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高专毕业生社会适应能力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探究

时间:2019-05-13 19:43:2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高职高专毕业生社会适应能力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探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高职高专毕业生社会适应能力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探究》。

第一篇:高职高专毕业生社会适应能力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探究

高职高专毕业生社会适应能力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探究

来源: diyipaper.com

1.研究方法

1.1 方法随机抽取我校毕业生1 15名,通过电子邮件的形式发放问卷115份,回收l10份,有效100份,有效回收率87.O%。其中男性49人,女性51人;年龄21-26岁。

1.2 工具

(1)采用自编的人口统计学变量问卷及修订后的高职高专毕业生社会适应量表(共59个项目)进行调查研究。量表又分为6个分量表:学习适应(13个项目)、自我意识(13个项目)、社会交往适应(9个项目)、家庭环境适应(7个项目)、校内人际关系(10个项目)、挫折耐受力(7个项目)。采用4点计分法(完全不符合1分,基本不符合2分,基本符合3分,完全符合4分),得分越高代表社会适应能力越差,中度水平为2.5。在本次测量中,问卷的 系数为0.783,具有较高信度。问卷的结构效度用因子间的相关指标分析说明,各分量表的相关系数在0.240--0.567之间,符合量表法对各个次级因子间中低相关(O.1~0.6)的要求。

(2)根据自编的毕业生社会适应能力访谈提纲对3位我校毕业生及1名医务工作者进行实地访谈,通过访谈进一步了解毕业生社会适应能力存在的主要问题。

2.结果分析

2.1高职高专毕业生社会适应的忌体特点运用修订的高职高专毕业生社会适应量表对研究对象进行测量,测得其在以下6方面及总体社会适应的得分与标准差的基本情况。力得分最高,其他几方面均处于中间水平,而总体社会适应得分处于相对正常水平(2.20),表明毕业生总体社会适应良好,但挫折耐受力弱。

2.2 背舞牲因素对高职高专毕业st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笔者将不同背景性因素在社会适应各维度上的均数与标准差进,行了统计。背景性因素主要包括性别、是否独生子女及居住地城。

男生在学习适应、家庭环境适应、校内人际关系3方面得分低于女生,而男生在自我意识、社会交往适应、挫折耐受力及总体社会适应上得分均高于女生。独生子女除在学习适应上和社会交往适应上的得分略高于非独生子女,在其他几方面均低于非独生子女。在居住地域上,县城及以上毕业生得分在所有维度方面均低于乡镇或农村毕业生。通过对性别、是否独生子女和居住地域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发现是否独生子女在自我意识(P-=o.019,

2.3 家庭经济因素对高职高专毕业st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笔者将家庭经济情况分为富裕、较好、一般、较差、很差5类。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家庭经济因素对高职高专毕业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

在家庭环境适应上存在显着性差异(F=2.524,P<0.01);在校内人际关系上存在显着性差异(F=2.814,P<0.01);在挫折耐受力上存在显着性差异(麒.241,P<0.01)。

对平均数的多重比较分析表明,在家庭环境适应上,家境较好和家境一般得分低于家境很差的毕业生,P值分别为0.008和0.02。

在校内人际关系,家境富裕得分高于家境一般的毕业生,P-0.041;家境较好和一般的得分低于家境很差的毕业生,P值分别为0.035和0.011。在挫折耐受力上,家境富裕、较好、一般和较差得分都低于家境很差的毕业生,P值分别为O.049、O.000、0.001和0.005。综上所述,在家庭环境适应上,家境较好和一般的毕业生社会适应能力要高于家境很差的毕业生。在校内人际关系上,家境富裕的毕业生社会适应能力要差于家境一般的毕业

生;家境较好和一般的毕业生社会适应能力要强于家境很差的毕业生。在挫折耐受力上,家境很差的毕业生社会适应能力要差于其他家境的毕业生。

2.4社会交往因素对高职高专毕业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对经常参加社会或集体活动的毕业生加以分类,分为经常、偶尔和从不参加社会或集体活动,并且对这3种情况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具体结果见表4。

在家庭环境适应上存在显着性差异(3.905,P<0.O5);在校内人际关系上存在显着性差异(F=.027,P<0.01);在挫折耐受力上存在显着性差异(F=3.325,P<0.05);在总体社会适应上存在显着性差异(F=3.360,P<0.05)。平均数的多重比较分析显示,在家庭环境适应上,经常和偶尔参加社会或集体活动的毕业生得分低于从不参加者,P值分别为0.O11和0.023;在校内人际关系上,偶尔参加社会或集体活动毕业生得分低于从不参加者,P--0.002;在挫折耐受力上,偶尔参加社会或集体活动的毕业生得分低于从不参加者,P=0.012;在总体社会适应上,偶尔参加社会或集体活动的毕业生得分低于从不参加者,P=-0.012。综上所述,在家庭环境适应上,经常和偶尔参加社会或集体活动的毕业生要强于从不参加者;在校内人际关系上,偶尔参加社会或集体活动的毕业生要强于从不参加者;在挫折耐受力上,偶尔参加社会或集体活动的毕业生要强于从不参加者;在总体社会适应上,偶尔参加社会或集体活动的毕业生强于从不参加者。

2.5 高职高专毕业生面临的社会适应问题通过自编的高职高专毕业生社会适应访谈提纲对我校3名毕业生及1名医务工作者,主要针对毕业生所面临的社会适应问题及自我应对策略,进行了实地访谈。

3.讨论

3.1高职高专毕业生社会适应能力的一囊特点研究表明,除挫折耐受力平均得分为

2.68(超过中度水平2.5)以外,其他几个维度得分都低于2.5,都处于一个相对较好的社会适应状态。总体来看,我校毕业生社会适应状况相对正常,但研究结果与预想的高职高专毕业生社会适应能力存在一定差距。究其原因,社会适应能力较弱的毕业生无法在原工作岗位继续胜任,因此,较弱的社会适应能力一般在调查中不易被发现。挫折耐受力平均得分较高(2.68分),说明毕业生的挫折耐受力较弱。访谈结果也表明,不同毕业生在工作能力差、基础知识不扎实及心理脆弱等方面表现一致。

3.2 不同背兹毕业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特点对性别、是否独生子女及居住地域等背景性因素分别进行了研究。从表2可知,除挫折耐受力得分高于中度水平外,其他各维度得分均处于中度水平以下,进一步验证了毕业生挫折耐受力欠缺,有待进一步增强。在独立样本I检验中发现,是否独生子女在自我意识和家庭环境适应上有显着性差异,独生子女在自我意识上得分为(1.98~q).51)分,而非独生子女得分为(2.38~q9.77)分;独生子女在家庭环境适应上得分为(2.17±0.39)分,非独生子女得分为(2.34+0.41)分。通过对比,发现非独生子女这两方面社会适应能力较独生子女差,这是因为独生子女的生活环境导致其自我意识要明显强于非独生子女。在家庭环境适应上,独生子女有更强烈的追求独立的心理愿望。研究发现,毕业生社会适应能力与背景性因素有密切关系。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社会对人施加影响的重要渠道,社会经济、文化、生活环境等许多因素往往是通过家庭直接或间接影响孩子,潜移默化,影响其身心发育翻。

3.3 不同家庭经济毕业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特点家庭经济因素是影响毕业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另一重要因素。从经济学角度分析,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影响人的各方面能力,包括社会适应能力。研究发现,经济因素与毕业生社会适应能力强弱的关系基本趋势为:较好>一般>较差>很差>富裕。除家庭环境适应、校内人际关系、挫折耐受力存在显着性差异外,其他几方面虽无显着性差异,但基本符合上述趋势。这验证了较好家境比富裕和较差家境对毕业生社会适应能力有更积极的作用,因为较好家庭更注重孩子的教育和各方面能力的培

养。较差家境缺乏软、硬件条件,富裕家境则往往忽视孩子能力的开发与培养,从而导致社会适应能力较弱。综上所述,较好家境毕业生社会适应能力最强。

3.4 不同社会交往毕业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特点研究发现,经常参加社会或集体活动的毕业生社会适应能力明显高于从不参加者。除2.4中分析的几方面存在显着性差异外,其他几个维度的均值得分基本都是经常<偶尔<从不。因为参加社会或集体活动能带给人愉快和喜悦,并能降低紧张与不安,从而调控人的情绪,促进其心理健康。参加社会或集体活动是人们实现社会参与最简单易行、最廉价又最有收获的方式。社会交往因素对人的社会价值的培养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4.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1)高职高专毕业生社会适应能力总体水平趋于正常水平,但挫折耐受力水平超过中度水平。

(2)不同性别、居住地域的毕业生社会适应能力无显着性差异,但是否独生子女在自我意识和家庭环境适应上存在显着性差异。

(3)家庭经济因素在家庭环境适应、校内人际关系、挫折耐受力几方面存在显着性差异,较好家境毕业生社会适应能力强于其他家境毕业生。

(4)社会交往因素在家庭环境适应、校内人际关系、挫折耐受力以及总体社会适应上存在显着性差异,经常参加社会或集体活动的毕业生各方面能力要强于其他毕业生。

4.2 建议

(1)目前,高职高专毕业生总体社会适应能力相对稳定,但有些方面还需进一步加强,特别在挫折耐受力上,需要特别关注与加强。用人单位要及时对毕业生进行正确引导与培训,使他们的工作、学习、生活等能有效展开,提高工作效率,保持工作热情。

