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外资物流扩张 中国企业信息化面临挑战
外资物流扩张 中国企业信息化面临挑战2008-07-18 来源:赛迪网 作者:标签:专题导航
中小物流企业信息化之路
自人类从事生产活动,就有了储存和搬运活动,可以说物流是最古老的行业之一。然而,物流仍局限于表面的“储平余缺、运通有无”的低水平状态,是什么阻碍着现代物流理论技术的产生与发展呢?今天我们知道物流的发展与信息及其技术的进步是 [详细]
摘要: 在中国加入WTO与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背景下,现代物流作为一种先进的组织管理技术,日益引发人们的关注,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热点。业面临多方面的挑战。其一是国内市场的国际化,二是物流企业本身的国际化,要走的路还很长。物流成为竞抢的目标,越来越多的跨国物流公司在中国加入WTO与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背景下,日益引发人们的关注,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热点。面的挑战。其一是国内市场的国际化,跨国物流业大规模进入已经势在必然;业本身的国际化,要走的路还很长。
国外物流企业虎视眈眈
行业的迅速增值使物流成为竞抢的目标,越来越多的跨国物流公司如马士基等都利用先进的物流网络渗透中国市场被瓜分。外资物流企业在华扩张,一方面促进了我国物流业的发展,的战略资源和市场话语权。
目前,中国物流市场的跨国物流公司基本上可分为两类,起来的,如UPS、TNT、FedEx等;另一类则是以海运为主,逐步向综合物流发展,以马士基和美集为代表。尽管跨国物流企业在中国的发展仍受到限制,能的途径,纷纷占领了中国的物流市场战略高地。
随着我国加入WTO后服务市场的逐步开放,盟,运用先进的物流专业知识和经验,为客户提供完善的综合物流服务。国内物流市场形成巨大的冲击。
国际化战略面临挑战寻求全球范围内最佳的资源配置和生产要素组合,发展趋势。在中国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加工厂的驱动下,和完善,就必须实现世界范围的物流目标,走国际化路线,这需要企业有全球性的体系、设施、人员。但中国的物流业毕竟不同于中国家电这样的成熟、业的现状来说,要实现与国际市场完全对接尚需时日。
机遇与挑战并存,中国物流企跨国物流业大规模进入已经势在必然; 国外物流企业虎视眈眈现代物流作为一种先进的组织管理技术,机遇与挑战并存,,物流市场按照行业、地域、产品不断细分并一类是在空运、但他们却已经通过各种可中国物流企业为了自身的发展优势产业,就目前中国物流企行业的迅速增值使其二是物流企TNT、UPS速递的基础上发展他们的到来必将给其DHL、中国物流企业面临多方、同时也占据了越来越多这些企业将借助他们牢固的物流网络及物流联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国内物流企业粗放式竞争
由于国内物流市场刚刚起步,大部分物流企业是从原来的储运业转型而来,多数企业未形成核心竞争力,竞争对手之间的模仿相对容易,企业的技术水平与管理水平不高,缺乏公认的物流服务标准,企业之间是一种粗放式为主的竞争格局。加上近期掀起的物流热潮,使许多外围企业盲目跟风,走进了“都去发展物流”、“都要去找物流要利润”的误区。结果导致各地的物流企业数量与基础投资猛增,低价恶性竞争严重扰乱了市场秩序,造成物流企业普遍业绩不佳,发展后劲不足。
同时,行业人士指出,在与国际知名物流企业的竞争中,来。国内物流企业因信息化落后、人工重复操作等一系列问题,一倍。根据我国公布的数据,2006年中国社会物流成本与
国家多为1:9,两者差距1倍多,国内物流企业要想浪里淘金,避免被吞并的命运,就必须建设全面、完善、有效、快捷的现代物流体系,中国物流企业面临的国内经济政策看好,物流需求已经被激发并呈现加速增长的大好环境,但同时也面对着全面的、严峻的竞争形势。机遇与挑战并存,形成新的优势,这是中国物流企业转轨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
高速增长、外资企业的大量涌入、企业物流外包认识的提高,的保证。所以,从长远来看,在不断推进改革的条件下,其前景十分可观。物流成本几乎是跨国公司的GDP的比例为1:提高整个供应链的竞争力。该如何采取积极的应对策略来但同时也应看到,都将成为物流业稳定市场需求,而发达 中国经济的中国物流企业的差距也逐渐显现出18.6降低物流成本,中国物流的发展将进入一个新阶段,
第二篇:中国企业面临的新挑战:是远离“山寨”还是拥抱“山寨”?[范文模版]
中国企业面临的新挑战:是远离“山寨”还是拥抱“山寨”?
