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保障案例分析题

时间:2019-05-14 09:07:2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劳动保障案例分析题》,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劳动保障案例分析题》。

第一篇:劳动保障案例分析题

案例分析

事实劳动关系如何界定?

所谓事实劳动关系是相对于劳动合同确立劳动关系而言的,即就当按照法律规定建立劳动关系而没有履行法律手续,在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间形成了劳动力的使用和被使用关系,而且这种关系是一种既成事实、客观存在的劳动权利和义务关系。既然劳动关系是劳动力的使用和被使用关系,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以劳动为条件而形成的一种劳动权利和义务关系。那么,确定事实劳动关系的依据就是劳动者的劳动力是否被用人单位所使用,劳动者是否为用人单位提供了劳动。

事实劳动关系的解除

第三十六条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第三十七条 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第三十八条 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1、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

2、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3、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4、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5、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6、法律、行政法规定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

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的,或者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劳动都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单位。

第三十九条 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合同:

1、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2、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3、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4、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

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5、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6、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第四十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1、劳动者患病或者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

位别行安排的工作的;

2、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

3、劳动合同订立可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用人单位与

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的。

什么是工作日

工作日也称劳动日,是指在一昼夜内职工进行工作时间的长度(小时数)。工作日是以日为计算单位的工作时间

1995年3月25日,《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对工时制度作了修改,规定为:“职工每日工作八小时,第周工作四十小时。”因此,从1995年5月1日起,我国普遍实行每周工作5日、每日工作8小时的工时制度。

工作日应该如何计算?

关于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问题的通知

劳社部发[2008]3号

一、制度工作时间的计算

年工作日:365天-104天(休息日)-11天(法定节假日)=250天

季工作日:250天/4季=62.5天/季

月工作日:250天/12月=20.83天/月

工作小时数的计算:以月、季、年的工作日乘以每日的8小时。

二、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

按照《劳动法》第五十一条的规定,法定节假日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即折算日工资、小时工资时不剔除国家规定的11天法定节假日是。据此,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为: 日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

小时工资:月工资收入/

职工制度工作时间计算方面,年工作日为250天,由365天扣除104天休息日再扣除11天法定节假日所得;季工作日为62.5天,由250天÷4个季度所得;月工作日为20.83天,由250天÷12个月所得。工作小时数的计算方法为:以月、季、年的工作日×每日8小时。按劳动法规定,法定节假日用人单位应依法支付工资,即折算日工资、小时工资时不剔除国家规定的11天法定节假日。

通知明确,职工月计薪天数21.75天,由(365天-104天)÷12个月所得。职工日工资的计算办法为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小时工资的计算办法为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8小时)。

何为就业歧视?

所谓就业歧视是指条件相等或相近的求职者在求职过程中,或者受雇者在就业时由于某些与个人能力无关的因素不能够享受有平等的就业机会以及工资、配置、升迁、培训机会等就业安全保障的平等待遇,从而其平等就业机会受到损害的现象。

用人单位使用童工的法律责任?

《禁止使用童工规定》第四条,用人单位招用人员时,必须核查被招用人员的身份证;对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一律不得录用。用人单位录用人员的录用登记、核查材料应当妥善保管。

第六条 用人单位使用童工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按照每使用一名童工每月处5000元罚款的标准给予处罚;在使用有毒物品的作业场所使用童工的,按照《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规定的罚款幅度,或者按照每使用一名童工每月处5000元罚款的标准,从重处罚,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并应当责令用人单位限期将童工送回原居住地交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所需交通和食宿费用的全部由用人单位承担。

用人单位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依照前款规定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仍不将童工送交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的,从责令限期改正之日起,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按照每使用一名童工每月处1万元罚款的标准处罚,并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吊销其营业执照或者由民政部门撤消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用人单位是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的,由有关单位依法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降级或者撤职的行政处分或者纪律处分。

第八条 用人单位未按照本规定第四条的规定保存录用登记材料,或者伪造录用登记材料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处1万元的罚款。

介绍不满16周岁未成年人就业应该负什么法律责任?

《禁止使用童工规定》第七条 单位或者个人为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介绍就业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按照每介绍一人处5000元罚款的标准给予处罚;职业中介机构为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介绍就业的,并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吊销其职业介绍许可证。

劳动关系和劳务关系的区别?

劳动关系和劳务关系是两个不同的法律概念,其适用的法律法规也不同,劳动关系属《劳动法》调整的范围,而劳务关系则由《民法》来调整。劳动关系和劳务关系的区别常常被混淆,在适用法律法规上也有偏差。劳动关系是指在实现社会劳动过程中,劳动者与所在单位之间的社会关系。而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之间的共同之处是一方提供的都是劳动行为,但其本质的区别在于:提供劳动的一方是不是单位成员,是不是单位职工的身份参加劳动、遵守单位的内部劳动规则。

劳动合同的特征

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书面协议。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劳动合同。劳动合同的主体,一方是劳动者,另一方是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的目的是为了确定合同双方之间的劳动关系。劳动合同的内容在于明确双方在劳动有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违反合同的责任。劳动合同是诺成性的、有偿的双务合同。

劳动合同的特征:

劳动合同是合同一种,它具有合同的一般特征,即合同是双方的法律行为,而不是单方的法律行为;合同是当事人之间的协议,只有当事人在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基础上达成一致时,合同才成立;合同是合法行为,不是违法行为,合同一经签订,就具有法律约束力。劳动合同除具有上述一般特征外,还有其自身的基本特征。:

1、劳动合同的主体是特定的。必须是一方具有法人资格的用人单位或能独立承担民民事责

任的经济组织和个人;另一方是具有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的劳动者。

2、劳动合同内容具有权利义务的统一性和对应性。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在履行劳动合同的过

程当中,存在着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即劳动者一方必须加入到用人单位一方中去,成为该单位的一名职工,接受用人单位的管理并依法取得劳动报酬。

3、劳动合同具有双务、诺成、有偿的特征。劳动合同的性质决定了劳动合同是双方当事人

互负义务的合同。合同的内容在法定条款基础上经协商确定,是法定与协商相结合的协议。即劳动合同的许多内容必须遵守因家法律规定,如工资、保险、保护、劳动安全等。劳动合同是有偿性的合同。

4、劳动合同往往涉及第三人的物质利益。劳动合同内容往往不仅限于当事人的权力和义

务,有时还需涉及劳动者的直系亲属在一定条件下享受的物质帮助权。如劳动者死后遗嘱待遇等。

劳动关系认定的标准

1、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主体资格

2、用人单位依法制定的各项劳动规章制度适用于劳动者,劳动者受用人单位的劳动管理,从事用人单位按排的有报酬的劳动。

3、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是用人单位业务的组成部分。

无固定期限合同的解除问题?

第三十六条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第三十七条 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第三十八条 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1、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2、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3、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4、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

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5、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6、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第四十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1、劳动者患病或者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

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2、劳动者不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

3、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用人单位

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

违约条款的问题

第二十二条 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专项培训费用,对其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的,可以与该劳动者订立协议,约定服务期

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违约金的数额不得超过用人单位提供的培训费用,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支付的违约金不得超过服务期尚未履行部分所应分摊的的培训费用。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服务期的,不影响按照正常的工资调整机制提高劳动者在服务期间的劳动报酬。

第二十三条0。

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约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

第二十五条 除本法第二十二条和第二十三条规定情形外,用人单位不得与劳动者约定由劳动者承担违约金

劳动争议的含义?

劳动关系当事人之间因劳动的权利与义务发生分歧而引起的争议,又称劳动纠纷。其中有的属于既定权利的争议,即因适用劳动法和劳动合同、集体合同的既定内容而发生的争议;有的属于要求新的权利而出现的争议,是因制定或变更劳动条件而发生的争议。

竞业禁止的范围?