(2)对不同背景毕业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关怀。针对不同背景毕业生在不同方面呈现的不同社会适应能力,着重加强对薄弱环节进行指向性关怀,从多方面、多层次了解毕业生当前社会适应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其实际情况进行疏导。社会对毕业生要有宽容心,要积极创造条件培养毕业生社会适应能力,使他们的知识转化为生产力,更好地服务社会。用人单位应把满足条件的毕业生吸收进来,进行规范的指导和培训,使他们更好、更快地成长。

(3)思想政治工作者应注意内部因素与外部活动参与度对毕业生的影响。研究发现,家庭经济因素和社会或集体活动的参与度都对毕业生社会适应能力产生影响。所以,对家庭经济困难的毕业生进行重点关注,并从心理上去影响经济困难毕业生,避免其社会适应能力弱而无法正常工作、生活;同时单位也要经常组织集体活动,提高毕业生参与度,及时帮助毕业生减轻压力,在短时间内适应工作环境。

第二篇:探究创新人才培养的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

创新人才培养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摘 要 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推动力,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已成为我国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影响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因素有诸多方面,本文就教育和社会文化这两个大方面来浅析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影响,以及就这两个大方面的因素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据本文所得研究结果认为,为更加有效的培养创新型人才,应从根本上改变,也即从教育和社会文化两个方面入手,不仅要改变不合理的家庭教育方式同时也要改变学校的管理制度、教育方针等,此外社会文化相对应得改革也应都有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关键词 创新型人才 教育 社会文化 解决对策

Factors Creative Talents and Countermeasures Abstract:Innovation is the driving for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a nation, and how to cultivate innovative talents have become an important direction for future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Factors affecting cultivation of innovative talents have many aspects, the paper on education and socio-cultural aspects of these two great impact on the innovative talents training, and propose appropriate countermeasures on major aspects of these two factors.According to the obtained results of this study believe that, in order to more effectively cultivating innovative talents, we should fundamentally change, that start from education and socio-cultural aspects, not only to change the irrational family education must also change the way the school management system , education policy, in addition to the relative social and cultural reforms should also have deserved conducive to the cultivation of innovative talents.Key words: Creative talents Education Sociocultural Solutions 创新型人才是指那些富于开拓性,具有创造能力,能开创新局面,对社会发展做出创造性贡献的人才。近年来我国正处于高速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为更快更强的推动我国的发展,大力培育创新型人才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途径。随着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视,我们也随之发现,在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过程中我们存在着许多的制约因素,其中教育因素和社会文化因素是首当其冲。

一、教育因素

教育因素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影响不仅是体现在学校教育方面,同时家庭教育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也有一定程度的影响。本文将分别从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两个方面来阐述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影响。(一)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延伸,是社会教育的基础,家庭教育应该成为其创新性、独立性、自主性发展的摇篮。从家庭的角度上,提醒父母应善于发现并支持、引导、鼓励孩子发展个性,形成独特但健康的思维和行为方式,适宜的家庭教育环境对孩子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培养有着非常深厚的影响和渗透作用。1.过于重视分数名次忽视孩子的信念品格培养

有的家长最关心的是学生的分数。“学而优则奖”成为家长鼓励子女的常用手段,“学习至上,成绩至上”是评价孩子的唯一目标。倘若孩子考好了,家里便是阳光明媚,家长就春风化雨;倘若孩子考差了,家里便是数九寒冬,家长则是冷若冰霜。有的学生家长在情感上重视孩子的教育,然而不懂得家长的信念、品质、行为在家庭教育起决定作用的道理,如“顶嘴”、“自私”、不孝敬父母和老人、没有礼貌等等行为,不及时进行纠正,放松对孩子的严格要求。长此以往,孩子养成不良行为,家长一旦醒悟,招数使尽亦束手无策。2.过于重视“养育”忽视了“教育”理念

一些家长包办代替了孩子的家务劳动,一是心疼孩子,不肯过早的把责任加在孩子身上,二是不屑于孩子干“杂活”,怕影响孩子的学习。长辈们以孩子为中心,“吃、穿、用”牵动着长辈们的心,长辈特别的溺爱,使得这些学生缺乏生活经验,自我服务能力差,热衷自我设计,缺乏责任感,以自我为中心,孩子许多的不良习惯,就是在长辈无微不至的关爱中滋生的。3.过于急功近利拔苗助长忽视因材施教

有的家长不能正确、客观的看待和教育自己的子女,他们往往对自己的孩子都有一种过高的估价和希望,常常用邻居和同事的孩子的优缺点去评判自己的孩子的成败,从而导致孩子心理的不平衡。不少家长花大钱为子女请“家教”,买教辅资料;有的为了孩子的学习,为了孩子的分数,心甘情愿的吃苦受累,比如陪读,真是爱之切,可是害之深啊!

殊不知创新意识和思维来源于生活的点点滴滴,没有生活的体验就没有创新的基础。(二)学校教育

在中国受应试教育制度的影响,我们培养出来的都是相对循规蹈矩的学生,比较听话,但缺乏创新意识。从幼儿园开始,孩子们接受创新意识培养的机会就比较块乏;在中学和大学阶段,学生们大多都没有时间参与社会实践,而要去应付各种各样的考试。之所以会有这样的结果,是有诸多方面的因素,比如: 第一,教育观念

教育观念制约了人才观、学生观,制约教育内容的选择,制约教育标准、法规的制定,制约教育和受教育者双方的教育行为。教育观念不更新,就不会主动的培养创新型人才。第二,教育理论

教育理论影响教育政策、法规的制定和教育实践的方向,也是制约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因素教育理论的研究,必须对教育规律有一个新的突破性的认识。迄今为止的教育理论体系,是建立在教育是继承人类经验的基础之上的。而在这种理论体系指导下的教育是难以培养创新人才的。因而,我们必须突破传统的传承教育理论,构建新的能指导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教育理论体系。第三,教育规定

教育内部的各种规定、条例构成了教育的运行机制,这种教育的运行机制制约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教育观念和行为这些教育运行机制中,关键的两个运行机制,一是对学生学习质量的测定和评价的运行机制,它不仅制约着教师的教育行为,制约着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选择,更重要的是制约学生的受教育行为。

现行教育中所流行的建立试题库、标准化试题、清一色闭卷笔试、严格按标准答案评分等运行机制,迫使学生按标准答案背书、背笔记,学习上不敢有疑问,不能胆去思考,老师没讲的不敢想,老师没教的不敢做,只会师云亦云、书云亦云。二是对教师教学水平、工作成绩的评价与考核的运行机制,直接制约教师的教育行为。教师教什么,怎么教,全受这一运行机制的控制。第四,课程设置

教学内容的选择也是制约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因素我国的教育改革,虽在各级各类学校中加大了对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力度,但课程设置过细和学科涵盖面过窄的现象仍然未得到根本的解决,这无疑是影响培养创新人才的不可忽视的因素。第五,教师素质

教师的教育思想、人才观、知识结构、教育能力、思维类型以及教师在教学中能否发扬教学民主,能否传授有效知识,能否使用能培养人的创新思维品质的思维方法等,都是关系到能否培养创新人才的关键因素。

二、社会文化因素

辛格克曾提出影响创造性培养的因素有三点,其中就包括下面要提到的社会文化因素对创新人才的培养。对社会文化因素的分析,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看:

第一,文化氛围是制约创新人才培养的隐形因素

一定社会的人才观、人生观和人们的日常行为准则形成了人们为人处世的指导观念。长期形成的并融进人们血液中的我国文化传统、思想传统,如“中庸之道”、和“和为贵”等儒家文化传统使得人们在生活、工作、学习中,不敢冒险、不求成功,只保持一种平庸心态。这种心态的存在,严重制约着创新人才的培养。第二,社会上的人才观和用人标准都迫使教育必须培养适应社会的人社会上尽管口头上要求人们要具有开拓精神、创新精神,但实质上只欢迎忠心耿耿的、效率很高的、一切按要求行事、循规蹈矩的人。而这样的人是很难有创新品质的。如果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按这样的标准去塑造他人和自己,培养创新人才就成了一种遥远的梦想。

第三,教育管理体制也是制约培养创新人才的一个重要的社会因素教育体制的创新主要是教育管理体制的创新。在我国,尽管对教育管理体制进行过一些改革,也提出过扩大学校的办学自主权的问题。然而,长期形成的政府直接管理学校,学校必须依附和依赖于政府部门的现象并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要培养创新人才,教育的管理体制就必须朝着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方向进行改革。政府的职能必须由直接管理学校转变为宏观调控和加强服务。就是说政府的行政职能和学校的办学权必须分离。政府对学校的宏观调控就是制定教育发展战略和宏观发展规划,建立各级各类教育质量评价标准和督促实施这一评价标准,制定有利于教育发展的政策,从各个方面提供良好的服务。学校的事情应该让学校自己去做,当然,学校的事情也只能按照所确定的评估标准去做,并不是随心所欲地乱来。对策分析

