往,担心在与人交往中,别人会问起他父母的情况。当他们看到别人家庭和睦团圆时,心情更是压抑,感情更加脆弱,心灵上的创伤更加恶化。这样,就在言行举止上容易失常,甚至心理变态,一旦遭到家长批评,或内心不满家长的所做所为,就会赌气出走,到社会上去闯荡。自由散漫,进取心差,这在正常家庭的孩子身上虽然也时有表现,但是在父母离婚的孩子中表现得更加明显。他们由于缺少家庭的温暖,缺少父母的“关爱”,也缺乏双亲的言传身教,往往处于放任自流的状态,组织纪律性较差,学习成绩下降,对集体活动漠不关心,常常一人独自行事。另外,在身体健康方面,由于无人照管和体贴,不注重营养和卫生上的良好习惯,有的还因为心灵创伤导致了失眠,所以体质较弱。有的孩子说:“我病了,只好一个人睡在家里,陪伴我的,只有痛苦和眼泪。”据有关部门

调查,离婚家庭子女犯罪的比例明显高于正常家庭的孩子,他们由于得不到应有的家庭温暖和教育,只能到社会中去寻求慰藉,一旦遇到不好的人,就会把他们带向歧途,并且越陷越深,不能自拔。

健康成长需倍加呵护

有调查显示,父母离婚对子女的影响远远不止这些,只有百害而无一利。孩子爱自己的父母,渴望得到父母的体贴和照顾。可是,一个残缺不全的家庭,给成长中的孩子能带来什么呢?其实,能够继承传统美德的家庭最稳固,懂得珍惜夫妻缘分的婚姻最持久。孩子们极其需要一个充满爱的家庭,同时也极其需要由父母稳固的婚姻带给他们安全感。婚姻是需要双方来培育的,当彼此渴望与对方沟通,并从对方身上学到智慧的时候,婚姻变得牢固了,家就成了孩子们成长的快乐港湾。

有关专家认为:父母在离婚前,请多为孩子想想,多一些维系美满和谐婚姻家庭的责任,切勿草率决定。当然,有的夫妻离异,孩子不一定就难以健康成长。实际上,没有融洽和睦的夫妻关系,家庭即使完整存在也可能只是一种形式,这样的家庭并不利于孩子成长。如果确有离异的必要,在充分考虑保护孩子的前提下,也有可能把孩子的伤害降到最低点,从而改善孩子成长的条件。

“身体健康、认知正常、感情成熟、人格健全、关系和谐、行为稳定”,这是国际社会认定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六个标志。父母匆匆离婚,含苞待放的花朵过早凋谢,如何让孩子们健康成长,关注离异子女身心健康成长,这是家庭、社会、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让我们共同努力,尽最大可能给离异家庭子女营造宽松、健康的生活环境,多给他们一些关爱!(文中李飞及父母均为化名)

第四篇:怎样做好离异家庭子女的教育

怎样做好离异家庭子女的教育

随着社会的发展变迁,人越来越能不过分依赖别人生存了,自我越来越能脱离社会规范的束缚,追求自由的生活。近年来,我国的离婚率大幅度上升,离异家庭的子女的教育问题也日益突现出来。国内外的研究都发现,离异家庭的孩子问题行为远远高出正常家庭的孩子,主要表现是情绪低落、压抑、孤独、烦躁、冷漠,而且他们往往学习不好、人际关系差、不守纪律、离家出走,另外,越轨和犯罪行为及心理障碍也较正常为高。可见,家庭结构是否完整对子女的心理健康有重大的影响。

【摘要】: 长期以来,我们对离异家庭比较陌生,对其状况知之甚少,其原因是我国离婚率低,离异家庭比较少,没有像西方国家那样成为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从而遭到社会的歧视甚至抛弃,处于弱势状态、社会边缘,处境不容乐观。到了90年代,由于改革开放对陈旧的传统观念的冲击;市场经济发展对妇女经济自立能力的增强;新婚姻法对离婚限制的放宽以及社会价值多元化发展的必然趋势等主要原因,我国离婚率急剧上升,离异家庭子女日益增多,带来了一系列严重复杂的社会问题。如今离婚已成为一个社会不容忽视的特殊问题。在离异家庭子女总人数中小学离异家庭儿童所占比例是最高的,父母离婚对儿童的负面影响是最明显的,心理伤害是最深的,行为变化是最突出的,由此而带来的社会问题是严重的、复杂的、深远的。所以对小学离异家庭子女的研究,对我们整个国家、整个社会、整个民族的发展而言,将具有重大的社会现实意义,对人类自己、教育本身的探索来说,将具有重要的理论思想价值。笔者首先简要阐述中西方国家离异家庭及其子女的现状和小学生在父母离婚后表现出来的一系列心理问题,如情绪情感出现障碍、适应性差、性格严重缺陷、学习困难、社会性发展不良等,并把这些问题与完整家庭子女做比较,找出问题差异。其次,针对小学离异家庭子女出现的心理问题,从家庭教育环境、学校教育环境、社会文化环境三方面对问题进行归因分析,试图找出问题存在的根源。最后,针对我国目前对离异家庭及其子女采取的保障措施存在的不足,借鉴西方各国对离异家庭及其子女采取的成功经验,提出相应的符合我国国情的教育对策。

