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力实施“生态立县”战略 着力打造##源头第一城
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我们党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新世纪新阶段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坚持科学发展观,就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高度重视资源和生态环境问题,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县立足自身特色,审视全局,把握县情,提出并实施“生态立县”战略,创建打造生态品牌积极连接内陆腹地,主动承接沿海发达地区的经济辐射,融入全省海峡西岸经济区和全市“两带一圈”建设。
实施“生态立县”带动战略,##县具有独特的比较优势。一是区位优势。##县地处闽赣交界处,是省定边贸重点县之一,自古以来,就是“闽盐赣米”的集散地,具有连接沿海和江西等内陆腹地的区位优势,土地、生物、旅游、农副产品等资源优势与外部的资金、技术、人才、信息、产业和开放优势形成互补,相互促进,联动发展。二是环境优势。##县境内气候温和湿润,属中亚热带山地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7℃,年日照时数1720.7小时,年降雨量1830mm。是第二批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和省生态农业示范县,南方重点林区县之一,林地面积203万亩,森林覆盖率79.2%,天然草场面积4万多亩。为闽江正源头,境内的闽江源省级自然保护区(已申报国家级)面积有19.5万亩,植被茂密,生物多样性高,水土保持完好,河水含沙量少,整个生态环境十分优越。三是资源优势。以“三子”为主的特色农业初具规模,是“中国建莲之乡”、“中国黄花梨之乡”和省杂交水稻制种基地县。农村工业原料充足,活立木蓄积量达1000万立方米。同时,##又是革命老区县,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和丰富的莲乡文化底蕴。作为一个欠发达县,##加快发展的任务非常繁重,既不能为了发展而牺牲环境,又不能为了单纯保护环境而放弃发展。既要创建一流的生态环境和生态质量,又要确保社会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要实现这个目标就必须大力发展绿色生态产业。县委在广泛调研,科学论证的基础上,围绕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生态文化、生态城镇建设等方面做文章,大力实施“生态立县”战略,着力打造闽江源头第一城。
发展生态农业。按照“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原则,因地制宜、全面规划,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以绿色农产品作为农业结构和布局的调整方向,大力推广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农产品和有机食品的生产,着力打造莲子、水果、烟叶、种子、笋竹、林业、畜禽等七大特色农业基地;优化农牧渔结构、稻田“轮、间、套种”结构、莲田立体生态结构、水域立体生态结构、果山种养生态结构、山地生态结构、丘陵生态结构等农业生态结构模式;大力实施基本农田保护和建设、生态示范村建设、生态果业建设、生态莲业建设、农牧结合型生态建设、生物防治、农业节能与新能源开发等生态农业重点工程;按照农产品标准化要求组织生产,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走小规模大群体之路,按“一乡一重点、一村一特色”的发展思路,实施“基地+规模”工程,驱动新兴特色产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提高绿色农产品、有机食品在农业中的比重,充分发挥生态环境优势,创建更好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突破制约农村发展的“瓶颈”和农产品出口的“绿色壁垒”。
发展生态工业。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立足现有基础,以科技为先导,以资本扩张为纽带,发展低消耗、无污染或少污染、高科技、循环型的生态工业产业。抓发展后劲,培育新增长点:立足资源和比较优势,以项目为依托,大力发展纸业、特色食品加工业、竹木加工业、电力(发、供)业和劳动密集型来料加工业等五个支柱产业;抓项目建设,发展特色产业集群:用生态的理念建园区,用生态的理念经营园区。进一步扩大薄型造纸产业在全国同行业中领先优势,发展造纸产业集群,带动木制品包装、热电联产等配套项目的发展。立足农副产品优势,抓龙头带基地,以闽江源绿田、文鑫、孟宗、兴辉、翠源、裕芳等企业为依托,发展壮大建莲、黄花梨、猕猴桃、水蜜桃、笋制品、粮食深加工等食品产业集群,带动农民增产增收;抓质量提升,大力打造名牌产品:加强对获省名牌产品称号的6家企业9个产品、3个省著名商标、1个国家质量免检产品、6个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产品和1个全国无公害农产品标识使用权产品等一批名优品牌的宣传与保护。指导帮助企业继续做好质量体系和环境认证等基础工作,做好名牌产品的申报
