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春季畜禽生产情况汇报(范文)
春季畜牧生产形势分析
一季度,我市畜牧生产总体概况是:存栏增加,畜产品价格上涨,出栏增加,效益改善,规模养殖势头强劲,生产水平不断提高。
——存栏增加。全市现存栏生猪**万头,其中能繁母猪**万头,同比分别增加36.7%和45.7%;一季度,全市共补栏生猪3.2万头同比增28%。
——畜牧业产品价格全面上涨,养殖效益改善。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全市畜牧业形势开始转暖,价格逐渐看涨。呈接上年上涨态势。目前我市肥猪收购价为每公斤16元,同比增60%;苗猪价格为每公斤26元,同比增188%;猪肉统货价为每公斤25元,同比增85.2%,其中猪瘦肉价格为每公斤32元,同比增77.8%;出栏一头猪可收入300-350元
——规模养殖势头迅猛,生产水平不断提高。由于国家及省、市、县相继出台了能繁母猪补贴和保险,生猪良繁体系建设补贴,生猪人工授精良种补贴,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补助等一系列生猪生产扶持政策和措施,另一方面,我市通过“科技入户工程”、“送科技下乡”、“农技110”等全方位、多层面培训与推广畜禽饲养新型实用技术,畜禽生产水平和质量显著提高。目前我市畜禽规模养殖发展较快。
二、猪价走势预测
由于生猪发展鼓励政策得到迅速贯彻,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免疫、监测、扑杀等各项防控措施得到落实,疫病有效防控,高价位刺激了养殖户积极性,母猪存栏量不断增加,生猪生产规模逐步扩大。数据显示,我国生猪生产从**开始逐步得到恢复,扭转了去年下半年以来一度下滑的趋势,生猪存栏和能繁母猪数量稳定增长。
但是受土地资源、环境保护、饲料原料、人工、水电等成本上升影响,生猪生产的成本也呈现逐月上升趋势。同时,从新增母猪饲养至新增肉猪出栏约需1年半时间,近期补栏的母猪要到下半年才发挥生产力,供应短期内难有改观。从总体上看,生猪生产发展平衡,出栏量保持稳定,短期内不会出现生产过剩,上半年猪肉价格仍将处于高位,保持这种盈利趋势。
三、几点建议
1、提倡适度规模,灵活生产。
大规模养猪涉及资金、技术、土地、环保等诸多问题,发展周期长,投资风险大。要积极引导农户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抓住市场好的时机,利用现有圈舍设施,开展适度规模饲养,提高生产的灵活性和及时化解市场风险的能力。
2、促进饲养方式转变,提高规模化、集约化程度。
要加快生产方式转变,不断优化畜禽养殖环境和生产条件,推行健康养殖、清洁养殖和无公害生态养殖。严格实行统一品种、生产和防疫等技术规范,推动规模养殖场和养殖小区的标准化改造,提升标准化生产水平。扩大规模养殖场的生产能力,避免分散饲养形成的一哄而起和一哄而散的局面。通过发展专业合作组织,提高散户饲养的组织化程度,促进产业化发展。
3、建立健全预警机制,提高风险防范能力
生猪监测预警体系既要包括国民经济增长、能繁母猪变动、仔猪和饲料价格等关键指标,也要包括生猪疫病早期预报系统和疫情应急机制等方面的内容。
4、稳定种猪生产,鼓励自繁自养,满足猪源供应。
能繁母猪的波动直接影响生猪生产波动的周期和波幅,稳定母猪和种猪生产是保护生产能力的主要抓手。要鼓励农户引进和扩大良种母猪饲养量,提高繁育能力,既可满足自养所需,又可出售猪苗,增加市场供应。通过降低排苗成本,增加经营途径,不仅减少疫病传播,还可明显提高养猪效益。
5、搞好疫病防控,保障生产健康发展。
随着生产发展和物流加快,疫情发生频率增高。各级要高度警惕,做好重大动物疫情预报,加强疫情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积极开展消毒灭源工作和养殖场防疫管理,强化免疫工作,抵御外来疫
源。同时,加强宣传,提高群众的防疫意识,理性对待,科学养猪。
6、大力培植龙头加工企业。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引导和鼓励投资生猪产业,形成一批带动力强的优势企业和著名品牌,加大生猪精深加工和新产品开发力度,增强产品出口和竞争能力。
7、完善兽医管理体制改革,提高专职防控能力。
尽快完善基层兽医体制改革,充分调动广大防检人员的积极性,使他们从“留病养医,挣钱糊口”中解脱出来,专职履行防检职能,加强疫病防控监管,更好地保护畜牧业健康发展。
第二篇:春季林业生产汇报
关于春季林业生产工作情况的汇报
