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发展旅游业如何处理好与交通运输业的关系
┊
┊
┊
┊
┊
┊
┊
┊
┊
┊
┊
┊
┊
装
┊
┊
┊
┊
┊
订
┊
┊
┊
┊
┊
线
┊
┊
┊
┊
┊
┊
┊
┊
┊
┊
┊
┊
┊ 长 春 大 学毕业设计(论文)纸发展物流业如何处理好与商品流通、交通运输业的关系摘要;近年来,我国物流业发展迅速,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交通运输作为发展现代物流业的基础和保障,在现代物流业中发挥着基础服务功能作用。在促进现代物流业发展中,交通运输行业责任重大,利用交通运输业独特的优势发展现代物流已成为我国交通运输业的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物流业是现代流通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物流业对促进商品流通起着重大作用。关键词;物流业、商品流通、交通运输业
一、交通运输与商品流通在促进现代物流业发展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虽然我国交通运输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各种运输网络基本形成,运输装备和运输服务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但与现代物流高效率、低成本的要求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运输组织方式落后目前,甩挂运输、集装箱多式联运、滚装运输、江海联运等先进组织方式在我国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对提高运输和物流效率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由于体制机制不顺、标准缺失等,造成这些运输组织方式不能得到广泛使用。比如,甩挂运输是一种先进的运输组织方式,在欧美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已经成为道路货运的主流方式。2.运输装备现代化水平不高从车辆结构看,道路货运车辆以普通货车为主,高效低耗的重型货车、厢式货车、集装箱半挂车和各类专用货运车辆所占比重低,导致道路货运市场高端运输供给不足,运输效率不高,制约多式联运的发展,难以适应现代物流对运输安全、高效、专业化、网络化和标准化的需要。从车辆性能看,目前道路货运市场普通载货汽车老化较为普遍,技术状况、可靠性和经济性差,不但影响了运输效率和安全性,也造成了运输能耗高、污染重。从船舶结构看,内河船舶技术落后,船舶能耗高、吨位小,标准化、专业化、大型运输船少,全国内河货运船舶平均吨位还不到400载重吨,而且杂货船居多,新的集装箱船、汽车滚装船、江海通航船、干支直达船有待发展。3.港站枢纽与物流园区融合方面存在不足
港口及临港物流园区普遍存在外部集疏运不畅等问题。目前,我国很大部分港口的疏港高速公路、铁路未能直接连通港区,进出港区的货物需要借道一段距离的城市道路,进出港区的货运交通流与城市交通流在港口附近交织混杂问题突出;港口货运枢纽集疏运不畅,港口后方集疏运瓶颈凸显,大大制约了港口及港口物流园区的集疏运效率、货物吞吐能力及物流作业能力。依托公路货运枢纽站场发展的物流园区较少,公路货运枢纽站场建设总体落后。在现已建成运营的公路货运枢纽站场中,仅有少数综合物流服务功能较强的公路零担货运站以及部分专业性较强的公路集装箱中转站运营效果较好,大多数公路货运枢纽站场运营效果不理想。
共4页第1页
┊
┊
┊
┊
┊
┊
┊
┊
┊
┊
┊
┊
┊
装
┊
┊
┊
┊
┊
订
┊
┊
┊
┊
┊
线
┊
┊
┊
┊
┊
┊
┊
┊
┊
┊
┊
┊
┊4.运输政策和市场监管有待进一步完善一些行业管理政策法规不适应现代物流业发展的需要,不利于企业做大做强,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物流企业的发展。市场主体分散,组织化程度低,道路运输和内河航运主体“多、小、散、弱”的状况尚未根本改变,企业经营集约化和规模化程度低,运输组织覆盖网络有限。市场监管缺失,与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要求仍有较大差距。货运市场诚信体系建设滞后,市场退出机制不畅,对物流市场的违法运输、无证运输行为打击力度不够。标准体系不完善,缺乏多式联运单证、票据格式标准,以及物流服务标准等。由于标准化工作机制不健全,导致现行大量物流标准存在不统一现象,典型的如铁路运输集装箱标准自成体系,与海运集装箱标准不统一,影响海铁联运规模和效率等。5.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相对滞后由于在长期计划经济的影响下我国物流的标准在部门、地区间缺少统一规范,同时在推行标准方面也缺乏必要的力度。我国能与国际物流标准接轨的物流标准比例很低,这必将为我国的国际贸易发展设下障碍。在物流信息化方面,我国物流企业开发和使用的物流信息软件与客户信息系统之间缺乏接口标准,企业内部物流信息系统与第三方信息系统之间缺乏有效衔接,运输信息系统、仓储信息系统、物流作业管理信息系统之间缺乏沟通,从而影响我国物流企业的运营效率。在供应链管理优化的过程中,第三方物流公司可以与整个制造企业的供应链完全集成在一起,在这种情况下,第三方物流公司为制造企业设计、协调和实施供应链策略,通过提供增值信息服务来帮助客户更好地管理其核心能力,并能通过利用第三方物流来降低物流费用。6.物流行业人才短缺 物流和配送方面的人才短缺,是物流和配送发展的巨大障碍。国外物流和配送的教育
