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苏州市中小学班主任培训工作实施意见
苏州市中小学班主任培训工作实施意见
2007-10-9 单位:信息中心作者:关键字:该文章已被浏览11014次!【字体大小: 小 中 大】
各市、区教育局(教育文体局、文教局),市直属中小学、职业学校、特殊教育学校,代管学校:
依据教育部《关于中小学班主任培训工作意见》、省教育厅《关于实施江苏省中小学班主任培训计划的通知》,提出全市中小学(含中等职业学校、特殊教育学校,下同)班主任培训工作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中小学班主任是中小学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力量。建立中小学班主任培训制度,开展中小学班主任全员培训,全面提高班主任履行工作职责的能力和水平,是新时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迫切需要,是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
二、目标与任务
1.建立中小学班主任岗位培训制度。自2007起,凡担任中小学班主任的教师,均需接受班主任岗位培训。其中,新任班主任的上岗不少于30学时,在岗班主任培训每年20学时,列入教师继续教育管理范畴。
2.构建班主任培训体系。班主任培训分为新任班主任上岗培训、在岗班主任专题培训和骨干班主任高级研修培训三个层次。新任班主任上岗培训属于班主任工作技能培训,原则上由教育行政部门委托教师教育机构组织实施。在岗班主任培训一般由任职学校组织校本培训,但每应参加一次由教师教育机构(或教育行政部门委托其他专门机构)实施的专题培训。骨干班主任研修培训应以各级各类优秀班主任为实施对象、以提高理论水平和研究能力为目标,重点是培养思考型班主任。
3.确立班主任培训工作原则。班主任培训工作的原则是针对性、实效性、创新性。班主任培训要针对小学、初中和高中不同阶段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根据不同学段班级管理工作的特点和要求,设计培训内容。培训中,要从班主任实际需要出发,面向中小学班级管理和学生思想教育的实践,针对现实问题设计与安排培训内容,重视经验交流,突出案例教学;要针对中小学教师在职学习的特点,采取短期集中培训与校本培训相结合等灵活多样的方式进行,不断提高培训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四、培训的内容与形式
班主任培训以加强班主任人格修养和基本技能、专业能力建设为主要内容,以校本培训为基
础,以学习、交流和研究为主要形式,目的在于全面提高班主任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
班主任培训内容主要包括:学校德育法规政策、班主任工作基本规范、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班级活动设计与组织、班级管理等相关专题,以及学生工作热点问题研究等。
班主任参加培训且考核成绩合格的,依规定记入继续教育学时。
五、培训组织
中小学班主任培训工作由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和教师教育机构及教师任职学校分工负责。
市教育行政部门的主要职责是:依据国家和上级教育部门有关要求,制定并组织实施本区域班主任培训工作规划,指导县级市和区的班主任培训工作;组织指导并督促检查直属学校班主任校本培训工作;依托教师教育和教育学术机构,举办班主任高级专题培训和市级骨干班主任高级研修培训;组织优秀班主任参加省级及以上专门培训。
各市和区教育行政部门的主要职责是:制订并组织实施本区域中小学班主任培训规划,组织并委托有关教师教育机构开展新任班主任上岗培训、在岗班主任专题培训和骨干研修培训;指导和监督班主任校本培训工作;根据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安排,推荐优秀班主任参加市级以上骨干培训。
中小学校的主要职责是:制定本校班主任培训计划,积极组织本校班主任参加各层次的培训活动,进行班主任培训学时登记等。
中小学班主任培训经费采用财政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的方法解决。费用报销参照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经费管理办法执行。
中小学班主任培训工作采取教育行政主管与专业指导相结合的形式,充分发挥教育科研部门、教师培训机构和教育学术团体的智力支持作用,鼓励教师教育机构到中小学校指导班主任校本培训工作,为班主任队伍专业化建设的顺利实施提供专业指导。
第二篇: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实施意见
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实施
意见
班主任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骨干力量,是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的具体执行者,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指导者和管理者,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导师,是联系学校、家庭和社会的纽带,在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身心健康发展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班主任工作直接关系到学校素质教育的实施,影响中小学生的全面发展。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提出的“要完善学校班主任制度,高度重视班主任工作,选派思想素质好、业务水平高、奉献精神强的优秀教师担任班主任”的要求,加强和改进我市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现就我市进一步加强班主任工作提出如下意见,希认真贯彻执行:
一、统一思想,提高对班主任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各县教育主管部门和中小学要高度重视班主任工作,要充分认识到班主任在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增强工作紧迫感和责任感,加强和改进班主任工作,关心班主任学习和生活,努力为班主任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
各县教育主管部门和中小学要认清形势,把握班主任工 作的重点,解决、处理好班主任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从教育本身看,班主任工作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如管理不够规范、工作经验不足、待遇有待提高等。从外部看,随着时代的发展,改革的深化,学生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及价值观念也在不断发生变化,这使班主任工作面临新的挑战,班主任工作比以前更加复杂、任务更加繁重、所担负的责任也更加重大。
二、加强领导,为班主任工作提供支持和保障
各县教育主管部门要加强对班主任工作的领导,重视班主任队伍建设,要加强对班主任工作的督导力度。创造有利条件,为班主任开展工作提供支持和保障。
各中小学要成立由校长任组长的班主任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对班主任的考核聘任。学校党政主要负责人,要承担起相应责任,对班主任队伍建设进行统筹规划、完善制度、健全机制,并纳入学校发展的总体规划。
三、完善制度,进一步建立和创新班主任工作机制
各县教育主管部门要完善班主任任职资格制度,明确班主任的基本条件。中小学班主任应该具备的基本条件是: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忠诚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坚持科学发展观,具有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人才观和实施素质教育的自觉性;师德高尚,爱生敬业,为人师表,责任心强;有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掌握教育基本 规律和相关法律法规;有较强的组织管理和协调能力;尊重学生人格,维护学生合法权益,善于发现和开发学生潜能,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必须有一定的教育教学工作经历。
中小学校要完善班主任选聘、任免制度。制定符合本校实际的班主任选聘条件、选聘程序、任职期限以及任免方法,整个选聘工作要透明,结果要公示,实行班主任聘任工作末位淘汰制,确保班主任队伍的质量。
要建立班主任学习、交流和研究制度。学校应采取研讨会、报告会、外出考察等形式,加强班主任工作的学习交流,拓宽视野,提高业务能力;要引导班主任主动学习,并结合实际工作,开展理论研讨,不断提高班主任的理论水平和管理能力。
学校要积极探索首席班主任制度,开展“导师帮带”活动。市级以上优秀班主任必须帮带一名青年教师,以班主任助理的形式参与班级管理,培养班主任队伍后备军。
要建立班主任激励机制,调动班主任工作积极性。市教育局将设立专项经费,用于优秀班主任奖励、班主任培训和提高班主任待遇。县教育主管部门要根据实际,制订并提高班主任津贴标准,各校可在市定津贴的基础上按两倍以上的比例配套补助。班主任工作记入工作量。要将班主任工作实绩与教师职称评定、考核、选拔任用等结合起来。对长 期担任班主任的教师特别是优秀班主任教师,应切实提高待遇,在进修培训、选拔任用、疗养等方面优先考虑。
要建立班主任教师表彰机制,充分发挥优秀班主任的榜样示范作用。市教育局将每两年评选一次市级中小学优秀班主任,并对获奖的班主任教师给予表彰和奖励,县教育主管部门应参照进行相应的评选活动。学校要关心班主任的身心健康和专业发展,对在班主任工作岗位上作出突出成绩的,要提供学习提高、参观考察的机会。要通过报告会、宣传栏、广播站、网站以及各种媒介等载体大力宣传优秀班主任先进事迹,起到激励和示范作用。形成人人争做班主任、个个争当优秀班主任的良好氛围。
要建立班主任工作评估机制,学校要定期对班主任工作进行考核评估。考核评估要规范考核程序和指标,实行量化管理,增强评估透明度。在考评中要做到严肃认真,充分倾听师生和家长意见,如实地考评出班主任履行工作职责的情况。对连续三年考核不合格的班主任,不能留任班主任工作;对考核处在末位的班主任实行末位淘汰;对因失职使班级工作发生意外并造成严重后果的,要依法严肃追究班主任的责任。
要建立班主任工作一票否决制度。对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乱收费、班级活动中出现重大安全责任事故、连续三年考核不合格的班主任,实行一票否决。
四、明确职责,发挥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中的作用
要优化班主任工作环境。学校领导在“管理育人、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过程中,要明确和落实班主任的职责。要增强服务意识,及时解决和协调班主任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
班主任应团结任课教师形成合力,共同分析研究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状况,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和潜能,分工合作,齐心协力,共同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
建立班级工作目标,制定并实施班级工作计划。加强班集体建设,负责班级的日常管理,指导班委会工作,组织开展各种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组织纪律观念和集体荣誉感,形成民主和谐、团结互助、健康向上的班风和富有特色的班级文化。
