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马基课题:生态文明与粮食问题

时间:2019-05-14 08:47:0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复旦大学马基课题:生态文明与粮食问题》,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复旦大学马基课题:生态文明与粮食问题》。

第一篇:复旦大学马基课题:生态文明与粮食问题

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专题讨论生态文明与粮食问题

生态文明

强调建设生态文明,丰富和发展了唯物史观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 马克思、恩格斯对人、社会、自然三者的关系进行全面、系统、深入的研究,形成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马克思主义自然观认为:一方面,人是自然的人,人必须以自然界为纽带,以自然界作为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自然的发展逻辑和发展状态也是人与人类社会的发展逻辑和发展状态。另一方面,自然是人化的自然,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是征服与被征服、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恩格斯指出,我们与自然界“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民族一样,决不像站在自然界以外的人一样,——相反地,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存在于自然界的”,因而人必须在尊重自然、善待自然的基础上改造自然。科学发展观继承和发展了唯物史观的这一理念,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思想,强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科学发展观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扎根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土壤,立足于唯物史观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剖析,吸收了西方有识之士对现代工业文明的理性反思,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文明理念上的重大创新。

唯物史观视野中的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内生性的原创性问题。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发展和理论升华,科学发展观第一次确立起了生态文明的战略地位。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与生态文明是高度统一的。从发生领域来看,生态文明就是人们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处理人(社会)和自然之间的关系以及与之相关的人和人、人和社会之间的关系方面所取得的一切积极、进步成果的总和;从问题指向来看,生态文明是人类解决全球性问题、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贯彻和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过程中形成的一切理论努力和实践探索的总和;从最终结果来看,生态文明就是作为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相统一的人类实践的成果在作为主体和客体关系的人与自然关系领域的积淀和升华,集中体现为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从哲学实质来看,生态文明是人化自然和人工自然的积极进步成果的总和。

唯物史观文明论是研究生态文明的科学方法论。唯物史观文明论为研究生态文明提供了实践、过程、结构、科学比较(多样性)和阶级等科学视野。从实践的视野来看,必须从物质生产、人自身的生产、精神生产等生产总体中来看待生态文明产生的实践基础。从过程的视野来看,生态文明是随着社会的生产关系尤其是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尤其是技术进步的水平、人的关系的丰富性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程度而逐步建构起来的。从结构的视野来看,在现代生产实践的基础上,经济结构、政治结构、文化结构、具体的社会结构(社会生活)、生态结构已经被整合为社会的整体结构,与之相应,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已成为文明系统的基本构件。从文明多样性的视野来看,在生态文明问题上,不存在绝对的中心,更不存在惟一的范式。从阶级的视野来看,文明总是有一定的阶级性的,我们要建设的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唯物史观是建构生态文明的科学的哲学基础。从理论地位来看,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制高点,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在人类实践的过程中,自然已经成为一个社会建构的过程,因此,唯物史观也是适用于自然领域的。从理论对象来看,自然史和人类史彼此相互制约规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规律),构成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内容,因此,唯物史观直接地成为了生态文明的指导思想。从理论内容来看,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哲学基础,以物质变换为核心概念,唯物史观科学地揭示出了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的整体情况,并科学地说明了社会关系对生态关系的影响,最后形成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思想。这就是科学的生态文明理论的 1

基本支点。从理论特征来看,唯物史观关于人与自然辩证关系的思想具有一切哲学思想和社会思潮不具有的鲜明的科学性和阶级性。显然,唯物史观是生态文明不可超越的哲学。

中华传统生态智慧是建构生态文明的思想文化资源。在“世界历史”的背景中,当我们从中国国情出发而建构新生态文明的时候,无疑更多地打上了中华文明自身的烙印。但是,只有立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将古为今用和洋为中用统一起来,开拓创新,我们才能真正走上生态文明的发展道路。

按照生态化原则展开的对象化活动是生态文明发生的现实基础。人(社会)和自然的关系是通过人的对象化活动实现的物质变换的关系,即生态学关系。人的对象化活动包括创价性(价值)、实在性(实践)和符号性(理论)三种形式。实践是其主要的形式。对象化活动在人与自然关系领域的展开,使自然界的形状、结构、性质和面貌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变化,使今天的自然系统成为了由原初自然、人化自然、人工自然构成的复合整体。同时,对象化活动的开展,具有明显的建设性和破坏性的双重效应。这样,就必须对对象化活动进行自觉的调控。既要不断增强其建设性效应,使人化自然和人工自然真正成为向人生成的过程,也要积极预防其破坏性效应,避免在生成人化自然和人工自然的过程中导致自然异化和生态异化。这种调整的过程就是要在消灭私有制造成的异化和剥削的基础上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这样,生态文明就获得了自己存在的合理性和合法性的内在的科学的依据。

生态文明是贯穿于所有社会形态(文明形态)的一种文明形式。渔猎社会、农业文明、工业文明、智能文明是技术的社会形态发展的几个阶段(文明形态),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是人类实践在社会结构中积淀而成的成果(文明形式)。正像每一种文明形态都有其物质文明一样,生态文明是贯穿于文明形态始终的一种基本要求。从技术的社会形态来看,取代工业文明的只能是智能文明。智能文明不仅会开辟出人类文明发展的新形态,而且也会开辟出生态文明发展的新纪元。

生态文明是文明系统中一种独立的文明形式。由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所形成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狭义社会结构等结构是社会的主导性结构,由劳动实现的人(社会)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所构成的社会的生态结构是社会的基础性结构。生态结构是指在人(社会)和自然的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形成的社会系统的一个特定的层次结构。生态文明是人类实践在生态结构中所积淀的积极进步成果的总和。在整个人类文明系统中,生态文明构成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社会文明的物质外壳。这一物质外壳在日益拓展着自己的厚度、深度和广度,标志着社会生产力的进步、人类改造和保护自然能力的增强。在这个过程中,生态文明已经从其他文明形式中独立出来,成为了一种专门的文明形式。

生态文明是一个由基础系统、手段系统、控制系统、支柱系统和目标系统构成的整体。它超越了单纯的自然生态环境领域,涉及到人与自然的关系领域、社会有机体的各个领域,已成为整个人类文明发展的基本方向。

生态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将生态文明确立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不仅表明全面小康应该成为“生态小康”,而且表明社会主义现代化应该成为“生态现代化”。生态现代化就是要使生态化成为整个现代化的基本原则和发展方向。在这个过程中,只有将“生态式开发脱贫致富战略”作为总体反贫困战略,促进社会结构的全面生态化,将生态化的原则贯穿到农业现代化、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各个方面,才能开辟一个永续发展的未来。

建设生态文明是现代化建设系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按照生态化的原则和要求推进经济建设,才能为生态文明提供坚实的经济基础和强大的发展支撑。在这个问题上,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和安全发展,从可持续发展体系的内部进一步强化了环境和发展的辩证关联;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从可持续发展体系的外部进一步强化了环境和发展的辩证关联;发展的质量要求和效益要求,从经济建设和经济发展的内部进一步强化了环境和发展的辩证关联。为此,必须坚持统筹兼顾。同时,生态文明是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中心的。

以人为本是生态文明尤其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本质和核心。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着眼于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着眼于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着眼于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素质,大力开展生态文明建设活动。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在生态维度上重建人的主体性、在社会维度上提升人道主义的境界,要走向人道主义和自然主义的科学的有机的统一。此外,只有将社会制度的硬要求和国民素质的软约束统一起来,才能真正走上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大道。为此,必须将人的和谐发展、充分发展、自由发展和全面发展协调起来。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建设高度生态文明的现实制度支持。生态危机既是资本主义总危机的组成部分,又加剧了资本主义总危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自觉地把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作为其内在规定,要求将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统一起来,从而为建设生态文明提供了制度保证。只有在共产主义条件下,才能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才能最终使生态文明成为可能。

显然,从唯物史观的高度研究生态文明,对于加强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研究、推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都具有重要的价值。

生态文明建设在马克思主义原理中的体现

十八大报告中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一大章节单列出来。在该章节中,胡锦涛指出,一是要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二是要全面促进资源节约;三是要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四是要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在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新提法更多,如“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要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控制开发强度,调整空间结构,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等等。

十八大中,党和国家领导人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这一个全新的概念。生态文明作为五大建设之一提出,并正式写入党章,作为党和人民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基本建设是有其理论原理的。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人类离不开自然

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其本质含义和基本特征有三:第一,实践是物质性的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实践的基本形式有:(1)、生产劳动实践,也就是处理人和自然之间关心的活动。这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解决其他一切实践活动的前提。(2)、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即人们的社会交往以及组织、管理和变革社会关系的活动,在阶级社会主要表现为阶级斗争。(3)、科学实验,它是从生产实践中分化出来的,专门为了认识世界而进行的探索性和准备性活动。而这三点中,第一点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决定其他一切实践活动的根本前提。

上述各种形式的实践充分体现了人与自然界的密切关系。人类社会其实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时,随着人类的出现而产生的。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具有客观实在性,它们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人类社会的发展

需要自然界提供的物质基础,反过来,发展的人类社会又应该保护自然界的生态环境,实现永续发展。

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要求着我们必须要正确的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正确的人类社会和生态环境的问题。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正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理念,也进一步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依据。

事物的普遍联系: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密切联系

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物质世界的联系是普遍存在的。联系的普遍性造成了事物普遍的以系统的形式存在着。马克思主义关于事物普遍联系的原理,要求人们要善于分析事物的具体联系,确立整体性、开放性的观念,从动态中考察事物的普遍联系。当代中国正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争取认识到自然环境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

当代中国正处于经济发展的快速增长时期,可以说经济领域的发展世界瞩目。可是鲜亮的经济成绩单背后却是环境污染的沉重代价。环境污染会给生态系统造成直接的破坏和影响,比如:沙漠化、森林破坏,也会给人类社会造成间接的危害,有时这种间接的环境效应的危害比当时造成的直接危害更大,也更难消除。例如,温室效应、酸雨和臭氧层破坏就是由大气污染衍生出的环境效应。这种由环境污染衍生的环境效应具有滞后性,往往在污染发生的当时不易被察觉或预料到,然而一旦发生就表示环境污染已经发展到相当严重的地步。当然,环境污染的最直接、最容易被人所感受的后果是使人类环境的质量下降,影响人类的生活质量、身体健康和生产活动。例如城市的空气污染造成空气污浊,人们的发病率上升等等;水污染使水环境质量恶化,饮用水源的质量普遍下降,威胁人的身体健康,引起胎儿早产或畸形等等。严重的污染事件不仅带来健康问题,也造成社会问题。

