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李斯特生产力理论对中华民族复兴的启示
李斯特生产力理论对中华民族复兴的启示
—以德日俄等后发崛起国家为鉴
一、李斯特生产力理论的历史背景
从弗里德里希·李斯特所处的时代背景看,当时英法两国已先后进行了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建立起中央集权制政府且工商业蓬勃发展。而德意志民族却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政治分裂导致国内缺乏统一的市场,邦国间的贸易壁垒严重制约着德国经济的发展。英、法等国推行自由贸易政策。大量工业品如洪水般地泛滥于德国市场,使刚起步的民族工业遭到致命损害:大多数工厂倒闭或濒临破产,甚至最重要、历史最悠久的工业也面临着毁灭的命运。
二、李斯特生产力理论
李斯特在英国古典经济学劳动价值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他的核心理论—独特的生产力理论。
第一,他论证了生产力的重要性。古典经济学派认为财富就是对具有交换价值的物品的占有不仅包括贵金属还包括一切具有交换价值的产品。财富的来源是从事农业、工商业的体力劳动者。而李斯特则认为“国家财富并不在于交换价值的占有,而是在于生产力的占有。也就是说李斯特所认为的财富不单指财富本身更指的是财富的源泉即生产财富的能力。一个国家也许很穷,但是如果它具有那份生产力,可以产生它所消耗的价值,那这个就可以富裕起来。
这从德国、日本的经济实力于二战后通过二三十年的时间奇迹般的分别提升至世界第三和第二就足以看的出来。而就以现在的中国看来,gdp居世界第三,但从产业划分来说我们的农业很落后,我们的工业大多处于产业链的底端,我们的服务业还很不到位,这些都说明我国生产力的质量和效率都还很低下。
第二,指出国家的生产力的构成要素。(1)物质生产力,指农业、工业与商业资本,是人们进行体力和脑力劳动所凭借的物质工具;(2)精神生产力,“生产力的更大的组成部分在于个人智力和社会条件,对此我称其为精神资本。”换句话说就是整个社会的进取精神、刻苦耐劳和自由独立精神、教育和道德状况;(3)自然生产力,它是指一国所拥有的自然资源,包括土地、矿藏、风力、阳光、森林等等,是一国存在发展的基础。
在这里可以看出李斯特对于精神生产力的重视,而德国总理俾斯麦对于改善国民教育的种种措施以至于其19世纪初成为欧洲乃至世界科技和文化的中心,俄国沙皇彼得一世孤身求学派出留学生、开办欧式学校推行欧洲文化的的手段,还有日本天皇花费巨资派出大量高级官员历时两年前往欧美考察学习,这些都是各国大力促进其精神生产力的方式,最终不仅铸就了国家的强盛更在他们本国工业被摧毁的时候,根植于国民中的科学、技术、人才等软实力大大提高了国家复苏的速度并实现超越。
第三,阐明了生产力协作和综合的必要性。亚当·斯密看到了分工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而李斯特则强调了生产力各要素的均衡协调一致的发展。首先。一国物质生产中最主要的分工与协作是农业和工业之间,而商业则是其中介。他说“现在每个民族的权力、幸福。甚至文明都是建立在他的农业、工业和商业的和谐发展基础上的。此外,工业内部各部门之间也应该围绕几个支柱产业形成相辅相成的协调关系。其次,精神生产力要与物质生产力协调发展,相互促进,不可偏废其一。正如他说的“一国之间最重要的工作划分是精神工作与物质工作之间的划分。两方是相互依存的。精神的生产者的任务在于促进道德、宗教、文化和知识,在于扩大自由权,提高政治制度的完善程度。在于对内巩固人身和财产安全,对外巩固国家的独立权,他们在这方面的成就越大,则物质财富的产量愈大。反过来也是一样的,物质生产者生产的物资愈多。精神生产就愈加能够获得推进”。第三,城市和农村的生产力要协调发展,因为“乡村人民所能接受的这类精神和社会利益的数量越大。他们能够送到城市的粮食和社会利益的数量越大。向城市购买工业品的数量也就愈大,结果就造成了城市的繁荣。”
中国现在面临的最严峻的问题之一就是城市和农村,农业和工业的不协调。
三、李斯特生产力理论对中国的启示
第一,从德日俄等国家发展崛起的过程中国可以看出,在他们国家落后时,国家的崛起都是从一个强势的政治人物的掌权开始,从而形成统一的强势的国家集权,这是所有改革足以推行的前提条件。改革的所有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模仿英法美等国家建立自己的发达的工业体系,实际而言就是发展生产力。邓小平对于中国发展提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我们国家的长期发展战略也是要从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变,建成一个强大的工业化国家,我们要时刻谨记“生产力”不是指储蓄的财富即交换价值而是生产财富的能力,所以长期以GDP为核心目标的经济发展理念,在经济总量膨胀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必然将失去动力,中国的经济发展很可能会陷入停滞。
回顾过去10年,以房地产为主要推动力的中国经济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可房地产的膨胀
并不等于生产力水平的膨胀,尤其房地产行业吸收了大量的资金,所以中国的民营企业不仅要面临国家投资的挤出效应,国企的垄断排斥,还要经受房产行业的挤压。05年以前的时候我们佩服的是海尔的张瑞敏,百度的李彦宏,阿里巴巴的马云,现在所有人都在感叹房地产。中国经济从去年年末开始又一次进入发展的困境,房地产会再一次繁荣中国经济吗,似乎不可能了!一个有着强大工业化为发展目标的国家,很难想象会不以制造业和高科技产业为发展的根本。中国应该从产业改革入手,在短期繁荣和长期发展之间做出选择。
第二,“国家生产力的来源是个人的身心力量,是个人的社会状况,政治状况和制度,是国家所掌握的自然资源,或是国家拥有的作为个人全身心努力的物质产品的工具(即农业的,工业的,与商业的物质资本)”。他反对只重视物质因素,忽视政治力量,只重视个人生产能力,忽视社会制度的见解。强调物质因素与政治力量,个人能力与社会制度在促进生产力增长时的难分主次的交互关系。“一切生产力在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国家的社会环境与政治环境的”。
中国的发展要高度重视社会制度和政治因素对生产力发展,社会进步的作用。在中国解放发展生产力,实行经济体制改革,要求社会制度的完善和政治体制改革的先行。
第三,教育对未来生产力增长的重要意义。“一国最大的部分消耗是应该用于后一代的教育,应该用于国家未来生产力的促进和培养的”。中国教育的改革似乎并不成功,尤其是在高等教育方面。对于高等教育改革的成功与否的标准,并不应该以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多少或者比率高地来衡量的,高等教育即为精英教育,所以应该以培养出人才的能力和素质为评判标准。再加上以市场化错误方向为引导,使得中国的高等教育的水平不断下降。
教育作为最核心的内在生产力,其发达程度和质量在国家发展过程中占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即:国家的振兴依赖于名族工业的振兴,而民族工业的振兴则最终依赖于教育所带来的科学、技术、人才等软实力,第四,李斯特认为工业的发展不会与农业争夺资源,工具力量(即物质资本)和身心力量。因为“工业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完全新生的,增出的力量”。工业的发展非但不会影响农业的发展而且还会从各种角度促进农业,工业发展将增加对各种农业产品的需求,并且为剩余农产品的储存,运输提供条件,农业的分工协作将发展,从而增进农业生产的生产力。