所谓竞业禁止是指避免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被侵犯,员工依法定或约定,在劳动关系存续期间或劳动关系结束后的一定时期内,不得生产同类产品或经营同类业务且具有竞争关系的其他用人单位兼职或任职,也不得自己生产与原单位有竞争关系的同类产品或经营同类业务。中国的相关法律中没有对竞业禁止的对象做出明确限定,因此,雇佣双方自愿签订的竞业禁止条款,作为劳动合同的一部分,具有法律效力。但由于竞业禁止协议限制的是员工的劳动权,而劳动权属于宪法保障的公民基本权利之一。因此,竞业禁止合同的合法有效关键在于是否有损员工的基本生活利益。作为竞业禁止协议生效的一个基本条件,企业必须对员工的竞业禁止行为做出经济补偿,竞业禁止协议中必须同时写明补偿金的数额和发放办法,否则就是无效协议,对于竞业禁止的补偿金数额,法律上也没有一个明确的权威的规定,按照和相关规定的补偿金的数额须不少于该员工年收入的2/3和1/2,如果补偿金支付的数额较少,法院通常也会判决该竞业禁止协议无效。

适用范围。“禁业禁止”合同只能适用于居于单位比较重要岗位、掌握企业商业秘密人员,而不是企业所有员工,针对企业所有员工而适应的“竞业禁止”条款是无效的,“竞业禁止”条款如果适用面太广,将使得企业所有员工或绝大多数员工不能从事自己的专业或发挥自己的特长,这无疑是对“竞业禁止”条款滥用,会导致劳动者择业权的丧失以及不合理地限制市场经济下应有的人才竞争。按涉密状况来分类,“竞业禁止”规则适用于:

1、高级研究人员、技术人员、经营管理人员。这类人员是关键技术和核心秘密的全面掌握者,往往被竞争对手特别注意。

2、市场计划和销售人员,因工作需要,这些人员掌握着经营秘密。

3、财会人员,企业的财务状况中包含大量的商业秘密;

4、高级文秘,秘书职责包括会议记录整理,文件的打印、管理和转发,其接触商业秘密和可能性非常大。

外国人在中国就业条件和程序是什么?

一、外国人在中国就业条件

1、年满十八周岁,身体健康;

2、具有从事其工作所必须的专业技能和相应的工作经历;

3、无犯罪记录;

4、有确定的聘用单位;

5、持有效护照或能代替护照的其他国际旅行证件

二、办理外国人就业程序

1、持有关外国人在中国就业材料,由市劳动保障局劳动工资处具介绍信,到省劳动保障厅劳动工资处审批办理处国人来中国就业许可证。

2、用人单位应在被聘用的外国人入境后十五日内,持许可证、劳动合同、有效护照、《外国人就业登记表》(一式三份)到市劳动保障局劳动工资处开介绍信去省劳动保障厅劳动工资处办理外国人“就业证”。

3、已办理就业证的外国人入境后三十日内,持就业证到公安机关申请办理导留证。

4、外国人就业证到期,被批准延长在中国就业期限的,应在到期前十日内持聘用外国人延期报告、就业证、《延长外国人就业登记表》(一式三份)到市劳动保障局劳动工资处开介绍信去省劳动保障厅劳动工资处办理外国人在中国就业延期手续。到公安机关办理居留延期手续。

5、被聘用的外国人期满,用人单位应及时报告劳动、公安部门、交还该外国人就业证和居留证件,并到公安机关办理出境手续。

外国人在中国就业发生劳动争议时适用哪国的劳动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管理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合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内的企业与职工之间的下列劳动争议:

(一)因企业开除、除名、辞退职工和职工辞职、自动离职发生的争议;

(二)因执行国家有关工资、保险、福利、培训、劳动保护的规定发生的争议;

(三)因履行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四)法律、法规规定应当依照本条例处理的其他劳动争议。

用人单位向求职都收取招聘费用、保证金是否合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令第28号

就业服务与就业管理规定第十四条用人单位招用人员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提供虚假招聘信息,发布虚假招聘广告;

二、扣押被录用人员的居民身份证和其他证件

三、以担保或者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

四、招用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以及国家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不得招用的其他人员

第二篇:劳动合同法案例分析题

1、王某是一家企业的技术骨干。因企业效益不佳,王某在企业2008年年底因金融危机影响裁员时,主动要求将自己列入解除劳动关系人员之列,在拿到一笔补偿金后,他开始留心各类招聘信息。王某原来以为,凭自己的工作经验和能力,找个好单位应该不难,可事与愿违,所有王某可以从事的技术岗位人员的招聘条件里都要求有大学学历,可王某只有一个非全日制大专文凭,因此求职多次碰壁。一日,王某看到某知名企业要招聘几位技术人员,但也要求大学学历。王某不想失去良机,遂前去应聘。双方协商洽谈中,王某向企业提交了写有“大学学历”及其技术能力说明的简历。企业对王某相当满意,于是录用了王某,劳动合同中约定的试用期为3个月。王某上班2个月后,企业获悉王某并无大学学历,王某只得承认自己为了应聘成功,不得已撒谎欺骗了企业,但请求企业看在自己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态度上予以谅解。但该企业认为,企业一再强调员工应该诚信,王某却以欺骗的方式达到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的目的,为惩戒和杜绝此类行为,立即解除了与王某的劳动合同。问:该合同的法律效力如何?

2、2008年10月份以来,北京某房地产开发公司在寒冬中举步维艰,为了求生存,公司决定裁掉部分工资畸高的企业高管。王某,该公司扩展部总监,其主要工作任务是帮助企业取得开发用地,月薪5万元人民币,在取得用地后,另有不菲的奖金。王某自2004年入职以来,在公司取得几个大型开发项目用地中都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在这次裁员中,王某也被列入裁员对象,公司老板亲自找王某谈话,并承诺支付50万元的补偿金。王某拒绝,要求公司至少补偿100

万元才同意解除劳动合同。老板听后很生气,遂指示人力资源部寻找可以单方解除王某劳动合同的理由。经过调查,人力资源部发现王某入职时提供的信息有假,一是提供的文凭为大专文凭,但实际上王某仅为中专文凭,证据为王某所持大专文凭的颁发学校能够颁发的最高学历仅为中专文凭;二是王某提供的工作经历信息显示王某过去的工作是不间断的,但实际上是断断续续的,证据是王某的社会保险缴费并不连续,间隔距离甚至达到一年以上。有了这些事实和证据后,该公司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起申请,要求确认公司与王某之间建立的劳动关系无效。问:该公司的申请是否会得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支持?

3、某日资企业的《劳动合同管理制度》规定:“员工在企业指定日期内未签订劳动合同的,视作拒绝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企业有权按照相关法律规定,终止与该员工建立的劳动关系。”2008年10月15日,王某到该企业报到上班,11月1日公司人力资源部通知王某必须在11月3日前履行签订劳动合同的手续,过期未签订的,视作王某拒绝签订劳动合同,公司有权终止与王某的劳动关系。11月2日王某因公出差一天,11月3日王某告诉人力资源部负责劳动合同签订工作的张先生,其不同意劳动合同第一条约定的劳动合同期限、第五条约定的工作地点、第十条关于劳动报酬发放条件的约定,并要求就这三项内容重新协商。张先生口头承诺,就王某的意见向上级请示,要王某耐心等待。11月8日,王某突然接到公司的《终止劳动关系通知书》,理由是王某拒绝签订劳动合同。问:该公司终止劳动

合同的行为是否合法?

