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水泥厂十五环保工作总结及十一五环保计划
文章标题:水泥厂十五环保工作总结及十一五环保计划
走清洁生产之路,创环境友好企业
___股份有限公司水泥厂
被誉为大坝粮仓的___水泥厂是全国最大的特种水泥生产基地,35年来,不但企业生产经营成绩蜚然,生产规模由年产30万吨水泥,发展到现在本部具备300万吨生产能力的大型国企,而且环保工作也与时俱进,粉尘污染逐年
消减,企业面貌焕然一新。仅“十五”期间,我厂环保治理投资就达到2659.04万元,不但使粉尘排放点源全部达标排放,且年粉尘排放总量也由2000年的3603.37吨降至2005年的2963吨,削减率达到17.8。
一、“十五”环保工作情况
(一)领导重视。环保工作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表明了我国政府对环保工作的高度重视。但具体环保绩效,在各地、各行业差别甚大,究其原因,除去一些客观因素外,领导的重视程度是至关重要的因素。这也是中央政府一再强调环保第一责任人为行政一把手的意义所在。我厂领导班子十分清醒的认识到这一点的重要性,除按要求由厂长担任厂环境保护第一责任外,还将生产和环保工作调整为同一个副厂长主管、从而保证了生产与环保统筹兼顾,同步发展。虽说我厂的环保综合整治在2000年就通过了省环保局的一控双达标验收,粉尘污染控制水平已达国内同行业中上游水平,但我厂领导班子立足荆门社会发展的环保需求,瞄准国内水泥行业的环保先进水平,在企业做大做强的进程中,明确提出:苦练环保管理内功,加大污染治理力度和投入,力争早日达到国内水泥行业环保先进水平,把企业建成花园式工厂。在每年的工作实践中,厂领导班子成员身先士卒,常抓不懈,为全厂员工做出了极好地表率作用。厂部在每年的生产经营计划中必定同步安排环保工作;每年的大修、技措计划首先确保环保项目和资金;每月的生产计划会、调度会、必通报、协调环保工作动态,处置环保工作问题,提出新的环保工作要求,特别是从2005年下半年起,每月底由厂长带领各职能部门和生产车间一把手开展一次环保、安全综合大检查,每月中旬由主管副厂长带领各职能部门和生产车间副职开展一次环保、安全工作督查,各生产车间则安排每周一或每周五开展一次具体环保、安全、生产、设备综合检查及整改落实工作。领导的表率作用极大地鼓舞了广大员工的环保热情,从而形成了推动我厂环保工作质量全面提升的无形动力!
(二)深化环保管理。没有规矩,无以成方园,科学实用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模式是促使环保工作不断进步的有效保障。“十五”期间,为适应新的环保管理要求,与国际先进的环保管理模式接轨,我厂按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标准将环保管理制度规整为全员环保工作职责和工作标准纳入环境保护体系文件序列,按方针、计划、运行、检查、审核,持续改进的工作循环将环保工作逐步深化。2004年我厂14000环境管理体系顺利通过权威审核机构评审,使我厂环境管理跨入一个新的里程碑。
此外,与上述制度配套的环保经济责任制,也从原来的环保单项奖,修订完善为绩效考核四大指标(产量、质量、成本、环保)之一,每月实行考评,将环保工作质量与员工的经济利益挂钩。环保管理的不断进步深化,使我厂的环保工作质量得到质的变化,不但污染逐年大幅持续下降,厂容厂貌逐年更新,更为可喜的是,人们的环保意识普遍得到提升,精神风貌焕燃一新!