最近这些年,英语的“话语霸权”开始被汉语所挑战,两年前,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的“不折腾”被直接译成“buzheteng”成为专有名词,现在又有了一个新词登上了西方主流媒体的封面:shanzhai(山寨)。
“山寨”的原意是指“穷寨子,穷人住的地方”,是与“大宅”相对应;还有一说,即是“绿林好汉之所”,与民宅相对应。目前的引申意是,逃避政府管理下的产品生产与经营,通俗而言即是盗版、克隆、仿制,以快速、低价、高仿、恶搞为特点(至于国内媒体目前兴起的山寨文化,模仿秀之类不在此讨论之列)。
这样一场“山寨”之风自2008年前,迅速在中国的电子产品行业风行,尤其是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高仿度越来越高,而深圳华强街也一度被戏称为“全球山寨贸易中心”。
“山寨”引起争议达到最高峰是2009年,那一年很多的跨国公司开始感受到中国“山寨”的强大力量,他们费劲心机、花费数亿美金做出的专利产品,一个月之后就可以在市场上发现性能与外观极为相像的山寨产品,而价格却只有1/10-1/5,那个时候很多跨国公司还动员本国政府向中国施压,要求打击山寨产品,保护知识产权。
两年过去了,中国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还在加强,但“山寨”不仅成为产品领域的普遍现象,还成为社会文化领域的一个普及基因,如今电视中许多个“快男、超女、花儿、达人秀、超模、模仿秀”等等节目都可以说是“山寨”文化的践行者,“山寨”不仅没有消失,而且渗透到社会文化中,成为潮流。从知识产权保护的角度,毫无疑问,以牟利为目的,盗版、仿照、克隆其他品牌产品的做法是违法的,而且也是不当的,这一点相信所有人都会有共识。在这里,我们暂不去讨论“山寨”这种行为在法律、道德层面的“原罪”,这类问题还是交给社会学家和法律专家来解决。
回归到企业管理的角度,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是,中国企业如何面对目前的“山寨”风潮?在这种潮流和趋势(不管这种趋势是正向还是负向的)中,是选择远离“山寨”,还是拥抱“山寨”?是选择打败“山寨”,还是选择被“山寨”打败?第一领导力中心在研究中发现,“山寨”之于中国企业而言,可不仅仅是产品本身这么简单,还包括技术、运营、管理、营销策略、战略、执行等等各个环节,一句话,企业的各个环节都面临“是否山寨”的选择。
如果要回答这个回答,还得从“山寨”的源头说起:
第一领导力中心在资料分析中发现,上个世纪50年代初的香港,在结束战争状态后,百废待兴。为了现实的生活所迫,香港出现了很多小规模经营的工厂、家庭作坊,相对于那些国际大公司的产品,这些本地出产的小产品被笑称为“山寨货”(广东话中,意为“不正规”、“不正通”的意思)。当时比较典型的例子是,李嘉诚创立的“长江塑胶厂”,这是一家生产塑胶玩具及家庭用品的小工厂,坐落在皇后大道西一个不起眼的地方,如果从品牌知名度、规模而言,李嘉诚当时的长江塑胶厂所生产的产品也属于“山寨货”之列。但众所周知,要没有当年的“山寨货”起家,就不会有后来的长江集团、和记黄埔等赫赫有名的华人企业。
结论是:不仅在中国,包括惠普当年的车棚创业,微软比尔盖茨在学校的创业,柳传志在中关村卖电脑创业,马云在阿里巴巴的创业,所有这些知名企业在一开始都或多或少是从“山寨”起家的,而他们之所以快速成长为优秀企业,是因为他们的企业文化中都存在着创业时的“山寨基因”。
那么,这种让全球众多企业从小变大,由弱变强,从初级创业到跨国巨擘的“山寨基因”到底是什么?答案是:基于客户需求的随需应变。大多数企业创业之初,面临的第一大问题就是销售问题,所以很多企业家的第一个身份不是管理者,而是业务员,是企业的第一大业务员,无论主动还是被迫,“有奶便是娘”的生存逻辑,逼迫着很多企业到处“找食吃”,而能不能拿到“单子”,核心能力就是能否最快速度、最高质量的满足客户需求。
很多情况下,客户的需求一旦有变化,你都需要及时响应这种需求,这个时候,你往往会发现单靠自身企业的能力不够,于是你开始学会“眼睛向外”,要么去“调查和了解”(当年的形式多种多样)其他行业标杆企业是如何做的,要么直接到标杆企业那“挖人”,这种“拿来主义”曾经救活了无数的创业企业。正式客户需求的变化,逼迫着创业企业学会“山寨”,学会最快的响应客户需求,学会尽可能变所有资源为我所用,才有了企业进一步强大。这才是企业真正需要的“山寨”文化之根。终于,我们后来看到,以德国家电为榜样的海尔,成为全球白色家电的领跑者;以速度著称的华为,尽管总被思科诟病,但如今却跻身本行业的全球三甲;当年因为商标问题被丰田告上法庭的吉利,如今成为沃尔沃的“新郎官”;原来靠销售IBM电脑生存的联想,却成为thinkpad“小黑”的新东家。所以,第一领导力中心也提醒现在的这些企业巨头们,当微软、GE、惠普、思科、DELL、通用、丰田、沃尔玛等企业呼吁中国政府保护企业的知识产权之时,除了他们遵纪守法捍卫正当利益的一面,他们似乎忘记了,当年的他们也是靠“山寨”历史更悠久的那些前辈,才得以发展壮大起来的,现如今,他们强大了,该如何面对后来的“山寨者”呢?
