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企业管理效率必须重视班组建设范文

时间:2019-05-14 07:51:1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提高企业管理效率必须重视班组建设范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提高企业管理效率必须重视班组建设范文》。

第一篇:提高企业管理效率必须重视班组建设范文

提高企业管理效率必须重视班组建设

企业管理理论经过上百年的实践、发展,各种流派林立。近十年来,国内企业也纷纷加入到企业管理理论的研究和实践的队伍中来。但在实施过程中,大多遇到过国外的理论与企业实际水土不服的问题,运转不流畅,效率低下,时间久了就认为这个理论不适合国情而抛之脑后。究其原因,是绝大多数的企业管理者都忽视了一个重要的因素:大部分的企业管理理论都是从小作坊、车间、班组等基层组织的实际运营管理中提炼出来的,有其特定的适用条件和背景。如果脱离了这个背景和前提条件而一味去研究企业的发展愿景、发展战略等“大”问题,只能是缘木求鱼,付出的努力越多离目标越远,形成管理的“两层皮”甚至“多层皮”现象,管理效率也就无从谈起。

从我们企业内部来看,虽然也在基层组织建设方面下了很大的气力,但效果都不是很明显。比如,有的班组只有班长是“老黄牛”,班员都是“老油条”,班长在干,班员在看;有的班组成员牢骚满腹,怨天尤人,企业永远都亏欠他;有的班组成员上班就是为了混日子,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虽然这些都是个别现象,但“劣币驱逐良币”现象会把整个班组建设带向企业期望的反方向。班组建设的缺失会给我们企业整体管理效率和执行力的提高造成致命的负面影响。因此,个人认为,要提高我们企业的管理效率,提高企业整体的执行力,必须要重视提高基层组织的管理效率,尤其要重视班组的建设以及班组执行效率的提高。

科学合理规划班组设置是加强班组建设的前提

一般来说,班组的设置应该遵循三个原则:首先是专业分工要合理。这是大部分班组设置首先想到的因素。比如检修公司,我们按专业分别设置了锅炉本体班、汽机本体班等多个专业班组。这里要强调的是各个专业之间界限的划分要清晰明了,如果划分确实有难度,在不考虑其它因素的情况下,可考虑将其并为一个班组或者出台详细、具体的分工标准。电力行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对于班组设置的规范已经十分成熟,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也经常出现因人设岗或者为了局部

利益而没有通盘考虑的情况下来设置新的班组,往往会出现专业重叠交叉、互相扯皮推诿的现象,给管理效率的提高和以后的工作开展造成很大的伤害。

其次是要有适度的管理幅度。每个人的精力和能力都是有限的,能够高效管理的下属数目也是有限度的,当超过这个数目时,管理效率显著降低。二战期间,艾森奥威尔担任盟军欧洲最高司令官时,只有三名直接下属,而每个直接下属所管辖的部下都没有超过四人,运转流畅,效率很高。如果不考虑管理幅度,电厂的检修分场和运行分场设置几个大的班组比较合适,既不用很清晰地划分各个专业界限,也减少甚至消除了各个班组之间的沟通、协调障碍,从表面来看,有利于管理效率的提高。但实际上,由于管理幅度的限制,设置大班组反而会由于班组长能力或者精力不足而造成管理的混乱,导致整个分场管理效率的降低。同时,考虑到班组长属于基层管理人员,其管理幅度可以略微放宽,以不超过15-20人为好。

三是要考虑工作流程的规范性。各班组之间的工序流程要尽量减少交叉、重复,同时要统筹考虑班次、场地、人员配置以及工种配合等多方面因素才能相对科学、合理地设置班组,班组建设的后续工作才能更具有实际操作意义。

精挑细选班组长是加强班组建设的关键

我们常说的军魂实际上是司令员本人的个性、魅力使然,而且这种军魂具有传承性。与之相同,一个班组的班魂则取决于班长。班组长在班组建设中是最具有决定性的关键因素。我们还与军队相比较,如果说企业总经理相当于军队中的司令,对战略管理、决策能力的要求要远远大于专业技术水平,那么班组长就相当于军队中的班长,属于“兵头将尾”,对其管理能力和专业技术能力的要求是最均衡的。如果没有一定水平的管理能力,就无法将下属有效地组织起来,班组变成了“乌合之众”。同时,班组长还要求有一定水平的专业技术能力,能够处理常见的技术问题,否则的话,在第一线出现“外行领导内行”的现象,是十分危险的。

因此,对于班组长的人选要慎之又慎。目前比较流行的做法是将

技术最好的班组成员提拔为班长,认为这样能够服众。但并不是所有的“技术大拿”都具备当班长的素质,像“老黄牛”、“老好人”等类型的班组成员,即使技术再好,也不适合作为班长。即使勉为其难被硬推为班长,工作也很难开展,反而因为当了班长耗费精力太多,丧失了自己的技术优势,对个人、对企业都是百害而无一利。我们经常能看到、听到某些技术标兵干了一辈子的技术工人,没有走向管理或者领导岗位,不是企业亏待他,而是对他的一种眷顾。所以,对班长的选择要采取自下而上再自上而下上下结合的方式,决不能由企业管理层自由指派。只有这样,确定的班长才能让领导满意、职工信服、个人受益,才能真正创造出心齐气正劲足的班组氛围。按照这个原则,今年金州热电对运行分场的班组长重新进行了配置,从目前来看,各项工作开展的比较顺利,管理效率比以往有明显提高。

