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干部队伍建设的因素分析及对策建议

时间:2019-05-13 04:02:4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影响干部队伍建设的因素分析及对策建议》,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影响干部队伍建设的因素分析及对策建议》。

第一篇:影响干部队伍建设的因素分析及对策建议

影响干部队伍建设的因素分析及对策建议

干部队伍素质的高低,不仅关系到一个地方的党风、政风、民风建设,而且直接影响到当地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是党中央根据新的形势任务和领导干部队伍的现状向全党提出的一个重大课题。只有客观地分析影响干部队伍建设的各种因素,积极采取应对措施,才能将干部队伍建设好发挥好。

一、影响干部队伍建设的因素分析

近年来,我们党十分重视干部队伍建设,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但也还存在影响干部队伍建设的许多因素,主要表现在:

从选人的角度来分析,选人渠道不够宽广,是影响干部队伍素质的首要因素。目前,在干部的选拔上,虽然严格按照《干部任用条例》进行,但是由于缺少配套的选拔措施,不能做到制度的完整性来保证选人的科学性。首先,选人的视野不宽,选人的范围不广,干部的人选虽然通过民主推荐来确定,但由于民主推荐的范围设置上,设置了地域、系统、单位、级别等框框条条的限定,使民主推荐的范围受到了很大的局限;其次,在干部人选的确定上,习惯性局限于“熟悉”的干部,不熟悉的干部很难进入“伯乐”的视野,由于选人视野不宽,加之忽视了不同县域的特殊性以及对干部能力素质要求的多样性,忽视了干部的个体差异性,把干部当成“通才”和“全才”来使用;再次,竞争性选拔没有形成常太化,干部的任用,从上往下派的多,从下推荐往上提的少,组织推荐考察任用的多,公开竞争选拔的少,许多在基层“默默无闻”的干部因没有公开竞争的台平,而未能进入组织选拔视野。选人的渠道不宽,显然很难选拔到更为优秀的人选,因“先天”不足而影响了整个干部队伍的素质。从培养的角度来分析,培训措施不够有力,是影响干部能力建设的最要因素。时代在突飞猛进,形势在不变化,对干部的能力要求越来越全面,既要增强执政能力,又要提高科学发展的能力,既要提高驾驭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能力,又要提高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既要提高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又要提高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这些能力,仅靠上任前蓄备的潜力是不够的,必须通过不断的培训、不断的历练、不断的吸收新的知识新的经验来实现。但是,目前在干部培训上,缺乏切实有效的措施,存在着培训培训形式单

一、培训内容缺乏针对性,培训效果不佳;在干部的能力提高上,缺乏约束机制和考核机制,导致干部自身学习主动性不够,而存在“学风淡,玩风浓”的现象,虽然参加了各类党校学习、专题培训、但缺乏学习新知识、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主动性,虽然外出考察不少,但多为走马观花,缺乏深入思考、吸引经验的主动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干部能力的提高。

从激励的角度来分析,激制机制不够灵活,是影响干部干事创业的外在因素。目前,在激励干部干事创业上虽然建立了一些一些制度,但在执行没有到位,建立了一些机制,但不够灵活,有些机制尚未建立,激励效果不够理想。一是虽然建立了干部任期制,但未能严格执行,存在部分干部变动频繁或未到期就变动的情况,不利于干部安心干事创业;二是没有建立健全一套考核标准量化、考核方法科学的绩效考核机制,不利调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三是干部职级待遇、经济待遇、精神激励、保障制度等配套有效的激励机制还不健全,未能形成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

从监督角度分析,监督措施不够有力,是影响干部廉洁自律建设的关健因素。在党风廉政建设上,虽然建立了各种廉政和监督制度,纪检监察部门也在加大反腐倡廉工作力度,但对干部人、财、物的监督缺乏行之有效的具体措施,监督措施落实也不到位,再加上复杂的人际关系,监督措施就显得更加弱化了。监督措施不力,让一些私欲膨胀、自律意识能的干部,投机钻营,铤而走险,玩弄手中的权力,以权谋私,最终滑向腐化坠落的深渊。

从考核角度分析,考核评价不够准确,是影响干部队伍建设退出机制的根本因素。一方面,考核指标设置不够量化,现行的干部考核评价指标主要是“德、能、勤、绩、廉”五个方面,考核评价指标内容涵盖面虽比较全,但指标过于综合笼统,考核评价指标不够量化,定性评价的多,定量评价的少,操作性不强,按这一指标进行考核,很难真实地评价干部;另一方面,考核方法也不够完善,日常考核较少,除了干部的提拔使用考察外,干部考核通常是年底一次性的年度考核,且考核缺少“纵向”与“横向”的考核分析,考核流于形式,没有实行严格量化考核,也没有严格的考核标准。由于对干部考核不够量化、不够科学、不够准确,很难作出真实的评价,考核结果很难使用在干部退出机制上,不利于干部队伍建设。

二、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对策建议

健全选拔机制,拓宽选人渠道。一是要解放思想,打破地域、系统、单位、级别的框框条条界限,把视野放得更宽,范围定得更大,选拔对象扩得更广,选择余地留得更阔,选出的干部质量就会更高,特别要注意从整体工作比较突出的地方选人,从经济发展较快的地方选人,从创造出突出政绩的艰苦环境中选人,积极探索干部差额提名、差额推荐、差额考察、差额酝酿、差额上会的选任办法,拓宽用人视野;二是要大胆采用竞争性选拔,变“伯乐相马”为“赛场赛马”,要按照“人岗相适”的要求,大力推行公推直选、“两考一推”、公开招考等方式,搭建竞争平台,让更多符合条件的干部参与竞争,展示才干,以此拓宽选人渠道,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三是要建立健全超前育人机制,要遵循人才成长规律,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后备人选,分层次分阶段制定培养计划,保证多层次更新递进,滚动发展,形成数量充足、结构合理、上下衔接的干部后备干部队伍。

