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看待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学困生

时间:2019-05-14 05:49:4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正确看待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学困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正确看待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学困生》。

第一篇:正确看待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学困生

正确看待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学困生

云南省玉溪市峨山县锦屏中学戍云有

【摘要】当今的社会处于急剧变革中,在来自社会、家庭、学校、自身的各种因素的作用和影响下,学困生的存在是一个不容回避的客观事实。为了让学困生“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做到自尊、自信、自强、自爱和自立,既顺利完成学业,又实现全面、主动的发展,达到初中物理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从根本上保证义务教育的质量,在物理教学中应当加强对学困生的补偿和矫治工作。承认学生的学困是相对、暂时、可变的,则是对学困生进行补偿和矫治的前提。

【关键词】初中 物理教学 学困生

学困生是指在知识、技能、方法、能力、情感、态度、品行、体质等因素,或这些因素的综合方面存在缺陷,导致智力没有得到正常开发,不能达到课程标准规定的基本要求,需要通过有针对性的措施进行补偿和矫治的学生。按形成学困的原因可分为智力型学困、非智力型学困、外因型学困。

智力型学困生智力迟钝、智商偏低。思维活动的灵活性、深刻性、广阔性和敏捷性低下,影响到观察、分析、比较、概括、综合等心理活动的速度。表现为观察肤浅、抽象概括能力差、记忆力差、注意力不稳定、理解缓慢、表述混乱,对知识不能变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均有困难。他们在物理学习上所花时间比别的学生多,但成绩却不如别的学生理想。非智力型学困生智力正常、头脑灵活,只是因为动机、态度、兴趣、情感、意志等一项或几项非智力因素的影响而引起学习困难,表现为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差,不配合科任教师,对学习不感兴趣,懒惰而不爱动脑动手,在学习中不能坚持始终。这种类型的学困生中,多数要么意志薄弱,心理脆弱,耐挫折能力差;要么放任自流、破罐子破摔。有一部分对待学习往往情绪化,对于某些感兴趣的问题,解决得很好,但对于不感兴趣或复杂的问题,在发现、提出、分析、解决等方面均有困难。外因型学困生智力正常,在学习方面由于个人疾病、家庭变故、父(母)子关系、师生关系、家庭文化环境、家庭经济状况、结交损友等因素影响,导致学习困难。表现为不能正常上学、在学习中精神不振,懒散;成绩急剧下滑,同时带有思想、行为上的不良倾向;心理状态低沉,闹情绪、消沉。外因型学困生的学困原因比较复杂,通常是多种不良外部因素共同作用。

当今的社会处于急剧变革中,在来自社会、家庭、学校、自身的各种因素的作用和影响下,学困生的存在是一个不容回避的客观事实。为了让学困生“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做到自尊、自信、自强、自爱和自立,既顺利完成学业,又实现全面、主动的发展,达到初中物理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从根本上保证义务教育的质量,在物理教学中应当加强对学困生的补偿和矫治工作。承认学生的学困是相对、暂时、可变的,则是对学困生进行补偿和矫治的前提。

1.抓思想疏导工作,重视兴趣激发和习惯培养

在过去,习惯将外因型学困生称为 “双差生”(品德差,学习差),但是他们并非天生就“差”,而是由不良思想、行为导致学困。因此,抓思想疏导工作对于外因型学困生的转化尤为重要,物理教师只有多观察、多走访、多接触,才能找到其造成学困的根本原因而对症矫治。非智力型学困生由于某些心理因素导致学困,物理教师要在教学中细致把握每个学生的心理特点,才有可能深入了解是什么心理因素造成学困,从而调整教和学的过程,使其走出学困的阴影。

1.1贴近学生实际,进行理想教育

不少学困生的家庭文化环境、家庭经济状况不容乐观,以此作为突破口对其进行理想教育,切合学生自身的实际。要让他们认识到只有努力学习,才有希望改变包括自身在内的整个家庭的状况。但是这个工作有相当大的反复性,不但要说服学生,也要说服家长,有时还要想办法使学生脱离损友,这就是教师既教书也育人的原因所在。通过这些与学生自身关系密切的理想教育,逐步树立其为国家富强而努力学习的远大理想。

1.2重视兴趣激发

初中物理教学是物理启蒙教学,学生对物理学习具有浓厚的兴趣,这是学生学好物理、教师教好物理的有利因素。正如物理学家杨振宁教授所说:兴趣是成功的秘诀。因此,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学习的直接动力。充分发挥物理学科的优势,引导学困生从丰富的物理现象和事实中,结合物理新课程图文并茂的特点,感到身边处处有“物理”,从而产生直接兴趣。具体措施有:创设物理情境,降低教材难度,恰当运用激励机制,激发兴趣;加强和改进实验,培养兴趣;充分利用好现有的实验条件,力争做好每节课的实验;联系生活实际,重视知识应用,巩固兴趣;积极组织开展科技制作和实验,发展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直接兴趣并不是十分持久的,因此在物理教学中,还要将直接兴趣转化为间接兴趣,才能使物理学习保持持久而高昂的状态,具体办法是对学困生多赞许、少抱怨,在每次提问、考核后,对学困生取得的进步及时给予肯定,使其产生某种优越感,树立自尊、自信,逐步将直接兴趣转化为间接兴趣。

