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白银市第二人民医院重点专科建设规划(试行)04-06
白银市第二人民医院重点专科建设
发展规划(试行)
为了落实科教兴医,人才兴院的方针,有计划地培养一批适合卫生科技发展需要的一专多能的复合型科技人才,加强对学科技术带头人和住院医师的培养,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利用有限的资金和现有的医疗资源,集中人力、物力、财力进行重点攻关。以高新技术项目的引进应用为突破口,以点带面,提高技术水平,增加市场竞争能力。通过进一步完善和强化重点专科和专病建设,带动全院的技术发展与进步,以高技术、高质量的医疗服务赢得病人,取得医疗市场的最大占有份额。选拨出最具实力的科室以白银市重点学科标准加强建设,经过十年努力,力争使1—2个临床学科能达到白银市领先学科的标准,并跻身于白银市领先学科的行列,为我院达到三级乙等医院的目标创造必备的条件。
一、规划的重点专科
根据社会对医疗服务的需求和我院的医疗资源情况,规划五个临床学科为重点专科。内科系统重点专科为:心内科、儿科。外科系统重点专科为:骨科、产科、普外科。
二、技术项目及科研能力要求
坚持二个标准,一是省卫生厅制定的《甘肃省医疗卫生重点学科评审实施办法》、《甘肃省医疗卫生重点学科评审标 1
准》,二是《卫生部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细则》。
三、基础设施和基本设备规划
在投入方面,以在充分挖掘现有设施和设备潜力的基础上,根据技术发展的需要逐步添置新的设备为原则。在使用方面,以资源共享为主,以专科使用为辅。
1、床位规划:心内科43张(现为35张)、呼吸科43张(现为35张)、消化科20张(现为16张),感染性疾病科16张(现为14张)、内分泌科30张(现为23张)、儿科30张(现为25张),中医科28张(现为24张)、针灸理疗科27张(现为12张)、普外科39张(现为32张)、骨科39张(现为35张)、胸外泌尿科27张(现为20张)、神经外科40张(现为30张)、肿瘤肛肠科21张(现为18张)、妇科20张(现为15张)、产科27张(现为20张)、眼耳鼻喉科25张(现为20张)、口腔科3张(现为1张)、ICU7张(现为0张)、血液净化中心9张(现为3张)、急诊医学科8张(现为5张)。
2、设备规划:根据技术发展需要逐步配备,如24小时动态脑电图仪、24小时动态心电图仪、C型臂、心脏彩超、多导睡眠检测仪、双床胎心监护仪、T组合复合器、多功能理疗仪、小儿无创呼吸机、辐射式抢救台、小儿培养暖箱、输液泵、血液滤过器,血液透析机、十二指肠镜、骨密度测定仪、膝关节镜、功能练习器、微量输液泵、耳鼻喉科、脑外
科显微镜、脑外科立体定向及其配套设备脑纤维内窥镜、泌尿外科的尿流计、膀胱镜等。
四、实验室建设
1、加强检验科建设
根据重点专科发展需要逐渐建立与之相适应的专科检验设备,如主要开展:胱抑素C、超敏C反应蛋白、抗O定量测定、类风湿因子定量测定、快速心梗心衰检测仪、预警因子测定、血液流变学检查、脑脊液细胞学和免疫学检查、尿酶检查、尿Ca、K、Na、肌酐、尿酸、尿素氮检查、尿红细胞形态检查、指甲肌酐检查、尿微量白蛋白和纤维蛋白元测定等。以满足专科科研及临床需求。
3、加强ICU建设。
增加新的监测设备,以适应重症监护及急救护理的需求。
4、建立心导管室。与放射科导管室合并,以满足心内科、神经外科、骨科、肿瘤外科等多科室的需求。2003年开展心导管检查,安置心脏临时起搏器、冠脉造影、PTCA、支架置入、射频消融等项目。
五、人才培养。
加强重点专科人才培养是重点专科建设的基础,对重点专科的人才培养将给予倾斜政策。
1、加强人才梯队建设,形成合理的人才结构。正高、副高、主治、住院医师比例为1:3:5:7。
2、加强对学科带头人的培养。每年1-2次派出参加国家或省级举办的学术活动,提高其业务技术水平和社会知名度,并促进其知识更新,以适应学科发展的需要。
3、加强对中青年技术骨干的培养。对那些事业心强、业务技术能力强的技术骨干,要结合技术项目的开展积极选送短期学习,在学习归来后,鼓励和支持其开展工作,并以此作为对其学习情况和对科室的考核内容之一。
4、加强对住院医师的培养。适当增加住院医师数量并加强培养,对那些素质好、上进心强的业务苗子要尽早选派进修,以提高其专业技术能力。对那些不适应学科发展的人员,则调离重点学科。
5、针对学科建设和技术发展,有目的引进适用型人才。
6、从医院业务收入中列出专项资金用于人才培养。
7、今后重点科室后续力量的进入条件必须是本科生,且优先安排并观察半年,如不能够适应重点专科工作的另行安排他科工作。
六、经济支持政策
对于重点学科将给予经济上的倾斜政策,以促进其发展。对重点专科新购置的与开展技术项目、等级医院所要求的技术项目相配套的、社会效益好但成本回收期较长的,同时具有标志性的设备,在完成年度规定的重点专科技术项目要求时可适当延长折旧期限。
第二篇:白银市第二人民医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施方案(试行)
白银市第二人民医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施方案
(试行)
一、目标
为了加强医院人才建设,重点规范与提高新入院的本科、硕士、博士学历毕业、从事临床医师工作人员的专业技术能力,通过参加全面、规范、系统的临床住院医师培训,使其在完成全科和专科医师的培训项目后,能够达到卫生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要求,达到《卫生技术人员职务试行条例》规定的主治医师的水平,具体要求如下:
1、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遵纪守法,贯彻执行党的卫生工作方针,具有良好的医德医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2、熟悉本学科、专业及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具有较系统的专业知识,了解本专业的新进展,并能用以指导实际工作。
3、具有较强的临床思维能力,较熟练地掌握本专业临床技能,能独立处理本学科常见病及某些疑难病症,能对下级医师进行业务指导。
4、基本掌握临床科研方法,能紧密结合临床实践,写出具有一定水平的学术论文(包括病例分析、综述等)。
5、掌握一门外语,能比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书刊。
二、培训对象
1、新入院的五年制、七年制、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从事医院临床医疗工作人员。