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观点,我们应该,也必须把经济的发展和生态的建设联系起来看。不能孤立的处理其中一方面的问题,正如陈教授所说:“只发展生态建设而不发展经济,那是缘木求鱼;只关注经济建设而不关心生态保护,那是竭泽而渔,两者都不可取。”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经济和环境的平衡

辩证唯物法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包括一系列的基本规律和范畴,其中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体系中的实质和核心。对立统一规律又称矛盾规律。矛盾是指事物或事物之间的对立统一及其关系。

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关系属性,是矛盾双方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它有两方面含义:一是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前提,并共处于一个同一体中;二是矛盾的对立面之间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斗争性是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相互联接、相互制约的。同一性不能脱离斗争性而存在;斗争性也不能离开同一性。

有些地方官员没有弄清楚环境和经济的矛盾关系。只片面的看到了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的斗争性而忽略了它们之间的同一性。以为发展经济和环境的保护只能取其一,想要发展经济,就必须牺牲环境这以错误观点。

今年我国就发生了很多起由于当地政府部门为了经济建设而舍弃生态所引发的多起恶性环境群体性事件。比如,宁波PX事件以及四川什邡、江苏启东。

环境问题以何种方式呈现出来,实则是经济增长的制度环境的综合体现。公众在一定程度上参与经济增长决策,是经济增长速度与环境容纳能力保持大体平衡的制度性根据。没有这样的根据,上述平衡就必然被

打破,经济增长就必然脱开环境的“缰绳”而兀自狂奔。由此造成经济增长的后果,就是那些创造了经济增长的人们,不仅分享不到经济增长的成果,却不得不首先承受环境恶化的结果,连自身基本的生存都成了问题,并由此引发基于生存权的正当性而产生的社会骚乱。

而由此些现象,我们必须抓住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中的矛盾规律。我们必须要看到经济建设和生态保护的同一性,生态建设本就是经济建设中的应有之义。只有绿水青山,而百姓却食不果腹,那是历史的倒退;只有经济的迅猛发展,而环境破坏殆尽,那是自断后路。我们必须是矛盾双方达到平衡,把生态建设和经济建设并重,才有机会创造社会和谐,人与自然和谐的真正的和谐世界。

粮食问题

谁来养活中国

从历史观来看,人类社会就是在发展中不断前进的,不断从低级向高级形态发展,奴隶社会代替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代替封建主义社会。社会主义作为崭新的社会形态出现,是人类社会发展史的一个质的变化,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马克思主义历史观讲社会发展,主要强调两点,一是强调 历史决定论。即强调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是物质的东西、经济的东西,也就是物质的存在、物质的生产方式,归根到底是物质生产力。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决定着社 会面貌的变化,社会结构的更新,社会文明的进步,在人类社会的发展长河中,无论是原始社会、奴隶社会、资本主义社会,还是社会主义社会,尽管世界各国、各民族环境条件不同,但生产力的发展是一切社会发展进步的内在的根本动力。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发展的初级阶段,相对落后的社会生产同日益增长的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是社会的主要矛盾,发展 生产力是解决这个矛盾的关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这是重中之重。“发展是便道理”'“发展是执政兴国第一要务”,首先是就发展生产力来说的。再一是强调历史辩证法。社会发展是辩证的发展、矛盾的发展,旧的社会矛盾解决了,新的社会矛盾产生了,社会就发展了。社会有矛盾不可怕,而矛盾的不解决才是可怕的,社会发展就是不断解决矛盾的过程。社会发展又是全面的、系统的发展。社会发展是一个系统的过程,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协调地、统筹地处理好发展过程中方方面面的关系。社会发展还应当是不间断的、健康发展。所以在社会发展进程中,要考虑到社会发展的可持续问题。因此,推动社会健康发展,就要考虑全面的、协调的、可持续的社会发展问题。

从哲学上讲,科学的发展观,应当是重点的发展观,强调重点的、主要的东西,强调和抓住决定性的东西。科学的发展 观又应当是全面的发展现,什么叫全面呢?就是讲重点时,还要讲其它,讲统筹、讲兼顾、讲协调,照顾到方方面面。有了重点、有了全面、有了持续,社会发展才是健康的发展。

具体的措施

马克思指出,人类一出现就同时存在着物质生产和生命生产,这两种生产也是同时在互相联系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进行的。物质生产和人口生产之间是相互制约的比例关系。如果这种比例关系合理,这”两种生产”之间便互相适应,促进社会发展;如果这种比例关系不合理,便互相矛盾,阻碍社会的发展。

粮食是人类繁衍生息的第一需要,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正如马克思指出的“食物生产是直接生产者的生存和一切生产的首要条件。”按照马克思主义本体论思想和马克思关于“食物生产是直接生产者的生存和一切生产的首要条件”的论述,稳定农业,保证粮食生产,保障粮食供给,保证十几亿中国人的生存和发展是第一位的。中国粮食问题之重要,不仅关系到13亿人的生存,同时关系到国家的稳定和发展。

我们非常清醒在通向21世纪的的发展道路上,要实现中国粮食安全,仍然面临着来自人口数量增加,耕地面积减少,单产提高困难,食物结构改变,农业投入不足,环境污染威胁等方面的严峻挑战¾。然而,我们不仅具有

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这个强大的政治保证,而且具有蕴藏巨大能量的力量源泉和开发潜力巨大的农业物质资源基础作为技术经济保证,使我们完全有能力自己解决中国人民的吃饭问题。

第一,实行控制人口数量和控制土地流失的政策。保障耕地面积,就是保障了农业和粮食生产的基础条件。第二,坚持农业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加大农业科技的研发和应用。必须将传统农业转变为以科技为突破武器,以现代工业为支撑,以市场为导向,大大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以及农产品商品率的现代农业,才能满足人口的需求。中国提出科学发展观,其中就包括了农业和粮食生产的科学发展观。

第三,坚持农业以粮为纲,农林牧副渔协调发展。

第四,稳定家庭联产承包制和延长土地使用权卓越有成效。因国家承诺家庭联产承包制的长期不变,土地使用权的微调不会负面影响这种生产方式的改变,这就从制度和生产方式上保证了农业发展和粮食生产。

第五,开源节流,建立节约型的人际和谐社会。因为经济和生产力是解决一切社会问题的物质基础。”节流”即节制资源消耗,包括节制改造自然、节制发展、节制生育、节制一切不必要的消耗,杜绝一切浪费,树立兼顾经济、生态、社会的”节制”发展观,为”可持续发展”提供条件。

经济建设,必须始终把农业真正放在首位,并且真正把粮食生产始终摆在农业的首位;切不可粮食生产状况一有好转,就忽视和削弱粮食生产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处于的基础之基础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二)与其依赖生物技术,无宁有效控制人口扩张。人口的再生产,是消费者和生产者的统一。由于生产者是有条件、且呈阶段性的,而消费者是无条件、且呈全过程的,所以,人作为消费者的一面不可低估。人口问题,并不仅仅是一个粮食问题,而是一个影响全人类的大问题。

(三)保护耕地法律化和提高单产高新化要齐头并进。

(四)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综观建国以来粮食流通体制的演变,着眼于未来的发展,这种改革必须尊重价值规律,高度重视流通对生产的促进作用。

(五)依靠科教兴农,大力推进农业和农村科技进步。必须把科技进步始终摆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优先地位,把科教兴农始终摆在科教兴国战略的突出位置,推动传统农业向高产、优质、高效的现代农业转变,使我国粮食单产水平和商品率不断创新上台阶。

(六)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更是粮食稳产高产的基础。综合治理大江大河大湖,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解决缺水、节水灌溉问题,是实现我国粮食稳产高产的一个重大问题。水患不除,粮食不稳,国家不安。

第二篇:浅谈生态文明建设与生态环境问题

浅谈生态文明建设与生态环境问题

作为当代学生的我,在入学前对于“生态文明”没有具体的概念。入学后,在授课老师讲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研究”专题后,我对生态文明建设有了初步的认识。此后,适逢党的十八大召开,在十八大报告中提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结合我国生态环境问题,有些许浅见。

一、如何理解生态文明的定义,如何建设生态文明?

想要建设生态文明,首先必须清楚什么是生态文明。文明——是人类在实践过程中的积极的进步的状态和成果。生态——包括生物和非生物等各种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关系及其构成的系统。生态文明——是一种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发展的社会文明形态。从纵向的维度,把“生态文明”看作人类社会最高的文明形态,是人类社会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时代,后在工业等带来的生态环境危机之上促使人们寻求一种新的、超越其上的文明;是全方位的,其包含生态化了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是一种多元的、互动的、系统的、整体的、和谐的、稳定的、循环的和可持续的。因此我认为从这个层面上理解生态文明其应当包括:富足、循环的物质文明,多元、宽容的精神文明,民主、有序的政治文明,公平、公正的社会文明,以及良好、持续的生态文明。而从横向的维度,是把整个社会文明划分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这也是十七大报告中“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的 1

几个方面;这时生态文明概念主要是指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它与其他文明互为前提。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生态文明建设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生态修复和污染治理,这需要人力、财力和物力的投入,没有一定的经济实力作后盾是不行的,没有政府的政策引导和制度安排也是不行的,没有人们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更是不能持久的。而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方面的建设如果最后造成人类自身家园的破坏和丧失,是谈不上文明的。因此,生态文明与其他文明是相辅相成的,它构成了和谐社会的生态基础。

其次,我们该如何建设生态文明。在党的十八大专题报告中,胡锦涛总书记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胡锦涛指出,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我们要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要全面促进资源节约;要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要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二、建设生态文明与环境污染密切相关,当代中国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有哪些?