灵活有效的激励机制是加强班组建设的有力保障

在很多企业,都能看到班组成员在“磨洋工”、混日子,有的班长没有积极性,甚至要求辞去班长职务,这主要是由于班组的管理机制存在问题。在大多数企业,班长没有人事权——对自己班组成员不能决定去留,少有甚至没有分配权——班组成员干好干坏没有评价权和考核权,只是带队干活的“小队长”,光有责任没有权利,对班组的管理全凭班组成员的自我约束或者班长与班员的个人关系,这种缺失了明确制度规定的管理是不可靠的,随时有失去控制的可能。但是在机制健全的企业,情况正好相反。我在今年五月份曾经去杭汽联系维修#3机转子,在维修过程中,杭汽的老班长只是偶尔指点一二,没有亲自对转子动过一指头,所有的工作都是由班组成员自行完成。我想,这自然是两种机制的差别。

因此,要改变班组建设目前的不利状况,必须赋予班组长应有的权利和责任,实现责权利相匹配。一是要赋予班组长选择班组成员的权力,至少要有建议权。对于混日子、“磨洋工”、“只会看”的班组成员,班长要有将其剔除出班组的权力。如果这种模式能够在全公司推广,那么这些混日子的职工就失去了再混下去的空间,“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也就不会再出现。二是要赋予班组长去动班组成员“奶酪”的权力,对班组成员表现的好坏要有奖惩的权力。三是要给予班组长相适应的待遇,让班组长的岗位更有吸引力,让真正想干事、能干事的技术人员乐于去做班长,乐于去带队。同时,也要设置好班组长的进出通道,要让班组长的岗位能上能下,表现良好可以继续担任,表现不好不能服众的就要下来,让班组长本身也承担一定的压力。

长远的人员培养规划是加强班组建设的基石

企业的核心是人,人员的培养也是班组建设的核心内容。对于班组人员的培养、建设,一定要有长远的眼光,尤其要下大气力抓好人员的梯队建设,要根据班组人员的年龄、学历、技术情况,不断充实、调整班组的人员结构,使老、中、青三个年龄段基本平衡。在杭汽,我们看到一个汽轮机转子维修班组中,老班长年龄最长,大约在55岁上下,技术最好,平常很少亲自动手,只到关键技术问题时进行指导。平时工作主要由一名40上下相当于副班长的班组成员带领七、八名更年轻一些的大学毕业生在进行,班组成员的配置相当合理、科学、有远见。在我们企业内部,电力企业传统的师徒系统在这些年来已经基本被废弃。我个人认为这个系统对于班组人员的长远规划十分有利,对于技术的代代传承意义重大,重新设立很有必要。

此外,对于班组人员的进出也要加强控制。对于班组人员的选择,要结合专业、年龄、技术特长等多种因素统筹考虑,对于不符合条件的人员要严格控制,对于符合条件的要有计划地不断吸收、替换,通过不断更新新鲜血液来保证班组成员精神不懈怠,工作不放松。

总之,班组建设是企业最基础的管理内容,也是最重要的管理内容之一。它体现了企业管理的基本功,是企业管理的源头。九层之台,始于垒土,一个企业的发展和壮大,离不开班组建设。只有班组建设成为企业管理者的主要日常工作,我们的企业管理才能真正上一个新的台阶,我们的企业管理效率才能真正得到提高。

第二篇:加强班组建设,提高生产效率

加强班组建设,提高生产效率

通过班组建设,提高班组的工作能力,用最短的时间,印出高质量的精品报纸,还要降低损耗,节约成本,这是我们每个人都要考虑的问题,通过这些年的工作经验,根据高斯机的设备情况。我觉得有几个方面需要加强和提高。

第一,班组的每个人分工要明确,配合要默契。印刷生产是流水线作业,一道工序紧接一道。一个环节没有做好就会影响整个班组。生产前的准备工作要做的充分完善,供纸部要把符合印刷要求的纸准备好,调节好张力。印刷部要把油墨,上水调节好,印版上好,核对好色序、版序,杜绝差错。各项工作上下配合,协调一致,没有遗漏,才能缩短开机时间。

第二,印刷能节约的最大成本就是纸张。要提高节纸,首先要减少开机次数,就能有效减少开机废报。高斯机的彩色套印规矩误差较大,经常需要多次停机调整印版。在改用CTP制版后减少了做版方面的误差,如何减少机器上的误差,这就需要版面操作人员要有熟练的技术和经验。对机器的结构要做到了如指掌,提前对一些误差进行矫正。开机后版面人员要尽快的根据报样调整墨色和规矩,在最短的时间里使报纸符合质量要求。争取做到一次开机成功,最大限度的减少开机废报。

第三,做好机器的保养和维修。高斯机已经使用了近二十年,有一些部件和线路已经老化,经常出现故障。影响了报纸的时效

和印刷质量。这需要我们班组平时要做好机器的保养和润滑,对机器的情况要了解,一些易发生故障的地方要经常检查,及早处理。一些易损的零件要准备好。保持好机器的正常运转,减少故障的发生,提高生产效率。

还有,要提高操作人员的素质和技术水平,通过合理的分配原则,能者多劳,多劳多得。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每个人都把自己的工作做好,我们的生产效率才能够提高。才能够产生更大的效益。

高 斯 机 组

2011-10-28

第三篇:重视加强班组建设

重视加强班组建设

班组是企业的细胞,细胞作用发挥得如何,对企业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着直接的关系,然而,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人们趋于生活内容丰富化.思想观念复杂化.价值取向多元化.造成对班组的思想政治教育.生产经营工作方面的困难也将增大,如何在新形势下建设隆地开展班组工作,提出以下思考和建议:

一是建成生动活泼高效团结的战斗团体,班组的人是一个个”具体”的人,有思想.有情感.都有自己的工作岗位,因此人员的调配和协调至关重要,班组长应当对班组成员的思想状况.业务技能.性格爱好等有充分的了解和认识,使每个成员在班组中各得其所,在岗位上充分的施展才能,优质高效地完成任务生产任务,同时班组成员又是一个个”抽象”的人,才能的施展.工作效率的提高需要班组长作充分细致的调查工作,掌握职工的思想动态,多与职工进行情感交流,理解人.启发人,变职工的被动行为为自觉行动,努力培育精干.高效.团结.务实的战斗队伍.二是用积极健康向上的精神文化去教育激励鼓舞员工.班组是职工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战场,同时也是培育人塑造人的地方,班组除了单位开展的一切活动外,也应试自身开展一些生活活泼的文体活动,引导职工树立积极.健康.向上的人生观,定期不定期地对职工进行业务培训,开展职工思想交流会.恳谈会等都是很好活动方式.加强和搞好班组建设,特别是对职工思想政

治教育职能的发挥,它不同于规章制度对职工的硬性约束,在管理中它只是一种软管理,对提

高企业的综合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

第四篇:班组建设与企业管理

班组建设与企业管理(湖北省电力工会 吴侃)

班组是企业的细胞,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基础环节,是企业完成各项经济指标的单位,也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经过几年不断的探索与建设,班组管理制度在不断完善,班组管理水平在不断提高。因此,建设高水平的班组,对企业的生存与长足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

一、班组建设与人性化管理的主要内容

班组建设与人性化管理,是指在企业统一领导指挥下,按照科学规律而开展的一系列有利于提高职工素质和管理水平的活动。班组建设的内容主要是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和业务建设等。班组是一个集体,如何有效合理地把职工组织动员起来,除了有一套健全和完善的规章制度外,职工思想政治工作至关重要,有时候,思想政治工作这种“软管理”更为有效。班组应该有充分的时间用于学习,并持之以恒。除了学科学、学文化、学技术、学管理外,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都应该是职工学习的内容。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方针,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型职工。所以,班组也是企业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阵地。

班组的组织建设主要指班组长的选配、班组核心的形成以及科学合理的制度。班组成员处在生产第一线,班组长是生产组织者和指挥者,处于承上启下的重要位置,可谓“兵头将尾”,班组长的选配十分重要。一定要选拔思想好、安全责任感强、技术精、懂业务、会管理、作风正、干劲足、有威信的人担任班组长。在班组长的带领下,形成班组核心,团结全班组成员共同完成生产任务。班组的组织建设除了班组的合理构成外,就是班组的民主管理。班组民主管理是企业民主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民主管理的基矗搞好班组民主管理,应注意以下两个问题:一是要建立健全班组民主管理制度,如思想政治工作、岗位经济责任、安全生产、文化技术学习、民主生活会等制度。二是要开好班组民主管理会和民主生活会,这是职工参加企业管理的重要形式,也是倾听职工呼声,讨论决定班组重大问题,了解职工工作、学习和生活情况的重要途径。

班组的制度建设,是指班组制定、执行和不断完善各种规章制度的过程。班组规章制度,是班组在生产技术经营活动中共同遵守的规范和准则。建立合理的班组规章制度,有助于实现班组的科学管理,消除班组工作中混乱和内耗现象,保证班组生产工作的顺利进行。

班组的业务建设就是在生产、技术、经济活动中,不断学习和掌握各项专业管理技术,增强班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的能力,使各项专业管理的要求在班组得到落实。班组业务建设的内容,涉及到班组生产管理、技术管理、质量管理、设备工具管理、劳动管理、安全文明管理,以及推进企业班组现代化建设等方面,必须切实加强这方面工作。

二、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班组建设与管理的哲学思考

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一体化时代的到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系的日益完善,旧体制条件下的工作和生活方式必将被打破,新思想、新观念、新秩序正在碰撞中逐渐形成,反映在职工头脑中的是生活内容丰富化、思想观念复杂化、价值取向多元化,作为企业细胞的班组,在思想政治教育、生产经营管理工作方面的困难增大。如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性地开展班组工作,我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思考与建议:

1.整合班组人财物构成,建设生动活泼高效团结的战斗团队。班组的人是一个个“具体”的人,有思想,有情感,都有自己的工作岗位,因此人员的调配和协调至关重要。班组长应当对班组成员的思想状况、业务技能、性情爱好等有充分的了解和认识,使每个成员在班组中都各得其所,在各自适宜的岗位上充分施展才能,形成整体合力,优质高效地完成生产任务。同时,班组成员又是一个个“抽象”的人,才能的施展,工作效率的提高需要班组长作充分细致的调查工作,掌握职工的思想动态,多与职工进行情感交流,理解人、尊重人、启发人、发展人,变职工的机械行为为自觉行动。在劳动报酬的分配上,应多向一线职工倾斜,多向技术含量高的岗位倾斜。要坚持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原则,努力建设精干、高效、团结、务实的战斗队伍。