1.3抓习惯培养

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和自学能力,可使学生终生受益,也是让学困生走出学困阴影的有力措施。

1.3.1规范学习行为。做到不代替学生阅读、不代替学生思考。每节课安排一定时间让其自主学习。学生或自己阅读、钻研教材,或与同学交流、合作学习,认真做练习和核对答案。教师积极巡视课堂,辅导学困生发现问题、解决疑难问题,纠正产生的错误,使作题规范化,促进知识系统化,使其学有所得,从而落实课堂教学目标。

1.3.2养成学困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观察动手的习惯;讨论质疑的习惯;课堂记笔记的习惯;独立思考善于提问的习惯和及时复习认真处理作业的习惯等。做到课内课外相结合,有计划、有步骤地落实,持之以恒,直至达到“习

惯成自然”。学困生学习物理的良好习惯一旦养成,它不仅有助于形成学习物理的良好态度,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而且有助于发展智力和培养自学能力,增强学习物理的兴趣和信心,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2.进行分层教学

一个班里的学困生,每个人的情况不同,要从实际出发,遵循教育教学的客观规律,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克服“平均主义”和“一刀切”。无论课堂提问、课堂训练,还是作业布置,应根据不同学生采用不同要求。例如作业练习,可分为三类:第一类直接应用概念、规律的基础题;第二类简单综合题;第三类有一定难度的提高题。要求基础差的学生完成第一类题目,选做第二类题;基础稍好的完成一、二类题,选做第三类题;基础较好的完成所有作业题。这样就有效地调动了学困生的积极性,减少了抄作业的现象,同时也提高了学困生的自信心。

3.加强学法指导

教学是“教”和“学”两方面的有机结合,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既要重视自己如何教,也要关心学生怎样学,给予学生正确的方法指导,即“授人以渔”。这一点对于智力型学困生尤其重要。

3.1根据物理学科的特点和性质,进行学法指导。

物理知识由概念和规律(定律)组成的。物理学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物理概念的形成,规律的建立都与生活、生产实际密不可分,都要借助观察和实验手段得以落实、深化。很多概念、规律既具体又抽象,严密性、逻辑性、实践性强。所有的规律都有其成立的条件,如果条件不明确或不具备,那么这些规律也就不成立了。同时与数学、语文知识的联系也很密切。数学是学好物理的基础,但物理知识又有别于数学知识,它有其特定的物理意义。如数学中的比例式a=c/b,可以说a与c成正比,与b成反比。但在物理学中,像匀速直线运动公式v=s/t,密度公式ρ=m/V,欧姆定律的变形公式R=U/I 等都不能按数学的思维去理解。语文的阅读理解能力高低也会影响到对物理的学习。这就需要物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注意结合学科特点,贯穿教学的始终,给予学困生必要的物理学法指导。

3.2根据学困生的认知特点和知识水平,进行学法指导。

年龄处于13~15岁左右的初中生,思维水平较低,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抽象思维、理性思维还处于萌芽阶段,他们对事物的认识多以感知为主,停留在“看得见,摸得着”的浅层认识。物理知识虽以“物”论“理”、以“物”喻“理”,但由于受种种条件的制约,并不是所有的“理”都能通过“物”得以明示,有不少定律、定理是在以实验为基础,通过建立理想化模型,分析、推理得来的,有相当的抽象性。如牛顿第一定律的建立,浮力产生原因的分析,能量守恒定律的总结等。此外,接触物理前,学生脑子里虽有一些前物理概念,但不少前物理概念既根深蒂固,又与科学的概念相去甚远。如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产生和维持运动的原因这一科学概念的建立,与学生生活经验有冲突,全新的概念很难取代前概念。这就需要物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

据学生思维活动的年龄特点,善于处理物理概念、原理、定律及其运用的教学过程,消除前概念带来的负面影响,重视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过程。

4.转变以教师为中心的观念

要信任学生,学生自身就是最可利用的课程资源。把机会交给学生,把问题放给学生,给学生以思考的空间,让学生去讨论探究,让学生教学生。特别是让优生教学困生的措施,有利于学困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师起点拨指导调控的作用。这就要求物理教师要有新的教学理念,认真领会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及新教材的内容意图。

4.1做好思想工作,和谐师生关系。教学内容比较枯燥、教学难度比较大的时候,学困生更容易产生厌学情绪。这时候做好思想工作,关心学困生的学习生活,给学困生成就感,培养学困生良好的学风,科学的学习方法,一丝不苟的精神和顽强的意志,发展学困生的观察力、思维力等,都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

4.2物理教师要丰富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重视实验教学的研究和实施,即使是演示实验,也不应停留在把实验作为知识教学的辅助手段而不是教学目标的简单层面上;要重视概念和规律形成过程的分析,重视理论联系实际,这样才能体现物理教学“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新课程理念,也才能将学困生吸引到物理学习中来。

