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德国考察
安徽省“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物流人才”
赴德国物流培训归来报告
题目:安庆物流的发展论述及其建议
导读:安庆地区的物流发展问题简述
安庆市物流业的发展在最近几年呈较快态势,物流园建设步伐加快,涌现出中邮、安庆汽运、远航控股等一批知名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安庆市人大、政府机构也都提出了建设现代物流的规划目标,尤其重视发展商贸物流。
但客观来说,安庆市物流业发展还相对落后,与安庆的区位优势极不相称。主要表现在:一是总量偏小。货物运输周转量仅占全省的6%左右,二是第三方物流企业经营规模不大,物流企业年营业额在1000万元以上的仅15家。三是现代化水平较低。第三方物流企业基础设施投入严重不足,绝大多数企业没有自己的仓储场地。四是物流资源配置不合理。不少工商企业出于自身经营的需要纷纷建立企业配送中心,同时因为这些配送中心多为后勤服务性质,不利于做大做强。五是结点布局不合理。市区物流企业分布非常分散,物流园区(基地)欠规划,聚集效应差,信息不能互通,综合优势难以发挥。
安庆地区物产丰富,但碍于目前的物流现状,难以与外界及时、有效的沟通,信息交流不畅。政府部门若能考虑大力发展物流项目,将会有效的解决这一问题,并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由于安庆石化的存在对安庆市区环境的污染深深影响着市民的日常生活,在经济发展迅速的全球金融环境下,有效地规划、整合安庆地区的物流市场,打造节能、环保、高效的绿色物流体系势在必行!
一、对物流业的重新认识及相关建议
传统的物流是指原材料制成产品的过程中,除了生产、销售两个环节外,运输、仓贮、装卸、配送、包装等其他各环节关系的总和。物流是形成生产、销售的供应链,在原材料加工制成产品过程的各个生产环节中对物资和信息的合理规划、管理和监控。
随着物流业的发展,传统的物流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内涵和外延都产生了变革。在人类社会的客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称4大流)中,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紧密结合,形成支撑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现代物流,现代物流是传统物流与信息、通讯网络技术结合的产物,缺少信息和通讯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物流。物流是为满足消费者需要而进行的从起点到终点间的原材料、中间过程库存、最后产品和相关信息有效流动和贮存计划、实施和控制管理的过程。物流就是有效地利用、整合外部资源!
德国联邦政府在1980年左右规划在全国建26个物流中心(原称货运中心即GVZ,),后又修改规划,扩信息十通讯网络十优质服务。大为40个物流中心,现已有20多个物流中心已建成并投入使用,还有一些正在建设中。各州和地方政府在物流中心的建设方式、经营组织形式各不相同,下面以我们这次行程中参观的德国杜伊斯堡港口为例对比我市物流业发展的相关情况。
杜伊斯堡港位于德国北莱茵--威期特法伦州,是欧洲最大的内港和国际后勤物流中心,它通过水路、铁路与高速公路和欧洲各地紧密联系在一起,同时,它也是北海港口中主要的战略性内港。如果充分利用密集的内河支线班轮集装箱船。那么“黄金水道”一一长江的功效可以真正发挥出来。首先,从节约能源角度考虑,船在水上航行。比火车和卡车的运载力都大。长江内河支线都可以有60~100个TEU的装载量,充分利用水路运输,这样可以大幅度地减轻铁路的压力,缓解目前铁路运力供不应求的局面。而且,航运成本较低,较之陆运也更安全。其次,长江航运可使运输效率大幅度提高。如果是公路运输,集装箱到达出海口岸后,需要排队进港,将集装箱卸在指定的位置;铁路运输更需要市内短驳或安排路港联运,火车到达口岸后再由集装箱卡车将货物送进港区箱位。这都需要大量的时间,需要大量人力物力的投入,而采取水路运输,内河支线直接靠在码头,按不同的船期将货物卸在指定的箱位即可,一步到位,省去了一些中间环节,从而省时省力又省钱。第三,水路运输为大件运输和超重货物运输提供最合理的途径。目前,全国范围内开展“严厉打击公路车辆超载运输”活动,安徽省高速公路收费标准(皖交财【2010】391号)又进行了调整,对重货的运输明显
地产生了影响。当然,要做到像杜伊斯堡港那样40万标箱还游刃有余的话,内河运输的设施需要跟上,如现代化的码头、功能齐全的吊机、快速的中转疏散通道等,需要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目前我市通往码头的道路及整体道路规划建设还未达到现代化物流设施的标准,通往码头的道路相对较窄,易出现交通不畅的情况,尤其是在道路转弯或道路分岔口;道路上平时尘土较多,一到下雨天道路泥泞,大大降低了道路行驶的流畅性,同时也增加了车辆行驶的风险。与发达港口相比,这些都亟需市政部门的大力建设!