所以,中国企业在“山寨”这个问题上到底该如何抉择?到底该如何看待“山寨”?是选择远离“山寨”还是拥抱“山寨”?在第一领导力中心看来,知识产权终归是保护企业持续创新机制的法律机制,从全球企业的发展看,这一机制应该得到尊重和保护;但,另外一个层面,这种“基于客户需求随需而变”的“山寨基因”,不能也不应该被一些做大做强之后的企业丢弃。第一领导力中心在研究世界很多优秀企业基业常青的运营机制之后发现,这种发端于草根,但却有着顽强生命力的“山寨基因”将会是一家企业持续增长,并坚持“不忘本”的核心所在。
当年的美国,后来的日本,现在的中国,未来的印度、越南、南非、印度尼西亚等等国家,只要经历工业化进程,经历市场化进程,这些国家都或早或晚会经历“山寨”的历程。历史告诉我们,从手工业社会过渡到资本社会,企业的原始雏形都没有摆脱过“山寨”,即便是目前的网络时代,很多新兴的创业企业依然带有很深的“山寨”痕迹(比如QQ与ICQ,开心网与facebook),山寨并不过时,山寨也绝非今日才兴起,山寨的背后是一家企业为客户需求而孜孜以求的行为和精神。
当然,如果为了满足客户需求,采取不当、不合理、不合法的手段,这种做法本身就脱离了“山寨”所倡导的,那就不是真正的“山寨精神”,而是“伪山寨”。
(以上文章来自第一领导力中心)
第三篇:中国制造业发展面临物流瓶颈五大挑战
绿蚂蚁,打造一站式快递物流服务
中国制造业发展面临物流瓶颈五大挑战
---------绿蚂蚁网络物流快递平台。
“中国制造业发展正面临物流瓶颈的五大挑战。”17日,在北京举行的2014年首届供应链管理高峰论坛上,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首席顾问丁俊发说。
本次论坛举行了供应链管理服务联盟成立仪式,联盟由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等机构倡议成立,将重点解决企业在发展供应链管理中面临的需求。
丁俊发介绍,中国制造业的流通费用率为9.2%,而日本是4.9%;中国工业库存率为9.4%,而发达国家普遍小于5%;中国工业企业流通资产年周转速度为2.7次,而发达国家是9到10次;中国制造业的外包物流比例低、只有61%,而发达国家大于70%;中国真正实施供应链管理的制造企业较少、小于20%,而发达国家大于50%。丁俊发说,要解决制造业与物流业发展不匹配的问题,关键在于完善企业的供应链管理。
“制造业不能光外包运输与仓储,物流业不能满足于运作销售物流。要把降低库存、加快周转、优化流程、降低物流费用率作为重大战役来打。”中物联采购委核心专家组副组长王保华说,制造业与物流业必须实现融合发展。
中国外运物流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周永钢说,过去制造业只是在某些环节外包,比如租个仓库,现在制造业外包的趋势越来越强,真正进入到采购环节。将来的物流企业要融入客户生产的前期采购、订单环节。物流企业从取货、送货阶段,发展到配合客户进行生产管理,深入到生产阶段,甚至直接参与生产线的生产过程。
此次论坛以“深化供应链管理 打造制造业核心”为主题,来自国内外的企业、信息化服务提供商、科研院校等300多人参会,围绕采购供应链实践的最新案例和经验进行了研讨。
第四篇:外资并购中国企业的动机分析
跨国公司并购中国企业的动机分析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战略收购和合并已成为跨国公司进入全球其他市场、扩大竞争优势的主要方式。中国加入WTO,更多的外商企业来华投资。中国外资战略的调整,企业观念的更新,为外国企业在中国并购创造了有利条件。并购是跨国资本抢占中国市场的一种捷径,直接收购国内相对成熟的同类企业,不仅可以早早收摘果实,而且可以免去一些因为与中方合资而引发的烦恼。不少跨国集团已在中国建立起较为完整的生产、销售和研发体系,它们希望凭借自身的资金、品牌、技术、管理等方面的明显优势,进一步扩大和整合在中国的投资,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和经营利润。外资希望通过并购中国 企业,积极分享中国经济高速增长所带来的巨大成果。
关键词:并购动机并购模式
一、外资并购的行为解剖
并购之所以成为外国资本进入中国市场的主要形式,主要是因为并购是跨国资本抢占中国市场的一种捷径,在一定程度上也是20多年来在中国市场上的投资经验总结。外资并购中国企业已经成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外商对华投资的一种新趋势,并对我国的经济产生了深刻而又广泛的影响。
