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用爱浸润,用智启迪,做一个多情的班主任
用爱浸润,用智启迪,做一个多情的班主任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
大家好,光阴荏苒,4个春秋已悄然离去。但这一千多个日夜日夜却始终在心头萦绕,其中有酸、也有甜、有苦、也有乐,更有我对教育不悔的赤诚。四年来,我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也总结出班级管理的点滴经验,再次与大家交流共享,望大家对我不成熟的做法多提宝贵意见。
一、明确方向,使班级建设工作有法可依。
我校一直进行着“营造书香校园,创新‘七化’统筹模式”的建设工作,而我也将班级发展方向定位于“打造书香班级”上,努力在大氛围下,实现属于我们班自己的书香文化。
二、健全管理,使班级建设工作有章可循。
班级无小事,事事要关心。因此我常常要求自己要从小事抓起,从细微处着手,逐步培养他们的良好习惯。事实证明,只要目光不脱离学生,心里装着学生,就会形成团结、进取的凝聚力,深思、乐学的进取心。这“团结进取,深思乐学”正是我们一直要营造的班风。而我常常告诉学生:登高不自卑,行远必自迩。(班训)其实,这些良好氛围的创建,不伐我们努力的身影,但更需要班干部的带动。
为了充分发挥班干部的作用,我在班级中开展了“一日班主任”制度,班级干部轮流主持一天班级日常工作,组织做好 “两操”,护好教室卫生,组织课堂自习,帮助同学学习,维持课堂秩序等等。我想到的,他们能想到;我没有想到的,他们还能想到。充分调动了大家的积极性,使班级工作秩序井然。实现了我在与不在一个样的温馨局面。
就这样班级逐渐形成为一个班级管理自主、学生成长自立、个性发展自由的班集体。
三、美化环境,是班级建设工作有声有色。
班级文化的形成需要以物质文化为点,制度文化为线,精神文化为面,才能画出精彩的图案。
因此,我和全班同学对教室进行了精心的布置。孩子们设计了多彩的文化墙,它承载着梦想、传递着快乐、记录着收获。图书角里孩子们将书籍收藏,卫生角提醒孩子们垃圾也有回家的愿望。
走出教室,看向走廊,你会发现学生们的新颖手抄报设计。每一次出手抄报,我都参与到学生其中。我们在一起设计,一起讨论,怎样让板面更美?怎样让知识更丰富?大家齐心合力,共同完成,在手抄报上书写出自己的特色,描绘出自己热爱班集体的美好心灵。
橱窗也是传递文化的地方。我们班级的学生特别喜爱手工制作,每次上手工课,我都让他们自己结合身边的废品,创造性的发挥自己的才能。做出自己喜爱的手工作品。如:布贴画、叶贴画、种子贴画、折纸、各种模型等。橱窗内摆放的不仅仅是学生的作品,更是他们一颗颗智慧的结晶。
四、共建书香,使班级建设工作有书同享。
专职管理有秩序。我们把从学校领回来的书放在教室前面的图书角里,选出班级图书管理员,每天记录好图书借阅记录。
做好计划有质量。我要求学生做好读书计划,计划在多长时间内看完一本书,每天计划看几页。并指派组织学生检查读书计划的完成情况。做到有布置、有验收、有评比、有奖励、有成效。
勤记笔记有收获。我要求学生写简单的读书笔记,如摘抄名言警句,写读后感等等。对自己喜欢的词句要摘抄到读书笔记本上,对于自己印象深刻的文
章可以在小练笔上写读后感。
开展活动有成长。我还非常重视班队会对学生的教育作用。开展了“为了母亲的微笑”主题班会;六一儿童节,让学生珍视今天的快乐,畅想美好的明天;我们还经常开展“走进社会,奉献真情”等社会实践活动。读书活动是我一直常抓不懈的工作。我相继开展了“一路书香,伴我成长”等一系列读书汇报活动。使一批批学生敢站到台前,敢面向同学,也一定会走向成长。
五、家校联动,使班级建设工作有力共生。
学校,家庭,社会是学生成长的阵地,当孩子家庭的关爱不全面时,当社会的现实关注不够时,我就会伸出关爱之手,呵护孩子成长。在开家长会时,我常告诉家长,孩子的成长需要他们的影响,他们的每一分努力都会有百分的喜悦。为此,我定期召开家长会,与家长交换意见,达成共识。家长的认可就是一股强大的动力,始终在鼓励着我。