在中国,工业的发展是否会影响农业的发展,是经济规律还是制度因素导致了工业与农业的不平衡,如何使工业的发展对农业生产力的提高起到推动的作用,仍然是我们需要探索的问题。
第二篇:李斯特建立了以生产力理论为基础
李斯特建立了以生产力理论为基础,保护关税制度为核心的保护幼稚工业理论。这一理论在承认自由贸易利益的前提下,主张以保护贸易为过渡,扶持有前途的工业,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最终实现自由贸易。
1、生产力理论
李斯特所谓的生产力是指一切创造财富的能力,其发展是一国财富力的根本源泉。他认为财富的生产力比财富本身要重要得多,它不但可以使已有的和已经增加的财富获得保障,而且可以使已经消失的财富获得补偿。发展生产力是推动一个国家强盛兴旺的根本途径,因为生产力可以使一个国家在物质财富的数量上获得无限的增进。而工业在发展生产力上所起的作用十分巨大,所以,发展国内工业是发展社会生产力最有效的途径,国家应该高度重视。他主张德国和
一些经济落后国家应实行保护关税政策,以保护国内工业和市场。
2、历史发展阶段论
各国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采取的贸易政策也应不同。
3、对古典学派自由贸易理论的批评
根据上述两个基本理论,李斯特主要从三个方面尖锐批评了古典经济学派。
一是古典经济学派贸易学说忽略了各国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历史特点。(演讲者说,可以不展示在幻灯上:古典经济学派的自由贸易理论认为,各国按照地域分工和“比较成本”可以形成和谐的国际分工,并在这种分工的基础上实行自由贸易。李斯特认为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因为他们是以世界经济主义为基础的,没有考虑到国家的存在和各国经济发展的特点,把将来世界各国经济高度发展之后才能实现的经济模式作为了论述经济问题的出发点。他认为,由于各国经济发展所处的历史阶段不同,应当制定适合本国经济特点的理论和政策。当时德国所处的历史阶段落后于英国,因此应当实行保护贸易,以发展德国的生产力。)
二是只单纯追求当前的财富交换,不考虑国家和民族的长远利益。(演讲者说,可以不展示在幻灯上:)根据比较利益说,在其它国家能用较低成本生产的商品,本国就不必再生产,而可以通过对外贸易来交换它。他认为,这种英国资产阶级所追求的,经英国古典学派所论证的自由贸易理论只符合于英国的利益,而不利于其它国家。虽然建立本国的工业暂时须付出较高的代价,但却能带来生产力的增长和对外竞争力以及国家实力的增强。
三是片面强调自由竞争,否定国家干预经济的作用。(演讲者说,可以不展示在幻灯上:李斯特认为一国只有依靠自己的力量和资源来维持生存和保持独立,尤其那些经济落后的国家,如果不推行保护贸易制度,非但不能发展国内工业,促进经济发展,还会危及自己的独立地位。还以英国和德国为实例,指出世界范围的自由贸易,符合工业发达的英国资本进行对外经济扩张和垄断世界市场的需要。而作为工业落后的德国,如果实行自由贸易政策就永远不可能发展到经济发达国家的水平。)
李斯特的的贸易保护不同于早期保护贸易理论
早期保护贸易理论即重商主义的保护贸易理论。
重商主义保护贸易理论狭隘地把经济活动局限于流通领域, 认为流通过程特别是对外贸易是财富和价值增值的源泉, 忽视了生产领域的作用;重商主义还错误地把货币即金银看作是唯一的财富, 没有正确认识到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及其对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
第三篇:大国崛起对中华民族复兴的启示
从 [大国崛起] 看中国发展
在人类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在一些特定的时间段里,总是有着某个国家在世界的经济、政治、文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成为世界性的大国。在地理大发现之前,这个大国无疑是中国。但是,从15世纪以来,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和美国这九个国家先后成为世界性的大国。15世纪的葡萄牙拉开了人类航海的序幕,将海上探险和殖民贸易结合起来,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全球性经济大国。16世纪的西班牙在地理大发现之后,凭借殖民美洲与亚洲所获财富,很快成为世界性的经济大国。17世纪的荷兰依靠金融创新、殖民扩张和海外贸易,迅速确立了其海上霸主的地位,并替代了葡萄牙和西班牙的大国地位。18世纪的中后期,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随后,德国、美国和日本等国家紧紧跟上工业革命的浪潮,实现了国家的现代化与经济强国的目标。
15世纪前的中国,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三分之一,经济总量位居世界之首。在此之前,中国人民创造了以四大发明为代表的灿若群星的科技、文化成就,为人类文明做出了重大贡献。从公元前三世纪到十五世纪,中国的科技发明使欧洲望尘莫及,有许多项目比欧洲早几百年,甚至上千年。
盛极必衰往往伴随着人类发展的脚步,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做到永恒的繁荣,中国也不例外。拥有着广袤的国土和丰富的物资,中国的领导者也渐渐变的自大起来,不关注外面的世界,尤其是在历史发展最重要的15-17世纪。那时,欧洲的船队出现在世界各处的海洋上,寻找着新的贸易路线和贸易伙伴,以发展欧洲新生的资本主义。欧洲人发现了许多当时在欧洲不为人知的国家与地区,史称“地理大发现”。伴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东西方之间的文化、贸易交流开始大量增加,殖民主义与自由贸易主义也开始出现。欧洲这个时期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其超过亚洲繁荣的基础。新航路的开辟对世界各大洲在数百年后的发展也产生了久远的影响,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打破了各大洲之间的相对孤立的状态,世界日益成为一个相互影响、联系密切的整体。
18世纪的英国,无疑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随着英国殖民扩张和海外市场的成熟,商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手工工场的生产已经不能满足需要.为了鼓励发明创造,英国颁布了世界上最早的《专利法》.这一切,使得英国出现了全民热衷于发明、生产和贸易的景象.当牛顿发现了宇宙运行的规律后,科学的精神渗透到英国社会中;当瓦特最终以万能蒸汽机解决了最核心的动力问题后,英国工业化开始以惊人的速度全面展开;当亚当·斯密以《国富论》指出了自由竞争的市场规律后,英国人开始在本国强大工业能力的支持下,推行自由贸易,拓展全球市场.在各种合力下,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在此期间,英国打败了强邻法国,成为全球第一大殖民帝国.再看这时期的中国。此时的中国处于清朝的统治之下。清朝在1644年入关以后先后打败了大顺,南明等政权统一全国。而在清军入关的4年前——1640年,英国国王查理一世重新召开议会,企图征收新税,却遭到了议会的坚决反对。