外资并购中国上市公司最早可追溯到1995年的日本五十岭、伊藤忠商事株式会社让北京北旅法人股一案。但随后因受到政策限制而陷入了长达5年之久的沉寂。20世纪90年代初期以来伴随着跨国公司系统化对华投资的全面展开,并购活动在中国政府和企业尚未作好心理准备、理论和法律上的准备之前就已经悄然开始。长期以来,国内证券市场的对外开放程度十分有限,对外资企业基本上是大门禁闭。因此,包括H股在内的1000多家上市公司,很少出现外资控股的情况。尽管如此,随着国内经济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和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国内企业和证券市场对外资的吸引力越来越大,坚冰不时地被这种趋势所融化,不仅在H股、B股企业中出现了外资做第一或第二大股东的情况,甚至在A股市场也时常可以看到外资大股东的身影。
外资从以往的合资转向控股收购和控股联营,收购的方式有整体收购,也有部分收购和合资收购,此外,还有在合资过程中增资扩股,稀释中方股权,由参股变成空股。收购的对象也从一般性企业转向效益好的大中型企业,从零散选择转向行业进攻。从近期涉及外资并购的类型来看,除最初的商业领域外,电信、汽车、航空等最受国家保护的“战略行业”已成为全球跨国并购的主战场。目前,外资进入中国传媒业,还仅仅处于“节目落地”阶段。我国鼓励外资参与国有商业企业的改组改造,将逐步允许外资国有及国有控股的商业企业,特别是批发企业。允许外商投资的便利店和专卖店进行特许经营的试点,然后在其他业态中推开。
外资在华并购方式的六种模式:
第一种是外商独资企业直接上市,如闽灿坤B,当然这些企业必须是在国内注册并在内地经营,将来会有许多已在国内投资的国际著名企业提出这种要求。
第二种是外资企业作为发起人参与国内企业的改制和上市。
第三种是对上市公司法人股进行收购,如不成功的北旅模式。
第四种是外商收购母公司而成为控股上市公司,如福药模式。2001年10月上海贝岭第二大股东上海贝尔有限公司由中外企业改制为外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并更名为上海贝尔阿尔卡特有限公司,由此,该外商独资企业就成为上海贝岭第二股东。
第五种是外商收购B股,如江陵模式。外资通过吃B股达到参股,甚至有一定的发言权的能力。
第六种是控制中国企业的海外上市公司。
二、外资并购的目标解析
中国的上市公司是外国直接投资中国市场的一种首选目标,因为国内上市公司产权制度改革已经完成,公司治理结构相对比较完善,对外国的战略买家的吸引力在增强。许多上市公司已经摆脱了依附于大股东或成为大股东所控制的局面,并形成了自己独立的“人格”,有的上市公司甚至聘请了独立董事会来参与公司重大事项的决策,以弥补大股东在专业技能方面的不足。
从跨国公司直接投资中国以获得垄断优势来看,收购处于行业龙头地位的上市公司,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目前已经在我国证券市场上市的公司基本上都处于所属行业的前列,甚至处于龙头地位,而跨国公司收购这类上市公司获得控制权后,不仅可以迅速占领市场,还可以将其优势技术转移过来以获取收益。
外资收购国内上市公司实现本土化发展的动机与国内上市公司图谋市场化、国际化发展的思路不谋而合。外资通过并购方式进入我国证券市场,不仅可以避免直接上市的耗时费日,以最快捷的方式获得低成本进入、低成本扩长,本土化融资、发张的优势,还可以通过并购后的资源整合(假设外资通过并购获得了控股权)、管理整合、组织再造来促进上市公司的经营理念、管理模式、治理结构、激励机制与国际接轨。同时,外资方所掌握的国际市场的技术优势、信息优势、资本优势、也有助于上市公司参与国际化分工和全球经济的运转。所以对于那些国内市场处于行业龙头地位、正图谋国际化发展的上市公司而言,外资并购为他们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好机遇。
外资并购的另一个重要目标就是中国的优秀民族企业。如今成气候的民营企业无一不想做大,这也是企业的本性。他们对市场需求的变化嗅觉灵敏,希望以最快的速度加以响应,这就需要通过收购兼并且不断调整其资本和资产的组合,获得新的资源和能力。而这些资源和能力不单单是指资金,而资金以外的东西确是目前国内股市所难以提供的。这些想做大的老板们最想从收购兼并中引进的是做好的治理机制和管理经验,为此他们可以让出控股权,并不以“一股独大”为喜为念。
三、外资并购意味着什么
外国公司向我国投资并进行企业并购时,带来的不仅是庞大的资金,还带来了当今较为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娴熟的管理经验。