1)转变教育思想观念

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已不再是培养只会被动接受知识的应试型人才,而是侧重于引导学生个性、能力发展的创新型人才。转变教育思想观念就是要转变以继承为中心、以知识灌输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思想,树立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教育观念;克服忽视实践教学、忽视个性发展的教育思想,树立理论结合实践、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观念。要正确看待学生个体独立性的发展,不把学生当作灌输知识的容器,而是把每一个学生都看作具有创新潜能、具有丰富个性的主体,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机会,让学生真正主动地、生动活泼的发展。创新能力是每个人都具有的一种潜在能力,要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创新,创新并不神秘,坚信自己具有创新能力,使学生不迷信权威,不满足于对事物表面肤浅的了解,不满足于前人已有的结论,而是去寻根探底,提示事物发展的内部规律。2)优化教学内容体系

创新能力来源于创新思维,而创新思维是建立在合理知识结构基础上。面对学科发展的相互交叉、渗透以及综合化、整体化趋势,优化课程体系的核心是实行课程综合化,打破传统的专业和学科壁垒,能将众多相关思想观念和方法融会在一起有利于导向综合与发散性思维训练的跨学科综合性课程,使课程设置有利于培养学生用一种系统的观点全面地思考问题,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跨学科学习与研究能力。加强基础课程,根据某个学科专业领域人才的素质标准,按照/少而精0的原则设置共同的基础课程,确保学生具备较为扎实的基础知识,培养学生批判地选择知识的方法,掌握在某个学科领域的基础知识及其应用。加强文理结合课程,构建科学、技术、文学、历史、哲学、经济、法律、艺术等多学科门类的课程体系,提供培育科学素养、人文精神、创新能力所必需的文化底蕴,培养学生对多元知识综合及多元文化融合的能力。开设系统介绍创造性思维原理、创新技法以及创造规律等方面知识的有关课程,如创造学、科学方法论等。减少总课时、减少必修课,为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较大的时间和空间。对现行教学内容进行全面认真地梳理、辨析、选择、更新和重组,删去那些陈旧老化不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内容,尽可能地吸收现代科学技术的新内容、新成果、新思想,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己的富有创新意识的方案,使学生在动手、动脑的研究探索中逐步培养和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3)改革教学方式方法

培养创新人才需要改革教学方法,克服以往“一支粉笔一张嘴,从头说到尾”的教法和“教什么、学什么,死记硬背应对考试”的学法,提倡启发式、讨论式教学方式方法,激发“问题意识”,这是创新的“切入点”。教师在课堂上给学生留出足够时间并引导、启发学生去阅读、思考,提高学生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积极推进研究性教学,将单纯讲授、验证式教学转变为知识讲授、课程讨论、实验(实践)训练、课题研究相结合的教学,教学过程按科学研究的基本程序进行设计,依专题讲座及问题提出、文献检索、确立假设、实验(研究方法)设计、开题、预实验(调查)、论文撰写和答辩逐次展开,使学生在教学中真实地经历和体验科学研究过程。教师布置作业或要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在教科书中无法找到现成答案的题目,让学生自己收集有关资料,提出自己的富有创新意识的方案,使学生在动手、动脑的研究探索中逐步培养和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4)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实践是创新的源泉,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必由之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应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实践训练,突出创新能力培养。一是加大投入,加强实验建设,解决实践教学空间不足问题,减少验证性、演示性实验,增加设计性、综合性实验;二是本着“互惠、双赢”原则,主动加强校企合作,巩固和建设一批相对稳定、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基地”,让学生到企业实习,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工程素养;三是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学生通过科研及时了解学科的最新研究动向,学到导师的治学精神、治学方法以及思维方法、科研方法,培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四是重视毕业设计,毕业设计的选题要来源于工程实际和科研课题,做到“真题真做”,指导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大量阅读专业刊物,查阅相关文献,更要在设计思想、设计方法上给学生以指引,激发学生发挥独创精神,并在实践中不断提升其创新能力。同时,还应鼓励学生通过社会考察、咨询服务、科技开发、勤工助学等多种形式把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于社会实践,提高自身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5)改革考核评价制度

建立健全以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为导向的新的教学效果评价和各类评优制度,制定包括学生学习态度、基本理论知识及文献检索能力、实验(调查)设计能力、科研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论文质量等一系列指标体系的量化标准。既重视课堂教学效果和理论知识的考核,也重视实践教学成果和创新能力的考核,解决学生保研、考研、评优的后顾之忧,如对学生素质综合测评办法、单科奖励办法,鼓励学生独立承担科研任务或参加教师的课题研究以及各种科研、设计大赛等。考试形式可灵活多样,采用笔试、口试、开卷、实践操作、调查、参与课题研究、小论文、大型作业等多种形式相互结合进行综合考核。考试内容增加主观性试题和综合性应用题,侧重于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和创造能力,让学生能自由表达自己的真实思想,激发学生的求异精神。高校对有培养前途的尖子学生实行“导师”制,挑选一些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教师担任其导师,名师出高徒。进一步弘扬/学术自由、服从真理0的科学传统,倡导敢为人先、宽容失败的精神,使学生能够对自己所关心的问题锲而不舍地探索,有探求真理、坚持真理、捍卫真理的勇气,有自由的意志和完善的人格。6)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

拥有一支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水平师资队伍是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最重要的保证,高等学校的教师要具备创新精神,有强烈的进取心、旺盛的求知欲、好奇心和独创精神,以自己的创新精神培养学生敏锐、流畅、开放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以自己勇于创新的人格魅力来感染、带动学生去创新。高等学校要进一步推进人事制度改革,采取有效措施,在充分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促进拔尖创新人才脱颖而出的同时,面向全国和世界吸引各个学科领域的一流人,充实和加强教师队伍,以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为龙头构建一支具有强烈创新意识、创造能力和丰富科研经验的教师队伍,并通过自学、研讨、培训、进修、参观、学者互访,邀请专家讲学,加强学术交流等各种渠道,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师德和业务水平,使教师切实建立起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的教育观念、教育模式,形成多元合理的知识结构,掌握创造性的教学艺术,以教师的创新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从源头上为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保证。7)建立社会支持系统,营造创新文化氛围

一个国家要培养具有创造性的创新人才,就必须首先使他们成为一个作为人的人、真正自由的入、具有个体独立性的人,而不是成为作为工具的人、模式化的人。从社会支持系统看,无威胁的气氛可以鼓励构想新答案的灵活性和变通性。社会大环境可为个体营造宽松的创新氛围,培养个体的创新人格全面发展,拓展个体的思维多极化开发,推动个体认知的多维化构建,有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同时,在社会上。持续举办各级各类具有较大社会影响的小发明、小创造和科技创新比赛,对有亮点的创新人才给予特殊的发展空间,通过较大的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激发个体挖掘创新潜质的积极性。同时,可以通过社区建设、媒介传播、社团组织等来设立少儿创新中心、青少年创新中心和图书阅览室,推出更多生动活泼的科普读物,投资组建少年科技创新班等,形成共同的社会支持系统。

参考文献

[1]石旭斋,张维刚.影响创新人才培养的高校内部因素[J].大学(研究与评价),2008,12:10-13.[2]金永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途径研究[A].中共沈阳市委员会、沈阳市人民政府.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B卷)——第七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暨浑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论坛文集[C].中共沈阳市委员会、沈阳市人民政府:,2010.4.[3]朱洪波.高等学校创新人才培养研究[D].武汉大学,2003.[4]吴树畅.我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影响因素及改革措施[J].青海民族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04:15-17.[5]杨清涵.论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现状及对策[D].四川师范大学,2009.[6]李娅娜,王东升.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山东社会科学,2010,04:174-176.[7]侯丽霞.我国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问题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8]张孝义,杨静萍 创新人才影响因素及培养策略[A].黄山学院学报2010.12

第三篇:高校毕业生就业影响因素与对策分析

高校毕业生就业影响因素与对策分析

通过分析我国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和国家政策,了解当前国内的整个就业局势、相关信息动态,让毕业生详细掌握当前的就业形势,适应当前的就业状况以更好的实现就业。作为就业大军的中坚力量,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尤其关键。对于国家而言,大学生作为国家社会重点培养的各方面人才,只有得到自己的工作岗位,才能拥有发挥聪明才智、服务社会、报效祖国,也有利于社会国家的稳定与发展。对于大学生自身来说,这不仅可以享受自己通过劳动得到的物质成果,而且能够得到知识和技能的充实和提高,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一、我国大学生就业的历史沿革

(一)统一分配

恢复高考后,直到上世纪80年代末,我国大学一直实行统一分配工作的大学毕业生就业制度。这一制度可追溯到新中国成立之初。1950年,当时的政务院发出《为有计划地合理地分配全国公私立高等学校今年暑期毕业生工作的通令》。这是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对第一届大学生的分配意见,提出对高等学校毕业生实行有计划的统筹分配。1951年发布的《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中规定,高等学校毕业生的工作由政府分配。

