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省发展改革委关于加强管理做好工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核准备案工作的通知
省发展改革委关于加强管理做好工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核准备案工作的通知
苏发改工业发〔2006〕783号
各市发展改革委:
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部署和要求,近一个时期,我委对今年1~4月新开工项目进行了自查,国家发展改革委对部分项目进行了复查。经查,部分工业项目在产业政策、核准备案程序、土地利用、环境保护等方面程度不同地存在一些问题。为做好全省发展改革系统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管理工作,现转发省国土厅《关于加强建设项目用地全程管理的通知》(苏国土资发〔2006〕192号),并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请一并认真执行。
一、认真做好工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核准、备案工作。按照《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加强固定资产投资调控从严控制新开工项目意见的通知》,要从严审查产能过剩行业各类拟建项目。按照国家和省现行规定,严格执行项目核准、备案程序。对核准类项目,在取得规划、环保、土地等有权主管部门相关审查文件后,方可办理项目核准手续;对备案类项目,必须认真审查是否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行业准入标准,符合要求的,方可按规定予以备案,并在备案文件中提示投资方在办理环保、土地等手续后方可开工建设,切忌简单从事。各市发展改革委在初审(转报)文件中要完整、如实地提出初(预)审意见,说明项目当前进展情况,列示必备文件清单。
二、严格把握审批、核准和备案的界限。按照国务院投资体制改革决定,凡采用直接投资、资本金注入方式的政府投资项目,从投资决策角度只审批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以内的内资项目、外商投资项目(含外商投资增资、外商投资的公司依法开展的境内投资等项目),均适用核准制。《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以外的内资工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除国务院另有规定的外,均实行属地备案制。
三、慎重出具项目前期工作意见。“前期工作意见”是投资体制改革后出现的特殊事项,要认真对待。对核准类工业项目,确需发展改革系统出具前期工作意见的,应当审查是否符合产业政策和准入条件,符合的方可出具。前期工作意见应由该项目核准机关出具,出具前,投资者应当已经完成本企业决策并提供相关文件资料。出具的前期工作意见应当载明用途,并书面提示投资者不得据此开工建设项目。
四、做好项目监督检查工作。各级发展改革部门要加强对工业投资项目尤其是本部门核准、备案的项目的事中和事后监督检查。对不符合产业政策和行业准入标准的项目以及不按规定履行核准而擅自开工建设的项目,可按国务院投资体制改革决定责令其停止建设并依法追究有关企业和人员的责任。
附件:江苏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加强建设项目用地全程管理的通知》(苏国土资发〔2006〕192号)(略)
二○○六年八月八日
附件:
关于加强建设项目用地全程管理的通知
苏国土资发〔2006〕192号
各市国土资源局:
为规范土地市场秩序,推进土地集约利用,增强政府宏观调控能力,努力提高土地利用管理人员依法行政、科学行政的意识,切实改变“重土地审批轻批后监管”的局面,正确处理“保护与保障”、“服务与规范”的关系,促进我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现就加强建设项目用地全程管理有关工作通知如下:
一、加强建设项目用地预审
除经营性用地、收购储备土地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办理外,对于其他新上建设项目都要严格按照《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管理办法》(国土资源部27号令)、《江苏省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管理实施办法》和《江苏省建设用地指标体系》进行审查,出具建设项目用地预审意见。特别是要在项目产业政策、选址合理性(是否确需占用农用地或耕地)、用地规模、容积率和投资强度等方面把好关,对禁止供地类建设项目一律不予通过用地预审;对限制供地类建设项目要根据有关规定从严审批。
用地预审会审中,建设项目选址不合理和不符合建设用地控制指标、达不到土地投资强度等要求的建设项目,必须分别要求其调整选址、重新上报选址方案和相应核减其用地规模、重新确定用地四至范围。有关内容经审查符合规定并在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或项目申请报告)中予以落实后,方可通过建设项目用地预审和报投资行政主管部门批准(核准、备案)。
二、严格建设用地供应审批
各地要按国家和省制订的土地供应审批规范性文本的规定,进一步完善《国有土地划拨决定书》、土地使用权出让、租赁合同等文本文件,严格填写土地使用要素,载明项目开工、竣工时间及申请验收时间(一般为工程竣工后30日内),并严格执行土地出让、出租地价及租金集体决策制度。
