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印发《2012年财产保险监管工作要点》的通知
关于印发《2012年财产保险监管工作要点》的通知
保监产险〔2012〕184号
各保监局:
为认真贯彻落实全国保险监管工作会精神,切实做好2012年财产保险监管工作,现将《2012年财产保险监管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二〇一二年二月二十三日
2012年财产保险监管工作要点
2012年,财产保险监管将紧紧围绕全国保险监管工作会议提出的工作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抓服务、严监管、防风险、促发展”,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不断加强和改进监管,促进财产保险业健康发展。
一、工作思路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保护保险消费者合法权益为目标,以切实维护健康有序的市场秩序、防范化解风险为基础,以有效解决理赔难问题为重点,继续加大监管力度,促进行业深化改革、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率、切实提高服务水平,更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的需要,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
二、工作目标
一是理赔服务基础建设明显加强,理赔管理和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社会公众对车险服务的认可度和满意度明显提高;二是市场秩序继续改善,经营数据不真实问题有效遏制,行业发展方式不断转变;三是偿付能力监管进一步完善,风险有效防范;四是市场化导向的产品管理制度初步形成,服务和创新能力进一步加强;五是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不断扩大,保险功能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
三、工作措施
2012年财产保险监管将紧紧围绕会党委提出的“抓服务、严监管、防风险、促发展”要求,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切实加强对理赔的监管,促进行业提高理赔服务质量,改善行业形象
从加强行业基础建设监管入手,以车险理赔为重点,着眼于通过制度化约束、标准化规范、信息化控制及透明化监督,着力构建企业主导、行业支持、市场引导、政府监督、社会参与相结合的理赔服务管理和监督体系,着力促进行业加强基础建设,不断完善理赔服务功能,优化理赔服务环境,提高理赔服务质量和效率。
一是制定综合治理理赔难问题的工作方案,建立工作机制,明确工作职责。确定治理理赔难问题的工作目标、工作内容、任务分工、具体措施和时限,明确监管部门、行业协会和保险公司等各方职责。
二是召开治理理赔难问题的工作会议,全面部署综合治理工作。于2月份召开保监会综合治理车险理赔难工作会议,正式启动治理车险理赔难工作。
三是加强理赔监管制度建设,强化制度约束。下发《关于加强和改进财产保险理赔服务质量的意见》,出台《机动车辆保险理赔管理指引》、《车险理赔管理及服务质量监管和评价指标体系》等规范性文件,督促公司建立完整统一的车险理赔管理制度及服务体系。四是督促加强理赔标准化建设,强化行业自律规范。指导行业协会加快推进车险索赔单证、理赔服务时限标准、代位求偿制度以及理赔纠纷处理机制等建设工作;督促行业健全理赔基础服务规范和理赔服务标准,提高行业服务规范化水平;探索在部分地区试行《查勘定损人员职业认证和资格管理制度》,提高车险理赔服务人员素质。
五是督促加强信息化建设,强化技术手段控制。督促公司加强信息系统建设,实现对接报案、立案、结案及其它关键环节的总公司或区域化集中管理和监督;继续推动行业车险信息平台建设;继续推进承保理赔信息客户自主查询制度。
六是督促加强透明度建设,强化多层次监督约束。督促公司及时将理赔服务的标准、程序、时限等对外公开;加强对公司服务质量测评等情况的监测和总结,及时向公司董事会和监事会通报;探索建立理赔情况披露制度,将车险理赔服务和查处情况向社会公布;依法加大对恶意拖赔惜赔、无理拒赔的公司以及理赔服务投诉较多公司的查处力度,并将处罚情况定期向公司董事会、社会公布。
(二)切实加大监管力度,促进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1。继续加强监管制度建设。一是研究出台《财产保险公司业务经营监管办法》。二是研究制定财产保险公司核心内部控制经营规范及经营标准指导性意见,促进行业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和风险管控能力。三是研究制定引导公司加强预算管理及绩效考核监督的指导性意见。四是研究制订非寿险保险产品费率厘定精算规范。五是健全科学的监管评价指标体系,加大向董事会及社会披露力度,促进公司切实转变经营理念和发展方式。
2。严查重处,提高监管约束力。一是制订现场检查工作方案,部署全年现场检查工作。将理赔管理不完善、服务效率和质量不高以及经营数据不真实等问题作为检查重点;将车险、农业保险等作为检查的重点领域;将市场份额较大、违规问题较多、整改不力或风险较大的公司作为重点对象。二是继续加大处罚力度。通过“立案在上,检查在下”的办法,强化总
公司对分支机构的管控责任,将分支机构违法违规情况与总公司高管的法律责任及其任职资格挂钩、与公司申报新产品及其开展的业务范围挂钩、与公司的机构批设等许可事项挂钩。三是加强对总公司的质询及通报,提高监管震慑力和有效性。