和培训非常发达,形成了比较合理的物流和配送人才的教育培训系统。而我国在物流研究和教育方面还非常落后,物流知识远未得到普及。物流教育水平不高主要表现在缺乏规范的物流人才培育途径,与物流相关的大学本科教育尚未得到国家教育主管部门的重视。企业的短期培训仍然是目前物流培训的主要方式。物流企业对人才也未予以足够重视,从事物流的人员相应的缺乏业务知识、业务技能从而不擅管理。
二、交通运输促进现代物流业发展的主要对策建议
拓展交通运输服务领域、促进现代物流业发展,是发展现代交通运输业的重要途
┊
┊
┊
┊
┊
┊
┊
┊
┊
┊
┊
┊
┊
装
┊
┊
┊
┊
┊
订
┊
┊
┊
┊
┊
线
┊
┊
┊
┊
┊
┊
┊
┊
┊
┊
┊
┊
┊ 径。交通运输要紧紧抓住发展现代服务业的战略机遇,以落实国家《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为契机,以提升运输效率和服务水平、降低物流成本为核心,以市场为导向,积极拓展交通运输服务领域,延伸服务功能,满足多层次、多样化的运输服务需求。1.提升运输组织化水平促进运输组织的规模化和网络化发展,培育一批网络辐射广、企业实力强、质量信誉优的运输组织主体,有效整合社会零散运力,通过高效的组织,保障零散运力及时的货源供应,实现整体货运发展的集约化、高效化、有序化。着力提高运输效率和加强物流各环节的衔接,大力发展厢式运输、甩挂运输、滚装运输、江海直达运输、集装箱海铁联运等先进的运输组织方式,开展试点工程,总结试点经验,出台扶持政策。积极发展现代物流增值服务,推进运输服务业向现代物流产业链上下游延伸和拓展。引导运输企业由传统的运输生产者向全面提供运输增值服务的现代物流经营人拓展转型,建立和完善仓储、运输、加工、城市配送等服务集成一体化的物流体系,加快构建农村物流配送服务体系,促进农村邮政物流发展2.提高港站枢纽物流服务水平通过货运站场建设资金倾斜投入政策,引导综合性货运枢纽站场建设,支持运输站场向物流站场或物流园区转型。调整货运枢纽站场规划布局,注重不同货运枢纽之间及其与物流园区之间协调、统一建设。整合、改造利用现有的货运枢纽站场,不断拓展货运枢纽的现代物流服务功能,改造、盘活我国现已建成的货运枢纽站场。努力拓展货运枢纽包装、流通加工、配送、物流信息等综合物流服务功能,以及“以客户需求为中心”的一体化物流服务和供应链管理服务。加强现代信息技术、交通运输组织管理技术、仓储管理技术等先进物流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提高现有货运枢纽站场的现代物流服务效率和服务水平。加强港站、物流园区的集疏运体系建设,重点解决进出港集疏运通道的交通不畅问题。加快研究高速公路直接进港、交叉口立体交通改造、影响集疏运交通的堆场及停车场等设施搬迁改造、重点连接线道路的等级提升等措施。3.加快物流公共信息共享平台建设充分利用现代管理、信息技术和金融工具整合物流信息资源,推动部门间管理信
息系统联网,促进物流信息资源共享。加强对交通运输行业物流信息平台规划和建设情况的调查研究,尽快建立全国性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和全国货运车辆信息库,推进通关信息系统与物流信息系统的整合,积极推动政府物流公共信息平台、车辆信息网、企业物流交易平台、商贸流通网之间的互联互通,实现政府部门之间、企业之间以及政府与企业之间的网络资源共享、数据共用、信息互通,提高物流效率和服务质量。开展省级交通运输行业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政务信息服务系统建设试点工程。鼓励交通运输行业内从事物流相关经营活动的业户使用交通运输行业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商务系统。
┊ ┊ ┊ ┊ ┊ ┊ ┊ ┊ ┊ ┊ ┊ ┊ ┊ 装 ┊ ┊ ┊ ┊ ┊ 订 ┊ ┊ ┊ ┊ ┊ 线 ┊ ┊ ┊ ┊ ┊ ┊ ┊ ┊ ┊ ┊ ┊ ┊ ┊4.努力营造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政府为推手,为企业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加强运输政策研究,提出具有操作性、指导性强的产业政策,修订《道路运输条例》等有关公路水路运输的规章制度,调整公路水路货运市场进入退出的相关标准,清理和建立全国统一执法与处罚标准,强化公路水路运输安全监管,确保运输服务安全可靠。加强和改进运输市场监管,消除地方保护和制约运输一体化发展的制度及政策障碍,努力培育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秩序。加强准入退出机制研究,推进运输企业物流服务标准体系和诚信体系建设,引导企业规范经营、优质服务。严厉打击无证经营、违法经营活动,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环境。严格执行专用运输、大型物件运输和危险品运输的审批、管理和监督检查,研究危险品、冷链、集装箱运输的装备标准和作业标准,建立动态监管体系。5.人才的培养 企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目前,人才匮乏越来越成为制约我国物流业发展的瓶颈。国际物流业需要的是复合型的人才。解决国际物流人才短缺的较好办法是引进与培养相结合。一是引进国际化的物流概念、管理模式、竞争机制、吸纳优秀的物流管理人才。二是要采用多种多样的培养方式,建立一套强有力的国际物流人才支撑体系。重点是高级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及职业经理人的培养。不仅要组织短期培训、在职培训,还要搞好系统的整体培训和基础教育根据物流学科所具有的特点与物流业发展的现状,加强物流人才的培养,形成基础理论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各种层次的学历教育相结合、学历教育与在岗培训相结合的“三个结合”。在依托高等教育培养专门物流人才的同时,应加强对现有从业人员进行培训,从而培养从事物流理论研究与实务、懂电子商务理论与实务、懂IT技术与电子商务以及通晓报关、报检、运输、保险和国际贸易结算等方面的专业人才,以适应现代物流业发展的需要。
