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计教学反思

2023-03-1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这篇《温度计教学反思》及扩展资料,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温度计教学反思》。

温度计教学反思

温度计教学反思1

《温度计》是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第一课,上课之前我反复读了教科书及教学用书,整体感觉这课知识内容比较简单却难于突破,而且像这类认识一种实验工具的课,以学生观察教师指导讲授为主的课,没有实验但我想选课不在于难易,只要把握好教材和教学目标,让各个知识点落实,让学生在课堂上有所收获,通过动手探究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这样的课也算是一节成功的课。

上课伊始,让学生进行游戏“猜一猜”1号杯和2号杯的冷热,就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从而引出了“温度”概念,以及℃的读写。本课学习时,对许多孩子们来说还是第一次使用温度计。因此,本课的学习,重要的是要让孩子们理解温度计是用来做什么的、它们是如何工作的,以及如何识读温度计。鉴于此教学目的,我安排了五个活动,猜测两个水杯里水的温度—观察比较四个水杯内水的温度,引出温度计—观察温度计—理解温度计的原理—掌握温度计的读写,让孩子们在活动中感悟、发现,基本达到了本课的教学目标。遗憾的是在引导孩子们学习识记温度计指示的`零下刻度时,安排的读写时间不够,少数同学还没掌握零下温度的读法和写法。望下节课在复习巩固。

冷与热是学生的身体时刻能感受到的,和他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学生触摸四杯冷热不同的水后,感受冷水和热水的温度差异,并结合生活经验,进行分析和概括。另一方面是考虑到学生好动,只知道冷热而不知道具体的温度有多高,引出温度计,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温度计是探究自然事物和现象的常用测量器具。为了让学生自主探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教学环节,发给每个学生一个温度计,让学生自己通过看一看、摸一摸、试一试、测一测等方法研究温度计的用法,为学生提供充分的亲自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的机会。希望使学生通过经历科学的“探究—发现—运用”的过程,在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态度诸方面都得到协调和谐的提高和发展。通过实践我发现,这样的设计能使学生对周围事物的温度产生浓厚的兴趣,能真切的体会使用温度计认识事物特征的价值,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了善于思考、勇于探索的品质,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给学生探究的时间和空间。科学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要以学生的主动探究为核心。课堂中第一个分组活动,学生小组分两次按不同顺序对四杯水进行测量,并将实验数据记录好,一共进行7分钟的测量。从时间上来说,保证了学生探究的时间,把课堂交给了学生,使探究的理念较好地落实在了课堂上。从学生的反映来看,学生对研究和描述各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学生有了自己的观察和思想。学生冷热的观察也不局限于课堂,结合自己生活中的积累,探究自然就延伸到了课外。

形成了善于思考、勇于探索的品质,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给学生探究的时间和空间。科学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要以学生的主动探究为核心。课堂中第一个分组活动,学生小组分两次按不同顺序对四杯水进行测量,并将实验数据记录好,一共进行7分钟的测量。从时间上来说,保证了学生探究的时间,把课堂交给了学生,使探究的理念较好地落实在了课堂上。从学生的反映来看,学生对研究和描述各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学生有了自己的观察和思想。学生冷热的观察也不局限于课堂,结合自己生活中的积累,探究自然就延伸到了课外。

温度计教学反思2

11月24日,星期五,我在本校实验室上了一堂区有效教学研讨课,课题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一节温度计,学生为初二(2)班学生。学生的基础和学习习惯都比较差,刚过去的中段考全校倒数第二。不过因为我是班主任,而且对学习抓得紧,成绩有上升的趋势。

下面说说教学反思。

活用素材,调动课堂气氛

在课题导入部分,我考虑到这一节是整章书的开头,必须要有一个总领性的导入;而且学生第一次上全区公开课,有点紧张,必须要设计一个能让他们放松的开头。碰巧,当日是“20xx年广东国际旅游文化节”的开幕式。于是我先貌似随便的问了一句:“明天星期六了,大家有什么好的活动安排?”学生在这种环境下一开始自然不敢放肆,于是我让学生读了《广州日报》11月15日刊登的旅游文化节的活动安排。学生听到“美食节不设门票”,果然有所放松。然后我及时提问:“如果开幕式下雨怎么办?”有学生接口:“打伞去!”我又读了《广州日报》11月22日的一则新闻,引入“人工降雨”这一话题,完成了总领性的导入。然后追问:“水、雾、雨、雪、霜的本质都是水,是什么因素导致它们有不同的形态?”,这样就引出了“温度”。全过程耗时少,过渡自然,课堂气氛也得到放松。

在课堂中部,为了说明℃的读法,我引用了“新闻日日睇”当中一段,本土新闻人气节目、本土语言,也起到了调动课堂气氛、达成目标的作用。

重编教材,节省课时

教材安排了“自制温度计”的演示实验来说明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我考虑到学生在小学自然已经学过了这一内容,而且自制温度计如果太小后排学生看不清楚,如果太大精确度难以保证,于是就取消了这一演示实验,转而布置为课后动手作业,从而节省了时间。今天收到学生作业,大多数都能完成,有几个精度还不错。

控制实验器材,集中学生注意力

以前做光学实验时,实验桌上实验器材太多,学生注意力易分散,课堂纪律很难保证。这次我吸取了教训,实验室温度计、体温计一样一样的发,同时鼓励学生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也有效的预防了学生走神。

事前预告,减少器材损耗

在“温度计的使用”环节,我根据教材编排目的,直接讨论出正确操作方法,节省了课时。同时贴出了错误的操作(实验室温度计拿出来读数、用体温计测沸水导致体温计损坏、在测量时温度计不竖直放置),起到警示作用。后来实验时,学生操作普遍正确,也减少了器材损耗。

摄氏温标定标教学草率

本节课已经准备了冰块、沸水、未定标温度计。在设计教学过程时,没有考虑到“物尽其用”,对于摄氏温标定标这一内容处理草率,直接“灌”给了学生,没有动手操作。这也导致了后来学生交上来的“自制温度计”普遍没有准确刻度。

语言不够精炼

在引导学生观察过程中,语言不够精炼,指示不够明确,以致学生观察太过发散,对于重要细节(体温计“缩口”)反而没有注意到。在学生做出正确观察(量程、分度值)没有及时板书。在谈及体温计的特点时,语言条理性也有待提高,也没有相应板书。

实验操作设计有待完善

在“使用温度计”环节,我设计了估测和测量人体腋下温度、样品一、样品二三项。在这个过程中,布置样品浪费了一些时间,并且没有设置学案,多数学生态度随便,效果一般。如果设置学案,项目改为估测和测量人体腋下温度、当时气温、样品一的话,效果应该会好得多。

温度计教学反思3

关于温度计,学生一定听说过,也曾用体温计测量过体温,但真正使用温度计测量过物体温度的学生估计极少。因此,本课的学习,重要的是要让学生们理解温度计是用来做什么的、它们是如何工作的,以及如何识读温度计。

我设置了四个教学环节一、温度的意义;二。温度计的结构与原理与使用;三、摄氏温度的读和写。四、认识体温计。

在讲解温度计的原理这一部分,我自制了一个温度计,让温度计的玻璃泡置于热水中,观察液柱,再拿出来。学生就能直观的体会到玻璃管内的液柱随着温度变化上升和下降。这样讲温度计的原理就容易多了。

学习摄氏温度的读和写时我重点讲解零下温度的认读,让学生完成巩固练习,举一反一。

不足的地方:

1、在观察温度计这一块,我设计了两次观察活动,一次是观察温度计的结构,一次是观察温度计上的`刻度,数字,每一格代表多少。这样一来,虽然看起来细致,但是老师太多条条框框的东西难免阻碍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这里可以放开来,不要给学生定太多要求,目标,让学生自己去观察,成为活动的主体。

2、在课堂时间的把握方面也稍显不够。在本课中,我设置的教学重点是:温度计的原理和使用。所以在时间分配上,应该倾向于这一块。但是我花了近20分钟在这一块,以至于原定的教学任务来不及完成,最后拖堂几分钟。在时间分配上,今后还要继续努力。

3、我在读出温度计上指示的温度时要注意视线与液面水平时,没有注意再讲一下“仰视”和“俯视的概念”,为学生后续学习做准备。

4、关于温度这一概念的出示,可以再找一个更为合适的时机,最好让学生自己体验,自己理解。在学完本课后,学生要说得出温度的概念--物体的冷热程度。但是我在这个问题的处理上有点生硬,感觉是老师自说自话的把概念塞给学生。