**镇党委、政府
近年来,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造林绿化工作,将其作为“改善城乡生态环境、打造鲁南门户城市”的重要内容来抓,广泛发动,强力推进,连续三年实施“城乡大绿化”活动,全区城乡环境得到极大改善。按照区里的统一要求,我镇也高度重视,积极响应,对造林绿化工作,切实做到高定位、大投入、大建设,努力掀起造林工作的新高潮。特别是今年全区林业改革发展动员会议之后,我们抢抓春季造林的有利时机,迅速抽调专人、拨出专款,全面发动,精心组织,春季造林取得积极进展。目前,全镇新建、补植农田林网2.7万米,新建绿色通道3.6公里,四旁四荒植树20多万株,完成生态水系绿化800多米,除荒山绿化、疏林地补植外,其余绿化任务已全部完成。具体工作中,主要抓了以下四个方面。
(一)高标定位、精心组织,切实改善镇村生态环境。近年来,随着城南新区的加快建设,作为**门户和区驻地,我镇的造林绿化工作,直接关系到我区的对外形象。对此,我们严格按照区里的有关要求,结合自身实际,突出特色,高标定位,确定今年全镇林业工作的总体目标是:力争全年栽植苗木**万株,创建省级绿化示范村**个,全镇林木覆盖
(三)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激发林业发展的活力。采取拍卖、转让经营权等方式,让利换绿,深化集体林权改革,逐步实现集体办林业向全民搞绿化转变。目前,除生态公益林外,我镇已将林木所有权全部承包到个人,彻底改变了集体树、集体管、年年造林不见林的不良现象。同时,对所有树苗的配备,均由镇政府和林业部门按照有关标准,统一采购,无偿提供给农户,收益全部归农户,切实达到了“政府要绿、群众受益”的改革目标。
(四)强化宣传、广泛发动,努力营造护林造林浓厚氛围。大力开展绿化宣传月活动,充分采取宣传车、标语横幅、手机短信、防火教育进课堂、致群众一封信、森林防火知识手册等方式,集中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宣传教育活动,今春以来,我镇共张贴标语300余幅、悬挂横幅30余条、印发宣传资料2000余份、出动宣传车100余辆次,营造了绿化造林和森林防火的浓厚氛围。
各位领导,当前我镇春季造林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和不足。下步,我们将严格按照本次会议的安排部署,积极创新举措,扎实工作,确保全面完成各项林业生产任务。
一是抓好林业重点工程建设。抓住春季有限的时间,突击10天,高标准、高质量完成**线绿色走廊栽植任务;利用雨季造林的有利时机,重点抓好**山疏林地的补植工作,确
第三篇:畜禽生产技术规范
畜禽生产技术规范
范围
1.1 本规范规定了禽场的设置与布局、禽舍建筑与设备、生产工艺、动物防疫和环境保护要求。
1.2 本规范适用于牛、羊、驴、鸡、鸭、鹅场的生产管理、疫病控制及种禽生产。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13078 饲料卫生标准
GB 14554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16548 畜禽病害肉尸及其产品无害化处理规程
GB 16549 畜禽产地检疫规范
GB 16567 种畜禽调运检疫技术规范
GB/T 18407.3-2001 农产品安全质量 无公害畜禽肉产地环境要求
GB 18596 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NY 10 种禽档案记录
HJ/T 81-2001 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技术规范
NY/T 388-1999 畜禽场环境质量标准
NY 5027 无公害食品 畜禽饮用水水质定义和术语
下列定义和术语适用于本规范
3.1 密闭式禽舍
指禽舍四壁无窗,杜绝自然光照,采用人工光照、机械通风的禽舍。
3.2 开放式禽舍
也称有窗禽舍。以自然通风为主,采用自然光照和辅助人工光照。
3.3 禽场废弃物
指禽粪、污水、病死禽类尸体等。
3.4 水禽旱养
指水禽的舍内饲养,可在舍内外设置独立的运动场和封闭式水池。
3.5 全进全出
指同一禽舍或同一禽场只饲养同一批次的禽,同时进场(舍)、同时出场(舍)的管理制度。
3.6 净道
指运送饲料、雏禽和人员进出的道路。
3.7 污道
指粪便、淘汰禽和病死禽出场的道路。
3.8 开放式饮水系统
指水槽式长流水系统和盆、桶等开放式饮水器具。基本要求
4.1 畜禽场的设置须符合政府有关部门规划和畜禽业整体布局的要求,符合GB/T 18407.3-2001和HJ/T 81-2001的规定。
4.2 畜禽场的设置应按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后办理有关审批手续。
4.3 持有《排污许可证》和《动物防疫合格证》。
4.4 生产经营须持有畜牧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动物防疫合格证》。
4.5 畜禽场最小规模
4.5.1 鸡存栏量≥5000套。
4.5.2 鸭存栏量≥3000套。
4.5.3 鹅存栏量≥1000套。
4.5.4 引进国外品种可适当放宽。设置要求
5.1 周围1000m内无其它养禽场、屠宰加工场。