交通运输时物流系统中最为重要的构成要素。它由交通运输设施、运输工具、通行权以及在此基础上提供运输服务的承运人组织所构成。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确定了各种运输方式的运输系统或多式联运系统的经济特性。运输方式确定了运输的基本形式,物流系统要求交通运输具有良好的通达性,能够满足物流需求的可得性,保持合理的运输价格,各种运输方式构成的综合运输体系的布局、分工合理和配合协调。
充分利用水路,那么陆上运输卡车排长龙、各个收费口车辆拥堵、因超载事故频繁等不良现象必将大大减少。曾在报纸上看过这样一则消息:按照现在汽车增长的速度,世界石油能源储备仅够人类再用50年,能源和环保成了最严峻的课题。如果我们把环保因素也考虑进来,更长远地看待内河航运,那么,不久的将来,我们安庆地区的内河运输枢纽也将成为“杜伊斯堡港”式的城市。
第二篇:德国职业教育考察体会
[德国职业教育考察体会]通过一周的的德国职业教育考察,在布林多夫学校跟当地的老师交流座谈,参加了机械、建筑、电子等课程的培训,对当地的水泵制造,机械传输,摇臂制造,玻璃制造等企业进行了实地考察,对德国的教育体制和现状有了切身的感受和体会,德国职业教育考察体会。同时,由于语言的障碍,对有些情况的了解是有失偏颇的。
一、德国的教育体制德国是一个很民主的国家,每个公民都有充分选择自己将来命运的权利,这也体现在教育体制上。德国实施12年义务教育,儿童六岁开始入学上一年级,到四年级的时候,根据每个学生的智力和学习状况进行分流:成绩优异的学生进入一流的文理学校(约40%),相对较差的进入二流的实用学校(约35%),最差的进入三流的实体中学(约25%)。分流的标准是老师根据学生在学校的学习状况和智力水平向家长提出建议,由家长决定选择哪一类学校。一流的文理学校以进入综合性大学为目标,中学8年结束后,通过考试获得高中文凭,然后凭高中文凭可以自己选择哪一所大学。上大学不一定要在高中毕业的当年,高中毕业证书作为上大学的资格,终生有效。因此,也有部分学生在取得高中毕业证书后,会选择去职业学校学一门技能去工作,到自己认为适当的时候再去上大学。二流的实用中学学生的学业成绩相对差一些,以进入高等的职业院校和科技型大学为目的。中学的学制是六年,然后升入职业高中学习专业课(2年),职业高中毕业后升入专业对口的科技大学或高职院校。三流的实体中学是学业成绩最差的学生,以直接就业为目标,中学学制为五年。中学毕业后,这部分学生会按照学校和社会提供的就业信息去选择工作。但德国是实施12年义务教育,所以这部分学生还没有完成义务教育的年限,因此他们会一边在学校里学习,一边在企业里当学徒,这就是盛名的双元制了。在三流的实体中学中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是双元制的,有一部分学生找不到工作或者不愿意工作,就必须就读职业学校中称之为职业准备的班级,学制一年。先说说双元制。双元制的学生占三流实用中学的一半左右,并不是像国内所说的所有的职业教育都是双元制。身份首先是学生,一年在校的上课时间为40天左右,有两种形式:一周上课一次,时间为一天;两个月上一次课,时间为8天。一天上课8小时,课程是三门,数学2h/天,英语2h/天,专业课4h/天,其他时间都在工厂里当学徒。学生与企业是签订合同的,学生的学费由企业承担,学徒工结束,必须留在企业工作。学徒工不领工资,学校里的老师会在一个月当中去企了解学生的工作表现然后做出评价。在企业里当学徒工期间,学生跟着一个师傅学习,并不独立操作,前几周只是跟着看,三年结束考出相应的技能等级证书后方可上岗。这些工人是企业最底层的操作工,工资1800元左右。如果要晋升为管理层或技术骨干,或者想上大学,必须先工作四年,然后要经过职业高中的相关培训学习,成绩合格的进入相应专业的高职院校学习。所以,在德国在理论上说,任何一个学生无论何时都有上大学的机会。三流实用学校的还有一部分学生是找不到企业或者不想工作的,就必须进入职业准备班学习,学制为一年。主要是帮助学生找到相应的企业和工作,如果一年后还找不到工作,就在家里呆着,准备领国家救济金了。这部分学生占到了一半左右。职业学校的专业课老师每年会有一到二周去企业了解一些生产的新工艺,但不是硬性的规定,心得体会《德国职业教育考察体会》。
二、一些体会
1、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国内的许多媒体都认为德国的职业教育地位很高,以至于好的学生也上职业学校,实在是好生羡慕,事实证明这是没有根据的说法。德国的分层次教育比中国要严酷的多。他们就认为,人的智商是有等级区别的,不能因为不努力学习的人影响成绩好的的人,也不能应为成绩好的人拖累成绩智商相对较差的的人或者是潜在生,因此在小学四年级就开始了针对不同层次的分层次教育。成绩好的学生就是读好的中学,拥有更好的发展机会;成绩差的就读职业学校;最差的学生才进入双元制学习,从事的是最底层的蓝领工作。但是,德国在教育体系的设计上是十分科学的,那就是只要学生努力,或者智力在某一个时候得到了发展,随时都可以获得读大学深造的机会。
2、之所以老百姓能够接受这样的分层教育,我想有两个因素。一是德国的社会保障体系非常的健全,白领与蓝领之间的工资差距不像国内那么大,所以,很多人会认为自己即使学习差一点也没什么,生活一样可以过得很滋润。二是在德国人的素质确实高,他们认为职业是没有高下之别,职业是平等的,即使是做妓女也不会遭到歧视,据说德国总理默克尔就曾经做过妓女。3,德国家庭教育和社会氛围是德国教育体制的基础。在德国过了成人年龄,孩子是必须离开父母离开家的,不管你去从事什么工作,你必须独立面对生活,即使住在自己家里,也得向父母缴纳房租,哪怕是去当流浪汉和妓女,父母都不会管你。这种社会文化毫无疑问有利于培养孩子的忧患意识和生存能力,更容易激发孩子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而不是像中国的家庭意识,总是父母包揽一切,以至于出现啃老族的现象。