2.用积极健康向上的精神文化去教育、激励、鼓舞、塑造员工。当今社会是一个日益物欲化的社会,职工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均趋于多元化,对职工的精神文明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和突出,并对这方面的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充满新的挑战。班组是职工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战场,同时也是培养人、塑造人的地方。班组除了响应企业开展的一切活动外,也应该自身开展一些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引导职工树立积极、健康、向上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定期不定期地对职工进行企业级或班组级的业务培训,组织职工外出参观学习,聘请英模、劳模作先进事迹报告,开展职工交流会、恳谈会等都是很好的活动方式。党、政、工、团应积极支持班组工作,并做好规范、引导、教育工作,用积极、健康、向上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去占领职工的思想教育阵地。

3.坚持物质利益与精神激励并重,反对空洞的政治说教。如何调动企业劳动者的积极性,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有两种不良倾向,一种是“金钱万能”,认为物质利益是唯一的法宝,思想政治工作可有可无;另一种是“精神万能”,认为思想政治工作可以代替一切,金钱是万恶之源。这两种认识都是不正确和片面的。物质利益和思想政治工作二者虽不可相互替代,但也并非“水火不相容”,正确的做法是以辩证唯物主义出发,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班组是职工与厂级和矿队的结合部,物质利益的分配和再分配必然要在班组体现出来,必须坚持按劳分配和物质利益的原则,反对空洞无物的政治说教。既要奖勤罚懒、奖优罚劣,又要物质激励与政治引导相结合,充分调动班组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4.班组建设与管理要与企业文化建设相结合。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过程中体现在一定的物质、制度的基础上而形成的影响企业凝聚力、创造力、适应力和持久力的精神、信念、道德、心理、智能等各种文化因素的总合。具有无形性与有形性的交叉、强制性与非强制性的结合、稳定性与灵活性相统一等特质。企业文化是企业在某个特定的区域中,由职工间的共同利益繁衍而出的共有的价值观,以及一整套自然形成(或约定俗成)的行为规范。班组是企业的基本单位,因此,企业文化一定会在班组生动地体现出来。班组既要适应整个企业文化,同时也应该有属于自己的“班组文化”,若干“班组文化”融合交叉构建和发展了企业文化体系。班组的建设与管理,特别是对职工思想政治教育职能的发挥,企业文化具有重要的再塑功能。在这一方面,我们采油八队的企业文化教育就是以以上内容为主体,非常值得借鉴。

供电是个大家庭,班组是这个大家庭的基矗总起来看,加强和搞好班组建设,向企业提供重要的人力资源、正确的价值导向、良好生产环境,对油田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

班组文化建设

班组文化建设是企业文化管理的重要内容,其对于培养班组成员爱企情怀、培养班组成员优良品德、班组精神,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目录

班组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加强班组安全管理的对策

班组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加强班组安全管理的对策

展开

编辑本段班组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第一、班组文化建设要全面贯彻富有时代气息的现代企业经营理念。企业班组文化建设应将客户当上帝,树立市场发展观,认准效益是中心,以服务促营销。

此外,班组文化建设必须结合实际,依据班组的特点,确立如服务、管理、安全、质量等理念,才能形成具有班组特色的理念体系。第二、班组文化建设必须与企业发展战略目标相一致。

班组文化建设应该与企业的总体发展战略目标保持一致,服从于企业发展战略目标。以“人本管理”思想为指导,服务是宗旨,安全是基础,管理是重点,科技创新是灵魂,经济效益是中心,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企业一流、领先的班组。

第三、班组文化建设应大力发扬体现行业特征的优秀班组精神。班组精神,是班组成员共同价值观的集中体现,它是班组在长期生产经营实践中所形成的被班组全体成员所认同和自觉遵守的群体意识,是班组生存以及发展的动力源泉。因此,班组精神是班组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班组长应发动全体班组成员,通过开展各项班组文化建设活动,总结和提炼班组在长期生产经营实践中所形成的价值观念,并大力培养和发扬体现行业特征的优秀班组精神。

第四、树立良好的班组形象。

班组形象是班组的信誉,是班组通过多种方式在社会上赢得的社会大众与班组成员的整体印象与评价,是班组参与市场竞争的一项无形资产。

所以,班组文化建设应该全力树立良好的班组形象:

全力塑造恪尽职守、敬业守纪的员工形象。

班组文化建设应认真履行对社会的质量与服务承诺,努力提高产品或服务质量;认真执行《班组文明规范》,切实培养班组成员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纠正不文明之风,使班组成员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以及技术业务素质,从而树立良好的班组员工形象。

大力创造和保持班组整洁优美的环境形象。

班组文化建设要关心员工生活,重视班组生产以及生活环境的建设。坚持文明作业、文明生产,保持优良秩序,创造优美的班组环境,确保搞好班组优质生产。

积极营造班组科学文明与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

遵循寓教于文、寓教于乐的人文思想,积极组织和开展具有较高文化艺术品位、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班组文化活动以及业余文体生活,陶冶员工的思想道德情操,培养班组成员的群体竞争意识以及自我实现意识,实现班组凝聚力。

班组文化建设应积极宣传人类一切优秀文化成果和科学技术知识,并注重班组文化活动场所建设,扎实开展班组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学标兵等活动,以教育和引导班组成员形成崇尚科学、倡导文明、健康向上的生活情趣和良好的文化氛围为目的,增强班组成员爱企、爱岗的主人翁意识,自觉抵制杜绝极端个人主义、腐朽思想以及不良生活习惯等影响,从而营造出班组文化建设的良好的内外部环境。

总之,班组文化建设要做到从长计议和统筹规划,重在建设、分步实施,注重循序渐进,并逐步检查,从而形成具有本班组显著特色的积极向上、健康生动的班组文化。[1]