5、现在我们提倡的学会学习,就是要求教少学多,老师说的要少,留给学生做的时间要多。我在本课中还是犯了教师语言多,课件多,指导多的问题。教师在使用课件时需要以适度,适用为主。否则难免有被课件牵着鼻子走之势。

最后,我想科学课不仅是教授科学知识,传授实验技能,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而且还是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点滴积累的过程。在接下去的日子里,我也会继续严格要求自己,上好每一节课。

温度计教学反思4

温度计是探究自然事物和现象的常用测量器具。为了让学生自主探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教学环节,发给每个学生一个温度计,让学生自己通过看一看、摸一摸、试一试、测一测等方法研究温度计的用法,为学生提供充分的亲自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的机会。

希望使学生通过经历科学的“探究—发现—运用”的过程,在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态度诸方面都得到协调和谐的提高和发展。通过实践我发现,这样的设计能使学生对周围事物的'温度产生浓厚的兴趣,能真切的体会使用温度计认识事物特征的价值,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了善于思考、勇于探索的品质,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对温度计造成了一些损坏,这是我教学过程中缺少对学生进行爱护公物教育的后果,前车之鉴,后面再给三年级其他班级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在温度计使用的注意事项的教育中还需要进行这方面的教学补充。

温度计教学反思5

今天我讲得是《温度计》,课前看教科书、教学用书感觉挺简单的,只要学生会认读温度计以及零下温度就行。可是一堂课下来,时间感觉还很紧,学生对温度计的认读还是有些困难,也就是说我上了一节失败的课。失败的原因在哪,我也深思。纵观这节课,从两个方面查找原因。一是在教学结构方面。

1、在比较水的冷热活动中,设计意图是学生分两次感知四杯不同温度的水,但由于顺序不同出现不同的结果,最后让他们感觉到用手不能准确地知道物体的冷热程度。可是在实际教学中,学生体会不透,教师也没深挖,没有激起学生前概念与现实现象的矛盾冲突,这是一大败笔。

2、在观察温度计时,没有给足学生充足的观察时间,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明显。

3、在摄氏度的读和写时,教学难点解决过于生硬,尤其是在零度以下读的时候应是从零度开始往下读,当时有的学生能够准确的读出来,但由于我没有追问,“你是怎么读的'?”,错过教学时机,最后我告诉学生应该怎么准确的读出来。二是教师自身方面的原因。

1、教师语言啰嗦,不精练,逻辑性不强。

2、教师在教学时缺乏和学生一起探究的激情,没有形成师生、生生互动的局面。

3、对教学时机把握不够。

温度计教学反思6

《温度和温度计》是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温度与水的变化》的第一课。该课要求学生重点掌握摄氏温度的读和写。其中如何读数,在温度计上找准刻度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

我执教三年级共四个班的科学,四个班的学生对老师带来的新鲜玩意水温计都十分感兴趣。我一拿出来,教室里就热闹了。

三(2)班是第一个学习该课的班级。我介绍完温度计以后,要求学生认真阅读书中“使用温度计前需弄清楚的问题”,然后发放温度计,要求学生观察温度计并解决这三个问题。但是在巡堂中,我发现学生拿到温度计并没有思考书中的问题,而是好奇地用手握住玻璃泡,看液面的升降。有的同学甚至将温度计放入衣服内,当体温计使用。

我真是哭笑不得。这真是天性显露啊。我看到有的教案中写到,为了防止学生偏离观察主题,要求学生将温度计放在桌上静静观察,不用手摸。我觉得那样学生一定忍得很辛苦。于是,我只好穿插在十个组之间,督促他们思考书中的三个问题。

为了防止后面的班级重蹈覆辙,我事先叮嘱各小组的组长组织好同学解决书中三个问题,然后才能进行其他的探究活动。打过预防针之后,加上我的不断巡视,第一环节的学习效率大大提高了。但是第二环节,温度计的读和写是难点,零下温度的识别同学存在误区。我将温度计刻度画在黑板上,特意拉大了刻度间的间隔,好让后面的学生也能清楚看到。

轮到第四个班上课时已经是下午最后一节课了。最后一节课学生们通常是归心似箭。课堂组织难上加难。没办法,也只能硬着头皮上。终于到了最难理解的温度读和写了。为了提醒学生从上一个活动中抽离出来,集中注意力。我特别强调了一句:“现在到了最难的问题了,前几个班有一些同学没弄懂,我看看我们三(1)班的同学是不是最聪明的,所有同学全学懂了!”学生们听到老师要看最聪明的学生,一下子来了精神。

我首先示范了一遍10℃的读和写,其实只要认真听,谁都能懂。然后再出一个5℃,请学生上来写。很多同学都举手了,我特意选了一个一定能写对的同学,他写对后,我在黑板上画一个大大的勾。有了他的示范和勾的鼓励,学生们更兴奋了,因为大家都想当聪明的孩子,都想得到老师的.肯定。我再出一个8℃,并且说:“第二难的问题来了,不仅要写对,还要在黑板上的温度模型中找到8℃的正确位置。谁能来?!”举手的人更多了。上来的同学又得到了一个大大的勾,得意地走下台去。

我问:“那2℃在哪呢?”这个问题是为了和后面零下温度的学习做准备的。我看到李芷游这个平时上课没啥精神的学生也拼命举手,身子都快站了起来。叫他,怕他答错了在全班同学前丢脸;不叫更怕挫伤他积极性。就在这左右为难间,我充满矛盾地叫了他的名字。没想到他居然三下五除二就找完写完下去了。当时我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说:“我们班的学生真聪明,一点没犹豫就找对了。”没想到,学生不乐意了,说我的问题太简单。

我说:“那零下温度你们能写对吗?”“能!”我请一个同学上来写—5℃,也对了。“最难的问题来了!—3℃是在—5℃的上面还是下面呢?”这时候我听到了下面犹豫的声音,有的同学说在下面,有的说在上面。但他们的积极性不减,谁都想解决这个最难的问题,看刘俣卓十分肯定的样子,我叫她上来标,她毫不犹豫地把—3℃划在正确的地方,我告诉全班:“零下摄氏度我们就要从零度开始往下数,全班和老师一起三下,找到—3℃。刘俣卓答对了吗?”“答对了!”“零下温度,数字越大,温度越冷。—5℃就比—3℃更冷!”

这节课在热闹声中结束了,但这是我喜欢的热闹,是全班学生都投入的热闹。如果每节课都能有这样的效果,我就算把嗓子说哑也愿意。

温度计教学反思7

本节课课程标准有四项要求:(1)能说出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2)了解温度计工作原理(3)会测量温度(4)有关注环境温度的意识。本节课容量较大,但要求都不太高,学生对本节内容在生活中有一定的认识,理解起来并不困难,所以将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作为本节的重点。现针对这节课的教学,谈一些反思。

一、有待改进的方面

1.表达不够精炼

在引导学生实验的过程中,语言不够精炼,指示不够明确,以致有些学生在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时没有想想测量时有哪些注意事项,直接就记录数据。另外在谈及体温计的特点时,语言条理性也有待提高。

2.语言不够科学准确

在引入新课时,我提到“水还可以转化成水蒸气,例如我们平时看到烧开水时冒白气”,但是白气其实是小水珠,所以这里不科学准确。

3.小结过于简单

在小结时,我只提到了温度计的原理,使用时的注意事项,忽略了这节课其他的重要知识点。

4、不善于引导

新课程更加重视教师的引导作用和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这样教学活动才能步步深入,富有活力。在这节课中,我成了教学的主体,而学生的思维没能充分拓展。在以后的教学中,可以加入学生设计温度计,这样学生通过动脑,再利用幻灯展示这个设计过程,相信可以很大程度地激发学生学习探索的兴趣。

二、较好的方面

1、引用当地天气预报

在课堂中,为了说明℃的读法,播放了一段自己录制的中山港口天气预报,起到了调动课堂气氛的作用。

2、学生先动手使用温度计测量再归纳它的使用注意事项

在教学过程中,很多老师都是先讲解温度计使用前和使用时的注意事项,然后再让学生动手测量待测液体的温度,而我在这节课中是先讲了使用前的注意事项,然后就让学生估测液体温度,接着测量,最后再根据我看到的刚才学生测量时犯的错误,大家一起进行归纳总结,最后才得出使用时的注意事项,这样做学生印象更深刻。

温度计教学反思8

1让学生快乐自信地学习:初中学生年龄在十三、四岁,稚气未脱,活泼好动,感性认识占重要地位,课堂上应多用实验来激发和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快乐地学习物理。因而本节课设计以学生实验为起点,学生活动为主线的课堂教学,使课堂成为学生主动、生动、活泼的学习场所,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树立学习自信心,激发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本节课重点在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全程及科学方法,并将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实际中,体会物理是有用的。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思维活跃,能提出许多问题。学生能独立完成教师意想不到的一些问题,特别是探究开始,教师备课时原计划通过步步提示让学生表达出设计实验的方案,没想到课堂上学生却是争先恐后地想表述,使整个45分钟的课堂学生情绪高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给教师意想不到的收获:学生对温度计提出了许多教师意想不到的问题。例如:为什么拿扇子扇温度计的读数不变?有没有气体温度计?温度计里是真空吗?课堂上说真话老师有些紧张,总担心学生提出怪异的问题,教师的智慧和灵活处理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本以为学生只能描述如何探究自己的猜想,没想到有一名学生并不满足于口头表述,说“老师,我想边做边表述,行吗?”我赶紧让他上台表述,全班同学给予了热烈的掌声。实验结论的描述时,也有同学大胆质疑:温度计的刻度都是均匀的吗?