1977年恢复高考,从这一年级的学生毕业起,国家沿袭了统一分配的制度。1981年,国务院批转了原国家计委、国家教委《关于改进1981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分配工作的报告》,要求对毕业生按照国家统一计划分配,其中,国家教委直属院校毕业生由国家负责面向全国分配;部委主管院校,毕业生由各部委在本系统、本行业内分配;省属院校的毕业生主要由各省市自治区负责面向本地区分配。

上世纪80年代是一个社会经济等各方面复苏的年代,学历文凭成为人们发展的最大资本。当时,各单位里的本科生可谓凤毛麟角,考上大学就等于进了保险箱,饭碗不愁。

(二)双向选择

上世纪90年代,上大学最大的变化是从“两包”到“两自”。“两包”,即考生上大学学费由国家包下来,毕业后由国家包分配。“两自”,即学生上大学要自己缴费,毕业后要自主择业。实际上,从上个世纪80年代中后期,国家已开始酝酿大学生就业制度的改革,这一改革过程与收费制度基本一样,持续了较长时间。

1986年,原国家教委出台《高等学校毕业生分配制度改革方案》,提出高等学校毕业生分配制度改革的目标是,在国家就业方针政策指导下,逐步实行毕业生自主择业、用人单位择优录用的双向选择制度,逐步把竞争机制引向高等学校。1994年,原国家教委发出《关于进一步改革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和毕业生就业制度的试点意见》,提出从招生开始,通过建立收费制度,改变学生上学由国家包下来,毕业时国家包安排职业的做法。同时建立相应的奖学金、贷学金制度,鼓励学生努力学习,引导学生毕业后参与劳动力市场的竞争,国家不再以行政分配而是以方针政策指导,以奖学金制度和社会就业需求信息引导毕业生自主择业。同年,原国家教委推行高校招生并轨改革试点。当年全国共37所并轨试点院校,1997年全国大部分学校开始实行并轨招生。

(三)自主择业,就业形势严峻

1999年,高校开始大规模扩招。据教育部统计,1998年普通高校招收本专科生108万人,1999年高校开始大规模扩招,其中普通本专科招生159万人,比上年增加51万人,增长47%。此后几年,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当年因为扩招而受益的学子,在4年后面对巨大的就业压力。巨大的就业压力下,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了继续攻读研究生学位。据教育部统计,1999年,研究生考试的报名人数是31.9万人,2007年增长到128.2万人,今年虽然增幅较往年有所

减缓,但报考人数仍在不断增长中。

近几年,大学生就业形势仍旧严峻。2006年7月,共青团中央学校部、北京大学公共政策研究所联合完成的“2006年中国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显示,截至当年5月底,在接受调查的上百所高校的6000名应届毕业生中,已签约和已有意向但还没有签约的占49.81%,不想马上就业的占15.02%,没有找到工作的比例为27.25%。随着就业难的加剧,大学生的期望月薪也一降再降,此次调查显示,甚至有1.58%的学生为了职业理想可以接受“零工资”,有66.1%的学生将月收入定位在1000元至2000元之间。

2007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将达到495万人,比2006年增加82万人,在全社会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压力仍然突出。

二、我国大学生就业的现状及成因分析

社会上大学生就业情况面临着僧多粥少的局面,大学生供过于求,政策、教育和大学生自身都出现了一定的问题导致了大学生就业难。

(一)我国大学生的就业现状

1、各种劳动力资源的互相冲突

我国是人口大国,由于人口基数大,虽然早已实施了计划生育政策,但人口出生率仍然较高,导致新增劳动力数量仍居高不下。同时由于经济体制的改革从而引起的下岗职工再就业政策等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从而加剧了就业这一问题的严重性。据统计:目前没有就业的下岗职工还有100多万人,2006年至2008年将涉及职工351万人;2007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495万人,比2006年增加82万人;社会各界的劳动力资源在一个很短的时期内都互相交叠在一起,我国劳动力资源的互相冲突已经到了高峰期,解决这一矛盾已经刻不容缓。

2、社会可供就业岗位较少,劳动力供大于求

由于中国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经济增长创造的就业机会有限,加上企业结构调整、技术进步等原因,经济增长创造的就业岗位相对减少。因此,我国经济快速增长,但与就业率增长却并不同步。形成这一不正常现象产生的因素是:城乡二元结构影响就业总规模的扩大;企业使用先进的技术设备代替劳动力,使经济增长吸纳劳动力的作用减弱;企业改制、关闭破产使就业岗位减少等。

3、大学生数量不断增大

近年来,随着经济和各项事业的不断发展,我们国家的高等教育已从传统的经营化模式向现代化大众化模式转变。自1998年高校批准扩招以来,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扩大,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大幅度增加,2002年毕业生145万、2003年毕业生212万、2004年毕业生280万,2005年毕业生338万,2006年毕业生413万,2007年毕业生495万,6年增加了350万,预计到2009年毕业生人数将达到610万。按国际标准我国已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与之相应得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也面临严峻的挑战,大学就业问题已成为大学生、家庭和社会关注的热点。

(二)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

1、就业政策不适应和就业指导不足

目前,国家虽然为鼓励和吸引人才到中西部和欠发达的地区发展或者支援农村教育,实行很多优惠政策,但是资金投入相对较少,对这些毕业生支援国家服务期满后还缺乏相关的引导;同时国家还没有针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具体保护政策,对就业中的性别歧视还没有相关有效措施,某些地区还存在户口、档案限制,这势必会影响人才的自由流动,影响就业。此外,大学毕业生正处于真正迈入社会的关键时期,对社会还不是很了解,对自己的工作和前途的定位也感到困惑和 迷茫,正需要学校对他们提供有关职业规划、就业方面的帮助,但有关学校存在就业指导和信息的滞后,就业渠道、就业信息不畅。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加强对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管理,规范毕业生就业的必要程序和手续,这是非常重要的。但由于政出多门,甚至政策相互冲突,使得有些地区的毕业生左右为难、不知所措,甚至因此而失去就业机会。

物而涉及到人,并且人在无对象物的领域内只是持存物的预定者,那么,人就走在 了悬崖的边上,即他本身只应该被视作持存物。”[6]

技术由对物之物性的消除达于对人之

人性的消解。

2、结构失衡

结构失衡造成大学生就业难。教育经济学相关理论认为,经济结构决定教育结构,教育结构反作用于经济结构。当前,我国一些高校专业设置不合理,培养模式市场定位不准确,高校在加速扩招的同时,未能及时将专业设置与劳动力市场需求紧密联系起来,导致了高校专业设置与劳动力市场需求之间的矛盾。高校在专业设置方面没有自主权,不能根据市场实际及国家发布的就业信息及时调整专业,在招生计划、专业结构、教学内容等方面严重脱离市场,盲目招生和设置专业,导致了毕业生知识面较窄、能力较差、社会适应性弱等问题,这就影响了大学生的顺利就业。人才结构失衡的问题也比较突出。

3、金融危机对大学生就业影响

金融危机就是次贷危机导致经济危机,国家或几个国家短期利率、货币资产、证券、房地产、土地(价格)、国际金融危机已导致全球经济大衰退,乐观估计,至少要在2至3年后才可能恢复。美国许多企业由于业务萎缩而冻结招聘,波音公司也要进一步裁员。作为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的美国实体经济疲软,直接造成我国的出口企业面临严峻形势,首当其冲受到影响的是金融、证券投资、国际贸易、房地产、汽车等行业。此时正值大学毕业生求职的重要时期,金融危机会给大学生就业造成多大的影响,还难以预测,但目前可以初步判断,随着金融危机影响的日益扩散,首先是跨国公司和外包公司业务萎缩,会减少用人数量及其冻结招聘;其次国内为国外产业提供零部件、原材料、半成品的制造业、出口型企业也会受到影响;当然会影响到下游的原材料和能源工业影响较大。政府救市政策出台,会刺激建筑业的需求,从而带动原材料和能源工业的恢复,但是见效果有一个滞后时间,所以正在找工作的大学生还不一定能感受到政策的效果。2009届大学毕业生需要就业的高达600多万,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受影响较大的是财经类专业,因为企业业务萎缩,首先减少的是财经类管理人员的需求,其次是技术人员的需求。其次是建筑、能源、机械、IT类专业会受影响。这种影响表现在两个方面,企业招聘人数下降带来的就业率下降,由于大学生就业市场的卖压增加造成薪资下降。即便是不在上述的专业范围内的大学毕业生,也会由于市场的大环境而不得不接受较低薪资。

对于已经就业困难的专业、地区和大学,这次经济萧条是雪上加霜。所以,应届大学毕业生应

该调整求职心态和期待,渡过最严重的一次经济萧条与就业冬天。如果就业不行或没有理想就业,不妨以读研和留学来躲几年,待就业形势好转再行求职。要提醒大家是,经济不好时美国人读研的特别多,留学非常难录取和获得资助,同样国内考研竞争也会很激烈。希望教育部拿出政府四万亿救市的气魄来,马上把研究生招收名额大幅度增加。