这标志着,在英国,国王的权力受到制约,真正的权力掌握在资产阶级议会手中。议会的召开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开始。而此时的中国仍然处于封建王朝的统治之下。虽然清朝出现了康乾盛世的繁荣景象,但这却是封建王朝落幕前的最后一次绚烂。同时期的欧洲大陆上的主要国家法国,奥地利,普鲁士,俄罗斯等为了维护封建统治,缓和阶级矛盾,实现富国强兵的目的开始了一系列自上而下的改革。改革在客观上促进了社会的发展,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而此时的满清政府,实行“重农抑商”、“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中外联系,影响了中国吸收先进文化和科学技术,致使中国与世界隔绝,严重地阻碍了资本主义的萌芽发展,使得中国和世界脱轨,慢慢地落后于世界。随后,乾隆朝末期和嘉庆统治时期,整个社会逐渐出现了衰败的现象,政治日益腐败,阶级矛盾尖锐,并发展成为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康乾时期的繁荣景象早已荡然无存。在同一时刻,波旁王朝统治下的法国也同样面临着空前的政治,经济,社会危机,启蒙思想家们自由民主平等的观点早已传遍了整个欧洲大陆,1789年愤怒的巴黎人民攻陷了象征着封建专制统治的巴士底狱则预示着一场日后摧毁整个欧洲封建制度的革命——法国大革命的爆发。也是在18世纪末,在英国爆发了一场相对平静但是同样对世界影响巨大的另一场革命——工业革命。工业革命的完成使英国一跃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18世纪末的中国,正处于整体下滑的阶段,而欧洲无论从政治制度和经济上都处于上升的时期,远超中国。
美国,这个成立仅仅200多年的国家,如今已经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超级大国,经济总量、科技水平均居世界第一。回顾美国的发展史,美国一开始只是英国的殖民地。北美13个英属殖民地的人民通过独立战争和1812-1814年第二次独立战争,彻底摆脱了英国殖民统治,为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在殖民地时期,美国就对教育非常重视,1775年,英属13个殖民地人口不过260万,但已仿效英国牛津、剑桥等大学创办了哈佛、耶鲁等9所学院。随后,大量移民带来了欧洲最先进的技术成果,拿过欧洲接力棒的美国,迅速完成了第一次工业革命。1861-1865年的南北战争,废除了奴隶制度,大大推进了在自由劳动制度下美国工业化的进程,中央政府也由此逐渐壮大。在政府推动下,历时一个多世纪的西进运动成果斐然。并且,在南北战争以后,美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步伐迈得更快,这期间新成立的大专院校就有二百余所。重视教育,为美国提供了众多的专业型人才,为国家的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同时,美国非常重视科技创新,政府设立专利制度保障发明人的权利。此后,爱迪生将美国率先带入电气时代,对发明和创新的制度性保障成为这个国家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1894年,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强国。第一次世界大战,使得欧洲丧失了世界经济政治中心的地位,而第二次世界大战,彻底奠定了美国的世界地位。
大国的崛起,从根本上,在于综合国力的全面提升,既包括经济、科技、军事实力等“硬实力”,也包括文化、思想等“软实力”。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所面临的国际条件和历史环境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纵观这些强国崛起的历程,殖民扩张和财富掠夺等暴力方式伴随着每一个强国的崛起。在今天经济全球化和世界格局多极化的大背景下,依靠对外殖民扩张之路实现经济崛起已不可复制。同时,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我们不能走对外扩张的老路,只能走和平发展之路。但是,研究总结世界强国崛起的历史进程,还是非常有必要的。我们可以从中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
第一,重视世界历史的发展机遇。从15世纪的地理大发现算起,纵观在这500多年中世界经济强国走过的发展道路与留下的经验教训会发现:每一个强国的崛起都是在特定的背景条件下,紧紧地抓住历史与现实赋予的战略发展机遇,实现了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葡萄牙、西班牙和荷兰等国家借助地理大发现的巨大历史机遇,广泛进行殖民扩张和海外贸易,建立起庞大的经济版图,实现了国家的崛起。而其他没有抓住这一历史机遇的国家,则被抛在了后头。每一次产业革命都意味新的发展机遇。美国、日本、德国等工业化后起之国,紧紧地抓住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三次工业革命这些千载难逢的战略机遇期,顺应历史发展潮流,充分利用全球资源,从而实现了经济强国的目标。当前,世界经济政治格局正处于深刻的调整时期,第三次工业革命正掀起人类波澜壮阔的科技革命浪潮,全球新一轮技术革命方兴未艾,我国应紧紧利用好这一次重要的战略机遇期。
第二,重视科学技术的创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世界强国崛起的历程雄辩地证明:科技创新在强国的崛起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唯有依靠不断推进科学技术创新,并不断地将科学技术转化为实际生产力,才是一个国家崛起的必由之路。以瓦特发明的蒸汽机为先导,英国在18世纪掀起了一轮技术发明与改进的浪潮,为英国的工业化和经济崛起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以爱迪生的发明为先导,美国成为19世纪电气革命和20世纪电子信息革命的发源地。美国建立了完善的鼓励技术创新与科技发明的体制机制,各种发明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美国依靠其强大的科技实力,在全球经济中独占鳌头。日本依靠技术引进及改良创新,建立了自主的科学技术体系,并依靠科技的力量迅速赶超先进国家水平。德国则非常重视基础科研与应用科学创新,正是强大的科技创新能力为机械制造、汽车、化工等成为具有极强全球竞争力的行业奠定了基础。
第三,重视人力资本的投资。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在上个世纪60年代提出了人力资本理论后,受到西方国家的普遍重视。美国、日本、德国等经济强国无一不是依靠巨大的人力资本投资,创建高水平的教育体系,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为科技创新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源泉,为实现经济崛起提供有力支撑与必备条件。美国是经济强国,同时也是人力资源强国,美国的高水平大学、高端科研机构的数量在全球都处于领先地位。日本能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废墟上迅速重建经济,其奥妙之一就是日本政府对教育的高度重视,重视人力资本的投资与积累,为实现经济起飞奠定了人才基础。德国在二战之后,依靠政府对教育的巨大投入,使得基础科学和应用科学迅速得到了发展,为实现经济崛起提供了人才和智力支撑。