强化培训效果,促进能力提升。一方面,要积极拓展培训方式,注重培训的针对性,努力提高培训效果,要针对干部平时忙于各种事务,很少能够深入学习各种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实际,要通过脱产学习,使他们集中时间、集中精力,学习政治、经济、文化、法律等知识,努力提高理论水平;要围绕发展的中心任务,进行专题培训,有利于干部对中心工作更深入的研究,更全面的掌握,更有力的推进;要根据干部个人的能力缺陷,有针对性选派到到上级机关、经济发达地区,或者是条件艰苦、情况复杂、矛盾较多的地区挂职锻炼,使干部能够领会上级机关的工作作风和领导方法,学习发达地区的先进经验,起到互相学习、互相交流、互相启发、互相促进、共同提高、共同发展的作用。另一方面,要建立健全干部理论学习考核制度和能力提升考核机制,激励干部主动学习、主动实践、主动提高。

建立激励机制,鼓励干事创业。一是针对部分干部变动频繁,不利于保持队伍的稳定性和连续性,要严格执行干部职务任期制,严格控制干部任期内的职务变动要层层进行把关,以此确保干部安心干事创业;二是要建立绩效奖励机制,对干部在同一职位上任职较长的,经综合考核,实绩突出,要有职务或工资上的激励措施,以此激励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三是不断探索完善干部职级待遇、经济待遇、精神激励、保障制度等配套有效的激励机制,尽可能地帮助解决干部的后顾之忧,使他们安心干事创业;四是要采取适当措施激励干部干事创业,要及时总结、宣传优秀干部的先进事迹,增强干部的使命感、荣誉感,形成崇尚先进、学习先进的良好风尚,营造奋发有为、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落实监督措施,确保清正廉洁。以加强对干部人、财、物监督为点,认真落实四项监督措施:一是要建立干部用人行为年度检查制度和离任检查制度,研究制定科学规范和有效监督干部用人行为的办法,落实干部监督联席会议制度,形成强化预防、及时发现、严肃纠正的干部监督工作协调机制,加大选人用人的监督,坚决防止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二是进一步完善并认真落实干部述职述廉和重要工作、重要情况、重大问题报告制度,开展干部群众公信度调查,健全和完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机制、党委内部议事和决策机制、领导干部日常管理监督制度;三是实行组织监督、社会监督、群众监督、法律监督、审计监督、舆论监督;四是要加大干部交流力度,坚持交流任职和回避任职制度,扩大发达地区和不发达地区交流范围,扩大州市之间干部的异地交流力度,确保清正廉洁。科学考核评价,完善退出机制。准确考核评价干部是准备使用干部的基础,也是完善干部退出机制的重要依据,因此必须科学考核,准确评价。一是要突出重点,制定量化的考核指标。“德”重点考核政治态度和思想品质,“能”重点考核工作思路、组织协调、依法办事和心理素质,“勤”重点考核精神状态、工作作风,“绩”重点考核履行职责成效、解决复杂问题和基础建设等,“廉”重点考核廉洁自律等,将“德、能、勤、绩、廉”的考核指标进行细化,实行量化考核,并将考核结果进行排名比较,作为调整干部的主要依据。二是要坚持五个结合,完善考核方法。即:坚持干部测评与群众评议相结合,不仅要在党政班子和领导干部中测评,还要听取群众的呼声和意见,了解干部在群众中的口碑;坚持述职汇报与实绩考核相结合,既要听取干部的述职汇报,更要实地考察他们在任职期间的工作实效;坚持“显绩”考核与“潜绩”考核相结合,既要考核明显的发展成果,又要考核潜在的发展效应;坚持客观条件与主观努力相结合,要充分考虑到各县的自然条件、工作基础、资源优越等情况,采用不同的考核标准,区别对待,使考核更全面、更科学、更准确;坚持实绩考核与成本考核相结合,对政绩的评价要引入成本分析,不仅要看取得的政绩,还要看为此付出的投入和代价,把发展的成本高低作为判断和衡量政绩的标准之一,促进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三是充分远用考核结果,着力构建组织考核、领导评价、群众评判、舆论监督相结合的不称职、不胜任现职干部的认定机制,采取降免、改任非领导职务、离岗学习、提前退休等多种方式,加大对不称职、不胜任干部的调整力度,以此完善干部“能下”的正常退出机制,推进干部队伍建设。

第二篇:影响干部队伍建设的因素分析及对策建议

影响干部队伍建设的因素分析及对策建议

一、影响干部队伍建设的因素分析

从选人的角度来分析,选人渠道不够宽广,是影响干部队伍素质的首要因素

目前,在干部的选拔上,虽然严格按照《干部任用条例》进行,但是由于缺少配套的选拔措施,不能做到制度的完整性来保证选人的科学性。首先,选人的视野不宽,选人的范围不广,干部的人选虽然通过民主推荐来确定,但由于民主推荐的范围设置上,设置了地域、系统、单位、级别等框框条条的限定,使民主推荐的范围受到了很大的局限;其次,在干部人选的确定上,习惯性局限于“熟悉”的干部,不熟悉的干部很难进入“伯乐”的视野,由于选人视野不宽,加之忽视了不同区域的特殊性以及对干部能力素质要求的多样性,忽视了干部的个体差异性,把干部当成“通才”和“全才”来使用;再次,竞争性选拔没有形成常太化,干部的任用,从上往下派的多,从下推荐往上提的少,组织推荐考察任用的多,公开竞争选拔的少,许多在基层“默默无闻”的干部因没有公开竞争的台平,而未能进入组织选拔视野。选人的渠道不宽,显然很难选拔到更为优秀的人选,因“先天”不足而影响了整个干部队伍的素质。

