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物业管理服务意识的培养
物业管理服务意识的培养
随着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深化,市场的消费结构、产权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据不完全统计,目前,石家庄市住宅自有率已达85%以上,这一迅速的变化对石家庄市的物业管理市场带来了深刻影响,物业管理的社会地位也随之提高。物业管理是新兴行业,它是房地产业发展的自然延伸,它作为完善房地产市场、改革和加强城市管理,造福人民群众、优化投资环境,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越来越受到重视。尤其随着新世纪的到来,中国加入WTO步伐的加快,给物业管理带来了重大的机遇和挑战。为了能够适应市场经济体制下物业公司继续生存和发展的要求,适应人民群众不断变化增长对物业管理新的需求。注重培养对物业管理的管理意识、服务意识、品牌意识、人才意识就显得非确良常重要。
一、搞好物业管理,需注重培养管理意识
物业管理作为新兴的服务性行业需从行业系统、企业内部、业主参予三方面来注重培养和加强管理意识。
(一)从行业角度增加物管意识,加强对物业管理的指导与监管。
房地产管理部门应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对物业公司的行业指导,规范对物业公司等级评定,树立一批品牌物业公司。对管理混乱、居民投诉多、限期整改不能到位的物业公司应取消其物业管理资质。通过资质考级评定,有助于促进物业公司优胜劣汰与兼并重组,从而提高物业管理总体水平。同时,注意积极发挥行业协会在物业管理企业中所起的行业自律作用。石家庄市物业管理协会自二○○○年十月份成立以来,发挥了协会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努力搞好“双向服务”,既当好政府参谋,又在行业内建立行业自律约束机制,增加了行业内部的自我约束力度。
(二)从企业内部加强对物业管理意识的培养。
在企业内部要注重培养对物业管理的超前管理意识。物业管理水平的高低有赖于建设初期所形成的基础条件。物业管理不能等建筑物落成投放使用后再开始,而是应该超前:
1、在进行规划设计时,不仅要从住宅区的总体布局、使用功能、环境布置上来考虑,还要安排诸如小区的封闭管理、垃圾点的设置、物业管理用房定位等。
2、在工程建设中参与验收。一方面监督施工单位,保证工程质量;另一方面可以熟悉了解物业的基础设施情况,提前作好准备,使建设寓于管理中。
3、物业建成后至业主委员会成立之前,应由物业公司介入,对居民的装修、公用设施环境等进行前期管理。
(三)从“业主参与”角度加强对物管意识的培养。
物业管理除了物业公司尽职尽责,有服务意识和服务技能外,还需要业主的积极参与和配合。如保持环境卫生,不侵占公共部位,不损害公共设施,主动交管理费和维修费等。因为业主是物业的主人,舒适、清洁、安全的社区环境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那种认为物业管理是物业公司的事的看法,是不正确的。针对第二点中的超前管理,我们举一个例子:在九九年底开工建设的石家庄世纪花园一期项目,在开工之日起就注意了它的物业管理前期介入工作。从户型设施角度讲,它能够满足人们有户门以内的舒适环境。从物业管理角度来讲,它拥有良好的楼内公共环境和户外的小区环境;拥有各类能够提供良好服务的配套设施(学校、幼儿园等);拥有安静、闲逸的空间氛围(广阔的高尔夫球场、美丽的世纪公园、清澈的民心河水)和安全的社会治安环境(智能化红外线监控)。
同时开发商对小区物业管理提供了足够的可经营房屋和车位。正因为有合理的房价和配套的物业管理作保障,使一期项目在未竣工时就已经全部售罄。比起同期其它房地产公司的项目,世纪花园销售的最为火爆。这再次证明:注重物业管理意识,对房地产经营开发具有举足轻重的促进作用。
二、搞好物业管理,需注重培养服务意识
不少从事物业管理工作的职工,错误地认为,自己是管理者、执法者,工作中缺乏主动性,责任心不强,文明服务欠缺,造成了业主与物业管理人员之间关系不融洽,也使企业形象和效益受到影响。因此,只有提高认识水平,强化服务意识,才能摆正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才能得到社会的承认,居民的认可。
物业管理的服务项目很多,其宗旨就是全心全意地为住户服务,物业公司全体职工都应树立起这一宗旨。物业管理要以市场需求确定自己的服务定位,服务必须充分关注大众群体,满足不同层次的业主要求,根据群众的基本要求和承受能力选择好服务内容和收费标准。