对于以划拨、协议出让等方式供地的项目,建设单位必须按规定填写《建设用地申请表》,提供建设项目审批(核准、备案)文件、《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和规划设计要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或项目申请报告)及总平面布置图等相关材料。各地要严格按照供地审批程序认真进行审核,经有权一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发放《国有土地划拨决定书》或签订土地使用权出让、出租等用地合同。
对于实行招标、拍卖、挂牌方式供地的,要严格审查申请用地者的资格,严肃查处在招标、拍卖、挂牌过程中各种违法、违纪行为。各地必须严格确定土地使用条件并按要求向社会发布出让公告,不得故意缩小公告范围,降低公告透明度。出让公告一经发布,其土地使用条件不得擅自改变。在建设用地批准后,要及时下发《建设用地批准书》,并要求用地单位在施工现场明示。
三、加强建设用地批后管理
为加强建设用地批后管理,确保用地单位按照批准的条件要求使用土地,防止土地资源闲置和土地资产流失,各地要根据用地批文,对建设项目进行实地放样、埋设界桩,同时要建立建设用地跟踪管理制度,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对建设项目进展情况进行检查,每半年必须全面检查一次。重点检查用地单位是否按照《国有土地使用权划拨决定书》、《国有土地使
用权出让合同》、《国有土地使用权租赁合同》等规定(约定)的条件要求使用土地,特别是要检查土地面积、用途、容积率等重要指标。为了及时掌握全省供地情况,省厅已统一研制开发了建设用地跟踪管理信息系统。各地要按系统要求,及时准确填报供地及用地检查信息。对不按时备案上报用地信息的,省厅将暂停该地区农用地转用和集体土地征收审批。
四、实行建设项目用地验收制度
在全省实行建设项目用地验收制度。各市、县(市、区)国土资源局要组织土地利用、地籍、执法监察等相关职能处(科)室的人员,对2005年1月1日以来及今后所有批准供应的新上项目用地进行竣工用地验收。
各市、县(市、区)国土资源局要在建设项目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时规定(约定)的竣工时间前10个工作日内,通知用地单位具体验收时间和要求,验收结束后要将勘察检查结果记录在案。验收合格的,要出具《建设项目工程竣工用地验收合格意见书》。对于房地产开发项目用地,在符合规定条件的前提下,方可办理分割登记。
根据需要,对于跨行政区域的线状工程项目等用地,上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可以直接组织或参与验收工作。
五、加大土地违法行为查处力度
各地要充分结合土地执法巡查工作的开展,切实加强对建设用地跟踪管理工作的组织领导,特别要对建设用地审批中的违规、违纪行为进行重点检查。对验收不合格的建设用地项目,要根据现行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依法予以处罚。对闲置一年以上未动工的土地,按国家和省有关处理闲置土地的规定进行处理;对闲置两年以上未动工的土地,必须依法无偿收回。对于因政府调整城市规划或供地不及时影响使用的土地,要依法重新签订土地使用补充协议。
各地要充分认识规范建设项目用地审批和实行竣工用地验收制度的重要性,切实加强建设项目用地全程管理,把好各个管理环节,努力提高全省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优化我省土地利用结构,为全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更有力的支撑。
江苏省国土资源厅
二ОО六年七月十七日
第二篇:省发展改革委关于境外投资项目核准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
省发展改革委关于境外投资项目核准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
(苏发改规发〔2011〕9号)
各省辖市、县(市)发展改革委(局):
为适应新形势下境外投资发展的需要,进一步提高企业境外投资项目核准管理的便利化程度,提高工作效率,提升服务水平,现就境外投资项目核准管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投资主体在申请核准中方协议投资额3000万美元(不含)以下的资源开发类、中方协议投资额1000万美元(不含)以下的非资源开发类境外投资项目(《江苏省境外投资项目核准暂行管理办法》第七条所列特殊项目除外)时,只需填报《江苏省境外投资项目申请报告表》(见附件1,电子文档请登录江苏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信息系统通知公告栏目下载,网址:sb.jsdpc.gov.cn),并提供相关附件,不再编制项目申请报告。上述项目的核准机关及权限、核准程序、核准条件及效力等仍按《江苏省境外投资项目核准暂行管理办法》执行。
二、对于本通知第一条所列以外的境外投资项目的核准管理,仍按《江苏省境外投资项目核准暂行管理办法》执行。
三、对于中方协议投资额3亿美元(不含)以下的资源开发类、中方协议投资额1亿美元(不含)以下的非资源开发类境外投资项目(《江苏省境外投资项目核准暂行管理办法》第七条所列特殊项目除外)核准管理,我委启用“江苏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境外投资项目核准专用章”(见附件2)。
四、各级发展改革部门要全面落实企业投资决策自主权,认真做好境外投资项目的审核转报工作。
