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清远市农村环境保护行动计划2012年年度实施计划
附件:
清远市农村环境保护行动计划
2012年年度实施计划
为深入推进农村环保工作,根据《广东省农村环境保护行动计划2012年年度实施计划》要求,现制定我市2012年年度实施计划。请各部门按照职责分工抓好督促落实。
一、工作目标
——逐步开展建制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摸底调查和划定方案工作;
——完成全市规划内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任务; ——以县域为单位,在2012年底整治工作初见成效; ——新建成市级生态村镇5个以上,建成11个省宜居村庄、城镇;20个市级宜居村庄、城镇创建指导点。
二、分解目标任务,明确工作责任
(一)关于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及农村饮水安全等方面工作。
1.开展农村饮用水水源地环境调查。完成全市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基础环境状况调查和评估,逐步建立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定期监测制度。(市环境保护局牵头,市水务局、市卫生局参与)
2.稳步推进镇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定工作。1
逐步开展建制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摸底调查和划定方案工作。(市环境保护局牵头,市水务局参与)
3.加强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环境监管。加强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和环境执法监管工作,进一步加强对农村小型集中式饮用水源的保护工作。(市环境保护局牵头,市水务局、市卫生局参与)
4.深入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加快集中供水工程建设,发展城乡一体化供水,结合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推进村村通自来水工程建设。完成全市规划内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任务。(市水务局牵头,市发展改革局、市财政局、市国土资源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农业局、市卫生局、市环境保护局参与)
(二)关于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等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工作。
5.加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完成农村生活污水污染状况调查,加快推进各地农村集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有条件的村庄排水排污管网建设基本完善。因地制宜开展村庄生活污水治理。(市水务局牵头,市发展改革局、市环境保护局、市农业局参与)
6.加大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力度。完成农村生活垃圾污染状况调查。鼓励农村垃圾分类回收,逐步建立“户收集、村集中、镇转运、县处理”的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理模式,生活垃圾收集处理范围由城区向周边村镇延伸。垃圾池、环卫工具、垃圾清运车等环卫设施基本齐备;30%以上的乡镇建成一座以上生活垃圾转运站;全市每个自然村至少建成一个以上的生活垃圾收集点。初步建立全市城乡生活垃圾监管机制。(市农业局牵头,市城市综合管理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发展改革局、市环境保护局参与)
(三)关于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等农业污染减排方面的工作。
7.强化畜禽养殖环境监管。加快推进畜禽养殖业发展规划的编制,优化畜禽养殖产业布局,依法划定畜禽养殖业禁养区、限养区、适养区,从源头上控制畜禽养殖污染,促进畜禽养殖业有序、可持续发展。(市农业局牵头,市发展改革局、市国土资源局、市环境保护局参与)