在过去的发展过程中,由于没有充分注意选择科学合理的发展模式,大多采用低水平、低效率的粗放型经营方式,忽视了生态效益,引发了一系列环境问题,严重影响了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这些问题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的负面效应与日俱增,因此,必须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在实现国内生产总值等经济目标的同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明显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努力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我国目前面临的生态环境严重恶化,比如:1.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我国水资源的总量为2。8万亿吨,居世界第六位,但由于人口数量多,人均水量仅为世界人均水量的1/4;2.土地的荒漠化和水土流失:20世纪70年代,我国沙化土地面积平均每年扩展1560平方千米,到2003年,全国沙化土地面积已达174万平方千米;3.森林资源贫乏和草地退化:近年来,虽然我国的森林覆盖率呈上升趋势,但天然林和成熟林的比例却不断下降,人工林面积虽然有所扩大,但林相单一,保护生态的功能要逊色许多;4.生物多样性减少:我国目前有3000种处于濒危灭绝状态,据联合国《濒危物种贸易公约》列出的640个世界性濒危物种名单中,我国就占156个,约占其总数的1/4;还有气和固体废物的污染、荒漠化和沙漠化威胁及海洋生态恶化等等一系列问题。

三、如何解决生态环境问题与生态文明建设问题?

党的十七大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写入党章,把建

设生态文明作为一项战略任务首次明确下来。党的十八大把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在胡锦涛总书记的多次重要讲话中均提到了生态文明建设,特别是把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解决生态环境问题与生态文明建设问题,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比如:1.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能够从根本上解决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尖锐矛盾,协调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的之间的关系;2.全民动员,共同行动:要在全社会树立生态文明观念,让建设生态文明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人人都有责任,各行各业都要身体力行;3.大力开展媒体宣传:树立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尤其面对处于领导位置的人,更要大力宣传及贯彻生态文明观;4.政府体制改革:在过去建设的不足方面做出反思,尽快地弥补体制的缺陷,不能单纯地以GDP作为政绩考核的唯一依据;5.健全法律法规:惟有环保规则成为既定的制度和法律,防污治污的综合性约束机制才能真正的在社会中全面建立起来;6.加强大众的生态道德教育:提高人们生态道德修养要树立新的系统观,价值观,经济观,消费观,科技观,营造培育全民生态道德意识的社会氛围,、特别要重视青少年生态道德意识的培育和提高,只有使人们从小就懂得生态保护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和道德观,才能在人们的心灵深处构筑起牢固的生态屏障,才能养成良好的生态道德行为,切实防止破坏生态的悲剧重演。

建设生态文明具有重要的意义,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又一重大创新成果,是党执政兴国理念的新发展,是对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拓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而提出的更高要求,必将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进程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其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必须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其是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的迫切需要生态环境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只有实现了生态良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才有坚实的生态基础;只有人与自然和谐,社会和谐才能得以实现。

我们需要明白,地球环境是所有人和所有生物共有的财富,任何人都不能为了局部和小团体的利益而置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平衡于不顾。搞建设求发展要保护环境,顺乎自然、尊重自然规律,改变违背自然的价值观、思维方式和 生产生活方式。要转变自然资源是“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传统观念,代之以“资源有限”、“资源有价”的新观念,要用人与自然和睦相处、共存共荣的生态自然观,代替人是自然主宰的强权自然观。随着工业化、城镇化步伐加快,城市人口、资源、环境的压力越来越大,环境保护与建设隐患大、矛盾突出,生态环境建设任重道远。

虽然我国现在存在着很多环境问题,但是近年来我国在环境保护方面也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我坚信,当每一个国民都具备了生态文明的理念,当惩治污染的相关法律臻于完善并付诸实施,当建立

起了环保公民意识,当污染者在社会中成为过街老鼠,当地方保护主义和官僚特权成为众矢之的,我们山青水秀的大好河山一定会重现。

我相信中国会越来越美丽,越来越和谐我愿意为建设美丽的中国献上自己的一份力量,比如:使用布袋,尽量乘坐公共汽车,倡步行、骑单车,拒绝使用一次性用品,拒绝过分包装等。

主要参考文献:

〔1〕胡锦涛.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 建设美丽中国,中国新闻网,2012-11-08.〔2〕胡锦涛.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出版,2007-10-28.〔3〕薛晓源.生态文明研究前沿报告,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1.〔4〕范俊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研究,苏大课堂讲座.2012-10-7.〔5〕陈慧.当代生态环境问题应对措施.中文期刊网.2012-09-17.

第三篇:环境污染与生态文明建设问题

环境污染与生态文明建设问题

解决环境污染与生态文明建设问题措施:

(一)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能够从根本上解决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尖锐矛盾,协调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的之间的关系,同时有利于提高经济增长质量。

(二)全民动员,共同行动。要使“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这就是说建设生态文明,应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人人都有责任,各行各业都要身体力行。

(三)媒体宣传。我们要大力开展环境保护的宣传,树立友好的“环境即生产力”的理念。尤其面对处于领导位置的人,更要大力宣传及贯彻生态文明观。

(四)政府体制改革。在政府机关中还要对过去建设的各方面消极因素做出反思,尽快地弥补体制的缺陷,不能再单纯地以GDP作为考核干部政绩的唯一依据,而忽视了绿色GDP的对于国家建设的重要意义。另外,各地环保部门的人事和财政,也都应该由环保总局统一管理,彻底消灭其中的利益得失及权力抗衡。

(五)健全法律法规。惟有环保规则成为既定的制度和法律,防污治污的综合性约束机制才能真正的在社会中全面建立起来。

(六)加强大众的生态道德教育。提高人们生态道德修养要树立新的系统观、价值观、经济观、消费观、科技观,营造培育全民生态道德意识的社会氛围,还须建立完善的环保教育机制,尤其要抓好学校教育的环节,特别要重视青少年生态道德意识的培育和提高。只有使人们从小就懂得生态保护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和道德观,才能在人们的心灵深处构筑起牢固的生态屏障,才能养成良好的生态道德行为,切实防止破坏生态的悲剧重演。

化解群体性事件

如何化解群体性事件,维护和谐安宁

一、直面现实——不回避问题。

一些地方频频出现集体上访,有的酿成群体事件、恶性案件,一般是由改制安置、房屋拆迁、农民负担、干部作风、社会集资、执法不公、环境污染问题引起的。平时不在意,一旦有点大的动静,又如临大敌,紧急部署,层层设防,严而堵之,有些群体性事件就是这样酿成的。人民利益是共产党人的至高利益。一个对人民负责的政府和领导干部,就应该像胡锦涛同志提出的那样,主动地到最困难的地方去,到群众意见最大的地方去,到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去,解决实际问题,做好群众工作。

二、沉着冷静——不激化矛盾。

有时候上访的人数众多,有时候群情激愤。主要负责同志决不能害怕群众,躲而不见,一定要满腔热情地主动接待,靠前工作。面对一时的混乱局面,一定要沉得住气,头脑清醒,保持镇定。以一种理智、宽容、忍耐的态度,尊重上访者的权利,让他们把话说完,然后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做出负责任的解释和答复。接待上访群众,要态度诚恳,不打官腔,换位思考,以心换心。

三、恪守承诺——不失信于人。

群众上访是为了使反映的问题得以解决,想得到一个满意的答复,争取自己的合法权益。作为接待上访者,必须耐心倾听,作好记录,找出要点,根据问题的性质,解决的难易和自己的职权范围作出答复。接访工作最要讲诚信。凡经过缜密思考和集体研究决定的表态、承诺,一经作出,就是有天大的困难也必须坚决兑现。谁负责,谁办理,什么时候解决,解决到什么程度,余下的问题如何处理,都要项项落实,环环扣紧,不能有丝毫大意。

四、慎审果断——不留后遗症。

许多社会问题不是孤立的某件事,可能既有历史原因,又有现实原因,既涉及法律问题,又涉及政策问题,既是政治问题,又是经济问题,各种因素交织在一起,处理起来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对这类问题的处理,必须尊重历史,面对现实,依据法律法规,依据国家政策,依据上级政府的有关规定,既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又坚持原则立场,紧紧守住底线,不能动摇。

五、尽职尽责——不半途而废。

有些重大复杂问题的处理,某个问题的同志其责任感和精神状态是至关重要的。既然接受任务,就应以对人民对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不负重托,不辱使命,锲而不舍,一抓到底。

1、你是一单位的工作人员,有一个上访者说有事要跟你们领导谈,见不到领导他就不走,而此时领导又在外地开会,临走时嘱咐过没有重大事件不要找他,这时你怎么处理这个事?

[李祖华解析]:出题思路考察考生自主解决上访问题能力。

第一,热情接待;

第二,稳定上访者情绪。(想尽一切办法);

第三,认真倾听(群众的呼声);

第四,仔细记录(上访者反映的问题);

第五,宣传解释(力所能及);

第六,如果上访者对你所作的努力还不满意,你可以告诉他,领导有事今天不在在外地开会,你的意见我可以转达,请你留下联系方式,我会通知你什么时候和领导见面;第七,整理好问题处理的详细文字材料,在领导回来后向领导汇报。

1、有的村民委员会的印章由五人保管,四人村干部,一人村民,如有事情需要经过三人同意方能盖章,你的看法?

[李祖华解析]:(1)对于有的村民委员会出现的这种做法,我们应该辩证的看待。一方面,这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基层的民主智慧。这种做法不但有利于让人民群众参与到基层政治,从而保证了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真正使群众实现主人翁地位。同时,这种方式也暗合了“分权制衡”的原理。即从结果公开到过程公开、从专制决策到民主决策、从纵向监督到横向监督、从对上负责到对下负责的转变实现了民主。在某种程度上抵制了部分村干部专制、贪污、挥霍公款的不良风气的产生。

另一方面,从这枚印章由五个人保管的根源上来看,是缘于村民对村政府的不信任,是为加强对村干部的有效监督而采用的方法。上述现象的产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当前我国农村中仍然存在着不太科学的、尚需健全和完善的民主,表现出村民对某些村干部的不信任,同时反射出部分村干部在执政理念和为人民服务的态度上的不端正,我们的基层民主自治制度、基层自治组织还有待于进一步健全和完善。(2)综上所述,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健全和完善我国的基层民主自治制度。

一、加强村干部的民主思想建设,让他们切实树立为人民服务的观念,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二、完善村级公务的监管机制,加大对村级基层组织的监督力度,确保村级公务的公正严明。

三、接受广大村民的监督,做到村委工作信息公开,保障广大村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决策权。

3、某地苹果质量好,有苹果展销会,你怎么组织?

