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管理学习题集管理学测试卷7
管理学基础》模拟题七
文章分类:[模拟题及答案]加入时间:2007-4-19 20:10:12来源:zengxianda点击:5216
一、判断题(每小题2.5分,共20分)
1.()管理的唯一对象就是人。
2.()管理人员不应该做作业工作,应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在管理工作上。
3.()在确定计划方案时,应发掘出尽可能多的可行方案并逐一进行详细评估,以选出最优方案。
4.()领导者的责任不能随着权利的下放而相应地全部转移给下级。
5.()管理幅度就是一个领导者所领导的下级人员的数目。
6.()企业在任何情况下都应该坚持正激励为主、负激励为辅。
7.()衡量实际工作要在工作完成后才能进行。
8.()政策应给下级一定的灵活性,应该保持相对的稳定。
二、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25分)
1. 某总经理把产品销售的责任委派给一位主管市场经营的副总经理,由其负责所有地区的经销办事处,但同时总经理又要求各地区经销办事处的经理们直接向总会计师汇报每天的销售数字,而总会计师也可以直接向各经销办事处经理们下指令。总经理的这种做法违反了什么原则?
A.责权对等原则B。指挥链的统一指挥原则C。集权化原则D。职务提高、职能分散原则
2. 再一次管理知识和技能培训班上,就如何调动企业员工积极性问题展开讨论时,学员们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这里归纳四种不同的主张。假如四种主张都能切切实实做好,你认为哪一种应成为手选的主张:
A. 成立员工之家,开展文体活动等,以增强凝聚力。
B. 从关心员工需要出发,激发员工的主人翁责任感,从而做好本职工作。
C. 表扬先进员工,树立学习榜样。
D.批评后进员工,促使其增强工作责任心。
3. 如果你是公司的总经理,在周末下午下班后,公司某位重要的客户给你打来电话,说他们向公司购买的设备出了故障,需要紧急更换零部件,而此时公司的全体人员均已下班。对于这种情况,你认为以下各种做法哪一种比较好?
A. 告诉客户因周末找不到人,只好等下周解决,并对此表示歉意。
B. 请值班人员打电话找有关主管人员落实送货事宜。
C. 因为是重要客户的紧急需要,马上亲自设法将货送去。
D.亲自打电话找有关主管人员,请他们设法马上送货给客户。
4. 根据领导生命周期理论,领导者的风格应该适应其下属的成熟度而逐渐调整。因此,对于建立多年且员工队伍基本稳定的高科技企业的领导来说,其领导风格逐渐调整的方向应该是:
A.从参与型向说服型转变B。从参与型向命令型转变
C.从说服型向授权型转变D。从命令型向说服型转变
5. 著名管理学家巴纳德说过:“高层管理人员的首要作用,就是发挥并维持意见沟通系统。”在实践中,进行意见沟通需要一定的技巧。通常不能采取的技巧是:
A.该告诉职工的全部告诉B。让下级明了他在领导心目中的地位
C.不要经常称赞下级D。要明白上行沟通效率永远不会太高
6. 80年代,面对日本所取得的经济成就,日本企业管理模式一时间引起了世界各国企业的关注和借鉴。但最近几年,特别是东南亚金融风暴出现之后,一方面显示了美国经济的强大活力,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了日本经济脆弱的一面。此时,许多人又下结论,你赞同以下哪种说法?
A. 对管理模式的评价必须随世界经济的发展而变。
B. 日本的管理模式不适应经济时代的需要。
C. 美国的管理模式长期以来都比日本的更优秀。
D.每种管理模式都有其自身的环境适应性与局限性。
7. 下列哪一条不是直线职能结构的优点:
A.能发挥专家的业务管理作用B。避免了多头领导
C.横向联系好,便于部门间的协作D。责任明确,决策迅速
8. 根据马斯洛的层次需要理论,下列哪一类人的主导需要最可能是安全需要?
A. 总经理B。刚参加工作的大学生C。刑满释放人员D。私营企业雇员
9. 在偏差出现前就预先采取措施“防患于未来”,这种行为属于:
A.事前控制B.事后控制C.计划活动D.现场控制
10.以下四种做法,哪一种最能说明该组织所采取的是较为分权的做法?
A. 采取了多种有利于提高员工个人能力的做法。
B. 努力使上级领导集中精力于高层管理。
C. 更多、较为重要的决定可由较低层次的管理人员做出。
D.采取积极措施减轻上级领导的工作负担。
三、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 环境研究对于管理为什么重要?企业生存环境包括哪些因素?
2. 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区别何在?正式组织的领导者应如何对待非正式组织?
3. “棍棒下面出孝子”可以用哪种管理理论解释?在管理上有何片面性?
4. 控制工作要“强调例外”是什么意思?
5. 影响管理幅度的因素有哪些?
四、案例分析(共25分)
新来的最高行政主管
美国土星电脑公司和硅谷的许多高科技公司一样,以火箭般的速度发展,但也面临着来自海岸大公司的激烈竞争。公司刚开张时,一切就象闹着玩似的,高层管理人员穿着T恤衫和牛仔裤来上班,谁也分不清他们与普通员工有什么分别。然而当财务上出了毛病,局面立刻大改观,原先那个自由派风格的董事长虽然留任,但公司却引进了一位新的最高行政主管琼斯。琼斯来自一家办事古板的老牌公司,他照章办事,十分传统。与土星公司的风格相去甚远。公司里的行政人员们总的态度是要看看这家伙能呆多久。这样矛盾就不可避免了。
第一次公司内部危机发生在新的最高行政主管首次召开的行政会议上。会议定于上午8点半召开,可有一个人9点中才跌跌撞撞地进来。西装革履的琼斯眼睛瞪着那个迟到的人,对大家说,我再说一次,本公司所有的日常公事要准时开始,你们中间谁做不到,今天下午5点之前向我递交辞职报告。结果10名行政人员有两名辞职。
此后一个月里,公司发生了一些重大变化。琼斯颁布了几项指令性政策,使已有的工作程序改弦易辙。从一开始起,他三番五次地告诫副总经理,一切重大事务向下传达之前必须先由他审批。他抱怨下面的研究、设计、生产和销售等部门之间缺乏合作,而在这些关键领域,土星公司都面临着挑战。
琼斯还命令全面复审公司的福利待遇制度。然后将全体高层管理人员的工资削减了15%,惹得他身边的一位行政人员向他辞职。研究部主任这样认为:“我不喜欢这里的一切,但我不想马上走,开发电脑打败IBM对我来说太有挑战性了。”生产部经理也算是不满现状的人,可他的话令有些人很惊讶:“我不能说我很喜欢琼斯,不过至少他给我那个部门设立的目标我能够达到。当我们圆满完成任务时,琼斯是第一个感谢我们干得棒的人。”
事态发展的另一面是,采购部经理牢骚满腹。他说:“琼斯要把我原料成本削减15%,他拿着一根胡萝卜来引诱我,假如我能做到的话,他就给我丰厚的年终奖。但要达到这个目标简直就是不可能,从现在起,我要另找出路。”
但琼斯对销售副总经理霍普金斯的态度却令人不解。霍普金斯被人称为“爱哭的孩子”。以前他每天都到最高行政主管的办公室去抱怨和指责其他部门。琼斯的办法是让他们在门外等,冷一冷他的双脚。见了他也不理会他的报怨,而是直接谈公司在销售上存在的问题。过不多久,霍普金斯开始更多地跑基层而不是每天到琼斯的办公室去了。
随着时间的流逝,土星公司在琼斯的管理下恢复了元气。行政管理人员不得不承认他对计算机领域了如指掌,对各项业务的决策也无懈可击。然而,他对生产、采购部门却仍然勒紧缰绳。公司里在也听不到关于琼斯去留的流言蜚语了,人们对他有了共识:他不是那种不了解这里情况的人,并且确实带领公司走上了正轨。
问 题:
1. 琼斯采用的是何种领导方式,你认为为什么这种领导方式在土星这个高科技公司能成功?
2. 用你学过的管理理论分析为什么生产部经理愿意留下跟着琼斯干,而采购部经理却想离职?你认为琼斯为什么这样要求采购部经理?这是合理的吗?
你认为土星公司走上正轨之后,琼斯的领导方式是否应发生变化?如果应发生变化,应该变为何种领导方式?如认为不应改变,请说明原因。
一、判断题(每小题2.5分,共20分)
1.错 2.错 3.错 4.对 5.错 6.错 7.错 8.对
二、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25分)
1.B 2.B 3.D 4.C 5.D
6.D 7.C 8.D 9.A 10.C
三、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答:任何组织都存在于一定的环境之中,组织必须与环境相适应,组织的管理方式也应适应环境。组织环境包括宏观环境(国家的政治、经济、法律、技术、社会环境)和微观环境(顾客、竞争对手、供应商、压力集团)。
2.答:正式组织是按照效率逻辑组成的,而非正式组织是按照感情逻辑自发形成的。正式组织领导者应与非正式组织之间达成彼此信任,以使非正式组织为我所用。
3.答:强化理论。片面性:只压服,效果不会好。必须加以正面引导与激励。
4.答:管理者应注意超出常规的特别好或特别坏的情况,以及时发现变化趋势,及时采取措施。提高管理效率。
5.答:工作性质、上下级素质、地理位置和通信手段的现代化程度、分权程度等。
四、案例分析(共25分)
分析要点:
1.答:专制式。过于放任,缺乏正规性,效率低,不适应激烈竞争的环境。
2.答:生产部经理认为琼斯给他定的目标是可行的,而采购部经理认为给他定的目标太高,不可能实现。合理,在激烈竞争环境下,控制采购成本非常关键。
3.答:会发生变化。当员工更为成熟后,可向参与型,甚至授权型转变。
第二篇:信息管理学习题集
?信息管理学?习题集
一、选择题
1、信息论的创始人是()。
A
香农
B
霍顿
C
钟义信
D
哈特莱2、1945年,()发表了?关于一般系统论?的论文,宣告了系统论这门学科的诞生。
A
达文波特
B
贝特郎菲
C
斯特洛特曼
D
瑞克斯
3、美国哈佛大学研究小组给出的著名的能源三角形的组成是〔
〕。
A
物质、能源、材料 B
物质、能源、动力 C
物质、能源、信息 D
物质、信息、材料
4、()是信息资源管理的英文缩写。
A
CRM
B
IRM
C
SCM
D
BPR5、()是组织中的最高信息管理者,直接对CEO负责。
A
CSO
B
CIO
C
CAO
D
CRO6、在一个具体的组织内部,有〔
〕三种信息。
A
战略信息、战术信息、业务信息
B战略信息、业务信息、高层信息
C
战术信息、业务信息、中层信息 D
战略信息、业务信息、根底信息
7、香农提出的通信系统模型,定义了〔
〕。
A
信源、信道、信宿 B
信源、信道、发信者
C
信道、信宿、收信者
D
信道、信宿、信息传输通道
8、一般来说,在CIO为首的信息管理部门领导下,可下设〔
〕。
A
系统运行部、系统开发部、软件开发部
B
系统运行部、信息资源部、硬件维修部
C
系统运行部、系统开发部、信息资源部
D
系统开发部、信息资源部、组织信息部
9、CIO是
(),且身居高级行政管理职位的复合型人物。
A
既懂计算机维修、又懂信息技术
B
既懂软件开发、又懂信息技术
C
既懂业务管理、又懂组织协调
D
既懂信息技术、又懂业务管理
10、伴随信息管理层次从低层向中层、高层的开展,信息管理人员也相应地经历了从()的开展历程。
A初级信息管理人员、数据库管理员、管理信息系统主任
B
管理信息系统主任、中级信息管理人员、信息主管
C
数据库管理员、管理信息系统主任、信息主管
D
信息管理系统主任、信息主管、高级信息管理人员
11、数据流程图由
〔
〕组成。
A
外部项、数据存储、处理功能、数据流
B外部项、数据存储、处理功能、系统以外的事物或人
C数据存储、处理功能、数据流、数据存储的逻辑描述
D外部项、处理功能、数据流、对数据的逻辑处理
12、数据字典包括〔
〕四个条目
A数据流、数据存储、数据结构、动态数据
B数据存储、数据结构、数据元素、静态数据
C数据流、数据存储、数据结构、数据元素
D数据流、数据存储、数据元素、数据的最小组成单位
13、信息科学本身是一个学科群,这个学科群由〔
〕三个层次构成的完整体系。
A信息理论科学、信息技术科学、信息应用科学
B信息理论科学、信息技术科学、信息论
C信息技术科学、信息应用科学、计算机及其网络技术
D信息技术科学、信息应用科学、MIS以及IRM14、信息源发出的信息与信宿所接受的信息实际上不完全相同,主要原因是有噪音存在。噪音有〔
〕两类。
A系统内噪音、系统外噪音
B系统内噪音、传输线路噪音
C系统外噪音、汽车噪音
D飞机噪音、建设工地噪音
15、信宿可以是〔
〕。
A人、也可以是物、其中也包括机器。
B人、话务员
C物、机
D计算机终端、机
16、控制作为一种作用,至少要有〔
〕三个因素。
A作用者、实施主体、作用的传递者
B作用者、被作用者、作用的传递者
C被作用者、受控客体、作用的传递者
D作用者、作用的传递者、控制媒介
17、一般来讲,信息系统包括〔
〕两个方面。
A信息处理系统、计算机系统
B信息传输系统、光纤传输系统
C
信息处理系统、信息传输系统
D计算机系统、软件开发系统
18、一个信息系统从纵向可分为〔
〕三个处理层次。
A基层、作业处理、中层
B基层、中层、战术处理
C
基层、中层、高层
D
基层、高层、战术策略19、1993年12月,我国从国际信息化开展态势和根本国情出发,确立了信息化建设的起步工程,即()-“三金工程〞。
A
“金农工程〞、“金关工程〞、“金卡工程〞
B
“金桥工程〞、“金税工程〞、“金卡工程〞
C
“金网工程〞、“金税工程〞、“金卡工程〞
D
“金桥工程〞、“金关工程〞、“金卡工程〞
20、信息反响的主要方式有〔
〕。
A正反响、负反响、将正面经验、做法、和效果反映给决策者
B负反响、前馈、将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或造成的不良后果反映给决策者
C负反响、前馈、将预测中得出的会出现的偏差信息反映给决策者
D
正反响、负反响、前馈
21、信息商品分为〔
〕两种类型。
A
物理信息商品、图书
B数字信息商品、网络音乐
C
物理信息商品、数字信息商品
D下载软件、电子图书
22、信息市场作为一个系统,由〔
〕四个要素构成。
A
主体、客体、时间、空间
B主体、客体、时间、人
C主体、客体、时间、柜台
D主体、客体、计时表、空间
23、我国国民经济产业结构分为〔
〕四大产业。
A
农业、工业、效劳业、信息产业
B
农业、种植业、效劳业、信息产业
C
农业、工业、制造业、效劳业
D农业、工业、效劳业、金融保险业
24、信息系统从概念上看是由四大部件〔
〕组成。
A
信息源、信息处理器、信息用户、信息管理者
B信息处理器、信息用户、信息管理者、信宿
C信息统计、信息处理器、信息用户、信息管理者
D光缆、信息处理器、信息用户、信息管理者
25、影响信息系统平安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归纳起来主要有〔
〕三大类。
A人为因素、技术因素、软件因素
B自然因素、人为因素、管理不善
C自然因素、地震因素、技术因素
D自然因素、人为因素、技术因素
26、参照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从纵向上,可以把信息素养分为〔
〕三个层次。
A
根底性信息素养、自我满足性信息素养、自我实现性信息素养
B根底性信息素养、自我满足性信息素养、利用信息技术从事教学、管理人员的信息素养
C自我满足性信息素养、自我实现性信息素养、软件开发人员具备的信息素养
D根底性信息素养、自我实现性信息素养、计算机系统设计人员具备的信息素养
27、信息犯罪的主要类型有〔
〕。
A信息欺诈、广告欺诈、信息盗窃、信息渎职、信息污染
B信息欺诈、信息破坏、破坏信息设施、信息渎职、信息污染
C信息欺诈、信息破坏、信息盗窃、信息渎职、信息污染
D信息欺诈、信息破坏、信息盗窃、电脑间谍、信息污染
28、对于信息犯罪,各国政府主要通过〔
〕两种手段来解决。
A信息平安技术、防病毒技术
B信息平安技术、法制治理
C信息平安技术、信息隐藏技术
D法制治理、单独立法集中打击信息犯罪
二、简答题
1、什么是信息用户?请举例说明某类信息用户的信息需求特点。
2、什么是信息商品?
3、信息市场的含义是什么?
4、信息产业管理的含义是什么?
5、什么是系统?
6、信息系统的含义是什么?
7、什么是信息系统外包?它有什么优缺点?
8、什么是信息素质?它主要包含哪些内容?
9、信息管理部门的四个功能是什么?
10、CIO的职责和作用是什么?
三、名词解释
1、MIS2、IRM3、信息
4、信息化
5、信息主管部门
6、信息化委员会
7、CIO8、信息工作者
9、主体数据库
10、数据字典
11、数据流程图
12、功能结构图
四、论述题
请对以下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做出详细说明
1工资管理信息系统
〔1〕主要解决的问题
〔2〕所需要的功能模块
2、学生成绩管理系统
〔1〕主要解决的问题
〔2〕所需要的功能模块
3、人事管理系统。
〔1〕主要解决的问题
〔2〕所需要的功能模块
4、企业生产管理系统
〔1〕主要解决的问题
〔2〕所需要的功能模块
5、市场经营管理系统
(1)
主要解决的问题
〔2〕所需要的功能模块
五、案例分析题——根据给你的背景案例材料,结合你上网看到的和本课程所学的知识进行综合分析
网络经济与信息技术的高速开展,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相应地也冲击和促进了生产关系的变革。从20世纪80年代起,CIO的理念在西方兴旺国家逐渐兴起,并形成了一整套的管理理论和方法,IT管理已从单纯的技术性管理提高到决策层管理,相当于政府副部长或企业副总裁,服从于最高行政官员的指挥,对IT工作的考虑,也开展到了从三大战略管理角度〔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组织结构〕来统筹协调。据国家信息产业部统计,全球500家大型企业中全部设立了信息主管〔CIO〕的职位,信息主管已成为网络经济环境下,决策管理层中的新生力。正门对面
美国权威的?CIO?杂志这样定义CIO:
〔1〕CIO是负责一个公司〔或企业〕信息技术和系统的所有领域的高级官员,他们通过指导信息技术的利用来支持公司的目标。
〔2〕具备技术和业务过程两方面的知识,具有多功能的观念,常常是将组织的技术调配战略与业务战略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最正确人选。济
〔3〕监督技术的获取、实施以及由信息系统部门提供的各种相关效劳。
〔4〕将大量的战术和操作事务授权给“值得信任的副职〞,以使自己将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战略方面。
〔5〕工作的“信息〞局部正变得越来越重要,一般的公司信息的有效和战略的利用要求
CIO具有多功能观念。
〔6〕在重组公司的业务过程和强化公司的信息技术结构以实现组织内部信息的有效利用方面具有领导作用。
〔7〕许多CIO在知识管理和智力资本评估方面也具有领导作用。
讨论问题:
1、简要说明CIO的含义。
2、分析CIO在组织管理中的地位和职能。
3、分析CIO应具备的根本素质。
4、谈一下当前在我国大型企业中设立CIO的必要性。
六、案例分析题——根据给你的背景案例材料,结合你上网看到的和本课程所学的知识进行综合分析
海尔公司步入信息化时代
海尔集团是国家特大型企业,是在1984年引进德国利勃海尔电冰箱生产技术成立的青岛电冰箱总厂的根底上开展起来的。“八五〞期间,与国内同行业相比,海尔集团实现了“中国家电第一名牌〞这个目标,成为中国家电行业销售额最大、生产的产品品种和规格最多、出口量最大的企业集团,是名符其实的中国家电行业的排头兵。
企业的超常开展,除抓住了改革开放的大好机遇外,很重要的一条就是:集团自创业以来,始终重视信息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工作,把企业的信息工作列入企业的首要工作,特别重视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的开发、应用的推广工作。
信息是企业获得成功的原动力,是推动企业不断开展的关键所在,也是海尔集团开展为中国家电第一名牌的关键。海尔在开展过程中,不仅重视市场信息,在紧跟市场的同时,也重视国家的政策性信息。
海尔自始至终重视信息应用的重要性。海尔利用信息不断开展,在开展中又不断地完善信息网络。海尔为了应用信息技术推动企业更好的开展,制定了海尔的信息化开展战略规划。在海尔集团,规划开展中心和信息中心是指同一个部门,两者的结合表达了“信息为集团规划开展提供效劳〞这一重要的原那么。经过5年多的努力,应用众多高新技术,并从信息收集的渠道和处理手段着手,结合企业的实际应用,已经逐步推广并实施信息网络构造和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对于运用信息技术的策略,用海尔自己的话说——重要的不在于我们掌握了多少信息技术资源,而在于我们利用了多少信息技术资源。海尔与国际上大的IT公司保持密切的联系和合作,经常邀请对方举办各种新技术的讲座或者是介绍新的技术开展趋势。在交流过程中,海尔可以了解到最新的技术动态,可以结合自身的需求,让需求不断变为现实。
要保证信息的畅通,就要建设企业的“信息高速公路〞,推广各种信息技术,收集各种信息。目前,海尔已投巨资,根据自身的需求开发和建设信息应用工程。
1、建立Internet和Intranet工程。实现了电子邮件以及内部Web效劳。不仅建立了海尔网站,同时海尔还在国内建立了镜像站点。
2、开展全面提高产品竞争力的PDM〔产品数据管理〕工程。海尔的各个设计研究中心都推广使用CAD,为产品设计带来极大便利,大大缩短了产品开发的周期。
3、利用内部网实施OA〔办公自动化〕。现已完成了公文流转、信息检索、会议安排、档案管理、网上培训等应用。
4、开展ERP工程。在MRP-2实现了财务和分销模块的根底上,海尔把在各地的营销中心连接起来。
5、建立网上效劳中心。直接与设计、生产、销售部门连接,能够把用户的建议转化成科研开发的课题。
6、建立了信息公用平台。集团内部每个部门都可把自己连到信息公用平台上,实现共享。
从管理手段落后到企业全面信息共享、信息化的实施,海尔集团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果。由此可见,信息与信息技术的应用,扩大了海尔的技术优势、市场优势、领导优势和信誉优势。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和信息化的推广实施,为海尔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使之具备了向世界500强冲刺的能力。
答复的问题
(1)
海尔如何处理信息、信息技术与组织管理的关系?
