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老旧小区调研报告
关于加强和改进老旧小区管理与服务的调研报告
——以天桥湾小区为例探讨老旧小区管理与服务问题
前言
小区管理与服务贴近社区居民的生活实际,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物业管理水平的高低与服务的好坏对社区两个文明建设具有重要影响。因此,探讨如何协调物业公司和业主的关系,提高物业管理的服务质量,为社区居民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对于建设和推动社区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天桥湾社区位于通州区繁华地带,占地面积约0.32万平方公里,与区政府紧一路之隔,地理位臵优越,交通便利。小区建成于90年代,共计14栋住宅楼,常住人口855户、1932人,外地来京人员573人,辖区范围内有通州区体育局、游泳中心、武术学校、以及海尔通州旗舰店等几十家单位门店。多年来,天桥湾小区也像很多老旧小区一样,存在着物业管理不到位,小区的环境卫生、治安秩序、车辆管理、绿地美化等诸多问题存在着很大的管理难度,严重影响着社区居民生活质量和社区和谐,已成为居民群众反应强烈、各级领导关注的现实问题。
一、相关概念
(一)、老旧小区
《北京市老旧小区综合整治工作实施意见》规定,老旧小区包括1990年(含)以前建成的、建设标准不高、设施设备落后、功能配套不全、没有建立长效管理机制的老旧小区(含单栋住宅楼),以及1990年以后建成、存在上述问题的老旧小区。相关学者认为老旧小区在建设之初主要是为了解决居民的住房困难问题,社区的规划方案比较简单。随着城市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老旧小区的外部设施已经跟不上时代。我国老旧小区的管理一直有三种典型的模式:一是由社区居委会进行管理;二是物业产权单位组建内部服务机构管理;另一种就是“多单位管理”,即一个小区有房管、园林、供电及水务等多单位管理。
(二)、社区服务
在社会学上社区服务就是指一个社区为满足其成员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需要而进行的社会性福利服务活动。按照社会学的概念,社区服务可以分为满足社区居民精神生活需要为目的的社区基本公共服务和以满足社区居民物质生活为目的的社区基本物业服务。
二、分析天桥湾小区作为老旧小区的管理服务现状及对策
(一)居民多元化结构,物业管理恶性循环。通过调查走访,天桥湾小区中的房屋结构复杂,包括回迁户、单位房、商品房、商用房、外地购房等。也正是此情况导致了老小区的居民结构相对复杂。居民的生活背景、知识结构、行为习惯,消费观念,自身素质参差不齐,不能充分认识物业管理的真正含义。一些居民只爱护自家卫生,忽视了自己应尽的义务,不关心小区的整洁建设。由于历史遗留问题,这些年小区物业又属于政府托管,按每平米0.3元收取物业费较低,管理人员有限,服务质量跟不上,造成了居民多数不缴费,物业收费难度大,便以降低服务标准来维持现状,服务管理状况越来越差,从而使小区物业管理步入恶性循环。所以导致小区出现了很多棘手的问题。
名词解释:物业管理恶性循环
物业管理服务水平不高——业主不满拒缴物业费——物业亏损减少服务项目——更多业主不缴费——矛盾激化——物业公司退出——陷入真空状态——新物业公司(或政府接管)进入——再次循环。这样的轮回被业界称之为“物业管理恶性循环”。
针对此情况,居委会做了冷静的分析,通过利用宣传栏、倡议书、座谈会等多种形式,努力向居民宣传物业管理方面法规政策和权利义务,引领广大居民正视老小区管理中存在的现实问题,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并引导物业不断提高管理服务水平,强化物管工作人员的行为和素质,努力促进社区的和谐稳定。目前也借助网格化工作,加强入户,不断推动居民“花钱买服务”意识的深入,提高精细化服务水准,使物业管理逐步走向良性循环轨道。
(二)小区物业管理的突出问题及对策
社区物业管理应包括常规服务、专项服务和委托特约服务等方面的内容。一般社区能够提供的常规性服务是对业主提供的基本服务,主要包括:
(1)治安管理;(4)车辆道路管理等;(2)绿化管理;(3)环境卫生的管理
多年来,天桥湾小区正是由于缺乏正规的物业管理,又存在着诸多历史遗留问题,这些常规服务管理无序,小区的居住环境、和谐环境成为居民日益关注的焦点,影响了居民的归属感和幸福感。
1.治安管理问题
由于我社区紧邻西海子早市、西海子公园,人员出入流动性和流量极大。小区没有完全封闭,没有技防设施,单元门未安装门禁,2个出入口没有人员值守,夜间路灯照明也有过5年不亮的记录。小商贩自由出入,还经常发生自行车丢失、汽车被划、被砸、入室盗、上门推销等事情,社区不稳定因素较多。整体治安存在隐患。居民不满情绪越发显现。
2.车辆道路管理问题
严重影响天桥湾小区和谐的另一个问题是车辆管理。一是小区内两处简陋存车棚不能满足千余户居民的存车需求,很多居民将车放臵楼道等公共空间,或楼上楼下的搬动,也避免不了丢失,居民意见纷纷。二是由于生活条件不断提高,小区的机动车辆极具增多,但小区没有规划的停放场地,私家车乱停乱放、居民私装地锁、甚至占用消防通道等现象严重。又由于无人管理收费、不限车辆入内,外来车辆也不断入侵。这就不断地激化了人车矛盾。居民感到既混乱也不安全。社区居委会也多次协调物业商量安排值守人员,但由于资金问题未果。
为破解这些难题,保证辖区的安全稳定,我们没有坐以待毙,而是注重发挥社区层面的协调作用,积极牵头组织物业,居民代表,相关部门召开联席会、座谈会,本着“小事自己解决,大事协调解决”的工作原则,积极开展志愿服务,发动了一批有能力、有公益心、有责任心的居民党员成立巡逻队、义务看家护院,担任信息员参与巡逻摸排隐患矛盾。并主动想办法,积极协调单位,挨户做工作收取路灯费,解决了小区路灯照明问