【摘要】:正 随着社会不断进步和发展,人们生活方式和生活观念也在不断更新,对生活的要求也在不知不觉地发生变化。诸多的不适应,使离异家庭占的比例越来越大,面对离异家庭子女的教育,已成为教育工作中不容忽视的一个问题。为了加强对学生的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的身体、心理素质,帮助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学会学习,走上成功之路。我校对两千多

【关键词】: 离异家庭子女 心理素质 健康教育 单亲家庭 心理障碍 学会学习家庭教育 性格表现 负起自己的责任 学会做人 离异家庭子女的教育技巧

市场经济的发展,使无数家庭观念意识,周边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这些变化之中,由离婚而产生的单亲家庭,以及再婚重组家庭正不断增长,由此产生的离异,重组家庭的子女教育问题,摆在了教育工作者的面前,课题组通过深入细致的调查并在教育过程中反复实践,总结形成了一些解决这一教育问题的技巧。

一、深入细致地调查研究,是施行教育技巧的必要前提。

要解决问题首先要了解情况,对你的教育对象及其家庭背景要十分清楚。对教育对象本人(即离异家庭的子女)十分了解,通过观察他的学习、行为,与他交心就可以了解到。然而了解家庭背景就不那么容易,首先要取得家长对你的信任,愿意和你谈,愿意与你配合,那么我们老师就要理解他们,体谅他们的苦处,解决他们的难处,原谅他们的一些不得以的苦衷,取得他们的信任,给他们以希望。

二、让孩子正确对待不同的爱,从尴尬的处境中解脱出来。

离异家庭的孩子并非都缺乏爱,相反大多数离异家庭的孩子却拥有过多的、复杂的爱。有母爱、父爱、外公外婆的爱、爷爷奶奶的爱、继父或继母的爱,而这些爱他的家庭,离异、重组后却有了质的变化;具有监护权的母爱或父爱变得更严厉了,爱的压力更大了;失去监护权的另一半母爱或父爱变成了溺爱;继父或继母的爱成了讨好的爱。而这些复杂的爱让孩子变得迷茫、惶恐,有的甚至娇宠、蛮横、无理。

我班有个男孩刚上小学一年级,那时他父母正在闹离婚,那段时间他很胆小,爱哭,一年后二年级时,变得暴躁,蛮横、无理。具有监护权的母亲常对我说:她每次到他父亲那边,爷爷奶奶和父亲就给他买吃的、买穿的,给他钱花,并教他与母亲作对,而孩子认为这些才是爱他,母亲的严厉就使他反感,从而处处与母亲作对,变成了现在这个样子,后来母亲再婚,继父为了和孩子相处好,处处顺着他,买这买那,有求必应,他更是有恃无恐。为了得到更多爱,他在继父,母亲那边说父亲和爷爷奶奶的不是,到了那边又说母亲和继父的不是,双方大人更是追问打听、恶意攻击对方,使孩子造成了性格上的扭曲。对这样的孩子首先要教会他们正确认识、对待不同的爱。例如让他们知道,有的爱为什么更严厉了(因为父母的艰辛希望在你身上得到收获);有的爱为什么成了溺爱(因为你很少去和他们在一起生活,只能用物质上来满足你、补偿你);为什么有的爱成了讨好的爱(那时想和你好好相处,让这个父亲或母亲得到你的好感和承认)。其次,做好家长的工作,让离异的双方体谅孩子处在中间那两难尴尬的处境,认识到不正确对待给孩子造成的伤害,从而相互配合,让孩子健康成长,从这一两难尴尬的处境中解脱出来。

