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如何引导初中学生学好物理
浅谈如何引导初中学生学好物理
美良中学董光诗
摘要:物理学科说理严密,数学知识多,单位复杂等,学习难以入门,“理科难学,物理难学;学不好物理,不愿意学物理”——这是部分对物理产生厌学情绪的初中生的共同心声,更是众多初中物理教师多年来一直想解决而又未能解决的一个心病。
关键词:厌学、兴趣、教育
物理学科说理严密,数学知识多,单位复杂等,学习难以入门,“理科难学,物理难学;学不好物理,不愿意学物理”——这是部分对物理产生厌学情绪的初中生的共同心声,更是众多初中物理教师多年来一直想解决而又未能解决的一个心病[1]。在提倡素质教育,重视大面积提高教育质量的今天,更是对这一问题的解决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为此,我们必须对这些“学困生”进行激发学习兴趣的教育,才能够切实提高教学质量。本人结合三年来一直在农村初中从事物理教学实践的经历,浅谈如何引导初中学生学好物理课。
一、物理课学生厌学心理的成因:
1.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缺少学习动力。这一类现象往往发生在以下几种学生身上:家庭条件优越,太受宠爱的学生,或父母外出打工的留守儿童;有自卑、胆怯、不善于交流的学生;还有一类就是自身学习能力较差,智力较差的学生。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受社会现象的影响,加上读书无用论在农村有所抬头,没有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缺乏良好的学习动机。
2.教师教学方法缺欠,影响学生学习情绪。新的教学理念强调教师在实施教学过程中扮演的角色应该是指导和参与者。教师教育不得法,忽视个性的差异。物理教师如果能组织既形象生动又直观准确的实验,运用深入意境,唤起想象、妙趣横生的物理语言,引导学生去领略物理世界的无穷奥秘,那么伴随的将是积极的情绪和情感。相反,枯燥和权威式的讲解只会带来被动以至消极的态度和体验。有些教师教法单一,不能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学生的客观实际以及个性差异灵活选用教法。教学中着眼于知识的传授,不会因材施教,更不会因时施教(能力是处在发展之中,时时在变化),只重视多教给学生知识,而忽视能力的培养
1更不注意关心困难生实际心理需要上课缺乏诱惑力和感染力等,从而造成困难生的情感障碍。
3.物理学内容较抽象,学生思维跟不上。由于物理学内容有较强的逻辑性、抽象性和实践性,加上农村物理实验室条件跟不上教材的实验内容改革步伐,加上学生思维跟不上就会感到物理难学,学习兴趣就会减弱,进而产生厌学。
二、浅谈如何引导初中学生学好物理课:
杨振宁教授曾经说过:“兴趣是成功的秘诀”,因此我在教学中,根据本校学生的实际,首先激发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真正认识到物理学科在实际中的应用极为广泛,学好物理对今后的学习、工作、生活极为重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求知的动力,是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的源泉。前苏联教育家卡特金曾说过:“教学效果取决于学生的学习兴趣[2]。学生只有对学习感兴趣,才能把心理活动指向和集中在学习的对象上”。因此,激发学生对物理科的学习兴趣极为重要。
1.精心准备,上好“引言”课。“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物理第一节引言课好像老师给学生的见面礼,是学生学习物理的第一步。其印象如何,是能否引起他们对这一学科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的关键。对初二学生来说,物理是一门新学科,他们带着浓厚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来上课,如果处理不好,会使“学困生”失去学习物理的兴趣。为了引起学生对学习物理的兴趣,上课前必须精心设计,可从身边的生活实例讲述物理现象及其应用。如为什么将湿衣服挂晒在有风吹的地方会干得快;冬天为什么会从嘴里呼出“白气”;再谈到国防科技进步才不受人欺,如从海底发射导弹到神舟飞船升空等科技成就的例子;甚至可列举本镇街上的家电维修店就是用物理知识来挣钱的生动实例来说明物理知识的作用,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困生”树立学好物理的自信心。
2.鼓励“学困生”自信,激发其学习物理的兴趣。教育家诺尔特说:“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批评之中,他就学会了谴责;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敌意之中,他就学会了争斗;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之中,他就学会了自信。”在教学中努力地去发现“学困生”的优点、长处、能力等,适当地赞扬“学困生”,不仅教师可以获得学生的好感,而且还可以使教学双方在心理和感情上靠拢,缩短彼此间的距离。
