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体育对大学生形成健康生活方式的意义和作用-对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研究
体育对大学生形成健康生活方式的意义和作用
对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研究
大学生在体育课和课外体育锻炼中养成的体育生活方式不仅对其当前的健康状况产生积极影响,而且对其今后一生的健康、发展和幸 福都将发挥重要作用。
1、体育生活方式和健康的概念 生活方式的概念1.1 生活方式的概念 所谓生活方式就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生产方式基础上, 人们满足生活需要的活动形 式和行为特征的总和[1]。其中包括人们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良好的生活方式即良好的行为习惯,有规律的生活,都是对健康有利的因素,而不良的 行为习惯会对身体造成损害。
1.2 体育生活方式的概念 所谓体育生活方式是指: 在一定社会客观条件的制约下, 社会中的个人、群体或 全体成员为一定价值观所制导的满足多层次需要的全部体育活动的稳定形式和行为特 征。
1.3 健康的概念 1.3 1978 年 9 月,国际初级卫生保健大会在《阿拉木图宣言》中提出:“健康不仅是 疾病和体弱的匿迹, 而且是身心健康、社会幸福的完美状态 ”。最近WHO 重新将健 康定义完善为: 心理健康、身体健康、道德健康和社会适应良好, 甚至将生殖健康列 入其中。[3] [2]
2、当前大学生生活方式中存在的问题及学生的健康状况 当前大学生生活方式中存在的问题及学生的健康状况2.1 当前大学生生活方式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紊乱的作息时间
2.1.1 紊乱的作息时间 随着现代社会消费水平的提高,大学生中电脑、手机等相应增多,再加上学校在 电视、网络等方面的完善,为学生的“夜生活”提供了好多便利的条件。很多学生沉 迷网络到废寝忘食的地步。很多学生甚至经常出入于各种灯红酒绿酒吧、舞厅,甚至 KTV,过早的参与到成人化的社会中来。另外一个问题就是大学里流行的“开夜车”,许多同学为了应付考试,而选择了考前临时抱佛脚,挑灯夜战,成为夜猫子。这些都 影响到了学生正常的作息时间。夜间过度的放纵与精力消耗带来的是白天的萎靡不振,这不仅影响了学生正常的学习生活,也对学生的身体造成了巨大的伤害。2.1.2 马虎的饮食 在大学里面常常可以看到很多学生由于睡懒觉而耽误吃早饭,或马马虎虎应付一 下,这不仅会导致机体精力不旺盛,学习效率不高,而且会对一天之内的营养平衡产 生影响。长此以往,人的营养供给会产生缺陷,对健康造成伤害。此外今天社会上的 喝酒吸烟之风早已弥漫于校园之中,经常可以看到几个同学聚于饭店之中举杯痛饮,从白酒到啤酒,不一而足;还有些同学模仿社会上的人抽烟,装出一副成熟的样子。其实这都是对学生的健康非常不负责任的做法。抽烟和喝酒会极大的伤害我们的肺和 胃。而且长期食用高脂肪、高盐的食物而忽略了蔬菜水果的摄取,会导致学生营养不 均,容易产生肥胖。有些人甚至患上了高血脂等富贵病。另外,女生对零食的热衷,而导致的营养不良也是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运动参与的不足
2.1.3 运动参与的不足 首先,大学生对体育运动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大多数人都没有主动去锻炼的思想 和习惯。其次,大学生由于学习负担较重,一天中大部分时间处于静坐状态,不少学生 除上体育课外,几乎很少在课余时间参加体育锻炼。另外,大学里面体育课的设置不 尽合理。每周一节的课量比较少,而每节课两小时的课时又比较长。冲过高考独木桥 的学生大多数体育成绩都比较差,有的也许在以前都很少上体育课,这就造成了学生 对体育的畏惧心态。现代饮食结构改变和运动不足是造成当今社会生活方式病如心血 管疾病、糖尿病、肥胖等疾病发病率急剧增加的重要原因,这类疾病严重危害身体健 康,并清晰呈现“低龄化”趋势。事实上,大学生患糖尿病、神经官能症、高血脂、高血压等情况屡见不鲜[4-5]。
2.2 当前大学生身心健康状况 2.2.1 身体健康状况 教育部关于 2005 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