(2)
海尔如何处理信息根底设施和信息应用工程工程的关系?
六、案例分析题——根据给你的背景案例材料,结合你上网看到的和本课程所学的知识进行综合分析
北京中小学管理信息系统
为了适应信息时代,知识经济的到来,我国教育行业加速信息化建设,将信息化建设从高等学府进行到中小学,使教育信息化进入全面实施阶段。北京中小学率先实现了管理资源信息化,在实施信息化建设中取得了许多珍贵的经验,非常值得继续推广,对类似行业的信息化建设也有重要参考价值。
客户背景
北京中小学教育体系,由北京市教委、各区县教委以及遍布全市的中小学组成一个三层体系。北京中小学很早就开始普及计算机与网络教育,并取得了显著的教育成果,像北京四中、101中学等重点学校已经建成了全国知名的网络学校。同时也应该看到北京中小学的整体信息化进程参差不齐,缺乏统一的规划,在实现管理资源信息化的进程中遇到许多实际困难。
1.基于教育行业的特点,建设经费非常有限,而管理资源又十分繁杂,对解决方案的整体应用效果要求较高。
2.硬件环境其整体配置较低,许多学校的电脑设备采购时间较早,主要以PC为主,而且性能差异巨大。
3.数据库建设严重滞后,有些学校几乎为空白。同样也存在着参差不齐现状,成为实现统一资源管理的障碍。
4.由于缺乏专业网络管理与设备维护人员,除了少数学校有专职人员外,大多数学校由计算机教师兼任,造成普遍缺乏系统维护的现状。
5.信息交流的途径有限,多数学校只有简单的局域网,各单位之间需要通过广域网实现。
根据实际存在的问题,北京市教委对这次信息化教育教学改革提出了以下具体要求:
1.构建一个开放的,简单、易用的管理平台,将学校所需的各类资源纳入系统中进行全面管理。
2.提高系统对数据设置和记录的完整性、全面性,以便各类资源信息及时准确地向上传递。
3.系统的维护简便,最好是免维护,至少是客户端免维护,减轻系统管理员的工作量。
4.提高系统的平安性,并能灵活控制权限的设定,做到操作人员根据自己所拥有的权限进行相应的操作防止越权现象的发生。
5.尽量减少采购新设备,立足于提高现有设备的利用效率,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成效。
6.整个系统需要具有良好的兼容性切易于扩展,为未来进一步的信息化建设奠定根底。
解决方案
在对北京中小学进行深入调研之后,北京捷通瑞奇信息技术开发了“中小学管理信息系统〞(简称CMIS)。CMIS以Sybase的企业解决方案为根底,以Sybase
SQL
Anywhere
(ASA)软件为核心。该软件于2000年10月投入使用,在经过半年多的使用检验后,捷通瑞奇公司对原系统进行了较全面的升级,新系统(2.0版)涵盖了学校管理的各个层面,使其具有实用性、先进性、成熟性、标准性、经济性、平安性、可靠性、开放性、可扩充性等诸多优点。本产品是一个建立在(网络)操作系统上和数据库系统的独立的应用软件,Internet/Intranet解决方案作为其运行根底,这为因国家投资重点、扶植重点不同而造成各中小学硬软件功能和质量参差不齐的状况提供了一个统一的系统应用平台,提供完整的Internet/Intranet解决方案
(WWW、FTP、EMAIL)。
其运行环境如下:
硬件平台
效劳器:
INTEL
PII
300
128M
10G
工作站:
P166、64M
4.3G
网络参数:
10/100M,56K(拨号方式)
软件平台
效劳器端:操作系统:
中文WINDOWS
NT4.0
(sp6)
以上,LINUX。
数据库软件:Sybase
SQL
Anywhere
(ASA)
7.0以上。
工具软件:
IE中文浏览器5.0、tomcat3.23,JSWDK1.3
以上。
客
户
端:操作系统:
中文windows98、中文win
dows
2000。
工具软件:
IE中文浏览器5.0、华表CELL组件(可选)。此次解决方案通过对数据库软件Sybase
SQL
Anywhere(ASA)的运用,采用国际公认的MD5加密算法有效设计用户使用权限,并对其进行灵活控制。解决方案采用的Internet/Intranet系统平台,降低了对硬件的需求,可采用多种方式满足本系统运行条件,如虚拟主机、空间租用、远程托管等,不仅继续保持了先前硬件设备的可用性,还为今后的扩展打下根底。系统基于web设计,采用B/S三层结构体系(前端即浏览器,中间层即响应层,后端即数据端),实现客户端的零维护,大大减轻系统管理员的工作量。此解决方案实现了学校的管理资源信息化处理,成功构建了能够满足中小学校管理与教学的全套解决方案,并实现了与上级教育部门应用软件的无缝联接,到达教育数据的一致性、标准性和标准性。
技术路线
运用成果
基于Internet/Intranet运行根底的解决方案,帮助北京中小学成功地实现了管理资源的信息化,不仅实现了北京教委提出的要求,加速了教育管理资源信息化,取得了非常好的运用效果。
1.成功构建了全面的中小学管理平台。
本系统结合学校的实际应用需求,将学校管理所需的各类资源,包括:
学籍信息、成绩信息、教学信息、课程信息、师资信息、校产信息、学校综合信息等,全面纳入管理系统中,学校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完成特定的信息入库管理,也可将其他校园应用系统集成到本系统中来,为校园网络提供越来越丰富的信息效劳。
2.提供全面、完整的各类数据。
本系统对各类数据的设置,以学校的实际工作为依据,以事件为记录单位,全面反响出各类对象的变化进程,并进行有效的统计。将学校管理所需的各类资源信息直接上传给上级部门,实现更大范围的信息共享。每个学生的数据量(从小学到高中毕业)约50K,相当于25万字,详细记录了学生在学校的各类活动信息,即使出现转学等流动情况也可以保障数据的平安与完整。
3.实现了客户端零维护。
由于系统基于web设计,实现了客户端的零维护,这极大的提高了整个系统的可用性,不仅使教职人员可以方便的使用该系统,而且使广阔的学生,甚至家长也可以享受到系统带来种种好处。
4.实现了强大的动态信息交互功能。
系统所提供的应用各类功能,供学校所有人员使用,如校长、学籍老师等,每个人都能根据自己所拥用的权限,进行想应的操作。如:
作为一般用户的学生可查看自己的个人信息;
作为任课老师,可对自己所教课程的成绩进行管理。
5.提升了可靠的平安性和高度的灵活性。
系统所采用的非常先进的平安模型,提供了十分可靠的平安管理机制。密码传递采用的是国际上公认的MD5加密算法,通过按用户类型(学生、教师、其它人员)和角色(校长、学籍老师、班主任等)分类,分别为他们提供了不同的信息处理权限,同时根据各角色在实际工作的职责,将用户与其操作对象的范围关联起来,防止了越权使用现象的发生。系统提供的“权限管理〞功能,能将操作用户与系统的具体功能非常紧密的结合起来,权限可放可收,控制自如,使学校在不同阶段进行不同的工作安排,如考试完毕后,可对任课老师开放录入所负责班的单科成绩,录入完毕后,将其录入权限取消,任课老师就不再有录入的权限,保证数据的可靠性。
6.成功的实现了原有设备的保值,并为未来开展奠定了良好根底。
整个解决方案秉承了Sybase高可用性,易于扩展的特点,SQL
Anywhere
(ASA)的强大功能是实现这一点的有力保障。
在广阔师生对使用该系统的反响信息中,更另人欣喜的是中小学管理资源的信息化对信息化教育起到了直接的促进作用。系统的实施为广阔中小学生提供了直接体验信息化的时机,对信息化有了最初的认识,容易激发其学习信息化的兴趣,同时教师通过使用该系统,对信息化有了正确、深刻的了解,有利于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有意义的引导,对我国的信息化建设产生了深远的意义。
(1)
北京中小学教育体系,在实现管理资源信息化的进程中有哪些困难,是如何克服的?
(2)
北京捷通瑞奇信息技术开发的“中小学管理信息系统〞(CMIS)是怎样运作的,实现了哪些功能?
第三篇:管理学原理习题集及答案
第一章 管理概论
★ 课堂讨论
一、学习管理学对于我们大学新生有什么重要意义?
二、结合实际谈谈管理职能的具体体现。★ 知识掌握
一、名词解释
1.管理:管理是在一定的情境下通过有效地计划、组织、控制、领导和协调等环节来组织所拥有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等各项资源,以期更好地实现组织既定目标的过程。
2.管理学:管理学是以一般组织的管理为研究对象,具体包括管理的基本概念、原理、方法和程序,探讨人、财、物、信息、技术、方法、时间的计划和控制问题,组织的结构设计问题,对组织中人的领导与激励等问题的学科。
3.管理主体:管理主体主要是指管理者,也就是一个组织中从事管理活动的人员,是指挥别人活动的人。
4.管理客体:管理客体是指管理的对象,也就是管理的接受者。5.管理职能:即管理的职责和效能。
一、选择题
1.管理的主体是(C)
A.领导者
B.管理者
C.人
D.领导
2.任何组织的管理都是从(D)开始的: A.组织
B.领导
C.控制
D.计划
3.古人云:“预则立,不预则废。”这是说哪一项管理职能的重要性:(B)A.领导职能 B.计划职能 C.控制职能 D.组织职能 4.相传有个这样的商人,他在卖马的时候一直说,允许顾客任意挑选马匹,但需要符合一个条件,即只能挑选最靠近门边的那一匹。在此例中,顾客拥有的决策权限:(B)A.很大,因为他可以任意挑选马匹。
B.很小,因为他的决策前提受到了严格控制。
C.无大小之别,因为这里顾客只是在买马,而不是在作决策。
D.无法判断,因为决策权限大小取决于所作决策的类型与重要程度。5.概括而言,管理学原理的学科性质有:(C)A.社会应用性 B.管理效果的不确定性 C.科学和艺术的统一性 D.管理效果对经验的依赖性 6.管理的二重性是指:(C)A.艺术性和科学性 B.基础性和边缘性 C.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D.普遍性和重要性 7.基层管理者的主要工作是:(B)A.计划 B.技术 C.协调 D.决策
三、是非题
1.管理学是一门精确的学科。(×)
2.在管理活动中,最重要、对管理效果起决定因素的是信息。(×)3.环境不确定性越大,计划就越需要精确。(×)
4.管理的艺术性指的是管理的实践性。(√)
5.管理不能脱离组织而存在,而组织中不一定存在管理。(×)6.决策是管理活动的起点和中心环节。(×)
四、简述题
1.何谓管理?如何理解管理的具体含义?
答:管理是在一定的情境下通过有效地计划、组织、控制、领导和协调等环节来组织所拥有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等各项资源,以期更好地实现组织既定目标的过程。
(1)管理是一个过程
管理是为实现组织目标服务的,是一个有意识、有目的的过程。(2)管理是由若干职能构成
即由计划、组织、指挥、领导、协调和控制等职能组成。(3)管理是整合资源
管理工作要通过综合运用组织中的各种资源,诸如人力、物力、财力、社会信用、时间、信息、社会关系等资源来实现组织的目标。
2.管理通常包括哪些活动?每种职能活动是如何表现其存在的?它们之间有着什么关系?
答:管理通常包括一下主要活动:
(一)计划
计划是事先对未来行动所作的安排和部署,它是管理的首要职能。
(二)决策
决策就是针对预期目标,在一定条件的约束下,从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方案中选择一个最优方案并付诸实施的过程。决策贯穿于管理的全过程。
(三)组织
从静态意义上讲,组织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人为了实现共同的目标而结成的一个有机整体。
从动态意义上讲,组织是围绕一定目标,设计并建立组织结构,安排群体成员的职位,确定其职责、权限及其相互关系,从而使其具有较高效率的群体素质。
组织是管理的一项重要职能,同时还是管理的基础工作。
(四)人事
管理学中的人事是指组织根据任务需要,通过选拨、培训、开发等活动为组织各部门、各岗位配备合适人选的活动。
(八)协调
法约尔认为,协调即和谐统一,指企业的一切工作都能配合适当,以便使企业的经营活动顺利进行,并有利于企业取得成功。
(九)创新
管理的创新体现在管理的活动过程中。
(五)领导
组织需要有权威的管理者进行领导,指导人们的行为、沟通人们之间的信息、增强相互之间的了解、统一人们的思想和行动、激励每个成员自觉地为实现组织目标共同努力。
(六)激励 激励就是组织通过设计适当的外部奖酬形式和工作环境,以一定的行为规范和惩罚性措施,借助信息沟通来激发、引导、保持和归化组织成员和行为,以有效地实现组织及其成员个人目标的系统活动。
(七)控制
控制的工作就是使实践活动符合于计划,计划是控制的标准。
它们都是管理的重要职能,离开了这些职能来谈管理是没有意义的管理。3.管理有什么作用? 答:
1.管理可以增强一个组织的凝聚力
2.管理可以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3.管理对于我国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4.学习管理有助于和谐社会的发展
★ 知识应用 □案例分析
案例一
管理的误区
某个保健品集团总裁曾经相当辉煌,被冠以“杰出青年企业家”、“十大杰出青年”等荣誉。从1991到1994年这四年间,该公司已累计完成销售额20亿元,实现利润4.2亿元。用当时的记者话说,该公司的成功秘诀在于:不追求产值,追求利润;追求市场占有率,破除生产能力扩大之传统模式;破除大规模负债经营模式,依靠自身滚动经营等等。其实真正秘诀在于:广告轰炸、人海会战。用当时总裁的一句话说:“最优秀的人是商人,最优秀的商人是广告人。”我们看下面一组数据:该公司1991年投入120万元广告费,其利润是400万元;1992年投入1000万元广告费,其利润是6000万元;1993年投入8000万元广告费,其利润是2亿元。但1994年下半年起,保健品市场的竞争异常激烈且混乱。这个时候,该总裁感觉到市场经济的残酷,开始把眼光转向公司的内部管理,这才发现公司的内部管理非常混乱,根本无法应付当时激烈的竞争。香港一家咨询公司对该公司进行了认真的总结,认为该公司存在四大缺陷:一是管理混乱,管理的帐务不实;二是缺乏拳头产品,没有自己的核心产品;三是缺乏长远规划;四是资本不实,只是靠大量的广告费用获得的丰厚利润。总裁这才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并下决心痛改全非。问题:
1.阐述管理在公司的经营管理过程中具有什么样的作用?
提示:任何集体都需要管理,管理是公司经营成功的关键。管理在公司的经营管理中包括财务管理、企业经营管理、战略管理、生产管理、风险管理、人事管理等各种各样的管理,它的内涵非常广范。在集体活动中,没有管理活动的协调,很难达成集体一致的目标。
2.你认为导致一个公司经营成功的关键因素有哪些?
提示:决定公司经营成功的因素很多,比如,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都是公司成败的关键的资源。但这些资源的整合与运用都离不开管理。本案例中公司失败的启示是:公司的经营活动要与企业自身的经营条件为基础,不能盲目的投入,这也就是管理的计划是最重要的职能。
案例
二、向蚂蚁学管理
著名的企业管理顾问邦纳保(EricBonabeau)和梅耶(ChristopherMeyer)最近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分析,从蚂蚁和蜜蜂身上,我们可以学到很多管理学知识。
(1)蚂蚁具有很强的团队意识。蚂蚁一般多是集体行动,如果一只蚂蚁找到了食物,它就会通过散发出一些激素呼唤更多的蚂蚁来协助把食物搬回家。另外蚂蚁在搬运食物的过程中都能找出最短路线,以便尽快地搬回家。举例来说,当发现食物时,两只蚂蚁同时离开巢穴,分别走两条路线到食物处。较快回来的会在其路线释放出较多的化学外激素作为记号。因此,其他同伴闻到较重的味道时,自然就会走较短的路线。运用这个简单原则,可以解决复杂问题。例如,电信网络从夏威夷到巴黎必须经过很多节点,聪明的系统必须能自动避掉塞车的地方。惠普实验室发展出一个方法,设计大批软件使用者不断流动,在网络间留下资讯,就像蚂蚁留下外激素一样,电话就追随这些资讯来连接。当一个路线塞车,这条路线的使用者也会塞车,自然发出讯号,这条路线就放弃,电话改走比较顺畅的路线,让塞车迅速缓解。
(2)蚂蚁注重弹性分工。一只蚂蚁搬食物往回走时,碰到下一只蚂蚁,会把食物交给它,自己再回头,碰到上游的蚂蚁时,将食物接过来,再交给下一只蚂蚁。蚂蚁要在哪个位置换手不一定,唯一固定的是起始点和目的地。
一家大型零售连锁店 就运用这个模式,来管理其物流仓储中心。以前该仓储中心用区域方式来捡货,除非上一手完成工作,下一手不能接手。以书为例,一个人专门负责装商业书,另一个人专门负责装儿童书。问题是每个人的速度可能差距非常大,订单对每一种商品的需求差异也有大小,因此总有人在等待别人完成才能接手。
经过研究,该物流中心改用“蚂蚁模式”一个人不断拣出产品,一直到下游有空来接手工作后,再回头接手上游工作。研究人员用电脑模拟运算发现,运用这个模式时,应该将速度最快的员工放在最末端,速度最慢的放在一开始,如此是最有效率的。该仓储中心通过这种方法,生产力比之前提高了30%。
两位学者指出,这种蜂群智慧有三种优势:
一、弹性,可以迅速根据环境变化进行调整;
二、强韧,即使一个个体失败,整个群体仍然可以运作;
三、自我组织,不需要太多从上而下的控制或管理,就能自我完成工作。这些正是今天多变的环境中企业最需要具备的特质。
问题:你从蚂蚁身上学到了什么?对我们今天的管理有什么启示? 提示:蚂蚁的启示:
(1)蚂蚁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2)蚂蚁具有弹性的分工与合作。对我们今天管理的启示:
(1)任何组织都必须具有团队合作精神。
(2)建立一种柔性化组织,也就是说组织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变化。
□实践训练
你身边有哪些现象是管理现象?你认为我们所学到管理学知识对这些管理现象的处理是否有用?如果要你经营一家服装店,你将用什么管理理念来指导你的经营?
第二章
管理理论
★
课堂讨论 课堂讨论:
一、泰罗的科学管理对于我们今天二十一世纪的管理者来说有什么启发?
二、人际关系学说理论对我们今天“以人为本”的管理实践有什么积极意义?