三、给离异家庭的孩子找回那份失去的爱。

有的孩子在父母离异后,失去监护权的一方远走他乡或不理不问,得到监护权的一方又故意不让孩子与对方见面或探视,离异双方弄得像仇人似的,孩子由于恐惧只好躲避对方的探视,甚至连他或她买的东西都不敢要,电话不敢找,时间一长使他们感到失去了另一半爱,觉得被遗弃或感到了爱的残缺,产生了自卑、孤独、胆怯等不良心态。对这样的孩子,老师要做好监护人家长的工作,站到孩子立场上,放弃个人自私的想法,让孩子得到另一半关心和爱护。其次,做好失去监护权家长的工作,使他们不灰心,通过打电话、看望、写信让孩子感受到另一半失去的爱,让孩子觉得父母虽然分开了,那是大人们的问题,但对自己的爱和关心没有分开、没有改变,同样在关心着自己。

四、促进离异重组家庭的和谐

对离异后又重组的家庭,老师要协调好继父或继母与孩子的关系,促进重组家庭的和谐。首先让继父或继母要认识到满足孩子物质上的需求,不如满足他们生活、学习、精神上的需求。例如:生活起居、一日三餐、检查作业,讨论问题,一起游戏郊游,投其爱好主动来开家长会,而且告诉他们,孩子在老师面前常说新妈妈或新爸爸这样那样的好,然后要让新妈妈或新爸爸对孩子产生好感,老师应对孩子说,你的新妈妈或新爸爸在老师面前夸你在家勤快懂事,常帮他做这做那,很尊重他,他很喜欢你,这样使他们双方彼此产生好感和信任,这样新家庭也会和谐的。

总之,对离异家庭子女的教育问题是一个社会共同关心的话题,我们教育工作者在教育实践中要不断去研究、探索,掌握更多、更新的教育技巧。<四>要当好孩子、家长的桥梁

班主任要向单亲家庭孩子的父母公布班主任与任课老师的联系方式,让单亲家庭的父母能经常与班主任、课任老师保持联系。班主任要定期对单亲家庭进行家访,与单亲子女家长会面或电话沟通等方式,经常汇报孩子的学习状况与在校表现,以便架起老师、学生与家长三方面之间共同提高的桥梁。例如我班单亲孩子陈佳佳,我在家访时,从她父亲口中了解到这么一件事:一次,爸爸问她把抽屉中的钱花得到哪里了,她称自己把钱借给班上的同学了。之后我到班上了解证实到并没有哪个同学借了他的钱,实际是她挥霍掉了。了解到这一情况我深感痛心,于是我私下与她谈心,让她认识到说谎的坏处,认识到父亲对她的爱,老师对她的关心。事后她在日记里表示要做个诚实的人。平常我也经常通过电话与其父亲对他的行为进行核实汇报,使学校与家庭教育形成合力。

<五 >以集体的力量感染单亲孩子

单亲家庭的孩子一般性格孤僻,在集体中也少有自己的朋友,这些孩子或多或少都会产生自卑感,常常沉默不语。这时,我们要善于利用集体的力量来感染单亲家庭的孩子,除了要鼓励全班同学与这些单亲家庭的孩子多接触,特别是班干部关心、团结、帮助他们之外,还可以用“结对子”的方法,采用一帮一结对子。教师及一部分学生与这些学生结成对子,组织一些性格开朗、乐于助人的同学帮助单亲孩子,使班内同学都能意识到自己帮助他们的责任,向他们伸出友谊之手。

鼓励他们大胆地与同伴、老师交往,为他们的交往提供条件和方便,使他们得到大家给予的帮助,获得来自父母以外的爱的补偿。单亲孩子感受到了集体的温暖,从而逐渐产生对集体的爱,对同学、老师的爱,对父母的爱。小学离异家庭子女的心理问题及教育对策探究

小学离异家庭子女在自卑忧郁、心理封闭、憎恨攻击、自私冷漠这四方面的心理问题比例要明显高于完整家庭子女。同时诸多文献也表明,小学离异家庭子女主要开始凸显为这几方面的心理问题。因此,小学离异家庭子女心理问题开始凸显为这四方面特征:自卑忧郁、心理封闭、憎恨攻击、自私冷漠等。

1、自卑忧郁。他们总觉得自己低人一等,与人交往谨慎,或不愿与人交往。特别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总怕别人在背后说自己坏话。在学校不接受班级任何工作,在家里不愿做家务劳动,总怕自己完不成任务,怕别人讥笑,缺乏自信心,逐渐形成胆小、孤僻、自卑等的个性。例如:心情开朗,对任何事都充满着自信的小刚,在小学三年级的时候,父母因“感情”问题而离异了。在法庭上,他被判给了父亲。很快,年轻的继母进了家门,父亲不许他与生母见面„„小小年纪的他,心灵受到了极大的伤害,显得非常自卑,不愿与人交往,渐渐显得孤僻,让人难以接近。久而久之,形成了较严重的自我心理封闭。