3。继续加强法人及高管监管。一是加强对公司经营情况、偿付能力、经营预算、绩效考核等情况监测,并对问题公司进行监管质询及提示,加强窗口指导。二是完善向公司股东、独立董事及监事长通报制度及列席董事会股东会制度,强化公司出资人对公司管理层的约束与监督。三是完善高管任职前法规测试、谈话和外调制度,完善不良信息记录档案制度及处罚信息披露制度等,督促切实履职尽责。四是将公司分支机构设立与公司偿付能力、服务能力、合规经营以及风险管控水平挂钩,引导公司从外延式发展向内涵式发展转变;五是完善与保监局会商联动机制,形成监管合力。
(三)进一步加大防范风险力度,提高行业抗风险能力
一是继续强化资本充足性的刚性约束。对偿付能力不足的公司、处于警戒区域的公司、核心资本金不符合法律规定的公司,坚决采取督促公司增加资本金、缩减业务规模、缩减费用等监管措施,切实防范资本杠杆率过高积累的风险。会同有关部门对偿付能力长期不足的公司研究退出市场的措施。二是继续加大准备金充足性监督。健全准备金监管制度,严格规范相关数据管理,督促公司加强准备金评估的内部控制和法人治理,确保偿付资金充足。三是不断加强分类监管。重点抓好CD类公司、业务规模前十位的公司、农险业务规模较大公司的非现场监管。四是加大再保险监管力度。出台《财产保险公司再保险管理规范》,规范再保险业务的运作和管理;建立再保险合同信息监测制度,提高风险识别和预警能力;探索建立行业共保信息共享机制,防范共保业务风险;完善外资公司再保险关联交易监管,防范风险跨境传递。五是探索“逆周期”监管。指导保险公司结合实际开展压力测试、现金流测试和情景模拟,摸清风险状况;研究平滑经营波动的制度和机制,妥善处置有关公司风险,促进行业平稳健康发展。
(四)稳妥推进各项改革,着力提高行业服务能力
1、稳步推进车险条款费率管理制度改革。改革工作将分步骤、分阶段,渐进推进、稳步实施。一是下发《关于加强机动车辆商业保险条款费率管理的通知》,完善商业车险条款费率管理制度。二是推动行业协会完成车险协会条款、纯损失率以及折旧率的拟订工作。三是推动行业协会完成代位求偿机制、投保理赔告知制度、纠纷处理机制等相关基础配套工作。四是下发文件,全面部署实施车险改革工作,确定进度安排,明确各方任务及相关工作要求,确保改革工作顺利实施。五是督促公司做好新旧制度衔接、新老产品更换以及系统的调整,确保改革平稳运行。六是密切关注改革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
2、稳步推进销售模式的改革创新。引导和鼓励财产保险市场主体加强对新渠道、新模式的探索,促进电话销售、网络销售等新型销售模式的发展。
3、改进财产保险产品监管。研究建立保险产品电子化报备和管理制度。
(五)切实推动重点领域业务规范发展,着力促进行业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加强协调推动力度,不断拓宽行业发展的空间和服务经济社会的领域和能力。
责任险方面,一是继续扩大相关领域的试点范围,与相关部门继续加强合作、完善制度、推动试点、扩大范围;二是制定工作机制,提升责任保险的服务水平和能力;三是加强保险知识的宣传普及,充分发挥责任保险在社会管理方面的积极作用。
农业保险方面,一是推进农业保险立法,加强监管制度建设;二是抓好承保、理赔等关键环节的监督检查和风险管控;三是积极推进森林保险试点工作,探索推进农业保险在设施农业、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四是积极推进在重点险种、重点区域的覆盖面和渗透度,努力提高农业保险保障程度;五是推动保险公司建立与其业务规模相匹配的基层服务体系;六是推进农业保险产品创新,不断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确保农险健康发展。交强险方面,不断加强与公安、司法等部门的沟通与合作,推动有关法律法规的修改完善,为交强险健康发展争取政策环境。
巨灾保险方面,争取政府支持,研究和推动巨灾风险体制建设,将巨灾保险制度纳入国家综合灾害防范体系,争取国家在立法保障、财政税收政策、防灾减灾等方面给予支持,提升保险业的渗透度和影响力。
第二篇:2012年财产保险监管工作要点
《2012年财产保险监管工作要点》都邦保险:
全力提升理赔服务
2月29日,保监会发布《机动车辆保险理赔管理指引》,要求保险公司高度重视车险理赔工作,强化基础管理,提升理赔服务能力;保险行业协会要统筹协调,提升行业理赔服务水平;保险监管部门要加强监管,督促落实,切实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公司应根据理赔管理、客户服务和业务发展需要,制定理赔资源配置方案及理赔服务方案,明确理赔资源和其他业务资源配比,确保理赔资源配备充足。不能满足上述要求的,应暂缓业务发展速度,控制业务规模。鼓励中小公司创新服务模式。
保监会印发
《2012年财产保险监管工作要点》
本报讯 2月29日,保监会印发《2012年财产保险监管工作要点》。指出围绕会党委提出的“抓服务、严监管、防风险、促发展”要求,重点做好一下工作:切实加强对理赔的监管,促进行业提高理赔服务质量,改善行业形象;切实加大监管力度,促进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进一步加大防范风险力度,提高行业抗风险能力;稳妥推进各项改革,着力提高行业服务能力;切实推动重点领域业务规范发展,着力促进行业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孔瑞敏)
都邦保险:
全力提升理赔服务
本报讯 2月22日,都邦保险召开全国车险理赔系列视频工作会议。会议特别强调要从提升理赔服务质量;降低投诉;减少诉讼;加强培训;规范管理理赔日常方面工作等方面着手开展2012年理赔管理工作。
据悉,2011年都邦保险理赔服务中心积极完善理赔服务,相继完成了省级集中管理,开发了小额简易案件独立通道,建立了理赔标准化制度体系建设,加强了理赔品质和理赔人员管控。
都邦苏分:
获信访投诉先进单位称号
本报讯 2月27日,都邦保险江苏分公司被江苏保监局授予“2011江苏保险业信访投诉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据悉,自2010年下半年开始,江苏保监局先后制定总经理信访接待日制度、出台江苏保险业信访投诉量化考核办法。根据2011年中和年末两次考核结果,江苏保监局通报表彰了6家产险公司、6家寿险公司,授予“2011江苏保险业信访投诉工作先进单位”称号。都邦津分:
组织单证管理培训
本报讯 为了规避经营风险,防范漏洞,确保单证管理更加规范化、制度化,都邦保险天津分公司日前重新修订、规范了单证的领用、回销等流程,并以红头文件形式进行了下发。2月24日,天津分公司财务部组织各业务部门的单证管理人员学习了总公司新的《单证管理办法》并进行了系统操作培训。通过现场培训及深入沟通,使单证管理人员更加熟悉并规范使用流程、提升了认识,规避了单证管理中存在的风险,在提升单证管理人员业务能力的同时,也提升了公司管理水平。
都邦浙分:
举行技能专项培训
本报讯 2月25日至26日,都邦保险浙江分公司理赔服务中心举行了2012年分公司第一期人伤、诉讼技能专题培训。
培训中,都邦保险浙江分公司理赔服务中心领导对人伤诉讼工作中存在的一些不足作了重点说明,安排了分公司人伤、诉讼岗做了相关的流程介绍以及案例说明,还邀请了优秀机构分享了工作经验,极大地调动了人伤、诉讼人员的工作热情和对公司对未来的信心。(苏文龙)
第三篇:2011年财产保险监管工作要点
2011年财产保险监管工作要点
一、总体思路
紧紧围绕会党委提出的“转方式、促规范、防风险、稳增长”要求,以推进财产保险行业科学发展为目标,以解决不利于财产保险业发展方式转变的突出问题为重点,坚持强化监管不放松,突出抓规范、防风险、转方式、促发展,更好地保护被保险人利益,进一步提高财产保险监管工作的科学性、针对性和有效性,促进全国财产保险业平稳较快发展。
二、工作目标
2011年财产保险监管总体目标:风险有效防范,市场进一步规范,行业效益合理提高,行业发展方式明显转变,服务经济社会能力进一步增强,被保险人利益得到较好保护。
(一)风险有效防范。一是行业整体偿付能力进一步改善,偿付能力不足和处于警戒区域的财产保险公司数量比2010年末均有所减少,偿付能力不足的风险进一步降低;二是非寿险投资型产品得到较好的控制,非寿险投资型业务平稳健康运行;三是境外风险传导得到较好防范;四是公司内控不严、经营不规范的风险有效防范。
(二)财产险市场进一步规范。一是公司业务、财务数据不真实的违法违规行为得到全面遏制,虚假应收保费、虚假退保等情况的好转要进一步巩固;虚假赔案进一步下降;虚列中介业务费、虚列营业费用和农险虚假承保得到有效遏制;准备金数据质量进一步提高;二是公司条款费率报行不一问题较好解决;三是理赔难问题有进一步好转;四是财产险业的承保质量、服务质量、经营效益持续提升;五是公司内控明显加强。
(三)发展方式明显转变。一是行业理性经营理念普遍确立,行业效益持续好转;二是业务结构进一步改善,效益型业务较好较快发展;三是依靠规模推动的粗放式发展得到较好遏制,行业内涵价值稳步提升;四是产品服务创新意识进一步提升,长期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
(四)服务经济社会能力提升。一是农业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提高;二是交强险制度进一步完善,功能不断发挥,信息披露更加规范化、制度化;三是责任保险保持良好的发展,旅行社责任、环境污染、安全生产以及医疗责任保险等较快发展;四是信用保险在促进贸易、稳定经济增长方面的作用进一步增强,风险得到有效防范。
三、主要工作和具体措施
(一)坚持把防范好财产险业的风险作为首要任务,守住防范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1、牢牢抓住防范化解偿付能力和资本金不足风险为重点。对问题公司继续依法采取一司一策的有效监管措施,对偿付能力和资本金不足的公司,通过限制规模、停批分支机构、责令加大分保、督促增资扩股、停业整顿甚至接管等措施限时整改到位,增强监管的针对性
和有效性。一是对中华联合、都邦等偿付能力长期严重不足的重点公司,继续采取专项定人跟踪等重点监管措施。二是对偿付能力处于预警区间的公司及时下发监管提示,争取处于预警区间公司的数量比2010年有所下降。三是督促资本金不足的公司增加资本金,通过限制其业务发展规模、要求加大分保力度、进行行政处罚等措施防止资本金杠杆率过高所带来的风险,对不能达标的公司做好处理预案。
2、继续抓好分类监管和非现场监测工作。加强分类监管工作,定期监测分析行业经营情况,进一步提高监管的前瞻性。一是做好对每家公司的分类监管工作,结合压力测试情况,对每家公司偿付能力及经营状况进行月度监测、季度分析。二是加强市场运行监测。继续执行财产险市场主要运行指标月度统计分析制度,按照各省市、各公司、各险种的口径对财产险市场关键指标逐月跟踪监控,及时掌握市场发展趋势和最新变化动态。三是认真关注CD类公司内部管控不严、治理结构不完善、资本金补充难度大、公司难以为继的风险,继续关注并抓好业务规模排位前几家公司的风险防范,跟踪监管措施落实情况。四是加强定期对公司经营情况、偿付能力、绩效考核、预算执行以及压力测试等进行非现场分析和监管工作,强化对公司预算及绩效考核的刚性监管与干预,督促公司严格执行“先算账后做业务”。五是加强对非寿险准备金回溯分析,重点跟踪出现重大不利发展的公司和偿付能力不足的公司。
3、进一步加强非寿险投资型业务的跟踪监测。一是继续做好非寿险投资型产品数据监测,提前预警和防范业务经营风险。二是协调建立非寿险投资型产品统计信息系统。
4、继续做好境外金融风险传递的防范工作。严格执行再保关联交易相关规定,加强对再保关联交易审核,建立完善再保关联交易档案。研究对美亚特别监管政策进一步调整。