五、各级发展改革部门应结合实际,建立健全境外投资项目协调机制,加强对本地区各类投资主体开展境外投资工作的业务指导,积极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开展境外投资合作,促进境外投资健康发展。
六、上述规定自2011年10月1日起执行。
附件:1.江苏省境外投资项目申请报告表
2.印章样式
二○一一年八月十日
《江苏省境外投资项目核准暂行管理办法》
第七条有关特殊项目的核准:
前往台湾地区和前往未建交、受国际制裁国家,或前往发生战争、**等国家和地区的投资项目,以及涉及基础电信运营、跨界水资源开发利用、大规模土地开发、干线电网、新闻传媒等特殊敏感行业的境外投资项目,不分限额,由省发展改革委初审后报国家发展改革委核准。
第三篇: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做好境外投资项目下放核准权限工作的通知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做好境外投资项目下放核准权限工作的通知
English Version
发文日期
发文机关
时效性
所属分类 2011年02月14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现行有效有效范围 文号 生效日期 全国发改外资[2011]235号2011年02月14日境外投资(投资法->境外投资)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做好境外投资项目下放核准权限工作的通知
发改外资[2011]235号
2011年2月14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各中央管理企业:
为适应新形势下境外投资发展的需要,经报请国务院同意,现将下放境外投资项目核准权限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下放项目核准权限。地方企业实施的中方投资额3亿美元以下的资源开发类、中方投资额1亿美元以下的非资源开发类境外投资项目(特殊项目除外),由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等省级发展改革部门(以下简称“省级发展改革部门”)核准;中央管理企业实施的上述境外投资项目,由企业自主决策并报国家发展改革委备案。中方投资额3亿美元及以上的资源开发类、中方投资额1亿美元及以上的非资源开发类境外投资项目,由国家发展改革委核准。
二、有关特殊项目核准。前往未建交、受国际制裁国家,或前往发生战争、**等国家和地区的投资项目,以及涉及基础电信运营、跨界水资源开发利用、大规模土地开发、干线电网、新闻传媒等特殊敏感行业的境外投资项目,不分限额,由省级发展改革部门或中央管理企业初审后报国家发展改革委核准,或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审核后报国务院核准。
三、坚持政企分开原则。省级发展改革部门在核准境外投资项目时,应按照《境外投资项目核准暂行管理办法》(国家发展改革委令第21号)第十八条的要求进行外部要素审查。境外投资项目的市场前景、经济效益、资金来源和产品技术方案等由企业进行自主决策、自担责任和风险。省级发展改革部门应对境外投资项目可能发生的政治、经济、法律风险进行提示。
四、建立项目登记制度。为甄别本通知第二条的境外投资项目,做好协调工作,对中方投资额3000万美元以上至3亿美元以下的资源开发类、中方投资额1000万美元以上至1
亿美元以下的非资源开发类境外投资项目,省级发展改革部门在下发核准文件前,需报国家发展改革委登记,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在收到核准文件的5个工作日内出具《地方重大境外投资项目核准登记单》。经登记的项目核准文件是办理相关手续和享受相关政策的依据。
五、完善备案管理办法。中央管理企业的中方投资额3000万美元以上至3亿美元以下的资源开发类、中方投资额1000万美元以上至1亿美元以下的非资源开发类境外投资项目的备案办法,参照《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境外投资项目备案证明的通知》(发改办外资[2007]1239号)执行。
六、调整信息报告范围。根据新的境外投资项目核准权限,将《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完善境外投资项目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发改外资[2009]1479号)规定报送的项目信息报告范围调整为中方投资额1亿美元及以上的境外收购和竞标项目。
七、赴港澳台地区投资。前往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的投资项目适用本通知;前往台湾地区的投资项目,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和国台办《关于印发〈大陆企业赴台湾地区投资管理办法〉的通知》(发改外资[2010]2661号)执行。
各省级发展改革部门、中央管理企业应结合实际,认真做好下放境外投资项目核准权限的指导组织实施工作,进一步完善境外投资项目管理办法,建立健全境外投资项目协调机制和责任追究制度,加强对各类投资主体特别是对设在境外企业开展境外投资合作的管理,促进境外投资健康发展。各省级发展改革部门应按照政企分开的原则,积极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开展境外投资合作,落实企业投资决策自主权,避免不同行业、地区企业的恶性竞争,切实防范投资风险。