结果公告显示,2005 年与 2000 年相 比,虽然我国大学生形态指标有所提高,但是在其他的基本素质都呈下降趋势。肺活 量水平继续下降,心肺功能出现较大“滑坡”,19—22 岁汉族城男、城女、乡男、乡女肺活量水平分别平均下降 160 毫升、238 毫升、161 毫升、225 毫升。速度、爆发 力、力量耐力、耐力素质水平也进一步下降,不同指标下降幅度呈现不同特点。19—22 岁城市男女生的速度素质(50 米跑)的成绩分别平均下降 0.1 秒、秒。0.3 爆发力素质(立 定跳远)成绩分别平均下降了 3.7 厘米、3.9 厘米。19—22 岁城乡男生 1000 米跑耐力 素质成绩平均下降 11.9 秒、9.7 秒。7—22 岁城市男生,2005 年超重和肥胖的检出率 分别为 13.25%和 11.39%,比 2000 年分别上升了 1.4 和 2.7 个百分点;7—22 岁城市 女生,2005 年超重和肥胖的检出率分别为 8.72%和 5.01%,比 2000 年分别上升了 0.7 和 0.9 个百分点。2005 年调研结果还显示,大、中、小学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仍然居 高不下。与 2000 年相比,各年龄组的视力不良检出率均有所上升,且有随年龄增加视 力不良检出率明显升高,城市学生视力不良率高于农村学生,女生高于男生的特点。2.2.2 心里健康状况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知识丰富,求知欲强,具有鲜明的个性和勇敢顽 强的精神,勇于探索,开拓进取,大胆创新,是富有活力的群体。但在这个特殊群体 中,尚存在着心理上不可忽视的不利因素。近年来,随着我国独生子女群体的日趋扩 大,青年学生中有心理障碍的人数呈上升趋势,心理健康现状不容乐观。国内诸多调 查表明,大学生中不同程度的心理疾病查出率高达30%以上。由于受学校教育、社会及 家庭中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大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有80.5 %的人感到有压力,其中21.0 %感到压力很大[6]。轰动全国的云南大学学生马家爵,由心理障碍发展到心 理变态,最后成了连杀数人的杀人罪犯,被绳之以法,令人心痛,令人深思。这虽是 极端的特例,但说明对周围环境不适应,人际关系不协调,会使占相当比例的大学生 产生不良情绪、心理障碍甚至心理疾病,表现出处事鲁莽,过敏易怒,精神抑郁,情 绪失控,精神分裂等现象,给学生、家庭、学校乃至整个社会造成极为不良的影响。
3、体育生活方式对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 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也不断影响大学生的生活方式。伴随着大学生的运动能 力锐减, 肢体力度和灵活性逐渐减弱, 甚至在各种“文明病”的侵蚀之下,迫切的要 求大学生形成一种良好的生活方式,体育生活方式就是当前大学生最好的选择。体育运动对大学生身体健康的促进作用 对大学生身体健康的促进
3.1 体育运动对大学生身体健康的促进作用
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 它和 学校卫生工作共同担负着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的职能。积极的参与体育健身 运动改善了大学生的生理功能,表现在经常从事体育运动的学生头脑都比较灵活,反 应比较快,而且分析、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比不把体育当作一种生活方式的学生 要高的多。体育运动也能改善神经系统对内脏器官的调节能力。同时能改善体内物质 代谢过程,减少体内脂肪在血管壁的沉积,它对预防心血管疾病非常有益。经常运动 还可以促进呼吸次数增加、呼吸加深、肺通气量加大,有预防肺气肿、呼吸道疾病发 生的功效。经常的体育锻炼还能使骨骼增长、骨密质增强、骨壁增厚、骨松质排列有 序,延长骨化时间,从而增加骨的抗压和抗扭曲的性能等[7]。体育生活方式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促进 促进作用 3.2 体育生活方式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 体育锻炼不但在大学生的生理上对疾病有预防和治疗作用,而且对心理学疾病也 有预防和治疗的作用。近几年来,体育运动心理学家进行了大量研究,发现了经常参 加一定强度的体育锻炼对减轻抑郁和焦虑有非常好的效果[8]。美国一位心理学家对大 学生做跑步测验, 发现跑步能成功减轻大学生在考试、工作期间的焦虑情绪。并发现 适当的步行亦能降低焦虑状态和血压并在运动后持续至少 2 小时。运动降低焦虑的作 [9] 用和其他治疗方法(如冥想、放松疗法、完全休息)的效果是一样的。体育运动可以调节大学生的心态,稳定情绪。在高度竞争的社会,大学生常常会因 为繁多的考试、相互之间的竞争和对未来就业的担忧而产生焦虑的情绪,而经常参加 体育运动可以转移个体不愉快的情绪,使这种焦虑降低。因此,参加体育运动,尤其 是参加自己喜爱或擅长的体育活动,可以使学生从中得到乐趣,振奋精神,陶冶情操,产生良好的情绪