2、心理封闭。在离异家庭里,孩子的自我心理封闭主要表现为抑郁、猜疑、嫉妒等。无端怀疑别人看不起自己,便故意作弄自己,看到别的孩子拥有一个幸福的家,觉得对自己是一种讽刺和威胁,产生嫉妒心理。不愿与他人感情交流,不愿别人知道自己家的处境,厌恶交往,逃避与他人接触,孤守自己的一小角天地,把自己封闭在“真空”中。例如:开朗活泼、喜欢交往的小芳,由于父母的离异,就变的不愿与人交往,常把自己锁在房间里,害怕别人知道自己家的情况。接触最多的是母亲,而母亲因婚姻的变故,忽视了对孩子的教育。长久之后,便形成心理封闭,由于心理封闭,又往往容易形成对周围人和事的不正常心理。

3、憎恨攻击。离异家庭子女由于对家庭现状的不满,就表现为憎恨周围的人和事物,报复心理强烈,对周围人有很强的逆反心理,攻击行为。例如:临近新学期注册交费的日子,强仔又成了离婚父母相互攻击的“武器”,父亲责令他到母亲那边讨钱交费,母亲却在门口堵住他说:“我下岗在家哪有闲钱给你?”强仔只好向父亲复命。谁知父亲气愤愤的说:“放屁!他没钱?”难怪跑得满头大汗的强仔咬牙切齿的说:“他们不和,却拿我来出气,都不是人,我恨不得一刀砍了他们!”在这样的环境下,他们又表现为强烈的冷漠心理。

4、自私冷漠。在与离异家庭子女的交往中,他们很多表现出自私,对周围人冷漠,行为不受约束,容易形成不良的行为习惯。例如:小红由于父母离异,周围的亲戚朋友对她照顾有佳。在家里,只要是她想要的,想做的,不管是好是坏,都会无条件的满足她,渐渐的形成什么都只考虑到自己,从来不考虑别人的想法。在学校里,从来不会考虑班级利益,而只会强调“我想怎么样”,“我想干什么”。

由此可见,家庭的离异已给孩子的心理健康造成了重大的影响,严重影响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因此,很有必要对离异家庭子女产生这些心理问题的原因进行研究分析。

二、小学离异家庭子女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心理健康障碍通常是由社会生活变故造成的,如工作和学习上不适当的长期紧张,社会交往中的人际关系不协调,家庭生活中的重大不幸事件等。离异家庭子女的心理健康障碍同样也是由社会生活变故造成的,其中显而易见的最根本的因素便是父母离异而导致的家庭破碎,使家庭教育力量的“失常”,最后不可避免的会在子女的心理上造成严重的消极影响。离异家庭对子女的教育,主要体现为以下四种类型。

1、忽视型。即离异后,有些父母自身难以走出家庭破裂的阴影,对孩子无法给予关爱,缺乏起码的责任感,数年不去探望孩子,拒绝支付抚养费;还有的父(母)索性将孩子与祖父母或外祖父母一起生活,他们便感觉不到正常家庭的亲情,对孩子幼小的心灵造成了巨大的伤害。这往往容易形成心理封闭、憎恨、攻击等问题。

2、溺爱型。离异父(母)为了弥补家庭破裂给孩子带来的巨大伤害,父(母)让子女在家庭中处于优越地位,视如掌上明珠,造成“亲情过剩”。久而久之,则养成了子女的骄横,任性,以自我为中心等不良习性。一旦恶性膨胀,遇到外界不良诱因便会导致违法犯罪。这些也容易形成自私、憎恨、攻击等心理问题。

3、恶劣情绪型。婚姻的失败是一个沉重的打击,而离异家庭父母向周围的朋友、心理医生求助的很少,更多的是将自己的恶劣情绪感染给孩子,甚至在孩子的身上发泄。在这样的情况下,孩子往往情绪低落,在家里感觉不到家的温馨,就极易形成抑郁和孤僻,充满仇恨、攻击等心理问题。

4、仇视对方型。有些离异家庭父母在分手之后,不但彼此仇视,还试图将这种敌对思想灌输给孩子,采取粗暴的方式不允许对方来探视孩子,不允许孩子与对方接触,交流,在夹缝中的孩子容易产生心理偏差。这也容易形成攻击、自私、冷漠、逆反心理等心理问题。

