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工科生物类专业毕业生就业前景影响因素分析与对策

时间:2019-05-14 09:01:4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理工科生物类专业毕业生就业前景影响因素分析与对策》,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理工科生物类专业毕业生就业前景影响因素分析与对策》。

第一篇:理工科生物类专业毕业生就业前景影响因素分析与对策

理工科高校生物类专业就业影响因素及对策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理学院,辽宁 阜新 123000)

摘要:国内的生物类行业迅速发展,促使高校培养了大批生物领域人才,在满足了国家需要的同时,又使理工科高校生物类专业毕业的本科生面临着这就业难的问题。本文阐述了生物技术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现状,针对其就业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针对如何改善这一现状提出对策。

关键词:生物技术专业;就业现状;对策

生物科技经济发展起来是必然趋势,应用范围十分广泛。现代生物技术一直被应用到医药研究及医药产业,也是目前应用最广泛、成效最显著、发展最迅速、潜力也是最大的一个领域[1]。生物科研人才近年来一直是国际人才竞争的焦点之一。我国目前无论是生物技术的研究人员,还是生物技术产品开发的人才,都存在不足。另一方面我国与生物技术相关的教学、科研、开发、管理等机构有200 多家,涉足生物领域的上市公司近160多家,由此看来生物技术专业毕业的本科生的就业前景是颇具希望的。

一、目前生物技术类专业就业现状

2013年六月份出炉的《2013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因就业率低且薪资低,生物专业连续3年成为“红牌专业”,生物技术专业的本科毕业生的就业面临着很大挑战。生物科学与工程教学指导委员会根据对46所高校生物类专业1998~2002年本科毕业生去向统计[2],读研率为10%~70%不等,大多数为25%;就业率为30%~100%不等。谢倩对上海地区三所高校生物学专业学生就业情况进行调查,1999~2002年,考取研究生23.43%;从事教育行业30.46%;出国 14.14%;从事生物方面工作在11%~13% 之间;9.04% 的生物专业毕业生走入社会后无法就业[3]。目前社会上生物类人才供大于求

(尤其是一般本科毕业生),企业提供的岗位不能满足就业需求,就业困难的就成为一个突出的问题。

二.生物技术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难的影响因素

1毕业生人数过多

生物技术专业是一门新兴的学科,随着生物技术热,我国的各大院校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 200 多所院校设置了生物技术专业,每年该专业的毕业生达到几万人,由于人数的迅速增多,以及我国生物技术产业化的程度较低,再加上其专业的局限性和一些教育形式的缺陷,造成了生物技术专业的大学本科毕业生暂时性过剩现象[4],使生物技术专业的大学毕业生就业成为难题。

2企业的规模和资源限制

生物技术领域是实践性强、更新速度快的复合型高新技术领域。特别是医药生物技术产业,更是现代生物技术中各种实验手段的集中应用,新兴技术在产业中迅速推广。虽然目前国内冒出许多生物技术公司,但是国内的技术体系则仅仅是个雏形,大部分都具有规模小,技术含量低的特点[4]。生物技术具有前期投入大,风险大的特点,按照中国国情,短时间内,中国无法形成大规模的生物产业集团。自然需要的人才就少,导致了新的毕业生无法投身于生物行业的建设。生物技术企业用人理念的偏差

很多生物技术企业在用人理念上存在一定的偏差,存在一些歧视和潜规则[5]。首先缺乏合理的用人规划,存在学历歧视,片面的追求高学历,过分关注文凭,造成人才的浪费,且所招人员不一定能够满足岗位需求,也造成企业的浪费,同时也加剧生物类一般本科生就业的困难。其次很多生物技术企业存在性别歧视,即使男女生同等条件,甚至男生的条件不如女生,他们也愿意接收男生,不愿意接收女生,造成女毕业生的就业更加困难。再者还有工作经验、户口、家庭背景等,无形中使就业压力升级。

4毕业生自身的条件限制。

大部分企业要求生物技术本科生具备这样的专业知识和能力:一

是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如生物技术特有的学科细胞工程、基因工程、微生物工程、酶工程。二是较强的独立学习能力。三是实验设计和实验分析能力。四是动手操作能力。五是有科研创新意识。但是真正能达到这些要求的毕业生不多。企业除了专业能力外,往还往要求本科毕业生有以下方面的能力和品行:一是适应新工作快;二是有一定的计算机、外语能力;三是做事谨慎、细心、耐心、虚心请教;四是吃苦耐劳、随机应变;五是有团结协作的精神和组织管理能力;六是有较好的人际交往和待人处事能力;七是综合素质较强[5]。这些能力和素质要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逐渐培养,但是很多毕业生在校时没有不注重这些方面的培养,待到毕业找工作时处处碰壁才发现自己这些方面的欠缺。其次,毕业生的能力定位往往偏高于企业能力认可,相关调查结果显示,有一半以上的学生一开始就希望自己是中高级技术人员或是管理人员,“精英”意识较强,期望值偏高,没有用平静的心态衡量自己的真实能力,盲目地追求高职位。企业也普遍认为刚毕业的学生实践不够,经验不足。一般来说,企业在招聘时往往会初步认定学生的能力,并充分考虑后安排适当的职务,而对高职位需要的人数比较少,大部分毕业生刚开始时还是需要到基层去锻炼,比如做普通的工人或是普通的技术人员等,即使真的有能力承担上层职务,也需要工作和时间来考验,不会直接安排新毕业的大学生工作在管理阶层或是高级技术人员。毕业生从主观上不愿意从事基层工作,目标太高,自然加大了就业的难度。

三.实现生物技术类专业有效就业的对策

1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应加强个人能力和素质培养

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应加强以下能力培养:一是认真掌握专业知识;二是学会阅读各种专业的文献资料,自主设计实验,多动手操作,将实验技能锻炼好;三是学会在学习中举一反三,灵活运用知识,逐步培养创新意识;四是积极参加各种能力培养活动,增强个人修养及思想素质;五是有意识地拓展专业外的能力,如计算机应用、外语、交际能力等。

2各大高校应该改进对学生的教育模式

高校人才培养应朝“专业教育 +通才教育”“、理论教育 + 实践教育”的模式发展应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不断调整学校的学科和专业结构,加强对学生的专业教育,强化学生的专业技能,以适应企业对人才的要求;加强专业课的教学深度,加强实验的开放性,让学生更多的独立设计实验、操作实验和分析实验,做实验报告或论文等;合理增加实习时间;多开展培训和竞赛活动,加强学生的计算机能力、外语能力以及其他方面的素质能力等;做好就业指导,使就业工作形成系统的理论指导和专门化、专业化的工作程序,就业辅导不仅应发挥行政管理的工作职能,而且应充分地将就业辅导、就业咨询、就业教育、培训及心理辅导与治疗结合起来,使就业指导工作的层面更有深度、广度和力度[6]。另一方面重视创业教育。毕业生不仅仅只是一个被动的求职者,更应该是一个主动的职业创造者,实现独立自主创业[5]。

根据生物技术的专业特点和目前行业的发展态势,学生自主创业具备一定优势,所以,我们提倡就业是基础,敬业是保证,创业为最终目标,给创业教育以应有的重视,把被动就业观念转变为主动的创业思维。揭开创业的神秘面纱,让学生不再对创业觉得力所不能及,将创业行为与专业、行业优势相结合,使学生头脑中的知识、身上的专业技能、掌握的创业政策、信息,构成创业资本。

3企业和学校合作,加大人才培养力度

企业应有效扩展招聘空间,建立企校合作培养机制应充分评估本科生的能力和可塑性,增加就业机会,如增加招聘不同类型学校的学生,消除一些偏见影响,多给学生锻炼和展现的机会。同时,可和学校合作建立产学研的发展模式,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使学生能更快地学会把理论知识运用到生产中去,让学生在学习期间去进行实践,配合学校一起把学生培养成更适合企业所需的人才。解决生物技术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就业难问题。

