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二十年中国生态文学发展概观

时间:2019-05-14 08:46:1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近二十年中国生态文学发展概观》,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近二十年中国生态文学发展概观》。

第一篇:近二十年中国生态文学发展概观

近二十年中国生态文学发展概观

[摘要]中国生态文学受中国古代生态哲学思想、西方社会思潮、生态文化思潮影响,作家面对环境恶化的严峻现实,从八十年代中期开始以报告文学的形式关注自然,书写自然,思索自然,形成了别具特色的中国当代生态文学样式。经过二十年来的努力,创作上成果日益显著,理论研究逐渐深入,生态文学虽然还存在一些问题,但总体上正在成为中国当代文学发展道路上的一支重要力量。

[关键词]中国生态文学创作 理论

生态文学是以生命伦理、大地伦理为精神内核,在认识和关注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创作出来的关于自然生态和环境保护的文学作品,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同谱写的生命之歌。生态文学具有:与生态问题和环境保护密切相关;通常是对破坏生态平衡的谴责和批判,对环境保护的维护与弘扬;生态文学作者一般视野比较开阔,热爱自然,尊重生命,站在地球和人类的立场思考和书写;具有一种全球性、文化性的话语姿态;表现出超越人道主义的博爱情怀等特征。

一、现实背景及文化渊源

上个世纪科学技术和现代工业文明的飞速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的生活空间和生存境遇,也导致了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关系的全面割裂、疏远和冲突,人类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精神和物质困境,为了拯救人类,拯救地球,生态文化作为一种新的文化形态理论,受到全球众多学者的热心关注。尤其是欧美作家的生态文学创作给全世界带来了巨大的精神震撼。可以说,西方生态文化、生态文学作品的引入,加快了中国当代生态文学发展的步伐。生态文化是文化在特定环境下的一种延伸和创新,它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倡导绿色的生活方式和天人合一的伦理道德观念,使人们真正了解自然,尊重自然和保护自然。生态文化,从狭义理解是以生态价值观为指导的社会意识形态、人类精神和社会制度。如生态哲学,生态伦理学,生态经济学,生态法学,生态文艺学,生态美学,等等;从广义理解是人类新的生存方式,即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存方式。生态文化是人类在实践活动中保护生态环境、追求生态平衡的一切活动和成果,也包括人们在与自然交往过程中形成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

随着现代建设的发展,大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以及长期以来对环境保护的忽视,我国经济上取得了巨大成就,却付出了生态环境恶化这一沉重的代价,废水、废气、废渣污染、腐蚀了河流、大气和土地,危害着人的身心健康,珍稀动植物迅速灭绝。酸雨、酸雾及“厄尔尼诺”现象频繁发生,让当代中国人不得不直面破坏生态环境的恶果。于是一部分作家加入了“环保志愿者”的行列,他们拿起手中的笔,歌咏曾经美好和谐的大自然,记录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现状,以及未来可能出现的更加严峻的生态危机,预示生态危机甚至会危及人类生存本身,以文字的方式反复敲响生态警钟;引起人们对大自然的依恋,唤起人们的觉醒,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号召人们实实在在的行动。生态文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揭露和鞭挞,对由于各种原因所带来的骇人听闻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进行揭露,给予口诛笔伐,没有对这些事件的揭露就不足以警醒人心,也难以让麻木不仁的人真正觉悟。生态文学除了揭露和批判以外,还给置身现代后现代物质化生活中的人们带来独特的美感,把人们的精神提高到一个新境界,热情讴歌那些关心生态环境、热心环保事业的人,用文字描绘大自然的美好及人与大自然美妙和谐的关系,让读者从情感、精神和灵魂的深处有所感悟。

二、发展历程及创作成果

在过去的20年中,中国当代生态文学尽管发展迟缓,但富有良知的作家以重建生态家园为使命,仍然创作了大量很有价值的生态文学作品。近20年来生态文学走过了两个发展阶段,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为第一阶段,90年代到21世纪初是第二阶段。第一阶段作家大都运用散文随笔与纪实报告文学方式,大量报导揭露令人震惊的生态环境惨遭破坏问题,这是中国文学对环境危机的最初呐喊,是对挽救生态环境的急切呼声。进入第二阶段,生态文学由纪实文学、散文随笔扩展到小说、诗歌及戏剧影视等多种艺术形式。生态文学的创作队伍也逐渐扩大,包括冯牧、萧乾、汪曾祺、王蒙、韦君宜、黄宗英、李国文、从维熙、张洁、邵燕祥、赵大年、叶楠、张贤亮、刘心武、蒋子龙、陈建功、张扬、徐刚、张抗抗、张炜、龙凤伟、余华、池莉、陈桂棣、郭雪波等,一大批老中青作家投身于生态文学,写出了不少引人注目的好作品。

第一个时期:主要以纪实形式反映生态环境问题,社会批判意识强烈,以沙青、徐刚等作家为代表。沙青在1986年发表的第一篇全景式生态报告文学《北

京失去平衡》,当即引起文坛关注,获得第四届全国优秀报告文学奖。作品从北京缺水的严酷现实写起,揭示“一切生灵赖以生存的水,在北京已被榨取到惨不忍睹的地步”。作者指出这一危机既是天灾,更是人祸——工业消耗、环境污染、不合理的农业结构、严重的资源浪费、无序的规划等,都在疯狂地掠夺与浪费着北京的水资源。作者通过实地采访,用大量的事实和数据,揭示出缺水的严酷现实和真实原因,塑造了水利干部赵清祥、水利局总工程师黄震东、环保局处长郭中庆等独具个性的人物,在简洁生动的叙事中,蕴藏着深沉的忧患意识,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表现了作家对于挽救生态危机净化生态环境的强烈愿望和执著信心。评论家认为“《北京失去平衡》开启了中国生态文学的大门”。1988年,沙青创作出版的《依稀大地湾》也是生态文学的代表作之一,荣获“中国潮”报告文学一等奖。这两部作品的出版和发行开创了中国生态文学的先河。徐刚很早就关注中国现实的生态问题,他于1988年发表的长篇报告文学《伐木者,醒来!》,揭示了中国社会一个触目惊心的现实:“在阳光下还是月光下,只要屏息静听,就会听见从四面八方传来的中国的滥伐之声。”徐刚写出了盗伐哄抢林木的状况,以触目惊心的场面、确凿的数字,展示出滥伐哄抢森林资源的事实,徐刚以激情洋溢的抒情语言揭示滥伐的悲剧,谴责对生态环境的肆意破坏,表达出诗人对生态现状的深切忧患,使其成为中国当代生态文学的代表作。此后,徐刚专门从事生态文学创作,先后出版了《江河并非万古流》、《沉沦的中国》、《世纪末的忧思》、《拯救大地》、《中国,另一种危机》等一系列深受人们好评的生态文学作品,为中国生态文学的创作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黄宗英发表了反映生物科学家保护森林资源的《小木屋》,在这篇当年轰动全国的报告文学中,黄宗英讲述了一位女性和西藏高原的故事:高原生态学专家徐凤翔47岁时选择进藏,在西藏的高山密林间搭建了一座小木屋进行了长达18年的科学研究,而这座小木屋就是后来西藏高原生态研究所的前身。随着报告文学在全国的畅销,徐凤翔和她的“小木屋”也成为一代知识分子献身科学的榜样。还有徐迟《生命之树常绿》歌颂了植物学家蔡希陶对热带雨林的保护,也是这一时期的重要作品。

第二个时期:生态文学的初步繁荣期,作家队伍不断壮大,创作成果日渐丰富。一方面,生态文学不再是单一的报告文学,而是运用了童话、诗歌、散文、小说、故事、戏剧、歌曲等多种形式,展示作家对自然的热爱,对环境保护的关