从培养的角度来分析,培训措施不够有力,是影响干部能力建设的最要因素。

时代在突飞猛进,形势在不变化,对干部的能力要求越来越全面,既要增强执政能力,又要提高科学发展的能力,既要提高驾驭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能力,又要提高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既要提高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又要提高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这些能力,仅靠上任前蓄备的潜力是不够的,必须通过不断的培训、不断的历练、不断的吸收新的知识新的经验来实现。但是,目前在干部培训上,缺乏切实有效的措施,存在着培训培训形式单

一、培训内容缺乏针对性,培训效果不佳;在干部的能力提高上,缺乏约束机制和考核机制,导致干部自身学习主动性不够,而存在“学风淡,玩风浓”的现象,虽然参加了各类党校学习、专题培训、但缺乏学习新知识、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主动性,虽然外出考察不少,但多为走马观花,缺乏深入思考、吸引经验的主动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干部能力的提高。

从激励的角度来分析,激制机制不够灵活,是影响干部干事创业的外在因素。

目前,在激励干部干事创业上虽然建立了一些一些制度,但在执行没有到位,建立了一些机制,但不够灵活,有些机制尚未建立,激励效果不够理想。一是虽然建立了干部任期制,但未能严格执行,存在部分干部变动频繁或未到期就变动的情况,不利于干部安心干事创业;二是没有建立健全一套考核标准量化、考核方法科学的绩效考核机制,不利调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三是干部职级待遇、经济待遇、精神激励、保障制度等配套有效的激励机制还不健全,未能形成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

从监督角度分析,监督措施不够有力,是影响干部廉洁自律建设的关健因素。在党风廉政建设上,虽然建立了各种廉政和监督制度,纪检监察部门也在加大反腐倡廉工作力度,但对干部人、财、物的监督缺乏行之有效的具体措施,监督措施落实也不到位,再加上复杂的人际关系,监督措施就显得更加弱化了。监督措施不力,让一些私欲膨胀、自律意识能的干部,投机钻营,铤而走险,玩弄手中的权力,以权谋私,最终滑向腐化坠落的深渊。

从考核角度分析,考核评价不够准确,是影响干部队伍建设退出机制的根本因素。

一方面,考核指标设置不够量化,现行的干部考核评价指标主要是“德、能、勤、绩、廉”五个方面,考核评价指标内容涵盖面虽比较全,但指标过于综合笼统,考核评价指标不够量化,定性评价的多,定量评价的少,操作性不强,按这一指标进行考核,很难真实地评价干部;另一方面,考核方法也不够完善,日常考核较少,除了干部的提拔使用考察外,干部考核通常是年底一次性的考核,且考核缺少“纵向”与“横向”的考核分析,考核流于形式,没有实行严格量化考核,也没有严格的考核标准。由于对干部考核不够量化、不够科学、不够准确,很难作出真实的评价,考核结果很难使用在干部退出机制上,不利于干部队伍建设。

二、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对策建议

健全选拔机制,拓宽选人渠道。完善党政机关从基层遴选干部的机制

实践长才干,一线是干部成长的摇篮。创新选任用人机制,必须把目光更多地投向基层,形成来自基层的党政干部选拔培养链。一是要解放思想,打破地域、系统、单位、级别的框框条条界限,把视野放得更宽,范围定得更大,选拔对象扩得更广,选择余地留得更阔,选出的干部质量就会更高,特别要注意从整体工作比较突出的地方选人,积极探索干部差额提名、差额推荐、差额考察、差额酝酿、差额上会的选任办法,拓宽用人视野;二是要大胆采用竞争性选拔,变“伯乐相马”为“赛场赛马”,要按照“人岗相适”的要求,大力推行公推直选、“两考一推”、公开招考等方式,搭建竞争平台,让更多符合条件的干部参与竞争,展示才干,以此拓宽选人渠道,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三是要建立健全超前育人机制,要遵循人才成长规律,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后备人选,分层次分阶段制定培养计划,保证多层次更新递进,滚动发展,形成数量充足、结构合理、上下衔接的干部后备干部队伍。

强化培训效果,促进能力提升。

一方面,要积极拓展培训方式,注重培训的针对性,努力提高培训效果,要针对干部平时忙于各种事务,很少能够深入学习各种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实际,要通过脱产学习,使他们集中时间、集中精力,学习政治、经济、文化、法律等知识,努力提高理论水平;要围绕发展的中心任务,进行专题培训,有利于干部对中心工作更深入的研究,更全面的掌握,更有力的推进;要根据干部个人的能力缺陷,有针对性选派到到上级机关、经济发达地区,或者是条件艰苦、情况复杂、矛盾较多的地区挂职锻炼,使干部能够领会上级机关的工作作风和领导方法,学习发达地区的先进经验,起到互相学习、互相交流、互相启发、互相促进、共同提高、共同发展的作用。另一方面,要建立健全干部理论学习考核制度和能力提升考核机制,激励干部主动学习、主动实践、主动提高。

建立激励机制,鼓励干事创业。

一是针对部分干部变动频繁,不利于保持队伍的稳定性和连续性,要严格执行干部职务任期制,严格控制干部任期内的职务变动要层层进行把关,以此确保干部安心干事创业;二是要建立绩效奖励机制,对干部在同一职位上任职较长的,经综合考核,实绩突出,要有职务或工资上的激励措施,以此激励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三是不断探索完善干部职级待遇、经济待遇、精神激励、保障制度等配套有效的激励机制,尽可能地帮助解决干部的后顾之忧,使他们安心干事创业;四是要采取适当措施激励干部干事创业,要及时总结、宣传优秀干部的先进事迹,增强干部的使命感、荣誉感,形成崇尚先进、学习先进的良好风尚,营造奋发有为、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