3思教学之过:第一,在学生提出问题时,有些问题没有直接回答,如:①温度计的刻度都是均匀的吗?②为什么拿扇子扇温度计的读数不变?③温度计里是真空的吗?

第二,没有贯穿讲解体温计为什么制成三棱镜知识,没有做到前后知识的联系。

第三,给学生的自由空间仍显不够,许多结论仍是由教师总结得出,限制了学生的归纳能力。

4想教法之变:面对新一轮课程改革,教师教育教学观念更新,应认识到:使学生对于科学本质的理解和科学价值的树立,是与科学知识的学习同等重要的。要从过去过分强调知识的`学习过程中转变过来,综合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不断改变教学手段,充分认识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教师从一堂灌中退出,课堂应是师生、生生间的互动。比如《温度计》这样贴近生活、应用性强的课程,能激发学生积极的思维,就应当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培养提出问题的意识,学会科学辨证地看待问题。一堂课要培养学生什么,学法的指导应贯穿全程,如何让某一种能力的培养突显,在课堂中对教材的处理应是有所舍弃、有所加强,若要面面俱到,必将面面不到。

温度计教学反思9

温度计这一节感觉需要1.5课时才能完成。本节重点知识温度计的使用,自己感觉概念性交代太多(温度、温度的规定,常见生活中的温度;温度计的由来,设计等等),比较耽误时间。

我的第一课时一般只能讲到温度计的使用,体温计只能放在第二课时完成。自己上课和今天听同事的`一堂课感觉有一些收获。

1、温度计测了水温(温水)读出示数后,取出来在看读数,发现迅速下降,说明一般温度计不能离开液体读数,顺便引出有没有能够离开被测物体读数的温度计,引出体温计。

2、感觉不可靠的学生感受实验,用3个烧杯,一个烫水,一个冰水,一个温水;让学生遮住眼睛进行这个实验效果较好,说明感觉不可靠。

3、自制温度计。器材:双黄连或藿香正气液加自带吸管、食用油(比水的效果好)

温度计教学反思10

教学目的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温度的概念;

(2)了解生活中常见的温度值;

(3)会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2)通过学习活动,使学生掌握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

学生实验器材

每4人一组。每组:盛有不同温度水的烧林两个,自制温度计1个,实验用温度计一个。

教学过程

请学生欣赏章首图──雾淞。

师:面对这样美丽的风景,你想知道哪些有关它的知识?

学生提问:例如,它是怎么形成的?雾淞的形成需要什么条件?为什么我们这里没有这种风景?

师:要弄清楚这些问题,我们就要探知形态各异的物质世界。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第四章《物态变化》.大家刚才提出的问题都与温度有关,我们的探究就从温度开始。

师:关于温度,你了解哪些?

(学生根据日常生活中的.经验,应该可以说出温度的定义和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温度值,如沸水的温度,人体正常体温等。)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给出温度的定义及单位。在此基础上请学生进一步介绍摄氏温度的规定、读法、写法。

请学生观察教材第71页“自然界的一些温度”,使学生对自然界中常见的温度值有一定的了解,对于表中的空白,可以让学生讨论什么样的温度值处于这个温度的范围,对于具体的数值可以让学生课后查阅有关资料再填上。

师:今天的气温大约是多少?(学生回答出大致的温度值即可)

师:你是凭什么知道今天的气温的?(凭感觉)

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是凭感觉来判断温度的,但这种判断每次都是正确的吗?有没有哪位同学有过凭感觉判断温度不准确的经历?(学生举例说明,感觉不一定可靠。)

师:要准确判断和测量温度,就要选择科学的测量工具——温度计。

请每组同学观察温度计。

师:对于温度计,你想知道有关它的哪些知识?(教师将学生提出的问题—一板书在黑板上。)

师:(教师出示自制温度计)我这里有一只小瓶,大家讨论一下,能用这只小瓶分辨出每组桌面上的两杯水哪杯温度高?哪杯温度低?并认真观察它是如何辨别出两杯水温度高低的。

学生实验、观察,并得出:这只小瓶利用了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

师:你能将小瓶进行改进,使它能测出具体的温度值吗?

学生讨论后回答:只要刻上刻度就可以了。

师:怎样刻上刻度?

生:……

师:刻上刻度的自制温度计虽然可以测出温度,但还有哪些地方可以改进?(学生自由讨论)对自制温度计进行修改。(如小瓶太大了,不方便,可以缩小为玻璃泡,并将其中的液体改为水银、煤油、酒精等液体,将吸管换成封闭的玻璃管,并将内径变细等。

师:把我们自己设计的温度计与真正的实验用温度计进行比较,找一找有什么不同?让每一小组的同学用温度计测量水温,相互讨论提出有哪些错误的操作。

教师总结归纳。

学生回答课前提出的有关温度计的问题。

教师布置课后探究:日常生活中还有一种常见的温度计叫体温计,它是用来测量人体体温的温度计。请大家课后思考一下,体温计与我们今天用的实验用温度计在设计上应该有什么不同?并将你思考的结果与教材对照一下,你的思考是否正确。

温度计教学反思11

本节课的内容对大多数学生来说并不陌生,要想有创新和突破很难。切忌炒冷饭,把课堂变成无滋无味的知识点罗列。

影响课堂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课堂气氛,活跃的课堂气氛能使全部同学都参与进来,从而提高课堂效率。学生都是孩子,他们感兴趣自然会跟着你走。什么能让学生提起兴趣来呢?一是实验,二是视频。恰好这节课有一个让学生动手的实验“测水温”。按照课本上的顺序,这个实验应该是最后一个环节。我考虑调动课堂气氛越早越好,并且学生对温度计也不陌生,可以自己操作。综合各方面因素我大胆的把这个实验安排在了最前面。实验前完全没有讲解实验方法,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摸索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虽然没有方法,这个实验要解决的问题却要交待得一清二楚。好比海上行舟,可以没有明确的航线,但行船方向万不可少。学生的操作很不规范,错误百出。我不说。就让他们错,错了再改正记得才牢固。实验完毕,大家再来一起对照其他班级的操作照片,总结出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由于学生亲手做过,憋了一肚子话要说。课堂气氛自然不必说。学生对温度计的正确使用也基本掌握。重点已被突破。

实验已经给我们这堂课开了一个好头。针对本节课的难点“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我采取的是师生讨论法。我设计了一连串的问题,一步一步的引导学生找出答案。下面就是这个环节的课堂剪影。

师:我们把温度计放在热水中,你观察到了什么想象?

生:拼命上升

师:你能提出什么疑问吗?

生:为什么会上升呢?

师:能给出猜想吗?

生:不知道。

生:热胀冷缩。

师:还有没有其他猜想了?

师:好,大家都同意这个猜想。液柱上升,是热胀还是冷缩?

生:热胀。

师:那我们该怎么做?

生:做实验

师:我手中有一个自制温度计(装有红色液体的玻璃瓶子中插入玻璃管),要证明热胀,我该怎么做?

生:放入热水中。

液柱上升很明显。

师:我想看到相反的现象,该怎么做?