从现实看,外资并购对我国证券市场的影响具有双重性:一方面,外资并购是跨国资本抢滩中国市场的一种捷径,亦是跨国资本对中国投资策略的重大改变,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我国促使国家鼓励的民族产业获得长足发展,加快相应的企业投入正常生产经营的周期,同时,有利于我国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培育机构投资者和扩大股市资金供给渠道,实现超常规、创新发展中国股市的思路。但是,也确实存在外企威胁中华民族经济的问题,因为外资企业占有较大的市场份额,可能使国内企业受到严重的冲击。
外资企业以控股股东身份在国内证券市场上市或以非控股股东及战略投资者身份参与国内上市公司经营,是国内证券市场及我国经济进一步全球化的重要标志,尤其是对尚处于封闭状况的国内证券市场来发展的好坏,既与外资股东的背景有关,也与企业所处的行业等诸多因素有关,而影响的程度既有显性的,也有隐性的。在股东背景方面,一个国际化的、知名的外资企业,带给上市公司的影响自然的巨大的。应该说外资控股企业进入A、B股市场对改善我国目前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丰富投资品种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更重要的是,外资股带来的上市公司经营管理模式值得国内公司学习。虽然在目前1100多家上市 公司中,以外资作为发起人的很少,外资控股的上市公司就是凤毛麟角,但从这些具有外资背景的上市公司的经营状况看,许多方面都显示了国内企业不具备的优势。
四、中国应该怎样面对外资并购带来的影响
针对外资企业的不断进入,我们应该积极探讨适应我国经济发张需要的引进外资并购的法律方针政策,加大政策的透明度,使之在我国有较大的发展;同时,要充分考虑到外资并
购有可能存在的问题,采取有利措施使之防患于未然。
1.在利用外资并购问题上树立起长远的、战略性的意识;完善外资并购的法律体系,制定明确具体的操作规程,依靠法律、制度手段来规范外资并购,减少政府的直接干预。
2.完善我国的外资立法,在外资立法中逐步赋予外商投资企业以国民待遇,在具体步骤上要逐步进行,注意保持我国吸引外资政策的延续性和稳定性。
3.建立以《反垄断法》为核心的并购规制体系,明确从实体和程序两个方面来规制并购。法律的不完备已经在一些外资并购活动中显现出来。在香港上市的冷媒巨子格林柯尔入主科龙电器采取的就是在内地注册新企业,间接控股曲线并购的方式。我国现有的三部外商投资法律主要是关于外商在国内新设企业的,对于外商并购方式进行直接投资则并没有涉及。
因此完善有关外资并购的法律体系,制定明确具体的操作规程,依靠法律、制度手段来规范外资并购,减少政府的直接干预行为,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中国加入WTO,我国证券行业的市场环境开始发生变化,这对证券市场的经营发展与证券行业的竞争格局都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外资通过证券市场直接收购国内的上市公司成为现实。而政府从过去的保守派演变为中间派(有的更成为促进派),被并购的企业也从过去的遮遮掩掩到开放透明,表现出经济全球化的特征。
参考文献:
《中国经济前沿问题报告》周永亮博士 著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经济开放与中国产业发展》王如忠 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第五篇:中国企业信息化论文
中国企业信息化
企业信息化(Enterprises informatization),实质上是将企业的生产过程、物料移动、事务处理、现金流动、客户交互等业务过程数字化,通过各种信息系统网络加工生成新的信息资源,提供给各层次的人们洞悉、观察各类动态业务中的一切信息,以作出有利于生产要素组合优化的决策,使企业资源合理配置,以使企业能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经济竞争环境,求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企业信息化包含了以下几层含义:
(1)企业信息化是以IT与先进管理思想的结合应用为基础;
(2)企业信息化是依赖IT对企业内、外部信息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和集成的信息系统;
(3)企业信息化的最终目的是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4)企业信息化是一个长期持续改进的动态过程。
1中国企业信息化的现状