题。又积极联系派出所在小区6个明显部位安装电子监控设备,解决了最基本最急需的安全问题,治安状况大大改善。今年又协调办事处出资设计更新了小区东大门,控制了一小部分穿行车辆及人员,有限的减少了噪音和安全隐患。在赢得居民们认可和满意的同时,居民们思想也大大转变,也提出应该聘用安保人员,规范车辆管理,保证小区居民的安全,建立长效管理,提升服务水平。
3.环境维护问题
长期以来,由于历史遗留问题,物业管理缺失,小区基础设施年久失修,小区支干道路、宅前道路、路面、台阶出现不同程度的破损且日趋恶化。房屋本体屋面、楼道墙面等公共部位陈旧、破损严重,下水道经常堵塞;没有专业保洁服务,小区道路楼道无人打扫,尤其是雨雪天气路上积水积雪无人清理,严重影响居民出行。绿地私侵乱栽乱种,随意倾倒堆放装修垃圾,环境卫生的脏乱差,影响着居民的日常生活质量,使居民的归属感很低。
近两年,通过社区自身的努力,鼓励居民开展自我管理,自我维护,积极做好宣传,大力发动党员、居民、服务队伍开展义务劳动,参与治理和维护,大力开展楼门文化建设,改善楼道面貌,增进邻里亲情。还得到了街道办事处的支持,为我们聘用了4名清扫员,小区主干道路、绿地等卫生得以维护,但是很多小区楼门内卫生依然处于无人管理。楼门内小广告随处可见,堆物堆料的陋习依然存在。小区亟待解决的是如何进一步加大提高居民自身素质,从自身做起积极维护小区整体环境,为小区做贡献。
4.违法建设问题
由于小区长期缺少物业监管,小区内部普遍存在私搭乱建,违规建设现象特别严重。常见的有占用绿地外扩阳台、占用绿地搭建车棚,外接窗台和私改楼顶天台等。接到居民反映,居委会也曾多次入户劝阻,并告知物业和城管进行处理,但也是因政策法规不完善,职能部门之间职责不清,缺乏联动机制,造成执法难。居委会又没有权利,不能和居民对立,根本无法制止,违建亟待整治。
5、老旧小区的一般历史遗留问题较多,天桥湾就存在比如:原开发商
缺资建设标准不高,房屋工程建设资料、图纸残缺无法查找,给后续一些工程施工造成了一定影响;70%的房屋存在漏雨、渗水等本体老化问题日益突出;小区内需建设室外休闲场所等大问题。客观的看,居民自治虽然把居民组织起来,但毕竟还停留在小打小闹阶段,解决了一些日常问题。但最主要的基础设施建设,重大维修及整治,还必须靠由政府主导投入。还应充分利用人大代表与居民、党员面对面座谈机制,及时反映小区存在的自身无法解决的问题,通过政府的渠道更好地促进社区历史遗留问题的解决。天桥湾就通过人大代表反映解决了路面修复,更新路灯等问题,房屋漏雨问题也已经提上了日程。
三、探究老旧小区物业管理与服务问题的建议
(一)建设为先,提升小区环境品质。为小区开展准物业管理打下扎实的物质基础,就要先对小区的基础设施进行不同程度的改造,依托《北京市老旧小区综合整治工作实施意见》,只有通过政府出资,对小区老化管道、破损道路和区域进行改造修缮,美化绿地,建立室外娱乐场所,增加消防、监控等公共设施,通过综合整治,改善和解决一批现实问题,进一步完善制度,才能切实改变小区的环境面貌,为居民创造舒适和谐的生活环境。可以先把事情做起来,居民对管理和服务认可后,明确业主在物业管理中的权力和义务,推动“谁受益谁出资”的意识,再由居民协商决定物业管理事宜。
(二)成立街道级的物业督导中心,切实加大对小区物业管理工作的指导力度,协调处理好各方关系。
(三)尝试非赢利性的“准物业”自治管理模式。借鉴其它社区对老旧小区进行集中管理的成功经验,政府先期投入一定资金,居民分摊定期缴纳一笔费用,用于聘请保洁、绿化、安保等人员对小区进行维护和日常管理,探究居民互助加外包式半专业化物业管理。居民家有些小问题,能解决的提供免费服务,或发动有能力的居民自助服务;一些需要专业服务部分则外包给专业服务商,拟订服务协议,根据需求提供菜单式物业管理有偿服务,使工作不断延伸。比如选聘停车管理公司担任小区停车管理和治安防范职能,施划停车位,向居民核发停车证。选聘绿化队伍定期美化浇
灌绿地,修枝剪叶;聘用保安加强小区的治安维护和防范;聘用懂技术的电工维修工能及时处理解决居民急需问题。做到低标准收费,高标准管理,逐步得到居民共识,过渡到标准化物业管理。争取达到老旧小区居住环境的改善,实现有公共保洁、有秩序维护、有停车管理、有设施维保、有绿化养护、有道路保养、有维修管理“七个有” 基本目标。最终目的是满足居民的需求。
(七)利用社区公益事业专项补助资金,解决社区公共服务难题
根据《北京市社区公益事业专项补助资金管理办法》(京财预„2007‟3226号)和《关于2011年全面推进社区规范化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通社领办发„2011‟6号)文件,社区公益事业专项补助资金使用范围:主要用于社区文化体育、社区教育、社区卫生、社区美化绿化和综合整治、社区治安、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社区法律宣传与服务、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等公益事业。社区基本公共服务方面存在的问题,可以通过申请专项补助资金,来统筹解决,积极开展社区、物业,居民间的共驻共建活动,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区文化活动,增进社区、物业同广大居民的交流与沟通,让社区居民享受更好的公共服务。
(四)积极在实践中摸索网格化管理与服务工作,通过调查问卷摸清老旧小区居民对物管的需求,引导居民按自身的承受能力选择符合实际的物业服务项目和方式。分层次确定公益服务内容,积极搭建服务平台,增进居民之间的互助,促进社区各项事业发展。
第二篇:合肥市老旧小区调研
XX街道老旧小区计划生育工作
调研汇报材料
街道位于合肥市北门,东靠阜阳北路,西至蜀山区,南临老城区、北与长丰接壤,是一个典型的城市化进程中的城郊结合部街道,辖区内社居委的小区属于具有代表性的城郊结合部老旧小区。
一、基本情况
