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内部审计职业判断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
内部审计职业判断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
【摘要】由于受到种种限制,内部审计人员的行为模式只能做到有限理性,从而使其职业判断可能存在一些偏误。本文分析了内部审计职业判断影响因素,并提出提高审计职业判断准确性的对策建议,以期提升内部审计人员的工作质量,为企业增加价值。【关键词】内部审计;职业判断;影响因素;对策【作者简介】彭兰香,浙江财经学院会计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审计和会计理论。内部审计随着组织内部管理的需要应运而生,在企业的长远发展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内部审计工作的精髓———审计职业判断,贯穿于内部审计工作的全过程,也是内部审计工作的生命线。内部审计职业判断的准确性直接关系到内部审计事项的结论、审计意见以及审计决定是否公允,并最终影响组织目标的实现。
一、内部审计职业判断的影响因素
(一)影响内部审计职业判断质量的主观因素1.内部审计人员的性格差异。性格是个人在现实态度和行为方式中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最能表征一个人的个性差异。因此,它同样可以表征个体思维判断方面的差异。心理学上的机能类型派分类法根据智力、意志、情感三种心理机能在性格结构中的比例优势,把人的性格对应地区分为理智型、意志型和情绪型。属于理智型性格的人,通常以理智衡量周围发生的事物,并以理智支配自己的行为;属于意志型性格的人,具有明确的行动目的和较强的自制能力;属于情绪型性格的人,行动容易受情绪的左右。理智型、意志型和情绪型的内部审计人员在审计职业判断中得出的结论可能完全不同:前两种人往往能对事物有清醒的认识且不受外界的干扰,一般容易做出正确的审计职业判断;而情绪型的内部审计人员往往缺乏冷静的思考,容易感情用事,很有可能因一时冲动而做出错误的判断。2.内部审计人员的知识与业务能力差异。内部审计工作不仅涉及组织的财务系统,还会涉及组织经营管理的其他环节。因此,审计职业判断要求内部审计人员不仅要熟悉内部审计准则、企业会计准则等法律法规,还应具备相关的税收、金融、管理学等业务知识,熟悉组织的经营活动及内部控制,从而对组织的财务、经营和管理系统等做出恰当的评价。如果内部审计人员没有扎实的专业基础、高度的职业敏感度以及敏锐的洞察力,则其职业判断可能会产生比较大的偏误。此外,在职业判断过程中,内部审计人员需将知识运用到审计实践中,借助于这些知识将审计对象运用逻辑与非逻辑思维进行深度加工处理,并最终对审计对象形成判断。由此可见,掌握前沿知识是有效进行内部审计职业判断的前提之一,而将掌握的知识融入审计环境的业务能力是内部审计职业判断成功的重要保证。内部审计人员只有对审计对象去粗取精、去伪存真,通过正确取舍与排序,才能形成合理而又科学的判断结论。3.内部审计人员的经验差异。丰富的审计实践经验是进行恰当职业判断的宝贵财富,既可以节约审计资源,降低审计成本,又可以使职业判断质量得到合理的保证。因此,具有丰富经验的内部审计人员与新手之间常常由于经验的差异产生不同的职业判断。一般而言,经验丰富的内部审计人员产生的判断偏误要比新手的概率低。初次从事内部审计工作的人员在遇到复杂问题时,往往无所适从,经验丰富的内部审计人员则可以迅速排除干扰信息,准确地做出专业判断。当然,如果机械地照搬经验,形成“经验主义”,漠视新环境下新任务的特征,或者对以前审计过的某些环节形成“偏见”,则“经验”可能会导致更大的审计职业判断偏误。4.内部审计人员的工作态度差异。内部审计人员在实施审计活动时,应具备一丝不苟的责任感,秉持应有的职业审慎,警惕可能出现的错误、遗漏、消极怠工、浪费、效率低下和利益冲突等情况。一些内部审计人员判断能力低,主要是自身对审计工作缺乏热情,缺乏学习专业知识的主动性与内部审计职业判断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文/ 彭兰香经济论坛EconomicForum Nov.2009Gen.469No.21 2009年11月总第469期第21期·115 · 精益求精的工作精神。虽然内部审计人员只能在合理的程度上开展检查和核实工作,并不能保证发现所有存在的问题,但在有限理性之外,如果内部审计人员工作不负责任,或者主观上不够努力、工作不够勤勉,因疏懒而漏掉重要线索,由此而产生判断偏误是完全可能的,这应该引起重视。
(二)影响内部审计职业判断质量的客观因素1.内部审计独立性有待加强。独立性要求内部审计部门和内部审计人员与被审计单位不但要保持形式上的独立,更要保持实质上的独立。内部审计机构独立性的强弱取决于内部审计模式,各种模式的主要区别在于内部审计机构的隶属关系上。从理论上讲,内部审计部门所隶属的层次越高,内部审计的权限越大,其独立性就越高,反之就越低。内部审计人员的独立性则主要取决于审计人员的主观独立程度。在实际审计工作中,内部审计人员由于受自身利益、人际关系和威迫利诱等影响,较难保持应有的独立,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内部审计职业判断的客观、公正。2.内部审计职业判断质量考核体系不健全。考核是强化审计职业判断质量监控应对机制的重要措施,既是对内部审计人员行为规范的约束,也是对其合理、慎重地进行职业判断的一种激励手段。一般而言,审计职业判断质量考核制度包括审计复核制度、审计绩效考核制度、审计责任追究制度等。有的组织没有建立这些制度,考核标准根本无据可依;有的组织建立起来的制度也往往流于形式,没有明确的责任主体;还有的内部审计机构有良好的制度但管理力度不强,重形式,轻落实。其结果是审计人员责任意识不强,行为不规范,出现审计职业判断偏误甚至审计失败,责任也无法落实到人,致使审计质量控制体系不能有效地运转起来。3.内部审计准则缺乏可操作性。从理论上讲,任何审计职业判断都需要一个确定其取向的标准。内部审计准则作为实施审计工作的指南,虽具有权威性,但较为抽象,缺乏可操作性,只笼统地提到要建立质量控制制度,并未做出可操作性的指导规范。而且,准则就职业判断中最关键的问题,即如何认定审计职业判断的合理性,以及以什么作为评价审计职业判断质量高低的标准也始终未能给出具体的操作规范。事实上,内部审计职业判断标准同样存在不确定性和多样性,有些问题的判断标准本身不明确、不清晰,只有定性的约束,没有定量的具体要求;有些问题则根本就没有判断标准,这在客观上职业判断带来一定的难度,导致职业判断存在一定程度的随意性。此外,随着新的经济业务的出现,在内部审计实践操作中,可能会碰到很多准则中尚未涉及的问题,更需要内部审计人员根据准则的精神自行判断与选择。