(三)污染治理不遗余力。虽然我厂各个发展时期都严格执行了环保三同时制度,但随着社会发展之环保需求和国家环保标准的不断提高,我厂紧跟时代发展之环保需求;“十五”期间不断加大环保整治力度,以确保我厂环保治理技术,始终处于国内较先进水平,环保设施始终完好,满足日常治污控制需要。
2001年,我厂在对干法线的水泥气力输送系统进行节能改造的同时,投资741.4万元对3台水泥磨的气箱脉冲收尘系统,水泥库顶收尘系统,辊压机等12个环保项目进行更新改造,选取用先进的低压喷吹长袋收尘器与之配套,在取得节能降耗成效的同时,彻底解决了干法线水泥磨及水泥库顶的不正常排尘现象,使这些点位的排放达标率达100。
2002年,投资430余万元,对1#、2#窑尾电除尘器进行改造性大修,使其达标运转率提高到97以上;对湿法线石膏破碎、水泥库顶的收尘系统进行全面更新改造,确保其100达标排放;率先在水泥行业购进、机动气力清扫车对生产区道路进行清扫,大大降低了厂区道路的二次扬尘污染。
2003年,投资244万元,更新改造3#、5#水泥包装机收尘系统、熟料库底收尘系统等8个环保项目,在水泥包装系统和装运栈台的生产环境得到较彻底改善的同时,每年还可多回收近千吨散落水泥。
2004年,投资469万元增补了1#窑头煤磨防爆袋收尘,篦冷机用低阻高效旋风收尘器,将余热电站原内滤式大气反吹袋收尘改造为行脉冲长袋低压喷吹袋收尘,及更新1#包装机收尘系统等,除有效解决
了老生产线的一些环保不尽人意之处外,更令人欣慰的是解决了余热电站袋收尘频繁破袋导致的非正常超标排尘。
2005年投资774.64万元,用引进德国技术的BS930型电除尘器更新了2#窑尾老式电除尘器,使其排尘浓度降至50mg/Nm3左右,达标运转率提高到99左右;以及实施更新了2#窑篦冷机旋风收尘器,增补了2#窑煤磨袋收尘器等
13个环保项目;还增加一台大型气动清扫车全面清扫生产区道路场院粉尘和洒落物料,增购一台洒水车在生产区洒水抑制二次扬尘,不但回收了大量有用资源,更可喜的是全面控制住了厂区二次扬尘,有效改善了生产作业环境。
“十五”期间的环保治理总投资累计达到2659.04万元(不包括日常环保运行费用),不但全面提升了全厂环保设施技术水平,使全部收尘设施具备达标排放能力,且与配套主机同步运行的达标运转率分别达到袋收尘99.5以上,电除尘97以上;年粉尘排放总量以每年73的速度递减,收到了十分显著的环保成效。
二、“十一五”环保计划
虽然我厂“十五”期间的环保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我厂清醒地认识到,要使荆门的大气环境质量进一步提升,还需我厂在环保方面再接再厉,不断改进提高。按我国政府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决策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发展要求,我厂“十一五”期间的环保工作目标计划主要有:
(一)继续高起点实施粉尘治理。由于袋收尘技术的迅速发展成熟,特别是对烟气温度适应范围的不断扩大,以及在线检修换袋技术的成熟,其在水泥窑尾应用的综合性能已明显优于电除尘器。其中超长袋收尘技术和电、袋合用技术已被列入国家优先扶持发展的技术名录。我厂计划用2~3年时间将3#、4#、5#干法窑尾电除尘器改造成新型袋收尘器,届时其达标运转率将提高到99以上,排放浓度稳定在50mg/Nm3以下,大大减少不正常排放频次和年排尘总量。
(二)实施清洁生产模式。清洁生产是一种追求资源消耗最少,能源耗用最省,污染产生最小,综合经济效益最好的生产模式。其污染控制理念由原来的未端控制改变为以源头控制为主,源头控制与未端控制有机结合的全过程控制模式。我厂计划从今年开始,按照我国“清洁生产促进法”的要求,结合我厂生产实际,摸索、推广、全面实施清洁生产模式,逐步提高清洁生产水平,力争在“十一五”末期跨入环境友好型企业行业。
(三)实施全员环保素质提升工程。环境保护的最高境界,是人们自觉地把自己作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一部分,遵循自然规律来利用呵护环境,自觉地抛弃各种破坏生态环境、污染自身生存环境的不良行为意识,全面提升人们的环保素质,营造一种全新的环境文明社会!以此种境界为工作方向,“十一五”期间,我厂将有计划、有目的的开展环保素质教育,在现在水准上逐步提高员工对环保事业更深层次的认识,变被动的环保管理为人们自觉的环保行为;变单纯的污染防治为水、气、渣和生态环境全方位的环境修复保护,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自觉奉献!
总之,“十一五”期间,我厂将以“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为指针,以落实中央和地方政府的环保目标为己任,为把荆门建设成一个社会和谐、环境优美的山水名城而奋斗!