5.2 远离交通主干道,距离居民聚集区1000m以上,距离河流500m以上。
5.3 有利于动物卫生防疫和禽场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
5.4 环境符合NY/T388-1999的规定。
布局与设施
6.1 布局
6.1.1 畜禽场周围设防疫隔离墙和防疫沟。
6.1.2 建筑设施按生活管理区、生产区、隔离区三个功能区布局。各功能区周边建有围墙或相当围墙功能的隔离设施,界限分明。
6.1.3 与外界接触要有专门道路相通。场区内设净道和污道,二者严格分开。
6.2 设施
6.2.1 生活管理区设在场区常年主导风向上风处,设主大门及消毒池。区内建有生活、办公设施和兽医室、饲料仓库、车库等与外界接触密切的生产辅助设施。
6.2.2 生产区三个区域。区内建有消毒更衣室或淋浴室。门口、区域之间和禽舍入口处设置消毒池。
6.2.3 隔离区设在场区常年主导风向下风处。建有病死禽尸体解剖室、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和粪便、污水处理设施。粪便、污水处理设施应符合HJ/T 81-2001的规定。
6.2.4 建有专用的隔离棚舍,作为引种隔离舍。
6.3 禽舍建筑与设备
6.3.1 生产区内禽舍间的距离以5个禽舍高度计算。
6.3.2 建筑形式为密闭式禽舍和开放式禽舍。
6.3.3 朝向考虑禽舍的采光、保温、通风以及当地的主导风向,以朝南为主。
6.3.4 禽舍应设置乳头式、吊塔式或真空式饮水系统,不得使用开放式饮水系统。
6.3.5 饲养设备应根据种禽场不同条件和工艺流程要求,选用性能可靠,便于饲养操作和清洗消毒的专用设备。
6.3.6 禽舍和运动场四周地下应铺设30cm以上的金属网(地下墙)作为防鼠设施。禽舍的门、窗等通风口或开口处和运动场、水池四周及顶上应设防鸟设施。
6.3.7 密闭式禽舍内应设置通风、降温和科学合理的光照设施。
6.3.8 水禽旱养水池进水应消毒处理,出水应经无害化处理。人员配备
7.1 从业人员必须实行持证上岗制度。配备专职的畜牧、兽医技术主管。
7.2 场长应具有大专以上学历,中级以上技术职称或具有职业资格证书。
7.3 技术人员
从事繁育、饲养、营养、兽医等技术工作的人员,应具有中专以上相关专业学历或技术职称或职业资格证书。
7.4 技术工人应经过畜牧兽医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获得畜牧兽医行业职业资格证书。
7.5 场内饲养、技术人员每年应进行健康检查,在取得《健康证》后方可上岗。
引种要求
8.1 应来自非疫区,质量合格并有当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出具的产地检疫合格证明,运输符合GB16567的规定。引入前报本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备案。
8.2 应从持有《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的种禽场购入,品种、代次符合销售场的生产经营许可范围。
8.3 引进国外种禽应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规定执行。饲养管理
9.1 根据不同品种、类型家禽特点制定饲料营养和饲养管理方案,为种禽提供适宜的生长、生产环境。
9.2 同一时期只饲养同一个品种、类型、代次的种禽。
9.3 蛋种鸡应笼养。
9.4 水禽旱养。
9.5 严格实行全进全出的饲养工艺。全进全出时,二批之间必须有不少于二周的空棚消毒间隔。畜禽保健
10.1 制度
10.1.1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的各项规定,落实动物防疫措施,制定消毒、防疫、隔离、重大疫病上报等制度。
10.1.2制定场长、兽医技术人员、饲养员防疫卫生岗位责任制。
10.2 饲料应来源于非疫区,无霉烂变质,未受农药或某些病原体污染。饲料 和饲料添加剂的使用符合GB13078和《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的规定。
10.3 饮用水应符合NY 5027的规定。
10.4 预防和治疗所用的兽药必须按照农业部《食品动物禁用的兽药及其它化合物清单》[2002]1号文件的规定执行。严禁采购、使用未经兽医药政部门批准的或过期、失效的产品。
10.5消毒
10.5.1 凡进入生产区的所有工作人员应用消毒水洗手、戴工作帽、穿工作服和胶靴、经过消毒通道,或淋浴后更换衣鞋。工作服、帽等应保持清洁,并定期消毒。
10.5.2 严格按制定的消毒制度,定期进行场内外环境、饮水、禽舍消毒,并观察和监测消毒效果。疫病流行期间,应增加消毒次数。夏季做好灭蚊、蝇工作。
10.5.3 应根据消毒剂的特性和场内卫生状况等选用不同的消毒剂,以获得最佳消毒效果。使用的消毒剂应安全、高效、低毒低残留且配制方便,符合HJ/T 81-2001的规定。
