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让课堂助推学生的生命成长》心得范文
《让课堂助推学生的生命成长》讲座心得
城西小学 吴巧燕 这次讲座让我知道了:教育的本质是什么?是尊重和顺应教孩子天性;是呵护学生的生命成长,是提升学生的生命质量。而课堂,则是一个天天流淌着老师和学生生命长行的地方,一个充满着众多生灵喜怒哀乐的地方,一个需要用知识甘泉滋润精神家园的地方。将对学生的生命成长的质量产生巨大影响。
生命是什么?为什么如此美丽?生命是教育的原点,人的价值生命不在于遗传,而在于教育!教育是基于生命,通过生命,为了生命成长,为了生命质量的提升,而进行的社会活动。因为成长,因为个性,花草都能不断成长,具有独特的个性,各不相争,时时触动心灵,学生更应如此。
课堂的质量关系到生命的力量。关注生命,才能拨动生命的“琴弦”给顽皮的学生以感到,给自卑的学生以力量,给胆怯的学生以勇气,给愚钝的学生以智慧。关注生命,我们的教育才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教育方可生意溢然。生命比起任何知识,规则,纪律,分数,甚至是荣誉,被许诺的未来的发展和幸福的可能性所有一切都重为神圣。
在这里,就课堂上关注学生生命成长的问题谈谈自己的思考与实践。
一、激趣——以学生喜闻乐见的身边事为素材,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把想要解决或解释某个实际问题的愿望转移到学习新课的认知爱好上来。
有名心理学家希尔博士说过:人与人之间只有很小的差异,但这种差异却往往造成巨大的差异。人与人之间的很小差异是指对事物有无爱好,巨大的差异是成功与失败。学生对学习有浓厚的爱好,将是其获取知识和发展能力的最大动力。创设有趣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对学习内容本身发生爱好,是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一种最实际、最直接的内驱力。
二、接纳——首先要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认识到自己不但有优点,也有缺点,在日常学生活中,在和同伴的交往中,发扬优点,改正缺点,不断进步。然后,让学生学会接纳别人。现在的孩子大都以自我为中心,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心中很少想到别人,只知道享受与获取,很少想到去关心别人。然而,你要在社会上生存,就必须学会合作,学会与他人交往,在相互的合作中求得生存与发展,在相互的合作中,体验到自己的作用,认识到自己的存在的价值,同时也认识到别人存在的价值。在课堂学习生活中,我们非常注重小组的合作学习活动,四人小组的组员都有一个编号,收集资料、汇报交流、辩论表演等,都能分工合作,配合默切。又如,我们组织学生春游活动,规定4—6人为一小组,至于组长是谁,每人带什么东西,都自己去协调解决,最后向老师汇报。同学们在这样的分工合作中就会尝到合作的快乐。
三、启智——充分挖掘教学素材的智力因素,把问题情景用“够”,通过多层次的设问引导,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主动探究
“学生来到学校里,不仅仅为了取得一份知识的行囊,更主要的是变得更聪明。”充分挖掘教材的智力因素,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主动探究。既能有效巩固和深化新知识,又能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独立探究的能力。
四、关爱——教育学生关爱自然。自然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喜欢大自然的孩子是不容易变坏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社会与自然是利益体,春天,让孩子们寻找绿色,感爱生命的希望;夏天,让孩子们感受顽强的生命力;秋天,让孩子感受丰收的喜悦;冬天,让孩子们感受生命的残酷和希望。例如,教学《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这一课时,通过让学生观察大自然,读诗歌,让他们说说“为什么要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从而教会学生关注大自然,关爱大自然的一草一木。老师或父母应经常带孩子一起去走进大自然,欣赏大自然,在大自然中陶冶身心,放飞想像,激发创作灵感。
在讲座后,我最为欣喜的是把生活中的问题上升为理论知识,把课堂上更多的时间还给学生,不搞题海战术。变“师教”为“生学”提高生命成长质量;内“整
合”外“联系”,丰盈生命成长历程;学“知识”长“智慧”均衡生命成长营养。了解生命特征,呵护生命成长,对生命尊重的方法,感觉教学,体验生命,感悟生命,抒发生命。
第二篇:征文生命课堂学生成长故事
细 节 与 进 步
初次见到我的语文老师—冷宏英老师,第一印象就感觉她非常的时尚,带着一副透亮的眼镜,很有学问的样子,银色的镜框下一双笑盈盈的眼睛,让我觉得非常温暖。随着初中生活的开始,她走进了我们的课堂,走进了我们的生活。
冷老师虽然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语文老师,却非常注重细节方面对我们的培养,她处处留心同学们的每一个行为、习惯、语言,她能从中看出同学们的性格特点,分析出我们优点和不足,进而耐心细致的教导我们。
记得是初一开学时,我刚来到这个新的环境,虽然都是新同学和新老师,但我记得爸爸给我说的话:“做好你自己就行了,”我依然保持着一些自己的好习惯。有一次,我上讲台去交语文作业本,发现可能是前面同学交的比较急,本子横七竖八地躺在讲台桌子上,非常凌乱,我顺手就轻轻地、慢慢地把它们整理了一下,看起来整齐了许多。站在一旁的冷老师虽然没说话,但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事后当着全班同学表扬了我,说我的行为习惯非常好,虽然这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但它却反映了我有物品摆放整齐的好习惯,我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以后对这些细节和好习惯我更是一如既往的坚持着。
冷老师是位非常注意细节的老师,她有一双善于发现我们优点的眼睛,当然,冷老师也会看到我们的不足,之后及
时地提醒我们,关心我们,让我们不断地进步。
记得在一次听写时,我遇到了一个生词,突然想不起来怎么写,我抓耳挠腮,左顾右盼,可就是想不起来,最后总算想了出来,当我把听写本交到讲台上去时,才发现,其他同学早已经完成了作业,交了上去,我已经是全班最后一名了,我的脸“刷”的一下羞红了,而且感觉感觉越来越烫,我赶紧低着头小跑回到座位上,这时候,冷老师走下讲台,在我身边半蹲下来轻言细语地对我说:“下次加油哦!把速度提上去”。听了这句话,我暗下决心,平时要多练多记忆,一定要把速度提了上去。从这以后,我再也没落下成为班上最后一名交作业的学生了。偶尔听写时,冷老师也不时地过来悄悄提醒我一句,“注意速度哦!”虽然只是简单的一句话,但它却饱含了老师对我们的关爱和鼓励!