4、小李为公司行政主管,机灵好学,谦虚谨慎,深得同事们的好评。小李与公司签订的劳动合同将于2008年12月31日期限届满,12月1日公司向小李发出续签劳动合同通知书,同意再续签劳动合同3年。2008年12月21日,双方在准备履行续签劳动合同手续时,公司总经理找到小李,告诉小李公司最近行政经理辞职,现准备提拔小李做行政经理,由于公司受金融危机的影响较大,虽然升任但工资暂时保持不变,待企业效益好转后,再提升小李的工资。小李回家后,与家人就此事进行了讨论,最后大家一致认为不同意在此条件下签订劳动合同,而是支持小李考取公务员。2008年12月31日,劳动合同终止。2009年1月17日,小李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起申请,要求企业支付终止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企业认为,小李拒绝续签劳动合同才导致劳动合同终止,按照法律规定企业不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问:企业的观点正确吗?

5、上海某民营服装企业2008年7月通过某招聘网站发布了一条招聘信息,招聘职位是市场总监,要求有海外留学或工作北京,在同行业有3年以上工作经验的35岁以下男性,月薪人民币5万元。在海外工作的王某由于其母亲年老体弱,需要回上海照顾,看到这则招聘信息后,向该服装企业寄送了个人简历。该企业对王某在美国留学和在跨国企业从事市场开发工作的背景相当满意,决定录用王某,王某也对企业支付的劳动报酬感到满意。王某的工作能力果然不同凡响,上班后,接连推出的几个市场推广方案都受到了企业董事会的好

评,实施后,从市场的角度来看,效果都不错。但由于该企业服装设计理念落后,跟不上国际流行趋势,市场对象主要集中在国内中等发达地区,销售业绩无法令企业董事会满意。半年后,王某认为这家企业服装设计层次不高,市场工作往往达不到令人满意的效果,而且为了销售这些产品,有时候不得不做一些低层次的市场推广工作,遂产生了大材小用的感觉。而该企业却认为,王某的工作绩效与企业支付的劳动报酬不相匹配,遂产生了降低王某劳动报酬的念头。问:作为该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如何处理该问题?

6、刘某为一上市公司的销售总监,企业认为,刘某作为销售总监,在应对金融危机方面,鲜有有效的应对措施,因此在2008年10月以“轮岗”为名,将其调整到人力资源部任人事经理。但刘某认为其更适合从事销售工作,经与企业协商未果,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起申诉,要求确认企业单方面变更劳动合同的行为无效,恢复其原来的工作岗位,并补发因此而减少的工资2000元。企业答辩认为,其做出调整刘某工作岗位的依据是《企业中层干部内部轮岗及职务晋升办法》,该办法第5条规定:“为了提高企业中层领导干部的综合素质,每两年所有的中层领导干部内部轮岗一次。”第6条规定:“职工晋升较高一级的工作岗位,必须有低一级的两个工作岗位上工作过的经历。”因此,企业调整刘某的工作岗位不但依据充分,而且也为刘某职务晋升做好了准备。另查,该晋升办法经过了职代会讨论通过,并向刘某公示。

7、某大型国有企业在与职工签订的劳动合同上约定:“企业可根

据生产经营状况的需要,随时调整职工的工作岗位,职工必须服从,且薪随岗变。”2008年底,企业为了压缩机构,节约开支,将管理部门进行了合并,由于管理岗位的缩编,王某等5人被调整到生产一线,且工资每月降低1000元。王某等5人不服,诉至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要求补发工资,恢复工作岗位。

8、吴某为某外商投资企业市场开发部主管,主要从事国内市场的分析与开拓。由于吴某在国内具有广泛的人脉关系,完全能够胜任劳动合同中关于工作岗位的要求,为企业迅速占领国内市场奠定了基础。2008年初,企业董事会作出了向国际市场进军的决定。但由于吴某没有国外工作和学习的经历,不懂外语,对本行业国际市场的状况了解甚少,于是,企业将吴某调整到行政部主管的岗位。吴某不服,认为企业是卸磨杀驴,且自己符合劳动合同关于工作岗位的要求,遂诉至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要求恢复工作岗位,补发工资。

问:6-8案例中,劳动者的请求是否合法,能否得到仲裁委员会的支持?

9、小王在某网络公司从事编程工作,与公司签订了3年期限的劳动合同,并签订有竞业限制协议。协议约定:“员工不论因何种原因离职后,从离职之日起1年内不得与公司有竞争关系的单位就职,否则承担违约金30万元人民币,作为补偿,公司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每月支付员工竞业限制补偿金1000元人民币。”2008年10月,小王因家庭原因提出辞职,公司为其办理了离职手续。结算工资时,小王

要求公司按月支付竞业限制补偿金,公司未置可否。小王离开公司后,一方面考虑自己与公司签订了竞业限制协议,需要履行竞业限制义务;另一方面,也给自己放个长假,以便处理家庭事务,就没有找工作,但这期间公司也没有向小王支付竞业限制补偿金。三个月后,小王再次要求公司支付竞业限制补偿金,而公司表示,公司一开始没有支付小王竞业限制补偿金,就意味着公司放弃小王履行竞业限制义务的权利,竞业限制协议自动解除,公司不需要支付小王竞业限制补偿金。此外,有销售部经理举报,小王带走了公司的客户名单,并将重要客户介绍给了竞争对手,造成了公司业务的流失。针对上述情况,公司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诉,要求小王赔偿泄露商业秘密给公司造成的损失,而小王提出反诉,要求企业履行支付竞业限制补偿金的义务。问:谁的请求会得到法律支持?

10、北京某外商投资企业,为了扩大其在国内市场的占有份额,决定招聘一名销售总监,来加强企业销售工作。招聘条件是:(1)硕士研究生以上文凭;(2)市场营销专业;(3)在同行业具有3年以上工作经历;(4)35岁以下的男性。经过面试考核,企业选择了应聘者李某。经过协商,双方签订了如下内容的劳动合同:(1)劳动合同期限为5年,试用期6个月;(2)任企业销售总监;(3)工作任务是制订销售计划和营销策略并负责实施,且每月的销售额应在500万元以上;(4)月工资2万元,在当月的最后一天支付。李某工作到4个多月的时候,企业对其的销售业绩进行了考核,发现李某领导的销售团队平均每月只能完成350万元左右的销售业绩。董事会得知这一情

况后,非常震怒,责令人力资源部对李某作出处理。人力资源部经过研究,拿出了两套方案,供董事会选择:方案一是,招聘李某做销售总监,李某必须符合关于该岗位的职责要求,现李某完不成工作任务,属于不符合录用条件,企业可以根据《劳动合同法》第39条第(1)项的规定--在试用期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解除与李某的劳动合同,且不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方案二是,企业可以考虑给李某一次机会,因为李某完不成工作任务,属于不能胜任工作,企业可以根据《劳动合同法》第40条第(2)项的规定,调整李某的工作岗位,并根据薪随岗变的原则,适当降低李某的工资。问:哪一种

文档加载中...广告还剩

第三篇:劳动和社会保障法案例分析题

第一次考核

案例分析题(共 1 道试题,共 20 分。)

1.王某与某有限责任公司签订了为期3年的劳动合同,自2005年2月1日起至2008年2月1 日止,双方约定试用期为6个月。2005年6月18日王某向公司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向公司索要经济补偿金。公司认为王某没有提出解除合同的正当理由,且解除合同未征求公司意见,未经双方协商,因而不同意解除合同,并提出如果王某一定要解除合同,责任自负,公司不但不给予王某经济补偿金,还要求王某赔偿用人单位的损失,即在试用期内培训王某的费用。试分析:

1.王某提出解除劳动合同时是否需要说明理由?为什么? 2.王某是否可以单方解除劳动合同?为什么? 3.用人单位应否给予王某经济补偿金?为什么? 4.王某应否赔偿用人单位的培训费用?为什么?