编辑本段加强班组安全管理的对策

全面提高班组长的素质

班组长自身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班组的安全管理,选就要求班组长既要懂生产、精技术、通安全、热管理,又要有一套灵话的工作方法,有效地带动班组成员,形成合力。同时作为班组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应加强自己的安全生产意识、安全知识素养和安全责任感。

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

通过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地规定班组成员在安全工作中的具体任务、责任和权利,做到一岗一责制,以使安全工作事搴有人管、人人有专责,从而把与安全生产有关的工作同班组成员有机结合起来,形成高效的安全管理责任系统。建立健全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是班组安全之关键,执行班组岗位安全责任制是班组安全的基本保证。

积极推进班组安全标准化作业

班组要以安全标准化为指南,对作业过程进行改善,从而形成一种优化作业程序,逐步达到安全、准确、高效的作业效果。班组作业标准化是预防事故、确保安全的基础,它能够有效地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尤其能够控制“三违”现象的产生。保证班组人员上标准岗、干标准活、交标准班,从而制约侥幸心理、冒险蛮干等不良现象,有效强化班组安全管理。深化安全文化建设在班组的推广

首先要将“安全第一、以人为本”等安全理念为广大员工所接受和认可,其次,通过广泛宣传教育和标识,从视觉上形成浓厚的安全文化氛围。最后,安全文化建设的主要工作是将这些理念融入制度建设之中,形成制度文化并具体化,以进一步落实到班组,落实到员工的生产中,形成的自觉行为。因此,应把安全文化和制度建设相结合,从职日常行为、作业标准等方面进行了明确的规范,制定并推广操作性、实用性强的安全行为标准,抓好人的行为规范和良好习惯养成。

加强班组安全细节管理

6S(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是一个很好模式,重视过程、狠抓细节。“细”,就是安全工作要做得细。班组在生产中对安全工作要做到勤检查、细检查,使每个操作环节,每一次交接班都符合安全生产的规范要求。班组成员在生产过程中要做到不忽视每处疑点,不放过每一个隐患,及时准确地发现问题,把事故苗头消灭在萌芽状态。充分发挥好亲情感染作用

促使全员树立正确的安全意识,最基本、最有效的手段就是宣传教育。但是以往的安全教育大多是“我说你听”,不是大道理满堂灌,就是家长式的训斥。要解决安全教育入心入脑的问题,还应注重情感投入,可采用亲情教育法,如车间会议室看板管理中设立“全家福”栏目,把每个家庭对自己亲人的安全企盼写在照片的下面,时时提醒职工牢记亲人的嘱托;如为职工过生日、兄弟交心等方法,不失时机、潜移默化地向职工宣传安全思想。[2]

第五篇:·重视阅读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_语文论文

·重视阅读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新编高中英语教材在全国投入使用一年多来,从各种渠道反馈的信息表明:根据高中新大纲编写的这套教 材在编写指导思想上是符合外语教学改革方向的。它在吸收国外先进的教学理论的基础上,努力面向我国高中 外语教学的实际情况。在体系上,它与九年义务教育初中英语教材相衔接,是在初中教材基础上的巩固和提高。在选材上,它一方面对现行高中教材中一些好的课文予以保留并作适当修改,另一方面又大量吸收各种体裁 和题材的应用性文章,选文具有时代感、知识性、思想性和真实性。在教学内容的编排上,采用透明法,以话 题为中心,通过结构和功能两条线索把教学材料有机地结合起来。教师们在认可这套教材的同时,又提出一些 疑惑,他们觉得教新教材阅读量大、任务重,在规定的时间内难以完成教学任务,压力很大,因此不少学校通 过加班加点来进行教学。特别是阅读教学,与现行教材相比,篇目增多,阅读量加大,有些教师感到难以适应。究其原因,除了由于初次接触教材,对大纲及教材不熟悉等因素外,与教师们对阅读教学的认识还局限在传 统的框架中有关。

在高中阶段,阅读教学被放在相对突出的位置。大纲规定:“全日制高级中学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在义务 教育初中英语教学的基础上,巩固、扩大学生的基础知识,发展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培养在口头上和 书面上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侧重培养阅读能力,并使学生获得一定的自学能力,为继续学习和运用 英语切实打好基础。”阅读是理解和吸收书面信息的手段,它有助于扩大词汇量,丰富语言知识,了解英语国 家的社会和文化。在高一课本每个单元的四课中,有一课是阅读课文,每篇文章300—500词左右。到了高二,更是增加了阅 读篇幅,每单元的阅读课文由原来的2页增加到4页。除此之外,还编写了与教材同步的阅读训练,其阅读量是课文的3倍。与现行教材相比,新教材课文具有阅读量大、题材新颖、体裁多样化等特点。

在教学中,我们越来越相信这样一个事实:即教师是决定教学成败的关键。对一个教师而言,在教材和学 生相对固定的前提下,他的教学思路和方法的变化将会对教学起根本性的作用。最近几年,各级教研部门都很重视对外语教师进行培训,使第一线教师有机会了解有关阅读教学的新理论、新方法。然而,由于传统教学方 法的影响和广大农村地区信息闭塞,还有相当一部分外语教师依然采用老路子进行阅读教学。有的教师试着用 新路子教学,但总缺乏自信,心中怀疑这样的阅读教学能否保证学生过得了测试关,因此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 又回到了侧重语法词汇讲授的老路上去,花去了许多不必要的时间。笔者为此想就阅读教学的一些观念作一些探讨。

