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低保调查报告
低保调查报告
农村低保制度的推出,是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加大扶贫开发和社会救助力度的体现。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生活问题的重大举措。为详细了解这项惠农工程在珊瑚镇八户村的实际开展情况、实际操作中还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需要如何进一步完善?带着一连串的疑问,我们深入到泰兴市珊瑚镇八户村走访调查,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珊瑚镇八户村贯彻实施农村低保工作的基本情况:
(一)低保制度实施至今,共计2729人受惠,受保人数覆盖率为7%。其中今年受保453户,共计1056人。从民政办了解,全镇现行农村低保分四个等级。特等为凡年满90岁及以上高龄老人,每人每月享受低保金60元。一等为共同生活成员为一人的低保户,每月可享受35元。二等为共同生活成员为2-3人的低保户,每人每月享受30元。三等为共同生活成员为4人及以上的低保户,每人每月享受25元。“低保新政”犹如温暖的阳光照耀到贫困农民身上,为全镇农村贫困人群拉起了最低生活保障的“安全网”。
(二)资金落实到位,成效显著。
一是农村低保资金到位及时,低保户每季度能够到信用社按时按额领取保障金,切实解决了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需求。3组村民蔡可培,一家三口,本人体弱多病,劳动能力差,其妻患有精神分裂症,家庭收入微薄,日常生活艰难。这次全家都被保上了,每个季度全家可领315元。当我们到蔡可培家里询问情况时,能真切地看到他眼角的泪水。他说:“每个季度都能按时领到不少的钱,吃穿不愁了,感谢党,感谢政府!”。
二是缓和了农村的社会矛盾,维护了农村社会稳定。镇民政办陈波主任说:“原来每到年关,是最烦心的时候,每天都有农民来办公室哭穷诉苦,要钱要救济。但去年年底可好了,这些人都不来了,因为困难群众享受到了低保,日子好过了,也就不找我们的麻烦了”。确实,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同时,农村本身的贫富差距也在逐步加大,困难群众因为自身的特殊原因,收入增长非常缓慢,他们与先富裕的农民收入差距扩大也发展趋势,农村社会也因此产生一些不稳定因素。农村低保制度的实施,增加了部分困难群众的收入,为他们提供必要的生活保障,对于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全镇呈现出“三多”“三少”的良好局面,即农村群众的收入增多了,为党和政府叫好的多了,生活稳定、安居乐业的多了;“老百姓的埋怨声少了,要求解少决困难上访的少了,游手好闲、参加非法活动的少了。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低保政策宣传不到位,村组干部和群众对农村低保工作存在片面认识。
在受访村社干部和群众中,不少人对农村低保制度法制性认识不足。认为农村低保是党和政府的一项福利待遇,低保金是政府白给的,可有可无,可多可少,操作随意性大。有的干部在审核、确定低保名单中优亲厚友,没有树立“低保高压线”意识。在此次调查中,“低保不公不平”成为原因之一。群众的认识也存在误区。农村低保制度在全镇实施之初,保障标准较低,低保覆盖人群少,要求进低保的人数不多。当时,拿低保的家庭是从“五保户”变过来,周边群众一直视他们为“可怜的人”,拿低保金是悄悄的,不伸张,那时农村低保还不被群众广泛重视。而这两年,由于低保标准提高、低保制度外延的扩大,致使低保边缘群众和不该享受低保的家庭竞争参保。拿不到低保还被认为是没有本事,或者是和干部关系不到位。听长辈们谈起,去年一农妇领着孩子到镇上哭穷,要求给予解决低保,不然把孩子丢在政府,理由他们家比现在大多数吃低保的还穷,调查才知男人好赌,又违法超生了5个孩子,这让领导干部非常无奈。农村低保已经成为村民热门话题,关注焦点。
(二)保障标准偏低,救助压力增大。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主要是解决低保对象的最低生活需求,保障其基本生活。现在农村基本生活资料涨价较高,救助对象得到的补差不高,实际最高也只能领到35元/月,难以有效保障低保对象的基本生活需要,仅靠有限的低保金,是难以解决低保对象诸如大病治疗、子女教育以及其他不可预料的突发原因造成的生活困难。而在这些问题的解决上目前还缺乏相应的配套制度。
(三)动态管理存在问题,保障对象 “易进难出”。
受访村民中,大多低保对象是从低保实施开始到现在一直没有变动的。资格未变,补助标准未变。很多干部在对待低保户退保问题上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消极思想,该核销的不核销,“应退尽退”还存在不少问题。经了解,像个别村的“五保”数据十来年未变,经取证,八庙岭村就出现有“五保”、低保对象已死多年,却还在领取保障金的现象。全镇整体上还没有切实做到农村低保动态管理,没有完全做到保障对象 “有进有出”,补助水平有升有降。
(四)“人情保”“关系保”增加了社会不稳定因素。
在近期新闻中出现的群众上访问题可以看出,由低保 “不公不平”引起占重要比例。在经济观念冲击下,有的基层干部站不住脚,管不住手,对惠农政策的“高压线”认识不够,金钱价值观不成熟,利益至上。在工作中忽视了为民服务的宗旨,做一些见不得光的事,使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加。
三、进一步做好农村低保工作的几点建议
(一)加强农村低保政策的思想认识和学习宣传工作。
镇村干部要进一步提高对低保工作长期性、重要性的认识。低保是政府对其公民应尽的义务,是社会救济而不是福利,更不是施舍。村组干部要摒弃有自己为政府,为人民工作多年,没功劳也有苦劳,就应该享受低保的想法。镇党委政府应采取多种形式的宣传方式,有效利用新闻媒体,大力宣传农村低保政策,让广大群众知晓农村低保政策,进一步理顺群众情绪,消除群众误解。农村低保是农村社会救助体系的主体和最后一道安全防线,作为珊瑚镇这样一个农业大镇,农村低保工作是关系到全镇的社会稳定、社会风气营造的重要问题,要真正做到“应保才保”,切实维护和保障农村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权益,才能把党和政府的惠民政策落到实处,维护一方稳定。
(二)准确界定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应包括因缺少劳动力、低收入造成生活困难的家庭;因灾、因病及残疾致贫的家庭;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及无法定抚养义务的老年人、未成年人、残疾人等。在实际操作中,要做到完全公正公平确实较难,农村低保有别与城市低保,它的对象更接近,收入更隐蔽和模糊。可参考 “九进九出”的标准,切实做到该进的进,该出的出。
“九进”:
1、因残疾丧失劳动能力的;
2、生活不能自理的弱智、重度精神病人;
3、家庭主要劳动力患有癌症或重大疾病无法正常生产的;
4、家庭遭遇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损失严重的;生活困难的孤寡老人和孤儿;
5、没有纳入够农村五保范围,但无收入来源、无劳动能力、无法定赡(抚、扶)养人的“三无”特困人员;
6、生活困难、年老体弱、农田无法耕种、无其他经济来源的特困农户;
7、田地面积少或因国家建设征用全部土地,生活十分困难的无业人员;
8、家中老人常年卧病在床或行动不便,子女尽孝照顾受到公认的;
9、符合农村低保标准的其他农户。
“九出”:
1、在法定劳动年龄内、有劳动能力、无故不从事生产劳动游手好闲的;
2、近期两年内有购房、建房或其它投资行为的;
3、出资安排子女择校读书或留学的;
4、穿金戴银,日常生活消费水平明显高于最低生活标准的;
5、无明确家庭收入,但农户中正在将汽车、摩托车、空调、冰箱等作为生活消费品使用的;
6、有吸毒、卖淫、嫖娼、赌博行为或因其造成家庭生活困难的;
7、、依法具有赡(扶、抚)养关系、且法定赡(扶、抚)养人有赡(扶、抚)养能力,但未履行赡(扶、抚)养义务的;
8、违犯国家法律、法规、规章规定造成生活困难的。
9、违法违规生育或收养儿童造成家庭困难的。力争达到一个不错、一个不漏,真正让那些连温饱都难以维持的农村贫困人口在政府的帮助下享受最基本的生存权。
(三)落实三榜公示,防止“人情保”“关系保”,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阳光低保。
要始终坚持申报对象公开、家庭经济收入公开、审批金额公开的原则,把农村低保工作置于广大群众的监督之下。必须在镇村两级建立永久性公示栏,并将动态变化情况及时进行公开,至少做到每半年一公开,及时接受群众的监督,做到公正、公平、公开,实现真正的阳光低保。这点很重要,很多镇村干部不重视,把“公示”看做“多此一举”、“走走样子”。在今年的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中,让人认可了曝光威力远远大于其他处罚的现实,只要切实落实了公示制度,就能让不该要的人伸不出手,该得到人,从人后走到人前。从而杜绝人情低保、关系低保、混吃低保、骗吃低保等现象的发生,确保农村低保工作健康有序发展。
(四)加强动态管理,让农村低保“进得去、退得出”。
严格按政策标准适时调整保障对象及补助金额,建立公平、公正、公开的动态管理长效机制,杜绝“一保定终生”和保障标准长期不变等现象,从源头改变“养懒汉”的现象,进而提高农村低保的整体效益。与此同时,要逐步完善和实施监督的多元化管理,继续通过民政、审计、纪检等部门行政监督、社会舆论等手段进行全方位监督,防止滥用职权、暗箱操作、截留挪用、弄虚作假等违规违纪违法行为的发生。