班主任工作让我深深体会到:爱是班主任老师的天职,只要我们热爱自己的事业,疼爱每个学生,智慧的火花就会永远闪现,热情就会永驻心间,工作就会回味无穷。未来岁月里,我将继续忠诚于自己钟爱的教育事业,继续像春雨那样,默默无声却绵绵不断地用真诚的爱心去滋润自己所耕耘的每一片土地,滋养自己所教育的每一个花朵,就一定收获自己所盼望的满园桃李。
第二篇:潘海波:用情用智做一个快乐的班主任
用情用智做一个快乐的班主任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东青实验学校 潘海波
2011年9月17至18号,我和陈岳峰老师一起奔赴无锡,参加了为期两天的“提高班主任工作技能高级研修班”。两天里,我们聆听了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桂贤娣老师精彩报告。两天里,每天上午三小时,下午三小时,说长还真长,因为一坐就是三小时;说不长,时间过得还真快,因为不知不觉就到点了。
一、贫苦出身,精彩一生
桂贤娣老师是情感育人、智慧育人的教育专家,小学语文特级教师。曾获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中小学优秀班主任,是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她的自我介绍非常平实,“我也是从农村走出来的,是个地道的农家女,我的秧插得好。”顿时拉近了我们间的距离,名师也是平凡人。她接着说:七八十年代有部重男轻女的电影是她家的真实写照——她妈一连生了五个女儿,她们的名字都是“什么娣”,最后第六个终于生了一个真弟弟;桂老师排行第四,是1961年11月出生的(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她刚出生,妈妈见又是个女孩,两次差点儿用被子角捂死她,是爸爸救了她的命。她从小过着贫穷的日子,一直和父亲感情很深,她说,她听爸爸的话,听党的话,别人的话她听不进去。正是她特殊的出生条件和家庭环境造就了她不服输的个性、敢于挑战的品格,从一个普通的乡村教师,最终成长为一个去全国各地讲学、甚至进入人民大会堂作报告的有思想、有个性的教育专家,她的成功路上留下了她敢于拼搏、勇于挑战的脚印。
二、“阳光”每一天
“每天她都很快乐。”这是桂老师的同事对她的评价。早晨遇见同事,她总是非常热情地与办公室同事打招呼,而且方式多种多样,如“张老师早”,“李老师好”,“陈老师美”,“王老师帅”听了这样的打招呼,你说能不开心吗?同事关系不融洽才怪。每周二是桂老师带学生在校门口值勤,她让学生穿好校服,打扮整齐,然后带队站成两排,每排12人,她总是以身作则,跟学生一起向老师们打招呼,她热情称呼“张老师早”,学生也一起齐声说“张老师早”。看到校长穿了件新衣服进校门,她还领头说“王校长帅”,难怪她们校长说:“真希望每天都是星期二!”美好的早晨,她把阳光洒进了别人的心田,滋润了他人,她也收获了无限的阳光,快乐着自己。所谓“身教重于言传”,小孩子的模仿能力是很强的,一学期下来,家长们会说:“我们家的孩子现在特别有礼貌!”老师们,最好的教育是感染,最好的管理是示范!
三、“智慧”每一天
桂老师是个聪明睿智的人,她处理的几个案例足以说明这一点。每接新班,孩子们上课不发言,她总是变换方式给孩子们上课,甚至可以干脆让学生自习三节课,然后出一份练习让孩子自己解决课文中的问题,一来培养孩子的自学能力,二来提高孩子的口头表达能力。遇到不做作业的孩子,她也不慌不忙,有一次,一个孩子三天没有完成家作,后来,恰逢学校秋游,桂老师趁此机会,给别的孩子每人一张告家长书,只有那个孩子得到的却是一张白纸,孩子说:“老师,我的是白纸!”桂老师装着没听见,孩子又站起来说:“老师,我的是白纸!”桂老师还是不理他。下课后,孩子追着桂老师继续重复那句话,桂老师告诉他:“孩子,你三天的作业是空白,桂老师才给了你一次空白!”那个孩子立刻说:“桂老师,我错了,我再也不了。”多好的方法呀!老师们,润物细无声,育人了无痕,工作靠自己,快乐凭智慧!