4、大学生主观意识偏颇

大部分大学生的择业意识、择业观和价值取向符合社会主流,能正确熟悉和评估自己,勇于艰苦创业,以实现自己的理想和价值。但是,也有少部分大学毕业生主观上存在一定的择业误区,影响和制约了自己的就业。大学毕业生更加关注现实、个人价值的实现,更加注重个

人的选择,这就导致了毕业生过分看重薪酬待遇和工作条件,片面追求舒适安逸,功利性较强,缺乏正确的自我规划和熟悉,没有把就业当作是职业生涯的一个环节来看待,就业期望值居高不下,蜂拥追求“到城市去,到公司去,到挣钱最多的地方去”。导致大学生就业困难,“高不成,低不就”。这些主观意识直接影响了他们的顺利就业。

5、初期薪酬期待值偏高

由于当代大学生普遍认为就业压力较大并且就业形势较为严峻,因此对于自己的初期月薪要求也普遍比较接近现实。大部分本科生的选择在1000元~4000元之间,而其中大部分人的选择在2000元~3000元之间,其次在1000元~2000元之间。同时,专科生对于初期薪金的要求相对于本科生而言较低。72%的高专学生的要求都在1000元~2000元之间,12%的人选择在2000元~3000元之间。大部分本科生的要求比大部分专科生的要求要高。同时一、二年级的大学生对于初期月薪的要求明显比三、四年级的高出许多。

当代大学生对于就业形势并没有很清晰的了解。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大学生对初次薪酬的期望值明显比较偏高,但是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薪酬明显下降。

三、解决我国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对策

从政府、社会和自身三个方面去对大学生就业难提出解决办法。

(一)政府方面

1、加强党中央对大学生就业的关心与支持 12月20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参加“中日青少年友好交流年”闭幕式活动后,特地前往该校图书馆看望大学生,并与学生们一起就中国的飞机制造、金融危机、就业形势等话题进行了长时间的交谈。面对大学生,温家宝总理说,请同学们放心,我们把大学生就业放在首位。

在今年“两会”期间,保就业成为代表委员以及公众关注的焦点。就业不仅是党中央提交为今年政协的“一号提案”,而且温家宝总理在与网民交流时也指出:“就业不仅关系一个人的生计,而且关系一个人的尊严。”在200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温家宝总理也强调: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将进一步加强。完善促进就业、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政策,落实最低工资制度。

2、鼓励大学生从基层做起,到一线去工作

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之下,不少大学生也渐渐转变了自己的就业观念,在心理上有了很大的转变,到基层去工作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不一样的成长经历。08届社会学专业的毕业生葛湘玲告诉记者,她刚开始也是不太想到基层去工作,因为从小在城市长大,觉得到基层去工作没什么意思,和自己最初的期望值有所差距。但

是在经历了求职过程一次一次严酷的考验后,通过各方面的比较,她渐渐有了更加务实的想法,觉得到基层工作比较适合自己。“我还年轻,到基层就业可以锻炼自己。从小到大,我在家里都没怎么吃过苦,没体验过真正的社会是个什么样子。我愿意用三年的时间去重新学习,重新认识自己和社会。基层也需要像我们这样的大学生去补充新鲜血液,有很多事情都值得我们实实在在动手去做。”

而且,政府出台和落实的扶持政策,也让她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信心:“像我们这样的大学生村官,都是享受事业单位编制的,有省委财政的保证,领导也非常重视和关心我们。我从中学到很多东西,在基层得到了自我价值的体现。”现在担任常州市戚墅堰区丁堰街道芳渚村委主任助理和团支部书记的她,在自己的岗位上充实并快乐着。

“到基层去,到农村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从一句简单的“宣传口号”到具体项目和行动的落实与实施,近几年来,到基层就业已经逐渐为大学生、家长和社会所接受,成为很多大学生毕业时的选择。自2003年起,各级政府部门扶持和促进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政策、措施纷纷出台,“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计划”、“农村教育特岗计划”、“大学生到村任职计划”„„教育部学生司副司长张浩明在山西太原召开的全国高校毕

业生就业工作研讨会上明确提出,“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是2009年乃至今后一个时期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核心工作和重要任务。”尽管经历着就业观念的转变和就业体制的摩擦所带来的种种阵痛,但不得不说,随着近几年大学生就业形势的发展,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提倡和引导之下,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就业之路正在越走越宽„„

(二)社会方面

1、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刻不容缓 学校教育应与市场需求相对接。高校教学改革与社会发展、国家建设需要紧密结合。专业设置、课程结构要满足市场所需;根据不同专业,科学地制定扩招规模;加大社会急需专业的招生数量,控制长线专业的发展规模,对教学质量不高、专业设置不合理的专业要减少招生数量甚至停止招生。

2、职业生涯设计指导

通过生涯设计帮助学生规划未来职业发展方向,主要内容包括: 确立阶段性或长期职业目标; 确定适合自己发展的方向、方式和方法; 明确将要进行的调整和各项准备等。以指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发展”为目标,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素质和适应社会的能力,树立终身接受教育的观念。

3、职业价值观指导

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指导学生选择一条既符合社会发展需要,又适合自己发展的成功之路。帮助学生正确处理好“三个关系”,即索取与奉献的关系,个人愿望与社会需要的关系,个人成才与客观条件的关系。树立“三个观念”,即国家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观念; 艰苦奋斗,创业成才的观念; 增强自身素质、积极参与竞争的观念。

4、心理指导

指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客观评价自己,根据自己的个性、特长、心理素质、知识结构,选择那些能发挥自己特长和潜能的职业。指导学生培养良好的择业心态和心理素质。引导学生充分认识自身的特点和潜力,增强自信心、克服自卑感; 帮助他们克服不良就业心理,增强心理承受能力,以积极、健康的心态面对和参与就业竞争。

5、政策和信息指导

加强学生择业的政策咨询和信息服务,逐步建立起需求信息服务网络。通过广泛

而深入的政策宣传和教育,帮助学生了解国家和省、市制定的就业政策及学校制定的具体实施意见,引导学生走出择业“误区”,消除择业困惑,纠正择业中的片面认识。向学生提供社会需求信息,包括用人单位基本情况,需求毕业生的类型、人数以及对毕业生素质的具体要求,指导毕业生收集信息、整理信息和利用信息。

6、择业方法和技巧指导

让学生了解自荐、面试、笔试的种类,掌握自荐信书写的格式、内容和写作技巧,以及面试和笔试的应试技巧和方法。要让学生在用人单位面前恰当地、实事求是地展示自己。通过媒体多渠道、全方位进行宣传教育,让学生及时了解国家的就业政策、就业程序与就业纪律,使就业指导工作机制规范、有序地运行。开展“生涯设计”活动,形成以此为抓手的学生创业、就业指导工作体系。

7、开设专题系列讲座

聘请校内外有关专家、学者作经济与教育发展趋势、就业形势、择业技巧、艰苦创业、奋斗成才等报告或开设专题讲座,帮助毕业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提高择业决策能力和择业竞争能力。

8、开展调查活动

通过多种形式开展调查研究,了解学生普遍关注的就业热点以及就业心理和思想动态,发现问题随时进行教育与疏导。开展就业“双选”模拟活动。聘请人事、教育行政部门以及企业等用人单位的领导担任主考人员,与毕业生开展就业“双选”模拟活动,从实践活动中培养和提高毕业生的择业技巧和能力。

9、开设学生就业指导讲座或选修课

以专题讨论与集中讲座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就业指导。建立毕业生就业网络系统,为实行网上求职择业创造条件和提供服务。

总之,大学毕业生身上凝聚着巨大的人力资本,他们是国家和社会的宝贵财富。我们应该客观认识当前大学生就业的形势,正确分析大学生就业的矛盾和问题,因势利导,科学应对,深化改革,完善政策,变挑战为机遇,化压力为动力,推动高等教育事。

(三)自身方面

1、以理性眼光看就业

直接走向社会寻求就业的本科毕业生所面临的问题——不是没有市场,而是能否接受市场。即使是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之下,仍然有许多公司在不断壮大,这就带来了大量的工作岗位,但是招聘会上这些公司依然可能会门可罗雀。大学毕业生应当接受多元化社会的多种工作岗位,所谓大学生就业难,是难在找一份理想的同时也跟自己专业有关的工作。给自己一个机会,尝试其他工作,也许成功就在下一步努力之后;如若不然,多多积累社会经验,先就业,再择业的就业模式也是个理性的选择。

2、就业考研两不误”准备并非万全之策

社会的飞速发展带动人才地位、价值的变迁,研究生的内在价值明显得到了提升。读研可以说意味着人生上了一个新台阶,甚至成为一个人改变生活、实现人生理想和愿望的重要途径之一。但是读研是否一定能改变命运?是否就意味着更容易找到理想职业?这就因人而异了。

