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
理想信念与大学生成长成才
今天的主题相信大家都明白,一个人的成功离不开其对理想的憧憬,对信念的执着。
我们都明白,真心想要做好一件事,就需要对其了解深刻,那么什么是理想?什么又是信念?
理想是什么?
理想作为一种精神现象,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可能实现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与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关和价值观在给都目标上的集中体现;理想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产物。它必然地带着特定时代的烙印,在阶级社会中,还必然的带着特定阶级的烙印;理想源于现实,又超越现实。它不是现状的简单描绘,而是与奋斗目标相联系的未来现实,是要求和期望的集中表达,激励着人们在现实生活中一步步地为实现理想目标而奋斗。
每个人活着,总得有个理想,如果把人生比作杠杆,理想信念则好象是它的“支点”。理想不是可有可无的点缀品,而是一个人生命的动力;有了理想,就等于有了灵魂。有理想的人,生活总是火热的。尽管在通往理想的路途上充满着辛酸,密布着荆棘,但是珍贵的东西都需要用尽全力去争取,才有实现的可能。
什么是信念?
信念同理想一样,也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现象。是认知,情感和意志的有机统一体,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的心理态度和精神状态;信念具有高于一般认识的稳定性,人们的某种信念一旦形成,就不会轻易改变;信念有不同的内涵和不同的层次,不同的人由于社会环境,思想观念,利益需要,人生经历和性格特征等方面的差异,会形成不同的乃至截然相反的信念。信念是指一个人坚信某种观点的正确性,并支配自己行动的个性倾向。信念是激励一个人按照自己的观点、原则和世界观去行动的思想倾向,是一个人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根据自己的生活内容和积累的知识经过深思熟虑所决定的努力方向和奋斗目标。
信念具有坚定感。无数的革命先烈坚信只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能够救中国,才能使中国人民摆脱剥削和压迫,过上幸福的生活。于是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就成了他们的信仰,他们为此坚定不移、前仆后继,哪怕为此献出生命也在所不惜。
革命烈士夏明翰曾说过一个闻一多倒下了,但是千千万万个闻一多站了起来!而他的的就义诗也慷慨激昂“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正是反映了这一代革命者对共产主义的信仰的坚贞不移。
信念又具有稳定感。一般来说,信念表明一个人对社会发展方向、自然规律、对一种理论观点的稳定的、长期的看法和认可,并对此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和深刻的感情。一个人只有有了坚定的信念,才能使自己的个性具有主动性和积极性;缺乏信念的人,个性往往模糊不清,行动往往左右摇摆,动摇不定,容易在政治上、行动上出偏差。
生命历程中,理想与信念如影随形,相互依存,理想是信念的根据和前提,信念则是实现理想的重要保障。理想信念可以指引人生的奋斗目标,为人生提供前进的动力,并且提供人生的精神境界。
有了理想没了信念那理想就变成了空想,没了理想只有信念那等于是一头撞到死,能使我们为之奋斗的东西,叫做理想;实现理想所必需的东西,是信念。没有理想没有信念,那等于人生是白过!人生百年,眨眼飞逝,在这短短的人生路上,一定要有属于自己的理想,一定要为了这个理想抱着坚定不移的信念去努力!
因此对大学生成长成才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理想信念引导大学生做什么人。理想信念反映人对社会和自身的发展期望,在“四有”新人的目标中,“有理想”处于更突出的位置,在大学阶段,只有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同学们才能很好地解答“做什么人”这一中重要人生课题;其次,指引大学生走什么路。大学时期,难免遇到一系列人生课题,而解决这些问题都需要一个总原则和目标,这就需要确立科学崇高的理想信念;最后,激励大学生为什么学。只有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才能明确学习目的和意义激发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掌握建设祖国,服务人民的本领。
不知大家是否看过记得这样一幅漫画,画中是一位志大才疏的挖井人,由于缺乏信念,浅尝辄止,最终失败了。其实,他已经在地上挖掘了不少的大坑小坑,但没有一次坚持到底。甚至当他渴望的水源就在眼前时,他却弃之而去,终使功亏一篑。
可见,雄心十分重要,而与之相伴的还有强大的行动力,以及在行动中坚韧的毅力,与顽强的信念。在我们的生活中,理想是必不可少的。
一个人如果没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那就会变得鼠目寸光,以至一生碌碌无为。但是,理想如果不配上就只是一纸空文。人间没有平坦的路,人类历史每前进一步都需要经过火的陶冶,血的洗礼。如果我们只有远大的理想而不以巨大的信念从事“韧”的战斗,当岁月匆匆流逝,我们就会发现,理想仍然是理想,它还是天幕远景上的海市蜃楼,我们就会像那个挖井人一样,终于一无所获。可如果我们在树立理想的同时,不忘坚持刻苦努力,以顽强的毅力去拼搏,用一种不达目的势不罢休的信念向困难冲击,就一定能战胜困难。有一位寓言家说得好:“理想是彼岸,现实是此岸,中间隔着湍急的河流,行动就是架在两岸的桥梁。”我们要凭着一份理想,一份信念,就终会成功。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又是崇高的,它是科学性,革命性和崇高性相统一的思想体系,是工人阶级和人民群众争取自身解放的理论指南;马克思主义具有持久的生命力,它不但不排斥而且最能够吸收和提炼人类创造的一切其次知识,并将其运用于推动社会历史的进步;马克思主义以改造世界为己任,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科学理论,一个半世纪以来,正是在它的指导下社会主义成为现实并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深刻改变着人类历史的走向。因此当代大学生应该树立马克思主义科学信仰。坚定对中共的信任,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
理想信念是一个思想问题,同时又是一个实践问题。而实践的第一步即立志,墨子说“志不强者智不达”,诸葛亮说“志当存高远”可见立志当高远,大量事实证明,那些在事业上取得伟大成就的人都是在青年时期立下鸿鹄大志,并为之坚持不懈,努力奋斗,大学生应该树雄心立壮志;还应该立志做大事,把个人命运与国家和人民的命运联系在一起,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立志为祖国和人民的利益奋斗,在为实现社会理想奋斗的过程中实现个人理想;并且,立志须躬行,与其在夕阳西下的时候作美妙的幻想,不如在旭日东升之际勤奋投入工作,与其在垂暮之年因理想未能实现而懊悔不已,不如趁风华正茂之时躬身实践,奋斗不止。
其次,我们应该认清实现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实现理
想是一个过程,一般来说理想越是高远,它的实现过程就越复杂,需要的时间就越长,因此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还要正确对待实现理想过程中的顺境和逆境,事物具有两面性,在逆境中向理想目标奋斗,可能会有顺境中难以得到的收获。
最后,在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正确认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不脱离现实谈理想;坚定信念,用执着的信念去追求理想,为实现理想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勇于实践,艰苦奋斗是实现理想的根本途径,再好的理想,若不付诸行动,就没有实际意义,艰苦奋斗是实现伟业不可或缺的条件,当代大学生要把敢于吃苦,勇于奋斗的精神落实到日常学习,生活和工作中。
荀子说:“骐骥一越,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我们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才能获得最终的成功:中国的史圣司马迁矢志修史,在漫长苦闷的生活道路上,以超人的毅力忍辱负重,终于完成了不朽的杰作;化学家诺贝尔的炸药实验使自己负伤,亲人丧命,但仍旧坚定不移的工作;伟大的革命导师马克思,更是理想与信念结合的典范,在伦敦图书馆他的座位下,竟有他读书时放脚留下的沟痕;法国科幻说家儒勒·凡尔纳,仅为了写作《月球探险记》,就认真阅读了500多种图书资料,而他一生之中共创作了104部科幻小说。读书笔记达二万五千本。张海迪身患高位截瘫,而她在病床上,用镜子反射来看书,最后以惊人的毅力学会了4国外语,并成功的翻译了16本海外著作。贝多芬双耳失聪后,不是一味的怨天尤人,而是坚持他的音乐创作,耳朵聋了又听不见,就用筷子插进钢琴的发声器,以震动来辨别音调,最终创作出了著名的《第九交响曲》。美国作家杰克·伦敦的房间里,不论是窗帘上、衣架上、橱柜上、床头上、镜子上,到处都挂着一串串小纸片,纸片上都写着美妙的词语、生动的比喻,有用的资料。他把纸片挂在房间的各个部位,是为了在睡觉、穿衣、刮脸、踱步时,随时随地都能看到,都能记诵。外出时他也在衣袋里装着不少纸片。他这样刻苦学习,积累资料,终于写出了《热爱生命》《铁蹄》《海浪》等引人入胜的作品。
我曾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苦儿流浪记》有一段情节:主人公与几
名矿工在工作时遇难了,大家被困在一个狭小的空间里,脚下是无尽的水流,他们所有的,不过就是几盏灯。在极度恶劣的情况下,他们看起来不是被淹死就是被窒息而死,再不然就是被饿死,总而言之似乎是必死无疑。营救虽然在努力进行着,但是人们都没多大把握成功。而矿井下的情况确实不容乐观,好些人都抱着必死的心。他们中有一个人带了表,最后有人提议熄了灯,每隔一段时间让那名矿工报一次时间,大家都休息,节省体力。时间在一分一秒的过去,人们的心也慢慢地被揪紧,但等到营救队到达时,他们竟然奇迹般地存活下来,只有一个人死了,就是那个报时间的矿工。