第二篇:大力实施“生态立县”战略 着力打造##源头第一城
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我们党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新世纪新阶段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坚持科学发展观,就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高度重视资源和生态环境问题,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县立足自身特色,审视全局,把握县情,提出并实施“生态立县”战略,创建打造生态品牌积极连接内陆腹地,主动承接沿海发达地区的经济辐射,融入全省海峡西岸经济区和全市“两带一圈”建设。实施“生态立县”带动战略,##县具有独特的比较优势。一是区位优势。##县地处闽赣交界处,是省定边贸重点县之一,自古以来,就是“闽盐赣米”的集散地,具有连接沿海和江西等内陆腹地的区位优势,土地、生物、旅游、农副产品等资源优势与外部的资金、技术、人才、信息、产业和开放优势形成互补,相互促进,联动发展。二是环境优势。##县境内气候温和湿润,属中亚热带山地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7℃,年日照时数1720.7小时,年降雨量1830mm。是第二批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和省生态农业示范县,南方重点林区县之一,林地面积203万亩,森林覆盖率79.2%,天然草场面积4万多亩。为闽江正源头,境内的闽江源省级自然保护区(已申报国家级)面积有19.5万亩,植被茂密,生物多样性高,水土保持完好,河水含沙量少,整个生态环境十分优越。三是资源优势。以“三子”为主的特色农业初具规模,是“中国建莲之乡”、“中国黄花梨之乡”和省杂交水稻制种基地县。农村工业原料充足,活立木蓄积量达1000万立方米。同时,##又是革命老区县,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和丰富的莲乡文化底蕴。作为一个欠发达县,##加快发展的任务非常繁重,既不能为了发展而牺牲环境,又不能为了单纯保护环境而放弃发展。既要创建一流的生态环境和生态质量,又要确保社会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要实现这个目标就必须大力发展绿色生态产业。县委在广泛调研,科学论证的基础上,围绕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生态文化、生态城镇建设等方面做文章,大力实施“生态立县”战略,着力打造闽江源头第一城。发展生态农业。按照“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原则,因地制宜、全面规划,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以绿色农产品作为农业结构和布局的调整方向,大力推广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农产品和有机食品的生产,着力打造莲子、水果、烟叶、种子、笋竹、林业、畜禽等七大特色农业基地;优化农牧渔结构、稻田“轮、间、套种”结构、莲田立体生态结构、水域立体生态结构、果山种养生态结构、山地生态结构、丘陵生态结构等农业生态结构模式;大力实施基本农田保护和建设、生态示范村建设、生态果业建设、生态莲业建设、农牧结合型生态建设、生物防治、农业节能与新能源开发等生态农业重点工程;按照农产品标准化要求组织生产,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走小规模大群体之路,按“一乡一重点、一村一特色”的发展思路,实施“基地+规模”工程,驱动新兴特色产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提高绿色农产品、有机食品在农业中的比重,充分发挥生态环境优势,创建更好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突破制约农村发展的“瓶颈”和农产品出口的“绿色壁垒”。发展生态工业。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立足现有基础,以科技为先导,以资本扩张为纽带,发展低消耗、无污染或少污染、高科技、循环型的生态工业产业。抓发展后劲,培育新增长点:立足资源和比较优势,以项目为依托,大力发展纸业、特色食品加工业、竹木加工业、电力(发、供)业和劳动密集型来料加工业等五个支柱产业;抓项目建设,发展特色产业集群:用生态的理念建园区,用生态的理念经营园区。进一步扩大薄型造纸产业在全国同行业中领先优势,发展造纸产业集群,带动木制品包装、热电联产等配套项目的发展。