★ 知识掌握
一、名词解释
1.行为科学:行为科学是由心理学、社会学、社会心理学、人类学以及一切与研究人类行为有关的科学组成的学科群,它是研究人的行为规律,借以控制并预测人的行为,并为实现政治的、经济的和文化的目的服务。
2.经济人:麦格雷戈把人看作是经济人,认为人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得到经济利益。
3.社会人:社会人假设是梅奥通过霍桑试验得出的一种人性假设理论。他认为,人是社会人,除了追求经济利益之外,还有社会和心理方面的需求。4.权变理论:权变理论学派认为,在企业管理中没有一成不变、普遍适用的管理理论和方法,因为环境是复杂而多变的,管理方式或方法应该随着情况的不同而改变。
5.组织文化:组织文化是组织成员在长期的经营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具有一定稳定性的价值观体系。
6.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组织是指具有持续不断地学习、适应环境变化和组织变革能力的组织。
7.跨文化管理:跨文化管理主要研究在跨文化条件下如何克服异质文化的冲突,进行卓有成效的管理。
8.企业社会责任:企业社会责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简称CSR)是指企业在创造利润、对股东利益负责的同时,还要承担对员工、对社会和环境的社会责任,包括遵守商业道德、生产安全、职业健康、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节约资源等。
二、选择题
1.被誉为“科学管理之父”的人是:(A)
A.泰罗 B.韦伯 C.孔茨 D.马斯洛
2.巴纳德代表的是:(C)
A.决策理论学派 B.社会合作学派 C.社会系统学派 D.管理过程学派
3.最早对管理的具体职能加以概括和系统论述的是:(B)A.泰罗 B.法约尔 C.孔茨 D.韦伯
4.泰勒的科学管理方法是哪种人性假设的具体体现:(A)A.经济人假设 B.社会人假设 C.自动人假设 D.复杂人假设
5.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对西方管理理论的发展有重大影响,成为后来管理过程学派的理论基础,他的代表作是:(B)
A.社会组织与经济组织理论 B.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 C.科学管理理论 6.梅奥等人通过霍桑试验得出结论:人们的生产效率不仅受到物理的、生理的因素的影响,而且还受到社会环境、社会心理因素的影响。由此创立了:(A)
A.行为科学学说 B.人文关系学说 C.人际关系学说 7.认为没有一成不变的、普遍使用的“最好的管理理论和方法”的是:(B)
A.管理过程学派 B.权变理论学派
C.社会合作学派 D.数学(管理科学)学派 8.权变理论的核心内容是:(A)
A.权宜之变的理论 B.有关权利的理论 C.关于领导的理论 D.关于权力变化的理论
9.泰勒的科学管理方法是哪种人性假设的具体体现:(A)A.经济人假设 B.社会人假设 C.自动人假设 D.复杂人假设 10.古人云:“预则立,不预则废。”这是说哪一项管理职能的重要性。(B)A.领导职能 B. 计划职能 C.控制职能 D. 组织职能
三、是非题
1.现代组织的经营管理者在经营管理上要追求组织的利润而不需注意社会价值。(×)
2.法约尔是西方古典管理理论在法国的杰出代表,他提出的一般管理理论对西方管理理论的发展有重大的影响,被誉为“经营管理理论之父”。(√)3.权变理论学派试图通过“权宜应变”融各学派学说于一体,在美国等地遭到排斥,毫无价值。(×)
4.提出了职工是“社会人”的观点的是法约尔。(×)
5.早期的行为科学学派的著名代表人物是美国切斯特*巴纳德。(×)6.“非正式组织”的存在是在霍桑试验中发现的。(√)7.在任何正式组织中都有可能存在非正式组织。(√)
8.非正式组织是在共同的工作中,由于工作关系、兴趣爱好、血缘关系等原因自发产生的,具有生产协作关系的团体。(√)9.管理者和领导者是完全统一的。(×)
四、简述题
1.泰罗的科学管理的主要内容有哪些?科学管理的贡献和局限是什么? 答:泰勒科学管理的主要内容
泰勒科学管理的研究内容涉及的范围很广,其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工作效率和工作定额、科学选人、标准化、差别计件工资制、职能研究、例外管理等六个方面。
泰勒科学管理的主要贡献:
1)科学管理最大的贡献是提倡用科学的管理方法代替传统的管理方法 由于科学管理方法的逐步普及和发展,极大地促进了企业生产效率的提高,也促进了当时工厂管理的根本变革。其意义是历史性的,也是最具空前性的。科学管理是管理发展史上的一次伟大的革命,它的提出标志着管理学作为一门科学开始形成。
2)泰勒和他的同事创造并发展了一系列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的技术和方法如时间动作的研究和差别计件工资制。
3)泰勒强调雇主和雇员的合作精神 泰勒科学管理的缺陷:
1)泰勒对工人的看法是不正确的
他认为工人的主要动机是经济的,并认为工人是“经济人”,工人最关心的是金钱收入。
2)泰勒的科学管理只重视技术的因素,不重视人群社会的因素。
3)泰勒仅解决了个别具体工作的效率问题,而没有解决企业作为一个整体如何经营和管理的问题。
2.简单论述梅奥的人群关系理论的基本内容,并说明其对管理理论发展有何贡献?
答:梅奥人群关系理论的主要内容
梅奥人群关系理论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点:(1)工人是“社会人”。
(2)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
(3)生产效率主要取决于职工的工作态度以及与周围人的关系。其对管理理论发展的贡献:
1)梅奥的人群关系理论开辟了管理理论的新领域,是管理思想发展过程的又一大里程碑。
梅奥的人群关系理论抛弃了传统管理理论以“物”为中心的管理思想,而注重以“人”为中心进行管理理论的研究。并取得了辉煌的成果,为管理的研究开辟了新的领域,使人们开始关注工业生产中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即人的因素。2)梅奥的人群关系理论强调意见沟通,改善人际关系,要求管理者改变对员工的态度和监督方式,同时倡导下属参与企业的决策,并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这对我们今天的管理工作是很有积极意义。
3.简单论述学习型组织理论的基本内容?试论述它对今天的管理有什么启发?
答:学习型组织理论的基本内容: 学习型组织理论的主要内容(1)强调自我超越(2)改善心智模式(5)系统思考
(4)建立学习型组织(3)愿景管理
学习型组织理论对今天管理的启示:
提示:学习型组织是以知识和信息为基础的组织,任何一个组织要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必须不断地学习。对于组织的管理来说,首先要建立学习型团队;其次,在组织中确定目标,实行目标管理。组织有了目标,组织成员才有动力。
4.泰罗的“科学管理”与法约尔的“一般管理”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答:泰罗的“科学管理”与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的联系:(1)泰罗与法约尔都是同一时代的人物,他们都对管理理论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2)他们的管理理论都是属于古典管理理论。(3)他们都是从静态的角度来研究管理理论的,很少考虑用动态的观点来研究管理。区别:
(1)泰罗是从技术的层面研究管理;法约尔是从做为一个高层管理者如何来进行管理的角度研究的,其管理理论具有一般性。(2)他们研究的内容有很大的区别,这与他们自身所处的环境有很大的关系,泰罗一直从事技术性工作,而法约尔却一直担任企业的高层管理者。5.假如你是一家大型公司的高层管理者,你将如何贯彻企业的社会责任管理意识?作为一名大学生,你是如何将社会责任管理意识贯彻到你的日常学习生活中?
提示:从企业的社会责任管理的内容来论述。★ 知识应用 案例分析
案例一:
新业公司的效率
新业批发公司的产品销往6个省市中的500多个零售商。批发业务的一个主要赢利因素就是尽快满足用户的定单。零售商一旦发出定单,就希望尽快到货,假如在交货有任何耽搁,他们就会寻找其他批发商订货。
新业公司的经理黄胜上月刚完成对公司的整改。首先他对所有货品作了新的安排,以便使那些需要快递的货品尽可能地安置在最靠近装货码头的那些仓库中。第二,他引入了新的库存控制制度,所有重要的原始记录都由电脑储存。第三,对一些办公室作了新的安排,并配备了新的办公设施。此外,在工作场所还播放一些轻松悦耳的乐曲。
自从作了这些改变后,黄经理对公司的营运绩效十分关注。记录显示公司的交货期由原先的四天减少到了三天,赢利率增加到27%。当然,这种改革后的成效是暂时的还是长期的,目前还很难断言。但黄经理相信绝大部分效率的提高应直接归功于他在工作环境中引入的改革。
问题:
1.黄经理在这次变革中应用了哪些主要的管理方法?是管理科学,一般科学,还是行为科学?
答:黄经理在这次变革中既应用了科学管理的方法又应用了行为科学理论。2.这些工作上的变革对职工的行为有何影响?请解释。
答:这些工作的变革对职工的行为有一定的影响,他引入了新的库存制度,这是利用科学的管理方法来提高效率;其次在工作过程中播放一些轻松愉悦的音乐,给员工一个轻松的环境,能够营造一种良好的工作氛围。
3.对于管理过程的理解是否有助于黄经理进行这些工作上的变革?还有哪些方式能帮助他成为一位有效的管理者。你认为这次盈利利率的提高,究竟是临时性的提高还是长期趋势?
答:对于管理过程的理解是有助于黄经理进行这些工作上的变革。黄经理注意从环境和工作方法的的角度来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但这种方法在长期来说,不一定是最有效的。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是受到多方面的影响,作为黄经理来说,还要关注员工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通过多种措施来激励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以此来提高员工的士气。
案例二
企业怎样进行有效的管理
在某市企业管理协会厂长经理工作研讨会上,有两家公司的经理分别谈了他们在企业进行有效管理的一些经验。
方兴公司的经理认为,员工是最重要的资产,要提高员工的积极性,首先管理者要把员工看做是自己人。只有员工们把企业当作自己的家,才能把个人的命运与企业的命运、个人的利益和企业的利益紧紧联系在一起,这样才能把个人的命运与企业的命运、个人的利益和企业的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员工的聪明才智,为企业服务。因此,在日常管理中总经理如果碰到什么问题,都主动与员工商量解决;平常也十分重视员工需求分析,为生产、娱乐创造机会和条件;每当员工过生日就通过电台祝贺;如果员工生儿育女,厂里就派车接送并送上贺礼。在方兴公司,员工们都普遍地把企业当作自己的家,全心全意地为企业服务,企业日益兴旺。
方太公司总经理认为,企业必须实行严格的规章制度,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企业目标的实现。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因此,企业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及岗位责任制度,注重员工培训,实行合理的计件工资制。多劳多得。总经理在企业时,员工们都十分遵守企业规章制度,企业也日益兴旺。
问题:如果你是公司的管理人员,你将采取什么方法进行有效地管理? 提示:每一种管理方法都有它的合理之处。第一个公司利用“以人为本”的管理办法,这种方法能够给员工以“家”的感觉;第二个公司利用“制度化”的管理办法,也有的合理之处,至于采取哪种方法则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对待。一般来说,两种方法相结合,是一种最好的管理办法,既要利用制度又要人性化的方法来管理。
案例五:
L公司行为科学应用
L公司是一家电器生产企业,多年来在市场上有不俗的表现,消费者也颇为认可。2005年,公司张总经理因年龄已大,身体也不够好,提出了辞职退休的要求。董事会再三挽留不住,只得另外聘任年轻有为的李志强先生为公司新的总经理。临别时,张总告诉他的后任李强先生:“我公司过去之所以取得良好的业绩,在市场的竞争中保持了相当大的优势和市场份额,全依赖公司员工上下一条心,有很强的凝聚力;只要万众一心,就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希望李总千万不要忘了这一点。”对于张总的一番话李强颇为赞同,深感自己责任重大,因为自己过去虽然也做过一些高级管理工作,但大都与业务有关,如何激励员工保持凝
聚力的确未曾很好实践,也缺乏经验。李强走马上任后对公司各方面作了调查研究,召开了一些各职能部门管理人员、公司一般员工的座谈会,了解情况。一个月后一个增强企业内部和谐氛围,增强员工协作与努力的方案在李志强的脑海中形成了,于是他召开了总经理办公会议,诸副总们、部门经理们一起讨论他的方案。“各位同事,经过一个月的了解,我感到L公司的确是在各方面都有骄人业绩的公司,管理方面尤其突出,这些成绩的取得的确应归功于全体员工上下一条心,把公司看作是自己的家,把公司的事业看作是自己的事业来努力。这方面我们应该继续下去,即过去各种好的做法可以不变,大家可以大胆地照原来的惯例进行工作。
我也注意到成绩的背后,在经验的背后,还有一些问题尚未解决,例如员工间、部门间因工作产生的纠纷近来时有出现,纠纷出现是正常的,问题是解决的方法。我们原来采用的方法是由上级或上级部门裁决,裁决后尽管纠纷各方面都服从了,但我知道其中一定有一方心中不痛快或不服帖,如果长此以往,必定会使我们公司凝聚力强、上下一条心的集体精神遭到破坏。把青蛙扔进开水锅里它倒死不了,因为它能马上跳出来;而把青蛙放进温水里慢慢加热使它在不知不觉中送了命。为此,我们提出一个解决员工间、部门间工作纠纷的新方案。具体地说,就是纠纷双方自己坐下来协商解决,即自我管理。”
望着下属们不解的眼光,李志强清了一下喉咙,继续说:“公司专门设一大房间,注意,这房间我特请心理学家和行为科学家来布置。凡发生工作纠纷的各方请自动一起到那个房间坐一坐,我相信,最终一定是各方心情愉快,纠纷圆满解决。”
李强的话刚结束,下面就像开了锅,大家议论纷纷,好像天方夜谭一般,充满了迷惑。“这样吧,我先带大家参观一下这个房间,然后我们再接着开会。”李志强笑嘻嘻地说着,便起身招呼大家跟他走。大家来到了那间神秘的大房间,有一位工作人员打开了门,让大家进去。
原来这间大房间被分隔成四小间,一间套一间。进入这大房间先得进第一小间,第一小间迎面立着的一个屏风上装有一大块玻璃镜,绕过镜子几步就进入第二小间;第二小间的门口挂着一个大沙袋,非得推着它人才能进去;第三小间的墙上挂满公司历年所获各种奖状,公司优秀员工的事迹与照片,公司各年业绩的图示等等;第四小间就是几个沙发和小桌椅,旁边还有可自取的咖啡、茶、饮料等,似乎就是一个小会议室,另还有一扇门可供外出。
李强带着他们回到会议室,这下可好了,大家议论了开来„„。
问题:
1.李强总经理的新方案是基于什么理论,为什么这么做? 答:李强总经理的新方案是基于行为科学理论。他想借助行为科学理论来激励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士气。
2.有没有更好的方法来解决员工与部门间因工作产生的矛盾冲突? 答:员工与部门间因工作产生的矛盾有时是不可避免的,为了解决这种矛盾,作为领导者,应该多与员工进行沟通,让员工多了解企业。
3.如果你是李强,你将采取什么方法激励你的下属?
答:可以采取物质和精神相结合的方法来激励员工的工作热情。□ 实践训练
就你所在的城市调查一些企业,通过观察与访谈的方式了解这些企业采取哪些管理理论来指导企业的日常活动?这些企业的管理者是如何看待管理理论的?比较跨国公司和本土的公司在管理方面有什么区别?通过调查研究,你从中得到什么启发?
第三章 管理心理 ★ 课堂讨论
一、根据所学知识,指出作为学生应如何配合学校凸现学校形象(讨论时注意收集学生讨论中的优缺点)?
提示:可以根据人的知觉特征去考虑,如人们对校容、学风的要求等。
二、如何在工作中给客人留下完美的印象?
提示:可以从人的知觉特征、社会偏见等方面考虑,如人们对工作效率的要求、礼貌的要求等
★ 知识掌握
一、名词解释
1.知觉:知觉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官而在头脑中产生的对事物整体的认识。
2.社会知觉:社会知觉就是指个人在社会环境中对他人(某个个体或某个群体)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和意向(社会特征和社会现象)做出推测与判断的过程。
3.第一印象:第一印象是指一个人在同他人初次接触时所形成的最初印象。它是一个人通过对他人的外部特征的感知,进而取得对他的动机、情感、意图等方面的认识,最终形成关于这个人的印象。
4.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首因效应指的是人们在对他人总体印象的形成过程中,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这实际上与上述第一印象的作用是相同的。近因效应指在总体印象形成过程中,新近获得的信息比原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
5.晕轮效应:所谓“晕轮”效应是指在知觉过程中,通过获得知觉对象某一行为特征的突出印象,而将其扩大成为整体行为特征的认知活动。晕轮效应实质上是一种逻辑推理上的“以点概面”效应,即根据一个人的个别品质作出对其全面的评价。它往往在对人的道德品质的知觉中表现得很明显。
6.社会刻板效应:刻板印象是指人们把在头脑中形成的对某类知觉对象的形象固定下来,并对以后有关该类对象的知觉产生强烈影响。
7. 以己度人:以己度人也叫投射,就是将自己的感觉、倾向或动机投影到你对别人的判断之中,即以你自己所具有的品质来看其他人,认为他们也具有这些品质。
8. 知觉防御:知觉防御是指人们对不利于自己的信息会视而不见或加以歪曲,以达到防御的目的。
9. 归因:当我们观察某一个体的行为时,我们总是试图判断它是由内部原因还是外部原因造成的,然后通过解释、控制和预测与内外原因相关的环境,来达到解释、控制和预测随这种环境而出现的行为的目的,这就是归因。
10.个性:个性指一个人的整个心理面貌,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各种心理特征的总和。个性是复杂的、多侧面、多层次的统一体。
11.气质:气质是典型地表现于人们心理过程的速度和稳定性、心理过程的强度以及心理活动的指向性等动力方面的特点。
12.能力:能直接影响人的活动效率,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13.性格:性格是一个比较稳定的对现实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14.价值观:价值观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包括人、事、物)在满足主观需要方面的有用性、重要性、有效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15.价值观体系:价值观体系是一个人对诸事物的看法和评价在自己心目中的主次、轻重的排列次序。
16.态度:态度是个体对某一对象所持的评价和行为倾向。
17.工作态度:工作态度是个人对工作所持有的评价和行为倾向。对工作的行为倾向表现在对工作的需要、动机、自觉性、责任感、积极性、目标导向等。
18.组织认同感:组织认同感是员工对其组织认同的程度,它包括三个部份:一是对组织目标和价值观的信任和接受;二是愿意为组织的利益出力;三是渴望保持组织成员的资格。
19:工作参与度:工作参与度也是一种重要的工作态度,是员工对自己工作的认可程度、投入程度,以及认为工作对自身价值实现的重要程度。
二、选择题(有一个以上对)
1.在影响知觉方面最相关的个人因素是:(AC)
A.兴趣、B.知觉对象 C.需要和动机 D.知觉情境 2.社会知觉包括的内容:(ABC)
A.对人的知觉 B.对社会事件因果关系的知觉 C.对人际关系的知觉 D.对社会组织的知觉 3.归因理论研究的基本问题包括:(ABD)
A.人们的心理活动归因 B.人们的行为活动归因
C.人们过去行为的归因 D.人们的未来行为的期望与预测
4.美国心理学家维纳(B.Weiner)1974年提出了成功与失败的归因模型。他认为,在现实中,人们一般把成功或失败作以下归因:(ABCD)
A.个人努力程度大小 B.个人能力大小,C.任务(事业)难度大小,D.机遇状况的好坏。5.性格的类型有:(BD)
A.多血质和胆汁质 B.敏感型和情感型 C.沾液质和抑郁质 D.思考型和想象型
6.按不同行为方式划分,价值观可分以下类型:(BC)A.经济性价值观 B.自我中心型价值观
C.现实主义型价值观 D.社会性价值观 7.态度的构成包括:(ABD)
A.认知成分 B.情感成分 C.理智成分 D.行为倾向 8.态度的形成和转变过程分为:(ACD)A.顺从、B.遵守 C.同化 D.内化 9心理学家认为改变人格的方法有:(AC)A.自我洞察方式 B.主动接触
C.换位思考 D.行为模仿
三、是非题
1.知觉和感觉一样,都是当前的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我们的感觉器官,因此知觉和感觉是完全相同的。(×)
2.知觉对象与背景在某些特征上越接近,也越容易把对象从背景中分离出来。(×)3.一般心理上开放、灵活的人容易受近因效应的影响,而心理上保持高度一致,具有稳定倾向的人,容易受首因效应的影响。(√)
4.归因理论认为:如果把工作和学习中的成功归因于机遇好这样的不稳定的外因,会使人的积极性降低;如果把成功归于除此之外的其他原因可以使人的积极性提高。(√)
5.国外有人把个性分为A型、B型两大类,所谓A型的人具有冷漠、迟钝、稳定、细心的气质特点;所谓B型的人具有热情、灵敏、粗心、急躁的气质特点。(×)
6.人与人之间的能力差别只表现为量的差别,质的差别是区分不了的。(×)
7.西方的管理者认为,如果一种单一的高能量是工作成功的决定因素,那么选择A型个性的人最有成效。而如果创造性、思维和谨慎是工作成功的决定因素,那么选择B型个性的人将会取得更大的成功。(√)
8.价值观和价值观体系是决定人行为的心理基础。(√)
9.工作态度作为工作的内在心理动力,对各种工作行为没有任何影响(×)
10.毫无疑问,工作满足感会影响工作表现和工作绩效。(√)四.简述题 四.简述题
1.举例说明知觉的因素是如何影响人的知觉的?
答:不同的个体看到相同的事物会产生不同的知觉。很多因素影响到知觉的形成甚至有时是知觉的歪曲。这些因素可以归纳为知觉者、知觉目标或对象以及知觉发生的情境三个方面。例如对戏剧感兴趣的人往往会注意橱窗里的戏剧杂志,使之成为知觉的对象,而对戏剧不感兴趣的人则可能根本没有注意到这些杂志。
2.社会知觉有哪些偏见?请举例说明如何避免人们对你的偏见。
答:社会认知过程中对人对事不全面的看法,就属于社会知觉中的偏见。这些偏见主要有:
(1)第一印象:第一印象是指一个人在同他人初次接触时所形成的最初印象。
(2)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
首因效应指的是人们在对他人总体印象的形成过程中,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这实际上与上述第一印象的作用是相同的。
近因效应指在总体印象形成过程中,新近获得的信息比原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
(3)晕轮效应
所谓“晕轮”效应是指在知觉过程中,通过获得知觉对象某一行为特征的突出印象,而将其扩大成为整体行为特征的认知活动。
(4)社会刻板效应:刻板印象是指人们把在头脑中形成的对某类知觉对象的形象固定下来,并对以后有关该类对象的知觉产生强烈影响。
(5)以己度人
以己度人也叫投射,就是将自己的感觉、倾向或动机投影到你对别人的判断之中,即以你自己所具有的品质来看其他人,认为他们也具有这些品质。
(6)知觉防御
知觉防御是指人们对不利于自己的信息会视而不见或加以歪曲,以达到防御的目的。
偏见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必须在各方面注意,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以避免别人对你产生偏见。如不与坏人在一起,这样别人就不会以“人以类聚,物以群分”,把你看作成这些坏人,对你产生偏见了。
3.美国心理学家维纳(B.Weiner)关于成功与失败的归因模型的观点是什么?对你有何启发?