3、德国人非常重视孩子独立能力的培养。比如孩子摔倒了,绝对不会去搀扶他。孩子小的时候要哭闹,父母会严厉指责他不准哭闹,否则就被扔进厕所,所以德国的小孩是很听话的。他们小孩的玩具是不允许随意丢弃的,假如孩子玩腻了,父母会让孩子整理好玩具去公园卖掉,所得的钱归孩子所有。德国的公园或广场上经常可以看到父母带着三、四岁的小孩一起骑自行车。上小学的时候,孩子就得学会在家里帮父母干家务挣钱,所以德国的小孩都是会干家务的。他们的独立能力是这样从小就得到培养的4、德国的学校是不设德育处的。假如孩子在学校里做了坏事,老师会通知家长,勒令家长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学生上学期间离校出走,学校没有任何责任,因为他们认为这是家长和社会的事,承担责任的应该是家长,因为家长是监护人;学生假如在学校里抽烟,老师会进行教育,因为未成年人是法律规定不准抽烟的,但学校不会给予行政处分;老师出现教学事故造成的伤害事故,学校会对老师做出相应的考核和批评,但不会做经济赔偿,经济赔偿那是保险公司的事;德国的学校是没有学生宿舍的,如果学生离家较远,可以自己在学校周边租房子,或者学校出面帮学生租房子,但学校不会去对这些住校生进行管理。他们认为这是孩子基本的生活能力,在幼儿园就已经学会了。总之,在德国学校的功能就是帮助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就这么简单。
5、德国的学校没有围墙,没有传达室,没有保安,没有摄像头。我曾经提出过两个问题,我说我们学校的学生是周日下午返校,周五下午离校,期间必须要住在学校里学习生活,德国有没有类似的寄宿制学校?德国老师诧异的问了一句,这不是监狱吗?因为在德国监狱里的罪犯每周四是可以走出监狱做一天自由人的。我说在中国学生在学校里出现的任何事故学校都是有责任的,校长必须对此负责。德国老师又是诧异的看着我,你有这么厉害吗?
6、德国的企业是高产值的。他们的工人不多,能有300个工人的企业,规模就算大了,但人均产值非常高。我们去考察的玻璃制造厂,只有250个工人,但年产值是7000万欧元,其他企业基本差不多这么一个比例。之所以能有这样的高效率,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是企业拥有自己独立的知识产权和高附加值。我们参观的企业都是组装整机的,零部件大多是通过外加工的,本地企业主要负责核心部件和组装等核心技术。
7、作为项目教学法和理实一体化化教学,确实有许多我们值得借鉴和学习的地方。从中学开始,学校的学科教学基本采用项目教学法,学期的前两个月老师会按照教学目标,系统的讲授理论知识,后三个月除了做些必要的补充外,学生几个人一组完成某个特定的课题,期间老师制作一些必要的辅导,最后以学生完成课题的情况作为学科评价,有利于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讲究探究式学习,其实就是我们强调的新课程理念。
8、作为一次职业教育的考察,我认为在两地的衔接安排上需要改进。一是学校的类型不对称,我们是中等职业学校,相当于德国三流实体学校;而布林多夫学校显然更接近高职院校,无论是学生的素质和教师的能力要求都不在同一个层面。二是作为一次短期培训,理念的交流比技能的学习更重要,因为不可能在短短的五天时间里学到多少技能,而且从这次培训来看,技能应该是简单的。我认为应该组织一些德国的专家就职业教育的宏观发展、课程建设、课堂教学、学生管理、学业评价、教师评价等方面进行专题讲座,然后结合具体实践观摩学习。这样才能真正从本质上了解、学习德国职业教育的精髓。三是时间安排上,由于德国学校已经放暑假,我们根本无法考察到学校一线的真实情况,所谓的了解也只能是道听途说而已。2011年7月23日夜
第三篇:德国、瑞士工会工作考察情况报告
出国考察报告
11月18日至28日期间,我们湖州市工资集体协商和协调劳动关系考察团一行6人赴瑞士、德国、法国等地学习考察,先后到瑞士伯尔尼工会、德国北威州工会、法国巴黎商业协会,考察了三国工会的管理及运作模式、工会的组织体系、工资协商、职工权益和劳动关系状况,并就双方共同关注的工会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交流,其中对德国、瑞士的工会工作尤其印象深刻。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德国
(一)关于德国工会与企业委员会、企业监事会