3.降低教学过程的起点,为他们铺好台阶。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形成能力培养素质的基础。针对厌学生认识能力差思维能力弱的特点,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讲解知识的发生过程和形成过程,以降低教学起点。要采用像放电影、电视中的慢镜头,小步子甚至倒退的手段,给厌学生搭起思维的小台阶使他们拾级而上。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从实际出发,降低起点,对过难、坡度过大的内容要进行分步讲解,对重点、难点和学生不足之处应进行必要的循环,甚至多次反复,要尽量增加演示实验、幻灯、电视机、图表等直观教具进行教学,增加他们感性认识,提高厌学生的记忆能力和思维能力。
4.以知识的实用性,激发“学困生”学习物理的兴趣。由于农村中学的学生最终大部分要成为农村的建设主力军,初中物理教材中的知识在农村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实例不少,教师应注意收集和挖掘,在教学过程中理论联系实际,使升学无望的“学困生”也能感觉到物理是有用的。如在讲授机械效率时,可联系挖沼气池用滑轮组往池口上拉运泥土,效果明显是省时省力的,效率比用人力搬运高。在学习影响蒸发快慢因素时,可带领学生到校园周边的农田进行现场观察,引导学生分析农村地膜覆盖是怎样减慢蒸发而减少灌溉成本的。
5.以实验激发“学困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在物理课的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多动手做实验,引导学生做一些有趣的实验,如在上光学前可布置学生下去观察“放大镜使火柴点燃”、“插入水中的筷子”、“隔着水滴看字”等实验。通过动手实验,使抽象枯燥的知识变得生动而富有刺激性,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6.以生动风趣的教学艺术,激发“学困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教师风趣的语言艺术,能赢得学生的喜爱、信赖和敬佩,从而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即产生所谓“爱屋及乌”的效应。例如,在讲势能时,可向学生说,当有一片树叶向你头顶上落下时,你将怎样?学生肯定会说:“这有什么可怕的。”如再问,若你头顶上有一块砖头落下呢?学生肯定会下意识地往上看,从而说明物体的势能和质量有关。这样的课堂教学会收到良好的效果。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教师[3]。”
杨振宁博士也说过:“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兴趣属非智力因素的范畴,因而从挖掘智力因素,培养非智力因素入手,多渠道对“学困生”进行兴趣教育,不仅能使“学困生”产生新的求知欲望,更重要的是这种求知欲望一旦保持下去,就会使学生产生巨大的学习内在动力,足以克服学习中的很多困难和忍受各种挫折。学生只有对物理感兴趣,才会想学、爱学,才能学好物理,从而摆脱“学困”。参考文献:
[1]柴宝云 《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厌学情绪的分析及对策》[J].科学教育研究,2008,(3):57-58 ;
[2]夏建平《初中物理教学中激发学习动机的实践初探》[J].科学教育研究,2009,(29):135-136;
[3]何龄修.读顾城《浅谈初中物理教学中学习兴趣的培养》[J].创新教育,2009,(10):169-170。
第二篇:如何学好初中物理
如何学好初中物理
(一)带着求知的渴望进入物理的世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物理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在我们的周围,大至整个宇宙,小至我们身边,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种种的物理现象。千变万化、日新月异的科技信息,有如五光十色的万花筒。要问:“天有多高?”那就要研究大气层及更遥远的空间。在大自然,会发生惊天动地的雷鸣和划破长空的闪电。可是,你有没有注意到发生在自己身上的“雷”和“电”?电话给人类交往带来很多方便,它有什么不足之处?也许不少同学都看过杂技“飞车走壁”吧,在倾斜度很大的墙壁上,一辆摩托车或小汽车在高速行驶,却不会掉下来,坐在汽车里的演员显得那样悠然自得。你在惊讶之余,也许会佩服演员高超的技艺和过人的胆量。其实,这些都是运用了物理中力学的一些原理。为什么大型拖拉机和坦克要安装上履带,自行车的车轮外胎及钢丝钳口上要有花纹?保温瓶为什么既能保持物体“高温”,又能保持物体的“低温”?这些问题,学习了物理,就能得到答案。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为刚刚向物理学宫迈进的学生,首先需要的是兴趣。自然界万物的运动和变化,以及人们创造的一切,都是我们兴趣的取之不竭的源泉。让我们在自己的心灵中点燃起强烈的求知的火花,以浓厚的兴趣进入物理的大千世界,在学习中体验自己智慧的力量,体验求得知识的欢乐。让强烈的求知欲望使你处于欲罢不能,顽强奋进的状态吧。
(二)读书是获得物理知识的重要途径
翻开每一个科学家成功的奋斗史,都看到“着迷”地读书的篇章。读书,首先要认真精读课本。物理课本是经过很长时间教学实践后编写出来的,讲述的是本学科的最基础的知识,里面珍藏着“科学巨人们”的智慧之果。阅读课本时,不能“一目十行”,而要按照老师的指导,非常认真地一个概念一个概念,一个公式一个公式仔细琢磨,反复推敲,消化吸收。要注意课文的思路、它要说明什么问题,是怎样说明的。对重点的段落和关键的内容,要特别用心细致地阅读,一字一句地理解。对物理中说明问题的特点——有事实的根据,有充分的理由,要注意领会。对书中的例题,不能只看它如何应用公式,还要看它是怎样分析问题的,看看自己合上课本后能否重做出来,看看自己还能不能有别的方法去做。在学完每章之后,还应把整章内容做一个小结,把内容整理成有纲有目的系统内容,系统地掌握它。还要学习应用课本的知识解释一些常见现象。不要对课本不读不看,一味只是赶着完成作业,这样是决不能学好物理基础知识的。