状态 [10]。体育锻炼可协调大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 促进学生之间心理上的互相包容。体育 运动是在一定空间的社会环境中进行, 它总是与人群发生着交往和联系, 大学生在运 动中能够较好地克服孤僻、羞怯、逞强、肤浅等性格缺点, 学会协调人际关系, 提高 了大学生的心理适应能力, 扩大学生的社会交往[11]。体育锻炼还有助于大学生智力的发展。经常参加体育运动不仅使运动者的注意力、记忆力、反应、思维、想象等能力得到提高,还可以促进人大脑的开发和利用,增强 神经系统的功能。其次,体育运动能减缓应激反应,提高脑力劳动的工作效率。再次,体育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除脑力劳动引起的疲劳。有关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 在有关文献和研究中普遍得到了证实, 所 以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不仅能够促进大学生的身体健康,还能够获得积极的心理效益,提 高大学生的自信心和对生活的满意度, 进而改善大学生的生活质量。
4、结论和建议 结论和建议 生活方式已经成为影响大学生体质状况与健康水平的重大行为因素,必须引起有 关方面的高度重视。因此,广大大学生要树立科学的健康观,学校和社会也都要创造 条件来促使学生形成健康的体育生活方式。要坚持这种生活方式,必须要做到以下几 点:(1)学校和社会应该努力的为学生创造将康的体育生活方式的条件。体育教师与相关 职能部门应认识体育课的重要作用,使学生认识并体会到锻炼带来的积极效应,强化 学生的终生体育的意识。(2)学校应开设科学体育锻炼指导课和心理健康教育课。为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 康提供培训、指导、和监督服务。(3)大学生自己的生活要有节奏、有规律,善于利用闲暇时间;合理膳食、均衡营养; 劳逸结合,坚持体育锻炼;不抽烟不喝酒,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4)大学生心理方面要心胸豁达、情绪乐观,保持心理平衡;与人为善、自尊自重; 爱好清洁、注意安全。
第二篇:体育对大学生形成健康生活方式的意义和作用[范文模版]
体育对大学生形成健康生活方式的意义和作用
体育锻炼对我们每个人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都有着积极重大的意义,尤其对于我们这些大学生。正如阳光体育中提出的: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生活一辈子。大学生将要在不久的将来,去肩负起建设社会的关键性历史使命,而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拥有健康的身体是这一切的前提。
体育对于大学生形成健康生活方式的意义和作用主要有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首先在生理方面,一、增强体质,我们每天面对繁重的学习生活,没有一个强健的体魄去支撑,迟早会被压力压垮的。
二、强健的体质还能帮助我们抵御疾病的侵袭,使我们的学习,生活免受疾病的干扰。
三、通过体育促使大学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能确保脑力劳动的高效。
其次是对心理方面的作用。
一、能够调节情绪,一旦形成了健康的生活方式,人会过得更加的充实有规律,这样就不会因为一种碌碌无为的负面情绪二心情不好。
二、有助于增强自我价值,即建立自信心,提高自尊感。
三、能够帮助培养起坚强的意志品质。
第三篇:浅析体育舞蹈对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