(五)增强自身“造血”机能,尽早脱贫致富。
各级政府要建立健全农村困难群众的长效帮扶机制,特别是低保对象在医疗、教育、法律援助等方面的优惠政策或帮扶措施,为其提供及时必要的救助,切实增强低保户的“造血功能”。积极扶持有劳动能力的低保对象寻求就业渠道或脱贫项目,不断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实现救助工作从“输血型”向“造血型”转变,让低保家庭早日脱贫。同时,在给予低保户物质救助的同时,给予和城市低保对象等同的优惠政策,鼓励、扶持他们通过其自身的努力脱贫致富。要免费培训低保对象,帮助有劳动愿望的人员进城务工;申请从事个体经营的,优先办理营业执照,并可享受财政贴息的小额信用贷款政策等等。
(调查人:蔡江南
鞠海娟)
第二篇:低保调查报告
低保调查报告
农村低保制度的推出是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加大扶贫开发和社会救助力度的体现。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生活问题的重大举措。在2016年1月26号下午,我和我的小组成员林映宇开始了广东省城乡低保入户调查工作。
不得不说,低保制度实施至今,有很多贫苦农民从中受益,生活有了很大改观。“低保新政”犹如温暖的阳光照耀到贫困农民身上,为全国农村贫困人群拉起了最低生活保障的“安全网”。政府秉着务实的原则,将低保政策进行到底。
一、资金落实到位,成效显著。低保户每月都能凭借低保存折或银行卡到银行领取低保金,虽然低保金不多,但却能改变贫苦农民的生活,又缓和了农村的社会矛盾,维护了农村社会稳定。
历经3天的艰苦工作,我们完成了广东省城乡低保入户调查工作。在这3天里,寒冷和恶劣的天气条件也阻挡不了我们热诚的心。3天下乡走访调查,让我了解一些实际情况:
一、低保政策宣传不到位,村组干部和群众对农村低保工作存在片面认识。在受访村干部和群众中,不少人对农村低保制度法制性认识不足。认为农村低保是党和政府的一项福利待遇,低保金是政府白给的,可有可无,可多可少,操作随意性大。有的干部在审核、确定低保名单中优亲厚友,没有树立“低保高压线”意识。群众的认识也存在误区,认识不够,很多有利于他们的政府政策,他们都不了解,例如临时救助。农村低保制度在全镇实施之初,保障标准较低,低保覆盖人群少,要求进低保的人数不多。而这两年,由于低保标准提高、低保制度外延的扩大,致使低保边缘群众和不该享受低保的家庭竞争参保。拿不到低保还被认为是没有本事,或者是和干部关系不到位。龙门镇今年被选为低保户调查试点,“人情保”“关系保”基本上不存在了。
二、农村基本生活资料涨价较高,救助对象得到的补差不高。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主要是解决低保对象的最低生活需求,保障其基本生活。紧靠有限的低保金,难以解决低保对象诸如大病治疗、子女教育以及其他不可预料的突发原因造成的生活困难。
三、大部分村干部积极配合工作,时刻记住为民服务的宗旨。村干部作为一村之主,村子的团结与发展系于一身,积极为民工作的村干部才能团结农民,共同致富。低保户申请都要靠他们一手承办,他们做事认真、负责,却拿着微薄的工资。农村低保工作要想做的更好,还需要一些改进措施。
(一)加强农村低保政策的思想认识和学习宣传工作。镇村干部要进一步提高对低保工作长期性、重要性的认识。低保是政府对其公民应尽的义务,是社会救济而不是福利,更不是施舍。村组干部要摒弃有自己为政府,为人民工作多年,没功劳也有苦劳,就应该享受低保的想法。镇党委政府应采取多种形式的宣传方式,有效利用新闻媒体,大力宣传农村低保政策,让广大群众知晓农村低保政策,让广大群众了解低保政策的诸多事宜。进一步理顺群众情绪,消除群众误解。农村低保是农村社会救助体系的主体和最后一道安全防线,作为龙门镇这样一个农业大镇,农村低保工作是关系到全镇的社会稳定、社会风气营造的重要问题,要真正做到“应保才保”,切实维护和保障农村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权益,才能把党和政府的惠民政策落到实处,维护一方稳定。
(二)准确界定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防止“人情保”“关系保”,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阳光低保。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应包括因缺少劳动力、低收入造成生活困难的家庭;因灾、因病及残疾致贫的家庭;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及无法定抚养义务的老年人、未成年人、残疾人等。要始终坚持申报对象公开、家庭经济收入公开、审批金额公开的原则,把农村低保工作置于广大群众的监督之下。从而杜绝人情低保、关系低保、混吃低保、骗吃低保等现象的发生,确保农村低保工作健康有序发展。
第三篇:低保调查报告
低保调查报告范文3篇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简称“低保”),是国家为保障收入难以维持最基本生活的农村贫困人口而建立的社会救济制度。本文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低保调查报告范文,仅供参考。
低保调查报告范文一:
关于农村低保的调查报告
为认真贯彻落实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逐步提高保障水平”的要求,为使农村低保政策在贯彻落实中准确、公正,确保国家惠民政策的阳光普照全县贫困百姓,为保证低收入群体基本生活,促进社会稳定,能起到积极的作用.我市对2009年农村低保工作情况进行了调查。
一、基本情况
多伦县属国贫县,全县总面积3773平方公里,辖2乡2镇,7个社区,64个行政村,398个村民小组,全县总人口10.5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3.6万人,农业人口6.9万人。
2006年全县启动农村低保工作,截至2008年12月有农村低保对象4578户,6388人;自2008年起,实施了农村低保分类施保制度,根据低保对象家庭情况将低保对象分为1、2、3三类。2009年1类低保保障对象占农村低保总人数的10%,补助标准由2008年的924元/人/年,增长到1200元/人/年;2类保障对象占农村低保总人数的70%,补助标准由2008年的600元/人/年,增长到800元/人/年;3类保障对象占农村低保总人数的20%,补助标准由438元/人/年增长到600元/人/年。同时,高标准、严要求建立了县、乡(镇)、村三级三类低保档案,加大了低保对象管理力度,狠抓了农村低保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健全乡镇、村级低保工作组织,规范了村委会接受申请、入户调查、民主评议、复查、张榜公示上报、乡镇核查公示、民政局抽查公示等一整套工作程序,使基层的低保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强化了动态管理运行机制,各乡镇组建了农村低保审核领导小组,全县64个行政村均设了民政协理员,大大提高了监管力度。
此次调查要求乡镇民政所和村级民政协理员共同参与、积极配合。首先全面宣传调查的目的、内容及检查方式,村委会提前合理安排调查时间和路线,充分做好迎查准备。其次民政助理和村协理员积极参与入户、寻访、暗访及低保户家庭生活状况、家庭实际收入、支出等相关资料的收集工作,以备调查汇总时提供可靠证据。第三调查结束后民政所及协理员负责对未查户的复查工作,并及时上报调查组,对低保户进行核实认定。
调查过程中需低保户如实申报《多伦县农村低保对象入户调查表》所含内容,包括低保家庭基本信息(家庭成员身份认定、健康状况、住房、医疗报销)、土地收入情况、家庭牲畜养殖情况、政策补贴及其他收入情况、子女基本情况等内容。调查结束后,调查组对调查记录进行汇总,当即向村委会反馈调查结果。根据普查过程中了解到的情况,对不符合低保条件的低保对象立即取消救助资格,并说明原因。对于其他收入低于保障线的家庭召开座谈会,并结合调查掌握的情况,与村两委班子成员、村民代表共同讨论评议,按照“应保尽保、动态管
理”的原则,公开、公平、公正的议定低保救助对象,结合实际拿出享受人员及类别调整方案。彻底解决上访和部分村干部优亲厚友的现象。经过6个月的普查,取消了不符合条件的农村低保对象836人,新增低保对象344人,农村低保人数由4157户,6294人,调整为4246户,5802人,占农业人口的8.4%。调查结果表明:随着低保工作的深入推进、低保户优惠待遇的增多、低保标准的不断提高,也引发出各种突出问题。
一是少数群众思想观念存在误区。部分干群对农村低保的意义、运行程序和管理方式了解不全面,理解不透彻。有的群众把农村低保误认为是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全部内容,对其社会功能寄予过高的期望,农村五保、身残、生病、天灾人祸、子女上学的都要求享受低保,解决不了就发出标准太低、覆盖面太窄的怨言。少数低保对象等、靠、要依赖思想严重,少数群众不履行赡养和扶养义务,把丧失劳动能力的老人、残疾人和未成年人推向政府。
二是随着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和鼓励农民进城购房定居政策的实施,城镇周边失地农民和进城定居农民因无固定收入来源,需要救助的人员越来越多,加之县级财力有限,县级配套资金不足,导致低保工作的范围和难度越来越大。