10.6 免疫
10.6.1 根据疫病的发生种类、特点及市、区(县)动物防疫机构制订的免疫程序,结合本场实际情况,确定免疫接种内容、方法和程序。
10.6.2 根据国家和本地区的有关规定,对重点疫病实施强制免疫。
10.7 驱虫
制定肉禽常见寄生虫的驱虫方案和驱虫程序,应选用高效、安全、广谱、低残留的抗寄生虫药实施驱虫。
10.8 疫病监测
10.8.1 接受动物防疫机构的疫病监测,配合做好疫病监测用样品的采集工作。
10.8.2 对已发生疑似传染病的畜禽,必须立即隔离,通知动物防疫机构,并将疫病确诊所需样品送往指定实验室进行诊断。
10.8.3 引入的畜禽必须在隔离棚舍内饲养不少于21天,经检疫合格后方可移入生产区饲养。
10.9 无害化处理:病死畜禽及废弃物按GB16548规定进行无害化处理。粪便、垫料和污水按HJ/T 81-2001规定进行无害化处理。污染物的排放应符合GB 18596的规定。
10.10 场内不准食用或饲养场外禽类及禽产品。供应要求
11.1 出场畜禽质量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11.2 出场畜禽应按照GB16549的规定,由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实施产地检疫。
11.3 畜禽运输应符合GB16567的规定。档案信息
12.1 畜禽场实行养殖档案跟踪制度,档案信息应当准确、真实、完整、及时,并保存二年以上,确保畜禽质量的可追溯性。
12.2 畜禽场应当建立涉及养殖全过程的养殖档案。
12.3 生产记录
12.3.1 饲养期信息:畜禽来源、品种、引入日期与数量等引种信息,存栏畜禽日龄、体重、存栏数、禽舍温湿度、喂料量等。
12.3.2 生产性能信息:生产性能参照NY 10执行。
12.3.3 饲料信息:饲料配方、饲料(原粮)来源、型号、生产日期和使用情况等。
12.4 防疫记录
12.4.1 日常健康检查记录:畜禽每天的健康状况,死亡数和死亡原因等。
12.4.2 预防和治疗记录:发病时间、症状、预防或治疗用药的经过;药物名称、使用方法、生产单位及批号、治疗结果、执行人等。
12.4.3 免疫记录:疫苗种类、免疫时间、剂量、批号、生产厂家和疫苗领用、存放、执行人等。
12.4.4 消毒记录:包括消毒剂种类、生产厂家、批号,使用日期、地点、方式、剂量等。
12.4.5 无害化处理记录:根据处理情况做好记录。
12.5 销售记录:销售日期、数量、质量、购买单位名称、地址、运输情况等。
12.6 畜禽质量记录:畜种禽(蛋)出售时的质量、等级等。
专职辅导员:
第四篇:焦作市春季安全生产大检查汇报材料
焦作市春季安全生产大检查汇报材料
各位领导:
在百忙之中到我矿检查指导安全生产工作,这既是对我们安全工作的鼓励和鞭策,同时也是对我们春季安全生产大检查活动的检阅。在此,我首先代表古汉山矿全体干部职工向各位领导莅临我矿检查指导工作,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
下面,我把古汉山矿2011年安全生产工作开展情况向各位领导作一简要汇报:
一、古汉山煤矿基本概况
古汉山煤矿位于焦作煤田的东北部,由武汉煤炭设计研究院设计,设计生产能力120万吨/年,1991年12月26日开工建设,2003年11月1日通过国家验收,正式投产。2008年矿井核定能力为140万吨/年。2010年生产原煤980671吨,今年1-3月份生产原煤148302吨。我矿职工人数共4640人,其中全民工2375人,固定工471人,农民轮换工1794人。
我矿建立了以矿长为安全生产负责制的安全管理机构。矿设安全矿长1名,安全副总1名,安检科长1名,副科长4名,技术员2名,安全信息管理员7名,安全信息统计员1名,专职安监员41名,安全专职人员合计62人。其中:工程师职称1名,助理工程师职称2名,技术员职称5名,专科以上文化程度19人,高中文化程度16人,初中文化程度27人,机构健全,分工明确,人员配置满足安全生产需要。
古汉山矿设有群众安全监督检查委员会,简称群监会。设主任2人,副主任4人,井口群众安全信息接待站,工作人员6人。群监会下辖23个群监分会,23名群监分会主任,230名群监员,满足安全生产需要。
矿井采用立井多水平上、下山开拓;主井、副井、风井、西风井副井、西风井风井等五个井筒均为立井。矿井一水平11、14、15为双翼生产采区,12、13为单翼生产采区; 16为准备采区。
工安全宣传教育基地、安全文化进宿舍、进作业现场和安全活动日、班前会等宣传阵地,深入进行宣传灌输;举办安全事故案例展,制作安全寄语、安全警句牌板,唱响了“珍爱生命、关注安全”的主旋律。组织开展了安全法律法规和安全质量标准化知识竞赛,并统一组织各单位充分利用周一安全活动等时间认真学习,让每一名职工都熟知安全工作的总体规划、工作目标、工作重点、工作措施,从而为我矿安全工作地顺利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强化标准学习,健全完善制度,狠抓责任落实。