家庭的破裂给子女的心理健康带来了许多问题,假如让这些心理问题继续漫延开来,长期以往,便会产生危害自己,危害他人,危害社会的行为倾向,部分人甚至还会走上犯罪道路。

三、小学离异家庭子女心理问题的教育对策

对于离异家庭子女来说,家庭的破裂已是不可避免的事实,但是离异家庭子女的心理上的创伤是可以弥补的。这使我想到了艾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影响中小学生人格发展的最重要的一个因素是从原先的家庭环境逐渐过渡到学校环境,正是学校环境中塑造、陶冶、培养了儿童良好的人格个性品质。为了解决离异家庭子女的心理问题,小学教育工作者必须针对离异家庭子女的心理特征采取相应对策,弥补心理上的创伤,从而使他们的心理健康成长。

1、满足孩子尊重的需要,变自卑忧郁为自信开朗。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人类有许多高尚是人性的顶峰,那就是一个人的自尊心。”

离异家庭子女也一样,他们也有自尊的需要。在学校环境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和期望对孩子性格的形成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得到教师肯定的学生,常常更加积极,乐观,对生活充满自信。作为教师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特别安排一些班级活动让他们参与,当他们取得了成绩后,不失时机的对他们进行表扬和鼓励,上课时有意识地关照他们参加讨论、回答问题,犯错误时则尽量维护他们幼小的自尊心,以理晓之。凡事尊重他们的选择和意见,让他们体验到成就。这样可以帮助他们逐步克服自卑心理,增强自信心。同时,教师要教育全班同学不要嘲笑和歧视离异家庭子女,要以友好、和善的态度对待他们。

2、用爱心弥和孩子心灵创伤,变心理封闭为开朗友善。

离异家庭子女在家里得不到父母完整的爱,使他们的心理受到了很大的创伤。但是教师可以让他们感受到爱,用教师对他们的爱来填补父母的爱。爱心,是建立在责任心之上的。孔子言:“仁者爱人”。教师最无私,可称“大仁”,“爱心”自是最不能少。更何况教育是一种心灵、情感人格的交流活动,严肃有余,慈爱不够,难以交流,教育的效果自然好不了。因此教师要热情关心他们,主动帮助他们,让他们感觉到他们在教师心中是有地位的。当学生对某一事物面临选择和出现行为偏差时,教师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的言语交流是非常重要的。

班上有一男生,跟年过半百的奶奶一起生活,他把什么烦恼、心理话都藏在心里,不跟别人讲。我写了一张小纸条给他:“老师是你朋友,你有什么烦恼和心里话可以跟老师讲”。接着,我主动找他谈心,了解他在学习上、生活上遇到的困难,帮助他补习功课,在学习上取得的一点成绩就给予鼓励、表扬。在课上,多给他发言的机会。在一堂《我的理想》班会课上,他的演讲获得了同学们的热烈鼓掌,在取得成功体验的喜悦和赞赏的同时,激发了她的自信心和上进心,使她感到没有被教师和同学们抛弃和遗忘,有很多人在关心她、爱护她。渐渐地,她的学习成绩一天天好了起来,人也活泼开朗了很多。

3、加强个别心理辅导,变憎恨攻击为亲社会行为。

开展个别心理辅导,帮助离异家庭子女正确对待家庭变化,消除逆反、报复心理。离异家庭子女的心理教育是不容忽视的,不仅要开心理课,而且要对离异家庭子女“开小灶”,进行专题辅导。应充分利用品德教育培养孩子的亲社会行为。因为它是一种无私的,积极的生活态度,是具体的行为和情感。谦让、助人、合作、共享、同情、救援、见义勇为,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是现代社会对公民的要求。培养孩子的亲社会行为有助于塑造孩子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

通过授课、聊天和倾听等,让孩子尽情发泄心中的忧虑和不满,同时对他们的一些心理问题进行辅导解决,让他们了解掌握一些心理调节技能。父母离婚,那是迫不得已的事,其中苦衷,做儿女的有时无法理解,要学会包容,学会原谅父母。教师要设法多方疏导,譬如与孩子谈心时说:“当前社会不同家庭结构是客观存在的,父母离婚、再婚是每个公民的权利,做儿女的不应该太让父母难堪。父母永远是你的父母,要记住父母对你的养育之恩,还要尽最大努力去孝敬他们,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每个子女都应该尽到对家庭的责任,长大了还应尽到对社会的责任。”孩子如果学会了正确对待家庭,那么他们看社会和周围人的眼光就会柔和一些,憎恨、攻击心理也会逐渐消除。