三是调查核实收入难,是实施“按标施保”政策的最大阻力。传统的入户调查工作方法无法准确核算家庭收入,一方面由于物价上涨、务工收入不确定和个体经营者收入不固定等因素,导致家庭收入的核定难以准确把握;另一方面,不如实申报,隐瞒家庭收入现象比较普遍;再者,有些小企业、小作坊出于对工人的情感,不肯如实告知他们收入的真实情况。诸多因素的制约大大地影响了低保动态管理工作的成效,低保对象进易出难、进多出少的问题普遍存在。只靠民政部门的微薄力量很难准确掌握家庭收入。
四是动态管理动不起来。各别村村两委班子干部因顾及老亲旧邻、涉及选举等问题,存在低保对象只进不出、或易进难出,新增好增、取保难取,出现动态管理动不起来的现象。
二、农村低保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一)强化了动态管理措施
第2 / 5页
民政局本着“以民为本,为民解困”的工作理念,在实际工作中深入到乡村户了解低保对象的实际生活状况,将符合条件的农村低保对象及时纳入,将不符合条件的农村低保对象及时清退,并且及时掌握了低保对象致贫原因、基本信息和生活所需,使救助工作有的放矢,实施救助有理有据,分类调标合情合理,低保金额足额到位,使低保对象有进有出,标准有升有降。分类施保得以完善,使动态管理得到进一步加强。
(二)低保工作水平进一步提高
我县的农村低保工作程序更加规范,低保工作更加“阳光透明”。民政局采取措施大力宣传农村低保申请程序、保障标准等政策,使村民知道“应保尽保、应退则退”原则,做到“该保的一个不漏,不该保的一个不保。”鼓励困难村民及时申请低保,对不符合低保条件的保障对象及时举报,严格了个人申请、村组评议、乡镇政府审核、民政局审批的三级评议、审核、审批程序,确保低保工作健康、有序、规范运行。更好的完善了低保信息网络管理体系,提高了低保工作效率和水平,有利于农村低保宏观操作,进一步提升了低保工作水平。
三、当前我县农村低保工作存在问题及对策
(一)存在的问题
1.存在“错保”的现象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年龄保”现象普遍存在,个别乡镇为了便于操作,以年龄长者作为低保享受的硬性条件,严重歪曲了保障原则;二是保障对象属实但常年不在本村居住,见不到本人,无法核实家庭收入、生活状况或无法确定是否足额领取保障金;三是“均衡保”成为村级低保工作人员充当“和事老”的万全之策,多表现为将低保指标平均分配到各组或各户,而不计贫富差别;四是低保终身制,低保对象脱贫不能及时取消,而继续享受,严重违背动态管理原则;五是出现了“继承保”,是保障对象已经死亡,有劳动能力的家属顶替死亡低保对象继续享受低保待遇。
2.存在“漏保”的现象
由于农村低保制度启动较晚、宣传力度不够,个别困难家庭由于不了解农村低保政策、低保申请的条件及程序,而不能及时得到救助,造成漏保的现象。主要存在以下漏点,一是个别村民由于平时在村组寡言少语、足不出户,很少与他人或村组沟通,即使生活困难,在低保评议过程中,往往被排挤或遗漏,而不能被及时纳入低保待遇;二是由于暂时投奔子女或亲属谋生,低保评定时没能及时返回而被忽视和遗漏;三是村干部不准确掌握和上报贫困人员的基本生活情况,在审核时无法得知或者高估申请人生活状况及收入,而得不到审批通过;四是由于“年龄保”影响,盲目认为享受低保就必须有年龄限制,使一些因病、残或子女上学造成家庭困难的家庭,享受不到低保待遇。
第3 / 5页
3.家庭经济收入核定难
主要表现在:一是对低收入农户的隐形收入难以合理核定;二是农户外出务工或临时收入有相当的不稳定性,计算起来比较困难。
4.基层工作力量薄弱
基层低保工作人员的不足,对低保工作的开展影响较大。村级又没有专职工作人员,人员少、任务重,没有专项工作经费,对低保工作的进一步规范管理带来一定的不利影响。
(二)今后农村低保工作的对策建议
农村低保工作事关农村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因此,结合此次农村低保工作调查,切实找出农村低保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在今后工作中要把农村低保工作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强领导,狠抓落实,加大投入,扎实推进,确保农村低保工作健康发展。
1.强化组织领导
农村低保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工作量大,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一要加强领导。县人民政府要将农村低保工作纳入政府工作的重要内容,将农村低保工作摆上突出位置,建立责任制,签订责任书,及时指导和帮助解决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二要健全组织。建立健全县、乡镇、村三级农村低保评议组织,加强对低保户的民主评议,提高低保工作透明度。三要完善机制。要充分发挥财政、审计、统计等相关部门作用,加强对低保工作的监管,确保农村低保工作健康有序发展。
2.加大宣传力度,增加工作透明度。
通过此次普查发现,加大了低保政策宣传。为了加强城乡低保工作政策、救助程序、救助标准的宣传,同时加强正面宣传,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督促基层严格执行好、落实好低保公开制度,对低保对象家庭收入、家庭人数,保障金额等情况采取定期的全公开,主动接受社会和群众监督。乡、村两级要设置相对固定的低保工作宣传栏、意见箱、监督电话,将申请低保的条件、所需材料、审核审批程序广为宣传,让广大农村群众全面了解有关农村政策、措施和程序,增强农村低保工作的透明度,形成全社会普遍关心特困群众,支持推动农村低保制度建设的良好氛围。
3.完善操作程序
加强低保工作的规范化建设,做到制度完善、程序明确、操作规范、方法简便,保证公开、公平、公正。一要进一步完善个人申请、村委会评议审查、乡镇审核、县级民政部门审批的运行机制以及低保对象家庭收入的核定办法。二要实
行阳光操作,公开透明。低保对象的审核、审批坚持村、乡镇、县三级公示制度。三要实行动态管理。定期审核低保对象家庭经济状况,及时调整家庭经济条件有所变化的低保对象,做到低保对象该进则进、该出则出,低保金该增则增、该降则降。
4.动员社会广泛参与,确保城乡低保工作健康发展。
进一步强化动态管理,按照能进能出、能增能减的原则,用“造血”式的救助方式取代“输血”式的救助方式,协调劳动保障、科技等部门和社会多方力量采取送岗位、送技术等形式促进有劳动能力的城乡低保户上岗就业,通过劳动,脱贫致富,改变家庭现状,切实做到动态管理。同时,建立完善与低保制度相配套的就业、就医、养老等多种社会救助制度,形成衔接配套的制度体系。
低保调查报告范文二:
农村低保制度的推出,是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加大扶贫开发和社会救助力度的体现。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生活问题的重大举措。为详细了解这项惠农工程在珊瑚镇八户村的实际开展情况、实际操作中还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需要如何进一步完善?带着一连串的疑问,我们深入到泰兴市珊瑚镇八户村走访调查,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珊瑚镇八户村贯彻实施农村低保工作的基本情况:
(一)低保制度实施至今,共计2729人受惠,受保人数覆盖率为7%。其中今年受保453户,共计1056人。从民政办了解,全镇现行农村低保分四个等级。特等为凡年满90岁及以上高龄老人,每人每月享受低保金60元。一等为共同生活成员为一人的低保户,每月可享受35元。二等为共同生活成员为2-3人的低保户,每人每月享受30元。三等为共同生活成员为4人及以上的低保户,每人每月享受25元。“低保新政”犹如温暖的阳光照耀到贫困农民身上,为全镇农村贫困人群拉起了最低生活保障的“安全网”。
(二)资金落实到位,成效显著。
一是农村低保资金到位及时,低保户每季度能够到信用社按时按额领取保障金,切实解决了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需求。3组村民蔡可培,一家三口,本人体弱多病,劳动能力差,其妻患有精神分裂症,家庭收入微薄,日常生活艰难。这次全家都被保上了,每个季度全家可领315元。当我们到蔡可培家里询问情况时,能真切地看到他眼角的泪水。他说:“每个季度都能按时领到不少的钱,吃穿不愁了,感谢党,感谢政府!”。
二是缓和了农村的社会矛盾,维护了农村社会稳定。镇民政办陈波主任说:“原来每到年关,是最烦心的时候,每天都有农民来办公室哭穷诉苦,要钱要救济。但去年年底可好了,这些人都不来了,因为困难群众享受到了低保,日子好过了,也就不找我们的麻烦了”。确实,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同时,农村本身的贫富差距也在逐步加大,困难群众因为自身的特殊原因,收入增长非常缓慢,他们与先富裕的农民收入差距扩大也发展趋势,农村社会也因此产生一些不稳定因素。农村低保制度的实施,增加了部分困难群众的收入,为他们提供必要的生活保障,对于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全镇呈现出“三多”“三少”的良好局面,即农村群众的收入增多了,为党和政府叫好的多了,生活稳定、安居乐业的多了;“老百姓的埋怨声少了,要求解少决困难上访的少了,游手好闲、参加非法活动的少了。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低保政策宣传不到位,村组干部和群众对农村低保工作存在片面认识。
