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的需求状况的调查报告
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的需求状况
调查报告
摘要:为了响应学校的号召,加强对《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程的学习,我于寒假期间在河北省保定市就大学应届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及用人单位对其专业及能力要求情况展开了调研。调研以本市人才交流中心和劳动力市场为基点,多次对本市人才市场及劳动力市场中的多个招聘单位进行了调查、走访,现在就调研结果进行具体报告。
关键字:大学毕业生就业素质能力政策
一、现今大学生就业状况和用人单位要求的概括
(一)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
大学毕业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现代化建设中一支高素质的生力军。做好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关系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关系国家现代化建设和社会和谐稳定。我们党和各级政府部门历来都十分重视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各高校及社会企、事业单位也都为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做出了巨大的努力。特别是近年来党和政府在落实和完善已有政策的基础上,又及时推出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就业促进措施,实施大学毕业生就业推进行动,全方位促进毕业生就业。如实施“岗位拓展计划”、“创业引领计划”、“就业服务与援助计划”等,为大学毕业生就业提供了多种渠道和重要保障。同时,大学生的就业观念正在出现积极变化,变得更加理性、更加务实。如今,“基层”、“创业”、“西部”等逐渐成为大学毕业生就业热词。但是,由于我们国家经济还不够发达,近几年来又受到了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再加上人口众多,连年的高校扩招,大学毕业生的数量急剧增加,就业形势仍不容乐观。
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是一项系统工程,离不开各级政府、高校以及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更离不开我们大学生的自身努力。面对当前严 1
峻的就业形势,要适时对自己的就业意愿做出调整以适应用工单位要求。因此,开展用人单位对应届毕业生的专业及能力要求调研,有助于我们及时了解用工就业信息,畅通企业用工信息与大学毕业生就业意愿之间的传递渠道,从而达到学以致用,更好的就业。这对于改善大学生的就业状况、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和提高全社会的和谐程度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要求日益提高
现如今,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要求日益提高。用人单位在招聘高校毕业生时,往往会考虑到大学生的个人品质、工资要求、实践经验、学习成绩、综合素质、专业类别、户口、性别等诸多因素,一两处优势已经满足不了社会的需要,应聘大学生要在很多方面存在优势才会被用人单位接受,简而言之,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要求是普遍性的,表现在素质、专业水平和能力的方方面面。
首先是素质方面,被看好的人才素质有敬业精神、合作精神、政治素质、吃苦耐劳和心理素质,其中敬业精神日趋成为时代的主题,实际上隐含着用人单位对当代大学毕业生敬业精神的困惑与忧虑。其次是能力方面,用人单位看好的人才能力又分别有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协调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等等。可见,用人单位最看重的是实干。因为单位用人必须创造效益,就要用能干实事的人,且尽可能少用人多干事,这样才能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在竞争中取胜。
二、大学毕业生普遍存在的问题
(一)专业因素与大学生总体就业水平
在总体就业水平与专业之间的关系方面,从参加调查的学生所属的专业看,可以划分为法学、管理学、工学、教育学、经济学、理学、历史学、农学、文学、医学和哲学等学科门类,上述各专业学生“已签约”和“已有意向但没有签约”的比例分别为37.85%、58.02%、55.44%、33.33%、53.69%、40.23%、51.85%、78.38%、46.52%、31.01%、40.35%。其中,不同专业总体就业水平由高到低依次为农学(78.38%)、管理学(58.02%)和工学(55.44%),而医学(31.01%)、教育学(33.33%)和法学(37.85%)则相对较低。其中,在被视为冷门专业的哲学和历史学,学生“已签约”和“已有意向但没有签约”的比例分别达到40.35%和51.85%,而法学专业学生的总体就业水平似乎低于人们的预期。这一结果与人们的一般认识有一定距离。
(二)大学毕业生专业能力
据调查,将专业能力放在首位的用人单位有16家(36.4%),将自我表达能力放在首位的用人单位有13家(29.5%),将人际交往能力放在首位的用人单位有5家(11.4%),将环境适应能力放在首位的用人单位有8家(18.2%)。从用人单位对各种能力的要求的普遍性来看,要求最多的是环境适应能力(65.9%),其次是人际交往能力(56.8%),然后依次是自我表达能力(54.5%)、专业能力(47.7%)和外语能力(25%)。
(三)大学毕业生社会经验