8.推进重点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减排。以列入“广东省重点生猪养殖场”的规模化生猪养殖场及列入“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削减目标责任书的规模化畜禽养殖场为重点,大力推进规模化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促进农业源主要污染物减排。做好农业源污染减排数据的统计。(市农业局牵头,市环境保护局参与)
建立完善农业源减排统计体系和考核体系。制定实施全市“十二五”畜禽养殖业污染减排工作方案,分解各县(市、区)“十二五”减排指标,部署重点减排措施,确保实现国
家下达的年度控制目标。组织农业源减排核查、核算。(市环境保护局牵头,市农业局参与)
9.积极推广生态养殖。积极推动生态化、标准化养殖场(区)建设,建立一批生态健康养殖示范畜禽养殖场(区)。开展生态养殖和固废综合利用试点示范。(市农业局牵头,市环境保护局参与)
(四)关于实施“以奖促治”方面的工作。
10.实施“以奖促治”政策,加快解决农村突出的环境问题。积极争取中央和省级农村环境保护专项资金支持,重点推动农村环境连片整治试点示范工作。组织联合检查,重点对2009-2010年连片整治项目进行检查。(市环境保护局牵头,市财政局参与)
(五)关于生态示范及宜居村镇创建等方面的工作。
11.大力推进生态示范创建。新建成市级生态村镇5个以上。(市环境保护局负责)
12.积极推进宜居村镇创建活动。建成4个省宜居城镇、7个省宜居村庄,11个市级宜居城镇,9个市级宜居村庄创建指导点,示范带动建成一批宜居城镇、宜居村庄。(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负责)
(六)关于加强矿产资源开发环境监管和农用地土壤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工作。
13.强化矿产资源开发环境监管。抓好矿产资源开发中的生态保护,加强对矿产资源开发项目环境监督管理和环境风险应急管理。(市环境保护局牵头,市国土资源局参与)
14.加大农用地土壤环境保护力度。以基本农田、重要农产品产地特别是“菜篮子”基地为重点,开展农用地土壤环境监测、风险评估,对受污染的农田土壤开展生态修复试点示范。(市农业局牵头,市财政局、市国土资源局、市环境保护局参与)
(七)关于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等方面的工作。
15.积极防治农业面源污染,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强化对农药、化肥及其废弃包装物,以及农膜使用的环境管理。推广各类生物、物理病虫害防治技术,推广微生物肥料。因地制宜推广和开发生态农业实用技术,鼓励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产品。(市农业局负责)
(八)关于加强基层环境能力建设等方面的工作。
16.加强农村环境监测能力建设。以基层环境监测站标准化建设为重点,推进重点流域、重点饮用水源及重要湖库等重点区域所在地有条件的县级监测站实现达标建设;逐步建立并延伸农村环境监测网络,提升对农村饮用水、土壤及空气的环境监测能力。(市环境保护局牵头,市财政局参与)
三、加强组织领导,狠抓工作落实
(一)加强组织领导。
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农村环境保护行动计划实施的重要
性、紧迫性和艰巨性,密切配合,分工合作,齐抓共管,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切实保障《实施计划》的各项重点工程落到实处,确保《实施计划》目标任务顺利完成。
(二)强化考核监督。
市环保局将会同有关单位,建立健全《行动计划》实施的监督考核制度。市直各单位、各县(市、区)政府于今年9月25日前将《实施计划》年度实施情况报送至市环境保护局。
第二篇:环境保护及水土保持实施计划 2
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措施实施计划
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措施实施计划
为加强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工程的施工现场管理,提高文明施工水平,创建文明工地,做好环境保护,使我项目分部施工时在环境保护方面切实能够做到“源头控制,动态管理,持续改进,保护环境”及我项目分部的环境指标能够落实完成。项目分部根据环境法律法规及总公司环境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并结合本标段工程特点,特制定本办法:
1、本办法所称项目分部工程施工现场,是指进行中铁七局集团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ZNTJ-14标项目经理部第一项目分部工程建设项目的临时工程、桥梁、路基、房建等施工活动以及经批准占用的施工现场。