在受访村社干部和群众中,不少人对农村低保制度法制性认识不足。认为农村低保是党和政府的一项福利待遇,低保金是政府白给的,可有可无,可多可少,操作随意性大。有的干部在审核、确定低保名单中优亲厚友,没有树立”低保高压线“意识。在此次调查中,”低保不公不平“成为原因之一。群众的认识也存在误区。农村低保制度在全镇实施之初,保障标准较低,低保覆盖人群少,要求进低保的人数不多。当时,拿低保的家庭是从”五保户“变过来,周边群众一直视他们为”可怜的人“,拿低保金是悄悄的,不伸张,那时农村低保还不被群众广泛重视。而这两年,由于低保标准提高、低保制度外延的扩大,致使低保边缘群众和不该享受低保的家庭竞争参保。拿不到低保还被认为是没有本事,或者是和干部关系不到位。听长辈们谈起,去年一农妇领着孩子到镇上哭穷,要求给予解决低保,不然把孩子丢在政府,理由他们家比现在大多数吃低保的还穷,调查才知男人好赌,又违法超生了5个孩子,这让领导干部非常无奈。农村低保已经成为村民热门话题,关注焦点。
(二)保障标准偏低,救助压力增大。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主要是解决低保对象的最低生活需求,保障其基本生活。现在农村基本生活资料涨价较高,救助对象得到的补差不高,实际最高也只能领到35元/月,难以有效保障低保对象的基本生活需要,仅靠有限的低保金,是难以解决低保对象诸如大病治疗、子女教育以及其他不可预料的突发原因造成的生活困难。而在这些问题的解决上目前还缺乏相应的配套制度。
(三)动态管理存在问题,保障对象 ”易进难出“。
受访村民中,大多低保对象是从低保实施开始到现在一直没有变动的。资格未变,补助标准未变。很多干部在对待低保户退保问题上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消极思想,该核销的不核销,”应退尽退“还存在不少问题。经了解,像个别村的”五保“数据十来年未变,经取证,八庙岭村就出现有”五保“、低保对象已死多年,却还在领取保障金的现象。全镇整体上还没有切实做到农村低保动态管理,没有完全做到保障对象 ”有进有出“,补助水平有升有降。
(四)”人情保“"关系保”增加了社会不稳定因素。
在近期新闻中出现的群众上访问题可以看出,由低保 “不公不平”引起占重要比例。在经济观念冲击下,有的基层干部站不住脚,管不住手,对惠农政策的“高压线”认识不够,金钱价值观不成熟,利益至上。在工作中忽视了为民服务的宗旨,做一些见不得光的事,使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加。
三、进一步做好农村低保工作的几点建议
(一)加强农村低保政策的思想认识和学习宣传工作。
镇村干部要进一步提高对低保工作长期性、重要性的认识。低保是政府对其公民应尽的义务,是社会救济而不是福利,更不是施舍。村组干部要摒弃有自己为政府,为人民工作多年,没功劳也有苦劳,就应该享受低保的想法。镇党委政府应采取多种形式的宣传方式,有效利用新闻媒体,大力宣传农村低保政策,让广大群众知晓农村低保政策,进一步理顺群众情绪,消除群众误解。农村低保是农村社会救助体系的主体和最后一道安全防线,作为珊瑚镇这样一个农业大镇,农村低保工作是关系到全镇的社会稳定、社会风气营造的重要问题,要真正做到“应保才保”,切实维护和保障农村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权益,才能把党和政府的惠民政策落到实处,维护一方稳定。
(二)准确界定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应包括因缺少劳动力、低收入造成生活困难的家庭;因灾、因病及残疾致贫的家庭;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及无法定抚养义务的老年人、未成年人、残疾人等。在实际操作中,要做到完全公正公平确实较难,农村低保有别与城市低保,它的对象更接近,收入更隐蔽和模糊。可参考 “九进九出”的标准,切实做到该进的进,该出的出。
“九进”:
1、因残疾丧失劳动能力的;
2、生活不能自理的弱智、重度精神病人;
3、家庭主要劳动力患有癌症或重大疾病无法正常生产的;
4、家庭遭遇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损失严重的;生活困难的孤寡老人和孤儿;
5、没有纳入够农村五保范围,但无收入来源、无劳动能力、无法定赡(抚、扶)养人的“三无”特困人员;
6、生活困难、年老体弱、农田无法耕种、无其他经济来源的特困农户;
7、田地面积少或因国家建设征用全部土地,生活十分困难的无业人员;
8、家中老人常年卧病在床或行动不便,子女尽孝照顾受到公认的;
9、符合农村低保标准的其他农户。
“九出”:
1、在法定劳动年龄内、有劳动能力、无故不从事生产劳动游手好闲的;
2、近期两年内有购房、建房或其它投资行为的;
3、出资安排子女择校读书或留学的;
4、穿金戴银,日常生活消费水平明显高于最低生活标准的;
5、无明确家庭收入,但农户中正在将汽车、摩托车、空调、冰箱等作为生活消费品使用的;
6、有吸毒、卖淫、嫖娼、赌博行为或因其造成家庭生活困难的;
7、、依法具有赡(扶、抚)养关系、且法定赡(扶、抚)养人有赡(扶、抚)养能力,但未履行赡(扶、抚)养义务的;
8、违犯国家法律、法规、规章规定造成生活困难的。
9、违法违规生育或收养儿童造成家庭困难的。力争达到一个不错、一个不漏,真正让那些连温饱都难以维持的农村贫困人口在政府的帮助下享受最基本的生存权。
(三)落实三榜公示,防止“人情保”“关系保”,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阳光低保。
要始终坚持申报对象公开、家庭经济收入公开、审批金额公开的原则,把农村低保工作置于广大群众的监督之下。必须在镇村两级建立永久性公示栏,并将动态变化情况及时进行公开,至少做到每半年一公开,及时接受群众的监督,做到公正、公平、公开,实现真正的阳光低保。这点很重要,很多镇村干部不重视,把“公示”看做“多此一举”、“走走样子”。在今年的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中,让人认可了曝光威力远远大于其他处罚的现实,只要切实落实了公示制度,就能让不该要的人伸不出手,该得到人,从人后走到人前。从而杜绝人情低保、关系低保、混吃低保、骗吃低保等现象的发生,确保农村低保工作健康有序发展。
(四)加强动态管理,让农村低保“进得去、退得出”。
严格按政策标准适时调整保障对象及补助金额,建立公平、公正、公开的动态管理长效机制,杜绝“一保定终生”和保障标准长期不变等现象,从源头改变“养懒汉”的现象,进而提高农村低保的整体效益。与此同时,要逐步完善和实施监督的多元化管理,继续通过民政、审计、纪检等部门行政监督、社会舆论等手段进行全方位监督,防止滥用职权、暗箱操作、截留挪用、弄虚作假等违规违纪违法行为的发生。
(五)增强自身“造血”机能,尽早脱贫致富。
各级政府要建立健全农村困难群众的长效帮扶机制,特别是低保对象在医疗、教育、法律援助等方面的优惠政策或帮扶措施,为其提供及时必要的救助,切实增强低保户的“造血功能”。积极扶持有劳动能力的低保对象寻求就业渠道或脱贫项目,不断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实现救助工作从“输血型”向“造血型”转变,让低保家庭早日脱贫。同时,在给予低保户物质救助的同时,给予和城市低保对象等同的优惠政策,鼓励、扶持他们通过其自身的努力脱贫致富。要免费培训低保对象,帮助有劳动愿望的人员进城务工;申请从事个体经营的,优先办理营业执照,并可享受财政贴息的小额信用贷款政策等等。
低保调查报告范文三:
村低保是当前我国社会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护和保障困难群体基本生存权的一项根本措施。做好农村居民低保工作,对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和社会事业健康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自2007年全面开展的农村低保政策实践,虽然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在具体实际运行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和缺陷。这主要体现群众对低保的认知度较低,低保保障水平还不高,欠发达地区资金缺乏,“搭便车”现象严重,“假冒者”行为被漠视,监督管理不到位,低保对象界定执行模糊等诸多方面。必须认真分析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并采取有针对性的对策措施。
时间:2012年8月6日
地点:****************
一:调查情况简介
2012年8月份,我来到*******进行社会实践。在近一个月的时间里,我多次走访,对主管民生方面的民政部门工作人员进行采访,以及翻阅了大量的政府对于贫困人员的帮扶文件和帮扶工作记录,对贫困居民的生活状况及所获得的帮扶情况有了一定的了解,完成了这份调研报告。
调查地点:***********
调查对象:村庄贫困居民及低保户
调查目的:了解国家低保政策在农村的推行情况以及分析低保政策对农村贫困居民的影响,分析低保政策施行过程中的不足并且为有关部门提出相应的建议。
调查方法:文献调查法,访谈法
二:调查内容
调查过程:
1.2012.8.1—2012.8.2为期两天时间走访农村低保户(代表)进行关于低保问题的访谈
对象一:访谈一低保户,全家共5口人。其中户主年事已高,其母亲年龄85岁,常年卧病在床,其妻子精神异常,无法工作。两个儿子(不务正业)正准备结婚,需要盖房子。家庭住房仅为一个三间小瓦房,其收入来源为户主种地,所得收入不能维持家庭正常生活。其整个家庭五人一月可获低保金600元。其家庭在村委会的帮助下在镇民政部门申请低保,民政工作人员多次指导该困难户填写申请表格。为了减少该家庭成员的四处奔波,镇民政工作人员帮助这个家庭联系民政局,残联等政府部门,并经常电话联系该户户主了解他们家庭的一段时间的状况及所需要的帮助。