大学生社会经验普遍不足。本次问卷调查结果表明,高达52.14%(新浪网的调查数据为65.13%)的大学生将“缺乏社会经验”视为最困扰大学生就业的因素。而且,在这一点上,来自大中城市的学生和来自农村的学生并没有什么大的差异,选择这一选项的比例分别为52.32%和52.24%。显然,这是目前大学生竞争力缺乏的普遍性原因。针对用人单位的访谈也表明,缺乏工作经验是大学生与其他就业群体相比一个明显的劣势。大学生对自身劣势的认识与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评价之间的契合,从另一个角度反映了大学生自我认识的理性与客观。
(四)大学生人际关系
大学生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有待拓展。中国社会是一个熟人社
会,人际关系在就业过程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尽管特定的社会关系网络影响了整个用人环境的公正、公平,但就个体而言,它仍不失为进入就业市场、寻找就业机会的重要途径。例如,本次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41.61%(新浪网的调查数据为60.98%)的学生认为通过家庭和个人社会关系、托熟人是最有效的求职途径;在来自大城市的学生中,这一比例更是高达51.29%。通常认为人脉关系的形成往往依托于家庭关系背景,其实它的另外一部分可能要来源于大学生自己在学习和工作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因此,积极合理地拓展自己的社会关系,不断累积自己的社会资本也是个人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大学生的自信心
应届毕业生对就业信心不足,对就业形势表示不乐观,在校大学生就业信心相对更不足,表示就业形势堪忧的比例相对增加很多。
(六)专业对口
术业有专攻,专业对口是招聘的基本要求。大部分用工单位对大学毕业生有专业方面的限制,希望专业对口。例如我市宝地物业公司在对其项目管理人员进行招聘时,明确要求是物业及相关管理专业。武汉富山密封科技公司招聘成本会计,要求应聘人员必须是会计专业毕业的本科以上学生。甚至巴黎经典影楼的接待员也要求应聘人员必须是摄影相关专业毕业。看来大学里选择的专业对毕业后的职业生涯有很深远的影响,用人单位当然都希望招聘进来的工作人员能以他们所学过、所具备的专业知识来服务于用人单位,为用人单位的发展做出贡献,于是在招工时就表现为对相应的专业人员的关切。
当然,与此同时,也有一些用人单位较为灵活,并不对专业进行限制。例如在调查过程中我注意到一家名为“明辰”的少儿英语学校。他们的招聘人员告诉我,这所民办学校在招聘英语教师时“不看专业看能力”。据这位工作人员介绍,他们会对应聘人员进行英语口语的测试,由专门人员来测试应聘者的口语水平以及发音是否标准。除此
之外还有一些其他的测试项目,如要求形象气质佳、对孩子有热情、性格活泼开朗、能带动小朋友的情绪等等,工作人员告诉我,由于这项工作对专业的要求并不严格,而且很适合年轻人,所以深受大学毕业生的青睐,而这所学校也乐于聘用应届大学毕业生。
三、总结
现代社会大学生日益增多,就业压力也与日剧增,所以建议大学生在校期间要学会排解挫折,形成自主、独立选择的习惯和能力,形成耐受挫折、坚强柔韧的品格。
第二篇: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的需求状况的调查报告
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的需求状况
调查报告
摘要:为了响应学校的号召,加强对《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程的学习,我于寒假期间在河北省保定市就大学应届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及用人单位对其专业及能力要求情况展开了调研。调研以本市人才交流中心和劳动力市场为基点,多次对本市人才市场及劳动力市场中的多个招聘单位进行了调查、走访,现在就调研结果进行具体报告。
关键字:大学毕业生 就业 素质 能力 政策
一、现今大学生就业状况和用人单位要求的概括
(一)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
大学毕业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现代化建设中一支高素质的生力军。做好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关系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关系国家现代化建设和社会和谐稳定。我们党和各级政府部门历来都十分重视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各高校及社会企、事业单位也都为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做出了巨大的努力。特别是近年来党和政府在落实和完善已有政策的基础上,又及时推出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就业促进措施,实施大学毕业生就业推进行动,全方位促进毕业生就业。如实施“岗位拓展计划”、“创业引领计划”、“就业服务与援助计划”等,为大学毕业生就业提供了多种渠道和重要保障。同时,大学生的就业观念正在出现积极变化,变得更加理性、更加务实。如今,“基层”、“创业”、“西部”等逐渐成为大学毕业生就业热词。但是,由于我们国家经济还不够发达,近几年来又受到了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再加上人口众多,连年的高校扩招,大学毕业生的数量急剧增加,就业形势仍不容乐观。
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是一项系统工程,离不开各级政府、高校以及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更离不开我们大学生的自身努力。面对当前严 1 峻的就业形势,要适时对自己的就业意愿做出调整以适应用工单位要求。因此,开展用人单位对应届毕业生的专业及能力要求调研,有助于我们及时了解用工就业信息,畅通企业用工信息与大学毕业生就业意愿之间的传递渠道,从而达到学以致用,更好的就业。这对于改善大学生的就业状况、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和提高全社会的和谐程度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要求日益提高