参考文献:

[1]朱忆思梦,张树辉.生物技术专业本科生就业形势分析[J].温州医学院,2012,(27)

[2] 生物科学与工程教学指导委员会.生物学科战略发展报告.高等学校理工科教学指导委员会通讯.2005;20-21

[3] 谢倩.生物学专业学生就业情况调查和对高校生物教改的思考[J].高等理科教育.2003;(S2):171-175

[4] 师海荣.生物技术迅速发展与生物类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探

[J].讨滁州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系 239012

[5]詹萍.关于生物技术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的调查 [J].职业时空,2008,11.[6] 狄成杰,朱明.我国大学生就业难的成因及对策建议[J].经济纵横.2006(11):27-29

第二篇:高校毕业生就业影响因素与对策分析

高校毕业生就业影响因素与对策分析

通过分析我国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和国家政策,了解当前国内的整个就业局势、相关信息动态,让毕业生详细掌握当前的就业形势,适应当前的就业状况以更好的实现就业。作为就业大军的中坚力量,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尤其关键。对于国家而言,大学生作为国家社会重点培养的各方面人才,只有得到自己的工作岗位,才能拥有发挥聪明才智、服务社会、报效祖国,也有利于社会国家的稳定与发展。对于大学生自身来说,这不仅可以享受自己通过劳动得到的物质成果,而且能够得到知识和技能的充实和提高,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一、我国大学生就业的历史沿革

(一)统一分配

恢复高考后,直到上世纪80年代末,我国大学一直实行统一分配工作的大学毕业生就业制度。这一制度可追溯到新中国成立之初。1950年,当时的政务院发出《为有计划地合理地分配全国公私立高等学校今年暑期毕业生工作的通令》。这是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对第一届大学生的分配意见,提出对高等学校毕业生实行有计划的统筹分配。1951年发布的《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中规定,高等学校毕业生的工作由政府分配。

1977年恢复高考,从这一年级的学生毕业起,国家沿袭了统一分配的制度。1981年,国务院批转了原国家计委、国家教委《关于改进1981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分配工作的报告》,要求对毕业生按照国家统一计划分配,其中,国家教委直属院校毕业生由国家负责面向全国分配;部委主管院校,毕业生由各部委在本系统、本行业内分配;省属院校的毕业生主要由各省市自治区负责面向本地区分配。

上世纪80年代是一个社会经济等各方面复苏的年代,学历文凭成为人们发展的最大资本。当时,各单位里的本科生可谓凤毛麟角,考上大学就等于进了保险箱,饭碗不愁。

(二)双向选择

上世纪90年代,上大学最大的变化是从“两包”到“两自”。“两包”,即考生上大学学费由国家包下来,毕业后由国家包分配。“两自”,即学生上大学要自己缴费,毕业后要自主择业。实际上,从上个世纪80年代中后期,国家已开始酝酿大学生就业制度的改革,这一改革过程与收费制度基本一样,持续了较长时间。

1986年,原国家教委出台《高等学校毕业生分配制度改革方案》,提出高等学校毕业生分配制度改革的目标是,在国家就业方针政策指导下,逐步实行毕业生自主择业、用人单位择优录用的双向选择制度,逐步把竞争机制引向高等学校。1994年,原国家教委发出《关于进一步改革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和毕业生就业制度的试点意见》,提出从招生开始,通过建立收费制度,改变学生上学由国家包下来,毕业时国家包安排职业的做法。同时建立相应的奖学金、贷学金制度,鼓励学生努力学习,引导学生毕业后参与劳动力市场的竞争,国家不再以行政分配而是以方针政策指导,以奖学金制度和社会就业需求信息引导毕业生自主择业。同年,原国家教委推行高校招生并轨改革试点。当年全国共37所并轨试点院校,1997年全国大部分学校开始实行并轨招生。

(三)自主择业,就业形势严峻

1999年,高校开始大规模扩招。据教育部统计,1998年普通高校招收本专科生108万人,1999年高校开始大规模扩招,其中普通本专科招生159万人,比上年增加51万人,增长47%。此后几年,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当年因为扩招而受益的学子,在4年后面对巨大的就业压力。巨大的就业压力下,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了继续攻读研究生学位。据教育部统计,1999年,研究生考试的报名人数是31.9万人,2007年增长到128.2万人,今年虽然增幅较往年有所

减缓,但报考人数仍在不断增长中。

近几年,大学生就业形势仍旧严峻。2006年7月,共青团中央学校部、北京大学公共政策研究所联合完成的“2006年中国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显示,截至当年5月底,在接受调查的上百所高校的6000名应届毕业生中,已签约和已有意向但还没有签约的占49.81%,不想马上就业的占15.02%,没有找到工作的比例为27.25%。随着就业难的加剧,大学生的期望月薪也一降再降,此次调查显示,甚至有1.58%的学生为了职业理想可以接受“零工资”,有66.1%的学生将月收入定位在1000元至2000元之间。

2007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将达到495万人,比2006年增加82万人,在全社会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压力仍然突出。

二、我国大学生就业的现状及成因分析

社会上大学生就业情况面临着僧多粥少的局面,大学生供过于求,政策、教育和大学生自身都出现了一定的问题导致了大学生就业难。

(一)我国大学生的就业现状

1、各种劳动力资源的互相冲突

我国是人口大国,由于人口基数大,虽然早已实施了计划生育政策,但人口出生率仍然较高,导致新增劳动力数量仍居高不下。同时由于经济体制的改革从而引起的下岗职工再就业政策等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从而加剧了就业这一问题的严重性。据统计:目前没有就业的下岗职工还有100多万人,2006年至2008年将涉及职工351万人;2007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495万人,比2006年增加82万人;社会各界的劳动力资源在一个很短的时期内都互相交叠在一起,我国劳动力资源的互相冲突已经到了高峰期,解决这一矛盾已经刻不容缓。

2、社会可供就业岗位较少,劳动力供大于求

由于中国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经济增长创造的就业机会有限,加上企业结构调整、技术进步等原因,经济增长创造的就业岗位相对减少。因此,我国经济快速增长,但与就业率增长却并不同步。形成这一不正常现象产生的因素是:城乡二元结构影响就业总规模的扩大;企业使用先进的技术设备代替劳动力,使经济增长吸纳劳动力的作用减弱;企业改制、关闭破产使就业岗位减少等。

3、大学生数量不断增大

近年来,随着经济和各项事业的不断发展,我们国家的高等教育已从传统的经营化模式向现代化大众化模式转变。自1998年高校批准扩招以来,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扩大,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大幅度增加,2002年毕业生145万、2003年毕业生212万、2004年毕业生280万,2005年毕业生338万,2006年毕业生413万,2007年毕业生495万,6年增加了350万,预计到2009年毕业生人数将达到610万。按国际标准我国已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与之相应得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也面临严峻的挑战,大学就业问题已成为大学生、家庭和社会关注的热点。

(二)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

1、就业政策不适应和就业指导不足

目前,国家虽然为鼓励和吸引人才到中西部和欠发达的地区发展或者支援农村教育,实行很多优惠政策,但是资金投入相对较少,对这些毕业生支援国家服务期满后还缺乏相关的引导;同时国家还没有针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具体保护政策,对就业中的性别歧视还没有相关有效措施,某些地区还存在户口、档案限制,这势必会影响人才的自由流动,影响就业。此外,大学毕业生正处于真正迈入社会的关键时期,对社会还不是很了解,对自己的工作和前途的定位也感到困惑和 迷茫,正需要学校对他们提供有关职业规划、就业方面的帮助,但有关学校存在就业指导和信息的滞后,就业渠道、就业信息不畅。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加强对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管理,规范毕业生就业的必要程序和手续,这是非常重要的。但由于政出多门,甚至政策相互冲突,使得有些地区的毕业生左右为难、不知所措,甚至因此而失去就业机会。