注。另一方面,生态文学创作队伍日益发展壮大,出现了很多关注生态环境的文学力作。以唐锡阳、李青松、包国晨、饶远等为代表的著名生态文学作家,日益引起读者和批评家的注意。其中像陈应松的“神农架系列”、姜戎的《狼图腾》和阿来《空山》的第二部《天火》更是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平。具有“环保卫士”之称的《大自然》杂志社记者唐锡阳和夫人马霞·玛尔柯斯合著的《环球绿色行》,1993年首次出版,就获得了评论界的一致赞誉;1997年以中国卷和外国卷的两种不同的形式再版发行,印刷数量高达15000册。《中国绿色时报》记者李青松创作了《最后的种群》、《遥远的虎啸》、《蛇胆的诉讼》、《国宝和它的保护者》、《秦岭大熊猫》、《林区与林区人》、《告别伐木时代》等一系列作品,通过记录熊猫、虎等各种野生珍稀动物遭到毁灭性捕杀的事实,指出无节制猎杀野生动物是对自然生态的极大破坏,最终必然危及人类自身生存。2001年,世界自然基金会与环境文学研究会和中国报告文学会共同举办了“李青松生态文学作品研讨会”,在文坛引起强烈反响。包国晨创作了散文诗歌集《寻觅第一峰》和VCD电视散文集《杜鹃辞》,并获得首届梁希文学奖。他的多篇作品都表现了这一主题:呼唤绿色,保护生态。著名童话作家饶远从上个世纪90年代初就开始生态童话创作,先后出版了《蓝天小卫士》、《水妈妈的美梦》、《别逃宇宙王》、《生命的骄子马乔乔》、《拯救魔星》等10多部生态童话作品,深受好评。原北京市文联主席、著名童话作家陈模称饶远的童话是“独特的环保领域的童话创造”。近年来,报告文学作家王治安的生态文学作品引起了社会广泛的关注,他在长篇报告文学《人类生存三部曲》、《靠谁养活中国》、《悲壮的森林》、《三峡大移民》等作品中,以冷静的思考和生动的笔触对我国的土地、人口、粮食、森林等资源和生态问题作出了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的审视和描述,如《国土的忧思》触及了在全球范围内随着人口的剧增而导致土地锐减的尖锐矛盾,指出了当代中国国土大量流失这一重大问题。在作者看来,人和土地的矛盾并不是简单的人与自然关系的问题,而且随着自然生态的改变,必然导致社会生态的变化乃至人的精神的变化。

随着中国生态危机的加剧和人们生态意识的增强,小说逐渐成为中国生态文学的生力军,生态小说以其反映生活的丰富、虚构情节的生动、刻画性格的鲜明等,得到了人们的广泛瞩目。在生态小说创作中,作家们努力以更深入的思考与

探究,分析生态破坏的深刻原因,从体制、人性等角度探析生态危机的原由,展现生态危机给人类社会带来的极大危害。杜光辉的中篇小说《哦,我的可可西里》讲述了青藏高原上掠夺与保护自然资源之间的生死斗争。作家将故事的背景置于青藏高原上广阔美丽而危机四伏的可可西里,以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秀美风光与过度开发环境破坏的对比,针砭物欲社会中的人性堕落,呼唤对自然生态平衡的保护。张炜的小说《怀念黑潭中的黑鱼》以类似于寓言风格的故事表达人应与动物和睦相处的思想。一对老夫妇居住在一个清澈的水潭畔,一群来历不明的黑鱼请求在此安身,被这对老夫妇接纳,他们与水族和睦相处。后来经不起渔夫的诱惑,夫妇俩出卖了水族,于是黑鱼们一夜间消失了。小说通过回忆性的叙写,故事有些离奇,情感却十分真实,在带有传奇色彩的故事中谴责了人们对自然生态的破坏。温亚军的《寻找太阳》讲述了人与动物相互依存的动人故事。在环境艰苦的苏巴什哨卡,战士们和一对小羊羔“太阳”和“月亮”共同生活,战士们为了让羊健康成长煞费苦心,小羊也给战士们枯燥寂寞的生活增添了很多情趣,在人和动物的相处中,洋溢着和谐自然关系中蕴涵的温情。哲夫的《黑雪》、《毒吻》、《天猎》、《地猎》、《极乐》等小说,都以生态危机为题材,显示出作家鲜明的生态意识,小说不仅揭示出人类对于自然环境的破坏,也指出物欲社会中人类心灵的被污染。陈应松的《豹子最后的舞蹈》、《松鸦为什么鸣叫》等小说,以湖北神农架生活为素材,充满着对自然与人性被破坏的忧患,阴郁的氛围、悲剧性的命运,构成其作品低沉压抑的风格。郭雪波的《沙狐》、《大漠魂》、《沙狼》等作品,用开阔的视野展现了曾经令人神往的“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内蒙古草原上,人与动物之间彼此依存状态的逐步遭到破坏,草原生态遭到前所未有的摧残。胡发云的《老海失踪》以开发山区却为乱砍滥伐和盗猎者打开了大门为题材,发出了我们将遭报应的浩叹。张抗抗的《沙暴》描写内蒙古草原插队知青辛建生出于天真的愿望大量捕杀老鹰,导致草原老鼠肆无忌惮吞噬草原、草原沙化迅速蔓延的状况。2000年,贾平凹创作了长篇小说《怀念狼》;姜戎2004年出版的长篇《狼图腾》;2007年,李克威发表了广受瞩目的《中国虎》;2007-2008年,杨志军完成了他的《臧獒》三部曲,此外,刘心武的《青菩溪之恋》、赵大年《玉蝴蝶》、陈建功的《放生》等都是当代特色鲜明而且生态意识突出的小说

佳作。虽然从总体上看,生态小说中精品力作不多,但已经形成了中国当代生态文学创作的崭新局面。

散文短小精悍的特点决定了这种文体更便于表达思想情感,为不少关注中国生态问题的作家所钟情,出现了不少擅长生态散文写作的作家。李存葆的散文集《大河遗梦》在关于黄河、泰山、沂蒙、洪洞、鲸疡这些与自然相关事物的记述中,表达了自己内心深处对生态危机的焦虑与改变生态现状的理性思考,生态意识构成了李存葆这部散文集独特的情感内蕴。林宋瑜的散文集《蓝思想》对海洋生态状况的描写,周晓枫的散文集《鸟群》对于仙鹤、乌鸦、啄木鸟等动物生存状态的描绘,都在努力阐述人类与生态环境的关系,揭示生命意识和生态文化的内涵。表达出生态保护、生态平衡、生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倡导人类和大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文化理念。诗人华海的批判锋芒是尖锐的。他明确意识到,在生态危机的时代,生态诗的主内容不是对自然的礼赞,而是对竭泽而渔式的现代化和工业文明的反思、批判。与国内外许多生态文学家、生态思想家一样,华海有一颗赤诚的心,有满腔的激情,有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坚韧。就像《小海》里舀水的小孩一样,纵然那海蜇最后还是会死去,纵然那小海无论如何也不可能灌满,纵然连那大海都会变成死海、毒海甚至枯海,他们依然要非常耐心地、“不停地/用小小的矿泉水瓶/舀水他们要盛满/这小海——/一只漏底的沙器”。

第二篇:我国证券行业近二十年的发展历史

我国证券行业近二十年的发展历史,可以大致分为五个阶段:

一是1980年代末1990年代初证券业的起步和摸索阶段。市场的法律、规则相对模糊,存在大量的“飞地”,单个的证券公司甚至整个市场的抗风险能力都相当薄弱,处于不断试错和纠正的时期,证券T+0交易、无涨跌停限制、权证、国债期货都做过尝试,用小平同志的话说,不行就关了。这个阶段,出现了国债3·27事件,行业经历了最初一轮洗牌,由于市场规模不大,参与主体有限,很快恢复了生机。但是,最初的摸索和试错过程为今后的发展埋下了很多系统性的风险隐患。证券公司治理层面,最初实行混业经营,大多是银行办证券,证券公司内部治理普遍存在严重缺陷,所有权主体缺位,内部人控制现象严重,缺乏有效的内部约束和外部监督机制;在投资者的保护层面,缺乏最起码的资产隔离机制和客户资产保护意识,自营账户与客户账户混淆不清,客户虚假账户比比皆是,硬件、软件都缺。

二是1990年代中后期,第一次清理整顿阶段。伴随着证券法的出台,中国证监会被赋予法定的行业集中监管职能,在集中监管、分业经营的总体思路下,行业内大范围实施了由政府主导的并购重组和清理整顿。这一阶段的典型事件包括:证券公司从人民银行分离,信托公司强制清理,信托业整体退出。在初步清理整顿后,证券公司的资产规模普遍得到了壮大,随着1999年中期之后市场行情走强,证券公司第一次全行业大规模的扩张运动开始。但是,在初始阶段埋下的隐患并没有得到根治,行业的系统性风险被表面的繁荣所掩盖,非法的债券回购交易、账外自营、非法融资和对外担保等时有发生。

三是2001年中期到2004年,行业系统性风险充分释放、集中爆发阶段。2001年6月,市场开始步入熊市,行业对外开放逐步展开,全行业系统性风险充分暴露、大规模集中释放和爆发。这一阶段的典型事件包括:2002年开始实施浮动佣金制;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推出开放式基金;对外开放正式起步,QFII、中外合资证券公司、基金公司开始设立。这一过程对于国内券商来说,很有点强制并轨的味道,全行业普遍不适应,出现了全行业大面积的亏损。随着市场持续低迷,历史遗留问题开始集中爆发,行业发展初期埋下的隐患开始发作,违规委托理财、账外自营、挪用客户资产、非法融资和对外担保、操纵市场等等,成为行业内近四分之一券商最终清盘的直接原因,而追究其根本原因则不外乎三个方面的历史遗留问题:券商的内部约束不到位;对投资者保护措施不到位;信息不透明、不对称,外部监管难以到位。