现如今,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要求日益提高。用人单位在招聘高校毕业生时,往往会考虑到大学生的个人品质、工资要求、实践经验、学习成绩、综合素质、专业类别、户口、性别等诸多因素,一两处优势已经满足不了社会的需要,应聘大学生要在很多方面存在优势才会被用人单位接受,简而言之,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要求是普遍性的,表现在素质、专业水平和能力的方方面面。
首先是素质方面,被看好的人才素质有敬业精神、合作精神、政治素质、吃苦耐劳和心理素质,其中敬业精神日趋成为时代的主题,实际上隐含着用人单位对当代大学毕业生敬业精神的困惑与忧虑。其次是能力方面,用人单位看好的人才能力又分别有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协调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等等。可见,用人单位最看重的是实干。因为单位用人必须创造效益,就要用能干实事的人,且尽可能少用人多干事,这样才能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在竞争中取胜。
二、大学毕业生普遍存在的问题
(一)专业因素与大学生总体就业水平
在总体就业水平与专业之间的关系方面,从参加调查的学生所属的专业看,可以划分为法学、管理学、工学、教育学、经济学、理学、历 史学、农学、文学、医学和哲学等学科门类,上述各专业学生“已签约”和“已有意向但没有签约”的比例分别为37.85%、58.02%、2 55.44%、33.33%、53.69%、40.23%、51.85%、78.38%、46.52%、31.01%、40.35%。其中,不同专业总体就业水平由高到低依次为农学(78.38%)、管理学(58.02%)和工学(55.44%),而医学(31.01%)、教育学(33.33%)和法学(37.85%)则相对较低。其中,在被视为冷门专业的哲学和历史学,学生“已签约”和“已有意向但没有签约”的比例分别达到40.35%和51.85%,而法学专业学生的总体就业水平似乎低于人们的预期。这一结果与人们的一般认识有一定距离。
(二)大学毕业生专业能力
据调查,将专业能力放在首位的用人单位有16家(36.4%),将自我表达能力放在首位的用人单位有13家(29.5%),将人际交往能力放在首位的用人单位有5家(11.4%),将环境适应能力放在首位的用人单位有8家(18.2%)。从用人单位对各种能力的要求的普遍性来看,要求最多的是环境适应能力(65.9%),其次是人际交往能力(56.8%),然后依次是自我表达能力(54.5%)、专业能力(47.7%)和外语能力(25%)。
(三)大学毕业生社会经验
大学生社会经验普遍不足。本次问卷调查结果表明,高达52.14%(新浪网的调查数据为65.13%)的大学生将“缺乏社会经验”视为最困扰大学生就业的因素。而且,在这一点上,来自大中城市的学生和来自农村的学生并没有什么大的差异,选择这一选项的比例分别为52.32%和52.24%。显然,这是目前大学生竞争力缺乏的普遍性原因。针对用人单位的访谈也表明,缺乏工作经验是大学生与其他就业群体相比一个明显的劣势。大学生对自身劣势的认识与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评价之间的契合,从另一个角度反映了大学生自我认识的理性与客观。
(四)大学生人际关系
大学生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有待拓展。中国社会是一个熟人社 3 会,人际关系在就业过程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尽管特定的社会关系网络影响了整个用人环境的公正、公平,但就个体而言,它仍不失为进入就业市场、寻找就业机会的重要途径。例如,本次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41.61%(新浪网的调查数据为60.98%)的学生认为通过家庭和个人社会关系、托熟人是最有效的求职途径;在来自大城市的学生中,这一比例更是高达51.29%。通常认为人脉关系的形成往往依托于家庭关系背景,其实它的另外一部分可能要来源于大学生自己在学习和工作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因此,积极合理地拓展自己的社会关系,不断累积自己的社会资本也是个人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大学生的自信心
应届毕业生对就业信心不足,对就业形势表示不乐观,在校大学生就业信心相对更不足,表示就业形势堪忧的比例相对增加很多。
(六)专业对口
术业有专攻,专业对口是招聘的基本要求。大部分用工单位对大学毕业生有专业方面的限制,希望专业对口。例如我市宝地物业公司在对其项目管理人员进行招聘时,明确要求是物业及相关管理专业。武汉富山密封科技公司招聘成本会计,要求应聘人员必须是会计专业毕业的本科以上学生。甚至巴黎经典影楼的接待员也要求应聘人员必须是摄影相关专业毕业。看来大学里选择的专业对毕业后的职业生涯有很深远的影响,用人单位当然都希望招聘进来的工作人员能以他们所学过、所具备的专业知识来服务于用人单位,为用人单位的发展做出贡献,于是在招工时就表现为对相应的专业人员的关切。
当然,与此同时,也有一些用人单位较为灵活,并不对专业进行限制。例如在调查过程中我注意到一家名为“明辰”的少儿英语学校。他们的招聘人员告诉我,这所民办学校在招聘英语教师时“不看专业看能力”。据这位工作人员介绍,他们会对应聘人员进行英语口语的测试,由专门人员来测试应聘者的口语水平以及发音是否标准。除此 4 之外还有一些其他的测试项目,如要求形象气质佳、对孩子有热情、性格活泼开朗、能带动小朋友的情绪等等,工作人员告诉我,由于这项工作对专业的要求并不严格,而且很适合年轻人,所以深受大学毕业生的青睐,而这所学校也乐于聘用应届大学毕业生。
三、总结
现代社会大学生日益增多,就业压力也与日剧增,所以建议大学生在校期间要学会排解挫折,形成自主、独立选择的习惯和能力,形成耐受挫折、坚强柔韧的品格。
第三篇: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需求状况的调查
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需求状况
调查报告
摘要:为了响应学校的号召,我于署假期间在用人单位对大学生专业及能力要求情况展开了调研。调研以本市人才交流中心和劳动力市场为基点,多次对本市人才市场及劳动力市场中的多个招聘单位进行了调查、走访,现在就调研结果进行具体报告。关键字:大学生 就业 素质 能力 政策