小区始建于1997年,由于村(1997年时还是村)为发展经济,给予村民购买土地自建及大房郢水库拆迁移民所建,现小区内共居住293户居民,总人口818人,其中常住人口648人,育龄妇女212人,流动人口170人,已婚育龄妇女63人。
二、管理与服务工作机制的主要内容
(一)小区现在的计划生育管理主要由物业公司配合社居委负责,具体管理措施如下:
1、做好小区内的计生宣传教育工作,发放各类宣传品,并利用小区内的宣传板对计划生育法律法规、优生优育、避孕节育、生殖保健等知识进行宣传,同时开展各种宣传活动,在小区内营造浓厚的宣传氛围;
2、及时了解掌握和上报常住、流动人口中已婚育龄妇女的婚、孕、育及其变动信息。
3、做好小区内居民计划生育需求信息的采集、汇总、上报和反馈工作;
4、协助街道计生办做好非意愿妊娠居民采取补救措施的说服动员工作;
5、对辖区居民违法生育的,及时通报街道计生办,并协助做好调查和处理工作;
6、协助街道计生办做好《生殖保健服务证》、《生育证》、《流动人口婚育证明》等证件的的发证和审验工作。
(二)计划生育管理手段
1、定期组织社居委工作人员利用晚上的时间逐一上门对育龄妇女进行摸底清理并发放宣传材料,不仅摸清了底数同时也使她们了解计生知识和最新政策。
2、充分发挥物业公司作用,深入开展计划生育工作。一是协助居委会做好人口与计划生育的宣传工作。二是协助社居委计生专干收集小区内居民的计划生育四种信息采集。三是协助社居委帮助居民解决在计划生育方面遇到的困难;
3、发挥协会的职能作用,协助做好计划生育工作,贯彻落实计划生育方针政策。一是充分发挥会员和会员联系户组作用,做好育龄妇女宣传教育和需求信息的收集工作,使其自觉实行晚婚和计划生育;二是向小区育龄群众、青少年、儿童和老年人提供生殖健康的信息和服务;三是围绕群众在生产生育方面的需求,利用社区资源开展服务,发动和组织会员对有困难的独生子女家庭进行帮助;四是积极参与计划生育居民自治工作,充分发挥协会在计划生育居民自治中的骨干、带头、监督作用。
(三)计划生育管理工作成效
通过以上管理模式和手段,使小区内的计划生育工作得到了明显改善,社居委计生办能够及时、准确的掌握到小区内居民的居住情况和计划生育四种信息的变动,避免了育龄妇女漏建档和漏信息上报的现象,同时也通过各类宣传活动大大提高了社区居民的计划生育工作参与率和知晓率。
三、存在的问题
1、小区内人员结构复杂,部分居民是大房郢水库移民,挂户人口很多,造成办理《生殖保健服务证》、《生育证》时居民的婚育情况难核实。
2、存在三多现象:“流动人口多、育龄妇女多、困难家庭多”,造成社居委在计划生育工作开展中遇到很多困难。
四、对策措施
1、针对挂户人员多的现象,街道计生办要求社居委在给居民办理证件时一定要仔细核实其婚育情况,并落实居住地管理,避免错发证的情况。
2、由于小区范围大、人员多,社居委在小区范围中选聘威信较高、热爱计生工作的人员,担任小区的计生信息员,承担负责片区内的计划生育工作。一是做好宣传人口与计划生育方针政策、法律法规、优生优育、避孕节育、生殖保健等知识;二是协助社居委计生办做好已婚育龄妇女避孕药具的发放工作;三是掌握片区内居民的婚、孕、育情况,收集居民对计生方面的需求信息,并及时通报给社居委。
第三篇:区县老旧小区改造调研报告
区县老旧小区改造调研报告
一、我县老旧小区现状。
据统计,县城区有住宅小区X余个,其中老旧小区(X年前建成)X个,占城区住宅小区总量的X%以上。老旧小区大部分建成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多为X层左右的高密度住宅楼小区或零散的临街独栋楼房,以单位福利房、房改房、旧城改造开发房、拆迁安置房等居多。老旧小区多数无专业物业管理公司进行管理,大多采用业主自治管理或聘请夫妻门卫看守小区大门的方式进行日常管理;建筑外立面陈旧,公共配套设施不完善、因年久失修无人维护,建筑外墙渗水,道路破损,化粪池、排水管堵塞,供水管网跑冒漏问题严重,电路设备老化等问题影响业主正常生活需求;
因当时设计条件限制多数没有设置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停车位,小区内车辆乱停乱放占用消防通道的现象普遍;老旧小区多数业主为年纪较大不愿离开主城区生活的老年群体以及部分在县城务工的租住人员,对老旧小区改造有意愿但不愿自筹资金对小区进行改造,寄希望于政府包干改造。
二、群众的期盼和建议。
我局从X年X月起组织县城区三镇、公房管理所对县城区老旧小区按X年前及X年至X年建成进行了初步摸底调查,同年X月,又再次进行了查漏补缺的摸底,通过摸底也收集到了各社会各界及普通群众对老旧小区改造的建议,为我局今后更好的开展该工作提供了有效的意见。县凯江镇朝阳东路社区书记黄勇作为基层干部,通过多年与群众打交道收集到众多群众意见,代表多数群众提出不是所有小区都适合改造,应区分轻重缓急,统筹安排老旧小区改造时序,优先改造部分业主改造意愿强烈且水、电、气、排水等管线老化、外墙或楼顶渗水严重的小区,先帮助群众恢复住房的正常使用功能,再在资金结余的情况下改造小区临街立面、小区内停车位、绿化等小区风貌工程。
县蚕种厂宿舍住户刘跃林曾因小区合表用水漏损率高,业主矛盾突出的问题多次向我局反映希望尽快对小区水表进行分户改造,我局也将该小区纳入X年老旧小区改造计划,当其得知该消息时激动的表示对党和政府的感谢,同时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议,认为国家对老旧小区改造的重视,作为业主享受到了实惠一定会全力配合,并动员其他业主配合,但也希望政府部门加强对改造过程的安全、质量监管,不能流于形式,更不能让惠及广大普通百姓的好事变成豆腐渣工程,辜负国家的期望。
县住建局退休职工肖乐全作为X年第二批次老旧小区改造的住户代表向我们表达了他的意见,在改造过程中应注重方式方法,要有专业的规划,应充分发挥业主的积极性和参与性,由小区业委会或社区组织小区业主按改造内容适当筹集前期费用,不能全部由国家负担,在改造前业主对改造方案有意见应及时向社区或乡镇人民政府反馈,不得在改造过程中阻断改造工程,同时施工队伍要注意施工文明,尽量不影响业主的正常生活作息;作为一代建设人,还提到对城区内的改造应按片区统一规划和改造,确保主城区外立面的统一性,也可以通过片区改造完善城市公共停车场、社区服务用房、市民便民中心等社区公共配套。