首先对全矿各级管理人员对各项标准,各项制度进行了集中学习,由专业副总集中授课,并定期进行闭卷考试,不合格给予补课、补考。其次是加强了对全矿职工的培训学习,充分利用学习日系统学习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的各项具体规定。生产科室工程师以上管理人员备课讲解,职工建立学习记录,并坚持现场提问安全知识与月度抽查考试相结合,每次抽查2—3名职工,对相关知识掌握不熟练的;要求区队重新重点组织学习。从而大大增强了全矿干部职工学习标准的积极性,形成了人人学标准、人人懂标准,上标准岗、干标准活的浓厚氛围。此外,制定完善了18项安全管理制度及各岗位责任制,并建立健全了以区队班组为核心的7项基层安全管理制度明确了全矿所有岗位的安全责任,制定了《古汉山矿安全目标及风险抵押管理制度》,进一步提升矿井安全管理水平,强化全体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责任意识,充分利用经济手段调动全体管理人员参与安全管理的积极性,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安全目标责任保证体系。
狠抓安全责任的现场落实,依法规范安全生产行为,严格安全责任追究。牢固树立安全“零”理念,一是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安全意识必须到位,带着感情以敬畏之心抓安全。二是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安全责任必须到位。所有安全管理人员下井肩负安全责任,严管细查,副科级以上领导下井检查隐患必须认真检查。三是严格责任追究,严格落实各级领导“一把手”负责制、党政同责制,一岗双责制,发生事故安检员与
对瓦斯抽采指标不达标、不能消除突出危险的采掘工作面,严禁进行采掘作业。顶层采掘工作面必须进行消除突出危险性专题评价,坚决做到“不评价不生产”。
在防治水方面,我们“立足采面、探查先行、以堵为主、疏堵结合、分类治理、综合防治”的水灾治理工作体系,不断完善水害治理效果评价体系,定期开展水害因素分析、预测预报、水害治理等效果预测和评价。为加大治水力度,新增加ZDY4000S型、ZDY6000S型等不同型号钻机6台,目前井下布局9台钻机同时施工,井下新建一个注浆加压站,改进注浆工艺、提高底板加固技术,做到“水害治理不达标不生产”。
(四)突出重点,强化隐患排查与治理。
建立了《古汉山矿三级隐患排查管理制度》,并在全矿推行了“全员隐患排查、检查治理激励”办法,做到真出动,真检查,真落实,实现隐患流程化闭合管理。按照业务分工(调度室、生产技术科、防突通风科、机电运输科、安检科)负责人每天早上7:30在调度室“碰头会”上汇报本专业存在的主要隐患,并将主要隐患填写“五定表”,由责任区队签字后报安检科。按照焦煤安字【2011】57号规定,矿级领导(矿长、总工程师、安全矿长、生产矿长、机电矿长、开拓掘进矿长)自述旬报都能按规定时间、按规定要求向上一级领导报告分管业务范围内的主要隐患和重大安全隐患整改治理情况。并严格按照要求坚持每月由矿长亲自主持召开一次矿井综合隐患排查,和一次安全大检查,每半月由分管矿长组织一次专业隐患排查和每周组织一次专业安全检查,各系统严格落实隐患排查和安全检查的问题,明确各级、各部门对隐患分类、治理、验收、复查和跟踪管理等各个环节的职责,对重大隐患、搁置隐患、反弹隐患和隐瞒隐患,全面排查建档,跟踪落实整改,安检科负责按期复查隐患整改情况,做到“谁复查、谁签字、谁负责”。
(五)坚持以人为本,强化教育培训。
按照“抓好培训是本职,不抓培训是失职,抓不好培训是不称职”的要求,本着“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建立了全员培训 “三个机制”,即区队自训自考机制,矿抽查效果评价机制,考核奖罚激励机制,完善实操基地设施,1-3月份共抽考了3314人次,合格率为98.83%。有针对性的开展员工安全培训,提升全体员工的思想文化素质和基本操作技能,让职工清清楚楚上岗、明明白白干活,提高防范风险、处置隐患和事故苗头的能力,做到培训工作“不空谈,不作秀,不耍滑”。修订、补充、完善岗位职责,创新培训方式,强化培训管理,在培训考核上,实行对标管理,坚持“从严从细”的原则,严格按标准实行每月一考核,将培训效果与工资挂钩,重点规范区队对班组、个人的培训及考核机制,确保培训的实效性,对各单位培训考核情况分等级按标准进行奖罚,进一步提高了基层单位和员工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变“逼我学”到“我要学”。
每月筛选出“三违”人员进行安全帮教,建立了“三违培训” 学校。一是对严重“三违”人员进“三违学校”培训班参加学习;“三违培训” 学校由安检科进行日常管理,15天为一期,学习结业前2天由家属陪读,学员学习结业时要写出学习心得和安全保证书。二是发挥“两网联动服务中心”阵地作用,通过女工家属进行亲情帮教;通过培训教育,目前,我矿上岗持证率达到100%,全员素质得到了提升。此外,我们还充分发挥了四级煤矿安全培训基地的阵地作用,组织职工脱产、半脱产培训和特殊工种轮训。通过对职工强化安全教育培训,使职工的自主保安意识和正规操作能力不断提高,进一步夯实了安全基础。