尊重学生人格,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公民道德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为每一位学生创造公平的发展机会,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教育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掌握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相信科学、追求真理的品质,增强学生创新意识和学习能力。
关心学生身心健康,教育学生坚持锻炼,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加强安全教育,提 高学生安全意识和自我防范能力。
按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建立学生成长记录制度,搞好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探索建立学生文明行为的动态管理模式和综合考评制度。
加强与学生家长的联系,定期组织召开家长会,定期家访,主动保持与家庭、社区的联系,指导家长正确教育子女。
五、开展培训,大力提升班主任工作能力和水平
县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应制订班主任培训规划,将中小学班主任培训纳入教师全员培训计划,所需经费在教师培训专项经费中列支。培训形式上应注重分级培训与校本培训相结合,自学与集中脱产学习相结合,岗前培训与在岗培训相结合。
要坚持开展新班主任岗位培训。新上岗的班主任必须参加市、县教育局有关业务部门组织的40课时新班主任岗位培训。
要坚持开展在职班主任培训。从XX年起,每年对在职中小学班主任进行轮训工作,大力提升班主任的思想教育、组织管理、沟通协调的能力。
六、加强研究,积极探索班主任工作的客观规律
要加强班主任工作研究,积极探索班主任工作客观规律,尤其是加强探索新形势下班主任工作的新思维、新方法。各级教育科研、教学研究业务部门应组织人员,对班主任工 作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深入系统的理论研究,用于指导各校的实践。
在课题研究方面,班主任工作应列入市、县级教育教学课题的内容。同时各地应定期组织中小学班主任论坛,来交流经验,开拓思路。
要开展班主任工作校本研究。班主任工作校本研究要坚持以人为本,从本校实际出发,从班主任在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出发,从班主任工作的性质和班主任工作的特点出发,尊重班主任的实践体验,充分发挥班主任在校本研究过程中的主体作用。班主任工作校本研究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原则,通过案例研究、专题交流、论坛、考察等多形式、多层次的互动,探索出规律性、普遍性的问题,促进帮助班主任工作的效率和成果。
第三篇: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实施意见
班主任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骨干力量,是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的具体执行者,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指导者和管理者,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导师,是联系学校、家庭和社会的纽带,在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身心健康发展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班主任工作直接关系到学校素质教育的实施,影响中小学生的全面发展。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提出的“要完善学校班主任制度,高度重视班主任工作,选派思想素质好、业务水平高、奉献精神强的优秀教师担任班主任”的要求,加强和改进我市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现就我市进一步加强班主任工作提出如下意见,希认真贯彻执行:
一、统一思想,提高对班主任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一)各县(市、区)教育主管部门和中小学要高度重视班主任工作,要充分认识到班主任在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增强工作紧迫感和责任感,加强和改进班主任工作,关心班主任学习和生活,努力为班主任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
(二)各县(市、区)教育主管部门和中小学要认清形势,把握班主任工作的重点,解决、处理好班主任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从教育本身看,班主任工作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如管理不够规范、工作经验不足、待遇有待提高等。从外部看,随着时代的发展,改革的深化,学生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及价值观念也在不断发生变化,这使班主任工作面临新的挑战,班主任工作比以前更加复杂、任务更加繁重、所担负的责任也更加重大。
二、加强领导,为班主任工作提供支持和保障
(三)各县(市、区)教育主管部门要加强对班主任工作的领导,重视班主任队伍建设,要加强对班主任工作的督导力度。创造有利条件,为班主任开展工作提供支持和保障。
(四)各中小学要成立由校长任组长的班主任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对班主任的考核聘任。学校党政主要负责人,要承担起相应责任,对班主任队伍建设进行统筹规划、完善制度、健全机制,并纳入学校发展的总体规划。