德国工会联合会是欧洲最有实力的工会组织之一,虽然近年来,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出现了工会组织率下滑、会员流失等问题,使其影响力有所减弱,但就目前的组织力量、会员状况、经济实力综合来看,仍然是德国最有社会影响力的工人组织,在德国的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实现工人经济权益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德国工会联合会的组织形态。德国工会联合会简称德工联,是德国统一的工会组织,现有会员760万,分布在德国境内的16个联邦州。德工联领导着八大行业工会:建筑业工会,农业、环保业工会,煤炭化工能源工会,教师科研工会,五金工会(塑料、纺织、钢铁), 食品餐饮业工会,警察工会,运输业工会,服务业工会。其中,五金工会和服务业工会是两个最大的行业工会。八大行业工会领导着94个地区的行业工会。德工联由13人组成,其中8人是由八大行业工会选举产生的行业工会主席代表,另外5人是各个行业工会共同推选出的执行董事。德工联事实上是行业工会的服务机构,为各个行业工会提供支持和帮助,主要内容是 法律援助和业务培训。行业工会的主要职能与任务:行业工会的基本职能非常明确,就是依法维护会员的经济利益,这种维护主要是通过与企业雇主方进行以工资为基本内容的行业谈判形成行业协议的方式来实现的。作为谈判结果的劳资协议具有覆盖全德国同行业的法律效力,所有德工联的会员都受到劳动协议的保护,当然也要履行劳动合同所规定的义务。必须说明的两点:一是尽管在同一行业的同一企业工作,非会员的职工是不受这个劳资协议的法律保护的,二是只有八大行业工会有这样的谈判权和劳资协议的签约权,德工联本身和地区的94个行业工会没有这样的权力。
企业委员会的性质、地位与职。在德国的企业中,只有工会会员但是没有工会组织,包括工会会员在内的企业全体员工的权益是由企业(雇员)委员会来维护的。德国有企业委员会法,对于企业委员会的建立、职责、权限等都作了详尽的规定。从性质上看,企业委员会是代表全体员工意愿民主参与企业管理事务的工人组织:一是企业委员会由全体员工选举,并定期就休息休假、工伤补偿等事项代表职工与企业谈判;二是代表职工参与企业重大事项决策,企业在进行关闭、破产、停产、增减员工等重大事项决定前必须通知企业委员会,委员会可以代表职工提出不同意见要求谈判或提出补偿金标准。从地位上看,企业委员会是职工在企业中的合法利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从职能上看,企业委员会具有维护职工权益和企业利益的双重职能。企业委员会有维护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秩序的责任,有组织职工技术技能培训等任务,但不能组织职工罢工。
工会联合会与企业委员会的合作关系。工会代表会员的权益,这种代表在很大程度上要靠企业委员会来实现,企业委员会成员中工会会员占有相当的比重,企业委员会要依靠行业劳资协 2 议维护企业员工权益。同时,工会与企业委员会的合作有法律的基础。工会有对企业的介入权,工会成员有参加企业委员会会议的权力,只要有25%以上的委员会成员同意,工会代表就可以参加委员会会议,发表意见参与表决。德国规定每季度要召开一次企业职工大会,行业工会成员有权参加企业的职工大会,工会有监督权,可以列席企业的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监督行业劳资协定在企业中的落实情况;可以指导企业委员会工作,地区以上的工会人员都是劳动法律专家;企业委员会的成员可以要求参加行业工会举办的培训班,学习和掌握法律知识;工会可以应企业委员会的请求,对雇主一方干预企业委员会选举工作等问题诉诸法律等。
关于企业监事会的组织形态。企业监事会是企业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一种重要形式。监事会成员的数量是由企业的规模决定的,2000人以上企业监事会由13人组成,股东7人,工人代表4人,第三方代表2人,主席由股东担任,副主席一般兼任企业委员会主席。第三方的两名代表可以是退职的官员、教师、消费协会成员,一个由工会选举,一个由股东选举。监事会中的工人代表,必须代表和维护工人的权益。监事会有两项重要职责,一是负责组成董事会,二是负责监督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比如企业超过百万以上的投资项目、购买其他企业股份等商业活动,都要经过监事会的同意。工会坚持监事会制度来推进民主监督,工会有智囊团帮助监事会中的工人代表了解商业政策,参与企业决策。
(二)德国工会在协调劳动关系中的积极作用与现实问题 总体上看,在欧洲各国中德国的劳动关系还是比较稳定的。德国每年工人参与罢工的数字只有0.9%,而在法国是10.4%,类似法国的情况在欧洲很多国家是比较普遍的。德国之所以能够 3 较长时期保持劳动关系的相对稳定,有很多方面的原因,其中,工会发挥了独特的重要作用。
多种渠道协调劳动关系。从北威州的情况可以看出,德国工会协调劳动关系主要是通过以下一些途径:工会参与产业劳动政策的制定,代表会员与雇主委员会及其企业资方进行工资集体协商谈判,为会员提供多方面的法律援助和培训服务,参加企业委员会对企业的管理等等。由于工会能够与进步的社会组织建立较好的合作关系,所以能够充分利用双方的合作来达成会员的意愿,为会员争取各方面的权益。工会将自身触角渗透到了多个社会政治经济领域特别是企业管理领域,充分利用工会在这些领域的代表发言权来维护会员的权益,从而达到协调劳动关系的目的。在议会的议员中有60%是工会成员,这些代表利用与党派建立的联系从不同角度提议有关工会会员权益的立法。在企业监事会中有工会的代表,工会有专门建立的智囊团帮助监事会中的工会代表发挥作用,监督企业的生产经营和资本运营,从而使企业的重大决策必须兼顾到劳动者的利益。