四是从2004年8月开始到2007年8月底结束的全行业综合治理阶段。2004年初,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九条),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对我国资本市场的改革与发展作出了全面的部署,并对加强证券公司监管,推动证券公司规范经营提出了明确要求。在国务院国九条的指引下,全行业从当年8月进入综合治理阶段,开始实施分类监管。中国证监会按照防治结合、以防为主,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原则,对证券公司实施综合治理。一方面,在摸清全行业风险底数的基础上,优胜劣汰,处置和关闭了30多家高风险券商,鼓励和扶持行业内规范稳健的优质券商做强做大、积极创新;另一方面,在保持行业整体稳定的基础上,大刀阔斧地开创和实施了全行业基础性制度的大变革,在初步试点之后全面推行了客户资金的第三方存管和客户

账户的全面清理规范,在证券公司治理层面,实施高管人员的资格管理和问责机制,证券公司信息披露制度得到全面推行。2005年10月,经全国人大常委会修订的《证券法》,对证券公司监管的基本制度做了规定,对综合治理阶段的改革成果和经验积累进行了充分肯定。

为期三年的综合治理成为改变中国未来证券行业发展的划时代历史事件,他使得我国证券行业多年积累的大规模系统性风险隐患得到彻底根治,行业的基础性制度建设明显加强,证券公司的整体状况显著好转,投资者结构明显改善。时至今日,中国证券业翻开了新的一页,进入第五阶段,即常规监管时期,一个全行业有史以来最健康、最富朝气、蓬勃发展的新纪元。2007年7月,中国证监会下发了《证券公司分类监管工作指引(试行)》和相关通知,标志着以证券公司风险管理能力为主要指标的全新的分类监管思路进入落实阶段。

在此历史背景下,为了总结十多年来证券业发展的经验教训,巩固全行业综合治理取得的成果,为常规监管阶段证券公司的创新发展指明方向,国务院首次以行政法规的形式颁布和实施了《证券公司监督管理条例》及《证券公司风险处置条例》,从事前、事中风险防范、控制,到事后的风险处置,对证券公司的运行、监管和退出机制作了完整的制度安排。一方面,总结和巩固了综合治理阶段全行业的宝贵经验和丰硕成果,另一方面,为全行业的今后发展理清了思路、拓展了空间。

立足本土引入国际化监管理念和发展思路

从具体内容来看,两个条例充分考虑了我国证券业发展的实际,总结行业发展的历史经验教训,开创性地引入了国际先进的监管理念和发展思路。

监管原则的国际化和退出机制的本土化。两个条例总体贯彻了这样几个基本原则:一是证券公司监管的主要任务是对市场准入机制和准入门槛的设定;二是监管的目的以保护投资者或客户利益为主要内容;三是强化证券公司内部控制与信息披露机制,强化证券公司的合规管理和高管人员的合规责任;四是规范证券公司的退出机制和退出程序。

2002年,国际证监会组织(IOSCO)修订了其监管目标和原则,其对于中介机构的监管原则有四项,即:监管应为市场中介提供最低准入标准;监管应对市场中介所承担风险提出相应的最初资本、后续资本及其他审慎要求;市场中介应遵循内部组织准则和运营操守,以保护客户的利益,确保合理控制风险以及管理层承担与此相应的重要责任;应确立处理市场中介失败的有关程序,以减少投资者损失和控制系统风险。

显然,两个条例较好也较彻底地贯彻了国际证监会组织的四个基本原则要求。

这些基本原则的引进也是证券业多年来发展规范的经验总结。比如对于客户资产的保护,2001年我们就大力宣传要保护投资者利益,但总是没有切肤之痛,2001年底,《证券公司管理办法》出台,在总则第一条立法目的的阐述中便忽略了客户资产的保护问题。经历了行业的系统性风险的集中爆发之后,我们深切体会到,保护客户资产与保护券商的自身利益,维护行业的安全发展是有着根本利益的一致性。两个条例在历史经验总结的基础上在立法目的中明确了保护客户利益的宗旨,在具体的制度设置中也始终贯彻了这一基本原则。《证券公司监管条例》专辟一章(第四章)“客户资产的保护”,结合行业综合治理以来的经验教训,对证券公司的经纪业务、资产管理业务中涉及客户资产保护作了较为详细的规定。

在退出机制方面,《证券公司风险处置条例》则立足于新修订的《证券法》和《企业破产法》,结合综合治理阶段对风险券商的处理经验,强化了主管部门在风险券商处置过程中的主导作用。通过托管、接管、行政清理等破产前置程序的安排,既能确保风险处置过程中各项业务的平稳过渡,又能更好地保护客户资产、保障交易安全。在尊重优胜劣汰的市场原则的大前提下,尊重我国个人投资者占绝大多数、社会稳定优先的实际国情。

理论脉络清晰可辨,监管体制灵活创新。制度经济学的观点认为,市场监管或政府调控的理论基础无外乎三个方面:一是市场失灵理论。由于市场主体的逐利本质和逐利行为,会产生负面的社会影响,如为了追求自身的利益最大化而侵害客户利益、公共利益或秩序等,有必要通过外部监管加以约束。二是交易成本理论。该理论认为,通过外部监管的实施,能够更好地促进市场规范,尤其是促进市场诚信机制的建立和完善,从而节约和减少市场主体的交易成本。三是信息不对称理论。该理论认为,监管的主要目的之一在于消除市场主体之间普遍存在的信息不对称,通过强制信息披露制度实现市场的公平和公正。

两个条例在总体监管思路上沿袭了上述三条理论路径,其脉络清晰可辨:通过加强主体的资格准入审核制度,督促证券公司建立相互制衡和约束的内部组织机制,以消弭因市场失灵引起的负外部效应;通过对证券公司基本账户、客户资产和财务信息的强制公开,以减少市场的信息不对称,防止和杜绝挪用客户资产、不正当利益输送等违规行为的发生;通过实施分类监管,对证券公司的风险管理能力和资信水平“明码标价”,从而降低了市场总体的交易成本,也节约了监管主体本身的资源和成本。

遵循上述理论脉络,两个条例在监管体制安排上与以前相比有了较大的创新和突破。一是条例结合综合治理实施以来证券公司及其高管人员管理的实际经验,更加注重对市场主体内部监管与自我约束职能的提升,强化了券商内部问责机制。二是结合监管部门近年来的监管实践,在集中统一监管的基础上,适当引入授权监管和参与监管机制,比如对于客户身份、资信及其风险偏好的审查、了解,授权证券业协会制定相应规则;对证券经纪业务、资产管理业务、融资融券业务相关合同必备条款的拟订,同样授权协会进行发布;对于融资融券业务中涉及担保证券的种类及其折算比率等具体事项,授权交易所加以规定,同时监管条例还贯彻了证券法的相关规定,授予交易所进行市场的实时监控职能。三是在证券公司风险处置过程中,引入行业主管与地方政府的协调处理机制,这是综合治理阶段成功和有益的经验总结。

传统业务有创新,创新业务留口袋。监管条例在总结现有经验、巩固已有治理成果的基础上,对传统业务进一步加以规范,同时,在既有规定的基础上有所创新,首次确认和规范了证券经纪人制度,这既是对证券公司已有做法的总结和肯定,也是对国际投行相对成熟的经纪人管理模式的拿来主义。由于我国证券经纪人这一制度存在着基本概念上的模糊性,管理层抛开了纯学术意义上的概念之争,将国内券商已有的探索经验直接固化,并加以规范。当然,由于属初步尝试和突破,监管条例严格限定了其主体资格和业务范围。

对于创新业务的监管规定,主要体现在两点。

一是在立法体例上,通过一般规则加列举式的体例安排,既兼顾了已有的创新业务,又为今后新业务的拓展留下了空间。监管条例第四章规定了业务规则与风险控制,该章首先规定了证券公司业务开展的一般规则,之后,通过对经纪业务、自营业务、资产管理、融资融券等业务进行列举,详细阐述了各业务的具体监管规则。但是,对于传统业务中的证券发行与承销、投资咨询业务,以及创新业务中的直接投资业务、期货IB业务均未做列举式的详细规定。这些未做列举的具体业务的开展,一方面可以参照一般规则加以约束,另一方面,条例也为相关业务今后的进一步拓展预留了较大的空间。