4.3物理教师要提高业务水平,避免发生教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会出现教困现象,并且教困更易导致学困的发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教困现象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对教材把握不准,拔高了教学要求,使学生难于理解接受;没有吃透教材,使得知识的呈现程序出现混乱,甚至出现逻辑性错误;没有仔细研究教法,使得课堂缺乏活力;教育思想陈旧,在课堂上一讲到底,搞满堂灌;情绪急躁,对学生“恨铁不成钢”,甚至放弃学困生。要减少或尽量避免这种情况,就要求教师不断适应新的形势,更新教育理念,在教学中坚持以人为本,从学生全面发展的角度出发,钻研教材,研究教法,努力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以高超的教学艺术将每个学生带入他们的最近发展区。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学困生的存在是一个不容回避的客观事实,对学困生进行补偿和矫治,是每一个初中物理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只有这样,才能落实初中物理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并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后续学习条件。学困生的学困原因既有共性,又有个性,在物理教学中加以补偿和矫治要从学困生的思想、行为、习惯入手,激发并培养兴趣,因材施教,给予方法指导。对学困生进行转化,也要求物理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和专业素质,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避免发生教困。

第二篇:在初中物理教学中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应有意识地在课堂内外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培养,对于学习程度不同,甚至相差很多的学生都有一定收益。心理素质的培养,对学生来说要达到的目的是:①自觉②果断③敏捷④坚韧⑤自制。对于教师来说,必须把所要达到的目的始终贯穿在教学过程中。

对于现今的中学物理教科书,学生们普遍地感到头痛,似乎是一道难以逾越的障碍,甚至于有的学生惊呼:我在物理上花的时间和精力最多,而收获最少。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固然不少,但学生们的心理素质差也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

一、培养学生的学习自觉性、果断性与自信心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把学生注意听课的最优时间指向重点的环节上,把注意的指向性比较长久地保持在教师的讲述上,集中于教师的讲述中,从而抑制与听课无关的活动,使授课活动能有清晰的反映和体现。这就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情况、授课时间等因素而及时调整,这并不难做到。

要使学生对学习物理有一定的自觉性,首先要引导他们对物理产生兴趣,产生好奇心和求知欲。兴趣来源于生产生活中所需的物理知识,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有意暗示,善于把周围的事物及活动与物理知识联系起来。立足于大部分的学生,引导他们注意各种生活中的现象,针对这些现象,用所学的知识来解释现象发生的原因。在不降低要求的情况下,以浅显、形象的比喻对理论进行解释,这对学生来说是容易接受的,也容易把知识从模糊认识向清晰认识过渡。

对于高中的学生来说,有了一定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有必要进行引导训练,提高他们的水平。从形象思维开始,有意无意地利用一些物理现象的表面形式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逐渐向抽象思维过渡,这也符合学习物理的顺序。在概括的过程中增加理解知识之间的联系、定律和定理所要表达的物理意义及其适用范围,增强判断的果断性和增加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培养学生的坚韧精神和自制力

在课堂教学中,物理概念的形成,单靠教师的灌输,通过强制记忆,是可以达到记忆的目的。但这只是单纯的记住,无法掌握和应用,不能根据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话把概念表达清楚。我在教学中,注意训练学生的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特别是口头表达,多问几个为什么,在学生的解答中,了解掌握知识的深广度,训练快速敏捷反应的能力。

中学物理教学,是一个不断增加概念、判断和推理的过程,如何以这些形式去理解物理学习中的各种客观规律,由表及里,从初中的表面现象到高中的本质特征及内在联系,这本身就是教与学双方都得努力才能达到的。

针对学生在学习物理过程中急于求成的心理,要培养学生的坚韧性及自制能力,引导他们从急于求成中解脱出来,帮助他们把新的知识同已学过的知识,不论是本学科还是其它学科的,进行联系、渗透,并有机结合,相辅相成。使学生不再认为所学的物理知识是孤立的一盘散沙,激起求知和探索的欲望。这样,物理教学的成功就有了希望。

我在教学中,特别是把注意力放在新知识的感知和把它纳入原有知识的结构中,引导学生通过自身的思维把新旧知识进行联系和比较,旨在同化新概念,增强比较能力。并适当地增加实验次数,为加强感性认识提供恰当的感性材料,在“玩”的过程中,渗透式地接触、理解并掌握好概念,在学习心理上有信服的感觉和收获的喜悦。

总之,在课堂内外,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对学习物理来说,在“看、听、做、想、练”这几个方面的交替活动中,教与学双方都能得到一定提高。

第三篇:初中物理教学论文 浅谈物理学困生的转化

浅谈物理学困生的转化

内容摘要:运用情感原理,唤起学生学好物理的热情。运用活动原理,变被动听为主动参与。运用成功原理,变厌学为乐学。运用合作原理,变个人努力为团队精神。运用创造原理,变呆板的学习为创造思维。