第四篇:外商投资企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核准管理
外商投资企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核准管理
(一)行政许可和登记内容
外商投资企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核准管理工作。
(二)设定行政许可审批和登记的依据
《深圳市外商投资企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核准试行办法》(深府〔2009〕106号)。
(三)行政许可审批和登记数量及方式
无数量限制,符合条件者即予许可。
(四)行政许可和登记条件
1.符合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和宏观调控政策;
2.符合《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和《深圳市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和产业导向目录》的规定;
3.符合行业准入标准;
4.符合公共利益和国家反垄断的有关规定;
5.符合国家规定的技术、工艺标准的要求;
6.符合国家资本项目管理、外债管理的有关规定。
(五)申报材料
1.项目申报单位应向市发展和改革委提交项目申请报告,申请报告须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工程咨询机构编制,并须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发布项目申请报告通用文本的通知》(发改投资〔2007〕1169号)要求,具体包括如下内容:
(1)项目申报单位及项目概况;
(2)发展规划、产业政策和行业准入分析;
(3)资源开发及综合利用分析;
(4)节能方案分析;
(5)建设用地、征地拆迁补偿分析;
(6)环境和生态影响分析;
(7)经济影响分析;
(8)社会影响分析。
2.项目单位需填报《深圳市外商投资项目核准申请表》,该表格可在深圳市发展和改革委网站(http://www.xiexiebang.com)上点击 “项目申报软件”下载申报软件。项目申报时须提供电子报盘。
3.项目申报单位除提交申请报告和申请表外,需附如下资料:
(1)项目法人注册文件以及中外投资各方的企业注册证(复印件)、外商投资批准证书(复印件)及经审计的最新财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和现金流量表)(复印件)。
(2)资本金证明文件(原件),需要融资的项目应提供融资意向书(原件),需增资、购并的项目应提供公司董事会决议(复印件)。
(资本金证明文件(原件):包括银行开具的三个月内的存款证明文件(原件),最新的财务审计报告(复印件)。
注:根据《国务院关于调整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资本金比例的通知》(国发〔2009〕27号),钢铁、电解铝项目,最低资本金比例为40%;水泥项目,最低资本金比例为35%;煤炭、电石、铁合金、烧碱、焦炭、黄磷、玉米深加工、机场、港口、沿海及内河航运项目,最低资本金比例为30%;铁路、公路、城市轨道交通、化肥(钾肥除外)项目,最低资本金比例为25%;保障性住房和普通商品住房项目的最低资本金比例为20%,其他房地产开发项目的最低资本金比例为30%;其他项目的最低资本金比例为20%。)
(3)房地产项目应提供房地产开发资质证书(复印件)和相关土地证明材料,旧住宅区、旧村、旧工业区、旧商业区改造项目需提交市规划局的审查意见(复印件)。
(4)特许经营、特种行业、专营专卖和控制行业的项目及需政府配置特殊资源的项目,需提供有关部门的批复文件或意见(原件)。
4.需上报国家核准的项目、或需由省里核准的跨市项目还需提交如下资料:
(1)项目节能方案的评估和审查意见;
(2)建设项目规划选址审查意见;
(3)环评审查意见;
(4)用地预审文件。
(六)行政许可和登记申请受理机关
深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七)行政许可和登记决定机关
深圳市发展和改革委(注:.需上报国家核准的项目或需由省里核准的跨市项目由深圳市发展和改革委提出初审意见后上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核准)。
(八)行政许可和登记程序
项目申报单位按要求备齐材料后,市发展和改革委应正式受理,并向项目申报单位出具受理通知书。项目申报单位提交的材料不齐全或不符合要求的,市发展和改革委应在收到项目申请报告后3个工作日内一次性告知项目申报单位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办理期限自项目申报单位补正全部内容之日起计时。
市发展和改革委应在正式受理项目申请报告后的10个工作日内,做出对项目申请报告是否核准的决定,或向上级项目核准机关提出审核意见。由于特殊原因确实难以在10个工作日内做出核准决定或提出审核意见的,经核准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5个工作日,并应及时书面通知项目申报单位,说明延期理由。市发展和改革局征求公众意见、委托评审、征求相关部门意见的时间不计算在规定的时限内。
(九)行政许可和登记时限
10个工作日。
(十)行政许可和登记证件及有效期限
三年。
(十一)行政许可审批和登记的法律效力
项目申报单位凭项目核准通知,到相关部门办理用地规划、土地使用、环评、消防、民防、安全生产、设备进口和减免税确认等方面的手续。未经核准的项目,市规划、国土房产、环保、建设、消防、民防、安全生产、外汇管理、海关等部门不得办理有关手续。