第二篇:如何处理好医患关系
学院:医药商学院科目:管理沟通
学生:王剑平学号:1007509333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及对策
医患关系是医务人员与病人在医疗过程中产生的特定关系,是医疗人际关系中的特殊表现形式,它直接关系到国民基本健康能否得到有效保证以及人口素质的进一步提高,关系到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进步。新形式下,由于个体人群中的职业道德、政治素质不同,在具体的工作中,医患关系日趋紧张,医患矛盾层出不穷,严重影响医疗卫生事业的和谐发展。分析和解决当前医患关系紧张的现状,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为促进医疗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医患关系本质上是兄弟式的、没有阶级差别的同志式关系,医生和患者共同的愿望是治愈疾病,消除痛苦。但是,医患关系日趋紧张,甚至扭曲到势同水火频酿的地步?深入分析起来,医患关系紧张,出现纠纷是由政府、患方和医方、媒体以及法律等诸多因素共同作用而成的。
一、政府原因。主要是政府对医疗卫生投入、医疗保障体制建设、医院体制改革以及对药品价格监管不到位、不健全,导致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不能缓解,再加之社会救助无门或杯水车薪,自然会产生、发泄不满甚至憎恨的情绪,并转嫁到医院,从而间接或直接对医患关系产生负面影响。
二、患者的原因。首先,患者对医疗工作的特殊性缺乏了解,期望值过高。在诊疗过程中,医生常会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和无法避免的意外,有时,患者还会因自身体质变化和特殊病种结合在一起,出现难以预料和防范的不良后果。这种医疗意外,不是医务人员本身和现代医学科学技术所能预见和避免的。一旦治疗效果不理想或产生并发症甚至医疗意外,有些患者就迁怒于医院,产生纠纷。其次,患者对自身的隐私权、知情权、同意权的维权意识有所增强,当医院、医生稍有不妥即持怀疑或对立的态度,认为自己权利被损害时自然会引起纠纷。另外,有一些出于经济承受力、家庭关系及存在某种不良动机的病人和家属,有意把矛盾转嫁给医方,试图发泄不满、减免费用或谋取钱财。
三、医方的原因。从医院来讲,受社会大环境、市场经济以及不合理的补偿机制的影响,医疗机构的价值取向发生偏差,医院的生存发展基本上是靠医疗服务收入和药品收入这两大块来支撑。使医院的公益职能与市场属性产生冲突,导致部分医院产生了片面追求经济利益的倾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医疗质量。再有就是医院在服务设施、服务过程上没能做到以病人为中心,存在瑕疵,为产生医患纠纷留下隐患。从医务人员来讲,一些医务人员业务水平不高或责任心不强,增加了患者的痛苦,产生医疗事故,引发医患纠纷。少数医务人员职业道德素养差,服务态度不到位,出现了索要“红包”,开大处方,谋取“药品回扣”等丑恶现象,导致患方对医务人员的不信任。更有甚者,一些医务人员不尊重病人,无沟通意识或技巧,把个人的不良情绪带到工作中,表露在病人面前,对病人“生冷硬顶”,这也是造成医患关系紧张,引发医患纠纷的一个因素。
四、媒体原因。一个健全的社会离不开新闻监督,良好的舆论环境与氛围,对医疗机构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有着积极作用。但个别媒体为寻求卖点,抢新闻,对医疗领域某一类或某一件事情在真相尚未弄清之前,没能站在客观的立场上,作出失实的报道。误导了读者和公众,强化了人们对医疗机构、医务人员的不满和不信任。把患者和医务人员对立起来,对医患关系的紧张,医患纠纷的激发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五、法律原因。我国卫生立法速度近几年明显加快,但仍远远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要求。在相关法律建设滞后的情况下,很多患者或患者家属在发生医患纠纷时,出于对医疗事故鉴定制度以及司法机关公正和效率的怀疑,不愿通过法律途径解决纠纷,医务人员和患者分别站在各自的角度去评价对方,从而进一步激化医患矛盾,造成医患关系紧张。再加上一些患者及其家属利用过激的暴力的方式对医护人员实施侮辱及人身伤害、破坏医疗机构的正常医疗秩序。迫使医院处于种种压力花钱买平安,用经济手段去平息事态,从客观上助长患者或患者家属不以法律解决纠纷的倾向。
随着现在医患关系的日益紧张,如何处理好医患关系,是医院医疗服务活动的重中之重,也是医患双方的事情。作为一名医务人员,处理好医患关系已经成为了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项目。那么,应该怎样去处理好医患关系呢?