参考答案:

1.不需说明理由。

王某在2005年6月18日提出解除劳动合同时,尚处于试用期内,我国《劳动法》未规定在试用期内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须说明理由。因此王某不需要说明正当理由。(3分)2.可以单方解除。

试用期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考察期,双方可以随时解除劳动合同,因此王某可以在试用期内提前3日通知用人单位,不用与用人单位协商,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行为是法律所允许的。

3.用人单位不应给予王某经济补偿金。因解除劳动合同的要求是王某提出的,且不属于双方协商解除,我国劳动法没有规定试用期内解除劳动合同需给予经济补偿金,试用期内解除劳动合同不适用劳动法中有关经济补偿金的规定。

4.王某不应赔偿用人单位的培训费用。

劳动法规定的承担赔偿责任的条件是当事人有不履行或不适当履行劳动合同的行为、当事人本身有过错。王某在试用期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未违反劳动法的有关规定,没有过错行为,依法不应承担赔偿责任。

第二次考核 答:

1.用人单位拒不到庭并不影响劳动争议仲裁的进行。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36条规定:被申请人收到书面通知,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 或者未经仲裁庭同意中途退庭的,可以缺席裁决。劳动争议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一方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不起诉又不履行仲裁裁决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予以执行。工会组织参与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表现为工会通过调解、仲裁等制度系统参与职工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劳动争议的处理。

2.在企业违反集体合同,侵犯职工劳动权益的,工会可以依法要求企业承担责任;在职工认为企业侵犯其劳动权益而申请劳动争议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工会有权对职工的争议行为给予支持和帮助。

第三次考核

请分析:本案中陈某受到的伤害能否认定为工伤?请说出法律依据。

能认定为工伤,我国《工伤保险条例》规定,职工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 伤害的,应当认定为工伤。这一规定中并没有以“上下班的规定时间”和“必经路线”为条件,因此,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和第三人陈某只要能就“下班途中”和“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伤害”举出证据就能够证明,作出工伤认定的证据充分。

第四次考核

1.黄某是某炼钢厂的锅炉工,2006年8月经招工录用到该厂工作,上岗前未经专门的技能培训即马上投入工作。2008年2月,由于黄某操作环节上的失误,其所在炼钢车间的锅炉发生爆炸,正在炉前工作的黄某当场被炸成重伤,经抢救诊断,70%以上的皮肤均为一级烧伤。黄某家属要求炼钢厂支付黄某的医药费,并给予经济上的赔偿。炼钢厂在支付完黄某的抢救费用后便拒绝支付其他费用,理由是黄某的受伤完全是因为他个人违反有关操作规程所致,应当由自己负责。试分析:本案应当如何处理?

参考答案:

我国《劳动法》第52条规定:“用人单位必须建立、健全劳动安全卫生制度,严格执行国家劳动安全卫生规程和标准,对劳动者进行劳动安全卫生教育,防止劳动过程中的事故,减少职业危害。” 第55条规定:“从事特种作业的劳动者必须经过专门培训并取得特种作业资格。” 《安全生产法》第23条也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方可上岗作业。” 本案中,锅炉工属于高度危险的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照法律规定进行专门培训并取得资格证书才能上岗工作。炼钢厂在黄某上岗之前没能按照法律规定对黄某进行专门的职业技能培训,致使黄某由于技能不熟练而导致锅炉爆炸的事故,事故责任应由炼钢厂承担。因此,炼钢厂应支付黄某的全部医疗费用,并根据有关规定给予黄某相应的经济赔偿。

第四篇:劳动合同法案例分析题(xiexiebang推荐)

1、王某于2006年10月9日与某电脑公司签订劳动合同,被聘为技术员,聘期两年。双方当事人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了竞业禁止:合同解除或终止后,王某三年内不得在本地区从事与该公司相同性质的工作,如违约,王某须一次性赔偿电脑公司经济损失10万元。

因电脑公司拖欠王某2007年9月、10月两个月的工资,2007年11月15日,王某向区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要求解除劳动合同;补发两个月工资,给付经济补偿金;确认劳动合同中的竞业禁止约定条款无效。

你认为该案件应当如何判决?

2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的劳动合同期限为2年,如果该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的试用期是6个月,试用期内的月工资为1000元,试用期满后的月工资为1500元,如果劳动者在该单位按照合同约定完成了6个月的试用期工作,而且用人单位按照合同规定支付了试用期的全部工资,那么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的试用期期限是否合法?如果违法,用人单位与劳

3、王某到某公司应聘填写录用人员情况登记表时,隐瞒了自己曾先后2次受行政、刑事处分的事实,与公司签订了3年期限的劳动合同。事隔3日,该公司收到当地检察院对王某不起诉决定书。经公司进一步调查得知,王某曾因在原单位盗窃电缆受到严重警告处分,又盗窃原单位苫布被查获,因王某认罪态度较好,故不起诉。请问该公司调查之后,以王某隐瞒受过处分,不符合本单位录用条件为由,在试用期内解除了与王某的劳动关系是否合理?要不要对其经济补偿?

4、赵某是某公司的销售代理。2008年,该公司与其签订劳动合同。合同规定:赵某可以从产品销售利润中提取60%的提成,本人的病、伤、残、亡等企业均不负责。在一次外出公干中,由于交通事故,赵某负伤致残。赵某和该公司发生了争议并起诉到劳动行政部门,要求解决其伤残保险待遇问题。请对该案例进行分析。

5、公司派王某到美国接受为期6个月的专业技术培训,培训费用为3万6千元,公司和王某签订一个服务期协议,王某接受培训后必须为公司服务3年,否则,要向公司支付违约金。如果王某培训后在公司工作满2年后想解除合同,那么王某应该支付多少违约金?

6、2008年1月10日,小王入职时,公司告知他有三个月的试用期,但是没有与小王签订书面的劳动合同。2008年3月15日,公司通知小王,由于他在试用期表现不佳,所以公司决定辞退他。小王觉得很委屈,因为在试用期内他确实努力工作而且自认为表现是很好的。在这种情况下,小王应该怎么办?

7、史小姐供职于一家律师事务所,担任行政工作。2007年底,史小姐发现自己怀孕了,刚开始史小姐不敢向事务所说明这个情况,后来随着肚子越来越大,再也无法隐瞒时,才向所主任说明了怀孕这个事实。主任得知后,较为恼火,第二天就让行政主管通知史小姐被辞退了。史小姐怎么也想不到是这个结果。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办才好?

8、56岁的张先生在一家公司已经任职十七年。他的合同于2008年1月31日到期。由于他工龄太长,所以单位无论如何也不愿意再与他续签劳动合同了。于是单位在2008年1月1日正式通知他合同到期后,终止双方之间的劳动合同。张先生认为自己已经工作十七年了,而且马上就快退休,现在单位提出终止,是不应该而且也没有人情味的一种做法。

那么,单位是否有权终止合同张先生的合同?张先生应该怎样保护自己的权利?

9、职工王某与某公司签订了为期五年的劳动合同,合同自1993年8月起至1998年7月止。合同双方约定王某负责仓库保管员工作,月工资500元,经半年试用期,公司满意,合同正式履行。1995年1月,公司以食堂缺少管理人员为由,在未与王某协商的情况下,调王某到食堂工作。王某不同意,认为签订合同时双方约定是担任仓库保管员工作,一年多来工作一贯认真负责,多次受到奖励,要求公司履行合同双方的约定,拒绝前往食堂上班。而公司则认为,变动职工工作岗位是企业行使用人自主权的正当行为,并作出相应决定:以王某不服从分配为由,停发工资,并限期一个月调离公司。该公司的做法对吗?