对于群众的期盼和建议,我局都充分理解并将其作为今后开展此项工作的重要意见,充分结合民意确保此项工作落到实处。
三、下一步工作开展计划。
(一)成立县老旧小区改造工作领导小组。县政府主要领导担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县发改局、财政局、自然资源局、执法局、水电气通讯运营单位等相关单位和城区乡镇人民政府主要负责人为成员,小组负责统筹、协调、督查、考核老旧小区改造推进工作。进一步明确各相关部门、属地政府、专营企业的职责,齐抓共管,统筹协调机制。(二)摸清家底,建立我县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库。
各属地乡镇人民政府负责,组织社区居委会,对我县老旧小区基本情况再次全面清理,摸清掌握老旧小区的分布、现状、改造意愿等,摸底情况报县住建局形成我县老旧小区改造清单。(三)制定我县老旧小区改造实施意见。
根据《意见》精神,结合我县实施,尽快研究制定我县老旧小区改造实施意见,明确我县老旧小区改造范围、任务、实施步骤等,进一步精减和优化老旧小区改造项目行政审批流程,确保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尽快落地实施。(四)制定改造计划,分类推进。
由属地政府加强宣传,充分征求居民改造意愿,根据财力及资金筹措情况,按照“实施一批、谋划一批、储备一批”的方式,区分轻重缓急,统筹安排老旧小区改造时序,制定我县老旧小区改造计划。提前谋划,安排财政专项资金,提前做好改造工程前期可研、立项、设计等准备工作,以便在上级部门下达支持政策时能够及时争取上级资金,提供申请资金支持。同时,积极引导居民自筹资金、社会资金参与老旧小区改造。(五)继续推进X及X年已申请到国家改造资金的X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按计划实施,同时配合县财政局做好今年包装的县公园街片区及南门广场片区老旧小区及周边配套设施改造工程的债券发行工作,筹集X.X亿资金用于片区老旧小区急配套改造。
第四篇:老旧小区管理与治理调研报告
关于加强和改进老旧小区管理与服务的调研报告
——以天桥湾小区为例
第八组人员:米 妍 卢银萍 陈海涛 代丽艳 王晓丹 执 笔 人:米 妍 陈海涛 PPT 制 作:陈海涛
前 言
小区管理与服务贴近社区居民的生活实际,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物业管理水平的高低与服务的好坏对社区两个文明建设具有重要影响。因此,探讨如何协调物业公司和业主的关系,提高物业管理的服务质量,为社区居民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对于建设和推动社区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基本情况
天桥湾社区位于通州区繁华地带,占地面积约0.32万平方公里,与区政府紧一路之隔,地理位臵优越,交通便利。小区建成于90年代,共计14栋住宅楼,常住人口855户、2330人,外地来京人员573人,辖区范围内有通州区体育局、游泳中心、武术学校、西海子早市、以及海尔通州旗舰店等几十家单位门店。多年来,天桥湾小区也像很多老旧小区一样,存在着物业管理不到位,小区的环境卫生、治安秩序、车辆管理、绿地美化等诸多问题存在着很大的管理难度,严重影响着社区居民生活质量和社区和谐,已成为居民群众反应强烈、各级领导关注的现实问题。
一、相关概念
(一)、老旧小区
《北京市老旧小区综合整治工作实施意见》规定,老旧小区包括1990年(含)以前建成的、建设标准不高、设施设备落后、功能配套不全、没 有建立长效管理机制的老旧小区(含单栋住宅楼),以及1990年以后建成、存在上述问题的老旧小区。相关学者认为老旧小区在建设之初主要是为了解决居民的住房困难问题,社区的规划方案比较简单。随着城市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老旧小区的外部设施已经跟不上时代。我国老旧小区的管理一直有三种典型的模式:一是由社区居委会进行管理;二是物业产权单位组建内部服务机构管理;另一种就是“多单位管理”,即一个小区有房管、园林、供电及水务等多单位管理。
(二)、社区服务
在社会学上社区服务就是指一个社区为满足其成员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需要而进行的社会性福利服务活动。按照社会学的概念,社区服务可以分为满足社区居民精神生活需要为目的的社区基本公共服务和以满足社区居民物质生活为目的的社区基本物业服务。
二、分析天桥湾小区作为老旧小区的管理服务现状及对策
(一)居民多元化结构,物业管理恶性循环。通过调查走访,天桥湾小区中的房屋结构复杂,包括回迁户、单位房、商品房、商用房、外地购房等。也正是此情况导致了老小区的居民结构相对复杂。居民的生活背景、知识结构、行为习惯,消费观念,自身素质参差不齐,不能充分认识物业管理的真正含义。一些居民只爱护自家卫生,忽视了自己应尽的义务,不关心小区的整洁建设。由于历史遗留问题,这些年小区物业又属于政府托管,按每平米0.3元收取物业费较低,管理人员有限,服务质量跟不上,造成了居民多数不缴费,物业收费难度大,便以降低服务标准来维持现状,服务管理状况越来越差,从而使小区物业管理步入恶性循环。所以导致小区出现了很多棘手的问题。
名词解释: 物业管理恶性循环
物业管理服务水平不高——业主不满拒缴物业费——物业亏损减少服务项目——更多业主不缴费——矛盾激化——物业公司退出——陷入真空状态——新物业公司(或政府接管)进入——再次循环。这样的轮回被业界称之为“物业管理恶性循环”。