2、一切隶属于项目分部施工活动有关的组织和个人,必须遵守本办法规定,必须服从项目分部领导及职能部门的指挥、管理、检查、监督,以加强环境控制。
一、环保目标与组织结构
1、环保目标:
①环保、水保工程与主休工程“三同时”施工,努力把工程施工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减至最低限度,确保桥梁以及路基沿线景观不受破坏,河水质不受污染,植被有效保护;
②生活及工作场所干净整洁,施工现场粉尘及有害气体不超过国家规定标准,劳动保护符合有关规定;防止食物中毒、传染病扩散及职业病、地方病的发生;
③杜绝重大环境投诉事件、事故的发生;
④施工污水排放达标率100%,有毒烟尘浓度达标率100%,控制施工噪声达标100%,控制施工固体废弃物排放达标率100%。
2、组织机构
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措施实施计划
理)组织的检查中查出的问题,不但要限期纠正,而且要针对环境保护中的薄弱环节,抓改进和完善,使环境保护规定得到落实。
二、环境保护实施计划
1、建立环境保护管理体系,完善管理制度
由项目经理主抓施工环保,在作业队成立施工环保小组,由队长负责,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制定施工环保管理措施。
项目经理部每月一次进行施工环保施工检查,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限期整改。
按照预防为主原则和环境保护与施工同步原则,在实施施工准备,年、季、月施工计划的同时实施环保措施。检查施工计划的同时检查环保措施的完成。
无条件接受地方政府的环境保护监测单位和业主的指导及监督。
2、施工环境监控
在整个施工期内,由安质环保部负责对本环境保护目标、环境保护方案、环境保护措施的实施情况进行检查、监控。主要包括:环境保护法规学习情况;弃渣场的规划、防护实施情况;建筑、生活垃圾及污水处置、排放情况;施工对当地饮用水源的影响、施工机械噪声、振动对附近居民影响。
3、环境污染的防治
以预防为主,从施工工艺着手,降低或减少污染的产生,加强对“三废”的综合利用,提高“三废”的回收利用率。
4、路面维护及清洁
每天派专人定时洒水、清扫施工范围附近的道路,发现路面有破损情况,及时进行修补,将对环境及交通的影响减到最少。
各类垃圾及时清运,保护运输道路和施工场内无废弃砂浆和混凝土。
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措施实施计划
2、临时工程环保措施
①临时工程占地尽量占用荒地和既有场地,与永久性设施相结合,竣工后及时退还占用地,尽量恢复原貌或平整绿化。
②油罐、油桶应库存或放于有顶棚中,以防止雨水溢油造成二次污染。③修理机械产生的废油及时妥善处理。
④油库、修理车间、现场管理的地面应减少油品的跑、冒、漏,防止污染。
3、生活驻地环保措施
①各施工单位生活驻地垃圾袋装化,集中垃圾定期清运处理。②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后排放。
③定期对营地进行消毒、灭菌、灭蝇、灭虫、灭鼠,所使用的药品、器械必须是低毒或无毒,不对环境造成污染。
4、污染物排放控制措施 4.1、野外施工污染物控制
①施工废水的控制。施工过程所形成的废水必须经沉淀处理后排放,严禁直接排入农田、鱼塘和水体。
②噪声和振动的控制。注意野外施工机械噪声和振动对所在地居民及房屋的影响,同时防止施工可能造成的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及对野生动、植物的影响。
4.2、施工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的控制
①野外施工建筑垃圾,应按施工设计和施工组织方案倾倒至指定弃渣场。如需要临时堆放,应修建临时弃渣场并采用围栏和防渗漏措施,减少土地占用和植被破坏。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泥浆要注意进行围护和及时清运,防止堵塞河道和污染水体。
②生活垃圾
食堂应设垃圾池,严禁将食物加工废料、残渣及剩饭等倒入垃圾池;
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措施实施计划
不得侵占市政道路及公共设施。附 则
1、本办法自下发之日起实行,若有与地方政府主管部门的规定相悖之处,以政府主管部门的规定为准。
2、本方法由项目分部制定,并组织实施,由安全质量环保部负责解释。
附件:
1、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组织机构图
2、环境保护、水土保持保证体系框图
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措施实施计划