当今社会的就业形势告诉我们,学历文凭已不再是检验一个人所学专业知识状况的唯一标准,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全面的综合素质才是最重要的求职砝码。一个人的能力不能仅仅以其曾经获得的学历来判断,用人单位需要员工给其创造价值,所以他们更重视员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学历只是其中的一个标准。

马克思曾说:“内因和外因是辩证统一的,而内因起决定作用。”既然我们改变不了身边的环境,那我们就要试着改变自己,让自己适应环境,适应这个社会。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借助环境中对我们有利的因素,抓住机会发展自己。所以先考研还是先就业,还得看自己的实际情况。

参考文献:

[1]陶书中。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困惑与对策,载于《中国成人教育》。[2]杨剑。对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探讨,载于《中国成人教育》。[3]张强,赵万里。大众化教育形势下大学生就业状况及理论误区的分析。[4]刘文伟,项中。当前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分析与对策。

[5]肖静.西方失业理论与中国的就业问题[J].法制与社会,2006,(11)。

[6]刘加强.缓解西部地区城乡就业矛盾对策研究[M].重庆: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7]杨伟国。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及就业前景如何?中国教育新闻网2008年11月06日。[8]程忠国。大学生指南图书: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09-01。[9]佚名。外国大学生就业面面观。香港文汇报 2004年4月28日

[10] 杜宇.09年大学生毕业人数达610万就业形势更趋紧.北京新华网,2009-03-29

[11] 09年陷就业低估,611万高校毕业生面临挑战.中国教育在线校园招聘频道,2009-03-30。[12] 谭运进.西方就业理论对我国的借鉴意义[J].商业时代,2005,(12)

[13] 伍希.借鉴西方经济学失业理论解决我国就业问题[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5,(4)

第四篇:高职高专学生就业能力提升影响因素及其对策

高职高专学生就业能力提升影响因素及其对策

——《高职高专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研究》课题综合报告择要

徐 铭,柏 林

(镇江市高等专科学校,江苏镇江 212003)

摘要:高职高专学生就业能力受择业观念、教育教学工作、就业指导和用人单位观念等诸多因素影响,高职高专院校必须在深化改革,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加强引导,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科学的就业观;加强就业指导,健全就业指导工作机制;以及形成提升学生就业能力的合力等方面采取措施,促进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7.38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8-8148-(2006)03-0005-04

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情况一直不容乐观。尽管从统计数据看,就业率似乎呈稳步上升的趋势,但是,且不说前一时期媒体对该统计数据真实性的争论,其就业竞争力不强、就业质量不高,就业应聘技能缺乏应该说是不争的事实。这里固然有高校连年扩招带来的毕业生基数增加、造成“洪峰”的因素,也有宏观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水平等导致区域性差异和岗位不足的影响;但就学校层面来看,这与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不够扎实、实际适应能力不强、综合素质不高,以及所学专业不对口、自身择业观念错位等等因素,同样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因此,对影响高职高专学生就业能力的诸多因素进行研究分析,并就能力提升提出对策,十分必要。

一、高职高专学生就业能力提升影响因素分析

(一)毕业生择业观念新情况的影响。目前,高职高专毕业生择业观念较前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一是犹豫不决型。主要表现为患得患失、把握不定,既想自己掌握择业决定权,想“自主”地干自己想干的事;同时又太理想化,择业时犹豫不决,高不成低不就,导致良机错失。二是盲目高攀型。不能正确认识自我,好高骛远,以“天之骄子”自居,挑剔用人单位的待遇、福利等问题,将“工作稳定”、“坐科室”作为择业的首选因素;有的因为不愿到乡镇、个体和私营企业去,甚至“有业不就”。三是仓促上阵型。表现为毕业前没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就业目标不明确。在求职过程中对行业知识、企业知识、求职技巧等方面缺乏足够的认识,不知道自己将来要做什么、能做什么工作,面对就业市场的严峻形势,心中一片茫然,遇到挫折则满腹牢骚,怨天尤人。四是消极等待型。随着现代就业压力的增大,许多学生选择了在继续深造(理想)和寻找工作(现实)之间,来回摆动的生活状态,做起了“袋鼠族”。这些现象的存在,成为影响高职高专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的重要的主观因素。

(二)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缺陷的影响。据调查发现,凡是与企业结合紧密的学校,学生就业情况就好。其成功的“法宝”,不外乎及时应对市场需求变化,灵活调整人才培养的专业结构,大力推行“订单式”培养模式等。而有些学校,由于没有解决好高职的定位问题,专业设置没有充分调研论证,培养目标与实际需要脱节,难以适应企业和市场的需要,其学生就业就往往不够理想。由于目前我国还没有

真正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按照规范,哪些岗位应该由接受过高等职业教育的人去干?学生需要具备哪些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学校并不很清楚,自然就会形成供需不适、来去不畅,影响学生就业能力提高,造成毕业生就业困难。此外,不少高职高专由于长期投入不足,教学设施比较差,实验实训条件严重缺失,再加上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专业设置不合理,办学特色不明显,教学管理不规范等问题,导致学生综合素质不高,综合能力不强。这样的毕业生要想高质量就业,确实不易。

(三)学校就业与创业指导不到位的影响。高职高专院校毕业生就业能力弱化,往往与学校就业与创业指导工作不到位有直接关系。目前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还存在不少急需解决的问题。突出表现为:一是就业与创业指导的师资数量不足、水平不高,根本谈不上专业化。在许多学校,就业指导教师主要是由学生政工干部、班主任等兼职,他们大都没有受过专门的就业指导训练,全靠临阵磨枪、现买现卖。二是课程建设不到位,课时严重不足。就业指导课没有教学大纲,未能形成规范与体系。不少学校仅在毕业班开设少量讲座,讲一些大概要求和常规工作程序,很难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的规划与指导。三是就业指导没有贯穿于学生在校学习的全过程。由于教师、课时的紧缺,在就业指导上往往偏重于突击性、强化性指导,影响了指导效果。因此,毕业生初涉求职市场,就带着择业经验不足,择业目的不明,择业方向不稳定等一系列毛病,加上各种复杂社会因素的作用,就业能力不高也就不奇怪了。

(四)社会客观需要与用人单位观念差异的影响。目前社会上仍然存在着人才高消费现象,有的企业用人一味追求高学历,人才结构不够合理。有的企业一味追求毕业生的以往工作经历,不愿意招收应届毕业生。这里,一方面是因为一些学生虽然通过努力获得了就业机会,但由于缺乏应有的基础职业素质,难以适应职场要求,致使许多用人单位心存顾虑;另一方面,是由于学生出于自身发展的考虑,有了经验就跳槽,与用人单位形成了冲突,这样既加大了企业的培训费用,也由于人员的高流动率打乱了企业的人事计划,致使企业无法原谅,为此有的企业招聘便刻意回避或明确表示不愿意招收应届毕业生,使得毕业生由于能力失当而更难就业。据调查,大学生初次就业跳槽主要集中在一些中小型民营企业,而其中专科类毕业生相对更甚。这些情况的存在,无疑也在客观上影响了高职高专学生的就业能力。

二、提升高职高专学生就业能力的对策

(一)明确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是提升学生就业能力的重要前提。

让每个学生都能健康成长、成才,是保证毕业生顺利就业的根本保证。学生就业能力强不强,关键是看他的综合素质高不高。作为高职高专院校,其学生来源、办学条件、师资力量、名牌效应等等,当然不能与本科院校相比,学生也不能与其他高校毕业生比学历、学位,在基础理论知识方面,无论是面宽还是纵深也都无法相比。那么高职高专学生究竟能比什么?我们觉得可以比敬业精神、比工作态度、比吃苦精神、比动手能力,这是高职高专的优势。一句话,就是要培养学生较强的综合素质和特殊的竞争能力。定位不科学、不准确,找不准市场的切入点,培养出来的人才没有自己的特色,是造成学生就业能力不高、就业困难的重要原因。因此,学校必须把培养合格、有用的人才放在第一位,要着眼学校、学生的特殊情况,在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的同时,注重特色立校、特色育才。一是根据市场和社会需求,灵活务实地设置和调整专业方向。要认真开展市场调研,准确把握市场对各类人才的需求情况,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及其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需要为依据,根据学校的办学条件,有针对性地调整和设置专业,纠正只注重现有师资,忽视市场需要的倾向。同时,要将就业状况作为专业设置及其结构调整的依据,对连续3年毕业生就业率低于全省平均就业率的专业应中断或停止安排招生计划,对不符合市场需求的专业应予调整。要把重点放在专业建设上,转变过去那种把专业理解为固定化课程、规格统一、批量培养的观念,强化其作为课程组合或课程模块的概念,更多地体现高职高专教育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多适性、灵活性、务实性等特点。二是加强与企业合作办学,倡导“订单式”培养,大力推进弹性学制和灵活的教学管理制度。“产学研结合、校企合作”是高职高专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因此,要积极探索校企全程合作培养人才的途径和方式,根据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实行“订单式”对口培养,加强针对性和适应性。要根据企业和用人单位的用人要求,适时修改教学计划,恰当安排教学、实习实训等活动,促进学校与企业和用人单位形成合作培养人才的有效机制。此外,学校还应根据职业技术与职业岗位的特点,以实际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为标准,积极推行弹性学制,实行多种学制并举的教学管理制度。三是根据高职教育的教学规律和特点改革教学。要积极运用现代教育理念,改革教学方法,重视现场教学和案例教学。要按照职业资格标准的要求,及时调整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在教学中,要强调以能力为本,以应用为目的,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融通。教材建设、教学内容要紧密结合生产实际,注意及时跟踪先进技术的发展,补充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相关内容。四是大力推行高职高专毕业生“双证书”制度,促进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必须把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放在突出的地位,促进学生技能的培养。要采取特殊措施,加强就业所需要的针对性教学,提高学生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对就业形势不好的专业,要在学生毕业前采取紧急措施及时调整、补充相关课程,强化职业技能培训,做好应急准备,促进学生就业。要培养学生的广适性能力,积极尝试开设“第二专业”、“辅修专业”或系列实用课程、考证课程等方式,鼓励学生选择相关职业领域或职业资格证书等课程组合模块进行自主学习,培养社会需要的复合型职业技术人才;要主动与劳动、人事部门联系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使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顺利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增强就业竞争能力。