第四,改革是发展的第一动力。英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国家权力掌握在议会手中,促进了资产阶级经济的发展;法国大革命的爆发,推翻了腐朽的封建制度,经济得到极大程度的发展;美国通过独立战争摆脱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又通过南北战争解放了黑奴,资产阶级经济开始了飞跃式发展;俄国、日本,都是相继通过改革,使得本国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一跃跻身大国之列。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实行改革开放,就是一次成功的改革。这次改革,促进了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改善了民众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我国的世界地位。
第五,妥善处理好国际关系,加强与世界各国的联系,坚持走和平崛起的道路。历史上的大国依靠掠夺殖民地和武力争霸崛起,但是它们的结局并不美好。妄图依靠战争打破和重建世界格局,已被证明结果事与愿违。德国的兴衰是最好的例证。同样,历史一再证明:没有永远的霸权国家。在现如今,世界各国呼吁和平,反对战争,再想要靠战争掠夺实现国家富强无疑是痴人说梦。回顾历史,德国掀起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对整个欧洲的经济造成了极大的破坏,使得欧洲失去了世界政治经济中心的地位。面对着19世纪三十年代的经济危机,法西斯国家通过战争来缓解国内的矛盾。这次世界大战,对整个世界的发展都造成了阻碍。两次世界大战告诉我们,战争是不可能带来繁荣的。我国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就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处理与其他国家的关系。当全球市场把世界紧紧联结在一起,大国之间的互动、合作和依存关系开始增强。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时代潮流中,法国和德国携手开启的欧洲新秩序引人关注,欧盟为和平与合作的国家发展模式提供了时代的注脚。所以,中国必须坚持和平发展的道路,增强与其他国家的联系,促进本国的经济增长。
欧美等大国的崛起给我们国家的经济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我们国家想要追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新的时代环境下,必须以现代生产力做为参照系,认识到同西方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承认差距,奋起直追。其次,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的立足点是社会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这一点决不能偏颇和动摇。现在是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要实现文化、社会制度的全球化,人类还有很远很远的路要走。盲目地接受文化全球化和社会制度全球化,是极不现实极不理智的。批判继承,包容融合,创造创新,三者有机组合起来,才能真正意义上为中国的民族复兴创造动力,“中国梦”不仅仅再是一个梦,而会在将来的某一天成为现实。
第四篇:李斯特的生产力理论是其赶超思想的核心
李斯特的生产力理论是其赶超思想的核心
——兼与斯密的价值理论作比较
东北财经大学安 岗
内容提要李斯特立足于德国当时经济落后的实际提出自己的经济理论,其目的是实现对英、法等先发国经济的赶超,后来的实践也证明其理论的正确性。我们在重读李斯特著作时认识到,把李斯特经济思想简单归于贸易保护主义是不适当的,生产力理论才是李斯特经济思想的核心;生产力概念的内涵需要重新审视;生产力比交换价值和分工重要得多;国家经济学的核心是发展生产力;在大国经济赶超中要坚持生产力的均衡发展。这些重要的结论对我国的经济赶超无疑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李斯特生产力理论价值理论赶超思想国家经济学
作者简介:安岗,1970年生,陕西富平县人,东北财经大学国际贸易专业博士生。
一、生产力概念的内涵值得重新审视
由于斯密过于重视“分工”的概念,使他不能深入探讨“生产力”的思想内容,也不能很好地解释交换价值背后的决定力量。与斯密的价值理论相对应,李斯特主张建立独立的“生产力理论”。虽然李斯特对“生产力”没有明确的定义,但是我们可以从他的著述中找出他对生产力概念的理解。李斯特认为,斯密把劳动本身看成是国家财富的“泉源”,但是没有回答劳动的起因是什么?李斯特的回答是,劳动的起因是“对个人有鼓励、激发作用的那种精神力量,是使个人在这方面的努力可以获得成果的社会状况,是个人在努力中能够利用的天然资源”,“所有这些方面,主要还是有赖于个人所处的社会状况的。谈到社会状况,这就是说,科学与艺术是否发达;公共制度与法律对于宗教品质、道德和才智、人身和财产安全、自由和公道这些方面是否能有所促进;国内的物质发展、农工商业这些因素是否受到一视同仁的、相称的培养;国家是否有足够强大的力量,可以保障它的国民在财富和教育方面世世代代发展下去,可以使他们不仅能够充分利用本国的天然资源,而且通过国外贸易和殖民地的战友,还能够把国外的天然资源供他们自己来利用。”①“国家生产力的来源是个人的身心力量,是个人的社会状况、政治状况和制度,使国家所掌握的自然资源,或者是国家所拥有的作为个人以前身心努力的物质产品的工具(即农业的、工业的与商业的物质资本)。”② 可以看出,李斯特的生产力概念中包括科学、文化、教育、制度与法律以及国家力量、自然资源等方面,是一种个人所处的社会状况,这种社会状况决定了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他的生产力概念实质上是指国家生产力,而不是个人生产力,这是与斯密理论的不同之处。“国家生产力的综合并不等于在分别考虑下一切个人生产力的综合;这些力量的综合量主要决定与社会和个人情况,特别有赖于国家在国内分工和国内生产力协作这些方面进行时的有效程③度。” 在生产力这一基本概念上,李斯特与斯密有很大的不同,因而发展出了不同的国家经济学和个人主义经济学。因为李斯特是从国家这一角度研究生产力状况,所以他被认为是① 弗里德里希·李斯特(1841)著,陈万煦译,蔡受百校:《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120-121页。
② 弗里德里希·李斯特(1841)著,陈万煦译,蔡受百校:《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192-193页。
③ 弗里德里希·李斯特(1841)著,陈万煦译,蔡受百校:《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149页。
“宏观生产力理论的伟大先驱者之一”。①
李斯特把国家生产力区分为物质生产力和精神生产力。物质生产力包括“工业力”、“农业力”和“商业力”;精神生产力包括艺术和科学、教育、一般文化事业、国家与社会制度。在李斯特的生产力理论中体系中,精神生产力始终是一个重要方面,这也是与斯密的流行学派的重大不同。李斯特认为精神(非物质)生产者之所以具有生产性,是因为他们“生产了生产力”。② 这在当时是难能可贵的。