学生不会写作文,桂老师领着三年级的孩子到操场上观察学校的早春,学写观察日记。每隔几天就去观察一次,并要求孩子回去把每次观察的变化写下来,就这样,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孩子的连续观察,勤于笔耕的习惯。一个学生这样写道:“春天来了,新生的绿草,笑眯眯地直立在地上,好像正在和低着头的蒲公英上的小黄花在绵绵话情呢。哟,多姿多彩,多情多意的春天来到了我们钟家村小学。(桂老师,这句话是我抄的,只有最后一小句是我自己写的,因为这句话写活了小草。三(2)班向智俐)”
桂贤娣在日记后面又写上了这样一段批语:“向智俐同学,你抄写的这句话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描绘了春天的主角——绿草黄花,神态含笑,举止文雅地在一起绵绵话情的美好情景,表达了你和小作者对多姿多彩、多情多意的春天的喜爱之情。桂老师如果看到了这句话,也会和你一样,把它抄到自己的本子上来的,因为我也喜欢这个句子。最后,桂老师想提醒你修改一个句子:你写的是‘因为这句话写活了小草’,桂老师建议你把这句话改成‘因为这句话把小草写活了’。你如果同意,就自个儿把它改过来,好不好?” 巧妙地评语,彰显了教育的智慧,折射出孩子的真诚。老师们,真正从孩子的角度去解决孩子的问题,这样的老师学生会不喜欢吗?
四、“三问”每一天
“你爱你的学生吗?你会爱你的学生吗?你的学生感受到你的爱了吗?”桂老师几乎每天都要问自己这三个问题,这也是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值得思考的问题。每个老师都爱自己的学生,可是爱也是需要靠智慧的,爱的让学生接受,爱的让你的学生也爱你,这才是成功的教师,成功的教育。桂老师谈到,在孩子面前要舍得放下架子,在孩子面前有时候需要撒谎,更要保护孩子的自尊和求知欲。桂老师讲了自己在家访方面的作法——“生进师访”,即“学生进步教师家访,学生再进步教师再家访”,桂老师至今已累计家访达到800余次,其中还有一条原则就是家访时间不超过40分钟。正是这种激励性的家访策略,改变了一贯以来“老师家访,学生遭殃”的弊端,呵护了学生的自尊,增进了与学生、家长之间的感情。因此,在桂老师的班里,家访成了教师的乐事和学生的荣耀。老师们,电话很方便,真诚靠对面,我们不妨放下手中的电话,去走进孩子的家庭,走进孩子的心房!
正因为她对学生的一份份大爱,使她倍受同行们的推崇,家长们的信赖,孩子们的喜爱,也让在场的所有老师记住了这位情感育人、智慧育人的教育专家——桂贤娣。
第三篇:用经典浸润心灵
让经典浸润心灵,用爱心照亮世界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
中国古诗云:“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在这条文化长河中,篇幅短小的《弟子规》穿越了千年沧桑,向我们传递一种温暖的思想理念,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向未来的智慧之门。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让经典浸润心灵,用爱心照亮世界》
学习《弟子规》以来,校园处处呈现出学习、诵读、力行《弟子规》的情景“弟子规、圣人训、守孝悌、次谨信„„”这些在校园处处都可以听到的诵读声。成了校园一道靓丽的风景。学习过程中,我对《弟子规》有了越来越深刻的理解,它可谓字字珠玑,句句箴言,它告诉我们要有宽广的胸怀,要在生活中严格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更要在心灵这片净土上,播下爱的种子,让它生根发芽!做一个无愧于自己灵魂的人。
学习《弟子规》,让我明白了“百善孝为先”的道理,工作忙、家务多、孩子小不再是我的理由,因为每次回家,我总是发现父母的变化,回想起在我很小的时候,父母教我吃饭、洗脸、刷牙;教我穿衣服、系鞋带、扣扣子、梳头发;教我做人的道理„„如今岁月不饶人。当父母渐渐变老时,当他们想不起来或接不上话时,当他们开始忘记扣扣子,系鞋带时,当他们做事情手不停颤抖时,我会耐心为他们做好这一切,犹如他们当年对我一样,因为我明白,只有我在他们面前的时候,他们的心才会感到温暖。如果有一天,当他们站也站不稳、走也走不动的时候,我会紧紧握住他们的手,陪他们慢慢地走,慢慢地走,就像当年他们牵着我走路一样„„我非常庆幸,能够在父母健在的时候,学习《弟子规》,学习到古圣先贤那么多感人至深的榜样——做人、尽孝。即使沧海桑田,斗转星移,时间、空间改变了许多,而唯一不变的是那一颗永恒的孝心。
学习《弟子规》,让我懂得了“见人善即思齐”的道理。工作中,我虚心学习其他老师优秀的做法,博采众家之长充实自己。同组的老师教学经验丰富,我便经常向她们请教;生活中,父母、亲人、我的学生都可以成为我的老师,他们让我学到了不同层面的人生道理;班主任工作中,我更是不敢懈怠,因为我担负着教书育人的重任,所以我时时刻刻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学习其他班主任的经验。记得在刚学《弟子规》的时候,我虽然耳提面命,每天领学生背得头头是道,但实际生活中,作用并不明显,学生在家里,早就将“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等圣贤教诲忘得一干二净,我急忙向其他班主任请教,他们都毫无保留的讲述自己率先垂范、身体力行的具体做法,听后,我心中十分感慨:原来《弟子规》是用真情来教的!