(十二)收费
无。
(十三)年审
无。
第五篇: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管理实施办法的通知
皖发改投资规【2017】6号
安徽省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安徽省企业投资
项目核准和备案管理实施办法的通知
各市、县、区发展改革委,省直各单位:
现将《安徽省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管理实施办法》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安徽省发展改革委
2017年8月17日
安徽省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和
备案管理实施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落实企业投资自主权,规范政府对企业投资项目的核准和备案行为,实现便利、高效服务和有效管理,依法保护企业合法权益,依据国务院《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管理条例》、国家发展改革委《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企业投资项目(以下简称项目),是指企业在本省范围内投资建设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包括企业使用自筹资金的项目,以及使用自筹资金并申请使用政府投资补助或贷款贴息等的项目。
项目申请使用政府投资补助、贷款贴息的,应在履行核准或备案手续后,提出资金申请报告。
第三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投资主管部门对投资项目履行综合管理职责。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其他部门依照法律、法规规定,按照本级政府规定职责分工,对投资项目履行相应管理职责。
第四条 根据项目不同情况,分别实行核准管理或备案管理。
对关系国家安全、涉及重大生产力布局、战略性资源开发和重大公共利益等项目,实行核准管理。其他项目实行备案管理。
第五条 实行核准管理的具体项目范围以及核准机关、核准权限,由国务院颁布的《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以下简称《国务院核准目录》)和《安徽省地方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以下简称《省政府核准目录》)确定。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对项目核准的范围、权限有专门规定的,从其规定。
《省政府核准目录》由省政府投资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研究提出,报省政府批准后实施,并根据情况适时调整。
未经省政府批准,各部门、各地区不得擅自调整《省政府核准目录》确定的核准范围和权限。
第六条 除国务院和省政府另有规定外,实行备案管理的项目按照属地原则备案。企业投资跨设区市的项目由省级备案机关办理。
第七条 依据本办法第五条第一款规定具有项目核准权限的行政机关统称项目核准机关。《省政府核准目录》所称省政府投资主管部门是指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省政府核准目录》规定由地方政府核准的项目,其具体项目核准机关由地方政府确定。
项目核准机关对项目进行的核准是行政许可事项,实施行政许可所需经费应当由本级财政予以保障。
依据国务院专门规定和省政府规定具有项目备案权限的行政机关统称项目备案机关。
第八条 项目的市场前景、经济效益、资金来源和产品技术方案等,应当依法由企业自主决策、自担风险,项目核准、备案机关及其他行政机关不得非法干预企业的投资自主权。
第九条 项目核准、备案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应当依法对项目进行核准或者备案,不得擅自增减审查条件,不得超出办理时限。
第十条 项目核准、备案机关应当遵循便民、高效原则,提高办事效率,提供优质服务。
项目核准、备案机关应当制定并公开服务指南,列明项目核准的申报材料及所需附件、受理方式、审查条件、办理流程、办理时限等;列明项目备案所需信息内容、办理流程等,提高工作透明度,为企业提供指导和服务。
第十一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和本级政府有关规定,建立健全对项目核准、备案机关的监督制度,加强对项目核准、备案行为的监督检查。
各级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及规定对企业从事固定资产投资活动实施监督管理。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权对项目核准、备案、建设实施过程中的违法违规行为向有关部门检举。有关部门应当及时核实、处理。
第十二条 除涉及国家秘密的项目外,项目核准、备案通过全省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以下简称在线平台)实行网上受理、办理、监管和服务,实现核准、备案过程和结果的可查询、可监督。
第十三条 项目核准、备案机关以及其他有关部门统一使用在线平台生成的项目代码办理相关手续。
项目通过在线平台申报时,生成作为该项目整个建设周期身份标识的唯一项目代码。项目的审批信息、监管(处罚)信息,以及工程实施过程中的重要信息,统一汇集至项目代码,并与社会信用体系对接,作为后续监管的基础条件。