我国企业信息化起步于70年代中期,80年代掀起了高潮,进入90年代以来迈进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就目前我国企业信息化水平而言,仍落后于发达国家l0到20年左右,并且各行业与各类型企业发展不平衡。
(1)企业信息化建设有了一定成效,但整体水平较低
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有了一定成效,特别是利用信息技术对传统产业的改造达到新的广度和深度。目前,计算机在企业的应用已经从单项应用向集成化、综合化和网络化发展,重点行业的大中型企业已经基本实现了生产过程自动化,企业信息化过程中重大信息工程推广应用获得了较大进展。据国家经贸委近期的调查表明:300家国家重点企业中有80%以上已经建立办公自动化系统和管理信息系统,70%以上接入了因特网,5O%以上建立了内部局域网。但是从总体上看,1 5000家国有大中型企业中,仅有1半实现了信息化,中小企业中实现了信息化的比例则更低,可以说我国企业信息化整体水平仍处于较低阶段。
(2)企业信息化发展非常不平衡
企业信息化发展水平与普及程度因企业类型、行业归属和所处地区经济状况而存在很大异。
从企业类型上看,国有大中型企业、具有国际开拓能力的外向型企业、和新近发展起来高效益企业信息化发展较快;而中小企业、竞争性较差、效益较低、和老企业信息化发展较慢。技术含量高的行业和经济发展水平及市场化程度高的地区,企业信息化发展水平与普及程度较高:相比之下,技术含量低的行业和经济发展水平及市场化程度低的地区,企业信息化发展水平与普及程度较低。
(3)企业对发展信息化的认识普遍有所提高
有些企业已经从信息化建设中获得了一定经济效益,企业用于信息化建设的投资趋于增加。随着经济体制转轨和经济结构调整的深入进行,企业已经感受到信息的重要性,对信息化可以促进企业发展的认识普遍提高,尤其是随着经营环境日趋复杂,竞争压力的日益增大,企业对利用信息技术加强采购、生产、销售、服务等环节管理的迫切性越发强烈。另外,网络、通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现代商业突现出不断增长的供货能力、客户需求与全球性竞争的特征,迫使企业必须调整其组织结构与经营方式来适应这种变化。
2中国企业信息化面临的问题
首先,企业内部资源条件有所限制,这包括资金限制、人才限制和管理人员观念限制。
(1)资金不足。中国有一大批中小企业。这些企业虽然机制灵活、转型方便,但是由于其本身规模小,资金是最大的问题。由于资金实力不足,既而带来的融资难、贷款难的问题,使得他们和大企业相比,在资金方面的劣势极为明显。信息化的进程需要一定量的资金投入软硬件,同时,还要保证维护和管理工作,这是一项长期的过程,需要资金物力的不断投入。而显然,目前国内的中小企业未有能力达到这个要求。因此,占中国企业总数90%以上的中小企业信息化水平极大的影响了中国企业的整体信息化水平。
(2)人才缺乏。企业信息化是利用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等现代化手段实现的,因此需要一批高技术人才保证这项工作的顺利进行。但是中国的网络人才多集中于IT界,或者任职于大型企业的IT部门,因此,一般企业中甚少有专业人才。这种人才的失衡也是导致企业信息化进程受阻的主要原因之一。
(3)管理水平普遍落后。由于传统管理方式的影响,中国大部分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并未能摆脱以往陈旧的管理模式。以前的信息量少,信息传递都是靠人;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量的不断增加,计算机已经成了信息传递的主要载体。然而很多企业领导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不重视信息化的建设、投入,这给信息化的普及带来了不少困难。
除了企业本身的问题之外。外部环境也给其信息化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企业需要信息化,然而大多数的供应商却将其眼光投放到整个行业上,或者在行业中起举足轻重作用的龙头企业上,忽视了占行业企业数量比重大多数的中小企业。中小企业有自身的特点,他们灵活多变,业务范围广泛,需要资源不庞大,需求相对简单。这些特点和许多供应商开发的多模块多功能价格高的系统并不吻合。
数据
1.企业信息化人才队伍情况
据调查统计:638户企业信息技术人员达到39290人,其中高级工程师4666人,占11.9% ;工程师17235 人,占43.9%。在231户国家重点企业中,信息技术人员达到25917人,占638户企业信息技术人员总数的 66%,高级工程师2970人。占638户企业高工总数的63 7%。由此可见,国家重点企业信息化人才资源拥度高于其他企业。企业信息化装备情况