对象二:***有低保村民,全家共4口人。其中户主身体残疾,丧失劳动能力。两个儿子,均为在校学生。其收入来源为其妻子在工地打工,所得收入不能维持家庭正常生活。其整个家庭四人一月可获低保金为1000元。其两个儿子中,大儿子目前就读某重点大学,在工作人员的多次帮助申请下,获得企业助学金每学期4000元,四年共计32000元;二儿子今年考取某大学,在工作人员的再次帮助下,获得企业助学金每学期3000元,三年共计18000元。工作人员多次指导该困难户填写申请表格,帮助两个孩子顺利走进大学校园,圆他们的大学梦。
对象三:****有一低保户,但是走进其家里发现家里还是比较富裕,各种家用电器都很多,吃穿住行在农村中算是中等,但是为什么会是低保用户呢,调查显示主要是因为户主是村委会主任,所以导致家中情况不实,从而引起国家低保政策出现阴影。
2.2012.8.3—2012.8.4为期两天时间走访农村困难户但不是低保户进行关于低保问题的访谈
对象四:****有一村民,全家一共三口人,有一儿子。一家人身体都比较健康,但是其户主前几年出了车祸,虽说现在身体好了,但是看病时已经花光了全家的积蓄,现在正在家干农活,其妻子在小工厂打工。但是他孩子正在上大学,每年需花费很多钱,家中的每年收入无法支付其各种学费。但是他家中的情况达不到申请低保的条件,因此无法得到国家的帮助。
对象五:****有一户虽说家庭条件达到了国家的相关要求,但是因和村委会成员和有关村民有长期的家族的矛盾,为人处世不是很好,所以相关人员一直没通过其低保的申请,导致其低保问题一直没有落实。
3.2012.8.5—2012.8.6为期两天时间访问镇上民政部门
A:低保政策的相关文件:
(一)申请农村低保待遇条件
申请农村低保待遇应同时具备下列条件:
1、持有本县农业居民户口。
2、居住在农村村组,家庭承包土地的农村居民。
3、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人均年纯收入和实际生活水平低于当地农村低保标准(具体询问当地民政部门)。
(二)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不予享受农村低保待遇
1、三年内因购买、修建或装修住房(必要的维修除外)造成家庭生活困难的(因拆迁安置购买、修建房并进行简单装修的除外)。
2、好逸恶劳,有承包田(地)且有劳动能力但不耕种的。
3、家庭成员有赌博、吸毒行为或者进行高消费娱乐活动的。
4、家庭拥用非生活所必需的高档消费品,如手机、摩托车、空调及贵重饰品的。
5、家庭生活水平明显高于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
6、弄虚作假骗取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
7、其他法律、法规规定不能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
B:关于城镇居民享受低保的相关数据
三: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1、最大的问题就是有些居民不配合的问题。
不是所有的困难群众都是低保户,所以不是所有的困难群众都会在每次活动时获得一些赞助帮助。当一部分人没有得到共建的商业单位所提供的钱物时,就会抱怨村委会不公平。有的困难群众在寻求村委会帮助时态度比较差,认为村委会为他们服务是理所应当的,应该替他们做好一切的工作。
解决方案建议:
当碰到有一些居民抱怨不公平的时候,工作人员应该耐心向他们进行解释,告诉居民每次发放的量都是一定的,每户居民轮流获得,以得到社区居民的理解。其次,每次慰问活动发放钱物时要做好详细的登记,以防产生下次发放时重复发放的情况。
当碰到态度较差的居民时,工作人员要保持微笑和语言上良好的态度。耐心向该居民解释,并指导他们填写表格和办理手续等。让居民体会到村委会的耐心和认真的态度。
2、低保准入把关难度大
申报低保对象的收入情况很难掌握,如果他们通过隐报、瞒报等掩盖自己的实际家庭收入,审核部门无法鉴定。而很多专项救助,比如医疗救助、廉租房救助、法律援助、教育救助和有线电视费减免等,只有低保对象才有资格享受,因此会有人想方设法加入低保行列,从而增加了低保的压力和难度。
解决方案建议:
这应该加强低保的规范化建设,完善低保对象的评定标准。并严格按规定实行,争取做到应保即保。还应充分发动群众,落实举报监督的制度
3.乡村社会“权力异化”
乡村社会权力异化会导致乡村政权环境的变异,集中表现为一般农民与村干部关系较为平淡,但同时存在并行不悖的“熟人社会”。“熟人社会”正如一张权力的关系网,基层干部是村庄社会中的特殊角色,他们是国家政府的权力末梢,甚至可以说是村里社会环境的“当家人”,但同时在市场经济社会环境中,他们又是追逐自身利益的“经济人”。他们首先考虑的是自己“熟人社会”网中的人,比如自己的亲戚家属、上级干部的亲朋故旧、村里有头脸的人等。村组干部为了笼络住他们的心,往往主动采取利益安抚的办法来争取他们的支持。于是,低保就成为了权力变质下的资源。村组干部有可能通过控制低保资源的分配和使用,建立或巩固私人关系网,并从中扮演“赢利型经纪人”的角色。
4.缺乏激励约束机制
就大多数群众而言,低保未涉及到他们的切身利益,他们也不是国家的工作人员,不负有责任。与此同时,目前还没有相关的政府文件对举报低保“假冒者”的行为给以奖励,即国家缺少相应的激励机制,使得多数村民产生不愿意得罪人的心理,社会监督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群众的参与度低。就村组干部而言,即使他们利用手中的权利为自己的亲戚朋友违规办低保,主要是对低保“假冒者”进行清退处理,违规者不会受到相关法律法规的严厉惩处,致使村组干部以及乡镇以上干部行为失范所付出的成本与所获得的收益极不对等,一方面违规、违法的政治和经济风险成本太低,另一方面他们所获取的经济和政治收益又太大。如此缺乏约束机制——可以低成本甚至零成本地牟取不当的利益,就难怪有些村组干部以及乡镇以上干部敢于“冒天下之大不韪”。特别是,那些实践中不断出现的违法违规者得到好处的“成功”案例,又能起到不可低估的反向激励
解决方案建议:我国农村低保政策实践中存在的“搭便车”现象严重、“假冒者”行为被漠视等诸多问题,是由于乡村社会“权力异化”等多种深层原因造成的,必须有的放矢地采取努力运筹制度的规划和实施、尽力彰显施行的严谨和严明等对策措施。
四、调查总结
我们以关注民生,出尽城乡和谐的总体要求,结合所学专业实际,通过开展民生会谈,宣传走进农家院等活动,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方针政策,战略部署和具体措施,大力宣传社会保障制度体系,让村民了解更多的国家惠民政策。实践调研活动圆满结束,让我们走进群众家庭,了解了现今的农村状况和农民思想活动,锻炼了自己,宣传了自己,宣传了社会保障制度体系,深入学习领悟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承和发扬了大学生勇于实践的光荣传统,树立和落实了科学发展观。这是一次实践活动,更是一次人生经历。
第四篇:关于社区低保调查报告
2012年7月22日,我来到湖州市吴兴区月河街道二里桥社区进行社会实践挂职。就低保工作的开展情况而言,人性化的管理模式以及严谨的审核调查态度使得社区的工作得到了住户的认可,低保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在近一个月的时间里,我多次走访所在社区的贫困居民,对主管公共民生方面的社区工作人员进行采访,以及翻阅了大量的政府对于贫困人员的帮扶文件和社区帮扶工作记录,对社区贫困居民的生活状况及所获得的帮扶情况有了一定的了解,完成了这份调查报告。好范文一、二里桥社区基本情况
湖州市吴兴区月河街道二里桥社区位于湖城东大门,辖区面积约0.27平方公里,分为明都锦绣苑、锦东苑、航运一村、东方明珠、风雅蘋洲等5个小区,现有住户1886户,常住人口4190人,有低保户6户。航运一村等较老的小区无业或低收入的居民比较多。
二、帮扶政策的政府部门或社区政策
1、吴兴区慈善总会文件(吴慈【2009】8号 关于上报慈善助学对象的通知)
申请对象:
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待遇家庭和低保边缘户家庭(即低保标准上浮20%)的子女,今年被录取高中(含职高)全日制学校的学生可向吴兴区慈善总会申请。
今年被录取大专以上全日制院校的学生,一律向湖州市教育局(学校)申请,符合助学条件的市教育局将统一安排,本不会再接受申请。
可享受的帮扶政策:
城乡低保困难家庭子女每人一次性补助的标准为:高中(含职高)2000元。
城乡低保边缘户困难家庭子女每人一次性补助标准为:高中(含职高)1000元。
2、吴兴区慈善总会文件(吴慈【2010】4号 关于开展贫困家庭少儿先天性心脏病二期救治活动的通知)
申请对象:
一是户籍在本区的城乡低保户、低保边缘户家庭16周岁以下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少儿;二是在吴兴区务工满2年,并签有劳动合同的外地民工家庭,随父母来湖生活的16周岁以下患先天性心脏病的少儿。
可享受政策:
城乡低保户家庭,按实际医药费总额,扣除新农合或城镇职工和居民医疗保险报销后的部分,其中80%由金洲集团慈善资金补助,10%由市中心医院减免,10%由患者家庭自负。城乡低保边缘户家庭,按实际医药费总额,扣除新农合或城镇职工和居民医疗保险报销后的部分,其中70%由金洲集团慈善资金补助,10%由市中心医院减免,20%由患者家庭自负。经济条件困难的外来民工家庭,按实际医药费金额,70%由金洲集团慈善资金补助,10%由中心医院减免,20%由患者家庭自负。
3、二里桥社区2009年1月制定的社区民政工作计划
l 针对居民实际经济收入加强对最低生活保障线以下家庭的迅查,审核上报,工作认真、细致、准确,及时将低保户的最低保障金额发放到低保户手中。