(二)进一步加大力度规范财产险市场秩序,更好地维护投保人和被保险人利益今年和今后一段时期,把治理公司经营数据不真实作为规范财产险市场秩序的重中之重。在巩固原有成果基础上,下大力气,集中精力突出整治虚假列支中介费、进一步查处虚假理赔、逐步解决严重虚假列支营业费用等问题。今年规范财产险市场要突出三个方面工作重点:在市场行为方面,把查处公司的业务、财务数据不真实,尤其是虚假列支中介费、虚假理赔、虚假列支营业费用、虚假计提准备金以及农险虚假承保等违法违规问题作为重中之重,同时做好对财产险费率报行不一问题的查处工作;在险种方面,主要抓住车险、企财险两大险种和直接服务亿万人民群众的农业保险和交强险业务;在主体方面,主要抓住市场份额大的公司和违规较多的公司。具体举措:
1、继续严格执行保监会70号文件,着重治理数据不真实问题。2011年重点治理虚列中介费、进一步查处虚假理赔、逐步解决严重虚假列支营业费用和农险虚假承保等违法违规问题。
一是探索调整查处方式。把分支机构的违法违规行为与其上级公司(包括总、省级公司)的高管责任挂起钩来,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探索采取“立案在上、检查在下、责任共担、依法处罚各级高管”为主。
二是加大检查力度。保监会组织检查人保总公司,并根据非现场监测和保监局检查情况另行选择2-3家保险总公司进行现场检查。保监会组织对国元农业保险公司开展调研式检查和组织推动重点省份的农业保险专项检查。各保监局以人保公司为重点检查对象,全面系统检查人保省分公司并延伸检查至少2-3家人保中心支公司。此外,各保监局应结合当地实际,除人保公司外,另行选择1-3家其它主体进行现场检查并报告财产险部。
三是依法重处违法违规行为。对严重违规支付中介手续费、严重虚列费用以及其他严重违法违规行为,探索采取以地市以上公司为单位统一停业、吊销违规机构营业许可证、取消高管任职资格、追究上级领导责任等监管措施,同时将触犯刑律案件及时向司法机关移送,切实提高违法违规成本。
2、加强对总公司的监管。一是强化总公司对分支机构的管控责任。把分支机构的违法违规行为与公司的偿付能力、业务范围、高管任职资格等密切挂钩。二是加强对总公司的质询及通报。定期向总公司及总公司董事会和监事会通报公司系统内违法违规被处罚的情况,提出整改要求。同时,将总公司整改情况反馈给相关保监局,由保监局跟踪督促公司分支机构落实整改要求。三是加强对公司内控的监管。把公司考核体系、保费资金管理、理赔管理、中介手续费以及营业费用列支、有价单证管理、帐户管理等重要内控制度列为关注和重点检查的内容,对内控存在漏洞的公司实行“窗口指导”。四是继续落实监管责任人列席公司董事会、股东会制度,做到提前介入了解公司决策和重大事项,对经营风险做到“早预警、早防范”。五是加大对公司违法违规信息对外公开披露力度。六是加强对公司信息系统建设和数据集中管控监管,提升信息化水平。
3、加强对机构和高管的监管。一是严把机构准入关。严格执行机构批设的规定,加强与保监局的联动,把分支机构批设与公司的经营状况挂钩,对违法违规多、制度不完善、现在或预测不正常亏损、发展理念不清的公司严格控制机构铺设。二是严把高管准入关。严格执行《保险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管理规定》,完善不良记录档案并加大信息共享,防止高管“带病”上岗或转岗。严格执行考试及谈话制度,加强审计。
4、加强对产品的监管。一是加强产品准入审核。严格执行财产保险条款费率管理办法,产品审核实行与公司资本金和偿付能力、风险管控水平及违规情况、产品开发队伍建设“三挂钩”。二是继续对明显不符合法规和市场要求的产品进行专项清理。三是做好电销业务统计分析及监测工作,规范发展电销业务。四是积极推进财产险产品保单通俗化、标准化工作。
5、着力维护好消费者利益。继续做好承保理赔信息客户自主查询工作;加大对损害被保险人利益投诉案件的查处力度,特别是加强对拖赔、惜赔与无理拒赔等行为的处罚力度;进一步规范和完善电话网络营销模式,严禁误导宣传和强行承保;加大信息披露力度,保障投保人的知情权,确保投保人明明白白消费,让广大消费者自主选择偿付能力充足、依法合规经营的保险机构的相关产品和服务。
(三)进一步加强监管制度建设,建立健全规范财产险市场秩序和防范风险的长效机制
1、完善规范市场秩序制度。一是研究出台《财产保险公司违法经营行为处罚办法》。二是认真抓好《关于加强保险公司中介业务管理的通知》要求的落实,强化中介业务手续费必须每宗跟单支付、集中支付、零现金转帐支付。三是完善“见费出单”制度,将“见费出单”推广到企财险、农险等非车险领域。四是完善承保理赔信息客户自主查询制度。将查询范围扩大到非车险,实现全险种查询,增加手续费、渠道等可查询信息,加大对自主查询制度的推广宣传力度。五是积极探索下级公司违法违规追究上级公司责任的办法。
2、稳步推进产品费率市场化进程。非车险在原基本市场化基础上进一步予以完善;交强险在江苏地区试点基础上,鼓励符合条件地区扩大差别费率试点范围;商业车险以深圳等地费率浮动试点改革为基础,扩大试点内容和范围,加大推进力度。
3、完善产品管理制度。一是进一步完善非寿险投资型产品管理制度。二是出台加强保证保险产品管理的通知。三是研究探索网络销售的有关监管要求。四是指导行业协会建立费率核算委员会制度。五是制定财产保险公司产品管理、法律责任人和精算责任人内控制度指引。六是加强产品创新支持力度。指导行业协会研究创新型保险产品保护机制。
4、完善车险及交强险制度。推动车险平台建设,推进平台全国互联,建立数据质量检测机制,建立商业车险投保时事故告知机制,逐步实现理赔全流程管控。继续推动车险产品创新和车险电子保单试点工作。进一步完善《机动车辆理赔管理指引》,严格执行车险接报案省级集中管理制、车险理赔实名制、车险赔款非现金支付制和车险理赔100%回访制。继续确保交强险信息平稳披露。加大协调力度,推动相关部门修订《交强险条例》。完善交通事故司法解释。配合扩大救助基金实施的地区范围。落实《车船税法》的实施。