二、改善内部审计职业判断质量的建议笔者认为,审计职业判断结果的不确定性是客观存在的,不能完全控制并消除它,但也不能放任自流,应对其加以控制,尽可能地减少审计职业判断偏误,以减少其对审计信息有效利用所带来的冲击。因此,社会各界应充分认识到内部审计职业判断质量给审计结论、审计成果利用所造成的影响,并采取合理有效的方法以提高内部审计职业判断的准确性。1.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技能,减少审计职业判断偏误。许多研究成果表明,审计职业判断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技能。一方面,企业可通过招聘和鼓励员工参加专业资格考试等形式,扩大内部审计队伍中注册会计师、注册内部审计师等人员的比重;另一方面,内部审计人员可从以下几方面提升自身综合素质:一是要有大局观,具有较强的人际交往技能、出色的口头与书面表达能力,对整个企业的价值体系以及未来发展方向具有前瞻性思考并提出建设性意见。二是要积极参与和了解组织各项经营业务,关注管理层做出的重要决定,勇于承担责任,能够发现问题并及时提出解决方案。三是要具备足以胜任当前工作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如应具备审计会计及相关知识、企业管理知识、信息技术知识,熟悉国家政策和相关的法律法规等。四是要通过持续的后续教育培训,及时吸收新知识,更新知识结构,以保持足够的专业胜任能力。2.运用集体判断手段,改进内部审计职业判断质量。集体判断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体组成的某种集合体做出的选择、断定等行为。受制于知识结构、性格特征和经验水平等因素,单个内部审计人员的判断一般仅能从某一或少数几个方面认识审计职业判断的对象。相比于单个判断,判断集体可以将每位判断主体从不同角度获取的信息汇聚起来,得到个人无可比拟的丰富信息,使内部审计职业判断建立在准确而又全面的信息基础上。因此,集体判断能够避免个人判断可能出现的主观片面性,有助于判断集体拥有更多的判断信息,做出正确的职业判断,可以提高内部审计职业判断结论的可接受性。但由于集体判断决策的关键在于判断集体中的每一个决策者不受他人的影响,各自独立地·116 · 做出选择和判断。因此,应该给予每位参与审计的内部审计人员独立的判断环境和宽松的氛围,避免各种可能对其判断施加干涉的情况,最大限度地发挥各自判断能力,提高集体判断质量。3.加强内部审计独立性,确保审计职业判断公正有效。调整理顺内部审计部门的隶属关系,合理设置独立的内部审计部门,是提高职业判断质量,完善企业内部审计体制,确保内部审计机制有效运行的关键所在。对于内部审计部门的隶属关系,有两种相对合理的选择:一是在董事会下设立审计委员会,对董事会负责;二是在监事会下设立审计委员会,对监事会负责。鉴于董事会中的一些董事可能由经理层兼任,在涉及重大事项和经营决策时,董事会反而受经理层操控;同时,内部审计部门无法对董事会的管理活动和决策行为进行严格的监督,内部审计部门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将又一次被质疑。笔者认为,由于监事会领导的内部审计部门不受制于董事会或经理层,具有较高的权威性,可充分保证内部审计人员独立地进行职业判断和判断结果的公正、客观,保证公司董事会、经理层及各管理部门对内部审计人员所提供的审计报告中的问题和建议给予应有的重视、正确的分析和合理的评价,并及时采取改进措施。4.完善内部审计职业判断质量考核体系,增强质量意识。在制定内部审计职业判断质量考核体系时,应考虑多方面因素,以制定出适合企业情况、能够操作执行的办法。①应考虑的因素。首先,对考核指标的综合性程度进行全面审查。内部审计的作用包括确认和咨询两方面,而现行的考核指标多偏重于对确认职能的考查,对咨询职能的考核不足,甚至完全忽视,这不利于体现内部审计在为组织提高运作效率、改善经营管理等方面发挥的作用。其次,考核指标体系应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内部审计的最终目标是为组织增加价值,所以其工作重心要随着企业战略目标、经营策略的调整而适时转换,而非一成不变,即考核指标体系要能及时反映内部审计部门在不同时期的不同重心定位。再次,考核体系应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内部审计项目的种类繁多,不同项目有不同特点,考核体系的建立需要因地制宜,依据被审单位的具体情况来确定。②制定审计职业判断质量考核的办法。要科学地考评审计职业判断质量,就应建立一套健全的审计职业判断质量考核指标体系。该体系应由很多具体指标构成,包括定量和定性两方面。在考核审计职业判断质量时,须将各类各项指标有机地结合起来,整体运用以得出相对正确的结论。③具体考核程序。一是建立考核指标体系。根据内部审计人员从事审计工作必需的基本技能、业务素质、知识经验和审计人员的工作质量与效果、工作态度等,拟定考核指标体系。二是完善绩效考评反馈和申诉、审查机制。为了保证绩效考评的效果,在最大程度上保证考评结果的公正、公平、公开,还要建立考核者与被考核者畅通的交流渠道。