集体协商谈判促进劳动关系的和谐。工会通过行业集体协商谈判就职工工资、工作时间、员工福利等问题与企业达成劳动协议,从而尽可能避免采用游行、罢工等激烈的方式维护会员权益,是形成目前德国劳动关系相对稳定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德国法律明确规定,企业员工的工资由行业工会与相应的企业方组织既雇主协会协商确定,包括工资标准、劳动时间、劳动条件等。依照法律规定,德国八大行业工会每年与雇主方进行工资集体协商谈判,达成的劳动协议有上千个,覆盖了几乎所有的行业和产业。德国的企业委员会法,明确规定了如果企业没有集体合同或集体合同不健全,员工可以要求建立或完善集体合同,企业委员会可以依照行业劳动协议,就劳动双方关系、员工工作时间、工 4 资标准及支付方式、休息和休假、职工福利事项制度等与企业协商。工会指导下的企业委员会,在维护员工整体利益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是缓解劳资矛盾、稳定劳动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在劳动时间和休息休假这一问题上,很多企业的劳动时间普遍低于法定的时间要求,休假长于国家的规定,其中,企业委员会的谈判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经济全球化给德国工会集体协商谈判带来的现实问题。在经济全球化的巨大压力下,德国的失业率长期居高不下,普通劳动者的收入水平和福利水平逐渐下降。德国很多企业为了抢占市场份额和降低生产成本,纷纷采取境外建厂转移生产资本的做法,资本转移进一步加剧了国内失业状况和社会保障的压力,从而使工会进行工资行业谈判的外部环境恶化。在行业工会进行的劳资谈判中,一些企业主以“如果工会不能够妥协让步,就把企业迁出境外”相要挟,并且这种问题还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工会采取了相应的策略:一是确定了劳资谈判要权衡利弊、兼顾双方的原则,以尽可能兼顾企业一方的利益,寻求劳资双方利益的契合点;二是加强与相邻国家工会的联合,参与欧洲社会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制定;三是加强与本国社会力量的联合,进一步对国家的政治经济政策施加影响。
二、瑞士
(一)政策制订的程序
在瑞士,工人完全有发表言论的自由,为了维护自己的切身利益,他们纷纷向工会提出各种诉求(议题)。在众多的诉求中,大多以个性反映的问题为主,因此在所提的要求中基本上只有约10%被工会采纳,然后工会向劳工部申请,但前提一定要有瑞士籍10万人以上的签名,并且该过程应当在18个月中进行。签名结束后交政府,政府在10个月内对此进行可行性分析,通过后,5 政府再交司法机构(议院)。至于司法机构同意与否,最后还要由全民投票为准。所以,瑞士联邦制订的法律要征求劳工组织意见,由全体公民投票通过的。
(二)企业运营情况及工会影响力
瑞士五金钟表产业工会是瑞士重要的工会组织,但瑞士工会的影响力不大。原因主要是企业运营成本低。虽然工资比较高,但是附加福利成本比较低,法定工作时间较欧洲其他国家长,平均年工作小时为1832小时,而在法国为1575小时,德国为1689小时,伯尔尼的企业基本运营成本相对于苏黎世、日内瓦等地区约低10%-15%。其次是劳工关系融洽。工人的实际福利要高于劳工法的规定,劳工法中规定的时间要比实际的长。所有的公司都要签订协议,如果不签就不是好公司或是小单位。工会主要针对工人所受不公正的待遇而采取行动,是工会成员的工会免费提供服务,不是会员要由会员委托律师代理,工会参与后企业不理,工会则向劳工法庭申诉。瑞士的劳工法与美国一样宽松,罢工率是整个欧洲最低的。近期欧洲在31个国家中作了一项关于工作条件的调查,瑞士人对其工作条件表示满意,在工作与家庭的协调方面也显示出良好的结果,调查结果满意度荣居榜首。
(三)员工培训及进修法
瑞士工会组织认为所有员工都有接受职业培训的权利,只有拥有高质量的员工,企业才能提高经济效率。工会还提出,用人单位应该每年为员工提供3天进修,而不要求任何回报,而且希望制定相关法律以保护员工接受培训的权利。瑞士重要工会组织Travail.Suisse要求用人单位每年必须为员工提供3天必修职业培训课程,并将其归入瑞士的进修法中。因为这一工会组织认为,逐步提高专业知识是就业的必要条件,将员工每年的进修纳入进修法,员工的工作效益将随之提高,瑞士的国家竞争力也会 6 相应增强。
三、启示与思考
经考察调研和交流探讨,我们发现,相对于瑞士工会,德国工会工作对中国工会工作更有可比性和借鉴性。虽然他们与中国在基本国情、政治经济制度、社会形态、意识形态、以及工会性质、地位上都有本质的区别,但是,双方也存在着一些重要的共同点,特别是在维护职工权益上更为接近。中国的发展速度在国际社会上的重要作用和日益提升的地位,已经为欧洲工会界所认同。中国工会所独有的政治优势,由此对于政治经济和社会产生的影响,也是欧洲工会无法相比的,中国工会比欧洲工会的职责更广泛,工作范围更宽,中国工会除了集体合同、协调劳动关系、组织召开企事业职工代表大会、职工培训、职工保险等欧洲工会有的职责外,我们还作了大量的关系职工切身利益等欧洲工会没有的工作。如:特困困难职工的帮困、职工子女的助学、企业的经济技术创新活动,劳动竞赛,先进评选,职工的文化体育活动等。但是,欧洲工会的实践依然给我们很多重要的启示。
(一)关于行业性劳资谈判
目前,中国工会落实基本职能有两个载体,一是集体合同,二是职工代表大会。前者是维护职工的经济权益,后者是维护职工的民主权利。但是,中国工会开展的集体合同工作基本上是在企业工会进行的,企业集体合同更多地考虑企业的经济状况,难免会出现同类企业工资水平、工作时间、劳动保护、福利标准方面的巨大差异。同时,由于企业工会的政策水平、谈判技巧、法律知识等等方面必然存在的局限性,也由于企业工会与企业行政存在的地位不对等性,集体合同的质量本身就存在着诸多问题。如果这项工作由行业工会与相对应的企业组织来完成,情况会有很大的不同。第一,行业工会有着高层次的人才,政策水平、法 7 律知识和谈判技巧的掌握和运用,远远高于企业工会;第二,行业工会有着超然的地位,完全可以用对等的身份与企业方代表进行平等的协商,平等是协商的重要前提,如果劳资双方关系不能对等,协商就存在不平等的极大可能性;第三,行业集体协商可以大面积覆盖企业和职工,即能够充分体现协商本身的效能,又可以更大程度地体现社会公平。这对于当前中国营造和谐社会来说,无疑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形式。