浅析体育舞蹈对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
摘要:分析高校体育舞蹈教学对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主要从音乐及舞蹈方面对大学生生理及心理的影响或作用进行讨论,说明了体育舞蹈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不可替代的作用。关键词:体育舞蹈、大学生、身心健康
一、体育舞蹈对大学生的健身作用
(一)加速新陈代谢,提高人体机能
舞蹈可以健身、悦性早已被人们注意。我国古代乐舞的创立也是为改变“民气郁于而滞着,筋骨瑟缩不达”的状况。美国体育家古里克曾说:“跳舞能消除过剩的脂肪,代之以健壮的肌肉组织,使软化、迟钝和缺乏活力的肌肉重新变得充满活力和具有弹性。”在德国,有人对业余体育舞蹈运动员和800m跑运动员做过比较,发现体育舞蹈运动员在跳过一个1.5min 的快步舞后,心律与 800m跑运动员并无区别。参加体育舞蹈运动起能量消耗指标属于中等,与其他运动项目相比较:快步舞、恰恰恰接近于长跑;华尔兹和探戈高于网球;狐步舞接近于网球;伦巴和牛仔接近和高于广播体操。所以,参加体育舞蹈运动,能促进新陈代谢,提高身体机能,能够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起到了丰富大学生健身内容的作用。
(二)有利于改善身体形态
体育舞蹈练习者的姿态是舒展挺拔的,跳舞时始终要保持抬头、挺胸、收腹、立腰、肩放平、膝放松、大腿和臀部夹紧上提的姿态。这种严格的身体姿态要求,符合体育美学原则(姿态美)。合理地进行体育舞蹈运动,通过优雅的姿态练习,使身体各个部位和肌肉得到协调、匀称的发展,增强整个躯体的协调性、灵敏性,弥补缺陷、优化姿态。合理的运动量能有效地消耗体内多余脂肪,改善身体曲线,使人体外形更加的挺拔、体态更加刚健优美。所以说体育舞蹈是一项很好的健与美的形体训练项目。学生的身体处在生长发育的阶段,这一时期学生生理机能与身体素质的发展情况将影响其今后的一生,体育舞蹈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水平。学生对追求健美的体格,优美端庄的姿态、匀称和谐的形体,举止潇洒的风度非常重视,因此,学校体育舞蹈课对增加学生体质,塑造良好体态,培养良好的气质风度有重要作用。
二、体育舞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
(一)调节大学生焦虑、抑郁等情绪,消除疲劳,缓解心中压抑
现代大学生任务繁重、学习紧张,竞争激烈,社会对他们的要求日益严格,他们的精神压力越来越大,而且很大一部分都是独生子女,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较差,逆反心理强,社会交往能力弱,这种现状是我国高校正面临和急需解决的问题,舞蹈运动能消除人们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的精神紧张和情绪不安。体育舞蹈是在音乐的伴奏下,通过人体美的形体展现人体的健和美一种特殊健身运动,音乐可以调节人的心理,使人的心情畅,精神愉快,还能调节某些不健康的情绪和心态,如意志消沉和情绪沮丧等。美国心理学家德里斯考发现体育舞蹈能成功地减轻大学生们在考试期间的忧郁情绪,人们还发现通过舞蹈练习可以松弛人的烦躁情绪,消除疲劳,缓解心中的压抑。体育舞蹈的音乐可以使人们的心理得到放松,在优美的音乐中进行舞蹈可以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消除人与人之间的对立与敌意。
(二)培养团队精神,提高社会交往能力
体育舞蹈带有群众性,通常是需要两个人共同合作的。特别是大学生在学校上课的时候,40多个同学在同一间教室翩翩起舞,产生出融洽和谐的氛围。体育舞蹈仍然继承交际舞交性的特点,它是是人们交流思想,抒发情感,消除隔阂,相互沟通的最好形式之一。在优美的舞姿和轻快的乐曲相伴下,人们的自我封闭意识在这里会得到彻底的解脱,舞场中的融洽、和谐、高雅的气氛亦能增强人们的沟通和交往的意识。可见,体育舞蹈活动即增进了舞伴、舞友之间的友谊,丰富了社会生活,提高了参加者的人际交往能力。
(三)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审美意识与审美能力