一、现今大学生就业状况和用人单位要求的概括
(一)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
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现代化建设中一支高素质的生力军。做好大学生就业工作,关系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关系国家现代化建设和社会和谐稳定。我们党和各级政府部门历来都十分重视大学生的就业工作。各高校及社会企、事业单位也都为大学生的就业工作做出了巨大的努力。特别是近年来党和政府在落实和完善已有政策的基础上,又及时推出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就业促进措施,实施大学生就业推进行动,全方位促进大学生就业。如实施“岗位拓展计划”、“创业引领计划”、“就业服务与援助计划”等,为大学生就业提供了多种渠道和重要保障。同时,大学生的就业观念正在出现积极变化,变得更加理性、更加务实。如今,“基层”、“创业”、“西部”等逐渐成为大学生就业热词。
因此,开展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专业及能力要求调研,有助于我们及时了解用工就业信息,畅通企业用工信息与大学生就业意愿之间的传递渠道,从而达到学以致用,更好的就业。这对于改善大学生的就业状况、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和提高全社会的和谐程度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用人单位对大学生要求日益提高
现如今,用人单位对大学生要求日益提高。用人单位在招聘高校大学生时,往往会考虑到大学生的个人品质、工资要求、实践经验、学习成绩、综合素质、专业类别、户口、性别等诸多因素,一两处优势已经满足不了社会的需要,应聘大学生要在很多方面存在优势才会被用人单位接受,简而言之,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要求是普遍性的,表现在素质、专业水平和能力的方方面面。
首先是素质方面,被看好的人才素质有敬业精神、合作精神、政治素质、吃苦耐劳和心理素质,其中敬业精神日趋成为时代的主题,实际上隐含着用人单位对当代大学生敬业精神的困惑与忧虑。其次是能力方面,用人单位看好的人才能力又分别有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协调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等等。可见,用人单位最看重的是实干。因为单位用人必须创造效益,就要用能干实事的人,且尽可能少用人多干事,这样才能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在竞争中取胜。
二、大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
(一)大学生专业能力
据调查,将专业能力放在首位的用人单位有16家(36.4%),将自我表达能力放在首位的用人单位有13家(29.5%),将人际交往能力放在首位的用人单位有5家(11.4%),将环境适应能力放在首位的用人单位有8家(18.2%)。从用人单位对各种能力的要求的普遍性来看,要求最多的是环境适应能力(65.9%),其次是人际交往能力(56.8%),然后依次是自我表达能力(54.5%)、专业能力(47.7%)和外语能力(25%)。
(二)大学生社会经验
大学生社会经验普遍不足。本次问卷调查结果表明,高达52.14%的大学生将“缺乏社会经验”视为最困扰大学生就业的因素,这是目前大学生竞争力缺乏的普遍性原因。
针对用人单位的访谈也表明,缺乏工作经验是大学生与其他就业群体相比一个明显的劣势。大学生对自身劣势的认识与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评价之间的契合,从另一个角度反映了大学生自我认识的理性与客观。
(三)大学生人际关系
大学生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有待拓展。中国社会是一个熟人社会,人际关系在就业过程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尽管特定的社会关系网络影响了整个用人环境的公正、公平,但就个体而言,它仍不失为进入就业市场、寻找就业机会的重要途径。通常认为人脉关系的形成往往依托于家庭关系背景,其实它的另外一部分可能要来源于大学生自己在学习和工作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因此,积极合理地拓展自己的社会关系,不断累积自己的社会资本也是个人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大学生的自信心
大学生对就业信心不足,对就业形势表示不乐观,在校大学生就业信心相对更不足,表示就业形势堪忧的比例相对增加很多。
(五)专业对口
术业有专攻,专业对口是招聘的基本要求。大部分用工单位对大学生有专业方面的限制,希望专业对口。例如巴黎经典影楼的接待员也要求应聘人员必须是摄影相关专业毕业。看来大学里选择的专业对毕业后的职业生涯有很深远的影响,用人单位当然都希望招聘进来的工作人员能以他们所学过、所具备的专业知识来服务于用人单位,为用人单位的发展做出贡献,于是在招工时就表现为对相应的专业人员的关切。
三、总结
现代社会大学生日益增多,就业压力也与日剧增,所以建议大学生在校期间要学会排解挫折,形成自主、独立选择的习惯和能力,形成耐受挫折、坚强柔韧的品格。
第四篇:企业对大学毕业生需求的调查报告
企业对大学毕业生需求的调查报告
(一)目的了解企业对毕业生的需求,最真实的掌握企业招聘大学生的现状,了解企业用人标准,同时对毕业生就业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从而能够有针对性地为大学毕业生、为高校、为企业提供相关有价值的信息。
(二)现状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细胞,在整个社会中的作用已经是越来越大。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进行,我国开始迈入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阶段,高等教育不可避免的要以企业为主要的服务对象。但现实的情况是:一方面,企业发展需要大量的优秀人才,另一方面,由于高等教育对市场的反应滞后,培养的毕业生远远不能满足企业的用人要求。马凯中在一次调查中总结出:75%的企业认为善于学习是员工最应当具备的素质之
