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城固县猕猴桃产业现状调查报告
城固县猕猴桃产业现状调查报告 猕猴桃是原产我国的一种藤本果树,其果实每100gVc含量高达100——420mg,,比柑桔、苹果高出几十倍,同时还含有大量的糖、蛋白质、氨基酸等多种有机物和人体必需的多种矿物质,是营养成分最丰富、最全面的水果之一,有“奇异王果”、“水果之王”的美称。
一、产业发展及现状
城固县野生猕猴桃分布极为广泛,其中以大盘乡两河村、盘龙乡兴龙村最多,品种主要是中华猕猴桃,大约占95%,其次是软枣猕猴桃和京梨猕猴桃。自1991年人工栽培成功后,1993年县委、县政府决定将猕猴桃产业作为农业产业化项目重点培植,并开始大面积发展,由于我县地处猕猴桃优生区,果实品质优异,且较其它地区早半个月左右上市,有较大的发展优势。到1997年底已发展到6411亩,至1999年发展到12064亩,栽培面积一度曾到达3.8万亩。初步形成了以汉江沿岸及108国道两侧为主的猕猴桃生产基地,并先后引进了秦美、海沃德、亚特等优质丰产品种,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成为了县域经济和富民奔小康的一大特色产业。
到2009年2月全县只有7个乡镇还保有猕猴桃园,合计面积1689亩(详见附表),均为河滩地,年均综合效益不及种植柑桔园,品种绝大多数为秦美,只有极少量的亚特和 1
海沃德,树龄大都在12年以上,园内设施老化、损毁严重,三合的部分园内发现已套种了其它果树和白杨,猕猴桃成了次要的栽培对象。相比96、97年产业发展时的兴旺景象,现在整个产业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地步。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国际、国内的市场形势发生了变化
1997年前,世界猕猴桃产量不能满足国际需求,在国外.100g以上猕猴桃大果一般都在1美元以上,而本地前期的猕猴桃出园价都在6——8元每公斤,部分懂技术先发展的农户依靠种植猕猴桃走上了富裕路,较好的经济效益引发各地农户的效仿,全国各地都开始了大面积的发展。从1998年开始由于产量增加和品质下降的双重影响,我国的猕猴桃价格连续大幅下降。从1996年的4——6元每公斤到2000年的1——1.2元每公斤,一直到2004年的0.7——0.9元每公斤。猕猴桃售价的快速下跌,严重的挫伤了果农的积极性,大部分果农的经营出现了亏损,部分果农开始毁园。
2.政府的产业重心发生转移,猕猴桃产业发展停滞 县委、县政府1993年将猕猴桃产业列入“515”工程和两地建设农业骨干项目,当做农业产业项目重点培植,支持力度极大,猕猴桃栽植面积曾一度达到3.8万亩。2000年后由于猕猴桃的发展形势不好,政府的产业发展中心调整到了以发展绿色柑桔产业为主,失去了政府的支持,没有了政府的主导,产业发展陷入了停顿状态。2000年后全县就没有新建园。
3.机构重叠,技术推广体系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由于前期发展猕猴桃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带动了整个猕猴桃产业的发展。从猕猴桃的种苗贩卖到果实的销售市场都很繁荣,市场也很混乱,为此1997年县上成立了“猕猴桃综合开发总公司”意图引导猕猴桃产业更好、更快的发展。但公司成立后取得了独家的技术推广权利,并到周至县聘请了一名技术员常住城固指导,企图通过技术推广来带动公司的发展。后来由于市场的变化,公司倒闭,但是后续的猕猴桃产业发展和技术推广工作没有单位接手,成了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中的空白,猕猴桃产业由此走上了放任自流,自生自灭的境地。
4.果品品质下降,影响猕猴桃的销售。
(1)标准化管理技术普及率低
技术服务不到位造成大部分果农重栽不管,放任式经营。栽后忽视管理,任其自生自灭,形成弱树,基本上没有产量;部分即使管理的果园,也因缺乏技术在肥培、定型、修剪等方面达不到要求; 甚至部分果农舍不得投资,不搭棚架,任其生长。长期以来的低水平管理,导致投产率低,单产水平不高,品质不高发挥不出应有的效益。
(2)、只求产量,忽视质量。果园管理水平低和为追求
产量滥用“膨大剂”。“膨大剂”化学名叫“吡效隆”是一种激素类药物,俗称“大果灵”,用过大果灵的猕猴桃果个猛增且成熟期提前,造成果实品质下降,且不易储藏,储藏中易腐烂。2001年后,猕猴桃大果灵逐渐被各地禁用。
(3)早采、早卖的行为屡禁不止。由于品种结构不合理,早熟品种几乎没有,早熟价格比集中上市时略高,部分果农早采、早卖未成熟果,使其流向市场。影响城固猕猴桃的形象。
5.管理、服务滞后,组织化程度低
(1)、信息服务体系尚未形成,没有专门的信息服务机构和组织。
(2)、市场服务体系不健全,产销渠道不畅。产地小市场很不规范,缺少必要的硬件设施和销售环境,销售地市场和窗口建设就更无从谈起。
(4)、龙头企业少,种植与经营大户不多,猕猴桃销售主要依赖于外地客商上门收购,果品销售形不成网络,产销渠道不稳定。
6、产后处理与贮藏保鲜能力不足, 增值不明显。猕猴桃采后处理滞后,大小不一,优劣不分,统装统卖,包装大众化。尽管有的猕猴桃果实内质不错,但因卖相差, 贮藏、保鲜及仓储等功能设施不足,好果无好价。
三﹑我县猕猴桃产业发展思路及建议
立足我县发展猕猴桃的优势资源,把猕猴桃产业列入全县果业发展系统工程,应坚定不移的推进猕猴桃产业的发展,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产业提质增效、果农增收为目标,通过更新观念,健全技术服务体系,加强技术指导,加大科技投入,加速推进产业化经营,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1、加强宣传引导,再塑果农发展猕猴桃产业的信心。通过大力宣传、示范引导、加强培训等措施,逐步恢复树立果农发展猕猴桃生产的信心。
2、坚持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的原则,制定全县猕猴桃产业发展统一规划,并在汉江河、文川河、湑水河沿岸三大宜发展区域,根据当地环境条件分别制定发展规划和计划,逐步恢复猕猴桃园的种植面积到3万亩。