医务人员转变观念是处好医患关系的基础.转变“医者至上”的服务观念,将患者作为一个完整的社会人来看待,用过硬的技术来减轻患者身体的病痛,用真诚的服务减缓患者沮丧无助的心理,用尊重的态度让患者感觉和医务人员处在同等地位,用人性化的关心为患者营造一个良好的就医环境。时刻不忘对患者说一句“我的治疗需要您的配合”,使医务人员和患者站在同一战线上面对共同的问题。这一点在糖尿病患者及尿毒症患者身上体现的尤为深刻。
让患方转变观念是处好医患关系的重要条件.患方是来自不同文化层次的人群,让患方转变观念需要医务人员的不断渗透。医院是实施有偿医疗行为的机构,而非福利院。医疗技术的提高需要新技术的开展和新设备的使用,而这些势必会增加患者的日均费用或者总的费用。医学是一个不断发展完善的学科,医务人员知识的更新及患者个体的差异,使得即使是专家也不敢保证自己能医好所有病人的疾病。让患者理解医务人员所实施的行为完全是为了解除患者的病痛。
加强医患沟通是密切医患关系的重要策略.医患沟通是医患之间构筑的一座双向交流的桥梁。在医疗服务过程中,医患之间心理距离近,感情融洽,医患关系就好。在良好的医患关系中,尽管医疗机构在服务上有些缺陷,患方也能在友好的情感中予以谅解。尊重患者的知情同意权是处理医患关系的关键环节。患者的知情同意权是患者的基本权利之一。医务人员在履行某些治疗行为前,应先同患者进行交谈,包括病情,治疗的依据,治疗的原理,治疗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等等均应告知患者,让患者根据自己选择是否做治疗和检查,以取得患者的主动配合,真正做到尊重患者,让患者充分享受就医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提高医疗技术是密切医患关系的重要前提.医疗技术是产生医患关系的重要前提。医务人员首先要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内具备丰富的医学理论知识,让患者取得疾病的控制好转和相应的健康指导,这是取得患者信任的第一要素,对所接诊病人的相关疾病无论是否有很丰富的临床经验,都应将此疾病的病理生理、诊断、治疗等各方面的知识掌握好,在此基础上多与病人交流,告知有关疾病的治疗、保健等方面的知识。即使自己的知识一时不能满足患者的需求,也应该积极请教自己的上级医师,查阅相关资料甚至医学网站,尽自己所能为患者提供较高的技术服务。
良好的职业道德是处好医患关系的根本.要有良好的医德,医德的最充分的体现是高度的责任心、同情心,应以换位思考顾及患者的需要,比如尽量减少病痛、缩短治疗时间、达到最好疗效。医生的治疗不仅是医治的结果,还包括对患者精神上的慰藉。严格按章办事,规范操作,对患者一视同仁,实际工作中灵活运用语言、行为、心理技巧沟通交流,与患方成为朋友。在诊断、治疗过程中认真细致、严谨周密、实事求是、坚决杜绝一切由于缺乏责任感而造成的拖延、差错、事故,取得患者的信任与尊重。
改善基础服务设施也会促进医患关系和谐.重视医院的基础服务建设,提高病人的满意度。医院是病人接受治疗的场所,在这期间,医院就是他们暂时生活的居住地。舒适的环境是提高病人满意度的重要因素,也是改善医患关系不可忽视的因素之一。另外,医院开展“微笑服务”,提高全院医务人员的工作热情,这也是改善医患关系的重要途径,它足以弥补医院在某些方面的欠缺,让病人感觉医护人员就仿佛是他们身边的亲人,努力为自己的健康所奔波劳累。
在病患伤医事件频发的背景下,电视剧《心术》的热播无疑是缓解医患关系的一阵及时雨。它让我们走近医生的世界,让我们知道病患和医生并不是只有对立关系;它让我们打破先入为主的医德败坏的观念,更加理性客观地去区别对待我们碰到的医生,它让我们认识到一棍子把人打死是不明智的,也是徒增烦恼的。它让我们知道,社会上坏人是有的,但要相信好人还是更多的。
其中霍思邈医生说过“作为一名医生,不仅救死,还要扶伤。扶平患者及家属心理上的创伤,这也是很重要的。这句崇高的誓言鞭策他们风风雨雨走过泥淋和曲折的道路。作为一名医生,他们过着跟正常人一样的生活,喜怒哀愁装扮着丰富多彩的人生,但他们更需要的是拥有更强的责任感、更大的社会压力。大凡成为名医的人,脚下都踩着不少牺牲品,所以医生的压力不是一般人所能承受得起的。
作为一名患者,他希望自己得到更多的关怀,更有资历的医生:作为一名医生,他希望自己得到更多的尊重和理解。但当这种平衡的砝码偏向于一方时,患者将对医生失去信任,医生将对患者失去责任,我们将面临“信任危机”,这或许并不是我们所期望和得到的最终结果。
当下我们会时不时地听到某医院医护人员被家属殴打,还要更恶劣的行为攻击医护人员,让我们防不慎防。曾几何时,我们医务工作者也成了弱势群体。医患纠纷每天都在上演,都在充斥着我们的眼帘,似乎是考验作为医务人员的我们最低心理承受防线。让大家经常在是否要为医疗事业奉献一生打上沉重的问号。当真到了拯救躯体的灵魂工程师销声匿迹的时候,那我们的健康又有谁来为我们保驾护航呢?