(二)关于工会组织体系和形态
就中国国情而言,在企事业建立工会组织,履行四项社会职能是非常必要的,但是,相对于维护职工权益,特别是职工的经济权益和民主权利,往往与企业的经济效益产生碰撞和摩擦,在这样一种情况下,作为企业工会一般很难与行政进行真正平等意义上的协商。所以,推行行业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已经成为工会的共识,并在很多地区开始了试点工作。但是,问题在于推行这项工作首先受阻于工会自身的组织体系,进行行业集体协商的工会主体缺位。这就需要尽快建立一批产业和行业工会,产业工会向对应的企业或产业协会的建立完善,也是进行行业产业集体协商的必备条件。
(三)关于工会队伍与维护劳动者权益
欧洲的工会有他们的独立性,因此在制定政策尤其是维护员工权益方面有明显的成绩,但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多元化,会员也有相当的流失。而我国工会目前的基层组织与会员数量是历史上最高的,不过与企业组织数量和职工的数量相比还有非常大的差距。中国经济正处于转型期,农村的大量劳动人口不断涌入城市,成为工人阶级队伍的新成员,这给工会扩大队伍带来了新的机遇,同时也给工会的维权工作带来新的挑战。坚持“组织起来,切实维权”的方针,以职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为重 8 点,是工会今后一个时期的战略性任务。
(四)关于职工教育培训体制和机制
众所周知欧洲现代化工业产品的质量非常好,汽车制造业、飞机制造业、钟表业等都享誉全球,根本原因之一是有一支庞大的技术先进的职工队伍,职工教育培训机制与制度是锻造这样一支队伍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与中国当前职工队伍的技术业务素质水平相比较,我们可以学习借鉴的东西很多。大量农民工的加入,在技术业务素质方面与城市现代化建设的要求相去甚远,劳动部门实施的培训规划,工会开展的职工技术素质教育培训工程,都是缩短这种差距的重要措施,但都不能从社会的教育培训的体制和机制上根本解决这一个问题。
(五)关于全球化带给中国工会的影响
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经济主体的多元化、劳动用工方式和分配方式的多样化,劳动者内部构成的分层带来的利益群体化,要求工会进一步加强对新形势下职工队伍的构成变化状况的研究,对劳动关系变化特征、发展趋势和应对策略的研究,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工会工作全局,不断主动适应劳动关系的复杂变化,推动企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以促进和谐社会建设。要以加强劳动关系的研究为切入点,强化工会的维护职能,努力健全规范有序、公正合理、运转顺畅的协调劳动关系机制,促进劳动关系的和谐与职工队伍的稳定。
2010年12月8日
第四篇:赴德国考察学习心得体会
这次到德国,在短短的10天时间里,一共去了8个城市,从法兰克福到柏林、从东德到西德,几近天天都在搬家和赶路。但每到一处都能感遭到德国人的真诚、热情、细致、周到和自觉,清晨电梯里陌生人主动给予的微笑,因我们一行人晚登机而照成航班延误但仍耐心等候并给予微笑的机长和乘客,参观学校实验室时学生们的主动问候和拍照、因公事迟到两分钟的市长而真诚的道歉每个人、每个地方都让人感遭到暖和、安闲和随和。
我在Berufschulzentrum职业教育中心的两所职业学校和安哈尔特利用技术大学、北黑森利用技术大学、埃森利用技术大学都通过不同方式问过一个题目,学校是否是展开学生活动,比如运动会、新年晚会等,得到的答案几近都是没有展开。缘由很简单,由于学生们都不住校,天天放学后不是回家就是回到学校所在城市的出租屋里,没有时间和条件展开学生活动。
但是我所遇见的德国人及德国学生为甚么都那末阳光、自信、自觉和讨人喜欢呢?所以,我想表达的就是,我们的完满教育实质上就是在给学生补课。
一、补中小学基础教育的课
中小学基础教育的弊端和薄弱环节我们已不再赘述,学习知识本是一件非常快乐并且很有乐趣的事情,但是高考完后抛掉所有温习资料、扔掉所有书本的高中生不在少数,我们的学生不想学习了,我们的学生对知识不感爱好了?我们要反思。
学生进入大学阶段后,一下摆脱了一切以分数作为评价导向的成长环境,忽然就觉得自由和放松了。在我们两所学校通过完满教育、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等***度的选择与自我实现,有效地弥补了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成上进程中的好奇心、创造力、发散性思惟等的缺失。