针对这些,物业公司要切实做到“四要”:第一、物业维修要有保证。物业公司要24小时受理居民报修,并做到水、电急修不过夜,小修不过三天,单项及多项大中修有计划安排。第二、物业服务质量要提高。目前物业管理工作难度大,企业利润低,但物业公司决不能因此而忽视物业管理的服务质量。提高服务质量既是党和政府的要求,也是广大业主的实际需要。物业公司要加强企业自身对服务质量的控制能力。第三、收费要规范、合理、实际。就目前全国物业市场的情况看,在收费问题上,仍是物业管理部门与业主之间突出的问题。这里的主要问题是服务不到位、管理不规范。所以物业公司要公开物业管理收费项目的标准,对收取的综合管理服务费、车辆管理服务费、代收代缴水电、燃气及其他公众性服务费,实行政府定价或政府指导价;特约服务则由业主与物业公司共同商定,由物价部门统一管理,未经批准的,任何部门不得向业主收取物业管理费用。第四、要给业主带来经济效益。购房的目的一方面是用于使用,另一方面是使其成为一笔资产。因此,关心这笔资产的保值、增值问题也是物业公司的最终目标。据有关调查显示,现在石家庄60%的买房人其购房不单是为了居住,更重要的是寻求保值、增值和商品质生活。因此他们更注重生活质量和房产增值的关键环节;物业管理质量和相应服务。
三、搞好物业管理,需注重培养品牌意识
市场竞争不仅表现为产品价格的竞争,更重要的表现为向社会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企业形象等的竞争。物业管理提供的服务是无形产品,因此也具有品牌意识。品牌是高质量产品的持久升华的一种企业信誉,是品质的象征。如今品牌作为一个无形资产已深入人心,品牌形象能给企业带来超额利润。许多过去不重视品牌、忽视管理的单位,包括大型开发单位,现在都加大了对物业管理的重视和投入。物业公司已经认识到实施品牌战略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
回顾城市住宅开发建设的经历,我们不难发现其中的规律,这就是住宅开发建设经历的五个阶段:即第一阶段,以区位优势为卖点;第二阶段,以大面积为卖点;第三阶段,以户型设计为卖点;第四阶段,以小区环境设计为卖点;第五阶段,以物业管理为卖点。从开发商走过的竞争历程可以看出,从区位枣面积枣户型枣环境枣物业管理、开发商为购房者准备的产品越来越软性化了,购房者对房子的要求也越来越精细化了,对房屋商品的附加值要求越来越高了。
可以预见,普通住宅要健康地发展下去,就不得不重视物业管理的品牌意识。在住宅产业竞争激烈的今天,再拼价格实为下策,只有重视物业管理,使物业管理企业在群众心目中树立起良好的企业形象枣品牌,才是找到了卖点。例如:银都花园物业管理在石家庄是有口皆碑,他们已经在群众心中树立了“银都”品牌,虽然银都开发的楼盘价格比其他公司要高,但是购房者认准了这个品牌,宁肯多花钱,也要购买良好的居住环境和优良的物业管理服务。一句话:住着放心、舒心。良好的企业形象,一方面靠超前的规划设计、优良的工程质量。另一方面要有完善的物业管理做为保障。例如:石家庄卓达花园、书香园,物业管理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注重发展社区服务,建立了业主委员会,物业管理人员与业主相处和睦,给了业主和社会一个良好“口碑”,它以优质的服务、合理的收费赢得了住户的依赖,小区售房率达100%。
人们常说:好的物业管理,一能增加商品房的销售量;二能树立企业形象,增强物业的品牌意识;三能使所购商品保值、增值。从以上例子,我们证实了这点。
培训服务 “ 提升优质服务 “
内容:
1.客户服务的重要牲:
a.市场上
b.客户上
2.客户服务的三项概念:
3.优质客户服务对企业的意义:
a.是最好的企业品牌:
1.口啤
2.经营成本
b.服务品牌
4.服务循环图:
↙ ←←←← 客户满意
回头客↖服务技巧
↓
企业得分→→→→→→→→↗
5.培养优质客户服务六个元素:
a.“心”
b.“要”
c.“美”
d.“好”
e.“不”
f.“投”
g.“口啤”
6.接待服务标准:
a 服务热线接听及礼貌
b.服务热线接听语气
c 优雅的仪态
7.服务礼仪管理
a.个人仪表及仪容要求
b.仪态的要求:站姿/步姿/手势/表情
c.言行举止要求
d.常用礼貌用语:
1.接聴电话
2.接待业主/住客
3.处理投诉/反咉问题
8.角式表演练习
物业从业人员服务意识
授课提纲
模块
(一)物业人员职业化素养提升
1物业人员的职业化形象
2物业人员的品格和素养
3态度就是竞争力
4忠诚是无价之宝
小组讨论:你的表现符合职业化的要求吗?