(二)加强教育引导,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科学的就业观,是提升学生就业能力的关键措施。一是引导学生转变观念,适应社会。学生就业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己是大势所趋。因此,必须引导学生尽快适应形势的变化,转变观念,接受“自主择业”的挑战。要通过扎扎实实的就业指导工作,灵活务实的就业指导方式,积极建立融“早”(时间)、“实”(内容)、“新”(观念)要求为一体的、全方位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从用人单位对人才的综合素质、诚信敬业、沟通能力、发展潜力等各方面进行教育,使他们及早接触社会、了解社会、适应社会,增强求职的竞争能力和实际效果。二是引导学生面对现实,准确定位。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逐步实现,大学毕业生就业同普通老百姓找工作一样,不存在照顾、包统的问题。因此,要引导学生全面、正确地认识自己,准确认识社会职位要求,正

确对待高职高专学生就是要面向基层和生产第一线的客观现实,根据所处的择业环境,调整自己的期望值,进行切合实际的选择,从一些基础的工作做起,积累一些工作经验和社会经验。特别是要把眼光放到非公有制经济单位、乡镇企业、社区。现在我国中小企业已超过800万家,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0%,它提供了大约75%的城镇就业机会,是中国目前最大的市场。三是引导学生勇于竞争,自主择业。要让学生懂得,市场经济的本质特征就是竞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唯有通过双方的选择,优胜劣汰才能实现人才资源的有效配置。“狭路相逢勇者胜”。要养成风险、自信、自主、进取的良好意识,消除惰性心理和自我封闭、害怕风险等不良心态,克服依赖心理,掌握择业主动权,敢于和善于推销自己。四是引导学生调整心态,正视挫折。由于我国正处在改革的关键阶段,毕业生在求职、择业的竞争中,遇到干扰和障碍,碰到挫折和失败在所难免。对于刚刚走出校门的毕业生来说,及容易产生急躁心理和心态失衡。因此,在平时就应该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求职心态,确立“是金子总会闪光”的观念,增强抵御挫折的能力。五是引导学生迎接挑战,积极创业。当前,学生自主创业已成为重要的就业方式。大力培育学生的创业意识、能力和人格,使学生树立创业观念,掌握创业理论,学到创业技能,提高创业能力,才能最终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创新创业,高质量地解决社会就业问题。

(三)加强就业指导工作,建立健全就业指导工作机制,是提升学生就业能力的重要保证。

重视和加强毕业生就业工作制度化建设,以有序、高效为目标,构建就业工作的运行机制,是促进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的保证措施。为此,要健全和完善四项机制。一是建立健全组织机制。强有力的组织指挥机构是加强就业工作的关键。要保证机构到位,建立健全校、系两级工作就业工作班子,加大管理和指挥力度,提升就业工作的协调能力,形成分工负责、协调配合的良好运行机制。同时要保证人员、工作经费到位。二是完善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机制。要进一步明确就业指导的内容要求,实行全程性指导。同时要重视加强就业指导师资队伍建设。进一步充实就业指导师资队伍,明确就业指导教师的任职资格,加强培训、考核,逐步实现就业指导人员队伍的专业化。还要加强就业指导教材建设,认真编制适合高职高专就业指导实际的就业指导教学大纲和就业指导教材。三是建立多维立体的就业工作信息机制。学校要与生源地人才市场、与本校毕业生就业热点区建立长期、稳固的信息联系渠道;及时双向发布就业需求信息;同时加强就业基地建设,加强学校人才培养与就业基地的对接。四是建立就业工作考核奖惩机制。将就业工作纳入年终考核体系,考核结果与津贴发放、工作评优、职务职称晋升挂钩。定期公布毕业生就业率,评比表彰先进集体和个人。

(四)通过多种教育途径和方法,形成提升学生就业能力的合力,是提升学生就业能力的重要环节。一是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从根本上坚定学生的理想和信念,引导学生自觉地把个人的前途命运同祖国的前途命运联系起来,增强振兴中华、建设祖国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要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培养敬业精神,倡导诚实守信。要以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为切入点,针对高职高专学生的特点,为他们的素质拓展提供服务,通过各种活动加强学生个人气质、能力、品格等各种要素的训练,提高人文素养。二是加强就业心理素质教育。高职高专学生的求职心态正确与否决定着他们的就业机遇,就业心理素质对学生能否被录用和录用后的工作成败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针对高职高专学生就业中存在的依赖、焦虑、自卑、自傲和攀比等心理问题,学校更应重视培养学生的健康、自信、耐挫等心理素质,将就业指导与大学生心理咨询工作相互融合,为提升高职生的就业能力打下基础。为此,首先要加强全程就业心理素质教育,为高职生求职时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做准备。要尽早地、系统地进行就业心理素质教育,使学生尽早树立良好就业心态、完美就业心理素质。及时辅导毕业生应聘、面试的心理技巧,提高其应聘和面试的成功率。其次要以人才质量作为提高学生就业心理素质的根本。实行就业心理素质教育的人本化,帮助其正确进行自我认识与评价(对所在学校、所学专业和自我综合素质进行评价),正确定位,进行自我设计,增加从容就业、竞争成功的机率,形成稳定良好的就业心理。三是重视学生社团建设,加强社会实践教育。社团是带动学生走向社会的桥梁,它在配合学校实施能力本位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营造职业氛围、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和培养职业能力的重要载体。要体现团组织在帮助大学生成才工作中的综合效益和完整价值,以培养优秀大学生作为工作的重点,从而带动一大批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大学生群体茁壮成长。社会实践活动,是大学生了解社会、增长才干、提高能力的有效途径。要以开展青年志愿者活动和勤工助学活动为重点,深化学生课外活动,推动社会实践活动深入发展,引导学生面向社会需要,完善知识、技能结构。通过各种途径让学生面向社会、了解社会、融入社会,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社会适应、克服困难、公关技巧等能力,以促进学生就业能力的提高。参考文献:

[1]柏林.共青团在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中的作为 [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12):

[2]戴光辉.高职高专院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运行机制探索 [J].镇江高专学报,2005,(3):

[3]蓝艳..加强高职生就业心理素质教育提升就业能力.[J].镇江高专学报,2005,(4):

[4]吴建强.对高职院校开展创业教育的思考.[J].河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1):

基金项目:江苏省教育厅2003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指导性项目(项目批准号: 03SJD840002)作者简介:徐铭(1959-),男,江苏江阴人,高级政工师,主要从事思想政治工作和教育管理研究。柏林(1968-),男,江苏盱眙人,讲师)

(2006年7月发表于《镇江高专学报》2006年第三期第5-8页)

第五篇:学生身体素质的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

学生身体素质的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

参加组别

初中

研究类型

C.综合研究

学科分类

C.学生体质健康

摘要:调查发现,近年来我国青少年体质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身体是学生健康学习和发展的根本,青少年的身体素质状况直接关系到国民体质的提高,应该得到社会的足够重视。因此,针对这个问题,本文对学生的身体素质现状及学生身体素质的影响因素做了简要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为学生身体素质水平的提升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关键词:身体素质 体质 学生

一个国家和民族能否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民族的体魄是基础,国民的健康是保障。一个国家青少年的身体素质状况关乎到国家的未来发展和繁荣富强。然而,我国对青少年多年的体质监测表明,尽管青少年在发育、营养等方面的水平不断提高,但是学生在体能、体重、视力、心肺功能等方面却呈下降趋势。

1.学生身体素质现状分析

1.1饮食结构不合理,营养状况不佳

随着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学生喜欢的食物一般都能得到满足,饮食无节制、偏食、厌食、食物高热量、富营养的学生日益增多,谷类食物、粗纤维食物和青菜食用少,许多学生喜欢吃零食,不喜欢粗粮,而家长又没有科学合理的饮食意识,任随学生,造成了部分学生饮食结构不合理,营养状况不佳的现象。另外,在我国许多学生经常不吃早餐,午餐的推广力度也不够,只有少数几个城市以政府行为推广营养午餐,与发达国家差距甚远。