2、新入院的叁年制(硕士、博士)研究生从事医院临床医疗工作人员,若无工作经验,直接纳入住院医师规范化培养;若有部分工作经验者,需参加相应水平考核,并根据考核成绩分别纳入不同的住院医师培训阶段。
3、外单位调入的住院医师,需参加相应水平考核,并根据考核成绩分别纳入不同的住院医师培训阶段。
三、培养规划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分两个阶段进行,前三年为第一阶段,主要在二级学科范围内进行轮转,旨在扩大临床知识面,强化临床技能和急救处理能力,为下一阶段进行专科医师培训作好准备;后二至五年为第二阶段,在三级学科进行专科医师培养,成为低年资的专科医师,为专业发展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
1、培训安排
(1)医学院校本科毕业进入我院的住院医师,从开始临床工作的第一年即进入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全阶段培训。
(2)医学院校各类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进院后纳入住院医师第一阶段第二年的培养。
(3)医学院校各类八年制(4+4)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进院后纳入住院医师第一阶段第一年的培养。(4)五年制毕业直升硕士的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进院后纳入住院医师第一阶段第二年的培养。
(5)五年制毕业硕博连读的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进院后纳入住院医师第一阶段第二年的培养。
(6)临床医学硕士、博士毕业生进院后,若有临床工作经验,则纳入住院医师第一阶段第三年的培养,但可根据自身的实际工作能力申请提前参加由医院或学校组织的临床技能综合考核,通过考核的可提前结束轮转进入第二阶段的专科培养。
(7)外单位调入的住院医师,必须先参加由医院组织的临床技能综合考核,通过考核确定其已经实际达到的临床技能水平程度,再安排其进入相应的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阶段。
2、轮转方案
临床内、外科住院医师进院先把内、外科大类分好,具体科室不定进行轮转,第一阶段培养结束再进入第二阶段进行专科培养,其余科室如儿科、妇产科、超声科、放射科、五官科、眼科等科室则一开始就按照专科医师培养要求进行相应的轮转培养。
3、培训要求 A.综合素质要求
(1)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对医疗技术精益求精的科 学态度。
(2)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思想和优良的医德医风。(3)良好的医患沟通能力。
(4)遵守国家各项法律法规,依法行医。(5)较强的团队协作精神。B.基本理论及临床技能要求
第一阶段培训按照《白银市第二人民医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细则(试行)》要求执行。第二阶段专科医师培养按照《卫生部专科医师培养标准》执行。
C.专业外语
以自学为主,系统、认真地阅读各学科指定的外文专著和有关文献、专业杂志,并具有一定的听、说、写能力。
D.科研能力
在上级医师指导下,结合临床工作实践,培养一定的科研能力,第一阶段每年应完成至少一篇文献综述或个案分析报告。第二阶段的学术论文应达到学位授予要求。应积极参加科研课题的申报。
四、培训考核
1、日常考核
(1)住院医师工作日、假期安排:临床住院医师的工作日每年应为240天。因事假、病假及其它事由耽搁的工作日,需在次年内补足。假期应在本年内根据情况酌情予以安排。(2)请假2天以下(含2天)由本人提出书面申请,指导教师和培训基地主任签字后生效,并在考核表上予以登记。2天以上者,还需要由医务处签字后生效。未办理请假手续离开医院超过3天者,培训基地应尽快报告医务处;未办理请假手续离开医院超过5天者,视情节及原因给予包括终止培训等处罚。
(3)住院医师每天应当将当天完成的工作内容如实填写在培训工作量化登记表上,由指导教师(逐项)签字,培训基地兼职管理人员每月审核,并将结果汇总,培训基地主任审核签字后报送医务处。
2、轮转考核
当住院医师每轮转完一个科室时,由该培训基地主任主持,按照培训实施细则要求,对住院医师进行考核,并在培训档案上做好记录。
3、考核
第一阶段培训期间的考核每年由医务处聘请医学院系统或系统外专家对住院医师按照医学院规范化培训细则的内容组织考核,并将考核结果逐年计入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档案。
第二阶段专科医师培训期间的考核由培训基地主任组织科室相关带教导师按照卫生部专科医师培养标准组织考核,并将考核结果逐年计入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档案。
4、阶段考核
第一阶段、第二阶段培训结束后,参加由白银市第二人民医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办公室组织的阶段考核。(1)本科毕业生完成第一年培训任务经考核合格者,应参加并通过国家医师资格考试,研究生毕业者应当年参加并通过国家医师资格考试。考试不合格者将相应延长培训时间并给予补考机会一次。如还不能通过医院将与其解除聘用合同。
(2)完成第一阶段培训并考试(考核)全部合格者,由学校颁发《白银市第二人民医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第一阶段合格证书》,不合格者不能进入第二阶段的培训。
(3)完成第二阶段培训并考试(考核)全部合格者,由学校颁发《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
(4)未按规定完成轮转培训的医生将延长相应的轮转培训时间。
5、培训期间待遇
(1)住院医师在规范化培训期间,享受在职职工待遇,每月日常考核合格者,发放该月全额奖金,当月考核不合格者,根据实际情况扣发当月奖金。
(2)第一阶段奖金由医务处统一组织发放;第二阶段奖金由所在科室发放。
五、组织管理
1、医院成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养领导小组,由医疗、人事副院长任组长,医务处处长、人力资源处处长、科技发展处处长任副组长共同参与管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养的日常具体工作由医务处全面负责。