5、完善农险监管制度。一是推动制定《农业保险条例》。二是研究制定《农业保险监管暂行办法》和农险承保理赔规范性文件,指导行业协会做好农险承保和理赔流程指引。三是完善农险承保到户、理赔到户以及承保情况公开制度,强化能繁母猪专用耳标制度。四是研究探索农业保险风险分散的有效方式。五是推进风险费率区划研究,选择部分省开展市县级风险费率区划试点。
6、完善非寿险精算和风险监测制度。一是完善分类监管流程、规则和指标体系,将预算执行情况纳入分类监管指标体系。二是制定财产险公司绩效考核指引、《非寿险责任准备金内部控制规则》、《非寿险责任准备金报告编报规则》、《保险公司理赔费用管理办法》等制度。三是加强对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保险合同》会计准则的跟踪与研究,指导精算师协会出台相关特定精算方法与流程的指引。四是出台非寿险责任准备金第三方审核制度。五是研究制订《财产保险公司风险监测指引》。
7、完善再保险和共保监管制度。研究出台《财产保险公司再保险业务管理规范》。进一步完善再保险统计制度和再保险关联交易管理系统。研究制定对大型商业风险共保的监管措施,启动共保业务信息查询平台的建设。
8、研究财产险业转变发展方式评价指标。提出评价财产险业转变发展方式的主要指标,探索形成较为科学的评价体系,引导行业加快发展方式转变。
(四)加强协调,营造环境,促进重点领域发展,进一步提升行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继续推动农业保险、责任保险、交强险以及信用保险等领域险种发展,提高专业保险服务水平和渗透度。
1、推动农业保险发展。进一步加大与有关部委沟通协调力度,争取对农业保险更多的政策支持。加强农业保险基层服务体系建设,规范与农林部门的合作。加大推进藏区、牧区、新疆等重点地区和重点险种试点力度。
2、推进责任险发展。继续会同有关部委推进环保、安全生产、医疗、教育等重点领域责任保险的发展。
3、推进信用保险和保证保险发展。继续会同商务部等部委,积极推进出口信用保险和国内信用保险发展。稳步推进小额信贷保证保险试点。
4、积极推进建立巨灾保险制度。积极协调有关部委,争取在建立农业保险风险分散机制和地震巨灾制度上有所突破。
第四篇:关于印发 《2011年全市安全生产监管工作要点》的通知
东安监发[2011]25号
关于印发《2011年全市 安全生产监管工作要点》的通知 各县区安监局、各分局:
现将《2011年全市安全生产监管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实际,认真贯彻落实,确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二〇一一年三月十五日
2011年全市安全生产监管工作要点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是建党90周年,做好2011年安全生产监管工作,意义十分重大。全市安全监管工作总的工作要求是: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这个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服务“黄”、“蓝”战略,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理念,深入贯彻落实市委[2009]8号和市政府[2010]17号文件精神,以落实全省安全生产工作会议提出的“六个深化”以及全市安全生产工作会议提出的“三深化、三加强”为重点,以开展“安全生产基层基础深化年”活动为载体,全面深化“双基”工作,全面加强危险化学品和烟花爆竹等重点领域的安全监管和专项整治,全面提升工矿商贸企业安全生产水平,改善企业作业场所职业安全健康条件,防止较大事故,减少一般事故,全市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继续“双下降”,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提供强有力的安全保障。着重做好八个方面的工作。
一、深化安全生产监管责任落实
1、层层签订安全生产监管目标责任书。各县区安监局要制订全年安全生产监管目标任务,并将目标任务细化和分解,通过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的形式,逐级落实到全市安监系统各个单位和监管执法人员中。从今年开始,市局与各县区局、各分局签订,县区局与乡镇安监办要逐级签订,同时按照“分级、属地”原则,2 要与管辖的工矿商贸企业签订,并督促企业层层签订到车间、班组和每一个岗位中。
2、进一步发挥安委会办公室的职能作用,推动面上工作。定期召开安全生产形势分析会,分析各个领域的形势特点和发展趋势,针对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及时提出改进和加强相关领域的工作措施。督促整治重大安全隐患,及时下达整改指令并逐级挂牌督办,确保隐患及时有效整改。同时,要利用安委会及办公室这个平台,适时召开专项的“打非”工作联席会议,落实各部门“打非治违”工作职责。
3、严格事故责任追究。对事故查处实行挂牌督办,严格落实“四不放过”的要求,严格执行备案制度。按照事故教训推动工作的机制,对发生的所有工矿商贸事故,都要深刻分析原因,汲取教训,举一反三,不断强化和完善各项监管工作。
二、深化安全生产监管基层基础工作
4、继续推进基层安全创建活动。加大创建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工作先进县(市、区)、先进企业和安全示范社区、安全标准化示范园区 “四个创建”工作力度。今年,全市所有市级、省级、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以及化工行业集中区要全部达到市级标准化示范园区标准;40%以上的乡镇达到省级安全生产示范乡镇(街办)的标准;用2至3年的时间,全市80%以上企业达到省安全生产先进企业标准。