1.2学生部分身体素质指标有所变动

一方面,学生身高、体重、胸围等发育指标有所改善,患病率也有所降低。另一方面,学生中肥胖和超重的人数比例不断上升,视力不良居高不下,耐力、速度、肺活量等指标连年下降,每年的高考中有80%以上的考生因身体指标原因报考专业受限,有60%以上的高中毕业生因体检不合格而导致征兵被淘汰。

2.学生身体素质的影响因素 2.1当今的教育体制因素

当今的考试选拔制度,导致学校教学普遍出现了应试教育的问题。学校为提高学生的升学率,课程安排上严重偏向文化课,体育课程常被冷落,学校开设的体育课时偏少、体育设施简陋、经费投入不足等现象普遍存在。另外,许多学生为取得好的文化课成绩,考入好的学校,也常将体育学习和体育锻炼放在次要地位,有的学生甚至认为开设体育课程是在浪费时间。所以,这种以文化课高分为录取标准的考试选拔制度,直接影响了学校、家长和学生的教育观念和学习观念,学生来到学校的目的是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并考取更好、更高层次的学校,因此容易产生体育课程对于他们的目标没有直接帮助的想法,导致体育学习和体育锻炼经常被忽视。

2.2传统社会教育思想的影响因素

重文轻武,学而仕则优,这种文化传统在国人的心中已经根深蒂固,千百年来这种传统的思想一直影响着我们的教育观念,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一切来源于知识。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知识的重要性也愈发突出,学生被家长和老师强制性的灌输各种各样的科学文化知识,学生的体育课时开设本来就少,课余时间又几乎被种类繁多的课外教育占满,无暇顾及身体的锻炼,无法保障应有的体育活动时间。

2.3周围环境的影响因素

学生时期是个人习惯养成的重要阶段,处于这个阶段的学生极易受外部环境的影响。周围同学、朋友、家长的体育锻炼习惯,以及学校、社区等场所的体育设施等外在因素都会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到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如果同学、朋友、家长锻炼意识不强;学校、社区的体育设施建设和发展的水平又跟不上、氛围不足;再加上繁重的学习任务和家长对学生锻炼行为的干预等,将会对学生的体育锻炼行为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阻碍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的养成。

2.4学生自身的因素

在物质生活相对富裕的今天,学生大多生活在一个安逸的环境中,大多没有经历过艰难困苦,衣来张手,饭来张口。这种安逸的生活消磨了学生的意志,导致学生怕苦怕累,缺少坚忍不拔的精神,久而久之,身体素质也日益下降。在体育项目的选择上也可以看的出来,多数学生选择铅球、跳远等简单易行的项目,敷衍几个动作草草了事,很少有学生选择中长跑这样的项目,主要原因就是怕累。另外,随着肥胖、体能下降等因素的影响,学生在做一些体育项目的时候产生了难度,例如,肥胖学生跳高,体能较差学生做引体向上等活动时难度会更大,很容易导致学生产生自卑心理,愈发不愿意上体育课。3.改善学生身体素质的对策分析 3.1加强家长和老师的培养作用

首先,改善学生的膳食结构。现今社会改善学生的饮食结构,已经不是一个经济问题,而是意识层面上家长和学校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如何在满足学生身体营养需求的情况下又不产生肥胖等负面结果。

其次,传授正确的观念。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得到良好的发展前景,锻炼身体是为了得到一个健康的体魄,一个好的身体是未来发展的基础,体育锻炼与文化课学习同样重要;

再次,学校应对体育课程给予足够的重视,体育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的体制状况,最好是经常组织一些趣味性的体育活动,学生容易参与,可在不知不觉中达到锻炼的目的,比单纯的体育课效果会更好;最后,有意识的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生活上让学生逐渐学会自立,不要总是依赖外界的援助,鼓励学生去参加一些类似马拉松、军训等一些锻炼意志的活动。

3.2政府的行为起到关键作用

政府具有巨大的感召力,在民众行为中具有导向作用,且对于某些制度具有决策权,对学生的体育锻炼行为间接的起到很大作用。学生的身体素质,关系到未来国民的体质,应该引起政府的足够重视。物质上,加大体育经费的投入,改善学校和社区的体育基础设施建设,保证有足够的体育设施和场地;制度上,完善考试选拔制度,不能片面的追求文化课的成绩,而占用了学生的锻炼时间;宣传上,加大身体素质重要性的宣传力度,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让家长、老师、学生能都引起足够的重视,提高学生对体育内涵及其意义的认识;监管上,各级部门对学校体育教学的监督,确保学生每天有足够的锻炼时间。

加强素质教育的推广力度,端正办学思想,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推广素质教育课程,纠正教学中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思想,减轻学生的课负,使得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参加锻炼。把素质教育作为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指标。

3.3定期对学生体质进行检查与分析

完善学生体质健康的监测制度,定期的监测与公布学生的身体状况,增加身体素质的监测指标,例如:体能素质指标可采用握力、仰卧起坐、50 米跑、立定跳远等多种形式;心肺功能指标:增加台阶试验, 以更好地反映学生的心肺功能和有氧运动能力。组织专业的人员进行分析,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给合理的切实可行的诸如:膳食、锻炼方法等方面的干预措施,并贯彻执行。例如:对肥胖的学生采取相应的训练方法,燃烧不同部位的脂肪,并配以专门的膳食,促使其降低体重;对于体能较差的学生可采取相应的力量训练,并补充蛋白质等影响,增加肌肉生长的需求;对于耐力差的学生,可采取长跑等方法加以强化训练。学校、家庭、政府等方面在人、才、物等方面应给予必要的支持,以保证监测、分析及后续改善工作的合理进行。

加大体育教师队伍的培养力度,定期举办体育科学理论讲座,聘请业内专家做报告,提升体育教师的教学水平。体育教师是与学生的直接接触者,也是体育活动的直接组织者和实施者,是体育教育的一线人员,只有将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传授给体育教师才能切实的将科学合理的实施方法落实到每个学生身上。

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是一个系统的工程,需要政府、学校、教师、家长、学生共同参与进来,形成一种合力,共同推进,才能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学生体质的强弱已关系到民族的兴衰,青少年是我国未来和希望,正确分析影响学生身体素质的因素,并给以相应对策,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对于未来国民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杨建平,张秋艳.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新型体育教学模式[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07,(08).[2] 刘励.儿童青少年体质健康的综合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 2009.[7] 阳剑,刘海元.新课程背景下的体育教学模式[J].体育学刊, 2008,(06).[3] 杜炳辉.中外高校体育教学模式的比较研究[J].山东体育科技, 2009,(03)[4] 赵燕,聂连福.和谐体育教学模式对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分析[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08,(10).[5] 杨贵仁.学生体质健康泛教育论[D].福建师范大学, 2007,(01).[6] 唐新江, 刘占波.贵阳市中小学生体质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J].现代交际, 2011,(06)

下载高职高专毕业生社会适应能力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探究word格式文档
下载高职高专毕业生社会适应能力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探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影响我国民航服务质量因素及对策分析

    XXXXXXX大学题 目:影响我国民航服务质量因素及对策专 业:班 级:姓 名:学 号:指导老师:毕业 论 文 航空服务 目录 摘要…………………………………………………………………………......

    浅谈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及其对策分析

    毕业论文 浅谈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及其对策分析 姓名: 班级: 学号: 专业:2012年春小学教育专科学校: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晋中分校)电话: 指导教师: 2013年6月 目......

    影响公安民警工作积极性的因素分析及对策[最终定稿]

    影响公安民警工作积极性的因素分析及对策 [摘要]调动公安民警的工作积极性,是支持和保障警察严格、公正、文明执法,凝聚警心,加强公安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如何调动公安......

    会计本科毕业生就业影响因素分析

    论文 关键词: 会计 毕业生 就业市场 影响因素论文摘要:本文以问卷调查为主要工具,运用叙述统计等方法,从会计就业市场供需双方的两个层面分析研究了会计毕业生就业的影响因素。......

    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现状及对策(最终定稿)

    2013年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率甚至超过本科生 数据显示,今年全国有近700万高校毕业生步入就业市场,这使得严峻的就业形势再次成为热议话题。记者采访中了解到,与一些就业压力较大......

    浅析影响聋人大学生就业的社会因素及对策

    浅析影响聋人大学生就业的社会因素及对策 特殊教育学院手语一班李晓燕 摘要:在社会竞争激烈的今天,有一份工作,是一个人能够独立的生活的基础.同样,对于一个聋人,就业是一个......

    理工科生物类专业毕业生就业前景影响因素分析与对策

    理工科高校生物类专业就业影响因素及对策(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理学院,辽宁 阜新 123000)摘要:国内的生物类行业迅速发展,促使高校培养了大批生物领域人才,在满足了国家需要的同时,又......

    食品安全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食品安全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摘要]各类食品安全事件频发,探究食品安全影响因素,并具体探究事物本质,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方面。总体来说,制约食品安全的因素主要有种植养殖遗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