10、老王多年前下岗失业,为了养活一家人,不得不四处找工作。但由于年龄较大,又没有一技之长,老王一直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不久前,街道办事处给老王介绍了一个工作,到一家公司做保洁。看到工资待遇都不错,老王就开始上班了。

公司人力资源部的负责人告诉老王,你做的保洁工是非全日制的临时工,每天工作八小时,主要工作是保持工作环境整洁及主管安排的其他工作,不上保险,工资按月发放;你在公司应当遵守公司的规章制度,服从主管人员的指挥,好好地完成工作。同时,该人力资源部要求老王签订了一份劳务合同,并向老王解释说,非全日制用工人员与公司是劳务关系,所以签劳务合同。

老王刚上班不久,却发生了意外。一天,老王在擦楼梯时,一不小心踩空,从楼梯上摔了下来,造成骨折,花去医药费8000多元。

伤愈后,老王回到公司上班,却被告知他与公司的劳务关系已经解除了,老王很纳闷,决定找到人力资源部的负责人理论。但人力资源部负责人对老王说,你可是非全日制用工,与公司是劳务关系,你没给公司做好工作,我们还没找你呢,你还来找我们要说法。

老王非常气愤,却感到公司说得似乎也很有道理,毕竟合同白纸黑字都写好的,只好忍气吞声、自认倒霉。

请对老王与该公司建立的“非全日制临时工”的关系做分析。

11、一个员工在某个企业工作六年了,2008年5月,他的劳动合同到期,到期以后企业不跟他续订了。这个时候企业要按照《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向这个员工支付终止合同的经济补偿金,因为是企业不与员工续订合同的。那么需要支付多少补偿金呢?

员工张某,2008年之前在某企业工作了六年,2008年以后,工作了两年。然后企业与他解除了劳动合同。由于张某没有任何过错,所以企业要支付给张某经济补偿金。如果张某的月薪是1.5万元的话,企业应该支付给张某多少经济赔

偿金呢?

12、退休后的张师傅在1996年3月与某企业签订了3年的聘用合同。1998年5月,企业通知张师傅,因减员增效与他解除合同。

张师傅认为解除合同的企业应当按照原国家劳动部《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办法》的规定:由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单位应根据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年限,每满一年发给相当于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不满一年的按一年发,他应得三个月工资的补偿。企业未同意。

13、解聘“先跑老师”范美忠违反劳动合同法吗

范美忠199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在都江堰的民办学校光亚学校任语文教师。因为他在博客中披露自己在汶川大地震时最先跑出教室而成为近期的热点人物,人称“范跑跑”或“先跑老师”。也正因此此,范美忠所在的学校对其发出解聘的正式书面通知。请问学校是否能就范美忠在其博客上的言辞而解聘范美忠呢?

14、员工李某,受了工伤,在医院治疗并做了伤残等级鉴定,为八级伤残。过了一段时间,他的身体稍微好了一点,但是并没有完全好。于是,他继续在家里歇着,这叫停工留薪期。后来他已经可以出去,到处转悠,没问题了。李某喜欢集邮,有一天就去集邮市场。集邮市场上有很多人在摆地摊卖邮票。他走到一个地摊前,看到一本非常漂亮的集邮册。他看了一会儿,发现这本集邮册里有很多他非常喜欢、价值也很高的邮票,但是他兜里的钱很少。他抬头一看,集邮册的摊主恰好这个时候没太在意这个摊,正和旁边的那个摊主下象棋呢。李某一看两人下棋聚精会神,没有注意他,就把这本集邮册夹在腋下跑了。眼看就要跑出集邮市场了,旁边的另外一个摊主看见了,就跟那个摊主说:“那个人偷了你一本集邮册,都快跑到门口了,你还不去追他?”那个摊主追上了李某,然后报了警。经过物价部门核准,李某偷的这本集邮册价值2万多元。最后经过法院审判,判了李某有期徒刑。李某所在的企业一看李某被判了有期徒刑,就与他解除了劳动合同。结果李某不同意,说:“我是工伤啊,是八级伤残,你们怎么能解除我的合同啊?”那么,企业能否解除与李某的劳动合同吗?

15、林芳2008年10月与某高校签订三年期《劳动合同》,2009年5月21日书面提出辞职申请,6月21日解除劳动合同,并支付违约金1万元,请问,林芳应支付违约金吗?如果不应支付违约金,那她如何维权?

16、2007年2月1日,甲公司与工会经过协商签订了集体合同,规定职工的月工资不低于1000元。2007年2月8日,甲公司将集体合同文本送劳动行政部门审查,但劳动行政部门一直未予答复。2008年1月,甲公司招聘李某为销售经理,双方签订了为期2年的合同,月工资5000元。几个月过去了,李某业绩不佳,公司渐渐地对他失去信心。2008年6月,公司降低了李某的工资,只发给李某800元工资。李某就此事与公司协商未果,2008年7月,李某解除了与公司的合同。问:

1、集体合同是否生效,为什么?

2、李某业绩不佳,公司可否只发其800元的工资,为什么?

17、小明2005年3月入职深圳一电子公司,双方签订了一份为期3年的劳动合同,合同中特别约定:如违反公司规章制度,情节严重,公司有权提前解除劳动合同,且无需支付经济补偿金。2007年6月10日,小明接到公司的一份解雇通知,解雇理由是小明上班时间经常上网聊天,根据公司规章制度,三次以上在上班时间上网聊天的视为严重违纪,公司可解除劳动合同。小明辩解,他一直不知道公司有该规定,公司从未将规章制度的内容向其公示,公司称规章制度已向其公示,但无法举证规章制度公示的事实。请问公司可否就小明严重违纪的说法解除劳动合同?

18、2001年3月,深圳市某科技有限公司公司刊登广告,招聘一名部门经理,要求有计算机专业硕士以上学位。李某应聘,双方签订了3年劳动合同。8月5日,李某一次工作失误引起公司对其专业水平的怀疑,遂将其硕士学位证书送交有关部门鉴定,结果发现是伪造的。该公司遂解除了与李某的劳动合同。李某要求则该公司支付其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并赔偿其未提前一个月书面通知的代通知金。公司拒绝,李某向深圳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请问该案例应当如何裁决?

第五篇:2《劳动经济学》案例分析题

《劳动经济学》案例分析题

1、材料:美国联邦最低工资立法的影响P1-2

相关问题:最低工资标准立法要考虑的问题

参考答案:

答:

一、最低工资就是工人维持生存和延续后代所必须的生活费用的价格。其构成主要包括三个部分:1)维持工人自身生存所必须的生活资料费用;2)延续工人后代所必须的生活费用;3)一定的教育和训练费用。

二、用命令或法律来规定工资和福利的高低,“最低工资法”是世界上最典型的法定福利。最低工资法普遍得到了各国政府的青睐,但是从美国联邦最低工资立法后,南部地区无缝针织行业发生的变化我们可以看到,在最低工资标准立法的时候要考虑到如下问题:

(1)统一的最低工资标准会对劳动力密集的地区产生较深刻影响,使得劳动力资源在不平衡的地区间重新分配。例如,美国北部的工资比较高,而且劳动力不密集,所以提高最低工资对成本的影响小;但南部劳动力密集,确定了法定最低工资,使得成本大增,企业竞争力削弱。南部地区的企业就会想方设法降低劳动力成本,在最低工资法实施的头两年,南部的就业量降低了5.5%。

(2)工资是由劳动力的需求决定的,法定的最低工资要适应市场,及时作出调整。当人为规定的最低工资高于劳动力市场上的均衡工资,可能就会减少对劳动力的需求,结果是失业人数反而增加。

(3)可能鼓励资本替代劳动,企业会更有积极性采用节省劳动力的新技术。从案例看出,在最低工资法生效的头两年,更先进的生产设备——变频移印图案编织机器逐步代替旧的手工移印图案编织机器,全自动的机器使用增长了10%。