二是为已列举的融资融券业务预留了拓展空间。监管条例第五十六条规定,证券公司从事融资融券业务,自有资金或者证券不足的,可以向证券金融公司借入。证券金融公司的设立和解散由国务院决定。也就是说,对于资金或证券的来源,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券商的自有资金或证券。在全行业已实现了客户资金的第三方存管,客户账户基本清理和规范完毕的基础上,券商挪用客户资产的客观条件已经不具备了。在这种前提下,如果参照境外市场的做法,引入证券金融公司,由其集中管理客户资产,并用于融资融券业务,只要制度设计合理,就不会增加市场的系统性风险。综合治理的成果为全行业的创新发展拓展了空间,监管条例则进一步向我们展示了行业发展的广阔前景。

证券公司:监管应成为自我的内在需求和业务创新的动力

监管条例和风险处置条例的颁布实施不仅是对综合治理阶段的总结,也是常规监管阶段的纲领性法规。伴随着两个条例的颁布实施,我国证券公司的经营环境正在发生根本性的转变:

第一、证券市场的基础性制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证券市场的账户体系、登记结算体系、产品结构等与全行业综合治理方案实施前有着根本的差别,并将继续向多层次和多品种的方向发展。

第二、在中国金融格局的整体性变革中,金融业混业经营和对外开放的趋势将深刻影响证券行业的发展方向,境外同行的逐步渗透和进入,将打破行业原有的竞争格局,同时对证券公司现有的盈利模式和风控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监管制度和经营环境的转变相对应,证券公司的经营理念也应当发生根本的转变。

首先,分类监管模式的出现,是资本市场基础性制度变革后对证券公司监管的客观要求,通过提高监管标准促进券商不断提升自身的风险管理能力,为境内券商与境外同行进行资本对话和业务对话创造基础条件。

其次,从证券公司的经营理念来看,监管已经不再仅仅是行业主管部门的外部要求,而是证券公司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券商的风险管理能力将不断内化为自身的创新和发展动力。

再次,以风险控制和资信状况为基础指标的分类监管政策将进一步促进行业的整体分化。通过发布明确的分类监管指标、市场准入标准,监管条例明确鼓励资本金充足、风控能力强、合规管理健全的券商进一步创新发展,而创新业务的开展无疑将进一步加快行业的内部分化。两个条例的同时发布也明显表明了监管层优胜劣汰的价值导向。

第三篇:中国传统文化概观选择题

二、选择题(单项或多项选择,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1.“文”的本义是指各色交错的纹理,其后来的引申意义有(①②③④)。

①引申为文字、文章 ②引申为古代的礼乐制度,在此基础上又引申为法令条文

③引申为精神修养,在此基础上又引申为文彩 ④引申为美、善、德行之义

2.我国新石器文化最集中、最有代表性的区域是(①②)。①黄河流域 ②长江流域 ③西南地区 ④沿海地区 3.夏商周时期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标志有(①②④)。

①创造了甲骨文与金文 ②宗法制度和家国同构政治结构的形成 ③诸子蜂起,百家争鸣 ④初步形成传统伦理道德思想 4.春秋战国时期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标志有(②③④)。①天命神权思想和阴阳五行学说的产生 ②诸子蜂起,百家争鸣 ③儒家经典的初步形成和传统伦理道德思想的发展 ④科技文化的成就杰出

5.秦汉时期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标志有(③④)。

①儒家经典的初步形成和传统伦理道德思想的发展 ②王充著《论衡》 ③基本形成以儒家为核心的传统文化模式 ④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产生

6.秦汉科技方面的主要成果有(①③④)。

①造纸术 ②《甘石星经》 ③《氾胜之书》④《九章算术》 7.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标志是(②③)。①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产生 ②道教的完善与佛教的传播 ③玄学的兴起 ④儒学的繁荣

8.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成就的主要标志有(①②④)。①以曹操父子、建安七子为代表的建安文学 ②陶渊明为代表的田园、山水诗

③赋与五言古诗 ④刘勰《文心雕龙》为代表的文学评论 9.魏晋南北朝时期科技成就的主要标志有(①③)。①刘徽的《九章算术注》 ②浑天仪、地动仪 ③贾思勰的《齐民要术》④《伤寒杂病论》

10.魏晋南北朝时期史学成就的主要标志有(①②④)。

①范晔的《后汉书》②陈寿的《三国志》③班固的《汉书》④萧子显的《南齐书》 11.(③④)属于唐代官修史书。

①《晋书》②《隋书》③《史通》④《通典》 12.隋唐时期科技成就的主要标志有(②③④)。①雕版印刷术的发明 ②刘焯的《皇极历》

③僧一行编制的《大衍历》④孙思邈的《千金方》和《千金翼方》 13.宋元时期中国传统文化继续发展的主要标志有(②③)。①兼容并包的文化气派②以理学为代表的儒家新学派的形成 ③市民文化的兴起 ④官学兴盛,私学特别是书院空前发展 14.宋代最突出的科技成果是(②③④)的发明。①造纸术 ②指南针 ③印刷术 ④火药武器

15.明代至清代中期(1840年前)的科技成果主要有(①②③④)。①李时珍的《本草纲目》②徐光启的《农政全书》 ③宋应星的《天工开物》④《徐霞客游记》

16.明代至清代中期(1840年前)的文学名著主要有(①②③)。①《三国演义》②《水浒传》③《红楼梦》④《永乐大典》 17.明代至清代中期(1840年前)的图书典籍主要有(①②④)。①《永乐大典》②《康熙字典》③《本草纲目》④《四库全书》 18.中国传统人本主义精神包括(①②④)层次。

①以民为本 ②重人伦远鬼神 ③“人文”精神 ④肯定个体的心性向善

19.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有(①②③④)。①民族性与农耕性 ②连续性与传承性

③显著的伦理型特征 ④独特的价值观与价值取向

20.传统社会政治结构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有(①②③)。①宗法与专制的结合形成传统社会“家国同构”的政治结构 ②宗法性社会结构导致中国文化形成伦理型范式 ③专制性社会结构导致中国文化形成政治型范式 ④中国文化的包容性

21.老子的思想主张是(①)。

①“无为”②克己复礼 ③任贤 ④以德服人 22.先秦道家的主要著作有(①③)。

①《道德经》②《论语》③《庄子》④《管子》

23.孟子的“四端”包括人性天然就具有的(①②③④)。

①“恻隐之心”② “羞恶之心”③ “恭敬之心”④ “是非之心” 24.墨家主张(①②③)。

①“节用”② “节葬”③ “非攻”④法治 25.法家的主要代表著作有(①②)。

①《商君书》②《韩非子》③《吕氏春秋》④《论语》 26.王充的主要哲学观点有(①②③④)。

①“天自然无为”② “天不能故生人”③ 神灭无鬼 ④今胜于古 27.王夫之的主要哲学著作有(①②④)。

①《周易外传》②《尚书引义》③《明儒学案》④《读四书大全说》 28.董仲舒天人感应说的要点有(①②)。①神学的灾异谴告说 ②“天人同类”、“天人相副”说 ③人性论 ④“三纲五常”

29.王夫之在历史观方面系统批判了历代史学中弥漫着的(①②)。①神学史观 ②复古谬论 ③厚今薄古 ④进化论 30.中国传统思维方式有(①②)。

①表达的复杂多样性 ②外表形式的齐合性 ③折衷融合的倾向 ④对身份秩序的尊重

31.人本主义精神主要包括(①②③)层次。

①以民为本 ②重人伦远鬼神 ③肯定个体的心性向善 ④重义轻利

32.春秋战国时期文学领域的成就主要有(①②③)。①《诗经》②《楚辞》③诸子百家的著作 ④乐府诗; 33.春秋战国时期史学领域的成就主要有(①②④))。

①《春秋》及其三传 ②《国语》③《华阳国志》④《战国策》 34.春秋战国时期科技领域的成就主要有(①②④)。①《甘石星经》②《黄帝内经》③地动仪

④以青铜器和铁制农具为代表的冶炼工艺技术 35.秦汉时期科技领域的成果主要有(①②③)。

①造纸术②《氾胜之书》③《伤寒杂病论》④《黄帝内经》 36.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领域的成就主要有(①②④)。

①曹操父子、建安七子为代表的建安文学 ②陶渊明为代表的田园、山水诗

③乐府诗 ④刘勰《文心雕龙》为代表的文学评论。37.魏晋南北朝时期科技领域的成果主要有(①②④)。①刘徽的《九章算术注》②祖冲之计算出的圆周率和编制的《大明历》 ③造纸术 ④贾思勰的《齐民要术》