[李祖华解析]:为了成功举办这次苹果展销会,我一定尽心尽力的工作。我打算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1)做好调研。了解当地苹果种植的种类、各种苹果产品的销售情况、当地苹果产品的特色、价格等。(2)写好展销计划。包括展销会举办的时间、地点、展销会组织人员、展馆的布置、展销会前期的宣传工作、举办阶段的安全保障及后勤保障等相关工作,并将计划呈交领导批准。(3)具体实施。对本地果农宣传举办苹果展销会的意义,动员广大果民积极参加展销会;组织工作人员做好展会的宣传工作(包括产品宣传资料、宣传片的制作);通过新闻媒体对展会做专题报道,突出本地苹果产业的特色和优势;展会后勤组根据计划合理安排展位,保障参会期间的用餐和住宿,并做好安全保障工作,确保展会顺利地进行;展会外联组积极主动地与广大厂商取得联系,以优质的产品、一流的服务、诚信的态度取得前来参加展会的各个厂家的信任,使展销会成为沟通厂家与果农的桥梁。(4)做好工作汇报和总结。展会结束后,及时撰写工作汇报和总结,一是向领导汇报本次苹果展销会的完成情况,二是总结本次苹果展销会的经验和教训,为以后开展类似的展销会提供参考。

5、政府机关现场办公,引来很多群众排队,这时发现拿错了印章,怎么处理?

[李祖华解析]:在实际工作中,针对“拿错印章”类似的事情,我们应该冷静应对,妥善处理。

(1)稳定情绪,暂时不把拿错印章的消息向群众透露,从容地改变工作流程,如可暂时不进行群众要求的审批工作,而把咨询工作做好做细。(2)立即通知单位同事,争取在第一时间把印章送到办公现场。(3)有条不紊地做好现场群众排队秩序的维护工作,在秩序稳定后再开始现场办公,为同事将印章拿到现场争取有限的时间。(4)如果同事送取印章的时间太长,就应该把事情的真实情况告诉给现场的群众,注意安抚现场群众的情绪并真诚取得大家的谅解。(5)细节决定成败。认真吸取本次工作失误的经验和教训,尽量避免工作中的马虎大意,尽职尽责的做好本职工作。

1、有群众举报附近的工厂有违规排污行为,领导让你负责调查此事,你如何展开?

[李祖华解析]:领导将调查工厂污水排放情况的工作交给我,我深感责任重大!我一定会尽心尽力,全面详尽地获取工厂污水排放的真实情况。

具体的工作,我会分三个步骤展开调查:

计划阶段:我会根据调查活动的预期目标确定调查对象、时间、参加人员、所采用的方式等,准备所需物品、安排车辆。并根据这些制定详细的计划,报领导审批。同时,为了保证调查结果的准确性,我会把部分工作对外保密,尽量不让工厂领导知晓。

实施阶段:我会严格执行既定计划,密切关注调查活动的进展,并及时解决调查中所遇到的问题,根据需要随时调整方案。

总结阶段:首先,我对所取得的材料进行初步分析,去除那些明显失真的材料。然后,对各种材料进行认真的汇总分析,并得出初步的结果。认真检查汇总结果,如果没有问题,根据这份材料写出详细的调查报告,上交领导。

2、有领导要来单位参观电子设备,半个小时后就到,可是突然停电,而且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有电。参观活动今天晚上就必须完成,你如何面对?

[李祖华解析]:如果遇到这种情况,首先我会保持清醒的头脑。因为,全面冷静的思考、坚决果断的执行是解决这种突发事件所必需的。具体的工作,我会从以下几方面着手:首先,向电力部门了解停电的原因、什么时间会恢复供电。如果半小时内肯定能够恢复供电,一切问题随之也就迎刃而解。如果半小时内不能恢复供电,我会尽快寻找合适的备用电源。以便在领导来到时能够正常参观、视察。

其次,如果半小时内不能恢复供电,同时也不能及时找到合适的备用电源。我会将情况汇报领导,同时建议领导推迟一下参观的时间。如果能够推迟检查时间,我会与电力部门沟通,让他们尽快恢复我们这里的供电。同时,抓紧时间找可用的备用电源。

再次,如果所要参观的电子设备方便运输,我还可以与附近供电正常的相关单位联系,把电子设备运到供电正常的地方,让领导参观。

我认为通过以上的努力,我会保证领导的视察顺利完成。

3、邓小平同志指出:“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走向反面。”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如果由你来制定一项制度,你会怎么做?

[李祖华解析]:邓小平同志这句话精辟地指出了制度建设的重要性,对于我国正在进行的各项改革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好的政策不仅可以鼓励好人做好事,而且还会限制坏人做坏事;而坏的政策不仅限制不了坏人,同时还会打击好人做好事的积极性。因此,我们在进行各项改革的过程中一定重视制度建设,多制定好政策,不制订坏政策。

一项好的政策可以惠及一大批人,因为它是人们遵守的行为规范、行为准则,对人们的行为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我国现在正在进行政治制度等多项重大改革,在这些改革中,我们一定要重视制度的作用、法律的作用,做到依法治国,摈弃人治的思想。只有这样,我们的改革才能有序、高效、健康的进展下去,才不会使我国社会、经济、政治等各项建设,因为人事变动等一些因素而受重大影响。

如果由我来制定一项制度,首先我会组织专家做好调查、论证等工作,制定出来草案;然后把草案公布出去征求各方的意见,并做相应的修改;然后,公布、试行,同时广泛收集在执行中反馈回来的意见;最后,对制度进行进一步的论证、修改,拿出最终方案。

4、对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提高政府办公透明度和公信度,你如何理解并给出你的建议?

[李祖华解析]:十七大报告提出,要提高政府办公透明度和政府的公信度,我认为它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有利于政府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服务,有利于我国政治、经济、社会等各项事业的顺利推进。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政治等各项变革的深入进展,社会对政府办公的各项要求越来越高,提高政府办公效率的需要也日益紧迫。现阶段我国正在进行的政府职能转变,就是在做这样一种努力。而提高政府办公透明度,有利于保证政府办公的公正公平,有利于增加政府的公信度,从而也就有利于提高政府办公的效率。试想,如果政府办公的透明度太低,人民不理解政府的行为,政府的公信度势必会降低,政府的办公效率也就无从谈起。受不到人民群众的信任,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也将很难贯彻。所以,我认为十七大的这种提法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

我认为,在提高政府透明度、增加政府公信度的过程中,应该发挥人民群众的监督作用。有监督,提高政府办公透明度的意义才能彰显。从政府方面来说,在提高政府办公透明度、提高政府公信度的同时,要加强政府工作人员的思想道德教育,提高公务员队伍的自身素质。这是提高政府工作效率的根本所在。

5.你单位派你到基层调研,某媒体将你的个人意见发放出去,造成不好影响,你怎么处理?

[李祖华解析]: 如果单位派我到基层调研,某媒体将我的个人意见发放出去,造成不好影响。首先我要进行自我反思,反思在接受媒体访谈时有没有“说了不应该说的话”,造成了“不好的影响”。如果有,这说明我在工作过程中存在“失职”,我会主动向上级领导承认错误,吸取教训,同时想办法消除影响。如果没有,则很有可能是媒体误解了我的原意,这时我会与有关媒体联系,澄清事实,希望他们能将事实“纠正”过来,消除不良影响。只有在确实造成重大影响,而对方又坚决不愿意改正的情况下,我会收集好有关的证据,向领导汇报,由单位出面寻求法律上的解决。

2.结合岗位谈诚信的意义,要你开展一个青年诚信研讨,你怎么开展?

相信大多数的考生在作答此题的时候,都会不痛不痒的举例说明诚信的意义。这样的回答对于考官来说实在是听得耳朵都磨出了茧子。我们来看下这个回答:

作答:古人云:“人无信不立,业无信难兴,政无信必颓”。诚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重要财富。在建设和谐社会的今天,诚信对于国家税收部门的意义尤其重要。诚信税收与国家和每个公民的利益息息相关,是优化经济环境、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需要。它可以更好地保护诚信纳税人的合法权益,让他们享受到政府基于诚信纳税而提供的各种优惠和便利,感受到社会各界的信任和尊重;也使信誉差的纳税人感到压力,受到鞭策,从而增强诚信纳税意识。它可以进一步完善征管运行机制,实现日常征收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增强税收检查的针对性,杜绝随意性,提高征管质效,减轻纳税人的负担,使诚信纳税人真正感受到政府服务社会、发展经济的诚心和决心,提升了政府的形象。它可以鞭策和激励信誉差的企业查找不足,改善管理,提高商誉,促进经济环境的优化。

先抛出与诚信相关的名言警句,立即就会引起考官的高度注意,然后简单解释一下,再将自己的想法娓娓道来。这样的作答对考官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冲击。不但充分展现了自己的博学,更是将后面的观点拉高了一个高度,也能吸引百无聊赖、昏昏欲睡的考官认真倾听你的论述,等待更多的惊喜。如果能够做到灵活运用,那么效果更佳。

2008年2月20日福建国税事业编

1.“德不孤,必有邻”,请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看法?