(4)最低工资法可能带来熟练劳动力替代非熟练劳动力,并导致就业中的种族歧视或性别歧视,使得非熟练劳动力处于更艰难的就业状况。

(5)可能有许多事实上拿最低工资的工人如学徒工、临时工、兼职工人、家庭仆人等未被包括在最低工资法内,最低工资法就无法保障到这部分人的利益。

(6)企业是否真正执行最低工资法也是个实践中的难题。

三、在我国,最低工资是指“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内提供了正常劳动义务的前提下,其所在企业应支付的最低工资报酬。”最低工资的确定实行政府、工会、企业三方代表民主协商的原则。在国务院劳动行政部门指导下,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会同工会、企业家协会研究确定,并向当地工商业联合会、财政、民政、统计等部咨询。

从2004年3月1日起,我国新的《最低工资规定》开始实施。该《规定》适用范围不仅包括企业,还包括民办非企业单位、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和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以及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与之建立劳动合同关系的劳动者。《规定》指出,劳动者在依法享受带薪年休假、探亲假等国家法定的休假期间视为提供了正常劳动,用人单位必须依法应支付的不得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劳动报酬。新的《规定》一方面强调了要在全国范围内制定并执行最低工资标准,另外也体现出了灵活性,如各地的最低工资标准可以因地而异,最低工资标准至少每两年调整一次。对于违反规定的,劳动保障部门将责令用人单位按所欠工资的最高5倍支付劳动者赔偿金。最低工资标准还分为月最低工资标准和小时最低工资标准两种形式,以适应不同的就业人群。如果由发达国家倡导,制定全球统一的劳动力标准,将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现在,中国积极推进《最低工资标准》和其他劳动保障措施,就可以防止我们在没有任何准备的情况下突然被拖入所谓的国际惯例之中。

**测算最低工资标准的方法有8种:1)比重法;2)恩格尔系数法;3)累加法;4)超必需品剔除法;5)平均数法;6)生活状况分析法;7)分类综合计算法;8)经济计量分析法。

2、材料:中国城市女性就业历程P 7—8

相关问题:妇女就业率上升的原因

参考答案:

答:

一、女性就业率问题,实际上也属于劳动力参与率的问题,劳动力参与率是指经济活动人口数占(劳动力资源总数)的比例。

影响劳动力参与率的因素错综复杂,各因素对劳动力参与率的影响程度、影响方向也不一样,即使是同样的 1

因素,对不同的劳动力供给决策主体,其发挥作用的 程度和方向也不一致。一般来说,影响劳动力参与率的因素包括以下几方面:

1)教育制度与教育供给规模;

2)工资政策及工资关系;

3)工资水平;

4)个人非劳动收入;

5)居民家庭生产率的变化;

6)社会保障制度;

7)宏观经济状况;

8)其他因素。

二、根据影响劳动参与率的因素可分析到,我国城市女性就业率上升的原因有:

1)政府重视宣传教育,使全社会认识妇女就业的重要性。国家政府针对就业妇女自身的观念差异,家庭的阻力,社会的偏见等问题不断深入进行宣传教育,宣传男女平等观念,宣传妇女就业与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有必然联系的观念,从而促进妇女的就业提高。

2)不断完善就业管理机制,为妇女就业大开方便之门。政府职能部门要根据妇女的特点,采取多层次分流和多元化安臵,积极发展第三产业,扩大妇女就业的渠道。健全职业介绍所,为妇女就业牵线搭桥、提供信息,同时也鼓励和引导妇女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求,走自主就业,竞争就业的路子

3)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发展中的市场经济为妇女就业提供大量岗位和施展才干的机会。

3)受教育机会增大、受教育层次提高,以及各类职业培训使妇女就业提高竞争能力。

三、在经济结构调整后,妇女就业很关键的一点从过去一味追求“铁饭碗”、“终身制”的观念中解放出来,转变过去那种“等、靠、要”的观念。要面对现实,积极想办法,找门路,把需要和可能结合起来,寻找适合自己的岗位和工作,要乐于到外资企业、私营企业去工作。同时也要摒弃相互攀比思想,不要认为自己和别人同时参加工作,人家有一份比较体面的工作,自己没有更好的工作就不去上班,在择业上一定要根据自身的条件和现实情况。只有这样不断转变就业观念,城市女性在产业结构调整后,才能重新转向新的工作岗位再就业。

3、材料:民工荒:中国经济结构性改革的契机P9-15

相关问题:劳动力流动率的问题

参考答案:?

答:

一、一向被认为廉价劳动力接近于“无限供给”的中国,却令人意外地发生大范围“民工荒”,这是中国经济目前面临的深刻的结构性问题。“民工荒”的出现反映普通劳动力的短缺 :

1)“民工荒”反映的是整体短缺而非仅熟练工短缺,是全面而非局部地区和行业的现象。

2)“民工荒”反映各地对外出务工农民的需求持续增加。

3)“民工荒”反映外出务工农民供给出现瓶颈。

二、从案例分析得出,出现“民工荒”主要有如下原因:

1)工资待遇长期徘徊,缺乏吸引力。

2)用工不规范,劳动条件差,劳工权益缺乏保障。

3)企业用工迅速扩张,如深圳对外来劳动力的需求近3年来,每年增长10%。

4)经济增长模式面临变革是企业用工短缺的深层原因。长期以来,部分沿海地区主要依靠技术含量低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实现经济高速增长,企业只赚一点“人工钱”,靠压低工资、减少改善劳动条件的必要投入实现低成本,企业利润空间狭小,无力提高工资。

5)政府对农业加大政策扶持和农产品价格上涨刺激了农民返乡种粮的积极性。

三、根据劳动经济学的原理分析,“民工荒”反映出劳动力流动率的影响因素。

劳动力流动率是指

劳动力流动率的影响因素有:

四、因此,要想缓解“民工荒”,本人认为可行的办法有:

1)提高民工待遇,尊重民工价值,保障劳工基本的权益和福利。

2)加强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劳动生产率。

3)劳动密集型产业要引进技术要素,政府要起引导作用。

4)切实改善劳动力市场环境,保证劳动力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我国要实行集约型的经济发展战略,必须提高劳动者素质。高素质劳动力意味着高工资、高福利、高产出,意味着劳动力资源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材料:大学毕业生与高中毕业生之间的工资差距与大学入学率的变化 P19-21

相关问题:就业与就学决策影响了劳动参与决策

疑问:(1)教育与就业参与率关系;2)教育的投资与收益的关系?

参考答案:

一、在生命周期中,人们首先面对的重要选择是就学还是就业。随着社会、经济与教育的发展,在人们对教育的支付能力(包括直接支付与机会成本)提高的同时,教育能够吸纳更多的求学者,再加上人们对教育、知识、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等方面认识的发展,选择就业的年龄出现了抽后推移的倾向。这种倾向可以通过不同年龄组劳动力参与率的变化和大学入学率的变化显示出来。就业年龄向后推移是有条件的:1)这种推移是有极限的。2)学历教育的发展要受到社会、经济发展的制约。

二、人们对于教育进行投资,有助于经济发展,甚至是长期经济增长的关键。西方的人力资本理论认为,研究经济增长问题,既要考虑传统的有形的物质资本,也要考虑人力资本,人力资本是指人们花费在教育、健康、训练、移民、和信息取得开支所成的资本。西方经济发展的实践已经证明,人力资本投资的收益率要高于物质资本的收益率。因为人力资本是人格化的知识和技术,经济发展依赖于技术和科学知识的进步,所以经济发展依赖于人力资本的积累。教育是人力资本中的一种主要形式,所以教育投资,即在教育上花钱,即被认为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助动器。

三、正是由于国家的提倡,人们在经济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又看到对高等教育投资,能极大地提高一个人的收入,家长对子女成才的期望不断提升等非经济因素推动大学入学率上升。另一方面,把大学教育当作消费看待时,与其他消费需要相同,家庭收入和相对价格的变化会对人们参与大学教育的愿望造成影响。入学率的提高是在大学教育从免费到收费,并且收费逐渐达到较高水平的环境下形成的。

四、教育发展是劳动参与率的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从理论上来说,增加一个受教育劳动年龄人口,就等量地减少一个劳动供给。随着知识和技能的发展在一国经济中越来越重要,劳动年龄人口中的受教育者的比例会越来越升高,这也是经济发展水平提高的一个重要表现。在我国的城镇受教育者的比例升高表现在两方面:一是青年人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和比例进一步提高;二是接受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人也越来越多。高等教育的发展以及对青年人低技能劳动者和失业者的教育和职业培训,既能够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又能够有效地降低劳动参与率从而缓解就业压力。

4、材料:湖南:隐性失业现象不容忽视P23-24

相关问题:什么是隐性失业?