38.隋唐时期科技领域的重要成就主要有(①②③④)。①雕版印刷术的发明 ②刘焯的《皇极历》

③孙思邈的《千金方》和《千金翼方》④僧一行等制作的黄道游仪和实测子午线

39.理学家以(③)为核心,融会儒、释、道三家思想,建立了一个“三教合一”的理学思想体系。

①道家思想 ②佛教思想 ③儒家思想 ④法家思想 40.宋元时期史学领域的代表作有(①②③)等。

①《资治通鉴》②《通鉴纪事本末》③《通典》 ④《文献通考

二、选择题(单项或多项选择,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1.《周易》建构了中国伦理精神的原初的哲学模式,即(①②③④)。

①天人合一的宇宙论体系 ②“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 ③善恶报应的信念 ④阴阳二分的思维方式

2.中国伦理思想在春秋战国时期获得了全面发展,其中以(②)的伦理设计较准确地体现了中国社会传统的特点。

①老庄为代表的道家 ②孔孟为代表的儒家 ③墨家 ④法家

3.孔子以后,孟子从主观能动的方面发挥了孔子的伦理思想,提出了(①②③)。

①五伦说 ②性善论 ③修养论 ④义利合一说 4.荀子认为,矫正人性的最好手段就是(①)。①“礼”和“乐”②兼爱 ③法治 ④无为 5.董仲舒把人性分(②③④)。

①君子之性 ② “中民之性”③ “斗筲之性”④ “圣人之性” 6.程朱理学建立了以(②)为核心的伦理思想体系。①人道 ②“天理”③纲常 ④“心即理” 7.中国优秀传统伦理道德规范包括(①④)。①公忠爱国 ②三从四德 ③三纲 ④仁爱孝悌 8.孝悌之德的基本内容是(①②)。

①父慈子孝 ②兄友弟恭 ③中和宽容 ④谦虚好礼

9.在中国伦理史上,形成了诸多富有民族特色的修养方法,其中(④)最能体现道德的主体意识。①内省 ②自讼 ③养气 ④“慎独”

10.我国原始宗教有很多分野,总的来讲,主要有(①②③)。①自然崇拜 ②动植物崇拜 ③图腾崇拜 ④圣贤崇拜

11.魏晋南北朝时期,一些上层道士从理论上改革原始道教,使之转变成为统治者服务的官方道教。其代表人物为(②③④)。①张角 ②葛洪 ③寇谦之 ④陶弘景 12.在战国时期各个国家中,(④)实行法治最为彻底,国力渐趋强盛,在兼并战争中取得了最终的胜利。①齐国 ②楚国 ③魏国 ④秦国

13.公元前445年,魏文侯任命李悝为丞相主持魏国变法期间,“集诸国刑典”,著(①)。

①《法经》②秦律 ③魏律 ④吕刑

14.封建正统法律思想的内容主要有(①②③④)。①则天顺时,法自君出 ②礼律结合,法有差等 ③德主刑辅,先教后刑 ④据经解律,引经决狱 15.中国古代第一部行政法典是(③)。

①《法经》②《唐律疏议》③《唐六典》④《宋刑统》

16.孟子的道德修养论,是通过(①②③④)等修养方法,把有的人失去的善性再找回来。

①反省 ②养气 ③存心 ④内求

17.道家宣扬“清静无为”的“出世”思想和悲观厌世的人生观,主张(①②③),崇尚自然、柔弱、知足。①无知 ②无欲 ③无为 ④尚贤

18.先秦诸学派中,对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思想产生深远影响的主要是(③④)两家。

①法家 ②墨家 ③儒家 ④道家

19.中国伦理思想体系的三大构成要素是(②③④)。①人情 ②人伦 ③人道 ④人性 20.孔子将修身称为(①②③④)。

①“修德” ②“克己” ③“正身” ④“修己” 21.古代文学及艺术是以(③)为价值取向的。①真 ②美 ③“善”④仁

22.东汉时期,早期道教派别(②④)相继出现,标志着道教的正式诞生。

①全真道 ②五斗米道 ③正一道 ④太平道 23.佛教于(②)传入中国。

①西汉初 ②西汉末 ③东汉初 ④魏晋时期 24.鸠莫罗什翻译了(①②③④)、《中论》等经论,首次系统地介绍了般若空宗学说,成为后来佛教各个宗派立宗的经典依据。①《阿弥陀佛经》②《金刚经》③《法华经》 ④《十二门论》 25.(①②③④)是中国佛教石窟的代表。

①敦煌莫高窟 ②云冈石窟 ③龙门石窟 ④大足石窟 26.(③)提出 “禁奸止过,莫若重刑”,希望通过重刑,达到“以刑去刑”的目的。

①李悝 ②韩非 ③商鞅 ④李斯

27.从汉高祖刘邦到文景二帝,都从总结秦灭亡的教训出发,批判严刑峻法的法家思想,以道家的“清静”和“无为”为核心的(③)作为治国的指导思想。

①德治 ②法治 ③黄老之学 ④德主刑辅

28.(①②③)属于封建法律“八议”制度内容。①议亲 ②议贤 ③议功 ④议尊

29.(①②④)是《开皇律》确定的刑名。①死刑 ②流刑 ③肉刑 ④徒刑

30.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刊版印行的法典是(④)。

①《北齐律》②《开皇律》③《唐律疏议》④《宋刑统》 31.(②)已产生了德、礼、孝等道德观念。①原始社会 ②商代 ③西周 ④春秋战国

32.孔子通过对春秋以前中国文化成果的总结,继承周公的思想,创造了以(③④)为核心的一整套伦理思想体系。①德 ②道 ③“仁”④“礼” 33.荀子学说的核心是(④),他不像孟子那样通过内省来考察人性,而通过时代所体现的社会情势去外在地把握人性。①性善论 ②仁政 ③法治 ④性恶说

34.玄学以(②③④)为主要依据企图用道家学说调整失衡的社会关系和伦理关系,其宗旨是“贵无”,崇尚自然。①《孟子》②《周易》③《老子》④《庄子》

35.(④)不仅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也是中国传统道德的核心。这正是中华民族善良、淳朴、团结、友爱这一民族特性的深厚社会道德基础。

①“礼” ②德 ③ 善 ④“仁”

36.忠恕之德的基本要求是(①②③④)。

①以诚待人 ②推己及人 ③相互尊重 ④相互同情 37.忠恕之德的具体内容是(①②③④)。

①己立立人 ②己达达人 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④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38.唐人(④)的《悯农》诗句“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深刻地反映了“勤”与“俭”的天然联系。①白居易 ②杜甫 ③李白 ④李绅 39.为孔子推崇备至的“中庸之道”,其所追求的最高境界就是(④)。①明智 ②谦虚好礼 ③兼爱 ④“中和”

40.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有两个重要的基础,即(①③)。①小农自然经济的生产方式 ②礼制 ③家国一体 ④儒家思想

二、选择题(单项或多项选择,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1.(①②④)属于西周时期教学内容“六艺”范畴。①礼 ②乐 ③画 ④射

2.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中,影响最大的学派有(①③④)。①法家 ②名家 ③儒家 ④道家

3.孔子对教师职业道德的要求有(①②③④)。①学而不厌 ②温故知新 ③诲人不倦 ④以身作则 4.《学记》关于教育教学的原则有(①②③)。

①预防性原则 ②及时施教原则 ③长善救失原则 ④有教无类 5.《学记》关于教学方法的内容有(①②④)。①讲解法 ②问答法 ③讨论法 ④练习法

6.朱熹有关道德教育的内容包括(①②③④)。①立志 ②居敬 ③存养 ④省察 7.朱子读书六法包括(①②③)。

①循序渐进 ②熟读精思 ③虚心涵泳 ④温故知新 8.(①)是世界上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的教育家。①孔子 ②周公 ③韩愈 ④董仲舒

9.孟子存养式教学法的主要内容包括(①②③④)。①深造自得 ②盈科而进 ③专心有恒 ④教亦多术 10.荀子积渐式教学法的内容包括(①②③)。

①闻、见、知、行的教学审视过程 ②虚壹而静,专心有恒 ③解蔽救偏,兼陈中恒 ④教亦多术

11.朱熹书院式教学法的内容包括(①②③)。

①升堂讲说 ②认真读书,自行理会 ③互相切磋,质疑问难 ④质实 12.先秦文学的主要内容是(①②③)。

①《诗经》②楚辞 ③春秋战国时代的散文 ④《易经》 13.真正代表汉代文学最高成就的是(①②)。①汉乐府诗 ②司马迁的《史记》③汉赋 ④《汉书》 14.东晋陶渊明的著名作品有(①②③)。