你对企业忠诚吗,你的忠诚表现在哪里?
模块
(二)树立新的服务理念
1服务的含义——为什么要有客户服务意识
2服务的黄金法则
31%的服务理念
4客户服务永远要饱有激情
5一个不满的客户
6一个满意的客户
7做让客户感动的服务
8客户服务八大铁律
小组讨论:结合你目前的状况,你认为自身存在哪些问题? 模块
(三)、增强顾客满意
1客户满意的定义
2客户满意的公式
3客户感受服务质量的五种因素
小组讨论:结合你自身的工作,找到让客户满意的服务点。模块
(四)如何赢得客户的合作
1有效的客户沟通
2物业礼仪的含义与特征
3“敬人三A”技巧
4怎样请求人
5怎样说服人
小组讨论:平时的工作注意自身礼仪了吗? 模块
(五)如何应对不满意的客户 1客户的抱怨是珍贵的情报
2客户抱怨的三个层次
3客户抱怨时想得到什么
4客户发泄怨气时不要这样做
5消除客户抱怨的10个诀窍
现场训练:如何应对不满的客户
模块
(六)树立服务品牌,注重服务细节 1服务由细节构成2注重细节可满足顾客的潜在的需求 3细节见证品质
4注重细节的方法
第二篇:物业管理服务意识
说到“物业管理”,听起来好像就只是来管理物业的;其实物业管理是业主聘请专业的物业公司对小区进行全方位的管理和服务的。对业主来说,物业公司提供的是一种专业的、全方位的服务。如何来提升我们的服务意识呢?我个人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做起:
一、换位思考、将心比心
我们始终要学会有“换位思考、将心比心”的心态接人待物。假如我是业主,水笼头突然坏了,打电话找管理处,约好十分钟内维修工人到家,结果维修工人却是迟迟不到,要是我是业主,这个时候我肯定会对物业公司的服务态度及服务意识感到非常不满意。
此时,如果你能设身处地的站在业主的角度进行思考,就明白业主的抱怨是怎么回事了。其实处理类似问题很简单,如果维修人员忙,不能及时上业主家进行检修,我们可事先电话告知业主说明情况,并允诺在最快的时间里去帮他处理问题,我相信大部分业主是能够理解我们的工作,他们的抱怨也会减少,同时我们也可以借此拉近与业主的距离。
二、细节决定成败
记得有位领导总是这样教导我:“没有最好的服务,只有更好的服务”,服务不只是嘴上说说而已,一定要帮助业主解决问题,把工作做到实处才行,要体现满意服务就是要从一些细节做起。
一个微笑、一声问候都是我们服务意识的体现,也是我们成败的关键,所以物业管理服务无小事,只要我们抓住服务过程中的一些细小环节,让业主有亲切感,感受到我们服务的细致。那么,我们的服务质量才能有不断的提高。
三、以人为本,特色服务
以人为本,是各行各业都应遵照的一个原则,物业管理行业也不例外。我们东菱物业以 “微笑、温馨”为服务宗旨,就是要在物业管理的全过程中突出“服务”二字,管理也是一种服务。东菱物业严格按照管理标准规范化、管理组织网络化、管理手段自动化要求,逐步健全和规范物业管理体系。我们要信守承诺,不断地提高、完善,努力打造一流的服务品牌。例如:有台风来临时,物业管理处提前提醒大家注意做好防台风准备工作;每逢节假日,我们会采用短信平台为业主送上温馨的问候与祝福等等,这些都是“以人为本”的体现。因此,物业管理公司要更新服务观念,管理于服务之中,在管理中服务,在服务中管理。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为业主提供更细致、更周到、更体贴的人性化服务。
总之,我们东菱物业服务理念是:“让业主满意,是我们一生的追求”,同时物业管理公司在尽心尽责为业主的房屋和公共设备设施给予管理和服务的基础上,也要为业主日益增长的需求提供超值服务,更要提升物业管理人员的内涵。对于我们物业服务人员的要求也是由原来的技术型人员逐渐转化为服务型人员。所以,希望我们东菱物业的全体职员不断提升自己的服务意识,并能为业主提供更优质的服务。这样,居住在我们东菱物业小区的业主才会对我们的服务感到满意,进而对东菱物业公司的管理感到满意。
第三篇:物业管理的服务意识
物业管理的服务意识