5、加强基层县区和乡镇安全监管执法队伍建设。力争达到每个乡镇都有适应工作要求的安监办和专职安监人员,村庄建立 3 起安全生产协管员队伍,切实担负起对辖区内生产经营单位、业户的监督检查、隐患上报,宣传普及安全知识等,把“网格化”落到实处。
6、抓好建设项目源头监管。对企业新建、改建、扩建项目,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从严把关,确保每一个建设项目不产生新的安全隐患。同时,围绕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与经信、发改、环保等部门做好衔接配合,进一步整顿关闭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小化工、小炼油。
7、推行网格化监管模式。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网格化监管体系,市、县、乡镇(街办)、村、企事业单位逐级建立安全生产监管网格,逐一明确安全责任,优化安全生产治理结构,将安全生产监管工作分级、分层、分行、分类,实现属地管理、行业管理、层级管理和动态管理的有机结合,完善安全监管运行机制,提升治理能力,形成全覆盖、全过程、全方位的安全监管网络。
三、深化危险化学品及烟花爆竹等重点领域专项整治
8、组织开展四次集中行动和八次专项执法检查。围绕“安全生产基层基础深化年”目标任务,每一个季度开展一次集中行动,对重点领域进行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抓好八次专项执法检查。围绕全年重点工作和保障能力建设,每个季度确定两项工作重点,全年开展安全生产责任制签订、安全评价报告质量、生产经营单位安全教育培训、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四个创建”、应急救援、重大危险源监控、高危行业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使用情况等八次专项检查,确保各重点时段的安全生产。
9、深化危险化学品领域专项整治。制定《化工企业基本安全管理制度》,规范中小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推广安全生产预警机制建设等先进安全管理模式;推动有关部门建立和完善港口大型危险化学品储存区的安全管理体制机制;加强化工集中区的安全管理工作,所有新建化工生产经营项目都要摆布在危化品生产经营聚集区内,推进化工行业的集中化布局。
10、深化烟花爆竹领域专项整治。从督促烟花爆竹生产经营企业贯彻执行《安全设施整顿提升验收标准》入手,疏堵结合,认真做好生产工艺和安全设施的改造工作;严格生产企业扩建、批发企业扩容的建设标准和措施要求;探索利用网络技术对烟花爆竹流向进行综合监管。积极配合公安、工商、质监部门做好烟花爆竹“打非”工作。
11、深化冶金有色和机械、轻工等工商贸领域专项整治。突出抓好冶金有色、建材、石油装备制造等行业煤气发生炉使用企业的安全管理和监控,理顺安全管理体制,严防一氧化碳、硫化氢等中毒事故的发生;督促和配合质监部门做好冶金行车的专项整治。
四、深化科技兴安工作
12、加强资金扶持。发挥安全生产专项资金作用,为重大公共安全隐患整治、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中心装备建设、安全生产综合监管信息平台建设、化工企业整体搬迁、安全技术改造等方面提供资金支持。
13、加强化工及冶金、工商贸企业技术改造。推广“有毒有 5 害气体泄漏紧急疏散动态指示系统”,加强化工企业自动化控制改造后的设备系统使用和管理,对危险化学品企业涉及重大危险源装置和重点监控部位,实施安全技术改造。在冶金企业煤气危险区域安装固定式一氧化碳检测报警装置,为在煤气区域的作业人员配备一氧化碳检测报警仪。在石油化工、造纸企业等易产生硫化氢的部位安装硫化氢检测报警仪。在工商贸企业安装使用桥式起重机准确定位装置、起重机吊钩上下限位安全保护装置和压力机滑块防坠落装置。
14、加强烟花爆竹企业机械化改造。建立生产经营企业产品登记流向信息网络系统,逐步提高生产企业的机械化水平;探索利用物联网技术搭建烟花爆竹等危险物品流向监督管理平台。
15、加强安全监管信息化及安全技术支撑体系建设。利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信息系统对企业培训教育、持证上岗、隐患整改、现场巡查等各个方面进行动态抽检。加强各级执法队伍的装备建设,提高执法效率。进一步完善和规范对评价、培训、检测等安全专业服务机构的监管办法,充分发挥其作用。
五、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
16、强化企业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的责任意识。通过培训教育和行政、法律、经济等手段,增强企业法人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严格执行企业负责人职业资格否决制度。对高危企业负责人安全培训考核实行联网管理,实行“一人一档”,跟踪管理。
17、加强班组安全建设。以班组创建和岗位精细化管理作为深化企业基层安全生产工作的突破口,分行业细化岗位精细化管 6 理标准,树立岗位精细化管理的典型和标杆。在重点行业企业开展争创安全生产优秀班组、优秀班组长活动,推动班组“四项活动、四项建设”。探索全员参与安全管理的模式,在全市广大企业中开展“找出自己身边的隐患”活动,鼓励员工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出谋划策。