答:维纳认为,如果把工作和学习中的成功归因于机遇好这样的不稳定的外因,会使人的积极性降低;如果把成功归于除此之外的其他原因可以使人的积极性提高。另一方面,如果把工作和学习中的失败归因于智力差、能力低、任务难等内外原因中的稳定因素,就会降低人们对成功的期望和信心,难以产生坚定的持续努力行为;相反,如果把失败归因于自己不努力、马虎大意等不稳定性的偶然因素,就会使行为者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接受教训,改正不稳定因素造成的影响,增强成功的信心,坚持努力行为,争取成功机会。
从以上观点中可以受到以下启发:要对人们的行为要有一个正确的归因,或者帮助他们产生正确的归因,这样才能正确引导人的行为。4.如何结合人的气质差异做好管理工作?
答:(1)普遍工作,气质不能决定人的成就高低。决定工作成的关键是其工作态度、熟练程度等因素,而不是气质特点。因此对普遍工作岗位的人选和考核不应以气质为主,而是工作态度、熟练程度等因素。
(2)根据职工的气质特征合理安排和分配工作,有助于职工扬长避短,发挥特长,提高工作效率。
西方的管理者认为,如果一种单一的高能量是工作成功的决定因素,那么选择外向型个性的人最有成效。而如果创造性、思维和谨慎是工作成功的决定因素,那么选择内向型个性的人将会取得更大的成功。
(3)在安排特殊工作的人员时,必须注意气质要求的绝对性。(4)对不同气质类型的人采取不同的管理方法
(5)在一般的工作安排和人员优化组合时,必须注意气质要求的互补性。5.如何结合人的能力差异做好管理工作
答:(1)掌握好各类职工的能力标准,合理选聘和考核人才。
(2)根据人的能力差异,对职工职业技术教育和进行能力的训练。(3)根据人的能力差异合理分工,做到人尽其才量材录用,并与实际工作要求相匹配。
6.人的性格对管理有何影响?举例说明如何管理性格不同的员工? 答;人的性格对管理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性格与人际关系:人的良好的性格特征,如谅解、支持、友谊、团结、诚实、谦虚、热情等是使企业和单位人际关系和谐,有凝聚力的重要心理品质;相反,对人冷淡、刻薄、嫉妒、高傲,容易导致人际关系紧张,出现扯皮、拆台、凝聚力差与士气低落的局面。
(2)性格与创造力、竞争力
人的创造力和竞争力又同人的某些性格特征有密切关系。一般来说,独立性强的人抱负水准高,适应能力强,有革新开拓精神,有时难免武断;而依赖性强的人自信心弱,易受传统束缚,创造力和竞争性也差。
(3)性格与效率 没有好的性格品质,为人懒惰、浮躁、对知识不求甚解、浅尝辄止,那么学习和工作的效率不会很高
(4)人格与领导类型
民主型领导与教养方式会使人产生积极、友好、合作、独立、直爽、社交情绪稳定等性格;放任型领导与教养方式会产生无组织、无纪律、无目标、放任自流的性格。
对于不同性格的员工应采用不同的管理方法,如:对于有个性的员工,应尊重他的个性和特点,要有宽宏大量的心态,不能以权威压人;懂得去引导他们,但是在与他们沟通时要避免过分的热情;表示对他的信任,做到恰当地放权; 7.价值观有哪些类型?为实现企业经营管理现代化,管理者必须树立哪些现代经营管理观念?
答:价值观的类型可以从以下角度进行分类
(1)按不同对象分 价值观可分为个人、集体、社会价值观。(2)按有无价值的不同标准划分
1)理性价值观
它以知识真理作为中心。2)经济性价值观
它以有效实惠为中心。3)政治性价值观
它以权力和地位为中心。4)社会性价值观
它以群体和他人为中心。5)审美性价值观
它以外形协调匀称为中心。6)宗教性价值观 它以信仰为中心。
(3)按不同行为方式划分
1)反应型价值观
只对自己的基本生理需要作出反应,而不考虑其它条件;忠诚型价值观:喜欢按部就班地看待问题和进行工作,喜欢有一个友好而和睦的集体。
2)自我中心型价值观
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愿意做任何工作;顺从型价值观:这种人工作尽心尽职,勤勤恳恳,谨小慎微,喜欢任务明确的工作,重视公平和安全的监督方式。
3)权术型价值观
这类人重视现实,好活动,有目标,喜欢成就和进展;社交中心型价值面:此类人重视工作集体气氛的和谐,喜欢友谊和人与人之间的平等,把人际关系看得比自己的发展更重要。
4)现实主义型价值观
这类人喜欢自由和创造性的工作和灵活性的工作,喜欢挑战性的工作和学习成长的机会,把金钱和晋升看为次要。(4)按经营管理所追求的不同目标来分
经营管理价值观是对经营管理好坏的总看法和总评价,也是企业经营管理工作的出发点。
1)最大利润价值观
这种观念认为利润代表了企业新创造的财富,利润的增加就是企业财富的增加。
2)企业价值最大化的价值观 这种价值观也称委托管理价值观,它不仅要考虑利润,还要考虑各方面的影响。
3)企业价值--社会效益最优价值观 这种价值观也称工作生活质量价值观。这是一种新型的价值观,是在企业文化提出的时候产生的,它包括顾客观念、市场观念、质量观念、成本观念、效率观念、环保观念等。
在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一个成功的经营管理者既要重视人的价值观的变化及其对经营管理和经济效益的影响作用,又要使经营管理工作适应人们普遍存在的价值观,同时又要树立和培植新的价值观,诸如:经济效益观念、时间和信息观念、效率和创新观念、流通观念、人才开发观念、质量第一和市场竞争观念等。
8.影响人们态度形成和转变的因素有哪些? 答:态度形成过程就是个体社会化的过程,下列因素是影响人的态度形成及个体社会化的重要条件:
(1)需要和愿望满足与态度形成(2)知识和信息对态度形成的影响(3)个体所属团体对态度形成的影响(4)个性特点与态度形成
(5)社会文化及其他因素的影响 9.态度改变的方法有哪些?
答:态度改变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利用传播和沟通的方式灌输新的知识
(2)个人与团体关系的改变
(3)改变人格的方法
1)自我洞察方式(Self-insight Procedure)态度的形成与欲望的满足有关,人们用不同方式的态度,达成其不同的目标。要想改变他人态度时,若能协助对方了解他本身的真正动机,将有助于态度的改变。2)强迫接触 不管喜欢或不喜欢,强迫个体与态度对象接触,只要创造条件让对方多接触,在共同的生活中增进了解,将有助于态度的改变。3)角色扮演 个体所扮演的角色对其所持的态度有极大的影响。例如,让护士扮演病人的角色,有助于了解病人的感受,而改变其对病人的态度。正如我们所说的换位思考,就可以了解他人的态度,而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10.工作满足感对工作绩效有哪些影响?
毫无疑问,工作满足感会影响工作表现和工作绩效。因此,即使从低的标准着眼,管理者也应重视员工的满足感。具体说来,工作满足感对工作绩效的影响主要如以下:
1.对生产力的影响
研究表明,满足感和生产力的关系受一些中介变量的影响。一个因素是员工
的行为是否受外界的控制。当不受外界因素控制时,两者的关系才较强。另一个因素是工种。对于职位阶层较高或主要靠脑力或智慧从事工作的员工而言,工作满足与生产力的关系才比较密切。
少数研究认为,“生产力导致工作满足,而不是工作满足导致生产力”。2.对旷工与辞职的影响
2.对旷工与辞职的影响
工作成绩好,能受到组织的重用,并得到较好的待遇,即使对工作仍有所不满,也不一定会辞职,故很难预测;至于工作成绩差的员工,组织不会重用,甚至巴望其离职;若员工也不满于工作,则离职的可能性就会很大。
3.对工作不满的表现形式 员工对工作不满时,往往会有多种反应形式,并非简单地递交辞职书。然而,不递交辞职书而是采取其他方式表达不满,有时会使组织更难于处理。这些方式包括抱怨、情绪抵触、旷工、迟到、怠工、错误率增加,甚至出现破坏性行为。从积极的一面来说,对工作的不满也可能表现为提意见或建议,指出症结,主张建设性改革,甚至即便有所不满,仍尽力维护组织的利益和形象。作为组织管理者,应当努力诱导积极反应,并借此解决存在的问题,改善管理,消除不满情绪。★ 知识应用 □案例分析
案例一
如何转变老员工的态度?
李梅是一位女士,三年前毕业于某大学工商管理专业,毕业后就业于海信公司人力资源部。海信公司技术部前任经理违反公司规定被免职,李梅被任命到该部担任经理。该部员工全都是些懂技术的男性,且工龄大多都比李梅大,而作为技术部经理的李梅却不太懂技术。因此,员工在工作上不执行李梅的命令是常有之事。最麻烦的是前任技术部经理经常到部门来,或者下班常拉部门的人去喝酒,说一些对公司不利的话,使得员工的情绪相当不稳定。面对这些问题,李梅有点不知所措。
问题:
1.影响人们态度形成和转变的因素有哪些?
答:态度形成过程就是个体社会化的过程,下列因素是影响人的态度形成及个体社会化的重要条件:
(1)需要和愿望满足与态度形成(2)知识和信息对态度形成的影响(3)个体所属团体对态度形成的影响(4)个性特点与态度形成
(5)社会文化及其他因素的影响
2.面对李梅的情况,你能给她什么建议?
提示:可以采取 “以柔克刚”的领导艺术。现在,李梅面临的是一群在技术经验上比自己更强,资历比自己更老的男同事,要他们非常轻易得臣服在李梅这个刚刚入道不久的女士手下,也的确比较困难。这个时候,如果李梅采取高压的方式,可能反而增加他们的逆反心理,让他们更加增添同仇敌忾的决心。李梅如果不早点想办法化解他们的怨气,让他们以一颗平和的心态看待自己的工作以及李梅之间的关系,让他们真的抱成了团,以一种“民不
畏死,奈何以死惧之”的心态来对抗李梅,那么李梅最后极有可能众叛亲离,最后的结局也只能是或者是调岗或者是走人。而如果李梅能够调换一个角度,来思考问题,或者问题不但不会像李梅描述得那样复杂,反而有可能获得更大的圆满。试想,李梅是一个女士,而你的下属都是男士,男人最怕的就是温柔体贴的女士的求助,如果李梅能够放下自己管理者的架子,在平时的时候多多向你的属下请教问题的时候,相信你的下属一定会不忍心拒绝你的,这样不仅仅你的业务知识能够很快提升,同时你也能够获得礼贤下士的好名声,最大限度获得属下们的情感支持。另外,女士的最大优势在于细心和体贴,而男士在工作中最希望得到的也是上司最悉心的关切,如果李梅能够便换一个角度,经常从一个补充者的角度帮助下属更好完成工作,相信李梅也一定会很轻易得既提高工作绩效,又获得下属的信赖和支持。
案例二
管理性格不同的员工
1.有一个业绩非常优秀的员工,个性非常强,总是孤芳自赏、不合群。其他员工对这个员工有所不满,这个员工自己也觉得不愉快。部门经理起初感到很头疼,后来发现这个员工对金融领域非常熟悉,就经常请教他这方面的问题,逐渐与他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并且安排他开讲座,让他给同事们介绍一些金融知识,最后这个员工逐渐融入到集体中。
2.有个女孩子的父亲是一名政府官员,他希望自己的女孩儿能够得到锻炼,于是在女孩毕业后安排她到一家大公司从事技术工作。技术部的部门经理接下了这个烫手的山芋,一开始他就和这个女孩谈话,表示非常欢迎她的加盟,同时明确指出会对她严格要求,希望她不要辜负父亲和公司对她的期望。一个月后这个女孩感到工作压力太大,受不了,想打退堂鼓,这时部门经理直接找这个女孩的父亲,向他说明情况,征求他的意见。女孩的父亲就给女儿压力,要求她坚持下去好好做,不要给自己丢脸,最后这个女孩坚持了下来,认真工作,成为了一名优秀的技术工程师。
3.某大型企业的信息部有一个爱挑剔的员工,信息部门的主任说:“既然你这么爱挑剔,那好,你去负责供应商的质量评估。”于是,让他负责采购的质量把关,结果真是人尽其用,这个企业能够得到质量非常合格的原料
问题:上述三个情况说明了什么原理?上述三种情况还有更好的解决方法吗?请你根据有关的原理结合上述三种情况谈谈你的想法或建议。提示;管理员工应根据不同的性格去进行沟通和管理,同时要学会用员工的所长,避其之所短,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这也是领导艺术的把握。上述三个案例都可以从领导用人的艺术角度去考虑。
案例三
如何正确看待问题
城市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美术2005班是一个全校违纪率最高,各科不及格率最多,课堂表现非常差的班级,学生入学不到一年因各种原因已经换了两位班主任。本院的老师都不愿意担任这个班的班主任和承担该班课程教学任务。在征求多位老师都不愿意接手该班班主任的情况下,最后黄静老师自告奋勇承担该班
班主任工作。黄静老师做班主任工作经验丰富,曾多次获得院级以上先进班主任。考虑到她年纪已接近退休,学工处原先没有考虑找她来担任,现在她主动提出,学工处长真是求之不得。
黄老师在正式接管该班之前,首先深入学生和上课老师中了解该班的情况。经过一周的调查了解,黄老师对该班的情况已经有了较深入的认识。这个班的学生由于是按美术类专业进校的,文化基础非常差,学生大多都是经过许多美术类的学校挑选不上后才进入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习的;学生入学后,发现计算机美术专业是本院的一个新专业,师资和办学条件都非常欠缺,因此自卑、失望、迷茫、自暴自弃、得过且过,把因自身不努力学习、虚度光阴而无所收获全部归罪于学院,进而对学院产生仇恨,丝毫没有从自身找原因。黄老师了解这些情况后,她制定了具体的工作计划并进一步实施。
黄老师首先用两个星期的时间深入到学生当中,关心他们,参与他们的课外活动,了解每个学生的性格特点,根据每个学生的性格、兴趣与他们有针对性地进行沟通;根据学生所反映的情况及时与学院有关部门进行协调,为学生解决了一些实际问题,学生逐渐地从心里接受了黄老师。接管后的第三个星期,黄老师召开一个以“如何正确看待问题”为主题的班会。班会上她首先讲了这样一个故事:“美国有一家销售电器的公司,销售业绩曾经很不错,公司员工的待遇也很可观。但近年来由于受国家经济疲软的影响,销售不景气,公司利润大大下降,公司决定从明年起调低在外销售人员的待遇。接着下来几个月,公司销售业绩不断下降。公司黄总决定有必要召集分布在全国各地的销售人员回公司开会。会上,黄总首先听取各地销售人员工作的汇报。所有的销售人员在汇报中都把销售业绩下降归结为国家经济疲软、消费者购买力下降的原因造成的,没有一个销售人员是从自身找原因。黄总听完大家的汇报后没有急着发表看法,而是叫一个黑人进来到会议厅里,他自己坐在椅子上,让黑人给自己擦皮鞋。这位黑人擦得认真、负责、光亮,还让黄总在他擦鞋时没有不舒适之感。黑人擦完后,黄总非常满意地多给他一美元小费。大家对黄总这一举动虽有不解,但都全神贯注地注视这一过程。黑人有礼貌地告辞后,黄总对大家说‘这个黑人是公司最近新批准来帮助公司员工擦皮鞋的工人。由于他工作认真、负责,公司员工都对他的服务很满意,都乐意叫他服务,支付报酬时都会另给他小费,他靠这一收入不但养活自己,而且还养活了全家三口。可他的前任是一个白人,他看不起这份工作,给公司员工服务时马马虎虎,及不负责任,结果公司许多员工都没有叫他服务,有的即使让他做了也没有给小费,这个白人连自己都养活不了。试想:这两个人面对的都是同一市场,为什么会产生不同的结果呢?你们的销售业绩下降原因是有许多,但最主要的是你们听到了公司要调低待遇的消息,从而士气大降,没有尽心尽职造成的。试想:没有业绩哪来的利润?待遇的好坏取决于我们的共同努力’。听了黄总的一席话,大家先是低头不语,随即全体销售人员齐声表态:‘我们回去一定要全力以赴’。下半年,该公司业绩在极困难的情况上销售业绩仍创历史最佳”。“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讲完后黄老师问同学们。看到同学们不语,黄老师接着说:“同学们总在责怪学院的条件不好和有些老师不够专业,大家自问一下:你们的素描水平如何?上这门课的老师可是艺术学院的高材生,且上课水平非常不错,可在座的同学素描水平和所画的画我不敢恭维,这是为什么?因为你们听课以后没有在课后认真去训练。这说明在现实生活、工作、学习中,如果我们看待问题不善于从自身找原因,不正确看待,而是怨天尤人,就会一事无成!”。班会接着开下去,同学们积极发言,气氛活跃。
这次班会后,黄老师感觉到同学们一下子成熟了许多,学风大有好转,任课老师个个反映同学们变化很大,学院违纪栏目上也很少出现该班学生的名字。更重要的是,最近班上有几个原先调皮捣蛋的同学主动找黄老师谈心,告诉黄老师说,这次主题班会对他们触动很大,他们都表示下一步要好好学习,在学校做个不让老师操心的学生,在单位做个不让领导操心的员工。
问题:上述案例说明了什么问题?为什么?对此你有什么感想? 不同的归因引导致不同的行为结果。因为把失败或成功归结为不同的原因对人的积极性和行为的影响是不同的,因此作为领导应善于帮助职工进行正确的归因;对于个人应正确认识问题,学会从自身去找原因,有正常的心态,不怨天尤人,这样才能不断进步。□实践训练
到网上或社会调查,了解个人或单位因价值观偏离而事业受挫或单位破产的案例,并对此进行分析,进一步提出正确的价值观。
提示:从个人或企业应树立的价值观角度去考虑
对单位:有些单位片面追求利润最大化,只讲近期利益,忽视对社会的责任感,以次充好,污染环境,最后失去了顾客和没有得到社会的认可,最终导致企业破产。
对个人;个人利益第一,没有大局意识,金钱至上,最后走上犯罪道路。
第四章 计划工作
★
课堂讨论
一、计划与决策的关系。
二、目标管理是否能理解为“只看结果,不看过程”的管理模式,或者理解为为了结果不择手段。
★ 知识掌握
一、名词解释
1.计划:动词意义的计划,可称为计划工作,它是一种预测未来、设立目标、决定政策、选择方案的连续过程,目的存于有效地使用现有资源,把握未来的发展,使组织获得最大绩效。名词意义的计划,是指为实现组织目标而进行的行动安排。它是计划工作的结果,是对未来行动的一种说明,即告诉管理者、执行者未来的目标是什么,要采取什么样的行动来达到目标,要在什么时间范围内、按照什么进度达到这种目标,以及由谁来进行这种活动等。
2.战略:战略是对全局的筹划和指导。
3.使命:使命是社会对该组织的基本要求,各种有组织的集体活动,都应当有一
个使命。使命表明组织是干什么的,应该干什么。
4.决策:简单地说是指组织或个人为了实现某种目标而对未来一定时期内有关活动的方向、内容及方式的选择或调整过程。
5.风险型决策:是指各种可行方案的条件大部分是已知的,但每个方案的执行都可能出现几种结果,各种结果的出现有一定的概率,决策的结果只有按概率来确定,存在着风险的决策,每一种方案都可能盈利也可能亏损。
6.战略管理:是企业高层管理人员为了企业长期的生存和发展,在充分分析企业的外部环境的机会和威胁以及内部环境的优势和不足的基础上,制定和选择达到目标的有效战略,并且将战略付诸实施和对战略实施的过程进行控制和评价的一个动态管理过程。
7.目标管理:就是指组织的最高管理层根据组织面临的形势和社会需要,制定出一定时期内组织经营活动所要达到的总目标,然后层层落实,要求下属各部门主管人员以至每个员工根据上级制定的目标和保证措施,形成一个目标体系,并把目标完成的情况作为各部门或个人考核的依据。简言之,目标管理是让组织的主管人员和员工亲自参加目标的制定,在工作中实行“自我控制”,并努力完成目标的一种管理制度或方法。
二、选择题
1.“根据实际情况,通过科学地预测,权衡客观的需要和主观的可能,提出未来一定时期内所达到的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途径”这句话描述的管理职能是(B)A. 预测 B. 计划 C.决策 D.目标管理 2.滚动计划法的计划内容依据(A)的原则。
A.远粗近细 B.远细近粗 C.统一 D.逐期滚动 3.提出目标管理有八个步骤的管理学家是(C)A.孔茨 B.韦伯 C.德鲁克 D.斯蒂芬·罗宾斯 4.越是组织的最高主管人员,做出的决策越倾向于(D)。
A.肯定型决策 B.风险型决策 C.常规决策 D.非常规决策
5.长期目标是指时间跨度在(B)的目标。
A. 一年 B.三年 C.五年 D.十年
四.简述题
1.简述计划工作的主要内容。
答:可以通俗扼要地将计划工作的任务和内容概括为六个方面,即做什么(What to do it)?为什么做(Why to do it)?何时做(When to do it)?何地做(Where to do it)?由谁做(who to do it)?怎么做(How to do it)?简称为“5W1H”。
2.编制计划的方法有哪些? 答:常用的计划编制方法有网络计划技术、滚动计划法、投入产出法、线性规划法、预算法等,以下就这前三种方法作简要介绍。
(一)网络计划技术
网络计划技术包括各种以网络为基础制定计划的方法,如关键路径法(CPM)、计划评审技术(PERT)、组合网络法(CNT)等,它是一种组织生产和进行计划管理的科学有效的方法,适用于大规模工程建设项目,在生产周期较长的单件小批量生产中也能取得良好效果。
(二)滚动计划法
滚动计划法特别适合于制定长期计划。
由于计划工作中很难准确地预测未来影响组织发展的各种变化因素,而且随着计划期的加长,这种不确定性就越来越明显。如果刚性地按几年以前的计划实施,可能导致重大错误和损失,滚动计划法根据计划的执行情况和环境的变化情况定期修订未来的计划,由现在向未来依序滚动推移,使短期计划、中期计划和长期计划有机结合起来,以尽量规避免未来不确定性因素带来的不良后果。(三)投入产出法
投入产出法利用数学的方法对物质生产部门之间或产品与产品之间的数量依存关系进行科学分析,并对再生产进行综合平衡的一种方法,投入产出法由著名美籍俄国科学家于1936年提出。它以最终产品为经济活动的目标,从整个经济系统出发确定达到平衡的条件。
3.试分析计划的作用。答:提示:计划的作用
(1)指引方向,指导工作;(2)降低风险,掌握主动;(3)减少浪费,提高效益;(4)提供控制标准。
4.滚动计划法的优点是什么? 答:首先,最突出的优点是滚动计划法制定的计划更加切合变化越来越快的实际。滚动计划的本质是相对地把计划期缩短,提高了计划的准确性,能更好地保证计划的指导作用,提高计划质量。