l 做好户口走访慰问工作,切实为困难户排忧解难,解决他们生活中的实际困难。
l 热心听取困难群体的来信来访和举报,对他们所反映的问题,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求及时解决,并给与满意答复。
l 落实各项优抚政策,积极为优抚对象排忧解难,组织社区志愿者对困难优抚对象进行帮助。
4、“爱心公益行”互助帮扶工程
“爱心公益行”互助帮扶工程由市民政局、市慈善总会共同发起,吴兴区民政局、吴兴区社管办协助参与,《湖州日报》提供独家新闻支持,以“帮困·助老·济贫”为宗旨,通过为社会爱心志愿人士(慈善义工)、困难群众和孤寡、空巢等困难老人搭建互动平台,吸引和整合社会爱心资源,倡导一种崇尚慈善、热心公益的良好社会风尚。
三、低保户的态度
这些年,随着国家和各地方的宣传力度的加大,以及自身或周围人的切身感受,大多数人对城市低保的认识还是比较深刻的,也从最初开展时的不信任渐渐体会到其中的益处,特别是低保户们,在困难的时候感受到了国家对困难群众的关爱。经过走访调查,发现低保户对社区低保工作普遍持满意态度。管理低保工作的社区工作人员能严格按照国家的政策法规办事,态度好,工作认真负责。
四、社区帮扶困难群体
1、二里桥社区有一户低保户,全家共4口人。其中户主视力残疾1级,丧失劳动能力。其妻精神异常,无法工作。两个女儿,均为在校学生。家庭住房面积为60平方米,其收入来源为出租所居住房屋其中的30平方米,所得收入不能维持家庭正常生活。其整个家庭四人一月可获低保金为1268元。其两个女儿中,大女儿目前就读某大学三本,在社区工作人员的多次帮助申请下,获得区残联助学金每学期4000元,四年共计32000元;二女儿今年考取某大学专科,在社区工作人员的再次帮助下,获得区残联助学金每学期3000元,三年共计18000元。社区工作人员多次指导该困难户填写申请表格。为了减少该家庭成员的四处奔波,社区工作人员帮助这个家庭联系月河街道、残联等政府部门,并经常电话联系该户户主了解他们家庭的一段时间的状况及所需要的帮助。
2、2011年7月22日,我跟随社区主任和副书记来到二里桥社区的航运一村小区为一位患有精神疾病但家庭条件困难的社区居民进行募捐。航运一村是一个时间比较久的小区,该小区的房子归航运公司所有,小区居民没有房产证,故不可以用房子向银行抵押贷款。七月十几号的时候,这位患有精神疾病的社区居民拿着菜刀追砍邻居,并扬言要点煤气罐。后被制止并被公安机关带走。因为某种原因,精神疾病的鉴定需要该居民自己掏钱做。但该户居民仅夫妻二人,无儿无女,因无固定工作,故家庭又没存款,无法自己出钱进行鉴定,也无法住院治疗。在这么一种情况下,社区工作人员到社区所辖的各个小区为该居民进行募捐。但募捐所得的钱远远不够鉴定所需,更别提后期治疗了。社区的几位主任花了好几天的时间向有关政府部门筹集鉴定所需的资金。在社区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最终获得了吴兴区政法委的资金帮助。
3、逢年过节,社区的党员干部和工作人员都会走访社区的低保户和贫困居民,给他们送去过节的礼品、米和食用油等。在挂职期间,我也跟随了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走访了几户困难户,并和贫困家庭的学生进行了交流,给予他们一些学习和生活的建议。据了解,二里桥社区有不少的共建单位,社区居委会会经常联系共建的商业单位给贫困居民提供赞助。二里桥社区居委会和共建单位会不定期进行一些活动,结对贫困居民,贫困居民会获得一些赞助,一般为五六百现金或柴米油盐等生活用品。过年时会有驻湖部队、政府部门等单位的慰问,社区会安排组织贫困居民一起吃年夜饭等。各种慈善活动,社区居委会都会积极组织安排,使贫困人员感到温暖。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还经常会将慰问物资亲自送到行动不便的居民手中。
五、社区帮扶工作中碰到的困难及建议解决的方案
通过对社区工作人员的采访,发现社区帮扶工作中碰到的困难不少。
1、最大的问题就是有些社区居民不配合的问题。
不是所有的困难群众都是低保户,所以不是所有的困难群众都会在每次活动时获得一些赞助帮助。当一部分人没有得到共建的商业单位所提供的钱物时,就会抱怨社区居委会不公平。有的困难群众在寻求社区居委会帮助时态度比较差,认为居委会为他们服务是理所应当的,应该替他们做好一切的工作。
解决方案建议:
当碰到有一些居民抱怨不公平的时候,社区工作人员应该耐心向他们进行解释,告诉居民每次发放的量都是一定的,每户居民轮流获得,以得到社区居民的理解。其次,每次慰问活动发放钱物时要做好详细的登记,以防产生下次发放时重复发放的情况。
当碰到态度较差的居民时,社区工作人员要保持微笑和语言上良好的态度。耐心向该居民解释,并指导他们填写表格和办理手续等。让居民体会到社区居委会的耐心和认真的态度。
2、低保准入把关难度大
由于目前城市居民就业的多样性和隐蔽性,申报低保对象的收入情况很难掌握,如果他们通过隐报、瞒报等掩盖自己的实际家庭收入,审核部门无法鉴定。而很多专项救助,比如医疗救助、廉租房救助、法律援助、教育救助和有线电视费减免等,只有低保对象才有资格享受,因此会有人想方设法加入低保行列,从而增加了低保的压力和难度。
解决方案建议:
这应该加强低保的规范化建设,完善低保对象的评定标准。并严格按规定实行,争取做到应保即保。还应充分发动群众,落实举报监督的制度。
六、对于社区帮扶工作的个人建议
1、在和社区里困难家庭孩子进行交流之后,发现不少的孩子会因为家庭贫困而感到自卑,在这方面,他们经常会因为无人可以交谈而觉得无助。社区居委会应该更多地关注这些孩子的心理健康。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社区居委会可以邀请一些心理老师不定期得给这些自卑的、需要帮助的孩子心理疏导和帮助。
2、我了解到不少家庭困难的学生,特别是高中毕业的学生和大学生希望在寒暑假时期通过兼职来为家里减轻经济负担。但是,当今社会比较复杂,而学生们还没有真正步入社会,都过于单纯,容易上当受骗,找一个安全并合适他们的工作并不容易。政府部门或者社区居委会在这方面可以为希望兼职的学生提供帮助。通过和共建单位的沟通联系,请一些信得过的企业商业单位为这些学生提供合适的勤工助学岗位。
3、社区干部和党员干部可以和贫困居民进行结对,通过频繁走访,消除贫困居民的心理顾虑,可以更加全面,更加深入得多了解贫困户、低保户的心理,了解他们生活中碰到的困难,及时为他们提供必要帮助。
4、加强社区与大学和中学的合作。发动更多的学生志愿者来从各方面帮助社区低保户等贫困人员。也可以请更多的学生志愿者来帮助社区工作人员处理低保贫困人员的工作。目前来说,我认为学生志愿者与社区的合作还不够多。学生志愿者的力量非常巨大,通过合作,可以减轻社区工作者的工作压力。
总结
通过在二里桥社区一个月的挂职实践学习,我深刻理解了社区公共民生中帮扶工作的不易和贫困居民生活的艰难。公共民生工作,特别是贫困居民的帮扶方面工作是非常重要的,也是非常考验社区工作人员的。对于这些工作,社区工作人员需要有良好的态度,耐心细心地为贫困居民提供更加周到的服务。
阅读更多好范文调查报告:http://xiexiebang.com/diaochabaogao/
第五篇:甘肃省成县农村低保情况调查报告
调查内容及分析框架
1.1 调查背景
2007年1月1日,国家出台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以下简称“低保”制度)到底为贫困人民带来了什么程度的帮助,是否存在不足,人们对于“低保”政策持有什么样的态度?为了完成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课的作业,为了解这些情况,我们社会调查第三组(行政管理5班)于5月25日对南充市下半城地区(大西街、大南街、西湖街等)以及北湖公园部分居民做了一次简要的分析调查,根据搜集到的资料信息做了这份调查报告。对南充市顺庆区下半城(主要地点:大南街、大西街、红墙街、北湖公园、西湖街;选择此区域的原因:相对于其他地区普遍贫穷,“低保”户多,便于了解底层人民的生活状况及想法。)进行了有关“低保”政策的调查。1.2 调查过程
调查对象 汉川市沉湖镇百二沼村村委,主要咨询王书记。
调查过程针对当前情形下的低保制度,我向本村王书记提出了如下十个问题,王书记耐心的一一为我解答。其具体问答内容如下:
当地什么时候开始低保救助的? 答:具体本村从2002年开始
当地有多少人在依靠低保救助? 答:全村共有3693人,其中105人享受低保救助,占全村总人数的2.84%
当地什么样的条件才能享有低保? 答:参照国家政策文件,按照本地区生活水平而制定的标准。持有农业户口的居民,凡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人均收入低于当地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均有从当地人民政府获得基本生活物质帮助的权利。目前本村低保制度主要以家庭为单位进行救助,以家庭人均收入状况为标准确定救助对象。本村低保户大致分为三类:大病致贫、鳏寡老人和父母双亡的孤儿。其中大病致贫的占多数。
在当前低保体制下,低保户所享有的权利和义务
答:权利:本村低保户按国家标准每月享有相应的救助,另外低保家庭免费享有农村合作医疗,在九年义务教育内的儿童免学费等。义务:低保户必须配合村里每年对低保资格的审核调查。
不同条件的低保享有哪些不同的救助? 答:更具家庭条件的不同,我村低保体制分一、二、三类,一类每人每月105,二类每人每月85,3类每人每月55,免费参加农村合作医疗。6.低保户申请低保的申请程序 ① 个人申请 ② 村委开会审议并申报 ③ 镇民政审核后交市民政审核 ④ 张榜公示 本村的低保申请到审定完全按国家要求程序严格执行,争取做到需要低保救助的家庭都可以得到救助,有条件的绝对不浪费国家资源,也就是不漏掉一个,不错过一个。
申请之后政府部门怎么审核是否属实?