被考核者对考核成绩有异议的,可以提交书面报告,绩效考评部门指定专人进行调查。三是建立贯穿于内部审计全过程的责任追究制度。从审计人员到审计组长,再到内部审计复核,一直到内部审计机构负责人和单位的主要负责人,都要明确责任,把内部审计职业判断质量控制落实到实处。5.加强法制建设,完善内部审计准则体系。依法审计是现代审计的重要特征,一方面,法律法规能为审计职业判断提供必要的评价依据,依据与标准越完善、越统一,就越有利于内部审计人员做出准确的判断;另一方面,法律法规可以对内部审计人员的审计行为予以规范和约束。内部审计准则是内部审计行为的指南与依据,是内部审计工作有效开展的制度保证。制定高水准的内部审计准则,可以进一步规范内部审计工作,减少工作随意性,规避审计风险,是提高内部审计职业判断质量、充分发挥内部审计作用的保证。除依靠法律法规的约束与指导力量之外,为使内部审计有一个更具操作性的标准和规范,内部审计部门应结合本单位的具体情况,制定更具体的内部审计业务操作手册和适用于内部审计部门的政策、程序,努力使内部审计工作项项有标准,步步有规范,这样才能统一每一位内部审计人员的工作标准,保证审计职业判断质量。参考文献[1]Gibbins,M.andEmby,K.EvidenceontheNatureofProfessionalJudgmentinPublicAccounting[J].Auditing ResearchSymposium,1984,(2):56-69.[2]阿立森·萨特克利夫,保罗-埃米尔·罗伊.审计中的职业判断[M].王富利译.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3]张继勋,付宏琳.经验、任务性质与审计职业判断质量[J].审计研究,2008,(3):70-75.[4]齐兴利,袁新.由“有限理性”理论透视审计专业判断[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4,(3):5-8
第二篇:注册会计师职业判断影响因素研究
注册会计师的职业判断在现代审计中起着统驭和主导的作用,无论是评审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还是设计与选择样本,评价抽样结果,直至决定审计意见的类型和措辞,都离不开注册会计师的专业判断。提高职业判断的准确性是注册会计师降低审计风险、实现审计目标的一个重要途径。
一、注册会计师职业判断的含义及特征
注册会计师的职业判断是指注册会计师在执业过程中,依照职业标准、凭借自身经验对被审计事项及相关内容进行分析、鉴定,以确定其是否具备某种审计特性的过程。注册会计师的职业判断具有以下特征:
(一)判断主体的多元性。在具体审计过程中,一个审计项目往往要由几个层次的审计人员共同来完成,如具体实施审计取证的外勤人员、对该项目直接负责的项目经理、进行复核审查的部门经理及主任会计师等。这些人员都需要在各自的业务和责任范围内,进行相应的职业判断。而且,后者的判断都要对前者的判断进行复核与检查,这便形成了判断的多元性。可见,注册会计师对被审计事项的各种职业判断,是一个集思广益的过程,并不完全是某一个注册会计师独立完成的。
(二)判断客体的相关性。不同层次的审计人员在进行职业判断时,都要将所审计业务的内容与其他方面的有关事项结合起来考虑。如项目经理在判断是否对某一具体审计内容追加审计程序时,要将从委托者、被审计单位等方面了解和掌握的特定信息,与审计计划的具体实施情况以及会计师事务所内部决策层对本事项的原则要求,综合起来一起考虑。这些因素共同影响与决定着是否追加审计程序。
(三)判断标准的模糊性。任何判断都要有一个确定其取向的标准。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判断标准本身在内涵上具有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性,如注册会计师判断的可选择性。只是因为判断标准存在这种模糊性,才有判断失误的可能,才有审计风险的存在。
(四)判断过程的完整性。审计的每一阶段都离不开职业判断,有审计活动就有职业判断。
(五)判断结果的唯一性。审计工作的最终落脚点是形成判断结果,尽管这一结果可能由于种种原因不尽准确甚至完全失准,但在判断过程的有效性上,结果是唯一的。否则,判断的目标就无法实现。
二、注册会计师职业判断的过程和内容
注册会计师职业判断的过程可以概括为:有关审计准则的专业判断是对特定项目及会计报表整体的专业判断,并发表审计意见、出具审计报告。
(一)有关审计准则的职业判断。注册会计师对有关审计准则方面的职业判断,主要内容有:
1、重要性水平的确定。职业判断所涉及的一个重要领域就是审计重要性水平的运用。不同企业的重要性水平不同,同一企业在不同时期的重要性水平也不同。注册会计师在对某一企业进行审计时必须根据该企业面临的具体环境,并考虑其他因素,才能合理确定重要性水平。但不同的注册会计师在确定同一企业的会计报表的重要性水平时,得出的结论可能不同,其原因是不同的注册会计师对影响重要性的各种因素的判断存在差异。
2、确定审计风险。面对客观存在的审计风险,注册会计师应当保持职业谨慎,运用专业判断,对被审计单位的审计风险各要素进行全面地评估,应当实施能够将检查风险降低至最低水平的实质性测试,将总体审计风险降低至可接受的水平。
3、搜集审计证据。注册会计师审计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通过各种方案来搜集审计证据。然而,对于需要从哪里搜集审计证据,搜集哪些方面的审计证据,搜集多少数量的审计证据等问题,需要运用职业判断。审计证据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注册会计师的专业判断。
(二)对于会计报表的职业判断。注册会计师有关会计报表方面的职业判断主要有:
1、确定是否存在重大错弊。由于客观局限性,注册会计师不可能对审计对象的真实面貌作出完全的评价,因而注册会计师即使依据独立审计准则进行审计,也并不能保证发现被审计单位所有的错误和舞弊。因此,注册会计师必须运用职业判断,在编制和实施审计计划时,力求使会计报表中没有更大的错误与舞弊,在出具审计报告时,应考虑被审计单位和客观环境对存在的错误与舞弊的影响,发表不同类型的审计意见。