2、科主任作为科室住院医师培养工作的主要负责人,必须要重视和支持这项工作,医院已将此项工作列入科主任考核的一项重要的指标。完成不好的科室除扣发科主任奖金外,情节严重者将取消其作为临床住院医师培训基地的资格。
3、为了保证培养质量,要求每个培训基地都成立专门的住院医师培训核心小组,由科主任作为第一负责人,配备培训基地兼职管理人员,同时推荐几位主治以上职称,工作责任心强,有丰富临床经验和带教经验的医师作为指导老师具体负责该项工作,为了保证带教质量,每位指导老师每次最多带教两名医生。为了提高指导老师的工作积极性,给予一定的带教津贴,做到责权利的统一,带教效果好的,在以后的职称评聘中给予一定的倾斜政策,效果不好的,给予一定的经济处罚或取消其带教资格。
4、成立专家考核小组,聘请院内、院外专家担任住院医师技能考核专家,对住院医师临床技能进行不定期的考核。内、外科专业第一阶段培养(第1——3年)
具体实施方案
培养目的:
通过二级学科的轮转培养,旨在打好临床工作的基础,强化临床技能,提高临床处理能力,要求能准确询问、书写病史,进行全面体格检查,熟悉各轮转科室的诊疗常规(包括诊疗技术),基本掌握急诊常见疾病的诊断和处理,为下一阶段成为专科医师作好准备。轮转安排与要求:
第一年:内科系统
必修专业:心脏科(3个月)、呼吸科(2个月)、消化(2个月)选修专业(5个月)
外科系统
必修专业:普外科(6个月)、心脏科(2个月)选修专业(4个月)
———要求能准确询问、书写病史,进行全面体格检,熟悉各轮转科室的诊疗常规(包括诊疗技术),基本掌握常见疾病的诊断和处理,期间以理论课的形式加强理论知识的培训,达到规范化培训的要求。
第二年:内、外科系统:
必修专业:麻醉科(3个月)、EKG(1个月)、放射科(1 个月)急诊科(2个月)、选修专业(5个月)
————以强化临床技能为主,要求能熟练掌握各项临床操作技能,包括心电图、读片、心肺复苏、呼吸机的使用、气管插管、各类穿刺、无创监护技术等。
第三年: 内科系统:
必修专业:麻醉科(3个月)、内科大急诊(4个月)选修专业(5个月)
外科系:必修专业:麻醉科(3个月)、外科大急诊(4个月)选修专业(5个月)
————通过临床一线的强化锻炼,提高临床综合处理能力,打好临床工作的基础。
备注:选修专业可由轮转医师根据个人实际工作能力、培训基地的带教情况进行遴选,既体现了医师培养的个性化,又可促使各培训基地对培训工作的重视。理论课程的学习内容参照培训细则要求,以自学为主,集中培训为辅,采用学分制的方法,每年必须修满一定的学分 培训方法:
1、实行导师负责制(主治职称以上),专人带教,出科考核由培训基地考核小组执行。
2、第一年的住院医师必须全部书写大病史,每月至少5份,第二、第三年可改写入院录,并登记在册,备查备考。
3、每科分管床位不得少于5张。培训内容:
参照《白银市第二人民医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细则(试行)》要求执行。3年内必须每年完成病例报告1篇、译文1篇、综述1篇,每年的质量要求不断提高(三年内至少公开发表一篇综述)。外语执行“医学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细则”的统一要求。考核:
第一年:考核内容以临床基本功为主,包括病史质量、体格检查,理论知识考核(参照规范化培训要求)。
考核时间:每年6月份(医院组织考核)
考核对象:完成第一年培训者及直接进入第二年或第三年培训者。
第二年:考核内容以技能考核为主,包括读片、心电图、心肺复苏等技能操作和理论知识考核。
考核时间:每年6月份(医院组织考核)。
考核对象:完成第二年培训者及直接进入第三年培训者。
第三年:考核内容以病例分析为主,包括病例分析、外文翻译、技能操作和理论知识考核。
考核时间:每年7月份(医学院组织考核)
考核对象:完成第三年培训者 备注:要求病史全部达到甲级质量标准,其余各项考核以75分为最低分数线,低于此标准为考核不合格。当年考核不合格者不能进入下一年的培训,再培训费用自理。
内、外科专业第二阶段培养具体实施方案
培养目的:
通过三级学科的培养,进一步巩固专科知识,熟练掌握专科常见病和多发病的诊疗常规(包括诊疗技术),重视专科临床实践,逐步积累经验,拓展和提高专科诊治能力,能完成专科高年住院医师工作。同时能承担院内会诊,能带实习医师查房,达到专科医师水平。轮转安排:
在专科医师培训基地完成,在基地门急诊、病房间轮转,也可选择与本专科相关的其他专科进行适当的轮转,其中完成门急诊6个月,完成住院总工作6-12个月。培训方法:
1、导师负责制(副高职称以上),专人带教
2、病史书写以入院录为主 培训内容:
参照卫生部专科医师培养标准,专科培养期间要承担一定的教学工作,如带教实习医师、小讲课等。2年内必须撰 写论文2篇,其中在公开杂志发表1篇。外语执行“卫生部专科医师培养标准”的统一要求 考核:
考核:考核内容以专科的基本理论和操作技能为主,包括理论知识考核和操作技能考核。
考核时间:每年7月份(基地组织考核,院部督查)
考核对象:完成当年培训者
阶段考核:考核内容以综合能力为主,包括病例分析,外文翻译、技能考核、理论知识考核、住院总考核。
考核时间:每年7月份(医学院组织考核)
考核对象:完成第二阶段专科医师培训者
备注:要求住院总考核合格,其余各项考核以75分为最低分数线,低于此标准为考核不合格。当年考核不合格者不能进入下一年的培训,再培训费用自理。
第三篇:六安市第二人民医院建设发展情况
市第二人民医院发展改革情况汇报
(2016年6月28日)
尊敬的余市长、各位领导:
市第二人民医院建于1985年5月,建院初期为精神病专科医院,1986年9月更名为“六安地区第二人民医院”,发展以精神专科为特色的综合医疗业务。2007年底,通过资源整合,原六安卫校附属医院整体并入我院,随着协助六安卫校升格成为皖西卫生职业学院,我院被省市批准为“皖西卫生职业学院附属医院”。
目前,医院规划用地106亩,现有建筑面积7.3万平方米,编制床位1500张,开设床位1200余张,设56个主要临床医技科室。医院有在职职工120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95人,中级职称276人,教授或副教授47人,江淮名医2人,皖西名医5人。年龄在35岁以下职工占70%。
医院积极探索“强专科、大综合”的精神病医院发展新思路,按照做强精神卫生专科,全面协调发展综合科室,围绕创建三级甲等医院目标不断奋进。2015年,全院门急诊为19.9万人次,同比增长5.8%;住院病人为27893人次,同比增长13.6%。开展手术9611台次,同比增长9.3%。医院各项收入共3.4亿元,同比增长14.2%。先后获得“国家级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全国最佳百姓放心示范医院”、“安徽省扶残助残先进集体”、“安徽省级节水型单位”、“安徽省青年志愿者优秀组织”、“六安市十佳诚信单位”等荣誉。现就我院建设发展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医院基础建设情况