生:放入冷水中。

液柱下降很快。

结论: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液体的热胀冷缩。

本节课的难点就在这一问一答中被突破了。我用精心设计的问题慢慢引导学生自己去找到我要他们找到的答案,一条隐形的线牵着学生到达目的地,并获得成就感。双赢。

温度计教学反思12

1.活用素材,调动课堂气氛

在课题导入部分,我考虑到这一节是整章书的开头,必须要有一个总领性的导入;我从刚刚恰逢天气冷,提问学生“今天温度是多少?”的疑问,直接引出温度要领,又从人感受温度高低是否准确引入温度计,完成了总领性的导入。然后追问:温度计是用什么原理做成的?怎么使用?怎么读数?过渡自然,课堂气氛也得到放松。

2.重编教材,节省课时

教材安排了“自制温度计”的演示实验来说明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

3.控制实验器材,集中学生注意力

以前做光学实验时,实验桌上实验器材太多,学生注意力易分散,课堂纪律很难保证。这次我吸取了教训,实验室温度计、体温计一样一样的'介绍,同时鼓励学生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也有效的预防了学生走神。

4.事前预告,减少器材损耗

在“温度计的使用”环节,我根据教材编排目的,让学生讨论出正确操作方法,从错误中纠正过来,起到警示作用。后来实验时,学生操作普遍正确,也减少了器材损耗。

5.摄氏温标定标教学草率

对于摄氏温标定标这一内容处理草率,直接“灌”给了学生,没有动手操作。

6.语言不够精炼

在引导学生观察过程中,语言不够精炼,指示不够明确,以致学生观察太过发散,对于重要细节(体温计“缩口”)反而没有注意到。在学生做出正确观察(量程、分度值)没有及时板书。在谈及体温计的特点时,语言条理性也有待提高,也没有相应板书。

7.实验操作设计有待完善

在“使用温度计”环节,我设计了估测和测量人体腋下温度,在这个过程中,布置样品浪费了一些时间,并且没有设置学案,多数学生态度随便,效果一般。

温度计教学反思13

一是以比较水的温度,引出了温度计和温度的概念。

二是观察温度计,了解温度计的构造,比较出各种温度计的相同和不同点,从而总结出使用温度计前所需要注意的问题。

三是摄氏温度的读和写,读出温度计指示的温度。其中,摄氏温度的读和写这部分是教学的重点,零下温度的读写是这节课教学的难点。开始让学生通过手去感知冷水和热水,让学生用手指去触摸、感觉不同温度的水温。通过实验让学生发现,同样一杯水,有时我们感觉到的冷热却是不一样的。手指的不同感觉,说明了什么呢?只靠身体的感受是无法定量的衡量冷热的。教材设计本身目的是突出用身体感官去感受物体冷热是不可靠的,为本课学习温度计及温度计的使用做了铺垫。对于温度计的使用,我重点强化了对温度计的读数、尤其是零下温度的读数,我用图示的方法对温度计的读数方法进行了详细介绍,让学生以0摄氏度为界限,在温度计示意图上读出正确的读数,通过师生互动的方式在学生读数出现问题时及时加以纠正。进过训练,学生绝大部分能完成正确的'读写。在教学温度计的使用时时,我先让学生读出的温度计的读数,然后汇报读数。然后让学生演示他是怎么读数的,学生演示后,我给学生边示范边演示,从仰视、平视和俯视三个角度来读数,再用PPT文件让学生来判断哪种认读方法是正确的,分析了仰视、俯视两种读数方法的错误性,让学生记住只有平视读出的数字才是正确的,同时和学生一起分析了温度计使用时的注意事项,最后在让学生在小组内每人都读一读温度计上的温度,小组间相互评价读数方法是否正确,通过生生互动让学生掌握正确使用温度计的方法。

温度计教学反思14

一个物体的冷热,在生活中学生都有用手感受过并且有一定的经验。但是要让学生准确地说出到底有多少热或多少冷,就无法准确的描述了。根据生活经验,学生都知道温度计可以测量物体的温度,但是很少有学生独自使用过温度计去测量物体的温度。

所以课前我准备好了很多温度计,给每个小组一支,让学生观察,比比哪个组观察的最仔细,带着目的观察能让学生更好的认识温度计。观察活动中,我也发现学生能够根据我的指导准确地找出温度计能测量的最高温度与最低温度,也准确地读出了我课件上出示的`温度计显示多少温度。并且在课堂上我还让学生用手捂着温度计的玻璃泡使它变热,观察温度计的变化让学生初步的了解了温度计的制造原理。这两个环节的设计都能很好的激起学生的兴趣。

但是,学生对摄氏温度的读和写掌握得并未比我想像中的好。可能是生活中没有接触过,亦或是在学生心中“-”表示减号已经先入为主了!总之学生对“-”很陌生,总有学生不知道用“-”表示零下,而写成“0下”或者“0”,导致零下温度的认读出错了,当然这也在我意料之中。虽然课堂上已经强调了零下的温度要从0℃住下数,交上来的作业还是有全错的。这个问题还得继续讲解,学生如果没有正确掌握认读零下温度,那后续的学习活动便难以展开。

温度计教学反思15

在整个活动中我运用了ppt课件,Ppt课件可以形象直观的帮助幼儿学会看温度计的刻度,同时帮助幼儿总结梳理对温度计的认知经验。在活动开始通过对热天的人和冷天的人,让幼儿初步感知冷热。通过提问:你们知道今天的气温是多少度?我们怎样才能知道现在是多少度?同时出示温度计,请幼儿观察。让幼儿对温度计的作用有初步的认识。本次活动的难点是:让幼儿学会用温度计测量。为了攻客这个难题,我利用ppt,采用图片比较法,让幼儿了解观察刻度时,要眼睛与刻度齐平,仰视和俯视都是错误的。我还增加了一个环节:迁移经验,丰富知识。科学源于生活,让幼儿从科学的认识温度计,到从生活中发现温度计的运用,能丰富幼儿的知识经验。

科学知识原理对幼儿来说是相对抽象的,在科学活动中就是要把抽象化为形象。ppt的运用能将我们口头无法解释,幼儿也无法理解的现象原理展示出来。正如活动中学会正确看刻度,在此环节采用ppt,利用图片比较法,让幼儿了解观察刻度时,要眼睛与刻度齐平,仰视和俯视都是错误的。实际操作,这个方法很好解决了本次活动的重点。科学源于生活,让幼儿从科学的认识温度计,到从生活中发现温度计的`运用,能丰富幼儿的知识经验。

反思经过此活动后,通过测查,所有的幼儿都认识了温度计,知道了温度计遇热水银柱会上升,遇冷水银柱会下降的科学性,知道了合理使用温度计能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很大的便利,激发了幼儿探究科学的兴趣。此活动能运用感官探究问题,动手动脑,满足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活动中由于教师的积极指导,所有的幼儿均能积极参加操作和探究活动,学习积极性有较大的提高,能正确读出温度计的度数。

但在活动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由于我发消息时没有强调一定要带温度计和水温计,家长带来的大多是体温计,体温计上的刻度很小,小朋友看起来很费力,所以有的小朋友还没有学会看温度的方法。还有就是体温计上的刻度不容易数,所以记录过程中小朋友也有定困难,应该拿大的温度计和水温计看起来更容易一些。

《温度计》教学反思

《温度计》教学反思1

《温度和温度计》是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第一课,我认真研读了教科书及教学用书,比照了初中一年级的《温度计》一课的教学目标,将本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分成四个层次:一是比较水的冷与热;二是观察温度计,认识其结构及原理;三是摄氏温度的读和写;四是读出温度计指示的温度。

教学中,我先做了一个魔术:老师双手戴着白色线手套,右手捏着青霉素瓶这时塑料管中的红色液柱上升,换左手捏着青霉素瓶塑料管中的红色液柱下降。然后设疑:你看到了什么现象,知道是为什么吗?当学生讲不清楚时教师就此打住并告知学生到上完课以后再来解决。这样的开头方式一下子吊起了学生的胃口,学生情绪高昂,兴趣很浓。

我用一张冰天雪地图片和一张炼钢车间图片让学生们说出感受并引出温度的概念--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然后,再通过这种感觉来比较三杯冷热不同的水(其中1号杯是热水,2号杯是冷水,3号杯是温水,要求是让浸在热水杯中的手指和浸在冷水杯中的手指同时浸入3号杯,叫学生说出感受),引出如何准确测量物体温度的问题,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性都很高,都想上去试试。接着引出温度计的教学,我先让学生观察温度计,每两个学生为一组让他们进行仔细的观察,然后进行汇报、交流,总结出温度计的结构,对刻度的由来、刻度线的几种类型都进行了分析,学生学得较为轻松。由于三年级的学生没有学过有关“热胀冷缩”的知识,所以我是有意回避了温度计的设计原理。