立足农副产品优势,抓龙头带基地,以闽江源绿田、文鑫、孟宗、兴辉、翠源、裕芳等企业为依托,发展壮大建莲、黄花梨、猕猴桃、水蜜桃、笋制品、粮食深加工等食品产业集群,带动农民增产增收;抓质量提升,大力打造名牌产品:加强对获省名牌产品称号的6家企业9个产品、3个省著名商标、1个国家质量免检产品、6个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产品和1个全国无公害农产品标识使用权产品等一批名优品牌的宣传与保护。指导帮助企业继续做好质量体系和环境认证等基础工作,做好名牌产品的申报工作,积极促进“铙山”牌拷贝纸薄页纸申报中国名牌产品,“铙山”牌申报中国驰名商标,力促“闽江源”升格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并新创一批省名牌产品和国家绿色食品标志、原产地标志产品;大力推进体制创新:引导企业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规范公司运作,鼓励兼并重组、强强联合,推动生产要素向优势企业、优势产品集中,把特色产业规模做大做强,提高工业品的附加值、科技含金量和市场竞争力。引导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力度,积极引进先进设备,加大新产品研发力度,加快产品的升级换代,不断提高产业技术水平,形成各行协
第三篇:大力实施“生态立县”战略着力打造##源头第一城
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我们党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新世纪新阶段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坚持科学发展观,就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高度重视资源和生态环境问题,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县立足自身特色,审视全局,把握县情,提出并实施“生态立县”战略,创建打造生态品牌积极连接内
陆腹地,主动承接沿海发达地区的经济辐射,融入全省海峡西岸经济区和全市“两带一圈”建设。实施“生态立县”带动战略,##县具有独特的比较优势。一是区位优势。##县地处闽赣交界处,是省定边贸重点县之一,自古以来,就是“闽盐赣米”的集散地,具有连接沿海和江西等内陆腹地的区位优势,土地、生物、旅游、农副产品等资源优势与外部的资金、技术、人才、信息、产业和开放优势形成互补,相互促进,联动发展。二是环境优势。##县境内气候温和湿润,属中亚热带山地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7℃,年日照时数1720.7小时,年降雨量1830mm。是第二批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和省生态农业示范县,南方重点林区县之一,林地面积203万亩,森林覆盖率79.2%,天然草场面积4万多亩。为闽江正源头,境内的闽江源省级自然保护区(已申报国家级)面积有19.5万亩,植被茂密,生物多样性高,水土保持完好,河水含沙量少,整个生态环境十分优越。三是资源优势。以“三子”为主的特色农业初具规模,是“中国建莲之乡”、“中国黄花梨之乡”和省杂交水稻制种基地县。农村工业原料充足,活立木蓄积量达1000万立方米。同时,##又是革命老区县,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和丰富的莲乡文化底蕴。作为一个欠发达县,##加快发展的任务非常繁重,既不能为了发展而牺牲环境,又不能为了单纯保护环境而放弃发展。既要创建一流的生态环境和生态质量,又要确保社会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要实现这个目标就必须大力发展绿色生态产业。县委在广泛调研,科学论证的基础上,围绕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生态文化、生态城镇建设等方面做文章,大力实施“生态立县”战略,着力打造闽江源头第一城。发展生态农业。按照“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原则,因地制宜、全面规划,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以绿色农产品作为农业结构和布局的调整方向,大力推广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农产品和有机食品的生产,着力打造莲子、水果、烟叶、种子、笋竹、林业、畜禽等七大特色农业基地;优化农牧渔结构、稻田“轮、间、套种”结构、莲田立体生态结构、水域立体生态结构、果山种养生态结构、山地生态结构、丘陵生态结构等农业生态结构模式;大力实施基本农田保护和建设、生态示范村建设、生态果业建设、生态莲业建设、农牧结合型生态建设、生物防治、农业节能与新能源开发等生态农业重点工程;按照农产品标准化要求组织生产,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走小规模大群体之路,按“一乡一重点、一村一特色”的发展思路,实施“基地+规模”工程,驱动新兴特色产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提高绿色农产品、有机食品在农业中的比重,充分发挥生态环境优势,创建更好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突破制约农村发展的“瓶颈”和农产品出口的“绿色壁垒”。