一。第二是对那些具有一定工作经验的求职者要放慢自己离开的脚步。薪酬的增加不能作为跳槽的唯一标准,企业对员工职业生涯的规划是否有利于员工的发展,企业的培训机制是否能够满足员工自身能力的提高,企业的晋升机制是否能购满足员工自身发展的要求,这些都是在挑选新的工作时要慎重考虑的问题。陈越权在《企业对人才需求》分析中谈到:企业与人才两方面的矛盾所表现出的现象为:大学生在校期间普遍感到迷茫,不知道自己所学的东西有什么用;企业招聘毕业生后不得不进行大量的培训,企业用人成本升高;大学生就业压力居高不下;企业为了降低成本,总是希望使用有工作经验的人,而绝大多数毕业生没有工作经验;为了就业,大学生毕业往往无法择业,就业后往往还要进行二次择业,自己浪费了时间,企业浪费了人力资源;由于无法择业,毕业生对工作的满意度下降,企业的人员稳定度下降;由于毕业生对工作的不满情绪,往往还会孳生对整个社会的不满,从而影响整个社会的稳定、和谐。
(三)网上查到的有关调查报告结果
企业对毕业生学历的看法————从网上查到的调查问卷的反馈来看,企业对大学毕业生的学历的看法为:很重要24.5% 比较重要34% 仅做参考30.2% 不重要5.7% :选项集中在“很重要”“比较重要”和“仅做参考”,只有不到三成的企业认为学历是很重要的,但从另一个题目,对毕业生证书的看法中,把与学历相关的两个证书——学位证和毕业证作为招聘的基本要求的比例达到了60.4%,这看起来似乎有些矛盾,原因何在呢?在访谈中,一位企业领导道出了其中秘密:其实企业最重视的是能力,但任何事情都要讲一个成本,能力的考核成本是比较高的,通常需要经过一定的工作时间才能表现出来,也就是说两个人有能力没能力是很难在招聘的过程中考核出来的,而学历证书则是摆在面前的,有还是没有,显而易见。这就像大家都知道仅仅从考试成绩是不能判定学生的综合素质的优劣,但成绩却是最简单也是成本最低的判定方法,到目前为止,没有人能够想到一个成本更低而效果最好的方法来。也就是说:企业看文凭而不唯文凭。另一方面,企业对目前大学培养出来的大学生的专业技能的看法为:很满意0.00% 满意19.32% 一般 69.32% 不满意9.09% 很不满意
2.27% :没有一个企业对大学生的专业技能表示很满意,不到两成的企业对大学生的专业技能表示满意,约一成的企业表示不满意或很不满意。这可能也是企业看文凭而不唯文凭的另一个原因。
企业对毕业生专业的专业技能的看法————从调查问卷的反馈来看,约七成的企业在招聘时认为毕业生的专业重要,但在回答对目前大学毕业生的专业技能满意度问题上,只有约两成的企业对目前的毕业生的专业技能表示满意,没有企业表示很满意。大学毕业生自身对本专业的发展方向和专业必备知识仅仅是“有些了解”,在实际中又如何能让企业家对其专业技能满意?
在专业对口问题上,从问卷反馈的情况看,学校和相关教育部门必须加强对行业发展方向和专业设置的研究,在专业设置方面要更多的大胆和决断,教育应该有一定的远见。
企业对毕业生能力和品质的要求————调查显示,企业认为的‘实干和综合素质’这个选项。此外,还有12%的企业认为,大学生最缺乏敬业和团队精神。显然,问题的真正答案是,大学生也好,求职者也好没有了解企业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往往以个人的意志和爱好来迎合企业的需求,当然会出现南辕北辙的局面。” 那么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呢?考虑到企业发展和目前知识的更新速度,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不能单从知识的层面上来讲了,因为知识是学不完的,也是永远不够用的,像外语和计算机,从层面上来讲只是一个工具的问题,远远上升不到素质层面,所以本次调查从毕业生的能力和品质入手,期望揭示企业在这两个方面的需求是什么。
就本次调查而言,在能力方面,企业最看重的能力排在前三位的是:创新能力、沟通能力和学习能力,然后依次为协作能力、执行能力和社交能力;在品质方面,企业最看重的品质排在前三位的为:敬业、诚实和责任心,然后依次为积极、团队合作精神和吃苦耐劳。所以,就就业来说,大学生在校期间除了学习自己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外,对企业所要求的能力和品质要有一个认识,并着重培养自己的这些能力,养成好的习惯,从而练就好的品质。学校在教授学生知识的同时,从育人角度来讲,如果要以为企业培养人才出发,也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的上诉企业最看重的能力,帮助学生克服企业所最不能忍受的缺点,树立企业最看重的品质。
企业对毕业生所持的各种证书的看法————从问卷反馈,企业对毕业生所持的证书的看法如下:首先,对证书的数量,企业反馈的信息是:没有企业认为证书越多越好从评估结果可以看出,学历证书还是高据证书榜首,英语四级证书紧随其后,但有约二十分的差距,计算机二级证、职业证书和三好/优干证书以约二十分的差距再次之。该结果仅从企业招聘的角度,以问卷反馈的数据为基础,在总的概率上对证书在企业心中的地位做简单评估,供在校大学生在自己还没有明确规划时做参考。对于各种证书在各个行业中地位,由于数据量以及调查范围的限制。
下面是对机械类专业的调查的一些情况
目前机械行业最缺的人才:一是复合型管理人才,即既懂技术又懂管理,能按市场经济规律组织产品生产,把握企业方向的高级人才;二是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级技术人才;三是既懂技术又懂营销,了解市场行情,又能改进、设计开发产品的人才;四是高级技工。
原机械类16个专业调整后合并为“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工业设计”、“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四个专业。人们预测,机械类人才今后仍会有较大需求。高层次技术人才将成为各企业争夺的对象。