医学事业的进步、和谐医患关系的重建、法律的保障是根本前提,同时还需要医患之间的相互尊重和信任。法律的规范与调整,只是社会生活中的一个方面,仅仅依靠法律的制裁,不能圆满解决所有的社会问题。法永远不能取代人与人之间沟通与感情,依靠法的制约只能失去动力与生机,让医疗行为仅成为一项任务而已,而不能成为神圣的职责。信任、理解和尊重是医学进步的基石,和谐的医患关系将造福每一个人。
第三篇:如何处理好宿舍关系
如何处理好宿舍关系
——献给新生及困惑的同学
可以说,宿舍关系是我们大学阶段最基本的人际关系,也是我们日常最基本的活动单位。住集体宿舍,与宿舍成员搞好关系非常重要。关系融洽,心情舒畅,这不仅有利于我们学习,也有利于我们的身心健康。倘若关系不和,甚至紧张,这就会给我们的生活涂上一层阴影,带来一系列负面影响。那么,怎样才能处理好宿舍关系呢?如果你能掌握以下八点,定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1、与舍友统一作息。
一个宿舍有三四个、五六个,甚至更多的人在一起生活,宜有统一的作息时间加以调整。只有大家协调一致、共同遵守,才能减少争执,消除摩擦,维持正常的生活秩序。如果你是“夜猫子”,晚上睡得很迟,待宿舍成员都睡了,才洗漱睡觉,这样就容易惊醒其他人,影响了别人休息。久而久之,你就会引起舍友们的厌恶。
因此,宿舍的全体成员应当尽量统一起居时间,减小作息差距。倘若实在有事,早起或者晚睡的成员也应尽量减少声响和灯光对舍友们的影响。
2、不搞“小团体”。
在宿舍,应当以平等的态度对待每一个人,不要厚此薄彼,和一部分人打得火热,而对另一部分人疏远不理。
有些人喜欢同宿舍之中的某一个十分亲近,在平时,老是同一个人说悄悄话,无论干什么事、进进出出都和一个人在一起。这样就容易引起宿舍其他成员的不悦,认为你是不屑与之交往。结果,你俩的关系也许搞好了,但却疏远了其他人。这就不利于建立和谐的宿舍关系,也是得不偿失的。我们不反对建立有深度的友谊,但决不能以牺牲友谊的宽度和广度为代价。
所以在宿舍里,我们对每个人要尽量保持平衡,尽量和舍友们处在不即不离的状态,不搞“小团体”。
3、不触犯舍友的隐私。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秘密,也有足够的好奇心。对于舍友的隐私,我们不要想方设法去探求。对方把一个领域化为隐私,对这个领域就有了特殊的敏感,任何试图闯入这个领域的话题都是不受欢迎的.。尤为注意的是,未经得舍友同意,切不可擅自乱翻其衣物。我们要格外注意这个问题,千万不要随随变变,以为是熟人就忽略了细节。
另外,同住一宿舍,有时难免知道舍友的某些隐私,我们也要守口如瓶,告诉他人不仅是对舍友的不尊重,也是不道德的。以上就几个方面,我们要切实做到,否则触怒舍友,发生“干戈之争”也就在所难免。
4、积极参加集体活动。
宿舍的活动不单纯是一个活动,更是舍友之间联络感情的重要形式,应该积极参与配合。
千万不要幼稚地把集体活动当作是纯粹是费财费力的无聊之举,表现出一副不屑为伍的样子。其实,那都是感情投资,不可或缺。舍友们决定一起去干什么,我们要尊重他们的选择。确实不能参加,可以把自己的想法和意见提出来,不要勉强参与反倒让舍友觉得你在应付了事,更不要一口回绝而伤了舍友们的兴致。
可以说,集体活动的有无和多少,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这个宿舍的团结程度。倘若这样的活动你老是不参加,多多少少显得你不合群了。
5、别人有难要帮,自己有事也要求。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以互相帮助为前提的。
当舍友遇到困难,我们应当主动伸出援助之手,这自不必说。那么,当我们有事时,是否宜向舍友求助呢?答案是肯定的。因为有时求助反而能表明你对别人的信任,能够融洽关系,加深感情。比如你有事需请人帮忙,倘你舍舍友而远求他人,舍友得知后反觉得你不信任他。你不愿求别人,别人以后有事又怎么好意思求你帮忙?