发展生态工业。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立足现有基础,以科技为先导,以资本扩张为纽带,发展低消耗、无污染或少污染、高科技、循环型的生态工业产业。抓发展后劲,培育新增长点:立足资源和比较优势,以项目为依托,大力发展纸业、特色食品加工业、竹木加工业、电力(发、供)业和劳动密集型来料加工业等五个支柱产业;抓项目建设,发展特色产业集群:用生态的理念建园区,用生态的理念经营园区。进一步扩大薄型造纸产业在全国同行业中领先优势,发展造纸产业集群,带动木制品包装、热电联产等配套项目的发展。立足农副产品优势,抓龙头带基地,以闽江源绿田、文鑫、孟宗、兴辉、翠源、裕芳等企业为依托,发展壮大建莲、黄花梨、猕猴桃、水蜜桃、笋制品、粮食深加工等食品产业集群,带动农民增产增收;抓质量提升,大力打造名牌产品:加强对获省名牌产品称号的6家企业9个产品、3个省著名商标、1个国家质量免检产品、6个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产品和1个全国无公害农产品标识使用权产品等一批名优品牌的宣传与保护。指导帮助企业继续做好质量体系和环境认证等基础工作,做好名牌产品的申报工作,积极促进“铙山”牌拷贝纸薄页纸申报中国名牌产品,“铙山”牌申报中国驰名商标,力促“闽江源”升格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并新创一批省名牌产品和国家绿色食品标志、原产地标志产品;大力推进体制创新:引导企业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规范公司运作,鼓励兼并重组、强强联合,推动生产要素向优势企业、优势产品集中,把特色产业规模做大做强,提高工业品的附加值、科技含金量和市场竞争力。引导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力度,积极引进先进设备,加大新产品研发力度,加快产品的升级换代,不断提高产业技术水平,形成各行协调发展、经济效益稳步提高的生态型工业体系。发展生态旅游。把生态理念融入到旅游开发开放等各个环节。将“闽江源”、莲乡、老区等特色品牌优势转变为旅游优势,以金铙山风景区为重点,以闽江源、石燕岩、报国寺、城区两个纪念馆(革命纪念馆、周恩来旧居)、规模果园以及相应的荷塘为支撑,对接大金湖,发展适于休闲、健身、观光和陶冶情操的生态旅游。拓宽和深化
生态旅游的概念和内涵,深入挖掘民间艺术、民俗风情、民间工艺、历史传统,大力开发莲子系列、闽笋系列、菇类系列、工艺品系列等绿色旅游商品。努力形成“吃住行游购娱”相互配套的产业体系,使具有启智和引资作用的旅游业在##得到长足发展。弘扬生态文化。生态文化是一种新的先进的文化观和发展观,是对传统观念的扬弃和升华。把生态理念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要求、目标、思路及政策、技术、措施、行动中去,将生态文化渗透和体现到现代教育上、观念认识上、政策导向上。坚持可持续发展方针:牢固树立“环境是资源、环境是资本、环境是资产”的绿色价值观,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换取一时的发展营造生态舆论环境:通过各种方式,广泛宣传环境特色和生态理念,在全社会树立“善待生命,善待自然”的环境伦理道德观,将生态文化的理念渗透到各个层面和千家万户,建立科学、合理、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绿色消费观;弘扬特色文化:不断挖掘、丰富和完善莲乡文化底蕴和红色苏区革命传统,赋予特色文化新内涵,增强文化的凝聚力、号召力;开发生态文化力:充分发挥文化力对经济的巨大推动力,将生态文化与科技创新相结合,促进文化、科技、经济运作一体化,与资源重复利用相结合,推行循环经济,与生产过程相结合,开展清洁生产,与人口生育观相结合,提高社会发展质量。建设生态城镇。按照“科学规划、优化建设、法制管理”的要求,着眼长远发展,实施生态城镇建设。做大做优中心县城,全力打造好闽江源头第一城:围绕“新城要新、古城要古”的生态旅游县城目标定位,明确城建主基调和建筑风格,对县城标志性建筑、景观规划、城区风景点等事关县城长远发展的问题进行全面优化,促进城区建筑景观上档次成特色;完善配套设施,美化绿化环境:在完善城建各项基础设施的同时,完善街道、江滨绿带、街心花园、江滨公园、桂园公园、青云岭烈士陵园等地的绿化、香化和美化建设,发挥绿地在城镇中的综合效益;抓好生态村镇建设:认真开展“部分示范、百村行动”活动,以沼气、太阳能等科技成果的开发利用为纽带,以村庄整治、发展种养殖业等为抓手,推进农村生态环境整治以及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使村庄生态系统结构合理,改善村容村貌,实现良性循环。以坚持道路建设为突破口,实现乡村道路的硬化、亮化,以村庄绿化、美化、净化为目标,实现村落周围有林带,庭院内外有花草。引导和教育农民不断强化环保意识,努力学习和掌握农村先进适用技术,拓展“生态家园富民工程”的内涵;强化监管力度,促进环境综合整治,加强工业固体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对工业和生活垃圾进行无害化处理。作者为中共##县委书记