落实监督措施,确保清正廉洁。

以加强对干部人、财、物监督为点,认真落实四项监督措施:一是要建立干部用人行为检查制度和离任检查制度,研究制定科学规范和有效监督干部用人行为的办法,落实干部监督联席会议制度,形成强化预防、及时发现、严肃纠正的干部监督工作协调机制,加大选人用人的监督,坚决防止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二是进一步完善并认真落实干部述职述廉和重要工作、重要情况、重大问题报告制度,开展干部群众公信度调查,健全和完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机制、党委内部议事和决策机制、领导干部日常管理监督制度;三是实行组织监督、社会监督、群众监督、法律监督、审计监督、舆论监督;四是要加大干部交流力度,坚持交流任职和回避任职制度,扩大发达地区和不发达地区交流范围,扩大州市之间干部的异地交流力度,确保清正廉洁。

科学考核评价,完善退出机制。

准确考核评价干部是准备使用干部的基础,也是完善干部退出机制的重要依据,因此必须科学考核,准确评价。一是要突出重点,制定量化的考核指标。“德”重点考核政治态度和思想品质,“能”重点考核工作思路、组织协调、依法办事和心理素质,“勤”重点考核精神状态、工作作风,“绩”重点考核履行职责成效、解决复杂问题和基础建设等,“廉”重点考核廉洁自律等,将“德、能、勤、绩、廉”的考核指标进行细化,实行量化考核,并将考核结果进行排名比较,作为调整干部的主要依据。二是要坚持五个结合,完善考核方法。即:坚持干部测评与群众评议相结合,不仅要在党政班子和领导干部中测评,还要听取群众的呼声和意见,了解干部在群众中的口碑;坚持述职汇报与实绩考核相结合,既要听取干部的述职汇报,更要实地考察他们在任职期间的工作实效;坚持“显绩”考核与“潜绩”考核相结合,既要考核明显的发展成果,又要考核潜在的发展效应;坚持客观条件与主观努力相结合,要充分考虑到各县的自然条件、工作基础、资源优越等情况,采用不同的考核标准,区别对待,使考核更全面、更科学、更准确;坚持实绩考核与成本考核相结合,对政绩的评价要引入成本分析,不仅要看取得的政绩,还要看为此付出的投入和代价,把发展的成本高低作为判断和衡量政绩的标准之一,促进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三是充分远用考核结果,着力构建组织考核、领导评价、群众评判、舆论监督相结合的不称职、不胜任现职干部的认定机制,采取降免、改任非领导职务、离岗学习、提前退休等多种方式,加大对不称职、不胜任干部的调整力度,以此完善干部“能下”的正常退出机制,推进干部队伍建设。

进一步创新选人用人机制

进一步探索竞争性选拔干部的方式

干部公选实行统一发布公告、统一规范程序、统一组织命题、统一组织考试、统一发布结果。二是规范竞争上岗。要根据不同机关和岗位特性,探索符合工作需要和干部选拔要求的竞争方式,不能单靠考试取人、不能单凭演讲取人、不能单以票数取人,要根据知情度、关联度和责任度,合理确定不同投票人所投票的权重。三是完善差额选拔方式。差额选拔有利于比较、鉴别,实现好中选优,也有利于发扬民主。应实行差额推荐、差额考察、差额酝酿、差额表决,着重对差额办法和差额比例进行规范。

第三篇:影响农民收入的因素及对策建议(定稿)

影响农民收入的因素及对策建议

中国社科院青年中心课题组近年来,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步入了农产品供给从长期短缺转向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发展新阶段。农民收入表现出收入和非农收入增幅趋减、种植收入贡献率下降两个最明显的特征。为深入分析影响农民收入的因素,探讨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的对策,我们对黑龙江省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进行了调研。

一、影响农民收入的因素分析

1. 种植业收入不稳定。由于目前农民收入主要来自种植业,因此收入的高低受种植业影响较大,而种植业又受气候、市场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首先,自然灾害(包括旱、涝、雹等气候因素)和病虫害等,对种植业的影响很大。其次,目前农民科学种田的水平较低,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不配套。第三,受市场流通因素的影响。不同时期,市场农产品价格不稳定,而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又是靠出售农产品。第四,农民负担过重。中央三令五申强调,并反复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来减轻农民负担,但在基层并没有很好地落实,这些负担仍然占农民收入的1/3以上。

2. 畜牧业收入波动性较大。畜牧业作为大农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也是不稳定的。一是科学养殖水平低,很多家庭都是采取传统的养殖模式,经济效益比较低。二是家庭饲养的数量少,没有形成规模,这样投入就相对高,获得的效益就低。三是农民资金不足,靠自身发展有一定的难度和限度,无法实现扩大再生产。四是受市场价格的影响较大。特别是猪的价格波动性最大,猪崽价格高的时候达到10元/斤,而价格下跌时仅有1~2元/斤,成猪也是如此。五是技术服务不到位。在畜牧业发展过程中,如果不解决防疫、饲草、饲料、繁育等问题,就无法很好地发展起来。六是畜产品的加工增值跟不上。对畜产品不进行深加工,产品就无法实现增值,效益就不能提高,农民收入也就无法实现大幅度提高。

杜尔伯特县是传统的畜牧大县,农牧民有着良好的饲养经验和习惯。畜牧业没有成为该县的主导产业一方面是由于畜牧业发展的不稳定,但更重要的是因为前几年在畜牧业发展方面思路不清晰,或者说是对畜牧业不够重视,缺乏舆论导向,导致了该县农业经济水平长期徘徊不前。

3. 非农收入减少。导致农民收入上不来的另一重要因素是农民的非农就业机会减少和大量剩余劳动力没有出路。一是因为乡镇企业近几年吸纳农村劳动力的数量连年有减无增,企业的职工又重新回到了农村,进行农业生产,造成农村劳动力除自然增长外又多增加了一部分。农业劳动力的净增加,造成大量剩余劳动力滞留在农业,致使本来就很低的农业劳动生产率更趋低下,收入自然难以增加。二是由于城市下岗职工再就业压力大,限制使用外地民工,并增加限制使用外地人员的行业和职业范围。由此,农民外出务工获得就业的机会减少了,从而使其来自非农产业的收入减少。