其次,滚动计划法能使长期计划、中期计划、短期计划相互衔接,保证了即使由于环境变化出现某些不平衡也能及时地进行调节,使各期计划基本保持连续性。第三,滚动计划大大增加计划的弹性,这对环境剧烈变化的时代尤为重要,有人说“计划没有变化快”,通过滚动计划法,就可以及时地预测并根据环境的变化采取应对措施,从而提高组织的应变能力。
5.决策一般包括哪几个方面? 答:决策包括决策的主体、决策的对象、决策的内容和决策的影响期限。
6.简述头脑风暴法的原则。答:头脑风暴法的原则:(1)自由思考。(2)延迟评判。(3)结合改善。(4)以量求质。
7.战略计划与长期计划的区别是什么? 答:提示:战略计划是指为达到战略目标以及达到目标的途径和手段的总体谋划;而长期计划是三年以上的计划称为长期计划。
8.制定决策要经过哪几个步骤。答:(1)分析现状,发现问题
(2)明确组织目标(3)拟订备选方案(4)挑选备选方案(5)执行确定方案(6)检查处理
9.什么是企业使命?确定企业使命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企业使命就是要回答企业是干什么和应该干什么的问题。确定企业使命时应注意的问题:
提示:(1)文字清晰、简洁并激动人心;
(2)综合性;
(3)现实性;
(4)独特性;
(5)有一定的时间限度。
10.企业一般环境分析的内容是什么? 答:一般外部环境或宏观环境,是指给企业造成市场机会或威胁的主要社会因素,对所有企业都会产生影响,一般环境分析又简称为PEST分析,即政治与法律因素(political and legal)、经济因素(economic)、社会文化因素(social and cultural)以及技术因素(technological);
11.如何进行企业内部条件分析? 答:企业内部环境分析,需要收集企业的管理、营销、财务、生产作业、研究与开发,以及计算机信息系统运行等方面的信息,从中分析企业的优势和劣势。
12.什么是战略目标?确定战略目标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目标或各项具体目标是在使命指导下提出的,它具体规定了企业及其各 个部门的经营管理活动在一定时期要达到的具体成果。战略是指导全局和长远发展的方针,它不是要具体地说明企业如何实现目标,战略是要指明方向、重点和资源分配的优先次序。企业战略是分层次的。
13.如何实施企业战略? 答:企业可供选择的战略类型有许多。企业总体战略包括发展战略、稳定战略、防御型战略等,而每种总体战略又分成若干战略,并存在许多变种。具体实施可以参阅教材105—107页。★ 知识应用 □案例分析
案例一:
公司的战略决策
宏光印刷厂主要从事报纸广告插页的印刷,这些广告是超级市场、连锁店及廉价商店登载的,这项业务占该厂当前年销售额的70%。此外,该厂还从事专业印刷,大部分是优质的彩色广告、商品目录和百货公司的推销传单。插页业务对价格极为敏感,利润率低。专业印刷需要较高的技术,但用户对价格不十分看重,因而利润率较高。
这个厂的胡厂长过去一贯追求销售额的增长,着重发展量大、低利的插页业务,现在他想提高销售利润率,以增加盈利。厂顾问向他介绍了“波特曲线”,这个概念描述了市场占有率与资金利润率之间的假定的关系。根据这一曲线,有两类企业的资金利润率较好:一是“讲求有效性”的市场经营者,他们通过产品、广告和服务,去开拓一个不大但利润率较高的市场;二是“高效率”的市场经营者,他们以价格做竞争的基础,用最低的成本和价格去争取尽量大的市场占有率。印刷厂实际上面临着两种不同的市场,插页业务无疑是效率型的市场,而专业印刷则更多地属于有效性的市场。由于工厂现有机器设备能力有限,要贷款扩大生产能力不容易且不一定合算,所以需要在插页业务和专业印刷之间作出选择。
单搞插页业务或专业印刷,都将在未来一段时期内产生不同的后果,丢掉了的业务是难以恢复的,要在二者之间作选择,就是一个战略决策。再者,如果决定单搞专业印刷,那就意味着销售额及其增长率将显著下降,因为可能承接的专业印刷业务肯定不会有插页业务那么多。胡厂长陷入了两难。
要作出选择,需要做哪些决策工作?如果你是厂长,你将如何决策?(资料来源:李培煊《管理学》,中国铁道出版社,1999年版,P79~80)提示:需要做的决策工作有:研究现状,明确问题和目标,制定、比较、选择和评价方案等阶段的工作内容。案例二:鲶鱼效应
1996年美国100家大公司排名榜中居第16位的惠普公司的资料表明,如果一项新产品从创意到商品化的过程是5年,其间若“研究与开发”延误半年,则利润会减少50%。主要原因是,科技产品竞争十分激烈,新产品上市后,市场竞争会使价格每半年下跌30%~50%,有的产品甚至下跌70%。
一位精明的挪威船长,为了使娇贵的沙丁鱼不至于在运输途中死亡,以便卖出个好价钱,在捕放沙丁鱼的鱼槽内放入一些鲶鱼,沙丁鱼由于惧怕和躲避天敌鲶鱼的吞食,便一改懒得游动的习性而紧张地快速游动,结果激发自身的活力,大多能活着返港。这就是人们所熟知的“鲶鱼效应”。
从以上两则案例中,你得到哪些有益的启示?(资料来源:石道金、刘德弟、陈国梁.管理学案例.第一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9)
提示:可以从制定战略、作出决策要考虑时效性、把握时机来论述。
案例三:
布朗小姐的目标管理
罗伯特·布朗是销售公司总经理,她与邮购处经理里卡多蒙特刚结束一场目标管理式的讨论。“那么,里卡多,你同意这8项目标啰?”“是的,罗伯特,它们看上去很适合我。”
“那太好了”总经理说:“6个月后我再见到你时,想看看你到底干得有多漂亮。”
在这6个月里,里卡多在一个目标上遇到了麻烦,这个目标是要求在邮寄成本上削成5%,他本来打算利用大宗整批邮寄以达标,把l 000多份目录册寄到指定的邮区,可是销售部迟迟交不出客户们的名单来,邮签贴不齐,里卡多怕误事,只得追加邮费来零寄。
6个月后,罗伯特见到里卡多时,一起来讨论他的工作表现,她说自己实在弄不懂里卡多怎么会在邮寄成本上无法达标。“如果你那时候来找我,我可以向销售部施加压力,让他们给你那儿邮签资料,这立刻就能办到!”她说。里卡多回答:“我想这6个月里得靠我自己,在那种情况下,我已尽了最大努力。”
问题:他们在实施这套目标管理时,存在什么问题,如何改进? 答:他们在实施这套目标管理时,遇到执行的困难,存在着相互之间缺乏协调和沟通的问题。应该在制定目标管理时各个部门之间要相互协调,要考虑到整体目标和部门目标的一致性,同时要制定目标的保证措施,以形成一个目标体系。(资料来源:刘志坚.管理学原理与案例(第二版).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实践训练
1、试着就未来的两年年制订一个学习计划,采用滚动计划法,滚动周期为一季度。
2、试着就“从现在开始的一年半时间内通过四级英语水平考试”这一目标拟定目标管理体系图。
第五章 班组管理
★ 课堂讨论
一、班组管理实质上是对执行的管理,本章从始至终都在强调班组管理的重要性,你认为与企业高层的经营管理相比较孰轻孰重?两者应是什么样的关系? 二、一项业务,由业务内容相同的不同班组来执行,会有什么不同?原因是什么?
★ 知识掌握
一、名词解释
1.班组管理:班组管理是指为完成班组生产任务而必须做好的各项管理活动,即充分发挥全班组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和生产积极性,团结协作,合理地组织人力、物力,充分地利用各方面信息,使班组生产均衡有效地进行,产生“1+1>2”的效应,最终做到按质、按量、如期、安全地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生产计划指标。
2.现场管理:现场管理就是运用科学的管理思想、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对现场的各种生产要素,如人、机器、物料、方法/工艺等进行合理配置和优化组合,通过计划、组织、控制、协调、激励等管理职能的履行,保证现场按预定的计划安排,实现优质高效、低能耗、均衡连贯、安全生产,以达到预期的生产目标。
3.“5S”管理:5S指清理(SEIRI)、整理(SEITON)、清洁(SEISO)、维持(SETKETSU)、素养(SHITSUKE)5个项目,因五个日语的罗马拼音均以“S”开头,因此简称为“5S”。
4.定置管理:就是要通过相应的设计、改进和控制,人与物处于能够立即结合并发挥效能的状态。
5.目视管理:目视管理是利用形象直观、易于识别的视觉感知信息来组织现场生产活动,达到推进生产现场各项专业管理目的的一种实用性较强的管理方法。
6.安全生产:是指生产经营活动中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人身安全是指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保障人的安全、健康、舒适的工作。财产安全是指生产经营过程中消除损坏设备、产品和其它一切财产的危害因素,以保证生产正常进行。
二、选择题(有一个以上)
1.班组管理的5项工作包括(A B C D E)。
A.计划 B.组织 C.协调 D.控制 E.监督 2.班组生产管理的原则包括(A C)。
A.经济效益原则 B.相对独立原则 C.管理科学原则 D.生产性原则 3.班组生产现场管理特点有(A B C D)。
A.基础性 B.系统系 C.群众性 D.动态性 4.班组长的职责主要包括(A B C)。
A.日常事务管理职责 B.生产管理职责 C.辅助管理职责 D.产品设计研究
三、是非题
1.班组长是企业中层的组织。(×)
2.班组管理管理的五项内容或者对象是:人、财、物、信息、时间。(√)3.生产问题点泛指在生产过程中在现场发生的各种问题。(√)
4.目视管理就是要通过相应的设计、改进和控制,使人与物处于能够立即结合并发挥效能的状态。(√)
5.班组长的使命简单的说是指班组长的职责。(×)
四、简述题
1.什么是班组?班组有哪些特点?各自的含义是什么?
答:班组是企业(组织)的基本执行单元,基本细胞,这些基本执行单元其执行情况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最终目标实现。
基层班组的特征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小”,“细”,“全”,“实”。“小”,班组的人员构成或是使用设备的数量、生产的产品种类等等都显得“小”,这是班组结构的特点。
“细”,计划任务已细分到班组甚至细化到个人,这是班组管理的特点。“全”,班组虽小,但“五胀俱全”,管理职能一项不少,这是班组管理内容的特点。
“实”,班组成员的工作情况已经细化到个人、具体的数量和时间地点等等,是实实在在的具体执行,这是班组工作内容的特点。
2.班组管理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答:班组管理的主要任务
班组虽小,但班组管理的任务同样可以按管理职能进行划分,如,班组管理的五项工作:
1.计划——做好计划,包括计划、月计划、每天的计划,做到有条不紊。
2.组织——组织生产,在组织生产中应注意如何用好班组的全体成员,如何坚持严格的班组规章制度。
3.协调——协调好员工之间的关系,以提高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和工作积极性。
4.控制——控制好生产的进度、目标。
5.监督——监督生产的全过程,对生产结果进行评估。
此外,班组管理的五项内容或者说是对象主要是:人,财,物,信息,时间等。
3.班组长的决策具备什么特点?
答:由于班组长的特殊地位,班组长在面对不同企业层次的人员的时候,其立场是不同的:①面对部下应站在经营者代表的立场上;②面对经营者应站在基层执行层的立场上;③面对下属和直接上司应站在两者的“沟通桥梁”立场上,辅助经营,维护下属,协同工作。
4.定置管理如何利于提高生产作业效率?
答:在班组生产活动中,涉及的要素有材料、设备、工夹/模具、人员、工艺/方法、生产环境等等,归纳起来就是人、物、场所、信息等因素,其中最基本的是人与物,只有人与物的合理结合,才能使生产有效地进行。
因此,定置管理就是要通过相应的设计、改进和控制,人与物处于能够立即结合并发挥效能的状态。
(1)改善场所环境
实现物与场所的合理结合,首先要使场所本身处于良好的状态,即良好的工作环境,场所中的作业面积,符合人的生理、生产、安全的要求。
定置管理的任务,就是要营造并维持这样一种状态。(2)实行物的定置 实现物与场所的结合,要根据物流运动的规律性,科学地确定物品在场所内的位置,即定置。
5.班组生产现场管理的内容有哪些? 6.目视管理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答:班组长推行目视管理,一定要从企业实际出发,有重点、有计划地逐步展开。其基本要求是:统一、简约、鲜明、实用、严格。
(1)统一 目视管理标准化,清除五花八门的杂乱现象。(2)简约 目视管理各种视觉显示信号易看易懂,一目了然。
(3)鲜明 目视管理各种视觉显示信号清晰,位置适宜,生产现场人员看得见、看得清。
(4)实用 目视管理讲究实效,少花钱多办事。(5)严格 目视管理的参与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和执行有关规定,有错必纠,奖罚分明。
7.安全生产方针是什么?你如何理解的。
答:提示:安全生产管理最根本的目的是保护人的生命和健康,是对企业设计的最根本要求;是保护社会生产力,使之能正常生产,保护生产关系,使股东的合法利益不受侵犯,同时长期稳定的安全生产关系着社会稳定、企业经济效益和企业的发展,也影响着企业员工的个人生活。
★ 知识应用 □案例分析
案例一:见【小思考5-9】
问题:就资料的南方故事,结合资料提供的信息谈谈你对班组沟通的基本要点的看法。
提示:如何处理好这些关系,关系到班组的团结协作。这也是班组长施展工作艺术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处理上下级关系时,必须遵循下级服从上级的原则,如有不同意见,应说明情况和理由;在处理同其他班组、上下工序的关系时,要相互尊重,相互支持,充分理解。在工作中发生矛盾时,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充分沟通和交流。
案例二:见【小思考5-8】
问题:就资料所给信息谈谈你对班组长在生产管理中的主要职责的理解。提示:班组长的职责主要包括:(1)日常事务管理职责
在此我们将人事调配、排班、勤务、考勤、情绪管理、技术培训以及安全操作、卫生、福利、保健、团队建设等都归入日常事务管理。
(2)生产管理职责
生产管理职责包括现场作业、工程质量、成本核算、材料管理、机器保养、安全等各方面事务管理等。
(3)辅助管理职责
班组长应及时地向上级反映工作的实际进展情况,就过程中的问题提出自己的建议,辅助上级领导实施管理。
□实践训练
以所在的班级为自己管辖的生产班组,以一个学期作为一个生产周期,设计一份班组管理方案。(要求结合班级的实际情况)
第六章 领导工作
★ 课堂讨论 一、一名日本的心理学家在考察一个科室时,发现科员情不自禁地都在模仿着他们的科长,一举手,一投足,甚至连梳头发的姿势都在模仿。由此可知,这名科长的影响力是非常大的。如果你是一名班长,你将如何提高自己的影响力呢?
提示:从业务能力、个人品德、沟通技巧、关心员工、管理艺术方面去考虑。
二、如果你是某公司销售部经理,你的下属业务员小李是新来的员工。由于小王业务不熟,误将价值5000元的照相机以3000元卖给了顾客罗先生。作为公司销售部经理,你的职责要求你必须解决这件事,而你的权限也足以决定这件事的处理办法。你打算如何处理这件事情呢? 提示:可从以下两种方面考虑: 1. 2. 退钱给顾客,拿回电脑;减少经济损失,但是您的诚信度受到影响。表达您所受的损失,征求顾客意见,看顾客自己愿意怎么样处理,如果不原退照相机也不补钱,那就把这件事做为你们公司一诚信宣传的材料吧!这样暂时会受到点经济损失,但可能是塞翁失马,焉知祸福。
★ 知识掌握
一、名词解释
1.领导 :领导是在一定的社会组织或群体内,为实现组织预定目标,运用其法定权力和自身影响力影响被领导者的行为,并将其导向组织目标的过程。
2.领导者 :领导者是指担任某项职务,扮演某种领导角色,并实现领导过程的个人或集团
3.法定权力 :法定权力是组织赋予领导者的岗位权力,它以服从为前提,具有明显的强制性。法定权随职务的授予而开始,以职务的免除而终止。
4.自身影响力 :领导者对被领导者的另一种作用力量为自身影响力,即领导者以自身的威信影响或改变被领导者的心理和行为的力量。
5.权变理论:是管理理论中一种新的理论,不再相信管理会有一种最好的行事方式,而是必须随机制宜地处理管理问题,“权变”的意思就是权宜应变。
6. 激励:所谓激励,就是组织通过设计适当的外部奖酬形式和工作环境,以一定的行为规范和惩罚性措施,借助信息沟通,来激发、引导、保持和归化组织成员的行为,以有效的实现组织及其成员个人目标的系统活动。
7.需要:指人类或有机体缺乏某种东西时的状态,管理中的需要特指人对某事物的渴求和欲望。它是一切行为的最初原动力。
8.弗鲁姆的期望理论:又称作“效价-手段-期望理论”。用公式表示就是:
这个公式说明:假如一个人把某种目标的价值看得很大,估计能实现的概率也很高,那么这个目标激发动机的力量越强烈。
9.效价 :是指达到目标对于满足他个人需要的价值。10.期望值:是人们根据过去经验判断自己达到某种目标的可能性是大还是小,即能够达到目标的概率。
11.亚当斯的公平理论 :公平理论又称社会比较理论,它是美国行为科学家亚当斯提出来的一种激励理论。该理论侧重于研究工资报酬分配的合理性、公平性及其对职工生产积极性的影响。
公平理论的基本观点是:当一个人做出了成绩并取得了报酬以后,他不仅关心自己所得报酬的绝对量,而且关心自己所得报酬的相对量。因此,他要进行种种比较来确定自己所获报酬是否合理,比较的结果将直接影响今后工作的积极性。
12.保健因素:保健因素是指对职工产生的效果类似于卫生保健对身体健康所起的作用的因素。保健因素包括公司政策、管理措施、监督、人际关系、物质工作条件、工资、福利等。
13.激励因素:那些能带来积极态度、满意和激励作用的因素就叫做“激励因素”,包括:成就、赏识、挑战性的工作、增加的工作责任,以及成长和发展的机会。
14.授权:所谓授权,就是把自己拥有的权力适当交给员工,使员工在拥有一定自主权和行动权基础上自主地去开展工作。
二、选择题(有一个以上对)
1.领导与管理的不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ABD)
A.范围与作用不同 B.主要功能和构成因素不同 C.对人的要求素质不一样 D.管理的侧重点不同 2.构成领导者自身影响力的因素主要包括:(AB)A.品德和常识 B.能力和情感 C.需要和动机 D.环境和情境 3.领导行为连续统一体理论认为,管理者在决定采用哪种领导模式时通常要考虑以下几方面的因素:(ABCD)A.领导者管理思想 B.员工方面的因素 C.领导者本人行为习惯 D.环境方面的因素 4.利克特与阿吉里斯为论证职工参与管理的重要性,把领导方式分为:(BD)A.贫乏管理式 B.温和命令式 C.权威与服从管理式 D.专权命令式 5.菲德勒把影响领导者领导风格的环境因素归纳为:(ABD)A.职位权力 B.任务结构 C.领导者本人 D.上下级关系 6.动机在激励行为的过程中,具有以下功能:(ACD)
A.始动功能 B.奖励功能
C.维持和强化功能 D.导向和选择功能 7.授权的含义主要包括:(ABD)
A.委派任务 B.委任权力 C.工作实施 D.明确责任
8.从企业管理的角度分析,调适人际关系的艺术主要有:(ABCDE)A.建立共同目标调适法 B.制度规则调适法
C.心理冲突调适法 D.心理冲突调适法(随机处事技巧法
E.正确利用非正式组织的润滑作用
9.期望理论认为,为了最大限度地调动人的积极性,需要兼顾以下的关系:(ABC)
A.努力和绩效的关系 B.绩效与奖励关系
C.奖励和个人需要关系 D.个人需要与努力的关系 10.根据马斯洛的激励理论,以下属于生理需要的有:(A)
A.人对阳光、空气、水、住房等的需求 B.小张快要大学毕业了,希望找到一份好工作
C.小周非常努力,想在不久后的干部选拔中再升一级 D.小王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辞去高薪的工作回到校园
E.小赵渴望能有一个温馨的家,过上稳定的生活
三、是非题
1.领导的本质就是带领下属完成本职工作。(×)
2.领导者与管理者其实是同一概念,没有什么区别的。(×)
3.法定权力是组织赋予领导者的岗位权力,它随职务的授予而开始,以职务的免除而终止。(√)
4.管理系统理论认为,参与式的领导方式是效率较高的一种领导方式。(√)5.领导权变理论的核心思想就是要考虑情境因素和被领导者的影响,而不只考虑领导者个人的因素,要根据环境的变化找出一种与之相适应的领导模式。(√)
6.路径—目标理论告诉我们,领导者可以而且应该根据不同的环境特点来调整领导方式和作风,当领导者面临一个新的工作环境时,他可以采用指示型领导方式,指导下属建立明确的任务结构和明确每个人的工作任务。(√)
7.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低层次的需要比高层次的需要具有更大的价值,它是人们产生巨大动力的源泉。(×)
8.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认为,只有公司政策、管理措施、监督、人际关系、物质工作条件、工资、福利等激励因素才能使人们有更好的工作成绩。(×)
9.一般来说,日常工作等可以授权,但下达目标和人事任免等方面工作是不拟授权的。(√)
10.公平理论认为,人们通常把自己的收入和所付出的劳动的比值与组织内其他人作横向对比,也把自己目前投入的努力与目前所获得报偿的比值,同自己过去投入的努力与过去所获报偿的比值进行比较。(√)
四.简述题
1.领导与管理有什么区别?