第四篇:天祝县大力实施生态安全战略(模版)
天祝县大力实施生态安全战略
近年来,天祝县坚持以生态文明建设统领发展全局,坚定不移地实施生态安全战略、生态立县战略,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生态文明县建设为抓手,不断优化生态环境,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加快建设生态文化,着力完善体制机制,有力促进了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在生态安全战略实施过程中,天祝县以祁连山水源涵养林的保护与建设为重点,着力巩固完善行政和部门“双线四级”护林防火体系,坚决杜绝森林火灾,以艰辛的努力和巨大的投入,取得了建国以来无森林火灾的好成绩,森林面积由1970年的235.4万亩增加到现在的410.2万亩,森林覆盖率由21.95%提高到38.26%。同时,相继实施了三北防护林建设、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重点生态公益林、石羊河流域防沙治沙等重点林业工程,累计完成造林37万亩,退耕还林8.97万亩,封山育林46万亩,义务植树1300多万株。积极开展以退牧还草工程为重点的草原生态保护治理,全县禁牧休牧围栏面积达到510万亩,示范治理面积达到4.65万亩,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面积达到510.6km2。
与此同时,该县还进一步优化生态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高原设施农业、特色草畜业和以林木种苗培育为重点的林业产业,实现了特色生态产业从无到有、从零星探索到形成规模的跨越发展。截至目前,全县特色农业种植面积达到36.28万亩,较上年增加4.45万亩,预计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87亿元,同比增长40.97%;“下山入川”工程完成搬迁移民2237户10045人,占计划的100.02%;实施农、林、水、生态项目37项,完成投资10.48亿元,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基础不断夯实。
在生态旅游业发展中,天祝县不断完善硬件设施,提升服务品位,旅游业已逐步成为县域经济新的增长极。天祝三峡森林公园自1996年开发建设至今,各类设施建设累积投资近1.6亿元,集中实施了景区基础设施建设、旅游资源开发和服务项目,获得了国家级森林公园标志授权,被评为全省十大旅游景区之一。元至十月份,全县共接待游客40.71万人次,同比增长40%,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63亿元,同比增长64%。
第五篇:海原实施生态立县战略调查分析
海原县实施生态立县战略调查分析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单篇论述生态文明,首次把“美丽中国”作为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总体布局的高度来论述。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社会生产力持续发展和人们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的重要基础。近年来海原县在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但形势依然严峻,长期积累的环境问题仍未得到有效解决。目前,海原森林覆盖率12%,草原面积占国土面积的41%,草场植被覆盖度为61%,85%上的天然草原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环境不良一直都是海原县经济社会发展最严重的制约因素。
一、实施生态立县战略的必要性
海原县自然生态环境恶劣,经济发展落后,可持续发展能力差,要想实现永续发展,就必须确立生态立县战略的优先地位,从改变生态环境着手。
(一)干旱缺水,严重影响群众正常生活
海原县山间盆地、塘川地、黄土丘陵和中、低山交错分布。南部山地仅有少量天然次生林零星分布。中北部沟壑纵横交错,植被稀疏,水土流失较严重,每年流失地表土1417万吨。降雨量少,多年平均年降水389.0毫米,年平均蒸发量2142.8毫米,全年大风日数29天。水资源短缺,县内水资源总量为1.22亿m3,其中地表径流量0.84亿m3。地下水总量0.38亿立方米,人均仅100立方米,干旱地区人口密度临界值每平方千米7—12人。水资源紧张,2012年人均占有水量仅330立 方米(包括地下水、引灌黄河水,地表水),耕地亩均占有水量45立方米。人畜饮水需要外运,严重影响群众的正常生产生活。
(二)生态脆弱,自然灾害频发