二、增加农民收入的对策建议

1.从宏观决策上进行转变。首先,要改变主要依靠增加产量增收的方针,实施重质量、重产品竞争力的新策略,通过农业产业结构升级,优化农产品品质,提高产品产业竞争力等措施来拓宽农民增收的路子。其次,要改变单纯依靠拓宽生产门路增收的方针,实施生产流通一起抓的新策略,让农民从流通中增收。再次,要改变用“计划的办法”抓增收的工作方式,实施用“市场的办法”抓增收的新策略。在农业发展的新阶段,必须更多地运用经济、法律手段,学会运用市场的办法,改变引导农民增收的思路、方式和方法,搞好产前服务、产中生产、产后加工与销售,这样才能真正增加农民的收入。

2.发挥农牧交错带的优势,形成新的生态——生产范式,增加农民收入。该县处于典型的农牧交错带上,对东部农区应起到生态屏障的作用,对西部牧区应发挥草业基地与育肥基地的作用。交错带能否起到上述作用,需要形成一种适应农牧交错带特点的生态——生产范式,这就需要进行大规模的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草业与畜牧业。首先,发展畜牧业,不但可以容纳一定量的劳动力,实现畜产品的加工增值,而且可以扩大农业生产链。食品工业是畜牧业的加工业,植物通过生物加工变为动物产品后再进入工业加工是现代农业的一大特点,奶牛业是最大的生物加工业,可直接把牧草变成奶和肉,这样,就拉长了农业生产的链条,有利于知识替代资本,有利于农业高科技的应用、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有利于提高农业的比较效益和调动农民的农业生产积极性。其次,将发展畜牧业和食品加工业结合起来,不仅实现农业劳动力向食品加工业转移,而且彻底改变弱质农业的面貌。建立以畜牧业,特别是以奶牛饲养业为主的生产结构,使食品加工业成为最重要的工业部门,由其带头组织的横向联合,把生产和市场协调统一起来,避免了区域产业结构趋同,可以提高整个农业经济系统在世界贸易格局变化中的应变能力,真正体现出农业是整个国民经济基础的地位。

3.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把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工作重点。以市场为导向、农业资源开发为基础,按照产、销一体化要求来组织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产业化模式,是提高农业比较利益、减少农产品经营风险、节约农产品交易成本、提高农民收入的有效组织形式。农业产业化经营是解决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经济发展中面临的诸如分散的农户小生产与大市场、农业生产比较利益低下与国民经济发展对农产品需求、农业专业化生产与社会化服务等矛盾的有效途径。为此,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步伐。

4.立足实际,发展优势产业。杜尔伯特县资源开发的历史不长,仅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而且境内和周边地区没有大型的工矿企业,从而为良好生态环境的保持创造了外部条件,成为发展绿色有机食品的得天独厚的优势。该县应在已有的11种产品获得绿色或有机食品标识基础上,通过招商引资,重点扶持等措施,引进、发展绿色食品龙头企业,建立绿色食品原料生产基地,以推动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第四篇:影响选人用人公信度的因素分析和对策建议

影响选人用人公信度的因素分析和对策建议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在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中十分重视选人用人的公信度,通过不断总结经验,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但也要看到,选人用人公信度与人民群众的期待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各级党委和组织部门既要对选人用人工作有一个正确的估价,也要客观分析影响选人用人公信度的各种因素,积极采取应对措施,不断提高选人用人质量和水平。

一、影响选人用人公信度的因素分析

选人用人公信度,是指社会公众对党委和组织部门干部选任工作及其结果所具有的心理认同感和满意程度。当前,影响选人用人公信度的因素很多,已不再是单一的对干部选任工作本身的看法,各级领导干部的现实表现、干部选任工作环境、民主政治改革进程、干部群众心态等都会对选人用人的评价起到不同程度的作用。

从主观认识上来分析,少数干部“官本位”思想严重、权力观扭曲是影响选人用人公信度的内在因素。在我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里,人们崇尚的是“学而优则仕”。当今社会,“官本位”的价值观仍在一些人的头脑中根深蒂固。少数干部把官位、官级当作“命根子”,为了满足“提拔重用”的心理需要和现实需求,不择手段,阿谀奉承,“跑官要官”,甚至“掏钱买官”。有的领导干部尤其是“一把手”把“官位”看作是权力的象征,是正确意见的化身,在选人用人上搞“家长制”,个人说了算;有的缺乏群众观念、甚至不相信群众,对扩大干部工作中的民主顾虑重重,怕泄秘密、怕出漏子,往往在形式上听取了群众意见,实际上还是个人说了算;有的放松了主观世界的改造,在用人上奉行市场经济交换原则,乘大权在握时,以官职作筹码,“公权”私化牟取个人利益。一些领导干部在权力观上的扭曲,必然给这个地方的用人风气和用人环境带来严重的损害。