3、引进优良品种,改善品种结构。选择引进新优品种,通过试验示范、高接换头,新建和改造现有低产果园等方法,并注重鲜食与加工品种、早熟与晚熟品种的合理搭配,改善品种结构,提高猕猴桃的产量、品质,生产效益和果农收入。
4、加强科技交流和培训,推行标准化生产。加强猕猴桃生产技术的学习交流、充实乡村猕猴桃技术推广队伍,以兴办标准化生产示范园和试验示范基地作为技术推广的主要载体,加大猕猴桃生产技术培训、指导服务工作力度,以此提高适用技术的普及应用水平,提升果农猕猴桃生产科技水平和管理水平,逐步推行猕猴桃的标准化生产。
5、培植扶持龙头企业和生产经营大户。通过政府引导
和帮扶,有目的、有选择地培育一批贮藏、加工、营销龙头企业和大户,鼓励龙头企业、产业协会及技术人员领办猕猴桃生产示范园,逐步使企业、猕猴桃产业协会和种植、营销大户成为发展主体,通过他们来拉动产业的发展,提高产业的组织化程度。
6、以协会为载体,建立猕猴桃产业全程服务体系。建设完善猕猴桃产业协会网络,建立“信息、市场、营销”三大体系。开展对猕猴桃的国内外市场动态和病虫害预测、预报,技术服务等工作;发展壮大猕猴桃产销经济组织和经纪人队伍,逐步建立起以龙头企业和经营大户为主体,果业协会和经纪人队伍为补充的果业营销服务体系;建设产地批发市场和销售窗口。
7、加大科技投入,推动猕猴桃产业的复兴。从各方面积极争取项目资金用于猕猴桃良种的引进、中试、示范,以及新技术的推广与技术培训。逐步扩大猕猴桃生产规模,提高猕猴桃生产的产业化经营程度,使猕猴桃产业又一次成为我县继柑桔产业之后的第二大支柱产业。
第二篇:猕猴桃产业实施方案
猕猴桃产业实施方案(一):猕猴桃项目实施方案 水城县泽能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猕猴桃项目 实 施 方 案
为了确保泽能合作社2010年1000亩红阳猕猴桃基地的种植任务圆满完成,根据市发(2010)1号《中共六盘水市委六盘水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实施意见》、县发(2010)1号《中共水城县委水城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实施意见》及水党发(2010)12号《中共水城县委水城县人民政府关于扶持重点农业产业发展的意见》等文件精神,按照《水城县猕猴桃产业发展规划(2010~2015)》的要求,结合泽能合作社及水城县都格乡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项目区概况
项目实施单位:水城县泽能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 猕猴桃项目基地位于水城县都格乡龙井村。龙井村地处水城县西南部,距市中心城区50公里,东邻鸡场,西面与云南省宣威市隔江相望,南抵北盘江,北面是新盘村。全村现有农户1188户,总人口4643人,现有耕地5800余亩。全村最低海拔900米,最高海拔1500米,无霜期达280天左右,尤其是适宜种植猕猴桃的曾家寨一片,无霜期达330天以上,并且全年最低温度不低于-3℃,年平均气温20℃以上,气候温和,土地肥沃,对发展种养殖业极为有利。都格至红光通村公路横贯项目区,交通便利。为此,水城县泽能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拟在该村新建1000亩
黔宏牌红心猕猴桃基地,采取合作社 基地 农户的运作模式,依靠农业科技进步,加快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努力把项目区建设成龙井村的观光农业示范区。
二、建设思路
以具有旅游价值的农业资源和农产品、农耕文化为前提,以规划、设计、修建为手段,以现代化经营管理理念为载体,以观光、休闲、采摘、品尝、农事活动体验和传统农耕文化回味为目的,把新农村建设与传统农业结合起来,把农业生产与旅游观光结合起来,追求基地建设与农业系统、生态系统、人文景观系统的和谐统一。
三、建设内容及布局
1、新建红心猕猴桃基地1000亩,完全按规范化、标准化要求种植、搭架。尽力体现田园风光与生态农业的和谐搭配。
2、基础设施配置:按照山地农业的立体框架,种植园区构筑300立方米水窖三座,50立方米水窖10座,铺设管网;建沼气池10口;建排洪、排水沟渠等。
3、修建一条种植基地观光巡回幽静园区道路。
四、建设要求
1、种植规格原则上采用株行距2m×1.5m,即种植密度为222株/亩;
2、雌雄株比例采用10:1的模式。
3、种植穴(窝)直径0.8m,深0.8m,并保证每亩施用2000 公斤以上农家肥。
4、土地平整,地块面积较大的,采用大棚架;地块相对窄小的,采用篱壁架或“t”型架。水泥柱按3m×4m规格布置。
5、严格按照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操作规程的要求组织生产。病虫害防治以农业综合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为主,无特殊情况,尽量不使用或少用化学农药。
五、进度安排 1、2010年7月,完成猕猴桃苗木考察及订购; 2、2010年8月,完成水源点选点及水窖选点; 3、2010年9月,完成土地流转,组织水窖修建及土地平整,4、2010年10月,完成土地开箱起垄、开挖定植沟,备齐定植苗木所需的肥料等物资,回填肥土,布置管网; 5、2010年11月,完成水窖修建、接通管网,完成苗木购进、定植; 6、2011年2月至3月,苗木开始萌发新蔓,插杆引蔓生长; 7、2011年4月至5月,视苗木长势进行摘心,促其主蔓生长健壮; 8、2011年5月至6月,完成基地栽桩搭架; 9、2011年6月至7月,适时清除田间杂草,抓好病虫害防治及其他田间管理工作; 10、2011年11月,全园追施一次农家肥。12月,进行修剪、清园以及主蔓涂白等工作。果园后续管理工作,严格按照猕猴桃 生产技术规程进行管理。
六、投资概算及资金来源 项目建设总投资1200万元。其中建设资产投资1149.895万元,流动资金50.105万元。
表