答:二者的不同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范围不同 一般讲管理范围要大些,而领导范围要小些。因为领导是管理的一个重要职能,其行为也仍属于管理活动的范畴。
(2)作用不同
领导在组织中的作用表现为指明方向、设置目标、创造态势、开拓局面等方面。而管理的作用表现在为组织活动选择方法、建立秩序、维持局面等活动。
(3)主要功能不同
管理的主要功能是解决组织运行效率;而领导的主要功能是解决组织活动效果。
(4)侧重点不同 管理侧重于解决方法、程序与结果等问题;而领导侧重于处理好人的积极性问题及人与人之间相互作用的问题。
(5)构成的要素不同
管理主要由计划、组织、人员配备、控制等项工作组成;而领导则主要由权力运用、激励、鼓舞、沟通和营造组织气氛等工作构成。
2.什么是法定权力?法定权包括哪些方面?
答:权力是组织赋予领导者的岗位权力,它以服从为前提,具有明显的强制性。法定权随职务的授予而开始,以职务的免除而终止。一般而言,法定权包括下述几个方面:决策权;组织权;指挥权;人事权;奖惩权。
3.简述领导行为连续统一体理论的七种有代表性的领导模式
答:领导行为连续统一体理论的七种有代表性的领导模式具体为:(1)经理作出决定并宣布 这是最极权的模式。经理发现一个问题后,考虑了各种可供选择的解决办法并从中选定一个,决定后就径直向下属宣布,要求执行。这里不给下级以任何参与决策的机会。
(2)经理说服下级接受决定
这种模式同前一种相似,由经理作出决策并向下级宣布。但增加了一个步骤:在宣布时说服下级来接受这个决策,这样做,表明经理认识到下级中可能有某些反对意见,因而企图通过阐明这种决策的必要性(包括给下级将带来哪些利益)以消除反对意见。
(3)经理提出计划,但征求意见
经理作出决策并期望下级接受这个决策,但他向下级提供一个有关他的想来法和意图的详细说明,并征求大家对计划的意见。这样,既可以使下级更好地了解他的意图和计划,也可以使经理更深入探讨这个决策的意义和影响。(4)经理提出初步的决策方案,同下级交换意见
在这种模式中,允许下级对决策发挥某些影响作用。经理先提出一个初步的计划,然后同下级交换意见,并在最后确定计划时考虑下级提出的意见和建议,但经理仍保留着对问题的决定权,他可以按下级的意见修改计划,也可以不接受这些建议和意见。
(5)经理提出问题,征求意见,然后作出决定
这种模式同前几种不同之处在于,前几种都是经理先提出自己的解决办法,然后再去征求下级的意见。这一种则是先提出需要解决的的问题,然后听取下级关于解决这一问题的意见和办法。最后,才由经理作出决策。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更充分地吸收下级人员的知识和经验。(6)经理规定界限,请小组作决定
在这种模式中,经理先解释清楚需要解决的问题,并给要作出的决策规定了必要的界限,然后把决策权交给下级全体人员。(7)经理允许下级在上级规定的界限内行使职权。
这是给下级最多自由和民主的模式。问题的提出和决策,都由下级自主决定,惟一界限是要遵守上级的有关原则规定。在这个决策的过程中,经理也可能参与,但这时他是为组织的一员而平等地参与的,同其他组织成员享有同样的权力。
4.领导的实质和作用是什么?
答:领导的实质是妥善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形成以主要领导者为核心的、团结一致的、为实现组织预定目标而共同奋斗的一股合力。
领导是任何组织都不可缺少的职能,领导贯穿于组织管理活动的全过程,其作用如下:
(1)制定并落实组织目标。组织的存在离不开特定的目标,各种管理活动都是围绕着有效实现组织目标而进
(2)指导组织设计并从事人员配备。(3)保证组织维系和正常运行
(4)领导职能是其他管理职能的集中体现。5.管理方格理论的含义及其作用是什么?
答:管理方格理论是研究企业的领导方式及其有效性的理论,这种理论倡导用方格图表示和研究领导方式。他们认为,在企业管理的领导工作中往往出现一些极端的方式,或者以生产为中心,或者以人为中心,或者以X理论为依据而强调靠监督,或者以Y理论为依据而强调相信人。为避免趋于极端,克服以往各种领导方式理论中的“非此即彼”的绝对化观点,他们指出:在对生产关心的领导方式和对人关心的领导方式之间,可以有使二者在不同程度上互相结合的多种领导方式。为此,他们就企业中的领导方式问题提出了管理方格法,使用自己设计的一张纵轴和横轴各9等分的方格图,纵轴和横轴分别表示企业领导者对人和对生产的关心程度。第1格表示关心程度最小,第9格表示关心程度最大。全图总共8l个小方格,分别表示“对生产的关心”和“对人的关心”这两个基本因素以不同比例结合的领导方式。
管理方格是一种区别管理形态并将其分类的有效工具。管理方格法问世后便受到了管理学家的高度重视。它启示我们在实际管理工作中,一方面要高度重视手中的工作,要布置足够的工作任务,向下属提出严格的要求,并且要有纪律规章作保障;另一方面又要十分关心下属个人,包括关心他们的利益,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和工作环境,给予适度的物质和精神的鼓励等。从而,使下级及其工作人员在责、权、利等方面高度统一起来,以提高下属的积极性和工作效率。
6.简述菲德勒的权变领导模型?
答:菲德勒提出了“有效领导的权变模式”,即菲德勒模型。他认为任何领导形态均可能有效,其有效性完全取决于是否与所处的环境相适应。他把影响领导者领导风格的环境因素归纳为三个方面:职位权力、任务结构和上下级关系。
(1)职位权力 职位权力指的是与领导者职位相关联的正式职权和从上级和整个组织各个方面所得到的支持程度,这一职位权力由领导者对下属所拥有的实有权力所决定。领导者拥有这种明确的职位权力时,则组织成员将会更顺从他的领导,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2)任务结构 任务结构是指工作任务明确程度和有关人员对工作任务的职责明确程度。当工作任务本身十分明确,组织成员对工作任务的职责明确时,领导者对工作过程易于控制,整个组织完成工作任务的方向就更加明确。(3)上下级关系 上下级关系是指下属对一位领导者的信任爱戴和拥护程度,以及领导者对下属的关心、爱护程度。这一点对履行领导职能是很重要的。因为职位权力和任务结构可以由组织控制,而上下级关系是组织无法控制的。以上三个要素都存在好或者不好两种情景,把这三个要素的不同情景加以排列组合,形成8种领导情景,并通过研究得出结论:在有利的领导情景中,工作导向领导更有效,在居中的领导情景中(有好有坏),关系导向型领导更为有效,在不利的领导情景中,工作导向型领导较为有效。
总之德菲勒把领导方式分为工作取向型和关系取向型两种。用哪种方式工作才最有效,取决于环境,这个环境主要包括职位权力状况,任务结构明确情况,上下级关系状况三要素,这三个要素实际上就是指领导者个人品质和组织工作环境。
7.简述途(路)径——目标领导理论? 答:径—目标理论是以期望机率模式和对工作、对人的关心程度模式为依据,认为领导者的工作效率是以能激励下属达到组织目标并且在工作得到满足的能力来衡量的。领导者的基本职能在于制定合理的、员工所期待的报酬,同时为下属实现目标扫清道路,创造条件。根据该理论,领导方式可以分为四种:
路径—目标理论告诉我们,领导者可以而且应该根据不同的环境特点来调整领导方式和作风,当领导者面临一个新的工作环境时,他可以采用指示型领导方式,指导下属建立明确的任务结构和明确每个人的工作任务;接着可以采用支持型领导方式,有利于与下属形成一种协调和谐的工作气氛。当领导者对组织的情况进一步熟悉后,可以采用参与者式领导方式,积极主动地与下属沟通信息,商量工作,让下属参与者决策和管理。在此基础上,就可以采用成就指向式领导方式,领导者与下属一起制定具有挑战性的组织目标,然后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努力工作,并且运用各种有效的方法激励下属实现目标
8.作为一名领导者,应如何发挥领导艺术?
答:一是掌握与领导相处的艺术;二是掌握用人的艺术;三是掌握授要的艺术;四是掌握调动下属积极性的艺术;五是掌握调适人际关系的艺术。9.金钱是如何在下列激励理论中发挥作用的?
(1)需要层次理论(2)双因素理论(3)公平理论(4)期望理论 答:需要层次理论的观点:金钱属于物质需要,是低层次的需要,它是人人们行动的源泉,但这种物质需要对调动人的积极性只能起到暂时的作用。
(2)双因素理论的观点:金钱是属于保健因素,只能消除人们的不满,不能起到调动积极性的作用,只能“防病不能治病”。
(3)公平理论观点:公平合理的金钱能大大地调动人的积极性,而如果是大锅饭的金钱,即使是金钱的数额很高也起不到调动人们积极性的作用,反而容易产生人际矛盾。
(4)期望理论认为,发放的奖金数目必须符合人们的期望值,这样才能调动积极性,因此奖金的发放必须遵循“刚性”原则。
10.高度的工作满意感一定能带来高的工作绩效吗?为什么?
实践证明,高度的工作满足不一定就产生高度的激励,带来高的工作绩效。许多行为科学家认为,不论是有关工作环境的因素或工作内容的因素,都可能产生激励作用,而不仅是使职工感到满足,这取决于环境和职工心理方面的许多条件。(可以从双因素理论方面去解释)
★ 知识应用 □案例分析
案例一
白玲的领导艺术
白玲和来雪同一学院同一专业毕业,白玲比来雪晚二年毕业,两人都在盛达经贸公司的销售部工作。一直已来,因为利益关系,来雪总是对白玲不友好,经常妒忌白玲的能力,来雪认为,她参加工作早,无论从那个角度,白玲什么都不如她;实际上白玲很务实,工作责任心强,专业知识较扎实,工作能力也很不错。半年前,白玲被公司提拔为销售部部长。白玲担任来雪的领导后,来雪对白玲的不友好态度更加表现突出,经常在开会的时候当众与白玲顶撞。白玲上任后,采取一系列应对措施处理与来雪的人际关系。一是处处尊重她,善于倾听其看法,征求其意见;二是考虑其个人沟通能力较强,性格较外向,任命她为主管理销售部中客户服务工作;三是考虑其个性爱张扬,只要来雪有做得好的方面就不失时机地当众表扬。半年来,白玲的能干、对来雪的宽容,终于改变了来雪对白玲的敌对态度,转而支持和配合白玲的工作,销售部在白玲的领导下,充分发挥了大家的积极性,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得到了公司领导的认可。
问题:
1.作为一个部门领导,白玲是如何处理好与来雪的人际关系的? 提示:白玲首先是对来雪宽容,然后尊重来雪,并发挥来雪的特长和学会巧妙赞赏来雪,从而赢得来雪的支持。
2.结合本案例,谈谈领导的用人艺术和调节人际关系的艺术 提示:用人艺术有:
(1)量才使用,扬长避短。要案例中白玲就是懂得用来雪的长而避开其短。
(2)容短。白玲学会包容,不与来雪计较。
(3)容长。白玲不但没有忌妒来雪比自己强的一面,反而敢于使用她特长的一面。
调节人际关系的艺术有:(1)建立共同目标调适法。(2)制度规则调适法。
(3)心理冲突调适法。本案例更多的是采用了心理冲突调适法,以白玲的“诚“和宽容去改变来雪对白玲的敌对态度。
(4)正确利用非正式组织的润滑作用。(5)随机处事技巧法。
案例二
邹思恩的领导方式
欧亚开发有限公司由于在一开始就瞄准成长的国际市场,在国内率先开发出某高技术含量的产品,其销售额得到了超常规的增长,公司的发展速度十分惊人。然而,在竞争对手如林的今天该公司和许多高科技公司一样,也面临着来自国内外大公司的激烈竞争。当公司经济上出现了困境时,公司董事会聘请了一位新的常务经理邹思恩负责公司的全面工作。而原先的那个自由派风格的董事长仍然留任。邹思恩来自一家办事保守、按部就班的大型国有企业,他照章办事,十分古板,与欧亚开发有限公司的风格相去甚远。公司管理人员对他的态度是:看看这家伙能呆多久!看来,一场潜在的“危机”迟早会爆发
第一次“危机”发生在常务经理邹思恩首次召开的高层管理会议上。会议定于上午9点开始,可有一个人姗姗来迟,直到9点半才进来。邹思恩厉声道:“我
再重申一次,本公司所有的日常例会要准时开始,谁做不到,我就请他走人。从现在开始一切事情由我负责。你们应该忘掉老一套,从今以后,就是我和你们一起干了。”到下午4点,竟然有两名高层主管提出辞职。
然而,此后公司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化。由于公司各部门没有明确的工作职责、目标和工作程序,邹思恩首先颁布了几项指令性规定,使已有的工作有章可循。他还三番五次地告诫公司副经理陈刚,公司一切重大事务向下传达之前必须先由他审批,他抱怨下面的研究、设计、生产和销售等部门之间互相扯皮,踢皮球,结果使公司一直没能形成统一的战略。
邹思恩在详细审查了公司人员工资制度后,决定将全体高层主管的工资削减10%,这引起公司一些高层主管向他辞职。
研究部主任这样认为:“我不喜欢这里的一切,但我不想马上走,因为这里的工作对我来说太有挑战性了。
生产部经理也是个不满邹思恩做法的人,可他的一番话颇令人惊讶:“我不能说我很喜欢邹思恩,不过至少他给我那个部门设立的目标我能够达到。当我们圆满完成任务时,邹恩恩是第一个感谢我们干得棒的人。
采购部经理牢骚满腹。他说:“邹思恩要我把原料成本削减20%,他一方面拿着一根胡萝卜来引诱我,说假如我能做到的话就给我油水丰厚的奖励。另一方面则威胁说如果我做不到,他将另请高就。但干这个活简直就不可能,邹思恩这种‘大棒加胡萝卜’的做法是没有市场的。从现在起,我另谋出路。”
随着时间的流逝,欧亚开发有限公司在邹思恩的领导下恢复了元气。邹思恩也渐渐地放松控制,开始让设计和研究部门更放手地去干事。然而,对生产和采购部门,他仍然勒紧缰绳。公司内再也听不到关于邹思恩去留的流言蜚语了。大家这样评价他:邹思恩不是那种对这里情况很了解的人,但他对各项业务的决策无懈可击,而且确实使我们走出了低谷,公司也开始走向辉煌。
问题:
1.邹思恩进人欧亚开发有限公司时采取了何种领导方式?这种领导方式与留任的董事长的领导方式有何不同?他对研究部门和生产部门各自采取了何种领导方式?当欧亚开发有限公司各方面的工作走向正轨后,为适应新的形势,邹思恩的领导方式将作何改变?为什么?
【提示】邹思恩进人欧亚开发有限公司时采取了专制式的领导方式,而留任的董事长的领导方式属于放任式的。两者的不同在于:前者指领导者个人决定一切,布置下属执行。这种领导者要求下属绝对服从,并认为决策是领导者个人的事情;后者指领导者撒手不管,下属愿意怎样做就怎样做,完全自由。这种领导者的职责仅仅是为下属提供信息,并与外部联系,以利于下属工作。邹思恩对研究部门和生产部门各自采取了关系型和任务型的领导方式。当欧亚开发有限公司各方面的工作走向正轨后,为适应新的形势,邹思恩的领导方式变为以关系型为主,在某些场合也不放弃使用任务型的领导方式。
根据菲德勒的领导权变理论,领导者究竟应该采取什么样的领导方式,取决于领导者的特征、被领导者的特征和领导环境等因素。领导环境又取决于:职位权力、任务结构、上下级关系这三大因素。菲德勒通过研究分析得出这样的结论,即当领导环境较好或差时,应采用任务型的领导方式,而当领导环境中等时,应采用关系型的领导方式。因此,邹思恩在不同的领导环境下所采取的上述领导方式是有其理论根据的。
2. 有人认为,对下属人员采取敬而远之的态度对一个经理来说是最好的领导行为方式,所谓的“亲密无间”会松懈纪律。你如何看待这种观点?你认为邹思恩属于这种领导吗?
【提示】持这种观点的人通常会采用任务型的领导方式,所谓的“亲密无间”会松懈纪律的提法实际上是将“员工导向型”和“工作导向型”对立起来了,“亲密无间”与纪律松懈并无直接的因果关系。邹思恩在欧亚开发有限公司走上正轨后,所采取的以关系型为主,同时在某些场合也不放弃使用任务型的领导方式就是最好的例证。另外,领导的权变理论揭示,同样一种领导行为方式在某种环境下是最好的,但在另一环境下则可能效果不佳。故并不存在所谓“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最好的领导行为方式。如在同一时期,邹思恩对生产部门采取的是任务型的领导方式,而对研究部门采取的却是关系型的领导方式。当欧亚开发有限公司各方面的工作走向正轨后,为适应新的形势,邹思恩的领导方式又变为以关系型为主,在某些场合也不放弃使用任务型的领导方式。可见邹思恩的领导方式是复合型的。
案例三:
薪酬方案制定的要求
亚鹏服装公司成立初期,非常注重管理的规范化和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制定了一套较科学完善的薪酬管理制度,公司得到了较快的发展,短短的两年多时间,公司的业务增长了100%。随着公司业务的增加和规模的扩大,员工也由原来的50人到了150多人。
但公司的薪酬管理制度没有随公司业务发展和人才市场的变化而适时调整,还是沿用以前的。公司领导原以为发展已有了一定的规模,经营业绩理应超过以前,但事实上,公司的销售业绩不断滑坡,产品的款式陈旧落后,员工的工作失去了往日的热情,出现了部分设计师、管理骨干离职,其他人员也出现不稳定的预兆。其中:公司设计部经理在得知自己的收入与人事部经理的收入相差很少时,感到不公平,他认为设计部经理这一岗位相对人事部经理,工作难度大、责任重,应该在薪酬上体现出这种差别,所以,工作起来没有了以前那种干劲,后来辞职而去。因为员工的流失、员工工作缺乏积极性,致使该公司的经营一度出现困难。
在这种情况下,该公司的领导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经过对公司内部管理的深入了解和诊断,发现问题出在公司的薪酬系统上,而且关键的技术骨干力量的薪酬水平较市场明显偏低,对外缺乏竞争力;公司的薪酬结构也不尽合理,对内缺乏公平,从而导致技术骨干和部分中层管理人员流失。针对这一具体问题,该公司就薪酬水平进行了市场调查和分析,并对公司原有薪酬制度进行调整,制定了新的与企业战略和组织架构相匹配的薪资方案,激发了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公司发展又开始恢复良好的势头。
问题:
1. 这个案例说明了什么问题?