审美能力是人们评价、感受和欣赏美的能力。在大学中,由于每个学生所处环境及文化素质等方面都存在差异,各个学生的审美意识、经验、修养、感官和心理结构思维、想象力都不尽相同。体育舞蹈对提高大学生的审美能力提供了潜在的能量。各种舞蹈的风格形式、音乐、速度不同,蕴藏着丰富的内涵,能给大学生以较强的艺术感官刺激。学生在参与这项活动时,不仅可以欣赏到优美的舞曲,还可以在优美的舞步中领会人们的形体美和动作美,并充分展现他们的青春活力。
(四)提升大学生的自信心和自我满意度,提升幸福感 体育舞蹈能有效的改善人的身体形态,使我们拥有一个自我满意的身体形态。人们对自身的满意程度就会不断提高,同时,自信心也会得到提高。因此,无论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都能拥有一个积极的情绪,而积极的情绪对人体经常活动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可以提高体力和脑力劳动的效率,有助于发挥出自己的最大能力。例如:人们可以通过练习华尔兹、狐步和伦巴等节奏稍慢的这一类型的体育舞蹈项目,使人们得到高层的幸福感,即精神的幸福,是一种摆脱了一切人世束缚苦恼的超现实的幸福。而对于主观幸福而言,人的主观身体感受比客观身体形象更重要,人感到空虚时,他可以通过体育舞蹈来充实生活,消除空虚感,提高人的自我调节能力。此外,有研究表明,经过一段时间的系统专业训练,人的舞蹈技能会有所提高,而随着舞蹈技能的提高而产生的骄傲和愉快的情绪能促进高自尊心的发展。综上所述:体育舞蹈能愉悦大学生的身心,使大学生们以健康的体魄、优雅的气质、开朗的性格和高品位的欣赏能力进入社会的竞争;体育舞蹈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发展和完善大学生身体生理心理素质的重要手段,是高层次人才培养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在实施大学生素质教育中具有其他课程不可替代的作用。
第四篇:浅谈篮球运动对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
浅谈篮球运动对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
这一学期有幸选到了张伟老师所带的篮球课,在张老师的教导下,我对篮球这一运动项目有了一个更加深刻的认识和体会。下面我将根据自身体会对篮球这一运动的特点,以及对我们当代大学生生理方面的影响以及对心理方面的影响三个部分进行阐述,谈一谈自己的见解。
一、篮球运动的特点
(一)集体性特点
篮球运动的活动形式是以两队成员相互协同攻守对抗的形式进行的,竞赛过程,集整体的智慧和技能协同配合,反映和谐互助的团队精神和协作风格,才能获得最佳成效。
(二)对抗性特点
由于篮球运动攻守对抗竞争是在狭小的场地范围内快速、凶悍的近身进行的,获球与反获球的追击、抢夺与限制、反限制,其拼智、拼技、拼体、拼力,必须有聪颖的智慧,还需要特殊的体能,顽强的意志与必胜的精神。
(三)转换性特点
快速转换攻守对抗是现代篮球比赛的重要特点,因为篮球比赛的规则规定,以进攻得分多少分高低,而进攻又有时间规定,攻后必守,守后必转攻,攻守不断转换,转换又在瞬间,瞬时变化无常,使比赛始终在快速而和谐的高节奏情况下进行,给人以悬念。
(四)智艺性特点
现代篮球运动竞技拼争日趋凶悍激烈的基础是智慧、技艺、体能和默契配合的组合,所以具有特殊的观赏性。如何扬长避短,克敌制胜,除需自身的身材条件、体能素质水平、技能能力、意志作风等保障外,更需人文修养、智慧、,计谋和精湛的技艺作保障,用此调动对方。因此,从事篮球活动需要技艺上精益求精。同时还需要在实践中刻苦磨练,博览群书,充实自己的智能结构,使自己更聪明起来。
二、篮球运动对大学生生理方面的影响
大学生大部分年龄在二十岁左右,身体仍然处于发育阶段,身体的形态仍具有一定的可塑性。篮球运动属于集体对抗性很强、很激烈的项目,只有较好的身体机能、素质状况才使运动员在比赛中取得较好的成绩。篮球运动中的对抗包括地上的对抗、空中的对抗。强壮的身体,良好的身体形态与极强的运动机能为自己扩大空间,使自己在对抗中取得优势。对于积极地、凶狠的防守,运动各种跑跳投等动作尽自己的全力进行摆脱与突破。可见,经常参加篮球运动的大学生就能很好地发展身体形态,运动机能,身体素质。为自己的身体健康发展得到很大的促进作用。较好的心肺功能使高校大学生在快速激烈的篮球比赛活动中坚持到最后,取得好成绩的关键性要素。健康的身体不仅仅需要有强壮、宽大的体格,体内的呼吸功能、心血功能等同等重要。由于篮球运动具有时间的持续性,长时间的有氧无氧运动很好的锻炼了人体的呼吸器官及心脏促进血液的循环,经常参加篮球运动可以提高身体对氧的利用能力,增大肺活量,促进呼吸、心肺功能等身体器官的适应能力。