物管、物管,听起来好像就是来管理人的,其实不然,物业管理公司其实是业主聘请来管理小区的,对业主来说,物业管理公司提供的是一种服务。而现在的物业管理市场并非如此,一些物管公司的工作人员在思想上还是抛弃“管理”这个概念,从而导致一些不必要的纠纷,阻碍了物管行业的健康发展,那么,物业公司该如何从“管理”向“服务”意识转变呢?以下几个物业公司对此谈了一些很好的看法和观点。
“客户站着你不能坐着”
“客户站着你不能坐着”,西安创业物业公司的杜总是这样教导他公司物业管理人员的,杜总认为,服务不只是嘴上说说而已,一定要切实做到才行。要体现服务,就要从一些微小的细节做起,平常和业主见面,一脸微笑、一声问候,让业主有种亲切感,感受到家的温暖。
以人为本,是各行各业都应遵照的一个原则,而物业管理行业也不例外。物业管理作为劳动密集型的服务行业,最终的顾客是居住者,居住者的满意才是衡量物业公司工作的最终标准,所以物业管理企业要更新服务观念,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在管理中服务,在服务中管理。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为居住者提供更细致、更周到、更体贴的人性化服务。“人人都是业主”
紫薇地产的李总在谈及此问题时,说了一句很精彩的话“人人都是业主”。李总认为,不管是开发商、政府官员还是物业管理人员,都可以称为业主,既然都是业主,就不难了解业主所需所想。那么,不管是开发商、政府官员还是物业管理人员都应该树立服务意识。
作为开发商,就要建造好的房子,不要盖隐蔽工程坑害百姓。作为政府部门,要提供好的服务,就是根据市场情况及时制定相应健全的政策。而作为直接服务于业主的物业公司,就更要为业主着想,为业主提供优质的服务,让业主感受物业管理的温暖。
编后语:从以上物业公司老总的讲话中,不难看出,西安市物业管理已经从传统型的修修补补,向“以人为本”的人性化服务迈进了,这说明物业管理已经逐渐地融入了现代人文文化。在此,我们也希望物业管理公司在尽心尽责为业主的房屋和公共设备设施给予管理和服务的同时,也为业主日益增长的需求提供服务,提升物业管理的人文内涵,为西安市的物业管理打造一张崭新的“人文名片”。
树立十个意识
1、业主的责任意识
按照相关法规的规定,业主对自己的物业不仅有占有、使用、收益、处分权,还有不容忽视的“管理权”。小区内的共有共用财产,是全体业主的财产,每位业主对其共有财产,都应负起管理、爱护、监督的责任,特别是对设备设施负起维护、养护的责任。
2、业主的投资意识
要使物业延长寿命,得到保值增值,就必须投资。而业主的投资就是通过交纳物业管理服务费的行为在进行,物管费一方面消费在保洁、绿化等服务中,更多的是投资在设备设施的养护当中,从而实现物业的保值增值。
3、物管的服务意识
香港的物业管理理念是经营——服务——沟通,深圳的物管模式是经营——服务——管理,而内地的做法通常是管理——服务——管理。三种理念、三种意识必然产生三种效果,三种收益,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物业管理是服务型企业,输出的产品即是服务,企业要生存要收益,就必须创造出过硬的产品,因此以服务为宗旨将是物业管理企业的生存之道。
4、物管的企业意识
物业管理公司要清楚自己的身份,明确自己的地位。是以服务换取报酬的企业,而不是“管家”、“主人”,不是所谓的“管理者”,是企业,就要以企业的姿态出现,树立企业的意识,才能赢得企业的长足发展。
5、物管的经营意识
任何企业要获益,都需要善于经营,经营企业、经营产品、经营品牌,服务型企业也是如此,节流是经营,开源也是经营,把握、运用自身的各种资源也是经营,把物业管理真正当作独立企业来经营是物业管理企业亟需树立的定位意识。
6、物管的竞争意识
市场经济是公开、公平、公正的自由竞争经济,没有竞争意识,就没有市场,也就没有了生存空间。因此,企业要生存要发展必须树立市场经济环境下的竞争意识。
7、双方的道德意识