①《归园田居》②《饮酒》③《桃花源诗并记》④《咏怀》 15.李白的著名诗篇有(①②③)。

①《蜀道难》②《梦游天姥吟留别》③《将进酒》④《丽人行》 16.杜甫的著名诗篇有(②③④)。

①《将进酒》②《兵车行》③《闻官军收河南河北》④《秋兴八首》 17.白居易的著名诗篇有(①②③)。

①《秦中吟十首》②《长恨歌》③《琵琶行》④《登高》 18.近代(①②③④)被称为“四大谴责小说”。

①李宝嘉的《官场现形记》②吴沃尧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③刘鹗的《老残游记》④曾朴的《孽海花》 19.(①②③)是中国画最主要的表现形式。①人物画 ②山水画 ③花鸟画 ④动物画

20.以才绝、画绝、痴绝被称为“三绝”的画家是(①)。①顾恺之 ②吴道子 ③阎立本 ④郑板桥

21.中国古代有“书圣”美誉的书法家是(④)。①王献之 ②颜真卿 ③褚遂良 ④王羲之 22.唐代颜真卿的主要书法作品有(①②③)。

①《颜氏家庙碑》②《多宝塔感应碑》③《颜勤礼碑》④《皇甫诞碑》 23.欧阳询的主要书法作品有(①②④))。

①《九成宫醴泉铭》②《卜商帖》③《寒切贴》④《皇甫诞碑》 24.唐代怀素的主要书法作品有()。

①《东陵圣母帖》②《食鱼帖》③《论书帖》④《苦笋帖》 25.北宋书法家米芾的传世墨迹主要有(①②③④)。

①《苕溪诗卷》②《蜀素帖》③《天马赋》④《方圆庵记》 26.元代赵孟頫的主要书法作品有(①③④)。

①《仇锷墓碑铭》②《鹊华秋色图》③《度人经》④《兰亭十三跋》 27.乐曲通过琴保存下来的古琴曲目有(①②③)。①《梅花三弄》②《流水》③《阳关三叠》④十面埋伏 28.郑光祖的元杂剧代表作是(④)。

①《汉宫秋》②《西厢记》③《窦娥冤》④《倩女离魂》 29.元杂剧《汉宫秋》的作者是(②)。①关汉卿 ②马致远 ③王实甫 ④白朴 30.有“国剧”之称的戏曲是(③)。①南戏 ②昆腔 ③京剧 ④秦腔 31.孔子之后,儒家以(②)为主的经籍教学体系逐渐成型。①四书 ②《五经》③十三经 ④《论语》

32.法家学派以其(②)思想对战国末年的社会发展以及秦王朝的统一都产生了决定性影响。

①德政 ②“霸术”③尚贤 ④无为

33.(④)是汉代最高学府,不仅是全国文教中心和示范教学的辐射源,而且在国家政治生活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和影响。①鸿都门学 ②四门学 ③国子学 ④太学

34.我国最早的文艺类专门学校是汉代建立的(③)。①四门学 ②太学 ③鸿都门学 ④国子学

35.以龚自珍、林则徐、魏源等为首的地主阶级改革派在猛烈批判封建教育的基础上,提倡(④)学风,主张学习西学,开近代史上学习西方的先河。

①“知行合一”②温故知新 ③考据 ④“经世致用”

36.宋代扩大了科举规模,确立了三年一次的三级考试制度,即(②③④)。

①乡试 ②州试 ③省试 ④殿试

37.(①②③④)属于孔子提倡的教师职业道德。①诲人不倦 ②学而不厌 ③以身作则 ④教学相长

38.(①②③④)属于《学记》提倡的教育教学原则。

①预防性原则 ②循序渐进原则 ③学习观摩原则 ④启发诱导原则 39.我国最早的教育理论专著是(②)。

①《论语》②《学记》③《师说》 ④《新学伪经考》 40.元杂剧《西厢记》的作者是(④)。①白朴 ②马致远 ③关汉卿 ④王实甫

二、选择题(单项或多项选择,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1.我国正式历史著作的源头是(①③)。

①石刻文字 ②甲骨文 ③铜器铭文 ④《春秋》 2.战国时期是先秦史学发展的繁荣时期,(①②④)是该时期留存于现在的史籍。

①《左传》 ②《战国策》③《春秋》④《竹书纪年》 3.(①)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官修国史。

①《东观汉纪》②《春秋》③《史记》④《汉书》 4.三国时期,魏明帝在中书省设(④),职掌修史,这是设专官修史之始。

①太史令 ②兰台令史 ③太史 ④著作郎

5.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著名史学家有(①②④)等人。①陈寿 ②裴松之 ③荀悦 ④范晔

6.(①②③)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编撰的“正史”。

①《后汉书》②《三国志》③《魏书》④《华阳国志》 7.宋元时期所创新史书体裁有(②③)。

①司马光《资治通鉴》创编年体 ②南宋袁枢的《通鉴纪事本末》首创纪事本末体

③南宋朱熹的《资治通鉴纲目》首创纲目体 ④马端临的《文献通考》创立典志体

8.(②③④)是宋元时期编撰的“正史”。

①《旧唐书》②《新唐书》③《旧五代史》④《新五代史》 9.(①②③④)是宋元时期的地理志、地方志著作。

①《太平寰宇记》②《元丰九域志》③《东京梦华录》④《武林旧事》 10.(①②③)是宋元时期的薪金石学和考古学的代表性著作。①欧阳修的《集古录》②吴大临的《考古图》

③赵明诚的《金石录》④裴秀所绘的《禹贡地域图》 11.编年体史书发展过程中的分支有(②③④)。①纪事本末体 ②起居注 ③实录 ④纲目

12.(①②③④)属于 “史才四长”的内容。①史德 ②史才 ③史学 ④史识

13.(③)将百姓比喻为水,君主比喻为舟,水可载舟,亦可覆舟,形象地揭示了百姓与君主二者关系的实质。①荀子 ②孟子 ③唐太宗 ④孔子

14.(②)较系统地阐述了礼及礼仪的本质与功能,把礼仪理论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

①周公 ②孔子 ③孟子 ④荀子

15.董仲舒把儒家礼仪具体概括为“三纲五常”。“三纲”(①③④)。①君为臣纲 ②亲亲尊尊 ③父为子纲 ④夫为妻纲 16.(①②)属于“三纲五常”中“五常”的内容。①仁 ②义 ③恭 ④宽

17.根据《周礼·春官·大宗伯》记载,(①②④)属于中国古代的五礼内容。

①凶礼 ②军礼 ③朝礼 ④吉礼 18.(①②③)属于古代吉礼范围。①祭天神 ②祭地祗 ③祭人鬼 ④荒礼 19.(①②③④)属于古代军礼范围。

①大师之礼 ②大田之礼 ③大封之礼 ④大均之礼 20.(①③④)属于古代嘉礼范围。

①饮食之礼 ②大田之礼 ③婚冠之礼 ④宾射之礼 21.(①③④)属于古代宾礼范围。

①朝礼 ②宾射之礼 ③相见礼 ④蕃王来朝礼 22.(①②③④)属于古代婚礼“六礼”范围。①纳采 ②问名 ③纳征 ④请期

23.(①②③④)属于古代的丧葬习俗。①土葬 ②火葬 ③石棺葬 ④悬棺葬 24.容仪有整主要包括(①②③)。

①衣着容貌 ②行为举止 ③言语辞令 ④礼尚往来 25.头衣亦称“元衣”,即我们现代的帽子。(①②③④)属于我国传统的头衣种类。

①冠 ②冕 ③帻 ④胄

26.(②)轿子才开始较为流行。①夏代 ②唐代 ③宋代 ④清代

27.(①②③)是古代最主要的运输工具。①船 ②车 ③轿 ④马

28.(①②③)属于中国的传统节日。①春节 ②元宵节 ③重阳节 ④母亲节

29.(③④)是我国古代经验科学出现的标志,是当时人们从实践经验加以抽象概括的成果。

①《黄帝内经》②《甘石星经》③《墨经》④《考工记》 30.(①②③)属于宋元时期中国传统数学家及其著作。

①秦九韶及其所著《数书九章》②李冶及其所著《测圆海镜》和《益古演段》

③杨辉及其所著《详解九章算法》和《日用算法》④朱世杰及其所著《算学启蒙》等

31.汉代主要有“论天三家”,即(①②③)。盖天说 ②浑天说 ③宣夜说 ④盘古开天说 32.春秋战国时期的数学成就有(①②④)。

①正整数乘法口诀“九九歌”已形成 ②《周髀算经》总结了春秋战国时代的数学成就 ③发明了度量衡 ④《墨经》中提出了点、线、方、圆等几何概念的定义

33.(②)总结了先秦医学实践和理论知识,强调人体的整体观念,运用阴阳五行的自然哲学思想,形成了一套脏腑和经络学说, 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