三、完善制度,进一步建立和创新班主任工作机制
(五)各县(市、区)教育主管部门要完善班主任任职资格制度,明确班主任的基本条件。中小学班主任应该具备的基本条件是:(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忠诚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2)坚持科学发展观,具有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人才观和实施素质教育的自觉性;(3)师德高尚,爱生敬业,为人师表,责任心强;(4)有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掌握教育基本规律和相关法律法规;(5)有较强的组织管理和协调能力;(6)尊重学生人格,维护学生合法权益,善于发现和开发学生潜能,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7)必须有一定的教育教学工作经历。
(六)中小学校要完善班主任选聘、任免制度。制定符合本校实际的班主任选聘条件、选聘程序、任职期限以及任免方法,整个选聘工作要透明,结果要公示,实行班主任聘任工作末位淘汰制,确保班主任队伍的质量。
(七)要建立班主任学习、交流和研究制度。学校应采取研讨会、报告会、外出考察等形式,加强班主任工作的学习交流,拓宽视野,提高业务能力;要引导班主任主动学习,并结合实际工作,开展理论研讨,不断提高班主任的理论水平和管理能力。
(八)学校要积极探索首席班主任制度,开展“导师帮带”活动。市级以上优秀班主任必须帮带一名青年教师,以班主任助理的形式参与班级管理,培养班主任队伍后备军。
(九)要建立班主任激励机制,调动班主任工作积极性。市教育局将设立专项经费,用于优秀班主任奖励、班主任培训和提高班主任待遇。县(市、区)教育主管部门要根据实际,制订并提高班主任津贴标准,各校可在市定津贴的基础上按两倍以上的比例配套补助。班主任工作记入工作量。要将班主任工作实绩与教师职称评定、考核、选拔任用等结合起来。对长期担任班主任的教师特别是优秀班主任教师,应切实提高待遇,在进修培训、选拔任用、疗养等方面优先考虑。
(十)要建立班主任教师表彰机制,充分发挥优秀班主任的榜样示范作用。市教育局将每两年评选一次市级中小学优秀班主任,并对获奖的班主任教师给予表彰和奖励,县(市、区)教育主管部门应参照进行相应的评选活动。学校要关心班主任的身心健康和专业发展,对在班主任工作岗位上作出突出成绩的,要提供学习提高、参观考察的机会。要通过报告会、宣传栏、广播站、网站以及各种媒介等载体大力宣传优秀班主任先进事迹,起到激励和示范作用。形成人人争做班主任、个个争当优秀班主任的良好氛围。
(十一)要建立班主任工作评估机制,学校要定期对班主任工作进行考核评估。考核评估要规范考核程序和指标,实行量化管理,增强评估透明度。在考评中要做到严肃认真,充分倾听师生和家长意见,如实地考评出班主任履行工作职责的情况。对连续三年考核不合格的班主任,不能留任班主任工作;对考核处在末位的班主任实行末位淘汰;对因失职使班级工作发生意外并造成严重后果的,要依法严肃追究班主任的责任。
(十二)要建立班主任工作一票否决制度。对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乱收费、班级活动中出现重大安全责任事故、连续三年考核不合格的班主任,实行一票否决。
四、明确职责,发挥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中的作用
(十三)要优化班主任工作环境。学校领导在“管理育人、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过程中,要明确和落实班主任的职责。要增强服务意识,及时解决和协调班主任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
(十四)班主任应团结任课教师形成合力,共同分析研究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状况,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和潜能,分工合作,齐心协力,共同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
(十五)建立班级工作目标,制定并实施班级工作计划。加强班集体建设,负责班级的日常管理,指导班委会工作,组织开展各种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组织纪律观念和集体荣誉感,形成民主和谐、团结互助、健康向上的班风和富有特色的班级文化。
(十六)尊重学生人格,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公民道德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为每一位学生创造公平的发展机会,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十七)教育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掌握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相信科学、追求真理的品质,增强学生创新意识和学习能力。
(十八)关心学生身心健康,教育学生坚持锻炼,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学生安全意识和自我防范能力。
(十九)按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建立学生成长记录制度,搞好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探索建立学生文明行为的动态管理模式和综合考评制度。
(二十)加强与学生家长的联系,定期组织召开家长会,定期家访,主动保持与家庭、社区的联系,指导家长正确教育子女。
五、开展培训,大力提升班主任工作能力和水平