提示:从这一事例可以看出,企业的薪酬制度科学与否,对企业发展的影响是巨大的,甚至是致命的。怎样建立科学合理的薪酬激励机制,如何发挥薪酬的最佳激励效果,以求企业能吸引和留住人才,造就一支高效、稳
定的员工队伍,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2. 运用相关激励理论分析该案例
提示:公平理论认为:当一个人做出了成绩并取得了报酬以后,他不仅关心自己所得报酬的绝对量,而且关心自己所得报酬的相对量。因此,他要进行种种比较来确定自己所获报酬是否合理,比较的结果将直接影响今后工作的积极性。
一种比较称为横向比较,即他要将自己获得的“报偿”(包括金钱、工作安排以及获得的赏识等)与自己的“投入”(包括教育程度、所作努力、用于工作的时间、精力和其它无形损耗等)的比值与组织内其他人作社会比较,只有相等时,他才认为公平。当他认为这种比值低于组织内其他人时,他可能要求增加自己的收入或减小自己今后的努力程度,或者可能要求组织减少比较对象的收入或者让其今后增大努力程度以便使比值趋于相等。
除了横向比较之外,人们也经常做纵向比较,即把自己目前投入的努力与目前所获得报偿的比值,同自己过去投入的努力与过去所获报偿的比值进行比较。只有相等时他才认为公平;当他认为比过去低时,就会有不公平的感觉,这可能导致工作积极性下降。
因此企业的激励措施必须要注意公平、合理,真正做到多劳多得,奖金的提取与企业绩效和个人的贡献大小挂钩此同时,这样才能使员工产生公平感,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 实践训练
选一家超市调查和防谈,了解某个部门主管的工作内容和工作要求。假设你是一家超市某个部门新上任的主管,你打算怎样开展工作以尽快取得上级领导与下属的认可?请拟订一份工作设想。提示:可从领导艺术的角度考虑。
第七章 人员配备
★ 课堂讨论
1.A公司是一家生产普通建材的小企业,从总经理到普通员工都倾心于主业的发展。近年来公司发展迅速,又进入家具、化妆品、房地产等领域。为协调和规划公司多种业务的发展,贯彻持久有效的战略,公司决定立即成立“企划部”。从公司的历史和发展要求看,你认为企划部部长的选聘最好采取什么方法?为什么?
提示:引导学生从内部选拔、外部选拔、从内部特色有潜力的人,选送出去参加培训,回来任用、由现任总经理兼任四个方面去考虑。2.结合你所在的班级,总结本班班干部配备方法所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你的建议。
提示:从管理人员配备原则、方法的角度去考虑。★ 知识掌握
一、名词解释
1.人员配备:是指根据组织结构中所规定的职务的数量要求,对所需人员通过招聘、选拔、安置、考评和培训的方式,充实组织中的各种职位。2.技术技能:它是指在业务方法、过程、程序等方面的知识和水平。这种技能包括了在业务活动中对工具和专门技术的应有。
3.人事技能:它是指与他人共同工作的能力以及创造一种环境气氛能使员工感到安全并自由表达观点的能力。
4.思想技能:它是指能够看清大局以及影响大局的重要因素,洞察问题的关键以及各种重要因素的关系的能力。
5.绩效考核:是运用科学的考核方法对员工在绩效周期内的工作过程、工作结果和工作潜力进行有组织、有步骤地考核与评价的过程,通常又被称为绩效评估、绩效评价、绩效考核、业绩考核等。
6.排序法:是将一个部门或团队中的所有员工按照绩效水平从好到差进行排列,从而通过相对比较得出考核结论的方法。排序法有简单排序法和交替排序法两种操作方式。
7.两两比效法:是指在某一绩效标准的基础上把每一个员工与其他员工相比较来判断谁“更优秀”,记录每一个员工和其他员工比较时被认为“更优秀”的次数,根据次数的高低给员工排序的方法。
8.强制分布法:是依据数理统计中的正态分布概念,将员工的业绩水平按照正态分布规律分布,即员工工作行为和工作业绩的状态(如优、中、差)会呈现出一定的比例关系,其中,分布在中间状态的员工人数最多,而分布在两端(优和差)的员工人数会较少。
9.图示量表法:它是由考核者根据所设定的量表,给每一考核项目设立评分标准,并对被考核者的实际表现进行打分,然后把各项得分加权相加,得出每个人的绩效得分的方法。
10.关键事件法:它是由美国学者J.C弗兰根创立的,通过收集明确易观察且对绩效好坏有直接关联的工作行为而对员工进行考评的一种客观方法。它包含三个要点:①观察员工工作过程中的行为;②记录员工工作过程中的事情;③有关工作成败的关键事实。
11.混合标准量表法:是美国学者布兰兹在1965年提出的。混合标准量表法不是在一个指标选出某一个水平作为最终的评价,而是把所有评价指标的各级标度混在一起随机排列,对每一个行为锚定物都做出“高于”、“等于”或者“低于”的评价的方法。
12.行为观察量表法:是在关键事件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并非考核员工做某项工作的水平或优劣程度,而是确认员工某种行为出现的概率,它要求考核者根据某一工作行为发生频率或次数多少来对被考核者打分的方法。13.目标管理法:是由彼得·德鲁克于1954年提出的,它是以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和麦格雷戈的Y理论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根据德鲁克的目标管理理论,将目标管理概念定义为:目标管理是组织最高管理者根据组织所面临的内外部形势需要,制定出在一定时期内组织经营活动所要达到的总目标,然后由组织内各部门和员工根据总目标确定各自的分目标,并在获得适当资源配置和授权的前提下积极主动地为各自的分目标而奋斗,从而使组织的总目标得以实现,并把目标完成的情况作为考核的管理模式。
14.直接指标法:是指在员工工作实际产出的衡量方式上,采用可监测、可核算的指标构成若干考核要素,作为对员工的工作成效和劳动结果进行考核的主要依据。
二、选择题(有一个以上对)
1.人员配备的根本目的是:(A)A.使个人能力水平与岗位要求相适应 B.为任何人找到和创造发挥作用的条件 C.通过个体之间取长补短形成整体优势 D.保持所有员工的身心健康
2.人员招聘的最终目的是:(D)
A.保证组织有足够的人力需求 B.选择素质高、质量好的人才 C.招聘到最优的人才 D.达到组织整体效益的最优化 3.面试开始时应从应聘者的(A)开始发问。
A.可以预料到的问题 B.最预想不到的问题 C.最难于回答的问题 D.简历中有疑问的地方 4.确定员工发展目标时应把其(A)作为重点考虑。
A.个性 B.共性 C.可塑性 D.成长性 5.在制定绩效管理方案时,应根据绩效管理的(A)合理地进行方案设计。
A.目标和要求 B.指标和要求 C.目标和内容 C.指标和内容
6.绩效管理的实施主要是(D)的职责。
A.企业高层管理者 B.人力资源部门
C.相关部门各级领导 D.领导与各级直线管理人员 7.绩效考核还需对工作业绩以外的内容进行考核,即对企业员工的(C)做出正确评价。
A.综合素质和对企业做出的贡献 B.工作态度和对企业的认同程度 C.综合素质和对企业的认同度 D.对企业的贡献和对企业的认同 8.绩效考核制度作为绩效考核活动的指导性文件,在拟定起草时,一定要从企业(D)出发。
A.生产规模和管理工作水平
B.实际生产状况和计划达到的生产要求 C.生产规模和企业现实生产技术组织形式 D.现实生产技术组织条件和管理工作的水平9.(A)是绩效考核的最终落脚点。
A.绩效改进计划 B.评价实施
C.绩效面谈 D.改进绩效的指导
三、是非题
1.人员配备的任务就是配齐人。(×)
2.人员配备是在确定计划的基础上进行的。(×)3.人员需要量的确定,主要以企业的规模为依据。(×)4.面试是公司选聘员工的一种重要方法。(√)5.人员外部选聘比内部选聘更有效。(×)
6.绩效考核可以提高员工的工作绩效并促进员工的成长。(√)7.选聘管理人员的依据,总的来说应该德才兼备。(√)8.绩效考核实质上是对员工工作业绩的考核。(×)
四、简述题
1.简述人员配备的任务。
答:人员配备的任务可以从组织和个人这两个不同的角度考察。(1)从组织需要的角度考察:①保证组织系统的顺利运转②为组织发展准备管理力量③维持成员对组织的忠诚。(2)从组织成员需要的角度考察:①使每个人的知识和能力得到公正的评价、承认和运用②使每个人的知识和能力不断发展,素质不断提高。
2.人员需要量是如何确定的?
答:人员需要量的确定,主要以设计出的职务数量和类型为依据,职务类型指出了需要什么样的人,职务数量则说明了每种类型职务所需的人员数量。一个组织中的人员需要量,基本上取决于组织的计划、组织结构的规模与复杂程度,以及组织的扩充发展计划和人员的流动率。组织的结构设计完成后,其中所涉及的各个职务,就是组织所需的人员数。但是,这些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内容,随着环境的变化,组织随时修正其目标和计划,与之相适应,所需的人员数也是一成不变的。此外,人员的流动率,也是影响人员需要量的一个重要的动态因素。
3.简述人员配备的原则。
答:人员配备的原则:(1)因事择人、因人施配的原则;(2)选贤任能、扬长避短的原则;(3)群体相容的原则;(4)公开竞聘的原则;(5)不断培养的原则;(6)人事动态平衡的原则。4.管理人员的选聘标准是什么?
答:选聘管理人员的依据,总的来说应该德才兼备。但从具体担任管理职位来说,可概括为两个方面:(1)职位的要求。在选聘主管人员时,可通过职务分析来确定某一职务的具体要求。职务分析的主要内容有:职务的目的和任务,职务的运作形式,职务需要的知识和技能等。(2)主管人员应具备的条件:一般来说,应该具备有技术的技能、人事的技能和构想的技能,除此以外,还应该具备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5.绩效考核的目的是什么?
答:绩效考核的目的:(1)提高组织的整体绩效。通过绩效考核,可以监督整个组织的运行状况,及时发现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为及时解决问题提供依据。通过绩效考核可以为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完善人力资源管理的各项工作。(2)提高员工的工作绩效并促进员工的成长。6.绩效考核有什么作用?
答:绩效考核作用:(1)对组织而言,绩效考核可以监督组织运行状况,从而为经营决策提供重要依据。(2)对主管人员而言,绩效考核是提高管理人员管理效率的重要手段。(3)对员工而言,绩效考核是发现员工工作优缺点,改进行为和方法,促进员工潜力发挥的重要途径。(4)对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而言,绩效考核积累下来的丰富实用的内部数据是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最好的信息来源,绩效考核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其他职能模块工作得以进行的重要依据。
7.简述品质主导型考核法。
答:品质主导型考核方法,主要用于考核员工在工作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这种考核法以考核主体的主观感受为主,主要包括排序法、两两比效法、强迫选择法、强制分布法、书面法。
8.简述行为主导型考核法。
答:行为主导型考核法是以工作中的行为标准或规范为参照,强调在完成工作目标过程中的行为必须符合这些标准或规范,通过对员工行为与企业行为标准或规范的比较而得出对考核对象的考核结论。行为主导型考核法主要用于考核员工在工作中的工作行为,重点考核员工的工作过程,而非工作结果。行为主导型考核法主要包括图示量表法、关键事件法、行为锚定等级评价法、混合标准量表法、行为观察量表法。
9.简述业绩主导型考核法。答:业绩主导型考核法主要用于考核员工工作的实际产出,考核的重点是员工工作的成效和劳动结果。这种方法适用于企业对生产操作人员、营销人员进行考核。业绩主导型考核法主要包括目标管理法和直接指标法。★ 知识应用
□案例分析 案例一
绩效改革的是是非非
1998年12月14日《光明日报》报道:赛特购物中心B2(该楼层主要经营家电、日用品等),过去考核员工是把他(她)的销售业绩、卫生环境、柜台陈列、帐册管理等方面的情况汇总在一块考评,根据综合考评的结果来发放奖金。这样就可能出现销售业绩单项突出而最后综合评价分数不一定高、奖金不一定多的情况,严重影响了员工的积极性。1998年9月份起,中心推出了一套新的改革措施。具体地说,就是首先把总奖金的40%提出来,作为销售奖金,按销售业绩排序分档,第一名拿一挡,第二名拿二挡„„如果是有客观原因(如生病、事假等)而排在最后一名,则可以按序拿最后一名的奖金,如果没有客观原因而排在最后一名,则不能按序拿最后一名的奖金,而是直落到底,拿收底奖金50元。其次把总奖金的20%提出来,作为销售服务奖,也是按业绩分档排序。再次把总奖金的5%作为领班奖,奖励领班分配的一些临时性的、不能进入业绩考核的工作。剩下的总奖金的35%才按过去的办法进行销售、卫生、陈列、帐册综合考试。不难看出,新方案与过去最大的不同是突出了员工的销售业绩,并把每个人的业绩摆在明处。
新措施实施后,确实极大地调动了员工销售的积极性,9-10月份销售额连续增长20%。同时也引出了负效应:一些员工争抢销售,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团结。如来了顾客,两人同时争着上去迎接介绍情况;顾客要掏钱了,这个说是我先迎上去的,那个说是听了我的介绍他才买的。也有一些员工平时劳动态度好,只因为不善与顾客沟通而业绩不突出,被排在了末挡上,感到很委屈;排在后面的员工觉得没面子,心里压力较大。
问题:
1.你是怎样评价这项绩效考评改革措施的负面效应的?
答:本案例描述的负面效应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新措施已产生激励作用,所以负面效应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关键是如何正确引导,使这种负面效应能充分转化为正面的激励作用。另外,任何一项改革都将对一部分人产生阵痛、产生更大的压力,相反若一项改革对任何人都产生不了任何刺激,则这项改革是失败的。本案例中新措施使即使劳动态度好但不善于沟通者产生较大的心里压力,从长远来看,这倒是好事,因为人的可塑性很强,环境能造就人,压力能转化为动力,当然转化的关键是合理地引导和对这些员工工作针对性的辅导和培训。总之,新措施所带来的负面效应是暂时的,只要组织和员工都有耐心,一起努力,而组织能及时向员工解释新措施,听取员工的意见和吸纳合理建议,必要时作微调,那么不久的将来,这种负面效应将转化为正面效应。
2. 为了消除这些负面影响,你认为还有哪些工作须进一步落实。答:为消除这种暂时的负面效应,需要进一步落实的工作主要有:一是向员工解释新措施的目标和合理性;二是在适当时间和地点召集员工就新措施听取员工们的意见和建议,并认真地考虑和吸纳;三是引导员工开展集体创优活动,使个人间的争斗转化为集体合作;四是采取有效措施(如培训和互助等方式)提高那些态度好但难出成效的员工,使之在不久的将来能创造佳绩。案例二
陈平的绩效考核方法
陈平是昆仑电子公司的生产总监,他平时总是尽个人最大能力帮助他的员工,如帮员工渡过“经济危机”,帮员工减少离职损失等。为此,他备受下属的爱戴。
快到年底了,员工王霞却经常不来上班。据了解,王霞的丈夫在去年得了重病,至今仍在家休养;前不久,她的儿子又得了肺炎住院,这对债台高筑的王霞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终于到了年底绩效评价的时候了,陈平决定尽可能地帮助王霞。虽然王霞在各方面都不突出,但实际上,陈平在每一项考核上都给她评价为“优秀”。由于公司的报酬制度与业绩评价制度是挂钩的,所以,除了正常的生活补贴及福利提高之外,王霞还得到丰厚的绩效奖金,甚至可能加薪。
由于陈平的车间在本年底已超额完成了分配的定额,于是他给工作不太积极的下属张明的工作数量和工作质量记为“优秀”,在张明的工作态度栏填上了“较差”,但在表格的评价栏中没有任何说明。当填到员工赵杰的评价表时,陈平升起一股内疚感。他知道赵杰被调离现职与自己有关,因而,为了避免面临的尴尬,便给赵杰较高的分数。
陈平把绩效评价表叠好时,脸上露出了轻松的微笑。一年一度的考核难关终于过去了。
资料来源:组织人事报第81期。
问题:陈总监就这样完成了一年绩效考评,好在他的车间本超额完成了定额,要是明年完成不了定额,陈总监是否还能“照顾、体贴”下属呢?请对陈总监的考核方法进行评价。
参考答案:为了正确而有效的对员工进行绩效考评,一般来说必须遵循几条原则:(1)公平原则;(2)严格原则;(3)直接上级考评原则;(4)结果公开原则;(5)奖惩结合原则;(6)客观考评原则;(7)结果反馈原则;(8)等级差别原则。
□实践训练
请模拟一家公司,为其制定招聘计划,包括招聘目的、招聘岗位、作用条件、招
聘程序、特别是聘用的办法。提示;参照招聘的方法和程序进行。
第八章 风险管理
★ 课堂讨论
根据所学的风险管理知识,如何在工作中进行理财投资? ★ 知识掌握 一.名词解释:
1.风险:“未来结果的不确定性或损失”,或者说为“个人和群体在未来遇到伤害的可能性以及对这种可能性的判断与认知”。
2.企业风险:是指由于企业内外环境的不确定性、生产经营活动的复杂性和企业能力的有限性而导致企业的实际收益达不到预期收益,甚至导致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失败的可能性。
3.风险管理:是对可能产生的各种风险进行识别、衡量、分析、评价,并适时采取及时有效的方法进行防范和控制,用最经济合理的方法来综合处理风险,以实现最大安全保障的一种科学管理方法。
4.风险识别:是风险分析和管理中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其主要任务是明确风险的存在,并找到主要的风险因素,为后面的风险度量和风险决策奠定基础。
5.风险衡量:就是运用一定方法对风险发生的可能性或损失的范围与程度进行估计和衡量。
6.风险处理:是指针对不同类型、不同规模、不同概率的风险,采取相应的对策、措施或方法,使风险损失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影响降到最小限度。
二、选择题(有一个以上对)
1.下列各项中(A)会引起企业财务风险:
A.举债经营 B.生产组织不合理 C.销售决策失误 D.新材料出现 2.非系统风险包括的内容有(D):
A.可分散风险和不可分散风险 B.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 C.内部风险和外部风险 D.市场风险和特定风险
3.下列因素引起的风险中,投资者可以通过投资组合予以消减的是(D)。A.国家进行税制改革 B.世界能源状况变化
C.发生经济危机 D.一个新的竞争者生产同样的产品 4.风险管理的原则有:(ABCD)
A.系统周到原则 B.快速反应原则 C.量力而行原则 D.经济效益原则 5.控制型处理风险的方法包括:(A B)
A.避免风险 B.分散风险
C.自己承担全部风险成本 D.转移风险成本 6.风险管理的过程是(ABC)。
A.对面临的风险进行风险识别、风险估测和风险评价 B.选择风险管理技术
C.对风险进行损前控制 D.对风险损失后果进行处理
7.(ABCD)属于企业风险管理的内容。
A.生产风险管理 B.销售风险管理 C.财务风险管理 D.人事风险管理
8.风险管理的基本工作是(ABC)。
A.找出企业面临的各种风险 B.分析风险可能造成的损失频率和损失幅度 C.寻找解决风险的方法 D.将不确定损失合理划分为明确的经营成本
三、是非题
1.风险自担就是企业预留一笔风险金或随着生产经营的进行,有计划地计提风险基金,如坏账准备金、存货跌价准备等。(×)
2.由于企业生产的产品所存在的风险属于营销风险的范围。(×)
3.对企业进行风险管理,其目的并不是为了要完全消除经营风险,而是要处置和控制风险,减少和避免损失,保证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顺利进行。(√)
4.风险管理的程序是一个分阶段的周而复始的循环过程,其中风险识别和风险管理效果评价是风险管理的几个阶段。(×)
5.风险管理的损后目标包括继续生存目标和持续经营目标(×)
四、简述题
1.企业风险可以划分为哪些类型? 答:企业风险可以划分为:
(1)按风险产生的原因不同划分
按风险产生的原因不同,可以分为自然风险、人为风险、政治风险、经济风险、技术风险、税收和法律风险。
(2)按风险的来源不同划分
按风险的来源不同,可以分为外部风险和内部风险。(3)按风险的结果不同划分
按风险的结果不同,可以分为纯粹风险和投机风险。(4)按风险承受能力不同划分
按风险承受能力不同,可以分为可接受的风险和不可接受的风险。
(5)从企业所处的市场环境角度来划分:投资风险;经济合同风险;产品市场风险;存货风险;债务风险;担保风险;汇率风险
2.简述企业风险管理的程序。答:风险管理的程序:(1)对风险的认识(2)风险的预测
(3)作出处理风险的正确决策(4)有效地实施决策(5)方案的成果评估 3.简述风险识别的方法。答:风险识别的方法:
(1)财务状况分析法(2)生产流程图法(3)专家调查法(4)故障树法(5)保险调查法(6)环境分析法 4.简述风险衡量的方法
答:风险衡量的方法:(1)估计风险发生概率
(2)对风险潜在损失估计(3)其他风险衡量方法
5.简述风险处理的方法
答:风险处理的方法:(1)控制型(2)财务型 ★ 知识应用 □案例分析
案例一
安静AMCEN公司名震华尔街
“生物制药”是华尔街投资者最为追捧的两大概念之一。在纳斯达克,能与微软、思科等著名IT公司股价并驾其驱的公司屈指可数,安静公司就使其中之一。名震华尔街安静AMGEN公司1980年由一群科学家和风险投资基金共同发起设立。1983年,安静公司首次在纳斯达克亮相,随后又于1986年和1987增发股票。经过20年的发展,安静公司已经由一家只有7名员工的小型高科技公司发展壮大为拥有约6400员工和5个海外分支机构的大型生物制药类高科技公司。
安静的崛起得益于其主导产品EPO和G-CSF,作为基因工程药品成功典范的EPO和G-CSF属细胞因子类多肽药品,能刺激造血细胞增殖分化。在免疫系统中起着非常重要的调控作用,在治疗造血功能障碍方面己取得显著疗效,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
1989年,美国安静公司开发的EPO上市。随着临床适应症不断扩大,EP0的销售额迅速增长,连续多年雄居生物技术药物销售额榜首。1992年EPO销售额为6亿美元,1997年达到27亿美元左右,据预测,2000年将达到35亿美元。
1991年,安静公司率先开发G-CSF并上市,被称为当年上市的四种“巨型炸弹”药物之一。G-CSF上市后即取得良好的市场效益,1992年,其销售额就达到2.95亿美元,1997年全球销售额突破10亿美元,据预测,2000年该药品的销售额将突破16.5亿美元。对产品的持续改进和创新也使安静公司不断成长。1999年安静公司投入研发的经费达8.23亿美元,占其当年销售额的27.4%。成长源于创新安静公司的成功得益于生物工程技术的飞速发展。但追踪安静的发展历程,有许多值得借鉴和深思的地方。资本市场的助推对高科技公司的发展不可或缺。安静公司得益于风险投资基金的投资才能顺利成立,其后公司分别于1983年、1986年和1987得到纳斯达克市场融资的支持。公司在没有任何产品面世的情况下,金融资本的四次融资支持才促成其创新产品EPO和G-CSF的上市。如果没有资本市场的助推,很难想象一家只有7名员工的小型高科技公司能发展壮大为销售收入达30亿美元,每股收益达1.02美元的绩优高科技公司。
问题:
高科技公司往往是风险和机会并存,风险大利润也大,你对安静成功的风险投资有何认识?