其实,求助舍友,只要讲究分寸,不使人家为难,都是可以的。
6、不拒绝零食和宴请。
舍友买点水果,瓜子之类的零食到宿舍,分给你时,你就不要推,不要以为吃别人的难为情而拒绝。有时,舍友因过生日或其他事请你吃饭,你也应欣然前往。即使没有钱“回请”他,我觉得也无关紧要,因为互酬不仅仅体现在物质上,不同于商品经济中的“等价交换”原则,它更体现在心理上。你接受别人的邀请,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给别人面子。
倘若不论零食或宴请,你都一概拒绝,时日一久,别人难免会认为你清高傲慢,就对你“敬而远之”了。
7、不逞一时口快。
“卧谈会”是宿舍的一个重要活动项目。舍友们互说见闻,发表意见,本来是件很愉快的事,但也往往因小事而发生争执,“卧谈会”变成了“口舌大战”。
有些人喜欢说别人笑话,讨别人便宜,哪怕玩笑,也不肯以自己的吃亏而告终;有些人喜欢争辩,试图通过说服对方显示自己的能耐,让舍友“尊重”自己;有些人害怕被人看不起,就故意在“卧谈会”中唱反调,甚至揭人之短,对他人进行人身攻击。
这种喜欢逞一时口快,在嘴巴上占便宜的人实际上非常愚蠢,给感觉太好胜,难以合作。你不尊重别人,别人也不会尊重你。你夸夸其谈,想处处表现得比别人聪明,最后也只会引起别人反感,没人说你好。
8、完成该做的杂务。
宿舍每位成员该做的杂务,不仅仅指做好自己一个人的事,也包括搞好集体的事。有些人在家懒惰成性,所有的事都指望家人打理,住集体宿舍难免恶习毕露:开水从来不打,每天喝别人的;衣物不注重整理,乱扔一气;宿舍的公共卫生更是不闻不问,扫地、擦门窗等事都指望舍友来完成------我想,没有哪一个集体会欢迎一个自私、懒惰和邋遢的人。
因此,你必须尽力搞好属于自己的那份杂务,不要指望别人来“帮助”你,凡事要养成亲力亲为的好习惯。集体的事,要靠集体来完成,你不做,或马虎了事,别人就有理由说你的不是了。
以上八点,虽都为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倘若我们能够注意做到,对我们处理好宿舍关系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反之,小小“蚁穴”也能够将我们良好宿舍关系的“千里之堤”给毁了。
第四篇:学校领导如何与老师处理好关系
如何处理学校领导与教师系之间的关系
学校领导与教师之间的关系是学校各种关系的基础。一定意义上讲,这种关系决定了学校的教学关系和教育质量的高低。因此,建立、健全符合时代的领导与被领导之间的关系是一项重要的任务。
一、校领导与教师之间的关系是一种民主、平等的人际关系
尊重教师的尊严和品格。学校在要求教师尊重学校领导的人格的同时,也要尊重教师的人格。这是人道主人的基本要求。学校要把教师视为具有一定社会价值的社会意义上的人,而不能只把教师视为未来的驯服的工具、恭敬顺从的奴仆或“教学的机器”。长期以来,由于受以“礼”、“仁”为核心的封建教育思想的影响,我国中小学中的校长与教师的关系大多属于比较典型的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学校校长说了算,而教师最基本的人格却得不到尊重。当前,不尊重教师人格的现象相当普遍,主要表现为:处罚包括罚款,讽刺和挖苦。对教师漠不关心,甚至予以冷落,其实质也是对教师人格尊严的忽视与权力的侵犯。民主、平等是现代学校关系的基础,离开了这一点,新型的学校关系也就无从谈起。校长是领导与教师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处理好学校关系的关键,因而自然在建立民主、平等新型学校关系过程中起主导作用。为此,校长要做好下列工作:第一,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要用现代教育思想武装自己的头脑;第二,要建立、健全现代教育教学观念,特别是建立正确的教师观。关于教师观,要明确下列观点:1.教师渴望独立与自主;2.教师主动发展的心愿是强烈的;3.承认教师的教学能力有大小之分,多数教师是能顺利完成学校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4.教师具备自我教育与主动发展的能力;5.教师的个性倾向、心理特征及其特长各有所别;6.教师是教学的主人,应该广泛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第三,处理好严格要求教师与尊重教师的辩证关系。严格要求是尊重的表现,尊重又是严格要求的前提。正如马卡连科所说,教师的“基本原则永远是尽量地要求一个人,也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第四,校风民主、平易近人。学校领导就要抑制自我中心意识,并主动接近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要鼓励教师大胆进行教学改革,敢于和领导辩论;在学校管理工作中,当意见有分歧时,应尽可能同教工代表商量解决,切忌指责、埋怨或强行命令。
二、学校领导与教师之间的关系是一种相互信赖的朋友关系
学校各项工作是一种多边合作过程,只有“合作”默契,才可能有高的工作效率。合作的必要条件之一是领导主动与教师建立一种相互信赖的朋友关系。相互信任是建立朋友关系的前提。其实,教育本身就是一种信任。这种信任,既包括社会、家长和学生对教师的信任,也包括教师队领导的信任。教师信任领导是有条件的,其一,学校领导要有较强的奉献精神和敬业精神。所谓奉献精神就是对教育事业的献身精神;所谓敬业精神,即精益求精的精神。只有有了这两种精神,学校领导才有可能成为水平高、能力强的优秀领导,才能成为教师信赖的领导。其二,领导心灵的窗户要始终向教师敞开着。如果领导的心灵对教师是一个未知的世界,教师就不可能主动靠近领导,更不可能与领导交朋友。学校领导应该经常同教师一块开诚布公地探讨对社会、对人生、和教学工作的看法与认识。只有教师信任了学校领导班子,才会接近,才会和校长说真话,说心里话,才能和校长交成知心朋友。大量实践表明,成为朋友的领导与老师之间,才能彼此都充满信心。这种双向的期待和影响大大缩短教师于领导之间的距离,增强了教师教好学的信心。校长不要吝啬自己对教师的爱,因为来自学校领导的爱在教育教学中是其他任何方面的爱所不能替代的。