记忆最深的是11月30日上午,我们走进有着现代大学之父美誉的洪堡大学参观,这个成绩惊人的高等学府正好座落在柏林的市中心,古朴的建筑、厚重的主楼大门、院子里参天的银杏树让人不由自主的感到畏敬。当我们沿着主楼拾级而上时,一位学生家长样子的中年人兴奋的告知我们,二楼有围棋比赛。迎着这位家长的视野,我信步走进一间教室,发现数十名少年儿童端坐在桌旁,聚精会神的下着围棋。大学的厚重感与小学生悄然相遇,一切显得那末自然和贴切。
我们国家的中小学教育提倡了多年的素质教育,但在具体的实践进程中还是多以分数定胜败,考试几近决定了学生的选择与命运。完满教育践行的育人理念、修建的成长氛围、构建的活动体系,正是让每个学生都有自我选择与实践的机会、都有朋辈成长与进步的可能,因此,我说完满教育是在补中小学教育的课,是必定的。
二、补传统课堂教学的课
依照智仁勇的育人思路,我们就是要让学生实现智者不惑、仁着不忧、勇者不惧,以期成为完全的人。从理论上讲,我们的课堂教学可以给学生智及一定的仁和勇,但这远远是不够的,由于,仁和勇需要更多的体验和实践才能得来,这也是完满教育为甚么大量构建学生活动体系和平台的缘由。
第五篇:德国企业文化分析报告考察
德国企业文化分析报告考察
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的上层建筑,是企业员工普遍认同并自觉遵循的一系列理念和行为方式的总和。企业文化无处不在,它像一只无形的手掌控着企业的命运,决定着企业的未来。企业文化与一定的社会意识形态密切相关,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企业文化,优秀的企业一定有着优秀的文化基因,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2011年9月16日至29日,中航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首期理论进修班赴德国考察,先后考察了联邦航空航天协会、钢铁工业联合会、波茨坦工商联合会、汉堡空客公司、蒂森克虏伯VDM公司等社会团体和企业,对德国企业文化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现将我们的收获和体会汇报如下:
德国是欧洲发达的老牌资本主义国家,拥有诸如西门子、克虏伯、奔驰、大众等众多的世界知名企业。这些企业历史悠久,实力雄厚,在世界经济舞台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德国制造”成为“精品制造”的代名词。通过考察和学习,我们对德国企业文化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
一、德国企业文化的形成德国企业文化的形成与地域环境、宗教信仰、民族特性密切相关。首先,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和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带来的民主、自由等价值观,对德国企业文化的产生和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其次,德国强调依法治国、注重法制教育、强调法制管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长期形成的完备的法律体系,为建立注重诚信、遵守法律的企业文化奠定了基础。再次,宗教主张的博爱、平等、勤劳、节约等价值观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德国企业文化的产生与发展。此外,日尔曼民族长期形成的讲究信用、严谨、追求完美的行为习惯,使企业从产品设计、生产销售到售后服务的各个环节,无不渗透着一种严谨细致的作风,体现着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处理问题的认真态度。这几个方面的结合,形成了德国企业冷静、理智和近乎保守的认真、刻板、规范的文化传统。
二、德国企业文化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1.制度文化。德国人以严谨认真著称,这一点反映到企业上,就是德国企业高度重视制度和流程,对各项工作都制定了详尽的操作规程,严格按制度进行管理,并且近乎到刻板的程度。一是流程的标准化。德国企业分工细致,责任明确,每项工序都制定了相应的标准,实行标准化作业。高度的标准化,使德国企业拥有了出色的大型制造能力。德国汉堡空客公司是空中巨无霸A380的总装基地,巨大的厂房内,现代化的生产布局,各项组装有条不紊,工作现场秩序井然,并且都在工作时间内完成,没有加班加点一说,高超的管理水平可见一斑。二是流程的精细化。德国企业非常重视文件化、数据化,把事情的来龙去脉、项目的说明用文件清楚地描述下来,凡事讲凭据,依靠文件和数据。比如德国的大巴司机,制度规定,连续工作2小时必须休息15分钟,连续工作4小时必须休息45分钟,1天工作时间不得超过9小时,保证司机有12个小时的休息时间。这所有的数据都由一张磁卡记录,警察可以随时进行抽检、监控。