物而涉及到人,并且人在无对象物的领域内只是持存物的预定者,那么,人就走在 了悬崖的边上,即他本身只应该被视作持存物。”[6]

技术由对物之物性的消除达于对人之

人性的消解。

2、结构失衡

结构失衡造成大学生就业难。教育经济学相关理论认为,经济结构决定教育结构,教育结构反作用于经济结构。当前,我国一些高校专业设置不合理,培养模式市场定位不准确,高校在加速扩招的同时,未能及时将专业设置与劳动力市场需求紧密联系起来,导致了高校专业设置与劳动力市场需求之间的矛盾。高校在专业设置方面没有自主权,不能根据市场实际及国家发布的就业信息及时调整专业,在招生计划、专业结构、教学内容等方面严重脱离市场,盲目招生和设置专业,导致了毕业生知识面较窄、能力较差、社会适应性弱等问题,这就影响了大学生的顺利就业。人才结构失衡的问题也比较突出。

3、金融危机对大学生就业影响

金融危机就是次贷危机导致经济危机,国家或几个国家短期利率、货币资产、证券、房地产、土地(价格)、国际金融危机已导致全球经济大衰退,乐观估计,至少要在2至3年后才可能恢复。美国许多企业由于业务萎缩而冻结招聘,波音公司也要进一步裁员。作为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的美国实体经济疲软,直接造成我国的出口企业面临严峻形势,首当其冲受到影响的是金融、证券投资、国际贸易、房地产、汽车等行业。此时正值大学毕业生求职的重要时期,金融危机会给大学生就业造成多大的影响,还难以预测,但目前可以初步判断,随着金融危机影响的日益扩散,首先是跨国公司和外包公司业务萎缩,会减少用人数量及其冻结招聘;其次国内为国外产业提供零部件、原材料、半成品的制造业、出口型企业也会受到影响;当然会影响到下游的原材料和能源工业影响较大。政府救市政策出台,会刺激建筑业的需求,从而带动原材料和能源工业的恢复,但是见效果有一个滞后时间,所以正在找工作的大学生还不一定能感受到政策的效果。2009届大学毕业生需要就业的高达600多万,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受影响较大的是财经类专业,因为企业业务萎缩,首先减少的是财经类管理人员的需求,其次是技术人员的需求。其次是建筑、能源、机械、IT类专业会受影响。这种影响表现在两个方面,企业招聘人数下降带来的就业率下降,由于大学生就业市场的卖压增加造成薪资下降。即便是不在上述的专业范围内的大学毕业生,也会由于市场的大环境而不得不接受较低薪资。

对于已经就业困难的专业、地区和大学,这次经济萧条是雪上加霜。所以,应届大学毕业生应

该调整求职心态和期待,渡过最严重的一次经济萧条与就业冬天。如果就业不行或没有理想就业,不妨以读研和留学来躲几年,待就业形势好转再行求职。要提醒大家是,经济不好时美国人读研的特别多,留学非常难录取和获得资助,同样国内考研竞争也会很激烈。希望教育部拿出政府四万亿救市的气魄来,马上把研究生招收名额大幅度增加。

4、大学生主观意识偏颇

大部分大学生的择业意识、择业观和价值取向符合社会主流,能正确熟悉和评估自己,勇于艰苦创业,以实现自己的理想和价值。但是,也有少部分大学毕业生主观上存在一定的择业误区,影响和制约了自己的就业。大学毕业生更加关注现实、个人价值的实现,更加注重个

人的选择,这就导致了毕业生过分看重薪酬待遇和工作条件,片面追求舒适安逸,功利性较强,缺乏正确的自我规划和熟悉,没有把就业当作是职业生涯的一个环节来看待,就业期望值居高不下,蜂拥追求“到城市去,到公司去,到挣钱最多的地方去”。导致大学生就业困难,“高不成,低不就”。这些主观意识直接影响了他们的顺利就业。

5、初期薪酬期待值偏高

由于当代大学生普遍认为就业压力较大并且就业形势较为严峻,因此对于自己的初期月薪要求也普遍比较接近现实。大部分本科生的选择在1000元~4000元之间,而其中大部分人的选择在2000元~3000元之间,其次在1000元~2000元之间。同时,专科生对于初期薪金的要求相对于本科生而言较低。72%的高专学生的要求都在1000元~2000元之间,12%的人选择在2000元~3000元之间。大部分本科生的要求比大部分专科生的要求要高。同时一、二年级的大学生对于初期月薪的要求明显比三、四年级的高出许多。

当代大学生对于就业形势并没有很清晰的了解。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大学生对初次薪酬的期望值明显比较偏高,但是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薪酬明显下降。

三、解决我国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对策

从政府、社会和自身三个方面去对大学生就业难提出解决办法。

(一)政府方面

1、加强党中央对大学生就业的关心与支持 12月20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参加“中日青少年友好交流年”闭幕式活动后,特地前往该校图书馆看望大学生,并与学生们一起就中国的飞机制造、金融危机、就业形势等话题进行了长时间的交谈。面对大学生,温家宝总理说,请同学们放心,我们把大学生就业放在首位。

在今年“两会”期间,保就业成为代表委员以及公众关注的焦点。就业不仅是党中央提交为今年政协的“一号提案”,而且温家宝总理在与网民交流时也指出:“就业不仅关系一个人的生计,而且关系一个人的尊严。”在200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温家宝总理也强调: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将进一步加强。完善促进就业、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政策,落实最低工资制度。

2、鼓励大学生从基层做起,到一线去工作

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之下,不少大学生也渐渐转变了自己的就业观念,在心理上有了很大的转变,到基层去工作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不一样的成长经历。08届社会学专业的毕业生葛湘玲告诉记者,她刚开始也是不太想到基层去工作,因为从小在城市长大,觉得到基层去工作没什么意思,和自己最初的期望值有所差距。但

是在经历了求职过程一次一次严酷的考验后,通过各方面的比较,她渐渐有了更加务实的想法,觉得到基层工作比较适合自己。“我还年轻,到基层就业可以锻炼自己。从小到大,我在家里都没怎么吃过苦,没体验过真正的社会是个什么样子。我愿意用三年的时间去重新学习,重新认识自己和社会。基层也需要像我们这样的大学生去补充新鲜血液,有很多事情都值得我们实实在在动手去做。”

而且,政府出台和落实的扶持政策,也让她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信心:“像我们这样的大学生村官,都是享受事业单位编制的,有省委财政的保证,领导也非常重视和关心我们。我从中学到很多东西,在基层得到了自我价值的体现。”现在担任常州市戚墅堰区丁堰街道芳渚村委主任助理和团支部书记的她,在自己的岗位上充实并快乐着。

“到基层去,到农村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从一句简单的“宣传口号”到具体项目和行动的落实与实施,近几年来,到基层就业已经逐渐为大学生、家长和社会所接受,成为很多大学生毕业时的选择。自2003年起,各级政府部门扶持和促进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政策、措施纷纷出台,“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计划”、“农村教育特岗计划”、“大学生到村任职计划”„„教育部学生司副司长张浩明在山西太原召开的全国高校毕

业生就业工作研讨会上明确提出,“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是2009年乃至今后一个时期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核心工作和重要任务。”尽管经历着就业观念的转变和就业体制的摩擦所带来的种种阵痛,但不得不说,随着近几年大学生就业形势的发展,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提倡和引导之下,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就业之路正在越走越宽„„

(二)社会方面

1、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刻不容缓 学校教育应与市场需求相对接。高校教学改革与社会发展、国家建设需要紧密结合。专业设置、课程结构要满足市场所需;根据不同专业,科学地制定扩招规模;加大社会急需专业的招生数量,控制长线专业的发展规模,对教学质量不高、专业设置不合理的专业要减少招生数量甚至停止招生。