利用课件形式教学摄氏温度的读写时,我先教学0摄氏度、6摄氏度、零下1摄氏度的读法和写法,并提醒:零下的温度越往下数字越大,但温度越低。同时结合FALSH模型来认读,比较形象和直观,学生掌握得较好。

在怎样正确的读出温度计刻度上的数字教学时,我先让学生读手中的温度计,然后汇报读数。教师在学生汇报各不相同的情况下,告知学生是因为读的方法上有问题,然后出示了从仰视、平视和俯视三个角度来读数的ppt,让学生来判断哪种认读方法是正确的,分析了仰视、俯视两种读数方法的错误性,让学生更形象、更深刻地记住只有在平视时读出的数字才是正确的,同时还强调了手和口的要求,最后在小组内每人都读一读温度计上的温度,互相评价读数方法是否正确,以加深印象。

最后结束时又回到魔术揭秘上来,教师首先说明这个装置:青霉素瓶内滴上几点红墨水,橡皮盖上插上塑料管,塑料管要插入红墨水中。同时让一学生捏一捏手套,让学生来道破真相:原来一只手套是干的,一只手套是湿的。这时老师告诉学生老师右手戴着干手套,捏着青霉素瓶时瓶中的空气受热膨胀,将红墨水压入塑料管,并逐渐上升;老师左手戴着湿手套,捏着青霉素瓶时瓶中的空气受冷收缩,红墨水又慢慢回到瓶底,我们看到塑料管中的红色液柱下降,所以温度计就是根据物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我觉得此时来得出温度计的设计原理是比较合理且整节课在结构上也表现得紧凑、连贯。

反思本课的教学,还是有许多不足。一是在教学结构方面。在引出温度概念的时候,用手不能准确的知道物体的冷热程度。可是在实际教学中,只有一个学生到台上演示,其他同学学生体会不透,教师也没深挖,没有激起学生前概念与现实现象的矛盾冲突。二是在教学理念上方面。在刻度的认识和0摄氏度以下的读写时,教学难点解决的过于生硬,教师没有充分利用矛盾推进教学过程,尤其是在零度一下读的时候应是从零度开始往下读,当时有的学生能够准确的读出来,但由于我没有追问,“你是怎么读的”,错过教学时机,最后是我告诉学生应该怎么准确的读出来。教师重预设,轻生成。

《温度计》教学反思2

《温度计》是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第一课,上课之前我反复读了教科书及教学用书,整体感觉这课知识内容比较简单却难于突破,而且像这类认识一种实验工具的课,以学生观察教师指导讲授为主的课,没有实验但我想选课不在于难易,只要把握好教材和教学目标,让各个知识点落实,让学生在课堂上有所收获,通过动手探究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这样的课也算是一节成功的课。

上课伊始,让学生进行游戏“猜一猜”1号杯和2号杯的冷热,就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从而引出了“温度”概念,以及℃的读写。本课学习时,对许多孩子们来说还是第一次使用温度计。因此,本课的学习,重要的是要让孩子们理解温度计是用来做什么的、它们是如何工作的,以及如何识读温度计。鉴于此教学目的,我安排了五个活动,猜测两个水杯里水的温度—观察比较四个水杯内水的温度,引出温度计—观察温度计—理解温度计的原理—掌握温度计的读写,让孩子们在活动中感悟、发现,基本达到了本课的教学目标。遗憾的是在引导孩子们学习识记温度计指示的零下刻度时,安排的读写时间不够,少数同学还没掌握零下温度的读法和写法。望下节课在复习巩固。

冷与热是学生的身体时刻能感受到的,和他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学生触摸四杯冷热不同的水后,感受冷水和热水的温度差异,并结合生活经验,进行分析和概括。另一方面是考虑到学生好动,只知道冷热而不知道具体的温度有多高,引出温度计,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温度计是探究自然事物和现象的常用测量器具。为了让学生自主探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教学环节,发给每个学生一个温度计,让学生自己通过看一看、摸一摸、试一试、测一测等方法研究温度计的用法,为学生提供充分的亲自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的机会。希望使学生通过经历科学的“探究—发现—运用”的过程,在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态度诸方面都得到协调和谐的提高和发展。通过实践我发现,这样的设计能使学生对周围事物的温度产生浓厚的兴趣,能真切的体会使用温度计认识事物特征的价值,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了善于思考、勇于探索的品质,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给学生探究的时间和空间。科学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要以学生的主动探究为核心。课堂中第一个分组活动,学生小组分两次按不同顺序对四杯水进行测量,并将实验数据记录好,一共进行7分钟的测量。从时间上来说,保证了学生探究的时间,把课堂交给了学生,使探究的理念较好地落实在了课堂上。从学生的反映来看,学生对研究和描述各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学生有了自己的观察和思想。学生冷热的观察也不局限于课堂,结合自己生活中的积累,探究自然就延伸到了课外。

形成了善于思考、勇于探索的品质,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给学生探究的时间和空间。科学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要以学生的主动探究为核心。课堂中第一个分组活动,学生小组分两次按不同顺序对四杯水进行测量,并将实验数据记录好,一共进行7分钟的测量。从时间上来说,保证了学生探究的时间,把课堂交给了学生,使探究的理念较好地落实在了课堂上。从学生的反映来看,学生对研究和描述各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学生有了自己的观察和思想。学生冷热的观察也不局限于课堂,结合自己生活中的积累,探究自然就延伸到了课外。

《温度计》教学反思3

今天我讲得是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第一课《温度和温度计》,课前看教科书、教学用书感觉挺简单得,只要把教学重点和难点学生会认读温度计以及零下温度就行。可是一堂课下来,时间感觉还很紧,学生对温度计的认读还是有些困难,也就是说我上了一节失败的课。失败的原因在哪,校长主任给与点评,我也深思。纵观这节课,从两个方面查找原因。

一是在教学结构方面。

1、在比较水的冷热活动,设计意图是学生分两次感知四杯不同温度的水,但由于顺序不同出现不同的结果,最后让他们感觉到用手不能准确的知道物体的冷热程度。可是在实际教学中,学生体会的不透,教师也没深挖,没有激起学生前概念与现实现象的矛盾冲突,这是一大败笔。

2、在观察温度计时,没有给足学生充足的观察时间,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明显。

3、在摄氏度的读和写时,教学难点解决的过于生硬,尤其是在零度一下读的时候应是从零度开始往下读,当时有的学生能够准确的读出来,但由于我没有追问,“你是怎么读的”,错过的教学时机,最后我告诉学生应该怎么准确的读出来。

二是教师自身方面的原因。

1、教师语言啰嗦,不精练,逻辑性不强。

2、教师在教学时缺乏和学生一起探究的激情,没有形成师生、生生互动的局面。

3、对教学时机的把握不够。

《温度计》教学反思4

一个物体的冷热,在生活中学生都有用手感受过并且有一定的经验。但是要让学生准确地说出到底有多少热或多少冷,就无法准确的描述了。根据生活经验,学生都知道温度计可以测量物体的温度,但是很少有学生独自使用过温度计去测量物体的温度。

所以课前我准备好了很多温度计,给每个小组一支,让学生观察,比比哪个组观察的最仔细,带着目的观察能让学生更好的认识温度计。观察活动中,我也发现学生能够根据我的指导准确地找出温度计能测量的最高温度与最低温度,也准确地读出了我课件上出示的温度计显示多少温度。并且在课堂上我还让学生用手捂着温度计的玻璃泡使它变热,观察温度计的变化让学生初步的了解了温度计的制造原理。这两个环节的设计都能很好的激起学生的兴趣。

但是,学生对摄氏温度的读和写掌握得并未比我想像中的好。可能是生活中没有接触过,亦或是在学生心中“-”表示减号已经先入为主了!总之学生对“-”很陌生,总有学生不知道用“-”表示零下,而写成“0下”或者“0”,导致零下温度的认读出错了,当然这也在我意料之中。虽然课堂上已经强调了零下的温度要从0℃住下数,交上来的作业还是有全错的。这个问题还得继续讲解,学生如果没有正确掌握认读零下温度,那后续的学习活动便难以展开。