学习《弟子规》,使我明白了要爱周围的人,爱这个世界。因为只有这样,这个社会才能变成和谐的社会,这个世界才能变成和谐的世界。作为一名教师,首先要做到爱学生,把学生当做自己的孩子一样去关心,去呵护。心中时刻想着学生,服务于学生。当学生在心理上产生苦恼时,我及时帮助解开疙瘩;当学生在身体上出现不适时,我又及时帮助寻医问药;当学生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我会及时帮助“清理路障”;我时刻要求自己做到:学生哪里需要,哪里就有我的身影。对于学生的得与失、冷与暖、好与恶、喜与悲,不仅要记在心上,说在嘴上,而且要落实在行动上。“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真诚关爱孩子,做孩子的表率,使我收获了很多。是《弟子规》让我明白了用真诚的爱心能送给孩子一生的幸福。
《弟子规》是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它至真、至纯;《弟子规》是引领我们步入规范殿堂的老师,它至善、至美;《弟子规》让我懂得了孝敬父母,让我懂得如何做人,也让我懂得了用爱心面对世界。如果说《弟子规》是一本好书,我便是读书人,它熏陶着我们的心灵,让我们用真诚的心向世间播撒爱的种子,那么世界必将绽放出许多美丽的花朵。用真切的关怀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世界必将奏响和谐的乐章。愿我们每个人都用一颗博爱的心去对待周围的一切,用人类最美的语言谱写出更加绚烂的华章!
第四篇:用书香浸润童年
用书香浸润童年,让快乐伴我成长
(珲春一实验校园读书文化建设活动)
高尔基曾经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好书,像长者,谆谆教诲;似导师,循循善诱;如朋友,心心相印。”读书能激发热情,增长知识,拓展知识面,还能活跃校园文化生活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开展全民读书教育活动的精神,珲春市一实验自2007年8月开展“书香伴我成长”为主题的读书教育活动,我校积极投身于这次读书节活动中,让学生走进书本,亲近书本,喜爱读书,学会读书,学校营造了浓郁的书香氛围,现将此活动作简单的回顾如下:
一、领导重视,率先垂范
学校依据上级指示精神,以校长为组长,德育处和教导处为副组长,全体班主任及教研组为组员为领导小组,学校根据市教育局读书活动方案,结合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具体实施方案,并通过各种途径广泛宣传,营造学校主导、家庭参与、社会支持的浓厚的书香氛围。
(1)活动小组组织全校师生认真学习贯彻此次读书活动的精神,金玉校长和校领导班子率先垂范,在每周一次的领导会上校长和和班子成员轮流发表自己在读书或具有教育价值的文章,交流自身的学习体会,对好书互相推荐。
(2)学校为广大教师提供读书空间,每个老师每周上
交一篇读书笔记,在活动期间,共有119名教师参与写作竞赛活动,读书交流活动,通过活动使教师的科学、人文素养有了很大提高,教师的教育理论和实践水平也得到再提升,这对于校园书香文化的营造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人人参与,创设氛围。
1、作为珲春市唯一所朝鲜族实验小学,我校自2002年就已经开始开展以“多读书、读好书”为主题的教育活动,此次结合市教育局读书活动相关要求,我校把“做快乐的读书人”为宣传口号,全校积极参与,将活动方案向12个教研组,33个班级分别下发。学校大队部还向各学年,教研组推荐了读书目录,通过广泛倡议各班级结合教研组活动计划,制定自己活动方案,并且结合实际发布了参与读书活动的倡议书。
2、开展好书征订工作。我校开展了一次“校园和家庭共有书香”的全校性家长会,这次的家长会共有1196家长参与,参与率达98.35%,各班级向家长介绍了读书内容和形式,取得家长的广泛支持,学校向每个学生及家长推荐了珲春市教育局、延边出版社推荐的28本好书,并以亲子阅读等形式使整个征订活动圆满结束,并且征订率达100%。
3、学校将“书香伴我成长”活动即将表彰的项目进行公示,通过书香家庭、书香班级等多种荣誉激励更多学生参与,由于措施得力,效果显著,从1至6年级共有1216名
学生和136名老师成为读书活动的主人。