2.精品文化。德国企业精益求精的价值观已深入人心,成为员工的一种自觉行为,也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一是高度重视产品质量。强烈的质量意识已成为其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深深植根于广大员工的心中。德国企业对产品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并细化到每个环节,追求完美。他们认为没有物廉价美的产品,只有精品和次品。他们的许多产品都是以精取胜,成为世界知名品牌。比如双立人刀具,成为德国观光客必带的纪念品。二是高度重视员工培训。德国企业都有自己的员工培训计划,并特别注重对技术员工能力的培养,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成为技术精湛的操作工。德国企业培训还有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就是让员工认同企业的价值观。汉堡空客公司招聘新技术员工要经过3年时间的学习培训,系统地学习各种技术理论和实际操作。蒂森克虏伯VDM公司新员工要进行半年的培训,培训合格后才能上岗。三是高度重视技术研发。德国研发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居世界前列。德国人相信研发决定企业未来,因而不论经济如何不景气,也不削减研发费用,并在研究中重视独创性和高度专业性,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创造潜力,而且非常重视研发的经济性。
3.实用文化。德国企业务实,他们将企业文化建设融入企业管理,注重实际内容,不拘泥于具体形式,力求简洁。他们用精益求精的技术,务实的态度和忠诚的敬业精神进行经营。通过考察,我们能从德国企业管理的方方面面感知到企业文化的影响力。德国企业严格按章办事,也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简单化,我们到一些社团组织和企业参观,发现室内装饰风格都非常简洁实用,办公场所大量使用玻璃墙和玻璃窗,使工作具有相当高的透明度。
4.诚信文化。德国企业遵守制度、信守承诺、严谨务实,在国际上具有良好的口碑。诚信是市场经济的基础,也是现代企业必备的品质,德国企业重视企业形象,要求员工诚信,不能容忍欺骗行为,上下级之间彼此信任,能够成为一个组织严密、分工有序、相互协作的团队。
三、德国企业文化对中航工业企业文化建设的启示
当前,中航工业确立了“两融、三新、五化、万亿”的战略,目标旨在建立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企业集团。我们要学习和借鉴德国企业文化中的优良成分,为优化集团文化所用。
1.企业文化必须顺应经济体制和经济制度发展的需要。在走向现代企业制度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实现制度重建、资产重组,而且还要依靠思想观念、道德观念、文化力量和精神力量,注重经济形式和文化素质的整合。实践证明,在市场经济最发达的国家中创立和发展起来的企业文化理论,最能适应市场经济的运行,最能发挥它的功能和作用,德国企业文化就是如此。目前,中航工业提出了三大转变,三大跨越,其中第一条就是“由传统国企向现代跨国公司转变”,我们仅仅从企业组织形式这个“壳”上进行转变是不够的,要从文化体系这个“魂”上进行深度变革,倡导制度文化、诚信文化等市场经济和现代企业制度所必需的文化,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转变,使文化成为推动中航工业发展的强大力量。
2.学习德国企业文化,应学其精髓为我所用。第一,要学习德国企业的“精品制造”理念。德国企业掌握高端核心技术,制定流程和标准,将低端制造放在低成本的国家和地区生产,用高质量和高技术含量吸引巨大的购买力,获得高额利润。当今世界的竞争已成为核心技术的竞争,中航工业要想获得国际竞争力,在国际舞台占有一席之地,必须提升核心技术竞争能力,制造精品,打造品牌。要想打造精品,必须高度重视质量控制,倡导质量文化。必须加强员工的学习和培训,通过提高员工素质提升产品品质。必须重视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用技术领先带来产品领先。第二,要学习德国企业强烈的“制度与流程”意识。我们多数企业在管理上还偏粗放,制度的刚性不够,导致效率低下,要学习德国的流程管理,实现管理的精细化。第三,要学习德国企业“严谨务实”的作风。将管理的重心放在关注企业的技术、生产、经营、管理上,删繁就简,优化流程,减少形式主义,提高企业的整体效率和效益。
3.学习德国企业文化,要注重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化源远流长,重人性,讲人情,守伦理,克己复礼,追求平和中庸之道。虽然当前发达的西方国家走在了世界的前列,但中华文化自有其博大厚重,兼容并举的优越性,很难说哪种文化更先进。但就顺应市场经济和现代企业制度要求而言,德国企业文化更具有优势。中航工业要充分学习和借鉴德国企业文化,但不能生搬硬套,既要学其精华,又要注重与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国情相融合,形成符合中国国情的现代企业制度文化。中航工业要把这个“内功”做好、做足,当内外兼修达到一定程度时,中航工业实现“融入世界航空产业链”的战略将水到渠成。
4.实现国际化战略,必须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国际化人才队伍。学习与合作是获得竞争力最有效途径。中航工业实施国际化开拓战略,必须要拥有一批能够理解西方文化,具有国际化意识以及国际一流知识结构的国际化人才,要加强对国际化人才的培养和诸备,建立一支优秀的国际化人才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