【测评要素】综合分析能力

【答题思路】(1)这句话出自《论语?里仁二五》。所谓“德”,这里指的是有道德的人,“不孤”,就是不会感到孤单;即有道德的人是不会感到孤单的。“必有邻”,从字面上来理解,“邻”就是“邻居”。“德不孤,必有邻”的意思就是说,有道德的人是不会孤单的,一定会有志同道合的人来和他相伴。

(2)在现实生活中,常会出现一种“羞于为善”的情况,有时候明知道是举手之劳,可却谁都不愿意先出头。而当我们很多时候做了好事时,可能旁边的人也会以一种异样的眼光来看待我们,甚至会被人讥笑,被人认为是迂腐,甚至虚伪,从而可能会使自己陷入某些困境里面,给自己带来很大的思想压力。究其原因,可能就是因为做一个好人会显得另类,会有孤独感压迫感。

(3)这句话虽然是孔子在2000多年前说的,但在今天也有非常积极的意义。虽然,社会上各种各样的不道德的事件被频繁曝光,但有道德的人仍是社会的主流。他们依然推动着整个社会向着积极、正确的方向前进。同时,有道德的人,在社会上也不会被孤立。事实上一旦有人先站出来,带头去做了好事,那么跟着做的人其实也会很多。因为,世界上总有许多“德”的“邻居”,只是未必就在你身边而已,又或许一直在你身边,但你却没有发现而已。我们坚信,做有德之人,一定会受到人民大众的尊重和爱戴。我国每年举办的“感动中国人大人物”的评选正是一个很好的例证,获选的人获选的最充分的理由就是他们是德行一致的人,他们的德行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好评。

(4)作为一名公务员,应该自觉遵守社会公德,践行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坚决抵制歪风邪气,做一个勤劳、正直、有益于社会的人。如果我有幸能成为一名公务员,我一定会加强自己的修养,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做到廉洁奉公、依法执政,尽心尽力为人民群众服务。2007年1月29日北京海关面试真题

2.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谈谈对“天道酬勤不酬怨”这句话的理解。

【测评要素】综合分析能力

【答案要点】(1)解释字面含义:出自《论语》。天道指天意,酬指厚待,勤指敬业,怨指怨天尤人。(2)引申含义:如何正确对待挫折?核心观点是不能怨天尤人,而应当从自身做起,努力奋斗。可以正反论证。要明白“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的道理。(3)结合工作:在实际工作中要正确对待挫折。

第四篇:生态文明与

生态文明与美丽中国

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美丽中国概念是新的,其理念却并不完全陌生,是中国共产党执政思想的顺延。

中共十五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共十六大以来,中央相继提出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生态文明等新的发展理念和战略举措;中共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新要求,并将到年成为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十八大报告再次论及生态文明,全国党代会报告第一次提出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等等,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总体布局的高度来论述,表明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认识深化了,也彰显了中华民族对子孙、对世界负责的精神

从概念变迁中,明显感觉到,发展的理念一以贯之,但具体目标更加明确,战略地位越来越高。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就清晰地表明生态文明建设,不仅是单纯的生态保护、环境改善这么简单,而是一种发展理念的革新,会影响着发展思路的转变。

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思想,说到底就是坚持以人为本,就是为了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良好生态环境、对优质生态产品的需求。十八大代表、清华大学教授胡鞍钢认为:生态文明其实就是把可持续发展提升到绿色发展高度,为后人乘凉而种树。

由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由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拓展为包括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这是总揽国内外大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新部署。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

第五篇:待定复旦大学马基 毛概近纲复习资料

复旦大学社会科学基础部

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1.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是由于不同的人、不同的阶级各有不同的实践标准。2.马克思主义强大生命力的根源在于与时俱进。

正确

3.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一的特点。4.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内容包括哪些方面? 5.6.“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如何理解这一段话?

这句话的含义是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7.简述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性。8.哲学就是世界观。

9.旧唯物主义是一种错误的世界观。

10.“物质无非是各种实物的总和,物质就是从这一总和中的抽象出来的”。11.物质的惟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别人的意识对我来说是客观实在的。因此,别人的意识也是物质。12.物质与运动不可分,因此物质就是运动,运动就是物质。13.万物都在运动,但只是在概念中运动。14.意识是人特有的精神活动。

15.错误的思想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16.一切意识,即使是十分荒谬的社会意识,也能找到它的现实依据。

17.心情愉快,则感到“光阴似箭”;心情抑郁,则感到“度日如年”,这表明,时间随人的感觉的变化而变化。18.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的关键是肯定了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作用。

19.如何理解“时间‘不仅是人的生命的尺度,而且是人的发展的空间’”。20.联系是事物本身固有的普遍现象,所以是不需要条件的。21.新事物就是内容重新更新、形式更为新颖的事物。

22.相互作用构成了运动。

23.发展具有永恒性和普遍性。

24.中国古人说“钉子缺,蹄铁卸;蹄铁卸,战马蹶;战马蹶,骑士绝;骑士绝,战事折;战事折,国家灭”,这说明事物是由量变引起质变。25.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因此,其他规律和范畴的存在意义不大。26.矛盾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27.度是事物变化的关节点。

28.“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也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然死亡的理解。” 29.“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与“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所包含的哲理是截然对立的,它们的分歧是哲学中的两个基本派别的根本分歧。

30.简述新生事物不可战胜的原理及对于新生事物的正确态度。31.“善泳者溺,善骑者堕,各以其所好反自为祸”。这句话对我们有什么哲学启示? 32.“只有判断和判断才能相互矛盾,事物是不能相互矛盾的,世界本身是不存在什么真正的矛盾。”这种观点的错误在于哪里? 33.“好”与“快”,是对经济发展一种通俗的说法,“好”,讲的是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快”,讲的是发展的速度。如何处理“好”与“快”的关系,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一直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我们是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基础上建设社会主义的,这就决定了“快”始终是我们面对的一个突出任务。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我们党较好地处理了“快”与“好”的关系,但后来由于受“左”的影响,也有过深刻教训。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我们党深刻总结历史经验,在实践中正确处理“快”与“好”的关系,始终强调既要提高经济发展的速度,又要注重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保持了国民经济持续稳定较快发展的态势,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摘自新华网《如何理解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2007年9月29日))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又好又快的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是质与量的辩证统一,是在质量第一的前提下,在以效益和质量为中心的基础上,追求质与量、速度与效益的辩证统一。

34.材料:万有引力是人类在17世纪发现的。人类为什么能够在这一世纪发现万有引力?有人认为是因为在1642年诞生了它的发现者牛顿。一位诗人充满激情地讴歌牛顿:“世界的法则隐藏在黑暗中。上帝说,生个牛顿吧,于是世界一片光明。”按照这种逻辑,如果历史上不曾诞生牛顿,或者牛顿小时候得场伤寒夭折了,人类就会与万有引力失之交臂。按照这种逻辑推演下去,没有哥白尼,我们直到今天也弄不清太阳系的结构;没有达尔文,我们直到今天也不懂得生物进化论;没有哥伦布,美洲在什么地方欧洲人直到今天也稀里糊涂。

科学史上重大的发现和发明是有契机的。传闻牛顿发现万有引力是苹果落地给他的启示,瓦特发明蒸汽机是沸腾的热水产生出的蒸汽顶开了壶盖给他的启示,鲁班发明锯是一次带齿的茅草划破了手指给他的启发„„这些传闻不一定真有其事,但其逻辑是真实的。有人据此说道:“我之所以没有做出伟大的发明或者发现,是因为没有遇到机遇。可是智者告诉我们,生活中缺少的不是机遇,而是发现。”路易•巴斯德说:“在观察事物之际,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请回答:

(1)运用必然性与偶然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对牛顿、哥白尼、达尔文、哥伦布的历史贡献进行解析。(2)运用必然性与偶然性关系原理以及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有关原理剖析路易•巴斯德的“在观察事物之际,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这一命题。

35.新事物就是内容重新更新、形式更为新颖的事物。

36.相互作用构成了运动。

37.发展具有永恒性和普遍性。38.中国古人说“钉子缺,蹄铁卸;蹄铁卸,战马蹶;战马蹶,骑士绝;骑士绝,战事折;战事折,国家灭”,这说明事物是由量变引起质变。

39.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因此,其他规律和范畴的存在意义不大。

40.矛盾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41.度是事物变化的关节点。

42.“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也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然死亡的理解。”

43.“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与“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所包含的哲理是截然对立的,它们的分歧是哲学中的两个基本派别的根本分歧。

44.人们可以改变规律运行的条件,从而改变规律运行的结果,所以说人们可以改变规律。

45.社会规律与自然规律的区别在于它是通过人的自觉活动实现的。46.尊重客观规律,就会妨碍主观能动性的发挥。47.简述社会规律与自然规律的异同。48.中国古代哲学家荀子说:“心不使焉,则白黑在前而目不见,雷鼓在侧而耳不闻。”这段话包含什么哲学思想?(这表明人的意识具有对象性或任意性。)

49.简述人的自觉活动与社会规律客观性的关系。50.“求知欲”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51.一个人所有的知识都直接来源于实践。52.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运动。

53.马克思主义之前的一切认识论都是非科学的根本原因是否认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54.辨析“感亦须待有物,有物则有感,元物别无感”中所包含的认识论倾向。

55.割裂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会犯经验主义的错误,但可以避免犯教条主义的错误。

56.郑板桥曾提到他画竹的过程:当他晨起“看竹”时,产生了“眼中之竹”;然后胸中涌起“画意”,此乃,“胸中之竹”;最后,“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形成了“手中之竹”。他反复强调“眼中之竹”不同于“胸中之竹”,从哲学上看,这是因为前者有局限性,后者无局限性。

57.根据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统一的关系,在认识的“熟知”与“真知”问题上正确的观点是熟知起源于真知(或熟知即真知或熟知必然转化为真知)。

58.人类的认识和实践是有限的。

59.简述认识主体和认识客体的关系。

60.简述能动的反映是摹写与创造的统一。

61.如何理解“人的智力是按人如何学会改造自然界而发展的”? 62.简述唯物主义反映论与唯心主义先验论的根本对立。63.简述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局限性。

64.为什么有时候说实践是驳斥不可知论最有力的武器? 65.简述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革命能动的反映论。66.“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的感觉它”,这一观点说明了什么?

67.什么是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实现这一次飞跃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68.简述认识过程第二次飞跃的重要性,实现第二次飞跃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69.简述非理性因素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

70.怎样理解认识是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的过程?试用这一原理说明马克思主义必须与时俱进?