4、开展好集体活动,变自私冷漠为宽容友善。

离异家庭子女形成自私冷漠心理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缺乏对他们的关心和帮助。儿童的天性都喜爱活动,在活动中儿童的情绪高涨。但是离异家庭子女由于在活动中往往容易被忽视、被遗忘,没有体验到集体的凝聚力。因此教师要创造条件,重视营造良好的班级集体氛围,把个人的进步与集体的荣誉连在一起。根据他们的兴趣、能力特点等活动中担当重要角色,让他们真正成为集体中的一员。教师还应进一步采取积极的措施,如教师与离异家庭子女“结对子”,优秀学生与离异家庭子女编成一组或同座,通过各个方面关心他们,体验到周围教师、同学的对他们的关心。还要让他们有一种互帮互助的精神,全面了解他们的优点、兴趣特长和自己的缺点和薄弱地方,既可以是其他同学帮助他们,也可以是他们帮助其他同学,开展如“手拉手”、“课外兴趣小组”、“小组合作竞赛”等。让离异家庭子女切实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同时又让他们感觉到自己在集体中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变自私冷漠为宽容友善。

总之,对于离异家庭子女来说,家庭的破裂已是不可避免的事实,但是离异家庭子女的心理问题是可以解决的。对离异家庭子女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门学问,也是一种历史性的责任。小学是个人心理健康成长与发展的重要阶段,当今社会,老师除了要担当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的角色外,更重要的是注意和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特别是离异家庭子女心理障碍的辅导工作。离异家庭的孩子就像海面上航行的一叶孤舟,如果领航员能正确引导,他们同样能避过惊涛骇浪,渡过暗礁岩石,安全抵达明净的港湾。让我们每位教育工作者都来做离异家庭孩子心灵上的领航员,使他们顺利走向成功的彼岸。

第五篇:离异家庭子女心理特征变化调研报告

离异家庭子女是婚姻破裂,从而导致家庭解体后出现的与正常家庭环境中生活的儿童不一样的特殊社会群体。国内外的许多研究都表明,双亲离异的家庭是向社会输送精神上和道德上畸形人的来源之一。夫妻离异不仅会造成彼此的心理创伤,而且也会给子女的心理带来一系列的消极变化和影响。

近年来,由于日趋复杂的社会原因,家庭——这一人类社会最基本的细

胞的不稳定性因素也逐渐增加,家庭破裂呈上升趋势。据从**区民政局调查的数据显示,2002年到区民政局办理离婚的有224对,2003年341对,2004年462对,2005年426对,2006年464对,离婚人数居高不下,逐年上升。随着离婚率的上升,离异家庭子女队伍逐渐增多,离异家庭子女怎样才能健康成长,成为当今社会焦点问题之一,也是摆在全社会面前的一道难题。

为了了解我区离异家庭子女的成长现状,笔者通过对部分离异家庭及其子女的调查,在分析他们的心理特征及行为特点的基础上,探究形成原因,并提出一些建议与对策。

一、离异家庭子女的一般心理特征和行为特点

少年儿童正处于成长发育期,也是形成人生观的重要时期,道德品质、个性特征、行为规范的可塑性都很大,由于父母离异、家庭破裂,不可避免地会在孩子心理上造成严重的消极影响,并导致其行为出现偏差。

1、产生自卑、焦虑、怨恨等消极情绪

离异家庭子女一般都会存在自卑心理,他们因为父母离异而感到羞耻,总觉得自己低人一等,因而在自我评价中经常伴随着消极的情绪体验,如不安、忧伤、胆怯等。而且离异家庭子女一般情绪上比较容易受到外界影响而产生波动,男孩子大多明显具有情绪不稳定和倔强的特征,女孩子较多地表现出情感上的焦虑。在对待双亲的态度上,离异家庭的子女大多数对父母或其中一方存在着怨恨情绪。

2、出现性格上的缺陷

离异的家庭,从父母情感破裂开始,家庭人际关系失和,父母整日无休止地打闹,直至离婚的整个过程,既是对孩子产生各种不良影响,造成严重心理创伤的过程,也是使孩子形成不良性格特征的过程。在调查中我们了解到,有的孩子因父母离异,长期抑郁而逐渐形成孤僻、怯懦的性格。表现出对他人采取冷漠的态度来掩饰自己内心的创伤或胆小怕事,容易屈从别人,无反抗精神,在困难面前惊惶失措,感情脆弱,经不起挫折和打击等;有的孩子由于长期生活在争吵打骂的环境中,变得情绪暴躁而形成蛮横、粗野和冷酷的性格;有的则因为父母之间的不合而常迁怒于孩子,经常无故遭到殴打,使孩子在恐惧中度日而变得神经质;有的孩子由于对家庭、父母感到失望而逐渐产生厌恶、敌视以致形成双重人格。