1、猕猴桃精品水果基地建设投资概算表 资金来源:
股东自筹资金:345万元,地方政府配套:100万元,贷 款:200万元,申请项目补助资金:300万元,合作社副业滚动筹集:255万元。合计:1200万元。
地方政府配套及项目补助资金要体现农民直接受益的原
则,主要用于种植、水利、道路和支架等重要环节的补助,每亩补助4000元,其中购苗补助每亩500元,架材补助每亩1500元,灌溉水池及管网补助每亩1500元,道路设施补助每亩500元。按标准化精品水果基地建设标准验收兑现。
七、运作模式
采取合作社 基地 农户的运作模式,农户用土地入股,合作社对农户的土地实行保底分红,即在项目未产生效益之前,对农户的土地实行定额补偿,每亩土地补偿金为400元,每年腊月20日前一次付清农户当年土地流转金。项目产生效益后,农户参与公司分红,农户占30%、公司占70%。分红期间,若农户分成达不到600元保底标准的,由合作社负责全额补足,确保项目涉及农户的基本生活不受影响,自然灾害除外。
猕猴桃产业实施方案(二):某村猕猴桃实施方案 项目类别: 精品水果
*****村猕猴桃种植(扶贫项目)【猕猴桃产业实施方案】 实 施 方 案
项目申报单位:**扶贫开发局
项目组织实施单位:**乡人民政府【猕猴桃产业实施方案】 项目实施单位:**乡人民政府 编制时间:二0一三年五月 第一章 项目基本情况
1、项目名称:猕猴桃种植项目
2、建设地点:*****村
3、建设性质:新建
4、项目主管单位:**扶贫局
项目主管单位负责人:李芳 联系方式:0858—3636858
5、项目组织实施单位:**乡人民政府 项目组织实施单位负责人:***
6、项目实施单位:****银湖种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
7、项目实施单位法人:陶正学 联系方式:***
7、项目技术依托单位:**乡农推站【猕猴桃产业实施方案】 项目技术依托单位负责人:***,联系方式:0858-3580008
8、项目投资规模、资金来源及扶持农户规模
9、项目建设期限:12个月
10、项目编制依据(项目立项批复、项目申报书、地方扶持政策文件等)第二章 项目建设目标、内容、规模及投资概算 帮扶资金建设目标、内容、规模及投资概算
争取争取中央和省级上级财政扶贫资金100万元主要用于解决农户的购买猕猴桃苗木,架材,支付抚育费及技术服务费,在**村新建600亩猕猴桃种植基地。具体投资概算如下:
1、用于购买红阳猕猴桃种子36万元(100株/亩,6元/株)。
2、用于购买架材60万元(1000元/亩×600亩)。
3、三年抚育费17.83元/亩×600亩=1.07万元。
4、技术服务费和品牌建设费2.93万元。第三章 项目建设方案
一、项目建设布局及目标
本项目符合国家、省以“县为单位、整合资金、整乡推进、连片开发”的总体要求,符合扶贫要突出重点、打造亮点,产业扶贫是扶根本,要培育特色产业、产业主体、产业园区的三培育,大力推进产业化扶贫的发展导向。项目实施后,扶持贫困面广,扶持贫困户多,受益农户众,能促我乡社会、经济等方面全面协调发展,对于加快扶贫攻坚、“三农”攻坚、建设和谐农村、稳定农村是一重大举措。本项目实施采取以猕猴桃种植为主导产业。
通过本项目及整合项目的实施,到2018年,项目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500元以上,仅猕猴桃种植产业一项使项目农民年人均增收4500元以上。
二、项目建设技术方案及标准
1、园地选择与整地
选择质地疏松、有机质含量丰富、肥力中等以上,排水良好、背风向阳、土壤微酸性的缓坡台地建园。定植穴采用80厘米×80厘米×80厘米的标准进行打坑,表土层放在一面,生土层放在另一面。2、品种选择:红阳。
3、定植密度:定植株行距为2米×3米,亩栽100株,并搭 配授粉树,搭配比例为8︰1。
4、重施基肥与回填:每穴用农家肥20公斤、磷肥0.5公斤与表土导土壤充分拌匀后回填,回填地表后垒成馒头形待定植。
5、定植时期:根据**的气候特点,每年的9月初至12月底是落叶果树栽培定植的最佳时期。
6、定植方法:选择达国标二级以上的猕猴桃嫁接苗作为猕猴桃标准化建设用苗,定植前需解除嫁接口绑膜,剪除伤残根,理顺根系,沾黄泥浆,然后在回填好的坑上挖适宜的定植穴,大小以根系舒展为度,之后把猕猴桃苗放入定植穴进行填土,边填边提苗边适度踩紧,并同时垒好树盘,浇足定根水,每株浇定根水10公斤左右,条件允许的最好覆膜保墒抗旱,以减少浇水次数。
7、定植后管理:定植后至成活的管理主要是抗旱保苗,直到次年的5月份可以确定成活,此期间浇水保活为主,其次是防止人畜践踏损失,如果出现缺窝断行,次年要立即补栽达到规定的株数。
8、水肥管理
项目所在区年降雨量均在1400mm以上,而且降雨主要集中在5—9月,所以猕猴桃园灌溉主要是在春季,一是为了防旱,二是为了促进适时发芽开,特别是4月中上旬结合施肥进行浇水尤为关键,以利促花保果,提高座果率。对于低洼地要开设排水沟,在雨季及时排水,防止水渍引起根腐病及其它病害。全年施肥次数要求4次,最低不少于3次。基肥在秋冬季施入,以有机肥为主,幼龄树株施厩肥20公斤;初果树株施厩肥
20—30公斤,另加施饼肥1—2公斤;成年挂果树株施厩肥30—40公斤,另加饼肥2—3公斤,鸡粪2—3公斤。追肥次数3次,即3月上旬施萌芽肥,谢花后6月上旬施壮果肥,待新梢停止生长,花芽开始分化,追施第三次追肥,以促进光合作用和果实膨大。成年结果树第一次株施复合肥0.5公斤,第二次株施硫酸钾0.5—1.0公斤、尿素0.5公斤,第三次株施复合肥0.5公斤。追肥时应配合追施清粪水,亩施1000—1500公斤。对于幼树追肥量适当减少,并进行看树追肥。9、整形修剪
苗木定植时,选留2—3个饱满腋芽进行截干处理。待萌芽发新梢后选留一个强壮的新梢,在其旁立一根竹竿,固定引蔓,防止缠绕,促其迅速向上生长。达到架面或稍低位臵时,对强壮新梢摘心,逼使在新梢上部萌芽2个枝蔓选为永久性主蔓。在棚面上将2个主蔓向相反两个方向布臵。以后在2个主蔓上每隔50厘米左右选留一个结果母枝,在结果母枝上约30厘米左右,适当地选留一些结果枝。结果枝一般三年左右进行一次更新,其它多余的枝条一律从基部剪除。
10、花果管理
(1)人工辅助授粉:正常情况下按8:1的雌雄株搭配雄株,自然授粉率比较高,但若遇天气不利自然授粉,为保证座果率,应采取人工辅助授粉。(2)疏花疏果:从结果母枝抽生结果枝,一个结果母枝能抽生10—20个结果枝,每个结果枝座果4—8个。授粉前先