2、确定是否符合合法性。即注册会计师运用专业判断认定被审计单位的会计报表的编报及其财务处理是否遵循了企业会计准则及国家其他有关财务会计法规的规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披露是否真实。
3、确定是否符合公允性。这是指注册会计师运用专业判断来确认会计报表是否作了公允的反映,有无夸大业绩和资产,隐瞒亏损和债务等情况。
4、确定是否符合一贯性。根据企业会计准则要求,一贯性原则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企业财务会计处理方法应当前后期一致;二是财务处理方法如果发生变动,企业应当在会计报表附注中进行披露,如果在所审计的会计核算期内没有遵循上述原则,注册会计师应根据其重要性在审计意见中予以揭示,以引起会计报表使用者关注。
三、影响注册会计师职业判断的因素分析
(一)审计环境。注册会计师从事会计报表审计业务,是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进行的,因此,了解审计环境,有利于衡量及评估注册会计师职业判断的质量。审计环境包括以下几个因素:
1、社会责任。社会责任是注册会计师职业判断环境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所谓社会责任,是指注册会计师以满足社会公众对其会计报表审计的期望。注册会计师必须正确对待委托者及其他第三者的利益,以维护专业信誉。注册会计师在进行职业判断时,应怀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坚决维护会计秩序,保证会计信息质量。当社会公众提出质疑时,注册会计师的职
业判断必须经得起考验。
2、竞争压力。注册会计师一方面要保护社会公众的利益,另一方面又要应对来自客户的压力,这使得注册会计师的公正遭受到严重挑战。例如:在对法定财产重估增值进行审计时,企业可采用的估价方法有多种,注册会计师如果为了争取客户,迎合客户要求,在判断估价方法是否符合资产评估的有关法规规定时,就不可能采取公正的态度。由于压力会对职业判断发生严重负面影响,注册会计师应对这些压力及其可能导致的偏差,保持高度警惕。
3、对企业经营的了解程度。独立审计准则要求注册会计师对被审计单位经营的业务及所属行业的基本情况有深人的了解,如被审计单位经营的业务类型、产品、经营特点及主要的产业政策,关联方及其交易的存在情况,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情况等。如在评估固有风险时,注册会计师应着重考虑管理人员的品行和能力,业务性质,容易遭受的损失或被挪用的资产等因素。对企业的经营状况缺乏了解,将导致注册会计师职业判断上的偏差。
4、接受业务委托。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必须慎重接受业务委托,谨慎地选择被审计单位。在签订业务约定书前的决策过程中,职业判断尤为重要。对陷入财务困境的被审计单位要特别注意。
(二)注册会计师素质
1、注册会计师的职业意识。注册会计师的职业意识是注册会计师在执业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思想、感觉和理念等,包括注册会计师的职业理解度、职业成就感和职业谨慎等。恰当的职业理解度、适度的职业成就感和应有的职业谨慎等良好的职业意识,有利于注册会计师提高职业判断的准确性。
2、注册会计师的职业技能。注册会计师的职业技能是注册会计师在执业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技术能力,包括注册会计师的知识结构、实践经验、个体智商、思维方式、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这些都直接影响和制约着注册会计师的职业判断的准确程度。注册会计师必须注意在上述几个方面增强自身的执业技能,最大限度地提高职业判断的准确程度。
3、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是注册会计师在执业过程中所应遵循的行为标准和道德规范,包括注册会计师在执业时所体现出来的职业品德、职业纪律和职业责任感等。具有良好的职业品德的注册会计师在执业时将会正直、减实、公正和客观;具有良好的职业纪律的注册会计师在执业时将会合理地约束自己的行为;具有良好的职业责任感的注册会计师在执业时会恰当地处理社会、客户与同业的关系。只有具备了良好的职业道德,才能作出恰当与正确的职业判断。
四、提高注册会计师的职业判断能力
职业判断能力的提高是注册会计师执业水平的积累,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提高注册会计师的职业判断能力,经验是非常重要的,而经验的积累要靠平时执业时勤于动脑,动笔,多作分析和比较,有目的地训练逻辑思维能力。注册会计师只有保持职业谨慎,恪守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具有敏捷的思维,良好的心态,取证充分和恰当,就能够透过现象抓住本质。而所有这些,都要靠注册会计师执业经验的积累。经验积累多了,就会从量变发展到质变,形成更
高层次的综合判断能力,适应现代独立审计的要求。
第三篇: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及影响因素分析
赵辉