(二十一)县(市、区)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应制订班主任培训规划,将中小学班主任培训纳入教师全员培训计划,所需经费在教师培训专项经费中列支。培训形式上应注重分级培训与校本培训相结合,自学与集中脱产学习相结合,岗前培训与在岗培训相结合。
(二十二)要坚持开展新班主任岗位培训。新上岗的班主任必须参加市、县(市、区)教育局有关业务部门组织的40课时新班主任岗位培训。
(二十三)要坚持开展在职班主任培训。从2006年起,每年对在职中小学班主任进行轮训工作,大力提升班主任的思想教育、组织管理、沟通协调的能力。
六、加强研究,积极探索班主任工作的客观规律
(二十四)要加强班主任工作研究,积极探索班主任工作客观规律,尤其是加强探索新形势下班主任工作的新思维、新方法。各级教育科研、教学研究业务部门应组织人员,对班主任工作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深入系统的理论研究,用于指导各校的实践。
(二十五)在课题研究方面,班主任工作应列入市、县级教育教学课题的内容。同时各地应定期组织中小学班主任论坛,来交流经验,开拓思路。
(二十六)要开展班主任工作校本研究。班主任工作校本研究要坚持以人为本,从本校实际出发,从班主任在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出发,从班主任工作的性质和班主任工作的特点出发,尊重班主任的实践体验,充分发挥班主任在校本研究过程中的主体作用。班主任工作校本研究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原则,通过案例研究、专题交流、论坛、考察等多形式、多层次的互动,探索出规律性、普遍性的问题,促进帮助班主任工作的效率和成果。
第四篇: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校本培训工作实施意见
文章标题: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校本培训工作实施意见
为落实教育部《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和省、市有关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文件精神,进一步规范校本培训管理,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培训质量和效益,结合我县实际,根据《安远县新一轮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意见》,现就全县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校本培训工作提出如下实施意
见: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和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决定》、《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立足本校、立足教师、立足课程,牢固树立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和综合能力的培训理念,以新理念、新课程、新知识、新技术、新教师为重点,以有[xiexiebang.com-http://www.xiexiebang.com/找文章,到xiexiebang.com]针对性地解决教师教育教学中的问题和困惑为突破口,充分挖掘学校的潜能,充分利用学校的资源和条件,扎扎实实开展培训和研究,切实做到教师全员参与,人人有提高,实现学校发展与教师个体发展和谐统一。
二、培训原则
坚持以校为本原则,因校制宜原则,校长责任原则及教师需求原则。
三、培训目标
校本培训的目标是为了教师的发展和学校的发展。通过开展校本培训,使广大教师在政治思想与职业道德、实施新课程的教育教学能力与教育科研能力等方面的综合素质有显著提高;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建设学习型学校;提高学校办学效益。在培训过程中着重提高教师以下三个方面的能力:
1、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能力。即清晰、准确地认识和评价自己教育教学实践活动的能力以及实行有针对性的学习和有效发展的能力。
2、自学能力。即在丰富的教育实践活动和生动的教育情景中吸收营养并总结升华的能力以及学会读书的能力,特别是通过网络捕捉信息并对有关信息进行重组、分析、综合的能力。
3、实施新课程教育教学的能力。即通过多种途径加深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掌握新课程教学规律和要求,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需要的能力。
四、主要内容
1、师德修养的内容。
2、有关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包括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学科最新的基础理论和教改信息及教育教学实践技能等。
3、学校根据自身的办学思想、办学特色确定的内容。
五、培训模式及方法
1、课题研究式。以课题研究的方式来实施培训,要求教师理论与实践、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
2、自修反思式。教师立足岗位,在自我进修、自我学习的基础上,就教学中的问题进行诊断、反思。可以是自我诊断,也可以是与他人共同诊断,通过诊断、反思,促进发展。
3、课堂观摩式。通过观摩课堂教学实况,让教师亲临现场观看、学习、交流、借鉴,以开阔教师的境界,使之更新教育观念,提高教学技能。
4、专题讲座式。根据学校发展需要和教师教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的有针对性的直接传授培训。
5、案例分析式。引导教师对一个具体的教学情景进行研讨,以解决特别问题为目的的一种参与式培训。
6、校际(联片)合作式。学校与学校之间开展的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一种互访互助的教师培训活动。
7、师徒结对式。教师间一帮一的培训模式。