相比之下,斯密对生产力的理解要狭义一些。他认为劳动生产力是“运用劳动时所表现的熟练、技巧和判断力”。③ 很明显,这个理解是从个人生产力的角度出发的,对生产力的社会性没有进一步考察,由于斯密的理论重心在分工与交易上,生产力被严重地忽视了。
虽然李斯特不能区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概念,不能给生产力一个更抽象的定义,但是当我们从国家这一层面研究生产力时,就不能不关注生产力的社会性和系统性。这时候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是怎样的关系,按照斯大林时代提出的用人与自然的关系来理解生产力,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来理解生产关系还能否说明问题,这些都需要我们来重新审视了。
生产力概念在历史上经历了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最早提出“生产力”概念的是法国重农主义学派的创始人魁奈,但他仅仅指土地。在斯密之后,马克思无疑受到了古典经济学派的影响,如把土地、牲畜等自然生产能力看作生产力。但马克思也开始形成自己的思想,即主要把工业看作“生产力”。马克思批判了李斯特把生产力“唯心主义化”的做法,指出:“为了破除‘生产力’的神秘灵光,只要翻一下任何一本统计教材也就够了。那里谈到水力、蒸汽力、人力、马力。所有这些都是‘生产力’”。④ 马克思这时已经接近下面的认识:生产力不是精神实体;生产力主要是人本身的力量(体力、智力)及对象化(物化)的物的力量(工业),这种力量反过来具有更大的生产财富的能力。古典经济学派和李斯特在使用生产力概念时,都是从“创造财富”的力量的角度来讲的。马克思虽然不同意李斯特把创造财富的“力量”“精神化”的说法,但却保留了生产力作为创造财富的力量这一基本涵义。如马克思指出:“资本家把无产者不是看作人,而是看作创造财富的力量。资本家还可以把这种力量同其他的生产力——牲畜、机器——进行比较。”⑤ 把生产力规定为“创造财富”的而不是“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力量,更符合马克思的原意。⑥ 斯大林在1938年提出把生产力定义为 “人们同自然界斗争以及利用自然界来生产物质资料”,经进一步明确简化成“人类征服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前苏联和我国的理论界长期以来一直沿用这条定义,实质上是坚持以“自然”为唯一导向来认识和定义生产力的。
在1958-1959年李平心教授就发表了一系列论述生产力的文章,反对经济学只研究生产关系的教条,引起了1960年代初围绕李平心“生产力理论”的争论。大跃进失败后,一些学者从理论上思考其教训,于光远提出了创立生产力经济学的倡议,孙尚清主张建立生产力组织学,但从未得到官方的认可,乃销声匿迹了。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理论界对于生产力的探索也掀起了高潮。1980年春熊映梧在北大《经济科学》发表了《经济科学要把生产力的研究放在首位》一文,可称之为生产力正名的第一炮,在经济学界引起了一场大争论。同年冬,在于光远、孙尚清领导下,召开了全国第一次讨论生产力的学术会议,成立了“中① 王慎之:《生产力理论史》,载于薛永应主编:《生产力经济学》,浙江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266页。
② 弗里德里希·李斯特(1841)著,陈万煦译,蔡受百校:《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126-127页。
③ 亚当·斯密(1776)著,杨敬年译:《国民财富的原因和性质的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7-8页。
④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261页。
⑤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262页。
⑥ 鲁克俭:《对生产力概念的重新审视》,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19卷,1999年第1国生产力经济学研究会”。人们不再囿于传统对生产力的简单描述,陆续提出了对传统定义的质疑,主张修改补充传统的生产力定义,补充进“协调”、“控制”等内容。如张振国认为,生产力的定义应当修改补充为:“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协调(或调整)自然,获得物质资料和人类良好生活环境的能力”。①董建中、王宜民认为:“生产力是人们征服、改造、控制和保护自然、创造物质财富的现实的物质力量”。②蔡建华说:“所谓生产力,简要地说,就是人类改造自然、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创造财富的能力”。③这段时期,虽然人们对传统定义提出了种种质疑,但总的来说仍属于“修补”的性质,没有脱离以“自然”为唯一导向定义和认识生产力的圈子,因此笔者称之为“传统定义的修正时期”。近几年来理论界出现的新动向是,已不再满足于仅仅从“自然”的角度来认识生产力,更多的同志倾向于从“社会”的角度来认识生产力。如张树斌认为:“生产力是人们满足需要的生产劳动能力”。④刘伯彬说:“生产力,又称社会生产力,是指在一定的历史阶段或生产方式下,由物质生产、精神生产和人的生产的活动不断随机组合着的具有运动性、连续性和系统性等特点的一种社会共同活动方式”。⑤上述“新动向”虽然刚刚起步,但代表着理论界绝大多数同志的意见,标志着生产力定义的变革的新的时期的到来。在这个新的时期里,意味着将对传统定义的彻底变革,即以“社会”为导向定义和认识生产力的趋势不断加强。
值得注意的是,现代的西方经济学家对生产力的研究也是逐步深入的。迈克尔·波特在其名著《国家竞争优势》中提到,“从国家层面来考虑时,‘竞争力’的唯一意义就是国家生产力”;“国家与产业竞争力的关系,也正是国家如何刺激产业改善和创新的关系”。①
②虽然薛永应对李斯特的“生产力理论”的定位是“一种朦胧的生产力系统论思想”,但
是,我们从以上生产力理论的变化来看,不能不说是对李斯特思想的一种复归。把李斯特的经济思想作为生产力理论的奠基人之一,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二、生产力比交换价值和分工重要得多
李斯特强调,“财富的原因与财富本身完全不同”,“财富的生产力比之财富本身,不晓得要重要多少倍;它不但可以使已有的和已经增加的财富获得保障,而且可以使已经消失的③财富获得补偿”。这里所谓的财富,就是交换价值。在李斯特的生产力理论中,生产力是
交换价值的原因,而不是结果,生产力要比交换价值重要的多。这个道理在我国的古语中早有体现,“授之以鱼,莫若授之以渔”。有了生产力,即使失去了财富,还可以生产出来;但使只有财富而没有生产力,财富用完时便会一无所有。这是被历史反复证明的道理。
斯密并没有否认财富决定于生产力这一点,他在《国民财富的原因和性质的研究》一书的序言中早就进行了说明。但是为什么斯密对生产力并没有重点分析?关键在于斯密认为生
④产力的改进是分工的结果,而分工的原因是人类交易的倾向。因此斯密就把理论重点从生
产力转向了分工和交易,从而构造了他的自由市场理论。斯密的思路是否可以总结为:交易→分工→生产力→交换价值。按照这一思路,分工和交易是决定财富更根本的因素,生产力被忽略便是很自然的事了。这样的理论结果是斯密强调分工与交易,而李斯特强调生产力。