附件2
党 工 委 书 记安质环保部部长总工程师主管生产副经理物机部部长 财务部、综合部部长1、2、3、4、监发开保督现展证施并环环工配保境全合活设过解动施程决和的的施环有环工保效境中培运行。保出训。护现工的作环和境不问符题。合纠正。1、2、3、4、制监解组定督决织项各施对目项工施环环中工保保出人措技现员施术的的和措污环分施染保项的环和的落境文环实。的明保技施方术工案。问培训题。和考核。
1、合理安排生产、减少对环境干扰。
2、3、制保定证各进项场环施保工技人术员措的施。文明和技术素质。
1、保证使用的各类机械在安全、良好的状态下运行。
2、监督操作人员按操作规章作业。
1、保证按要求贮存和堆放材料。
2、3、对负有责毒各有种害施危工险材品料严的格节管约理。和回收、再利用。
1、财务部门保证环保工作所需经费。
2、综合部负责各项后勤保障符合环保要求。各工序、作业队、班组、岗位人员做好职责内的具体工作环保保护、水土保持达标
第三篇:2011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实施计划
2011**镇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实施计划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当前,制约农村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农村劳动力科技文化素质不高,吸收运用科学技术的能力不强。为了彻底解决这一问题,普遍提高农村劳动者的科技素质,我镇决定组织实施农村实用技术培训计划,特制定本实施计划。
一、培训地点
农技站会议室、**会场
二、培训对象
各村从事农业生产的优秀农民代表。
三、培训内容
一月:《新型农民培训》
《养兔八大忌》
二月:《玉米栽培技术》
《玉米病虫害防治技术》
三月:《玉米人工去雄和辅助授粉技术》
《科学灌溉技术》邓
四月:《夏玉米田化学除草技术》
《当前夏熟作物苗情及下阶段培管措施》
五月:《水稻种植技术》
《红高粱种植技术》
六月:《油菜做好“五防”》
《使用生物农药须注意气象条件》
七月:《淡水养鱼》
《食用菌技术》
八月:《预防鸡群产蛋量突降》
《猪场温度决定猪群健康》
四、培训要求
1、高度重视。各村要高度重视,即时选出从事农业生产的优秀农民代表参培。
2、理论结合实际。各参培人员要把培训所学与实际生产劳动相结合,努力提高自身劳动技能,并积极向周边农民群众传授,真正达到培训的目的。
3、严格培训纪律。各参培人员要按时参加培训,不得缺席,培训中认真听讲做好培训笔记。
***人民政府
2011年月日
第四篇:2011年农村实用人才实施计划
2011年苍南县农村实用人才培训计划
为了全面提高我县农村劳动力的科技文化素质,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增强农民的就业、创业能力,提高农业生产经营水平和效益,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推进农村就业和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现制定2011苍南县农村实用人才培训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农村劳动力培训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围绕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要求,根据省、市有关文件规定,按照“分类培训、突出重点、创新机制、规范管理”的工作思路,围绕“提高补助标准,改进培训方式,延长培训时间,提升培训质量”的工作要求,分类型、有层次、多渠道,因地制宜地提升农村劳动力培训的层次,充分整合社会培训资源,构建多级培训体系和长效管理机制,继续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技能培训,以实用人才、返乡农民工、低收入农户、高校毕业生为重点,以培养创业和扩大企业为出发点,采取培养与引进并举,培训与就业结合,培训与创业联动,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并实行项目化管理,形成创业带就业、就业促创业,脱贫推致富的良好机制。
二、工作目标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技能培训。实施 “一人一训一证一岗”培训计划,分类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重点对我县的被征地农民、转产渔民、下山移民和中青年农
村富余劳动力开展3个月以上的单项或初级技能正规就业培训;对农村大龄劳动力、留守妇女开展1个月左右的来料加工和初级就业技能非正规就业培训;对因下岗、转岗返乡的农民工,开展技能提升和转业技能培训,使其进一步提高技能等级。