市第二人民医院总体建设规划约15.7万平方米,规划分三期完成。2011年5月,一期工程——综合病房大楼及其附属工程投入使用,总建筑面积约3.7万平方米。2014年11月,二期工程——精神卫生2号楼全面投入使用,建筑面积约3万平方米。三期工程为老院区改造项目——门诊、内科病房及老年养护院综合大楼项目,大楼设计层高16层,建筑面积99755平方米,其中地下停车场17727平方米,项目总投资4亿元。目前,大楼前期相关手续都已完成,完成土建、安装及装饰装修整体招标工作后即开工建设。
二、合资办医进展情况
近年来,市第二人民医院发展势头很好,但面临人才匮乏、投入不足等制约,医院依靠自身积累无法按期完成三期工程项目建设任务,三级医院要求设立的相关科室发展无空间,三级医院创建目标无法实现。为加快发展步伐,解决医院发展面临的资金瓶颈,根据公立医院改革精神,经市委、市政府领导同意,市第二人民医院积极寻求战略合作伙伴,争取引进社会资本加快医院建设发展步伐。在充分了解、考察的基础上,选择与国药医疗开展合作并洽谈相关事宜,先 2 后签署《合资框架协议》(市卫生局代表市政府签约),《合资项目总协议》(市政府常务副市长付新安代表市政府签约)和《股东出资协议》(市国资委代表市政府签约)等,三个协议都明确了合作的六个基本原则:市二院独立事业单位法人主体性质不变;非营利性质不变,并继续履行其社会公益性医疗服务的功能;出资土地作为医疗用地的性质不变;在编在岗人员事业单位编制身份不变;市精神卫生中心职能不变,承担全市精神障碍的预防、治疗、科研及相关教学任务;承担的皖西卫生职业学院临床教学和科研职能不变。在此基础上,合作双方商定以合资形式,市政府以市二院资产出资,国药医疗以相应的现金出资,共同成立六安国药医疗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合资公司”),合资公司成为市第二人民医院的举办人和出资人。国药医疗在合资公司中的持股比例为51%。按工作推进时间表,3月28日,正式注册成立了合资公司。合资公司成立后,在我方完成土地房屋等资产变更到合资公司一周内,国药医疗将注入现金3.042亿元,专项用于市第二人民医院门诊、内科病房及老年养护院综合大楼项目建设和相关业务发展。此项改革为我院发展引进中央直属大型企业先进的管理经验,开辟了我市市级公立医院改革发展一条新路,更有利于培育重点专科和提升区域医疗技术服务能力。
三、精神卫生工作情况 市二院精神卫生中心是全市唯一一所从事精神心理疾病诊治和预防的医疗机构,同时是我市临床重点学科。2014年11月,建筑面积近3万平方的精神卫生中心大楼投入使用,硬件环境跃居全省前列,极大地改善了我市精神病人治疗条件,目前共设臵七个病区,其中一个开放病房,六个封闭式治疗病房。共设床位500张。中心医护人员近150人,其中高级职称13人,中级职称7人,江淮名医、皖西名医各1名。医院始终瞄准精神专科三级医院目标,完善学科设臵,2015 年顺利通过省卫计委三级专科医院设臵评审。
根据省民生工程文件要求,截至2015年8月底,我院牵头完成了全市重性精神病患者筛查工作,全市累计筛查发现重性精神病患者19477人。今年,根据市政法委要求,我院承担了全市肇事肇祸倾向的重性精神病人筛查任务,在我院精神卫生中心全体工作人员的努力下,已全面完成四县三区的筛查任务,共筛查出三级以上危险性严重精神障碍患者2500左右,我市精神疾病防治任务十分艰巨。但是,我市精神卫生资源远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2015年,我市平均每万人口精神科病床数为0.87张,全国为1.71张/万人口(全球为4.36张/万人口),我市平均每十万人口精神科医师数为0.84名,全国为1.49名/10万人口(全球中高收入水平国家为2.03名/10万人口)。目前,实际收治住院人数与六安市精神病发病数相比,还有相当一部分患者留在社会上,4 同时由于精神病人的特殊性,存在病人住院周期长、贫困家庭多、收费标准偏低等问题,目前的床位补贴不足于弥补相应的支出,很多精神病人处于无人管理状态,关、锁现象严重,极易导致社会安全问题。
四、综合医疗发展情况
建院之初,医院仅开设精神科,精神病人诊治业务收入不能维持医院正常运转。1986年,医院经批准开展综合医疗业务,设10张综合病床,通过综合业务收入弥补经费不足。自此,我院开始了探索“强专科、大综合”的发展新思路,历经三十年的建设发展,经过几代人的奋发进取,顽强拼搏,成功实现了由单一的精神卫生专科向集医疗、科研、教学、预防、保健、康复、急救为一体的综合性二级甲等医院的转型。医院现开设56个临床和医技科室,其中微创外科是市内领先的最具实力特色学科,该学科带头人主任医师陈本鑫是省政府授予的第二届江淮名医、市政府授予第一届江淮名医,拥有全市唯一一台3D腹腔镜,3年来开展微创手术一万多例,此外,我院的医学检验中心、骨科中心、结直肠肛门外科、微创妇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心内科等学科服务能力均居全市前列。
医院重视人才引进和培养,作为安徽省立医院网络医院成员单位、医联体协作医院,解放军第302医院、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协作医院,第三军医大重庆西南医院帮扶医 院。2013年起实施百人外训战略规划,几年内投入数百万元派出400余名医护人员到外出培训进修。近三年,医院高级职称人数增长近一倍,先后多人荣获“卫生部先进工作者”、“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全国医药卫生系统创先争优先进个人”、“全国巾帼建功标兵”等称号。市放射学会、市医学会腔镜及微创外科学分会、市精神病学及医学心理学分会、市健康管理学会主委均为我院相应科室负责人。
五、履行社会责任情况
扎实开展公立医院改革,同时开展自选动作,努力降低各项费用,有效减轻病人负担。认真开展“三费”控制,积极推行按病种付费工作,有效降低住院费用。实行药品、器械、设备、材料和办公用品等统一招标议标,整合设备、材料供应公司,对医用耗材进行清理和降价,高值耗材最高降价达55%。2015年4月1日到年底,医院仅下调药品和大型检查价格合计减少收费1576万元。通过改革自我加压,不仅促进医院内部管理提升,更是让广大群众获得改革红利。
作为全市首家省级工伤康复定点医院、儿童脑瘫康复省级定点医院、省卫生厅确定的民生工程定点医院,我院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扎实开展惠民医疗服务,开展扶贫济困、对口支援、服务社会和健康教育等系列活动。