这种分歧的关键之处在于生产力的决定因素只是分工吗?生产力与分工到底是什么样的关系?在李斯特的理论中,生产力水平取决于个人所处的社会状况,有科学、文化和教育水平,制度与法律的公正、自由,国家力量的强大等。分工属于制度的范畴,这说明李斯特① 迈克尔·波特著,李明轩、邱如美译:《国家竞争优势》,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第1页。② 薛永应、张德霖、李晓帆著:《生产力经济论》,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9页。
③ 弗里德里希·李斯特(1841)著,陈万煦译,蔡受百校:《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118页。
④ 亚当·斯密(1776)著,杨敬年译:《国民财富的原因和性质的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
也把分工作为生产力的影响因素之一,但不是全部,而且还有其他更重要的因素。在历史上,是先有生产力的发展还是先有分工?很明显,分工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生产力的发展才能有剩余产品,才能发生交换,从而产生分工;反过来,分工又能极大地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二者是相互促进的。
斯密对生产力的决定因素理解的太狭窄了。这其中的原因至少有两点:一是斯密对生产力概念的理解是狭义的,比李斯特狭义得多;二是斯密要构建一个抽象的自由竞争市场经济理论,在这个完美的自由市场中,由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把资源配置到生产力水平高的地方,生产力的提高自然是分工和交易的结果。但是抽象的理论是否能充分地解释现象呢?这需要放宽理论的假设。斯密用抽象的方法构建的理论有很严格的假设条件:持久的和平,世界范围的共和国存在或只在一个统一的国家之内,市场是完全竞争的,制度是完备的,信息是充分对称的等等。很明显,这些理论前提是不符合现实的。李斯特的理论价值正好在于将斯密的假设条件放宽,考虑了国家对生产力提高的重大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讲,李斯特是在批判斯密的同时进一步发展了斯密的理论,从而用历史分析的方法构建了后发的大国如何实现经济赶超的经济理论;也正是从这一个理论角度,李斯特发现了生产力才是更根本的因素,生产力在市场不完备的情况下比交换价值和分工要重要得多。
三、国家经济学的核心是发展生产力
按照李斯特的经济发展阶段理论,一个国家必须经过如下各发展阶段:原始未开化时期,畜牧时期,农业时期,农工业时期,农工商业时期。这种对经济发展阶段判断的依据是生产力的发展程度。相比之下,马克思的社会发展阶段论则是依据生产关系的变化。由此可以看出,李斯特的经济发展阶段理论是以生产力理论为基础的。
生产力的发展和扩散有其自身规律,按照生产力发展的规律来确定经济政策和国家间经贸关系才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个道理在李斯特的著作中有多处论述。“当一个国家由未开化阶段转入畜牧、转入农业、进而转入工业与海运事业的初期发展阶段时,实现这种转变的最迅速有利的方法是对先进城市和国家进行自由贸易,但是要使工业、海运业、国外贸易
①获得真正大规模的发展,就只有依靠国家力量的干预,才能实现。” 一个国家“已经具备
一切精神上和物质上的必要条件和手段,可以把自己建成工业国家,从而在文化、物质繁荣和政治力量各方面达到高度发展,只是由于还存在着一个比它们更先进的工业国家的竞争力量,使它们在前进道路上受到了阻碍——只有处于这样情况下的国家,才有理由实行商业限
②制以便建立并保护他们自己的工业”。看来,即使贸易保护政策的实施也有很严格的条件,其目的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如果把李斯特的理论简单归结为贸易保护主义是不恰当的,发展生产力才是其国家经济学的理论核心。
生产力在地区、国家间的扩散也有其相应的规律。对于地大、物博、人口众多的大国来讲,生产力的扩散和结合是先国内、后国际;而对于土地狭小、人口无多的小国情况,“它只有靠了与强大的国家结成同盟,牺牲一部分国家利益,并加倍地努力,然后可以有希望勉
③强保持独立地位”,这种小国生产力的扩散是在国际间更好,更适于自由贸易和投资。国
④家间的联合可以“通过自由协商的方法,使不同国家的利益结合起来归于一致”。李斯特
从生产力在国家间扩散的角度勾画了国家间联合,从而导致经济一体化的雏形。这一反面保① 弗里德里希·李斯特(1841)著,陈万煦译,蔡受百校:《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155页。
② 弗里德里希·李斯特(1841)著,陈万煦译,蔡受百校:《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155-156页。
③ 弗里德里希·李斯特(1841)著,陈万煦译,蔡受百校:《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153-154页。
④ 弗里德里希·李斯特(1841)著,陈万煦译,蔡受百校:《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商务印书馆,证了国家主权的独立性、自主性,另一方面保证了生产力跨越国界的发展。他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考虑问题,就避免了单纯鼓吹自由贸易的教条。
李斯特的国家经济学理论能给我们很多启示。为了发展生产力,作为国家应动用一切力量,发展科技、文化、教育,建立健全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制度,保证法律的公正,保证国内市场的自由、统一,与其他国家独立自主地开展经贸关系,有效地提高国内资源的利用效率等等。另外,不能仅仅把交换价值(如GDP)作为衡量国力的主要尺度,应综合运用各种测度生产力的指标来衡量国家生产力的发展状况。
四、生产力的均衡发展是大国实现经济赶超的重要条件
李斯特的生产力概念包含着系统性的思想,生产力是具有社会性的一个庞大系统,包括精神生产力(或政治生产力)和物质生产力,物质生产力中还包括工业力、农业力、商业力以及自然生产力。这个系统要发挥最大的效力,必须使各个方面得到均衡发展,特别是对于实现经济赶超中的大国更是如此。这一思想在李斯特的著述中多有体现。
斯密等人的“流行学派只是由于对生产力的性质没有作适当的研究,对国家情况不作综合考虑,因此对于农工商业,政治力量和国内财富作等比例发展的重要性,以及国家特有各
①工业部门取得充分发展是这种工业力量的价值等方面,就格外地不重视”。李斯特在批评
流行学派的同时,是在强调生产力均衡发展的重要性。“国家对于物质资产势必多少有所牺牲或放弃,借以获致文化、技术和协作生产的力量;就是说,必须牺牲些眼前利益,使将来
②的利益获得保障。”这说明资源在物质生产力和精神生产力之间应有一个均衡的配置,为
了精神生产力的发展,值得放弃某些眼前的物质利益。在实际政策中则是加大对科技、文化、教育等领域的投入,使生产力得到尽快提升,使精神生产力与物质生产力实现相互促进。在物质生产领域的行业间协作与均衡发展也很重要。“工业和农业彼此靠得越近,则工农业之
③间交流的量越大,在各种产品交流过程中受到的种种事故的阻碍也越少。” “一个国家没
④有工业,只经营农业,就等于一个个人在物质生产中少了一支只膀子。” 李斯特把没有工、⑤农业互动的农业国状态成为“农业的残缺状态”生产力在地区间的均衡分布也很重要,⑥“为了整个广大平原地区的发展,应当有一个发达的工业城市位于它的中心。” 对于大国