参考答案:

失业是隐性还是显性的,是从失业表现形式的角度对失业类型所做的划分。所谓隐性失业,是指经济部门中丰承着边际生产率等于或小于零的现象。尽管这种失业不以社会上存在失业人口的形式表现出来,但这种失业实质已存在社会上却看不到,应有的失业人口被隐藏到企业内或土地上去了。

隐性失业的特征:1)表面上就业。从表面上年过些劳动者并没有与生产资料相分离,但实际上是生产中的富余人员。从经营者的角度说,他们是冗员。2)无法准确识别。这类失业人员只能从对就业人口总体状态所进行的考察中确定它的存在,测量出它的程度,而不能从个别劳动者的状态中考察出来。

5、材料:中国的人口流动现状P24-25

相关问题:劳动力流动的条件

参考答案:

劳动力要流动,必须依赖一下几个条件:

1)、劳动力的个人所有权。劳动力能够自主决定或自由支配自己的劳动,不受政策等非经济方面因素的限制,比如城市居住权或人事制度和政策方面的限制。如果劳动力的选择有许多制度或政策上的限制,那么劳动力的自

由选择和流动就不可能或非常困难。

2)、导致劳动力流动方面的原因很多,但最主要的是经济上的原因。不同区域和工作之间存在着诸如就业机会、就业条件以及收入报酬等方面所构成的经济福利方面的差异,这种差异是导致劳动力流动的主要原因。

3)、社会对劳动者就业给予充分的自主权。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和企业只是给劳动者提供就业机会,劳动者必须通过竞争才能真正获得工作职位,这就对劳动力形成一种压力,使其在某一特定劳动力市场求职时,或因竞争失败,或因不满现状,从而产生了一种强烈的流动愿望。

4)、社会分工所造成的劳动技巧和工作能力的专门化。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相分离,劳动分工和专业化,劳动者不能独立自主地决定做什么、如何去做和做到什么程度。这就使劳动者失去对自身劳动的控制,从而成为迫使劳动力流动的社会强制因素。

7、单位夫妻不能离职,如此防止人才流失不高明P25-26

相关问题:影响劳动力流动的主要因素

参考答案:

影响劳动力流动的因素很多,有社会历史因素,也有文化因素,但是对劳动力市场中劳动力的流动影响最大的因素还是经济因素。经济因素是通过以下各种因素发挥作用的。经济因素是通过以下各种因素发挥作用的。

1)年龄:研究表明,年龄是劳动力流动的一个主要影响因素。在其他和要件相同的情况下,年龄越大,流动行为越少。之所以如此,可能是出于以下几方面的考虑。①年龄越大者收回投资的年限越短;

②年龄较大的人往往拥有较多的人力资本;年龄较大者流动成本高于年轻人。

2)家庭:劳动力流动成本会随家庭规模的扩大而成倍增加。许多经验研究发现:①未婚比已婚更易流

动;②妻子就业阻碍着流动;③妻子就业时间越长,家庭越不易流动;④有学龄儿童的家庭不易流

动。

3)教育:教育是同一年龄群体内部影响流动性大小的重要因素。统计结果发现,受过大学及以上教育的劳动力市场可能是地区性的或是全国性的。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学历越高,越有可能流动。

4)流动的距离:劳动力流动的可能性与流动的距离成反方向变动。统计结果表明,随着流动成本的上

升,流动的劳动力数量会随之下降。①距离越远,可能流动的劳动力获得工作的机会的信息越有限;

②流动的实际距离越远,流动费用及流动后的探望亲友和家属的交通费用、流动的心理成本都会越

多。

5)失业率:根据人力资本原理,失业率高的地区,通过劳动者向外地流动,将使流动者的净收益增加。

①有失业者存在的家庭比其他家庭更有可能流动;②地区的失业率与劳动力流出成正相关关系。不

过,在年龄较大、学历较浅或失业补贴和其他转移性收入相对较高的情况下,这种流出并不如想象的那样多。

6)职业许可制度:有些职业要有职业许可证才能开业,而许可程度由地方政府及有关专门机构控制,这也对这些职业的劳动力在地区间和职业间的流动有一些限制。

7)国家和地方政策将影响劳动力的流动:①高个人所得税将阻止劳动力的流动;②政府花费在服务上的人均费用状况将促进流动;③政府吸引新行业的政策会导致特定地区劳动力的较大里流动。

8)国际环境:流入地的语言、政治压迫和战争常常是导致国际间劳动力流动的主要因素。

9)工会:由于能够代表工人呼吁改善工作条件,所以工会将减少劳动力的自愿流出,从而影响劳动力的流动。

10)流入地的环境质量和气象状况:流入地环境质量优良、气象状况好将促进劳动力的流入。

以上各项因素虽各不相同,但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即它们都通过影响劳动力流动的预期收益或预期成本,最终影响流动的净现值。

8、国农村劳动力转移途径的再思考P26-32

相关问题:

参考答案:

任何国家在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的过程中都不可避免地要经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过程。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劳动力的转移,是在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进行的。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不仅是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而且关系到现代化的重大问题,形成了自己的特色。1)阶段性鲜明。从改革开放到20世纪80年代末,中国农村劳动力的转移途径主要是“离土不离乡”,农民充分利用原有农村生活设施,进镇从事工商业活动,即首先在本地寻找非农就业机会。因此这一时期乡镇企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20世纪90年代初,“离土又离乡”的转移途径占了主流。一方面是乡镇企业发展趋于规范化,吸纳劳动力能减弱;另一方面,城市就业引入竞争机制,劳动力市场允许农村劳动力参与竞争,困扰农民进城的制度障碍日益弱化。2)速度快。照1978-2000年农业的转移速度,中国农业劳动力再过45年将降到10%左右。到那时中国将实现农业现代化。

9、上大学合算的吗?P34-41

相关问题:

1、教育投资的成本和收益有哪些?

2、教育投资、收益的特点?