三、强化常规教育,养成良好读书习惯。
(1)学校采取多种形式保障学生读书时间
学校利用早晨、晨会、中午、午饭,乘坐通勤车(学校用7台通勤车接送学生)之前,以班级或小组为单位开展读书活动,我校开展的结合学校课堂开放教学,学生在完成课堂学习任务之后,学校给学生自由读书时间。自活动开展至今,一至二年级每个学生平均读书20册,三至四年级平均45册,五至六年级平均100册,有些表现特别优秀的学生阅读量高达400余册。
(2)、抓学生读书笔记。为使学生从读书中获得更多知识,开阔视野,为了规范孩子的读书习惯,我校将2002年开始学校使用的读书笔记进行了重新设计改版,实践证明,这种读书方式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学生在开展阅读时,认真填写摘录笔记,并可以和同学们一起交流,互相学习,读书笔记具体内容有:
★读书日期___________
★题目______________
★页数______________
★好句好段___________
★主要内容___________
★读后感_____________
★如果我是作者……等等,经过对学生读书笔记的阅读整理,我们可以这些数字从侧面反映出我校学生的阅读情况:活动期间学生写的读书笔记达45610次,读后感总量达10498篇,其中用汉语写的有2340篇,用朝文写的有8524篇,英语写的134篇,各位班主任、朝文、汉语、英语等老师以高度负责的态度,一个不少地对所有读书笔记进行评价、批示,最后,同学们通过写读后感抒发了读书感受或收获,提高了读书的兴趣,激励了学生的读书意志,学校以低年级和高年级为单位进行读书活动评比,共评选出33名读书王、66名读书优秀学生。
四、开展“手拉手”阅读活动。
为迎接读书节,形展城乡交流手拉手阅读活动,学校组织了动员大会,全体师生参加了“做快乐的读书人”签名仪式,开展班级图书角活动,并且班级与班级把好书进行互相推荐、互相交换。这也让学生们有更多好书读,不仅节约了更多的钱,而且实现了好书共欣赏,现在各班的藏书可谓,琳琅满目,涉猎广泛,同学们自发地把自己和家中收藏的书籍拿到学校,开展了向敬信小学捐书活动,自活动以来累计向敬信小学捐书5000余册,这也让兄弟学校的学生也有好书看,通过这个活动也使学生从思想深处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意义,也使同学之间、城乡小伙伴之间洋溢着浓浓的读书气氛,情谊变得更加深厚了。
五、召开主题班会,不断把读书活动推向深入。
爱因斯坦有句至理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因此我们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读书主题活动,把“读书”和“活动”紧密结合起来,活动的趣味性越强,读书就更富有吸引力。学校33个班级开展了以“读书”为主题的板报设计,33个班级开展了“做快乐的读书人”主题班队会,全校性普及演唱《书是我们的好朋友》主题歌曲。学校还开展了演讲比赛、诗朗诵,并以朝语、汉语、英语的“双语、三语”讲故事比赛,学校开展了作文竞赛、小博士知识竞赛等活动,丰富多彩的活动引导学生自觉读书用书。通过活动,既学到了读书的好方法,加深了爱书、用书的思想认识,同时又促进了同学间读书竞赛活动的自觉形成。
六、成绩也是检验阅读成果
自活动以来,学校读书活动硕果累累:共有665名学生获得“读书之星”荣誉称号,42个班级获得“书香班级”集体荣誉,有122个家庭在“书香家庭”中受到表彰,韩国读书指导社在延边州组织的读书文化活动中我校有4名学生参与其中,他们学习了读书方法,拓宽了视野,许晶、金慧玲等学生在全国读书活动中获二等奖,学生金香梅,李亚琼先后在全国少年儿童现场作文比赛中夺得大奖,许晶、金慧玲同学还获得儿童文学大奖,朴贞义、朴香美同学先后在东三省作文竞赛中获大奖,魏林、朴丽娜在全国朝鲜族中小学现