《温度计》教学反思5

在整个活动中我运用了ppt课件,Ppt课件可以形象直观的帮助幼儿学会看温度计的刻度,同时帮助幼儿总结梳理对温度计的认知经验。在活动开始通过对热天的人和冷天的人,让幼儿初步感知冷热。通过提问:你们知道今天的气温是多少度?我们怎样才能知道现在是多少度?同时出示温度计,请幼儿观察。让幼儿对温度计的作用有初步的认识。本次活动的难点是:让幼儿学会用温度计测量。为了攻客这个难题,我利用ppt,采用图片比较法,让幼儿了解观察刻度时,要眼睛与刻度齐平,仰视和俯视都是错误的。我还增加了一个环节:迁移经验,丰富知识。科学源于生活,让幼儿从科学的认识温度计,到从生活中发现温度计的运用,能丰富幼儿的知识经验。

科学知识原理对幼儿来说是相对抽象的,在科学活动中就是要把抽象化为形象。ppt的运用能将我们口头无法解释,幼儿也无法理解的现象原理展示出来。正如活动中学会正确看刻度,在此环节采用ppt,利用图片比较法,让幼儿了解观察刻度时,要眼睛与刻度齐平,仰视和俯视都是错误的。实际操作,这个方法很好解决了本次活动的重点。科学源于生活,让幼儿从科学的认识温度计,到从生活中发现温度计的运用,能丰富幼儿的知识经验。

反思经过此活动后,通过测查,所有的幼儿都认识了温度计,知道了温度计遇热水银柱会上升,遇冷水银柱会下降的科学性,知道了合理使用温度计能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很大的便利,激发了幼儿探究科学的兴趣。此活动能运用感官探究问题,动手动脑,满足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活动中由于教师的积极指导,所有的幼儿均能积极参加操作和探究活动,学习积极性有较大的提高,能正确读出温度计的度数。

但在活动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由于我发消息时没有强调一定要带温度计和水温计,家长带来的大多是体温计,体温计上的刻度很小,小朋友看起来很费力,所以有的小朋友还没有学会看温度的方法。还有就是体温计上的刻度不容易数,所以记录过程中小朋友也有定困难,应该拿大的温度计和水温计看起来更容易一些。

《温度计》教学反思6

一、认识情绪温度计。

今天的活动,有创新,孩子们也比较喜欢。在平时生活中,温度计我们接触得不多,当我出示温度计的时候,有些孩子不认识,因此我和孩子一起认识了温度计,知道了温度计上有刻度和水银柱,零度以上,温度越往上越暖和;零度以下,温度越往下越寒冷。孩子认识了温度计之后,我以趣味性的口吻告诉孩子,“我们人的情绪也能通过温度计来测量呢”,一下子激发了孩子的兴趣,那我们怎么样来测量呢?我指着刻度提问:“温度高表示什么意思?温度低表示什么意思?”大多数孩子能说出温度越高就表示越开心,温度越低表示越不开心。同时我还提出了,人的情绪与冷暖色调有关系时,开心的时候觉得用色彩鲜艳的暖色调表示,伤心忧愁的时候又可以用色彩暗淡的冷色调表示。

二、调控自己的情绪,保持好心情。

在活动中,孩子们根据自己的感受讲述了自己的情绪,有喜有悲,让我很感触。我告诉孩子,每个人都有开心与不开心的时候,它直接影响着一个人的情绪,温度计反映了一个人的内心,冷的时候温度下降,热的时候,急剧上升。但是不管怎样,我们每个人都要保持开心的心态,调节自己的情绪。我给孩子看了一些情绪图片,教孩子学会情绪管理的方法。让孩子认同自己,有情绪空间,能自由、开放地感受和表达自己的情绪,使某些园本正常的情绪感受不因压抑而变质。我和孩子一起看图片学习怎样适当宣泄自己的情绪,如:在愤怒的时候,不妨跑跑步、打球来释放;在悲伤时,不妨大哭一场等。只有驾驭自己的情绪,才能成为健康的孩子。

《温度计》教学反思7

一是以比较水的温度,引出了温度计和温度的概念。

二是观察温度计,了解温度计的构造,比较出各种温度计的相同和不同点,从而总结出使用温度计前所需要注意的问题。

三是摄氏温度的读和写,读出温度计指示的温度。其中,摄氏温度的读和写这部分是教学的重点,零下温度的读写是这节课教学的难点。开始让学生通过手去感知冷水和热水,让学生用手指去触摸、感觉不同温度的水温。通过实验让学生发现,同样一杯水,有时我们感觉到的冷热却是不一样的。手指的不同感觉,说明了什么呢?只靠身体的感受是无法定量的衡量冷热的。教材设计本身目的是突出用身体感官去感受物体冷热是不可靠的,为本课学习温度计及温度计的使用做了铺垫。对于温度计的使用,我重点强化了对温度计的读数、尤其是零下温度的读数,我用图示的方法对温度计的读数方法进行了详细介绍,让学生以0摄氏度为界限,在温度计示意图上读出正确的读数,通过师生互动的方式在学生读数出现问题时及时加以纠正。进过训练,学生绝大部分能完成正确的读写。在教学温度计的使用时时,我先让学生读出的温度计的读数,然后汇报读数。然后让学生演示他是怎么读数的,学生演示后,我给学生边示范边演示,从仰视、平视和俯视三个角度来读数,再用PPT文件让学生来判断哪种认读方法是正确的,分析了仰视、俯视两种读数方法的错误性,让学生记住只有平视读出的数字才是正确的,同时和学生一起分析了温度计使用时的注意事项,最后在让学生在小组内每人都读一读温度计上的温度,小组间相互评价读数方法是否正确,通过生生互动让学生掌握正确使用温度计的方法。

《温度计》教学反思8

教学目的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温度的概念;

(2)了解生活中常见的温度值;

(3)会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2)通过学习活动,使学生掌握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

学生实验器材

每4人一组。每组:盛有不同温度水的烧林两个,自制温度计1个,实验用温度计一个。

教学过程

请学生欣赏章首图──雾淞。

师:面对这样美丽的风景,你想知道哪些有关它的知识?

学生提问:例如,它是怎么形成的?雾淞的形成需要什么条件?为什么我们这里没有这种风景?

师:要弄清楚这些问题,我们就要探知形态各异的物质世界。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第四章《物态变化》.大家刚才提出的问题都与温度有关,我们的探究就从温度开始。

师:关于温度,你了解哪些?

(学生根据日常生活中的经验,应该可以说出温度的定义和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温度值,如沸水的温度,人体正常体温等。)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给出温度的定义及单位。在此基础上请学生进一步介绍摄氏温度的规定、读法、写法。

请学生观察教材第71页“自然界的一些温度”,使学生对自然界中常见的温度值有一定的了解,对于表中的空白,可以让学生讨论什么样的温度值处于这个温度的范围,对于具体的数值可以让学生课后查阅有关资料再填上。

师:今天的气温大约是多少?(学生回答出大致的'温度值即可)

师:你是凭什么知道今天的气温的?(凭感觉)

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是凭感觉来判断温度的,但这种判断每次都是正确的吗?有没有哪位同学有过凭感觉判断温度不准确的经历?(学生举例说明,感觉不一定可靠。)

师:要准确判断和测量温度,就要选择科学的测量工具——温度计。

请每组同学观察温度计。

师:对于温度计,你想知道有关它的哪些知识?(教师将学生提出的问题—一板书在黑板上。)

师:(教师出示自制温度计)我这里有一只小瓶,大家讨论一下,能用这只小瓶分辨出每组桌面上的两杯水哪杯温度高?哪杯温度低?并认真观察它是如何辨别出两杯水温度高低的。

学生实验、观察,并得出:这只小瓶利用了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

师:你能将小瓶进行改进,使它能测出具体的温度值吗?

学生讨论后回答:只要刻上刻度就可以了。

师:怎样刻上刻度?