答:本村不大,并且基本上每个小组都配有组长,所以村委对每一个家庭的大致情况都比较了解,在低保申请者申请的时候就差不多知道 其是否有资格享受低保救助,但是为避免出现审定出现偏差,本村还是按照规定办事村委将会组织开会,对其家庭状况进行讨论,然后组织人去其家里访问,同时也向其左邻右舍咨询,已保信息的准确性。
低保救助具体怎么实施? 答:本村按照国家的政策执行,实行个体银行专户,然后每季度领取,对于不会使用银行卡的老人,村委负责帮老人取钱。社会化发放。
对于经过一段救助后有些居民已经自力更生了,不满足低保条件了,可是还在占用低保资源,低保局是怎样复查他们是否还需要低保救助的? 答:为确保国家低保救助资金都用在刀口上,不浪费国家资源,本村每年至少对低保家庭的情况重新审定一到两次,对不再满足低保条件的家庭,取消其享受低保救助的资格,并对其进行讲解和劝说。
近几年国家对低保方面的投入力度怎么样? 答:近年来,国家对低保方面的投入越来越大,由每人每季度30元上升到每人每季度120元 四调查方式:访谈法,资料法。因为王书记负责管理本村所有的低保工作,了解本村低保工作的所有信息,故拜访了王书记,为加深了解和数据的准确性,王书记也拿出了本村关于低保的一些文件以及资料信息。
五调查时间: 2011.08
六调查结果 这次调查使我对本村的低保情况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农村作为生产力,消费水平都比较低下的地方,经济水平较为落后,人们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都相对落后,人们的消费水平相对较低,但改革开放的成果早已普及到农村,这里也基本上都达到了小康水平,但是对于一些特困家庭,生活还是十分艰难。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低保的投入,也使他们的生活有了一定的保障。目前,从整体上看,我村低保体系比较完善,生活艰难的都享有了国家低保的救助,低保户的生活也得到了保障。这几年国家对低保的不断投入,人们对低保的不断了解和重视,我村的低保制度也得到了较好的发展,基本上符合国家的各项要求。
七调查体会 通过这次社会调查,我深入社会基层,接触社会,努力实践,对社会很多问题有了一个更加全面的认识,比如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村五保供养、社会救助制度等,这些方面在近几年都得到了较好的发展。另外,在调查过程中我认识到了很多交流上的不足,以及礼仪知识的欠缺,我受益匪浅。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会加强自己交流方面的能力,这将使我受益终身,同时,也会关注国家时事政治,心系祖国发展。
辞谢感谢王书记百忙中抽空耐心的接受我的采访,给我提供这么多的有效信息,谢谢您对我工作的支持。
2011年08月24日 成县低保制度概况
农村低保是政府对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农村居民,按照保障标准进行差额救助的新型社会救助制度,是对农村特困户救助制度的完善和发展,是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的重大举措。成县2007年全县纳入农村低保对象10630户35274人,发放保障金482.3709万元。2008年全县将低保对象扩至76037人,同时将农村低保一类标准由原来的50远提至57元,每人每月增加7元;农村低保二类标准由18元提至25元,每人每月增加7元;农村低保三类标准由原来25元提至35元,每人每月增加10元;农村低保四类标准由原来10元提至17元,每人每月增加7元。低保对象每6个月从农村信用社领取现金。低保户的生活现状
3.1 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39户低保家庭,共计189人,其中年龄最大的有76岁,最小的7岁。夫妇与两个以上孩子的家庭占66.7%,农村独生子女领证户和二女结扎户占37.1%,残疾、年老体弱无劳动力的家庭占31.3%,丧偶的家庭占18.3%,其他情况占13.3%。被调查的低保户平均每户低保家庭拥有的劳动力不足两人,平均每个劳动力负担1.4人。低保户家庭成员的文化程度普遍较低,小学以下文化程度的占91%,初中文化的占7%,高中及以上的仅占2%。
3.2 生活状况
低保户家庭主要收入来源自主经营(主要是种植粮食和外出打工)的占66.7%,亲友资助占12.8%,救助资金的占30.7%,借贷过日子占7.6%。住房质量普遍较差,调查的39家中只有5家是砖木结构,没有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住房,其余全是土坯房,其中3户为政府救助金盖起得房子,1户借住在别人的房子里。
3.3 消费情况
低保户年人均食品现金支出282元,消费粮食159公斤,人均教育支出334元,医疗支出196元,个别家庭缺粮。
3.4 健康状况
被调查人身体健康的147人,占77.8%;体弱多病的31人,占16.4%;患慢性病的9人,占4.7%;残疾的7人,占3.7%;患有大病的4人,占2.1%。调查资料显示:低保户家庭成员有病能及时就医的7.6%;不能及时就医的占92.4%,不能及时就医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经济困难,以及忙着干农活,家里其余无劳动力,腾不出时间去住院看病。低保工作存在的问题
自党的十8大以来,从中央到地方制定了许多惠民政策,国民经济得到了跨越式发展,尤其在城市低保方面。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是我国目前社会保障体系的最后一道防护网,他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关心和照顾。自推行低保政策以来,为保障贫困群体的基本生活,减轻政府压力和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4.1 低保政策宣传不到位
有些乡镇只是公布了一些低保政策的条例,农民不能很好的理解低保救助政策、低保救助条件,应享受救助的人如何申请和领取救助金等。在调查中我们询问大多的农民是否知道低保有关政策时,他们回答说是不太清楚,刚开始听到村干部宣传时,以为只是一句空话,没有当回事,而大多数村子里都只是村干部要了急需救助家庭的户口本和户主的身份证就给他们办理了。
4.2 低保政策不公开透明
有的村子里刚宣传低保政策时,以前的特困户和家中有一两个需救助成员家庭都申请了,但最终只有重女户和特困户被确定为低保对象,乡镇给每个村子分配了多少名额,村民们是不知道的,有些地方村民反映村干部贪污,使救助真正到位的资金缩水,本来不多的救助金被各级部门分去了。
4.3 农村低保覆盖面窄
对一些特别困难的农户应提高救助标准。农村低保对象大多数是结扎重女户和以前的特困户,对有些生活暂时困难的农户没有救助。如柴家门乡的一位41岁的农村妇女独自劳动照顾着两位老人,儿子正在读大学,女儿读高中,每年两个学生需要2万多元,而每月的救助金只有每人25元,而对于生活本生就很好的有些农村独生子女家庭,每人每月却每月领取35元的救助。
4.4 部分低保对象的确定不准确 村子里的特困户和重女户(低保对象中的大部分)都被确定为低保对象,有些村干部优亲厚友,他们的亲戚朋友生活并不困难也被确定为低保对象。在丁沟乡调查时,一个老人说:“上面一个庄里的一个老汉,生活不困难,但以前选村干部时为村支书帮了忙,确定低保对象时,他就首先被确定为被救助者”。一个中学生告诉笔者,在另外一个村,村民们对村干部首次确定的低保对象不满,把村干部的一些亲友揍了一顿,才了事。一个大伯,他母亲瘫痪躺在床上,生活困难,但是村干部说救助名额已经发放完了,他们家不能列为低保对象,大伯就去乡政府请来了干部,亲自到他们家了解情况,最终才被救助。4.5 低保对象确定难
虽然成县制定了《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暂行办法》,但在实际操作中仍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对低收入家庭的房产、储蓄、有价证券、隐性收入等难以合理核定;二是有劳动能力的保障对象的隐性收入核算难;三是农户外出务工收入或临时性收入计算难;四是确定农户具有法定赡养、抚养关系且在一起共同生活的全体人员收入难。4.6 救助对象情况变化后,能把救助名额给别人
在有的救助家庭中,被救助者去世了,他的家人仍然在领救助金,虽然一个人的一年救助金最多只有四五百元,但对其余家庭是可以帮大忙的。为此我们提出几个建议:(1)、实行阳光操作,保证公平公正,坚持为此“公开、公平、公正”,民主透明,社会监督和动态管理等原则,确保这一惠民政策“阳光”、透明。有关部门对低保工作切实加强领导,实施有效监管,规范低保申报、审批程序,建立以避免基层干部以亲疏关系办低保、拿政策送人情、办事不公等问健全公示制度,让群众广泛参与评议,实行各环节民主监督,题的出现,真正做到公开、公平、公正,把好事办好。实行“一听证二调查三张榜公布”制度,即由政府、居委会和居民代表共同组成低保评议小组,对低保申请对象进行公开听证,广泛听取意见,对低保申请对象逐户进行入户调查和向群众进行调查;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充分发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新闻媒体等方面的作用,形成监督合力,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切实让党和国家的这一惠民政策得到有效落实,同时强化社会监督,做到“四张榜四公开”,即居民小组推荐后张榜公开、民政部门审批后张榜公开、村支两委初定后张榜公开、乡镇审核后张榜公开,接受群众举报监督,群众无争议的方可享受低保待遇,使有限的低保资金,真正用在最需要救济的贫困居民身上,分享到改革的成果。