自2007年来,市二院积极开展白内障复明工程,已免 6 费为贫困白内障患者实施复明手术3000余例。今年4月,我院完成眼科中心升级改造和技术提升,同时为配合裕安区争创“全国白内障无障碍区”,计划在半年内免费为1000名贫困白内障患者做复明手术。
作为儿童脑瘫康复省级定点医院,自2012年以来,积极开展贫困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项目,共收治脑瘫患儿300余人,不但减轻贫困残疾人家庭的经济负担,而且最大程度地提高了孩子们的健康状况。对无能力支付康复治疗费用家庭,视不同情况给予减免全部或部分医疗费用,安排住宿并给予适当生活补助,3年来共补助200余万元。
医院长期积极开展“三无病人”(无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无法定抚养义务人)救治工作,年均救治“三无病人”100余人次。坚持特困人群救助,减免特困群众的医疗费用,近五年为贫困患者减免医疗费用达516.9万余元。积极组织参加慈善一日捐,近五年共捐款26.6万元。主办两场“健康中国基层行”六安站暨医疗慈善救助活动,筹得善款237万元,用于我市贫困群众医疗救助。拿出40多万元免费为全市1674名环卫工人进行健康体检。响应国家号召,派出优秀医护人员积极参与援疆、援藏支医工作。切实帮扶基层医院,与裕安区独山、徐集、丁集中心卫生院和叶集四方医院、寿县安丰卫生院、安康医院组建医疗联合体,帮扶霍邱彭塔卫生院和金寨县徐冲卫生院,在霍 邱县仁爱医院、金寨县古碑卫生院、舒城杭埠卫生院建立医师实践基地,指派专家上门坐诊、定期巡诊,为全市乡镇卫生院免费培训100名基层骨干人员,向舒城县杭埠卫生院捐赠1台彩超。2015年深入乡村、社区开展义诊120余场,健康讲座30余次,免费提供药品、物资数十万元,让老百姓不出门就能享受到市级医院的医疗服务,让更多的贫困群众得到更好的健康服务。
六、建设发展规划
十三五期间,以建设三级甲等医院为目标,精心培育和建设发展好市第二人民医院(皖西卫生职业学院附属医院)、市精神卫生中心、市康复医院(六安市残疾人康复中心)、市第二人民医院—医养护理医院(南山),打造以综合医疗、精神卫生、康复理疗和医养结合四大职能并驾齐驱的发展新格局。
按照三级甲等医院学科设臵标准,培育和建设各专业学科,加强重点学科建设,进一步扩大重点学科创建成果,不断巩固和扩大省级、市级重点学科创建成果,打造更好的特色专科。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建设符合医院发展需要、结构合理的人才梯队,增强医院发展后劲。
七、建设发展中存在的困难
(一)部分职工养老保险问题。由于历史原因,市第二人民医院有尚有1000余人未办理养老保险补缴手续,经初 8 步测算,如补缴这些人的养老保险,医院需一次支付2200余万元(不包括滞纳金),这对医院是个沉重的负担,也影响着医院稳定可持续发展。
(二)院长兼职问题。按照市政府与国药医疗签署的《关于共同出资举办六安市第二人民医院的合资项目协议》(以下简称“合资项目协议”)约定,市第二人民医院党委书记、院长兼任六安国药医疗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第一任总经理。据此,我院已多次向市委请示潘义广同志兼任合资公司董事和总经理,目前仍无批复。
(三)土地出让金和契税问题。合资项目协议约定,市政府方以市第二人医院资产和产权出资,包括医院实际使用的土地。根据市政府第31次常务会议纪要精神,为提高国药医疗出资额,市第二人医院将国有土地使用权类型由划拨变更为出让,需补缴土地出让金4417万元和相关契税,为支持合作办医工作,我院申请免交契税和将缴纳的土地出让金全部返还,目前无批复。
各位领导,面对改革与发展面临的困难,市第二人民医院全体干部职工团结一致,开拓进取,凝聚全院医务工作者智慧千方百计解决,同时更加需要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离不开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在此,向各位领导对市第二人民医院的关怀表示衷心地感谢!市第二人民医院全体人员一定不会辜负各位领导的期望,全心全意地为全市人民健康服 务,为建设幸福和谐六安作出应有的贡献!
第四篇:如东县第二人民医院十一五的规划
东二院〔2010〕
号
关于下发《如东县第二人民医院 第十一个五年发展规划》的通知
各科室(组):
《如东县第二人民医院第十一个五年发展规划》经院办公会讨论并提交医院职代会通过,现将《如东县第二人民医院第十一个五年发展规划》下发给各科室,望认真学习,制订相应计划和落实相应措施。
如东县第二人民医院
如东县第二人民医院第十一个五年发展规划
2011—2015年是我院向基本现代化迈进的关键时期,我院应当在这个关键时期内,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理念,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医疗保健服务的需求。为此,根据如东县及岔河镇第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纲要和如东县卫生事业发展计划精神,结合我院“十五”期间的发展状况以及对“十一五”期间的前景预测,特制定本规划。
一、“十五”发展状况
(一)“十五”期间取得的成就
“十五”期间,我院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建设基本现代化医院为目标,紧紧抓住改革创新这条主线,以改革为动力、质量为根本、人才为保证、硬件为支撑,不断强化内部管理,改善服务环境,各项工作均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医院环境优美,设施齐全,技术先进,管理科学,制度完善。“十五”期间,医院先后获得县文明单位,岔河镇先进基层党组织、综合治理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1、基本建设情况
“十五”期间累计投资约670万元,给所有病房安装了空调,完成了门诊大楼的精装修,改建配电间,调整配电线路,增容至250千瓦,对供应室及急诊科进行了局部改造,同时搞好院内绿化和景点布置,美化环境。对门诊楼、供应室等房屋进行了装修、改造,医院的环境面貌、房屋条件得到较大的改善,为广大病员和医务人员提供了一个优美整洁、宽敞明亮、流程合理、舒适方便的诊疗环境和工作场所,为医院在“十五”期间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2、经济运行情况