在线平台建设运行管理办法由省政府投资主管部门负责制定。
第十四条 项目核准、备案机关及有关部门应当通过在线平台公开与项目有关的发展规划、产业政策和准入标准,公开项目核准、备案等事项的办理条件、办理流程、办理时限等。
项目核准、备案机关应根据《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有关规定将核准、备案结果予以公开,不得违法违规公开重大工程的关键信息。
第十五条 企业投资建设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应当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符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专项规划、区域规划、产业政策、市场准入标准、资源开发、能耗与环境管理等要求,依法履行项目核准或者备案及其他相关手续,并依法办理城乡规划、土地使用、环境保护、能源资源利用、安全生产等相关手续,如实提供相关材料,报告相关信息。
第十六条 对项目核准、备案机关实施的项目核准、备案行为,相关利害关系人有权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第二章 项目核准的申请文件
第十七条 企业办理项目核准手续,应当按照相关要求编制项目申请报告,取得第二十二条规定依法应当附具的有关文件后,按照本办法第二十三条规定报送。
第十八条 组织编制和报送项目申请报告的项目单位,应当对项目申请报告以及依法应当附具文件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完整性负责。
第十九条 项目申请报告应当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项目单位情况;
(二)拟建项目情况,包括项目名称、建设地点、建设规模、建设内容等;
(三)项目资源利用情况分析以及对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四)项目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分析。
第二十条 项目申请报告应按照国务院投资主管部门制定的通用文本编制,主要行业的项目申请报告示范文本由相应的项目核准机关参照项目申请报告通用文本制定,明确编制内容、深度要求等。
第二十一条 项目申请报告可以由项目单位自行编写,也可以由项目单位自主委托具有相关经验和能力的工程咨询单位编写。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强制项目单位委托中介服务机构编制项目申请报告。项目单位或者其委托的工程咨询单位应当按照项目申请报告通用文本和行业示范文本的要求编写项目申请报告。
工程咨询单位接受委托编制有关文件,应当做到依法、独立、客观、公正,对其编制的文件负责。
第二十二条 项目单位在报送项目申请报告时,应当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附具以下文件:
(一)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出具的选址意见书(仅指以划拨方式提供国有土地使用权的项目);
(二)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出具的用地预审意见(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明确可以不进行用地预审的情形除外);
(三)法律、行政法规规定需要办理的其他相关手续。
第三章 项目核准的基本程序
第二十三条 企业投资建设应当分别由国务院投资主管部门、国务院行业管理部门核准的项目,可以分别通过省政府投资主管部门、行业管理部门向国务院投资主管部门、国务院行业管理部门转送项目申请报告,省政府投资主管部门、行业管理部门应当自收到项目申请书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转送核准机关。
国务院有关部门所属单位、计划单列企业集团、中央管理企业投资建设应当分别由国务院有关部门、省政府有关部门核准的项目,直接向相应的项目核准机关报送项目申请报告,并附行业管理部门的意见。企业投资建设应当分别由省政府投资主管部门、省政府行业管理部门核准的项目,应分别通过项目所在地设区的市级政府投资主管部门、行业管理部门向省政府投资主管部门、省政府行业管理部门转送项目申请报告,项目所在地设区的市级政府投资主管部门、行业管理部门应当自收到项目申请书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转送核准机关。属于省政府投资主管部门核准权限的项目,项目所在地设区的市级政府规定由地方政府行业管理部门转送的,可以由设区的市级政府投资主管部门与其联合报送。属于省政府投资主管部门、省政府行业管理部门核准权限的跨市项目,由项目投资企业向省政府投资主管部门、省政府行业管理部门报送项目申请报告,同时抄报项目所在地设区的市级政府投资主管部门、行业管理部门。企业投资建设应当由国务院核准的项目,按照本条第一、二款规定向国务院投资主管部门报送项目申请报告,由国务院投资主管部门审核后报国务院核准。新建运输机场项目由省人民政府直接向国务院、中央军委报送项目申请报告。
第二十四条 企业投资建设应当由省以下地方政府核准的项目,应当按照地方政府的有关规定,向相应的项目核准机关报送项目申请报告。
第二十五条 项目申报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的,项目核准机关应当予以受理。