物业管理人员为业主服务需要有职业道德,业主享受服务也要有基本的公民道德。以“德”为本,是为人之道,也是企业发展的必需。企业要以诚信为业主服务,业主则需要正确地接受服务。当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都建立在一个“信”字的基础上时,一些物业管理人员监守自盗,缺乏职业道德,一些业主无礼取闹,鸡蛋里挑骨头故意与物管作对等等不道德的行为将不再发生。
8、双方的法律意识
物业管理发展到现在,行业法律框架已基本构成,特别是国家统一制定的业主公约、委托合同、前期服务协议等规范性文件,详细地规定了物业管理与业主权利和义务,各地先后出台的物业管理条例等相关法规,基本可以满足物业管理行业的服务需求。既然不是无法可依,就需要我们做到有法必依,树立法律意识,拿起法律武器。
9、双方的合同意识
合同是服务与被服务双方真实意思的体现,一经签订便具有法律效力,对任何一方都有同等的约束力。业主的权利义务与物业公司的权利义务都明载于合同的条款中,合同是双方行为的准则,因此加强合同意识,订立合同,信守合同,是解决纠纷的根本之举。
10、公用事业的市场意识
水、电、气、暖等公用事业部门,计划经济以来就习惯了由终端用户无偿代其收取费用。在市场经济的今天,这种现状仍然没有得到彻底改观,进而为物管双方都造成了许多本可以避免的纠纷和伤害。顺应经济规律才能得到发展,因此需要加入市场大潮的参与各方都树立起市场意识,包括目前的垄断行业,以免受到规律的惩罚。经历了多次的体制变革和理念革新,物业管理无论是在沿海还是在内地都已经取得了很大的发展。肯定了成绩以后,也应看到,除了一些硬件的法律条例上的欠缺以外,在物业管理的定位和意识上仍然存在一些不和谐的声音。
物业管理到底是管理还是服务
有人也许会认为,物业管理行业很难区分“管理”和“服务”。从业主的角度讲,物业管理企业以前是服务于开发商,管理业主,现在要转到服务业主,管理物业上来。另一方面,广大业主也认识到应理解物业管理,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同时,也要履行相应的义务。政府则强调物业管理企业要从传统的“管理”意识转变为“服务”意识,要按照法律、法规和合同约定为业主提供相应的服务。而物业管理活动的主体——物业管理企业,究竟对此有何认识呢?笔者凭借长期从事物业管理的经验,对此问题从另一个角度谈谈物业管理的真正内涵。
首先,我们应明确什么是物业服务?
一般来讲,大家都认为物业管理属于服务行业,其“服务于人,以人为本”的属性应该是第一位的。而要搞好物业服务,首要的问题就是必须对物业服务的内容、形式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服务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基础设施的维护质量,物业管理服务的工作质量(服务态度、服务技巧、服务方式、服务效率、服务礼仪、住区的清洁卫生等)、物业管理服务项目、物业小区的环境氛围等。为使物业服务达到质量要求,物业管理企业通常会成立专业的职能部门,负责公司所属房屋的维修和投诉协调,尽量将事故隐患杜绝在萌芽状态。但物管企业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做好这些工作还远远不够。
物业管理企业要从更深层次的内涵上去挖掘,诸如应该定时更换的消防设施是否更换了,发生紧急事件时能否真正起到作用;供水、供电等公共设施的维修保养是否定期执行等等。
“要服务好别人,首先要管理好自己”,这是最基本的道理。但我们到各小区去看一看,物业管理机构的名称都叫“管理处”,管理处的人员均是助理员、助理主任,却找不到一个服务员。如再到物业公司机关总部,看到的大都是人事部、工程部、质量部(主要为ISO9000服务)、清洁绿化部、保安部等按专业划分的部门,而业主需求分析、业主需求设计、业主意见跟踪却没有专门的部门去研究,或仅作为某专业部门的附属职责。从这一角度讲,我们所做的工作已脱离了业主的需求,或者仅仅满足了业主的部分需求。难怪不少物业管理从业人员感到困惑:我们已经很努力了,业主怎么还有那么多意见?