18、加强企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建设。认真落实市政府17号文件提出的19项严格制度,针对每一项要求,提出具体的工作措施。督促企业健全和完善企业安全生产例会、隐患排查治理、重大危险源监控、安全生产风险分析、企业领导班子成员作业现场带班等基本制度。推进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和安全费用提取使用等各项政策和制度的实施。
19、深化等级评定管理和岗位达标。深入开展企业安全生产等级评定管理,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加快工作进度,扩大等级评定管理覆盖面,严格动态监管监管,强化激励约束机制,激发企业落实岗位标准和技术规范,建立动态监管、升级促优、持续改进的工作机制。认真贯彻《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严格落实技术装备、岗位和现场管理等各个环节的安全生产标准。
20、加强企业职业健康管理工作。督促企业完善职业健康管理机构,健全职业健康管理制度,加大职业健康培训力度,积极开展职业危害因素申报、检测、评价、告知和劳动者职业健康监护。深化粉尘与高毒物品职业危害治理专项行动,完善职业健康 7 防护设施,防范群体性职业危害事件发生;开展争创职业健康管理示范企业活动,以点带面,推动企业职业健康工作深入开展。
21、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应急救援工作。督促企业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机构和应急救援队伍;建立企业安全生产动态监控及预警预报机制;制定和完善有针对性的应急预案并定期进行预案演练;积极支持和引导企业及社会力量参与应急救援工作。
六、加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工作
22、加强安全宣传教育。通过广播、电视、报纸、刊物、网站和公益广告、宣传栏,以及发放安全生产宣传册和光盘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自防自救常识,提高广大群众的安全意识。积极培育安全生产宣传教育阵地,在乡镇、街道建立安全宣传教育一条街,在企业建立安全文化教育长廊,普及安全文化。认真做好第十个“安全生产月”各项活动的组织筹备和实施工作,扩大职工群众参与面和活动影响力。
23、加强持证人员培训考核。根据国家总局调整的特种作业人员范围,与有关部门搞好衔接,尽快理顺特种作业人员培训考核工作体制机制。加强对安全生产培训机构的培训过程管控;按照省里制定的工矿企业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培训大纲、考核标准,严格培训工作;建立起覆盖全市的安全生产培训计算机考试系统,严把考试审核和发证关。同时,要加大对企业持证上岗情况的执法监察力度。
24、加强全员培训教育。采取相应措施,督促企业严格执行职工岗前培训规定,所有职工必须经过企业、车间、班组“三 8 级”培训,培训合格后才能上岗。对大型企业要加强师资建设,确保全员培训质量;对中小型企业,委托专业培训机构进行全员培训。企业要建立全员培训档案,每年至少开展一次全员培训教育。
七、加强安全监管执法工作
25、落实执法责任。从实施“网格化”执法检查入手,按照“分级、属地”原则,各级执法队伍要全面掌握管辖范围内的企业安全生产情况,编制执法工作计划,并报本级政府或安委会批准,落实检查频次和责任人,确保执法到位。
26、加大执法力度。在执法工作中,要严字当头,敢抓敢管。要按照网格化监管要求,定期对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企业进行“拉网式”检查,对非法违法生产经营行为始终保持高压态势,最大限度的压缩非法违法行为的生存空间。对非法违法和违规违章行为要依法实施严厉的行政处罚,并跟踪落实整改情况,解决执法不够硬等问题。
27、提高执法水平。从规范执法行为入手,开展标准化执法队伍创建活动,并建立动态考核机制,提高执法队伍的执法能力和办案质量。开展执法文书点评,加强基层执法监察人员培训,提高执法人员素质,确保在执法工作中问题查的清、找得准、处罚到位。
八、加强监管队伍廉洁和作风建设
28、加强学习教育,强化廉政建设。要经常学习并严格遵守省纪委和市纪委关于党风廉政建设的有关规定,组织观看反腐倡 9 廉警示片,紧密联系安全生产领域反腐败斗争特点和实际,深刻吸取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进一步提高党员干部的自律意识、廉洁勤政意识,构筑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要加大监督力度,对干部职工进行严格管理,及时发现和查纠苗头性的问题。
29、按照“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进一步加强作风建设。继续开展“争做安全发展忠诚卫士和创建为民务实清廉安监机构”及“争先创优”活动。要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把为基层和企业服务作为工作的立足点和着力点,做到严格监管、热情服务。
30、进一步加强系统内的培训教育工作。继续举办专题业务培训班,加强对监管执法人员的培训教育。各级安监部门都要认真做好干部职工的培训教育工作,学习掌握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安全生产的决策部署,并通过多种形式加强业务知识的学习和交流,不断提升履职能力。
第五篇:关于印发2011年职业健康监管工作要点的通知
淄博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通知)
淄安监字„2011‟24号