猕猴桃产业实施方案(三):2016猕猴桃产业基地建设工作方案 猕猴桃产业实施方案(四):2016新农村建设实施方案
为了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城乡一体化建设实施意见》,持续、有效、扎实推进xxxx县新农村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增效、农村发展、农民增收,依据xxxx县2016—2020年新农村建设规划,按照“项目整合、资金捆绑、发挥优势、突出特色、典型引路、连线扩面”的工作思路,结合我县新农村建设工作实际,现制定2016年新农村建设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中、省、市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二十字方针,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协调发展、城乡共建”的原则,进一步创新工作机制,以建设“县域经济富强、人民生活富裕、社会文明和美、生态环境优美”新xxxx为目标,以基础设施建设为突破口,以示范村建设为抓手,科学规划,统筹安排,全面改善农村群众生产生活状况,逐渐缩小城乡差距,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二、建设目标
(一)示范村建设有序推进。2016年全力抓好36个示范村建设,其中:县级以上重点示范村12个,示范村12个,巩固提高村12个。
(二)农民收入持续增加。重点示范村主导产业收入占农民总收入60%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平均增幅5个百分点以上,人均纯收入高于全县平均水平10%以上,参加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农户比重达到30%以上,70%以上的农村劳动力掌握一门以上农业实用技术或其他技能。
(三)农民生活明显改善。人均居住面积25平方米以上,且具有抗御本地区基本烈度地震能力,新型合作医疗参合率达100%,电话(含移动电话)入户达到全覆盖,人畜安全饮水率达到90%以上。逐步扩大农村绿化面积,建设美丽新农村。
(四)村庄建设有序整洁。合理制定村庄建设规划和旧村改造规划,村间街道实现硬化、美化、绿化、新化、净化、亮化等,建有基本排水设施,生活垃圾实行定点堆放、定时清运并实现无害化处理,建立健全长效卫生管理机制,农户无害化厕所普及率达60%以上。
(五)村级管理规范有序。“十星级文明户”创建率达80%以上,村两委会班子团结和谐、制度健全,“双高双普”目标全面实现,计划生育政策全面落实,有完备的两委会阵地、文化广场、图书室及健身设施。
三、建设任务
(一)科学编制规划。坚持“节约土地、完善功能、方便群众、超前发展”原则,按照规划引领、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的要求,科学编制村庄建设及旧村改造规划,切实增强规划连续性、权威性、严肃性和实用性。(牵头单位:住建局;实施单位:各镇(中心)、示范村;责任单位:住建局、新农办、农林局、发改局、国土局、环保局)
(二)引领发展产业。根据各示范村产业发展实际,积极做好农业产业发展规划,高标准规划猕猴桃产业、设施农业、畜牧业、手工布艺等一批主导产业,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引领全县农业产业规模化发展,“一村一品”彰显特色,产品质量、效益不断提升。(牵头单位:农林局;实施单位:各镇(中心)、示范村;责任单位:农林局、新农办、财政局、发改局、畜牧局、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农发办、科技局)
(三)建设完善阵地。阵地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强基础、促发展、壮实力、构和谐的重要载体。2016年结合新型社区建设,完成村级两委会阵地建设任务。(牵头单位:组织部;实施单位:各镇(中心)、示范村;责任单位:纪检委、组织部、新农办、住建局、民政局、国土局、财政局、审计局)
(四)建设文化广场。以繁荣农村文化生活、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综合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为目的,切实加强村级文化广场建设,充分发挥农家书屋作用。2016年全面建成15个示范村文化广场,进一步完善和丰富农家书屋,充分发挥其作用。(牵头单位:新农办;实施单位:各镇(中心)、示范村;责任单位:新农办、财政局、国土局、文广局)
(五)强化基础设施。基础设施建设完善达标,实现“六化”和“六个一”的目标,“六化”即:道路硬化,边沟围墙一体化,村道路绿化,环境净化,路灯亮化,文化活动经常化。“六个一”即:有一个科技文化活动室,有一个村级标准化卫生室,有一个幼儿园,有一个休闲健身场所,有一个便民超市,有一个农村信息服务平台。(牵头单位:发改局;实施单位:各镇(中心)、示范村;责任单位:发改局、财政局、交通局、水利局、农发办、国土局、电力局、卫生局、教育局)
(六)整治村容村貌。结合“四城联创”目标,扎实开展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大力推广清洁能源入户工程,积极实施“五化”、“一池四改”、“绿色家园”建设,实现农村生活垃圾规范化处置,建立健全长效卫生管理机制,实现村庄美、环境好,辐射带动全县乡村环境卫生明显改善。(牵头单位:新农办;实施单位:各镇(中心)、示范村;责任单位:新农办、城管局、住建局、环保局、卫生局、创建办、农工部、民政局、人社局、国土局、交通局、财政局)