从制度体系建设来分析,干部制度不完善、措施不配套是影响选人用人公信度的制约因素。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陆续出台了一系列干部工作制度,但是制度的闭合性还不够严密,缺少配套措施,不能做到以制度的完整性来保证选人的科学性。如初始提名由谁提名、在什么范围提名、如何落实提名责任等要求不明确;民主推荐、民主评议、公示制、票决制的范围和方式亟待改进;选举制度公开性、透明度不够,存在尊重选举人意志不够的问题;由于缺乏岗位职责规范和任期目标,对不同类型干部实绩的考核没有明确标准,是否称职、胜任,难以作出令人信服的评价,导致干部正常退出缺乏评定标准,使许多相形见绌的干部甚至是群众公认度不高、反映较差的干部因缺乏手段难以调整下来。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各个环节的责任主体、责任内容缺乏科学界定,用人失察失误责任追究缺乏制度保证;引咎辞职、责令辞职虽有要求,但各地执行宽严不一,等等。选人用人制度体系设计的不完善、不配套,影响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从干部选任过程上来分析,程序不规范、民主质量不高是影响选人用人公信度的关键因素。程序是实现民主和监督的必要载体,是规范用人行为的基本依据。没有严密的程序,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就失去了权威性、严肃性和公正性,但在实践中,不按程序行事的现象还比较严重。有的图省事,对一些必要程序没有执行到位,甚至不执行,造成程序缺位;有的颠倒程序,转移群众视线,造成程序错位;有的搞个人内定,协调在前,过程在后,造成程序越位。长期以来,由于过于强调干部工作的保密性,使干部工作陷入了神秘化的误区,不少群众对干部工作缺乏了解,甚至造成误解。在选拔形式上,由于有限竞争、公开选拔没有形 1 成常态化。而常规形式选拔干部中群众“四权”往往落实不够,导致干部工作信息不对称,影响群众参与热情;有的即使采取民主方式,质量也不高。在民主推荐环节,有的虽然邀请了一定层次的干部代表和群众代表参加,但由于对被推荐和测评对象、推荐职位缺乏深入了解,造成随意投票和盲目投票现象较为普遍。有的民主推荐、民主测评结果不公开、不透明、考察结果不适度反馈,被群众视为假民主。以上种种程序上不规范和民主质量不高的现象,影响人们对选人用人的客观评价。

从客观环境上来分析,社会引导不力、评价主体认识上的偏差是影响选人用人公信度的外在因素。从舆论环境看,当前,少数媒体缺乏社会责任感,对发生在个别干部身上的腐败现象认识偏颇,不深入调查分析领导干部蜕变的原因,肆意炒作,放大了负面影响。从人文环境上看,少数干部功利思想严重,不能正确对待升降去留,如与个人愿望相背,便把气出在组织身上;少数群众对干部调整任用总是带“有色眼镜”,认为凡提拔“必有关系”,凡交流“必有问题”,种种猜疑和议论造成上下评价不一致;少数群众把发生在少数干部身上的腐败案件、官员特权等个别行为放大到整个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某个干部出了问题,就认为是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出了问题;少数群众因改革进程中的社会分配不公等原因,对改革发展的心理承受力不足,存在“仇官”、“仇富”心态,把个人遇到的矛盾和困难发泄到干部选任工作上,认为这个社会上的人都没选好。同时,有的地方党委政府为了便于推进工作,让组织部门过多地承担了一些社会关注度较高的管理责任,处在矛盾的焦点上,发生在个别单位个别干部身上的工作失误,也被责怪到组织部门身上,影响了组织部门的公信力。

二、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的对策建议

坚持以教育培训为根本,引导广大干部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只有不断加强领导干部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政绩观教育,解决好思想认识问题,才能在履行职权过程中,把正确行权外化为自觉行动,主动接受群众监督,增强拒腐防变的免疫力。要加强正面教育,着重抓好领导班子成员和组工干部的教育,不断增强执行《干部任用条例》的法规意识、纪律意识和接受监督的意识,以好的作风选作风好的人;对新进领导班子成员特别是主要领导和组织人事部门负责人,及时进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法规的专题教育培训;对新任职的干部,上级组织部门负责同志要与他们谈话,明确提出学习贯彻党的干部工作法规和执行组织人事纪律的各项要求和规定;要加强党员干部警示教育,落实提醒谈话制度,打好预防针,提高免疫力。要时刻警惕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从思想深处找原因,寻对策,始终做到全面识人、公正选人。

坚持以扩大民主为取向,进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选人用人中的民主程度与公信度是成正比的。干部工作的透明度越高、民主化程度越高,干部群众对选人用人的认可度和满意度就越高。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必须把扩大民主作为基本方向和工作重点,把人民群众的有序政治参与贯穿干部选拔任用的全过程。一是在推荐上要突出群众性。在民主推荐和民主测评前,设置干部述职演讲和组织介绍程序,提高推荐和测评结果的客观公正度;程序设计上,完善会议投票推荐和个别谈话推荐相互印证的具体办法;结果分析上,综合考虑得票情况同干部的日常表现、工作实绩、监督部门反馈的信息,相互印证,防止简单地以票取人。测评范围上,注重向服务对象、基层单位延伸,广泛地了解群众的认可度;测评内容上,合理确定不同测评主体的评价结果在民主测评中的权重。二是在考察上要坚持公开性。完善考察预告制,通过适当方式,向拟推荐考察人选所在系统、部门和单位预告职位要求、人选条件、任职资格和考察方法,落实群众监督权;推行差额考察,落实群众选择权;改进考察方法,广泛了解考察对象工作圈、社交圈和生活圈情况。三是在酝酿上要注重规范性。在酝 2 酿干部人选时,主要领导要充分尊重班子成员意见特别是对人选的不同意见,对人选有异议,可按照有关程序调整拟任人选,不得临时提出和议定没有经过民主推荐和组织考察的人选,更不得先上会讨论决定,再补办有关手续和材料。四是在决策上要体现民主性。干部任免必须经过常委会集体研究决定。建立常委会研究干部预告制,使每一位决策者都能够有准备地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同时,积极探索干部差额提名、差额推荐、差额考察、差额酝酿、差额上会的选任办法,拓宽用人视野;全面实行票决制,采取无记名投票的方式对拟任人选进行表决,减少和避免用人失误;发挥全委会的作用,重要干部的任免由全委会审议表决,加快形成民主、科学的用人决策机制。