2、职业生涯设计指导

通过生涯设计帮助学生规划未来职业发展方向,主要内容包括: 确立阶段性或长期职业目标; 确定适合自己发展的方向、方式和方法; 明确将要进行的调整和各项准备等。以指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发展”为目标,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素质和适应社会的能力,树立终身接受教育的观念。

3、职业价值观指导

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指导学生选择一条既符合社会发展需要,又适合自己发展的成功之路。帮助学生正确处理好“三个关系”,即索取与奉献的关系,个人愿望与社会需要的关系,个人成才与客观条件的关系。树立“三个观念”,即国家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观念; 艰苦奋斗,创业成才的观念; 增强自身素质、积极参与竞争的观念。

4、心理指导

指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客观评价自己,根据自己的个性、特长、心理素质、知识结构,选择那些能发挥自己特长和潜能的职业。指导学生培养良好的择业心态和心理素质。引导学生充分认识自身的特点和潜力,增强自信心、克服自卑感; 帮助他们克服不良就业心理,增强心理承受能力,以积极、健康的心态面对和参与就业竞争。

5、政策和信息指导

加强学生择业的政策咨询和信息服务,逐步建立起需求信息服务网络。通过广泛

而深入的政策宣传和教育,帮助学生了解国家和省、市制定的就业政策及学校制定的具体实施意见,引导学生走出择业“误区”,消除择业困惑,纠正择业中的片面认识。向学生提供社会需求信息,包括用人单位基本情况,需求毕业生的类型、人数以及对毕业生素质的具体要求,指导毕业生收集信息、整理信息和利用信息。

6、择业方法和技巧指导

让学生了解自荐、面试、笔试的种类,掌握自荐信书写的格式、内容和写作技巧,以及面试和笔试的应试技巧和方法。要让学生在用人单位面前恰当地、实事求是地展示自己。通过媒体多渠道、全方位进行宣传教育,让学生及时了解国家的就业政策、就业程序与就业纪律,使就业指导工作机制规范、有序地运行。开展“生涯设计”活动,形成以此为抓手的学生创业、就业指导工作体系。

7、开设专题系列讲座

聘请校内外有关专家、学者作经济与教育发展趋势、就业形势、择业技巧、艰苦创业、奋斗成才等报告或开设专题讲座,帮助毕业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提高择业决策能力和择业竞争能力。

8、开展调查活动

通过多种形式开展调查研究,了解学生普遍关注的就业热点以及就业心理和思想动态,发现问题随时进行教育与疏导。开展就业“双选”模拟活动。聘请人事、教育行政部门以及企业等用人单位的领导担任主考人员,与毕业生开展就业“双选”模拟活动,从实践活动中培养和提高毕业生的择业技巧和能力。

9、开设学生就业指导讲座或选修课

以专题讨论与集中讲座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就业指导。建立毕业生就业网络系统,为实行网上求职择业创造条件和提供服务。

总之,大学毕业生身上凝聚着巨大的人力资本,他们是国家和社会的宝贵财富。我们应该客观认识当前大学生就业的形势,正确分析大学生就业的矛盾和问题,因势利导,科学应对,深化改革,完善政策,变挑战为机遇,化压力为动力,推动高等教育事。

(三)自身方面

1、以理性眼光看就业

直接走向社会寻求就业的本科毕业生所面临的问题——不是没有市场,而是能否接受市场。即使是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之下,仍然有许多公司在不断壮大,这就带来了大量的工作岗位,但是招聘会上这些公司依然可能会门可罗雀。大学毕业生应当接受多元化社会的多种工作岗位,所谓大学生就业难,是难在找一份理想的同时也跟自己专业有关的工作。给自己一个机会,尝试其他工作,也许成功就在下一步努力之后;如若不然,多多积累社会经验,先就业,再择业的就业模式也是个理性的选择。

2、就业考研两不误”准备并非万全之策

社会的飞速发展带动人才地位、价值的变迁,研究生的内在价值明显得到了提升。读研可以说意味着人生上了一个新台阶,甚至成为一个人改变生活、实现人生理想和愿望的重要途径之一。但是读研是否一定能改变命运?是否就意味着更容易找到理想职业?这就因人而异了。

当今社会的就业形势告诉我们,学历文凭已不再是检验一个人所学专业知识状况的唯一标准,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全面的综合素质才是最重要的求职砝码。一个人的能力不能仅仅以其曾经获得的学历来判断,用人单位需要员工给其创造价值,所以他们更重视员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学历只是其中的一个标准。

马克思曾说:“内因和外因是辩证统一的,而内因起决定作用。”既然我们改变不了身边的环境,那我们就要试着改变自己,让自己适应环境,适应这个社会。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借助环境中对我们有利的因素,抓住机会发展自己。所以先考研还是先就业,还得看自己的实际情况。

参考文献:

[1]陶书中。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困惑与对策,载于《中国成人教育》。[2]杨剑。对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探讨,载于《中国成人教育》。[3]张强,赵万里。大众化教育形势下大学生就业状况及理论误区的分析。[4]刘文伟,项中。当前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分析与对策。

[5]肖静.西方失业理论与中国的就业问题[J].法制与社会,2006,(11)。

[6]刘加强.缓解西部地区城乡就业矛盾对策研究[M].重庆: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7]杨伟国。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及就业前景如何?中国教育新闻网2008年11月06日。[8]程忠国。大学生指南图书: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09-01。[9]佚名。外国大学生就业面面观。香港文汇报 2004年4月28日

[10] 杜宇.09年大学生毕业人数达610万就业形势更趋紧.北京新华网,2009-03-29

[11] 09年陷就业低估,611万高校毕业生面临挑战.中国教育在线校园招聘频道,2009-03-30。[12] 谭运进.西方就业理论对我国的借鉴意义[J].商业时代,2005,(12)

[13] 伍希.借鉴西方经济学失业理论解决我国就业问题[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5,(4)

第三篇:理工科毕业生就业形势分析[定稿]

理工科学生的就业形势分析

大学是一个令人充满向往和理想的地方,进入大学时,我们都伴着意气风发的朝气,对未来的渴望指引我们来到这个理想的殿堂。或许当时我们不曾想过大学毕业时的状况,那么为了我们充满阳光的未来,就让大家一起随我来了解一下,我们即将面临的处境吧。

伴随着高校毕业生的人数不断的增加,近年来作为“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理工科大学生的就业形势也愈发的严峻。面对越来越严峻的就业形势,清楚的认识当今社会的就业现状,把握正确的就业观念,成为理工科毕业生亟待解决的问题。

近年来大学毕业生持续增加,理工科学生占据大学毕业生一半以上的数量。由于高校扩招,而带来的大学生就业人数急剧增长,而社会需求趋于饱和的问题也越加凸显。虽然高校扩招已经基本告一段落,但是高校扩招所带来的影响已经出现,并将在一段时期内长久的存在。作为一个理工科学生,我们需要认识到我们未来的就业形势,它是严峻的,不可忽视的,而且并非十分乐观的存在。虽然我们还未步入社会,但是直面这种现状的时候马上就要到来了。对于我们大多数理工科学生来说,没有人可以逃避。从现在开始,了解社会现状,认清所处专业的就业情况,对自己有一个良好的定位,是十分急切的。

数据显示,2014年高校毕业生的数量达到727万,而这个数据在2013年是699万(2013年被称为是史上最难就业季),2012年是680万,2011年是660万,2010年631万,2009年611万,2008年559万。明显发现2014年的毕业生数量比2013年多了近30万,而实时数据显示理工科学生占了大学生总数的70%左右。而这个数据可能会比调查显示的更高。这对于作为理工科学生的我们的确是个不太好的消息,看来2014年将会是新的史上最难就业季了,即“更难就业季”。分析毕业生人数持续增加,理工科学生就业愈加困难的原因,无非是以下几个方面。

① 最近几年高校招生人数持续增加。由于进入20世纪以来,我国经济的持续高速的发展,国家对大学生的需求量不断的增加,国家政策鼓励高校扩招。正是这种对人才的需求,使得高校招生人数不断增长,从而导致高校的毕业生也持续增加。加上近年来海归人数的增加,更加剧了就业压力。可是当供大于求的时候,大学生毕业人数的过快增长也带来一些相应的负面问题。高校毕业生总数的增加自然表明理工科学生人数也在持续增加,相应的理工科毕业生的就业前景也不容乐观。高校毕业人数的持续增加是导致就业压力的最直接原因!