原来,开始他的确是准时报时间的,但是,当他发现了同伴们的异常后,他便开始了“虚报”,半小时他说15分钟,一小时他说半小时,两个小时他说一个小时……结果其他人都在信念的支撑下活了下来,而那个商量的矿工却被自己的心魔给逼死了。
成大事者皆有志,成大事者亦具恒。理想和信念是不可分割的,当我们再困难面前想要退却的时候,想想马克思的名言吧: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愿我们相会之际,都能自豪的谈起自己的成功,而不要像那个挖井人一样,半途而废无恒心,到头来空悲切,白了少年头!
第二篇: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
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
摘要:1.理想信念与大学生成长成才
2.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
3.架起通往理想彼岸的桥梁
1.理想信念与大学生成长成才
我们都知道,理想和信念是人类心灵世界的核心,它准确的反映了我们的内心世界。有无理想信念,有什么样的理想信念,决定了人生是高尚充实,还是庸俗空虚。所以,每个人都需要拥有自己的理想与信念,没有理想信念的人则像是行尸走肉一般存在于这个世界中。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是大学生健康成长、成就事业、开创未来的精神支柱和前进动力。
当然,我们的理想信念也不是随随便便的什么就可以的。崇高的理想信念给予人们的是一个充实高尚的人生,而低俗的理想信念则会让人们变得庸俗,拥有的自然就是一个空虚乏味的人生了。在我国现在的大环境下,我们应该树立一个崇高的理想信念,并且在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奋斗过程中实现我们自己的理想信念。
首先,我们需要知道理想与信念是什么。理想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也是人们在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中产生的对于更高的物质和精神的一种追求。它是人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集中体现。理想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产物。它必然地带着特定时代的烙印。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社会性质和人们所处经济政治文化地位不同,所处夫人阶级关系与阶级地位不同,对社会发展规律认识和把握的深度与广度不同,所形成的理想也必然不同。理想源于现实,又超越现实。理想在现实中产生,但它不是对现状的简单描绘,而是与奋斗目标相联系的未来的现实,是人们的要求和期望的集中表达。它激励着人们在现实生活中一步步地为实现理想目标而奋斗。
关于理想,我很喜欢诗人流沙河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名字就是——理想。诗人在诗中说:“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理想是路,引你走向黎明。”我很喜欢这一段,由石到火再到灯,最后到路。完全的诠释了理想的意义!
有理想,就会有价值的实现。巴尔蒙特,一位虔诚的追梦者,专制统治下的社会,使他饱受反社会的个人主义情绪的非议,但社会的黑暗没有将他埋没,他的理想依旧熠熠生辉:我要歌颂太阳,那是我高贵的理想。于是,在百年之后,他同他的理想一起复活。正是巴尔蒙特那对于理想的坚持,才使他摆脱时代对他的拒绝,最终完成对生活真谛的追求。
有理想,就能有坚持的信念。“没有手,用脚一样能弹钢琴。”在《中国达人秀》的舞台上,一位平凡的无臂青年大声说出了自己的理想,并付之实践。10岁时的意外触电导致失去上臂,使得弹钢琴,这个在常人眼中的小事儿,却成为了这位青年—刘伟的理想。钢琴,也许只是那理想的一部分,更多的或许是超越不可能,实现他作为平常人的人生价值。理想,是如晦风雨中的那盏明灯,将他从死亡之中的迷途中拉回,精彩地活着,精彩地将理想付之实践。
有理想,就能克服各种逆境。巴勒,一位天才画家,一生饱受贫困所扰,所幸理想化为画笔,紧紧地陪伴着他,勉励着他。巴勒对于自然的无限热爱与追求,使他从不虚构画中的情景,那些耕耘放牧着的法国农民是他笔下的汹涌源泉,亦是他对理想的尊重和不懈实践。或许他生前的几幅画只能换得一双小孩子的鞋,但那无关于我对他的敬崇。他用身体力行告诫我们:如果你有理想,无论处于何种处境,都不要放弃它,这样,就靠成功越来越近了。
信念同理想一样,也是人类特有的精神现象。信念是认知,情感和意志的有机统一体,是人们在一定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心理态度和精神状态。信念是对理想的支持,是人们追求理想目标的强大动力。信念一点形成,就会使人坚贞不渝、百折不挠的追求理想目标。
所以,理想与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有着重要意义。它们指引人生的奋斗目标。人生是一个在实践奋斗的过程。要使生命富有意义,就必须在有意义的奋斗目标的指引下,沿着正确的人生道路前进。理想信念对人生历程起着导向作用,是人的思想和行为的定向器。理想信念一旦确立,就可以使人方向明确、精神振奋,不论前进的道路如何曲折、人生的境遇如何复杂,都可以使人透过乌云和阴霾,看到未来的希望和曙光,永不迷失前进的方向。
它们提供人生前进的动力。理想信念激励着人们向着目标奋斗,是人生力量的源泉,一个人有了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就会一惊人的毅力和不懈的努力,成就事业,创造奇迹,古今中外多少英雄豪杰之所以能再充满困难的条件下最终成就一番事业,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它们胸怀崇高的理想信念。因而有锲而不舍,披荆斩棘的动力。与此相反,一个人若没有崇高的理想信念,就有可能浑浑噩噩,庸庸碌碌,虚度一生,甚至腐化堕落,走上邪路。
它们提高人生的境界。人生是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相辅相成的统一过程。理想信念作为人的精神生活的核心,一方面能使人的精神生活各个方面统一起来,是人的心灵世界成为一个健康有序的系统,保持心灵的充实和安宁,避免内心世界的空虚和迷茫;另一方面,又能引导人们不断追求更高的人生目标,提升精神境界,塑造高尚人格。所以,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要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
2.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
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首先要确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建设社会核心价值体系,最根本的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理想信念的理论基础,是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理论前提。当代大学生只有确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才能深刻的认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深刻认识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把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统一起来,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其次,我们要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有共同理想,才有共同步调。这个共同理想,就是在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个共同理想,把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目标,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振兴与个人的幸福紧密联系起来,把各个社会阶层,各个群体的共同愿望有机的集合在一起,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当代大学生,要树立为祖国繁荣富强贡献青春力量的远
大志向,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中谱写壮美的青春之歌。
3.架起通往理想彼岸的桥梁
理想信念是一个思想认识问题,更是个时间问题。理想不等于现实,理想的实现往往要通过一条充满艰难险阻的曲折之路,有赖于脚踏实地、持之以恒的奋斗。只有实践才是通往理想彼岸的桥梁。
作为当代大学生,要实现理想,我们要立志高远始于足下。青年时期是理想形成的重要时期,也是立志的关键阶段。志向是青春的火焰,是生命的动力;远大的志向如太阳,唯其大,才有永不枯竭的热能。志向高远就是要放开眼界,不满足于现状,也不屈服于一时一地的困难与挫折,更不要斤斤计较于个人私利的多少与得失。大量事实告诉我们,那些在事业上取得伟大成就,对人类做出卓越贡献的人,都是在青年时期就立下了鸿鹄之志。树雄心,立壮志,是关系大学生一生前途命运的重大课题。
然而,通往理想的路是遥远的,漫长的征途需要一步一步的走,崇高的理想的实现需要一点一滴的奋斗。所以实现理想,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平凡的工作做起。伟大出自平凡。社会需要杰出人物,更需要千千万万个普通劳动者。祖国富强,民族的繁荣,需要每个社会成员尽其才,奋其志。我们做好每一项工作,都是为通向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铺路搭桥。只要是为国家和民族做出贡献,无论是杰出人物还是普通劳动者,都是伟大的。