71.材料1 无论如何,对德国的许多青年作家来说,“唯物主义”这个词只是一个套语,他们把这个套语当作标签贴到各种事物上去,再不作进一步的研究,就是说,他们一把这个标签贴上去,就以为问题已经解决了,但是我们的历史观首先是进行研究工作的指南,并不是按照黑格尔学派的方式构造体系的方法。必须重新研究全部历史,必须详细研究各种社会形态存在的条件,然后设法从这些条件中找出相应的政治、司法、美学、哲学、宗教等等的观点。(摘自《恩格斯致施米特》(1890年8月5日))

72.材料2 从来也没有一个马克思主义者把马克思的理论当作什么必须普遍遵循的哲学历史公式,当作—种超过对某种社会经济形态的说明以外的东西。(摘自《列宁选集》第1卷)

73.材料3 恩格斯在谈到他自己和他那位赫赫有名的朋友时说过:他们的学说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这个经典式的定义异常鲜明有力地强调了马克思主义的往往被人忽视的那一方面。而忽视那一方面,就会把马克思主义变成一种片面的、畸形的、僵死的东西,就会阉割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破坏它的根本的理论基础——辩证法,即关于包罗万象和充满矛盾的历史发展的学说;就会破坏马克思主义同时代的一定的实际任务,即随着每一次新的历史转变而改变着的任务之间的联系。(摘自列宁《论马克思主义历史发展中的几个特点》(1910年12月23日))74.材料4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任何时候都要坚持,否则我们的事业就会因为没有正确的理论基础和思想灵魂而迷失方向,就会归于失败。这就是我们为什么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道理所在。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如果不顾历史条件和现实情况的变化,拘泥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特定历史条件下针对具体情况作出的某些个别论断和具体行动纲领,我们就会因为思想脱离实际而不能顺利前进,甚至发生失误这就是我们为什么必须始终反对以教条主义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道理所在。(摘自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75.请回答:

76.(1)分析材料1、2,运用理论与实践的关系解释马克思主义与实践的关系。

77.(2)分析材料3,运用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分析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现实世界的关系

78.(3)分析材料4,选择一个最恰当的原理,简述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品质的原因。79.80.81.82.为遏制房价进一步上涨,国务院办公厅发出《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房市新政实施后,京沪深等多个城市房租上涨,平均涨幅超10%。房租与房价尽管不完全是一回事儿,但二者之间毕竟是唇齿关系。上述材料表明什么哲理? 83.84.85.王阳明有一段著名的对话:“先生游南镇,一友指岩中花树问曰:‘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先生曰:‘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王阳明的错误之处在于什么地方?为什么? 86.87.据医学史记载,17世纪20年代英国有个医生给一位生命垂危的青年输羊血,奇迹般地挽救了该青年的生命,其他医生纷纷效仿,结果造成大量受血者死亡,输血医疗手段便被禁止使用。19世纪80年代,北美洲的医生给一位濒临死亡的产妇输人血,产妇起死回生。医学界再次掀起输血医疗热,却带来惊人的死亡。直到1901年维也纳医生莱因茨坦发现了人的血型系统,才打开了科学输血的大门。

88.上述材料如何体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这一哲理的? 89.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几千年的文明史是人类不断地认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的历史,也是人与自然资源的矛盾不断加深的历史。在传统农业社会,存在福人口与土地等资源的矛盾。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及人口数量的增加,人口与矿产等资源的矛盾又进一步凸显出来。人口膨胀与自然资源短缺的矛盾,已经威胁到人类的的生存,要树立人类的资源危机意识,促进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发展。

90.结合材料,从认识论角度分析人与自然资源矛盾的变化,并就当前人与自然资源的矛盾提出解决思路。

第二节真理与价值

91.“有用就是真理”

92.“真理没有阶级性”的含义是人们对真理的认识与阶级立场无关。93.真理具有客观性,因此,真理就是规律。94.真理总是近似正确的认识。

95.绝对真理是对客观世界绝对的、无条件的认识,因此,绝对真理永恒不变的终极真理。96.列宁曾指出:“马克思的哲学是完备的哲学唯物主义,它把伟大的认识工具给了人类特别是给了工人阶级。”因此,马克思主义终极真理。97.谎言重复一千次,就会变成真理。98.多数人拥护就是真理。99.马克思主义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100.党提出的新方针、新政策还没有经过实践的检验,不能说是正确的,因而不能坚决贯彻执行。

101.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是由于不同的人、不同的阶级各有不同的实践标准。

102.真理与价值毫不相干。103.问答题

104.简述真理及其客观性。

105.简述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含义。106.简述实践标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107.试述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关系,并用这一原理说明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态度。

108.简述真理和谬误的辩证关系。

109.为什么时候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 110.简述真理和价值的关系。111.材料题

112.材料1 言必有三表。„„有本之者,有原之者,有用之者。于何本之?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于何原之?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于何用之?发以为刑政,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摘自墨翟《非命上》)113.材料2 所有概念、学说、系统,不管它们怎样精致,怎样坚实,必须视为假设„„它们是工具,和一切工具同样,它的价值不在于它们本身,而在于它们所能造就的结果中显现出来的功效。„„既然工具既不是真的,也不是假的,因此真假均不是判断的特性。工具往往是有效或无效的,适当的或不适当的,经济的或浪费的。(摘自杜威《哲学的改造》、《逻辑:探索的理论》)

114.材料3 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摘自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115.材料4 实践标准实质上不能完全地证实或驳倒人类的任何表象。这个标准也是这样的“不确定”,以便不至于使人的知识变成“绝对”,同时它又是这样的确定,以便同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的一切变种进行无情的斗争。(摘自列宁《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116.请回答:

117.(1)试根据所学原理对材料2中的观点加以评析。

118.(2)比较材料1、2和3,指出它们在真理的检验标准问题上的区别与联系。

119.(3)分析材料3,阐明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真理性,为什么“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

120.(4)分析材料4,解释实践标准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原因。121.122.123.材料1:杜林认为,“真正的真理是根本不变的。„„因此,把认识的正确性设想成是受时间和现实变化影响的,那是完全愚蠢的。”所以严格知识的可靠性和日常认识的充足性,不容许我们在深思熟虑的情况下对知识的原则的绝对适用性表示失望。

124.材料2:黑格尔认为,真理是包含在认识过程本身中,包含在科学的长期的历史发展中,而科学从认识的较低阶段上升到较高阶段,愈升愈高,但是永远不能通过所谓绝对真理的发现而达到这样一点,在这一点上它再也不能前进一步,除了袖手一旁惊愕地看着这个已经获得的绝对真理出神,就再也无事可做了。

125.材料3:恩格斯认为,思维的至上性是在一系列非常不至上地思维着的人各种实现的;拥有无条件的真理权的那种认识是在一系列相对的谬误中实现的;二者都只有通过人类生活的无限延续才能完全实现。„„这个矛盾只有在无限的前进过程中,在至少对我们来说实际上是无止境的人类世代更迭中才能得到解决。从这个意义上说,人的思维是至上的,同样又是不至上的;它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同样又是有限的。按它的本性、使命、可能和历史的终极目的来说,是至上的和无限的;按它的个别实现和每次的现实来说,又是不至上的和有限的。126.请回答:

127.(1)如何评价材料1中“真正的真理是根本不变的”这个判断? 128.(2)“永远不能通过所谓绝对真理的发现而达到这样一点,在这一点上它再也不能前进一步,除了袖手一旁惊愕地看着这个已经获得的绝对真理出神,就再也无事可做了。”这句话蕴含的真理观与“真正的真理是根本不变”这句话所蕴含的真理观根本区别何在?

129.(3)如何理解材料3所指思维的至上性和非至上性的基本含义?材料3的真理观与材料2的真理观有何联系? 130.131.132.材料:马克思恩格斯在1872年为《共产党宣言》所写的序言中写道:“不管最近25年来的情况发生了多大的变化,这个《宣言》中所阐述的一般原理整个说来直到现在还是完全正确的。”他们又说:“由于最近25年来大工业有了巨大发展而工人阶级的政党组织也跟着发展起来,由于首先有了二月革命的实际经验而后来尤其是有了无产阶级第一次掌握政权达两月之久的巴黎公社的实际经验,所以这个纲领现在有些地方已经过时了”。

133.马克思恩格斯的上述论述包含了什么哲学原理?并运用该原理论述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

第一节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辨析题

是否承认社会历史的规律性,是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根本对立。唯心史观的主要缺陷在于否认社会存在的决定作用。马克思主义以前的旧社会历史观的根本缺陷是否认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

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

地理环境越来越成为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的主要内容。

社会生活是复杂的,决定社会性质和社会发展的要素是多元的。

错误(2分)。人类社会是由经济、政治、文化、思想等多种要素所构成的复杂系统。在社会发展中起作用的,既有地理环境、人口和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等物质要素,也包括社会心理、社会意识形态等精神要素和人的主体能动作用。但是,最终决定社会性质和社会发展的力量,只能是社会的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其他因素的作用都是在物质资料生产的基础上发生的。唯物史观是唯物主义的一元论,那种把决定作用和影响作用混同起来的多元论观点是错误的。

宗教产生和发展是宗教教义欺骗人民的结果。

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是指它与社会存在相互独立,并行不悖。人们不能自由选择生产力,因而人类历史是自然而然发生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和劳动者是首要生产力二者是矛盾的。科学技术是现实的、直接的生产力。生产关系属于意识形态。

社会生产关系是人与人的关系,人的活动受思想、意志的制约,因此,生产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的精神关系。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由计算机网络建立的人际之间的关系将成为社会的基本关系。

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

既然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反作用,因而只要变革生产关系就能促进生产力的大发展。

经济基础就是社会中各种生产关系的总和。

经济基础的发展是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错误(2分)。生产力的发展是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⑴ 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因而是生产方式存在和发展变化的决定力量。作为经济基础的生产关系的变革又引起社会形态的更替,推动人类社由低级到高级的向前发展,因而生产力的发展是整个人类社会的最终决定力量。⑵ 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而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最终也是由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的。

经济体制是一种组织形式和管理形式,因此,它与经济基础没有直接的关系。

上层建筑适合自己的经济基础就一定对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国家本质上是社会公共事务管理机构。国家对任何人都是平等的。

“政府终归是少数人的政府,不管这些少数人使用一个人的名义,还是使用许多人的名义。”

