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区农民工转移就业情况调查报告
本文从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现状分析入手,指出农村劳动力就业中存在着产业分布不均、人员类别不均、人口年龄结构不均等问题,从优化产业结构、加强职业培训、强化政策支持、建立劳动力市场四个方面提出了进一步做好农民工就业工作的思路和对策。为进一步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促进农民增收,加快我区统筹城乡就业工作进程,结合区当前就业形势,对星海镇、长胜、长兴三个涉农乡镇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情况进行了实地调研。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基本情况。
第一,自发转移性就业占主导地位。借助劳务中介公司、劳务经纪人的介绍,更多的农民到银川、内蒙古等周边城市打工。截至年月底,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人数为人,其中人通过劳务中介组织实现了转移就业;人是以劳务经纪人为主体实现了转移就业;人是以劳务经纪人为主体实现了转移就业;人是以自发转移就业为主实现了转移就业。从以前有组织、有目的的集体输出就业,到现在的自成一体的外出务工就业。
㈡就地就近打短工的比例较高。依托周边企业、城市建设和管理等行业特点,就业主要集中在劳动强度大、技术含量低的行业,主要集中在建筑工地、绿化工程、工业园区、设施农业等行业。在长胜办事处的农村劳动力中,种地的积极性越来越高,承包土地种植成为近年来的新趋势。培训内容主要为定向培养和定向培训两种方式。对隆湖开发区的劳动力进行了培训,培训后转移就业率达到%。园林式和设施园林式培训多为女性,主要集中在小区、沙湖大道、星海湖小区、千栋日光温室等就近就地转移,电焊工和电工就业主要集中在内蒙铁合金厂、和工业园区、隆湖地区铁合金厂和金属镁厂,瓦工就业主要集中在辖区内及隆湖周边建筑,中式面点就业主要集中在自主创业和周边餐馆,客房和餐饮服务就业主要集中在理工学院食堂。
第四,体力劳动为主,技术劳动为辅;农村劳动力中%以上为体力劳动者,主要从事煤炭装卸、建筑普工、采砂等工作。经培训持证的劳动者,其收入比未持证的劳动者高元—元。经过职业技能培训并取得证书的农民工每月比未取得证书的农民工多拿了元左右,因此农村劳动力接受培训的积极性越来越高。第六,农村劳动力就业矛盾有缓解的趋势。大部分农村劳动力是依靠我区园林建设、工业园区企业、煤炭市场的发展、驻地企业的带动、村办企业的安置,部分人员实现了其他就业,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矛盾也有所缓解。存在的问题及面临的困难。
从我区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状况来看,总体趋势是好的,但也存在着许多困难和问题。
第一,各行业分布不均。就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而言,全区还有近一半的农村劳动力留在第一产业,明显过剩,二、三产业吸纳农村劳动力的能力还不能满足农村剩余劳动力充分就业的需要。㈡经济形势不容乐观。由于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建筑业市场低迷,除了政府投入的工程外,几乎所有工程都处于停工状态,造成劳动力闲置,形成失业。㈢不同群体之间的失衡。当前我国经济形势十分严峻,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面临着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大中专毕业生、军人和农民工等众多竞争对象。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农村劳动力相对处于竞争的劣势。
㈣不同年龄的人之间不平衡。当前农村劳动力就业率比较高的是—岁年龄段的劳动力,占总劳动力的.%;相对于岁以下和岁以上的劳动力就业率,.%较低。
三、加大对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转移工作的投入力度。
优化产业布局,扩大劳动力就业与转移的空间。
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挖掘农业内部就业潜力。以加速城市化进程和产业基础为出发点,以建设现代化城市为目标,搞好农业内部挖潜,提高农村劳动力就业质量和效益。第一,以产业基础和资源优势为依托,通过农业结构调整,实施农业综合开发,向农业深度和广度拓展,不断拓展农业生产新领域。与此同时,还大力支持专业乡、专业村等建设,促进了一产农民的充分就业。第二,大力培育龙头企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强对农业龙头企业的扶持,逐步形成“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使企业现代化、规模化和农户分散经营有机结合,延伸农业产业链,扩大农业产业非农就业渠道。第三,跳出生产农业的界限,稳步有序发展休闲农业。加速发展旅游业,做好休闲农业的文章,逐步引导农民转向以农业产业为基础的非农就业岗位。、加快工业化步伐,不断增加就业岗位。狠抓工业园区,推进工业集聚的同时,大力扶持镇(乡)、村中小企业,大力发展新兴企业、特色企业,扶持成长性好的中小企业和个私企业。有对于性再扶持发展一批以劳动密集为主的加工业,走“小企业,大就业”之路,进一步扩大就业容量,促进当地农民就近就业。、加快城镇化建设,引导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加大体制改革力度,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在集中精力抓城市建设的同时,注重镇(乡)的功能完善,协调发展。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把农村第三产业作为农村劳动力转移重要领域,发展传统的交通运输、商贸流通和餐饮业等各种服务业。
(二)加强职业培训,全面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
把做好农民培训工作作为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举措切实抓紧抓好。一要科学制订培训规划。结合我区农村劳力素质和产业发展要求,根据《关于做好年全区创业培训和城乡劳动力职业培训工作的通知》宁人社发[]号文件要求,紧密结合当地企业、园区、现代设施农业、特色产业的用工需求以及个人求职愿望开展“订单式”培训,大力开展创业能力培训和城乡劳动力职业培训,使大部分农民掌握—项农业新技术、新知识和非农就业技能,形成一批专业大户、营销大户和科技示范户,建设稳定高效的农民培训运行机制。二要明确培训重点。要以—岁之间农民和失地农民为重点,着力抓好三方面培训工作:农民的转岗就业培训,使农民掌握一门以上非农就业技能;农业实用技术培训,通过培训使农业劳动力掌握—项农业新技术、新知识,提高农民科技水平;进行农民的学历培训和新一代农民的培养的同时继续抓好农民技术培训,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打好基础。三要落实职责。全区农民培训工作由区政府负责牵头组织实施。区就业创业服务局负责农民转岗职业技术培训,区农牧局负责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各镇乡(街道)负责做好培训宣传和人员组织工作,区团委、妇联等有关部门要结合各自职能,配合做好工作,形成健全完善的培训网络。四要创新培训机制。为确保学有所用,能真正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把培训与市场需求相结合,做到以需定培,实行“定向型”、“输出型”培训。
(三)强化政策扶持,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进一步加大户籍、就业、子女入学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制度改革力度,保障农民进城与城市居民享受同等待遇,为农村劳动转移大开方便之门;规范和完善劳动力市场,全面清理对农民进城务工的不合理限制政策,维护和保障进城务工农民的各项合法权益;实行保护性就业,对于土地被征用造成劳动力需要转移的,经营性用地单位应承担指导性用工计划,在同等条件下应优先安排失土农民上岗,并鼓励用工单位优先使用;出台政策鼓励被征地农民自主创业,从事个体经营的,要为其创造良好的创业环境;鼓励用工单位优先使用本区劳动力,对达到一定比例的应给予一定奖励。
(四)建立劳动力市场,发挥劳动力转移就业主渠道作用
要进一步完善职业中介组织建设,加快建立完善区内、区外劳动力市场,强化劳动力市场对农村劳动力就业转移的引导与服务。在建好劳动力资源库的基础上,有对于性的开展职业介绍服务,发挥农村劳动力就业转移的主渠道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