海原生态环境脆弱性表现为气候干旱、水资源短缺、土壤结构疏松,容易受风蚀、水蚀和人为活动的强烈影响。植被覆盖度低,植被稀疏,生态环境总体上非常脆弱,植被破坏后极难恢复。水土流失未能遏制。全县水土流失面积4488平方千米,约占全县总面积81%。裸露土地面积超过国土面积的一半,辖区内5条河常年断流,若遇暴雨则泥沙俱下,形成泥石流。
(三)经济发展落后,可持续发展能力差
海原县是贫困山区,老、少、边、穷四条占尽。全县人口46.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1.7万人,占全县人口的91.6%,耕地面积229.31万亩,其中水浇地29.49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13%。2012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9.32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04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5.93亿元(工业1.61亿元,建筑业4.29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4.35亿元。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8581万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9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225元。城镇化率15.0%。耕地多年平均亩产小麦不到100斤,耕地质量逐年下降,耕地产出效益差。因此急需改变产业发展方式,从生态建设着手,逐步改变当地恶劣的生态环境,二、国内区内改善生态环境的成功做法
(一)以山西省玉右县生态立县为例
山西省玉右县属半干旱地带,曾经是一块不毛之地,年降水量少,境内山口多,狂风裹挟沙尘长驱直入,黄沙漫天,森林覆盖率只有0.3%,经过60多年的努力,目前森力覆盖率已经达到整个县域面积的51%,近90%的沙化土地得到治理,不毛之地变为塞上绿洲,全县形成了乔、灌、草立体种植,针、阔叶科学布局,立体化、多功能、复合型的生态植被体系,实现了生态促畜牧、畜牧促经济、经济养生态、生态宜人居的良性循环。
玉右县发展生态产业的基本做法:
一是“由易到难”逐步推进。右玉坚持60多年的植树造林,连续17届领导,坚持生态立县,植树造林,将中心工作始终锁定在造林绿化上,将生态列为右玉的立县之本、强县之基。头几任书记植树种草的方法是“哪里能活哪里栽,先让局部绿起来”,重点抓了自然环境的改善;后几任书记着力抓了生态、旅游的综合发展,坚持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相互促进。其间由易而难、由浅而深、由粗而细、由点到面,一步一个脚印,一任一个台阶,直到达到今天51%的绿化规模。
二是“由小变大”构筑生态农业。一草一木的积累,已使右玉的生态环境得到恢复,并彻底改变了经济发展的条件。全县在营造防护林的同时,加大了经济林、速生丰产林和灌木林造林比重,增加了落叶松、樟子松、枸杞、山杏等优良树种的种 植面积,先后引进和推广了柠条、大果沙棘、新疆杨等18个新树种。六十多年造就的150万亩的人工造林面积和每年近50万亩的人工种草面积,为发展畜牧养殖业蓄积了雄厚的基础。因此全县把牛羊肉、小杂粮现代化深加工作为主攻方向,让“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右玉绿色农副产品叫响名头,实现就地转化增值。右玉形成了羊肉、沙棘、苦荞、亚麻油、牛肉、小杂粮等四大类八个系列68种特色农产品,六味斋、汇源等14家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以“龙头企业带动、技术服务支撑、现代园区示范、市场体系保障”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日渐成熟。2012年,右玉参加了第二届山西特色农产品北京展销周,蓝天沙棘、臣丰苦荞、中大亚麻油、小杂粮等右玉特色农产品,受到了客商和前来参观的市民亲睐。先后签订了6个项目,总金额10.73亿元。
三是“张扬特色”发展生态旅游。右玉县以农家乐生态游、户外特种体育游、西口文化游三大特色游为“藤”,以沿途一批乡村和景点为“瓜”,集吃、住、行、游、购、娱于一体的生态旅游,正吸引着大量外来的游客。“体育搭台,旅游唱戏。”以竞技体育所特有的魅力,提升旅游品位。右玉连续成功举办了多届生态健身旅游节、冰雪旅游节、西口风情文化节,承办了全国大学生越野三项邀请赛汽车短道拉力赛、摩托车越野赛等多项国家级体育赛事。右玉县被国家体育总局命名为 “特种旅游基地”“越野摩托车比赛训练基地”,也成为了京津内蒙地区自驾游、生态休闲游的首选之地。“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干农家活” 右玉农村环境优美,民风淳朴,围绕农家庭院、民俗风情、农家生活和乡村文化,着力建设与乡村旅游度假相结合的休闲旅游特色村,一批集休闲、娱乐、体验、旅游于一体的农村游项目,在右玉兴盛起来。2012年,右玉全县接待游客达10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9.86亿元。