另外,我们还要认清实现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理想变为现实不是一蹴而就,一帆风顺的,往往 遭遇波澜和坎坷。理想的实现是一个过程。一般来说,理想越是高远,它的实现过程就越复杂,需要的时间就越长。,理想实现的长期性是对人们的毅力和信心的考验,对此必须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逆境只是增大了人们像理想目标前进的难度,而不是小姐了实现理想目标的可能性。事物常常有两面性,在逆境中向理想奋斗,可能会有顺境中难以得到的收获。逆境的恶劣环境,对于挑战者而言,可以磨练意志,陶冶品格,积累战胜困难的经验,丰富人生阅历。只要树立必胜的信念,坚持科学的态度,逆境不但不会把人打倒和压垮,反而能使人的潜能得到最大的迸发。
所以,不论顺境还是逆境,对人生的作用都是双重的,关键是怎样去认识和看待,只要善于利用顺境,用于正式逆境和战胜逆境,远大的理想就一定能够实现。
最后,我们要学会在实践中转化理想为现实。追求崇高的理想,仅有美好的愿望是不够的,追求理想还要有坚定地信念。没有对理想的执着,要想实现宏伟的理想是不可能的。自信和毅力来源于对理想的执着追求,也是实现理想的强大精神力量。
在人生实践中,青年仅仅有对美好理想的向往是不够的,还需要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只有对科学理想坚信不疑,才能坚定自己的向往与追求,并将理想落实到实践上。再好的理想,不付诸于行动,就没有实际意义。当代大学生要把敢于吃苦,勇于奋斗的精神落实到日常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在学习上,刻苦钻研,不畏艰难,孜孜不倦地学习理论与专业知识,不断提到思想道德和专业知识水平。在生活上,提倡艰苦朴素,勤俭节约,抵制和反对铺张浪费。在工作中,发奋图强,不怕困难,不避艰险,努力完成各项任务。践行艰苦奋斗精神,是当代大学生实现理想的根本途径。
让我们共同树立远大的理想,坚定崇高的信念,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更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第三篇: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
第一章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
一、填空题
1、理想是在实践中形成的和()的对美好未来的追求和向往。
2、理想之所以能够成为一种推动人们创造美好生活的巨大力量,就在于它不仅具有现实性而且具有()。
3、信念是()、情感和()的有机统一体,是人们在一定能够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实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心理态度和精神状态。
4、信念是认知、情感和意志的有机统一体,是人们在一定能够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实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和()。
5、在很多情况下,理想等同信念。但理想作为信念时,它是指人们确信的一种();但信念作为理想时,它是与()相联系的一种向往和追求。
6、从理想的内容划分,理想有(),(),()和()。
7、从理想的对象划分,理想有()和()。
8、()就是信念最集中、最高的表现形式。
9、实现理想的重要条件是要有()。
10、正确认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是实现理想的()。
二、单选题
1、理想是()。
A、与生活愿望相结合并指向与未来的想象
B、缺乏客观根据的随心所欲的对未来的想象
C、在实践中形成的和具有实现可能性的对美好未来的追求和向往
D、与现实有很大距离,毫无实现可能的一种未来想象
2、理想的超前性、预见性表现为()。
A、理想是一定社会的历史条件的产物
B、理想同一定时代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相联系
C、能为社会大多数人谋利益
D、来源于社会现实,又高于社会现实
3、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
A.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B、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社会主义领导国家
C、消灭工农、城乡和贫富之间的差别
D、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4、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
A、生活理想B、职业理想C、道德理想 D、社会理想
5、“现实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间隔着湍急的河流,行动则是架在川上的桥梁。”这个比喻表达的是()。
A、理想来源于现实,等同于现实
B、理想要变成现实,必须经过人们的实践和辛勤劳动
C、只有经过实践检验,成为了现实的理想才是科学的理想
D、只要投身实践,任何美好想象都能成为现实
6、理想的实现需要每个人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平凡的工作做起,这是因为()
A、理想是人们的主观意志和想当然
B、只要社会实践就能实现理想
C、把理想变为现实,要靠实实在在的实践
D、有了坚定的信念,理想就会自动变为现实
7、追求崇高的理想需要科学的信念,具有坚定社会主义信念的人,坚信()
A、通往共产主义道路是遥远的,可望不可及是
B、社会主义道德将成为所有人自觉的行为习惯和准则
C、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全世界最终必然实现共产主义
D、不同的团体有相同的信念
8、信念作为人的意识的一部分,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状态,信念对人生的重要作用体现在,信念是人们()
A、对真理的追求
B、评判事物的标准
C、追求理想的强大动力
D、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
9、信念是()的融合和统一。
A、认知、情感和理想B、认知、情感和意志
C、认知、态度和意志D、态度、情感和理想
10、邓小平在总结中国历史经验时曾深刻地指出:“我们过去几十年艰苦奋斗,就是靠用坚定的信念把人民团结起来,为人民自己的利益而奋斗。没有这样的信念,就没有凝聚力。没有这样的信念,就没有一切。”这充分说明()
A、信念就是一切B、信念是评判事物的标准
C、信念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D、信念是认识事物的基点
三、多选题
1、下列关于理想的说法正确的是()。
A、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B、具有实现可能性
C、是人们的政治立场和世界观在人生奋斗上的表现D、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2、理想具有的特征是()。
A、超前性B、阶级性C、科学性D、合理性
对于理想和现实的关系,正确的理解有()。
A、理想不等于现实,不是立即可以实现的B、现实是理想的基础,理想是由对现实的认识发展而来的C、现实是不完善的和有缺陷的,理想的生命力表现为对现实的否定
D、理想可以转化为现实,但这个转化是有条件的,是个艰苦的过程
3、关于理想和信念的关系,正确的理解有()。
A、信念是对理想的支持B、理想体现着信念和追求
C、追求崇高的理想需要坚定的信念D、没有了信念,就无法使理想转化为行动
4、理想信念的作用有()。
A.、指引人生的奋斗目标B、预见个人的发展前景
C、提供人生的前进动力D、提高人生的精神境界
5、判断理想是否合理、科学的标准有()。
A、是否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发展规律B、是否具有时代性、阶级性
C、是否具有实现的可能性D、是否为社会大多数人谋利益
6、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可能实现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与追求,是人们的()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A、世界观B、人生观C、价值观D、法律观E、道德观
7、在理想与信念的关系上()
A、理想与信念总是相互依存的B、理想是信念的根据和前提
C、信念是实现理想的重要保障D、理想是信念,信念是理想
E、当理想作为信念时,它是指人们确信的一种观点和主张
8、无数事实证明,人有了明确的理想,才能在人生的追求上不断去攀登,最大限度地实现人生价值;人若没有明确的理想,就会像没有舵的小船,在生活的大海中迷失方向,甚至搁浅触礁。这就是说()
A、理想是人生的奋斗目标
B、理想是人生前进的动力
C、理想是人生的精神支柱
D、理想是人们的主观意志和想当然
9、理想信念的作用()
A、理想信念对人生历程起着导向的作用,是人的思想和行为的定向器
B、指引人生的奋斗目标C、提供人生的前进动力
D、激励人们向着既定奋斗目标前进的动力,是人生力量源泉
E、提高人生的精神境界
10、青年大学生在立志时,应()
A、立志当高远B、立志做大官C、立志做大事
D、立志须躬行E、立志以自我为中心
四、判断题
1、在人的生命历程中,理想和信念总是如影随形,相互依存。()
2、理想信念是一个思想认识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
4、理想作为一种物质现象,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5、强调个人理想要符合社会需要,并不是要排斥和抹杀个人理想,而是要摆正个人理想同社会理想的关系。()
6、远大的理想,坚定的信念是实现理想的根本途径。()
五、简答题
1、理想信念相对于当代大学生的成长来说它的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2、为什么我们大学生要确立马克思主义的信念?