实施素质教育是九年义务教育的核心问题。物理作为初中新课程体系的一门基础学科,是素质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物理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物理素质,因此如何实施素质教育,怎样培养学生的物理素质,无疑给我们一线物理教师提出了一个严峻的问题。

我校是一所公办初中,任课教师思想压力大,工作任务繁重,特别是经济大潮的冲击和严峻就业形势之下,“英才教育”之风盛行。老师讲课只针对优秀生,课外辅导跟不上,致使只有部分升学有望的尖子生咬定青山不放松,班级的平均成绩一直处全县的中游水平,通过近一两年的调查,以及与其他任课教师、学生的座谈,我了解到同学们不喜欢物理课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学生基础差,一直被动学习;(2)学生积极性差,缺乏学好物理的信心;(3)学法不科学,不少学生平时根本不看教材;(4)教师教育教学思想落后,常埋怨学生不努力;(5)教师不注意批评方式,经常挫伤学生的自尊心;(6)“家长思想观点陈旧”及“自费上大学”的影响等。因此,如何点燃学生学好物理的希望之火,彻底改变平均成绩落后的局面成了我们探讨研究的重点。

没有教育理论作指导的教学是盲目的教学。首先我们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用新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来武装自己的头脑,探索教育教学的新路子,充分运用物理教育心理原理来开展教学,使大多物理生对学好物理产生了极大的热情,对物理基础知识的掌握也更加牢固,物理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

一、运用情感原理,唤起学生学好物理的热情。

列宁曾说过:“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在物理教学中,我们要善于运用情感原理,把广大学生吸引到教师周围。教师要有正确的教育思想,要始终坚信:“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没有差生,只有差异”、“只要下功夫,每一个学生都能教好”,学生学不好物理,不能责怪学生,教师首先要自己找原因,教师的责任就是从不懂到教懂,从不会到教会。学生回答不好教师提出的问题,教师首先要检查自己的教学工作有没有漏洞,教师发现学生作业中有普遍性错误,不要急于评讲,可以利用作业批改激励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让学生自己去改正,然后再给学生评分。要让学生认识到,作业做得差的学生,通过老师的鼓励和自己的努力同样可以做好。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坚定自己的学习信念。

课堂上教师亲切和蔼的语言是增进师生感情,沟通师生心灵的重要途径。当一个学生因没有答上一个简单问题而感到局促不安时,教师轻轻地对他说“请坐下”,一个“请”字,没有责怪,没有讥讽,表示了教师对学生的理解和尊重,学生会从心理感受到教师对他的关怀爱护,尊师之情油然而生,当学生对教师的讲表示疑惑时,老师说“我们再来分析一下,好吗?”完全是商量的口吻,没有教师的威严,体现了师生之间平等民主、互相尊重的关系。

利用物理活动课,让学生讲物理在各行各业的应用,讲祖国现代化建设需要大批懂物理的学者、专家;让学生到社会生活中去体会、去感受物理知识的重要性,例如让学生去测量身高、用密度知识去辨别物体;让学生搜集古今中外物理家的故事,开展讲故事大赛,如爱因斯坦在初中的一次考试中竟没有考及格,但他没有气馁,终于成为一名伟大的科学家等等。这样让学生认识到只要学习目的明确,态度认真,学风踏实,一定会学好物理的。

二、运用活动原理,变被动听为主动参与。

学困生往往有一些坏习惯,比如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爱交头接耳开小差,有时为了应付老师布置的作业,课下东问西抄,这不仅对学生无益,而且还会危及其他同学。针对这种情

况,我们教师不应该采用硬性压制的手段,而要运用活动原理,让学生成为学习和生活的主体。对学困生从“不让说”到“敞开说”,因势利导,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畅所欲言,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参与教学过程的讨论。为了给他们“敞开说”创造条件,教师把前后相邻的四名学生编成一组,注意各组生源的搭配和组长的带动作用。教师思考提问,让学生小组讨论,学生在小组里发言热烈、活跃,有争有论,有时教室里好像有点“乱”,但这种“乱”却一变过去学生被动听讲、课堂气氛呆板局面,特别是差生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参与意识。这正如法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说:“一个真正的教师指点给他的学生的,不是已投入了千百年劳动的现成的大厦,而是促进他们去做砌砖的工作,同他们一起建造大厦„„,如果使学生习惯简单接受或被动的学习,任何方法都是坏的,如果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任何方法都是好的。”

三、运用成功原理,变厌学为乐学。

物理学困生由于在学习中屡遭失败,使他们心灵上受到了严重的“创伤”。有的学生自己认为脑子“笨”,不是“学物理的料”,甚到失去了学好物理的信心和勇气,要克服这种心灵深处“伤痛”,最有效的办法就是给他们创设成功感,让他们也能体会到成功的欢乐。

在教学中,重视运用成功原理。在组织课堂教学时,给学困生创设成功的机会,提问较易回答的问题,采取低起点、小步子,多活动,快反馈的方法,即以大多物理学困生一下就可以达到的水平为教学起点,将教学目标按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已知到未知的原则分解成若干递进层次,把学生的挫折降到最低限度,使学生有能力自觉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把握住学困生的每一次,哪怕是微不足道的闪光点,让学生在成功的喜悦中形成乐学的氛围,在每个目标层次做到快速反馈、激励评价。