一、认清阅读教学的目的

过去的阅读教学往往强调语言知识(如语法词汇知识)的获得。我们经常可以在教室中看到这样的教学模 式:先教生词,再讲语法,逐句讲解,朗读背诵,大量模仿,仿佛阅读课文只是为了掌握词汇和语法。新的高 中大纲强调:阅读是理解和吸收书面信息的手段。也就是说,阅读教学不仅仅是为了掌握一定的语言知识,而 且要从中获取有用的信息,同时掌握一些阅读的技能技巧。概括起来,阅读教学的目的至少应包括以下几点: 1.扩充学生的词汇和习语;2.扩充和巩固学生的语法项目;3.发展一般性的阅读技能;4.掌握推导性的阅读技 能;5.掌握批判性的阅读技能;6.通过各种技能获取有用的信息。

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对阅读技能的分类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归纳起来,不外乎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为掌握事 实细节的技能,如能把握主要的事实,掌握主要线索、时间和空间的顺序等。第二层次为推导判断的技能,如 能根据上下文理解作者的态度、观点和文段的寓意;能根据已知的事实推断出文段未直接写出的意思等。第三 层次为批判性的阅读技能,这一层次的读者需要把阅读文章与自己的实际生活,特别是自己的观点、知识、想 像力和个人经历联系起来,具有对文章的评价判断能力。

阅读教学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获取信息,这就要求所选择的阅读材料具有丰富的内涵。有的学者曾对旧的 中学课本提出批评,认为课本内容缺乏新鲜感,信息量不够,加上教学中偏重分析词汇和语法,结果导致学生 没有兴趣和动力来阅读这样的课文。新编高中课本吸取了这方面的教训,考虑到中学阶段的基础性,为学生以 后的阅读作准备,所选择的材料包括各种题材和体裁,具有内容新、时代感强、信息量大等特点,为培养学生 的阅读能力提供了必要的条件。除此之外,学生还需学会选择有用信息的能力。在学习一篇包含丰富信息的文 章时,哪些信息是要求掌握的,哪些是无用的,要求学生能区分开并加以选择,这一点也非常重要。

阅读教学的成功与否,与教师对阅读教学目的的认识有关。因此,我们首先要明确阅读教学的目的,才能 使教学有一个明确的方向。

二、重视阅读过程分析

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为什么有的能快速正确地理解课文,而有的却难以做到呢?一个好的读者是如何进行 阅读的呢?阅读心理学家对阅读过程进行了研究。其中,以古德曼(Kenneth S.Goodman)为代表的心理学家 认为阅读是一种“心理语言学的游戏”(a psycholinguisticguessing game),阅读过程是一种在每一个认 知层次上都发生的推测与验证相互交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读者遵循的是从上而下的模式,读者凭已有的经 验进行阅读,而不必对每一个单词都作解释。古德曼的观点曾在美国的阅读教学中有很大的影响。

以鲁墨哈特(David E.Rumelhart)为代表的另一派心理学家则提出了相互影响的模式。他们认为在阅读 过程中,语义的、句法的、词汇的以及视觉的各种信息都能影响我们对课文的理解,各种信息之间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而非仅仅是从上而下或从下而上的单一方向。

一个好的读者在阅读时能综合利用各种信息来帮助理解,在理解发生困难时,他会在后面的材料中去寻求 答案。如果他对这种答案仍不满意,那他就会回到遇到困难的地方,并且重新更仔细地阅读这一部分材料,并 通过对比、演绎等手段来检查和分析短语和句子,找出这段文字的确切含义。这就涉及读者对于其认知的调节 或监控问题,凡是好的读者,他的调节或监控能力就较强。一个好的读者往往都具有这样一些技能:1.明确阅 读目的,即了解明显的和暗含的阅读的任务要求;2.识别课文中的重要信息;3.集中注意课文中的主要内容; 4.监控阅读活动,并且判断理解是否发生;5.运用自我提问的方法去判断,是不是阅读的目的已经达到;6.当 发现理解失误以后,采取补救措施。

对于那些失败的读者,许多研究者(Rumelhart,1980;Brown, 1980)认为产生理解失误有以下几种原因。

1.知识方面的缺陷。缺乏理解课文本身所需要的足够的知识。

2.对于阅读材料所包含的事件之间的联系缺乏了解。

3.缺乏逻辑判断能力。不能区分哪些是有用的信息,哪些是无用的干扰信息。这种情况导致错误的推理判 断。

4.缺乏批判性阅读技能。读者只根据作者的思路理解课文,而不考虑其它的解释,或者只以自己的思路解 释课文,而忽视作者的意图。

上述的阅读过程分析,对于教师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首先,应该意识到学生的阅读过程是一个心理探索 过程,应该知道好的读者与差的读者心理活动的区别。其次,需要培养学生一些认知的技能,其实,这些技能 也正是我们阅读教学的目的所在。同时我们还要重视知识的传授,这是学生进行阅读理解的基础。

三、对阅读教学的一些建议

(一)通过多种方法介绍语言项目

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阅读专家发现,造成阅读困难的两个主要因素是晦涩难懂的生词和结构复杂的句子。如果文章中存在着较多的生词或技术性术语,或包含较长的由多个从句组成的句子时,就会大大增加阅读理 解的难度。因此,如何进行阅读文章中的词汇和语法教学一直是一线教师非常关注的问题。如果还是按照过去 那样逐词讲解、逐句分析,显然没有足够的时间,但仅仅在阅读教学时一带而过也不能保证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笔者认为,通过上下文结合语境来理解词汇和语法当然有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但也不能完全抛弃课前 预习。新教材由于篇幅较长,词汇较多,应采取多种方法来处理才比较合适。如对于那些将会造成理解障碍的 词汇,应在阅读之前就加以介绍;对于那些能通过背景知识或上下文进行猜测的词汇,则可以阅读过程中进行 处理;对于大纲要求掌握的词汇,课后还需加以巩固;对于因行文的需要而出现的词汇只要不影响理解就行,不需要学生去死背。这样可以抓住词汇学习的重点而又不致于占用太多的时间。