机械行业毕业生总体需求较大,而且相当一部分的工程技术人员缺口较大。最为缺的是数控机庆专业技术人员。目前全国只有南京机械专科学校和华北航天工业学院设有数控机床专科,本科层次数控机床人员几乎没有。具有开发能力的数控人才成为各企业争夺的目标。机械设计制造与加工专业人才近年供需比也很高。铸造、热加工专业(现并入调整后的“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由于条件相对艰苦,一直是学生报考和择业的冷门。很多企业的一些车、钳、铣、电等岗位技术工人得不到补充,艰苦岗位不得已聘用了不少农民合同工。从机械行业发展来看,印刷机械、数控机床、发电设备、工程机械等重头产品前景仍看好。除了这些传统工业领域,该行业将进一步向机光电一体化发展,向光加工、环保这样的新兴领域拓展。虽然目前机械行业境况不佳,但经过国有企业的改革,经过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人力资源的配置优化,一旦跟上市场经济和信息时代的步伐,定会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经济效益也会回升。1999年1月6日全国机械工作会议将机械工业年增长速度确定为8%,提出要实现利润100亿元,使现有国有及国有控股大中型机械亏损企业1/3基本摆脱困境。那些国家重点发展产业,大中型企业,既是青年人事业发展的巨大舞台,同时在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的今后几年,还将在环境稳定及社会福利保障等方面显示出它的优越性。
机械类大部分专业毕业生在人才市场上仍属“热销”人才(原机械类16个专业调整后合并为“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工业设计”、“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四个专业)。尽管近几年机械行业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大打折扣,但由于机械行业的重要性和庞大规模,仍然需要一支庞大的专业人才队伍。今后一段时间内,机械类人才仍会有较大需求。具有开发能力的数控人才将成为各企业争夺的目标,机械设计制造与加工专业人才近年供需比也很高。
2005年,从机械行业发展来看,印刷机械、数控机床、发电设备、工程机械等重头产品前景仍看好。除了这些传统工业领域,该行业将进一步向机光电一体化发展,向光加工、环保这样的新兴领域拓展。虽然目前机械行业境况不佳,但经过国有企业的改革,经过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人力资源的配置优化,一旦跟上市场经济和信息时代的步伐,定会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经济效益也会回升。
数字控制技术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数字控制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工业控制的各个领域,尤其是机械制造业中,普通机械正逐渐被高效率、高精度、高自动化的数控机械所代替。目前国外机械设备的数控化率已达到85%以上,而我国的机械设备的数控化率不足20%,随着我国机制行业新技术的应用,我国世界制造业加工中心地位形成,数控机床的使用、维修、维护人员在全国各工业城市都非常紧缺,再加上数控加工人员从业面非常广,可在现代制造业的模具、钟表业、五金行业、中小制造业、从事相应公司企业的电脑绘图、数控编程设计、加工中心操作、模具设计与制造、电火花及线切割工作,所以目前现有的数控技术人才无法满足制造业的需求,而且人才市场上的这类人才储备并不大,企业要在人才市场上寻觅合适的人才显得比较困难,以至于导致模具设计、CAD/CAM工程师、数控编程、数控加工等已成为我国各人才市场招聘频率最高的职位之一。在各种招聘会上,数控专业人才更是企业热衷于标注“急聘”、“高薪诚聘”等字样的少数职位之一,以致出现了“月薪6000元难聘数控技工”,“年薪16万元招不到数控技工”的现象。据报载,我国高级技工正面临着“青黄不接”的严重局面,原有技工年龄已大,中年技工为数不多,青年技工尚未成熟。在制造业,能够熟练操作现代化机床的人才已成稀缺,据统计,目前,我国技术工人中,高级技工占3.5%,中级工占35%,初级工占60%。而发达国家技术工人中,高级工占35%、中级工占50%、初级工占15%。这表明,我们的高级技工在未来5-10年内仍会有大量的人才缺口。
随着产业布局、产品结构的调整,就业结构也将发生变化。企业对较高层次的第一线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将明显增加。而借助国外的发展经验来看,当进入产业布局、产品结构调整时期,与产业结构高度化匹配、培养相当数量的具有高等文化水平的职业人才,成为迫切要求。而对于数控加工专业,不仅要求从业人员有过硬的实践能力,更要掌握系统而扎实的机加理论知识。因此,既有学历又有很强操作能力的数控加工人才更是成为社会较紧缺、企业最急需的人才。
企业对机械与仪表类人才的需求成了招聘会上的“黑马”。大连人才服务中心负责人说,受老工业基地建设大背景影响,一年来的大小招聘会上,制造类专业人才的增长非常迅速,并达到供不应求的程度。不少大学生“回炉”进技校学习此类实战技术,大连市人事部门也通过与全国高校联合开通人才专线,更大范围满足企业需求。
本次招聘会需求总量排在前十位的专业是:市场营销、机械与仪器仪表、计算机、工程技术、管理、财务与金融、教育与培训、人力资源与行政管理、电子工程、旅游与酒店管理。
“高学历‘曲高和寡’的局面被打破。”大连市人才服务中心流动部负责人关忆青说,本届招聘会上研究生以上学历占总需求的8%,总量明显上升,专业主要体现在工程技术类、教育、财务金融等,后两类专业在去年需求量微乎其微,今年,却有企业开出10万元年薪纳贤,“原因是企业的运作水平持续提高,急需高端人才坐镇指挥。”
关忆青说,招聘者中,职业技术培训机构的数量猛增。这些掌握市场最前端动态的人才培训机构更渴望特定领域的顶尖人才。
大连市三大行业人才需求旺盛
人民网大连视窗2008年09月04日电 王金海、张世安报道:今天从大连市人事局获悉,今年上半年大连市人才需求情况分析出炉,装备制造、IT、批发与零售贸易行业成为最热门的招聘行业。其次的热门行业是:金融/保险业、教育/培训业、化工/医药制造业和房地产业、食品/轻纺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建筑业、酒店/餐饮/旅游服务业、交通运输/仓储业、文化/传媒业。
据大连人才市场相关负责人介绍,上半年人才市场供需两旺的局面是因为大连支柱产业稳步健康地发展,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中小企业的快速成长拉动了就业市场的利好就业指数,现代服务业的崛起,催生了一大批新职业,为就业和创业开辟了新天地。