8、网络交流式。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充分运用电脑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卫星传导技术等信息技术手段,利用教师教育系统、卫星电视网与计算机互联网(天网、地网、人网)相融通的全国教师教育网络平台,以虚拟学校、虚拟教室进行学习和交流的一种现代培训方式。
9、沙龙研讨式。由培训者与教师或教师之间围绕某一问题而汇聚在一起自由讨论,以解决其难点和疑点,形成共识的一种参与式的培训。
各校确定培训模式后,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参考以下方法进行:
1、教育专家、县内外优秀教师来校讲学,组织教师学习先进的教育思想工作、教学技能和教学方法。
2、组织同一学科或同一教研组的教师进行交流,相互切磋教育教学技艺,共同研讨课程标准、教材、教学计划及教学方法,达到共同提高,共同进步的目的。
3、发挥本校优秀教师的传帮带作用,指导帮助青年教师尽快成长。
4、通过组织教师听优质课、示范课、观摩课和相互听课、评课等方式,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和水平。
5、组织专门的研讨会、交流会、教学沙龙、教学信息发布会为教师相互切磋教学技艺提供平台。
六、组织与管理
1、
第五篇:中小学幼儿园安全工作实施意见
中小学幼儿园安全工作实施意见
各镇中心学校,局直各学校、幼儿园:
为强化中小学、幼儿园安全工作,消除安全隐患,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根据国家、省、市、区有关文件和会议精神,现就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学校安全工作必须警钟长鸣,常抓不懈
中小学生的安全涉及千万家庭的幸福,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为全社会所关注。近年来,全区各镇各学校以对广大中小学生生命安全高度负责的精神,积极采取各种措施,深入开展安全管理专项整治行动,从具体工作环节和细节入手,严防师生安全事故的发生,切实保障广大师生的人身安全,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区各学校师生安全隐患仍然存在,有些甚至很严重,仍然在时时威胁着广大师生的生命安全。生命不保,谈何教育?各镇各学校要确保安全工作作为学校第一位工作,真正抓在教育行政干部、学校校长的手上,要按照学校全方位安全即校舍和教学设施安全、学生饮食和学校公共卫生安全、危险物品和特殊设备安全、交通安全、宿舍管理安全、校内外大型活动安全、消防安全、师生心理安全、防止外来暴力伤害安全、学生游泳安全和防雷安全等。对于这些安全工作,要做到重视重视再重视,尽心尽心再尽心,要做到警钟长鸣,常抓不懈。
二、切实加强校舍和教育教学设施的安全管理
学校校舍的设计、建设、使用及教育教学设施、生活设施的配备要严格按国家有关安全法规进行。凡未经质检部门验收的新校舍一律不得使用。学校要指定专人定期对校舍和教学设备、体育设施进行勘验检查,发现险情要立即上报。凡经房屋鉴定部门鉴定的D级危房,学校要立即封存并及时拆除,对C、B级危房要及时维修改造、加固并确认没有险情后方可继续使用。学校内的在建工程,要有围护设施,并在显眼的位置设置警示标志。学校不得组织师生在危房中开展任何活动。
学校要在教学楼梯间设置指示、警示标志,告诫学生上下楼梯相互礼让,靠右行走;在上下课、放学等学生集中上下楼梯的活动期,不要求快走,要适当错开时间,分年级、分班级逐次上下楼,要安排教职工在楼梯间负责疏导和指挥,避免学生拥挤;要加强学生上下楼梯安全教育,使全体学生养成上下楼梯不争不抢、互相谦让的良好习惯。开展夜间活动(包括上晚自习等)的场所要有完好的照明设施和停电应急措施,确保紧急情况下师生的安全撤离和疏散。学校要经常组织人员对楼道和楼梯设备、照明设施的专项检查,防止校园内学生拥挤踩踏事故的发生。
学校要制定切合实际的安全防范体系预案,提出有效的事故防范要求,要尽可能将班额较大、低年级学生安排在底楼或较低楼层。学生晚间自习,必须有教师值班,出现停电或楼梯间照明设施损坏时,要及时开启应急照明设备,学校领导与值班教师立即到现场疏导。
学校要加强汛期卫生安全工作,对因大雨造成校园和道路深度积水,校舍出现危房,产生严重安全隐患的,学校可采取暂时停课等紧急措施;对因大雨可能造成的洪水、山体滑坡、围墙倒塌等自然灾害,学校要注意监控,发现险情要采取及时转移师生等紧急措施,同时报告有关部门;在汛期要定期进行卫生消毒,严防发生群体性的传染病现象。
三、认真抓好学生饮食和学校公共卫生安全工作
学校要严格按照《食品卫生法》、《传染病防治法》、《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学校食物中毒事故行政责任追究暂行规定》、《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以及《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村学校饮水卫生安全工作的通知》和《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和文件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严防食物、水源中毒及传染病的发生。
四、做好危险物品和特殊设备安全工作
学校的危险化学品及贵重仪器设备,要有专人专室专柜保管,每次使用都要严格登记、盘存,以防外流和非教学用。保管室要尽可能安装铁门、报警器。
学校的锅炉、液化气瓶、沼气池等特殊设备、设施,要有专人管理,专人操作使用,持证上岗,要按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或其他权威技术部门的要求进行定期检测,发现隐患及时整改,不得带“病”工作。
五、切实加强学生交通安全工作
学校每季度至少要集中上一次道路交通安全课,加强交通法规教育,增强学生交通安全意识。要教育学生自觉遵守交通法规,不乘坐无牌、无证车辆,不乘坐超载车辆,不乘坐车况差的车辆。学生数在1500人以上的学校,周末或节假日放假时要实行分时段放学,校领导和教师要维持好秩序,进行安全疏导,避免因过于拥挤、秩序混乱引发事故。学校要与公安交通部门协作,在临近街道的学校门口,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学校不得组织学生在街道或交通要道上进行集体活动。