申报材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项目核准机关应当在收到项目申报材料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一次告知项目单位补充相关文件,或对相关内容进行调整。逾期不告知的,自收到项目申报材料之日起即为受理。
项目核准机关受理或者不予受理申报材料,都应当出具加盖本机关专用印章并注明日期的书面凭证。对于受理的申报材料,书面凭证应注明项目代码,项目单位可以根据项目代码在线查询、监督核准过程和结果。
第二十六条 项目核准机关在正式受理项目申请报告后,需要评估的,应在4个工作日内按照有关规定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工程咨询机构进行评估。项目核准机关在委托评估时,应当根据项目具体情况,提出评估重点,明确评估时限。工程咨询机构与编制项目申请报告的工程咨询机构为同一单位、存在控股、管理关系或者负责人为同一人的,该工程咨询机构不得承担该项目的评估工作。工程咨询机构与项目单位存在控股、管理关系或者负责人为同一人的,该工程咨询机构不得承担该项目单位的项目评估工作。
除项目情况复杂的,评估时限不得超过30个工作日。接受委托的工程咨询机构应当在项目核准机关规定的时间内提出评估报告,并对评估结论承担责任。项目情况复杂的,履行核准程序后,可以延长评估时限,但延长的期限不得超过60个工作日。
项目核准机关应当将项目评估报告与核准文件一并存档备查。评估费用由委托评估的项目核准机关承担,评估机构及其工作人员不得收取项目单位的任何费用。
第二十七条 项目涉及有关行业管理部门或者项目所在地地方政府职责的,项目核准机关应当商请有关行业管理部门或地方人民政府在7个工作日内出具书面审查意见。有关行业管理部门或地方人民政府逾期没有反馈书面审查意见的,视为同意。
第二十八条 项目建设可能对公众利益构成重大影响的,项目核准机关在作出核准决定前,应当采取适当方式征求公众意见。
相关部门对直接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用地、环境影响、移民安置、社会稳定风险等事项已经进行实质性审查并出具了相关审批文件的,项目核准机关可不再就相关内容重复征求公众意见。
第二十九条 项目核准机关可以根据评估意见、部门意见和公众意见等,要求项目单位对相关内容进行调整,或者对有关情况和文件做进一步澄清、补充。第三十条 项目违反相关法律法规,或者不符合发展规划、产业政策和市场准入标准要求的,项目核准机关可以不经过委托评估、征求意见等程序,直接作出不予核准的决定。
第三十一条 项目核准机关应当在正式受理申报材料后20个工作日内作出是否予以核准的决定,或向上级项目核准机关提出审核意见。项目情况复杂或者需要征求有关单位意见的,经本行政机关主要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核准时限,但延长的时限不得超过40个工作日,并应当将延长期限的理由告知项目单位。
项目核准机关需要委托评估或进行专家评议的,所需时间不计算在前款规定的期限内。项目核准机关应当将咨询评估或专家评议所需时间书面告知项目单位。
第三十二条 项目符合核准条件的,项目核准机关应当对项目予以核准并向项目单位出具项目核准文件。项目不符合核准条件的,项目核准机关应当出具不予核准的书面通知,并说明不予核准的理由。
项目核准机关出具项目核准文件或者不予核准的书面通知应当抄送同级行业管理、城乡规划、国土资源、水行政管理、环境保护、节能审查等相关部门和下级机关。
第三十三条 项目核准文件和不予核准书面通知的格式文本,参照国务院投资主管部门制定的文本执行。
第三十四条 项目核准机关应制定内部工作规则,不断优化工作流程,提高核准工作效率。
第四章 项目核准的审查及效力
第三十五条 项目核准机关应当从以下方面对项目进行审查:
(一)是否危害经济安全、社会安全、生态安全等国家安全;
(二)是否符合相关发展建设规划、产业政策和技术标准;
(三)是否合理开发并有效利用资源;
(四)是否对重大公共利益产生不利影响。
项目核准机关应当参照上级核准机关制定的审查工作细则,明确审查具体内容、审查标准、审查要点、注意事项及不当行为需要承担的后果等。
第三十六条 除本办法第二十二条要求提供的项目申请报告附送文件之外,项目单位还应在开工前依法办理其他相关手续。
第三十七条 取得项目核准文件的项目,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项目单位应当及时以书面形式向原项目核准机关提出变更申请。原项目核准机关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作出是否同意变更的书面决定:
(一)建设地点发生变更的;
(二)投资规模、建设规模、建设内容发生较大变化的;
(三)项目变更可能对经济、社会、环境等产生重大不利影响的;
(四)需要对项目核准文件所规定的内容进行调整的其他重大情形。
第三十八条 项目自核准机关出具项目核准文件或同意项目变更决定2年内未开工建设,需要延期开工建设的,项目单位应当在2年期限届满的30个工作日前,向项目核准机关申请延期开工建设。项目核准机关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作出是否同意延期开工建设的决定,并出具相应文件。
开工建设只能延期一次,期限最长不得超过1年。国家对项目延期开工建设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在2年期限内未开工建设也未按照规定向项目核准机关申请延期的,项目核准文件或同意项目变更决定自动失效。
第五章 项目备案
第三十九条 实行备案管理的项目,项目单位应当在开工建设前通过在线平台将相关信息告知项目备案机关,依法履行投资项目信息告知义务,并遵循诚信和规范原则。