(二)以固原市彭阳县生态立县为例
彭阳县与海原县有一县之隔,干旱少雨,沟壑纵横,与海原同属国家级贫困县,目前全县森林资源保存面积达198.6万亩,森林覆盖率已从建县初的3%提高到24.8%;累计治理小流域1779平方公里,治理程度由11.1%提高到了76.3%。治理程度达到76.3%,年减少泥沙流量680万吨。经果林面积达到48.4万亩,挂果面积20万亩,年产值达到7900万元。
彭阳县发展生态产业的基本做法是:
一是坚持“生态立县”不动摇。30年来,先后7届9任领导班子,坚持“生态立县”不动摇,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张蓝图绘到底,把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把政绩写在黄土高塬上。每年春秋两季,干部职工都要上山同群众一道修梯田,造林整地、治理小流域。建县30年来,干部出工3.6万人次,义务植树19.6万亩。
二是统一规划,综合治理。彭阳县小流域治理的探索是从建县之初的改土治水开始的,到后来,发展到既把小流域作为一个完整的水土治理单元,又作为一个经济开发单元,实行统一规划,综合治理。他们按照上保(口粮)、中培(种经果林)、下开发(培育经果林产业带)的综合治理模式,采用“山顶沙棘、柠条、山桃戴帽,山坡地埂两杏缠腰,庭院四旁广种核桃、花椒,河谷川台规模发展苹果、梨、桃、杨、柳、椿、槐,下滩进沟上路道,土石质山区封造结合、针阔混交”的林草布局模式,大规模植树造林。
三是围绕科学发展,认真总结经验。该县林业由生态型向生态经济型转变,小流域治理由“穿靴戴帽系带”立体生态模式向“上保中培下开发”生态经济开发模式递进。在大规模造林过程中,探索出了一项旱作林业的整地技术,也是后来被大力推广的“88542”工程,还探索出了诸多科学、合理、因地制宜的技术。实践出真知,在改山治水过程中,彭阳县的一条条荒沟得到治理,一个个山头变了容颜。白岔、壕沟、阳洼、麻喇湾、小虎洼、南山等小流域成了各个时期流域治理的典型。
四是把生态建设和群众脱贫致富结合起来。把生态建设和群众脱贫致富结合起来,不断扩大和充实林业后续产业。1996年提出的“两杏一果”建设工程,吹响了经果林建设的号角;2007年又提出了“经营生态”的理念,力争用3到5年的时间,发展经济林50万亩,改造提升低产山杏20万亩。2009年,又提出了建设以“大花园、大果园”为蓝图的“生态家园、致富田园、和谐乐园”的宏伟构想。近几年,彭阳县先后投资4000多万元对山杏进行嫁接改良,建成了长城塬、麦子塬等以优质杏、桃、花椒为主的特色经果林基地10万亩。在石头崾岘建成核桃和仁用杏采穗圃300亩,截至目前,经果林面积达到48.4万亩,挂果面积20万亩,年产值达到7900万元。彭阳县因此也被国家林业局授予全国经济林建设先进县、全国名特优经济林仁用杏之乡。
三、海原县实施生态立县战略的可行性
(一)海原县近年来退耕还林工作开展情况
截至2009年林地总面积121万亩。其中林地面积4.4万亩,灌木林61.6万亩;未成林地51万亩;其它林地4.5万亩。森林覆盖率为8.1%。近年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特别是对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视,海原先后启动实施了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工程、“三北”防护林四期工程等三大林业工程。1999年到2005年累计完成人工造林98.08万亩。生态效益明显增强,南华山水源涵养林效果已被社会公认,在北方风沙干旱区,以青龙寺山为代表,植被恢复明显,南部以月亮山为主要代表的六盘山外围水源涵养林功能不断完善,青龙寺山、南华山、月亮山三大生态体系逐步形成。“十一五”期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近百万亩。增加蓄水300万吨。五年累计完成林业产值38974万元,年平均7795万元,五年林产品收入9272万元,年平均收入1854万元。
2013年,在南华山投资1045.5万元,建成水源涵养林1.2万亩。在西华山大沟门完成小流域投资862万元,治理荒山绿化6千亩,在红羊乡、李俊乡、西安镇、郑旗乡、曹洼乡生态移民迁出区生态恢复造林4.4万亩,其中春季高标准造林4千万亩,雨季直播造林4万亩,在南华山、红羊、李俊半阴 湿地区移民区完成封山育林4万亩。在高崖、七营等乡镇完成特色经济林建设基地建设4千亩。投资650万元,对2005年退耕还林地块13万亩进行全面补植补造,现已完成补植11.2万亩。
(二)生态立县的重要意义
政治意义。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单篇论述生态文明,首次把“美丽中国”作为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总体布局的高度来论述。自治区和中卫市也提出坚持可持续发展,着力改善环境,强力推进生态建设。作为地方政府,实施生态立县战略,是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和区市相关会议精神的一项重要举措。是关系海原发展全局和长远的重大战略举措,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生动实践。