3、大学生如何在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
六、论述题
1、我们应该如何树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2、结合历史与现实,谈谈你对实现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的认识。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具有现实可能性
2、预见性
3、认知意志
4、心理态度精神状态
5、观点和主张奋斗目标
6、社会政治理想道德理想职业理想生活理想
7、个人理想社会理想
8、信仰
9、坚定的信念
10、思想基础
二、单选题
1、C2、D3、A4、D5、C6、C7、C8、C9、C10、C
三、多选题
1、ABCD2、ABCD3、ABCD4、ACD5、ACD6、ABC8、ABC9、ABCDE10、ACD、四、判断题
1、正确
2、正确
3、正确
4、错误
5、正确
6、错误
五、简答题
略
六、论述题
略
7、ABCE
第四篇:追求远大理想__坚定崇高信念
第一章 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
教学目的和要求:青年大学生正处于最富于理想的年龄,也是信念信仰形成的关键时期。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大学生了解理想、信念、信仰的基本特征及相互关系,懂得人生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与难点:理想信念信仰的特征及关系在个体人生价值中的地位;理想信念对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
导入语:理想信念是人们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是一个人世界观和政治立场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大学生是祖国和民族的希望,是社会发展的关键力量,他们的理想信念如何,政治思想观念如何,直接关系着党的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兴衰成败。由于理想信念在人的主观精神世界中居于核心地位,起着主导和统领的作用。所以,这方面的精神真空将导致青年大学生人格素质的片面性。云南大学学生马加爵在行刑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觉得没有理想是最大的失败。这几年没什么追求,就是很失败。”他还说“有信念的人,活着才会快乐。”这是马家爵在生命最后时刻的人生感悟。没有理想的,也许并不是马家爵一个人。第一节 理想信念与大学生成长成才
一、理想信念信仰的含义与特征
(一)理想的含义与特征
理想作为一种精神现象,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它是人的价值意识的最高形态,表现了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现实可能性的对未来价值目标的向往和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因此所谓理想,是指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可能现实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与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1、理想的特征
第一、超越性。理想是对现实的超越,它高于现实。理想是关于未来“应怎样”的设想,而现实是现在实际“是怎样”。事实与应当、“是怎样”与“应怎样”之间总是有一定的差距。理想是指向未来的价值目标,是现实生活中尚未存在的东西。人不仅生活在现在,而且生活在对未来的追求之中;人们根据自己对未来的设计蓝图不断地推动着现在的变化,改造着现实。理想以预见的方式反映未来,把握未来:“将来如何如何„„”。因而,理想具有超前性,它高于现实,超于现实。这正是人高于其它动物之处。
第二、可能性。真正的理想,又需要具有实现即变成现实的可能性。理想是立足于现实基础之上、经过努力可能实现的志向和抱负。这是理想和空想、幻想的根本区别。空想也是人们对未来的一种想象,反映了人们所追求的一定目标。但它脱离实际,违背客观,因而是一种永远也不可能实现的主观臆想。
第三,差异性。理想的差异性,或者说理想的多样性,首先是说在不同的社会生活中,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人们会产生不同的理想。人的理想会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而发生变化。第四,实践性。真正的理想不只是对未来目标的主观想象,它要变为现实还要人们在实践中付出自己的主观努力
2、理想的类型
由于人的本质的社会性、人类社会生活的多样性以及人们对现实的认知和对未来想象的多层次性,人们对理想的追求表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和人类活动的各个方面。因此,理想又是多方面的、多类型的。从横向来说,可分为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个人理想又可分为生活理想、职业理想与道德理想。从纵向来说,则又有近期理想与长远理想之分。
(二)信念的含义与特征
理想与信念是密切相关,相互依存的。理想是信念的延伸和体现,信念是理想的基础和支撑。信念是人们在实践生活中形成的建立在一定的认识和经验基础上的对某种观念和理想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精神状态。
1、信念的主要特征
首先,信念具有复合性。信念是人的认识、情感、意志的复合体或统一体。一个人的信念首先是在一定的认识和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信念和意志也不能分开。人的信念不是仅仅藏于内心深处的东西,它最终是通过他的行为和实践意志表现出来的。在信念的鼓舞下,人们的意志会更为坚强。
其次,信念具有稳定性。人的信念一旦形成,就会具有相当的稳定性,而不会轻易改变。因为,人的信念的形成本身,就不是一件轻易的事情,而是在人的长期生活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其中积淀了一个人多年的人生经验,包含了社会环境对他的长期影响。
再次,信念具有科学性。科学信念与迷信之间的区别,主要是根据认识方面的差异来说的。科学信念是建立在关于对象的正确认识的基础上的,是有科学根据的信念。
而迷信的产生,则与人的认识理性的迷失直接相关,它建立在无知或错误的认识基础之上,是一种蒙昧的信念。
另外,信念具有崇高性。而崇高信念与卑劣信念之间的区别,则主要是根据情感和价值方面的差异来说的。
人的理想与信念需要互相支持,有美好崇高的理想追求的信念才是有价值的信念,而有坚定信念支撑的理想才能产生巨大的能量。
(三)信仰是信念的升华
美国诗人惠特曼说:没有信仰,就没有名副其实的品行和生命;没有信仰,就没有名副其实的国土。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深,信仰问题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在许多欧美人那里,信仰与宗教密不可分,特别是与他们自己的基督教连在一起。在他们眼里,我们中国人大多是没有信仰的。在我国学术界,信仰被理解为“对某种宗教或主义极度信服或尊重,并以为行动的准则”。信仰是信念的一种特殊的、强化的、高级的形式。只有关于极高或最高价值的信念才能够成为信仰,这种信念构成信仰的内容,使人的整个精神活动以它为核心,为它服务,围绕它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
对于一个人来说,信仰是重要的,信仰的力量是巨大的。而实际上,人的信仰的力量归根到底是人的精神的力量。
二、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
(一)理想信念的作用
1、崇高的理想信念为大学生创造有意义的人生指明了奋斗目标
我们知道,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要使有限的人生过得有意义,就必须具有明确的人生奋斗目标,并且在这一目标的指引下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进。所以,人生的目标问题解决得如何,对人的一生具有决定的意义。古往今来,凡是有作为的人无不注重人生理想即人生目标和志向的确立。许多事实证明,理想一经确立,就可以使人方向明确,少走弯路,不致盲目、迷惘和空虚。而如果缺乏崇高理想或者没有理想,就会像失去航标的无舵小船,在生活的海洋里随波逐流,不是被大浪撞毁在礁石,便是被潮水搁浅在沙滩。
2、崇高的理想信念为大学生人格和道德的完善提供了精神动力
人不仅有自然属性,还有精神属性和社会属性,因此,人不仅需要物质享受,而且还要有充实的精神生活。如果没有充实的精神生活,纵然有丰裕的物质生活,也不会感受到人生的真正意义。而精神生活的充实,很重要就是表现在有理想。理想是人生的精神支柱,是人 2 区别于动物的重要标志。如果一些人仅从自然的生理需要出发,沉湎于物质享受,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那就把人降低到了一般动物的水平。可见,人是要有点精神的。有没有精神,有没有理想,人的思想境界、精神面貌、情操志趣、生活态度和生活质量就会大不相同。人如果有崇高的理想作为自己的精神支柱,就不会被生活中的一些消极现象所迷惑,就不会被前进中的一些暂时的困难、挫折所压倒;就能始终以坚定的信念、高昂的热情和旺盛的斗志奋勇向前;就能在道德发展的阶梯上不断攀登,成为一个道德高尚、人格完美的人。
3、崇高的理想信念会不断提高大学生的人生境界
伟大的人生源于伟大的目标,伟大的目标产生伟大的动力。有位心理学家曾提出过一个著名的公式,即动力=目标价值×期望概率,形象地揭示了个人拼搏的动力与理想之间的正比例关系。当一个人为了具有巨大目标价值的理想而奋斗时,就会产生强大的内在动力。反之,如果目标价值不大或期望概率较低,就会因丧失信心而缺乏动力。历史上,凡是为人类进步事业做出贡献的人,无一不是胸中燃烧着崇高的理想,受崇高理想所鼓舞、所激励。
(二)理想信念与大学生