② 理工科专业岗位需求正在向“日趋饱和”的方向发展。现在正处在大力发展国家建设的时期,理工科大学生的需求量很大,建设型人才的需求催生了理工科院校的大规模招生。但是随着理工科毕业生数量急剧持续的增加,而有限的理工专业岗位日趋饱和的情况下。对于未来几年的理工科毕业生来说,就业压力其实是非常大的。大多数岗位都已注入新鲜的血液,而年长的理工专业人士也处在黄金发展阶段,那么新毕业的理工科学生进入各自领域,发挥专长的机会就不断的减少,虽然也有一部分的理工工作者进入退休阶段,但是这种空缺根本填补不了理工科大学生就业岗位的空缺。岗位数量有限,限制了就业,增加了就业困难,岗位有限是最现实的客观原因!

③ 大多数大学生思想观念不成熟。我们不得不承认这是一个急功近利的时代。刚刚毕业的大学生自以为上了大学,就跟别人不一样,就一心想要一个他们心中的理想工作,结果就是:你想去的用人单位看不上你,想要你的用人单位你看不上!其实这也无可厚非,毕竟我们上大学就是为了能够找一个好的工作。但是对于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还是脚踏实地,从基层做起,慢慢积累经验,以求日后的发展。主观因素在就业过程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④ 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体制机制障碍。社会的高速发展,所带来的体制机制的相对落后,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理工科学生的就业。我国的教育体制处于转型的阶段,因此存在着专业设置不合理,教学环境制约,造成部分专业与实际需求不相符的现象,尤其是在高校扩招的现象严重,降低了教学质量。社会不能对大学生进行有效的利用,毕业大学生分布区域不均,一些需要大学生的的地方,大学生比较少。而一些地方的待就业大学生,则为了少量较优越的工作环境扎堆在一起,例如北京,上海。而国家没有十分针对性的对大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和政策的鼓励。不难看出,解决体制问题是避免人才拥挤和优秀资源浪费,从而较大程度的解决理工科学生就业,一个比较有效的突破口。

⑤ 就业政策体系、服务体系和市场体系。就业机构相对较少,就业政策还不完善,社会服务体系相对落后,市场自动调节能力不足。整体与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相脱节,人才数量的激增正在考验落后的就业政策。

⑥ 企业用工制度的不合理。地域歧视,性别歧视,学历歧视,户籍歧视,身体歧视。特别是对于理工科学生,尤其是理工科的女生们。相比较而言,往往理工科学女大学生并不享有同理工科男大学生一样的平等的就业机会和待遇。许多用人单位不能对男生和女生一视同仁,甚至有的用人单位在招聘启事中直接打出“限招男生”的字样,有的用人单位以种种理由拒招女生。当然地域歧视,学历歧视也是司空见惯。企业不以考量所需人才的能力为招聘指标,而是带着有色眼镜来招收学生,那么这种行为便会导致一些学生从一开始就业便面临了相当高的门槛。面对种种对我们不利的情况,难道我们就不能进行有效的变通么。也许政策上可能会有一些我们无法改变,但是我们能改变自己。那么如何改变,如何应对这些令人棘手的问题呢。那么就让我们来着手分析一下:

1.加强自我认识,对自我的性格和能力有个清醒全面的认识,认真分析自己的兴趣爱好,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扎实课本理论,学好课本知识。知识改变命运。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应当充分利用大学四年的宝贵时间,努力学好专业课知识,并在实践中得到锻炼。

2.加强社会实践,努力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包括身体、心理素质与能力。当代大学生必须有把自己事业与国家进步、社会的发展及人类的文明融为一体的品格,崇尚真善美,坚持真理,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并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3.加强人际交往能力,俗话说的好,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在进行学习,生活和社会锻炼的时候,多与人交往。加强自己的人际交往的能力,这个对自己与人的沟通交流,对自己的就业有很大的帮助,也会让自己的就业机遇增加不少。

4.提高自身素质和修养。你要相信是金子总会发光的,而能让自己由内到外散发出一种能力的东西,就在于素质与修养。课余时间多读一些课外书籍,关注时事,这对于培养一个人的眼界,对于提升一个人的修养有很大的作用。而好的修养也会帮助你在未来的求职路上比别人更有优势,那么在这么激烈的竞争中,你就会占据了先机,那么对于别人来说的难题,也许在你求职的过程中就不会算是一个问题。

5.了解国家对大学生就业创业的相关政策,充分利用有利的条件。对于有经济优势的家庭,可以选择创业,因为国家在鼓励大学生创业方面,给予了很大的政策引导和经济扶持。对于家庭条件不太好的毕业生,可以选择参军,到城乡基层就业等国家鼓励的大学生就业渠道。

相信自己能力,对于我们理工科学生来说,就业优势还是相对于文科生来说较好的。作为一个合格的理工科毕业生,把握住加强自身完善,提高个人素质。理性的定位就职类型,不盲目从众,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力避盲目追逐城市就业。正确把握工资福利,注重长远的利益。理工科大学毕业生尤其是面临着严重就业压力的女大学毕业生,更应该放低位置,踏实谦逊的寻求工作岗位。着实培养工作能力,注重长远发展,而不应该在求职中过于看重初始工资等物质利益。只要注重培养自己的能力,相信在不久之后,我们便会收到相应的回报,功夫不负有心人。

天道酬勤,有志者事竟成!

第四篇:会计本科毕业生就业影响因素分析

论文 关键词: 会计 毕业生 就业市场 影响因素

论文摘要:本文以问卷调查为主要工具,运用叙述统计等方法,从会计就业市场供需双方的两个层面分析研究了会计毕业生就业的影响因素。综合两个层面的样本,利用因素分析方法,归类简化了影响因素,分析的结果是:毕业生就业市场的最重要影响因素是知识成绩,其次是薪酬福利。据此,对学校加强学生理性的就业观辅导和改革现有课程设置提出了要求。

高等学校的会计院系是会计 教育 的供给者,工商业界和会计事务所是会计教育的主要需求者。近年来,会计毕业生就业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一次性就业率在逐年降低,不断加大的就业压力对高等会计教育提出了挑战。因此,明确会计市场需求,提高会计毕业生的就业率,成为我们会计教育界要面对的重要课题。本研究主要从供给者和需求者两个层面来探讨会计就业市场职业选择的影响因素,并根据调研结果提出会计教育改革的想法,以适合会计人才市场对会计毕业生的知识和能力需求。

一、文献 探索 会计毕业生的最终就业取决于供需双方。1.就供给方来考察,毕业生职业选择主要受需求者的条件环境影响。影响供给者职业选择的条件环境,不同人研究结果略有不同,国内外之间也略有差异,但主要因素基本相同,即主要是工作单位的声誉、升迁机会和薪酬等。2.就需求方来考察,招幕会计毕业生的条件,主要是学习成绩、组织能力、沟通能力、面试表现等方面。国内尽管没有这方面的专门实证研究成果,但相关研究也能从一定层面反映出实务界对招聘的会计人员知识与能力的要求。杨有红对实务界的专家实证研究发现,会计和财务知识仍是会计人员知识体系的核心,排在第二的是管理、金融、税收及 法律 知识,可见,实务界对学生会计成绩和整体成绩的关注程度。林志军等对于会计人员应具备的知识与能力调查分析得出的结果是:财务会计、金融学、管理会计、税务学、商法、审计/鉴证服务、职业道德、信息系统、国际贸易和 电子 商务是最重要的十项知识要素;最重要的10种技能分别是职业品行、计算 机技能、外语水平、人际关系、决策能力、分析性/批判性思维、写作水平、团队合作、领导才能和语言交流能力。该研究同样证明了会计成绩和整体成绩的重要性,同时也说明了人际关系、领导能力和交际能力的重要影响。