“十五”期间,医院各项工作数量指标、质量指标、效益指标均全面实现“十五”规划目标,医院规模进一步扩大,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职工生活普遍得到大幅度改善。到2010年底10月,全院净资产1706万元。2010年门急诊人次达到 6。5万,出院病人数达到3300人,全年总收入预计达到2500万元。经济运行情况良好,病床使用率达到62.7%,药占比控制在50%以下,较好地维护了病人的切身利益,产生了广泛、良好的社会影响。
3、设备配置情况
“十五”期间,医院根据开展业务的需要,先后投入568万元,购置C型臂—X线机、多功能心电工作站、纤维结肠镜、进口冷冻切片机、彩超、血球计数仪、计算机成像系统等万元以上各类医疗仪器设备89台(套),现有设备总价值902万元。极大地改善了设备配置水平,提高了临床诊疗的技术含量,保证了诊疗质量。
4、队伍建设情况
“十五”期间,医院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按照精简、高效的原则,严格控制人员增长,加大医院现有人才的扶持与培养力度,同时实施积极的人才引进政策,大力引进专业技术人才。目前,医院自主培养硕士1人,五年中,医院先后录取各类大专院校毕业生及院外专业技术人才五十余人。通过院内培养及院外引进,形成了一支较高水平的技术骨干队伍,提高了医院卫生技术人员队伍的整体实力。到2010年,医院共有在职职工168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138名,卫技人员中副高级职称17名,中级职称67名。
5、科室建设情况
“十五”期间,医院适应业务发展与管理的需要,采取了一系列加强科室建设的措施,使绝大多数临床科室和职能科室充分发挥了科室管理职能作用。主要临床科室进行了分组,大致确定了专业方向,并按梯队要求配置了人员。目前全院共有一级临床科室7个,医技科室4个,行政职能科室5个。对科室领导班子均通过公开竞争、择优录用,使科室领导能力得到了加强。内科、外科、妇产科、检验科、放射科、功能科等一大批临床医技科室生机勃勃,效益显著。特别是加强了重点专科的建设,在肿瘤科为县级重点建设科室后,医院在人才培养、科室宣传给予重点扶持。
6、技术发展情况
“十五”期间,医院技术服务能力在整体上有了明显的提高。一是能够及时有效地诊治各种常见病、多发病,并在疑难杂症、危重病人的诊断救治方面积累了较多成功的经验,收治病种范围进一步扩大,危重病人比例显著提高。二是新技术新项目引进能力明显增强。“十五”期间,医院成功开展了肺癌、食道癌根治术及各种肿瘤的放射、介入、手术、康复等,颅内血肿清除术,超声乳化白内障治疗术,子宫全切,盆腔清扫术,全膀胱切除术以及腹腔镜等现代化的仪器设备的检查治疗服务,这些新技术、新项目的开展已经成为我院医疗服务的支撑技术。
7、教学科研情况 在教学方面,“十五”期间我院承担的实习教学任务,如东卫生学校带教实习人数增加到每年50多人。教学管理制度体系初步形成。此外我们还承担了下级医院医务人员的进修培训任务,每年接收进修培训3人左右。
(二)“十五”期间存在的主要不足
“十五”期间我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实现了业务收入连续增长。但是,从深层次分析,还有一些方面与人民群众快速增长的对我院医疗保健服务需求不相适应。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1、医院基础设施、人员、技术质量发展跟不上社会经济发展步伐。“十五”期间医院的发展主要在设备及基础设施等方面,医疗管理的内涵质量、医务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等未能同步提高。在面对收治病种在短期内迅速增加,危重疑难病人迅速增多的状况,医务人员的业务能力以及人员之间、科室之间的整体配合能力与协同作战精神未能同步提高,难以满足现代管理要求;由于与上级医院在技术能力提升、经济效益、社会地位等诸多方面存在巨大差距,医院人才流失特别是骨干人才流失严重,医院的人才队伍建设及医院的长远发展存在很大的变数。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对就医环境有了更高的要求,医院门诊、住院部设施已显老化,患者外流现象严重,特别是近两年来私家车显著增加,停车场车位严重不足,患者家属意见纷纷,后勤管理难度较大。
2、干部职工普遍缺乏现代管理知识,难以适应现代医院的管理要求。一是院、科两级管理人员普遍缺乏系统、规范的专业管理培训,缺乏现代管理知识和现代管理技能,很难实现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二是大部分职工从事的是属自然科学范畴的医疗技术工作,缺乏社会科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思维,对于社会学范畴的管理学要求不易形成共识,缺乏主动贯彻落实的意识。三是临床科室管理人员绝大部分时间和精力忙于业务工作,对医院的整体发展目标及存在问题缺乏足够且清楚的认识。
3、医院现有管理模式有待改善、提高。医院综合目标责任制管理方案、考核奖惩办法和成本核算方案中部分内容和措施尚未充分体现质量、效率、服务、安全、减负的管理导向;职能科室人员的服务意识仍需要进一步增强;总务、设备、信息等科室建设有待加强,尤其是人员队伍的规模及技术含量难以适应建设基本现代化、智能化医院的要求。此外,部分职工的集体意识、奉献精神还有待提高。
二、“十一五”发展思路及具体指标
“十一五”期间我院总的发展思路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引,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发展、持续发展、协调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效率、服务、安全为核心,全面加强医疗质量管理,为早日建成基本现代化医院而努力奋斗。
1、医院规模
⑴增加建筑面积6000 m2,规划占地面积1200 m2。医院总建筑面积达13000m2以上。
⑵在职职工总数控制在180人以内,其中专业技术人员占80%以上。高级职称占卫技人员数15%。45岁以下临床医生中,本科学历达100%,行政管理干部人数控制在5人以内,其他工作人员20人以内,且重点增加专业技术人员。
⑶期末实际开放床位数200张。
2、工作效率指标
⑴年门急诊总人数达到万人次以上,年出院病人数达到4000人次以上,床位使用率达到70%以上。
⑵药品收入占业务收入比≤50%。⑶年总收入达到4000万元以上。
3、服务能力与技术水平指标
⑴省厅规定的二级医院必备诊疗项目基本正常开展,并达到县内同类医院一流水平。
⑵重点专科建设多点开花,形成合力。肿瘤科进一步提升内涵,扩大影响,确立在县内同级医院中的领先地位,同时再创1-2个县级重点专科。