(七)强化技能培训。按照各村产业发展实际,因村、因人、因时而定,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分期分批进行农民实用技能培训和乡土人才培养,重点加强对猕猴桃产业和手工布艺从业人员的培训,实现“一户一策”、“一人一技”,提高广大农民实用技能水平,切实增加农民收入。(牵头单位:农林局;实施单位:各镇(中心)、示范村;责任单位:农林局、人社局、畜牧局、科技局、农发办、财政局、教育局、科协、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党校、教育局、工商联)
(八)创建学习型村镇。按照《创建学习型村镇实施方案》要求,以“一镇两村”示范点为抓手,进一步完善社会化服务管理功能,加强指导、强化落实,积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增强群众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提高文化修养和知识水平。(牵头单位:宣传部;实施单位:各镇(中心)、示范村;责任单位:宣传部、新农办、信息办、广播电视台、妇联、团县委)
(九)提高农民素质。利用春节、农村古庙会、夏日纳凉晚会等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生活。按照“十星级文明户”评选标准,对全县12个重点示范村进行精神文明户创选评活动,对评选出的“十佳好公婆、好媳妇、十大孝子”进行表彰。新闻媒体要加大对身边好人好事和见义勇为等行为宣传报道,加大群防群控力度,教育和引导广大人民群众学法、守法、用法。(牵头单位:宣传部、政法委;实施单位:各镇(中心)、示范村;责任单位:宣传部、政法委、公安局、检察院、法院、司法局、文明办、计生局、广播电视台、信息办、团县委、妇联、信访局、文广局)
四、实施步骤
(一)规划准备阶段(2016年1月1日—3月31日)。按照新农村建设任务和工作实际,做好宣传、动员、安排部署、同时做好两委会阵地、文化广场的选址、村庄建设、旧村改造、产业发展、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的规划编制和各个项目的前期资金筹措等工作。特别要做好猕猴桃产业发展前期的土地流转、规划、苗木购置、栽植及春季田间管理工作,以及做好环境卫生整治等工作。
(二)组织实施阶段(2016年4月1日—11月10日)。具体实施新农村建设各项目标任务,重点是推进两委会阵地、文化广场的建设,积极完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调整产业结构,壮大发展“一村一品”。要根据农时气候及猕猴桃生长特点,及时加强实用技术培训。结合“三夏、三秋四禁止”活动,采取集中整治和长效管理相结合的办法,对农村环境卫生及村容村貌进行整治,确保乡村环境卫生取得明显成效。
(三)检查验收阶段(2016年11月11日—12月31日)。对新农村建设2016年各项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做好查漏补缺和考核验收总结等工作。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新农村示范村建设继续采取县级领导包抓、部门帮扶、各镇(中心)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包抓机制。牵头单位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各责任单位要明确分管领导,明确目标任务,落实具体措施,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紧密配合,形成合力,齐抓共管,全面推动新农村建设各项目标任务顺利完成。
(二)营造氛围,创造条件。各级干部要带头宣讲新农村建设理
论政策。要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形式,宣传美丽新农村、新风貌、新农民、新科技、新政策等。及时推广新农村建设的好经验、好做法。同时,将各种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融入新农村,丰富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
(三)加大投入,增强后劲。县上继续按照新农村建设“以奖代补、部门帮扶、项目捆绑”的资金投入机制,加大对阵地建设、文化广场建设、美丽乡村建设的投入力度,各涉农部门要积极争取省、市涉农项目和补助资金,重点向示范村倾斜,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撬动作用,带动社会资金积极投入新农村建设,引导资源向农村有序流动,夯实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基础,逐步缩小城乡在公共服务方面的差距,真正实现农村农民共享改革成果。同时,要严格按照《xxxx县农业农村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试行)的要求,加强对建设资金的管理和监督,确保专款专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严格执行《xxxx县新农村建设考核办法》,加强对各类规划设计指标完成情况,工程项目完成情况,投入情况等全面进行考核。
(四)合力共建,齐抓共管。发动社会力量参与新农村建设,进一步加大帮扶力度。充分利用地缘、亲缘、人缘等关系,组织引导全县所有企事业单位、机关工作人员参与新农村建设。通过企业帮扶,增强村企之间的联系,共同发展实现双赢。通过“同乡联谊”活动,吸引县外能人回乡投资建设,为家乡做贡献。邀请曾在我县工作过的领导干部回乡视察指导,为新农村建设献计出力。通过多种途径加强帮扶单位与镇(中心)、村的联系,充分调动帮扶单位和包村干部的积极性,形成合力,推动新农村建设。
(五)明确主体,发挥作用。加强对农民的组织引导,充分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通过“以奖代补”谁投资谁受益等奖补政策,调动农民群众自己投入发展产业、改善环境的积极性。对于村内集体公益项目建设,通过村民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的方式,引导农民投资投劳。坚决杜绝村集体举债搞建设,倡导农民办好自己的事,建设好自己的家园。