上表显示被调查企业信息化装备水平和数量是不低的,为进一步推进信息化建设和应用奠定了比较好的基 础。
3.基础性管理信息系统
在调查中有67.4% 的企业已全部或部分实现OA、MIS等基础性管理信息系统,但其中全部实现基础性管 理信息系统的企业只有48户,占总数的7.5%。分行业看,电力、电子和煤炭行业实现基础信息系统的比例较高,在80%以上。
4.财务管理信息系统
此类系统也属于基础性管理系统范畴。在被调查的638户企业中,84.3%的企业全部或部分实现了财务科目编码,且其中57.5% 的企业科目编码符合国家和国际编码标准。401户企业建立了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占总数的62.9%。资金投入为4.1亿元,其中硬件投入2.8亿元;软件产品及开发费投入1.31亿元,其中开发费为3201.1万元。355户企业购置了财务管理软件,46户企业自己开发了财务管理软件。软件产品选型基本都是国内开发的软件系统。对企业财务管理信息系统运行效果很满意的有46户,满意的320户,不满意的l2户。
5.综合性管理信息系统
有36%的企业全部或部分实现了ERP、CIMS等综合性管理信息系统,合计投入8.6亿元。其中石化、电子、机械、石油等行业合计投入4.1亿元,有50%以上企业全部或部分实现。
3中国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几处误区
(1)信息化建设不等于自动化工程
实施企业信息化的目的是提高企业效益,但实现这一目的的手段却可以多种多样。如果一味地强调自动化工程,反而未必能达到目的。就我国的具体情况而言,目前更不宜过分强调自动化。人是信息系统中最活跃的因素,而计算机只是为人所用的工具。在信息处理中,人与计算机各有所长;充分发挥人与计算机的整体优势,才能获得系统整体的效率。早期的数据
处理系统,着眼于手工作业自动化,计算机的确提高了工作效率。但随着计算机应用的深入广泛,人们不仅希望计算机把人们从繁琐重复的工作中解放出来,更希望计算机能够帮助人们进行决策,这就不仅仅是单纯的自动化问题了。事实上,在企业信息化进程中,只有改变旧的经营过程,改革旧的管理思想、管理体制和管理方法才能最终发挥信息化的作用。如果仅仅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模拟旧的管理系统,自动化程度再高,也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其效益也是十分有限的。这正是许多信息系统效益不显著的主要原因之一。把企业信息化建设与企业的改制、改革、改组结合起来,互相促进,建立起既能融入现代信息技术,又能适应市场需要的体制、机制和经营流程,使企业高效运营,应当是我们实施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2)信息化建设不是简单的技术变革
企业信息化建设涉及面广,不仅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还涉及企业的组织机构、管理体制、工作方法等一系列重大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对企业的管理机制和管理理念进行创新和变革。特别是在中国当前的国情下,企业信息化将影响部门和人员之间的工作关系,权力关系,进而引起部门之间、人员之间、部门与人员之间的利益冲突。这些问题的解决,没有企业各级管理层的计划、领导、组织、协调、控制,仅靠技术人员的努力是不可能的。实践己使人们充分认识到信息化建设是多种参与者的协作过程,没有各级管理人员的积极参与,特别是主管部门的真正参与,信息化建设是不可能成功的。可以说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技术不是唯一的成功因素,甚至不是主要成功因素,其成功因素还有体制、观念等多种因素。因此信息化建设不仅是技术变革,而且还是管理创新,思想革新,是一个复杂的社会技术变革过程。
(3)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不等于企业原有的管理模式加上计算机信息处理