国家是各阶级利益的调节者。

社会历史是有规律的,所以历史事件是可以重复出现的。

人们不能自由选择某一社会形态。问答题

简述唯心史观的不同形式及其根本缺陷。

“人们的意识决定于人们的存在而不是相反,这个原理看来简单,但是仔细考察下也会立即发现,这个原理的最初结论就给一切唯心主义,甚至给最隐蔽的唯心主义当头一棒。关于一切历史的东西的全部传统的和习惯的观点都被这个原理否定了。”请分析一下这段话的内涵。

⑴ 在对待社会历史问题上,历来存在着两种根本对立的观点:一种是唯物史观,另一种是唯心史观。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前,唯心史观一直占据统治地位。至多考察了人们活动的思想动机,而没有进一步考究思想动机背后的物质动因和经济根源。

⑵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是马克思主义具有原创性的唯物史观。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社会意识也相应地或迟或早地发生变化和发展。社会意识是具体的、历史的。每一时代的社会意识都有其独特的内容和特点,具有不断进步的历史趋势,但不管怎样变化、发展,其根源深深地埋藏于经济的事实之中。

⑶ 正如达尔文发现了有机界的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科学地解决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用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的原理说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方针的正确性。试用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原理,联系实际说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试述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并用以阐明社会主义建设中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性。

试述社会意识发展变化与社会存在发展变化的不完全同步性,并用以阐明我国现阶段抵御剥削阶级腐朽思想侵蚀的必要性。

简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简述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

试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原理,并说明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历史的必然。

试述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并阐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必然性。

根据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事实,说明坚持历史决定论和承认主体选择作用的一致性。

材料题

在中国近现代史上,面对中国的衰败和帝国主义列强的入侵,形形色色的人们提出过五花八门的主张:以慈禧为代表的地主阶级顽固派坚持祸国殃民的“祖宗之法不可变”,以龚自珍、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地主阶级改革派倡导在维护封建统治前提下的“自改革”,以曾国藩、李鸿章为代表的洋务派官僚企图实行修补封建制度的“新政”,以洪秀全为代表的农民阶级期望建立平均主义的小生产的王国,康有为、梁启超等资产阶级改良派力主“维新变法”,伟大的资产阶级革命先行者孙中山提出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中国共产党则主张通过人民革命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然而,许许多多人们的选择都完全或基本上失败了,唯有中国共产党人的选择取得了辉煌的成功,使中国开始走上独立、统一、繁荣、富强的康庄大道。

请回答:

(1)怎样理解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性?(2)怎样理解历史决定性与主体选择性的关系? 第二节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辨析题

社会基本矛盾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

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是人们的思想动机或精神力量,因此,可以说,社会历史归根到底是思想的历史。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当前我国的经济结构成分呈现多样化的趋势,这必然带来指导思想的多元化。

阶级是一个政治思想范畴。

阶级斗争根源于思想观念或政治立场的根本对立。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社会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政权转移是社会革命成功的标志。

“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因此,中国社会发展进程必须通过革命运动来推动。

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进步和广泛应用,带来了经济增长,却使全球面临资源枯竭、环境污染和生态失衡等一系列危机。

问答题

社会发展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结果,可历史事件又是人们意志的“合力”造成的,两者不矛盾吗?这与“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是怎样的关系?

简述社会革命和社会改革的区别和联系。

运用社会基本矛盾的原理,联系我国改革开放的实际,说明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

“随着新生产力的获得„„人们也就会改变自己的一切社会关系。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这段话包含了什么哲理?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需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和生产力,促进经济发展。同时,我国自然资源十分有限,环境污染较严重。我国面临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的双重任务,面临开发资源和保护资源的矛盾。请结合这一实际,并根据你对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的埋解,谈谈在利用科学技术方面我们应该怎样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

材料题

材料:马克思对科学技术的伟大历史作用作过精辟而形象的概括,认为科学是“历史的有力的杠杆”,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他把火药、指南针和印刷术称为预告资本主义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封建社会的贵族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帮助资产阶级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印刷术。变成了科学复兴的手段。近代分工、蒸汽机和机器的应用,成为“18世纪中叶起工业用来摇撼旧世界基础的三个伟大的杠杆”。

运用唯物史观的相关原理对马克思的以上观点加以论述 材料1 劳动资料的使用和创造,虽然就其萌芽状态来说已为某几种动物所固有,但是这毕竟是人类劳动过程独有的特征,所以富兰克林给人下的定义是a tool making animal,即制造工具的动物。动物遗骸的结构对于认识已经绝迹的动物的机体有重要的意义,劳动资料的遗骸对于判断已经消亡的社会经济形态也有同样重要的意义。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劳动资料不仅是人类劳动力发展的测量器,而且是劳动借以进行的社会关系的指示器。(摘自马克思《资本论》)

材料2 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是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革,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在考察这些变革时,必须时刻把下面两者区别开来:一种是生产的经济条件方面所发生的物质的、可以用自然科学的精确性指明的变革,一种是人们借以意识到这个冲突并力求把它克服的那些法律的、政治的、宗教的、艺术的或哲学的,简言之,意识形态的形式。我们判断一个人不能以他对自己的看法为根据,同样,我们判断这样一个变革时代也不能以它的意识为根据;相反,这个意识必须从物质生活的矛盾中,从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现存冲突中去解释。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绝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绝不会出现的。所以人类始终只提出自己能够解决的任务,因为只要仔细考察就可以发现,任务本身,只有在解决它的物质条件已经存在或者至少是在生成过程中的时候,才会产生。(摘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

材料3 新的社会思想和理论,只有当社会物质生活发展已在社会面前提出新的任务时,才会产生出来。可是,它们既已产生出来,便会成为最严重的力量,能促进解决社会物质生活发展过程所提出的新任务,能促进社会前进。在这里也就表现出新的思想、新的理论、新的政治观点和新政治制度所具有的那种伟大的组织的、动员的和改造的意义。新的社会思想和理论所以产生出来,正是因为它们为社会所必需,因为若没有它们那种组织的、动员的和改造的工作,便无法解决社会物质生活发展过程中已经成熟的任务。新的社会思想和理论既已在社会物质生活发展过程所提出的那些新任务基础上产生出来,便能扫除障碍,深入民众意识,动员民众,组织民众去反对社会上衰颓着的势力,因而推动着推翻社会上正在衰颓而阻碍社会物质生活发展的势力。于是,社会思想、理论和政治制度既已在社会物质生活发展过程、社会存在发展过程中已经成熟的那些任务基础上产生出来,便能反转来影响到社会存在,影响到社会物质生活,造成必要条件来彻底解决社会物质生活中业已成熟的任务,并使这社会物质生活可能向前发展。(摘自斯大林《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材料4 生产以及随生产而来的产品交换是一切社会制度的基础,在每个历史地出现的社会中,产品分配以及和它相伴随的社会之划分为阶级或等级,是由生产什么、;怎样生产以及怎样交换产品来决定的。所以,一切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终极原因,不应当到人们的头脑中,到人们对永恒的真理和正义的日益增进的认识中去寻找,而应誓到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变更中去寻找;不应当到有关时代的哲学中去寻找,而应当到有关时代的经济中去寻找。(摘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

请回答:

(1)根据材料1-4,说明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矛盾。(2)根据材料2,说明“社会革命时代到来的条件”。(3)根据材料3,说明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

材料1 爱因斯坦认为:“科学是一种强有力的工具,怎样用它,究竟是给人带来幸福还是带来灾难,全取决于人自己,而不取决于工具。刀子在人类生活上是有用的,但它也能用来杀人。”

材料2 科学悲观主义认为,目前世界上存在的全球性问题,如环境污染、失业、战争、民族文化的衰退、精神堕落、贪图享受等,都是科学的罪过,要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就应该回复到不要科学的古代社会甚至原始社会状态中去。

材料3 科学乐观主义则认为,科学技术可以解决一切社会问题,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会提供解决一切社会问题的手段,甚至可以依靠自然科学去解决资本主义的各种矛盾。

请回答:

(1)材料2与材料3在本质上是否相同?(2)材料1与材料

2、材料3相比,有什么本质的区别?(3)结合材料

1、材料

2、材料3,谈谈应如何正确看待科学技术。料1 马克思曾明确地说“把科学首先看成是历史的有力的杠杆”,科学技术革命是“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力量”。

材料2 爱因斯坦对科学技术的作用作过深刻分析,他认为:“科学是一种强有力的工具,怎样用它。究竟是给人带来幸福还是带来灾难,全取决于人自己,而不取决于工具。刀子在人类生活上是有用的,但它也能用来杀人”。

材料3 技术悲观论认为,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带来了危及地球生命和人类社会的“全球问题”,如人口增长过快、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枯竭、粮食短缺,失业、战争、民族文化的衰退等。克服目前存在的“全球问题”的基本途径就是,减缓或者停止科学技术的进步,甚至回复到不要科学技术的古代社会甚至原始状态,实行经济上的零增长。

材料4 美国著名社会学家丹尼尔?贝尔认为,科学技术是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唯一决定因素,是划分社会形态的主要标志。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技术会提供解决一切社会问题的手段和方法。

结合材料请回答下列问题:(1)材料1和材料2的共同点。

(2)比较材料3、4观点的异同,并指出二者的错误实质。(3)依据材料1说明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第三节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辨析题

人之初,性本善。人民群众即劳动群众。

历史发展的总的合力是人民群众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包括每个人意志的作用。

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剧中人”,英雄人物是历史的“剧作者”。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因此,它的创造活动是不受任何历史条件限制的。

问答题

如何理解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为什么说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承认这一观点与坚持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决定力量和生产力是社会发展最终决定力量是否矛盾?