从上面的叙述中我们不难发现,物业管理企业在组织架构上过于偏重管理形式。随着国家对住房体制改革的深入,物业管理服务对象发生了明显变化,提高服务水平成为市场的主旋律。
物业管理的最终目标还是为业主提供服务。其核心是:通过对物业的管理,来体现对业主的服务,最终达到业主满意。管理与服务是无法割裂的统一体,服务是目标,管理是手段;绝对的服务,相对的管理,这样才能使管理与服务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物业管理是一个服务性的行业,做好自身的管理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业主。
物业管理在中国的现阶段,基本上还是一种技术含量低、劳动密集型的服务行业,而服务这一特殊的产品其生产过程与消费过程是同时进行的。人的变数是最大的,在服务行业,客户通过与服务人员的接触直接感受服务,客户的感受直接决定了服务的成败。据此,设置适宜的物业管理服务“动态”监控点,从物业管理服务的策划开始,在物业管理服务的实施过程,日常检查机制的策划、服务质量的检验中予以明确,并对检查出的问题及时采取整改或纠正措施,把这些信息作为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主要依据之一,并在此基础上提供个性化服务,以便满足各层次业主的需求。对一个物业管理企业而言,服务是需要通过管理来实现的,严格规范的管理是高水准服务的基本保障,缺乏管理的服务创新,只能演变为概念的炒作。建立开放式的信息收集、沟通系统,对收集到的各类信息和数据按照“科学数据分析”的原则进行统计分析,特别要注意利用平时在各类检查活动、服务提供过程当中的信息和资料,普及物业管理项目的计算机网络应用技术,实现电子发文、自动排班、优化流程,改变“劳动密集型”为“技术密集型”,努力做到“简化管理、注重服务”。分析服务的开展状况、水准和内部管理水平,及时通报改进情况,借此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管理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服务,这一点无可争议。重管理轻服务或重服务轻管理对物业管理企业来讲都是不可取的,应该是服务与管理的兼容与统一。《物业管理条例》实施后,更证明了寓管理于服务当中,在服务中体现管理的整体思路。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社区生活环境及配套服务的品质要求也越来越高,且需求日益向高层次、全方位发展。随着市场主体之一的业主民主意识和自律意识的增强,市场招投标机制的成熟运作,广大物业管理企业只有不断地开发新的服务项目、提高服务品质、持续超越业主不断增长的期望,这才是我们最终追求的目标。
第四篇:浅谈员工服务意识的培养
浅谈员工服务意识的培养
服务意识是员工参与企业客户服务管理活动,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的指导思想。企业从上到下,尤其是直接与客户打交道的基层员工,都应当树立全心全意为客户服务的意识,唯有如此,员工才能在经营活动中,自觉地参与企业的服务过程,为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才能不断提高客户的满意与忠诚,促进企业的经营和发展。那么该如何对员工进行服务意识培养呢?
一、树立全局观点、明确服务要义
要培养员工的服务意识,就必须让员工知道:他们是企业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客户服务离不开员工。当然,客户服务并非完全是基层员工的事,无论是机关、科室还是后勤,都应该和基层一样,接受客户服务的培训,只有提高企业的整体服务意识,才能团结一致地抓好客户服务。员工的服务意识,来自于企业对员工的有效培训。如果企业或管理部门没有明确的服务目的和协调一致的配合,员工的培训就没有任何意义,如果不能把基层员工放在重要的位置,并给予他们支持、鼓励,那么对员工的培训也是白费力气。
二、营造服务氛围、身体力行建设
客户服务的成效来自于上下一心、共同努力。因此,对于基层员工来讲,更希望与主管部门和领导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以利共同做好服务,而不希望他们高高在上、指手画脚。基层部门和领导的职能是将企业制定的营销策略转化为具体可行的规章制度,让大家有章可循;做好客户服务的安排和布置,为基层员工服务创造良好的条件。作为基层领导应当成为客户服务的建设者、指导者,营造、发展和培养服务的氛围,与员工共同营造服务意识,让员工从中学习,并不断积累经验,提高服务技能,推动服务的建设。
三、转变机制理念,给员工自主权
国家副局长何泽华在福建考察时说:“从订单交易向服务营销进行转变,是全行业营销思路的重大转变。作为市场主体,分公司的一切工作必须以客户经理为中心,客户经理要有一定的权限;业务流程的设计也必须支持对客户的有效服务。”指出了客户服务的重要性。优秀的经营管理者,必须具有两方面的能力:一是要培养对员工的信任感;二是要
学会授权给员工。在工作中创造民主、平等的自由氛围,对员工的不足要理解、帮助,指导员工总结经验,吸取教训,辅导员工处理各项事务,注重对客户服务的指导。
四、高层建筑重视,言传身教宣传
要使员工真正树立为客户服务的意识,仅仅通过下达命令式的要求是不够的,作为企业的领导,应当高瞻远瞩,从宏观上给予高度重视,在经营中切实抓好客户服务的管理并以身作则,深入一线了解情况,重视基层员工的作用,关心客户的利益,听取客户的评价和对服务的需求及建议,并择优采纳,给基层部门作出榜样。作为企业的领导,应当与员工共同分享经营服务的失败与成功,和员工探讨服务的措施、作用,研究改进的方式,用领导的影响力,对基层管理者和基层员工进行言传身教,推动客户服务的管理。