场作文竞赛获金奖,金慧玲、朴丹丹在朝鲜族中小学网上作文竞赛获金,银奖,其中金香美,李亚琼,金香兰成绩优秀,还代表朝鲜族小学生参加了在韩国举办的小学生夏令营活动,在全州书香伴我成长演讲竞赛当中,崔贞荣同学获二等奖,尹慧英获优秀奖,在珲春市、延边州各种作文竞赛、演讲、三语故事中学生获得的金、银、铜将更是数也数不清,一实验的学生作品也陆续发表在国家、省、州、市等刊物上。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是我们的良师益友。惟有不懈努力地去读书,才能不断吸取有益的精神养料,使自己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书”在今天信息时代对于人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书带给人们的益处是任何一样先进的东西都替代不了的,“小禾才露尖尖角”,一株株新苗在朝阳中破土而出,迎着阳光茁壮成长。珲春一实验小学将把“书香伴我成长”活动作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作为学校长期工作常抓不懈,因为这是我们学生征程的一个开端,是学校培养新一代合格的民族人才的开端,我们要做的还有很多很多,为了学生的长远发展,我们将在引领学生读书的道路上一路前行。
第五篇:用绿色浸润生命
用绿色浸润生命
——营造绿色和谐教学环境的实践与研究工作总结
绿色是生命的底色,绿色是梦想的摇篮,它昭示着蓬勃的生机,孕育着无限的希望。
《营造绿色校园心理环境环境的实践与研究》是我校2009年6月向广州市申报并申报成功的学科课题,《营造绿色和谐教学环境的实践与研究》是其中的一个子课题。本子课题主要是倡导教师在教学中渗透“绿色、生命、和谐、发展”的教学理念,以绿色教育为突破口,积淀浓厚的人文底蕴,体现丰厚的人文关怀,展现深厚的人文智慧,培养可持续发展人才。
几年来,在上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学校的大力支持及课题教师的共同努力下,《营造绿色和谐教学环境的实践与研究》课题小组采取了切实可行的工作措施,同时也做了大量务实的工作,使课题研究能够顺利地推进,达到了预期的效,圆满完成了研究的任务。
一、营造“绿色”氛围
1、室内环境:让学生爱学
学生有三分之二的时间是在课堂上度过的,让学生感到舒适,是其健康成长之源。教室里空气要流通、光线要充足、温度要适中……环境是一种综合性氛围,它构成了教育的情感场,对其中的每一个人都发挥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我校充分利用室内的环境资源,让每一块墙壁都会“说 话”。各班以“硕果累累、谁最棒、你追我赶、谁的字最漂亮、我有一百分”等为主题设计评比栏,对学生的每一点进步,每一项优势及时给予鼓励。如关心集体,乐于助人,学习进步,热爱劳动,发言精彩,勤于动手,书写进步,考试优异,按时完成作业,认真做两操,带齐学习用品,口算大王,小组合作等等,都可以获得一枚动力卡。通过这样,使学生在学习、品德、生活上逐步规范言行,不断由小成功积累为大成功。
(2)心理环境:让学生乐学
“能再想一想吗?”“谁能帮助他补充完整?”“你们的意见不一致,能说服对方吗?”……这是我们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使用的教学语言,这些语言的使用时为了更好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在心理上对每个学生抱有美好的期待,形成教育中的“皮格马利翁”效应,在师生交往中多几分宽容,给学生一个安全的心理感受,在生生交往中多引导相融,给学生一个和谐愉悦的心理氛围,为绿色课堂提供奋发向上的心理空间环境。
二、打造“绿色”师德
高尚师德是绿色教育的前提。多年以来,我校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以“求真务实、发展创新”为宗旨,把师德教育溶入绿色教育之中,在教师中通过开展了“师德在我心”演讲和征文活动。同时,我们还开展了“师德考核活动”,即以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尊重学生人格、建立平等和谐民主师生关系为重点,每学年对每位教师进行一次严格的师德考核。另外,学校还通过定期召开教师政治学习、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开展“学、研、做”绿色课堂教学研讨等活动,教育全体教师自觉抵制利益诱惑,拒绝腐朽思想侵蚀,追求一种纯真的教育,把当人民满意教师作为最终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师德在我心”活动的开展使我校掀起了“讲师德、比贡献、做人民满意教师”的浓浓热潮,因此,近几年来我校有5名教师被认定为增城市骨干教师,20余名教师先后荣获增城市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等光荣称号,五名教师获广州市优秀教师称号,六名教师获广州市优秀班主任称号。