当代大学生肩负着祖国和民族的希望,承载着家庭和亲人的嘱托,满怀着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同学们在大学期间,不仅要提高知识水平,增强实践才干,更要坚定科学、崇高的理想信念,明确做人的根本,这对于同学们成长成才具有重要的意义。
1、引导大学生做什么人。人的理想信念,反映的是对社会和人自身发展的期望。
因此,有什么样的理想信念,就意味着以什么样的期望和方式去改造自然和社会、塑造和成就自身。在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的目标中,“有理想”具有更加突出的位置,这表明理想信念与做什么人关系重大。在大学阶段,“做什么人”是同学们在学习生活中会时时面对的人生课题,只有树立起高尚的理想信念,才能够很好地解答这一重要的人生课题。
2、指引大学生走什么路。大学时期,同学们都普遍面临着一系列人生课题,如人生目标的确立、生活态度的形成、知识才能的丰富、发展方向的设定、工作岗位的选择,以及如何择友、如何恋爱
如何面对挫折、如何克服困难等等。这些问题的解决,都需要有一个总的原则和目标,这就要确立科学、崇高的理想信念。大学时期确立的理想信念,对今后的人生之路将产生重大影响,甚至会影响终身。因此,同学们应当高度重视对理想信念的选择和确立,努力树立科学、崇高的理想信念,使将来的人生道路越走越宽广,使宝贵的一生富有价值,卓有成就,充满自豪。
3、激励大学生为什么学。对当代大学生而言,为什么学的问题,是与走什么路、做什么人的问题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艰巨任务需要同学们努力学习,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需要同学们努力学习,个人的成长成才也需要同学们努力学习。大学生只有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才能明确学习的目的和意义,激发起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自身成才而发愤学习的强烈责任感与使命感,努力掌握建设祖国、服务人民的本领。同学们不论今后从事什么职业,都要把个人的奋斗志向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把个人今天的学习进步同祖国明天的繁荣昌盛紧紧联系在一起,使理想信念之花结出丰硕的成长之果。
第二节 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
加强大学生对理想信念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是促成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前提。作为当代中国的一个大学生,要把自己的成才与国家的富强、社会的发展结合起来,需要强化自己的信念系统,使之成为自己奋斗的动力。
一、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1、坚定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历史形成的,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的艰苦斗争中的选择。中国共产党勇敢地担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庄严使命,党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完成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为实现民族复兴奠定了最重要的基本前提。
2、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的建立,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改革。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在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上进行了开创性的、艰辛的探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遭遇了这样那样的挫折,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形成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念,开创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所取得的辉煌成就雄辩地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符合中国国情,符合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是中国发展、走向富强的必由之路。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的确立,开启了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得利兴的历史征程。党的十一届三中以后,我们找到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获得了新的强大生机。
3、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信心也是一种信念,即事业必胜的信念。对共产主义的信念和信仰中,必然包括对于我们现实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特别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信心在内。中华民族曾经在古代有过非常的辉煌,也曾经在近代有过极大的屈辱。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有过成功,也出现过失误,走过一些弯路。经过新中国成立50多年特别是近20多年的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多年保持发展速度在全世界名列前茅,我们的综合国力有了很大提高。现在,全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正在为建设全面小康的和谐社会,实现民族复兴与和平崛起而努力奋斗。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一代代中华儿女前仆后继、共同奋斗。当代大学生,要树立为祖国繁荣富强贡献青春力量的远大志向,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中谱写壮美的青春之歌。
二、确立马克思主义的信念
1、强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信念。马克思主义既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又是工人阶级和人民群众争取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从人类物质生产方式的辩证运动的规律中,发现了人类从原始社会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演进的历史规律,证明了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不只是人们道德情感的产物,而且是人类生产方式运动的必然结果。
2、强化共产主义理想信仰。在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中,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政治经济学是实证内容和论证,而科学社会主义则是价值追求和理想目标。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指出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必然性,并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最高的理想。共产主义社会不只是一个物质财富高度丰富的社会,而且是一个人们的精神境界极大提高,人人得以自由全面发展的社会。所以,我们应该把共产主义的理想和信仰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结合起来。
第三节 架起通往理想彼岸的桥粱
一、正确认识和处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1、理想源于现实,高于现实
理想源于现实,是指理想的形成必须以现实为根据,是现实发展的条件和主观要求的统一。理想高于现实,是指理想是经过人脑加工的设想和预期,表达了人的美好愿望,是集中了现实中美的、善的、有前途的东西加以整合形成的,因而是高于现实、优于现实的。它对现实的反映是超前的、指向未来的。特别是科学的社会理想,它是基于对客观世界矛盾运动 4 的规律性认识,能在人类社会发展的总体上,在矛盾运动的必然趋势上,把握历史的发展,因而就更是引导现实的旗帜,变革现实的力量。正因为理想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所以我们要确立正确的理想,必须克服两种倾向:第一是理想脱离现实,把幻想当作理想。
2、理想与现实又是一对矛盾
人生中充满了矛盾,其中,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是人生中的一个基本矛盾。所谓人生的基本矛盾,首先必须具有普遍性,即这种矛盾存在于每个人的生活中,且存在于每个人的生活的始终。其次,它还必须具有一般性或代表性,即各种各样具体的人生矛盾,都是人生基本矛盾的具体表现,都可归结于人生的基本矛盾。当然,不同的人,或者在人生的不同阶段,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会有不同的具体表现。
二、认清实现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要实现人生理想,就会不可避免地遇到挫折和困难,人在一生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考验,既会有“春风得意马蹄疾”的喜悦,也会有“拔剑四顾心茫然”的焦虑。如何面对?