各位领导:
我们在春季安全活动中虽然做了一定的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上级的要求,与兄弟单位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我们将以这次检查为动力,在今后的安全工作中,继续认真贯彻落实上级一系列安全工作指示精神,进一步采取措施,加大安全管理工作力度,全面提升安全管理水平,向精细化管理模式推进,使我矿的各项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特别是对这次检查团查出的问题,立即落实责任、落实人员、落实时间,逐条整改。
以上汇报有不当之处,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真落实,事故是完全可以避免的,煤矿管得好就能不死人。特别是我矿推行‚三抓一落实‛安全工作法,使我对安全零理念有了更深的理解。过去一些零敲碎打的小事故经常发生,现在我单位连一个磕手碰脚的都没有出过,工人挣的都是安全钱,放心钱,这都是零理念给我们工人带来的最大实惠‛。
(二)增强责任意识,落实一号工程
安全是企业的最大效益,安全是职工的第一福利。我们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始终把安全工作作为政治上、责任上、工作上的一号工程来抓,从未有丝毫的懈怠。政治上的一号工程。我们站在讲政治的高度,把搞好安全工作作为坚持以人为本、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头等大事,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让职工生命有保障、安全有保障。责任上的一号工程。把安全工作作为一把手的第一责任。严格执行矿领导现场跟班带班制度,重点解决好区队领导做事不用心、执行力差的问题。采一区区长范**,对领导安排的工作态度消极,现场工作不落实,安全管理不到位,撤职。坚决让不履行安全职责的干部丢面子、丢票子、丢帽子。工作上的一号工程。我们始终把安全工作摆在高于一切、重于一切、先于一切、影响一切的位置上,把一号工程真正落实到日常工作中。如通风区在矿计划会上反映15031运输巷瓦斯接近临界值,值班矿领导当场决定,立即停止生产,并及时组织有关领导和单位人员召开专业会、分析原因、制定措施,进行处理,在最短的时间内消除了事故隐患。
0
以区队班组为核心的16项基层安全管理制度,同时制定了各工种的作业流程,靠流程规范管理,靠责任落实制度,为安全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4、实行安全结构工资三级考核,建立矿井对区队,区队对班组、班组对个人三级考核体系。将隐患治理、违章违纪、安全事故、全员培训全部纳入‚双基‛考核,当月兑现奖罚。本着需要什么,考核什么的原则,对薄弱地点、薄弱人物进行重点考核,建立以‚安全伙伴‛为形式的互保联保机制,互保双方签订安全协议,利害共享,安全互保。运输区职工杨保堂深有体会地说:‚过去不懂双基、不学规程瞎胡干,往往违章了自己还不知道,他人也受牵连。现如今通过‚双基‛考核,自觉学规程、学标准,主动干标准活、干放心活,不愿违章、不敢违章。‛
5、严格质量标准,强化对标管理,确保动态达标
按照上级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的标准要求,健全完善了安全质量标准化考核体系。对于不合格工程,坚决不验收,对于采掘区队的工资结算,以质量标准化验收资料为准。抽调专业人才组成检查小组,每周对各施工地点的工程质量动态检查一次,月末由分管领导带队进行检查验收,严格‚上尺、上线、上量具‛,不按标准验收的,追究验收人员的责任。建立动态检查奖惩机制,对于上级的各类检查,凡工程质量被评定优良品的,均给予一定的奖励,规程质量低劣的给予严厉处罚,并将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纳入‚双基‛考核。
震慑作用。通过加大处罚力度,使干部、职工认识到只有抓好安全、抓好质量才能多挣钱。在考核机制上。按照‚日常化、动态化、专业化、精细化‛的考核原则,严格考核。采一区区长王世斌说‚区队的质量标准化工作以前都是在检查前突击准备,可是现在不中了,检查考核说来就来,从不打招呼,只有平时把基础工作做好了,达到动态达标,啥时候来检查考核心里都不怵‛。
(五)注重体系建设,提供安全保障。