针对此情况,居委会做了冷静的分析,通过利用宣传栏、倡议书、座 谈会等多种形式,努力向居民宣传物业管理方面法规政策和权利义务,引领广大居民正视老小区管理中存在的现实问题,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并引导物业不断提高管理服务水平,强化物管工作人员的行为和素质,努力促进社区的和谐稳定。目前也借助网格化工作,加强入户,不断推动居民“花钱买服务”意识的深入,提高精细化服务水准,使物业管理逐步走向良性循环轨道。
(二)小区物业管理的突出问题及对策
社区物业管理应包括常规服务、专项服务和委托特约服务等方面的内容。一般社区能够提供的常规性服务是对业主提供的基本服务,主要包括:(1)治安管理;(4)车辆道路管理等;(2)绿化管理;(3)环境卫生的管理
多年来,天桥湾小区正是由于缺乏正规的物业管理,又存在着诸多历史遗留问题,这些常规服务管理无序,小区的居住环境、和谐环境成为居民日益关注的焦点,影响了居民的归属感和幸福感。
1.治安管理问题
由于我社区紧邻西海子早市、西海子公园,人员出入流动性和流量极大。小区没有完全封闭,没有技防设施,单元门未安装门禁,2个出入口没有人员值守,夜间路灯照明也有过5年不亮的记录。小商贩自由出入,还经常发生自行车丢失、汽车被划、被砸、入室盗、上门推销等事情,社区不稳定因素较多。整体治安存在隐患。居民不满情绪越发显现。
2.车辆道路管理问题
严重影响天桥湾小区和谐的另一个问题是车辆管理。一是小区内两处简陋存车棚不能满足千余户居民的存车需求,很多居民将车放臵楼道等公共空间,或楼上楼下的搬动,也避免不了丢失,居民意见纷纷。二是由于生活条件不断提高,小区的机动车辆极具增多,但小区没有规划的停放场地,私家车乱停乱放、居民私装地锁、甚至占用消防通道等现象严重。又由于无人管理收费、不限车辆入内,外来车辆也不断入侵。这就不断地激化了人车矛盾。居民感到既混乱也不安全。社区居委会也多次协调物业商 量安排值守人员,但由于资金问题未果。
为破解这些难题,保证辖区的安全稳定,我们没有坐以待毙,而是注重发挥社区层面的协调作用,积极牵头组织物业,居民代表,相关部门召开联席会、座谈会,本着“小事自己解决,大事协调解决”的工作原则,积极开展志愿服务,发动了一批有能力、有公益心、有责任心的居民党员成立巡逻队、义务看家护院,担任信息员参与巡逻摸排隐患矛盾。并主动想办法,积极协调单位,挨户做工作收取路灯费,解决了小区路灯照明问题。又积极联系派出所在小区6个明显部位安装电子监控设备,解决了最基本最急需的安全问题,治安状况大大改善。今年又协调办事处出资设计更新了小区东大门,控制了一小部分穿行车辆及人员,有限的减少了噪音和安全隐患。在赢得居民们认可和满意的同时,居民们思想也大大转变,也提出应该聘用安保人员,规范车辆管理,保证小区居民的安全,建立长效管理,提升服务水平。
3.环境维护问题
长期以来,由于历史遗留问题,物业管理缺失,小区基础设施年久失修,小区支干道路、宅前道路、路面、台阶出现不同程度的破损且日趋恶化。房屋本体屋面、楼道墙面等公共部位陈旧、破损严重,下水道经常堵塞;没有专业保洁服务,小区道路楼道无人打扫,尤其是雨雪天气路上积水积雪无人清理,严重影响居民出行。绿地私侵乱栽乱种,随意倾倒堆放装修垃圾,环境卫生的脏乱差,影响着居民的日常生活质量,使居民的归属感很低。
近两年,通过社区自身的努力,鼓励居民开展自我管理,自我维护,积极做好宣传,大力发动党员、居民、服务队伍开展义务劳动,参与治理和维护,大力开展楼门文化建设,改善楼道面貌,增进邻里亲情。还得到了街道办事处的支持,为我们聘用了2名清扫员,小区主干道路、绿地等卫生得以维护,但是很多小区楼门内卫生依然处于无人管理。楼门内小广告随处可见,堆物堆料的陋习依然存在。小区亟待解决的是如何进一步加大提高居民自身素质,从自身做起积极维护小区整体环境,为小区做贡献。4.违法建设问题
由于小区长期缺少物业监管,小区内部普遍存在私搭乱建,违规建设现象特别严重。常见的有占用绿地外扩阳台、占用绿地搭建车棚,外接窗台和私改楼顶天台等。接到居民反映,居委会也曾多次入户劝阻,并告知物业和城管进行处理,但也是因政策法规不完善,职能部门之间职责不清,缺乏联动机制,造成执法难。居委会又没有权利,不能和居民对立,根本无法制止,违建亟待整治。
5、老旧小区的一般历史遗留问题较多,天桥湾就存在比如:原开发商缺资建设标准不高,房屋工程建设资料、图纸残缺无法查找,给后续一些工程施工造成了一定影响;70%的房屋存在漏雨、渗水等本体老化问题日益突出;小区内需建设室外休闲场所等大问题。客观的看,居民自治虽然把居民组织起来,但毕竟还停留在小打小闹阶段,解决了一些日常问题。但最主要的基础设施建设,重大维修及整治,还必须靠由政府主导投入。还应充分利用人大代表与居民、党员面对面座谈机制,及时反映小区存在的自身无法解决的问题,通过政府的渠道更好地促进社区历史遗留问题的解决。天桥湾就通过人大代表反映解决了路面修复,更新路灯等问题,房屋漏雨问题也已经提上了日程。
三、探究老旧小区物业管理与服务问题的建议
(一)建设为先,提升小区环境品质。为小区开展准物业管理打下扎实的物质基础,就要先对小区的基础设施进行不同程度的改造,依托《北京市老旧小区综合整治工作实施意见》,只有通过政府出资,对小区老化管道、破损道路和区域进行改造修缮,美化绿地,建立室外娱乐场所,增加消防、监控等公共设施,通过综合整治,改善和解决一批现实问题,进一步完善制度,才能切实改变小区的环境面貌,为居民创造舒适和谐的生活环境。可以先把事情做起来,居民对管理和服务认可后,明确业主在物业管理中的权力和义务,推动“谁受益谁出资”的意识,再由居民协商决定物业管理事宜。
(二)成立街道级的物业督导中心,切实加大对小区物业管理工作的指导力度,协调处理好各方关系。街道物业督导中心主要职能
1、物业危机应对