1、挫折和逆境不可避免
由于客观环境的复杂多变以及人们认识能力、实践能力的有限,人生道路决非平坦、笔直,而是顺境和逆境交替、前进与曲折统一。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福祸”。当厄运和不幸降临时,是悲观失望,沉沦颓废,还是勇敢面对,经过努力,走出困境,这是能否实现自己理想的关键。
2、逆境和顺境的辩证关系
逆境和顺境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相互包含、相互转化的辩证关系。所谓相互依存,是指逆境和顺境、厄运和幸运,都是相对而言,相比较而存在的。没有逆境就谈不上顺境,没有顺境也就没有逆境。做同样的工作,有的人成功了,有的人失败了;即使是同一个人,也会此时成功,彼时失败。可见逆境和顺境是相对而言,相比较而存在的。
3、在挫折和逆境中成才
纵观历史,古今中外一些伟人、名人,他们的成功都有一个特点,即他们都曾身处逆境厄运中,但经过他们的顽强拼搏,凭着超人的努力,最终都走出了逆境,创造了辉煌。司马迁在《史记》中有段名言:“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这段话生动地说明了古代圣贤都是在逆境中发愤成才的。
远大理想和科学信念的形成,不仅需要教育者付出不懈地努力,而且也需要同学们在生活实践中不断地探索思考。通过教学和典型事例的分析,引导大家不惧挫折,执着地追求自己的人生理想,这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第五篇:第一章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
第一章
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
教学目的:本章的教学目的是,帮助大学生确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把握实现理想需要具备的基本条件,引导大学生坚持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的统一,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
本章教学的基本要求是,使大学生认识到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对于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理解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确立马克思主义的信念的科学依据;理解如何确立理想信念、如何坚定理想信念、如何化理想为现实等问题。教学时数:3学时。
导入语:孩提时代,我们都听说过“理想”一词,甚至从小我们都树立了自己的理想。和中学时期目标明确的考大学的理想相比,考上了大学以后,很多同学一下子感到茫然,感觉到“理想的失落”,进入了理想的“间歇期”。
俗话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每一个新阶段开始,都有一个人生规划问题。考上了大学,并不意味着万事OK。你现在的生活是你几年前的选择决定的,你现在的选择决定你大学4年后的生活。
美国耶鲁大学曾对应届毕业生做过一次研究。当时那些毕业生被 询问是否有清楚明确的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书面计划,结果只有3%的学生有肯定的答复。20年后,再次调查当年接受访问的人,结果发现那些有实现目标的书面计划的3%的学生,在财务状况上远高于其他97%的学生,并且在快乐和幸福的程度上也高于他们。进一步分析分析,有明确目标和计划并且写下来的人,在他们一生中完成的工作量是那些有计划但留在脑子里的人的50-100倍!这就是设定目标的力量。这就是目标书面化的力量!
另外,“四有”新人第一有就是“有理想”。主要内容:
第一节 理想信念与大学生成长成才
理想信念是人生的精神支柱和动力源泉。在人的主观精神世界中居于核心地位,起着主导和统领的作用。所以,这方面的精神真空将导致青年大学生人格素质的片面性。云南大学学生马加爵在行刑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觉得没有理想是最大的失败。这几年没什么追求,就是很失败。”他还说“有信念的人,活着才会快乐。”这是马家爵在生命最后时刻的人生感悟。没有理想的,也许并不是马家爵一个人。
有关调查资料表明:有比较多的大学生对社会主义的理想和信念开始有所动摇,对于我国能否继续坚持社会主义,能否实现共同富裕等等问题表示出一种担忧和怀疑。出现了重视物质利益,淡化理想信念;重视个人理想,忽视社会责任;重视生活理想,忽视道德理想; 2 社会政治理想模糊的令人堪忧的倾向。大学生理想信念呈现多元化甚至迷失的现象,价值观越来越功利化。
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群体。青年关系祖国的未来。我们讲:青年强则国家兴。我们党历来重视对青年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特别是进入改革开放时期以来,党的领导人多次强调青年必须坚定理想信念,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邓小平同志曾指出:“我们一定要经常教育我们的人民,尤其是我们的青年,要有理想”。江泽民同志也指出:“理想信念教育,是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内容。只有在全党和全体人民中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才能不断地增强凝聚力和战斗力,我们的事业才能不断取得成功。”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战略和全局出发,高度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2005年专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提出要以理想信念为核心,深入进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要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大学生,使大学生确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使他们中的先进分子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确立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为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课程、内容、队伍、经费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整和改革,各级省委、各高校也提出了贯彻落实的方案。各项措施的实施都是为了保证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能履行好“培养人、培养什么人的”神圣职责。
一、理想信念的含义与特征
(一)理想的含义与特征 1.理想的含义
从人的角度讲,富有理想是人的本质内涵、精神属性,它是人的价值意识的最高形态。人是精神属性和物质属性的统一。
理想是人们在现实基础上形成的具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是人们世界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人类对自身现状永不满足,对美好未来的不懈追求,就产生了理想。
2.理想的特征
a.阶级性:一定社会群体理想具有共同性;
b.时代性和阶段性:同一定时代的生产发展水平联系。也体现为理想的差异性,或者说理想的多样性,首先是说在不同的社会生活中,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人们会产生不同的理想。人的理想会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而发生变化。比如,中国古代儒家的社会理想,是一个君仁臣忠、父慈子孝、夫义妇听,长惠幼顺、亲亲尊尊,依礼而行的差序社会。封建士大夫向往的是升官发财,光宗耀祖;而劳动人民向往的是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生活,“三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坑头”的小农生活理想。而近代启蒙思想家的社会理想,则是一个自由、民主、平等、博爱的社会。其次,一个人在其人生的不同阶段,会产生不同的理想,或者对自己的理想进行各种调整。一个人童年时期的个人理想也许是做一个歌唱家,到了青年时期其理想则可能变成了做一个文学家,成年以后,其理想又可能会变成要做一个成功的商人。不 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理想,同一个人在不同的阶段也会有不同的理想,这些都是正常的。