经济,这种生产力的均衡发展尤为重要。“凡是一个国家,既培养了在它领域以内工业的一切部门,使工业达到了高度完善的阶段,又拥有广大疆土和充分发展的农业,使它工业人口在生活必需品和原料方面的需要,绝大部分可以由本国供应,那么它就拥有最高的生产力,⑦因而也就最富裕。” 大国有足够的条件培育较完善的生产力体系,具有较充分的行业间范
围经济。但是这与外向型经济并不矛盾。美国是一个外向型的大国,对外积极倡导自由贸易,但它的外贸依存度仅达到20%多一点;而中国这样开放不久的大国,外贸依存度早已超过40%,使我们不得不反思中国的生产力体系的完整性和发展方向,生产力的均衡发展仍然有① 弗里德里希·李斯特(1841)著,陈万煦译,蔡受百校:《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125页。
② 弗里德里希·李斯特(1841)著,陈万煦译,蔡受百校:《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128页。
③ 弗里德里希·李斯特(1841)著,陈万煦译,蔡受百校:《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138页。
④ 弗里德里希·李斯特(1841)著,陈万煦译,蔡受百校:《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141页。
⑤ 弗里德里希·李斯特(1841)著,陈万煦译,蔡受百校:《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136页。
⑥ 弗里德里希·李斯特(1841)著,陈万煦译,蔡受百校:《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139页。
⑦ 弗里德里希·李斯特(1841)著,陈万煦译,蔡受百校:《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商务印书馆,必要成为中国这样的后发大国实现经济赶超的重要原则。
总之,李斯特的生产力理论是其经济理论和赶超思想的核心,值得我们认真挖掘和利用。我们既不能像西方主流经济学那样因为李斯特倡导贸易保护而将其排除在正统经济学之外,也没有必要像有些所谓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那样给李斯特戴上庸俗的和唯心的帽子而将
①其有价值的理论一同抛弃,我们应该本着实事求是,从中国实际国情出发的态度寻找有利
于我国实现经济赶超的经济思想。
参考文献:
[德] 弗里德里希·李斯特(1841)著,陈万煦译,蔡受百校:《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
[德] 弗里德里希·李斯特(1837)著,杨春学译,王进邦校:《政治经济学的自然体系》,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英] 亚当·斯密(1776)著,杨敬年译:《国民财富的原因和性质的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日] 大河内一男(1940)著,胡企林、沈佩林译,朱绍文校:《过渡时期的经济思想——亚当·斯密与弗·李斯特》,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苏]M.H.雷季娜等著,周新城等译:《经济学说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薛永应主编:《生产力经济学》,浙江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汤在新主编:《近代西方经济学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朱彤书主编:《近代西方经济理论发展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迈克尔·波特著,李明轩、邱如美译:《国家竞争优势》,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① [苏]M.H.雷季娜等著,周新城等译:《经济学说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112-118
第五篇:对边际生产力理论的探讨
对边际生产力理论的探讨
一、边际生产力理论的局限性
边际生产力理论是新古典经济理论的基石。边际生产力理论是用于阐明在生产中相互合作的各种生产要素或资源所得到的报酬的一种方法。通常情况,当其他要素数量不变,而单位某种生产要素离开(或加入)生产过程时所引起的商品产值的减少(或增加)量,就等于该种生产要素一个单位的服务报酬或其他报酬。这里很明显,决定生产要素的报酬是取决于生产过程中的技术条件。在新古典理论中,一般用生产函数来表明这种投入和产出的技术关系。边际生产力理论用数学公式来表达就是:
厂商的生产函数是Y=F(x[,1],x[,2],x[,3],x[,4]„„),Y是生产过程中的产出,x[,1],x[,2]„„是生产过程中的投入,F是生产函数。一般情况下,生产函数满足下面假设:产出对生产要素的投入满足一阶偏导数大于零,二阶偏导数小于零,即附图。一阶偏导数大于零表示,在其他投入不变的情况下,任何一种生产要素等量增加,必然带来实物产出的增加,即边际产品大于零,这一点是非常容易理解的,可以说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一个公理,厂商没有必要在产量减少时增加一种要素的投入量。二阶偏导数小于零也就是生产函数的凸性假设,表明一种生产要素的边际产品会随该要素的投入量增加而递减的,这是一个比一阶导数大于零较强的假定,这就是经济学中常常使用的边际产品递减规律。“实际上这并不是一个规律,而是大多数生产过程所具有的共同特性”。(注: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上海三联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395页。)在生产过程中,任何一种要素的报酬超过了在少使用这种要素时损失的产值时,那么就会少使用一单位该种生产要素,并且如果这种不平衡没有消除,就会继续减少使用这种生产要素,直到相等为止,即:附图,(注:实际上应该要素的报酬应该等于要素的边际生产收入(marginal revenue of product),而不是边际产值(value ofmarginal product),由于新古典的边际生产力理论主要是研究是完全竞争市场,因此二者在量上是相等。)其中w[,i]是x[,i]这种生产要素的报酬(价格),P为产品的价格。这个结论可以很简单地从给定生产函数和厂商利润最大化的条件下得出。
边际生产力理论有两要素形式和多要素形式来说明生产要素的需求量。两要素是指总资本和总劳动,在这种形式下,生产函数的形式是Y=F(L,K),L、K分别是生产过程中投入的劳动和资本的数量。多要素是指在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可分辨要素的种类,就是在本文开始部分所采用的那种形式。两要素形式可以使边际生产力理论进行简化,但是这个模型存在着一个致命的弱点,就是如何将一个厂商投入的不同质的劳动和不同质的资本进行加总,(注:加总问题是边际生产力理论所遇到的最大的困难,边际生产力需要一个总量劳动和资本的概念,资本的加总只能通过对其价值(格)进行加总的形式来实现,而资本的价格受到资本的边际生产力(利息率)的影响,即维克赛尔效应,从而使边际生产力理论成为一个循环论证。)这也是在上个世纪剑桥资本争论最为激烈的一个问题。多要素形式避免了对不同的劳动和资本进行加总,但这种形式却远离现实,因为这种形式会使生产函数连续可微分的性质难以成立:许多厂商的投入要素都是固定比例,不可能单独地增减一种生产要素而不增减其他的生产要素,即生产要素之间不存