学校要加强对校内车辆的登记和管理工作,经常对驾驶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学校购买或者租用机动车专门用于接送学生的,要建立车辆管理制度,并及时到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备案,接送学生的车辆必须检验合格,并定期维护和检测。学校不得租用拼装车、报废车和个人机动车接送学生。
小学要坚持学生放学站路队制度,每天上午和下午学校放学,教师组织学生站路队,并护送到指定地点或位置。
六、着力抓好学生宿舍管理安全工作
学校要加强学生宿舍(公寓)特别是女生宿舍的安全管理,确保学生安全。学校要完善宿舍(公寓)管理制度,落实管理员职责,确保住宿、用水、用电等有章可循。要保持宿舍(公寓)通风、透气、卫生。严禁学生在宿舍内使用电炉、电热器、电热毯等私设用电取暖设备,防止发生火灾和各类安全事故。禁止学生在宿舍用火及违章使用电器、私自乱接电源等。严禁学生外出租房。学校不得租用或变相租用当地民房作为学生宿舍。非寄宿制学校,不得招收住校生。教师不得将异性学生单独带到宿舍或其它非公共场所进行谈心或辅导。
七、加强对各类校内外大型活动的安全管理
学校和幼儿园组织的社会公益劳动、夏令营、社会实践、旅游等大型户外集体活动,要报区教体局审批,审批请示要附活动方案、安全预案等,并明确安全管理措施和责任人。在教育计划内安排的整年级、整班外出活动要经由校长或园长批准,报区教体局备案。学校经批准参加的大型社会活动必须进行周密组织,遵从事先制定的活动方案和安全预案,严防各类事故发生。
学校和幼儿园组织学生运动会等大型校内集体活动,要周密组织,制定安全预案,并报区教体局备案。在组织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等剧烈运动时,事先要了解学生的体质情况,身体不适合者禁止参加。
学校要加强学生校外实践的安全管理。要与实践单位共同做好学生实践的领导和组织工作,要与实践单位签订规范的实习协议,明确各自的责任范围。
八、加强学校消防安全管理
1、学校要加强学校消防安全管理,建立消防安全工作责任制。学校每季度要开展一次消防安全大检查,组织人员定期检查本校的消防安全情况,包括消火栓、灭火器的完好情况、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是否畅通无阻等。学校要加强消防设施和器材的日常维护,保证其有效使用。
2、学校教室、食堂、宿舍、电脑室、实验室、图书馆等人员密集场所要配足灭火器等消防器材。宿舍楼、教学楼楼梯(走廊)必须配置消防应急灯、疏散指示标志。学校要教育学生决不能擅带火种进入校园。
3、学校要制定并完善消防应急(灭火救援)预案,每年要进行一次消防演练(紧急疏散演练),提高师生防火意识和自救能力。
九、认真做好师生心理安全工作
1、学校要重视对学生的心理咨询和疏导工作。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师资的配备、心理辅导室的建设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开设等相关工作,大力开展珍惜生命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心理健康咨询、辅导、跟踪、干预等机制。
2、学校要努力减轻学生学业负担和心理负担,帮助学生克服各种心理压力;要把学生珍惜生命教育列入德育内容,教育学生体悟生命的意义和价值,走好人生路;
3、学校要认真做好心理有障碍学生的排查摸底和疏导工作,建立档案,对有心理疾患的学生要逐个分析研究,提出针对性教育、防范措施、落实工作责任人,避免不测事件的发生。
4、学校要重视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不得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避免因教育教学方法简单粗暴引发安全问题出现。要重视学生心理障碍疏导工作,防止和减少学生因心理疾病而发生的他伤、自伤、自残事
故。学校要提倡和鼓励教师对学生家庭进行家访,建立家校联系渠道,要把安全工作作为家长会、家长学校的重要内容,增强安全教育效果。
5、学校要加强对校园计算机网络的管理,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加强防止反动、色情、暴力等不健康的内容影响学生。
十、努力防止外来暴力伤害师生的安全工作
1、要加强安全值班和巡查。学校要完善校园治安秩序管理,安排人员昼夜值班、巡查,节假日、重大活动时期学校领导要轮流值班、巡查,保障通讯24小时畅通,要制定打击和遏制校园伤害事件措施。对重大滋扰校园治安的事件,学校要立即向区教体局及当地政府或公安机关报告,并配合实施有效处置。
2、严格门卫制度。学校要健全门卫制度,防范各种外来的滋扰侵害,建立并严格执行外来人员出入登记或验证制度。未经允许,外来人员不得进入校园。禁止无关人员和校外机动车入内,禁止将非教学易燃易爆物品、有毒物品、动物和管制器具等危险物品带入校园。学校要经常性地对校园内管制刀具进行清查、收缴。
3、幼儿接送管理。幼儿园要加强幼儿接送管理,不得将幼儿交给素不相识的人,不得将因各种原因而晚离园的幼儿交传达室人员代管。
4、学校不得组织学生参加抢险等应当由专业人员或者成人从事的活动,不得组织学生参与制作烟花爆竹、有毒化学品等具有危险性的活动,不得组织学生参加商业性活动。学校不得将场地出租给他人从事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危险品的生产、经营活动。
十一、加强学生的游泳安全教育及管理
1、学校要切实加强学生的游泳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制能力。学校不得组织学生到河流、湖泊、水库、堰塘等无安全防护设施和救护措施的地方游泳。要教育学生做到“七不”:不准私自下水游泳;不到水边玩耍;不擅自结伴游泳;不在无家长或老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护人员的场所游泳;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不在无把握情况下下水救落水同伴。