(二)农村实用人才培训。重点实施二类培训,第一类是实施“农村实用人才技能培训计划”,以农村的生产能手、能工巧匠和乡村科技、文化、服务人员为主要对象,重点开展实用技能培训,提高农村实用人才的科技素质、职业技能和经营能力,努力实现农村劳动力的就地就近转产转岗和增产增收。第二类是实施“农村实用人才创业培训计划”,以农村经纪人、家庭工业创办者、农家乐经营户、小企业经营者、农业龙头企业领办者、专业合作社创办领办者、行业协会带头人等各类农村经营能人和具备较高文化学历人员(农村籍大学生)为主要对象,通过政府推动,广泛发动社会参与,培育土生土长的农民企业家,促使我县农村创业人才总量大幅度增加,结构更趋合理,农民创业的整体实力不断增强。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进一步明确县农民培训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及相关部门的工作职责,加强部门之间的沟通和协调,从农村劳动力培训任务的艰巨性和长期性出发,要求各乡镇、部门进一步落实专人负责农村劳动力培训工作,落实与任务相适应的工作经费,使农村劳动力培训工作从阶段
性任务转入经常化、制度化的轨道。
(二)选拔确定培训对象。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采取学员自愿报名、村组推荐、乡镇(街道)审核的方式选拔。培训对象要求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品行优秀、遵纪守法;具有一定的产业基础、创业愿望农民。其中农村实用人才培训,主要以农村中的生产能手和乡村科技、文化、服务人员以及能工巧匠为培训对象,如种植大户、养殖大户、农机大户、外出打工返乡人员和有志于农村创业的大、中专毕业生等,通过培训,提高其实用技能;农村创业人才培训,主要以农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龙头企业的领办者、行业协会带头人、家庭工业创办人、小企业经营主、农家乐经营业主、农村经纪人等各类农村经营能人为培训对象,通过创业技能培训,带动更多的农民转移就业、增收致富。
(三)择优确定培训机构。培训机构须具有独立法人资格;有一定的办学规模和丰富的农民培训经验,并有一批由本校培养成功的农民创业典型和可供参观学习的现场及企业,能对每个参训学员提供技术、信息、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后续跟踪服务;具备食宿条件、有自备50台能上网电脑教学设施、有3名以上培训教师,有实训、实践场所为农村创业人才培训机构。
(四)定向专业培训内容。为便于教学管理和创业培训交流,要求培训机构在具体培训内容上要突出创业理念培
训,要把政府鼓励创业的政策、创业意识培养、创业基本技能及创业计划设计等作为主要培训内容。同时进行产业最新技术及国内外发展前景、农产品市场营销技能及网络信息收集和发布技能的培训。通过创业培训让受训学员想创业、敢创业、会创业。
(五)优化落实培训师资。培训机构要落实主讲教师,聘请创业成功的农民企业家和高校老师作为学员创业计划书的指导教师或兼职教师。加强农村创业人才培训的师资培训工作,逐步建立适应农民创业培训工作的师资队伍体系;选派主讲教师参加进修培训,加强交流,不断提高创业培训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
(六)规范工作流程。项目委托(公开择优)→开班申报(基地向农培办书面上报开班申请和学员信息)→开班审批(农培办审核基地开班申请,审核学员信息,发放学号)→组织培训(基地组织培训,农培办训中实时监控)→组织考证(劳动局等第三方资质单位组织考证)→安排就业(农培办和培训基地共同实施)→上报台帐(基地向农培办上报书面和电子台帐)→审核台帐(农培办组织审核,并将结果转录入学员档案管理系统)→核拨资金(农培办与财政局联合发文)。
(七)、严格资金管理。严格按照省、市、县资金管理要求,做到“科学做预算、合理定标准、严格审台帐、社会化监督”。年初预算要根据资金情况,结合任务数,科学安排
资金使用方案,尽量避免资金缺口的产生;补助标准的制定要严格按照培训成本,培训成效等要素,并参照市场收费情况合理制定,并报财政部门备案;严把台帐审查关,台帐审核继续实行“台帐基地互查”、参训对象电话调查”等办法,结合“学号生成系统”和“档案信息管理系统”,杜绝假冒骗等任何违法违规行为。在资金使用监督方面,要实行第三方监督,邀请财政、审计等职能部门介入,并在报纸、网络等媒体上及时公开公布资金使用情况,强化社会监督。在拨付方式上,打破年限,按照资金到位情况及时拨付资金,缩短基地垫资时间,确保培训质量。
(八)、实行绩效评估。按照省市的要求,实行统一的培训绩效评估考核制度,对各项目实施单位开展农村劳动力培训的质量进行严格监管,并作为下一培训项目执行的主要依据。根据省、市的要求,结合我县实际,绩效评估的主要指标包括:培训项目的完成情况;培训后获得职业资格或专项职业能力证书的比率达到90%以上;获证学员的就业率不低于90%,与用人单位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的比率不低于70%。