本辖区居住小区发生物业服务停止或者其他重大、紧急物业管理事件需要业主共同决定解聘、选聘物业服务企业或者其他事项时,启动物业危机应对机制,对不能维持正常物业管理秩序的,由街道办事处及时向区政府汇报,请示对小区物业危机启动办事处、住建委、公安局三方协作接管机制。
2、指导业主成立业主大会和选举业主委员会
对居住小区占总人数5%以上或者专有部分占建筑物总面积5%以上的业主向督导中心书面申请成立业主大会的,由督导中心负责进行成立业主大会的全程监督与协助。
3.组织召开物业管理联席会议
督导中心可以组织召开物业管理联席会议。由区房屋行政主管部门、司法行政主管部门、公安派出所、社区居民委员会、业主委员会和物业服务企业等各方代表参加,共同协商解决物业管理活动中遇到的问题。4.建立与公安、城管、消防、工商、住建等部门的沟通协调机制,梳理与小区物业相关的职责分工。在街道层面建立起物业监督巡查机制,对物业管理中存在的各项问题及时解决。其中重点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
①对小区内停车管理不到位的情况,及时检查取证,将信息反馈给消防部门,负责协调对违法行为的查处整治监督;
②协调处理小区内治安环境恶化问题,对小区的治安问题汇总,定期进行治安环境检查,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联系公安部门进行整治;
③建立小区违法建设巡查机制,定期对小区内是否存在违法建设行为进行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制止查处,并向督导中心及时上报违法建设报告书,对需要由城管部门查处的及时联系城管部门进行联合执法;
④对物业内的经营项目进行定期巡检,建立起小区经营台账,对存在的无照经营、违法出租等情况,制作违法经营报告书及时反馈给工商、住建部门进行查处,彻底根除小区存在的综治隐患。
(三)尝试非赢利性的“准物业”自治管理模式。借鉴其它社区对老旧 小区进行集中管理的成功经验,政府先期投入一定资金,居民分摊定期缴纳一笔费用,用于聘请保洁、绿化、安保等人员对小区进行维护和日常管理,探究居民互助加外包式半专业化物业管理。居民家有些小问题,能解决的提供免费服务,或发动有能力的居民自助服务;根据《北京市物业管理办法》第二十一条 物业服务是包括各专项服务的综合服务。物业服务企业可以将专项服务委托给专业性服务企业,但不得将全部物业服务一并委托给其他单位或者个人。未选聘物业服务企业的,业主可以共同决定将各专项服务委托给专业性服务企业或者个人。一些需要专业服务部分则外包给专业服务商,拟订服务协议,根据需求提供菜单式物业管理有偿服务,使工作不断延伸。比如选聘停车管理公司担任小区停车管理和治安防范职能,施划停车位,向居民核发停车证。选聘绿化队伍定期美化浇灌绿地,修枝剪叶;聘用保安加强小区的治安维护和防范;聘用懂技术的电工维修工能及时处理解决居民急需问题。做到低标准收费,高标准管理,逐步得到居民共识,过渡到标准化物业管理。争取达到老旧小区居住环境的改善,实现有公共保洁、有秩序维护、有停车管理、有设施维保、有绿化养护、有道路保养、有维修管理“七个有” 基本目标。最终目的是满足居民的需求。
(四)利用社区公益事业专项补助资金,解决社区公共服务难题 根据《北京市社区公益事业专项补助资金管理办法》和《关于2011年全面推进社区规范化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文件,社区公益事业专项补助资金使用范围主要用于公益事业。社区基本公共服务方面存在的问题,可以通过申请专项补助资金,来统筹解决,积极开展社区、物业,居民间的共驻共建活动,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区文化活动,增进社区、物业同广大居民的交流与沟通,让社区居民享受更好的公共服务。
(五)积极在实践中摸索网格化管理与服务工作,通过调查问卷摸清老旧小区居民对物管的需求,引导居民按自身的承受能力选择符合实际的物业服务项目和方式。分层次确定公益服务内容,积极搭建服务平台,增进居民之间的互助,促进社区各项事业发展。
一个城市发展水平,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归根到底都要通过作为城 市主体的人的形象来体现,最终都具体到社区建设上。天桥湾小区是典型的老旧小区,我们力图通过街道办事处、居委会和小区居民的共同努力全面提升小区管理和服务水平!进一步把服务社区居民、为居民排忧解难、创建人民满意社区作为我们工作的重点,用实际行动拓展精品社区的内涵。
第八调研小组 年6月21日
2012
第五篇:关于全市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全市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根据2022年工作安排,3月下旬和4月上旬,市人大常委会组织调研组对全市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以下简称:老旧小区改造)工作情况进行了调研。调研坚持问题导向,采取前期随访暗访与集中调研、重点调研与委托区县调研结合的方式开展。3月下旬,市人大城环资委组织召开业务培训会,学习老旧小区改造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赴六区县实地查看改造项目27个,组织区县主管部门及街道、社区、施工、监理等单位召开座谈会6次,查阅资料,收集各类问题线索及建议意见40余条;赴xxx市学习考察先进经验。4月上旬,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xxx率领调研组实地查看xx区、xx县、xx县10余个改造项目,分别听取市政府和区县政府情况汇报。委托xx、xx、xx3区县人大常委会在本辖区开展调研并提交调研报告。
一、主要做法和成效
(一)工作机制比较完善。