1、加大投入,构建防治水体系。我们借鉴永煤的防治水先进经验,积极引进他们 “立足采面、探查先行、以堵为主、疏堵结合、分类治理、综合防治”的水灾治理工作体系和底板改造技术,提高了矿井抗灾能力。一是更新理念,为防治水工作取得成效提供坚强保证。我们积极更新治水理念,用‚以堵为主、堵疏结合‛的防治水新理念取代过去的‚以疏为主‛理念。首先封堵原有突水点,减少矿井涌水量。通过半年的工程实践,仅11091工作面水量就从25m/min降到了5m/min,封堵水量约20m/min。其次,对新投产的工作面进行底板注浆改造,把改造层位深度从原来的40米增加到60米,有效加固了倒水裂隙带,经过地板加固的工作面均未发生突水。二是改造排水系统、提高抗灾能力,为防治水赢得宝贵时间。我们经过周密安排、精心组织和紧张严密的施工,仅用两周时间就完成了2台排水泵的安装及调试工作,新增排水能力8 m/min,及时缓解了排水紧张局面,提高了矿井抗灾能力。三是提高装备水平,改进注浆工艺,为防治水工程顺
目前,我矿上岗持证率达到100%,全员素质得到了提升。豫焦十队班长王书恒说:‚过去不懂规程、不会操作瞎胡干,现如今通过安全培训,懂规程会操作,干安全活,老婆放心、父母安心、工资也多拿了‛。
3、依靠科技进步,构建瓦斯防治体系。重瓦斯治理,坚持区域防突措施先行、局部防突措施补充的原则,严格落实两个‚四位一体‛,多策并举、应抽尽抽,实现了不掘突出头,不采突出面。对瓦斯治理技术进行了优化,改变了以往主要靠超前排放钻孔掩护巷道掘进的局面。按照‚顺层预抽区段煤层瓦斯+浅孔排放+排放钻孔‛的瓦斯治理方案,有效提高了瓦斯抽采效果,实现了顶层煤巷的快速掘进。通过大钻机的推广、应用,平均每月多打钻孔3365米,钻孔深度由以前的60-70米提高到现在的150-200米,抽放量由25万立方达到40万立方,大大提高了瓦斯抽采效果。
4、注重超前防范,构建应急救援体系。按照“统一指挥、功能齐全、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要求,不断完善应急救援机制。一是加强应急预案体系建设。二是加强救护队伍建设,提高了应急救援能力。三是加强应急预案演练。结合雨季强风、强降雨等恶劣天气和次生灾害易发、多发现象,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了应急演练,提高了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增强了矿井防灾抗灾能力。
(六)激发内在动力,实行‚五自‛管理
均为一级标准化矿井,杜绝了各类工伤事故的发生。
安全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虽然我们在安全工作中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与上级领导要求还有很大差距。我们要以此次国家煤监局来我矿调研为契机,以河南煤化‚012345‛安全管理模式为导向,牢固树立安全‚零‛理念,进一步创新安全管理方法,构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为企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安全保障。
第五篇:春季安全生产工作的汇报材料
春季安全生产工作的汇报材料
安全生产不仅关系到人民生命和国家财产的安全,而且关系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大局,我局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相继采取一系列重要措施,全面贯彻实施《安全生产法》,不断总结经验,巩固成果、创新思路,使我局安全生产工作始终保持比较稳定的运行态势,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是,从今年安全生产状况来看,形势不容乐观,任务十分艰巨,情况复杂,专业性强、危险性大,因此必须扎实地做好安全生产工作。
一、指导思想:
根据省市文件要求,结合我局的工作实际,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局今后安全生产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全面贯彻实施《安全生产法》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为主线,加强安全执法和安全管理基础性工作,完善安全生产监管体系,细化安全生产考核办法,严格落实各个层面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度,杜绝重、特大事故,降低一般事故。努力构建“统一领导,依法监管、全面负责、群众参与监督、社会广泛支持”的安全生产工作格局,维护经济和社会事业快速稳定发展。我局的指导思想是:增强消防安全意识,防范各种火灾事故。充分做好各项工作开工前的准备工作。开展安全检查,消除事故隐患。要将春季安全生产大检查全面落实。