结合当前我国社会存在着一些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谈谈我们应该怎样在实践中坚持群众观点,做到以人为本。简述杰出人物的历史作用以及评价杰出人物的正确原则。材料题

材料1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苟子认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摘自《孟子》)

材料2 “大人物心理之动进稍易其轨而全部历史可以改观”、“舍英雄几无历史。”胡适说:英雄人物“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丧邦”。(摘自《饮冰室合集》)

材料3 历史不是个人随意创造的,而是决定于某种“客观精神”。伟大人物是“世界精神的代理人”,拿破仑代表了“世界精神”,他“骑着马,驰骋全世界,主宰全世界”。世界历史是伟大人物和王朝的历史,“而不是一般人民的历史”。(摘自黑格尔《历史哲学》)

请回答:

(1)试论述材料1的合理思想和局限性。

(2)分别指出材料2和材料3的思想倾向

(3)试论述材料2和材料3的共同点。

材料1 人们必须认识到,人类进步能够改变的只有其速度,而不会出现任何发展顺序的颠倒或跃过任何重要的阶段。(摘自孔德《实证哲学》)

材料2 一个国家应该而且可以向其他国家学习。一个社会即使探索到了本身运动的自然规律,„„它还是既不能跳过也不能用法令取消自然的发展阶段。但是它能缩短和减轻分娩的痛苦。(摘自马克思《资本论》)

材料3 每一种真正的历史都是当代史。既然一件事实只有当它被人想起时才是一件历史的事实,问什么是历史的事实和什么是非历史的事实这个问题就毫无意义了。一件非历史的事实是一件没有被思想过的事实,因而是不存在的,而谁也没有遇见过一件不存在的事实。(摘自克罗齐《历史学的理论和实践》)

请回答:

(1)试论述材料1和材料2这两段话所表明的基本思想倾向的不同点和共同点。

(2)指出材料3与材料

1、材料2的主要分歧是什么?(3)材料2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什么思想? 材料1 邓小平同志尊重群众,热爱人民,总是时刻关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愿望,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制订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

材料2 江泽民同志在总结中国共产党80年实践的基本经验时指出:必须紧紧依靠人民群众,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从人民群众中汲取前进的不竭力量。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党80年的基本经验,也是党的生命和力量所在。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是战胜一切困难、不断取得事业成功的根本保证。

材料3 胡锦涛同志要求领导干部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权为民所用”,就是要正确看待和运用手中的权力,始终以党和人民的事业为重,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用人民赋予的权力服务于人民、造福于人民,绝不以权谋私;“情为民所系”,就是要坚持与人民群众心连心,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倾听群众呼声,关心群众疾苦,切实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绝不脱离群众;“利为民所谋”,就是要时刻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始终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立志为人民做实事、做好事,绝不与民争利。

结合材料请回答问题:

(1)上述讲话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什么原理?(2)在实践中贯彻这一原理有何意义? 据媒体报道,2001年1月1日,美军终于将陆军第4机械化步兵师打造成了世界上第一支数字化部队:从高层指挥机构到低端的战术单位乃至单个武器平台和单兵,都采用了数字化的通信装备。

俗话说,时势造英雄。在传统的战争中,人们把敢于举炸药包、用身体堵枪眼的军人尊为英雄。随着科技的发展,今天的战争正处于“机械化”向“信息化”的转型期,原有的作战手段、作战形式、交战模式等在信息、知识浪潮的影响下发生了深刻变化,时代呼唤“知识英雄”。从这个意义上讲,现代官兵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应是“军事知识分子”,是“有文化的勇士”。

世界军事领域的这些变化对我军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我们要想在未来的战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得把世界作为“参照系”,用宽阔的“世界眼光”来审视我们在军事领域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差距,紧跟时代步伐,充分利用国家提出的科教兴国战略和科技强军的战略方针,抓紧培养知识型人才,培养出更多像“上天能驾机,下海能驱舰”的硕士舰长柏耀平那样的“知识英雄”。

根据上述材料请回答

(1)“知识英雄”在当代的出现,有何必然性?(2)从历史创造作用的角度,如何看待案例中“知识英雄”与普通战士的关系? 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第一节资本主义的形成及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矛盾 辨析题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形式主要有:一从小商品经济分化出来,二是从商人和高利贷者转化而来成。

所谓资本原始积累,就是生产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货币资本迅速集中于少数人手中的历史过程。

作为商品的移动电话,其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是为购买移动电话消费者所付的货币。

有使用价值的东西就一定有价值。

商品是劳动产品,所以劳动产品也必然是商品。

不同商品按一定的比例相交换,是因为它们都具有使用价值。商品是由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这“两种”劳动创造出来的。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区别在于具体劳动是体力劳动,抽象劳动是脑力劳动。

在商品生产过程中,生产资料的价值是借助生产者的抽象劳动转移到新产品中,并增殖。

部门劳动生产率提高了,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会减少。

提高劳动生产率可以增加单位时间生产的商品数量和价值量。

商品价值量与劳动时间成正比,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因此,提高劳动生产率对商品生产者无利可图。

决定商品价值量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以简单劳动为尺度。而复杂程度不同的劳动相交换的比例则是由部门之间的竞争形成的。

价格对价值的偏离,是对价值规律的否定。商品价格与价值经常不一致,并不否定价值规律。

土地、资本以及科技、知识、信息等生产要素参与价值分配表明:各种非劳动生产要素和劳动力参与了社会财富的创造并且是价值创造的物质条件。(正确)。

问答题

马克思说,“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这包含什么意义。

为什么说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简述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量之间的关系。

为什么说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生产的基本矛盾? 试述马克思关于劳动价值学说的主要内容及意义。材料题 材料1 “也许会有人认为,既然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它所耗费的劳动量决定的,那么一个人越懒或越笨,他生产的商品就越有价值,因为完成这个商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越多。然而,这样推论将是一个可悲的错误。”(摘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材料2 “如果生产各种商品所必需的各种劳动量是固定不变的,这些商品的相对价值也会是固定不变。但是,其实不然。生产一个商品所必需的劳动量,是随着所用劳动的生产率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的。劳动的生产率越高,在一定的劳动时间内所完成的产品也越多;劳动的生产率越低,在同一时间内所完成的产品也越少。”(摘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根据上述材料请回答:

(1)根据材料1为什么马克思说“这样推论将是一个可悲的错误”。(2)根据材料2说明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A7)以下材料摘自马克思《资本论》的有关论述

材料1 “处于流动状态的人类劳动力或人类劳动形成价值,但本身不是价值。它在凝固的状态中,在物化的形式上才成为价值。”

材料2 “劳动并不是它所生产的使用价值即为物质财富的唯一源泉。正如威廉•配第所说,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

材料3 “铁会生锈,木会腐朽。纱不用来织或编,会成为废棉。活劳动必须抓住这些东西,使它们由死复生,使它们从仅仅是可能的使用价值变为现实的或起作用的使用价值。它们被劳动的火焰笼罩着,被当作劳动自己的躯体,被赋予活力以在劳动过程中执行与它们的概念和职务相适合的职能。”

根据上述材料请回答下列问题:(1)生产要素在商品生产中的作用。(2)生产要素与劳动创造价值的关系。(3)马克思的劳动二重性理论说明了什么? 第二节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 辨析题

在私有制商品经济中,劳动力都是作为商品出现的。本最初总是表现为一定数量的货币,所以货币就是资本。剩余价值不能在流通中产生,又不能不在流通中产生。剩余价值不是在流通中产生的,所以它可以离开流通。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家按照等价交换原则购买劳动力,他和工人之间是一种自由、平等的关系。资本可以划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不变资本就是生产资料,可变资本就是劳动力。

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由于不变资本是生产剩余价值不可缺少的物质条件,所以,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都是生产剩余价值的源泉。

既然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所以剩余价值是由全部资本带来的。相对剩余价值是超额剩余价值产生的前提。超额剩余价值是全社会劳动生产力提高而获得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历了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电子计算机、数控机床等自动化装置在生产中得到比较普遍的应用,机器大工业发展到自动化阶段,因此,可以说,技术和科学成为了独立的剩余价值源泉。

剩余价值是资本积累的源泉,而扩大再生产又是剩余价值的源泉。资本积累是资本家省吃俭用,实行“节欲”的结果,是他们为社会进步作出的一种牺牲。

资本积累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资本技术构成和资本价值构成的变化始终是完全一致的。资本积累必然带来资本有机构成的不断提高。

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都是个别资本增大的形式,所以两者之间没有区别。企业兼并实现了资本的积聚,增大了社会资本总额。

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必然引起对劳动力的需求绝对和相对减少。企业有个生财之道:“买卖赶时间,时间即金钱”。

资本周转越快,表明资本家预付的可变资本越多,因此获得的年剩余价值量越多,年剩余价值率就越高。

由于利润平均化,在一定时期内每个资本家都能得到平均利润。

商业资本参与对产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分割,降低了产业资本的利润率,对社会生产没有积极作用。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就是生产的商品绝对地超过了人们的物质生活需要。问答题

为什么说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

下载复旦大学马基课题:生态文明与粮食问题word格式文档
下载复旦大学马基课题:生态文明与粮食问题.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马原论文(建设生态文明)

    用历史唯物主义解读生态文明建设 摘要:中共十八大明确提到,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我国学者从八十年代初就已经开始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

    浅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问题

    华中师范大学2014级免费师范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论文 专业: 生命科学学院 姓名: 黄慧贞 学号: 2014171527 浅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问题 摘要:人与自然和谐,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与经济发展

    生态文明与经济发展生态文明是指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在自然与社会生态关系上的具体现。包括对天人关系的认知、人类行为的规范、社会经济体制、生产消费行为、有关天人关系的......

    幸福观与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建设与国民幸福感关系 生态文明建设与国民幸福感之间是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彼此共同进化,协调发展。良好的生态环境能是提升国民幸福感的基本要求之一,反过来,国民幸......

    生态文明与马克思主义

    《生态文明与马克思主义》读后感 作者:许棕森原本我对马克思主义并没有多大的兴趣,并不是因为这些思想离我们遥远,而是因为我的思想与马克思的社会主义理论相差太远....我的有......

    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

    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 生态问题是社会必须高度关注的重大战略问题,生态问题关系到社会的和谐发展、决定着发展的可持续;。生态文明是指人们在改造客观物质世界的同时,在改善人与......

    水土保持与生态文明

    · 12· 中国水土保持 SWCC 2008年第 2期 水土保持与生态文明 张长印 ,宋晓强 ,王海燕 (1.水利部水土保持监测中心,北京 100053;2.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杨凌 712100;3.陕西省水土保......

    生态文明与城市建设

    生态文明与城市建设 当前,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正面临一系列新的重要机遇。从国际上看,能源短缺、环境污染、气候变化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低碳经济、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