一是强化领导机制。市、区县均成立了以党委或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经常专题研究推进工作,出台了《xx市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实施方案》《xx市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实施导则》等规范性文件,推动解决审批流程优化、管网管线改造、经费分摊模式等关键问题。市委、市政府连续三年将老旧小区改造列入了20件民生实事项目,市人大常委会连续三年将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列入了民生实事票决项目,整体推进全市老旧小区改造。二是创新推进机制。全市创新构建“市级统筹、区县实施、基层协同、企业力推”工作推进机制,形成项目推进强大合力。东坡区推行项目方案多部门联合审核机制,xx区创新“六步七化”工作机制,丹棱县建立“领导联系+部门负责+社区服务”三级管理协调机制,青神县探索“四不改”“七个一”“回头看”等机制,不断破解老旧小区改造难点和痛点。三是探索要素保障。在全省率先推行电力和通信设施改造经费分担模式,电力和通信设施改造实行代建代管,经费由地方和企业各承担50%。通信设施实行电信、移动、联通、广电网络“四网合一”,解决小区通信线缆“蛛网”遍布问题。燃气、供水企业给予住户经费下浮20%的优惠,同步推进户内设施改造提升。
(二)工作推进整体较快。
2020—2025年,全市计划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2326个,5977栋、1179万平方米,惠及居民109336户,预计总投资约41.6亿元。截止2021年底,全市已完成投资17亿元,开工老旧小区1161个、完工980个,全市4.3万户城镇居民居住环境得到改善,其中,xx区已完成全部任务的84%,丹棱县已完成全部任务的72%,全市开工率、完工率均位列全省第一方阵,受到省政府分管领导高度肯定。2022年1月,xx市代表xx省在全国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经验交流视频会上作交流发言。(三)改造效果比较明显。
一是设施短板基本补齐。已实施改造的老旧小区全面实施了雨污分流,改造提升了供水、供电、网络、道路、供气等基础设施,全市老旧小区改造共建设雨污管网6032公里,黑化地面732318平方米,新增停车位7517个,安装智慧停车充电桩247个,安装照明设施20680盏。鼓励动员居民加装电梯也收到初步成效,全市老旧小区计划加装电梯331台,已建成153台、在建178台。二是小区环境明显改善。已实施改造的小区基本拆除了违法建筑,全市老旧小区改造共拆除违法建筑33568平方米,优化了小区环境。部分小区实行拆墙并院、拆墙透绿,增加公共空间,实现资源共享,全市共拆除实体围墙14797米,合并小区48个。部分小区将小区闲置场地改造成休闲绿地,融入城市文化、党建元素,配置邻里中心、日间照料中心、体育健身设施等,全市老旧小区新增绿化面积40836平方米,投入健身器材1390套,实现小区环境和功能再提升。三是安防水平得到提升。消防设施和消防水源得到完善,占用或堵塞消防通道情况大量减少。智慧小区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全市372个老旧小区安装智慧平安小区建设系统,多数小区设置了视频监控、人脸识别、车闸、门卫室等安防设施设备。(四)管理创新初见成效。
一是强化群众主体。xx区把维修基金归集、物业管理费预收、居民自治组织设立等作为老旧小区改造的前置性条件,将“要我改”转变为“我要改”,为长效管理“后半篇”文章做好铺垫。xx经验被人民日报、xx日报、xx电视台等主流媒体报道。二是探索党建引领。青神县全面推行社区党组织领导下的居委会、业委会、物业服务企业“四位一体”社区管理模式,以邻里中心建设为核心,增设社区服务点、物业用房、公共卫生间等便民设施,引领社区精细化管理走出一条多元化治理新路径。三是创新物业管理。xx区按照“集散为整、组团连片”思路,采取“连片打包”方式,将地域邻近、情况类似的小区连片打包给物业公司管理,解决老旧小区因住户少、体量小,物业服务企业不愿入驻的问题,实现了老旧小区从“社区托管”向“企业接管”,小区治理从“单一自治”向“多元治理”转变。东坡区创新老旧小区造血机能,部分小区将停车场对外开放,既盘活了小区公共资源,又增加了小区公共收入,缓解了小区物业管理资金难题。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协调配合还要加强。
一是项目申报协作不够。老旧小区改造涉及住建、发改、财政、民政、文化等10多个部门,在项目申报上,部门之间没有围绕老旧小区改造形成联动合力,建立相应的项目库。二是项目组织统筹不足。我市老旧小区改造大多是单个小区改造,对相邻小区及周边地区缺乏统一规划、联动改造,在项目包装和资金争取上,缺乏前瞻性、全局性思考。部分区县设计、施工单位分离,不少设计单位为外地企业,项目实施中,施工、设计单位相互协调困难,影响项目进度。三是项目实施时序性不紧。电力、通信改造不能与整体改造做到同步设计、同步施工,造成重复施工、重复开挖,群众意见大。由于成片开工,部分改造项目工期拖得过长,个别项目甚至超过1年,影响群众正常生活。四是资金统筹还有差距。过度依赖中省资金,地方配套和社会投入不足。2021年,全市老旧小区改造实际完成投资3.4亿元,中省补助资金到位2.74亿元,占比达80.59%;区县地方投入资金0.34亿元,占比10%;社会资本投入0.23亿元,占比6.76%;业主自筹资金0.09亿元,占比2.65%。资金整合不够,多数区县仅整合财政和发改项目资金,未充分整合党建、民政、教体、环保、文旅等其他专项资金。(二)群众参与还需强化。