参考答案:

教育投资可分为宏观和微观两种,宏观教育投资是指一个国家的政府和其他部门、团体、组织花费在国民教育上的支出;微观教育投资是指家庭或个人花费在教育上的支出。一下从微观方面进行讨论。

(1)教育投资的成本:大学教育人力资本投资费用包括直接成本与间接成本两大部分:1)直接成本:又称现时的成本,它包括支付学杂费、书本费即其他一些费用,但不应包括全部的住宿和伙食等费用,原因是即使不上大学或不在学校登记注册也会发生这些费用,但直接成本中应包括那些任何超出不上大学的生活费用。2)间接成本:又称有机成本,是指高中毕业就参加工作所获得的、大学生如果不上大学而直接参加工作也同样能够获得的收入。

(2)教育投资的收益:教育投资收益是一种未来的收益,在微观上表现为家庭或个人的货币收入增加、福利状况和工作条件的改善、生活质量的提高。此外,还有一些非货币性收益,如社会地位或声誉的提高、拥有较大的职业机动性以及精神生活更加充实等。

教育投资的特点:(教育投资属于人力资本投资):1)投资收益的广泛性;2)投资收益取得的迟效性与长期性;3)投资收益的多方面性。

10、材料:我国劳动力市场存在歧视现象吗?P43-50

相关问题:劳动力市场存在歧视现象的概念、类型

参考答案:

概念:歧视是一个带有明显贬义的词汇,它意味着对待个人或由个人组成的某个团体不仅是不公正的而且是不公平的。劳动力市场上歧视是指那些具有相同能力、教育。培训和经历并最终表现出相同的劳动力生产率的劳动者,由于一些非经济的个人特征引起的在就业、职业选择、晋升、工资水平、接受培训等方面受到的不公平待遇。这里所指的非经济个人特征,主要是指种族、性别、肤色、年龄、家庭背景、民族传统、宗教、身体素质和原有国籍等。

类型:

1)工资收入的歧视:指从事相同工作的员工,一部分人由于非经济个人特征而导致所获得工资收入低

于另一部分人。

2)就业歧视:指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甚至部分劳动力供给者具有更好的劳动力供给条件,但是

由于这部分劳动力个人的非经济特征而遭到雇主的拒绝,因而承受着不适应的失业比重。

3)职业歧视:指劳动力市场上,某些劳动力即使完全有胜任能力,却因非经济的个人特征而导致被限

制或禁止进入某些职业,或者被排挤到同一职业中的过低档次的位臵上。

4)人力资本投资歧视:指某些劳动力因非经济个人特征导致较少获得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正规教育、在职培训以及较好的健康照顾等的机会。

前三者因为是人们进入劳动力市场以后遇到的歧视而被称为后市场歧视,或当前市场歧视和直接市场歧视。最后一种出现在人们求职之前,被称为前市场歧视,或称过去市场歧视或间接市场歧视。

11、材料:最低工资方面的新发现P52-

53相关问题:最低工资的相关问题

参考答案:

1、最低工资的概念:最低工资是国家为保证维持劳动力再生产的最低需要,以一定的立法程序规定的,用

人单位对在正常时间内从事劳动的劳动者的必须支付的最低限度的劳动报酬,支付给劳动者的工资不得低于规定的标准。最低工资标准一般以法律或法规的形式颁布。

2、最低工资标准的确定:最低工资标准又称最低工资率,是指国家依法规定的单位劳动时间的最低工资数

额。

1970年第54届国际劳工大会通过的第131号公约《特别参照发展中国家情况确定最低工资建议书》列举了在决定最低工资水平时要考虑的因素有:1)工人及其家庭的必须品,需要考虑该国的一般工资水平、生活费、社会保障津贴以及该社会阶层的相应生活标准;2)经济因素,包括经济发展的要求、生产率水平、获得和维持高水平就业的需要。

我国《劳动法》第49条规定,确定和调整最低工资标准时,应当综合参考下列因素:1)劳动者本人及平均瞻养人口的最低生活费用;2)社会平均工资水平;3)劳动生产率;4)就业状况;5)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12、材料:广东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P54-61

相关问题:

1、劳动关系利益冲突与协调?

2、最低劳动标准控制?

参考答案:

1、利益冲突型与利益一体型的劳动关系

按照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观察劳动关系,依据劳动关系赖以生存的基础和所体现的生产关系的性质的不同而对劳动关系所做的系统分析和概括。其主导观点为阶级斗争的观点,并将劳动关系划分为两种类型,分别为利益冲突型的劳动关系和利益一体型的劳动关系。

1)利益冲突型劳动关系:是一种传统型的劳动关系,劳动关系双方存在着根本的利益冲突,一方为雇

佣劳动者,一方是资本的所有者,劳动关系在冲突、斗争、妥协中维持和发展。劳动关系双方利益调整的途径分别为:①通过社会革命的形式彻底改变劳动关系的性质;②建立一种灵活控制结构,如“科学管理”方式,用“胡萝卜加大棒”的方法及各种形式的“责任自治”的方法以保障资本的利益。

2)利益一体型的劳动关系:其基本精神是劳动关系双方的利益一体论,其理论基础是生产资料的公有

制。由于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建立,劳动者个人的利益、企业的利益包含在国家的利益之中,劳动者的利益由国家赖代表。劳动关系双方利益的调整和处理由国家各项劳动行政管理制度的实施来保障。这种劳动关系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存在的劳动关系的主要形态。

2、利益一体化的劳动关系

这种劳动关系类型划分的基础在于生产要素的合作论。劳动关系存在于企业组织内部,企业虽然由不同的人组成,存在雇员与雇主之分,但他们都是生产要素的供给者,有着共同的价值观、利益和目标,企业是一个整体。利益一体化的劳动关系实际上体现了两个内涵:其一是对企业内部矛盾的态度,企业内的矛盾是一种摩擦,而不是实质性的利益冲突。其二是对工会组织的态度,企业雇主可以接受工会在劳动力市场存在的事实,但在企业内部行使管理经营决策权的时候,则是在排斥工会的影响。

利益一体化的劳动关系主要存在于亚洲一些国家,如日本、韩国等。

3、利益协调劳动关系

利益协调劳动关系是基于多元化观点对劳动关系运行和利益调整的理论概括。多元化的观点认为,在企业组织内部,存在着相对离散的权利和权威,存在着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从而在企业内部存在着种种矛盾;矛盾的存在是合理的,同时也是可以协调的,协调的途径是集体协商或集体交涉,从而达成双方共同遵守的规则。而工会的存在根本不会造成企业内部的矛盾,工会只是有组织地、持续地并且是负责地反映雇员的利益,即使没有工会组织,这些利益矛盾也会存在于企业之中。

利益协调型劳动关系的运行同时也是现代劳动法原则的具体体现,是基于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契约自由、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原则为基础构建的。

下载劳动保障案例分析题word格式文档
下载劳动保障案例分析题.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劳动保障案例分析

    单位拒签解除合同证明须赔偿 案例分析 刘某于2009年应聘到某广告公司工作,并签订了5年的合同,2012年的时候刘某打算应聘到另一家知名企业,并于2012年2月10日向公司递交了辞职信......

    案例分析题 6劳动关系管理

    案例分析题 第六章 劳动关系管理 1. 李强打开公司发给他的《劳动合同续订意向书》,见上面写道:“公司与你之间的劳动合同将于下月底期限届满。公司希望与你再续订为期3年的劳......

    劳动保障案例分析1

    案例分析案情简介: 2008年6月1日,刘某入职某大型连锁酒店有限公司任分店经理,并签订2年期的劳动合同。2012年1月16日,该公司以电子邮件方式告知刘某因其分店销售业绩和服务质量......

    劳动保障监察典型案例

    劳动保障监察典型案例 未结婚先怀孕用人单位可否解除劳动合同 2010-04-14 14:11:20 作者:案件审理室 来源: 浏览次数:21 龚律师:去年2月,我与一家销售公司签订了为期2年的劳动合......

    劳动保障协理员四级案例

    主题: 案例 试题1、下岗失业人员管理 案例一: 北苑社区劳动保障服务站经过一年的努力,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基础资料档案,劳动保障服务站站长小吕为了及时了解杜区内基本信息的变......

    关于案例分析题

    关于案例分析题 主要考查考生灵活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是对考生的语言组织能力、语言表述能力及逻辑性的考查。 公共关系案例,是对某一特定的公共关系活动......

    案例分析题

    1、 张某是某高校青年教师,重视科学研究,注意将学科前沿知识融入到课堂教学。他教学认真,对学生要求很高、很严。课堂上如果谁回答错了,他常当从指责。点评作业的时候,对学生的错......

    案例分析题(定稿)

    案例分析题(一) 马狮百货集团与顾客和供应商的关系营销 马狮百货集团是英国最大且赢利能力最高的跨国零售集团,以每平方英尺销售额计算,伦敦的马狮公司商店每年都比世界上任何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