除了精读课本外,同学们还可以广泛阅读更多的物理课外书刊。在阅读中可能会遇到一些自己读不懂或读得不大懂的内容,这不要紧,从阅读中知道有这么一回事,也是有益处的。这种阅读的主要意义在于开阔眼界,扩充知识,使自己的思维和想象,在更广阔的物理世界中翱翔。
(三)乐于观察善于观察
观察也是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我们每一个人,从婴儿时起。由于对周围千变万化的现象感到好奇,留心地观察,逐步积累了很多日常生活中的经验。这些经验有真有伪,要去伪存真。特别是在学习物理时,更要认真采用观察的方法,要从单纯的好奇的观察提高到有目的的观察。
怎样进行有目的的观察呢?
观察演示实验,要目的明确,在做演示实验之前,老师往往会讲为什么要做这个实验,采用什么仪器,仪器如何放置,实验怎样做,希望同学们观察些什么。这些话都是很重要的,是我们观察的依据,我们都要听清楚,还要边听边思考,想一想将会得到什么结果。
看演示实验必须全神贯注,因为演示实验是在讲台上做,仪器有时比较小,而实验现象往往变化很快,这就需要集中注意才能把现象看到,而且最忌只看结果而不看过程。我们必须全神贯注跟着老师的操作,看清每一步骤中的变化。实验中的每一步骤有的快,有的慢,快的要不遗漏,慢的要有耐心。很多实验往往又分几个步骤。例如做证明运动着的小车停下来是因为受阻力的缘故这一演示实验时,是让小车先后3次从斜面的同一高度下滑,而桌面处3次分别放上光滑程度不同的表面。我们要认真注意到3次放的高度是相同的,并要想一下为什么,然后注意观察在3个不同表面上运动的小车所走距离有什么不同,这3个不同的表面提供了什么不同的条件等等。
第三篇:如何引导学生学好古典诗词
大沥镇高级中学论文
2006年6月
如何引导学生学好古典诗词
周 芸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诗”,诵读诗歌,固然重要,但作为一名中学,学习唐诗时,仅仅靠背是不行的,赏析才是最重要的,更何况理解更有助背诵。但学生毕竟与那年代相距甚远,要理解古诗词有一定的难度,甚至由此有可能引起一些厌学情绪。而怎样才能引导学生学好唐诗宋词,经过半个学期的学习与教学后,我深有体会:学习古典诗词,朗读是必不可,但重要的是引导学生作深层的品味,去实践创造。
一、引导学生进入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一堂课的成功与否开头很关键,所以上课伊始就可以借助各种方式引导学生进入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譬如学习《长恨歌》时,首先引导学生了解历史上相关的事件,尤其是马嵬坡这带有悲剧色彩事件,其中的唐玄宗、杨贵妃、杨国忠都是学生熟悉的人物,对此学生都踊跃发表意见。这既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又能帮助学生理解唐太宗的感情,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如在学习《念奴娇·赤壁怀古》时,电视剧《三国演义》的片头就是很好的的开头。片头歌听来豪放、浑厚、悠远而略带苍凉,内容和基调与这首词的风格、作者的心境相近,有利于学生对这首词豪放的风格和作者思想感情的感受、理解。选用这一电视剧片头作为导入,很快唤起学生对电视剧《三国演义》有关情节、场面的回忆,激发了他们的思想情感和兴趣,奠定了鉴赏的基调。
二、在比较学习中,开拓学生思维。
在学习古典诗词时,通过比较学习,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思维。1.月亮在中国文化中象征意义十分丰富。她是美丽的象征,创造了许多优美的审美意境;同时,月亮也是人类相思情感的载体。对张久龄《望月怀古》中“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古人评价很高,说它是千古名句,不同凡响。试与下面描写“月”的诗句比较,说说“不同凡响”在哪里?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李白《月下独酌》: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赵鼎《鹧鸪·健康上元作》:“花弄影,月徘徊” 杜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通过比较,学生便容易理解了:这些诗句,皆将写景与抒情融合为一,形象地写出了或是恋人间的相思,或是对故乡和亲人朋友的怀念,或是失意文人的空灵情怀。但张九龄这两句,不仅将写景与抒情融合为一,而且从中体现出诗人博达宽广胸襟,为千古名句。
2.在学习杜甫的《登岳阳楼》时,则与《临洞庭上张丞相》进行对比
杜甫的“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与孟浩然的“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二者都是对洞庭湖的广阔景象的赞美的神来之笔。但从诗人个人感情来看,孟浩然之写出了个人沉浮和一己得失。而杜甫句比孟浩然句更显开阔、博大,不仅写出了洞庭湖壮观景象,诗句“戎马
第 1 页 大沥镇高级中学论文
2006年6月
关山北,凭轩涕泗流”,更显出诗人博大情怀,同时也可看出他的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3.在学习白居易的《长恨歌》时,可与《琵琶行》作比较。