在替代性,这样没有办法得出一种要素的边际生产力,因此边际生产力的理论适用范围非常有限。本文在这里分析的是边际生产力理论的适用范围,因此,在这里采用的是两要素生产模型,将厂商的投入抽象地分为劳动和资本,而如何将异质的资本和劳动加总的问题给抛开,而抽象地认为劳动和资本是同质的。这样边际生产力的模型就可以描述成:对于一个厂商的生产函数Y=F(L,K),劳动者的报酬也就是工资附图,资本的报酬也就是利润(息)率附图。
二、总额相符问题(Adding-up Problem)
边际生产力在直觉上非常容易被人接受的,因为它体现了一个基本的经济理论原理,那就是其他要素固定不变时,一种要素投入所带来的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从而使厂商的利润最大化。但是这里存在着一个问题就是:如果每个要素的每一单位都按照相应的边际生产力得到相应报酬,那么厂商的产量是否等于所有的生产要素的边际产品,这就是Y=MP[,L]×L+MP[,K]×K。在1894年,威克斯蒂德在《论分配法则的协调》中详细地论述了这一观点,“这些分配份额加起来等于每个厂商的净产量。”(注:《帕尔格雷夫经济学词典》第1卷,经济科学出版社,1986年,第22-23页;熊彼特:《经济分析史》(第3卷),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407-409页。)这个结论的详细描述是:在生产函数是一次(线性)齐次性时,各种投入的生产要素的边际产品乘以其投入量的总和正好等于其产值,这就是总额相符,也就是欧拉定理(Euler's theorem),从而使边际生产力在理论上更加完美。如果用产品的价格和生产要素的报酬来表示,就可以得到各种投入要素的报酬总和正好等于总产值。(注:在欧拉定理
Y=MP[,L]×L+MR[,K]×K两边同时乘以产品的价格P,就可以得到
Y×P=w×L+r×K。)厂商的(超额)利润等于厂商的收入(总产值)减去各种生产要素的报酬总和(总成本),即总额相符,厂商的利润为零。但是这里存在着一个条件,就是生产函数必须是线性齐次的,即生产是规模报酬不变的。
在新古典经济理论中,通常用生产函数的齐次性来表示规模报酬。齐次性是一个数学概念,它表明一个函数F(x,y)如果满足条件:P(ax,ay)=a[n]F(x,y),这个函数就是n次齐次性。如果n=1时,就是一次齐次性,也称为线性齐次性,即F(ax,ay)=aF(x,y)。如果一个生产函数是n次齐次生产函数,那么当n>1时,该生产函数就是规模报酬递增,n<1时,是规模报酬递减,n=1时,是规模报酬不变。这就意味着总额相符只有在规模报酬不变时,才能成立。同样可以容易证明出:当n<1时,即存在规模报酬递减时,厂商的总产值就小于各种生产要素的得到报酬总和,存在着“总额不足”;当n>1时,即存在规模报酬递增时,厂商的总产值就大于各种生产要素的得到报酬总和,存在着“总额过剩”。那么,谁来弥补“不足”和得到“过剩”呢?很明显,这两种情况下,边际生产力理论存在着重大的缺陷,因为它与规模报酬递增和递减相矛盾,除非可以证明资本主义经济中不存在着这两种情况。在经济中存在规模报酬递减的可能不大,如果存在规模报酬递减,就可以把大企业分割成小企业来生产,而在现实经济中很少出现这种现象。所以一般认为经济是规模报酬不变和递增的。
三、规模报酬递增现象的存在性
规模报酬递增是现代经济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从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来看,生产是逐渐集中,大规模生产可以实行分工,采用先进设备,聘请高级专家,节省管理费用,都能提高生产效率,这些足以表明现代化的生产肯定是存在着规模递增现象。斯密最早提出分工会导致专业化,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而使规模报酬呈递增。斯拉法在《经济学杂志》1926年12月发表了《竞争条件下的报酬规律》,指出“在纯粹竞争的条件下,只要产量增加伴之有内部经济,厂商便不会处于完全均衡状态”,“递增收益也是同完全竞争的假设不协调的”。从此也就揭开了不完全竞争理论的序幕。也有一些经济学家承认存在着规模报酬递增现象,但是“根据复制的观点,不变规模报酬是最自然现象,但这并不等于说其他情况不可能发生„„递增的规模报酬通常在一定的产量范围内适用。”用复制来说明不变规模报酬的存在是有疑问的,这种复制是远离现实的,因为在现实世界,人们基本上看不到厂商扩大产量的方法是在原有规模上扩大,而不是去建造新厂复制原来的工厂,范里安这种认为不变规模报酬是犯了形而上学的错误。但是不管怎么很难否认规模报酬递增的存在。
四、边际生产力理论对规模报酬递增的解释
既然规模报酬递增是现代化生产中必然存在的现象,那么边际生产力理论必然要对这种与其相矛盾的规模报酬递增给以解释。
一种解释认为经济中不存在规模报酬递增的现象,之所以产生规模报酬递增,是由于有一种促使规模报酬递增的生产要素被人们忽视了,只要加入新的生产要素,生产函数就不会存在规模递增现象:两种要素的生产函数解释不了现实经济的真实情况,在现代经济中,生产要素也在多元化,科学技术、知识、教育等因素加入到生产函数中去,生产函数成了Y=F(L,K,T,I,E„„),从而使生产函数变得越来越复杂,这样处理之后,生产函数就成为线性齐次性,就可以满足于总额相符,从而就使边际生产力学说更加完美,甚至进一步找出科技、知识、教育等在生产过程中的作用来。这种学说存在着一个明显的错误,根据生产要素的性质,生产要素起着两个方面的作用,一是生产过程的投入物,二是要在生产过程中得到相应的报酬。尽管我们可以通过复杂的计算得出科技、知识和教育的边际生产力,但是是谁根据这些要素的边际生产力而得到它的报酬呢?是工人,还是资本家,还是科学家?另外,科技和知识都是体现在劳动和资本中,不能从劳动和资本中独立出来,生产函数的形式应该是Y=F[L(T,I,E„„),K(T,I,E„„)],这样,从数学的逻辑上分析,自变量之间必然是独立的,即有完全的自由度。如果技术、知识、教育和劳动、资本之间存在着相关性,它们就不可能同时作为生产函数的自变量,即同时成为生产要素。因此,用多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使之成为线性齐次性,从而可以使之满足总额相符的方法,是存在着逻辑矛盾。
五、结论
因在经济中普遍存在规模报酬递增现象,边际生产力理论在决定生产要素的报酬时,不能实现总额相符,从而出现一个“余值”,这个余值却不知道归谁所有.很明显,边际生产力理论是和规模报酬递增相矛盾的。如果考虑到资本和劳动的异质性,问题变得更加复杂,在边际生产力理论中所要求的资本数量和资本的边际生产力(利息率)呈反向关系就由于“技术的再转辙”不能得到保证。问题的根源在于边际生产力理论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它抽象掉了分配过程中的社会关系,而把分配完全归因于生产过程中的技术因素。在资本生产过程中,资本家控制着资本,从而也就控制着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的技术选择,从而规模报酬递增是资本家在追求利润最大化时,通过资本积累而进行技术选择的必然结果。而资本体现的不仅仅是一种技术关系,同时也体现着生产过程中的社会关系,不是
像边际生产力理论中所表现的那样,资本和劳动是平等的,进而得出资本家可以雇佣工人,支付给工人工资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工人雇佣资本,支付给资本家利息这种假想的生产方式的结果是相同的这样矛盾的结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