三、构建“绿色”课堂
(一)快乐微笑让绿色课堂更具魅力
情感心理学实验证明,当一个人处于快乐——兴奋状态时,最能发挥其智能操作水平。绿色课堂,就是要创设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让师生的微笑充满课堂。
1、把微笑带进课堂。
让学生敢笑的教学是生命与生命的相互碰撞与交流,教师必须调整好自己的心态,用发自内心的微笑去关爱学生、赏识学生,从而创造一个温馨、和谐和充满生命力的有利于学生成长的课堂环境。因此,我校要求每个教师要微笑着进课堂,始终以微笑的姿态面对每一位学生。
2、让学生爱笑。爱心是构建绿色课堂的基础,教师应该以一颗热爱学生之心,一颗医生般的仁心,走近学生,关爱学生,努力构建一个充满爱心的课堂环境,让学生把天性中最优美、最灵性的东西发挥出来,让学生 的生命完满、充盈地展开。
希望别人赏识是人的本性,赏识能使人愉悦,使人快活,能激发人的潜能,使人心智开启,灵感涌动!在“绿色课堂”中,“赏识”、“尊重”是教师示爱的一种有效方式。上课时,我们的教师都会多说赞美的话、表扬的词。我们的教师还舍得放下架子,走进学生的心灵,尊重学生的见解,“蹲下来和学生交流”。这样,课堂充满了“爱意”,教学才会由此变得轻松,教师才会游刃有余地教,学生才能自由自在地学;课堂充满了“爱意”,师生间才会尊重与理解,学生才不必小心翼翼地“揣摩”教师的想法,教师也不会将自己的观点强塞给学生;课堂充满了“爱意”,教师才不会将目光仅仅局限于知识的传授上,而是更多地关注学生作为一个生命体的存在。在老师浓浓的爱意中,学生就会经常拥有发自内心的笑,久而久之,学生就爱笑了。
(二)平等互动让绿色课堂更具个性、智慧
杜威说:“要使教育过程成为真正的师生共同参与的过程,成为真正合作的相互作用的过程。”绿色课堂要求教师体现“尊重”、“启迪”、“激励”的引导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和自主探究,让学生学会学习,在主动参与中自主发展。
1、生本互动
生本互动是指学生对教科书、课外读物等文本的阅读理解。理解是能动的,带有创造性质的。真正的互动,能让学生最大限度地调动自身的经 验储备,灵活地、多角度地体悟文本,与作者、作品的人物进行心灵交汇、情感交流,体察他们的境遇,感受他们的思想。
如教《乌鸦喝水》一课,为了让学生了解乌鸦是怎样喝到水的,体会放进瓶里的石子与水的关系,黄老师要求学生充分地阅读文本,然后分小组进行实验,了解乌鸦喝水的过程。学生们你放一颗,我放一颗,瓶子里的水慢慢升高了。通过实验,学生们不仅实际了解了课文内容,同时也仔细体会和理解了词语“一颗一颗”和“慢慢”。最有价值的是,有学生在实验以后还提出值得探究的问题:水太少的时候,无论放多少石子乌鸦都不能喝到水。学生刚从情境中走出,便提出了很有创造性的问题,是基于文本,又高于文本的创造。可见绿色课堂,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播者,而是帮助学生去发现、组织和管理知识,学生的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能力也得到了体现。
2、生生互动
课堂教学十分重视主体间的互动关系,它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彼此对话,相互交流,通过学生个体之间,学生主体与群众之间思维的碰撞和交融来共享知识的精彩与美妙。学习是一个富有个性的自主学习行为,感知、理解、顿悟,无不需要学生全身心的投入。教师要唤发起学生的学习热情,让课堂活起来。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必须建立生生互动的课堂教学模式,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培养他们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激发他们的创造性。