二、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会计毕业生的就业结果取决于会计教育产品的质量是否符合会计实务界的要求以及会计毕业生对职业选择的要求。因此,本文的研究对象定位于2003,2004届的会计本科毕业生和实务界的大中型企事业单位财会部门负责人以及会计师事务所的注册会计师。2.问卷设计。本问卷内容的设计主要 参考 美国会计学会提出的问题,并汇集会计教育改革相关的文献,经汇总分析后,再根据国内会计教育与实务的现状及相关的会计理论研究作一定的修正。本问卷调查的设计,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是面函,说明调查研究的目的意义以及答卷的注意事项;二是具体的分类项目,包括两类:一类是关于毕业生知识、能力素养等方面的,包括外语水平、计算机应用能力、管理的经历、会计成绩、综合成绩(包括公司理财、税务、金融、经济 法等)、自信心、面试表现、学校知名度、交际沟通能力、社会关系、政治 面貌;一类是实务界的条件环境,包括 企业 发展 潜力、升迁渠道、薪酬政策、福利待遇、进修提高、企业所在地区、办公场所、出差机会、休假制度、企业声誉、人际关系等。3.资料分析方法。本研究首先从全体样本的观点,以叙述胜统计来探讨研究对象对会计毕业生就业影响因素的重要程度的看法;其次,以因素分析来简化问题的变量;最后再分供、需方两类样本,用叙述性统计方法来了解毕业生和企业界对会计毕业生就业市场影响认识上的差异情况,以便借此研究结果,改进会计教育。

三、结果与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会计市场供需双方对毕业生就业的影响因素重要性的总体认识,从需求方的因素来说最重要的是“发展潜力”、“薪酬水平与制度”、“知名度”;最不重要的是休假制度、办公场所和出差机会。从供给方因素来说,最重要的要素是“综合成绩”、“面试表现”、“学校知名度”;最不重要的是计算机应用能力、自信心和政治面貌。从而显示出毕业生求职十分看中企业的发展、声望和薪酬,而对会计工作的辛苦程度在心理上能够认同。对于用人单位来说,特别看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学校的知名度,对学生的社会关系和在学校担任过管理职务也较关注。这符合现今会计工作性质,特别是作为服务性企业会计事务所工作性质的特点,以及社会资源在当今 中国 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而将自信心和计算机应用能力列为不重要因素,这与以前的相关研究成果有较大差别,从面上看也确实令人费解,特别是自信心。对此,我们找了我校及其他几所高校的会计高年级学生交谈,据此了解到了 现代 大学生特别是在“一本”层次上录取的大学生自信心都比较强,不自信的很少。至于计算机的应用能力在 网络 经济时代已经是一个大学生的基础能力,况且会计电算化是绝大部分高校的必修课,而且很多学校都把取得计算机的应用能力证书作为取得学位的必备条件之一。为了进一步验证毕业生与实务界对会计就业市场影响因素重要性的认识情况,经过分析可见,因素中,综合成绩、面试成绩、语言水平和会计成绩等都与毕业生的知识水平有关,故命名为“知识成绩,’;薪酬制度、福利待遇、休假制度等都是与物质待遇有关,因此命名为“物质待遇”;发展潜力、升迁渠道、进修提高、人际关系等都与毕业生未来发展相关,因而赋予“发展潜力”名称;企业地位、企业所在地区、办公场所、社会关系和学校知名度是涉及到供需双方的环境和资源条件,因此将其命名为“环境条件”;管理能力、交际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自信心等都与学生的素质能力有关,因此,命名为“能力素质”。从调查中可见“知识成绩”与“薪金福利”的重要性。

第五篇:毕业生就业难的影响因素与趋势分析

毕业生就业难的影响因素与趋势分析

2013年我国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699万人,比上一年增加19万人,再创历史新高。无论是北京市和广东省等有关部门公布的数据,还是麦可思公司调查的数据,都一致表明,2013年的就业率明显低于往年同期的水平,2013年成为改革开放以来高校毕业生就业最困难的一年。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未来就业趋势会怎样?只有摸清情况,找准原因,才能寻到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更好出路。

一、高校毕业生的整体就业状况

基于统计数据对大学生就业问题进行实证分析,可以较真实、清楚地了解到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本文研究使用的毕业生就业数据主要来自于两个渠道:一是基于教育部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数据库统计出版的《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以下简称《白皮书》),该数据库涉及全国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各类普通高等学校,涵盖了由专科、本科、硕士到博士的各学历层次毕业生离校时的就业情况。《白皮书》虽然是总体数据,包括每一位高校毕业生的信息,但是变量较少。二是北京大学教育学院进行的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问卷调查数据(以下简称《北大调查》)。北京大学从高校扩招后的本科生首次进入劳动力市场的2003年开始,每隔一年进行一次大规模的就业状况调查,内容包括学生及家庭基本信息、接受高等教育状况、求职状况、就业状况等4部分,变量较多。

1.高校毕业生的规模与结构

伴随着1999年开始的高校扩招,我国高校毕业生规模也大幅度提高,由1999年的90万人猛增到2013年的699万人,年平均增长15.8%。“十二五”期间,每年的应届毕业生规模在700万人左右,毕业生规模进入“一年一个香港、十年一个英国”人口规模的时代,我国成为全球高校毕业生最多的国家。从毕业生的结构看,有以下特点:第一,专科生成为比例最大的毕业生群体。2010年,专科、本科、硕士、博士所占的比例分别为52.1%、41.8%、5.4%、0.7%。第二,女性毕业生于2009年首次超过男性,并呈现比例持续增加的趋势。第三,学科门类结构具有“4-3-2-1”的特点,即理工科大约占4成,社科(经济、管理、法学、教育学)大约占3成,文、史、哲大约占2成,其他(农学、医学、军事学)大约占1成。第四,从院校类型结构看,一般本科院校的毕业生最多,2010年的比例为41,3%;其次是高职高专院校,比例为37.1%;“211”院校的比例为11.8%,其中“985”院校的比例为5.3%。

2.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

初次就业率。《北大调查》的数据显示,2003~2011年间高校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在70%上下浮动,待就业率在20%以上。2003年、2005年、2007年、2009年和2011年的初次就业率分别为59.8%、69.9%、71.1%、67.1%和72.2%。初次就业率与当年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有紧密的联系。2003年受“非典”疫情的影响,该年的初次就业率最低,只有59.8%。2009年受到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也不太高,为67.1%。近年来,有些媒体过度看重并炒作初次就业率,给高校带来很大压力,以至于有些高校的就业统计数据出现注水现象,不利于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毕业生的就业结果应该看的是最终就业率,初次就业率只是毕业生离校时一个时点的就业率。与就业数量相比,就业质量更重要,应关注毕业1年后、3年后、10年后,毕业生的收入变化、职业变化、职业满意度,尽快建立就业跟踪统计机制。

从初次就业率的比较看,有以下特点:不同学历层次的初次就业率呈现收敛的趋势,差异越来越小。《白皮书》的数据显示,2010年不同学历层次的初次就业率的极差(最大值减去最小值)在4.3个百分点以内;《北大调查》的数据显示,2009年不同学历初次就业率的极差在7.5个百分点以内。“十一五”期间,工学的就业率最

高,显示出我国作为制造业大国对于工科毕业生的需求很大。一般本科院校成为就业最困难的院校类型。“十一五”期间,一般本科院校的初次就业率不仅落后于“211”院校,而且变得比高职高专院校还低。