三、学校领导与教师系之间的关系是一种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
作为被服务者的教师要尊重作为服务者的领导,同时领导要扶持和爱护教师,二者相辅相成。从职能上讲,学校领导劳动的价值体现在教学效果上,而教学效果又主要表现为教师对教学内容内化的程度上。也就是说,从一个角度看,领导行为决定教师的教学过程与教学效果,从另一个角度看,教师的教学效果是衡量和评价领导决策水平和能力的标准。为了树立良好的形象、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每一个领导都希望自己具有高质量、高效率的领导效果。为此,从这个意义上讲,学校领导只有把教师视为服务对象,并全心全意地为教师服务,才能有高效率的教学效果,才能最终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教育是事业,事业的意义在于献身”。树立为教师服务的意识,也是现代教育对学校领导提出的又一项基本要求。
四、学校领导与教师系之间的关系是一种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它包含下列几个方面的意义:第一,作为学校领导应该勤与钻研,具有高屋建瓴的指导能力。学校领导“闻道在先,术有专攻”,掌握着教学的方向、内容、进程和质量,自然成为教师教学的指导者。渊博的知识、高超的教育教学技巧和艺术,是教学领导在教师心目中树立良好形象、权威地位和示范作用的第一因素。第二,身正为范。在学校生活中,学校领导要自觉或不自觉地成为教师的楷模。学校领导许多高尚的品质,如集体主义观念、待人热情、正直、诚实、准时守约、乐于助人、勤奋以及公开承认和纠正自己工作中的错误等都会给教师留下深刻印象,成为教师学习的榜样。在此基础上,学校领导要逐步引导教师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第三,指导教师个性健康发展。指导教师身心健康发展,特别是培养和强化教师的自信心和自尊心是学校领导工作的重要内容。自信是人的一种十分可贵的心理品质。但自信心并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以能力为媒介后天逐步习得的。一般地,能力强的教师,自信心就强,能力差的,则往往缺乏自信。能力是在教学活动中逐步形成的。经常开展各种教学活动,创造条件让教师参与并取得成功,是培养和强化教师教学自信的有效办法。只有自信,才有自尊,才有自强。另外,强烈的上进心和顽强的意志又会促进教师积极参与教学的勇气。只有参与,才能发展能力,才有成功,才会进一步增强自信。第四,强化教师人格建构意识,促进人格结构不断完善。人格是客观现实与人的心理活动相互作用的产物,是具体的个人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的意识倾向性,以及经常出现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不同的人,由于其人格要素的心理倾向、品质以及要素组合方式不同,形成不同的人格。运用心理学方法对教师的世界观、理想、信念、性格、气质等个性倾向性和个性特征的塑造与改造,使知、情、意、行协调统一,形成一个心理活动和谐、均衡的心理系统,是学校领导义不容辞的责任。
以上四种关系融为一体,共同构成了学校的基本关系。民主、平等是学校各种关系的基础,服务与被服务既是学校领导与教师关系的表现形式,而相互信赖的朋友关系则是领导与被领导关系的根本保障
第五篇:学校领导如何与老师处理好关系
如何处理学校领导与教师系之间的关系
学校领导与教师之间的关系是学校各种关系的基础。一定意义上讲,这种关系决定了
学校的教学关系和教育质量的高低。因此,建立、健全符合时代的领导与被领导之间的关系
是一项重要的任务。
一、校领导与教师之间的关系是一种民主、平等的人际关系
尊重教师的尊严和品格。学校在要求教师尊重学校领导的人格的同时,也要尊重教
师的人格。这是人道主人的基本要求。学校要把教师视为具有一定社会价值的社会意义上的人,而不能只把教师视为未来的驯服的工具、恭敬顺从的奴仆或“教学的机器”。长期以来,由于受以“礼”、“仁”为核心的封建教育思想的影响,我国中小学中的校长与教师的关系大
多属于比较典型的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学校校长说了算,而教师最基本的人格却得不到尊
重。当前,不尊重教师人格的现象相当普遍,主要表现为:处罚包括罚款,讽刺和挖苦。对
教师漠不关心,甚至予以冷落,其实质也是对教师人格尊严的忽视与权力的侵犯。民主、平
等是现代学校关系的基础,离开了这一点,新型的学校关系也就无从谈起。校长是领导与教
师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处理好学校关系的关键,因而自然在建立民主、平等新型学校关系过
程中起主导作用。为此,校长要做好下列工作:第一,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
观,要用现代教育思想武装自己的头脑;第二,要建立、健全现代教育教学观念,特别是建
立正确的教师观。关于教师观,要明确下列观点:1.教师渴望独立与自主;2.教师主动发