①《医方经》②《黄帝内经》③《伤寒杂病论》④《脉经》 34.(③)是经济地理的开山之作。

①《山海经》②《尚书·禹贡》③《史记·货殖列传》④《汉书·地理志》

35.宋元时期“瓷都”的景德镇烧制的(④)名扬天下 ①白瓷 ②彩瓷 ③青瓷 ④影青瓷

36.中国传统科技的特点有(①②③④)。①延续性 ②政治伦理性 ③整体性 ④实用性 37.春秋战国时期,(②)留下世界公认的关于哈雷慧星的最早记录:“秋七月,有星勃入于北斗”。①《尚书·禹贡》②《春秋·文公十四年》③《甘石星经》④《诗经·秦风》

38.唐高宗时编修的(①),是世界上最早的、由国家颁布的药典。①《唐本草》②《本草纲目》③《千金方》④《四部医典》 39.建于公元前3世纪的都江堰工程由(②③④)部分组成。①大坝 ②“宝瓶口”③“飞沙堰”④“分水鱼嘴”

40.(①②④)属于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四大发明内容。①印刷术 ②指南针 ③浑天仪 ④造纸术

第四篇:中国传统文化概观论文

中国传统文化概观——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前景

------作业5

中华民族历史源远流长,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它足以使每一个中国人,海外华人引以荣耀和自豪.它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凝聚力.一直以来我对中国传统文化充满了兴趣,了解了不少传统文化习俗.通过<中国传统文化>这门课程的学习,我感到中国传统文化将不会出现断层,并将继续发扬创新.现就我个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前景谈一点看法,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片面的一点感想.中国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与鲜明的民族特点.中国文化是世界文化中一颗璀琛的明珠.所谓传统文化,是指历史上流传下来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风风雨雨走过几千年,无时不在变化着.虽然它到了19世纪已经变得苍白无力,但它还有一些优秀之处,我们看问题不能绝对化,片面化,一方面要积极吸收西方的优秀成果,同时还要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传统,在批判与吸取中不断创新,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在中国文化古籍里,有一部分内容,确实具有很强的价值,可以世世代代继承和发扬下去.优秀的文化传统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自强不息,中国从19世纪初就受外国的侵略,在抵抗帝国主义侵略战争中,中国人民就表现出了一种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今天,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我们表现出来的同样是一种自强不息,永远向前的精神.二是和谐,对于不同的事物要肯定它的不同特点,这样事物间才能保持平衡.但我们也应该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确也有一些陈腐的内容,如专制主义传统,惰性等.所以有些内容我们不能全盘照搬,不能全盘继承和弘扬.我们只能有分析地吸取其中的精华,摒弃其中的糟粕.与中国传统文化相比,西方文化确实有自己鲜明的特点,一是西方文化传统中讲究逻辑推理,所以西方的逻辑学发达,而中国自古就缺乏分析方法,二是西方的自然科学相对发达,三是他们总是有一些新的观点提出来,而我们似乎总是跟着人家后面跑.由于计算机互联网,信息高速公路的发展,科学,经济,文化的发展,使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人们靠得更近了.国家与国家,地区与地区的交流与学习的机会也更多了.单就我国而言,我们似乎拿来的多,送去的少,虽然我们也搞了对外文化宣传活动,但这种送去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应在世界各地在文化方面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在对其他民族文化兼容并包的同时,也应向世界展示我们的优秀文化,传递我们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变化,加快文化交流和发展,才能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才能加强各国家,民族之间文化上的联系,不会消除各民族的各种样式文化的特色.我们应吸取西方文化的成就,同时保持中华民族文化的特色,应综合西方文化之长,创造性型的中国文化.而这前提是正确理解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同时也应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在近代落伍了,必须要综合西方文化之长,创新型的中国文化.新的时代呼唤新的文化,新的时代必须建设新的文化.新的文化要有自己的特点.继承,借鉴并创新主动融入世界文化,这是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必由之路.我们对自己的传统文化有充分的责任的权力,不仅要继承它,而且更要创造发展它,增强我们对自己民族文化和传统文化健全意识.民族的就是世界的.

第五篇:教案:中国传统文化概观

小学六年级中国传统文化课教案

中国传统文化概观

教学目的:

1、初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2、激发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

教学重点: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孝经》《大学》《中庸》《论语》几部经典的内容大概以及其中经典句段。教学准备:中国传统文化概观课件 《三字经》吟诵视频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从本学期开始,我将和大家一起学习一门新的课程《中国传统文化》,究竟什么是中国传统文化呢?又为什么要学习它呢?怎样学习呢?我们将用两节课来解答大家的疑问。

二、首先想让大家了解一下这次学习的要点。(出示幻灯片)

1、为什么要学习中国传统文化?

2、大概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3、古人是怎样学习传统文化的。

1、为什么要学习中国传统文化? 一是现代学生的思想道德特点:

首先请大家了解两个案例。(出示幻灯片)一是马加爵事件。二是复旦大学投毒案。说明现代学生聪明能干,但缺乏必要的思想道德教育和基本的心理教育,我们这门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就是专门针对思想道德教育这方面的。

二是了解国外国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视。

接着了解一下国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视:(出示幻灯片)美国联邦最高法院浮雕分别是孔子、摩西(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和巴哈伊信仰等宗教里都被认为是极为重要的先知)、梭伦(古希腊最杰出的政治家之一,也是一位多才多艺的诗人)。

1988年巴黎举行的主题为“面向21世纪”的第一届诺贝尔奖获得者国际大会的新闻发布会上,诺贝尔奖获得者瑞典汉内斯〃阿尔文博士发言:“人类要生存下去,就必须回到25个世纪以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

(出示幻灯片)在上世纪70年代,英国哲学家汤因比认为解决二十一世纪的社会问题,只有两种学说,一种是孔孟学说,一种是大乘佛法。

(出示幻灯片)韩国孩子所受的传统教育:父母有命,俯首敬听 爱民如子,为国尽忠 一杯之水,必分而饮 行必正直,言则信实

小结:外国人尚且如此重视中国传统文化,我们没有理由不去学习,继承,发扬广大。

2、大概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下面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中国有哪些传统文化(出示幻灯片)首先我们来看看平常经常讲的四书五经都是些什么。(出示幻灯片)四书五经是四书和五经的合称,是中国儒家经典的书籍。四书指的是《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 而五经指的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和《春秋》,简称为“诗、书、礼、易、春秋”,在之前,还有一本《乐经》,合称“诗、书、礼、乐、易、春秋”,这六本书也被称做“六经”,其中的《乐经》后来亡佚了,就只剩下了五经。《四书五经》是南宋以后儒学的基本书目,儒生学子的必读之书。

再回过头来看有哪些传统文化。(出示幻灯片)首先是广义的:所有体现中国特色的东西。包括古诗文、艺术(书法、音乐、绘画、雕塑、舞蹈、建筑、手工等)、节日文化等等。然后是狭义的:中华民族各个时期的文化代表。如上古时期的自然崇拜、神本文化、周朝周公创的周礼;春秋战国时期的儒、释、道、法家文化;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

下面让我们来了解我们幼儿园到小学阶段要求开展的几部经的大概内容。

首先来看《弟子规》主要内容。(出示幻灯片)说到传统文化对小孩子的教育,研究传统文化的专家们最看重、最推崇的就是《弟子规》。为什么呢?(出示幻灯片)

1、对《论语》的继承。

2、围绕儿童的人际关系,传授与人相处之道,培养儿童爱心、尊重他人、诚信等道德品质。

3、是做人立身之本。

4、是个人一生受益的日常行为规范。接着看《弟子规》的核心思想。(出示幻灯片)首孝悌 次谨信 泛爱众 而亲仁 有余力 则学文

再来看学习《弟子规》的意义。(出示幻灯片)

1、发挥正能量,改善突出的社会问题,端正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

2、给同学们提供一个做一个正直、高尚的人的典范。

3、能增进知识,提高同学们语文水平,写作能力。

最后来看看《弟子规》里的经典:(出示幻灯片)亲爱我 孝何难 亲憎我 孝方贤

骑下马 乘下车 过犹待 百步余 晨必盥 兼漱口 便溺回 辄净手 执虚器 如执盈 入虚室 如有人 见未真 勿轻言 知未的 勿轻言

道人善 即是善 扬人恶 即是恶(教师粗略解释)

下面看第二部经——《三字经》的主要内容:(出示幻灯片)