就业去向结构。从毕业生的就业去向结构看,有以下特点:毕业生“向上流动(即向城市流动)”的偏好十分明显。《白皮书》的数据显示,2010年约8成的毕业生在地级以上城市就业,其中4成多的毕业生在省会以上城市就业。《北大调查》的数据显示,2007年、2009年和2011年在大中城市就业的比例分别为80.2%、83.7%和80.2%。这一现象反映出我国经济发展以城市为重的特点。高校毕业生“孔雀东南飞”的现象依然十分明显。《白皮书》的数据显示,在2004~2010年间,按照生源地划分,京津沪地区和东部地区(不包括京津沪)始终是净流入地区,而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始终是净流出地区。从毕业生流入与流出比来看,比值最高的是京津沪地区,2010年的流入与流出比为12.5倍。从毕业生流入和流出的规模来看,东部地区(不包括京津沪)始终是流入规模最大的地区。企业是毕业生就业的主体。《白皮书》的数据显示,2010年2/3的毕业生在企业就业。《北大调查》的数据显示,2011年3/4的毕业生在企业就业;其中民营企业后来居上,成为吸纳毕业生最多的单位。民营企业所占的比例由2003年的10.7%上升到2011年的45.8%。相反,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的作用逐渐减弱,合计比例从2003年的39.6%大幅度下降到2011年的13.3%。毕业生就业的工作类型趋向多样化,表现出技术类、管理类、服务类三足鼎立的特征,而从事一线生产工作的毕业生依旧很少。《北大调查》的数据显示,2011年技术类、管理类、服务类工作所占的比例分别为38.0%、26.1%和20.2%。

就业质量。从工作收入来看,毕业生的相对收入明显下降。毕业生的月起薪呈现逐年缓慢上升的趋势。2003年、2005年、2007年、2009年和2011年的月起薪平均值分别为1569元、1659元、1798元、2331元和2394元。以城镇单位就业人员为参照对象,用毕业生的年起薪除以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构造相对收入指数。统计结果显示,毕业生的相对收入呈现显著下降的趋势,由2003年的1.35倍下降到2011年的0.68倍。分学历层次统计,结论同样成立。从就业满意度看,高校毕业生的主观感受没有发生很大的变化。《北大调查》的数据显示,2003~2011年间,大约50%的毕业生对自己所找到工作感到满意,40%的毕业生感觉工作一般,对工作不满意的毕业生比例在10%以下。这说明在相对收入下降的同时,毕业生的就业期望也相应地进行了下调。

3.高校毕业生的求职状况

与就业市场关系越近的因素越重要。就业影响因素具有以下特点:工作能力、职业规划、求职技巧等与就业直接相关的因素显得最为重要;热门专业、学校类型、学习成绩等与高等教育直接相关的因素也比较重要;亲朋好友、党员干部、性别、户口、送礼买人情等与社会资本、政治资本、人口特征相关的因素相对而言最不重要。这表明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市场还是比较规范的。

学校、亲朋好友、网络成为求职渠道的三驾马车。求职信息对求职者工作找寻的结果至关重要。调查发现:第一,“学校(包括院系)就业指导机构发布的需求信息”始终是毕业生求职最重要的信息来源,但是所占的比例呈现显著的下降趋势,比例由2003年的47.7%下降到2011年的29.7%。第二,亲朋好友的作用变得非常显著。2007年、2009年、2011年,亲朋好友所占的比例合计都在2成以上,分别为22.6%、22.8%和20.7%。第三,网络招聘在毕业生求职中的作用越来越大,2011年比例已经达到19.6%。

求职费用超过千元。高校毕业生的求职费用没有出现显著上升的趋势,除2003年较低以外,其他年份的数值都在1100~1200元之间。从支出结构来看,服装费、交通费和人情费是毕业生求职的三项主要支出。

二、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

高校毕业生就业难是每一个国家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必然遇到的难题,我国也不例外。2002~2008年间是我国高校毕业生规模增长最快的时期,连续7年以两位数高速增长。2009年以后,高校毕业生规模的增长速度

降到了个位数,但就业难的问题依然突出,2013年更是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季。为什么2013年的矛盾如此突出?原因是非常复杂的。我们可从市场需求和高等教育供给等方面进行分析。

1.经济增长速度放缓

中国作为全球的第一出口大国,经济发展的外贸依存度很大。近年来,全球经济进入了严冬黑夜的衰退区间,直接影响到我国的经济发展。2007年美国爆发次贷危机,2008年转变为全球金融危机,2009年扩展为全球经济危机,2010年至今欧洲债务危机继续对全球经济带来负面影响。2012年,美、欧、日等发达经济体或者低增长,或者零增长,有的负增长。国际劳工组织的数据显示,全球青年失业率居高不下,每6个青年中至少有1个失业,不幸的是这一现象还将持续数年。我国受全球经济的负面影响,出口和投资增速放缓,就业需求明显下降。

2.产业结构调整需要逐步进行

美国经济学家根据各国从传统经济向现代经济转变的过程,将经济发展分为寻求生存阶段、经济起飞阶段、满足物质生活阶段和追求生活质量阶段等4个阶段。2001年,我国人均GDP首次达到1000美元,之后经济发展进入“起飞阶段”,2012年人均GDP超过6000美元。经济发展阶段与产业结构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在寻求生存阶段,市场对农产品的需求很大,包括农业在内的第一产业优先发展。在经济起飞阶段和满足物质生活阶段,市场对工业制成品的需求最大,第二产业必然成为主导产业;只有当经济进入到追求生活质量阶段时,市场对服务产品的需求才会大幅度增加,第三产业才会成为比例最大的产业。

我国经济发展所处的阶段决定了第二产业依然是最主要的产业,对就业吸纳的能力最强。根据《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计算,2003~2010年间,我国城镇单位就业人员中,第二产业的就业增幅最大,为1177万人;第三产业增幅为1013万人;第一产业则减少108万人。产业结构很难进行跨越式调整,只能按照经济发展阶段循序渐进地逐步转变。从高校毕业生的类型看,高职毕业生比较适合目前经济发展的需求,近年来高职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相对而言提高很快。

我国作为世界工厂,劳动力需求旺盛,为什么不能根本解决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呢?原因在于我国目前还属于低端制造业大国。从产品“微笑曲线”现象可知,利润最大的部分在于“微笑曲线”的两端,即产品设计与开发的一端以及产品销售与服务的一端。而中间部分的产品组装和制造的利润最低。正是由于我国很多企业属于低端制造业,岗位的技术含量很低,尽管对劳动力的需求很大,却很难吸引到高校毕业生。

3.城市化率低不利于大学生就业

从国际比较看,高校毕业生的主要就业去向是城市,城市化率低不利于大学生就业。虽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市化水平提高很快,但是仍位于世界平均水平之下。2010年世界平均的城市化水平为50.9%,而我国为44.9%,相差6个百分点。从“金砖四国”的比较看,我国的城市化水平远远落后于巴西(86.5%)和俄罗斯(72.8%)。

有资料表明,城镇居民人均消费能力是农村的3倍左右,城市化率提高可以增加消费需求、促进经济增长。根据《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计算,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由1990年的2.20倍,升至2000年的2.79倍,再升至2010年的3.23倍。城乡居民的支出差距由1990年的2.19倍,升至2000年的2.99倍,再升至2010年的3.07倍。城市化率提高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不是原因,政府不能强制推动。我国目前需要解决的是消除各种限制劳动力流动的体制性障碍,加强教育、医疗、养老、廉租房等基本服务,使得城市化进程与经济发展相匹配。