(九)、建立信息系统。严格按照省市要求,建立健全农村实用人才个人档案和信息资源库,对农村实用人才实行动态管理,搞好跟踪服务。一是构建“农村人力资源信息管理系统”,建立以“苍南农培”为窗口的学籍动态管理系统,通过电子网络系统发放班级学号段,对培训进行全程监控,实现培训学员管理、培训机构管理、培训师资管理、培训业
绩申报、培训经费管理、培训证书管理的电子化,形成省(市)—县—乡镇(培训机构)三级联网的培训信息管理监测体系,同时依托该系统,建立培训—就业供需对接平台,为农村劳动力提供从培训到就业的一站式服务。二是建立学员档案管理系统,统一“CI”形象的现代化规范性电子和纸质台帐,各基地通过对报名登记表、培训情况表、学习进度表、课程设置、证书复印件、就业合同证明等十项内容进行配套整合最终形成“一人一档”,以便利农培办查找学员信息资料和随时接受抽查监督。
通过不断总结经验,改进方向,必将对我县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工作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积极打造“苍南农培”品牌,开创我县农民培训工作的新局面。
苍南县农民创业培训指导中心
第五篇: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情况汇报
杨凌示范区环境保护局
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情况汇报
(2011年8月4日)
各位领导:
根据环境保护部《关于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三年行动计划(2009-2011)的通知》(环办„2009‟56号)、《陕西省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三年行动计划(2009-2011)实施方案》等文件要求,杨凌示范区环境保护局高度重视并开展了此次活动,现将示范区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组织领导
为了确保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三年行动计划顺利实施,在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上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果,我局设立三年行动计划领导小组,由薛增召局长担任组长,成鸿伟副局长担任副组长,成员为示范区环境监测站全体工作人员。
(二)制定工作计划
示范区环保局根据《陕西省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三年行动计划 —1—
(2009-2011)实施方案》要求,结合示范区实际情况制定了《杨凌示范区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三年行动计划(2009-2011年)》。
(三)实施情况
示范区环保局自三年行动计划制定后,完全按照计划实施,专人负责质量管理工作,对监测人员进行了分批分期的培训,制定出台了多项与监测管理有关的制度办法。三年行动计划开展后,示范区环境监测事业迈上了一个大的台阶。
(四)对环境监测数据质量监督检查
本着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原则,示范区环保局在示范区环境监测站人员取得上岗证、仪器设备和监测场所到位后,督促其制定环境监测管理规章制度,在未取得计量认证的情况下不能对外出具监测数据情况下,利用现有资源进行“练兵”,采取辖区内各种样品进行实验室分析,加强监测技术人员操作能力。同时,与其他监测站进行实验室间比对,以验证分析人员的技术能力。
二、行动计划目标任务完成情况
(一)杨凌示范区监测人员持证上岗考核实施情况
根据原陕西省环保局《关于全省环境监测人员持证上岗考核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陕环函[2008]115号)要求,结合杨凌示范区工作实际,2009年8月示范区环境监测站递交了第一次上岗证考核申请。省厅监测处组织专家组于2010年2月5日至 —2—
6日对示范区环境监测技术人员进行了持证上岗考核,合格后,为5名监测人员颁发了上岗证。2010年10月,示范区环境监测站向省环保厅递交了第二次上岗证考核申请,增加了综合分析和质量管理等项目。此次考核已经结束,等待省厅颁布考核结果。目前监测站持证上岗率为83%。
(二)监测技术人员未持证情况说明