在词汇教学的方法上,不少教师通过长期实践积累了一些好的经验,如利用实物、简笔画、构词法知识、背景知识、英语释义、中文翻译等方法。对于语法知识,教科书强调通过实例来教学,“学生首先听到和看到 新的语言在一定情景中使用,然后自己归纳出使用中的语法句型”。需要特别提出的是,教科书采用循环式编 排方法,语言知识在课文中第一次出现后,有些重点内容还将在以后的学习材料中多次重复。因此教师在授课 时,不必当语言知识第一次出现便要求学生完全掌握,以免花费许多不必要的时间。

(二)重视阅读技能的培养

前面提到,阅读教学最重要的目的是获取信息,而要获得有用的信息,就须掌握一些必要的阅读技能。无 论是教学大纲还是高考考试说明都对阅读的目的及技能提出了要求。总结起来,不外乎有这样一些:1.掌握基 本事实的技能;2.获取中心思想的技能;3.进行推测判断的技能;4.了解时空顺序的技能;5.读懂图示图表的 技能;6.了解作者语气心绪的技能;7.评价文章的技能;8.进行分类的技能;9.分析原因和结果的技能;10.进 行比较的技能。从1994、1995、1996三年高考(NMET)阅读理解试题的考点分布情况来看,基本上就是考查学生的这些技能。阅读教学要从重视知识传授转移到重视技能培养,首先教师本身需要进行观念上的转变。在处理阅读课文 时,需明白掌握知识只是为培养技能打基础,不能只停留在让学生掌握知识这一层次上,而更应通过教学让他 们掌握获取信息的技能。学生一旦掌握了这些技能,就可以举一反三,为他们自学能力的培养打好基础。目前 不少教师还缺乏利用课本阅读文章来训练学生的阅读技能的意识。这一点还需要师资培训人员加以重视。

(三)重视篇章结构分析

课文的结构包括句子、段落和篇章三个层次。一个成功的读者,不仅需要了解句子是怎样构成和被组织到 课文中去的,而且也需要了解段落中的逻辑结构,同时更需要了解课文中的思想观点是通过怎样的结构表达清 楚,进而把一定的信息传达给读者的。近二十年来阅读教学开始重视篇章结构的分析,不少阅读心理学家(Me yer 1975,Kintsch 1974,Frederiksen 1975)对此进行了研究。他们一致认为对课文结构的分析将有助于从 整体篇章水平上理解课文,从而对课文的正确理解起到积极作用。

对课文篇章结构的分析包括:1.中心思想,即作者想要表达的主要观点;2.支持中心思想的观点,包括事 实、原因、论据等;3.逻辑线索,即作者是用什么样的线索把这些事实、论据或观点连接起来的;4.修辞关系,即运用各种表现方式使语言表达准确而生动;5.引言和结论,即作者用来开始和结束文章的部分;等等。

(四)重视语言习得

语言习得理论首先是由美国应用语言学家克拉申(S.Krashen)提出的。学习语言的最佳途径,是通过可 理解的输入,输入越多,掌握语言就越好。受此影响,大纲提出了增加阅读量的要求。根据这种理论,要更有 效地提高阅读能力,就必须进行大量的阅读。为适应这种要求,人民教育出版社还编写了与教材同步的《阅读 训练》,其阅读量是课文的三倍。对于那些有潜力的学生,教师应尽可能多地提供阅读材料。曾有一种说法,学生不在课堂外大量阅读就难以成为一名有效的阅读者,指的就是这个道理。大量的课外阅读使得语言复现频 率增高,将会大大促进对课文内容的学习和掌握。但有一点需要注意,学生课外阅读材料的难度须与他们的理 解能力相符。克拉申指出,语言输入要在学习者理解的基础上增加一点新的东西,但又不能超出学习者的理解 水平。这样的输入材料对第二语言学习才有利。

四、阅读教学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吃透课文,精心准备

如果教师不理解不熟悉教材,那他是难以驾驭教材的。同样,在具体的阅读课文教学中,如果教师不事先 吃透课文,精心备课的话,提高效率就成了一句空话。我们经常可以发现,一些教师在教完几个单元后,便以 为掌握了阅读课文的一般教法,可以不看教参,不查资料,不作教学设计,步步照搬老模式。殊不知每篇文章 的题材不同,体裁各异,阅读目的也就有所不同,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不同教法。例如,在教计算机一课时,课文要求就386和586两种型号作一比较,有的教师不假思索就在黑板上画了一大一小两个计算机,其大的自 然就被标为586,小的标为386。显然教师这样理解386和586两种型号的区别是错误的。像这种情况,即使教师 本人不懂计算机,通过向别人了解或查资料也是可以避免的。我们同样也可以发现,有不少有经验的教师,教 学过程衔接有序,教学目标明确,方法得当。有的在上课之前往往在黑板上设计一个表格,或画一幅图,在教 学过程中要求学生把一些主要的信息填入其中,并以此为线索,组织学生复述或复习课文。虽然他们课上得很 轻松,但课前却作了大量的准备。因此,在教课之前,对本课的教学内容、方法、要求要做到心中有数,这是 教好阅读课文的基础。