c.现实可能性:真正的理想,又需要具有实现即变成现实的可能性。理想是立足于现实基础之上、经过努力可能实现的志向和抱负。这是理想和空想、幻想的根本区别。空想也是人们对未来的一种想象,反映了人们所追求的一定目标。但它脱离实际,违背客观,因而是一种永远也不可能实现的主观臆想。幻想也是人们对未来的一种想象。有些幻想是不切实际的空想,有些则是符合现实发展要求的想象,如科学幻想,只是目前还没有足够的根据和实现的条件,一旦条件具备,就有实现的可能。所以,理想不是脱离实际违背客观的空想,也不是还没有足够条件和根据的幻想,而是立足于现实基础上、经过努力可能实现的志向和抱负。从这一意义上来说,理想又是以现实为基础的。贺麟先生说过,“离开现实而言理想,理想就会成为幻想和梦想,离开理想而言现实,现实就会成盲目的命运和冷酷无情的力量„„事实上有许多人埋没在现实之中,为现实所束缚,作现实的奴隶,更有许多人,沉溺于幻想中,不认识现实,极力逃避现实。”因此,理想的形成,不仅体现了人们向往美好的情感,而且需要人们理性地认识现实的客观条件及其发展的规律和趋势,从而把自己的理想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之上,使之具有实现的可能性。
d.超越性:现实是不完美的,所以要追求理想,理想以预见方式反映未来。理想是对现实的超越,它高于现实。理想是关于未来“应怎样”的设想,而现实是现在实际“是怎样”。事实与应当、“是怎 样”与“应怎样”之间总是有一定的差距。理想是指向未来的价值目标,是现实生活中尚未存在的东西。人不仅生活在现在,而且生活在对未来的追求之中;人们根据自己对未来的设计蓝图不断地推动着现在的变化,改造着现实。理想以预见的方式反映未来,把握未来:“将来如何如何„„”。因而,理想具有超前性,它高于现实,超于现实。这正是人高于其它动物之处。马克思曾指出,蜘蛛织网与工人的纺织相似,而蜜蜂建造蜂房的本领甚至使建筑工程师感到惭愧;但最蹩脚的建筑师也比最灵巧的蜜蜂更高明,因为建筑师在动手建造一个建筑物之前,已经先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同时,与现实相比,理想是更为美好的。人们对理想的向往和追求,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的向往和追求。而与理想相比,现实则显露出其缺陷。正因如此,理想对人们具有巨大的感召力,它吸引着人们通过自己的奋斗,不断地改造现实,从而推动了历史的进步。
e.实践性。真正的理想不只是对未来目标的主观想象,它要变为现实还要人们在实践中付出自己的主观努力
3.理想的类型
由于人的本质的社会性、人类社会生活的多样性以及人们对现实的认知和对未来想象的多层次性,人们对理想的追求表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和人类活动的各个方面。因此,理想又是多方面的、多类型的。从横向来说,可分为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个人理想又可分为生活理想、职业理想与道德理想。从纵向来说,则又有近期理想与长远理想之分。4.理想的本质
人生理想是一种主观意识,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精神现象,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重要标志。
(二)信念的含义与特征
理想与信念是密切相关,相互依存的。理想是信念的延伸和体现,信念是理想的基础和支撑。信念是人们在一定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理论主张或思想见解及理想坚信无疑,并身体力行的精神状态。信念以认识为为基础,以情感为关键,以意志为保证。信念的特征
1.有稳定性:一旦形成,终生不渝并具有巨大惯性。人的信念一旦形成,就会具有相当的稳定性,而不会轻易改变。因为,人的信念的形成本身,就不是一件轻易的事情,而是在人的长期生活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其中积淀了一个人多年的人生经验,包含了社会环境对他的长期影响。一个人的信念不仅基于他长期的认识和经验因素,而且受制于其稳定的情感认同,并与他的生命意志和人格特点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一个人的信念形成以后,不会因为某个个别事件就发生改变。斯大林曾说过,手帕都不是轻易更换的,更何况人的信念呢!当然,信念的稳定性只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一般来说,经过时间和现实变迁的考验,一个人的信念会变得更为合理和坚定。
2.多样性:人们需要的丰富多彩,导致信念的丰富多样 3.执著性:努力身体力行,不达目的是不罢休 4.亲和性:志同道合:德同则相聚,道合须志同(解释一下信仰:
信仰是信念的升华,信仰是信念的一种特殊的、强化的、高级的形式。只有关于极高或最高价值的信念才能够成为信仰,这种信念构成信仰的内容,使人的整个精神活动以它为核心,为它服务,围绕它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美国诗人惠特曼说:没有信仰,就没有名副其实的品行和生命;没有信仰,就没有名副其实的国土。在许多欧美人那里,信仰与宗教密不可分,特别是与他们自己的基督教连在一起。在我国学术界,信仰被理解为“对某种宗教或主义极度信服或尊重,并以为行动的准则”。马克思主义者信仰共产主义。共产主义是新人和新社会的统一,共产主义新人是未来的、理想的人,共产主义社会是未来的、理想的社会。对于一个人来说,信仰是重要的,信仰的力量是巨大的。而实际上,人的信仰的力量归根到底是人的精神的力量。)
二、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
(一)理想信念的作用 1.指引人生的奋斗目标
我们知道,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要使有限的人生过得有意义,就必须具有明确的人生奋斗目标,并且在这一目标的指引下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进。所以,人生的目标问题解决得如何,对人的一生具有决定的意义。古往今来,凡是有作为的人无不注重人生理想即人生目标和志向的确立。许多事实证明,理想一经确立,就可以使人方向明确,少走弯路,不致盲目、迷惘和空虚。而如果缺乏崇高理想或者没有理想,就会像失去航标的无舵小船,在生活的海洋里随波逐流,不是被大浪撞毁在礁石,便是被潮水搁浅在沙滩。
2.提高人生的精神境界
人不仅有自然属性,还有精神属性和社会属性,因此,人不仅需要物质享受,而且还要有充实的精神生活。如果没有充实的精神生活,纵然有丰裕的物质生活,也不会感受到人生的真正意义。而精神生活的充实,很重要就是表现在有理想。理想是人生的精神支柱,是人区别于动物的重要标志。如果一些人仅从自然的生理需要出发,沉湎于物质享受,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那就把人降低到了一般动物的水平。可见,人是要有点精神的。有没有精神,有没有理想,人的思想境界、精神面貌、情操志趣、生活态度和生活质量就会大不相同。人如果有崇高的理想作为自己的精神支柱,就不会被生活中的一些消极现象所迷惑,就不会被前进中的一些暂时的困难、挫折所压倒;就能始终以坚定的信念、高昂的热情和旺盛的斗志奋勇向前;就能在道德发展的阶梯上不断攀登,成为一个道德高尚、人格完美的人。
3.提供人生前进的动力
伟大的人生源于伟大的目标,伟大的目标产生伟大的动力。有位心理学家曾提出过一个著名的公式,即动力=目标价值×期望概率,形象地揭示了个人拼搏的动力与理想之间的正比例关系。当一个人为了具有巨大目标价值的理想而奋斗时,就会产生强大的内在动力。反之,如果目标价值不大或期望概率较低,就会因丧失信心而缺乏动力。历史上,凡是为人类进步事业做出贡献的人,无一不是胸中燃烧着崇高的理想,受崇高理想所鼓舞、所激励。
(二)理想信念与大学生
当代大学生肩负着祖国和民族的希望,承载着家庭和亲人的嘱托,满怀着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同学们在大学期间,不仅要提高知识水平,增强实践才干,更要坚定科学、崇高的理想信念,明确做人的根本,这对于同学们成长成才具有重要的意义。
1.引导大学生做什么人。人的理想信念,反映的是对社会和人自身发展的期望。因此,有什么样的理想信念,就意味着以什么样的期望和方式去改造自然和社会、塑造和成就自身。在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的目标中,“有理想”具有更加突出的位置,这表明理想信念与做什么人关系重大。在大学阶段,“做什么人”是同学们在学习生活中会时时面对的人生课题,只有树立起高尚的理想信念,才能够很好地解答这一重要的人生课题。
2.指引大学生走什么路。大学时期,同学们都普遍面临着一系列人生课题,如人生目标的确立、生活态度的形成、知识才能的丰富、发展方向的设定、工作岗位的选择,以及如何择友、如何恋爱 如何面对挫折、如何克服困难等等。这些问题的解决,都需要有一个总的原则和目标,这就要确立科学、崇高的理想信念。大学时期确立的理想信念,对今后的人生之路将产生重大影响,甚至会影响终身。因此,同学们应当高度重视对理想信念的选择和确立,努力树立科学、崇高 10 的理想信念,使将来的人生道路越走越宽广,使宝贵的一生富有价值,卓有成就,充满自豪。