这两首诗有很多相似之处。首先是主题都具有双重性。《长恨歌》既对唐明皇的荒淫误国,杨贵妃以色邀宠有所批判,特别是在诗歌的开头;又对他们之间忠贞不渝的感情有所同情,甚至歌颂,特别是在他们的爱情发展成悲剧之后。《琵琶行》既刻画了一个不幸歌女的形象,又通过“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慨,抒发了自己“谪居卧病浔阳城”后的苦闷心情。其次是在艺术手法上也有很多相同之处。一是抒情与叙事的紧密结合,它们既是以抒情见长的叙事诗,又是以叙事见长的抒情诗。诗中既有凄婉感人的情节,又有真挚动人的情感。二是结构安排独具匠心。从大结构上看,这两首诗层次分明,一气贯注,都以叙事为线索,穿插抒情,写出了情节的发生、发展、转折、高潮、结束三是善于描写,形象多姿多彩,语调圆润流转,语言精美通畅。《长恨歌》尤富有色泽美,杨贵妃可谓“淡妆浓抹总相宜”。《琵琶行》尤富有音乐美,它不但详尽写出了琵琶女弹奏的全过程,而且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弹奏的音乐效果。《长恨歌》尤富有色泽美,杨贵妃可谓“淡妆浓抹总相宜”。《琵琶行》尤富有音乐美,它不但详尽写出了琵琶女弹奏的全过程,而且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弹奏的音乐效果。这么一比较,既能很好的理解这两首长篇叙事诗,又能明白白居易的写作特色。
三、在学习中批判,在批判中创新
在学习中批判,在批判中创新,只有这样,在鉴赏古典诗歌的过程中才能常学常新。但理解一首诗歌,背景资料是必不可少。
白居易的《花非花》,对诗中的主题,历来就有不同的说法。
有人认为是悼亡之作,也有人认为是感伤身世之作,还有人认为是为妓女而作。这时可引导学生根据整首诗,联系白居易的生平、思想和写作背景,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只求有根有据,能自圆其说就是。
背景材料:
1、白居易自小聪明过人贞元十六年(800)等进士第,历任左拾遗、翰林学士。在儒家“兼济”思想的指导下,他不怕得罪权贵近□,连续上书论事。元和十年,两河藩镇割据势力联合叛唐,派人刺杀主张讨伐藩镇割据的宰相武元衡。白居易率先上疏请急捕凶手,以雪国耻。但却被腐朽的官僚势力攻击为越职言事,并捏造“伤名教”的罪名,将他贬为江州(今江西九江)司马。后来又得到皇上的重用,再次回到京城。一开始,白居易行事的坦荡刚直、勇于任风格依然不改,为了坚持立场,甚至不惜和多年好友元稹翻脸。然而政治集团之间激烈的倾轧斗争终于让他渐渐“懂事”了,白居易从忧虑到失望,再到逃离,他承认自己的失败,为了躲避政治旋涡,甘心外放,做地方官去了。个人的意愿在庞大的命运车轮前显得实在太渺小,只有少数人一生都是斗士,白居易不是那种政治需求特别强烈、个人意志特别坚定的人,诗人早年的理想已经在现实中渐渐消磨。晚年闲居农村,皈依佛教。他晚年蓄养大量家姬,还亲自指点她们学习乐舞。他10年内换了3批家姬,只是因为过了几年就觉得原来的家姬老了不中看,而这个时候他自己已经67岁了。
于是学众说纷纭,各抒己见,虽然见解未必就有道理,但他们的创新精神很可嘉,而虽然有些未必就有见解,但他们的质疑精神却不能否认。说法如下:
第 2 页 大沥镇高级中学论文
2006年6月
——白居易虽然与《真娘墓》和《简简吟》两首悼亡诗在形式上有一定的相同之处,但从立意来看,它并不像其他两首诗那么伤感,尤其是“去似朝云无觅处”这句,更是流露出一种对美的无法捉摸的遗憾的感情。
——因为白居易是信佛教,又加上他对人生的感悟,所以这完全是一首佛语化的诗,诗中体现的是佛语中的“空无”。因为自己太聪明了,于是有“来的时候,就像那“来如春梦几时多”,而自己官场上的失意就是那“去似朝云无觅处”。最终一切都化为“空无”。
——白居易无论早年是多么的雄心壮志,但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打击后,诗人早年的理想已经在现实中渐渐消磨。又加上晚年的眼疾,于是就写了《花非花》来表达自己壮志难酬的遗憾,从中也有生命无常的淡淡的伤感。
四、播放录音朗诵,进入情景,品味意境。
诗词鉴赏离不开诵读。诵读不仅能加深对内容的理解、语言的品味,加深对诗人情感的感受、风格的体会,从而领悟诗词的意境,获得审美的愉悦;而且可以增强语感,激发感情,在感受天才的想像魅力的同时,滋润自己的想像力。而在学生熟读的基础上,如果能播放音乐,或是录音朗读,从而引导学生朗诵,那么就会取得更好的效果。在学习《长恨歌》时,又因为相关内容的画面很美,所以可以制成flash配以录音,学生跟着录音朗诵。这样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在录音朗诵过程中学生能很快进入情景,从而能更好地品味意境。
五、利用古典诗词活动课,激发创作热情
语文活动课更有助于学好古典诗词。更能体现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自主、合作、探究。设计形式新颖的实践活动,能有效地训练学生思维,激发创造欲,培养创新素质,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给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活动课形式可多样。
1、选取自己喜欢的诗歌来朗诵,或配以画面,或是配乐吟唱唱歌等,并作好充分的准备,上课的时候上台展示。
2、小组接力赛。
3、看图片吟诗
第 3 页
第四篇: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学好政治课
教师如何引导政治课教学
广西象州县中学
苏文君
邮编545800