初中七年级已过了半学期,而我在语文老师的细心的教育下,不断地收获与进步!因为我知道:细节决定成败!
第三篇:生命课堂学生成长故事分享
挫折真的是一笔财富
几乎每一个人都期望一帆风顺。许多人都说:前进的路上,即使没有莺歌燕舞,没有盛开的鲜花,那最好也没有风雨、没有挫折。其实,这是不可能的。不过,我在这里不想展开这个话题。我想谈谈自己对挫折的看法。
说“挫折是人生的财富”,最主要的一点是挫折会让我们变得聪明,变得坚强,变得成熟,变得完美。当然,这首先需要我们经得住挫折。
俗话说:“吃一亏,长一智”。这可是绝对“老人言”,绝对有道理的哲言。比如小孩子不小心被狗咬了,很痛,哭了。对孩子来说,这是挫折。经过这次挫折,孩子知道狗是会咬人的,他必然对狗有了一份戒备。下一回,他就会想办法避免被狗咬。这不就变得聪明一点了吗?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却偏偏被狗咬过的人,又被狗咬了!这又如何理解呢?我分析下来,认为关键在于人们对待挫折的态度。同样避免被狗咬,有人采取看见狗就大呼小叫、拔腿逃跑的办法,结果适得其反,助长了狗的嚣张气焰,再次被狗咬就在所难免;有人看见狗来了,只是弯了弯腰,装出从地上拾块砖头的样子,狗马上夹着尾巴溜之大吉了。即使从来没有被狗咬过的人,照样可以用后一种办法对付狗。因为聪明人不但能够从自己的挫折中明白一些道理,还善于从别人的失败中总结经验教训。从这点来看,挫折不更是一笔难得的精神财富吗?
还有高考落榜的学子,是不是也能从挫折中得到点什么,振作起来,开始新一轮的搏击呢?你比别人多了一番挫折,经受了一番磨难,那么,一旦成功,你也必然比别人更多一份喜悦。越怕狗咬的,老被狗咬。与其老是被动,不如学点主动进攻。只要我们经得住挫折,那么,挫折会让我们变得更加聪明的。垫在人类社会底下,托起现代文明的,不正是人类经历过的种种挫折吗?
每个人成长中都会遇到很多的挫折与快乐,我们一定要正确的对待这些点点滴滴,可能会带来成功,但也有可能会有伤心、失败。
挫折,确实也是人生的一笔财富啊!