五、坚持客户至上,重视基层员工
围绕“客户至上”和重视基层员工这个中心主题,对员工进行行之有效的培训,灌输、激发员工的服务意识。例如:实行区域互换、学习演讲、例会评析、特别任务指派等,对员工进行系统的培训和教育,利用各种途径和方式,提高员工的服务热情和服务能力,努力促进和增强员工的服务意识。只有将客户和员工放在第一位,才能推动客户服务工作,才能激发员工的服务意识,要通过优秀的员工来创造优质的服务。只有真正关注客户与员工,才能塑造优秀的员工、优良的服务意识,企业的服务管理才能获得成功。
第五篇:关于医学生基层服务意识的培养
关于医学生基层服务意识的培养
[摘要]加快建设我国基层医疗卫生事业,改善基层医疗卫生条件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之一,医学生应当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投身基层,为基层医疗卫生的发展奉献力量。本文从医学生基层服务意识的现状、基层服务意识淡薄的成因分析以及医学生基层服务意识的培养策略三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关键词]基层服务意识;成因分析;培养策略;现状
医学生的培养目标是成为我国未来医疗卫生事业的建设社和接班人,医学生基层服务意识的培养对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的推动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医学院校应认清毕业生就业现状并分析其成因从而采取和制定培养策略。
一、医学生基层服务意识的现状
近年来,根据某些医学院校关于毕业生就业去向的调查研究数据显示,医学院校毕业生在就业机构的选择上更愿意选择城市或县级及以上医疗机构,而对于经济相对弱后的农村基层、西部山区则较少考虑。少部分选择继续深造读研,极少部分学生会选择进入基层乡镇医院或者从事农村医疗卫生事业。这些现象突出表明医学生普遍缺乏基层服务意识,缺乏为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奉献的大局意识,畏难怕苦心理明显。
我国基层医疗卫生工作仍处在缺医少药的艰难阶段,尤其相对偏远的山区,基层医疗条件差,医务工作人员紧缺,医疗卫生服务与需求严重脱节等问题迫切需要医学生投身基层,迫切需要我国医学院校在培养和教育上具有基层服务意识的医学人才方面加大力度。新形势下,医学生应该树立扎根基层,为国贡献,以推动和建设基层医疗卫生事业为人生价值的最高体现,树立高尚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从思想上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二、医学生基层服务意识淡薄的成因分析
(1)社会环境因素
改革开放30多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环境发生巨变,当前阶段社会处在大变革时期。近年来,国家经济结构的构成,基层经济发展跟不上步伐,经济水平较低。政府发展思路更倾向于城市化建设导致贫富差距的加大,对基层医疗机构的基础硬件设施的投入较少,基层医疗卫生跟不上,工作和生活条件差,基层医务工作者的待遇不高,后期发展潜力小,再就业难等问题成为阻碍学生去基层工作的重要原因。
从总体上来看,由于长时间积累下的发展差距,国家对于基层的资金投入相对发达地区来说依然偏少,大学生到基层就业的工资相对较低,甚至难以满足生活需要,进而磨灭了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热情和信心。
(2)学校引导因素
现阶段的医学院校开展就业工作大致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在为数不多的春冬季两次双选会上,绝大多数的用人医院单位来自省级或市县级医院,其中也包括部分省外医院机构。双选会所营造的就业环境势必影响医学生的择业取向;另一方面,学校对开展支援西部、服务基层就业引导方面的工作较少,对国家出台的基层就业的相关优惠政策宣传力度不够。除医学院招收部分定向生必须回到基层就业之外,极少数的毕业生会选择走向基层,服务群众。学校应该在学生大一进校开始,让大一新生了解国情,走向社会,走进农村基层,加强大学生的职业理想信念教育,逐步推进医学生基层服务意识的培养工作,贯穿整个大学生涯阶段,学校应从国家全局出发,调整人才培养目标,联合其他职能部门健全人才培养机制,做到多管齐下。
(3)个人选择因素
影响医学生基层就业的直接因素来源于个人的家庭和自身心理因素,相对于其它专业的毕业生来说医学生的培养成本普遍较高,医学生3-5年的基本培养费用少则四五万元,多则六七万元,高额的培养费用进一步促使医学生和其家庭对就业的期望值增高,直接导致很多的医学生进校之初就定下了将来的择业方向,基层服务意识从源头上就给磨灭了。另外,大学生自我期望较高,功利倾向突出如今,不少大学生抱着“学而优则仕”的思想观念,认为上了大学便高人一等,对于自己的未来也有着相当大的期望。然而,在一定程度上也导致了目前大学生普遍存在的高不成低不就的就业心理。许多医学生碍于“面子”,认为大学生到农村基层单位工作没有前途,更没“面子”。另一方面,随着社会文化的多元化发展,许多大学生把工资报酬的多少作为判定一份工作好坏的标准,个人价值的实现脱离了社会价值,还有部分医学生担心去了基层出来难,下了基层没人管。一些医学生觉得自己的能力在基层不能充分得到展示,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也与城市有较大差距,导致医学生畏惧基层工作的艰难环境,从而使其基层就业意向大幅降低。