(2)坚持实事求是,做到应保尽保。实行动态管理,按照逐步完善和动态管理机制的要求,建立抽查核实制度,保证半年重新核定一次,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使保障对象有进有出。上报低保对象要实事求是,民政部门在低保审批工作上,务必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办事,尽可能做到应保尽保,无一漏保,使低保政策惠及到更多的贫困家庭。
(3)解决实际困难,提高低保标准。当前国家十分重视“社会公平”问题,贫困人口的民生问题更应受到关注,扶贫政策、扶贫资金应适当地向贫困人群倾斜。现在最严峻的问题是面对物价飞涨,通货膨胀的客观存在,在财政资金的统筹使用上,加大扶贫力度,适应向低保困难户倾斜,提高低保标准,切实解决贫困弱势居民的实际困难,使他们的生活真正能够得到较好的生活保障。
(四)加强动态管理,让农村低保“进得去、退得出”。严格按政策标准适时调整保障对象及补助金额,建立公平、公正、公开的动态管理长效机制,杜绝“一保定终生”和保障标准长期不变等现象,从源头改变“养懒汉”的现象,进而提高农村低保的整体效益。与此同时,要逐步完善和实施监督的多元化管理,继续通过民政、审计、纪检等部门行政监督、社会舆论等手段进行全方位监督,防止滥用职权、暗箱操作、截留挪用、弄虚作假等违规违纪违法行为的发生。
(五)增强自身“造血”机能,尽早脱贫致富。
各级政府要建立健全农村困难群众的长效帮扶机制,特别是低保对象在医疗、教育、法律援助等方面的优惠政策或帮扶措施,为其提供及时必要的救助,切实增强低保户的“造血功能”。积极扶持有劳动能力的低保对象寻求就业渠道或脱贫项目,不断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实现救助工作从“输血型”向“造血型”转变,让低保家庭早日脱贫。同时,在给予低保户物质救助的同时,给予和城市低保对象等同的优惠政策,鼓励、扶持他们通过其自身的努力脱贫致富。要免费培训低保对象,帮助有劳动愿望的人员进城务工;申请从事个体经营的,优先办理营业执照,并可享受财政贴息的小额信用贷款政策等等。低保户的愿望
农村低保户作为社会的弱势群体,面对重重的困难生活,他们最热切希望的问题主要有一下几个:
一盼适当提高救助标准;
二盼低保指标比例适当给予偏远山区贫困户倾斜,能够对一些困难群众特殊照顾; 三盼公正透明,接受群众监督; 四盼上级多下来检查核实情况;
五盼保障方式多样化,低保户认为只发放救助金也不是长久之计,他们担心,将来不发救助金了,农民的困难仍未解决,不如利用救助金帮他们掌握一种脱贫致富的本领。6 希望政府解决的问题
在本次调查中,在问及需政府解决的问题时,发现90%的群众有病不能及时就医,看病仍然是个大难题,首先应该解决看病问题。
6.1 低保对象的生存环境恶劣 生活质量低下,容易得病,虽然现在参加了农村合作医疗,医疗条件有了改善,但问题依然堆积。农民们一般都是家里太忙、手头无钱,先照顾孩子,自己小病不治拖延成大病,大病无力救治,合作医疗只是报销住院后的部分医疗费,而农民们却因住院费用太高,家里无人劳动,不去住院。丁沟乡甜水社一低保户家的孩子在学校体检时,查出患有先天性心脏病,但家里无钱,就没有去治疗。县民政局曾要拨2万医药费,但因向政府有关部门不开证明,这医药费就一直没有拨下来,孩子的父亲只好还掉乡亲们凑的去看病的路费,还好这孩子暂时还没有明显反应。还有一些乡村,乡镇的医疗条件很差,而由于交通不便,急病患者不能及时送进有救治条件的医院。大病患者住院转院难,不能及时办理转院手续。主要原因是医院控制病人向上级医院转移。农民们需要医疗队定期深入乡村,救助部分重病患者,对村民们定期做体检,提前发现疾病。
6.2 低保家庭有的只是孤寡老人,发放的救助金解决他们的生活困难;有些家庭孩子正在读书,农村九年义务教育已免除学杂费,困难家庭的孩子可以领到免费的教科书,农村中住校学生有生活补助费,孩子们上学问题已经解决。初中毕业后,政府如果能够帮助考上高中、大学的学生,解决学费问题,他们会完成学业,组织培训帮助其余学生掌握一门技术,他们的生活会改善;现在家中有劳动力家庭,期待政府扶持他们搞一些副业,提高自身素质,以利增收。
6.3 在一些家庭中,有几个智力障碍的孩子,只有年老的父母劳作,目前温饱问题还需要支助,低保的救助对他们的帮助还解决不了大问题,需要政府特殊照顾。一些救助政策明确规定了受救助者的年龄,因而使得这些孩子不能得到救助。
6.4 有些乡镇村庄低保政策实施不到位,希望政府部门不要经过一级一级下发救助金。而应当在较高层部门分开设制专门救助部门,由下属负责低保户填报,而资金统一由此部门下发到个人。
四、结束语:
我们小组完成了关于低保落实情况的问卷调查及调查报告的撰写,进行了概况叙述和结论分析。我们得出的结论是南充市低保政策落实还存在许多问题以及不足,比如说:低保覆盖面不够广、不够全面,在低保政策上存在着许多阴暗的一面(富人领低保的问题)等。关于在低保政策上存在的不足我们可以从两个角度来考虑,从民众的角度来说,提高民众自身的素质也是防止和减少“富人领低保”此类现象的有效方法之一;另外从政府的角度来说,强化管理制度,加强监管,对于社会上公平公正的风气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同时我们小组在此次调查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问卷设计不专业(问卷中问题设计不够全面,有的问题缺乏专业性和逻辑性),有效问卷数不够影响结论分析的准确性,经费不足等等。针对以上的问题,我们会汲取教训,在以后做调查的时候,尽量避免此类问题的出现。
低保户-保障对象
享受低保户待遇的家庭主要是以下四类:
1、无经济来源、无劳动能力、无法定赡养人或抚养人的居(村)民;
2、领取失业救济金期间或失业救济期满仍未能重新就业,家庭人均月收入低于市低保标准的居(村)民;
3、在职人员在领取工资或最低工资及退休人员领取养老金后,其家庭人均月收入仍低于市低保标准的居(村)民;
4、其他家庭人均月收入低于市低保标准的居(村)民(不包括五保对象)。[ 凡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年人均纯收入低于户籍所在地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持有本地居民常住户口的农村居民均属保障范围。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的具体资格条件由县(市、区)民政部门会同财政等有关部门制定,报同级政府批准。也就是说,农村居民年人均收入低于当地保障标准的,均可申请低保。[ 申请流程
1、户主以书面形式,向所在村(居)委会提出申请,并提供家庭收入、家庭生活状况、成员身体状况等有关证明材料。
2、村(居)委会入户评估,调查核实,张榜公示,经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讨论通过。
3、镇(街道办事处)政府审核。
4、市民政局审批。
5、农村低保金实行差额补助,通过银行每季度(月)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保障标准各地标准不同。“低保”是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简称。1997年,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在全国建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通知》(国发[1997]29号),要求1999年年底前,县级以上城市和县政府所在地的镇都要建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对于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非农业户口的城市居民,均纳入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范围,所需资金由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列入财政预算。
城市低保申请流程
1、低保申请的受理
低保以户口属地为原则,本县行政辖区内人户分离,视同人户一地,在现居住地申报;因国家重大建设和城市建设征地拆迁,在安置过渡期内的临时性人户分离,视为人户一地,在户籍地申报;属单位集体户口,由公安机关出具户籍证明,在居住地申报。驻宁企业除304大队在本单位社区申请外,其余单位均向居住地社区服务中心或乡镇低保站申请。
2、低保申请书的内容
低保申请书的内容包括: ①申请低保的理由;
②详细的家庭住址及联系方式;
③共同生活家庭成员及其就业和收入情况。
3、申报方式
原享受对象中,普通失无业居民(含叭叭车主转普通居民)已按家庭申请,企业下岗职工,企业下岗转业士官及其家属低保,不再以个人身份享受低保,必须以家庭为单位向居住地社区服务中心或乡镇低保站申请。企业下岗职工和军队转业士官家庭中,有2个以上原享受低保的,不得重复申请或分开申请,应在同一地以家庭为单位申请,并注明原享受低保情况。
4、申报证明要求
①、户口薄和身份证明:申报低保,必须提供共同生活家庭成员的户口和身份证,并复印一份交接受申请单位。集体户口的单位职工必须由公安机关户籍管理科出具户籍证明,交接受申请单位,未上户的共同生活家庭成员不视为共同生活家庭成员; ②、收入状况证明:
(1)普通失无业居民收入状况证明,由其所在社区居委会调查后出具;(2)企业下岗职工和企业下岗转业士官的收入证明由其所在单位出具;
(3)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中,除无收入的未成年或无劳动能力的成员,正常劳动力均必须分别提供收入状况证明;
(4)家庭成员中,有离退休人员的,必须提供离退休证并交复印件一份,有企业置换身份的,必须提供一次性经济补偿收入证明;(5)离婚人员必须提供离婚协议书或法院判决书等有关法律文书副本。
(6)有赡养、抚养关系的申请人,必须提供赡养人、抚养人所在乡镇或单位出具证明(证明子女家庭人口情况和月收入情况);
(7)外表无法判定是否表丧失劳动能力的家庭成员,必须提供市级以上劳动保障部门指定的县级以上医疗机构出具丧失劳动力的鉴定,否则,必须同样提供收入状况证明。(8)如有家庭因病贫困的,需出具县级以上医院诊断证明、病历本复印件等详细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