人才市场供需两旺
与去年同期相比,大连市各人才服务机构接纳的招聘单位、职位需求和人才供给数量3个指数分别上涨了21、35和75个百分点,人才供、求总体呈上升趋势。这显示了大连市经济的持续发展对人才需求的整体拉动作用。
从时段分布来看:春节前,全市各人才服务机构的人才供求指数普遍持续走低,处于波谷低值区域,春节过后,第1至3周内普遍发生“井喷”,人才供求指数直线上升,分别上涨了472、495和376个百分点,主体需求由“低”转“旺”,形成高峰期,持续时段为4—6周。
高峰期过后,供、求总量小幅回落,分别下降了9和14个百分点,各月的招聘单位、职位需求、人才供给数量的波动幅度均在5个百分点之内,主体需求呈现持续旺盛的态势。
三大行业人才需求拉动才市
制造业、IT业、教育与培训业人才需求强劲。第一季度制造业企业人才需求呈现强劲态势。其企业数量占招聘单位总量的33%,比上季度增长了12个百分点。从其行业分布来看,装备制造业企业所占比重最大,为63%,化工/医药和食品/轻纺制造业分别占到20%和17%。这与大连市着力“两区一带”装备制造业聚集区建设、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装备制造业基地这一目标的实施、推进具有极大的相关性。
第二季度IT业企业人才需求呈现强劲态势。此行业招聘单位数量占招聘单位总量的17%,较第一季度上涨了6个百分点。其提供的职位需求数量占总需求的19%,主要分布在计算机与应用、市场营销、行政管理三个专业,这与大连市建设全球软件和服务外包新领军
城市对IT人才的需求和6月份举办的“中国·大连2008国际IT暨夏季人才招聘大会”具有极大的相关性。
与去年同期相比,教育与培训行业的招聘单位数量上涨了4个百分点,其提供的职位总量上涨了56个百分点。其中,80%以上为IT行业教育相关职位,如软件开发讲师、动画设计讲师、数据库讲师等等。大连市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快速发展对软件人才的大量需求,助推了IT教育培训企业的发展。这类企业对具有高学历、高水平专业技术能力和丰富实践经验的师资人才需求旺盛。但据用人单位反馈显示,其招聘成功率不足40%,能胜任此类职位的高级人才供给严重不足。
人才供给总体充足
从统计数据上看,招聘单位职位需求的热点专业类别依次为:市场营销、计算机与应用、旅游与酒店管理、财会金融、商业/贸易、行政管理、机械与仪器仪表等。求职人员的主要专业类别依次为:计算机与应用、市场营销、财会金融、商业/贸易、行政管理、旅游与酒店管理、机械与仪器仪表等。
从需求前十位专业的人才供、求总体情况看,各专业的人才供求比在1:1.16和1:2.75区间滑动,人才供给总体充足。各专业的人才供给数量均可不同程度的满足职位需求。在总需求中,面向应届毕业生的职位占16%,主要集中在机械设计、市场营销、金融等专业。
但据招聘单位反馈,上半年的职位需求中,仍有54%处于空缺状态,且各个专业的空缺程度存在较大差异。求职者缺少必要的工作经历和必要的知识、技能,受此原因影响的空缺职位分别占50%和38%,主要体现在IT、机械、建筑类的专业技术岗位,如软件开发、生产管理、工程监理等;其次,单位提供的上升空间和福利待遇与求职者的期望不匹配,受此影响的空缺职位占32%,集中显现在营销及商贸服务类职位;再次,求职者缺少用人单位所注重的品质,受此影响的空缺职位占17%,主要表现在民营/私营/个体企业招聘的行政管理、市场营销、财会金融、服务类岗位中。
人才交流平台同步发展
从大连人才市场的人才需求分析来看,全市各人才服务机构共接纳17605家单位委托或参加人才招聘洽谈会,提供招聘职位共计212334个,登记求职476129人。大连人才市场举办了6场不同主题的公益招聘会,参会单位676家,提供各类职位总需求13257个,参会求职人员29300多人次,通过大连人才网站支持,人才供求双方洽谈成功、实现就业和转岗7700多人。
尚海鑫
第五篇:毕业生用人单位调查报告
毕业生用人单位调查报告
为了深入了解我校毕业生的情况,进一步改革教学模式和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适应社会对本专业毕业生的需求,提高学生就业的竞争力,我们采取问卷的形式,对97~06届化学工程专业本科毕业生所在单位进行了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对我校毕业生的总体评价、毕业生的自我评价与定位、对毕业生各方面的评价、看重的毕业生素质、对学校教育的建议等共五个方面。
一、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的评价与毕业生的自我评价与定位
用人单位对毕业生使用后的评价和满意度,是非常有价值的数据,这些数据能够反映毕业生群体各方面情况是否适应用人单位的需要,以及适应程度如何,还能够影响这些单位现在和今后是否继续招聘相关院校的毕业生。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的总体评价:25%非常满意、69.4%比较满意、5.6%不好说·从用人单位层面看我校毕业生的自我评价与定位:89.2%准确合适,10.8%偏低,没有出现过高现象。结果说明绝大部分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是比较满意的,大多数毕业生对自己的评价和定位是准确的。
二、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各方面的评价
1、个人品质方面
在所调查的用人单位中,评价为。较好。以上的单位对。遵纪守法。、。道德修养,诚信度”。工作态度、敬业精神。这三方面均达到95%。对“吃苦耐劳,克服困难的能力”,“团结协作能力(团队精神)”、。参加集体等活动”.“奉献精神。、。心理素质”均达90%以上。显示用人单位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评价很高,很多单位对我校学生在工作中的朴实和踏实精神给予了肯定。
2、专业素质方面
分别为80%和88.6%的用人单位认为我校毕业生的。专业素质”和。知识面”为“很好”和。较好”。其原因是我校通过不断深化教学改革,拓宽专业口径,增加学科交叉,增设不同学科选修课.增强实践实习环节,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实验室,到单位进行实地实岗的生产实习,较好地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和拓宽了知识面.