《水泥厂十五环保工作总结及十一五环保计划》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水泥厂十五环保工作总结及十一五环保计划。
第二篇:水泥厂十五环保工作总结及十一五环保计
水泥厂十五环保工作总结及十一五环保计
划整理
环保局干部下基层活动工作总结
区环保局在“机关干部下基层,服务群众促发展”活动中,安排在洞井镇**村联系工作。3月13日,区委召开动员大会以后,区环保局党组立即进行了认真研究。提出了“立即行动,认真执行,扎实推进,务求实效”的工作思路。确定了以党组书记***为组长的四名工作队员,第二天就及时下到基层,开展工作,现将一个月来下基层工作总结如下:
一、摸清家底,掌握动态
3月15日,工作队人员在区委副书记***,副调研员***同志的带领下,对**村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认真的调查,听取了村支两委的工作汇报,了解了实情,掌握了动态。
**村地处长沙南部新城中心地带,毗邻省人民政府,省国际农博中心,湘府路穿村而过,地理位置得天独厚。该村总面积1.5平方公里,共有7个村民小组,住户300户,总人口960人。该村村支两委奋力拼搏,团结干事,抢抓机遇,大干快上,真正实现了又好又快,率先发展的目标。2006年村集体收入850万元,上缴各项税费3200余万元,村级固定资产达2760万元,村民年人平均收入达1.1万元。
二、开展调查,了解民情
为了协助村支两委进一步理清思路,加快发展,区环保局工作队在村上设立了办公室,挂牌办公和接待。工作队4人分成两组,对村支两委成员,物业公司负责人,部分家庭和住户以及男、女、老、中、青不同层次的村民进行了上门专访和调查,听取了村民和群众的意见。工作组前后走访调查共10天,调查住户十余户,村民20余人次;其中党员和干部十人次,收集了群众意见有如下内容:
一是村支两委班子团结干事,近几年的发展有目共睹,村民对班子成员的工作成效和办事作风都十分赞赏并认同。
二是**村在大建设、大开发的过程中,村民“两安“工作落实较好,现在每个村民都有生活保障,部分村民和劳力都因人因地作了适当安排;
三是村级领导班子对后续发展有创意,集中群众智慧,先民主、后集中、有远见,村民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信心和希望。
四是在开发过程中,由于用地时间不同,拆迁时间也不同,导致补偿不一,差距较大,据村民反映,该村60~70%的村民拆迁补偿在15~25万元左右。而2006年拆迁补偿达30~40万元,相差一倍左右。用村民的话说:同样的征地单位、同样的村干部、同样的60号拆迁令、同样的房屋面积和装修,补偿却不一样,村民对此意见较大;
五是村民现都住进了安置小区,有地变成了无地,村民逐步转为市民,有部分村民还没有妥善安置,小区内滋生了赌博风气,存在不稳定的因素。
六是村安置小区在物业管理上缺乏经验,存在用人不合理的现象,建议民主推荐,公平竞争,择优录用。
三、主动协调,规范管理
工作组在认真调查和了解情况后,即时将收集的意见和建议向张白云副书记、刘正前副调研员作了汇报,区领导十分重视,四月六日及时召开了镇党委、村支两委和工作组同志情况通报会,就调查了解的实际问题作了认真的研究,并明确了解决的办法:
一是针对拆迁补偿的差距问题,由工作组的同志以及村支两委的干部认真做好宣传和解释工作,宣传要到位,工作要细致,思想要做通,坚决杜绝村民上访,确保稳定;
二是聘请常年法律顾问,结合全村实际整章建制,制定一部集小区物业管理、集体经济收入与分配、计划生育管理、人员就业安置等符合**村村情的《村规民约》,增强民主意识,增加透明度,进一步强化管理制度;
三是加强小区内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引导村民开展健康向上的文娱活动,提高村民的素质,禁止赌博等不文明的行为。
四、工作创新,前景可观
工作组及时开展调查,并主动参与村支两委的工作研究,共同探讨**今后的发展和前景。目前,该村发展势头喜人,工作又有创新,具体思路是:
一是召开全村党员,组长和村民代表大会,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和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宣传解释拆迁安置中的疑难问题,讲解今后的发展方向,达到凝聚民心,推动发展的目的;
二是组织精干力量外出考察学习,开拓视野,解放思想,探索村级股份制和楼宇经济新路子,为今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经济基础;
三是抓住机遇,大干快上,加大建设步伐,今年6月启动30亩土地10万平方米的房地产项目;与洞井和平村合作开发启动商贸经营项目,安排部分村民就业;与洞井鄱阳村启动扩建长沙设备交易市场项目,做大做强机电设备市场,扩大辐射和影响;
四是加强两个文明建设,进一步做好宣传和思想工作,真正把**村建成“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机关干部下基层,服务群众促发展的工作目前告一段落,但我局工作组的工作离区委的要求还有差距,但我们还将一如既往的关心**村的发展,继续保持联系,积极做好协调服务工作,真正推进**村各项工作又好又快发展,迈上新的台阶。
第三篇:十五环保规划工作总结
“十五”计划是我市进入全面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展“十五”计划中期评估工作,对我市全面完成生态和环保“十五”计划实现“两个率先”目标具有重大意义。