第四十条 项目备案机关应当制定项目备案基本信息格式文本,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一)项目单位基本情况;
(二)项目名称、建设地点、建设规模、建设内容;
(三)项目总投资额;
(四)项目符合产业政策声明。
项目单位应当对备案项目信息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完整性负责。
第四十一条 项目备案机关收到本办法第四十条规定的全部信息即为备案。项目备案信息不完整的,备案机关应当及时以适当方式提醒和指导项目单位补正。项目备案机关发现项目属产业政策禁止投资建设或者依法应实行核准管理,以及不属于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依法应实施审批管理、不属于本备案机关权限等情形的,应当通过在线平台及时告知企业予以纠正或者依法申请办理相关手续。
第四十二条 项目备案相关信息通过在线平台在相关部门之间实现互通共享。项目单位需要备案证明的,可以通过在线平台自行打印或者要求备案机关出具。
第四十三条 项目备案后,项目法人发生变化,项目建设地点、规模、内容发生重大变更,或者放弃项目建设的,项目单位应当通过在线平台及时告知项目备案机关,并修改相关信息。
第四十四条 实行备案管理的项目,项目单位在开工建设前还应当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办理其他相关手续。
第六章 监督管理
第四十五条 上级项目核准、备案机关应当加强对下级项目核准、备案机关的指导和监督,及时纠正项目管理中存在的违法违规行为。
第四十六条 项目核准和备案机关、行业管理、城乡规划(建设)、国家安全、国土资源、环境保护、节能审查、金融监管、安全生产监管、审计等部门,应当按照谁审批谁监管、谁主管谁监管的原则,采取在线监测、现场核查等方式,依法加强对项目的事中事后监管。项目核准、备案机关应当根据法律法规和发展规划、产业政策、总量控制目标、技术政策、准入标准及相关环保要求等,对项目进行监管。
城乡规划、国土资源、环境保护、节能审查、安全监管、建设、行业管理等部门,应当履行法律法规赋予的监管职责,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对项目进行监管。金融监管部门应当加强指导和监督,引导金融机构按照商业原则,依法独立审贷。
审计部门应当依法加强对国有企业投资项目、申请使用政府投资资金的项目以及其他公共工程项目的审计监督。
第四十七条 各级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应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及职责分工,加强对本行政区域内项目的监督检查,发现违法违规行为的,应当依法予以处理,并通过在线平台登记相关违法违规信息。
第四十八条 对不符合法定条件的项目予以核准,或者超越法定职权予以核准的,应依法予以撤销。
第四十九条 各级项目核准、备案机关的项目核准或备案信息,以及国土资源、城乡规划、水行政管理、环境保护、节能审查、安全监管、建设、工商等部门的相关手续办理信息、审批结果信息、监管(处罚)信息,应当通过在线平台实现互通共享。
第五十条 项目单位应当通过在线平台如实报送项目开工建设、建设进度、竣工的基本信息。项目开工前,项目单位应当登录在线平台报备项目开工基本信息。项目开工后,项目单位应当按在线报备项目建设动态进度基本信息。项目竣工验收后,项目单位应当在线报备项目竣工基本信息。
第五十一条 项目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相关信息列入项目异常信用记录,纳入省公共信用信息共享服务平台,并与国家统一的信用信息平台衔接:
(一)应申请办理项目核准但未依法取得核准文件的;
(二)提供虚假项目核准或备案信息,或者未依法将项目信息告知备案机关,或者已备案项目信息变更未告知备案机关的;
(三)违反法律法规擅自开工建设的;
(四)不按照批准内容组织实施的;
(五)项目单位未按本办法第五十条规定报送项目开工建设、建设进度、竣工等基本信息,或者报送虚假信息的;
(六)其他违法违规行为。
第七章 附 则
第五十二条 项目核准、备案的法律责任,依照国务院《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管理条例》、国家发展改革委《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管理办法》等规定执行。第五十三条 安徽省外商投资项目和境外投资项目的核准和备案管理办法根据现行的《安徽省地方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和本办法另行修订。
第五十四条 设区的市级政府和省政府相关管理部门,可以按照《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管理条例》《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管理办法》和本办法的规定,制订具体实施细则。
第五十五条 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非企业组织在全省范围内利用自有资金、不申请政府投资建设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按照企业投资项目进行管理。
个人投资建设项目参照本办法的相关规定执行。
第五十六条 本办法由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负责解释。
第五十七条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