坚持以完善机制做保障,推进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制度建设具有长期性、根本性。必须按照科学化、民主化的要求,进一步完善选人用人的制度体系和运作机制。一是要规范初始提名权制度。按照岗位、职能的特点,界定推荐提名范围,解决哪些职务岗位以何种方式提名,在哪些人中提名,以及由哪些人提名的问题;改进推荐提名方式,继续探索对重要岗位干部人选产生实行“两轮推荐”的办法,严格推荐提名程序,探索实名推荐制度,使干部提名的过程更公开,责任更明确。二是建立动态的干部综合评价机制。全面客观地考核评价干部,是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的客观依据。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制定综合评价干部的具体标准;实行经常性考核,注重发挥考核结果的激励作用,把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凝聚到科学发展上来。三是促使竞争性选拔工作常态化。竞争性选拔就是变“伯乐相马”为“赛场选马”。要按照“人岗相适”的要求,大力推行公开选拔、竞争上岗、轮岗交流等制度,积极探索公推公选、差额选任等形式,不断提高竞争性选拔领导干部的比例,逐步形成由不同的选拔方式构成的促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机制。四是完善干部“能下”的正常退出机制。健全领导干部试用期制,试行试用期间暂不办理编制、行政、工资手续等制度,跟踪考察,试用期满后视考核情况安排使用;完善领导干部任期制,探索制定任满干部的安置或任期内不称职干部的退出办法;着力构建组织考核、领导评价、群众评判、舆论监督相结合的不称职、不胜任现职干部的认定机制,采取降免、改任非领导职务、离岗学习、提前退休等多种方式,加大对不称职、不胜任现职干部的调整力度。

坚持以惩防结合为手段,深入整治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紧紧抓住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的突出问题,完善监督机制,加强对关键人、关键环节、关键部门的监督。一是突出抓好领导干部用人权的监督。重点要建立党委选拔任用干部“一报告两评议”制度,规定各级党委常委会每年要向全委会定期报告履行岗位职责和贯彻执行《干部任用条例》的情况,由全委会(扩大会)对贯彻执行《条例》情况和选拔任用干部情况分别进行评议。二是完善干部选任监督体系。健全组织部门内部监督制衡机制,合理划分职责,明确工作程序,形成系统内部相互制约的监督格局;切实发挥干部监督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成员单位和干部监督员队伍的作用,全面收集拟任对象有关情况,通过联合审查,提高识人准确度;切实发挥党内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和社会监督的作用,实现对选人用人工作的全方位监督。三是加大失察失误责任追究力度。落实好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全程记实制度,为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提供责任追究依据。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及时纠正违规行为。

第五篇:影响村干部工作积极性因素及对策建议

影响村干部工作积极性因素及对策建议

中央1号文件精神指出,要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为农民增收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但受诸多因素的制约,贫困山区部分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存在着“情绪低落,不愿当;工作状态差,等着换”的现象,这不仅影响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农村的贯彻落实,而且也削弱了党在农村的战斗力、凝聚力和号召力,同时也影响了农村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因此,充分调动贫困山区农村干部工作积极性,在当前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现就影响我县村干部工作积极性进行探讨并提出对策建议:

一是公务员准入门槛高,使村干部感觉进无奔头。实事求是地讲,过去,干部管理制度确实为农村干部的成长进步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大大调动了广大农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一些有文化有能力的年轻村干部,被聘用到乡镇机关工作,进入国家公务员队伍。有的特别优秀的村干部还走上了领导岗位,成为县、乡(镇)机关公务员队伍中的排头兵。据了解,自1993年实行公务员制度以来,谷拉乡无一名村干部能进入县乡干部队伍,成为国家公务员。直到2007年,才有每年从村社干部中公开招考公务员的好事。当年,富宁县招考名额只有3名,就谷拉乡而言,遗憾的是33名村干部却没有一人符合报考条件,今年,该乡有6人报名参加招考,但由于文化、年龄等的因素,再加上工作任务繁重,仅报着试试的心态,而更多的村干部只能“望考兴叹”,堵死了村干部升迁的大门。他们觉得现在当村干部实在是没了奔头,很大程度影响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当前,要解决这一问题,就是要继续推行在村(社区)干部中招录乡(镇)公务员,有必要适当增加招考名额。一方面要提高政治待遇,要畅通优秀村干部“上”的渠道,在每年的国家公务员录入时,可打破身份界线,确定一定的比例,将一些特别优秀的村干部择优录用为国家公务员。政策上给予倾斜,特别要对有突出贡献、优秀乡土人才实行奖励加分,有效降低村(社)干部进公务员队伍的门槛。在村干部建房、子女入学、参军和就业等方面给予村干部适当的优惠和照顾,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二是待遇低,使村干部无心工作。现在村干部虽然不是脱产,但实际上工作量很大,很少能参加家庭劳动。平时家里还能理解,但农忙时村里事情多,忙不过来,村干部就要经常受到家人的指责和挖苦。加上现在村干部工资报酬低,一年到头拿不到几个钱。目前我县村干部的工资报酬平均为每人每月500元左右,除去办公费用,村干部能拿到的工资最多只有三、四百元。低待遇导致了部分村干部工作起来没劲头,不愿干。我乡从2007年至今就有马贯、平蒙、那龙等三个村委会4名村干部自动离职外出务工,对在职的村干部思想波动很大。据悉,一些乡镇为了推动工作,村干部的报酬往往还与村里的各项任务完成情况挂钩,群众基础差、村组底子薄、任务难完成的村,村干部的报酬更低。村干部都是通过民主推荐选举出来的,他们也感到责任大,觉得在位时不干点事,对不起父老乡亲,都想为群众做些好事、实事,如建学校、铺路、架桥等。一旦遇到上级的重大工作安排,如抗洪抢险等工作,村干部都要舍弃家事,走在最前面,干在最险处。但他们从年头干到年尾,所得到报酬少得可怜,与他们的付出极不相称,这样,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自然就会受到影响。为此,笔者认为,现任村干部的报酬,要采取财政统发工资的形式,让村干部吃下“定心丸”。各乡镇根据自身财力,制定以奖代补等切实可行的激励机制,适当增加村干部的补贴,提高经济待遇,才能留住村干部,才能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才会有希望。