四、运用合作原理,变个人努力为团队精神

学困生由于成绩差,总觉得低人一头,他们不愿与人交往,不愿将自己的内心世界向别人袒露,时间久了,就会出现闭锁心理。因此我们要运用合作原理,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与团队精神。①在课堂教学中,利用学习小组,让学生共同研究、讨论问题,互相启发、互相激励。②在活动课上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一个小组围绕一个主题进行计划拟定、探究研讨,共同克服困难,完成活动任务。③组织课外学习小组,课外作业让学生合作完成。④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办物理手抄报,培养他们的分工协作能力。

有一位老师说得好:“一个苹果换一个苹果,手里还是一个苹果;一种思想换一种思想,脑中就有两种思想。”在排座位时,让优秀生和学困生搭配同桌,便于课堂上“兵”教“兵”,也便于课后“一帮一,一对一”。这也让他们真正体会、明白了“比、学、赶、帮、超”五个字的新内涵。比,不但是比知识,还要比学习方法,比速度质量。要同别人比,也要和自己的昨天比,更重要的是比做人。学,要有方法,有目的,学会从大局出发。赶,要向着自己的目标赶,去努力奋斗,从哪儿倒下就得从哪儿爬起来。帮,就是互相帮助,共同进步。你在帮助别人过程中,自己也在不断进步。超,就是超越别人,超越自己。

五、运用创造原理,变呆板的学习为创造思维

物理学困生一般不愿自己动脑筋,一切知识总是老师的硬性“灌输”,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我们根据青少年具有强烈的好奇心这一特点,运用创造原理,引导学生遇到问题如何观察、分析、思考和训练,尝试获得创造成功的体验,采用了“问、想、做、评”的创造思考教学模式。

(1)问:就是问题,创设问题的情境,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尝试新的解题方法。(2)想:就是“思考”,鼓励学生思考、想象,并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

(3)做:就是“活动”,运用各种活动方式,让学生从“做”中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多设计一些活动方式,如让学生看书自学、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口交谈,让他们亲身感悟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从而让学生将思维过程展现出来。

(4)评:就是“评价”,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活动,及时予以鼓励、表杨,让学生体验到创造带来的乐趣,看到自己有进行创新、创造的能力,增强进行创造的自信心和决心。总之,任何事物都是处于运动、变化之中,学困生只是相对的。充分运用物理心理原理来指导教学,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给予特别关心,课下加强个别辅导,扶正他们已“扭曲”的心理,从而让每个学生都拥有成功的机会,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学好物理,让每一个学生的心底都有一片蓝天。

第四篇:浅谈物理教学中学困生转化的方法

浅谈物理教学中学困生转化的方法

[摘要]:推进素质教育,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学困生主要有暂时困难型、能力不足型、动力不足型和整体性困难型等。我们不能把所有学困生都简单归结为“脑子笨”或“不用功”,教学中应针对学困生的特点进行帮助和教育,才有可能取得理想的转化效果。教学尽可能将书本知识和实践相结合,多讲一些引起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范例。从意志着手、培养科学的学习方法,同时改变对他们学业成绩的评价方式,从而使他们树立学习的自信心。使不同类型学困生获得程度不同的学习上的成功,以此保证学习上的“良性循环”。让各类学困生尝试到成功学习的喜悦,对学习物理有浓厚兴趣,甚至让入着谜。

[关键词]:学困生 非智力因素 学习动力

在实施新课程的今天,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发展的根本任务,因而从面向少数优生的应试教育到面向全体学生的素质教育是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

物理学习中的学困生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暂时困难型 这类学生一般占学困生的三分之一左右,他们各方面的能力均属中等水平,物理学习困难一般是非智力因素造成的。

2.能力不足型 这类学生占学困生比例很小。他们的特点是: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空间想象力都比较低.但学习习惯较好,意志较强,自我意识水平较高。

3.动力不足型 这类学生占总学困生人数半数以上,他们的能力水平基本属中等或偏上,但学习习惯、意志等明显低于第二类学生,因学习动力因素不足而导致学习困难的特征较明显。

4.整体性困难型 这类学困生人数比例也不高。他们的思维能力,语言能力,数理能力弱,抱负水平低,求知欲、意志和好胜心不强。因而他们的能力和个性发展是明显低于其他学生。

由于学困生形成的原因是十分复杂的,因而我们就不能把所有学困生都简单归结为“脑子笨”或“不用功”,教学中应针对学困生的特点进行帮助和教育,才有可能取得理想的转化效果。针对以上几种情况,根据几年来的实践,转化学困生可从以下措施进行。