三、篮球运动与大学生的心理方面的影响
目前,我国学者对于心理健康的描述观点归纳总结,六点是重中之重:智力正常、情绪稳定、人际和谐、行为合理、人格完善和适应环境。对于大学生而言篮球运动对心理健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篮球运动是一场游戏,能够很好调节大学生低落的情绪,内心的烦躁,通过篮球比赛让学生忘记自己投入其中,大汗淋漓,感情宣泄,使一些不愉快的心情通过篮球活动得到很好地治愈与释放。篮球运动对大学生适应环境、改善人际关系有一定的积极影响,可以帮助大学生形成自信、积极乐观的良好品质。篮球运动具有促进团结合作、提升组织管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改善人际关系。篮球运动是一个多数人参与的运动,每个队员的相互配合,协调合作,才能使自己的技术战术发挥的更好,同时,也需要组织管理能力,通过队长的组织管理,每一位队员明确分工、落位与跑动都达到细致分明,才能减少无用功的付出,高效率的工作而获得胜利。篮球运动的竞争性可以有效提高大学生的竞争意识,通过篮球比赛,一方面能很好地满足大学生所需的竞争需求,另一方面通过展示自己的风采来增强对自身能力的自信,形成一种表现自我的方式。在竞技面前,努力的展现自己的能力,实现自我价值,提升自我人格。从而能感悟人生,准确认识自己,合适的定位自己,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促进自己心理健康。同时通过练习和比赛,可以有效地让大学生们学会思考、学会运用自己所具有的中的智慧,学会独自运用技巧和战略来克服困难,克服自己的弱点;再者,能调节情绪、强化情绪,保持心理稳定性,学会在困难面前冷静思考,心态平和。
四.结论
第一,篮球运动对大学生的身体健康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增强体质,提高运动机能,完善身体形态。适应健康中的发展趋势,提高我国高校大学生的身体健康水平。
第二、篮球运动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具有比较好的促进作用,在培养独立性、竞争性方面有很大的积极作用,及能很好地提升高校大学生的控制情绪的能力;篮球运动对高校大学生的人格塑造产生积极地影响。
第三,篮球运动对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同样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提高大学生的抗压能力及受挫能力;培养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等等,为大学生更好的适应、融入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五篇:太极对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
太极对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如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优秀的跨世纪人才是目前我国高校教育发展和改革的中心内容,而高校体育作为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大学生的身心健康直接影响到国家人才的质量。太极拳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最能代表中华思维方式和认知方式的锻炼项目。本文将重点研究进行太极拳锻炼对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
太极拳锻炼可以提高神经系统的敏锐度。练习太极拳的动作需要完整一气,放松全身,排除杂念,全身心投入练习中,并且要求有较好的协调和平衡能力,这样对中枢神经系统有良好的训练作用。适当的进行太极拳锻炼可以消除疲劳,清醒头脑,活跃思维,修复和改善高级神经中枢功能,使大脑处于新的工作状态,有助于提高记忆力,提高学习效率。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都非常紧张,神经常处于兴奋之中,使他们没有时间调节自己,因此容易出现疲劳现象,使得学生的身心素质下降。而太极拳运动能够有效的消除脑力劳动所引起的疲劳。
太极拳的腹式呼吸可以加大膈肌运动幅度,并且提高肺活量和运动后心率恢复速度。