经济意义。实施生态立县战略,就是用生态文明的理念、标准和方法,科学统筹各类资源开发和利用,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保护好生态环境,有利于提升海原形象和吸引力,吸纳生产要素向海原集聚,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加快资源优势向发展优势转变,是提升海原综合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加强生态建设可以使贫困地区的群众增收致富。通过环境的改善,改变过去广种薄收、靠天吃饭的落后生产生活方式,为群众建立稳定可靠的经济来源,通过合理发展林果、畜牧产业,大幅度提高农民收入。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是一个地方综合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生态意义。海原县环境干旱少雨,风沙大,通过实施生态立县战略,逐步改善恶劣的生态环境,使原本恶化、脆弱的生 态得到整治、恢复,构建宁夏的防风固沙屏障。实施生态立县战略,从根本上转变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对于有效解决经济发展中的各种困难和问题,逐步形成节约资源能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至关重要,是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突破口。
社会意义。通过生态立县,坚持移风易俗,采用绿色消费生活方式的原则,逐步改变群众旧有的生产观念,提高群众的文化素质。建设生态文明是全县人民对幸福生活的追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实施生态立县战略,有利于提高全县人民的生存质量和生活水平,有利于维护好、发展好、实现好海原人民的长远根本利益,是执政为民、促进社会和谐的具体体现。
(三)实施生态立县的途径
1、从思想上重视,明确生态立县战略为当前发展的第一战略。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生态优先方针,从根本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以环境改善作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突破口,确保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以建设生态县为主要载体,以创新环保机制为主要动力,以“不欠新账、多还旧账”为重要原则,通过积极的环境建设优化产业结构、优化建设布局、优化人居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2、立足实际,编制生态立县战略长远规划。立足海原实际,坚持科学规划,有序推进,因地制宜,着眼长远,编制海 原生态建设20年以上的长远规划,积极推进实施。
3、成立公司,专注于环境绿化。将环境绿化作为当前发展的第一战略,由政府出资设立环境绿化管理公司,实行企业制管理,规定好每年的绿化面积和进度,将原来分散拨付给各单位的绿化资金集中起来并配套一定的财政资金,由绿化公司按照规定自行逐步开展绿化,政府每年对绿化进度和质量进行考核。并通过绿化公司加强生态建设科研力度,培育研发和引进适合山区生长的草、木品种,极力降级生态建设成本,提高绿化质量。
4、发动群众,充分利用好现有退耕和国家支持相关政策。发动群众,按照“谁种、谁管、谁受益”的原则,通过鼓励广大农户承包山林,发展庭院经济,全面带动广大群众增收致富。一是利用好现有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确权政策,做好未承保荒山、荒地、林地等农村集体资产清查、确权登记颁证,鼓励已经确权的农村在自有产权荒地、林地开展退耕还林还草,保护生态:二是认真落实退耕还林政策,创新形式,利用政策补贴,积极鼓励引导农民退耕还林还草,对达到退耕还林质量标准的,延长补助期,并与管护成效挂钩。对继续安排荒山造林给予种苗补助。三是封山禁牧,严厉打击违规放牧,破坏草原植被,确保草原修养生息。
5、先行先试,以点带面强力推进。利用干盐池羊场特殊体制,先建生态建设试验区,严格落实封山禁牧政策。植被保护实行宜草则草,不把草场强行变为林场。一是采取引洪灌溉、封禁保护等措施,恢复、重建植被;二是采取开渠、植苗插播等方法,以种植沙枣、柠条为主,营造灌木林;三是要封山育林育草,发挥生态的自我恢复功能。加大退化草地治理恢复的力度,继续强化以灭鼠治虫、推广优良牧草、围栏、封育林草和人工种草为主要内容的草地治理和改良措施,通过试验验证生态立县的可行性。
5、健全措施,多手段强化生态建设。加强教育投入,着力提高人口素质,力争实现人口总量的“低自然增长”。强化林业发展教育和生态道德教育,教育全体公民从自己做起,形成爱林、护林、人人参与生态建设的社会风气,加大林业执法力度,使生态文明建设与人的全面发展齐头并进。加快就地城镇化和生态移民,通过人口的集中,使绝大多数土地远离人群,能够自然恢复,也利于降低基础设施建设成本,以更小的代价改善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