3.激励大学生为什么学。对当代大学生而言,为什么学的问题,是与走什么路、做什么人的问题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艰巨任务需要同学们努力学习,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需要同学们努力学习,个人的成长成才也需要同学们努力学习。大学生只有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才能明确学习的目的和意义,激发起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自身成才而发愤学习的强烈责任感与使命感,努力掌握建设祖国、服务人民的本领。同学们不论今后从事什么职业,都要把个人的奋斗志向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把个人今天的学习进步同祖国明天的繁荣昌盛紧紧联系在一起,使理想信念之花结出丰硕的成长之果。
第二节 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
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提高精神境界,应牢牢把握理想信念这个核心。当代大学生应确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树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共同理想,同时,大学生中的共产党员和先进分子,还应追求更高的目标,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
一、确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又是崇高的(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马克思主义具有持久的生命力(理论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马克思主义 以改造世界为己任(与以往的哲学和政治理论不同,马克思主义不仅在于解释世界,更在于改造世界,马克思主义诞生以来对世界历史和人类进步的影响)。
二、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
1.坚定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在可预期的时间内,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符合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民族利益和国家利益。
2.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从历史和现实来看,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道路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两者荣辱与共,一损具损,一荣俱荣。
3.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在世界历史大部分时间里,中华民族领先于世界其他国家,中华民族有实现伟大复兴的智慧和潜力;近代中国衰退的原因;当代中国部分领域暂时落后于发达国家的原因。
4.克服三个认识误区: ①渺茫论:共产主义渺茫 ②怀疑论:科学社会主义不科学 ③实惠论:挣大钱、娶美女
第三节 架起通往理想彼岸的桥梁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人才,应该是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识、才、学、体,全面发展的人。人才的基本要素:德、识、才、学、体五方面。
一、立志高远与始于足下
1.立志当高远。志向高远,就是要放开眼界,不满足于现状,也不屈服于一时一地的困难与挫折,更不要计较于个人的私利与得失。生活的悲剧,不在于没有达到目标,而在于没有目标,在于没有崇高的理想和信念。对于每一个不甘平庸的大学生来说,在奋斗伊始,首先面临的就是立志这一重大人生课题。立志是叩开事业的大门,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
2.立志做大事。个人的理想只有同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相结合,个人的向往和追求只有同社会的需要和人民的利益相一致,才是有意义的。新时代的大学生应该把个人命运与国家和人民的命运联系在一起,真正做到“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在为实现社会理想而奋斗的过程中实现个人理想。
3.立志须躬行。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合抱之木,生于毫末;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河。雄伟的万里长城,高耸的金字塔,堪称世界奇迹,但却是一砖一瓦垒起来的。常有人担心平凡和琐碎的工作会埋没自己的理想,其实这是一种认识误区。平凡与伟大从来就没有一条截然的分界线。工作平凡,岗位平凡,不等于不能创造伟大的业绩。因为伟大就来自平凡,伟大只能在平凡中铸就。只要我们立足于平凡岗位,胸怀祖国和人民,着 眼于未来,扎扎实实地努力工作,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就一定能创造出伟大的业绩。
二、认清实现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1.理想的实现是一个过程。一般来说,理想越是高远,它的实现过程就越复杂,需要的时间就越长。理想实现过程的长期性是对人们毅力和信心的考验,对此必须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在实现理想的过程中,要正确认识和把握理想与现实的关系,理想与现实是一种对立统一的辨证关系,理想与现实有着显著的区别:理想是事物指向未来的发展趋向,现实是事物发展已经达到的状态。现实中既存在真、善、美,又存在假、恶、丑,理想则是真、善、美的集中体现。理想高于现实,如果理想等于现实,理想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2.正确对待实现理想过程中的顺境与逆境。崇高理想的实现具有艰巨性和曲折性。理想总是高于现实,是对现实的超越,因此理想的实现并非易事,并不是现实状态的简单延伸。在实现理想的道路上必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挫折,有时会布满了荆棘,有时会会遇到急流险滩。一般来说,理想目标越低,实现它的时间越短,经受的困难和挫折就越少;反之,一个人追求的理想越高远,实现的时间就越长,遇到的困难和挫折就越大。这就要求我们正确对待实现理想过程中的顺境与逆境。当身处顺境时,切莫得意忘形,因为顺境可能只是一时的,必须做好遇到逆境的准备;当身处逆境时,也勿悲观失望,只要勇于战胜逆境,顺境就在前面。无论顺境还是逆境,对人生的作用都是双重的,关键是怎样去认识和对待它们。
三、在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
1.正确认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是实现理想的思想基础。(1)克服两种认识误区:一是用理想来否定现实,当发现现实并不符合理想的时候,就对现实大失所望,甚至全盘否定社会。二是用现实来否定理想,对现实中的消极和丑恶现象采取明哲保身甚至同流合污的态度。
(2)正确的认识是:理想与现实是一种对立统一的辨证关系,理想与现实有着显著的区别:理想是事物指向未来的发展趋向,现实是事物发展已经达到的状态。现实中既存在真、善、美,又存在假、恶、丑,理想则是真、善、美的集中体现。理想高于现实,如果理想等于现实,理想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2.坚定的信念是实现理想的重要条件。追求崇高的理想,仅有美好的愿望是远远不够的。追求理想需要有执著的信念。没有对理想的执著,要想实现宏伟的理想是不可能的。自信和毅力来源于对理想的执著追求,也是实现理想的强大精神力量。
3.勇于实践、艰苦奋斗是实现理想的根本途径。实践是检验理想是否科学的唯一标准,是使理想变为现实的唯一桥梁和纽带,也是大学生建功立业的唯一途径。没有实践,理想就永远不能变为现实,只能是空想。我们社会主义祖国的今天所实现的一切,都是革命前辈们前赴后继、英勇奋斗、流血牺牲得来的成果,是前辈们的理想转化而来的。我们也要通过实践把今天的理想变为现实。
教学小结:一年级的新生刚跨进大学校园,有一个理想的间歇时期,迷茫、困惑使许多学生不知所向。通过讲述理论和列举典型事例,使同学们确立起新的奋斗目标,尽快完成对大学生活的过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