(二)转变观念,鼓励参与

笔者在一所学校听课时,听所在区的教研员说,一节课内学生活动所占用的时间是否超过三分之二,将成 为任课教师是否有资格破格晋升职称的一个条件。在另一堂较为成功的公开课上,我们看到教师的任务主要是 组织和指导学生的学习活动。一开始,教师先用几分钟时间复习阅读课文,将本节课需要讨论的话题用投影打 出来,要求学生分组选择话题作短暂准备。然后,教师便倾听学生的讨论,并检查学生的小组活动,在学生遇 到问题时及时进行指导,最后对学生的活动作一总结。在整堂课中我们看到教师真正占用的时间不足10分钟。课后评课教师认为如果一堂课任课教师所占用的时间超过三分之一,那么这节课就是失败的。虽然时间不是绝 对的,但从这里我们看到部分教师已开始抛弃过去在课堂上由教师主导一切,“教师讲、学生听”的满堂灌的 模式,这是一个可喜的变化。观念的变化导致课堂面貌焕然一新,学生富于朝气,充满自信,他们有了强烈的 参与感,在课堂上敢于发言,勇于表演。教师则从过去的重负中解脱出来,减轻了压力,提高了课堂效率。大 纲强调:教师在教学中起指导作用。在阅读方面其指导作用主要在于组织好各种阅读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指导学生学习并掌握阅读的各种技能,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培养自学能力。

(三)重视过程,注意节奏

国内不少学者已就阅读教学的步骤发表文章,并把他们的观点应用于教师培训之中。总是来说,阅读教学 可分前、中、后三个阶段,在每一个阶段都有所侧重。在“阅读前”的准备阶段,学生通过各种手段介绍背景 知识,同时提出一两个问题以帮助学生进行阅读。在“阅读中”阶段,学生通过各种方式进行阅读,并回答更 多的问题,教师作一些必要的解释,并听课文录音,模仿语音语调。在“阅读后”阶段,做一些巩固性的练习,如让学生复述课文,教师就课文内容提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启发学生发表对文章中一些观点的看法,提出他 们自己的建议,这样使课文与学生的实际体验结合起来,更加充实了学生的生活体验。有经验的教师都很重视 整个教学过程,而不仅仅强调结果,同时他们也很重视教学过程中自身角色的变化及节奏的掌握。在课堂教学 的每一步,教师的作用和角色都不相同。各册《教师教学用书》的前言部分指出,在介绍新的知识点时,教师 起的是示范表演者的作用;在操练时,则是组织者或指挥;到了练习这一步骤,教师起的是裁判员、监督者、监听者的作用。每一步都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调整。在教学节奏上,一堂课不可能永远让学生处于高度紧 张当中,也不应当老是处于放任自流状态,而是应该有张有弛。在教学媒体上,录音、投影、录像、计算机多 媒体也都将进入课堂。不少教师认为,阅读教学的目的在于使学生能通过考试的检验,成绩是最重要的,因而 忽视了对于方法、手段、过程的考虑,其结果是费时不少,效率不高。因此,在只有短短45分钟的一堂课中,教师如何能把诸多因素有机地结合起来,是决定教学成功的一个重要条件。

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都离不开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而教师素质的提高,将会 促使他们对阅读教学更多地研究。我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国高中阶段的英语阅读教学将会有一个质的飞 跃。〔1〕Frank Smith:Reading,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3.〔2〕Alton L.Raygor & Robin D.Raygor: Effective Reading,McGraw-Hill Book Company,1985.〔3〕张必隐:《阅读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4〕李筱菊:《语言测试科学与艺术》,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 年版。·重视阅读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下载提高企业管理效率必须重视班组建设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提高企业管理效率必须重视班组建设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重视学生主动参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重视学生主动参与,提高小学数学高效课堂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世界中这种需要......

    大学生必须重视思想道德的建设

    大学生必须重视思想道德的建设 如今,某些学生无视国家、集体和他人利益,以个人为中心,缺乏积极进取的精神。尤其是在生活上,好多大学生奢侈浪费,追求时尚潮流,攀比风很严重。加强......

    提高数学课堂效率,必须优化教学方法

    提高数学课堂效率,必须优化教学方法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战性的,这些内容更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观察、试验、猜测、验证推理......

    重视学风建设,提高教学质量

    重视学风建设,提高教学质量温州育英国际实验学校高中分校我校在2007年高考中,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成绩。加上在外省市报考的学生,共有28人达到重点大学录取分数线,约占报考总人数45......

    企业管理要从班组建设抓起(大全)

    企业管理要从班组建设抓起 班组作为企业最基层的管理组织,是企业发展的根基,是安全生产的基石。班组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企业的持续发展,在企业管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

    加强班组建设,提高班组凝聚力

    生产流程由一个个环节构成,每一个班组都是其中的一个环节,通过班组之间相互协调与合作,衔接了整个生产过程。班组作为最基本的生产单位,它直接创造利润和体现企业价值。在班组建......

    安全管理必须重视

    安全管理必须重视“人本观”安全是企业的前途和命运,安全是企业发展的永恒主题。如何搞好安全管理,使安全管理工作处于受控和在控状态,在人的行为和物的种类日趋复杂多变的今天......

    所有企业管理的难点都是利润的提高和效率的提高

    所有企业管理的难点都是利润的提高和效率的提高。 企业文化建设的三个步骤 结合海尔经验,详细论述“诊断、设计、强化”三步曲引。一、 企业文化的诊断诊断的方法和原理是: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