4.收入差异大加重“有业不就”现象

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认为劳动力市场存在主要与次要劳动力市场的分割。主要劳动力市场的工资高、待遇福利好、培训和晋升机会多、工作稳定性高,次要劳动力市场则恰恰相反。我国劳动力市场分割程度很高,是造成“无业可就”(主要劳动力市场)与“有业不就”(次要劳动力市场)矛盾现象并存的主要原因。

我国劳动力市场分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居民收入差距的基尼系数很大。2013年1月国家统计数据公布了2003~2012年间全国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数,均在0.47以上。我国经济发展以大城市为主的特点显著。2010年,我国36个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的人口占全国的比重仅为18.5%,而生产总值占全国的比重却高达40.2%。经济发展的省际差距显著,形成“一个中国三个世界”的格局。世界银行按照人均国民收入净值(GNI)将各国分为4个组别。我国大约有14个省份属于中低收入组,15个省份属于中高收入组,上海和北京属于高收入组。我国居民收入存在显著的行业差异。2010年城镇单位就业人员中,金融业的平均工资最高,为70146元;农林牧渔业的平均工资最低,为16717元,前者是后者的4.2倍。

5.高校扩招因素的影响

高校扩招后,毕业生规模在短期内迅速增加,而劳动力市场的吸纳和调整需要时间,因而造成毕业生短期过剩的现象。同时,在高校扩招的过程中,经费投入和师资力量没有得到相应幅度的增加,出现了生均经费支出下降和生师比上升的状况,对于高等教育质量产生负面的影响。在高校扩招的前几年,针对学费水平迅速提高的状况,国家出台政策严格限制学费水平,自2002年后学费标准没有显著增加。许多高校为了节约成本,增加一些低成本专业的招生,实行大班化教学。规模化培养出来的学生如同流水线生产出来的机器人,理论知识学习有余,而能力方法训练不足,非认知能力的培养严重缺失。许多毕业生并不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求。

三、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趋势

未来几年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有喜有忧,还充满着很多不确定的因素。

1.经济增速将继续放缓

全球经济仍将维持较低的发展速度,总体形势不容乐观。但是,技术创新带动经济增长将成为竞争的主要模式。第三次工业革命正在来临,制造业正转向数字化,3D打印技术得到更大范围的应用。因此,经济发展仍有希望驶向快速轨道。但是,劳动力市场需求的变化相对比较悲观,国际劳工组织预测未来5年青年失业率仍将维持在16%以上。

我国经济发展既受全球经济的影响,也对全球经济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我国经济已经进入“快速度、大幅度”的增长阶段,能否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迈入中等发达国家行列,成为了全球瞩目的热门话题。毋庸置疑的是,“高出口、高投资、高消耗、高排放”的经济增长模式不可持续、必须改变。2011年我国GDP相比1996年翻了两番,这意味着能源消耗大约也翻了两番。要想到2020年GDP再翻一番的话,如果不改变增长模式,能耗需求也将翻一番。我国能源供给严重不足,必须依靠技术创新和人力资本方可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新的经济增长方式势必会增加对人才的需求,高校毕业生将有更多的用武之地。

2.产业结构向以服务业为主转化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第三产业将很快超过第二产业成为主导产业。市场对服务产品的需求将不断增加,对高校毕业生的吸纳能力也将不断提高。2012年,美国本科毕业生就业人数最多的前五位行业分别是教育、职业和科技服务、医疗和社会扶助、政府部门、金融和保险,全都属于第三产业。这些行业也将是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需求快速增长的行业。

3.社会结构处于快速城市化阶段

伴随着经济持续发展,我国社会结构处于快速城市化阶段。新型城市化建设是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扩大居民消费的有效途径。新型城市化建设将以节能、环保、高效、创新、智慧的产业为主导产业,以数字化生产为主要方式,人力资本将起到关键作用。

4.非认知能力将越来越重要

当经济处在工业化阶段,从业人员主要集中在第二产业,面对的主要是机器设备,认知能力是主要竞争力。但是,当经济发展达到一定程度,从业人员将主要集中在第三产业,面对的是其他从业人员,人际交往等非认知能力将变得尤为重要。

《北大调查》的结果显示,我国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最看重的10种因素依次为:工作能力强、有相关实习和工作经历、学历层次高、应聘技巧好、形象气质好、热门专业、学校名气大、就业信息和机会多、亲戚的帮助、学习成绩好。而美国用人单位最看重的10种因素依次为:沟通能力、诚信、人际交往能力、动机、工作热情、团队合作能力、计算机能力、分析能力、适应性、关注细节。我国与美国处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用人单位看重的因素差异很大。我国用人单位目前看重的是认知能力,而美国用人单位更看重非认知能力。

5.个性化教育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

国家竞争力越来越体现在教育和科技的竞争力上。世界各国都普遍重视高等教育的发展,我国尽管高等教育规模成为世界第一,但是毛入学率仍处于世界较低水平。高等教育的竞争不仅体现在规模上,更表现为具有杰出创新能力的个体上。

《世界是平的》一书的作者弗里曼将全球化过程区分为三个阶段:1492~1800年为全球化1.0阶段,推动力来自国家;1800~2000年为全球化2.0阶段,推动力来自企业;2000年迄今为全球化3.0阶段,推动力来自个人。史蒂夫·乔布斯和比尔·盖茨对全球经济的影响有目共睹,如何培养出这样的创新人才,个性化教育是关键。我国高等教育需要加快改革步伐,改变批量培养方式,让有创新潜力的学生得到充分发展。

总之,我国高等教育的规模趋于稳定,教育质量成为关注的重点。加强个性化教育、注重非认知能力的提高将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质量比就业数量更重要。经济持续发展、产业结构优化、收入差距缩小、城市化率提高将有利于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迅速增加的高等教育人力资源将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潜在比较优势,如果能够有效利用“人力资本红利”,不仅可以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还将成为我国经济健康快速发展的根本动力。

(作者:北京大学教育学院 岳昌君)

下载理工科生物类专业毕业生就业前景影响因素分析与对策word格式文档
下载理工科生物类专业毕业生就业前景影响因素分析与对策.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医药类专业就业前景分析(5篇)

    医药类专业就业前景分析就业形势:喜忧参半2005年社会对医科类毕业生的需求有不同的倾向,临床医学类人才有走俏的趋势,从事老人医学、保健医师、家庭护士等职业的人才也将逐渐成......

    影响大学生就业因素分析

    影响大学生就业因素分析 一、我国大学生就业现状 我国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高等院校大规模扩招,毕业生大量增加的高峰已经来临多年,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为788万人,比2010......

    生物类专业考研就业形势分析

    生物类专业考研就业形势分析 点击数:1191 发布时间:2009年6月11日 来源:跨考教育 进入论坛交流 【编者按】生命科学研究、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为解决人类社会发展面临的健康、食......

    文理科毕业生就业前景分析

    我是学理科的今年大四已经面临就业了,我把我知道的东西给你说说吧,理科到大学又分为理学、工学、农学、医学,象物理、化学、地质,一类的专业叫理学,象自动化、计算机、机械设计、......

    医学类专业毕业生就业行业分析

    医学类专业毕业生就业行业分析 医学类专业毕业生就业可选择的就业范围相当广的。从医疗机构,到政府机构,再到科研机构都有生存的空间。下面从不同的行业对医学类专业的就业情......

    高职高专毕业生社会适应能力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探究

    高职高专毕业生社会适应能力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探究来源: diyipaper.com1. 研究方法 1.1 方法随机抽取我校毕业生1 15名,通过电子邮件的形式发放问卷115份,回收l10份,有效100份,......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就业前景分析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就业前景分析生物医学工程(Biomedical Engineering, BME)是综合生物学、医学和工程学的理 论和方法而发展起来的新兴边缘学科其主要研究方向是运用工程技......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就业前景分析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就业前景分析生物医学工程(Biomedical Engineering, BME)是综合生物学、医学和工程学的理论和方法而发展起来的新兴边缘学科,其主要研究方向是运用工程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