3、基础知识方面
88.6%的用人单位认为我校毕业生的计算机水平为。较好”以上,有45.7%的单位认为学生的外语水平。一般”。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相关课程学习.毕业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已经不成问题。虽毕业生大多能拿到英语四、六级证书,但他们的实际应用能力仍欠缺,在听、说、写.译上存在着一定差距,因此在外语教学上应注重应用能力培养,特别要利用好专业外语与文献检索课程和科研实践及毕业研究锻炼学生的外文文献查阅、翻译和消化利用能力。
4、个人能力方面
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评价为。较好”以上的情况如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操作能力”、。环境适应能力。、。灵活应变能力”均91.4%.。竞争与迎接挑战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均80%。创新科研能力”60%。13头表达能力’73.5%。文字写作能力”76.5%。学习知识,接受能力”94.3%.。组织管理能力”74.3%.。经营能力”65.7%。用人单位不仅仅注重学生的实际业务能力,也越来越重视学生的理论水平。不仅仅重视学生的专业知识.更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学校应注重对学生的创新意识.科研能力与开拓精神的培养.提高他们的领导、应变、公关、交际、口头表达、写作等各方面能力,使毕业生不仅有较强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同时也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能不断适应新环境和新形势的 挑战。
三、用人单位看重的毕业生素质
用人单位看重毕业生哪些素质呢?。比较看重。以上的方面和结果如下:工作负责踏实、敬也精神100%,合作意识(团队精神)、奉献精神,创新意识与勇气均为各97.1%,人际交往能力和适应、应变能力各94.3%,竞争意识与挑战意识88.5%,人文素养82.9%,社会实践,社会工作经历和语言表达能力各80%,面试印象77.1%,政治面貌71.4%,文字写作能力,专业学习成绩与学习能力、懂经济与管理知识各68.5%,个人形象气质57.2%,技能考级证书(计算机,外语等)51.5%,学校声望45.7%。大学期间获得奖励29.4%,文体特长14.3%,生源户籍所在地5.7%。由此可看出,学校声望和户籍等不再成为影响学生就业的主要因素。
四、对学校教学的建议
在回答者中各项所占的百分率:加强基础、拓宽知识面。加强夹践动手能力训练,加强创新意识和能力培养,培养处理人际关系能力四项均100%。加强经济、管理知识72.2%,加强敬业精神教育66.7%,加强人文素质教育与加强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训练均为27.8%。从中可以看出我们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毕业生应注重应用能力的培养和锻炼。
五、调查结果的启示
1、加强素质教育
现代社会需要邪种。诚信为本。才智并举,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综合性人才.学生必须全面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干不败之地。学校要精心组织多种学生活动,如社会调查、社会服务、课外科技活动以及各类文娱、体育话动,融素质教育于活动之中,并注意与专业培养相结合。要注重发挥学生个体的不同特点,力求傲到让学生人人积极参与、人人从中受益。建立以提高学生创新能力为目标的大学生科技活动运行机制,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技能。
2、继续加大教学改革的力度
素质教育是一项以知识传授、方法训练、能力培养和精神陶冶为实践内容的综合性系统工程,必须贯穿于专业教育、学科教育。首先.要继续进行专业结构和课程设置的改革,加强基础、拓宽知识面。其次。素质教育要从教学内容,方法与手段上得到充分的体现。要摒弃陈旧的教学内容,注意知识的更新,改变过去只重知识传授的做法,把发展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能力放在首位,重在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学习潜能.重点加强对于进行创造性活动有关的方法、能力的教育。第三,要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让学生在接触、了解社会实际的过程中,认识自身的优势和不足.尽快适应社会的需要。
3、应加强全方位的就业指导工作
学校除了深化教学改革,对大学生进行专业知识教育,从入学开始就着力培养学生各方面素质、能力外,还要进一步加 强对毕业生进行思想教育(含艰苦创业教育)、理想教育、形势教育.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和心理咨询活动,引导大学生树立正 确的择业观,客观地进行自我评价,增强他们的心理素质和在人才市场上的竞争力,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合格人才。学校还应大力加强就业技巧指导,提高服务质量,为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