展的心愿是强烈的;3.承认教师的教学能力有大小之分,多数教师是能顺利完成学校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4.教师具备自我教育与主动发展的能力;5.教师的个性倾向、心理特征
及其特长各有所别;6.教师是教学的主人,应该广泛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第三,处理
好严格要求教师与尊重教师的辩证关系。严格要求是尊重的表现,尊重又是严格要求的前提。
正如马卡连科所说,教师的“基本原则永远是尽量地要求一个人,也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
第四,校风民主、平易近人。学校领导就要抑制自我中心意识,并主动接近教师。在教学工
作中,要鼓励教师大胆进行教学改革,敢于和领导辩论;在学校管理工作中,当意见有分歧
时,应尽可能同教工代表商量解决,切忌指责、埋怨或强行命令。
二、学校领导与教师之间的关系是一种相互信赖的朋友关系
学校各项工作是一种多边合作过程,只有“合作”默契,才可能有高的工作效率。合作的必要条件之一是领导主动与教师建立一种相互信赖的朋友关系。相互信任是建立朋友关系的前提。其实,教育本身就是一种信任。这种信任,既包括社会、家长和学生对教师的信任,也包括教师队领导的信任。教师信任领导是有条件的,其一,学校领导要有较强的奉献精神
和敬业精神。所谓奉献精神就是对教育事业的献身精神;所谓敬业精神,即精益求精的精神。
只有有了这两种精神,学校领导才有可能成为水平高、能力强的优秀领导,才能成为教师信
赖的领导。其二,领导心灵的窗户要始终向教师敞开着。如果领导的心灵对教师是一个未知的世界,教师就不可能主动靠近领导,更不可能与领导交朋友。学校领导应该经常同教师一
块开诚布公地探讨对社会、对人生、和教学工作的看法与认识。只有教师信任了学校领导班
子,才会接近,才会和校长说真话,说心里话,才能和校长交成知心朋友。大量实践表明,成为朋友的领导与老师之间,才能彼此都充满信心。这种双向的期待和影响大大缩短教师于
领导之间的距离,增强了教师教好学的信心。校长不要吝啬自己对教师的爱,因为来自学校
领导的爱在教育教学中是其他任何方面的爱所不能替代的。
三、学校领导与教师系之间的关系是一种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
作为被服务者的教师要尊重作为服务者的领导,同时领导要扶持和爱护教师,二者相辅
相成。从职能上讲,学校领导劳动的价值体现在教学效果上,而教学效果又主要表现为教师
对教学内容内化的程度上。也就是说,从一个角度看,领导行为决定教师的教学过程与教学
效果,从另一个角度看,教师的教学效果是衡量和评价领导决策水平和能力的标准。为了树
立良好的形象、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每一个领导都希望自己具有高质量、高效率的领导效
果。为此,从这个意义上讲,学校领导只有把教师视为服务对象,并全心全意地为教师服务,才能有高效率的教学效果,才能最终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教育是事业,事业的意义在于
献身”。树立为教师服务的意识,也是现代教育对学校领导提出的又一项基本要求。
四、学校领导与教师系之间的关系是一种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它包含下列几个方面的意义:
第一,作为学校领导应该勤与钻研,具有高屋建瓴的指导能力。学校领导“闻道在先,术有
专攻”,掌握着教学的方向、内容、进程和质量,自然成为教师教学的指导者。渊博的知识、高超的教育教学技巧和艺术,是教学领导在教师心目中树立良好形象、权威地位和示范作用的第一因素。第二,身正为范。在学校生活中,学校领导要自觉或不自觉地成为教师的楷模。
学校领导许多高尚的品质,如集体主义观念、待人热情、正直、诚实、准时守约、乐于助人、勤奋以及公开承认和纠正自己工作中的错误等都会给教师留下深刻印象,成为教师学习的榜
样。在此基础上,学校领导要逐步引导教师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第三,指
导教师个性健康发展。指导教师身心健康发展,特别是培养和强化教师的自信心和自尊心是
学校领导工作的重要内容。自信是人的一种十分可贵的心理品质。但自信心并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以能力为媒介后天逐步习得的。一般地,能力强的教师,自信心就强,能力差的,则往往缺乏自信。能力是在教学活动中逐步形成的。经常开展各种教学活动,创造条件让教
师参与并取得成功,是培养和强化教师教学自信的有效办法。只有自信,才有自尊,才有自
强。另外,强烈的上进心和顽强的意志又会促进教师积极参与教学的勇气。只有参与,才能
发展能力,才有成功,才会进一步增强自信。第四,强化教师人格建构意识,促进人格结构
不断完善。人格是客观现实与人的心理活动相互作用的产物,是具体的个人在一定社会历史
条件下的意识倾向性,以及经常出现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不同的人,由于其人
格要素的心理倾向、品质以及要素组合方式不同,形成不同的人格。运用心理学方法对教师的世界观、理想、信念、性格、气质等个性倾向性和个性特征的塑造与改造,使知、情、意、行协调统一,形成一个心理活动和谐、均衡的心理系统,是学校领导义不容辞的责任。以上四种关系融为一体,共同构成了学校的基本关系。民主、平等是学校各种关系的基
础,服务与被服务既是学校领导与教师关系的表现形式,而相互信赖的朋友关系则是领导与
被领导关系的根本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