手机*** 主要内容:在教学中, 教师是主导, 学生是主体, 教师在教学中应起主导作用,并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关键点: 一是激发起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意向;二是引导学生的启发性思维;三是给予学生人格力量的感染。
关键词: 教师
如何
引导
政治课
教学
教学过程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双边活动,在这个活动中,双方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可是在现实教学中,出现两种情况:或者否定教师的主导地位,或者忽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客观性。前者将教学过程只看成是学生的活动,教师的活动是附加上去的,是起辅助作用的;后者忽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客观性,只顾自己在讲台上讲,唱独角戏,甚至越俎代庖,制约了学生能力的发挥,严重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针对这一情况,我想谈谈政治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学好政治课。
要上好一堂课,首先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所谓教师的主导作用,是指教师主导着教学过程的发挥,教学过程的内容,教学方法的采用,教学目的的设定。其主体性的表现是教育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在教学过程中表现为教师是教学过程的主导者。
教师应从下面几个方面引导学生学习:
一、激发起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意向。学生的学习意向是由学习动机驱使的。在没有进入学习活动前,学生的学习动机是处于潜伏状态的。教师在进行教授内容前,首先是将学生的欲望激发起来,把学生的学习动机由潜伏的、静止的状态,引到积极的、运动的状态。正如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呼唤、鼓励学生去追求。“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一旦激起学生主动积极的探索热情,教师的教学就成功了一半。因此,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激发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意向是教师搞好教学的第一个关键点。
激起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很多,我在教学中就利用读图,再现情景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学习《国家制度》这一章时,学生很难理解国体、政体的含义,也不明白人民民主专政的真正内涵为什么是中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民主专政,只是一味的硬背。但由于不理解背了过后就忘,学生感觉很苦恼。为此,我就从影视中精心剪辑了抗日战争及解放军战士在南京总统府升起鲜艳红旗的画面,开国大典上毛泽东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的画面,改革开放的壮丽画卷和雄伟蓝图,伴随着雄壮的《国歌》旋律,使学生融入到一个由形、光、声、色等凝成的音乐氛围中,学生的整个心灵受到震撼,深深的体会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的道理,学生的爱国情感油然而生,从而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政治课教学理论性强,枯燥乏味,单凭教师讲解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运用案例教学法可以提供生动、逼真的正反案例和由简单到复杂的案例,给学生造成身临其境的感觉,加深感性认识。如在讲解“公民作为纳税人应依法自觉纳税”时,可选用冯小刚拍摄的《甲方乙方》纳税的正面案例和厦门特大走私案偷逃税款300亿元的反面例子。这些学生较感兴趣的案例,会变学生苦学为乐学,变厌学为愿学,变被动地学习为主动地学习。
二、引导学生的启发性思维。
传统的教学是教师的教,学生的学的填鸭式的教学,严重的阻碍了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热情,扼杀了学生能力的发展。第斯多惠说:“如果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任何方法都是好的。”“不好的教师是传授真理,好的教师是教学生去发现真理”。现代教学改革就是要改变注入式教学实行启发式教学。那什么是启发式教学呢?启发式教学就是教师根据不同的教材内容,教学目的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各种有效的方法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积极思维,解决学生在理解与运用知识中的矛盾,使学生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提高认识问题的能力。所以,一节好的思想政治课应该是在教师正确指导下,充分调动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积极性的过程。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可以根据高中各年级学生的不同特点来培养学生的思维。