示范区环境监测于2008年4月设立,编制8人。2008年8月招聘工作人员5名,2009年全站监测技术人员全部参加了上岗证考核并都取得了合格证书。由于工作需要2010年临时聘用了一名工作人员,为其报名参加了2010年下半年上岗证考核,考核结果省环保厅在审核过程中。因为以上原因,示范区环境监测站截止2011年7月底监测技术人员持证上岗率为83.3%。
(三)计量认证情况
示范区环境监测站实验室2010年5月基本建成,监测站至今没有通过实验室计量认证。在2011年5月份,监测站递交了计量认证申请书,有望2011年通过计量认证。
(四)在用仪器设备管理制度的建立、执行情况
2010年5月份示范区环境监测站仪器设备到位后就及时建立了仪器设备管理制度,建立了仪器设备管理台账,编制了仪器设备检定和期间核查计划。2010年8月份主要仪器设备经过了省计量院的鉴定,部分设备进了自校准。根据计划,示范区环境 —3—
监测站对仪器设备进行了期间核查。
三、参加技术大比武情况
2009年11月9日-12日,监测站全体人员本着向省中心站和其他地市监测站学习的态度参加了陕西省监测系统第二届技术大比武竞赛活动。由于当时还没有实验室及比武所需的仪器设备,我站人员只参加了大比武的笔试内容。通过参加此次活动,我站监测人员收获较大,一方面更进一步了解了监测方面的重点知识,另一方面也感觉到与系统内其他同志的差距,今后能够有的放矢的学习。
四、开展行动计划取得的成效、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一)开展三年行动计划取得的成效
示范区执行三年行动计划以来,环境监测事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主要体现先以下几方面:
1、推动监测工作
2009年示范区环境监测站只有5名工作人员和一间60平方米的办公室,无实验室和仪器设备。在省环保厅和省环境监测中心站的大力支持下,2010年监测站搬入了新的办公大楼,拥有了800平方米的实验室,随后,又购置了价值300余万元的仪器设备,监测站从真正意义上有了自己的办公场所。2010年监测站5名工作人员取得了上岗证,为计量认证打下了基础。
2、增强了质量管理意识
—4—
自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三年行动计划以来,示范区环保局通过多种渠道宣传环境监测质量的重要性,环境监测质量是环境监测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做好环境监测工作的重要保障, 是环境监测工作的生命。环境监测技术人员充分认识到了环境监测质量的重要行,增强了质量管理的意识。
3、出台了多个质量管理制度
2009年后根据环境监测站根据质量管理需要和三年行动计划要求,出台了多个质量管理制度,如仪器设备管理制度等。
4、人员素质得到了提升
示范区环保局和监测站每年年初制度多项培训计划,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等多种培训形式等监测人员进行培训。2009年4-5月份,监测站派3名工作人员到省环境监测中心站学习两个月,通过实地学习,监测能力提升很快。同时,我们利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资源优势,多次请相关专家前来指导。此外,积极参加国家和省上组织的多次培训活动。三年来,通过多方位培训,监测人员实验分析能力和大型仪器操作能力得到了加强和提高,人员素质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升。
(二)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1、监测站持证上岗率较低,未通过计量认证
示范区环境监测站由于设立较晚及人员变动的原因,持证上岗率未达到100%。监测站目前未通过计量认证,无法对外出具 —5—
具有法律效力监测数据,为监测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扰。
2011年,示范区环境监测站引进环境保护相关专业研究生3人,本科生2人,进一步使监测站综合业务素质得到加强,目前我们已经为新进工作人员申报了持证上岗考核,力争2011年底持证上岗率达到100%,为通过计量认证奠定良好基础。
2、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经验不足
示范区环保局原与规划建设局合署办公,2009年底单独设立后才成立了专门负责环境监测的科室,接触质量管理较晚。
三年来,我们虽在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积累了一定经验,但与其他地市相比我们还有很大的差距,很多方面需要加强和完善。今后我局将不断向其他地市环保局学习,提升我局环境质量管理水平和能力,进一步提高环境监测数据的科学性和规范性,积极促进示范区环境监测事业又好又快发展。—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