答:
(1)安静的发展历程明确地回答了这个问题:只有创新。安静公司之所以能够在众多的生物制药类企业中脱颖而出,完全取决于其创新产品的推出和不断改
进。反观我国的许多生物制药类的公司,靠模仿国外成熟产品为主,缺乏创新的实力和精神,其可持续成长性恐怕就要大打折扣。加入WTO后,知识产权问题更加突出。
(2)安静成功的经验使我们有必要对于二级市场题材挖掘的再认识。华尔街股市创造的概念受到全球资本市场的模仿。“生物制药”是华尔街投资大师题材挖掘的杰作,其之所以能长时间受投资者的追捧和认同,除了华尔街投资大师的高超技巧之外,更重要的是题材建立在坚实的科学技术发展基础之上,题材也得到了实质性的兑现,同时股票的高市值也壮大了公司的融资能力。我国股市的“生物制药”概念之所以昙花一现,缺乏的是概念的实质性兑现。随着市场的扩容和有效性的提高,市场发展将由“供求推动型”向“公司价值决定型”转变,对于二级市场概念的挖掘,只有从资本运营的角度,以科学技术发展的最新趋势为出发点,注重概念的实质性兑现,才能得到广大投资人的普遍认同。
案例二
项目业主和承包商的两败俱伤
某中外合资项目,合同标的为一商住楼的施工工程。主楼地下一层,地上24层,裙楼4层,总建筑面积36000平方米。合同协议书由甲方自己起草。合同工期为670天。合同中的价格条款为:“本工程合同价格为人民币3500万元。此价格固定不变,不受市场上材料、设备、劳动力和运输价格的波动及政策性调整影响而改变。因设计变更导致价格增减另外计算。”
在招标文件中,业主提供的图纸虽号称“施工图”,但实际上很粗略,没有配筋图。
在承包商报价时,国家对建材市场实行控制,有钢材最高市场限价,约1800元/吨。承包商则按此限价投标报价。
工程开始后一切顺利,但基础完成后,国家取消钢材限价,实行开放的市场价格,市场钢材价格在很短的时间内上涨至3500元/吨以上。
另外,由于设计图纸过粗,后来设计虽未变更,但却增加了许多承包商未考虑到的工作量和新的分项工程。其中最大的是钢筋。承包商报价时没有配筋图,仅按通常商住楼的每平米建筑面积钢筋用量估算,而最后实际使用量与报价所用的钢筋工程量相差500吨以上。
按照合同条款,这些都应由承包商承担。开工后约5个月,承包商再作核算,预计到工程结束承包商至少亏本2000万元。承包商与业主商议,希望业主照顾到市场情况和承包商的实际困难,给予承包商以实际价差补偿,因为这个风险已大大超过承包商的承受能力。承包商已不期望从本工程获得任何利润,只要求保本。但业主予以否决,要求承包商按原价格全面履行合同责任。承包商无奈,放弃了前期工程及基础工程的投入,撕毁合同,从工程中撤出人马,蒙受了很大的损失。而业主不得不请另外一个承包商进场继续施工,结果也蒙受很大损失:不仅工期延长,而且最后花费也很大。因为另一个承包商进场完成一个半拉子工程,只能采用议标的形式,价格也比较高。
在这个工程中,几个重大风险因素集中都一起:工程量大、工期长、设计文件不详细、市场价格波动大、做标期短、采用固定总价合同。最终不仅打倒了承包商,而且也伤害了业主的利益,影响了工程整体效益。
问题:
1、你认为在该项目建设过程中,项目业主和承包商分别承受了那些风险?其原因何在?
提示:可以从风险的类型及原因进行分析。由于市场不可预测的因素很多,工程项目所涉及的问题也很复杂,因此该项目建设过程,项目业主和承包了承受的风险有许多,最主要的是:项目业主承受的风险是人为风险、技术风险、财务风险、法律风险、经济合同风险等;而承包商主要承受了价格风险、技术风险、法律风险、财务风险等。
2、如果你是该项目监理工程师,你会如何进行项目风险管理?依据是什麽?
提示:在图纸不完善的情况下,承包商不应该签定总价合同;监理应该提前进入,建议业主应当考虑合理低价,而不是低于成本价,如果低于成本价的话,是国家法律所不允许的。(参考风险管理的办法)
□实践训练
到网上或社会调查,了解风险管理方面的案例,并分析其成功和失败的原因。
第四篇:管理学
一、管理与管理学
1. 熟记:
(1)管理的概念:管理是指组织为了达到个人无法实现的目标,通过各项职能活动,合理分配、协调相关资源的过程。
(2)管理的基本职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
2.领会:
(1)管理学的研究对象:管理学的一般规律。
(2)管理二重性:与生产力相联系的自然属性和与生产关系相关联的社会属性。
(3)管理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种艺术
科学性:A、管理是有一定的规律可以遵循的;
B、管理要以科学的管理理论和方法为指导。
艺术性:在管理实践中,必须灵活运用管理理论和方法,经验和技巧都很重要。统一性:在管理中,科学性与艺术性相辅相成。
(4)管理者的角色
A人际角色:a代表人b 领导者c联络者;
B信息角色:a监督人b传播者c发言人;
C决策角色:a企业家b冲突管理者c资源分配者d谈判者
(5)管理者的技能:a 技术技能 b人际技能 c概念技能
二、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1.熟记:
(1)霍桑试(实)验:是指梅奥作为一位心理学家和管理学家,他领导了1924——1932年在芝加哥西方电器公司霍桑工厂进行的试验。
包括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工作场所照明试验;第二阶段,继电器装配室试验;第三阶段,大规模访谈;第四阶段,接线板接线工作室试验。
梅奥在总结霍桑试验成果的基础上写出了《工业文明中的人的问题》一书,并于1933年出版。梅奥开创了人际关系学说,并为后续的行为科学理论奠定了基础。
人际关系学说的主要内容如下:
a工人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b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c生产效率主要取决于工人的工作态度以及他和周围人的关系。
(2)学习型组织:是指具有持续不断学习、适应和变革能力的组织。彼得圣吉认为,判断一个组织是否是学习型的组织,具有以下四条基本标准:
a人们能不能不断检验自己的经验;
b人们有没有生产知识;
c大家能否分享组织中的知识;
d组织中的学习是否和组织的目标息息相关。
(3)核心资源:是指有价值的、稀缺的、不完全模仿和不完全替代的资源,它是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
(4)核心能力:是组织内的集体知识和集体学习,尤其是协调不同生产技术和整合多种多样技术流的能力。
2.领会
(1)泰罗科学管理理论要点:
a、工作定额 b、标准化 c、能力与工作相适应 d、差别计件工资制 e、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相分离
(2)亨利·法约尔一般管理(组织管理)理论要点:
*五项职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
*六种基本活动:技术活动、商业活动、财务活动、安全活动、会计活动、管理活动。*14条原则:
分工/权力与责任/纪律/统一指挥 /统一领导/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报酬合理/集权与分权/等级链与跳板/秩序/公平/人员稳定/首创精神 /集体精神。
(3)马克斯·韦伯行政组织管理理论要点:
韦伯认为等级、权威和行政制是一切社会组织的基础。韦伯的理想行政组织体系具有8个特点。
(4)人际关系学说要点:
*工人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
*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
*生产效率主要取决于工人的工作态度以及他和周围人的关系。
(5)现代管理理论主要学派(数量管理理论、系统管理理论、权变管理理论、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学习型组织理论、核心能力理论)的基本观点。
a、管理科学学派(数量管理理论):以现代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成果为手段,运用数学模型对管理领域中的人、财、物和信息资源进行系统的定量分析,并作出最优规划和决策的理论。
b、系统理论(系统管理)学派是指运用系统理论中的范畴、原理,对组织中的管理活动和管理过程,特别是组织结构和模式进行分析的理论。
组织是一个系统,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要素构成的系统在一定的环境下生存,与环境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
c、权变理论学派强调在管理中要根据组织所处的内外部环境随机应变,针对不同的具体条件寻求响应的最合适的管理模式。
d、学习型组织理论是指具有持续不断学习、适应和变革能力的组织。
学习型组织的理论以彼得圣洁的五项修炼为基础。
创建学习型组织的五方面修炼途径: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团队学习;系统思考。
学习型组织与传统型组织具有明显的不同,主要体现在6个方面。
3.应用:
能运用道德观与社会责任观分析问题。
管理的概念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含义 :
1.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实现预期目标
2.管理的手段是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
3.管理的本质是协调
4.管理的主体是管理者
管理的两重性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管理的职能包括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五种。
按管理层次划分:高层管理人员/中层管理人员/基层管理人员
按管理领域和专业划分:综合管理人员/专业管理人员
管理学有以下特点:一般性/综合性/历史性/实践性
管理活动和管理过程就是管理学研究的对象。
*泰罗是美国古典管理学家,科学管理的主要倡导人,被称为“科学管理之父”。
*亨利.法约尔出生于法国,是欧洲古典管理理论的创始人,被称为“管理过程理论之父”。*马克斯.韦伯是德国古典管理理论代表人物,被称为"组织理论之父。
*人际关系学说的代表人物是梅奥。
*决策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赫伯特.西蒙。
计划,亦称谋划、筹划或规划,是指在工作或行动之前,通过科学的分析、预测与决策,对未来工作或行动作出全面筹划和部署的一系列活动。
计划的基本特征是:目的性/首位性/普遍性/实践性/效率性
计划工作的任务就是预先决定做什么(what),为什么要做(why),何时做(when),何地做(where),何人做(who),以及如何做(how),也就是通常所说的5W1H.所谓决策,就是对未来的行为确定目标,并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可行方案中,选择一个合理方案的分析判断过程。
决策的具体内容:
1.决策要有明确的目标。
2.决策要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可行方案。
3.决策要做分析评价。
4.决策要进行优选。
5.决策要进行实施的。
决策的作用
1.决策是管理的基础和核心。
2.决策是管理者的首要工作和基本职能。
3.决策在管理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战略决策又称宏观决策或全局决策,战术决策也称作微观决策或局部决策。
网络图的编绘规则
1.两个事项(结点)之间,只能出现一个作业。
2.表示作业的箭线之间,不能直接接触。
3.网络图中不能出现循环闭合路线。
4.每个网络图只能有一个起始事项和一个最终事项。
5.设置虚作业只表示作业之间的相互关系。
6.尽量采用平行作业和交叉作业。
7.所谓组织是人们为了实现某一特定的目的而形成的系统集合,它有一个特定的目的,由一群人所组成,有一个系统化的结构。
组织的特点:1.组织要有既定目标2.组织要进行分工与合作3.组织要有权债制度。组织工作是指根据一个组织的目标,将实现组织目标所必须进行的各项活动和工作加以分类和归并,设计出合理的组织结构,配备相应人员,分工授权并进行协调的过程。
所谓组织结构是指组织的基本框架,是完成组织目标的人员、工作、技术和信息所作的制度性安排。
组织结构设计的原则:
1.统一指挥原则2.有效管理幅度原则3.权责对等原则4.柔性经济原则5.精干高效原则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成反比例关系。
组织结构形式
1.直线制组织结构。适用于技术较为简单、业务单纯、规模较小的组织。
2.直线职能制组织结构。对中小企业比较适合。
3.事业部制组织结构。适用于采用多元化、国际化经营战略、业务范围比较广、市场范围大的大型组织。
4.矩阵制组织结构。适用于一些需要集中多方面专业人员集体攻关项目或企业。
5.网络结构。
所谓授权就是指上级给予下级一定的权利和责任,使下属在一定的监督下,拥有相当的自主权而行动。
人员配备的原则:
1.经济效益原则2.任人唯贤原则3.因事择人原则4.量才使用原则5.程序化、规范化原则6.人事动态平衡原则7.照顾差异原则
组织变革的类型:
1.战略性变革2.结构性变革3.流程主导性变革4.以人为中心的变革
从定义上区别领导与领导者:领导是指挥、带领、引导、鼓励和影响组织成员或群体为实现目标而努力的过程。领导者是指能够影响他人,并拥有管理权利实现领导活动过程的人。激励是指激发人的动机,激励人充分发挥内在动力,朝着所期望的目标,采取行动的过程。
*美国心理学家亚布拉罕.马斯洛创立了需要层次理论: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社交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公平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亚当斯提出的有效的激励方案既能鼓励员工的积极行为,也可以惩罚有害的行为。
管理学之中的控制,是由管理者对当前的实际工作是否符合计划或标准进行的测定、衡量和评价,并促使工作既定目标实现的过程或实现更高既定目标的过程。
市场营销控制是对市场营销因素与活动进行组合的控制。
4P指:产品、价格、地点、促销。
控制工作的类型:1.前馈控制2.现场控制3.反馈控制
控制工作的要求:1.适应性的要求2.及时性要求3.灵活性的要求4.经济性的要求
预算控制系统必须具有灵活性。预算控制系统具有准确性。预算控制系统提供的信息必须客观、及时、精确。
通过成本预测、成本计划、成本核算、成本分析来降低成本的控制就叫成本控制。创新、革新或改革。
概念包括:1.采用一种新产品2.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3.开辟一个新的市场4.掠取或控制原材料或半制品的一种新的供应来源5.实现任何一种工业的新组织,或打破一种垄断地位。管理创新的原则:1.目的性原则2.系统性原则3.注重性原则4.反向思维原则5.综合交叉原则
管理创新的过程:1.寻找机会阶段2.创意形成阶段3.创意筛选阶段4.创意验证实施阶段。知识管理与信息管理的不同点在于:信息管理主要侧重于信息的收集、检查、分类、存贮和传输等,对信息管理者的创新能力,并没有提出多么特殊的要求。而知识管理与此大不相同,要想在知识经济中求得生存,就必须把信息于信息、信息与人、信息与过程联系起来,以进行大量创新。
学习型组织是一个能使组织内的全体成员全身心投入,并保持持续增长的学习力的组织。
学习型组织的核心理念就是创新,而且是持续的创新。
学习型组织的特征:1.学习型精简2.扁平化3.有弹性4.不断创新5.善于学习6.自主管理7.领导者的新角色
简答题
一、何谓目标管理?它的主要特征与基本内容有哪些?
所谓目标管理,是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通过制定、控制和评价管理目标,对全部活动实施有效管理的一种科学方法。
特点:1.目标的整体性2.目标的激励性3.重视最终成果4.应变性
基本内容:
1.定总目标和方针。
2.据总目标和方针,自上而下地依次制定单位内部各部门目标和个人目标。
3.委任权限,制定措施,执行目标,并检查目标执行情况,保证目标最终实现。
4.评定成果,表彰奖励。
二、集权与分权的含义、标志及影响集权与分权的因素有哪些?授权的益处、授权的基本过程如何?
集权是指在组织系统的较高层次中,决策权要一定程度的集中;分权是指在组织系统的较低层次中,决策权可一定程度的分散。
衡量集权与分权的标志主要有:决策的数量、决策的范围、决策的重要性、决策的审核。影响集权与分权的因素包括;决策的代价、政策的一致性、组织的规模、组织的成长方式、管理哲学、管理人员的数量及素质、控制技术与手段。
授权可使高层管理人员从日常事务中解脱出来,专心处理重大问题;授权可以缓解工作中的压力,人在中等压力下工作绩效更佳;可提高下属的士气,增强其责任心,调动下属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可增长下属的才干,有利于选择和培养管理人员。
授权的基本过程包括:1.任务的分派2.权力的授予3.责任的明确4.监控权的确认
三、何谓沟通?简述沟通的过程?
沟通就是信息交流,又称沟通联络,是指将某一信息传递给客体或对象,以期取得客体或对象作出相应反应的过程。
沟通的过程:1.发送者发出信息2.编码3.媒体4.接受5.反馈
四、有效沟通的障碍及如何克服?
有效沟通的障碍:1.语言障碍2.语义曲解3.心理障碍4.过滤的障碍5.时间压力的障碍6.信息过多的障碍沟通障碍的克服:
1.对所要发送的信息必须有认真的准备
2.尽可能传递有效的信息
3.及时反馈与跟踪
4.增加沟通双方的信任度
5.改善组织结构
6.领导者要保持清醒的头脑
7.营造良好的沟通氛围,善于运用非正式沟通
8.充分考虑文化因素对沟通的影响
五、前馈控制、现场控制、反馈控制的含义与优缺点是什么?
前馈控制:是一种面向未来积极预防的控制。优点:1.防患于未然2.不易造成冲突3.适用范围广泛。缺点:主要是资源、精力投入较大,正确运用相当复杂,一旦失效,就会造成控制系统的性能变化。
现场控制:是一种发生在执行过程中的控制。
优点:1.由于指导及时,因而可减少损失,具有指导职能与及时效果;2.可提高工作能力及自我控制能力。
缺点:1.受管理者时间、经理、业务水平的制约;2.现场控制的应用范围较小;3.易形成心理上的对立。
反馈控制:是一种针对结果的控制。优点:便于总结规律,为下一步工作的实施创造条件;不断地进行信息反馈,有利于实现良性循环,提高效率。缺点:实施措施前,偏差已产生,时间已滞后。
第五篇:管理学
管理学是系统研究管理活动的基本规律和一般方法的科学。管理学是适应现代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产生的,它的目的是:研究在现有的条件下,如何通过合理的组织和配置人、财、物等因素,提高生产力的水平。管理学是一门综合性的交叉学科。
管理学(又称管理科学,Management Science)是一门研究人类管理活动规律及其应用的科学。它偏重于用一些工具和方法来解决管理上的问题,如用运筹学、统计学等来定量定性分析。管理的定义为管理者和他人及透过他人有效率且有效能地完成活动的程序。以前管理科学主要用运筹学来解决管理中碰到的问题。近十几年管理科学发展很快,它已经不单单是用运筹学来分析一些具体问题,而是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两大领域的综合性交叉科学来分析如运作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风险管理与不确定性决策,复杂系统的演化、涌现、自适应、自组织、自相似的机理等,已经不是一个运筹学所能涵盖的。现代管理学-系统管理学,涉及行为科学、系统工程、全面关系流管理管理学等理论,其中决策论(Decision Theory)、博弈论(Game Theory)和运筹学(Operations Research),在社会经济与企业管理、军事战略等领域具有广泛的用途。现代管理学的诞生是以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勒(Frederick Winslow Taylor)名著《科学管理原理》(1911年)以及法约尔(H.Fayol)的名著《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1916年)为标志。现代意义上的管理学诞生以来,管理学有了长足的进步与发展,管理学的研究者、管理学的学习者、管理学方面的著作文献等等均呈指数上升,显示了作为一门年轻学科勃勃向上的生机和兴旺发达的景象。进入21世纪,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管理学仍然需要大力发展其内容及形式。一些人认为管理学应该归入自然科学,而另外一些人则认为应该归入社会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