1、高一阶段,扭转学生学习政治课的思维定势,逐步养成科学思维习惯。根据高一学生的实际,确定合理的思维培养目标:能搜集和整理材料并对现实材料进行初步分析;培养自学能力,能从系统的高度把握知识;养成追根溯源的思维习惯。
具体做法是:(1)搜集和整理资料,点燃思维火花。学生在搜集和整理资料中,产生了许多课堂内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从而引起思考。(2)指导自学方法,强化思维动机。自学方法指导分三个层次加以训练:第一步,由教师分析精读教材的步骤与方法,指导查阅资料;第二步,列出问题式自学提纲,指导学生根据提纲自学归纳;第三步,由学生经过精读教材和查阅必要的图册文献,独立思考,列出自学纲要或画出知识框架图。让学生自觉学习,必须首先调动其积极性,强化思维动机。(3)加强辨析训练,感受思维严密。如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意味着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财政收入越多越好。我们充分利用 2 高一经济学知识的思维严密性,通过辨析训练,让学生真正感受到经济学知识的内在逻辑,使学生真正重视自己的思维过程,提高思维自觉性。
2、高二阶段,优化学生思维方法,形成科学思维能力。
高二的哲学课,本身是一门科学思维方法课,充分利用此学科的特点,不断提高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根据高二学生和教材的实际,确定合理的思维培养目标: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能够透过现象抓住事物本质的能力即抽象思维能力;强化辩证思维能力,能用全面的、联系的、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学会归纳和演绎思维方法,提高分析综合能力。在上述目标下,以高二思想政治课知识为载体,来有效地提高学生思维的自觉性,从而形成科学思维能力。
具体做法是:(1)充分利用哲学中的概念、原理教学设计,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如对物质概念的教学,设计四个教学步骤:第一步,让学生列举看得见的物质现象,包括肉眼和借助工具能观察到的物质现象即自然现象,还包括看不见的社会现象;第二步,引导学生分析自然现象与社会现象的共同属性:可知性、运动性、客观性;第三步,世界上除了物质现象之外还有意识现象。前面概括出的共同属性并不是物质所特有的属性,意识同样具有可知性和运动性;第四步,从整个物质世界的角度,让学生概括出最高的共同属性,即客观性。由此得出: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通过这一分析、综合的过程,学生参与其中,学生的感受能力、思考能力、评价能力、抽象能力都可以展示出来。
事实上,学生在抽象概括的思维过程中,通过教师的引导、点拨与巧妙释疑,其抽象概括的能力才能得以形成、发展。哲学概念和原理教学的成败,主要取决于学生能否参与抽象概括的过程并突破其中的障碍以及教师的抽象概括过程的设计是否科学、组织是否合理、引导是否恰当。面对哲学观点,把抽象概括的思维活动与学生认知的特点合理结合起来是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在哲学教学中,每一个概念和原理的教学都可以进行思维过程的设计,充分锻炼学生的思维,培养其思维能力。
(2)充分运用唯物辩证法的思想,提高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①运用联系观点,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如我们在学习和复习一些基础知识时,充分运用因果联系,弄清知识点的前因后果,形成知识链条,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和提高了学生思维能力。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原理告诉我们,既要有全局观念,又要搞清局部。政治课中的任何一个知识点,都是整体中的一个点,因此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着重培养学生的 3 整体意识和系统化的能力。每当一个章节知识学完,我们都要求学生把这一章节的知识体系罗列出来,形成知识网络。如学完高一《经济常识》第一课后,就要求学生围绕商品、价值、货币、价值规律四块知识进行整理,形成知识体系。通过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努力,学生深深地懂得,政治课的知识不是支离破碎的,而是充满联系的知识体系,只有掌握这些知识的内在联系,才能灵活把握这些知识,形成自己的能力。当同学碰到相关问题的时候,他们通过某一个知识点,发散到整体知识体系,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知识和途径。②运用矛盾的观点,培养学生辩证思维能力。