⑶主要业务科室培养1-3名具有高级职称的学科带头人,并形成合理的人才梯队。全院培养在全县范围内具有领先学术地位的拔尖人才3名以上。
⑷全面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工程。
⑸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达到90%以上,医疗纠纷补偿费用占业务收入比<2‰。
4、教学科研创新指标
⑴接受各类进修实习人员10人次以上,并较好地完成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与管理任务。
⑵每个临床科室和每个重点专科,每年开展新技术、新项目≥1项。同时,重视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产生较大效益。
⑶每年在各类正规杂志上发表论文≥15篇,其中核心期刊发表3-5篇。
5、管理信息化指标
⑴完成适应医院发展规模和现代化、智能化管理需要的中心机房建设。
⑵全面实现处方、医嘱、病历电子化管理,建立各类医生工作站30个。
⑶建立医院影像PACS系统和医院检验LIS系统,实现全院影像、检验资源同步利用。
⑷办公自动化系统终端达到120个以上。进一步开发办公自动化软件,使医疗、行政、后勤、财务、物资、设备、人事、档案、安全、门禁、车辆等全面实现自动化、智能化中心站管理。
⑸健全信息安全管理系统,确保信息安全运行。
⑹全面建立医院电子信息显示系统,如电子挂号排队叫号系统,电子触摸屏查询系统,电子显示屏宣传告示、公示系统等。
6、环境建设指标
建成环境绿化、美化、净化、亮化,设施人性化、艺术化、环保化、管理现代化、智能化的宾馆式医院。
三、“十一五”发展策略与主要措施
“十一五”期间,医院要紧紧围绕创建“基本现代化医院”这一宏伟目标,切实加强医院管理,提升内涵建设。从健全规章制度、强化专科建设、狠抓人才培养、改善服务条件、提高服务质量、打造医院文化和加强行风建设等方面入手,凝心聚力,努力工作。
1、加强对我院“十一五”规划的学习宣传 “十一五”期间,医院党政工团各个系统、各部门要反复组织广大干部职工系统学习讨论医院“十一五”规划,用“十一五”规划的系统理念统一全院干部职工的思想,凝结人心,聚集智慧,齐心协力,全力以赴为实现医院“十一五”规划确定的奋斗目标而努力奋斗。
2、继续深化医院管理改革
(1)不断完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
继续实行以“两权分离”为核心内容的院、科两级负责制,建立科学合理的院长、科长(主任)任期目标,实行任期目标责任制管理,严格考核兑现。
继续推行并进一步完善院、科两级经营管理模式,两级管理责任制,在确保不断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和资产使用效率的前提下,享有充分的人事、分配和经营管理自主权。
(2)积极推进人事制度改革,促进人才脱颖而出
打破人员身份限制,全面实施人事代理制和全员合同聘任制。实行三级设岗,按照三定要求,积极推行职责明确、有效放权的责任制管理,逐步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过渡。
实行人事准入制度,引入公平竞争机制,择优选人用人。吸收人员和聘用干部均通过公开考试考核,公平、公正竞争,择优录用,保证每个人都有平等发展机会。新进临床人员必须取得正规本科以上专业学历,专业技术岗位人员必须取得相应资格,医疗人员还需经过注册,方可独立承担相应岗位职责。同时制定政策引导、鼓励高学历人才加入我院。建立公平合理的岗位目标,明确岗位责任,建立科学、合理、公正的考核评价制度,并严格考核奖惩。提供有利于每个人自由发展、健康发展、全面发展的人文环境,促进人人成才、个个成功,共享事业与成功之乐。
(3)积极推行分配制度改革。按照按劳分配和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原则,根据绩效优先、兼顾公平、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分配制度,调整分配关系。适当拉开分配档次,向临床倾斜,同时适当照顾苦、脏、累等特殊工种岗位,体现人格尊重与社会公平。
(4)进一步完善综合目标责任制考核管理办法和成本核算方案。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要求,修订相关内容,增加考核指标中效率指标和行为指标的比重,加大成本核算深度与范围,适时推进全成本核算和综合绩效工资考核,把职工的注意力引导到服务、质量、效率和贡献上来。
(5)进一步完善后勤社会化改革措施
总结我院后勤社会化改革成功经验,进一步完善管理措施,提高管理效果,并在新的领域进行不断探索,最大限度地满足基本现代化医院的后勤保障需要。
3、切实加强业务能力建设
(1)进一步加大力度吸引人才、打造人才。继续实施优惠政策,吸引优秀人才来院工作,优先引进具有硕士学位和高级技术职称人员;加大力度对新进人员按照规定进行严格的岗前培训和轮训;采取切实措施对所有卫生技术人员进行“三基三严”为基本内容的专业知识和能力的培训提高,定期进行考试考核;定期开展科内业务讲座和院内外学术报告,及时传播学科发展的前沿动态;增加进修人数,提高进修医院档次,每年安排5人赴上海、南京、南通等大医院进修深造;制订政策,促进内外学术交流,鼓励职工积极参加各种正规学术会议和业务培训活动,营造有利于职工学习、研究、创新和相互交流的宽松环境,培养造就一批拔尖人才。
(2)进一步完善各项医疗管理制度、操作规范和程序,反复对全院卫生技术人员进行相关法律法规、规范及制度的培训,定期考核,要求人人熟练掌握相关内容并能严格执行,个个养成依法办事、规范操作的良好习惯。
(3)全面提高病区护理质量。进一步加大护理人员配备,护/床比例达到1:0.4-0.5,大力推进整体护理,在现有一个整体护理病区进一步提高规范化程度和护理质量的基础上,逐步扩大到所有病区。与此同时,启动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在外科示范病区的基础上,争取全面实施优质护理服务。
(4)切实加强科室建设。一是把科室管理人员真正作为一级领导班子进行重点建设及通过公开考试考核公平竞争,选拔优秀管理人才进入中层干部队伍。二是在全院广泛进行现代管理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努力促进全院职工尤其是中层以上管理人员管理素质的提高。三是研究制订医院科室发展结构计划,以及各科室管理与发展计划,切实加强科室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建设。四是集中力量扶持优势科室和优势项目发展,如骨伤科、肿瘤专科、心血管等。五是进一步加强急诊科建设,扩大规模,建设以急诊绿色通道、ICU为核心的急诊救治中心。