~年,市局根据国家环保总局、省厅、市政府都指示要求,认真组织各县、市、区及相关部门对《淮河水污染防治计划》和《扬州市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十五”发展规划》从实施进展情况、规划项目与投资完成情况、政策措施贯彻落实情况、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需要调整和加强实施力度的建议等五个方面,全面进行评估,并形成评估报告。到~年全市的各项总体目标和任务能够顺利实施,“十五”计划已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超半,成效显著。主要表现在:
1、建立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环境保护管理体系,实现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各级行政首长环保目标责任状都得到严肃认真的贯彻与落实。
2、经过5年的不懈努力扬州市区已于2002年12月创成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其它县市正在积极创建之中。
3、全国生态示范市建设初见成效,科学的生态市发展构架已经形成。
4、沿江开发生态和环保工作,正围绕总目标、总要求,从“五个统筹、五个坚持”出发,积极地、卓有成效地展开,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南水北调东线水源区生态功能保护工程顺利启动。
5、环境质量目标基本符合要求,污染物总量控制目标按计划完成。
6、环境综合整治目标步伐加快,污染控制目标成效明显。
7、环境科技和环保产业目标效益突出。
8、环境管理机构目标得到落实。
9、坚持建立齐抓共管工作机制,实施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
10、实施绿色工程计划,环保投入不断增加。
11、加大执法力度,依法保护环境。
12、积极拓展环境管理新领域。及时制定政策性文件和意见。
13、结合创建生态市,创新式的建立统一多效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通过评估还查找到在完成任务和落实政策措施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主要表现在:
1、水环境污染仍较严重。
2、水质污染对南水北调东线长江源水水质构成潜在威胁。
3、生态环境存在开发与保护的矛盾。
4、全市大气环境煤烟型污染现象仍然存在。
5、“三产”行业,因烟尘、油烟、噪声引发的污染扰民纠纷仍然比较突出。
6、农业开发科技水平不够高,农业面源对水环境的污染比较严重。
7、环境保护投入与生态和环境保护的形势不相适应。
8、在始终坚持各级党政一把手对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工作亲自抓、负总责,切实完善环境指标的政绩考核,将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领导责任制落到实处方面,工作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大。针对存在的问题各县市都提出了积极的调整和修订的内容及政策建议。
开展“十五”规划中期评估工作,使各县市区和有关部门加大了对“十五”规划提出的各项任务落实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力度,及时发现并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符合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转变规划编制理念和方法,改应付式的“规划规划、墙上挂挂、纸上画画”,到科学式的“重视编制、认真实施、严格评估、顺利完成”。初步达到了为提高与转变对规划的认识,逐步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规划体制起好头迈好步的目的。
第四篇:2013年水泥厂环保宣传教育、培训计划
水泥厂环保宣传教育、培训计划
为建立健全科学、规范的环保节能宣传教育制度,真正起到舆论的导向和监督作用,使我厂的环保节能工作顺利开展,特制定水泥厂2013年环保宣传教育、培训计划。
一、《环保知识及政策法规》培训
六月份,对有关人员进行《环保知识及政策法规》培训,增强其法律意识,不断提高职能人员对环保工作的认识。
二、七月份,对相关人员进行三大体系认证知识培训,提高自身素质。
三、在“六∙五”期间,组织全厂职工进行一次环保节能知识答题活动,增强全员环保节能意识。
四、在厂内利用黑板报、橱窗、职工手抄报等各种有效载体,积极宣传环保节能方面的信息,形成环保节能的浓厚氛围。
五、通讯员要在矿报、电视台等媒体,积极投稿,宣传我厂环保节能工作取得的成效。
第五篇:水利局十五工作总结及十一五工作思路计划
一、“十五”期间计划完成情况
**市水利发展“十五”计划总投资20.87亿元,预估2005年底完成投资8.65亿元,完成计划36.66%。完成的主要计划情况如下:
(一)防洪工程
防洪工程主要是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和海河堤防工程加固建设。
1、病险水库除险加固
“十五”期间计划完成病险水库除险加固69座,截止2004年底已全部完成,预估到2005年底完成66座,完成计划95.6%;“十五”期间计划投资8169万元,截止2004年底已完成6630万元,预估2005年底完成投资8000万元,完成计划82%,重点项目包括大型小峰水库和中型东兴水库、三波水库除险加固。
2、海河堤防工程加固建设