我们综合了经济常识中的使用价值与价值、商品与货币、价格与价值、公有制与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市场调节与国家宏观调控、劳动生产率与经济效益、速度与效益、积累与消费、生产与消费等概念和哲学常识中的物质与意识、客观规律性与人的主观能动性、运动与静止、量变与质变、内因与外因、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现象与本质等概念,运用矛盾分析法进行分析。通过这种举一反三的训练,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③运用发展的观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如对通货紧缩问题的认识,我们要求学生不仅从眼前利益来看,通货紧缩对人民的购买力来说是有利的,有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且要从长远利益来看,通货紧缩对人民利益是不利的,因为通货紧缩时物价水平长时间、大范围下降,市场流通不畅,企业利润减少,不利于企业的正常发展,使国民经济处于徘徊状态,最终仍然影响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集中了教材中的类似问题,对学生进行集中训练,既培养了辩证思维能力,又具备了创新思维。
(3)加强演绎训练,增强分析综合能力。如材料分析题:某贫困地区领导人认为,脱贫不仅靠政策救济,更要靠自力更生,他们学习其他地区“无工不富”的经验,建起了小型机械厂,但由于原材料和资金缺乏,结果收益甚微。经过认真分析,他们认识到该地区山场面积大适宜发展林果业和养殖业,于是因地制宜种起了果树、中药材,饲养起牛、羊、家兔等,经济情况很快有了改观。在此基础上,他们又办起了果品和肉类加工厂,几年就摆脱贫困,走上了致富之路。该地区在脱贫过程中是怎样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此题难度较大,我们教给学生理清思路的方法,首先对基础知识进行分析,搞清一切从实际出发和实事求是有什么要求;其次对材料进行分析,找到材料与基础知识的结合点;然后根据分析的思路和答题的要求组织答案,先写出理论,再写该地区在这方面的表现。这是一种建立在分析综合基础上的演绎回答法。我们通过对这种题型的大量训练,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和演绎的答题能力迅速提高。
3、高三阶段,强化学生思维训练,提升思维能力。
高三是学生学习的关键阶段,也是学生思维能力的集中训练阶段。我们确定了如下目标:能对各种知识和社会现象进行对比分析,并通过对比明辨是非;能对政治课所有知识进行重新分解组合,综合成一个新整体去评价说明社会现象;能运用所学知识去独立分析社会政治、经济现象,解决实际问题。
具体做法是:(1)利用概念、原理的对照、比较,培养学生分类比较能力。比较有宏观上的对比、微观上的对比、纵向横向的对比、同类比、异类比,让学生在比较中得出正确的结论。宏观上的对比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政治现象与经济现象等;微观上的对比有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价格与价值、商品与货币、国家与民族等;纵向横向比有对社会主义民主的自身发展和社会主义民主与资本主义民主的对比;同类比有税收的作用与财政的作用对比、股票与债券对比;异类比有国家的宏观调控手段与国家经济职能的对比、经济学上的“价值”与人生观上的“价值”对比。通过这些对比,学生认清了这些知识之间的区别,也学会了比较的方法,提高了知识的分类比较能力。
(2)利用对基础知识的梳理,培养学生系统化的能力。系统化是通过概括、掌握整体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并把这种联系形成一个有序整体,即理顺知识之间的关系,形成整体的知识结构。以辩证法的知识系统为例,培养学生的系统化能力,第一层,联系观、发展观提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特征,人和规律的关系反映了人类寻求联系,追求发展的基本方面;第二层,对立统一是辩证法的核心,运动和静止的关系、规律和规律的表现形式的关系、人和规律的关系,都属于对立统一的关系;第三层,对立统一思想在若干对范畴上展开和深化,并从不同的角度进一步认识物质世界的发展规律。如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关系、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关系、矛盾主次方面的关系、内外因的辩证关系、量变与质变的关系、前进性与曲折性的关系、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关系、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之间的关系、现象与本质的关系都是对立统一思想的展开和深化。第四层,最后得出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分歧。
由此可以看出,不仅要对知识进行重新组合分析,更重要的是找到知识的交接点。学生掌握的知识不再是零碎的知识,而是一个整体。这不仅优化了学生的知识结构,而且培养了学生的系统化能力。