大学生经常参加太极拳锻炼,可以延缓因活动不足而加重的肺泡老化过程,同时增加呼吸肌肉的力量,胸廓运动,改善呼吸形式,增进和改善肺脏的“吸氧吐碳”能力,增加肺活量。
经常进行太极拳锻炼可以改善消化系统功能,减少肠胃疾病的发生。
在进行太极拳练习时由于采用的是腹式呼吸,呼吸加强加深,这样就增加了膈肌和腹肌的运动幅度,对肠、胃等器官起着一种按摩的作用,改善了消化道的血液循环,提高肠胃的蠕动能力,促进消化液分泌,增强消化吸收功能。同时肠胃功能的加强,可以预防溃疡和肠胃炎,消化不良等肠胃疾病的发生。
大学生的运动系统可以通过太极拳锻炼改善,太极拳可以增加腿部的力量,提高人体的平衡能力。
太极拳运动是主要以下肢运动为主的体育项目,练习太极拳时下肢运动较多,在转换动作的时候要单腿支撑,还有的动作要屈膝下蹲或伸膝独立,这样长时间来克服自身重量可以增加下肢力量,同时又可以使下肢的柔韧性和灵活性提高。练习太极拳主要以腰为主,手脚的许多动作都是以躯干带动的,腰脊螺旋缠绕,其动作缓慢,柔和,圆弧运动,可增加腰部肌肉的力量和脊柱的活动范围以及灵活性。大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期,经常进行太极拳的锻炼还可以促进骨骼的生长发育,这是由于肌肉的收缩对骨骼的牵拉作用以及机体的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加强,进一步改善骨骼的血液供应,使得骨的形态结构和性能得以进一步改善,变的更加粗壮和坚固,提高骨头的抗折、抗压、抗脱臼的能力。同时太极拳的螺旋式的弧形动作使得关节以及周围的肌肉,肌腱和韧带都受到良好的锻炼,从而使关节的稳固性,柔韧性,灵活性得到大大的增强。
大学阶段,大学生自我意识会分化出“理想我”和“现实我”,由此带来一系列矛盾。这种自我意识不能统一,往往会造成个体内心激烈冲突,导致痛苦和焦虑。然而在太极拳练习过程中,不但可以获得健康的体魄也可以养成健全的心理,长期进行太极拳锻炼的人心情开朗,不怕挫折,明辨是非,更加关心自我发展,自我评价能力提高,自尊心和自信心明显增强,大学生练习太极拳可以解决自我意识的矛盾,形成适度的自我价值感,对心理健康有积极影响。
现如今有些学生由于学习和其它方面的压力过重,精神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导致“紧张状态病”,表现为缺乏忍耐力,容易发怒、迷茫、忧虑、心浮气躁、心胸狭隘等等,这种状态持续下去,最终会导致疲劳过度、头痛、神经衰弱、甚至出现心理异常、精神失常、行为表态等严重后果。然而预防和治疗这类疾病的理想选择就是经常练习太极拳。太极拳不仅讲究柔和缓慢,连贯均匀,圆活自然的行动,更加追求情绪稳定,心态平和的好心情,并且强调注意力集中,精神内守,排除杂念,这十分有利于消除人事的烦恼和缓解内心的冲突,获得心理平衡。
集体练习太极拳可以协调人际关系,成群结队的太极拳练习可以大大增加人群的交流,从而使练习太极拳者能很好的克服孤僻,协调人际关系,扩大社会交往,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大学生进入了校园,也就是独立的进入了社会群体的交际圈。但是由于他们紧张的学习使得他们社会活动减缩,疏远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有可能使他们的心理健康出现问题。进行太极拳锻炼可以促进个性的发展,使人变得开朗、乐观、自信心增强,逐渐学会控制自己的需要和动机,使人的个性更趋于成熟。在运动中互相交流思想,兴趣情感,互相了解,互相帮助,不仅能在运动中忘记烦恼和痛苦,消除孤独感,同时在交流中增长知识和才干,在不断的交往过程中,逐步的提高自己的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
大学生活是人生当中接受教育的重要时期,也是学生机体和生理都趋于成熟和完善的重要时期。大学生是国家的栋梁,必须有强健的体魄和健全的心理,这两者缺一不可。进行太极拳锻炼对大学生的抑郁、焦虑等心理疾病有明显的调节作用。通过两个多月的太极拳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有明显的提高,心理素质也有明显的进步。对部分有特殊疾患的学生在进行医疗的同时辅之于适当的太极拳锻炼会有更加明显的作用。进行太极拳锻炼在培养学生自身修养的同时可以提高身体素质。一个人的身心健康是给社会提供的巨大的“无形资本”。在大学期间进行太极拳锻炼,是非常有助于大学生的身心健康的。
艺术设计2班
王维玮 2012102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