“十五”期间计划完成海河堤防工程加固建设81.4公里,截止2004年底已完成25.5公里,预估到2005年底完成30公里,完成计划36.9%;“十五”期间计划投资13478万元,截止2004年底已完成8530万元,预估到2005年底完成投资9500万元,完成计划70.48%,重点项目包括市中心区马正开海堤工程、榕树头海堤工程。
(二)水资源开发利用
水资源工程主要包括水源工程建设、饮水安全工程、灌区节水灌溉工程。
1、水源工程建设主要是白石芽水库工程建设,“十五”期间计划投资9000万元,截止2004年底已完成530万元,预估2005年底完成投资9000万元,完成计划100%。
2、饮水安全工程
“十五”期间计划解决饮水安全人数10万人,预估到2005年底解决饮水人数12.92万人,完成计划129%;“十五”期间计划投资3850万元,预估到2005年底完成投资4500万元,完成计划117%。
3、灌区节水灌溉工程
“十五”计划完成灌区节水灌溉工程渠道硬化180公里,截止2004年底已完成97.5公里,完成计划54.16%,预估2005年底完成110公里,完成计划61.11%。“十五”计划投资39100万元,截止2004年底已完成6000万元,预估2005年底完成投资9600万元,完成计划24.55%。重点项目包括那板北干灌溉工程渠道硬化和长歧水利灌溉工程渠道硬化。
(三)水土保持及生态环境工程
水土保持及生态环境工程主要是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十五”计划投资2000万元,截止2004年底已完成748万元,预估2005年底完成投资748万元,完成计划37.4%。
(四)中越界河整治专项工程
中越界河整治专项工程“十五”计划投资25000万元,截止2004年底已完成14110万元,预估2005年底完成投资15000万元,完成计划60%。重点项目包括那卜、修尧岛护岸工程,“五.七”海堤工程、东兴城区护岸工程和咤管坡护岸工程。
(五)小水电及农村电气化工程
“十五”期间小水电及农村电气化工程计划投资18126万元,截止2004年底已完成15443.5万元,预估2005年底完成投资16245万元,完成计划89.6%。
二、“十一五”工作思路
(一)指导思想
**市水利发展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全面落实中央治水方针,牢固树立大水利观念,紧紧围绕面全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为出发点,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为核心理念,以提高水利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为中心,以水安全为重点,以水利市场化、产业化为基本途径,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讲求效益,大力发展水利经济、循环经济,深化改革,推进水资源的合理开发、优化配置、高效利用,提升水利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能力,促进生态节水型社会的建立,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加快**市“大港口、大通道、大工业、大开放、大发展”新跨越步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有力保障。
(二)基本原则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xx和自治区新时期的治水思路和方针政策,使**市经济社会得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市水利发展应坚持以下基本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着力解决与人民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水利问题。要从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要求出发,把满足人民群众对饮水安全、防洪安全、粮食安全、经济发展用水和生态环境用水需求,作为水利发展和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2、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的原则。促进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水资源开发利用要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充分考虑水资源的承载能力与水环境的承载能力,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防洪减灾工作要实现由控制洪水向洪水管理转变,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的综合防洪减灾体系;水土保持要加强对重要流域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充分发挥自然修复能力,加强对生态脆弱地区和流域的治理与保护。