5(3)开展时政性专题研究,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如2007年把和谐社会、义务教育中的“两免一补”、新农村建设、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建立等,通过文字、图片、表格、柱状图、曲线图、漫画、地图等展现出来,配合巧妙的发问,让学生思考,提取材料中的有效信息,挖掘提炼材料中的问题,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去认识这些现象,最后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由于我们提供的材料是最新的,又是社会上的“热点”,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学生呈现出情绪饱满、精神愉快、充满自信、联想丰富的最佳状态,创新思维能力就会体现出来。同时,教师结合教学的需要,只给学生专题的名称,而专题资料的搜集、整理,知识的运用分析都必须由学生自身来完成,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完全处于独立思维的状态,更有利于思维能力的培养。
以上方法的运用有效的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人格力量的感染。
常言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在课堂上用一种人格力量去影响学生,开启学生理想的人生航向。学生一旦获得了人生的智慧,对人生就会有一种全新的感受和深层的把握,他们的人生境界就在教师的日复一日的人格力量的感染下,日渐高远。
因此,要搞好思想政治课教学,教师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在文化修养上,政治课教师应该博览群书,广泛吸收营养,同时还应该积极关注天下大事、要事,及时更新知识。这样才能在给学生上课讲解分析时,信手拈来,达到上知天文,下晓地理。一句话,东西南北中样样都了解,让学生在听你讲课的时候感觉到老师真不简单,老师博学多才。平时让学生感到老师多才多艺,这样学生对你就建立了信任感。这还不够,作为思想政治课教师,还必须在与学生的交流中,在工作中努力培养和提升并表现出自己的人格魅力来,让学生知道你既是知识广博的老师,还是言于律己、宽以待人、和蔼可亲的人生导师和可敬可亲的朋友。这样,在师生之间形成一种亲和力,“亲其师,信其道”就会成为现实,有利于教学工作的全面展开。
综上所述,如果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能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激发起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意向,引导学生的启发性思维,并以高尚的人格力量去感染学生,就一定能把学生引入知识的殿堂,把政治课学好。
【参考文献】
1、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技巧
2、高中思想政治课教材分析
第五篇:初中学生学好物理的基本方法
初中学生学好物理的基本方法
初中学生普遍感到物理课难学,如果我们教给学生学习物理课的基本方法,就能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提高学习质量。
1.学好语数,垫石辅路
物理课是初中学生感到难学的课程,其原因是:物理课不但有系统、严密的物理概念和知识,而且物理课与数学、语文课的知识联系也很密切。例如数学中的方次运算、小数分数混合运算、极值的讨论等知识在物理教学中经常应用。但数学知识又不能生搬硬套,例如数学中a=c/b说明a与b成反比,a与c成正比,但在物理ρ=m/V定义式中,ρ与m、V的大小无关;在I=U/R中,却有I与U成正比,I与R成反比。所以学好数学知识对物理课的学习至关重要。同理,一个学生语文水平的好坏对物理的学习影响很大。因为物理中的概念、定理、定律的文字叙述言简意深,一字之差,天地之别。例如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不能叙述为垂直向下;导体在磁场中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就产生电流,若无“闭合”二字,则产生的是电压而不是电流;又如物体吸热后温度升高了20℃和温度升高到20℃含义截然不同。可见语文知识对学好物理课的重要。
2.联系生活实践,培养学习兴趣
物理课与生活实践联系很密切,鼓励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不但是学以致用的学习方法,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引导学生遵循好奇心?求知欲?爱学习?责任感的成长规律。例如在学习热胀冷缩后,我让学生举例说明。有一个学生举例说:夏天白天长,冬天白天短;另一位学生说:人在夏天身体高,在冬天身体低。对这类问题我没有责怪学生无知,更没有认为是出怪相而批评学生。我从人体生理特点、地理知识给学生以解答,并鼓励学生大胆地联系实践。在物理运算中也要联系实际。数算中有一个四舍五入的原则,但在物理运算中不一定适用。有一次我在讲浮力时让学生计算8个人渡河需几根相同的原木时,学生计算结果是需要5.2根,几乎全班同学都采取四舍五入,答案是5根。我让学生从实际出发分析5根原木受到的浮力与8人重力相比哪个大,会有什么结果,从而使学生知道,物理中有时不能生搬硬套数学原则。
3.总结交流学习方法
在一章或一个单元学完后让学生总结这部分知识的基本结构,即这部分知识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在总结的基础上每个学生写出学习小结,提出不懂的问题。在对知识归纳总结的基础上让学生进行相互交流、相互学习。交流知识的重点、难点,交流学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