生:……

师:刻上刻度的自制温度计虽然可以测出温度,但还有哪些地方可以改进?(学生自由讨论)对自制温度计进行修改。(如小瓶太大了,不方便,可以缩小为玻璃泡,并将其中的液体改为水银、煤油、酒精等液体,将吸管换成封闭的玻璃管,并将内径变细等。

师:把我们自己设计的温度计与真正的实验用温度计进行比较,找一找有什么不同?让每一小组的同学用温度计测量水温,相互讨论提出有哪些错误的操作。

教师总结归纳。

学生回答课前提出的有关温度计的问题。

教师布置课后探究:日常生活中还有一种常见的温度计叫体温计,它是用来测量人体体温的温度计。请大家课后思考一下,体温计与我们今天用的实验用温度计在设计上应该有什么不同?并将你思考的结果与教材对照一下,你的思考是否正确。

《温度计》教学反思9

本节课的内容对大多数学生来说并不陌生,要想有创新和突破很难。切忌炒冷饭,把课堂变成无滋无味的知识点罗列。

影响课堂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课堂气氛,活跃的课堂气氛能使全部同学都参与进来,从而提高课堂效率。学生都是孩子,他们感兴趣自然会跟着你走。什么能让学生提起兴趣来呢?一是实验,二是视频。恰好这节课有一个让学生动手的实验“测水温”。按照课本上的顺序,这个实验应该是最后一个环节。我考虑调动课堂气氛越早越好,并且学生对温度计也不陌生,可以自己操作。综合各方面因素我大胆的把这个实验安排在了最前面。实验前完全没有讲解实验方法,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摸索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虽然没有方法,这个实验要解决的问题却要交待得一清二楚。好比海上行舟,可以没有明确的航线,但行船方向万不可少。学生的操作很不规范,错误百出。我不说。就让他们错,错了再改正记得才牢固。实验完毕,大家再来一起对照其他班级的操作照片,总结出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由于学生亲手做过,憋了一肚子话要说。课堂气氛自然不必说。学生对温度计的正确使用也基本掌握。重点已被突破。

实验已经给我们这堂课开了一个好头。针对本节课的难点“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我采取的是师生讨论法。我设计了一连串的问题,一步一步的引导学生找出答案。下面就是这个环节的课堂剪影。

师:我们把温度计放在热水中,你观察到了什么想象?

生:拼命上升

师:你能提出什么疑问吗?

生:为什么会上升呢?

师:能给出猜想吗?

生:不知道。

生:热胀冷缩。

师:还有没有其他猜想了?

师:好,大家都同意这个猜想。液柱上升,是热胀还是冷缩?

生:热胀。

师:那我们该怎么做?

生:做实验

师:我手中有一个自制温度计(装有红色液体的玻璃瓶子中插入玻璃管),要证明热胀,我该怎么做?

生:放入热水中。

液柱上升很明显。

师:我想看到相反的现象,该怎么做?

生:放入冷水中。

液柱下降很快。

结论: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液体的热胀冷缩。

本节课的难点就在这一问一答中被突破了。我用精心设计的问题慢慢引导学生自己去找到我要他们找到的答案,一条隐形的线牵着学生到达目的地,并获得成就感。双赢。

《温度计》教学反思10

《温度计》这一节的教学工作已经结束,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本人从中感悟到一些心得。

1、让学生快乐自信地学习

初中学生年龄在十三、四岁,稚气未脱,活泼好动,感性认识占重要地位,课堂上应多用实验来激发和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快乐地学习物理。因而本节课设计以学生实验为起点,学生活动为主线的课堂教学,使课堂成为学生主动、生动、活泼的学习场所,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树立学习自信心,激发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本节课重点在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全程及科学方法,并将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实际中,体会物理是有用的。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思维活跃,能提出许多问题。学生能独立完成教师意想不到的一些问题,特别是探究开始,教师备课时原计划通过步步提示让学生表达出设计实验的方案,没想到课堂上学生却是争先恐后地想表述,使整个45分钟的课堂学生情绪高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给教师意想不到的收获

学生对温度计提出了许多教师意想不到的问题。例如:为什么拿扇子扇温度计的读数不变?有没有气体温度计?温度计里是真空吗?课堂上说真话老师有些紧张,总担心学生提出怪异的问题,教师的智慧和灵活处理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本以为学生只能描述如何探究自己的猜想,没想到有一名学生并不满足于口头表述,说“老师,我想边做边表述,行吗?”我赶紧让他上台表述,全班同学给予了热烈的掌声。实验结论的描述时,也有同学大胆质疑:温度计的刻度都是均匀的吗?

3、思教学之过:

第一,在学生提出问题时,有些问题没有直接回答,如:

①温度计的刻度都是均匀的吗?

②为什么拿扇子扇温度计的读数不变?

③温度计里是真空的吗?

第二,没有贯穿讲解体温计为什么制成三棱镜知识,没有做到前后知识的联系。

第三,给学生的自由空间仍显不够,许多结论仍是由教师总结得出,限制了学生的归纳能力。

4、想教法之变

面对新一轮课程改革,教师教育教学观念更新,应认识到:使学生对于科学本质的理解和科学价值的树立,是与科学知识的学习同等重要的。要从过去过分强调知识的学习过程中转变过来,综合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不断改变教学手段,充分认识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教师从一堂灌中退出,课堂应是师生、生生间的互动。比如《温度计》这样贴近生活、应用性强的课程,能激发学生积极的思维,就应当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培养提出问题的意识,学会科学辨证地看待问题。一堂课要培养学生什么,学法的指导应贯穿全程,如何让某一种能力的培养突显,在课堂中对教材的处理应是有所舍弃、有所加强,若要面面俱到,必将面面不到。

《温度计》教学反思11

1.活用素材,调动课堂气氛

在课题导入部分,我考虑到这一节是整章书的开头,必须要有一个总领性的导入;我从刚刚恰逢天气冷,提问学生“今天温度是多少?”的疑问,直接引出温度要领,又从人感受温度高低是否准确引入温度计,完成了总领性的导入。然后追问:温度计是用什么原理做成的?怎么使用?怎么读数?过渡自然,课堂气氛也得到放松。

2.重编教材,节省课时

教材安排了“自制温度计”的演示实验来说明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

3.控制实验器材,集中学生注意力

以前做光学实验时,实验桌上实验器材太多,学生注意力易分散,课堂纪律很难保证。这次我吸取了教训,实验室温度计、体温计一样一样的介绍,同时鼓励学生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也有效的预防了学生走神。

4.事前预告,减少器材损耗

在“温度计的使用”环节,我根据教材编排目的,让学生讨论出正确操作方法,从错误中纠正过来,起到警示作用。后来实验时,学生操作普遍正确,也减少了器材损耗。

5.摄氏温标定标教学草率

对于摄氏温标定标这一内容处理草率,直接“灌”给了学生,没有动手操作。

6.语言不够精炼

在引导学生观察过程中,语言不够精炼,指示不够明确,以致学生观察太过发散,对于重要细节(体温计“缩口”)反而没有注意到。在学生做出正确观察(量程、分度值)没有及时板书。在谈及体温计的特点时,语言条理性也有待提高,也没有相应板书。

7.实验操作设计有待完善

在“使用温度计”环节,我设计了估测和测量人体腋下温度,在这个过程中,布置样品浪费了一些时间,并且没有设置学案,多数学生态度随便,效果一般。

《温度计》教学反思12

今天我讲得是《温度计》,课前看教科书、教学用书感觉挺简单的,只要学生会认读温度计以及零下温度就行。可是一堂课下来,时间感觉还很紧,学生对温度计的认读还是有些困难,也就是说我上了一节失败的课。失败的原因在哪,我也深思。纵观这节课,从两个方面查找原因。一是在教学结构方面。

1、在比较水的冷热活动中,设计意图是学生分两次感知四杯不同温度的水,但由于顺序不同出现不同的结果,最后让他们感觉到用手不能准确地知道物体的冷热程度。可是在实际教学中,学生体会不透,教师也没深挖,没有激起学生前概念与现实现象的矛盾冲突,这是一大败笔。

2、在观察温度计时,没有给足学生充足的观察时间,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明显。

3、在摄氏度的读和写时,教学难点解决过于生硬,尤其是在零度以下读的时候应是从零度开始往下读,当时有的学生能够准确的读出来,但由于我没有追问,“你是怎么读的?”,错过教学时机,最后我告诉学生应该怎么准确的读出来。二是教师自身方面的原因。

1、教师语言啰嗦,不精练,逻辑性不强。

2、教师在教学时缺乏和学生一起探究的激情,没有形成师生、生生互动的局面。

3、对教学时机把握不够。

《温度计》教学反思13

在《温度计》整个活动中我运用了ppt课件,ppt课件可以形象直观的帮助学生学会看温度计的刻度,同时帮助学生总结梳理对温度计的认知经验。在活动开始通过对热天的人和冷天的人,让学生初步感知冷热。通过提问:你们知道今天的气温是多少度?我们怎样才能知道现在是多少度?同时出示温度计,请学生观察。让学生对温度计的作用有初步的认识。本次活动的难点是:让学生学会用温度计测量。为了攻客这个难题,我利用ppt,采用图片比较法,让学生了解观察刻度时,要眼睛与刻度齐平,仰视和俯视都是错误的。我还增加了一个环节:迁移经验,丰富知识。科学源于生活,让学生从科学的认识温度计,到从生活中发现温度计的运用,能丰富学生的知识经验。