一是群众参与项目设计不够。部分项目设计方案不能准确反映群众改造需求,导致施工过程中出现群众阻工现象。个别区县在改造方案中策划绿地过多,增加后期管护成本,挤占群众停车需求。二是群众参与施工监管不足。部分项目实施中,存在群众监督缺位现象,有群众反映,部分项目存在不文明施工、工程质量瑕疵等问题,但群众意见反馈途径不畅。三是群众参与长效管理积极性不高。部分群众对维修基金归集、违建拆除、后期物业管理等工作有抵触情绪。(三)改造品质有待提升。
一是改造深度不平衡。少数改造品质较高的项目覆盖了基础类、完善类和提升类三大类,品质较低的仅实施了雨污分流和地面平整。2021年,全市户均改造费用投入最高的区县达到4万元,最低的仅为0.77万元。二是亮点打造不够突出。个别区县老旧小区改造未能与城市规划方向保持一致,集中连片打造不够,文旅元素植入不足,地方特色、区县亮点不够突出。三是群众实际困难亟待解决。多数区县未将屋面改造和外立面改造等纳入基础性改造范围,部分小区屋顶漏雨、外墙砖脱落隐患较突出,群众意见较大。(四)长效机制亟待加强。
实施改造的老旧小区普遍没有聘请专业物业公司、没有归集维修资金、没有组建业主委员会,严重影响小区后续管理和维护。仁寿县已实施改造的168个小区,成立业委会的小区16个,占比10%,物业服务费收取率32%,均未归集维修基金和聘请专业物业公司。丹棱县已实施改造的122个小区,成立业委会的小区31个,占比25%,物业服务费收取率9%,均未归集维修基金和聘请专业物业公司。调研发现,多数已实施改造的老旧小区后续维护管理跟不上,部分小区安装了路灯和充电桩,由于无人负担电费,导致长期不能使用;部分小区绿地无人管护,已经看不出改造痕迹。三、建议意见
(一)强化统筹协调。
一是强化政府统筹。建立健全政府统筹、辖区为主、街道主责、各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在落实责任和协同解决问题上完善工作规则、议事规程和考核机制,确保工作推进规范有序。及时总结老旧小区改造工作中的亮点和成熟经验,加强推广,提升全市整体改造水平。二是突出规划引领。依托城市总规和专项规划,将老旧小区改造放在城市更新行动中统筹推进,做好城市风貌、综合交通、公共服务设施、绿化空间、历史文化保护等整体设计。加强横向统筹和连片规划,推进相邻小区及周边地区统一规划、改造、管理,使老旧小区改造由单个小区向连片街区纵深推进,从根本上解决改造深度不平衡的问题,打造老旧小区改造“升级版”。三是实现推进协同。在项目方案设计和施工中,有机整合电力、通信、燃气、供排水等专项改造方案,加强设计、施工单位工作协调,确保基础设施、地下管网、“四网合一”项目等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和同步验收,确保改一个算一个,改一个成一个;合理安排开工时序,缩短单个小区施工时间。(二)强化群众参与。
一是加大宣传动员力度。老旧小区改造宣传,既要突出优秀项目和正面典型,引导群众转变观念,变“要我改”为“我要改”;更要宣传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知识,让群众理解物业管理费、维修基金的现实需要,增强群众责任意识。二是突出主体作用。实施改造前,坚持把居民自治组织建立、违建拆除等作为纳入改造范围的先决条件,将维修基金归集情况较好、后期物业管理意见比较一致的小区优先纳入改造范围。方案设计时,提高意见征集对象的覆盖面,做深做实改造方案公示工作,尽量满足群众改造需求,“怎么改”要尊重群众意见。实施改造中,发挥自治组织和小区群众的监督作用,畅通意见反馈渠道,提升工程质量水平。项目验收时,邀请自治组织和群众代表参加,“行不行”要听取群众意见。(三)强化品质提升。
一是着力解决基础问题。优先实施小区供排水、供电、燃气、通信、停车场、智慧小区建设等基础工程项目,逐步化解屋顶漏水、外墙砖脱落等问题,解决群众“急难愁盼”。二是努力提升改造效果。根据小区实际,建设邻里中心、日间照料中心、党员活动中心、体育健身等项目,鼓励植入文化元素。合理拓展改造施工单元,推进相邻小区及周边地区连片改造,实现服务设施、公共空间、物业管理共建共享。支持老旧小区加装电梯,提升居住品质。三是全力保障质量安全。严格执行招投标、施工图审查、工程监理、竣工验收备案等制度,加强巡查检查,落实五方责任,确保项目改造按图、现场施工文明、进场产品合格、工程质量优良。(四)强化资金保障。
一是积极向上争取。充分把握政策机遇,高水平高质量包装老旧小区改造项目,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做到应改尽改。进一步落实电力、通信等专营企业配合老旧小区改造工作任务,加大要素投入。二是增加地方配套。市、区县政府通过市政项目配套支持等方式加大投入力度,解决地方财政配套资金不足的问题。民政、文体等专业部门积极参与老旧小区改造项目整合,加大资金投入。三是鼓励社会参与。出台激励政策,支持社会资本参与老旧小区完善类、提升类改造,鼓励社会资本参与老旧小区管理和运营。积极推动居民出资参与小区提升性改造,实现可持续发展。(五)强化长效管理。
一是完善基层治理。把推进老旧小区管理与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相结合,采取单独建、联合建、派驻建等方式,在老旧小区建立基层党组织,构建“街道党组织-社区党组织-小区党组织”三级架构,落实党建引领。二是突出党员带动。探索党支部书记或成员担任业委会主任,发挥小区党员模范作用,带动居民参与老旧小区管理,促进管理水平提升。三是创新管理模式。探索多路径物业管理模式,对已有物业管理的小区,加大对物业企业的管理力度,提升服务水平;对物业管理不健全的小区,引导业主灵活选择专业物业公司、社区准物业管理、自我管理等物业管理模式;对微型小区、开放式小区,探索采用街区或连片模式聘请物业管理公司,统一提供物业服务;对未归集维修基金的小区,引导业主补交,为小区设施维修维护提供资金保障;探索盘活老旧小区停车场、邻里中心等公共资源,激活造血机能,为小区后续管理提供资金支持。