在规划和建设一个企业管理信息系统时,经常有可能误以为企业的管理信息系统就是在企业原有的管理模式上加入计算机信息处理。故而使得企业在选择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方案时总会觉得条件和时机尚不成熟,总是觉得找不到完全符合自己需要的方案,因而迟迟不能下定决心开始组建自己企业的管理信息系统。即便是下了决心,也会在建设中发现系统与实际管理过程的差异性,而没有达到期望的目标。其实,一个好的管理信息系统绝不是企业原有的管理模式和计算机信息处理的简单相加,虽然这种简单相加可能会对管理效果起到某种程度上的改进。事实上,建立管理信息系统的目的是通过实现对企业信息处理的现代化而达到高效完成管理工作,即要在当时的技术环境下,通过变革旧有的组织结构和体系,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高效率处理企业信息,以达到降低成本、提高企业效益、增强企业创造性、改进协同工作能力的目的。由此可见,应用一个行之有效的企业管理系统其实是一个“破坏与建设”的复杂过程。企业应根据现今信息技术水平,不断优化本企业的管理模式,使管理信息系统的各项优良性能得以充分发挥。
4对于中国企业信息化改革的建议
企业信息化改革不仅仅是软件或信息技术的运用.关键是企业网络经济时代中激烈的市场竞争要求企业们以超前的意识、更新管理观念、改变管理模式、转变管理方式和手段,才能适应信息化对企业管理的要求。人的创新行为受其思想观念的支配,一切创新都源于观念的创新。创新经济学鼻祖—— 熊彼特指出、创新的主体是企业家,企业家是最具创新能力和影响力的人。因此,企业的管理人员是否具有经营管理的创新观念,能否适应新时代的要求,直接关系到企业信息化改革的成败。据调查,我国企业现有的大多数管理人员是搞行政管理和与企业产品有关的专业技术人员出身。这样的知识结构若不加以改造,则很难适应网络经济发展的需求。因此,改造企业内部的管理层的知识结构,让一批既懂信息技术又懂管理,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才进人企业的管理决策层乃是当前企业信息化改革的当务之急。
据信息产业部最新报道:从80年代初至今,我国共扶持了近一万项已取得重大经济和社会效益的重点计算机应用项目,其投入产出比平均为1:5;根据科技部近期对已验收的五个“九五”科技项目计划CAO应用工程的统计表明,企业投入产出比达1:17。由于企业是信息技术应用的主体,因此,信息技术在企业推广应用深度与广度的增加,便是企业信息化不断发展的过程。为了更好地促进企业信息化的发展,应着力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紧密配合企业经营体制的改革,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
企业信息化建设需要一个良好的企业制度环境。例如保证企业法人的地位独立性以保证资本运营的稳定性。这是因为企业信息化建设是一项投资较大的长期运作,需要保证资本运营的稳定性。因此,企业改革是企业信息化的基础,发展企业信息化则可以促进企业改革的深入进行。所以企业信息化的建设不仅是关于技术问题,它更重要的是引发企业生产经营运作方 式、管理模式的变革,乃至全新的企业经营革命。
(2)坚持效益与务实的发展思路,找准企业信息化发展的突破点
企业信息化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企业因基础及所处的发展阶段不同,如管理水平、资金实力、工作重点、目前所需等不同,因而各自所需的信息化发展的内容不同。因此不能要求
企业按相同的方案、统一的步调、一致的进程来建设信息化,这样不仅不能加快企业信息化的发展,反而可能挫伤企业的积极性。一般来说,企业信息化建设可以遵循以下原则: 首先,企业可以运用信息技术建立以生产控制为核心的自动化系统,其次建立以财务管理为核心的管理系统,再次建立以电子商务为核心的投融资决策与营销系统。企业应该根据其实际情况,坚持效益与务实的发展思路,分析信息化发展的“瓶颈”所在,找准其发展的突破点。
(3)提高对企业信息化的认识,加大资金投入,重视信息人才培养
政府与企业都应提高对企业信息化的认识与重视程度,但企业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主体,更应充分重视这一问题。因为企业主要管理者的决心、关键时刻的决策与亲自领导、组织、协调是企业信息化顺利建设与取得成效的先决条件。面对日益加快的经济全球化步伐,特别是面对加入WT0后势必激烈的竞争环境,企业的管理者应该加快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速度,因为企业信息化的程度将成为其成败的关键。另外,足够的资金投入是企业信息化建设得以开展并顺利发展的物质条件,企业应积极拓展融资渠道,保证企业信息化建设足够的资金来源。同时,还应十分重视信息人才培养,造就一只过硬的信息技术应用和现代化管理队伍。总之,企业信息化需要各方共同关注与参与,包括各级政府、企业自身、信息技术厂商以及第三方提供专业服务的企业等共同参与,真正帮助我们的企业加速实现信息化,促进高效率的信息化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