(六)示范引领,树立典型。县、镇(中心)、村都要着力培养和选好各类典型,利用各种渠道宣传好经验、好做法,互相学习,互相借鉴,开展“比、学、赶、帮、超”活动,以典型示范、典型带动促进工作,促进新农村建设加快发展。
(七)加大督查,严格奖惩。将新农村建设纳入镇(中心)目标责任考核。对全年新农村建设成绩突出的镇(中心)进行表彰,考核排名最后一位的镇(中心),全县通报批评,电视曝光。对半年和年终两次考核排在最后一名的镇(中心)给予经济处罚,由纪委、组织部对单位党政主要领导按效能问责办法进行问责。对帮扶措施到位、责任到位、成效显著的包扶单位,在次年农业农村工作会上进行表彰奖励。
第三篇:猕猴桃产业发展工作汇报材料
镇位于嘉陵江、白龙江、清江三江交汇处,距广元市中心仅29公里,北与利州区盘龙镇、宝轮镇接壤,西连剑阁县剑门关国家级旅游风景区,是蜀道精品旅游线上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镇辖8个村、2个社区居委会,幅员面积41.95平方公里,总人口约1.8万人,镇内交通便捷,旅游资源丰富,古城现已创建为国家aaaa级旅游风景区,四川省历史文化名镇
。地少人多,制约了粗放型农业的发展,我镇的实际,要求我们必须走产业化集约化发展道路,努力提高产业附加值。党政一班人积极探索,努力寻求产业化发展新途径,猕猴桃产业以其高收益,高附加值被确定为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上级的猕猴桃网产业扶持政策使的猕猴桃产业踏上了高速发展的快车道。
近三年以来,我镇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农业局的精心指导下,始终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目标,坚持把加快猕猴桃基地建设作为增加农民收入,推动“一村一品”产业发展的重头戏,创新思路,坚持标准,重点突破,2(来源:好范文 http://www.xiexiebang.com/)09月引进四川中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在天雄、石盘两村开展猕猴桃产业基地建设,高标准建设核心示范园1500亩,带动辐射全镇猕猴桃产业发展,收到了良好效果,使猕猴桃产业在全镇农村经济中的拉动作用日益显现,极大地加快了全镇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促进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创新工作思路,切实找准切入点和突破点
为使我镇猕猴桃产业上档次、上规模,我们高标准、高起点打造示范园区的的基础设施,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企业入住园区,带动全镇的猕猴桃产业发展,现已在天雄、石盘两村发展820亩,其中天雄村150亩,一社70亩,四社80亩;石盘村670亩,其中一社185亩,二社188亩,三社62亩,四社43亩,6社140亩,七社52亩。目前长势良好,即将挂果产生效益。
二、加强宣传引导,营造猕猴桃基地建设的良好氛围
我镇加强宣传动员,走村入户做群众的思想动员工作,重点宣传猕猴桃发展前景及猕猴桃种植技术,激起了群众的极大热情和干劲。协同村组落实地块,协调业主与农户关系,使业主引进来、留得住。并通过组织学习交流会、现场会、科技下乡活动等形式,组织干部群众对猕猴桃示范基地进行现场学习,增强群众建设基地的热情和干劲。同时,区上在土地调整、水电供应、资金扶持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极大地调动起了广大群众发展猕猴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推进猕猴桃产业集中连片发展提供了便利。
三、完善基础设施,构筑发展平台
切实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改善生产条件。突出抓好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硬化道路,修建蓄水池,铺设管网等等。从而,为我镇猕猴桃的产、供、销创造了良好条件。
四、提升科技含量,努力提高我镇猕猴桃的市场竞争力
从基地建设一开始,就定调为走高科技、高水平的发展道路,努力提升我镇猕猴桃产业的科技含量。建园伊始就坚持高标准、高起点建园,以四川中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为依托,注册了广元中建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金艳、a16两个黄肉猕猴桃新品种,大大提高了我镇猕猴桃的市场竞争力。
虽然我镇在猕猴桃产业发展中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在工作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与兄弟乡镇相比还存在一些不足,与上级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今后,我们将按照区委、区政府和农业局的要求,以这次会议为契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扎实工作,不断开创我镇猕猴桃产业发展新局面。
第四篇:藏药产业发展现状调查报告
藏药产业发展现状调查报告
一、发展现状