三、医学生基层服务意识培养策略
(1)国家加大基层医疗卫生的扶持,大力投入基层医疗设施建设,制定并出台激励政策,鼓励医学生深入基层
大力发展改善基层医疗卫生条件,为医学生深入基层开展工作提供保障措施,提高对深入基层做出贡献的医务工作者给予奖励和高度肯定,提供将来走出基层继续深造的平台和机会,政府健全大学生基层工作机制,加大优惠扶持,增加薪酬补贴,提供更多的进修培训、晋级晋职机会等。医学院校应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对选择支援西部服务基层的学生给予表彰和宣传;学校应加强专业知识的教育提升其对本专业的信心;培养医学生自学和终身学习的能力,科学、合理宣传各级医疗机构的卫生职能,帮助其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2)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大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
通过加强医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职业理想教育以及艰苦奋斗的精神教育,开展系列主题思想教育活动等增强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培养高尚医德,将思想转化为行动,认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扎根基层,服务基层。
首先,开展“服务基层,奉献社会”为主题的思想理论讨论会、学习会和形势教育课,在全校范围内进行基层服务意识、志愿服务基层的明辨会,让基层服务意识走进校园,走近学生,而不再是遥不可及的高尚情操。其次,开展以“我的中国梦”、“我为基层出把力”等主题的团组织生活、团日活动或主题思想班会,培养医学生家国情怀、奉献精神。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的在医学生当中开展“我的中国梦”等主题的班会活动对于提高医学生思想政治理论、人文综合素质以及高尚医德具有重要意义。
最后,开展基层先进人物事迹宣讲会,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建功立业。基层的生活条件虽然艰苦,但我们却不难发现那些扎根基层谋发展,与国家的未来紧紧相依的基层工作典范。
(3)积极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及公益志愿服务活动
通过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组织大学生深入农村,感受农村真实生活,参与农村社会实践,加强医学生对国情、社情、民情的认识体会,激发大学生的基层服务意识。建立社会实践长效机制,通过短期或中期实践基地的合作项目建立长期对点合作模式,鼓励医学生参与进来,从而带领学生走进基层,体验基层生活。所以,基层社会实践是激发广大青年学生服务基层意识的重要方式。在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目标的“中国梦”的道路上,农村的发展对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大学生只有深入到基层群众的生活中去,亲身了解农村的真实情况,了解农村的发展需求,才能进一步锻炼自己的意志,增长自己的才干,坚定自己服务基层、建设农村、实现自我价值的信念,从而进一步激发自己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精神,更加坚定地为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做贡献。
(4)加强就业引导,学校相关部门加强联动机制建设
首先,医学生就业最机密相关的学校职能部门就是学校的招生就业处。以招生就业处牵头,通过和校党委宣传统战部、校团委等职能部门的合作,在校内开展国家基层就业相关政策推广宣传活动,通过组织辅导员老师以及学生代表进行政策学习,在校内层层推广和学习。党委宣传部和团委在校内积极对服务基层优秀典型进行表彰和宣传,用身边的人和事教育感染学生。其次,加强校地合作,通过组织学生参与中短期的志愿服务活动,引导医学生适应基层环境,了解风土民情,树立基层生活信心,为医学生毕业以后扎根基层打下基础,同时毕业后选择基层就业的毕业生给予适当生活补贴,用奖励的方式鼓励学生,提高医学生服务基层意识,推动医学生基层服务行动。
(5)加强医学生专业培养教育,打牢专业基础
学生方面,在校期间应精修专业知识,培养专业信心;掌握全方面知识,提升综合素质积极主动获取就业知识,了解政府相关政策,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提高自身思想觉悟,认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做一名合格的医务工作者和社会主义建设者。
医学生基层服务意识的培养责任重大,关系我国的社会民生,关系基层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作为医学院校在培养医学生精湛的医学技术之外,更要注重对医学生思想的教育,人文和情感教育,加强对医学生的基层服务意识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