[摘要]文章采用职业生涯规划调查问卷、自我效能感问卷和一般情况调查表,对河南省四所大学的600名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探讨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及影响因素。调查发现,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在性别、生源、年级上存在显著的差异,自我效能感和大学生职业生涯各个因子存在显著的相关;人口学变量和自我效能感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有预测作用。说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在人口学变量上差异显著、与自我效能感存在显著相关;人口学变量和自我效能感是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影响因素。[关键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影响因素 [作者简介]赵辉(1977-),女,河南南阳人,洛阳理工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应用心理学。(河南洛阳471023)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1)09-0102-03 美国著名职业问题专家萨帕(Donald E.Super)指出:“职业生涯是生活中各种事件的演进方向和历程,是统合人一生中的各种职业和生活角色,由此表现出个人独特的自我发展组型;它也是人自青春期以迄退休之后,一连串有酬或无酬职位的综合。甚至包括了副业、家庭和公民的角色。”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个体结合自身情况及眼前的机遇和制约因素,为自己确定职业生涯目标,选择职业道路,确定发展计划、教育计划等,并为自己实现职业生涯而确定行动方向、行动时间和行动方案。
越来越严重的就业现状让大学生逐渐意识到毕业的到来也意味着失业的开始,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学生的心理负担,使学生产生了沉重的压力。这一现象已经引起各高校的广泛关注,同时也给学校的心理咨询工作带来一定的困惑。因此,很有必要了解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以及影响职业生涯规划的因素如自我效能感等,并制定相应的策略,有针对性地帮助大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一、对象和方法
1.对象。本研究采用随机取样的方法,从洛阳理工学院、河南科技大学、南阳师院和郑州职业技术学院四所高校中抽取600名学生进行施测,回收有效问卷520份,回收率为86.67%。其中男生317名,占61%,女生203名,占39%。
3.方法。运用上述问卷对被试进行集体测试,测试结果用SPSS 13.0进行统计分析,主要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及回归分析。
二、结果
1.男女两性在职业生涯规划各因子上的差异。本研究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检验职业生涯规划各因子在性别上的差异。(见表1)
结果表明,在声望地位和保障因子上男女存在显著性差异,女性对保障的重视程度显著高于男性,男性在声望地位的重视程度显著高于女性。二者在发展进行因子上没有显著差异。2.不同年级在职业生涯规划上各个因子的差异。本研究将年级分为大
一、大
二、大
三、大四四个组。不同年级的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上的描述统计结果见表2。
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年级被试在职业生涯规划的声望地位、保障因子上差异显著。在声望地位上差异显著性水平为.002,在保障上差异显著性水平为.001,但不同年级在发展进行因子上差异不显著。
3.生源在职业生涯规划上各个因子的差异。本研究将学生的生源分为城市、县城、农村共三类,不同生源的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上的描述统计结果见表3。
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不同生源的大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各因子上表现不同,其中在声望地位因子上存在显著的差异,相比于县城,城市的更看重声望地位;在保障因子上存在显著的差异,相比于城市,县城的更看重保障因素;而在发展进行因子上差异不显著。4.职业生涯规划与各预测因素的相关分析。对自我效能感与职业生涯规划各因子求相关。结果发现,自我效能感与声望地位存在显著的正相关,与保障因子存在显著的负相关,与发展进行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具体数值见表4。
5.预测职业生涯规划的逐步回归分析。同时,为了进一步考察各影响因素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贡献大小,分别以职业生涯规划的各个因子即声望地位因子、保障因子、发展进行因子为因变量,以人口统计学变量即性别、年级、生源和自我效能感为自变量进行逐步回归分析(见104页表5)。
三、讨论
第一,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特点、入口统计学变量的差异分析。总体上来讲,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在性别、年级和生源上都有显著的差异。
男女生存在差异,尽管现在新时代提出男女平等,但受到中国传统思想的影响,女性更注重心情的愉快,更注重找一个有保障稳定的工作。这和黄希庭的观点是一致的。即女性依赖性强,更趋向于获得一种安全感。而男性为了满足面子的需要,更希望能找一个有声望、有地位的单位,即男性更看重的是面子。但在发展进行的维度上男女并没有显著的差异,这说明随着社会的发展,打破了男女之间的界限,两者都希望获得同样的就业机会,都渴望自身得到更大的发展。