(一)基本情况。截至 2019 年底,西藏自治区医药生产企业 24 家,其中:藏药生产企业 17 家,中药饮片生产企业 6 家,医用制氧生产企业 1 家。年主营业务收入 2000 万以上的医药制造业 12 家(西藏奇正藏药股份有限公司、西藏甘露藏药股份有限公司、西藏藏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西藏金珠雅砻藏药有限责任公司、西藏藏草宜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西藏月王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西藏雄巴拉曲神水藏药有限公司、西藏金哈达药业有限公司、西藏藏诺药业有限公司、西藏聂拉木神猴藏药有限责任公司、西藏诺迪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剂型有丸剂、散剂、胶囊剂、颗粒剂、涂膜剂、贴膏剂等 8 种。
(二)运行情况。全区医药工业总产值由 2010 年的不足 7.4 亿元增加到 2018年 12.87 亿元、2019 年产值 16.2 亿元(其中规上企业产值 15.1 亿元、规下企业1.09 亿元),年均增速为 7.16%;2018 年全区医药工业增加值 6.03 亿元,同比增长 7.4%;中成药 2600 吨,同比增长 13%,2019 年工业增加值 7.71 亿元,同比增长27%;中成药2927吨,同比增长12%。2019年工业总产值过亿元的医药企业有4家(奇正藏药 7.8 亿元、甘露藏药 1.7 亿元、藏草宜生 1.76 亿元、藏药集团 1.3亿元),单品销售突破亿元的有 5 种(奇正公司消痛贴膏、白脉软膏、青鹏软膏,藏药集团十味龙胆花颗粒及诺迪康公司诺迪康胶囊)。2020 年 1-3 月,全区医药工业实现工业总产值 3.8 亿元,同比增长 18%,中成药产量 532 吨,同比下降8.36%。
(三)技术创新。“十三五”期间,全区医药制造企业积极开展技术创新和研
发认证工作,累计投入研发资金超过 1 亿元,共开展科研项目研究 43 项,取得专利 13 项、创新成果 11 项。截至目前,全区医药企业共获得国家药品批准文号 311个,其中藏药品种159种。22个藏药品牌产品获得自治区著名商标,2个获国家驰名商标。列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药品 2 个(奇正公司消痛贴膏、诺迪康胶囊),《国家医保目录》的藏药品种达到 50 个。
(四)产品质量。“十三五”期间,区内企业加快推进质量标准体系建设,23家医药企业全部通过国家新版gmp认证。西藏奇正藏药股份有限公司123种藏药材通过德国 ceres(有机食品认证)质量认证,58 种藏药材获得美国、欧洲“通行证”,并通过加拿大 gmp 认证复检。
(五)智能制造。自治区积极推进藏药产业智能制造,我厅积极支持奇正藏药集团申报医药智能制造项目。目前,奇正藏药集团申报的“基于自主核心智能装备的藏药外用制剂智能工厂建设”项目已经通过专家评审,项目总投资 8080.59万元,争取到工业和信息化部支持资金 450 万元。
(六)供应保障。全区医药行业全面贯彻可持续发展理念,加大对大宗常用藏药材和名贵濒危野生藏药材的繁育、栽培、种植、推广力度,截至目前,共扶持藏药材生产种植项目11个,下达扶持资金1410万元,种植藏木香、螃蟹甲、独一味、灵芝、桃儿七、枸杞等药材品种 10 余种,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藏药材的生产供应。
二、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五)公共服务体系不健全。检验检测资源缺乏,全区仅有西藏自治区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一家自治区级药品检验检测机构,检验类别多,检验周期长,为全区医药企业提供检验检测服务能力较弱。药材交易体系建设滞后,企业收购药材多为从散户直接收购,购买药材渠道分散,未形成统一的药材交易市场。
三、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种植基地建设,保障原材料供应。全面开展藏药材资源普查,有针对性地开展藏药材种植繁育保护工作,统筹建立藏药材种苗繁育基地,扶持引导开展藏药材人工繁育技术研究,构建藏药材种植和保护开发体系。
(二)加强技术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围绕藏医药领域重点方向、关键技术,加快推进企业技术中心、工程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中试中心等创新平台建设。集中支持藏医药健康产业基础性、前沿性和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加快突破藏药生物医药领域核心技术。
(三)优化产业结构,引导企业集聚发展。推动企业兼并重组,提升产业集中度,着力培育重点骨干藏药企业和特色优势藏药企业,鼓励区内医药生产企业通过联合、兼并、控股等多种形式整合上下游资源,打造大型医药集团,做强特色优势藏药企业,打造知名藏药品牌。
(四)加强质量监管,健全服务体系。严格执行新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建立科学有效的质量标准和控制方法,推广质量控制、自动化和在线监测等技术在藏药生产中的应用,完善从原料到成品的全过程质量控制体系,加快推进藏药区域性标准建设。
第五篇:四川产业经济现状调查报告
暑期社会实践报告之四川产业经济现状调查 暑期社会实践报告之
学院:
专业:
班级:
学号:
第1页,共4页 蒋金华四川地区产业经济调查报告
四川产业经济现状调查报告
姓名: 蒋金华
关键词:四川 经济 现状
摘要:用占全国的市场份额衡量,四川现有优势产品46个。其中,33个集中分布在装备制造、清洁能源、农产品加工和高技术产业这四大特色产业内,实现的销售收入超过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的30%。根据市场需求、资源条件、产业基础和环境容量,今后四川应重点发展特色产业内的优势产品。同时,通过加强节能减排、发展产业集群和改善外部环境,全面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不断增强优势产品的竞争能力。