科学知识原理对学生来说是相对抽象的,在科学活动中就是要把抽象化为形象。ppt的运用能将我们口头无法解释,学生也无法理解的现象原理展示出来。正如活动中学会正确看刻度,在此环节采用ppt,利用图片比较法,让学生了解观察刻度时,要眼睛与刻度齐平,仰视和俯视都是错误的。实际操作,这个方法很好解决了本次活动的重点。科学源于生活,让学生从科学的认识温度计,到从生活中发现温度计的运用,能丰富学生的知识经验。

反思经过此活动后,通过测查,所有的学生都认识了温度计,知道了温度计遇热水银柱会上升,遇冷水银柱会下降的科学性,知道了合理使用温度计能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很大的便利,激发了学生探究科学的兴趣。此活动能运用感官探究问题,动手动脑,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活动中由于教师的积极指导,所有的学生均能积极参加操作和探究活动,学习积极性有较大的提高,能正确读出温度计的度数。

但在活动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由于我发消息时没有强调一定要带温度计和水温计,家长带来的大多是体温计,体温计上的刻度很小,小朋友看起来很费力,所以有的小朋友还没有学会看温度的方法。还有就是体温计上的刻度不容易数,所以记录过程中小朋友也有定困难,应该拿大的温度计和水温计看起来更容易一些。

《温度计》教学反思14

本节课课程标准有四项要求:(1)能说出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2)了解温度计工作原理(3)会测量温度(4)有关注环境温度的意识。本节课容量较大,但要求都不太高,学生对本节内容在生活中有一定的认识,理解起来并不困难,所以将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作为本节的重点。现针对这节课的教学,谈一些反思。

一、有待改进的方面

1.表达不够精炼

在引导学生实验的过程中,语言不够精炼,指示不够明确,以致有些学生在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时没有想想测量时有哪些注意事项,直接就记录数据。另外在谈及体温计的特点时,语言条理性也有待提高。

2.语言不够科学准确

在引入新课时,我提到“水还可以转化成水蒸气,例如我们平时看到烧开水时冒白气”,但是白气其实是小水珠,所以这里不科学准确。

3.小结过于简单

在小结时,我只提到了温度计的原理,使用时的注意事项,忽略了这节课其他的重要知识点。

4、不善于引导

新课程更加重视教师的引导作用和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这样教学活动才能步步深入,富有活力。在这节课中,我成了教学的主体,而学生的思维没能充分拓展。在以后的教学中,可以加入学生设计温度计,这样学生通过动脑,再利用幻灯展示这个设计过程,相信可以很大程度地激发学生学习探索的兴趣。

二、较好的方面

1、引用当地天气预报

在课堂中,为了说明℃的读法,播放了一段自己录制的中山港口天气预报,起到了调动课堂气氛的作用。

2、学生先动手使用温度计测量再归纳它的使用注意事项

在教学过程中,很多老师都是先讲解温度计使用前和使用时的注意事项,然后再让学生动手测量待测液体的温度,而我在这节课中是先讲了使用前的注意事项,然后就让学生估测液体温度,接着测量,最后再根据我看到的刚才学生测量时犯的错误,大家一起进行归纳总结,最后才得出使用时的注意事项,这样做学生印象更深刻。

《温度计》教学反思15

11月24日,星期五,我在本校实验室上了一堂区有效教学研讨课,课题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一节温度计,学生为初二(2)班学生。学生的基础和学习习惯都比较差,刚过去的中段考全校倒数第二。不过因为我是班主任,而且对学习抓得紧,成绩有上升的趋势。

下面说说教学反思。

活用素材,调动课堂气氛

在课题导入部分,我考虑到这一节是整章书的开头,必须要有一个总领性的导入;而且学生第一次上全区公开课,有点紧张,必须要设计一个能让他们放松的开头。碰巧,当日是“20xx年广东国际旅游文化节”的开幕式。于是我先貌似随便的问了一句:“明天星期六了,大家有什么好的活动安排?”学生在这种环境下一开始自然不敢放肆,于是我让学生读了《广州日报》11月15日刊登的旅游文化节的活动安排。学生听到“美食节不设门票”,果然有所放松。然后我及时提问:“如果开幕式下雨怎么办?”有学生接口:“打伞去!”我又读了《广州日报》11月22日的一则新闻,引入“人工降雨”这一话题,完成了总领性的导入。然后追问:“水、雾、雨、雪、霜的本质都是水,是什么因素导致它们有不同的形态?”,这样就引出了“温度”。全过程耗时少,过渡自然,课堂气氛也得到放松。

在课堂中部,为了说明℃的读法,我引用了“新闻日日睇”当中一段,本土新闻人气节目、本土语言,也起到了调动课堂气氛、达成目标的作用。

重编教材,节省课时

教材安排了“自制温度计”的演示实验来说明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我考虑到学生在小学自然已经学过了这一内容,而且自制温度计如果太小后排学生看不清楚,如果太大精确度难以保证,于是就取消了这一演示实验,转而布置为课后动手作业,从而节省了时间。今天收到学生作业,大多数都能完成,有几个精度还不错。

控制实验器材,集中学生注意力

以前做光学实验时,实验桌上实验器材太多,学生注意力易分散,课堂纪律很难保证。这次我吸取了教训,实验室温度计、体温计一样一样的发,同时鼓励学生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也有效的预防了学生走神。

事前预告,减少器材损耗

在“温度计的使用”环节,我根据教材编排目的,直接讨论出正确操作方法,节省了课时。同时贴出了错误的操作(实验室温度计拿出来读数、用体温计测沸水导致体温计损坏、在测量时温度计不竖直放置),起到警示作用。后来实验时,学生操作普遍正确,也减少了器材损耗。

摄氏温标定标教学草率

本节课已经准备了冰块、沸水、未定标温度计。在设计教学过程时,没有考虑到“物尽其用”,对于摄氏温标定标这一内容处理草率,直接“灌”给了学生,没有动手操作。这也导致了后来学生交上来的“自制温度计”普遍没有准确刻度。

语言不够精炼

在引导学生观察过程中,语言不够精炼,指示不够明确,以致学生观察太过发散,对于重要细节(体温计“缩口”)反而没有注意到。在学生做出正确观察(量程、分度值)没有及时板书。在谈及体温计的特点时,语言条理性也有待提高,也没有相应板书。

实验操作设计有待完善

在“使用温度计”环节,我设计了估测和测量人体腋下温度、样品一、样品二三项。在这个过程中,布置样品浪费了一些时间,并且没有设置学案,多数学生态度随便,效果一般。如果设置学案,项目改为估测和测量人体腋下温度、当时气温、样品一的话,效果应该会好得多。

下载温度计教学反思word格式文档
下载温度计教学反思.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温度计》教学反思

    在整个活动中我运用了ppt课件,Ppt课件可以形象直观的帮助幼儿学会看温度计的刻度,同时帮助幼儿总结梳理对温度计的认知经验。在活动开始通过对热天的人和冷天的人,让幼儿初步感......

    《温度与温度计》教学反思

    《温度和温度计》是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第一课,上课之前我反复读了教科书及教学用书,整体感觉这课知识内容比较简单却难于突破,而且像这类认识一种实验工具的课,以学生......

    温度和温度计的教学反思

    今天我讲得是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第一课《温度和温度计》,课前看教科书、教学用书感觉挺简单得,只要把教学重点和难点学生会认读温度计以及零下温度就行。可是一堂课下来,......

    温度计教学设计

    温度计教学设计课题:温度计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温度的慨念.·理解温度计的工作原理.·了解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会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2、过程与方法。·通过......

    温度计教学设计

    温度计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理解温度的概念; 了解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 会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温度计的结构; 通过学习活......

    《温度计》教学案例

    《温度计》教学案例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理解温度的概念; ●了解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 ●会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温度计的结构; ●......

    温度和温度计教学设计及反思

    《温度和温度计》的教案 清河县长江小学:吴雪梅 教材分析: 《温度与温度计》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中的内容。教材由三个活动组成,活动一:观察温度计。先以学......

    温度和温度计教学设计及反思

    《温度和温度计》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材分析: 《温度与温度计》是教科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中的内容。教材由三个活动组成,活动一:观察温度计。先以学生们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