在年级上存在显著的差异。对于初人大学的新生来讲,学生很少考虑到以后的就业,或者有些学生对未来的就业抱着一种理想的态度,内心充满了憧憬,所以这时的大学生看重的更多是有声望、有地位、单位级别高的工作。对大一新生的这种心理状态,应给他们一定的危机意识,同时,应指导学生有意识地根据自己的特点、爱好去了解一些职业生涯规划的内容,为以后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因此,此时的职业生涯的规划考虑到了现实的因素。这一阶段主要任务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爱好,为未来的职业发展确定一个大的方向;大三是一个关键时期,应该明确自己的职业目标,适时地帮助学生调整自己的方向;大四是一个实现的阶段,这一阶段学生可能会遇到一些挫折,面对各种各样的困难,应该帮助学生及时的调整自己的心态,锻炼其坚强的意志,加强其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
在生源上的差异也符合预期。农村的学生更注重保障因子,可能由于不太宽裕的家庭环境,所以农村学生更希望有可靠的劳保、医保,有退休金,福利好,以保证自己以后衣食无忧;但在发展进行因子上没有显著的差异。尽管经济基础不一样,但是都很希望能在未来的发展上有所作为,这是新时代赋予大学生的特点,也符合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高层次需求。
第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影响因素分析。本研究表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各维度与自我效能感相关显著。自我效能感(self efficacy)是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提出的概念,指一个人对自己在某一活动领域中的操作能力的主观判断或评价。自我效能感影响或决定人们对行为的选择,以及对该行为的坚持性和努力程度;影响人们的思维模式和情感反应模式,进而影响新行为习得和习得行为的表现。
自我效能感对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有重要影响。高自我效能感的人也就是有高度自信的人,更倾向于找有声望地位的单位以及有利于发挥自己长处,能够实现自身价值的工作,而对保障因素考虑得少一些,因为这种自信心强的人相信自己到哪里都能干得很好。而对自我效能感低的人来讲,更看重保障因素,这处在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中的低级阶段。低自我效能感的人总希望找一个有保障福利好的单位长久地干下去,相对来讲,跳槽的几率小一些,但也失去了很多机会,不敢接受挑战。因此,应努力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对本身的能力和潜能有正确评价。同时,拥有良好的自信心能帮助大学生保持乐观的心态,克服困难,培养更强的自我调控能力及增加心理承受能力,这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地坚强、乐观自信的性格,通过有意义的活动,增强其自信心以便于在未来的职业发展中占有一定的优势。
进一步的回归发现,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各个维度起预测作用的变量是不一致的。性别、年级、来源和自我效能感不同程度地解释了职业生涯规划各指标方差变异的5%-65%。有研究表明,自我效能感和职业生涯规划有相关,影响到一个人的职业决定和选择,这在本研究中也得到了支持。
四、建议
本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在生源、性别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而大学生自我效能感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也有重要的影响,因此,本研究特提出以下建议来提高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1.正确认识自我,准确定位。每个大学生都是一个独特的自我,在气质类型和人格特征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对每个大学生应能够对自己的优缺点及职业适应性等进行科学的分析和评估,以对自身及适合职业有明确的认识,只有做到“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
2.确定合适目标,武装自己。大学生要在对自己有清晰的认识基础上,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发展道路,大学生应根据自己的条件和实际情况及时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培养实践技能,做好充分的准备。
3.尽快适应社会,重在实践。大学生应对自己的大学生活有合理计划,并且在可能的范围之内,多参加有益的职业训练。在实践中锻炼自己,尽快适应社会。
第四篇:审计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审计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摘要:文章从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出发,对我国审计行业审计质量明显偏低的现象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审计质量,影响因素