三是养老无保障,使村干部感觉退无盼头。目前我县农村集体经济还不宽裕,村干部不管什么原因一旦退下来后,就什么也没有了,经济上断了线,老了、病了也得不到关照,甚至有的还遭到打击报复,反过来又成了家人的负担,真是“苦了妻子,误了孩子,自己辛辛苦苦干了一辈子,晚年过的仍是清贫苦恼的日子。” 因此建议,把村干部的养老保障金纳

入财政预算。另外,要认真解决村干部去留的问题,对任职5年的,退下来后,可一次性发给补助金,每年100元,共500元;任职10年的,可一次性发给补助金1000元,任职10年以上的,以此类推。任职15年以上的,正常退职后可发给养老金,每年300-500元。这笔资金可列入财政转移支付,并长期固定,使村干部做到干无顾虑,退有所养。同时要建立村干部伤亡保险制度。相信这一措施一定深受在职和退职村干部的欢迎。

四是素质不高,使村干部无技可施。业务、政治、文化等素质偏低是我县目前村干部普遍存在的突出问题,出现了年龄偏大、文化偏低、能力偏弱的“三偏”现象。谷拉乡现任的33名村干部中,40岁以上的就有25人,占75.6%,30岁以下只有4人,仅占12.1%,中专以上文化只有7人,仅占21.2%,而初中及以下文化多达17人,占了51.5%。在实际工作中,他们更多地表现出无所适从、力不从心等被动局面,极大地影响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健康协调发展。因此建议,继续加强对村干部业务、政治和文化知识的培训,以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可采取定期座谈讨论、强化专题培训、走出去考察学习等形式,增强学习效果,力争学有所得,学以致用,以此促使村干部真正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增长见识,转变工作作风,改进工作方法,全面推进思想政治建设,纯洁村干部队伍。要坚持经常性教育,要求村干部树立正气,维护大局,团结同志,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做群众满意的“芝麻官”。相关部门要精心组织,实施村干部“素质提高工程”。要制订具体的培训计划,结合实际,采用多种形式,利用县、乡(镇)党校、农村科技协会等教育培训阵地,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对村干部进行社会主义基本理论、政策法规、领导艺术、管理知识和市场经济、现代科技、农业实用技术、乡镇企业等知识的培训,增强他们做群众工作的本领及带领群众发展经济,共同致富的能力,以自身素质的提高促进农村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另外,还要严格奖惩管理,确保村干部“干有激情”。要制定具体考核办法,加强对村干部的工作目标管理考核。对于基础性工作,分阶段、分重点、分项目进行统一考核。对临时性工作,视其重要性和难易程度,由乡镇党委集体研究制定考核管理办法,切不可凭印象定奖惩,更不能看人情定优劣。在制定激励与约束机制时,要注意对村干部请销假、开会、办事等方面的管理。对于年终考核优秀的,由乡(镇)党委、政府统一表彰,对考核列后的予以通报批评。连续几次考核居后者,要采取必要措施,绝不能干好干差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

再次,要优化工作环境,确保村干部“干而无畏”。各级政法机关要把打击报复村干部之类的案件作为一项重点内容,组织力量限期侦破,严厉打击、重重惩治一批犯罪分子,为村干部撑腰壮胆,确保乡村干部的生命财产安全,营造有利村干部开展工作的法制环境。同时,大力表彰、树立优秀村干部典型。围绕县乡党委中心工作及时开展各种类型先进基层党组织、优秀基层干部的评比、表彰活动,对特别突出的拍摄成电教片在电视台或远教站点予以播放,让广大基层干部学有榜样,赶有目标,同时也增添身为村干部事业大有可为的自豪感。

下载影响干部队伍建设的因素分析及对策建议word格式文档
下载影响干部队伍建设的因素分析及对策建议.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学生身体素质的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

    学生身体素质的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 参加组别 初中 研究类型 C.综合研究 学科分类C.学生体质健康 摘要:调查发现,近年来我国青少年体质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身......

    影响我国民航服务质量因素及对策分析

    XXXXXXX大学题 目:影响我国民航服务质量因素及对策专 业:班 级:姓 名:学 号:指导老师:毕业 论 文 航空服务 目录 摘要…………………………………………………………………………......

    浅谈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及其对策分析

    毕业论文 浅谈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及其对策分析 姓名: 班级: 学号: 专业:2012年春小学教育专科学校: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晋中分校)电话: 指导教师: 2013年6月 目......

    影响公安民警工作积极性的因素分析及对策[最终定稿]

    影响公安民警工作积极性的因素分析及对策 [摘要]调动公安民警的工作积极性,是支持和保障警察严格、公正、文明执法,凝聚警心,加强公安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如何调动公安......

    影响职工队伍稳定的因素及对策建议[精选五篇]

    影响职工队伍稳定的因素及对策建议 2005年8月,单位区总工会组织力量就影响我区职工队伍稳定的有关情况进行了调查,并向区委区政府提出了对策建议。 一、我区职工队伍总体上......

    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管理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建议思考

    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管理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建议思考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市场化的趋势不可阻挡,市场经济的全球化带来的是竞争的全球化,作为全球范围内最具潜力市场之一的中国......

    食品安全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食品安全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摘要]各类食品安全事件频发,探究食品安全影响因素,并具体探究事物本质,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方面。总体来说,制约食品安全的因素主要有种植养殖遗留......

    关于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建议

    关于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建议两篇篇一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广大村干部是决胜脱贫攻坚、实现乡村振兴的中坚力量,是加强基层治理、夯实执政根基的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