1.对暂时性困难的学困生 这类学困生的能力及个性特征正常,其物理成绩差的原因主要是非智力因素造成的。非智力因素是一切不直接参与认识过程的心理因素,包括动机、兴趣、情感和意志等。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理论告诉我们,非智力因素虽不直接参与工作和处理知识信息,但它却推动知识信息的加工处理。如果非智力因素开发得当,就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主动性,促进物理教学质量提高。由于这类学困生较多,在课堂教学中意志力较差,不能和大多数同学一起进行积极有效的思维活动。因此,教师在课外应增加对这类学生的感情投资,对他们学习上暂时出现的问题加以弥补,使其及时赶上全班同学。如果错失时机,会使他们在学习上“欠帐”越来越多,造成学习困难继续加重。

首先,要改革自己的教学方法,尽量创造学生学习这一科学习兴趣的良好环境,教学尽可能将书本知识和实践相结合,多讲一些引起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范例。从意志着手、培养科学的学习方法,意志力是非智力因素中最为重要的方面,它是人自觉调节自己行为去克服困难以达目的的心理活动。有些学生意志薄弱,缺乏自我控制的能力,学习上一碰到困难容易丧失信心,几次测验成绩不佳就会意志削沉。特别一些学生学习态度很好,又很用功,但由于学法不当,情绪多变,意志不稳,感情脆弱。作为教师千万别责备他们,要多给以笑脸,应及时指出他们问题所在,鼓励他们克服困难,培养他们科学的学习方法,针对这些情况,可以从目标激励入手,促进物理教学质量全面提高。

教育史大量事实说明,一个人的成功除了智力因素外,非智力因素也占有相当重要地位。在非智力因素中,我们认为,教师在平时教学中热情、有目的、又合乎规律的期待,对学生来说无疑是一种信任和鼓励。多年来,我非常喜欢欣赏叶圣陶先生的一句名言:“教是为了不需要教”。针对班级的学困生分层次制定目标激励,非智力因素与智力因素是相辅相成的,浓厚的学习兴趣是物理教学的内在动力;培养科学的学习方法,是物理教学中教给学生如何获得知识的“金钥匙”;适时目标激励,才能使学生潜力得到充分发挥,才能促进物理教学收到良好效果。

2.对能力不足型的学困生 这类学困生各方面能力相对较差,但意志力较强,学习勤奋是他们的特点,我们对这类学生不能视为包袱,对他们要适当地做一些课外辅导补救工作,帮助他们分析具体的知识障碍与技能障碍,其中包括利用数学方法处理物理问题方面的障碍,以及通过补实验或设计一些更生动形象的课外物理实验,让这类学生更具体,更深刻地理解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并掌握物理习题解题技巧。对这类学困生重点是通过个别辅导方式,使他们逐步改进学习方法.通过这种辅导,让学生认识到自身的知识缺陷,采取相应措施进行补救.如及时补习好学习物理知识必备的数学知识,养成课前预习的好习惯,听课时注意理解重点和难点。

3.对动力不足型的学困生 这类学困生相对较多,几乎占学困生人数的百分之五十以上,学习动力不足情况复杂,但其中深刻的社会变革原因居首要位置。例如学生中独生子女多,学习条件较好,但意志力、毅力较差,追“星族”多,对成才无热情,因而学习上无动力,另外一类学生是由于父母都外出打工造成“空巢”家庭越来越多,因而大多数学生缺少正常家庭教育,家长多数对子女无大的希望,这也是形成学生动力差的原因之一。对这类学生的转化工作主要是充分与家长配合,首先做好家长的思想工作,认识到教育好子女的重要意义,从而使家长、教师及学生三方共同努力,就有可能激励起他们学习的动机,从而形成学习的动力。

理想是意志行动的强大力量源泉,初中生正处在少年向青年的过渡时期,理想尚未形成。教学中应抓住学生积极的心理倾向:对物理有好奇心,从实用角度想学到能应用于日常生活的物理知识。他们常从物理的广泛应用和物理学家们取得成就的动人事迹中受到鼓舞,在心理上萌发一种将来在科学上有所贡献的愿望。这些心理倾向,有利于理想的树立。因此,教学中首先应使学生这些积极的心理倾向得到满足。如教学“压强”时,上课一开始,向学生提出:“图钉的一头为什么做成尖锥形?”并指出:“如果我们学好了压强,就能知道其中的道理了。” 学生顿感到惊讶,想不到小小的图钉还有科学道理,随即产生浓厚兴趣。进而学习压强知识,应介绍它在生活中的应用,使学生体会到物理和生产生活实际的关系,强化了学生积极的心理倾向。其次,结合教学内容,适当介绍古今中外物理学家的故事,特别是选编一些反映我国现代化建设成就的物理问题,使学生认识到生产建设离不开物理,在心理上产生对物理学习的更高要求,逐步树立为振兴中华而学好物理的远大理想,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