审计效劳的质量上下影响到其对投资者保护的有效程度,进而影响到社会公众投资者的信心和一国资本市场开展的成熟程度。要提高审计质量,首要任务就是对影响审计质量的因素进行全面的分析。因此,文章从内外两方面出发,对审计质量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有效的分析。
一、外部影响因素
(一)审计需求异化
1.自愿审计需求缺乏
目前,根据审计客体的意愿,可将审计分为自愿性审计和强制性审计。自愿审计是指在没有政府管制下,企业有主动聘请审计师进行审计的需求,而强制性审计那么相反。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审计的自愿性越强烈,审计的质量也就越高;而审计的强制性那么与审计的质量成反比。
当被审计单位的经营状况良好时,其原意聘请能够提供高质量审计业务的的事务所进行审计,从而导致事物所之间为了彼此竞争而纷纷提供“质优价廉〞的审计业务,审计质量进入良性循环;但在客户公司拥有不利的内幕信息时,为了不让外部投资者知晓,他们将不会聘用能提供高质量审计效劳的事务所,事务所为了生存不得不进行恶性价格竞争,或追求低质的审计效劳。在审计时,事务所从被审计单位收取费用,这样的收费机制也不利于审计的独立性。
2.审计需求者的错位影响审计质量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般的效劳交易模式是被效劳方从效劳中获利并支付效劳费用。而目前的审计交易中,公司的中小股东、潜在投资者、债权人以及政府宏观管理部门等会计信息真正的使用者和审计效劳的收益者却不支付效劳费用。而效劳费用那么由被审计单位承当,被审计单位因而购置的就可能是不利于自己的审计监督而不是效劳,这种情况的矛盾在被审计单位具有不利信息时尤为突出。于是,被审计单位作为经济人,必然选择有利于自己的审计效劳而不是客观公正的审计报告,即选择能帮助其舞弊的事务所。所以,在审计市场中,审计质量越高的事务所越是不被客户所欢送。
(二)监管体制的缺陷
健全完善的注册会计师监管体制是确保审计质量的根本前提。目前,法律法规对注册会计师的法律民事责任规定的较少,法律约束力和政府监管的力度不够。而我国政府对注册会计师行业的监管是多方位进行的,由于监管机构过多、权限分散,无法形成一个强有力的监督核心。结果各个机构间的职能重叠交错,给注册会计师行业的监督造成了困难。另一方面,某些政府也出于自己的政绩和利益出发,人为的干预审计事务所的审计意见,也进一步影响了审计质量。
(三)审计收费机制与审计收费的标准
事务所为了争夺客户,往往采用低价揽客行为,为了赚取利润,事务所不得不在审计过程中压缩本钱或逐步提高审计费用,压缩本钱那么直接影响到审计质量。在我国,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费用标准也一直存在分歧,长期以来,行业内也缺乏相关的收费标准。
(四)被审计对象的质量和稳定性
被审计单位的质量对审计质量的影响可以从被审计单位的经济实力质量和经营管理质量来论述。首先,如果被审计单位经济实力质量较差,其能支付的审计费用也就相当有限,事务所既想招揽生意,又要到达收益均衡就不得不缩减审计费用的开支,从而造成了审计质最难以保证。从被审计单位的经营质量出发,其财务状况、出现重大意外的风险大小以及其内部控制的健全完整性会对CPA的审计难度造成影响,如果被审计单位存在造假的可能或者其内控不健全,那么非常有可能造成审计质量的降低。
二、内部影响因素
(一)审计人员执业技术水平
一方面,审计人员要提供高质量的专业效劳,必须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和高水平的职业判断力。但是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起步较晚,注会队伍中存在大量专业素质低、年龄结构不合理状况,这严重影响了审计的质量。另一方面,当下,各会计师事务所都在大量聘请实习生等I临时员工进行审计工作,一来可以降低聘用本钱,二来可以缓解在审计忙季时审计人员匮乏的问题,但这些“临时工〞良莠不齐,很难保证审计质量,聘用临时工造成了审计行业人员流动性过大的局面,也无法满足审计业务对审计人员应该具有较高的职业经验的要求。
(二)审计人员的政治与职业道德意识
审计人员的政治意识不强就会导致他们难以站在为广阔人民群众效劳的角度,做到公正、公平的审计。虽然我国公布了?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根本准那么?,规定注会必须保持独立、客观、公正的原那么,但局部注册会计师仍然缺乏根本的职业道德素质,为了谋取一己私利就已牺牲审计质量为代价。这无疑是影响审计质量的又一重要原因。
(三)事务所的规模和组织形式
在审计市场中,会计事务所的规模对其能够提供的审计质量有着不可无视的影响作用。规模大且经济实力雄厚的会计师事务所可以聘请执业能力高的注册会计师,为了保持其信誉,他们也非常注意其审计的质量。相反,由于我国审计行业的不健全,存在大量独立性差、规模小的事务所。目前,我国现行的会计师事务所组织形式主要有合伙制和有限责任制。有限责任的会计师事务所以其出资额作为承当债务的最大限度,降低了风险责任对职业行为的高度制约,弱化了注册会计师的个人责任。而合伙制会计事务所各合伙人共担风险,对会计师事务所的债务承当无限责任,所以各合伙人对审计质量和审计风险较为重视,有利于提高审计的质量。但是我国采用以有限责任制为主合伙制为辅的组织形式。主要是因为合伙制会计师事务所对无责任合伙人的连带责任让一局部投资者不愿参加。
参考文献:
[1]张奇峰、雷光勇,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的经济学分析[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6