如教学《自己去吧》一课,赖老师将学生提出的问题“鸭妈妈不是好 妈妈,她让小鸭子自己去游泳,遇到危险怎么办?”提升为一个富有争辩性的问题“鸭妈妈到底是不是好妈妈?”于是,一场课堂辩论便热闹地展开了,学生们激情荡漾,潜在的学习能动性和创造性被充分挖掘,他们在文本的世界里自由驰骋,在与文本、与同学的对话交流中主动建构,学有灵性,学有个性,课堂充满了鲜活与灵动。
3、师生互动
心动才会有行动。心理学指出:“经常性启发学生动手、动口、动脑,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使学生真正地动起来,学有所获。”在教学中,要经常引导学生动口说一说、读一读,遇到不懂的问题动手画一画,动脑想一想,或者在小组内议一议,说一说。这样,多种感官参与教学,课堂才会生机勃勃,充满活力。
如《荷叶圆圆》一课第五段的学习,周老师先让学生带着问题“小鱼儿为什么也喜欢荷叶?”充分地阅读文本,然后创设情境,举起一张大大的荷叶,轻轻地摇曳着,深情地对小朋友说:“现在,老师就是荷叶姐姐,喜欢我的小鱼儿们上来吧。” 于是,小鱼儿犹如一粒粒有灵性的音符,依顺心中美妙的旋律,环绕着教师,兜兜转转,摇摇曳曳。“小鱼儿,你们都在我荷叶下面干什么呢?”他们唧唧喳喳的,有的说在捉迷藏,有的说在跳舞,有的说在丢手绢…..我风趣地说:“难怪溅了我一身的水花!”美丽的荷塘,随孩子游动的节奏,于想象的风中翩然起舞,追逐嬉戏——奏响了和谐的天籁之音,自然之音,人性之音。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传统的教育方法与新教育方法的对立,乃是被动性与主动性的对立。”假如我们教师能真真实实地走进新课程,真真实实地转变自己的角色,真真切切地倾听花(学生)开的声音,想方设法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的积极性,那么,在课堂上,学生才能如同鱼儿在水中游弋、跳跃、呼吸新鲜空气,我们听到的将是响亮的回答声,看到的将是生本互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喜人景象,感受到的将是绿满课堂的旺盛的生命活力。
(三)放飞想象让绿色课堂更富有诗意
想象是创新的翅膀,更是发展的需要。人的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因此,绿色的课堂应当是让学生放飞想象的自由天地,教师应当在课堂上为学生提供想象的空间,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创造性的开拓。
《秋天的雨》是一篇想象奇特、优美如诗的文章,课文使用了多种修辞手法,极尽描写秋雨的奇特、秋景的美丽、秋天的快乐。课文中那充满童话般的意境,需要教师运用创意的思路,去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在想象中达到心灵与文字的完美融合。在课堂上,黄老师创设了这样的情境:“大自然中有许许多多的动物、植物,你最想让自己成为哪一种动物、植物呢?”这是孩子们极感兴趣的话题,情绪很自然地被调动起来,纷纷畅所欲言,仿佛已置身于美丽的大自然中,成为其中的一员。看到孩子们 热情高涨,黄老师则趁热打铁:“小动物、小植物们,我知道你们都很喜欢秋天的雨,可随着冬爷爷的脚步越来越近,秋天的雨就要离开我们了,千言万语还没来得及说呢!请小动物、小植物们对秋天的雨说几句感谢的话吧!”这时,孩子们已经被老师带入到了童话般的世界,展开了想象的翅膀。“小蒲公英”说:“秋天的雨,我想和你做好朋友。有时我也真想成为一滴秋天的雨,在大自然里,我们可以一起快快乐乐地玩,一起捉迷藏!”“小菊花”说:“秋雨姐姐,非常感谢你给我带来快乐!你让我变得更美丽,蝴蝶、蜜蜂都成了我的好伙伴。”“小青蛙”说:“亲爱的小雨点,谢谢你为我的演唱会伴奏!你让我成为最棒的歌唱家。”“小燕子”说:“秋雨姑娘,你的电报我已收到,我要到南方去了,我不会忘记你这个好朋友,明年再见!”听到这些生动的描述,谁能说孩子的梦不是五彩斑斓的呢?充满想象的课堂才是充满生机的课堂、充满智慧的课堂、充满人文的课堂。绿色的课堂成了孩子们播撒梦想与激情的自由天地。
营造和谐的绿色教学环境,将其内化为浓浓的爱意,激发孩子们的情感渴望,点燃孩子们的心灵火花,充盈孩子们参与和智慧的声音,浸润孩子们的成长。实践证明,我们走出了一条特色的育人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