3、缺乏生活和学习上的自信心

由于家庭的破裂,导致家庭教育的残缺不全,生活在离异家庭中的青少年往往缺乏较好的生活教养和学习上的指导,同时由于父母离异使他们情绪受到挫折,心灵蒙上一层阴影,最终导致他们丧失生活与学习的信心。在我们接触到的离异家庭青少年中,很多孩子在父母离异的过程中及离异后学习成绩下滑,有的甚至从优等生一落成为差生。而且由于父母离异,孩子身心受到伤害,一般都很难较快地适应新的生活。

4、发生问题行为的概率较高

由于父母离异对孩子情绪、性格、生活、学习等方面产生的消极影响,最终会导致孩子在行为上发生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异常现象,问题行为的发生率较高。据调查,在我区基层关工委组建的“关爱小组”结对帮教的问题青少年中,家庭离异的占到60.5%。

二、原因分析

离异家庭子女产生心理问题和行为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家庭关系的不和谐

一个家庭就是一个小社会,家庭成员特别是父母对孩子的成长有着潜移默化的直接影响。一家人相互关心、尊重、理解、信任,是和谐家庭教育子女的基本条件。家庭不和所带来的紧张状态,是引起孩子情绪不稳定、心理失衡的主要原因。

趋于分崩离析状态下的家庭,已经破坏了和谐的家庭氛围。父母双方感情趋于破裂,或吵闹、打斗,或持续冷战、缺乏关爱,使孩子幼小的心灵受到创伤,并承受着精神上的巨大压力,从而对孩子的心理及行为产生严重的影响。

2、周围环境的刺激

离异家庭的子女往往会在学校里受到同学的议论,甚至歧视、讥笑,社会的传统偏见和舆论又往往使得他们抬不起头来。因为处于成长期的少年儿童自己往往缺乏价值评价的标准,他们的是非观念很容易受到周围的人以及社会包括媒体等外界因素的影响,周围人的取笑、议论,媒体有意无意的评论,都会在他们的心灵上造成强烈的反差,他们会认为父母离婚是他们的奇耻大辱,从而产生自卑、抵触、恐惧、逃避等心理特征。

3、离异后家庭教育方式的偏差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离异家庭对孩子的教养很容易走入误区,家庭教育在方式方法上存在着偏差。

误区之一:溺

爱娇惯。一些父母在离婚后,觉得有愧于子女,于是就把无限的爱都倾注在儿女身上。在教育上放松了要求,在行为上过分溺爱,对孩子的事包办代替,生活上有求必应,情感上加倍满足,犯错误时舍不得批评。久而久之,妨碍了孩子心理的健康成长,使之无法成为一个明辨是非、敢于担当、有责任感的人。

误区之二:严厉粗暴。离异后,抚养子女的一方不能马上

走出离婚阴影,而将苦恼发泄在孩子身上。孩子犯错误后,家长不是耐心教育,而是粗暴地打骂孩子,使孩子的自尊心受到伤害,逆反心理增强。在家里找不到和颜悦色,便在外寻找温暖,在此期间极有可能出现不当行为。

误区之三:放任自流。一些家庭解体后,父或母单独抚养子女,往往经济紧张或工作繁忙,常因忙于事务而无暇顾及管教子女,抱着“树大自然直”的心态,使孩子放任自流。由于孩子的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形成,很容易受到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或交友不慎时,极易沾染不良习气。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父母离异对孩子来讲,的确是一场灾难。而将灾难所造成的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则是社会各方和每一位公民的责任和义务,我们要通过种种措施和方法来维护和保持离异家庭子女的心理健康,使其行为朝着正确的轨道发展。

三、建议与对策

(一)家庭方面

要使离异家庭子女同完整家庭子女一样健康成长,最关键的是要弥补业已缺损的家庭教育。父母的举止言行、教育方式直接影响孩子思想品德及行为规范的养成。特别是离异家庭,对子女进行正确的家庭教育显得尤为重要与紧迫。

1、和子女生活在一起的离异父亲或母亲,应尽量忘却离婚带来的痛苦,努力控制消极情绪,尽量避免在孩子面前流露自己的不良情绪。要千方百计和子女共同去重建新的家庭生活,营造和谐宽松的家庭氛围,并设法抚平家庭破裂对自己和子女带来的心理创伤。

2、应尽量合理调整工作时间,多为孩子留出相聚的时间,同时多带孩子走出去,多接触社会,多和同龄小伙伴相处,广泛交际,以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