[2]毕秀玲、薛岩,我国内部审计质量控制问题及对策研究[J].审计研究,2005
[3]吕先培,审计[M].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21
第五篇:审计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审计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外部影响因素
(一)审计需求异化
1.自愿审计需求不足
目前,根据审计客体的意愿,可将审计分为自愿性审计和强制性审计。自愿审计是指在没有政府管制下,企业有主动聘请审计师进行审计的需求,而强制性审计则相反。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审计的自愿性越强烈,审计的质量也就越高;而审计的强制性则与审计的质量成反比。
当被审计单位的经营状况良好时,其原意聘请能够提供高质量审计业务的的事务所进行审计,从而导致事物所之间为了彼此竞争而纷纷提供“质优价廉”的审计业务,审计质量进入良性循环;但在客户公司拥有不利的内幕信息时,为了不让外部投资者知晓,他们将不会聘用能提供高质量审计服务的事务所,事务所为了生存不得不进行恶性价格竞争,或追求低质的审计服务。在审计时,事务所从被审计单位收取费用,这样的收费机制也不利于审计的独立性。
2.审计需求者的错位影响审计质量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般的服务交易模式是被服务方从服务中获利并支付服务费用。而目前的审计交易中,公司的中小股东、潜在投资者、债权人以及政府宏观管理部门等会计信息真正的使用者和审计服务的收益者却不支付服务费用。而服务费用则由被审计单位承担,被审计单位因而购买的就可能是不利于自己的审计监督而不是服务,这种情况的矛盾在被审计单位具有不利信息时尤为突出。于是,被审计单位作为经济人,必然选择有利于自己的审计服务而不是客观公正的审计报告,即选择能帮助其舞弊的事务所。所以,在审计市场中,审计质量越高的事务所越是不被客户所欢迎。
(二)监管体制的缺陷
健全完善的注册会计师监管体制是确保审计质量的基本前提。目前,法律法规对注册会计师的法律民事责任规定的较少,法律约束力和政府监管的力度不够。而我国政府对注册会计师行业的监管是多方位进行的,由于监管机构过多、权限分散,无法形成一个强有力的监督核心。结果各个机构间的职能重叠交错,给注册会计师行业的监督造成了困难。另一方面,某些政府也出于自己的政绩和利益出发,人为的干涉审计事务所的审计意见,也进一步影响了审计质量。
(三)审计收费机制与审计收费的标准
事务所为了争夺客户,往往采用低价揽客行为,为了赚取利润,事务所不得不在审计过程中压缩成本或逐步提高审计费用,压缩成本则直接影响到审计质量。在我国,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费用标准也一直存在分歧,长期以来,行业内也缺乏相关的收费标准。
(四)被审计对象的质量和稳定性
被审计单位的质量对审计质量的影响可以从被审计单位的经济实力质量和经营管理质量来论述。首先,如果被审计单位经济实力质量较差,其能支付的审计费用也就相当有限,事务所既想招揽生意,又要达到收益均衡就不得不缩减审计费用的开支,从而造成了审计质最难以保证。从被审计单位的经营质量出发,其财务状况、出现重大意外的风险大小以及其内部控制的健全完整性会对CPA的审计难度造成影响,如果被审计单位存在造假的可能或者其内控不健全,则非常有可能造成审计质量的降低。
二、内部影响因素
(一)审计人员执业技术水平
一方面,审计人员要提供高质量的专业服务,必须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和高水平的职业判断力。但是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起步较晚,注会队伍中存在大量专业素质低、年龄结构不合理状况,这严重影响了审计的质量。另一方面,当下,各会计师事务所都在大量聘请实习生等I临时员工进行审计工作,一来可以降低聘用成本,二来可以缓解在审计忙季时审计人员匮乏的问题,但这些“临时工”良莠不齐,很难保证审计质量,聘用临时工造成了审计行业人员流动性过大的局面,也无法满足审计业务对审计人员应该具有较高的职业经验的要求。
(二)审计人员的政治与职业道德意识
审计人员的政治意识不强就会导致他们难以站在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的角度,做到公正、公平的审计。虽然我国颁布了《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基本准则》,规定注会必须保持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但部分注册会计师仍然缺乏基本的职业道德素质,为了谋取一己私利就已牺牲审计质量为代价。这无疑是影响审计质量的又一重要原因。
(三)事务所的规模和组织形式
在审计市场中,会计事务所的规模对其能够提供的审计质量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作用。规模大且经济实力雄厚的会计师事务所可以聘请执业能力高的注册会计师,为了保持其信誉,他们也非常注意其审计的质量。相反,由于我国审计行业的不健全,存在大量独立性差、规模小的事务所。目前,我国现行的会计师事务所组织形式主要有合伙制和有限责任制。有限责任的会计师事务所以其出资额作为承担债务的最大限度,降低了风险责任对职业行为的高度制约,弱化了注册会计师的个人责任。而合伙制会计事务所各合伙人共担风险,对会计师事务所的债务承担无限责任,所以各合伙人对审计质量和审计风险较为重视,有利于提高审计的质量。但是我国采用以有限责任制为主合伙制为辅的组织形式。主要是因为合伙制会计师事务所对无责任合伙人的连带责任让一部分投资者不愿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