4.对整体性困难的差生 这类学困生由于能力差,个性特征水平低.他们的心理发展水平低,大多数是由于低年级阶段持续较长时间的学习困难,知识障碍积累、基本技能匮乏造成的。同时,由于长期的学业失败而有可能造成自卑心理,致使缺乏自信,丧失学习兴趣和动机。这类学生人数虽然不多,但学习困难程度较大。对这类学生更应主动热情关心,除课堂教学中针对他们的特点提出他们力所能及的问题,使其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外,还必须较长时间进行个别辅导,同时改变对他们学业成绩的评价方式。如采用“比值”法,即每次用自己成绩与本班的最高分相比得到一个数值,“比值”数如增加则评为学习积极分子,从而使他们树立学习的自信心。

做好学困生转化工作是一项艰巨的工作,首先要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对此,物理教师不仅要教好物理,还要关心、热爱学困生,使师生间形成“情感共振”,从而使这部分学生喜爱学习物理课。教师要充分利用物理学科特点,物理学科与现代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关系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和培养,从而使他们形成较强的学习动机.在初中物理起始教学工作中,加强学生学习物理的动机教育尤为重要,因为强烈的学习动机是有效学习的推动力量.所以物理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注意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其浓厚的学习兴趣.物理教师除利用物理学研究范围广吸引学生,激发兴趣外,还要设计、准备好高质量的演示实验,介绍物理学的新进展等方面来提高学困生的学习兴趣。当然,为了巩固学困生的学习热情,还要使不同类型学困生获得程度不同的学习上的成功,以此保证学习上的“良性循环”。增强学生学习动机的有效方法之一是让各类学困生尝试到成功学习的喜悦。成功教学可以增强和保持强烈的学习动机,优生们对学习物理有浓厚兴趣,甚至让入着谜的主要原因大多源于物理学科本身具有的强烈吸引力,而学困生对物理是否感兴趣的首要因素则取决于物理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方法。所以,转化学困生的工作与教师的教学方法有很大关系.教师本人是否热爱物理、对物理学教学是否投入、教师对科学的价值体系是否信仰、教师教学观念、教师是否能从物理知识及教学过程中感受到美等,这些对学困生学好物理课程,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都是十分重要的

第五篇: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德育

谈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德育工作

学校教育是现代教育的主阵地,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人的教育,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使学生成为一个风格高尚的、具有现代科学文化知识的人。著名的教育家赫尔巴特强调教学与德育有不可分割的联系,断言不存在“无德育的教学”,主张“通过教学来进行思想教育”。当前,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教育改革正在不断地深入和发展,按照不同学科特点,促进各类学科与课程同德育的有机结合,成为中小学教育的重要目标。按照初中物理教学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初中物理教学也应充分结合物理学科特点,积极探索物理教学中的德育渗透途径。

教师在传授物理知识的同时进行德育渗透,必须在教学中充分研究教材,教学中紧扣教材实际,把德育的内容渗透到教学中去,做到德育渗透合情合理而又避免生硬教条,使德育看似“无意”却又“有意”。我认为,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结合教材内容进行德育渗透,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渗透爱国主义、民族精神

物理学的发展具有悠久的历史。在祖国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物理科学的发展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远远超过了西方国家,因此在祖国的历史上记载着许多物理科学知识及其发展完善的内容,例如,在 “磁场”一节中关于磁偏角的介绍中,学生可知比西方早400多年的宋代沈括已提出;而在学习“回声”中介绍驰名中外的北京天坛,更有三处有着非常美妙的声音现象的建筑:回音壁、三音石、圜丘,它们无疑是古代科学家的科学知识与建筑师们高超技术完美结合的产物;又如在讲“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可以介绍东汉时成书的《春秋纬》中记载的:“地恒动不止而人不知,譬如人在舟中,闭窗而座,舟行而人不觉”,这说明早在公元1~2世纪,我国科学家对运动的相对性就已经有了深刻的认识,这比哥白尼、伽俐略大约早了1 400多年;在学习磁现象时,可以介绍我国古代指南针的发明和现代科学技术成就;在学习声的传播时,有一些抗战影片中的片断,如《铁道游击队》中游击队员利用铁轨提前获得敌人火车到来的情报,在《地道战》中游击队员利用竹筒传递情报、信息。这些都是爱国主义教育的良好素材,能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学习中国古代物理学和科技发展史料,不仅能使学生加深对物理知识的了解,提高学习兴趣,而且还能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振奋民族精神。

二、渗透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

物理作为一门基础科学,本身充满了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方法,我们把教材中的科学内容与思想内容有机结合起来,在备课与教学中注意挖掘,找准某一知识点为突破,将辩证唯物的思想贯彻进去,潜移默化,使教学内容与德育达到完美的统一。例如,在学习“运动和力”这章内容的时候,讲“物体间的力是相互的”时学生对磁铁吸引铁钉实验,感觉很有意思,但一般不会再做深一步的思考,这时,如果我们紧接着反问一句:“铁钉也能吸引磁铁吗?”直接将学生带入对立的一面,然后通过实验验证,还可以通过有关实例说明例如两个同学面对面同时施力时产生的效果,进一步验证猜想。在这一过程中,将知识点与辩证思想有机地结合起来,渗透“对立统一规律”,教给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