2、学校要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出具体的、切实可行的游泳安全规章制度和防范措施,对学生进行严格的管理,尤其是要认真做好节假日、学校放学期间游泳安全的教育与管理,要积极争取学生家长及社会力量的支持和配合,严防学生溺水伤亡事故的发生。
十二、切实做好防雷安全工作
1、学校要依法执行防雷装置定期检测制度。要积极配合区防雷设施检测机构对防雷设施进行检测。加强防雷设施建设。
学校要把防雷设施建设作为预防雷电灾害的重要基础。对未按规定安装防雷装置或安装的防雷装置不符合标准规范要求的,要按照法律法规和相关防雷标准及时整改,最大限度减少雷击隐患。新建的建(构)筑物及其附属设施的防雷、防静电设施要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
3、学校要加强师生的防雷法规、科普知识方面的宣传教育,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在各相关学科教学中进行渗透教育,不断提高师生避险、自救、互救的能力和依法防雷、科学防雷、主动防雷的意识。
十三、积极争取部门配合1、学校要主动争取并配合公安、综治、工商、文化、城管等部门,进一步加大学校和幼儿园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力度。在区综治办的领导下,对学校和幼儿园周边环境进行定期查访。依法重点整治学校和幼儿园周边的电子游戏机室、非法音像、书刊和网吧等,对在学校和幼儿园周边200米以内区域开设娱乐性经营场所,要坚决予以取缔。依法清理整顿学校和幼儿园周边商业网点和流动摊点,规范其经营行为。
2、学校要加强与公安部门的沟通联系,健全警校共建制度。要开展多种形式的警校共建活动,落实法制副校长工作,协助民警加强对学校周边地区的值勤巡逻,协助公安机关严厉打击盗窃、敲诈、抢劫师生财物,危害师生人身安全的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和校园及周边地区的流氓团伙、黑恶势力。
3、学校要加强与交警部门的沟通联系,维护学校和幼儿园周边地区交通秩序。对学生放学实行护送,争取交警部门对不按规定避让学生的机动车辆实行特别管理。
4、学校要争取卫生、公安部门支持,加强对学校和幼儿园饭堂饮食卫生的监督管理。定期对学生食堂工作人员进行防毒安全教育,严格对剧毒和鼠药的管理,高度警惕并防范投毒事件的发生和出售霉烂
变质食品。
5、学校要加强与消防部门的联系,指导在建和已投入使用的学校和幼儿园配备规定的消防设施和器材,并进行定期检查。
6、学校要争取电力部门的配合支持,加强用电安全管理,定期检查,及时更新,确保用电安全。
7、学校要争取社区(村)对学校和幼儿园安全工作的支持,为学生健康成长创造安全良好的社区环境,积极筹建并办好社区(村)家长学校。
8、学校要积极争取广大家长的理解和支持,强化家长是孩子监护人的意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等规定,让家长明确自己在安全问题上的责任,共同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和安全防范。
十四、建立健全安全信息通报及安全档案
1、学校要建立学生安全信息通报制度,将学校规定的学生到校和放学时间、学生非正常缺席或者擅自离校情况、以及学生身体和心理的异常状况等关系学生安全的信息,及时告知其监护人。
2、对有特异体质、特定疾病或者其他生理、心理状况异常以及有吸毒行为的学生,学校要做好安全信息记录,妥善保管学生的健康与安全信息资料,依法保护学生的个人隐私。
3、学校要建立安全工作档案,记录日常安全工作、安全责任落实、安全检查、安全隐患消除等情况。
十五、加强领导,强化责任
区教体局成立了全区中小学幼儿园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各镇各学校也要成立相应的领导班子和工作班子,切实加强对学校安全工作的领导和管理。
学校要高度重视安全工作,切实加强对安全工作的领导,强化有关责任人员的责任。学校校长是本校安全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分管校长是直接责任人,学校各处室负责人、全体教师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全员上阵,同心协力抓好安全工作。学校领导和有关责任人员每天都要对学校安全进行检查,发现问题立即整改。
实行安全责任追究制。按照国务院302号令的第十条规定,对存在失职、渎职行为,或对事故发生负有领导责任的学校主要负责人和具体责任人,依据情节轻重,给予记过、降级,直至撤职的行政处分;构成玩忽职守罪或其他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对发生的事故,实行“四不放过”的原则,即“事故原因不查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得不到处理不放过,整改措施不落实不放过,有关人员未受教育不放过”。
学校要结合本校实际和安全工作的新形势、新问题、新要求,对各项安全管理制度认真修订完善,及时与有关部门共同研究解决。要认真抓好学校防火、学生食堂和宿舍管理、学校校园及其周边治安环境整治,坚决防止火灾、集体食物中毒、交通等重大事故的发生。要做到制度预案不健全不放过,重大隐患不整改不放过,防范措施不落实不放过。要保障安全措施经费投入,做到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局和学校(幼儿园)各职能科室要做到“管好自己的人、看好自己的门、办好自己的事”,真正做到全员参与,人人有责,全面落实安全措施。
十六、认真开展安全工作大排查活动
学校要根据不同季节和学校工作的特点,每个季节都要对安全隐患情况进行一次全面排查。对查出的隐患问题要确立责任人,明确整改措施,限定整改时限,隐患不消除不予消号。
学校自查后,要形成书面的《安全隐患拉网式大排查与整改情况报告》,连同《学校安全隐患排查与整改表》与下个季度起始月的上旬报各镇中心学校汇总、备查;各镇将《安全隐患拉网式大排查与整改情况报告》,连同《学校安全隐患排查与整改汇总表》于下个季度起始月的中旬报区教体局备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