关于印发2011年
职业健康监管工作要点的通知
各区县(高新区)安监局,各市管企业:
现将《2011年职业健康监管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落实。
二○一一年二月二十四日
主题词: 职业健康
工作要点
通知 抄送:省安监局
淄博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办公室 2011年2月24日印发
检测检验设备、个人防护用品、调查取证设备等,提高监管效能,增强监督检查的科学性、准确性和规范性
5、推动重点行业(领域)企业建立职业健康管理员队伍。按照职业健康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和规范性文件要求,积极推动在非煤矿山、石油化工、冶金、有色、建材、陶瓷、机械、纺织、轻工等行业企业和职业危害重点行业(领域)的企业,设置或指定职业健康管理机构,配备专(兼)职职业健康管理人员,并纳入年终考核。规模以下企业由各区县局根据实际情况积极推进。
三、突出三个重点,督促企业落实职业危害防治主体责任
6、突出职业健康培训工作。新修订的《职业病防治法》颁布实施后,通过开展《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安全生产月”等活动,加大职业健康宣传力度。聘请国家和省、市不同层面的领导和专家授课,突出抓好职业健康监管队伍业务能力建设。采取以会代训的形式,请国家总局有关领导授课,对全市安监系统职业健康监管人员进行专题培训,进一步提高监管人员的责任意识、业务素质、履职能力和依法监管水平。通过请进来走出去、举办培训班等形式,年内对全市安监系统职业健康监管人员轮训一遍。制定培训计划,采取不同培训形式,强化用人单位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和相关管理人员,职业健康法律法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培训,提高用人单位管理层守法观念、管理水平和保障劳动者健康权益的意识。督促用人单位加强对劳动者上岗前和在岗期间职业健康知识培训,熟练掌握操作规程,正确
使用防护设备和个人防护用品,增强职业危害防护意识和能力。
7、突出职业危害申报工作。按照属地、分级管理原则,指导市管企业建立完善职业危害申报备案制度,在对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进行定期检测的基础上,认真填写《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申报表》,及时如实申报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区县局要参照市局做法,在去年申报的基础上,今年继续抓好区县企业的职业危害申报。纳入安全生产综合监管系统
(一)的企业和职业危害重点行业(领域)企业,今年要全部完成职业危害申报。通过申报逐步摸清用人单位存在职业危害因素的现状与分布,为建立职业健康监管信息档案打好基础。要加强职业危害申报情况的监督检查和专项执法,严肃查处拒不申报或申报虚假信息的企业,推动用人单位贯彻落实《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申报管理办法》。同时,指导相关部门抓好分管企业的职业危害申报工作。
8、突出职业卫生许可和“三同时”监管工作。做好职业卫生安全许可证颁发工作。国家总局《职业卫生安全许可证实施办法》颁布后,要召开会议加强宣贯培训。在全面实施阶段,要督促指导各区县按照分级、属地管理原则,以安监部门的监管能力为原则,以危害严重的行业(领域)为重点,确定实施许可的发证范围,健全职业卫生安全许可证申请、审查、发放等工作程序,切实把好源头监管关。做好职业卫生“三同时”监管工作。积极做好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交接工作,确保与卫生系统工作的连续性,认真做好受理项目的审查和验收,确保工作平稳延
护制度,做好职工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和应急时的健康检查,建立健全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并如实、无偿向劳动者提供。
15、督导企业建立职业危害检测监控制度。加强专项检查与监管、引导,抓好检测监控制度的落实,督促企业按照相关规定,指定专人负责对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进行日常监测,确保监测系统、设备处于正常运行状态,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聘请技术服务机构开展定期检测,检测结果存入职业健康档案并及时向劳动者公布。
16、督导企业建立完善职业危害警示告知制度。开展专项检查和执法,督促企业认真执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GBZ158-2003)和《高毒物品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告知规范》(GBZ7203-2007),建立完善企业内部警示标识及危害告知卡悬挂、设置管理制度,在作业场所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告知卡、划定警戒线,以制度规范职业健康工作。
17、督导企业规范职业健康台账管理。建立企业统一的职业健康管理台账,利用台账规范职业健康管理制度建设、管理工作、教育培训、健康监护、防护用品、应急预案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