另外,在讲“静摩擦力与动摩擦力”时,教师可提示最大静摩擦力就是静摩擦力转变为滑动摩擦力的临界点,这实际上就渗透了量变到质变的哲学观点。教师在进行这部分内容教学时,并不需要将量变到质变的观点从哲学角度进行详细地教学,而是通过对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的相互转换的介绍,引发学生的类比思想,使他们自觉地将两者联系起来,从而达到德育的目的。

教师还可以以实验为基础,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渗透。例如学习“气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这一节,教师设问:“某人家里有个窗式衣柜侧放在有过膛风的中间,当有过膛风经过时柜门为什么会自动打开?”学生对这种现象的反应先是惊奇,后是困惑不解,甚至怀疑有“神灵”来帮助。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抓住时机,设计小实验,并通过讲授知识使学生明白是因为当有过堂风经过柜门时,柜门外的空气流速增大,压强变小,而柜门内空气流速小,压强大,故柜门会自动打开。并非“老天爷”显灵。这样不仅对破除学生们的迷信思想大有裨益,还可以让学生树立唯物主义世界观。

三、渗透严谨的科学态度、坚强的意志

物理学是一门体系严谨,结构紧密,科学性极强的学科。学生在学习中会受到良好的科学素养的训练,其中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验教学,能够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坚强的意志等心理品质。

在中学物理教材中,许多重要的定律、概念、公式都是通过实验推理出来的,如惯性定律、杠杆的平衡条件、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式等。学生由于经历和水平的限制,对一些物理知识不可能一听就懂,有时还会怀疑它的真实性,这时教师要鼓励学生不要过于依赖课本,要积极思考,大胆探索,引导学生努力做好实验,实验使用的器材要简单些,观察现象的结果要明确,有利于打破思维定势。通过学生亲自探究实验,可以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例如,学习“气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这一节,在做硬币“跳高”的实验中,大部分学生都不相信硬币会“跳高”,这时教师现场展示一下,实验现象出乎学生的意料,因而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很多学生会要求亲自去做,结果学生不一定能成功,但经过几次失败之后最终成功,这样学生体会成功喜悦的同时,也意识到许多事情看似简单,实际上并不容易成功,从而使他们明白做实验要脚踏实地去做,要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坚强的意志。教师在物理教学中,应该让学生明白,物理学中的许多定律、定理都是在长期艰苦的实验后总结出来的,包含着科学家多年的心血、汗水、失败和挫折,教育学生在科学面前来不得半点虚假,培养学生不仅要有严谨的科学态度,还要有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比如学习“电磁感应”这节课,在得出电磁感应现象后,抓住时机讲法拉第花费了十年的心血发现了“电磁感应”。他在1821~1831年间做了大量的实验,并找出其中的规律,经历了失败、试验,再失败、再试验,他从失败中不断吸取教训,总结经验,不断改进实验装置和实验条件,他的这种求新、求实、勇于自我批判的探索精神,以及不屈不挠的惊人毅力,会使学生受到激励,使他们更深刻地认识物理学的任何一次大的突破都要有献身科学的精神。

综上所述,德育工作与学科教学是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的,只要我们细心挖掘教材的德育因素,找准教学的最佳结合点,进行有机渗透,就可以得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而且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渗透德育内容,既是新初中物理课程标准的要求,同时也是切实可行的。只要我们在具体实施时,明确爱国主义情感、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坚强的意志这三个方面的德育要求,采取合理的德育渗透途径和方法,相信一定能提高初中物理的德育教学水平。

郑州市新奇中学

物理组

2012年9月1日

下载正确看待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学困生word格式文档
下载正确看待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学困生.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初中物理教学

    初中物理教学“难点”成因的调查研究“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是常挂在教师嘴上的一句话。那么,究竟什么是“重点”?什么是“难点”?对于前者,各学科课程标准表述的十分清楚,......

    初中物理教学

    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物理教学 初二物理组 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物理教学 【摘要】新课程标准的实施给教师带来了新的任务,新的课题,它不仅仅是换了教材,还要求教师更新观念。重新......

    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

    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 实施素质教育是21世纪我国教育发展的方向,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物理作为一门自然基础学科,不仅能够启迪学生的智......

    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戴利华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给学生,而且在教学实践中还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在下面我就谈谈在《能源和可持续发展》......

    寓德育于初中物理教学中

    寓德育于初中物理教学中 莲花乡真武小学何龙 [论文摘要]:本文根据新课标的要求,论述了物理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重要性,挖掘了物理德育渗透在教学中应采用的主要渗透渠道,并对各......

    谈谈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趣味性

    谈谈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趣味性 物理学作为一门重要的自然科学的基础科学,今日已经是现代科学技术的中心学科之一。无论是工农业生产和国防现代化,还是信息技术与纳米技术等先进......

    谈初中物理教学中的科学素养

    浅谈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 杨思团云南省保山市施甸县太平中学678205 摘要: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是当今社会发展的要求,是初中物理新课程的重要目标。初中物理实验探......

    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河北省平泉县台头山乡台头山中学 韩 明 【摘 要】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加强德育渗透,是物理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也是促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