1、启蒙教材,是人必须要了解的生活常识、科学知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关键词。

2、历代学者:“袖里通鉴纲目”“若能句句知诠解,子史经书一贯通”“熟读三字经,便可知天下事,通圣人礼”

3、叙述了三纲五常,五谷六畜,七情八音,四书五经诸子,历史朝代更替,和奋发勤学、显亲扬名事例。是一部催人向上的经典。

接着我们来看看《三字经》的学习意义:(出示幻灯片)

1、“人之初 性本善”体现了儒家思想跟其他宗教、学说的区别。更是儒家思想的精华所在。在基督教里,人性是“本恶”的,要忏悔、要赎罪。

2、领略到较高的写作技巧:句式灵活,编排巧妙,语言通俗,行文流畅。

3、三三成句,原本可唱。形成语言节奏韵律感,开阔视野,积累素材,兼顾语文、数学、历史、地理。

最后来看看《三字经》里的经典:(出示幻灯片)人之初 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养不教 父之过 教不严 师之惰 父子恩 夫妇从 兄则友 弟则恭 幼而学 壮而行 上致君 下泽民

人遗子 金满籯 我教子 唯一经。

勤有功 戏无益 戒之哉 宜勉力。(教师粗略解释)

《千字文》内容要点:(出示幻灯片)

来历:梁武帝要教授皇子,命周兴嗣将一千个不同的字编成一篇文章。周兴嗣用一夜的时间编了这一篇《千字文》。

优点:小百科全书,既能用于识字,又能学习语言,更能传授知识,而且有一定文采。运用了押韵、对称、比喻、比兴等修辞手法。

缺点:受用字所限,用字有些生僻,省略跳跃太多,内容不够连贯。《千字文》里的经典:(出示幻灯片)祸因恶积 福缘善庆 尺璧非宝 寸阴是竟 性静情逸 心动神疲 年矢每催 曦晖朗曜

孤陋寡闻 愚蒙等诮(教师粗略解释)

《孝经》的主要内容:(出示幻灯片)关于“孝”的基本理论。

论述“孝道”与政治的关系。“以孝治天下” “孝道”的实行。

《孝经》的内涵:(出示幻灯片)孝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特点和核心。孝是中国传统伦理的元德。孝是中国古代政治的伦理精神基础。

孝道是个人立身、处世的衍伸规范。

孝道可以为解决现代社会的留守儿童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

《孝经》里的经典:(出示幻灯片)

“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汝知之乎?”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忠于事君,终于立身。” 昔者明王之以孝治天下也,不敢遗小国之臣,而况于公、侯、伯、子、男乎?故得万国之欢心,以事其先王。

《大学》的内涵:(出示幻灯片)

《大学》是相对于小学而言的“大人之学”,主要是学习伦理、政治、哲学等“穷理正心,修己治人”的学问。

三纲领:在明明德(发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亲民(用仁德关爱众生),止于至善。

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跟孟子说的“穷则独善其身,富则兼济天下”是一致的。

对于个人的修养修为,很多人特别是一些在个人领域有所成就的人都把《中庸》作为自己做人的最高准则。这是为什么呢?请看《中庸》的主题思想:(出示幻灯片)

强调的是自我修养,自我监督,自我教育,自我完善,以达到至善、至仁、至诚、至道、至德、至圣的人物,共创“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的“太平和合”境界。

中庸三要义:恰到好处 不偏不倚 动态平衡

《中庸》的主要原则:(出示幻灯片)慎独自修 忠恕宽容 至诚尽性

《中庸》的时代新解:(出示幻灯片)不求最好,但求合适。不要最多,够用就行。不要太懒,也不要太勤。

遇到麻烦,受到伤害,不愤激,不打击报复,不强忍,而是寻求最适合的解决办法。

但求过程无怨无悔,不强求结果尽善尽美。

《中庸》里的经典:(出示幻灯片)

“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教师粗略解释)

《论语》的主要思想:(出示幻灯片)

1、《论语》是孔子的门人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的一部集子。核心是“仁”。

2、“礼”。主要是遵循周公的“周礼”。

3、“为政以德”就是“以德治国”。

4、中庸思想。

5、“孝”(包括孝和悌)。

6、“天命”。天命不可违。

7、经济

(重义轻利与“富农”)。

8、美学(美与善的统一)

《论语》的教育思想:(出示幻灯片)个体差异:“性相近习相远”“因材施教” 教育对象:“有教无类” 教育目的:“学而优则仕”

学习内容:“六经”“六艺”“文行忠信” 学习手段:“学而知之”“学以致用”

学习规律:“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里的经典:(出示幻灯片)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教师粗略解释)

下面谈谈开展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我个人的一些见解。(出示幻灯片)

1、相对于其他文化(包括各种学术流派、宗教文化),儒家文化最包容,最容易接受和到达较高层次(三十老明经,七十少进士),不偏激,不容易出现裂缝。

2、(出示幻灯片)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具有以下几个好处:(1)、提高个人的知识、品格修养;(2)、让人的气质有很好的提升,腹有诗书气自华;所以,我敢说:大家经过认真研读中国传统文化一段时间,精、气、神都会提升一个层次。腹有诗书气自华嘛!当然,中国传统文化主要是古人的文化,因为时代的变迁,其中有一些肯定已经和现代社会脱节,已经不适合这个时代的需要,我们也要向鲁迅先生一样,学习中国传统文化要“拿来主义”,择其善而学之;弃其糟粕或是已经不适合社会发展的一些思想;比如:中国传统文化更多的注重个人的修为,而忽视了团队的合作。这也是外国人说“一个中国人是条龙,十个中国人是条虫。”的原因。还有像《弟子规》“丧三年 常悲咽 居处变 酒肉绝”等等,要懂得变通,不能墨守成规。这个问题我们在以后的学习中就具体内容再进行讨论分析。

3、古人是怎样学习传统文化的。(1)视频演示:《三字经》吟诵视频

教师讲解:(出示幻灯片)古人学习传统文化的时候的程序一般是:老师示范读→老师简单讲解→老师带读→学生读背(有疑问,可以发问)→熟读成诵。所以古代的学生一年下来就会被很多文章、书籍,积累很多知识,然后老师就会教学生对对联、写文章。后积然后薄发,有句俗语“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来也会偷”说的也是读得多了,才会写的道理。这个道理,希望能对同学们学习语文有一定的启发。

总结:(出示幻灯片)五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就像一座巨大的宝库,又像无边无际的海洋,等着我们这些炎黄子孙去学习它,继承它,发掘它,发扬它。

下载近二十年中国生态文学发展概观word格式文档
下载近二十年中国生态文学发展概观.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国传统文化概观作业3

    中国传统文化概观作业3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1.夏、商两代,最早的教育机构——庠、序、学等形成。自周王朝开始,中国的传统教育制度形成并发展起来。 2.西周在继承夏商教......

    中国传统文化概观作业2[推荐]

    中国传统文化概观作业2 一、填空题 1.伦理道德是对 社会生活秩序 和个体生命秩序 的深层规范。 2.中国伦理道德思想大致经历了先秦、汉唐、 宋至清代中叶三大发展阶段。 3.......

    电大中国传统文化概观(五篇模版)

    1 3.秦以后的中国古代政治体制属于__B__。※ A以礼为中心的人治 B以礼为中心的法治 C以个人权利为中心的人治 D以个人权利为中心的法治 4.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带有“月令”图式的特点,这......

    中国转型经济学二十年发展回顾与展望

    中国转型经济学二十年发展回顾与展望 摘要:转型经济学产生已近20年,中国学者对转型中的许多问题,如研究范式、企业行为、公平与效率、经济增长、“中国模式”等进行了积极探索......

    近二十年各届奥运会主题口号

    近二十年各届奥运会主题口号: 对奥运会口号内涵的理解和探讨 我认为,奥运会的口号应该给人们留下一个足够大的想像空间,而这个空间又是有明确的内涵和方向的。这样的口号才能使......

    《中国传统文化概观》平时作业答案

    中国传统文化概观平时作业(一) 一、名词解释 1、物质文化:是指为了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需要所创造的物质产品及及生产活动本身,这些产品包括饮食、服饰、建筑、交通、房屋、生......

    2014年中国生态木地板发展分析

    智研数据研究中心 2014年中国生态木地板发展分析 智研数据研究中心网讯:内容提要:生态木地板基材采用一次成型技术的高密度板材,同时将一种新型的纤维因子材料均匀渗入地板中。......

    近二十年我国学前教育评价研究文献综述

    近二十年我国学前教育评价研究文献综述 07学前教育鱼婷妮40715050 【摘要】学前教育评价是幼儿园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了解教育的适宜性、有效性,调整和改进工作,促进每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