3、坚持水利与发展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原则。大力提升水利基础设施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的同时,全面强化政府对水资源管理的职能。水利发展的目标、速度、规模、水平要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保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要按照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要求,统筹协调各地区、各行业对水资源的需求,充分考虑水资源的承载能力,严格执行水资源论证制度和取水许可制度,合理配置水资源,加强水的供需管理,保障水利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4、坚持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统筹发展的原则。解决好区域、城乡水利发展中的突出问题。
5、坚持以改革促进发展的原则。通过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不断增强水利发展的动力。实行
水资源统一管理和监督,深化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城乡水资源统一管理;按照政府宏观调控和市场调节相结合的原则,探索和建立水权、水市场机制,实行水资源优化配置;探索和深化以公益性为主的水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农村小型水利体制的改革,进一步理顺体制,健全法制,改革机制,促进水利事业的全面发展。
(三)思路和战略框架
1、构建“三大体系”,确保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1)构建保障经济社会安全的防洪减灾体系。实行堤库结合、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结合,加快防洪控制性工程和河海堤防建设步伐,完善防汛指挥信息化系统,构建保障经济社会安全的防洪减灾体系。
(2)构建保障经济社会不同需求的水资源供给体系。按照“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利用、讲求效益”的原则,以水资源优化配置为核心,以节约保护水资源为重点,形成城乡用水、农业用水、工业用水、生态用水、航运用水等水资源合理利用的格局。抓好水源工程建设和水库除险加固。加快灌溉渠系网络建设。大力推进山区小型治旱工程群建设。加快人饮安全工程建设,大力发展农村人饮集中供水、城镇供水、工业供水。
(3)构建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水环境、水生态保护体系。以水源地保护为重点,加强水污染防治和水环境保护,促进流域和区域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确保饮用水源、水质和水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充分发挥生态自我修复能力,加强对重点水土流失地区和生态脆弱河流的综合治理,努力实现“水清、岸绿、景美”的目标。
2、打造“五大产业”,加快发展水利经济
(1)积极发展城乡供水产业。围绕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坚持“先生活、后生产,先地表、后地下,先节水、后调水”的原则,按照选好水源、市场运作、科学管理、提高效益的思路,大力发展城乡供水产业。
(2)有序发展农村水电产业。坚持科学规划,严格规范,加强对中小流域水能资源的有序、有效开发,对农村水电的开发,从规划到竣工,实行全过程的规范管理。
(3)加快发展水利旅游产业。加强景点景区建设,充分利用优良的水利工程环境,加大水利风景旅游的开发力度。
(4)大力发展水利特色种养产业。充分利用水利工程的自然环境优势,以及水面和周边土地资源,在保证水质和正常供水的前提下,以名、特、优、新品种推广和发展绿色无公害产品为突破口,打造水利生态绿色产品品牌。
(5)努力发展水利建筑产业和技术服务产业。在确保水利工程建设和做好技术服务的前提下,进一步挖掘潜力,发挥水利行业的技术优势,大力推进水利建筑产业和技术服务业的市场化。
3、推进六项改革,加快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水利建设管理体制与机制
(1)全面推进国有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
(2)加快推进农村小型水利体制改革。
(3)深入推进水利工程水价改革。
(4)稳步推进水利投融资体制改革。
(5)大力推进水利产权制度改革。
(6)积极推进水务管理体制改革。
4、加快建设节水型社会建设
(1)大力发展节水农业、节水工业和节水服务业,推进城镇节水。调整产业、产品结构,降低水消耗。
(2)积极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运用水权水市场理论,建立初始水权分配制度和水权交易申报、登记、公示制度,充分发挥市场调控的作用,形成政府引导、市场调控和公众参与的节水型社会运行机制。
5、推进科技兴水,加快水利信息化建设
(1)结合市情、水情和水利建设的实际,加强水利科研,组织开展水利工程技术难题攻关,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
(2)做好水利信息化规划编制,加快水利电子政务系统、水利基础信息公用平台和水利基础数据库建设,逐步实现水利信息处理、应用和管理的网络化、电子化和智能化,以水利信息化带动水利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