4、切实加强重点专科建设
“十一五”期间重点专科建设的核心是进一步打造专科特色,提升专科内涵质量。
(1)肿瘤科要继续加强放射、介入、手术、生物等综合治疗的研究及临床应用,同时加大宣传力度,扩大影响范围。
(2)骨科要在进一步扩大病种收治范围的基础上,开展骨关节损伤及骨科手术应用研究,以及开展运动康复治疗研究,进一步加大人员、经费、设施的投入和科研开发的力度,早日建成县级重点专科。
(3)心血管专科及脑外科,要加强合作,共同探索。在心肺功能不全、心跳呼吸骤停、各种复杂性心肺疾病的诊断治疗方面有所创新,提高抢救水平。在此基础上探索开展心脏直视手术等治疗措施。条件成熟时可成立医院心脏疾病治疗中心。
(4)耳鼻喉科要在进一步扩大现有收治范围的基础上,开展(5)妇产科要充分发挥现有仪器设备作用,在妇科微创治疗等疾病诊断与治疗方面有更大建树,进一步确立在市内领先的地位。同时在中医中药联合治疗的探索方面有所成就。
5、加强医院文化建设,打造全县知名品牌
在全院干部职工中广泛开展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团结友爱精神、社会公德、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礼仪行为规范、岗位职责规范、医院精神以及以党员团员为核心的全员先进性教育、开展以“学科学、学文化、学业务、学技术”为核心的创建学习型医院活动。通过这一系列生动活泼的教育活动,培养职工良好的礼仪行为习惯,培养职工崇高的理想信念,高尚的道德情操,主人翁的历史责任感,友爱互助的团结精神,敢为人先的争先精神和不怕牺牲的奉献精神。从而形成严谨求实、勤勉敬业、团结互助、无私奉献的良好院风。
6、切实加强行风建设,树立人民健康卫士良好形象
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切实转变工作思路,改进服务流程,优化服务方式,从一切方便病人,优质高效的目标出发开展各项管理活动。深入开展警示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巩固“无红包医院”长效管理。坚持把追求社会效益,维护群众利益放在首位,在全院开展“我与文明同行”、“文明单位”、“文明科室”、“文明窗口”、“文明职工”等创建活动,进一步提高精神文明建设。
加强职业道德和职业纪律教育。在全院大力开展理想、信念、宗旨、职业纪律和职业道德教育,努力提高全体医疗卫生工作者的职业道德水平。加强职业纪律、职业责任教育。组织广大医务人员深入学习《医德规范及实施办法》和《卫生系统工作人员行为规范》,开展职业道德讨论、优质服务竞赛等一系列活动,进一步增强医务人员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
建立健全医务人员医德医风考评制度。根据县卫生局医德医风考评制度实施方案文件精神,建立医务人员医德医风挡案。将预防职务犯罪警示教育列入常态教育机制。
切实落实“首诊负责制”。认真执行“医患沟通制”。充分尊重病人的人格和权利,要求全体医护人员努力提高医患沟通的艺术和水平,使医患处于平等地位,并严格落实各项权利。实行规范的医患谈话制度,使病人和家属时时了解病情变化和治疗进展,从而减少医患纠纷,改善医患关系。
切实加强行风建设管理,求真务实,真抓严管,切实做到内容细化,标准量化,措施硬化,对待红包、回扣等现象一抓到底,绝不实行内部消化,从根本上杜绝损害人民利益、损害医院形象的事件发生。
第五篇:医院重点专科建设规划
医院重点专科建设规划
为加强重点学科建设,提高我院业务水平,通过进一步完善和强化重点专科和专病建设,带动全院的技术发展与进步,以高技术、高质量的医疗服务赢得病人,特制定以下制度:
一、规划的重点专科
根据社会对医疗服务的需求,流行病学情况和我院的医疗资源情况,规划五个临床学科为重点专科。内科系统重点专科为:心内科、肿瘤科、消化内科、神经内科。外科系统重点专科为普外科。
二、技术项目及科研能力要求
重点学科将形成技术精湛,服务优良,设备完善,以诊治疑难病为重点,具有相当规模的标志性管理现代医学专科。具备较强的解决本学科疑难、复杂、危重病症能力;具有对本学科关键技术、方法消化吸收和创新的能力;具有研究开发通用医学适宜技术的能力,并能加以优化和推广应用;具有较强的开展国内外技术合作研究和学术交流的能力,科室建设在至少在市、县内处于领先水平。
三、基础设施和基本设备规划
在投入方面,以在充分挖掘现有设施和设备潜力的基础上,根据技术发展的需要逐步添置新的设备为原则。在使用方面,以资源共享为主,以专科使用为辅。
1、加强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高就医环境。
继续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使各科室布局更合理,广大患者感受到舒适的就医环境。
2、购置必要的高精尖诊疗设备,优化诊疗条件。
医院的发展,必须要有必要的、符合医院发展的各项仪器设备与技术的支撑。在未来几年,随着重点专科建设,医院会根据自身发展陆续添置其他的高精尖治疗设备,不断提高诊疗条件。
四、人才培养
加强重点专科人才培养是重点专科建设的基础,对重点专科的人才培养将给予倾斜政策。
1、通过每年引进素质好的本专业本科生、研究生或调入确有专长的实用型人才不断充实我院的人才队伍。
2、邀请院内专家学者到院进行学术讲座、手术指导、科研项目指导等,尽快提升我院年轻队伍的技术业务水平。
3、制定政策及奖惩机制鼓励职工自学岗位成才。
4、注重业务学习,定期开展专题讲座,定期开展技术操作考核、比赛等形式,逐步提高医务人员的理论与实际水平。通过不断努力,逐步形成专业作风严谨、医德高尚、技术精湛的学科带头人和一支老中青相结合的稳定的技术人才队伍。
六、经济支持政策
对于重点学科将给予经济上的倾斜政策,以促进其发展。对重点专科新购置的与开展技术项目、等级医院所要求的技术项目相配套的、社会效益好但成本回收期较长的,同时具有标志性的设备,在完成规定的重
点专科技术项目要求时可适当延长折旧期限。
七、管理与考核
根据重点学科要达到的建设目标和要求对实施目标进行管理和定期考核。各重点临床科主任负责重点学科的日常管理。科室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技术发展规划和计划,并付诸实施。
医院定期对相关内容进行考核,并将执行情况通报全院。对未按规定的要求和进度完成建设的项目科室提出整改,并视具体情况决定是否撤消建设计划。对完成建设目标,通过考核和验收、成效显著者,作为滚动支持的依据。重点学科实行滚动管理,优留劣汰,三年为一周期,进行评估考核,重新认定,从而鼓励各科室争创重点专科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