(二)学校方面

离异家庭子女要更好地成长,需要学校为他们创造良好的条件。

1、班主任或任课老师应根据离异家庭学生的心理特征,因材施教,进行强化教育;还要教育其他学生不要歧视、取笑离异家庭子女,要主动与他们交朋友,帮助他们克服生活上及学习上的各种困难;并创造良好的活动环境,积极鼓励离异家庭学生参加班集体组织的各项活动,帮助他们尽快走出父母离婚的阴影。

2、学校还可以建立离异家庭学生个人档案,加强对他们的学习、生活、心理、行为和家庭情况的了解、跟踪,并加以记载。把离异家庭学生的教育任务分配给班主任、任课老师或学校关工小组老教师,由他们负责心理疏导、学习辅导、生活指导、行为矫正,并定期与家长联系,掌握离异家庭学生在家中和社会上的情况,及时引导,用爱心抚平创伤。

(三)社会方面

要使离异家庭子女的心理健康发展,还需要社会各界对他们倍加关爱。

1、教育局、妇联等部门要相互配合,通过开办家长学校,向家长宣讲正确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纠正家教误区;或深入到离异家庭,指导家庭教育,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为子女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家庭环境。

2、街道和社区可以联合相关单位成立“家庭辅导站”,为离异家庭提供咨询服务;也可以建立离异家庭档案,选派优秀的志愿者定期走访,保持联系,帮助家长和孩子一起走出离异的阴影。同时开展一些丰富多彩、适合孩子年龄特点的教育活动,组织离异家庭子女与同龄人一起参与,让离异家庭子女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感到生活充满阳光,重新拾起对生活及学习的信心。

3、关工委和团委等单位可以积极发挥“五老”和青年志愿者的优势与作用,组织有教育经验,富有爱心的老同志和青年志愿者与离异家庭子女开展结对帮扶工作,从思想、学习、生活上帮助离异家庭子女,加强对他们的关爱。

总之,离异家庭子女心理及行为的维护与保健必须同时从家庭、学校和社会三方面着手,同时调动家庭、学校和社会三方面的力量,形成互助网络,从而更加有效地促进离异家庭子女的健康成长。

下载离异家庭子女五篇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离异家庭子女五篇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离异家庭子女典型个案的研究(5篇)

    《离异家庭子女典型个案的研究》 信阳市平桥区实验小学——殷红艳 【内容摘要】 如今社会离婚现象日益普遍,离异单亲家庭的子女, 因为家庭的变故, 使他们从小就在心灵上造成......

    离异家庭子女教育案例分析

    结合案例分析,离异家庭子女如何教育 一、个案基本情况 (一)个案情况 六岁——是一个多么诱人的年龄,天真烂漫属于它,活泼可爱属于它,它应该是灿烂的,丰富多彩的。可是当我(观察者)刚......

    离异家庭学生教育---教育案例

    做孩子心灵上的领航员 -----离异家庭学生教育案例分析 刘锦玲是我们五年(4)班的一个活泼聪明的小女孩,我还清楚地记得刚认识她时,她甜甜的微笑,和每天早晨见到我开心的问好。她非......

    离异家庭学生心理辅导案例

    离异家庭学生心理辅导案例 沈荡中学 姚培坤 21世纪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而能适应于新世纪竞争的人才,需要具备在生理素质、心理素质、社会文化素质三方面全面发展、和谐统一......

    家庭离异学生心理辅导案例

    家庭离异学生心理辅导案例湖北天海特殊教育中等职业学校 李石荣(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目前,我国的单亲家庭正在不断增多,家庭结构的改变、家庭成员的远离给这些家庭中的孩子带来......

    离异家庭儿童心理健康及社会适应问题

    离异家庭儿童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问题摘要:近年来,中国离婚率呈现持续走高之势。父母离婚,受伤害最重的是孩子,他们会有被遗弃和不安全的感觉,并由此引发各种心理问题和社会适应问......

    离异家庭对孩子的影响

    离异家庭健康教育的研究与实践 研究报关键词:离异家庭健康教育课题负责人:白秀荣田莉昕 课题指导:郁宓强上海市民办锦秋学校 2009年5月研究实践告 目录 开题报告 一、 背景说明......

    浅析离异家庭孩子的心理教育

    浅析离异家庭孩子的心理教育 冷水江市毛易镇中心学校刘永清 家是一个温馨的港湾,更是孩子健康成的保障体。随着现代生活的进程,我国的离婚率一步一步地提高,据有关资料表明,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