按照统计规范,工业行业共划分为39个大类、191个中类和525个小类。根据不同的内涵,一般把大类行业称之为产业,而将中类或小类行业称之为产品。多年来,关于四川支柱产业和特色产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工业大类甚至覆盖范围更广的领域,如机械、冶金、化工、食品等。局限于这个层面进行研究,涉及面过宽,影响资源的集约配置
一个区域的产品是否具有优势应由市场检验,主要考虑市场份额、经济效益和需求增长三个条件。
关于市场份额,判别标准可按区域内某行业销售收入占全国同行业的比重确定。按照不包括西藏的30个省市自治区计算,各省市区销售收入比重的均值为3.33%。一个省市区的销售比重与均值的比值只有超过1.5,即达到5%以上,才可称之为市场份额较大。为此,可以确定销售收入比重在5%~10%之间为市场份额较大,比重在10%~20%之间为市场份额很大,超过20%则为市场份额极大。
关于经济效益,判别标准可按该行业占全国同行业的利税比重,与销售收入比重的比值确定。比值在1以下,表明利税增长落后于销售收入的增长,经济效益较低。比值在1~1.5之间为经济效益较高,比值超过1.5则为经济效益很高。
关于需求增长,判别标准可按全国该行业销售收入增长,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比值确定。比值在1以下,表明该行业销售增长落后于全国经济增长,需求增长较慢。比值在1~
1.5之间为需求增长较快,比值超过1.5则为需求增长很快。
四川优势产品在全国的地位
优势产品的概况
按照上述标准衡量,四川工业现有优势产品46个(详见附表1)。2005年实现的销售收入超过2370亿元,接近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部销售收入的40%。
46个优势产品分布在7个大类行业。其中,装备制造17个,清洁能源2个,农产品加工10个,高技术产业4个,化工7个,冶金4个,建材2个。
分布在装备制造、清洁能源、农产品加工和高技术产业这四大特色产业内的优势产品共计33个,2005年实现的销售收入接近1900亿元,超过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销售收入的30%。
优势突出的产品
四川省的天然气、战斗机、铁路机车、钒钛新材料等4个产品,其市场份额和技术水平均居全国第一,经济效益也非常可观。其中,钒产品的国内市场占有率高达80%,国际市场的占有率达到20%,钛产品、战斗机和铁路机车的市场潜力巨大,天然气供不应求。这4个产品都属于市场份额极大、经济效益很高、需求增长很快,具有突出优势的产品。
优势明显的产品
优势产品中,市场份额很大或极大、经济效益较高或很高、需求增长很快、优势明显的产品,有汽轮机、锅炉设备、发电机(组)、无机盐、磷肥等5个。
近年来四川省优势产品的变化有以下特点。
一是部分产品快速成长。近年来,其他日用品设备、香料香精、磷肥、锅炉、精制茶、无机盐等10个优势产品的销售增长较快,目前按市场份额排序均居全国前五位(详见附表
3)。
二是产品数量有所增加。2005年与2003年相比,有汽车车身挂车、饲料生产设备、啤酒、羽毛绒及制品等8个产品的市场份额进入优势产品行列,光纤光缆、橡胶靴鞋、化学矿采选等4个产品的市场份额退出优势产品的行列,进出相抵净增加4个优势产品(详见附表
4)。
三是部分产品具有潜在优势。目前,四川省多晶硅已形成1500吨的生产能力,占全国产能的90%,且具有经济效益很好和需求增长很快的特征,预计将迅速成为具有突出优势的产品。此外,竹藤家具和丝绢等2个产品成长较快,具有成为优势产品的明显潜力(详见附表4)。
四是经济效益有所减弱。2005年的优势产品中,经济效益较高和很高的有19个,比2003年的26个减少 7个。同时,2005年有色金属合金、冶金专用设备、绝缘制品、水电、饲料、其他基础化学原料、其他烟草制品等13个优势产品的经济效益比2003年明显下降(详见附表5)。
优势产品形成的主要因素
四川省的优势产品除了水电、天然气具有资源优势和卖方市场之利外,其余都属于竞争性产品。这些产品之所以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是由以下多种因素决定的(详见附表6)。
资源条件
丰富的自然资源可以降低开发和制造成本。由于四川省生物资源,天然气、水能、钒钛等矿藏资源和劳动力资源丰富,使农产品加工、清洁能源和新材料的开发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
产业基础
四川省一些优势产品的凸显,得益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前后,特别是三线建设形成的产业基础。这期间建成的二重、132厂、东电、东汽、东锅、长虹、资阳机车厂等大型企业,具有较强的生产、研发和营销能力,通过改革开放这些企业迅速发展壮大,有力地带动了四川省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的崛起。
品牌效应
品牌代表市场信誉度,是产品性能和质量良好的充分体现。拥有品牌便于拓展市场和保持较高的价格水平。四川省白酒产品拥有五粮液等6个全国名酒品牌,在这“6朵金花”的带领下,川酒长期占据了全国三分之一以上的白酒市场。
创新能力
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四川省的发电机、锅炉设备、汽轮机、钒钛、战斗机等产品,其性能和质量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取得良好经济效益。彩虹电器通过开发系列产品,迅速扩大了市场份额。白酒、中药通过技术创新与资源优势相结合,创造出多个知名品牌。石油钻采设备通过组织结构创新与技术创新相结合,依托产业集群快速崛起。相反,技术创新不足的一些产品,如纤维原料、化学原料、麻纺织、铁合金、绝缘制品等,经济效益明显降低。玻璃及制品还退出了优势产品行列。
综上,资源优势是低层次的竞争优势,产业基础和知名品牌是高层次的竞争优势,自主创新能力则是核心的竞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