第四篇:高效课堂-----让学生快乐学习快乐成长
高效课堂-----让学生快乐学习快乐成长
几年来,我用新的评价理念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关注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注重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热衷于评价目标全面化、评价主体多元化和评价方式多样化,在具体实践过程中,我是这样做的:
一、用多种形式调动学生参与评价
学生是评价的主体,在评价过程中采用学生熟悉的、活泼的、喜闻乐见的形式,调动学生参与评价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可以增强评价的效果。在教学中我经常选择“收获的季节”、“快乐的足迹”等有趣的评价方式,让学生把自己的发展小目标写在醒目的位臵,定期公示,时刻提醒自己为着目标努力前进,并最终收获成功的喜悦,在每学期我都开展一些综合性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展现自己的综合素质。在活动设计过程中,我力求引导学生关注周围的生活世界,采取以小组合作的活动方法:在活动的开展上,我只对活动的任务进行简单寄语,给学生提活动建议,呈现多把尺子,尽量展现不同学生的不同方面的优势。
二、体现个性差异的评价
每个学生都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在教学中,教师的语言评价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使每个学生都能从评价中获得激励,获得进步的动力,获得帮助,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体行为能力。
在日常教学中,首先我给课堂逐渐“升温”。课堂教学开始时,首先给学习困难生以阅读、背诵的机会,并及时送上一句激励的话语:“真不错,你的语言表达很流畅!”虽然这些学生和优秀的学生比起来,还差得很远,但教师的宽容、激励会使他们克服畏难情绪,从而树立起学习的信心。随着课堂教学的深入,学生对学习的投入,教师的评价也日益升温,比如,来一句“你读得太有感情了,知识点找的非常到位!”这样的激励会给学生带来极大的成就感、满足感。其次,“课堂就是允许人出错的地方”,英国心理学家贝恩布里奇说得好:“错误人皆有之,作为教师不利用是不可原谅的。”这就说明,作为教师对学生的错误负有引导的责任。“你说的很好,如果再用术语回答就更好了。”“你的想法很独特,让我们再来听听其他同学的意见,好吗?”这些亲切的话语比起盲目的“对极了!”“很好!”等评价更有利于目标的达成。
三、努力寻求肯定评价和否定评价的支点
教师正确的评价,恰当地运用表扬与批评,是激励学生进步的重要手段之一。正确的运用表扬与批评,可以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激发其上进心,自尊心,荣辱感和集体主义精神等。然而,不正确的表扬与批评,则会使学生或是盲目骄傲,或是灰心失望、丧失信心。马克•吐温曾经说过:“只凭一句赞美的话,我就可以活上两个月”。成人尚且如此,又何况是孩子呢。教师要多激励学生,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不要吝啬自己的赞美与微笑;即使是批评学生,也要充满爱,不能让学生感到你抓住他的缺点不放,要让他懂得你为他的错误感到难过,只有他改过了你才感到开心,他会真心改过,并对老师感激不尽。比如,表扬学生时你可以说“你进步这么大,老师真的为你高兴”,学生退步了,你不满意时可以这样说“你成绩没发挥好,老师昨晚都没睡好觉”简单的几句话,让学生真正体会到你对他是真心关爱,你为他付出了很多。肯定性评价与否定性评价都基于对学生的爱,让学生在肯定中增强信心,在批评中改正缺点,不断成长,不断进步。
无论哪种评价方式,都是为了推进素质教育,而素质教育的最高境界就是让学生在爱的世界,在平等,快乐的氛围中接受教育。评价要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最大限度地尊重学生的人格。著名特级教师丁有宽说得好:“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师爱是圣洁的、真诚的、无私的,是我们教师做好教育工作的不可忽视的重要条件。当代中学生对人格独立的要求尤其强烈,如果我们教师用简单粗暴的方式对待他们,漠视他们的合理要求,必然导致关系紧张,甚至对抗。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成为时代的要求。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切创新都依赖于具有创造力的高素质人才,因此尊重学生人格尤其要尊重学生的创新人格。这样,才真正做到了师生平等,以人为本。
总之,新的时代呼唤新的教育观念。正确看待和评价当代中学生首先要从转变观念开始。歌德说:“你要我指点四周的风景吗?首先你要爬上屋顶。”不论是爬上屋顶还是蹲下身来,都是突破以往的局限。有了这样的勇气,就能开辟出素质教育的新天地。教育者应当摆正自己的位臵,用新的视角观察当代中学生的时代特征。用师爱感动学生,用师德影响学生,对学生多鼓励,让学生在快乐中体验自我价值,健康成长!
第五篇: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
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
-------听名师讲课的心得体会
星期五,我们孙娄中学一行三人到皇城第一中学听了三位名师的讲课,领略了名师的风采,感受了他们对学生、对教育那深情的爱;感受到了他们身上所透露出来的无穷的知识力量;感受到他们对学生身心发展以及教育了解之广、钻研之深。其中印象最深刻的是淄博新元中学房文慧老师《镶嵌》一课。房老师针对什么图形能进行平面镶嵌,分成三个探究问题。
探究问题一:仅用一种正多边形镶嵌,哪几种正多边形能镶嵌成一个平图案?请同学们自己动手实验,得出结论--------------。
探究问题二:用两种正多边形镶嵌,哪些组合能镶嵌成一个平图案?请同学们自己动手实验,得出结论----------------------。
探究问题三:用同一种任意三角形、任意四边形能否镶嵌成一个平图案?请同学们自己动手实验,得出结论----------------。
全班学生围绕着这三个问题,以小组为单位,如何拼接图形问题,进行了三个轮次的交流与展示。房老师为学生们创设一个动手操作的环境,让他们动手摆摆、弄弄,加大接受知识的信息量,使之在探索中对未知世界有所发现,找到规律,并能运用规律去解决新问题,这样使他们在获取新知识的同时,也学会了学习。学生俨然成了课堂的主人!这不得不让我佩服房教师,她甘愿放弃课堂“霸主”的地位,而把课堂真正还给了学生。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什么叫“以生为本”。房老师只是一个组织者、激励者,在本堂课中,房老师参与到小组中去,看学生如何拼接,发现问题,释疑问题。
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课上真正“活”起来,做到真正地参与到各个环节当中,学生的创造性才能更好的发挥,学习的能力才能得到更好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