二、着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经济发展越快,相对安全生产工作任务就越重。要把保证经济发展作为安全生产工作的基本任务,从讲政治、促发展、保稳定的高度来认识安全生产的重要性。正确处理好安全与生产、安全与效益、安全与发展的关系,把安全生产真正纳入本部门、本单位工作总体规划,要同步安排,同步实施,同步见效。根据市政府市水利局下达给我局的文件精神,按部门层层分解,逐项落实,落实到领导、落实到具体责任人。尤其是冰上交通的安全和森林防火工作。各职能部门、行政执法部门,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加大监督、检查、执法力度。
(二)、突出重点,狠抓落实,强化安全专项整治工作。
加强对高危行业,事故多发部门,重点部位、重点时段的监督管理,尤其要加大对春季防火和水上安全监管力度,加大对重、特大事故隐患的监控与整改力度,要有计划、有重点、分阶段的开展建筑安装、电器安全、特种设备、锅炉、压力容器、人员聚集场所等专项整治。我局为此专门设立了检查站和两个巡逻中队,对隐患严重的,该整改的要整改,该查封的要查封,该处罚的要处罚。要把专项整治工作同抓基层、打基础工作结合起来,规范监管工作,把专项整治工作推向深入。
(三)、依法监管,立足防范,狠抓安全生产薄弱环节。
首先是各有关部门要分清行业类别,通过层层分解,力争把安全生产工作监管到位,规范到位。做到依法监管、立足防范、关口前移、重心下移、防患于未然。尤其对二龙发电站,更是要严抓严管。其次是“三同时”建设项目环节。今后凡是新、改、扩建的项目一经立项,要严格履行劳动安全卫生“三同时”手续,即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尤其是大坝新开工的在建工程,更是要从源头抓起,消除事故隐患。
(四)、求真务实,创新举措,提高监管队伍依法行政能力。监管队伍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行政执法能力和水平,在强化自身队伍建设过程中,做到四个结合、四个提高。一是结合数字化建设,提高组织协调能力及决策效应能力。保证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方便快捷,不断增强对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能力,应用信息平台,实现网络化管理,数字化办公;二是结合现已形成的三级监管体系,提高人员素质。要尽快培养出一批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工作过硬的监管人员;三是结合依法监管手段,提高专项制度落实。实施重点排查制度、检查制度、事故分析制度和目标管理考核制度等。通过考核,奖优罚劣;四是结合服务竞赛,提高服务水平。在安全监管队伍中开展竞赛活动,办实事,解难题,查隐患,排险情,不断提高监管队伍在全局中的形象。
(五)、有效利用载体,做好安全生产工作。
进一步加强安全文化建设,重视人的生命价值,营造“关爱生命,关注安全”的舆论氛围,把每年的“安全生产月”、建设安全局活动,作为安全文化建设的有效载体,利用培训、研讨等形式,面向职工和社会,进行宣传、教育,让人们更多的了解安全生产知识,不断提高自我防护和自救能力,同时要发挥大众媒体的宣传作用,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实施有效的舆论监督。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对安全生产工作存在侥幸心理,监管人员素质有待提高。从安全生产责任单位分析,有个别单位领导对安全生产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未能把安全工作放到重要的位置上来抓。对安全生产资金投入不足,隐患整改不及时。安管人员配备不够,人员不够稳定,业务素质不高,监管手段不利,致使有的工作难以落实,甚至不能落实。
(二)、安全生产责任尚未全面落实。
有的单位至今没有建立起明确的安全生产责任制,缺乏有效的监管制度,对安全生产工作不够重视,存在着讲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还有个别单位的领导以生产压安全,以效益挤安全,致使生产中违章指挥,违章作业的现象时有发生。
(三)、非公有制企业已成为监管工作的难点。
从历年发生的安全生产事故来看,都发生在非公有制企业,如金鹰渔场、生态园等这些企业安全意识淡薄、基础薄弱,点多面广、情况复杂,异地作业多、监管难度大,还有的公司,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安全管理弱化,新生了各类事故隐患。已成为当前安全生产监管中急需解决的难点问题。
二龙山水库管理局安全生产办公室
二O一一年三月三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